景观文化保护

2024-06-28

景观文化保护(精选12篇)

景观文化保护 篇1

今年4月10日, 在无锡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 其主题“文化景观遗产”引起了文保界的一致关注。更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 对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论坛的另一大成果是, 形成并通过了《关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无锡倡议》, 提出了加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六点倡议, 呼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加强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一)

据了解,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自2006年以来, 从工业遗产、乡土建筑遗产, 到20世纪遗产、文化线路遗产, 再到今年的文化景观遗产, 每一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都聚焦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领域、新理念, 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研究、探讨、交流,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同时也对推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一届的主题“文化景观”亦是文保的最前沿概念, 这个概念提出得比较晚, 在国内还相当新颖。“文化景观”是由19世纪末一位德国地理学家为了便于对田地、村落、城镇以及道路等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的, 20世纪初得到学界的响应并于此后一百年逐渐得到西方发达国家各个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1992年12月,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美国圣菲召开第16届会议, 决定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 “文化景观”成为文化遗产界的专有名词。

根据我国的特点, 文化景观可分为城市、乡村、山水、遗址、宗教、民俗、产业和军事等八种类型。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先生表示:“文化景观是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 这是对遗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但如何切入要加强基础研究。文化景观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 应对起来千差万别, 操作起来更难、更复杂。文化景观的共性是‘互动’, 但‘互动’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认为, 根据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多元特性和中国传统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理念, 中国今后在文化景观类型方面的文化遗产提名将拥有较多机会, 而最新消息“中国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申报文本已经通过了形式审查”, 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那么, 文化景观的保护手段和管理要求的具体措施如何制定?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要求, 如何保护、怎么保护都还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经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提出和深入发展, 预示着跨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界限、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界限、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界限的广义的保护时代已经到来, 并正在担负起保持和发展人类生存环境、传承和塑造人类精神的重要作用, 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

在文化景观中, 人对景观的影响要远远大过于景观自身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人和景观的一种和谐相处的方式以及在其中融入文化背景。对于文化景观的理解,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侯卫东用一句话来表述:“文化景观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任何中国传统的、按照这一理念创造的城市、村落、建筑群、墓葬、礼制建筑、宗教建筑、生产生活设施……都含有文化景观的意义。”由于文化景观在保存状态上具有“有机演变”的特性, 与中国文明属于唯一“传衍至今”的特性相吻合, 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存特性相吻合。因此, 选择“文化景观”作为申报类型更符合中国特色。

从以往的实践和世界遗产的申报趋势来看, 今后我国在申报世界遗产, 特别是文化景观遗产将面临四个问题:

遗产认定的门槛必将提高:随着世界遗产数量的不断增长, 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提高突出普遍价值的门槛就是必然的了。

遗产基础研究资料严重缺失:随着新的遗产类型的产生、价值的扩展, 原有的遗产基础资料已经远远不足以支撑遗产价值研究了。这一现象在国际的文化景观申报中普遍存在。西湖文化景观最核心的价值载体——南宋“西湖十景”就没有任何保护身份和专项基础资料。

中国文化存在“自我参照”的价值研究局限性:根据近几年的文本编制实践发现,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缺乏“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视野, 呈现为“自我参照”的倾向。

缺乏价值沟通与认同的“世界语”:如《奈良真实性文件》的意义所揭示的, 超越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和文化底色的“人类共通价值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在对世界遗产价值的认定中是极为困难的。因此, 无论在语言的陈述、还是价值的认同上, 东、西方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明显的距离。例如西湖山水的东方“诗情画意”在比利时遗产专家的感受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同时也可以看出, 文化景观面临的威胁更多的来自于人, 它同样受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但又与其他类型遗产不同, 传统生产方式的变迁、生活方式的中断, 尤其是人的离开, 使各国文化景观遗产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被破坏和逐步消失的危险:中国的桃坪羌寨和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都出现过因无人维护和传承致使建筑倒塌、技艺失传的困境。

在论坛上,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概括了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临的四大挑战, 包括“来自保护理念方面的差距、来自开发建设方面的破坏、来自社会变迁方面的挑战、来自生存环境方面的威胁”。

专家表示, 构成文化景观的诸要素大都处于开放性的环境中, 人类与自然也始终处于不断协调、互动的过程之中, 因此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应以人为本,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延续保护对象生命功能为手段。位于贵州省雷山县的控拜村, 是传统的苗族农村聚落, 农业景观、聚落景观、服饰文化、传统文化活动空间、节日文化、歌舞文化、制度文化、银饰文化等共同组成了一处文化景观, 就以擅长打制本民族不同支系和其他民族的传统银饰而闻名。

单霁翔表示, 在中国现阶段, 每个城市都要面临现代化进程的挑战。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不是为了阻碍发展, 也不是为了冻结建设。可持续发展才是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核心, 也是其最终目标。保证城市有机更新与保护文化景观遗产之间需要达成平衡,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常说, 一座城市中, 文化景观存在的最大意义和作用, 就体现在其对于人的关爱和体恤。”他说, 现代人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归属感、安全感的缺失;而一座有文化理想追求的城市, 就是要努力创造城市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安定、轻松、和谐的环境;一座拥有良好文化景观的城市, 在各个方面也会拥有和谐良好的关系, 使城市的各个部分能更好地相互协作, 从而促进城市整体可持续地发展。

景观文化保护 篇2

1.封山育林,对生态保护区和野生区实行封山,禁止牛羊进入,重点恢复建设景观林。禁止附近村民在景区内放牧及樵采活动。

2.森林防火。森林防火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对游客关于森林防火的宣传,提高游客的认识。二是加强防火队伍建设,必须要建设一支技术过硬、反应快速的森林防火队伍。三是严格野外用火,旅游旺季设立游客野炊专用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其地点选择以无环境污染、无火灾隐患为标准。四是对森林进行重点防火保护,严禁在森林内或周围随意用火,

五是加强防火设施建设。购置森林消防车1辆、风力灭火机15台、灭火器40台,分别安放在各种容易发生火灾的建筑及景观附近;购置护林防火通讯设备4台(套);结合景观亭建设,建立天竺山防火望台,在各景区制高点建望台4座,塔高25m,为仿古建筑,派专人每日观察火情。一塔多用,在以防火为主的功能条件下,可兼顾旅游功能,游客可登临塔顶进行望,一览四周美景。

3.森林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具体防治措施:一是为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加强生物防治的力度。二是清理林内因病虫害死亡的树木,消灭传染源,清洁森林环境。三是进行化学防治,注意所用化学药品要符合有关规定,防止污染水源及环境。

景观文化保护 篇3

摘 要:乡土文化是农村地区文化的发源地,乡土文化也是我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楼大厦在不断增多,这让乡土文化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这种状况,通过阐述乡土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提出乡土景观的保护原则、保护建议,最后以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并且找到保护乡土文化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乡土文化;地域性;乡土景观;保护传承

1 乡土文化的概念、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1.1 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在我国古老的农业文明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乡土文化,那就不能和其他的民族有所区分,就失去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特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从而忽略了乡土文化的发展,在这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人们追求西方的文化,导致“西方化”的色彩比较严重。

1.2 乡土文化的特征

乡土文化的不同导致人们的语言、生活方式等有所不同,如在福建,有的人说闽南语、福州话,不仅语言上有所差别他们在饮食上也有所不同。乡土文化历史的延承性,如我国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二者就有所不同,由于南北方不同的文化特色构建出了不同的园林景观,北方园林的豪放,南方园林的小巧,南北方园林在方位选择、造景布局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由南北方的文化存在的差异所决定的。

1.3 乡土文化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是物质空间形态的破坏。由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中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田地被不断地掩埋,植被也在逐渐减少。人们在原来的土地上大肆建造工厂、住宅等使原来的土地空间有所变化。

二是经济的不断发展使道路建设蒸蒸日上。有些比较宽广的道路会横穿农村,这样就让农村原来的乡土气息变得支离破碎,破坏了乡土景观。

三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免不了对原本村落的拆迁,让其成为聚居的村落。虽然这样能够节省很多的空间,但却对原来的乡土文化造成了破坏。一些旅游地区的村落居民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大力建设洋楼,忽视了原有的乡土文化。

2 乡土文化的景观保护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同年又公布了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二批全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还颁布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这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我国政府针对一些历史文物、历史名城等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法规,如《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这个政策就是专门针对苏州古村落进行保护而颁布的政策。在国家进行这些乡土保护的同时,我国的一些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清华大学的教授楼庆西、陈志华。目前,我国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体系还不够健全。因而,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我们还得从保护那些具有价值的村落、建筑着手,而不是对所有的村落都进行保护。

3 保护乡土文化的原则与建议

3.1 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

原真性是乡土文化本身具有的文化,在进行乡土文化保护的时候要做到原真性与整体性相统一,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不仅要保护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还要保护与传承和原有历史风貌有关的因素,达到整体性的景观保护,这样就能让乡土文化景观得到延续和发展。

3.2 地域性与差异性保护

在我国地域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不同的村落景观都有地域性与差异性,同时又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在对不同区域进行保护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进行保护,提出不同的保护策略。

3.3 利用与传承式保护

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不是只把保护的对象看作“标本”只保护不利用,这样就失去了保护乡土景观的意义。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每个能利用的资源,在保护中传承和发展,增加其经济效益。

3.4 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建议

一是要对重点保护的文化进行保护,对那些非重点的文化要取其精华进行保护,同时相关部门要对全国范围内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

二是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要加大宣传力度,仅仅靠专业人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促进城乡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三是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避免在城市化的今天乡土范围越来越小,人口不断流失,导致保护乡土景观和文化成为空谈。

4 在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传承乡土文化的方法

4.1 空间肌理

乡村景观自然与城市景观的肌理不同,如果一味地强求城镇化,把城市的模式运用到乡村景观中,这样做不仅破坏了原有的乡土景观,并且也不利于传承乡土文化。设计师只有全面分析乡土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不同之后,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延续乡土景观。

4.2 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主要包括空间与环境,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另外,不同的空间尺度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的会让人感到高大,有的会让人感到温馨,有的会让人感到舒适、自然,在环境中空间的尺度会让人对空间产生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4.3 空间界面

从界面的方向性看,乡村环境中的界面被分为水平的界面和垂直方向的界面,平衡方面的界面主要包括道路、河流等水平方向的景观,垂直界面主要是指建筑围合物以及竖直方向的景观。乡村景观是乡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需要休闲娱乐,这样景观场所就显得非常重要,乡土景观不仅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更是精神的聚集场所。

4.4 乡村庭院

乡村庭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乡村景观,一般乡村庭院包括三合院、四合院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乡土景观,这样的院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另外,可以在庭院中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布置一些景观墙,提供一些可以休闲的坐凳以及小品设施,这样不仅美化了庭院的环境还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让乡土景观成为一个充满特色的活动场所。

5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乡土文化的概念、特点等,提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景观的措施,以乡土景观的地域文化、景观载体为基础,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乡土景观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是设计师在面对城镇化建设时对如何发展和保护乡土文化这一问题所作的思考。对设计师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对其设计知识的考验。

参考文献:

[1]李树华.从乡村景观建设的城市化,走向城市景观建设的乡村化[J].现代园林,2007.

[2]李金萍,等.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人学出版社,2003.

[4]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口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分析 篇4

1 文化景观概述

想要分析与研究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 首先需要理解文化景观的含义。作为文化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种落实于地球表层的文化地理创造物, 笔者结合相关资料, 将文化景观定义为“人所创造的物质或精神劳动的总和成果, 在地球表层的系统形态”。在文化景观中, 文化是催化剂, 自然是媒介, 文化景观是这种催化剂在自然这一媒介中发挥效用的必然结果, 所以可以将文化景观视为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在人类的发展中, 文化景观记录着人类发展中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情况, 这也使得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对生态保护、文化延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都能够发挥不俗的推动作用, 这些作用的发挥正是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意义所在[1]。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 文化景观在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 早已与周边环境, 人文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这也说明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并不能只保护文化景观, 还需要保护当地周边环境、人文环境, 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实现保护文化景观遗产。由于文化景观遗产保存着人类发展道路上不同时期的特色片段, 这就使得只有将文化景观遗产放在文化演进这一历史的大环境下, 才能够分辨文化景观遗产的本质要素, 并真正认识文化景观遗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实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

2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自1992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体系保护范围以来,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讨论与研究便一直持续至今, 而作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第一处文化景观遗产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也实现了对自身的更贴切定位。新西兰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中心位置的火山山区原本具备着文化与宗教意义, 这也就使得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同时具备自然景观、生态体系以及文化景观等多种资源, 而在汤加里罗国家公园纳入文化景观遗产后, 其就能够得到更为精准的保护, 这对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都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文化思想在各领域的激荡也使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概念不断升级, 理念也不断深化, 这也使得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成为了一种更为理性的行为, 而近些年世界各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成果的显著, 也体现着当下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的正确性。之所以能够实现理性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与近些年世界范围内有关文化景观遗产的专家会议和专题研讨会频繁召开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的探讨与交流中, 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得到了不俗的发展, 这对其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见解[3]。

在当下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概念研究中, 文化景观遗产属于文化遗产范畴中, 还是属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之外的另一种遗产类型, 一直是各国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工作就很有可能受到制约, 而笔者认为文化景观遗产应纳入文化遗产范畴。之所以会得出这一结论, 主要由文化景观遗产属于文化与自然相互影响所形成, 而其中的文化则占据着一定决定性位置, 所以说, 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综合作用才是其价值的核心所在。

3 结论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将得到较为不俗的发展, 为此我国文化景观保护业界必须深刻理解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 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的较好展开。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探索[J].南方文物, 2010 (1)

[2] 刘跃军, 杨明珠.中国传统龙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审视与考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篇5

摘要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作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不同的保护哲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以物种为核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另一种是以景观元素为核心和出发点的规划途径。前者首先确定物种,然后根据物种的生态特性来设计景观格局,后者则以各种尺度的景观元素作为保护对象,根据其空间位置和关系设计景观格局。五种空间战略被认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保护核心栖息地、建立缓冲区、构筑廊道、增加景观异质性和引入或恢复栖息地。落实这些空间战略必须首先回答选择什么和在什么地方设计上述景元素的问题。对此,目前尚没有很好的答案。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

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

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 of Landscape Compensative 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栖息地的消失; (ii)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iii)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iv)过度开发利用;(v)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i)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ii)建立缓冲区以减少外围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iii)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v)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见Frankel and Soule,1981; Harris1984;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Forman 1979; Harris 1984),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 Resi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Forman and Godronz1986;Formam 1995)。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 and Abele 1976),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ViableMinimum 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Frankel and Soule 1981;Harris 1984)。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MacArthur and Wilson 1967)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 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见Wilcox 1980),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Franklin and Forman 1987)

2.2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 Zones)或过渡带(Transition 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助性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见McNee1y 1992)。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Yu,1995a-b,a)。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建立廊道(Corri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见Forman and Godron 1986;Ha

rris and Scheck 1991;Saunders and Hobbe 1991;Forman 1995)。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Smith and Hellmund 1993)。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详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Forman 1995).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Erwin 1991)。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May 1978;Gould 1993, p347)。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见Harris and Sheck 1991)。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Harris and sheck 1991):

(i)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ii)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iii)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联接,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间联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导外来物种的入侵。至于多宽的廊道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但越宽越好是一条基本原则。

至于针对某一种动物运动的廊道,当地的生物和生态专家的经验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参考(Binford等1993)

(iv)自然的本底: 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其它联接破碎斑块的方式包括建立动物运动的“跳板”(Stepping Stones),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和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等以减少动物穿越景观的阻力。

2.4 增加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实验观察和模拟研究都显示,景观异质性或时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连续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Turner 1987; Pickett and Thompson 1978;Kolasa and Pickett 1991; Renshaw 1991; Kozakienicz 1995; Forman 1995)。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更替一样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但这种动态和交替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的变化,使系统保持稳定。所以,保护和有意识地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Frankel and Soule 1981; Hayes等1987)。增加异质性的人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烧或水淹、采伐等。

2.5恢复栖息地

另一种代价很高的生物保护战略是栖息地的恢复,在关键性的部位引进乡土栖息地斑块,作为孤立栖息地之间的“跳板”,或增加一个适宜于保护对象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Hayes等1987;Morris1987)。

上述多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积极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来构建上述空间结构和战略。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划分缓冲区?在什么地方建廊道来联接栖息地斑块?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块来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 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3.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讨论

3.1 普遍的缺陷和应改进的方面

上述关于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和空间战略总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i)被动的途径

除少数例外,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生物多样性或乡土栖息地被作为被动的保护对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区或限制在一定的网络内运动。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

而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Yu 1995a-c,1996a-b).

(ii)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

由于上述关于把物种作为被动对象保护在特定地域和现存景观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护中的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往往注重现有景观元素及格局与生物运动过程的关系 (Laver and Haine-Young 1993)或偏于记载和再现现存的景观实体元素而对景观的另一半,即作为景观实体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 而恰恰是这部分“虚体”景观,如作为景观中森林斑块背景的农用基质,对物种的空间运动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景观基质、或背景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隐藏的或是潜在的结构,影响、甚致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呢?

由于上述两个局限性,生物保护的上述空间战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如传统的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和根据现存的自然结构来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种能利用其进行空间运动等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所以,下列三个问题依然存在:

(a)如果要选择某一栖息地进行保护应如何选择,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两个或多个孤立的栖息之间需要构筑廊道,什么地方设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复一个退化的景观,应在什么地方着手,才可以使恢复过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乡土物种得以维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现存景观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同时还应研究潜在的景观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Yu 1995a-c, 1996a-b)

3.2 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概念

针对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观规划和空间战略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尽管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对未来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i)景观的空间构型概念(Spatial Configuration)

这一概

念强调景观的构型,即景观元素的毗邻关

系。景观的空间构型可能比笼统意义上的景观异质性或景观的嵌合体特性更具有意义(Forman 1990, 1995)但关于这一设想尚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的支持。

同样的设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岛模式之中,这一模式主要讨论破碎化的残遗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Harrs 1984)。该模式强调斑块在联系整体群岛系统中的作用应作为斑块被选作为保护对象的首要因素。单一斑块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准包括:①空间位置,②总的物种丰富性,③对特有区系成分生存和延续的意义,④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而“选择栖息地岛屿保护地的压倒一切的保护标准是其在整体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作?quot;(Harris 1984, p158).

(ii)进化动态世系概念(Evolutionary Dynamic Lineage)

这一概念认为,目前生物保护的战略基本上是保护那些正走向灭绝的稀有物种,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的。 应该保护的是进化的过程(Erwin 1991)。 那些对当代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地区应作为我们的保护和管理重点。 根据物种进化的空间轨@瓷杓凭肮凵??;じ窬郑?攀股?锉;じ?哂幸庖宥?ψ魑?颐墙窈笈?Φ姆较颉?/p>

(3)景观阻力的概念(Landscape Reristance)

用景观阻力来衡量景观中栖息地岛屿的隔离状态在景观生态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Forman 1995)。 景观阻力根据景观介面特征和距离来衡量物种穿越景观时遇到的阻力。其中一个最具有吸引力的阻力计算模型是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即MCR)(Knaapen等1992;Yu 1995a-b,1996a)。根据MCR可以得到一个阻力表面。根据阻力表面的上的某些空间属性,包括点线面特征可以判别对控制生态流和运动有关键意义的潜在的战略性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可以使生物保护和景观改变具有高效性(Yu 1995a-c,1996a-b)。

旧城景观空间的保护性改造 篇6

[关键词]旧城;景观;改造;策略

目前国内的旧城景观改造工作中存在很多的漏洞,这些漏洞对于城市内部的综合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损害城市的文化特点,如何针对目前存在的改造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解决,最终提升城镇景观改造的水平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关键问题。

1 实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的城镇建设工作获得突破性进步,城市化建设的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具体的实践环节中,由于被传统的思想观念、经济意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城镇内部的景观空间规划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1.1 基础设施方面

很多的城镇内部基础设施不够,在各个方面不能直接性的满足人员需求,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包括排水系统、道路设施、市政设施、服务设施,并没有和城市内部实际的建设标准保持同步性,不同程度上影响发展水平。

1.2 破坏严重

部分城镇中本身具有一些历史价值建设或是文物古迹,但是在进行城市改造或是规划的环节中,过分的模仿其余城市的建设方案,在建修工程上投入时间和经历过多,部分原本存在的建设或古迹,直接性的被拆除破坏,虽然各种新型化的建筑物被建立起来,但是分析最后的综合设计水平会发现,过分模仿其余城市的形式,具有独特性的建设逐渐的减少,部分的区域甚至已经将百年的树木毁掉,为工程进步提供帮助,这些都是违背特色建设和规划核心的,也不利于长久性的发展,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1.3 生态平衡破坏

部分旧城的改造工作中,砂石、水泥、污水没有合理控制,产生很多的建筑噪音,由于工程项目或拆迁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于城镇的综合风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部分区域完全不考虑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将生产或是建设中形成的建筑废物垃圾排泄到河流湖泊中,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思想,同时威胁居民的生命健康。

2 景观改造的构成和实施目标

旧城内部的景观改造工作需要考虑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从准确的方向开始,明确改造的对象,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实施计划,对于重点对象合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有计划性的实施,真正为建设做出贡献。

2.1 建构筑物景观

城市景观中建构筑物是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建构筑物的样式、高度、色彩对于整个城市的容貌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旧城改造环节中要重视保护基础,在此前提下实施其余计划,对于部分的建构筑物进行保护。

2.2 城市绿化景观

城市内部的绿化不仅能够为城市整体增加色彩,同时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城市绿化帮助净化空气、提升环境的质量,控制噪音污染,提供更加优质的氧气,逐步帮助控制二氧化碳效应,避免水土的流失,对于生态健康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2.3 道路景观

城市综合面貌会受到道路景观的影响,如果内部道路过于拥挤就会给大众一种压抑的感受,影响城市综合形象,反之宽敞明亮的道路能够给人舒畅的感觉,因此在旧城的空间改造环节中要特别关注道路的改造工作。

2.4 水文方面

旧城的景观改造环节中要重视整体的协调一致,和建筑物景观保持一致性,尽量的融合到自然环境中,为城市建设增加更多的色彩。

2.5 大气、光照

所谓大气景观主要指城镇内部空气质量,考核方面含有气味、温度、湿度、清澈度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对于城市的综合景观环境效果也是有作用的。旧城景观改造实施环节中要考虑霓虹灯、广告牌匾等常见照明设备的革新,合理搭配,避免发生光污染现象,各种照明设备搭配应用,保证效率。

3 改造原则

3.1 中心区域

提升对于中心格局改造的重视程度,集中力量,实施环节中要重点提升中心区域的经济文化气息,保证建筑高度和密度,促进各项功能的多元化互动。

3.2 符合客观规律

保护性改造实施中关注城市内部的优势,考虑不同城市内部的原有景观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城镇,实施环节中保持整体格局,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3.3 适当改造,合理创新

改造实施中要控制尺度,维持社会稳定,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或特色要素保留,在此条件下适当的创新,消极因素可以主动革新创造。

4 实施措施

改造实施中,领导人员要对于相关的规定和文件具有全面的分析和理解,领悟到改造的核心精神和意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民的认识水平,为工作合理展开提供助力。实施前期要合理的调研,了解不同区域的实际状况,考虑旧城内部的综合条件,设定出最适当的改造计划,不可过分的模仿,通过审核的计划不能够随意的更改;改造实施中重视材料的放置,妥善的处理各种工业废料,不能够随意的丢弃,控制噪音污染,保证城市居民的利益;同时关注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于供气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绿化设施、道路的关注程度,深化完善基本建设,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实质性建设,促进现代化发展;旧城内部的特色建设是一种标志,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因此部分具有特点的地方建设物或是区域性标志要给予保护,帮助每个城市建立起特色化的形象,维持自身的特色,让每个旧城在不断改造中快速发展,保证城镇内部的精神价值,让物质建设和精神精神同时发展,提升大众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 旧城改造工作是城市化建设工作中必须经历的环节,对于人民的生活具有关键的影响,相关的部门要提升重视程度,积极的探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考虑各方面因素,实现规划和经济的一致性,促进长久性发展。

作者单位

潍坊科技学院

景观文化保护 篇7

城市建设随着科学技术、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飞速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仅日渐趋同, 而且出现了文化趋同的现象。在全球性文化趋同的现实条件下, 社会文化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冲突与碰撞, 同时,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融合。这样一来, 城市景观难免会千篇一律, 不少地方缺乏地域特色, 城市面貌也日益平庸, 这些都是城市大规模扩建背后隐藏的危机。如果社会不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 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也会丧失殆尽。

工业革命之前, 欧洲城市的基本格局依然与原来的封建城市相同。在工业革命推动下, 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一些建设较好的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风格的城市在革命初期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平面布局和怡人的空间次序, 但随着工业革命愈演愈烈, 城市原有的地域景观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其中博洛尼亚因实施了整体性保护政策使得其地域文化特色得到很好的延续。

一、博洛尼亚旧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博洛尼亚是意大利的一个古老城市, 位于波河平原南缘、亚平宁山脉北麓。它是农产品集散地、商业中心、铁路枢纽, 工业以食品、纺织、农业机械、汽车、铁路器材为主, 也是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首府。博罗尼亚的城市规模并不大, 但地域文化保存完好, 因老城中拥有两座建于中世纪的塔楼而著名。

城市景观具有地域文化性是由在城市建设中控制处理好传统和风土的东西而实现的。博洛尼亚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城市景观丰富且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博洛尼亚的城市轮廓、街道空间、标志性建筑物、人行街道处处都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特色。

(一) 城市轮廓线

城市的轮廓线是一座城市生命力的体现, 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艺术形象。城市远景景观, 是一个城市整体的视觉形象。博洛尼亚老城是中世纪的一个古街区 (见图1) , 比较封闭, 从平面上看, 由内而外成环形放射状。博洛尼亚城市规模较小, 城市空间曲折, 内部呈方形。城市中心是教堂, 所以城市轮廓变化丰富。在图形构成上, 博洛尼亚的内外空间存在反转的可能性, 街道和广场与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形成轮廓线, 清晰且具有特点。

(二) 街道空间

街道空间形态、沿街建筑界面、活动尺度等因素决定着街道空间给人的感受。博洛尼亚老城保留了中世纪的街道空间形态, 所以街道狭窄D/H≈0.5, 当D/H<1时, 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街道以人的活动为标准呈现出蜿蜒自然的形态, 局部放大形成广场, 节奏感显著突出。在长期缓慢的发展变化中, 博洛尼亚有秩序地形成了现有的街道形态。

(三) 标志性建筑物及其所形成的视线走廊

在博洛尼亚的建筑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环绕建筑周围的精致回廊。总长度达35公里, 它在意大利是独一无二的景观。其中, 最吸引人的是“意大利银行”周围的回廊, 以拱门为变化区别于其他回廊, 天花板上则装饰着以历史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油画。它成为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观赏。

市中心的拉韦尼亚广场上有两座斜塔 (图2) , 高矮塔楼相映成趣。一座塔名为阿西内利, 高97.20米, 另一座塔叫卡里森达, 高48.16米。它们都是以建造者的名字命名的, 虽然并不举世闻名, 但也为古城增添了神秘的风采。它们不仅丰富了博洛尼亚的天际线轮廓, 而且其夜景更成为人们夜间的指引。

博洛尼亚大学建于1088年, 是欧洲最古老的学府。博洛尼亚城市街景都以橘黄色为色调, 而博洛尼亚大学的建筑群则是黄墙红顶, 为老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早在13世纪, 博洛尼亚大学的学生就超过l万人。昔日的博洛尼亚被称为“中世纪欧洲的两个文化中心之一”, 另一个是巴黎。正因为有这样的高等学府存在, 所以为博洛尼亚增添了艺术文化气息。

(四) 城市街道人行道环境

从市中心到城郊, 蜿蜒着一条可通向古建筑圣卢卡圣堂 (图3) 的盘山长廊, 它有660个拱门。人们怀着一颗朝圣的心, 沿着阶梯一路前行, 既可领略古建筑的雄伟气魄, 又可眺望博洛尼亚全城的美景, 在每处拱门处都能观赏到不一样的城市风光。

环绕建筑物的回廊将老城多变的风格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简洁的中世纪风格、严谨的哥特作品、华丽的文艺复兴风格和厚重的巴洛克设计浑然天成, 长约35公里的全天候行人走廊成为博洛尼亚城市景观的代表 (图4、5、6) 。过去, 几乎所有的博洛尼亚街道都围有回廊, 按照当时的城市法规规定:回廊的最低高度为7博洛尼亚尺 (约2.66m) , 使骑马的人能够通过。中世纪时大多为木构柱廊, 历经几个世纪后才由石柱取代木柱廊。中世纪时期, 意大利的各城邦将已经修建成的回廊拆除, 而博洛尼亚则反其道而行之, 把它保留了下来, 规定将私有建筑改建为回廊。几个世纪以来, 回廊一直是博洛尼亚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街道作为客厅的意大利人民, 有这样可以遮风避雨的回廊更是乐在其中。生活气氛洋溢到街道上, 内部秩序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 是极富人情味的场面。

由于后人的精心管理和爱护, 博洛尼亚老城的古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中心区, 修建新房是绝对禁止的。在古建筑内部, 原有的油画、雕刻等艺术品都得到了细心的保护, 这足见博洛尼亚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正因为博洛尼亚人对老城的精心保护, 才能够使我们见到保留着博洛尼亚特有地域特色的美妙景观。

二、博洛尼亚老城街道的形成和发展

博洛尼亚是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以及地域风貌的中世纪城市之一。直到19世纪初, 博洛尼亚都未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 尽管博洛尼亚在二战期间遭受过轰炸, 但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欧洲第二大城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许多重要的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古迹都得到了完好的保存。

博洛尼亚开始发展是在埃特鲁斯与罗马的殖民地时代。现在, 它还保存许多罗马的遗址, 所以, 中心街道主要以步行为主。中世纪的防御工事体系取代罗马时代的城墙, 而13世纪完成的中世纪防御工事体系于现今还有许多部分留存着。在中世纪的20个防御塔楼当中, 有些已经摇摇欲坠。

在变革的重要时期, 博洛尼亚政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保护观念, 即“整体性保护”。这是一种与全球社会发展模式不同的新的保护方法, 它平衡了城市建设与地域的发展, 既保护了老城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 又达到了再生老城的效果, 形成新的、具有活力的城市。在“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的核心观念下, 博洛尼亚政府在促进旅游观光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商业性的地产开发必然要牺牲城市地域文化的完整性。地域文化不仅是建筑景观的外在表现, 更是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体现。原有的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存地域文化。原来的市民用他们的智慧与对生活的认识建造了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的文化也就应运而生。如果城市的社会活动无法保留下来, 那么地域文化也就荡然无存了。地域文化保护是由一种有形的东西 (如历史建筑) 和无形的东西 (如生活方式、社会风尚) 共同营建的。保护地域文化就需要把他们和谐地共存, 没有人生活的历史建筑只会成为建筑的死物, 必然会失去建筑原有的趣味和魅力。

三、结语

从博洛尼亚老城改造的巨大成功中, 我们可以吸取到值得借鉴的经验。首先, 地域文化保护不仅是保护那些有形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 更重要的是保护包括民俗、民情、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等方面的人文内涵。其次, 城市经营者应该意识到在改造老城和城市开发中, 需要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 再辅以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商业目的的开发上, 而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比保护旧建筑更为重要, 也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只有充分地理解城市的内涵、制定符合民意的改造方案, 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2][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3]刘言.塔城波伦亚[J].对外大传播, 1995 (01)

景观文化保护 篇8

继我国昆曲和古琴艺术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成功申报为世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研究逐渐升温。我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城市景观既应该有世界性、国际性的一面, 又应该有民族性和本土化的一面。这是世界城市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也是城市景观发展的原则。

目前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区域保护与利用的研究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研究, 而涉及到地理学的研究还比较少, 目前研究仅从旅游开发和文化空间进行探索, 从城市景观领域研究的尝试较少。

本文即从城市景观特色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城市景观特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前提下, 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和保护战略, 进而以南京云锦为对象分析了文化元素落实到空间场所的实现途径, 试图探索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特色塑造的模式。以期对丰富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景观的概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 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间。”这两种定义中都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系列活态的文化活动以及其文化场所的空间落实, 明确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物质元素承载, 其中就包括了其产生的空间场所。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我国从2003年至今已经颁布了众多的政策与法规, 并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这说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步重视。

与此同时我国的昆曲、古琴、南京云锦、端午节等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目前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分级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保护规划并分步实施、完善立法、品牌产业化等。在保护形式方面, 主要的载体是博物馆、博览园和各类展览、展示以及表演活动, 形式还比较单一。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物质空间载体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重要探索。

(三) 城市景观的概念

著名景观生态学家肖笃宁认为广义的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 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 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 大地景观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等多重价值。这一概念清楚地表述了景观的异质性、地域性和可辨识性, 又强调了景观的尺度性和多重功能性。

城市景观不仅是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之和, 而且还包含了社会意义上的活动景观。一方面, 城市产生并存在于自然之中, 城市的发展也受到自然规律的强烈影响和制约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另一方面, 人工化是城市景观区别于自然景观的突出特征。由于人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城市景观风貌积淀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并不断发展变化。

(四) 城市景观特色的解读

一个城市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形态特征, 不仅包括城市的具体空间环境, 还有当地民俗反映出来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城市的景观特色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城市景观特色其主旨是彰显本土民族主题。城市景观就是一本记录城市历史与人文的书, 人们在得到文化的熏陶之后, 获得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宿。只有深入挖掘城市的本土文化特性才能给景观特色的塑造提供素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特性和保护战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特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活态性, 二是传统性, 三是整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离不开它的空间特性的。本章在研究空间特性之后总结出三种保护理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1. 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这句话道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生活文化”即“活态性”。这种活态性凝聚着创造并传承凝聚其内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并且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 不断生发变化和创新 (见图1) 。

2. 本土性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与传承都有特定的环境, 这种环境一方面是指特定文化空间的自然、气候条件, 另一方面是指特定自然空间的文化条件。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条件之一, 就是要求这一文化必须扎根于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历史中, 能够作为一种手段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质和价值, 对社会团体起到促进作用。

3. 整体性

一个民族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 它们都是该民族的精神产物, 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我们要保护的正是这样一个整体。这里包括有两个层面, 一是生态层面的整体性, 这与本土性是一脉相承的, 它强调对于遗产本身和传承者、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这些遗产的传统受众。二是文化整体性, 遗产本身不是孤立的, 它与同源同根的其他遗产共同构成一个统一体。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保护战略

1.追求文化生产的可持续再生模式

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的生产”思想有四条规则, 其中之一是要从关注“空间中的事物”转移到关注“空间的生产”。文化空间最好的保护模式是在保护中获得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 文化空间应该成为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2.基于当地社区的生活范式的保护策略

这里关注的是非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生活运动, 以当地居民和遗产的融合激发社区活力, 将静态的共存转为活态的互动。由于非物质文化本身处于持续的发展状态, 因此必须将遗产置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生活之中, 这就需要营造一种生活范式来带动整个社区的互动活力。更重要的是, 在有限的空间里生活范式宣传的是一种保护理念, 它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亲自参与到非物质文化的流动与传承中去。

3.以整体保护代替局部保护的保护方法

依据上文的分析, 整体性保护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而像以往就单项遗产保护而忽略多个遗产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地域环境的保护是不可取的。

就保护遗产的空间生态整体性来说, 就是要保护与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延续的当地人的活动场所。如在人群相对集中点再造一些博物馆、交流中心、音乐厅和图书馆, 最好选址在当地科研院所集中的区域。这些场所既是传承者的聚集场所又可供游客亲身参与游览,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就保护遗产的文化整体性来说, 就是要把多个有相同文化渊源的遗产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进行保护。比如云锦、蜀锦、宋锦和壮锦都是由皇家丝织品演化而来, 我们可以进行整体保护。

4.通过空间转化实现景观特色重塑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文脉, 代表着地域的主流或典型文化, 在其保护过程中必须找到其合适的载体 (人、场域、工具、行为、仪式) , 这类文化才能够得以有效传承。寻找载体的过程, 即所谓的“物化”, 也就是“空间转化”。本文认为, 景观特色的重塑是空间转化的有效手段。空间转化的过程, 实际上是遗产文化的保护过程。

四、云锦文化的空间转化分析

本章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为对象进行空间转化分析。为保证云锦特色景观重塑后的艺术、历史文化和景观的价值, 我们对有助于认识云锦的性质、特点和历史的实物、文字、口头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 这些信息源后来成为分析南京云锦文化价值和空间转化的基本论据。本章通过建立表格分析研究云锦的文化要素如何与景观空间相结合 (见表1) 。

注:为了反映云锦诸多文化特征景观化实现的可行性, 将景观化难度分为四个等级, Ⅰ=很容易 (很有景观价值) , Ⅱ=较容易 (较有景观价值) , Ⅲ=一般 (可以实现) , Ⅳ=较差 (较难实现) ;景观空间参考城市意象理论分为街区、道路、边界、节点、标志。

通过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 云锦文化元素中的传统纹样、色彩运用比较容易转化, 基本可以在宏观到微观的所有景观空间中表现, 历史典故、织造工艺、构图造型、纹理质感等较易在中观和微观的景观布局中表现, 而审美意境则通过各种景观元素的运用体现于城市整体的意境中。

五、云锦文化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探索

(一) 注重整体功能和谐的街区保护

通过对南京人文历史的演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考察, 本文对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夫子庙作为“历史街区”所形成的由秦淮灯会、传统建筑、传统饮食、传统民俗组成的区域, 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历史符号意义上的民俗风。河西新城江东门地段坐落着南京云锦博物馆, 依托城市名片南京云锦, 这里已经成为城市新的文化地标。河西新城依托奥体中心, 经过系统规划后建成生态商务办公和高档居住的新城, 尽显古都大气的现代气质, 云锦的华丽大气与河西的文化场域非常吻合。但是这样的文化优势没有发挥到区域景观设计中, 河西片区龙江、奥体两个区域中心在景观上看来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云锦的文化特色, 在空间上使云锦保护成为了文化孤岛。

可以做这样的假想:将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融入相应的城市区域。具体内容为:整个区域的广场、道路、街道、建筑立面、景观小品都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一主题;保证在这个区域内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公园绿地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建有相关的博物馆、科技馆, 激发并维系居民的地域归属感。

将河西新城片区的景观特色定义为云锦主题。龙江新城市广场是区域的中心商业地带, 最具有区域可识性, 是河西龙江片区的门户。但是这里的景观现状除了秦淮河石头城风光带以外缺少公园绿地和广场以提供大量的居民户外社会交往空间。可以在龙江体育馆附近修建市民广场;在南京云锦博物馆附近利用延伸至长江边的滩涂湿地建造云锦主题湿地公园;扩建南京云锦博物馆, 提供市民亲手织云锦的体验馆。所有道路的景观应以云锦为主题, 具体内容在街道一节阐述。尤其选择两条道路集中体现, 可以选址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前的城市主干江东门大街, 也可以是人流量大的次干道。借鉴云锦经纬线严谨排布和同纬度线图案各异的特点, 在具有通达性的道路节点布置云锦主题景观。设计区域云锦标志, 体现在城市雕塑等景观小品。

(二) 彰显可识别性的边界效应

在奥体新城街区的边界地带加入云锦的设计元素。这些边界地带可以是划分街区的道路, 可以是分割主城区和新城的秦淮河, 可以是大型标志建筑的场地轮廓。

云锦的龙凤型象征图案象征着南京六朝古都的王城气质, 云锦麒麟图案是南京的标志, 这些吉祥图案可以直接提取作为边界设计的素材。云锦构图主次之间既要有区别, 又要有所呼应, 并注意整体上的层次划分的原则是边界线形景观设计做到主次明晰突出个性的总原则。云锦的色彩大多用色浑厚绚丽, 运用于龙江区域的街道、建筑里面更能体现云锦的特色, 如金色、黄色、黑色组合, 加上紫色、绿色、红色的点缀, 对比强烈, 色彩饱和度强, 非常符合中国人对色彩的审美, 即“彰显不张扬” (见图2) 。

(三) 线性延续的道路景观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道路作为“线型连续”形式, 必然存在着各种节点, 道路因其“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形成各自的特色。

云锦设计要素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运用首要遵守的原则是人性化原则。道路是人类的一种步行原生态结果, 步行是一种人们通达四处的最原始、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它也提供给人们一个能够出现在公共环境的机会, 人们步行外出可能同时兼具办事、观光、散步的目的, 也可能分为三次去做。道路的人性化和人本主义精神体现较充分, 街道两侧的建筑具有民族特质的“线型连续”景观文化意义, 街道在本质上是专为人的行走而设计的。

街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延续性, 一个是空间延续, 一个是文化延续, 所以在道路景观与云锦的结合中文脉、历史、强化记忆等原则可以得到较好的表现。云锦绚丽的色彩可以通过街道植物的配置得以实现, 如金叶女贞、红色角瑾、蓝色矮牵牛的组合。云锦的象征图案可以直接提取用于街道家具的小品设计中, 用玻璃、木材、石材等材料进行加工, 用现代材料表现原真性的云锦图案。

(四) 诠释符号语言的节点设计

随着现代城市社会的结构变迁, 城市节点获得了更广泛的内涵, 城市节点是城市人心中的“情节”, 是城市人的一种生活情愫, 也是城市文化的结晶。具有民族性的城市节点, 还是一种文化象征。

在节点优化设计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是提取云锦的形式美并转化为设计符号。城市节点更加具象, 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共绿地、公园等, 可以更加自由地运用云锦几乎全部可以利用的元素, 其中包括云锦的构图、色彩、纹样、典故、象征、质感、纹理等。提取云锦的图样、纹样、材料、色彩对比等形式美和云锦厚重端庄的秩序感, 进而与景观设计的收与放、明与暗、动与静、主与次、刚与柔的空间对比结合, 可以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变的有序的城市节点空间 (见图3-5) 。

笔者在杭州西湖湖滨景观带上采集到各种具有中国传统纹样的铺地, 吉祥花卉、动物等具有民俗本土化的纹样与铺地的结合恰到好处, 成为铺地的点睛之笔 (见图6) 。鉴于此, 笔者认为可将云锦的龙纹、花草纹、云纹等充满皇家气息的纹样运用于景观小品、雕塑、铺地等, 成为云锦原真性的实物表述。

(五) 多样化的标志构筑

与区域性景观相比较, 城市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 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 在形式上可以变化多端。作为城市意象要素的一些建筑, 其特有的识别性还可能取决于造型、材料、色彩之外的一些因素, 例如轮廓线、细部、位置。云锦的所有要素几乎都可用于标志物景观设计。尤其是可利用象征、纹理等在其它城市意象要素中不可利用或需加工的要素。标志物可以是街道上的建筑小品, 广场上的景观雕塑, 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群。

南京云锦博物馆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理应成为云锦区域的标志性建筑。随着云锦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南京云锦博物馆亟需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功能, 扩建规模。该馆拟在目前1.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向东、北面拓展, 规划建设中华织锦园。它的目标定位为集收藏、复制、研究、展示、销售、科普和休闲娱乐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织锦文化产业园。

鉴于此, 建议对园内的主体建筑博物馆进行外立面改造, 与新建的云锦文化交流中心形成大气高雅的中国风格双子建筑。园内山水格局以漂丝湖为水景主景配以假山、小桥、流水。园区用水系强调边界, 将主体建筑和广场紧紧包围, 在自然山水区依地势修建假山瀑布与广场融为一体。围绕湖区北侧为主体双子楼建筑, 南部为云锦主题街区。

六、结语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景观本土特色流失和风貌趋同的现象越发明显。这是每一位城市居民不愿意见到的。将城市景观特色引入到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框架中来, 是二者在活的城市文化特色上的统一, 他们互相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景观文化保护 篇9

1贵州茶文化的起源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 巴郡之地的茶叶都会运送到甘肃地区贩卖, 而古时的巴郡之地就是如今的贵州境内, 根据当代茶圣的巨作《茶经述评》之中的不断研究, 已经确定了茶树的原产地就是贵州。云贵高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了茶树原产地的主要区域, 慢慢的演化到了其他的山脉山区, 贵州作为人类最早从事茶事活动的地区, 在贵州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中还找到了最古老的茶籽化石。那里居住有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等等十分古朴而又勤劳的少数民族人民, 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因此, 贵州的少数民族人民格外爱茶、嗜茶。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制茶技术也十分的原始又多彩缤纷, 至今完好无损的保留至今。贵州的农垦茶文化也极其丰富, 贵州地区还具有极具个性的茶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 茶叶的种植与栽培技术都开始渐渐的走向成熟, 在科研和技术推广中, 贵州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茶文化精神财富, 有许多的劳动生产工具都是现代人民想象不出来的, 比如一些特殊的茶叶加工车间和制作的机器, 茶文化丰富程度足以让我们领略到贵州茶文化历史的悠久。

贵州山高, 而且气候较为温暖, 时不时出现浓雾天气, 空气中也没有什么污染物, 因此产出的茶叶品质上佳。具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生长出来的茶叶, 在古代已经成为了皇宫中的贡茶, 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但是茶叶虽好, 贵州茶却是难卖, 因为现代很多人都对贵州茶叶知之甚少, 知名度不高。主要是由于贵州的茶文化知名度不如浙江、福建等地区, 要想让当地的茶文化走的又远又响, 不仅仅是需要身后的文化积淀, 也需要让不断宣扬贵州的茶文化, 让文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又让经济的发展反作用于文化, 以此推动茶文化知名度的提高。

2贵州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我国, 饮茶和品茶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自唐代以后, 茶就已经进入到了寻常的百姓家中, 成为“国饮”。从历史的方面来看, 饮茶和品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它能够从特殊的角度反映出中华民族在民风和民俗上的不同, 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基本方式, 更能够帮助人们陶冶情操, 在生活之中享受乐趣。

2.1泡茶、选茶和饮茶技艺

贵州的茶文化在古时就已经十分的兴盛, 在宋元时期, 其茶艺之精华就在当地掀起了一股饮茶的新风尚。以往的饮茶都是采用茶饼, 将茶碾成粉末进行冲泡, 而现如今都是采用条形的绿茶, 全叶进行冲泡, 在六百多年的历史中, 泡茶采用的是不分四季的下投法。“泡茶”的技艺能够追溯到茶在制作时的过程, 技艺高超的制造者能够将茶的色香味全部保留下来, 在品的过程中, 感受到茶的清香, 而茶壶在饮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它能够起到媒介的作用。明清时期开始盛行用紫砂壶来饮茶, 它能够留住茶的清香。除了壶, 我们还需要其他的茶具, 这样才能将所有重要环节一同构成, 进行茶与壶的完美配合。依据我国传统的泡茶方法看, 一般泡茶要分为九种工序, 分别是烫壶、倒水、置茶、冲水、烫杯、倒茶、分杯、奉茶、去渣, 这一整套连续的工序缺一不可, 饮茶除了能够发挥解渴的功能之外, 更能愉悦人们的身心, 提高人们的艺术生活,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 饮茶是有学问的。

2.2茶文化中的茶诗文学

中国的茶诗在茶文化中作为标志性的产物, 堪称一绝, 古代的茶文化在文人墨客的渲染之下, 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存在。例如, 《茶国行吟》, 这本书中收录了从未公开出版的浙大“湄江吟社”苏步青、刘淦芝等著名学者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茶诗词, 让人在奇异的氛围中感受到茶文化的美, 从中作一次独特的茶文化之旅。而《茶的途程》记录了许多不被多人知晓的中国现代茶业和贵州茶业的故事。不仅是从贵州茶诗中可以窥见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 西晋之后, 中国涌现出不下千人的茶诗作品, 创作出的文章诗篇更是难以列举, 因此茶诗成为了茶文化的重要标志。

3如何对我国茶文化遗产景观进行法律保护

3.1加大茶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力度

将出产优质名茶的地理位置进行标注, 用特定的标记来确定产品的来源, 这样就可以帮助人们辨清茶名称, 不至于和国家名称混淆, 或者被误认为是行政区划和地域的名称。我们在进行地理标志的时候, 也要着重保护国际的贸易秩序, 在对产地的声誉进行维护的同时, 也要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 这样才可以对该地的商品质量和信誉特征进行保护, 这些保护一般由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对这一地区的茶叶进行商标的注册, 可以对当地的地理标志加以保护。我国为了保护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权利, 采用了两种方式, 其一是将茶的地理标志来源地域表明;其二是让茶冠以地理标志, 在质量和声誉、特性上与地域联系在一起, 保护其不受侵害。由于茶叶的原产地域在自然气候和地域条件等的不同, 我们无法利用人力和劳动来创造出地域茶品种, 因此这样可以帮助解决地理标志的产权问题, 有利于进行茶的产品质量管理。例如, “凤冈锌硒茶”、“余庆苦丁茶”、“正安白茶”等, 这些都是贵州较为出名的茶叶, 都使用地理标志作为茶叶的名字, 为了防止茶叶被假冒, 我国将龙井茶列入了国家的原产地保护行列, 就是由于2001年的这次茶文化保护条例的出现, 我们才对龙井茶有了清晰的界定, 对其原产地域的范围有了深刻的认识, 若是在其他地域出现了假冒地域的龙井茶, 那么就是违反条款规定, 应该受到惩罚。因此, 为了帮助贵州的茶叶在质量品质上无法被其他不法商家伪造, 我们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产品质量法》等对不法商家进行处罚。

3.2加强对优质名茶商业机密的保护

茶叶的商业机密就是指茶的生产工艺和科学的配方, 具有高强度的机密性, 要想对此进行保护, 就需要进行长期的机密保护。由于商业机密不需要政府进行保护, 只要在不泄露的前提下就能够长期的将秘密保存下去, 因此茶文化的知识产权就能够突破时间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 若是保密的证据则可以不公开呈现, 因此每一种茶的工艺都是一种机密, 在流传的过程当中, 若是被他人侵犯, 将会有损名誉和品牌, 所以必须予以保护。破坏商业机密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正是这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对社会有一定的危害性, 所以必须加以严惩。例如, 贵州的茶文化多种多样, 若是不同茶叶之间的机密被泄露, 那么当地茶农的经济效益将会被侵害, 而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原产地域。但是现如今茶叶的制假集团层出不穷, 我国茶农的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仿冒品的出现让消费者不敢再相信当地的原产茶叶, 而目前的市场是卖家市场, 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下, 消费者常常买到假茶, 因此我们要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规定, 让贩卖假茶者得到应有的处罚。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延伸、扩大、发展和创新。通过对贵州省茶文化进行分析, 进而研究我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法律保护机制, 力求从法律的角度帮助茶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秋.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构建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4, 27:275-276.

[2]陈林.对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 2009, 06:103-106.

[3]周必素, 陈黔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探索[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3:66-70.

[4]陈政.贵州茶资源与茶业经济发展分析研究[J].贵州茶叶, 2011, 01:10-13.

[5]罗时琴, 廖凤林.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7:371-374+376.

[6]张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景观文化保护 篇10

“景观”包含自然元素“景”与人的行为“观”。《欧洲景观公约》的第一条声明:“景观”是指一个为人们所感知的区域,其性格是人类与自然要素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①景观是一种文化建构,它包含了既有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有人意识行为的参与,它在文化层面上被描述和分类。遗址地景观,是城市文化积淀的表现,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从景观文化的深层意蕴来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景观”表述,也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要素或发祥。风景园林不仅仅是个实操的学科,更需要寻找实践背后应遵循的机制,处理人地关系并解决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

“景观文化实际上是具有景观觉悟意识的文化。它可以用来代表社会某个时期的价值观和公众意识,它的形成有可能来自个人的或是社会的”。②历史城市有着其自身的文化脉络、传统及其环境。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是城市居民共同的认知。城市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加工成文化景观。

城市的增长显著地改变了城市历史性格及其整体环境。城市在保护历史遗产价值的同时,如何具备应对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变,同时受惠于发展,这在当下是全世界很多地区的重要议题。

3.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与景观设计

寒窑,位于西安市南郊曲江池东隅,东西长110余米,南北宽50余米的天然黄土沟谷(图1)。相传是王宝钏居住过的地方.后人在相传曾是王宝钏居住过的地方为其修建了祠堂,四时八节进行祭祀。每逢庙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拥至寒窑朝拜。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从明代起就被编成唱词戏曲,有二十多种地方剧都在全国广为流传,甚至远及东亚、日本和西欧,并且留有不同译本。

3.1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价值

寒窑遗址公园是一种场所文化景观,是被前人的行为方式塑造出的空间景观,显示出时间在空间中的沉积,人的行为活动赋予这类景观以文化的意义。其特点是依托于自然环境下产生空间形态,并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譬如口碑相传的文化形式及节庆仪式等等。其价值体现三方面人居文化:包含地方习俗、生活理念、生活文化;历史文化方面参与了历史的沿革;在精神文化方面囊括文化观念与精神信仰。

3.2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方式

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与景观设计是一种延续与变革,顺应了城市发展,为市民出游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文化及信仰活动提供一个可传承延续的载体。

寒窑遗址公园位于西安曲江新区鸿沟内,(图2)占地350亩,鸿沟全长110m,有季节性流水,沟宽40-60m,两岸崖体高10多米,近直立,土性为黄土,沟内植物较多,多为人工种植。两岸边坡顶部杂草丛生,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皆有生长;崖体上多有窑洞建筑,寒窑遗址核心区亦在其中。(图3)根据遗址公园规划方案,整个河沟共分为三个部分,前后两部分拟采用放坡措施保护边坡,中间部分即遗址主体展示区保持原始地貌及文物遗址。

通过对遗址现状的调查,了解并掌握相应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针对问题所处位置及特点采取相应保护加固措施。首先,对遗址区自然环境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保护修缮,包括崖体顶部冲沟、斜坡面及崖体立面,遗址保护区内两侧崖壁。其次,对空间形态要素包括遗址区内窑洞、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其中包含北侧20余孔窑洞和寒窑窑洞等遗址的修复加固与玉洁楼、贞烈殿、思夫亭、三姐泉、大雄宝殿、文昌阁、妖马洞等原有建筑的修复。最后,对遗址公园内行为方式进行了总结,梳理并还原寒窑的原有文化脉络,丰富增加各节点文化展陈与展示,使文化内容更为丰富与完整。(图4)

3.3寒窑遗址公园阐释方式

文化景观的阐释需从景观文化方面的分析入手,找到其或物质或非物质的载体,再针对其载体状况进行保护、修复与展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保护”不是狭义的维持现状,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文化景观,通过适当的手段重新建构其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已经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通过现代手段更为真切地展示出来,这些均是阐释文化景观的策略。

寒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进行文化性阐释。民间传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态之一。民间传说在口头传承的基础上又必须借助“物质”性东西才能更好地传承下来。民间传说的流传往往有地区性。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对传说与当地历史文化的关系予以特别关注,认为这是传说的主要特征:“传说的中心必有纪念物的存在。自然、神社、寺庙、古冢以及其他的灵地、家族的本冢,原本就是信仰的相关,因而各自占据了可谓是传说的花坛之地位。村落成为中心之一,在于其作为发生地之外廓:奇岩、老木、清泉、桥、坡等的每一样,或许原本是类似于大纺织品中的一个图样之物,如今却大部分独立出来,并成为了传说的纪念物。”③

纪念性景观包括用于标志某一事物或使后人记住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④依据民间传说,建造出来的纪念性景观,其意义是为了为后人提供一个讲述的范本并增加历史传说的可信性。而文化景观是精神与物质合一契合体,其物质系统与价值系统二者相互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犹如一个生命的躯壳与灵魂,不可将其简单拆分。失去物质的依托的传说其文化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4.基于传统园林“空间艺术构架”的寒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与阐释方法

4.1传统园林中的“空间艺术构架”

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组景和造景的手法高超,在世界历史中达到极高的造诣。空间艺术构架的设计上,注重总体空间的规划,抽取自然中的形态,“揽山水为苑”、注重“山水形胜”等架构的设计。但由于空间所限,往往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喜好欣赏小景,偏爱把玩细部,往往使得有些园林空间局促拥塞,变化过于繁冗琐碎。

4.2基于空间艺术构架的寒窑遗址公园节点空间景观设计及其文化性的体现

在寒窑遗址公园的节点设计中,首先通过人的感官从园林的外部形态上获得形状、光线、色彩、材质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形态意境,这是第一层级;接着继续通过人的感官获得对空间形式初步的感知,从而获得空间意境,这是第二层级;最后依靠人的活动和体验在园林中意识到自身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和意义所在,并最终获得场所意境,这是第三层级。

4.3基于历史传说的景观文化场景营造

为了在遗址区总体规划中更好地体现“历史传说”与遗址的有机融合,首先对遗址区内建筑与历史传说故事进行重新整合。按照传说故事的合理逻辑关系“实质”物质与“虚质”元素合理的结合。图5 (原改造前照片)图6 (改造后实景照片)

5.结语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它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以独特景观和丰厚文化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已成为旅游发展中最有意义和发展最快的成分之一,在日益形成的新新型游空间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遗址地景观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如何将蕴藏在其中的文化景观内涵有效保存延续或再现阐释出来,发挥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是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注释

1Council of Europe.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Z].Florence.2000:Article 1.

2刘晖:佟裕哲:王力中国地景文化思想之现实意义探索[J].中国园林,2014(6):12

3[日]野本宽一.来自传说的环境论[J].许琳玲译.民俗学刊,2004,(6).

景观文化保护 篇11

关键词:区域生态水资源保护;景观效益;邢台;开发利用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更好的实现区域生态水资源保护与景观效益的最大化。在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的邢台市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针对此次问题,本文就如何实现区域生态水资源的保护,进一步促进邢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效益的扩大化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1 水资源现状

自古以来邢台的地下水水质优良、储藏条件极好,历史上城区周围水量丰沛、泉湖湿地分布十分广泛,是一座典型的“近水”城市和泉城,因此享有“泉城”的美誉。但是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导致了邢台市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大大的下降,究其原因是随着各行业建设项目的增多,各项事业的用水量在不断地增加,有的甚至是超采地下水,最终导致了地下水补给条件越来越差,地下水位越来越低,泉湖、河水、湿地呈现消失的状态。但是,遇到一些丰水年、丰水季节,如狗头泉等部分泉湖曾也恢复成规模的涌水。

近年来随着邢台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政府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合理、科学的运用了规划和管理手段,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例如,滨水区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七里河通过治理充实并更新了城市风貌的特色;南水北调工程为邢台提供部分景观用水。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亲水、近水、达水的观念日益升入人心,这也大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 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问题

2.1 河道断流

目前,邢台市水资源的现状十分堪忧,绝大多数的湖泊和河流长年处于少水或无水的境地,只有当遇到较大水量的汛期时,才能在这些地方见到水的模样。究其原因是流域内的地面形态、水中的植被以及地下水埋深度的现状被过度的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行为彻底地改变了。这样的结果就加大了流域的调蓄能力,进而延缓了产流和汇流的时间,减少了地表的径流量,加强了雨水的渗透力,增加了土壤的蒸发频率。

2.2 地表的下陷

导致地表下陷的关键的原因就是人们长期的、无节制的对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这样的行为长此以往就大大降低了含水层的承压水位,最终使得黏性土層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密结并进行了大量的压缩。而且导致水对上层的托付力大大减小,最终导致地面的下陷。

2.3 泉水的断流

人类长期过度的开采和利用地下水,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邢台市在历史上有两大有名的泉水群:一个是位于邢台市东南4km处的百泉泉群,另一个是位于邢台市西北达活泉公园内的达活泉泉群。期初这两个泉群的年平均流量较大,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对地下水过量的开采和利用,致使这两大泉水群的水流量不断地减少,以至于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只有当水库放水或遇到暴雨和洪水时,才得以复流,但是仍然难以恢复自流。

2.4 咸水界面的下移

邢台市东部有两大咸水区域:黑龙港平原和滹滏平原。但是现在这两大咸水区的咸水界面下移现象十分严重,深层地下水埋深度严重下降,究其原因是近20多年来对深层地下淡水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而形成的。据调查,咸水界面平均每10年下移5m左右。一般来说,浅层咸水的埋深在4.0m~21.0m之间,由于埋深较大开采起来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是过度的开采,就会不断加大深层和浅层水位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会导致下伏的深层淡水受到上层咸水的严重入侵,最终使得深层淡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而这种资源是极其珍贵的,因为它需要历经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

2.5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目前,邢台平原区由于局部地区遭到过度的开采致使深层地下水的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同时浅层地下水大面积含水层疏干,湿地明显减少,导致整个邢台市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恶化。

3 区域生态水资源保护措施

邢台市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水资源的严重匮乏。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河道的断流;地表的下陷;泉水的断流;咸水界面的下移。为了进一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水资源的匮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和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合理利用、全面节水;科学开采、全面开源;改良生态、维护环境;加大管理、优化配置。

3.1 合理利用,全面节水

要不断使得高耗水行业实现合理的布局和开发,不断地减少高耗水行业的项目,不断的缩小高耗水行业的规模。就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投产过程中必须采用先进的节水设施和节水工艺。针对人们的生活节水,要不断开发、推广使用节水设施和器具。在农业节水方面,必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使得农业部门节水工程的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充,提高防渗技术,全面开展节水灌溉;第二,使得农业的种植结构趋于合理;第三,使得雨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在工业节水方面,也必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认真做好用水大户的节水宣传和落实工作;第二要提高节水工程的技术。

3.2 科学开采,全面开源

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利用微咸水、污水等非常规水源,充分利用咸淡水混浇技术;严格治理大污、废水,严控排放量,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另一方面要定期的维护和维修蓄水节制闸,对全部的渠道和坑塘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另外,还有经常存蓄一些雨水或洪水,在必要的时候完成灌溉任务并可用于地下水的补给工作。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黄河水和长江水等一系列外调水源。

3.3 改良生态,维护环境

要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以便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断地提高防污和治污的技术,实现清洁生产,使得工业企业、生活污水要达标排放,也就是说要把防污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要狠抓治污的力度;第二,加大建设和管理污水处理厂的步伐;第三,拓宽污水利用的途径,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利用率。

3.4 加大管理、优化配置

为了有效地实现邢台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蓄、泄、滞、引、补等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水源,实现每处水源和每种水质的最优配置;二是要严格参照水功能、水质、用水的要求进行不同的供水,实现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地水质的优化配置。

4 水资源保护背景下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景观整体性规划

众所周知,水资源保护背景下景观建设,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形象,展示城市的特色。而现状是,水景观和水文化的建设缺乏统一整体性的规划和框架指导,受传统水系规划的影响,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内在联系较为松散,难以满足日趋发展的城市文化建设的需求。

4.2 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随着城镇化经济的发展,邢台市政府越来越多的追求其经济利益,同时缺乏对邢台水系生态化、景观化的科学认识,往往较多的对城市的水系进行不同程度的破坏,长此以往,导致了自然河流的不断萎缩乃至消亡。

4.3 水景观雷同、城市特色丧失

在城市中水系是较为有特色的重要的空间结构,它的发展验证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特征的变化,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自然地貌的差异和文化底蕴及功能的变化,城市水域景观空间和水域的形态及面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邢台市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时,一定要时刻参照城市景观的视线的变化和发展条件的变化,以及城市地域的特点、个性化特征和文化底蕴,这样才能避免水域景观的同化现象,创建出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5 区域生态水资源保护背景下景观效益的开发利用

为了很好地顺应政府的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的政策,为了充分挖掘得天独厚资源的优势,为了适应现代人们返璞归真的潮流,为了更好地建设人们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为了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合理开发。充分的发挥水源、开发湿地公园,丰富和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层次,推动邢台市走生态发展之路,是目前邢台市发展的重要的目标。因此,在发展工程中,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合理开发。一是,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水资源景观保护管理协调机制。为了更好地維护原有生态资源,保证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必须要结合湿地区域特点科学预测、合理规划、综合分析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和配套项目的经济运作。二是,要适当建设具有区域特点的旅游设施。这项工作必须以合理规划设计为基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第二,加强与高校、有关科研院所合作。为了给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必须要不断加强与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研制一些相关的技术,利用这些科研成果最大限度的维护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相应的景观。

第三,拓展资金渠道。城市水资源景观是重要的资源,而且在许多地方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改善生态状况;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和居民居住环境;美化城市;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因而,为了发挥水资源景观资源的最大的价值,就要不断地增加水资源景观保护和开发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得到政府物力和财力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得到国内外爱心人士的大力的资金援助。

第四,实现达活名泉园区和百泉生态园区等重要城市景点的建设工作,展示邢台的泉水文化和名人文化。必须做到:一是加大舆论宣传,增强全民意识。二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和监督。三是加大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唐文超.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城市水空间体系构建方法[D].重庆大学,2015.

[2]齐玉婷.汨罗市青江河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景观文化保护 篇12

1 景观敏感度的含义及研究现状

景观敏感度是景观被注意到的程度的量度[1],即景观被观景者注意到的程度和被观看的概率。景观敏感度的高低意味着景观在视野中出现的几率,也意味着景观对于人视觉经验塑造的参与度[2]。景观敏感度评价是视觉质量评价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与景观影响评价侧重于观察客体——景观的美学变化不同,视觉质量评价较侧重于观察的主体——人的视觉感受,景观敏感度越高的地方,就是在城市或区域景观特色中越重要的地方。保护敏感度高且视觉质量也较高的地区,对视觉过程影响最大的区域进行控制,能够为城市整体景观规划提供依据。

2 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敏感度评价中的应用

2.1 应用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包括资源管理、自动制图、设施管理、城市和区域规划、人口和商业管理、交通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教育、军事等九大类别的一百多个领域,遍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资主要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5]。

景观敏感度作为景观分析和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景观的易见、可见性、清晰性、景观醒目程度等的综合反映,与景观本身的空间位置,物理属性及人的视线高度角度等都有密切关系。而这些指数都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设定,并能够在效率和精度上都达到一定的要求。

景观敏感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在空间上能够看到的区域,另一个是在时间上这些区域的累积与叠加。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叠置地理对象的功能,既可对不同环境要素进行空间上的叠加,又可将同一区域进行时间要素上的叠加,这恰好满足视觉敏感度所包含的空间和时间两个要素。同时ArcGIS软件自带的可视区分析功能,比以往照片、遥感图、影像图等平面演示能更直观、更真实地反映景观要素之间的区位关系及模拟人的视觉感受。

2.2 实现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敏感度评价中的实现过程见图1。

2.3 观测源选取

在一个城市尺度的景观敏感度研究中,如果使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评价工具,观测源(本文中“观测源”是指ArcGIS软件自带的可视区分析功能“Viewshed”中的Observer points)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设计一定的观测点和观测路径,分析那些被看到最多最频繁的区域,从而得到整个城市的视觉敏感度分布,规划时先将这些区域保护起来。

从景观敏感度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景观敏感度评价较侧重于观察主体的视觉感受,因此在分析中选取的观测源必须要能反映人对物质空间的主观的心理体验。城市的公共意象为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公共符号体系。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城市中的居民被通过共同的符号体系和共同的交往模式联系起来。公众意象越清晰的城市,这种公共符号系统的作用越突出,居民的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越活跃,活跃的社会交往又提高了居民城市公众意象的清新性[6]。因此在视觉敏感度评价分析时,选择的观测源如果是这些公共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可以通过这些源看到整个城市景观特色中的重要部分。

在对威海的现场调研中,我们发放了《威海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户外公共活动空间使用调查》,并要求被访者勾勒出最熟悉或印象最深刻的威海城区图,作为获取人们对于环境认知情况方面的数据,然后按照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进行归纳与总结作为视觉敏感度分析的依据。其中,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区域元素尺度较大,在研究中不可直接拿来作观测源,因此观测源的选取主要与节点、标志物、道路和边界四个要素相关(见表1)。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综合考虑后选取国际海水浴场、刘公岛、威海公园、海上公园、人民广场、海港公园、威海卫外滩、塔山公园、仙姑顶、佛顶、古陌岭、威海港客运码头、电力大厦、会展中心、东山宾馆、启明假日酒店、环翠楼作为观测点。选取文化路、烟威高速公路、世昌大道、环山路、统一路和环海路六条路径进行可视度分析。依据这些观测点和观测路径分析得到的视觉敏感度可以覆盖市域的绝大部分地区。

2.4 研究结果

通过ArcGIS工具来进行可视度计算后,将结果标准化再叠加,确定等级,得到整个威海市主要地区的可视度分布直方图。从总体上讲,将整个研究范围划分为三个等级的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包括里口山、棉花山、奈古山、摩天岭等山脉、环威海湾海岸带区域以及市区北部地形复杂的岬湾相间的海岸带区域。其中刘公岛是最重要的视觉焦点,同时也是观看城市最重要的视点。在这些最引人注意的区域中的人为建设活动最有可能改变整个城市的形象,因而应重点保护。

3 结语

目前,城市意象的研究已经成为获取与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相关的社会数据时的三个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将研究结果用于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实际问题[10]。本文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视觉敏感度分析时,依据城市意象原理,选取意象性较高的点和路径进行计算,得到城市视觉敏感度分区图,从而应用到规划中,是基本可行的,这也是城市意象在城市规划应用的另一个尝试。

参考文献

[1]Bacon WR.The visual manage ment systemof forest service,USDA.In: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G.Elsnerand R.C.Smardon,eds.USDA ForestService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PSW35.1979.

[2]俞孔坚.中国自然风景资源管理系统初探[J].中国园林,1987(8):31-32.

[3]俞孔坚.景观保护规划的景观敏感度依据及案例研究[J].城市规划,1991,15(2):46-49.

[4]俞孔坚.景观敏感度及其阈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1991,10(2):38-51.

[5]李铁.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6,22(1):110-111.

[6]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海龙,李迪华,黄刚.峡谷区域水电开发景观影响评价——以怒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6(9):21-31.

[8][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沈益人.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J].城市问题,2004(3):8-11.

上一篇:水环境治理技术下一篇:财务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