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之热点议题(通用3篇)
文化景观之热点议题 篇1
对于热点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昨天,北京警方公布了红黄蓝幼儿园的调查结果。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个结果,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期待能有更多信息的。
不过这一点暂且不聊了。
在这个事件中,所折射出来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借这个事件,聊一聊: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热点事件中去?每一次热点事件,大抵都是这样的模式:
有人爆料,自媒体揭露黑幕,群众的嫉恶如仇和愤慨被点燃,于是将事件推上热点,自媒体们蜂拥而来,进一步整合、传播、扩散,形成势不可挡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呢?
自媒体们为了追热点,会形成一种默契:挑最严重、最触目惊心的内容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情绪和冲动反应,实现传播。
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许多未经确定的传闻,甚至相当不靠谱的谣言,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地添油加醋、人为扩大。
而大多数读者看到之后,又不具备「验证真实性」的意识,只是单纯地被激发起情感。
—— 看到一个热点事件,你会要求它「100%真实」才转发吗?绝大多数人不会。大家只是看一眼,觉得大体可靠,就转发;甚至,觉得不一定可靠,也点一下转发,加上一句「求证实」「求辟谣」。
但是,试想一下,哪怕高达80%的可靠性,也意味着,有20%的内容是不可靠的。在这样一环又一环的转发中,这20%(往往也是情节最恶劣、最触目惊心的内容)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相信,就可能被传得满城风雨。
于是,这些传闻和谣言,就借由这么一个闭环的传播链条,不断得到强化,螺旋式上升,事件被传得越来越复杂。到后来,事件的真相是什么?最初的事实是什么?根本的诉求是什么?不知道。也可能已经没人关注了。
我知道大家都是好心,但很多时候,这只会造成好心办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可能造成两个后果。第一个,叫做失实。
这是传播里面惯用的一个手法,用来消解和封堵舆论。怎么做呢?
一个事件,夹杂着真假信息,越演越烈,于是,任它去发酵、演变、传播,各种传言层出不穷,各种猜想甚嚣尘上,突然,伸出一只手,扼住咽喉:
你这些情节是假的啊,已经辟谣了,大家散了吧,散了吧。你不甘心,想继续追问结果。没人理你。为什么?你的事实有问题啊。
这时候,反面的舆论就站出来了:「我早就知道是假的了」「你们这些人,见得风就是雨」「是不是要追究一下传谣的责任」……
于是,一股舆论的「合力」,就这样不攻自破。
这样的事情,已经上演过许多次了。像上次于欢案,大家不就是揪着某一个具体情节不放?结果呢,被证实是假的。后面就没人关注了。
在群情激昂的顶点,狠狠一拳打下,将士气击垮。后面即使想重新组织进攻,也组织不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叫做失焦。
什么是失焦?就是原本的诉求被模糊,原本的导向被分化。一个热点事件,从齐心协力,到大家各说各的,各执一词。同样,舆论的攻势也就不攻自破。
比如:一个事件发生了,原本应该团结一致,提出诉求,结果呢,有人骂体制,有人说女权,有人说阶层……
讲来讲去,就是不告诉你「具体的人是谁」「我们要谁负责」「我们想要什么」。
于是,这些矛头,纷纷被对立方、以及看不惯其言论的人挡回去。本来一场进攻,变成了什么呢?大家闹起了内讧。一方面,这样只会让路人莫名其妙,起不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
另一方面,这正是对立方想看到的:一个事件,内部被分化,矛头被模糊,基本就意味着,它闹不过几天了。
像这次事件,知乎上有篇文章,把锅甩给家长,说「叫你们反对性教育,这不,出事了吧?」明摆着想蹭热点的心,结果,姿势太难看,被一群愤怒的人骂了回去。
问题是,这么一闹,有什么作用呢?大家的精力都被消耗了,本应凝结成合力的力量,也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士气这种东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临阵调转矛头,是最忌讳的事情。这些现象,有政治上的原因,有媒体的原因,但是,也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群体极化」。
什么是群体极化?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小群体,由100个人组成,这100个人都有着某种倾向。那么,他们组成的群体,总体的倾向跟个人一致,但是在程度上,会更激进、更极端。
无论失实还是失焦,背后的原因,其实都是群体极化。个人的倾向和立场,在群体之中被放大,于是,要么群体越来越狂热、极端,要么群体被分化,大群体变成小群体,互相攻讦、抵牾、内耗。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桑斯坦做过一个研究。他调查了60个政治网站,发现,有35个(60%)链接到立场一致的网站,只有9个(15%)链接到立场不同的网站。而这9个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为了「展示信息的全面」,而是为了引用相反信息,告诉大家它们有多愚蠢。
另一篇1999年的论文则指出:在网络讨论中,许多人到最后,都会形成意识形态同质的「兴趣共同体」(Communities of interest)。他们会主动搜索和传播与己方观点一致的信息,并借此辨别朋友和敌人。而兴趣共同体一旦形成,就会自发地对对立、外部信息,采取审视和排斥态度,从而维护其稳定。这些兴趣共同体,也就是一个个小群体。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关注和推动事件发展,其实只是在攻击异见者。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群体讨论中,大家呈现出「表达自己」和「融入集体」的倾向。为了被群体接受和接纳,大家往往会显得比实际的观点更极端 —— 这样才能更加强调「我们是同一群人」。
这被称为「社会比较和自我展示」假说。
另一个原因是,在群体压力下,如果有人的观点与群体不一致,就可能会遭到歧视、压迫,从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 —— 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认同」过程。传播学中也有相似的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一个事件发生了,必然会有一种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得到扩散。在它的影响下,与其相悖的人,会疑心「自己是少数派」从而不敢发声,担心受到群体的孤立。
但是,这些对立面的观点并没有消失,反而,它们会在这种沉默之间,不断被压抑和强化。等到前一种观点失势了,它们就会倾巢而出,瞬间把局势扭转过来。这就是一整个「沉默的螺旋」过程。
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失实」吗?它所利用的,其实就是「沉默的螺旋」。那么,面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障碍,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切实推动事件的进展呢? 最核心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性、客观的讨论氛围,不断保持对事件的敏感和审视,抓住核心本质,不断重复诉求。我将其称为「理性的冷酷」。
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目前舆论的特点,我称之为「狂热的闹剧」。
狂热,指的是煽动性和情绪性。自媒体们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量,会不断利用最具煽动性的噱头 —— 哪怕是未经证实的传言,加以极具感染力的句子,不断重复和强化,从而挑起受众同仇敌忾的情绪。
后果就是,我们的激情被调动起来,热血贲张,长时间处于一个亢奋点。但是然后呢? 激昂的热情,永远是无法持久的,因为这不是人体的稳态。所以,我们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夜之间,仿佛幼儿园事件从未发生过,大量反思、科普、知识性的内容,也没有人去关注。大家都关注什么去了呢?北京折叠。那么,这除了揪出几个责任人,让几个人下岗,起到什么积极作用了吗?
更重要的,是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学会什么,可以反思什么,可以继续提出什么样的诉求,来维护孩子们的安全。随便举几个例子:
1.如何保证后续不发生这样的问题?幼儿园采取了什么监管措施?能否向公众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其他幼儿园呢?是否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2.如何提高对孩子的保护?像这次事件中,当事家长询问孩子细节,甚至「让孩子演出在学校里的情况」,这些都是非常有用、值得借鉴的做法,我们是不是要进行科普?让更多的家长注意到:要和孩子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沟通,而不是直接丢给幼儿园,然后不管不顾。
3.性教育,基本的保护意识,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关系,这些是不是要提上议程?是不是要让孩子们建立起来? 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一切都欠奉 —— 自媒体们大概觉得「这件事已经没价值了」,而读者们也都兴趣缺缺,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面去。—— 甚至,我在想,这篇文章发出来,会不会有人说「炒冷饭」? 这就是「闹剧」。
大家似乎并不是真的关心事件始末,也并不在乎事件能如何解决、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提高什么,相反,大家只是参与其中,看了一场戏而已。那么,什么是「理性的冷酷」呢? 可以参考下面几个原则:1.事实与观点分离
为了避免「失实」,在传播热点事件的时候,不妨先对信息进行最基本的审视:
信息里面,哪些属于事实,哪些属于观点?这些事实都可靠吗?
没有确凿证据和出处的信息,宁可保持怀疑,宁可缓一步,也不要太急。
拿这次的事件来说。虐童、打针、喂药,基本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后面的情节,我是存疑的。因为确实太违背人伦、颠覆三观了。
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越是背离常识的事实,需要越强的证据来证明。
否则,我们默认的选项应该是「怀疑」。
这一点太重要了,以至于我必须多写一行,来强调它的重要性。
但是就后面的情节,我所看到的证据有哪些呢?一张无法证实的微信群截图,一条长便签,没了。说实话,这并不足以构成让我去相信的理由。
与此同时,这短短的几天时间,看到许多相关的文章,大抵都默认了所有情节 —— 甚至,有些文章,直接用最严重的情节,作为标题,放在文章开头。
我带着「有没有进一步的事实」疑问点进去,但每一次都发现:他们不过是把网上满天飞的材料,整合汇总起来,再加上一些表示愤慨的话而已。
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这实质上,并不能增加大家对事件进一步的了解,反而,只会落人口实。
甚至,有些文章,有意无意地往敏感的方向引 —— 这除了让消息被封锁之外,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们传播消息,不是为了泄愤,而是希望能形成舆论合力,看到行之有效的结果。2.抓住核心诉求
所有学过新闻和传播的人,都会知道2003年引发大讨论的「孙志刚事件」。
也正是在这个事件中,南方都市报确立了良心媒体的口碑和声誉。
它之所以能载入史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整个事件的核心议题是非常明确的:质疑收容制度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废除。
也正是如此,在先后8位学者上书的情况下,在全国的媒体广泛参与、舆情一致支持的前提下,最终《收容遣送办法》得以废除。
但是,换到如今的语境下,不得不说,「噪音」太多了。在热点事件中,无论媒体、自媒体,还是参与传播的人,虽然主旨是一致的 —— 彻查事件真相,但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二级议题、细枝末节,实在太多了。
甚至,还牵涉到阶层、城市、体制、贫富差距…… 什么都说,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在这种情况下,再发生一个事件,受众的兴趣点就很容易被转移过去 —— 因为大家关心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事件的始末」「整个事件如何解决」,而是借由这个事件,抒发自己对于这些议题的关注和站队而已。
说实话,这样的舆论氛围,无需做些什么,放上几天,自己就慢慢分化掉了。
我们要什么。我们要追究谁的责任。要看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满意会继续跟进,不妥协。
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3.保持长期跟踪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2017年,国内发生过哪些大事件?还有多少人能够数清楚?
这些大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相关人士都怎么样了?
又有谁关心呢? 一个事件结束了,但远远不是终点。这个事件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可以如何去反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可以呼吁做些什么 —— 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否则,要冷处理太简单了,拖上几天,等新的事件出来,大家就会忘得差不多。
2016年,知乎对一家抄袭知乎内容的微博营销公司发起诉讼,闹得相当轰动,几乎整个知乎都在声援、支持 —— 一年过去了,终于要开庭了,结果呢?门可罗雀。要不是知乎官方提了下,根本没有人还记得这回事。而微博的侵权内容呢?算了不说了。
正是因为我们的健忘和宽容,才导致各类利益关系方,养成了这样的心态:拖上几天,大家就忘光了。我想,这必然也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更不是我们义愤填膺空喊几句「药丸」「痛心」「移民」能够解决的。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多想一想:它的事实是否可靠?是否属于我们的核心诉求?是否「有用」? 并且,多传播一些有建设性、有价值的文章,少去应和单纯煽动情绪的内容。
如果一个事件结束了,或者暂时划下句点,也请继续保持跟踪。对后期的讨论、反思、倡导,力所能及的,支持一下。如果有路人不清楚,尽可能普及一下。不至于让事件白白发生,又白白地过去。
唯有这样,我们对于热点议题的关注和讨论,才是有价值的。
申论热点之城市文化建设 篇2
【热点问题】上海世博会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达着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更自然化城市,更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辉煌,科技的进步,低碳的新理念,建筑设计的最新成果等等。正像外国媒体所说的,中国利用上海世博会“约会全世界”,并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所以,上海世博会的重大意义可以从各方面去理解,有经济的、技术的、建筑设计的、自然环保的等各方面的成果,可是,如果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这些成果的展示基本上是以文化为底蕴,以文化为风格,以文化为主题理念进行表现的,上海世博会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
材料1: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以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材料2:“城市文化”这个名词最初出现在80年代的法国,当时是为了描述城市里的文化活动,尤其是那些运动类的项目(滑板)或者来源于hip-hop风潮 的艺术活动:街舞、饶舌音乐、涂鸦,以及最近兴起的slam(一种即兴诗歌的表达)。这种说法是由当时为
了发展郊区而大力支持“城市文化”推广的地方政府创立的。但是这个称呼却不太被那些嘻哈人士所认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名称有点过于“官 方”了。
“hip-hop ”的视觉形式在法国出现在80年代初期。那个时期,人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巴黎地铁里看到涂鸦。人们一开始以为那是一种“流行”,但是媒体证实根本不是那么 回事。到90年代,hip-hop 受益于公共机构,尤其是文化部和负责城市发展政策的相关部门的支持,这些机构试图将“嘻哈文化”作为社会调节的工具。逐渐地,“嘻哈文化”占领了媒体并且开始职业化。一些自由电台如“摇滚天空”专门播放音乐形式的hip-hop,即饶舌音乐(rap);在一些文化场所,如苏尔森剧院,hip-hop舞蹈在它们的舞台成功上演。于是Hip-Hop逐步地被要求遵从音乐产业及现场演出的规则。
材料3:温家宝总理说,世博会应该是人类文明交流的舞台。当一个城市代表特定的民族和国家,庄严地对举办世博会进行精神追求、文明寄托、文化思考、综合承诺的时候,往往呼唤着新的城市精神;当一个城市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展示着城市的历史发展,集中着市民的智慧,因此而举办的世博会,一定是成功和辉煌的。城市积淀着历史,上海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城市精神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上海是个超级的大城市,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城市因世博而接纳千百万人,进行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检阅,让经济理念、科技创新、人文关怀、文化创意、社会时尚和时空再造集中地
进行展示,世博会让上海新颖的城市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上海,充分利用世博会,积极的、全方位地与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和文化互动,这无疑是中国积极促进国际和谐环境的大举动。
【应试思考】1.世博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首先,主办国中国在世博会上充分表现其悠久深厚的文化韵味。这次世博会的会徽,组合巧妙,中国文化韵味浓厚,同时也表现着中西合璧、多元文化融合的意境,而绿色的基调充分表现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
其次,这次世博会充分展示着各国文化创意的竞赛和角逐。上海世博会是文化创意友好比拼和表演的大舞台,参观世博会首先是看各国的文化创意。上海世博会最让人关注和兴趣的是各国独特的文化创意。这些表现在展馆上的创意是各国传达出来的最珍贵的文化亮点。再次,这次世博会是探讨文化理念发展的大舞台。世博会是一个大展台,更是一个长见识、开眼界的大舞台,同时,也是一个表现理念的大论坛,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对各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探讨和思索的极好平台。人们在这舞台上探讨着文化的理念。
最后,上海世博会在文体大型活动上为中国展现了文化大崛起的宏大气象。这次上海世博会就是实现把世界各国的友人“请进来“,既把全世界的目光引来中国,同时也将中国展示给全世界,这是中华历史上最成功的宣传“大国文化崛起”的典型案例。
2.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要强化国家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我国文化遗产管理体系,应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等级进行行政管理制度设计,其中,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应强化对高等级文化遗产的管理,其内容应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博物馆、珍贵馆藏文物等。
二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保护城市文脉,制定城市文化发展目标,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地方政府要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作为稀缺的文化财富,是当地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应站在战略的角度看待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挖掘、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加大开发力度,发掘和认知当地文化特色,发挥文化遗产在延续城市历史记忆、构建城市文化特色中的资源优势,激发公众对城市的自豪感、归属感的有效方式。
三要强化公众参与保护的机制。从根本意义上说,我国各族民众既是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是文化遗产的第一主人。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必须尊重和维护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和
文化景观之热点议题 篇3
2018云南公务员面试热点:《经典咏流传》让诗词文化走入时尚之巅
【热点链接】
近日,《经典咏流传》经过一轮耗时2个多月的“文化巡演”,最后一期以“盛典”的形式于4月21日晚压轴登场;节目无论在编排、内容设置上,还是演唱人员挑选上,均延续了往期的精彩看点,既为第一季划上一个圆满的句点,同时再次创下收视新高峰。有行业人士评价说,“央视王牌节目《经典咏流传》,让国人看到古典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彰显了洋河的文化自信。” 【热点预测】
《经典咏流传》在文化传递和音乐创新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在满屏喧嚣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脱颖而出,坚守自己的艺术品质和文化立场,将经典诗词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首先是经典的魅力。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是经典的作品表达的文化情感却是可以穿越时空,引起所有人的共鸣的。
其次是契合了大众的文化需求。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见字如面》等综艺类文化节目大热,《如果国宝会说话》《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火爆,还有“故宫跑”等文化现象,其背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后隐藏的正是公众井喷的文化需求。《经典咏流传》能成为霸屏节目,也正是文化热的体现。
第三是时尚的表达形式。文化不是古董,只有结合时代性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流行音乐的结合,让经典诗词找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第四则是传播方式的魔力。据节目出品方介绍,除了电视大屏幕上的节目呈现之外,每首歌曲都量身定制了H5、微信文章、短视频和音频四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大大增强了节目互动性,节目播出时通过手机摇一摇,就可以从电视大屏抵达手机小屏,使得内容能够通过分享传播更广,引爆网络话题。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作品,通过各种方式,让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和传承下去,让更多人能够为中华文化之美而感动,让传统文化经典能够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带给我们更多的文化自信,这样的节目不妨更多些。
更多云南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信息网
【文化景观之热点议题】推荐阅读:
墓园景观文化07-18
城市文化景观05-16
景观文化保护06-28
西湖文化景观07-28
遗址景观的文化品位09-26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07-02
非物质文化景观08-21
城市绿谷的文化新景观08-24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07-13
生态设计、植物景观、城市文化的融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