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景观

2024-08-21

非物质文化景观(共12篇)

非物质文化景观 篇1

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象征, 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表现, 也是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与心灵归宿。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趋同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很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对欧美发达国家进行照搬照抄, 出现了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状况。西式文化开始侵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以及城市、民族个性的丧失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因此, 传统文化与城市景观设计如何结合已经成为当代景观设计师需要着重考虑的迫切问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 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传统文化既是现代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方面, 同时, 其中蕴含的思想以及手法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合理适当的对其利用,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 延续历史文脉, 是当代景观设计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之星——李白文化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李白无论在文学史或是文化史上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作为冠绝古今诗坛的千古奇才、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 其影响力以及世人对其的喜爱和崇拜, 即使千年之后也未曾衰减。事实上, 李白奇特的经历、丰富的情感、开放的胸怀、气盖一世的宏大气魄、卓然独立的思想个性以及伟大的艺术成就使其早已大大超出了文学的范围, 超越了时代,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景观———李白文化。

李白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丰富的内容, 包括李白诗歌、思想性格、生平经历、遗迹传说、轶闻趣事以及崇道、纵乐、饮酒、仙游、击剑、任侠等兴趣爱好诸多方面。

李白文化和李白的思想性格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非常符合今天的时代精神, 也是我们时代先进文化建设所需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是值得我们在景观设计中深入挖掘、整理、提炼和运用的珍贵的文化资源。

二、李白文化与城市景观设计

1. 李白文化可以创建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李白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极为广泛的内容, 这些内容为创建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元素, 为景观设计师们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深入挖掘李白文化, 并根据不同的基地环境, 选择、提炼、使用相应的李白文化的元素, 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 创造出富有李白特色人文内涵的景观, 赋予景观以“灵魂”, 丰富景观的层次以及提升景观的档次。

2. 城市景观设计作为李白文化的物质载体, 使其更好地延续、发展与创新

李白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 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得以展现, 而城市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媒介, 无疑具有这样的功能和使命, 成为叙述李白文化新的语言和载体。融入李白文化的城市景观设计, 扩大了李白文化的应用范围, 增加了李白文化的展示场所。同时, 将城市景观与李白文化相结合, 使得游人在畅游其中之时, 既欣赏了城市的景观, 又被景观中所蕴含的的李白文化所熏陶和感染, 加深了对李白文化的认识。景观设计师在了解李白文化之后, 运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将其表现出来, 既延续、保护了李白文化, 也使其得到了发展与创新。

三、李白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李白文化伴随着李白脍炙人口的诗歌, 其影响力遍及全国,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是李白的第二故乡, 深受李白的喜爱, 许多传世的诗歌佳作均创作于此。同时, 当涂县也是李白晚年居住以及最终的长眠之地, 因此当涂县也将李白文化作为城市的特色品牌。本文将以当涂县为例, 探讨李太白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多元化的体现方法。

1. 城市建筑景观中的体现

建筑是一个城市表达其文化的元素之一, 既可以营造出城市景观的空间感觉, 又能展现城市特有的精神及其历史文脉, 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在当涂县, 除了像太白镇这样拥有大量粉墙青瓦、马头墙、硬山屋顶、饰纹瓦当等具有鲜明江南徽派风格的建筑之外, 为了凸显李白文化, 在不少区域也设置了一些体现李白生活或者思想精神的建筑。例如, 在太白公园中, 所有的建筑采用的主要都是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并且运用现代的喷漆手段赋予建筑灰色、白色、赭红组成的外观色彩, 营造出极为华丽且栩栩如生的盛唐建筑风格。同时, 大型的主体建筑配以廊、亭、榭等辅助设施, 连成一片, 气势宏伟, 错落有致, 蔚为大观。这些因地制宜的素朴雄浑的仿唐建筑, 使人们漫步其中之时, 犹如置身于李白生活的盛唐时期。

2. 城市道路的体现

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窗口, 也是突出城市形象、宣传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 无疑也是李白文化重要的表现空间之一。

(1) 道路名称

道路的名称是人们对于这条道路的第一印象, 同时也是体现李太白文化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在当涂县的道路中, 很多主干道的名称都与李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仅仅简单的道路名称就已经饱含李白文化意蕴, 将我们带入李白的思想中。例如, 当涂县的主干道——太白大道和青莲路, 直接是以李白的字和号予以冠名, 简洁明了;青山路, 青山为当涂的一座名山, 为李白墓地之所在, 青山之所以扬名也是因为此原因, 所以当人们回忆起此路之时, 便不由得想起李白埋骨此地。

(2) 硬质景观的表达

硬质元素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体现李白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将李白文化元素融入道路景观中, 使得行人在途经道路时, 不仅了解、欣赏了李白文化, 同时也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 增强了人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及道路景观的历史底蕴。例如, 在人行道铺装设计上, 将李白的经典诗歌及其传奇故事以镶嵌的方式运用到地面铺砖之中。在太白大道的路沿石的设计上, 就将李白喜爱的竹子、荷花、大鹏等元素直接雕刻于路沿石之上。而在太白大道的桥梁上采用的是青石护栏, 护栏上有着骑鲸上天、跳江捉月等李白在当涂的趣闻轶事的浮雕图案。

3. 城市广场、公园景观的体现

城市广场与公园是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 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将李白文化融入城市的核心空间——城市公园以及广场, 并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 突出了地方特色, 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旅游吸引力, 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具有文化氛围的休憩、游玩、赏景、交往之地。在太白广场的设计中, 为了突出李白文化的主题, 无论是从景观设计还是植物配置上都可以读出李白的味道。在广场中央设计的巨型白色构筑物, 由三个部分组成, 整个造型仿佛如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鹏, 两侧的小的部分就是大鹏的双翅。而在其四周的特色巨型景观灯架, 也都加入了大鹏造型, 与中央的构筑物遥相呼应, 使市民漫步其中, 不仅能够感受到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昂扬精神和远大抱负, 同时预示着当涂县的展翅高飞。同时, 在广场中设置了巨型的文化墙, 以雕刻的手法叙说着李白与当涂的不解之缘。在广场中还设置了以大鹏以及荷花为造型的照明灯具。在夜幕来临之时, 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元素, 将李白文化以现代的手法充分表达出来。

不同于太白广场主要采用隐喻的间接表达, 太白公园较多的采用直接表达的手法来体现李白文化。比如, 在公园中的青莲池旁屹立着的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大型雕塑。在园中也设置有历代文人咏李白诗的景观石、诗意雕塑以及其它图腾图案文化元素;在公园的儿童活动区, 设置了铁杵成针等几座富有教育意义的李白经典的故事石雕, 以李白的故事激励后代, 用儿童适知的娱乐形式, 寓教于乐。

4. 城市软质景观的体现

(1) 植物

拥有“世界园林之母”美誉的中国, 不仅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更有着丰富灿烂的植物文化。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造景作用, 同时植物文化源远流长, 具有很多深厚的含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使景观设计体现李太白文化, 在植物的选择方面就必须在遵循适地适树、使用乡土树种的前提下, 挑选那些文化内涵、象征意义与李白文化及其精神相一致的树种。

例如, 在当涂的采石公园中的万竹园, 清新、飘逸的毛竹是主体树种, 体现了李白生前爱竹高节的情趣以及不畏强权的豪情。荷花与竹一样, 深受李白的喜爱, 李白的《古风》就对不同季节的荷花进行了描写和赞美。此外, 荷为睡莲科多年水生植物。色泽清丽, 花叶均有清香。当荷叶枯萎的时候, 叶下的藕还生机勃勃, 所以荷象征着同李白一样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选择合适的植物, 不仅可以利用植物的内涵表达出李白文化, 同时也可以创造出特殊的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2) 人工水体的表现

水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也是现代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历来就有着“无水不成园”的说法, 它是环境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通过对水景的处理可柔化建筑硬朗的轮廓线, 同时“水”也是将动静空间结合在一起的纽带。在太白广场之中通过设置李白醉酒的景观节点来表达“酒圣”对于酒的喜爱。此水体景观的设计灵感源自李白的饮酒文化, 以李白醉酒为蓝本, 平面上采用流畅自然的曲线划分空间构成酒溪, 并且在其中加入喷泉, 形成动态的酒泉景观, 并设置李白醉酒的主题雕塑以及水幕景墙来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 为广场增加了活泼的气氛, 增进了游人与水景的亲切感。

四、结语

城市景观是具有生命力的景观, 而传统文化正是这生命力的独特根源。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李白文化, 拥有鲜明的“中国印记”以及个性, 设计师应当去充分挖掘和提炼, 并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以此来凸显李白文化的特点, 使李白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 同时, 也能营造出我们熟悉的且具有精神归属感与可识别度高的地域特色城市景观, 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摘要:在分析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李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与城市景观设计的关系的前提下, 以当涂县为例, 从城市建筑、道路、广场、公园以及软质景观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李白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表现, 找出李白文化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之路, 为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突破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李白文化,城市景观设计,当涂县

参考文献

[1]刘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设计[J].中华文化论坛, 2014 (3) .

[2]毛若.李白文化的价值和现代意义[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1) .

[3]梁吉充吴丹雨.李白文化总论[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1 (3) .

[4]黄金凤.彰显地域文化的徐州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2 (2) .

[5]吴燕燕, 白鹏.地域文化在道路绿带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 2007 (5) .

[6]张凯云.浅谈历史文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传承[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7 (12) .

[7]李汇龙, 邵晓峰.低碳语境下的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新途径——以南京栖霞区若干地块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 2014 (4) .

[8]章沧授.安徽山水旅游文化[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6 (2) .

[9]周琦, 汪坤, 祝遵凌.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云南双江南勐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

非物质文化景观 篇2

乔宗富

现代课程理论把文化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因素称为隐性课程。不管我们是否关注和利用,这种课程育人的影响时时都在发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特别是学校的景观文化建设,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也为塑造学生的品质提供文化影响。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至少要经历十多年的校园生活。学校的建筑形态、场所氛围以及环境品质必须,也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优美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正所谓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因此,校园景观文化的建设就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校园景观文化的含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景观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展示。它通过视廊、节点、边界、路径、地标、景区、各种空间、主要视点等相关设计元素,运用借景、组景、透景、隔景等设计手法,将天、水、气、山、地、绿引入校园,形成布局紧凑,张驰有致,富于节奏感、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丰富多变、引人入胜的校园空间效果。而所谓校园的景观文化是指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有序的、有文化品味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校园景观文化的意义包括下列内容。其一是环境品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人类自我价值的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自然主义的复归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公民对环境的要求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景观的设计正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及公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相适应,这也是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其二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校园景观文化强调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其三是设计的互动。校园景观文化强调环境的改良和设计的互动,这意味着学校各类成员的协作与参与,能够体现各类使用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得以贯彻,也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达到和谐与统一。其四是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在校园价值的各关联要素中,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彼此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从而追求校园建设的和谐。

二、校园景观文化的功能

校园景观文化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就是说,校园环境各要素应以人本主义为价值原则来组织,使学校环境真正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校园建设中所创造的人工景观必须与保留、改造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协调,形成完整的大景观构架,即天人合一。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迁,校园环境都应该永远给学生提供一方宁静的心灵净土。在学校空间环境组织中,要以人性为尺度来设置相应设施,创造出适合人活动的环境空间,使环境关爱人。这便是人与环境亲和的一种表现,也使人、自然、环境达到和谐。

1.校园景观文化追求人本。校园的特点是学生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同质化显著;使用规律比较简单——教育、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组成的元素较为完整——象个社区,一应俱全。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主体,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步行休闲、文化娱乐、运动锻炼的生活和学习系统。比如说,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远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令空气清新,使学生不 易因缺氧而贪睡和疲惫,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校园四周应尽可能以高大植物加以围合,以植物墙遮挡校园外喧哗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内外空间的划分。学生在自修疲惫时以凝望绿篱可调节身心。坐在校园内部小游园的座椅上晨读是学生的最爱,如果所看到的是广阔天空自然为最佳选择。复习疲惫时凝望天空少顷是舒目良方,广阔的天空对疏解疲劳有神有神奇的妙用。校园空间分割要合理,中心区轮廓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踟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通透、聚焦。户外的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效果好。景观尺度要舒适、安全、方便管理。所有室外设施必须符合学生的尺度和行为模式,不影响室内采光通风。校园内的建筑小品应适宜大众使用,不宜采用小尺度的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宜开敞不宜封闭,应简洁避免细碎繁琐。校园交通主、次干道应该分明。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来访者众多,建立识别特征(易于辨认、找路)、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观特征(主楼、雕塑、主广场等)、标识系统(指示路牌、建筑物标牌、公厕等公共设施标牌)也是必需的。

2.校园景观文化应寓教于乐。校园景观文化应使人心情愉悦,激发人的精神,这其实是一种文化潜力。比如水边宜建生态性驳岸,可设缓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处搭建平台、桥梁,利于师生进入水域地段,以满足人的亲水性。可以在草坪、花园中铺设一段步石,便于师生观赏花卉和植物;步石道旁,也可以设一块湖石,既能起到导向做用,同时湖石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作为孤赏石,也是可为一观的景点。“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化,树配石而坚”,一块好的湖石,自是为景观增添雄壮之势。

3.校园景观文化应体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作为学校的物质财富之一,其环境本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校园景观文化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学校文化。校园环境又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它提供了空间场所,记载了历史沧桑,展现了学校精神,孕育了学校文化。因此,校园景观文化对于反映与展示学校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景观环境应能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格,保持学校蓬勃向上。要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设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有巨大成就的校友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学校精神。在设计中加入能反映现代学校办学宗旨、鼓励学生向科学高峰勇敢攀登的现代精神,体现学校前进的朝气,可使用一些抽象的、现代感较强的材料制作雕塑或标志物。

4.校园景观文化还强调文脉。文脉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校园景观文化既要注重学校文化,尊重校园历史,通过环境再创造,协调新旧景观,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这对于联络校友感情、空出校园的特色、创造校园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强调景观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和谐。具体的说,景观环境规划应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应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要与校园建筑应有机结合,融成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内外空间应该互相交流,绿地可局部伸入建筑群内,延伸至室内空间。要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开敞的“灰空间”,如门厅、门廊、廊架、亭阁、平台等。在硬质景

观(广场、硬地、铺装等)中可以采用与建筑物相同或类似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处理。原有山林坡地、水面应尽量让其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5.校园景观文化注意到校园特点。一方面校园景观子系统必须在上一级系统宏观控制基础上,运用统一的设计语言,统一的色彩体系,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强调不同层面、不同区域景观设计的统一性,将各种序列空间合理组织好。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校园从构成形式角度可分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区域等。校园的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建筑群、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水面、绿地、运动场、屋顶平台、屋顶花园等等,其中广场、建筑群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劳动。线、点、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区的设计理念应能将学生喧闹的心趋向平静,在校园步道上收好心,到了教室将心完全沉浸在所学的内容上,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总之,校园景观文化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内涵,要提倡人文优先、张扬传统文脉,更要融入现代精神。

非物质文化景观 篇3

关键字:主题文化;城市文化景观;城市特色

1.城市主题文化

纵观当今的国内城市,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景观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千城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或者景观风格各异,杂乱无章。这样的城市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毫无魅力可言。但凡有特色的城市,其城市文化景观都有着自己的主题文化方向。城市的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特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精神、特色建筑的总和,它决定着城市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本文就是要基于城市主题文化来分析城市的文化景观建设。

很多城市在构建自己的文化景观时,迷失了方向,要么建的千篇一律,要么建的千奇百怪,都建造不出自己的特色。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景观可遵循两大原则:其一,把握城市文化发展方向。中国的各个城市都拥有引以为傲的历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古以来养育民众千年的文化可以说就是城市的主流文化,不需要借鉴外来的欧美文化坐阵。城市应把握住这样的文化方向,并以此为文化景观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二,要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和谐统一是审美原则的第一要义,无论景观建设的多有文化内涵,一旦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冲突,破坏了环境的和谐统一,就不能称此景观为美观。好比一个人的长相,即使把鼻子整得再高再美,若不能与整个五官气质相衬和谐,就会显得突兀、丑陋;即使五官普通平凡,若搭配地和谐统一,自然就有了自己的气质、美感。 比如重庆著名的吊脚楼建筑。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简陋的吊脚楼已不再适合现代人居住,但是其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经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板坡旧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阳台等,无不体现出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但是,也有些景观为了刻意展现出吊脚楼的文化,将吊脚楼化为雕塑,其与周围的现代化楼房建筑格格不入,造成了不美反丑的局面。吊脚楼雕塑虽然旨在展示吊脚楼文化,但是不能与周遭环境和谐统一,而且吊脚楼的魅力不是在其外观的形象,而是去展现建筑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的精神。若将吊脚楼的精神价值去掉,一味去展现吊脚楼的外在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展现吊脚楼文化、巴文化的魅力。所以,在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中,找准自己的主题文化并做到和谐统一,自然就会凸显出自身的特色。本文就以以上两个原则来分析国内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情况。

2. 哈尔滨的主题文化景观建设

哈尔滨是我国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文化在近代才逐渐发展成熟。1898年中东铁路在此修建,大批外国殖民者,尤其是俄罗斯殖民者涌入并在此定居,带来了各种欧洲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闯关东”移民潮而来的关内文化也融入进来。一时间中西方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此不断碰撞、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具有哈尔滨特色的中西合璧文化。俄罗斯式、古典主义、新艺术等各种欧洲近代建筑风格,日伪时期日本近代建筑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时期的建筑格局共同形成了哈尔滨的城市特色,使之获得“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称号。

在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中,俄罗斯传统式的大教堂和西方折中主义建筑是西方文化景观的代表。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集中反映出了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又体现出沙俄入侵哈尔滨的近代历史,这些欧式建筑都是城市近代西方文化入侵的印记。哈尔滨文庙则是近代关内移民文化的代表。建于1926年的哈尔滨文庙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孔庙,也是黑龙江省现存最完整的仿古建筑。这是近代“闯关东”带来的移民文化杰作。哈尔滨文庙整个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属于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哈尔滨街头别具风格的各类欧式建筑与我国传统建筑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无不体现着哈尔滨的主题文化—中西合璧文化,正是构建具有这样文化氛围的城市景观使得这座城市成为闻名于世的“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

2.2哈尔滨冰雪文化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文化的源头,也是国内冰雪文化的集中地,创造出了很多在中国乃雕游园会、兆麟公园的冰灯游园会等。建于1999年的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市政至世界冰雪文化之最。哈尔滨的冰灯就是世界冰雪文化的创新,并由此衍生出来一系列的冰雪文化,包括由冰灯发展起来的冰雪节,大世界和故事园等。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并体现出了中外并蓄、南北兼收的鲜明特点。在古代,女真人在哈尔滨发明了一种滑冰的竹马,这是中国最早的滑冰方式之一。近代,俄罗斯移民把大量欧洲文化带到哈尔滨,包括当时风靡欧洲的冰帆、冰橇等冰雪运动。

目前,哈尔滨比较著名的冰雪文化景观主要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斯大林公园的大型冰雕、太阳岛上的雪府为了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而建造的大型冰雪文化艺术精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室外大型娱乐工程,充分展示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

哈尔滨一年一度的太阳岛雪雕游园会也是哈尔滨冰雪文化的杰出代表。太阳岛上空气清新,污染少、雪质好,一座座造型各异的雪雕塑品充分体现了哈尔滨人民的智慧。

冰雪文化是独属于哈尔滨的地域文化,这个文化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所以,哈尔滨应将其冰雪文化作为城市的主题文化并将城市打造成独具特色、如同“水上城市—威尼斯”般的冰雪城市—哈尔滨。

参考文献:

[1]石方.中东铁路的修筑对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J].学习与探索,1995.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05).

[4]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世界名城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2007:30-113.

作者简介:王贝贝(1989-),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与寺院景观 篇4

一、庙会与寺院景观由来及发展

庙会是一种很早就存在中华民族生活和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形式, 作为社会风俗的一种反映形式, 其由来和发展受到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影响, 其中对其形成和发展最大的当属佛教寺院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了。可以说, 宗教活动就是庙会成形的摇篮, 宗教中的寺院景观又像是庙会得以成长和发展的营养。在我国民俗文化中, 庙会文化是一种非常悠久、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宗教信仰和民俗生活现象, 全面地展示着中华民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及行为习惯, 千百年来不断地流传下来。尤其是近十几年, 我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乡庙会纷纷兴起, 对保护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东汉时期,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和道教的初见形成, 两个教派之间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又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寺院、道观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比如水陆道场、圣诞庆典、坛醮斋戎等。刚开始的庙会是在佛、道两教的宗教节日中开放的, 人们进庙主要是为了进香祈福。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交流的不断深入, 增添了交易买卖活动。此时称庙会为“庙市”, 代表着集市的含义。在以后的发展中, 人们又将娱乐活动增添到庙会中, 于是庙会又成为人们过年必逛的项目。再后来随着人们进香、购物、逛街后对食物的需求, 庙会中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但是各个地区的庙会形式会稍有不同, 因而具有浓重的地区特色。

二、当代庙会与寺院景观

随着庙会和寺院的发展, 其传承了很多旧时庙会和寺院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庙会和寺院景观反映着历史文化积淀

虽然随着历史变迁, 庙会和寺院同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它们能够反映历史文化积淀的本质不会变, 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还是被人们所熟知和传颂。我们知道, 承载历史文化的主要是文物。比如药王山庙会“拜药王”这项从未被取消, 充分显示了对药王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寺院拥有著名的储存石碑的内室, 称为献亭, 里面立有石碑30多尊, 上面是对药王山发展变化的历史及古人对药王赞颂诗句的记载。药王庙建筑群中以金国、元朝的建筑见长, 尤其是元殿中存有两幅大型元代壁画, 且至今还被保存的基本完好。药王大殿往东大概200 m处, 有景观“摩崖造像”, 分为8个大小各异的佛龛, 内保存佛像43尊。这些雕像形态各异、形象生动, 雕刻手法也是细腻、流畅且风格多变, 是关中渭北有名的古代石刻艺术。药王山存放于药王大殿西侧的五个内室和一个亭廊中的造像碑和各个朝代名人石碑都是值得保护的文物, 号称耀县碑林 (如图1、图2所示) 。这种种珍贵的历史文物, 无不对寺院历史演变有着清晰的记载。

2. 寺院景观充分体现了当地特色

庙会和寺院往往有地域特色, 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当地民俗、民风、思想、信仰等。比如铜川药王山能够名闻天下与“药王”孙思邈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段历史成就了药王山无与伦比的医术圣地, 这是别的寺院所无法代替的。药王山庙会也显示出浓重的当地色彩。2013年二月二庙会的办会主旨是“拜药王、逛庙会、品药膳、学养生、祈平安、享健康”, 充分体现了当地“医术”、“养生”为重的民俗风情。

3. 寺院建筑主要沿袭以往建筑风格

一般寺院建筑主要采用的是宫殿式的“伽蓝七堂制”模式, 并且寺院选址上对风水的讲究极多, 比较倾向选在环境清幽、山高林阔、清泉涌流的地方。主体建筑主要是大殿或正殿, 陪衬建筑往往少不了东西配殿等。除此之外, 往往会有功能性建筑, 比如钟鼓楼、藏经阁、客堂、斋堂、山门等。建筑总体风格主次分明, 屋舍排列整齐有序 (如图4所示) 。其具有繁多的楹联, 无论大小寺院, 都会有楹联匾额碑刻。比如药王山有812 m的海拔, 在北边山腰上建有药王大殿。顺着山阶缓缓向上, 过了天门之后就是恢弘壮阔的大殿。大殿长57 m、宽24 m、高22 m, 依山而建, 像空中楼阁般挺立于悬崖峭壁之边。大殿门前有一对

铁旗杆耸立, 上挂两旗, 旗上书对联“铁杆铜条耸碧霄, 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 一日回春。”, 赞颂了孙思邈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大殿中央靠山, 有药王孙思邈彩色塑像一尊, 塑像背后就是有名的药王洞, 药王山的这些建筑无不体现了对历史寺院建筑风格的传承。

当然, 除了对旧时庙会和寺院的传承, 更多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的与以往庙会和寺院景观很大的不同之处, 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

1.庙会和寺院景观风格不同

传统庙会和寺院是烧香拜佛之处, 主要强调的是庄严肃穆。而现在的庙会和寺院景观大多是偏向于旅游, 这使得宗教气氛大大缺失, 并且无论怎样重建都是难以恢复的。比如药王山庙会除了“拜药王”外, 还增添了许多的娱乐性节目。如看表演、大殿观灯、植树立碑等, 这使得寺院少了该有的庄严肃穆的特色。

2.庙会与寺院选址上不同

古代寺院选址上多倾向于清幽的地所, 而现代寺院大多数被扩建成寺院园林, 成了旅游区。其选址大多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 甚至现在有很多新的寺院都毗邻闹市。

3.建筑布局上不同

现代寺院建筑布局更加多样化, 除了沿袭以往规整的特点外, 主要还是讲求多变。现在大多数寺院都被扩建成寺庙园林的方式, 除了主要的寺庙区外, 还有风格多变的园林旅游区, 在景观布置、植物种植等方面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4. 庙会和寺院功能更加多样化

现代庙会和寺院融入了现代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 在功能上更加的多样化。以往庙会主要是以祭祀和进香为主, 而现在庙会在进香祈福的基础上还主要以集市交易和娱乐观光为主。寺院建筑功能上除了以往主建筑和应有的斋堂、客堂、钟鼓楼外, 还设置了很多带有游区服务性质的基础设施。

三、结语

总之, 庙会与寺院景观只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冰山一角, 各种庙会与寺院景观各有特色、各见所长。虽然本文只通过药王山庙会及寺院景观介绍了我国现代庙会与寺院景观的特点, 但目的在于通过个例, 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更加了解庙会与寺院景观, 更加感受到它们的美。从而唤起广大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为继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庙会与寺院景观的由来及发展, 并以陕西铜川药王山为例, 简单介绍了现代庙会与寺院景观对旧时的传承以及和旧时的不同之处, 以期以小见大地反映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庙会与寺院景观。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寺院

参考文献

[1]刘敏, 刘爱利, 袁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庙会的传承与运营——以北京地坛庙会为例[J].企业经济, 2011.

什么是墓园景观和文化? 篇5

1.什么是墓园,墓园的含义是什么?要弄清这个问题对现代墓园景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影响到墓园建设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和途径。

墓园,用现在的话说也叫公墓或陵园。墓园是一个在社会上还属于边缘的特殊行业,了解它的人不多,但很多人在听到墓园或公墓这一词汇时并不会感到陌生,甚至应该说是比较熟悉.通俗讲墓园也就是为逝者公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的公共场所。也是每个生命的个体最终必然走向的归宿地方。用现代墓园的含义解释,就是给人类的灵魂提供一个安息的家园,当生命走过一段漫长的旅程之后,即将在这里得到安宁、恬静、释然。同时也给往生者提供了一个与逝者晤面、交谈的地方。缅怀追思已逝亲友,将彼此难以割舍的情感无言的在这里表露出来。

追思记忆也许是人生痛苦的源泉,因为记忆,所以思念;因为思念而又彼此相隔遥迢,让活着的人感到安慰,让死去的人得到安宁。是墓园真正所要体现的含义。不可否认,生者对死者的忆想绝不会因时空的隔离而枯干、断绝,只能随时间的流失而渐渐淡化,时空仿佛能读懂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因此希望能把墓园变成一个充满宁静安详、草绿树茂、松鼠觅食、满园清香、鸟语花香的心园,

解码景观植物的文化基因 篇6

借物抒情

自古至今,花木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的文化信息,用以比喻人的社会属性,富含特殊的文化意义。在《诗经》中,作者就善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手法,朱熹在《诗经集传》中称“比,兴”,多有寓意。所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把某一园景比拟或象征为园主的心态和思想感情,而最易比拟联想的莫过于植物。因植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又有良好的观赏功能,采用植物作为“比,兴”的材料是很适宜的。如宋代秦观的《春日》中写道:“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诗人利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植物千姿百态的情态,从而也寄托了主人的情感。因此,植物作为人们重要的情感载体之一,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抒情性。

比如,牡丹花姿美,花大色艳,富丽堂皇,雍容大度。欧阳修赞“天下真花独牡丹”,故有“富贵花”之号。长期以来,牡丹成为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了皇家园林。由于牡丹被视为“富贵、吉祥”之物,含有“兴隆、发家”之意,故千余年来大量用于园林中。月季为花中“皇后”,月季花艳,月月留春,青春永驻。瓶中插上月季,象征着四季平安;石榴多姿,便有了多子多福之意;晋代文人陆机有诗云:“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在植物中,紫荆花一直被认为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等,由此可见,很多花木因各种历史或故事而有吉祥的寓意。

比德于物

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对树木有无限敬畏,到如今,常常运用“比德于物”的手法,经常把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认为花草树木和人具有相同的品性。松、竹、梅、兰、荷、菊等是人们最熟悉的,也是被人们咏叹次数最多的植物,人们经常借花木自喻或是喻人。比如梅花在严寒的冬季开花,不与群花在一个时节争艳,还有松柏四季常青,菊花也是不畏惧严寒,这些花木都会被人们用来赞美坚强、高洁的美好品性;成片的竹子可以形成美的意象,又因竹子有虚心、正直等有气节的品性,其审美趣味、道德品性与文人士大夫相契合,成为他们理想中的人格化身;就连最不起眼的小草也被赋予了道德品性,用来赞美那些虽然平凡一生但拥有坚强的毅力的普通人。似乎每一种花木都具有德行情性。

植物的这种比德意义在园林景观中也会作为主题景点来营造。比如拙政园中有一个得真亭,这个亭子的命名就和其周围的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得真”一词取自左太冲《招影》中的一名句——“竹柏得其真”。在这亭子正北面有四株圆柏,柏树不畏严寒,经霜不凋、坚强的特性,园主便将此处点名为“得真”,以此来自勉。再如网师园的殿春簃,前人有尚留芍药殿春风之句而得室名,院中种植了大片的芍药,芍药花也赶在春末分享它独特的香味,这种殿春的品格也被后人所崇敬。还有一些景点将松、竹、梅组合成景,“松、竹、梅”有“岁寒三友”之称谓,表示经受的起困难的考验,用以赞美高尚的人格,也比喻忠贞的友谊。

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应大力地从文化角度塑造它们,成为该地区的代表符号。如北京的国槐、白皮松等;上海的香樟、白玉兰;海南的椰树、槟榔树;西安的中国槐、桃树,成都的银杏、金花茶等。

人们将某些可供观赏的花草树木的自然美的特点,提高到更高层次的人伦道德,甚至哲理的层面,导向人的本质的真、善、美形象,通过吟咏物象比喻人的志向,通过歌颂花朵寓情感于其中。

文化传承

凡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即可以称为古树,而以历史、文化、科学意义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则称之为名木。古树名木,因其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历史文化的积淀,能够使人产生怀古的幽思,获得审美快感。也因树木饱经风霜,大多数古树都会有奇特的造型,画意横生。所以古树名木常常被看做民族、地域的代表,也被称之为活的历史、活的画本。

比如在泰州日涉园的花神阁遗址前,有一株古桧柏,树形苍劲奇特,颇具古意。没有历经人间风雨,阅遍尘世沧桑,是不会有此外观。苏州网师园中也有一株古柏,是南宋万卷堂遗物,已有900多年的树龄,它的顶梢早以干枯,但三根侧枝却依然葱郁,生机勃勃,很有画意。还有苏州邓尉庙里面,也有四棵柏树,是东汉时期邓禹亲自栽植的,历经了这么多年,风吹雨晒,使得这四棵汉柏奇形怪状,风姿各异,乾隆皇帝南巡来此观看,很是震惊,便提名为“清,奇,古,怪”。这些古树奇特的造型无不成为现今有名的景点。

还有很多名树都与历史名人有关。比如山东孔庙大成门内的“先师手植桧”;武汉晴川阁禹王庙大禹手植的“禹柏”;北京谭柘寺内清代皇帝命名的“帝王树”——银杏,相传为辽代种植;承光殿后庭的白皮松,乾隆封为“白袍将军”;还有括子松,也因乾隆曾于树下纳凉,而被封为“遮荫侯”。拙政园古紫藤是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征明的手植,这一古藤有460余年的历史,展示了园史的悠久和树木的苍古。这些具有年代的古树名木,或多或少都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和相关的历史名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可以构成独立的景点。

宗教象征

花木象征除了用来比德或是抒情,有些特定的花木会被专门赋予宗教寓意。在寺观内常常会大量使用与宗教教义一致的花木,如象征品格高尚且脱却世俗之意的玉兰、圣洁之花的莲花以及竹林、松柏林等植物群落来烘托寺观的气势。不同的宗教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义赋予了植物不同的象征寓意,例如,枣椰树是伊斯兰教的象征,西番莲象征基督教,荷花是佛教的象征,菩提树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象征等等,这些不同的宗教都会选择适合自身教义的植物来指代,这些植物也是人们喜闻见乐的,用来吸引教徒,向他们传播教义。无论是哪种宗教文化,都有着一定的美好寓意,都向人们传递着积极的精神。

尤其是在欧洲文化中,植物所象征寓意的内容通常多是古希腊神话传说或圣经故事。比如常常在廊架建筑小品中用到的爬藤植物——葡萄藤,它是宗教文化中作为精神生活和生命再生的重要符号。玫瑰层层叠叠的花瓣象征着获取知识的多个阶段,玫瑰花形饰物及哥特传统中的玫瑰都有宇宙之轮的象征意涵,暗指创世力量的花朵渐渐开放,使玫瑰成为西方的莲花。

在中国佛教的中莲花,别名荷花、芙蓉、水芙蓉、中国莲、藕花等。作为八大祥物之一,莲花也拥有涅槃的象征,它是佛祖的化身,作为精神之花盛开。我们在寺庙中看到的佛祖释迦摩尼、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上的;其余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撒莲花等。在神秘古老的埃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花瓣,暗示了创世的象征。印度教信仰中,莲花是人性中神行或某些不朽精神的化身,象征着内在潜力得到了挖掘。可见,无论是道教、佛教、印度教、还是基督教,均把莲花看做圣莲,有着积极的宗教意义。除此之外,在佛教中还有“五树六花”的说法。这些具有宗教或名俗文化内涵的植物,是与佛教有关的树与花,是神圣的花。

结语

植物包含了一种抽象的美感,即将植物人格化、社会化后所传递给我们的文化价值。景观植物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将植物的色彩、形态、生态特征等进行合理配置,还需要提升人们的欣赏层次,感悟植物景观的内在精神寓意,使自然环境更自然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利用拟人化的景观设计手法,获得具有民族精神的植物景观效果。要做好这些事,需要有较长的时间进行积累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认识、感悟、思考和体验。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傣族村寨景观文化探析 篇7

1 选址布局

傣族建寨常选址于山环水抱、土地肥沃的平坝地区。村寨借势以茂林修竹、溪水河流分界, 因而无需寨墙。大青树被奉为树神, 往往建寨时会被预留。佛寺和塔是村寨中最大的公共活动中心, 民居则散布周围。村寨四周入口设有简单的寨门, 老树、石块、木桩、土台等都可作为寨心。寨心周围的空地成为了村寨中的小广场, 以作村民祭祀场所。

2 景观营造

傣族村寨中多有南传佛寺, 寺与塔常选址于形势显要且环境优美的高地或主要入口处, 寺院内其余建筑及民宅楼面高度都不得超过佛像座台, 从而使寺院成为村寨中最为突出的地标景观。寺前广场形成村寨中日常佛事活动及社交的主要公共场所, 是傣族生活的中心场地。质朴简雅的民居宅院散布在庄严富丽的佛寺周围, 两者形成色彩、体量、形态的对比关系, 极大地丰富了傣族村寨的景观层次[2]。

2.1 寺院景观

西双版纳州南传佛寺总体布局多自由灵活。完整的村寨佛寺大致由寺门、门廊、大殿、戒亭、经堂、佛塔和僧舍组成。德宏州的村寨佛寺多建在中部或西边, 一般由佛殿、泼水亭和僧舍等几个部分灵活组成。佛寺体量高大、金碧辉煌, 可视为傣族村寨中建筑技术的最高典范, 主要由干栏式民居“竹楼”演化而来。其中涵盖了空间划分、建筑造型、木构技术、宗教艺术及民族审美意识等内容, 堪称傣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宝库。因此, 建筑选材精良, 用的木材是笔直、坚硬、抗虫蛀的柚木、毛麻楝、云南石梓和山白兰。寺内各种木雕造像、神兽、法器等选材与建筑类似。景观雕塑均为南传佛教及当地崇拜的瑞兽, 工艺精湛, 造型夸张, 设色艳丽。

2.2 宅院景观

傣族宅院因地制宜分散于村寨中, 以竹篱、果木、绿篱分界。“户多楼居”, 下层架空为干栏式竹楼, 既利于坡地造屋, 且较少破坏原生植被, 又能避开滨水地带周期性的洪涝, 防潮通风, 减少因下湿上热的气候而产生的热毒和瘴疠。干栏式建筑“楼出陛谓之掌, 晾衣物, 其下畜六畜”, 竹楼楼面悬挑延伸于地基之外, 可以晾衣物。楼下则饲养家畜, 现在也可作为私家停车场, 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空间。建筑就地取材, 多用竹木, 构件常以竹篾捆扎。竹楼“覆屋多展, 门开顺眷”, 屋顶舒展空灵, 俗称“孔明帽”, 以挂瓦或草覆盖, 少有装饰, 是傣族村寨景观最大的特点。全寨民居方向一致, 因而显得景观形态统一、秩序井然[3]。

3 景观植物

傣族村寨与植物渊源深厚, 创寨建房需要砍树, 但傣族认为植物皆由庇护村寨的树神掌管, 故而需要祭完树神之后才敢取材。由于对树神的敬畏和自觉的保护行为, 使得傣族村寨植被丰茂, 古木参天。寺院中常栽植百余种具有佛教寓意的植物, 其中以“五树六花”最为典型。宅院植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还有烘托塔寺及点景功能, 更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及生态思想。

3.1 寺院植物

南传佛教规定建寺时必须栽种一些特定植物, 这些植物因独特的形态而被赋予了深厚的佛教内涵。如28 代佛主不同的“成佛树”, 以及“五树六花”。通常“五树”指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铁力木和槟榔, 或糖棕和椰树。“六花”指荷花或睡莲、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此外, 构树、柚木、凤凰木、菠萝蜜及金凤花等也是常见的佛教植物, 因而寺院俨然一个“佛教植物文化园”。

3.2 宅院植物

傣寨民居宅院植物以实用为主, 前庭常种植翠竹、芭蕉、椰子、铁刀木、柚子、芒果、荔枝、槟榔、阳桃和酸角等树木, 并移植、养护一些奇花异草以供欣赏。后院多种植蔬菜瓜果。村寨附近、道路两旁或农田边缘常栽种薪炭林。傣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唯一传统种植薪炭林的民族。粗壮的铁刀木因土壤适应性和萌芽能力强, 以及生长快、材质坚硬、耐火力大等优点, 是绝佳的薪炭材料。另外, 傣族人民还常于村寨中栽种佛教寓意植物, 并精心加以保护, 认为是培增福报的善举, 使得傣族村寨原生动植物免遭破坏, 进而维护生态环境和谐自然。

4 结语

傣族村寨中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 乡土材料的运用, 使得村寨景观别具风韵。在南传佛教文化的熏陶下, 傣族人们具备了较强的生态意识, 完美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共存, 造就了园林式的聚落形态, 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傣族文化深受南传佛教影响, 有着较强的生态意识。村寨选址多依山傍水, 佛寺布置于村寨高地或主要入口处, 民居则散布在四周。寺院植物主要配置“五树六花”, 村寨植物则以实用为主, 完美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傣族村寨,景观,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建武.云南少数民族园林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9-41.

[2]林萍, 陈坚.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2) :35-38.

非物质文化景观 篇8

城市滨河区经过较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和建设积淀,形成了丰富综合的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也是城市人文资源的集中地。这些资源是滨河城市的宝贵财富,体现了城市的文脉,也是滨河区特色的根本所在,只有对滨河城市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才能使滨河区真正找到自己的个性,并使人们重拾对于城市的记忆。

一、抚州文化概况

抚州古称临川郡,地处江西省东部,位于东经115°35'至117°18'、北纬26°29'至28°30'之间。历史上人文荟萃,誉称“才子之乡”。唐宋八大家有其二,宋江西诗派精英二十五有其四人,古代江西十大名医而有其七。北宋名相王安石、明代卓越戏剧家汤显祖均为抚州骄子。抚州是我国的“傩舞之乡”,抚州南丰傩舞延今三千余年,至今袭而不衰,蜚声中外。一千多年前王勃曾感叹临川的儒雅文化和辈出人才,书“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抚河乃抚州的母亲河,抚州人自古傍河而居,饮抚河之水写天下文章。城市的向上发展促使抚河两岸空间越来越局促,为了留给后人更多的亲水场所和感怀历史的空间,有必要对抚河滨水区域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

二、抚河滨水文化公园规划定位

(一)主题定位:文化公园

抚州文化生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至今,不愧为华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鲜艳的奇葩。规划确定为围绕抚州文化展开一系列的节点设计。

(二)形象定位:城市名片

规划结合抚州“才子之乡”的城市形象将滨水文化公园定位为“抚州文化”形象的主要载体及代表,集中体现抚州文化精髓,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教育、交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水文化公园,成为抚州市的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

(三)功能定位:城市乐园

以抚州文化为主线,在抚河的孕育中将时间与空间里成长的抚州文化景观形象有机的统一起来,把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物质与休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重新打造,振兴抚州文化。让游客在历史的环境中接受文化,在文化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

三、塑造传统文化魅力的抚河滨水文化公园设计思路

整个规划地段呈带状,长达2000m左右,最宽处约100m,最窄处约30m。在规划地段东临抚河;西面是40m的城市滨水大道及滨水小区,有各次级城市干道通往市内各区;南面拟建人民公园;东面是滨水大道及抚州的迎宾大道。

抚河滨水文化公园依靠深掘抚州传统文化,依据场地特征线形展开,力在谱写悠远飘扬的城市乐章,镌刻抚州文化魅力:刻画“光照临川之笔”;书写淳儒的“才子文化”;书写典雅的“书墨文化”;书写悠扬的“戏曲文化”;书写活力的“傩舞文化”;刻画“生生不息的河韵”。

四、规划布局

(一)一轴:千年抚路——贯穿滨水文化公园园区南北的结构性主脉络,是辉煌灿烂的抚州文化发展历史在园区中的缩影。

(二)两带:滨水风光休闲带和沿路景观绿化带。结合石砌滨水护堤,打造滨水风光休闲带;控制沿滨水大道景观界面,设置景观隔离绿化带,打造沿路景观绿化带。

(三)三区:三大功能分区——文化教育区、交流区、休闲娱乐区。

(四)四段:名人文化段、民俗文化段、书法文化带、休闲文化带。

(五)六珠:六大景观节点——书法园、神笔广场、才子园、抚韵广场、采戏园、傩艺广场。

五、深掘抚州传统文化的六大景观节点

六大景观节点如同抚河滨岸飘洒的六颗珍珠,映衬和书写着抚州传统文化魅力。

(一)神笔广场

1.文化特征——“光照临川之笔”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喻王勃赞抚州自古文风昌盛。

2.景观布局

整个广场分为三部分:神笔广场、观景广场和市树种植广场。神笔广场位于场地中间段,由入口的巨型刻字石碑进入由高耸的神笔灯塔和环形水渠环抱的“抚石”组成的广场中央空间,广场北面较为开阔,由一条水景轴引向滨水观景平台;观景广场位于神笔广场的西面,是神笔广场的西向延续。观景平台上设历史石碑,其四周五行图腾文化柱与其相呼应;神笔广场从东面出口则入市树种植广场,中央设有长条水池,周围有水渠环绕,市树规则的种植于广场中。

3.景观要素

(1)神笔灯塔:叙说“临川之笔”、“物华天宝”、“流光溢彩”的故事。

(2)“抚”石:设置在环绕神笔灯塔的水渠中的四个立方体,光滑的石体表面分别用四种不同的字体镌刻了一个“抚”字。意为抚州文化在抚河的孕育中成长。

(3)入口石景:位于广场入口处,基座抬高的巨型黄腊石上刻有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题字“临川文化,华夏奇葩”。

(4)历史石碑:位于观景广场中央抬升区,石碑上刻“抚州来源”历史故事。

(二)天书园

1.文化特征——“文献之邦”

诗书丰繁,“文献之邦”是“临川文化”的一大特色。书法艺术是辉煌的一页,其列入《四库全书》存目的论著就有近800卷之多来自抚州籍人氏。至今横卧抚州东门的“文昌桥”就是“临川文学”的象征,传“欲览诗书文昌桥”、“无才莫进抚州门”。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天下第一楷书《麻姑山仙坛记》,曾行、赵崇晋以及独创别具一格“舒体”的舒同等都为后世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传世佳作。因此天书园意在挖掘发扬抚州书法文化,将灿烂的抚州文化重现于现代,千秋相继。

2.场地布局

规划将园区划分为不同类别的方格,方格网络模拟书法字帖布局。道路由南向北曲折有致,将园区不同功能区区分布置。南面主入口设置了园区的主题雕塑“天书”,东面布置书法长廊,西面设置休憩亭。园区北部主要布置了两大书法联系场地,自由联系场地和临摹联系场地。洗笔池与景观题字景石镶嵌于书法场地中。

3.景观要素

(1)天书:基座抬高的大理石板天书,上书天下第一楷书《麻姑山仙坛记》。

(2)书法长廊:弧形石砌长廊镌刻各种书法名体,顶部设藤架,景观石桌椅置于藤架底下,亦可充当棋牌桌。

(3)书涛石凳:用类书涛的圆滑曲线盖面,满足观赏和休憩功能。

(4)书法景灯:艺术书写于灯具表面,晶莹剔透,书韵极浓。

(三)才子园

1.文化特征——“才子之乡”

“名儒巨匠,彬彬辈出,不可胜数”,抚州才子是“抚州文化”的得意之笔。自古以来,“临川才子”向为世人瞩目。“临川文化”区内乐安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双封爵,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记述就是临川才子涌现的生动写照。

2.场地布局

整个园区南北布置,布局大气简洁。园区中心轴线两边分别设置了两排才子雕像,在中间段向外拓宽两边分别再添加一排才子雕像。

3.景观要素

才子雕塑:26个才子全身雕像,基座抬高,刻才子传记佳作,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营造一个才子之乡,一个名人墨客聚会之地。

(四)抚韵广场

1.文化特征——“饮抚河水,著天下文”

抚河是鄱阳湖水系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武夷山脉西麓广昌县驿前乡的血木岭,纳广昌、南丰、南城、金溪、抚州、临川、进贤、南昌等地支流后汇入鄱阳湖。全长312公里,流域面积1.5811万平方公里。几千来抚州人沿河生息,抚河一直默无声息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抚州人,孕育出灿烂辉煌的抚州文化。

2.场地布局

整个广场以贯通南北的地雕水渠为主轴,左右对称布局。随地雕水渠入口进入中心景区,场地向东西拓宽,下沉形成圆状广场。广场中心布有不同方向水渠汇成水池,置跌水石景,抚水由此泻入抚河,形成小型瀑布。圆形广场东西方向接触滨水步道处设置弧形阶梯延伸至水上观景平台,并设置不同高度的亲水平台。

3.景观要素

(1)地雕水渠:从入口喷泉雕塑开始贯通南北方向泻入抚河,潺潺的抚水下雕刻着抚河发展史,记载着这条千百年来伴随抚州成长的母亲河之千年神韵。

(2)流水景墙:布置在下沉广场的铺草台阶上。石景墙流出的水落入球状喷泉池,由水渠引向广场中心水池。

(3)跌水石景瀑布:在广场中心水池设置跌水石景,将来自各个方向水渠的水汇集泻入抚河形成小型瀑布。

(4)水上观景平台:由广场下降台阶汇合形成向南展开的观景平台,有良好的视线效果。连接各亲水平台、码头。

(五)采戏园

1.文化特征——“临川四梦·宜黄戏”

抚州是江南地方戏曲出现最早和最兴盛的地区之一,戏曲文化亦是抚州六大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采茶戏、宜黄戏、广昌孟戏等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剧家汤显祖的剧作《临川四梦》最初就是宜黄班演出并因故得“宜伶”、“宜黄子弟”之说。

2.场地布局

场地分为南北两部分,两端入口皆由乐器雕塑引入,凸显主题。南北两部分由采戏亭过渡。北入口宽敞,中轴线为乐器雕塑,两旁设置方形花池,地板铺装;南部进入相对围合空间,左右两边各有明清风格的休憩长廊,中轴线上穿插设置了汤显祖《临川四梦》的四块浮雕景墙,其左右依照曲折有致的卵石铺地,隔开设置了以上三种抚州戏曲的情景雕塑。

3.景观要素

(1)采戏亭:用传统书画手法将戏曲文化融于亭架,给游人提供一个憩息的地方,亦给戏曲爱好者一个享受文化的空间。

(2)乐器雕塑:取材于抚州戏曲艺术的表达工具,将主打乐器用铜雕形式展现于入口位置,营造采戏园的独特氛围。

(3)戏曲情景雕塑:抚州三大戏种的表演场景雕塑。

(4)临川四梦浮雕景墙:将“临川四梦”的四个故事用图案形式雕刻于石墙之上。

(六)傩艺广场

1.文化特征——“傩舞”

傩舞,是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是“抚州文化”的一块瑰宝。抚州是我国的“傩舞之乡”。南丰傩舞,延今三千余年,至今袭而不衰,蜚声中外。傩舞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是广泛流传的一种驱鬼逐疫、带有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傩神庙、傩仪、傩舞、傩面具、傩乐、傩服、傩具是其重要文化内容。

2.场地布局

整个广场由方形入口、椭圆形主广场区以及半圆形亲水平台组成。入口设题字石碑,两边各有两排高大植物。椭圆形主广场左右两边结合绿化设计逐步抬升观看平台;主广场沿台阶中心下沉形成临水的健身娱乐场所。广场南面临河沿护堤阶梯下走形成与滨水景观带相对隔离的一个独立的半圆亲水平台。

3.景观要素

(1)中心傩舞广场:取材于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的表演场地,用丰富的色彩在广场地面绘制傩舞表演景象,再现傩舞神韵。

(2)傩面具雕塑:取材傩文化的象征符号,以现代雕塑手法抽象地塑造了傩面具雕塑。

(3)傩文化展示景墙:取材傩文化的表达工具。将傩乐器、傩服、傩面具等各种形态或镌刻或黏贴于景墙上,各具特色,颜色丰富,给游客以傩文化最直接的诠释。

(4)傩神浮雕:以原始粗犷的表达手法将傩神图案雕刻于下沉观景平台台阶中间的斜坡。

六、结语

城市滨河景观区是一个能让城市最生动展示文化、记录历史,让人充分体验自由、平等、人性的场所。只有通过对滨河城市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表达,才能使滨河区真正成为城市特有的语言。

摘要:通过对滨河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使人们重拾对于城市的记忆。以江西抚州抚河滨水文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滨河景观规划中的文化主题性设计手法。

参考文献

[1].黄天其.城市滨江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内涵表达——以重庆南滨路三期景观设计为例.重庆建筑.2004/4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植物景观文化 篇9

中国传统文化和植物景观文化, 这两者对于植物栽植方位, 树种选择常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并且对权力的象征, 思想的寄托都带有很强的指向特征。如中国皇家园林植物配置中常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 如松柏树, 象征帝王基业千秋万古, 来反映帝王威严无比的权力。而与皇家园林不同的江南园林则重视用植物来表达主题和意境, 为突出江南园林中配置的小巧玲珑、精雕细琢, 多在墙角、曲径处种植松、竹、梅等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 体现文人具有像竹子一样的高风亮节, 像梅一样孤傲不惧的思想意境。

下面我们从植物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开始,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植物景观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 以及与植物景观地域性的关系进行分析, 来进一步探讨植物景观文化的内涵以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一、文化功能

植物在园林中除了具有观赏功能和景观功能外, 还具有文化功能。从文化角度理解植物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及其在植物配置中的文化作用, 可以帮助人们读懂园林, 理解园林。在漫长植物利用历史过程中,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紧密, 加之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衍生出了与植物相关的文化体系, 包括物质层面, 即与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等相关联的文化, 同时包括精神层面, 即透过植物这一载体, 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意识、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 佛家, 儒家等哲学传统思想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影响。同时, 园林反过来对植物文化有一定的反馈, 映衬和依赖。

二、传统山水画与植物景观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最早的设计师其实就是中国文人, 他们精通诗歌或者绘画技巧。而早期园林设计也是对山水画或者诗歌所描述环境的模仿, 然后才有真正的设计和创造。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才有辋川别业。明代计成《园冶》之后才真正有了职业造园家, 但造园家在当时一般具有较高文学素养, 还是不能完全脱离山水画和诗词歌赋的影响。特别是唐代以后文人崇尚遁世隐居和逃名丘壑思想的兴起, 使山水画和古典园林成为文人的理想寄托。山水画从魏晋时期兴起到清代, 其“园者, 画之见诸行事也”明晰了画是造园之母的地位。明清之后的江南私家园林, 设计者开始寻求山水画之外的依托, 采用植物造景, 并以植物种类来象征主人的寄托, 如苏州四大园林中, 有很多以植物命名的景点, 这些景点都寓意深刻, 体现了主人在当时的心境和寄托。这些设计既来自于山水画的影响, 同时也慢慢脱离山水画的影响而自成一派。可见植物景观文化及来源山水画也高于此。

三、地域文化与植物景观文化的关系

植物既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构成要素, 又是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本土植物对当地特色园林景观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植物形象和植物文化, 而且两者往往相辅相成。中国古典园林近千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深厚的植物文化, 同时辽阔的国土面积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地域特色。但是目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常流于形式, 而忽略精神层次空间需求, 或者用浮华的植物材料, 堆砌出没有个性的植物景观, 也同样带来了植物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 要拓展园林景观的文化性, 首先需要给植物景观赋予文化或精神含义, 结合地域性文化的特色来赋予植物景观的文化性, 让本土植物根植于地方文化来实现各种造景手法。园林景观的文化性, 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 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 而本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 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 以本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而以本土植物体现地域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两种途径:

1、利用本地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 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 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 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以上种种, 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 同时结合植物的乡土地域性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2、结合诗歌、画理营造文化特色本土植物景观文化

古典园林中。处处可见根据诗歌取材的植物景观, 大多包含有意味深长的意境。扬州个园主人黄应泰因崇尚苏东坡“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而遍植万竹, 个也来源于“竹”字边旁。苏州拙政园的得真亭旁植有几棵黑松, 取《苟子》:“桃李倩粲于一时, 时至而后杀, 至于松柏, 经隆冬而不凋, 蒙霜雪而不变, 可谓得其真矣”之意。“梧竹幽居”旁边种植的梧桐树和竹子, 取唐代《永宁小园即事》诗句意:“萧条梧竹月, 秋物映园庐”。显然, 诗歌与本地乡土植物交相辉映, 才创造出具有人文特点的植物景观。

四、总结和结论

我国古典园林中, 中国传统文化对植物景观的塑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 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园林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一定植物景观文化, 像乡土植物文化、地域特色植物文化、传统诗歌绘画植物文化等。而植物景观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直接, 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希望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配置能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内涵, 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深刻的内涵。其对中国园林植物景观的创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着重从他们二者的含义和关系进行分析, 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对植物景观文化的影响, 同时探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哪些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并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植物景观配置。

关键词:传统文化,植物文化,植物景观,古典园林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0.

非物质文化景观 篇10

一、文化景观概念的演化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在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人类生态学等学科中历史悠久, 并被广泛应用[2] 。19世纪下半叶, 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 (F. Ratzel) 提出“历史景观”的概念, 认为历史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 它反映出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实为文化景观概念之先声。20世纪初, “文化景观”一词已经开始应用, 主要指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 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1927年, 美国地理学家C.O.索尔 (C.O.Sauer) 在其《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一文中首次明确定义了文化景观, 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 是特定时间内形成、具有区域基本特征、在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复合体[3] 。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与景观和环境相关的概念开始出现在有关国际文件中。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2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 景观保护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不过在1972年通过的全球性遗产保护方面最重要的公约《世界遗产公约》中, 对遗产采用了“文化”和“自然”的两分法, 仅定义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种类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 世界遗产始终在“文化”与“自然”两个支点之间寻求平衡, 并催生出了混合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的新类别。《公约》施行20年后, 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做出了吸纳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定, 文化景观这一新的世界遗产种类得以诞生。

文化景观遗产包括三种类型: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以及关联性文化景观[4] 。自1993年新西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Tongariro National Park) 第一个以文化景观名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 世界遗产名录中已有66个文化景观项目, 另外还有一些项目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中没有明确表述以文化景观类别列入《名录》, 项目名称中也不包括文化景观内容, 但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将其作为文化景观加以保护, 包括英国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景观 (2006年) , 中国开平碉楼和村寨 (2007年) , 克罗地亚史塔瑞格雷德平原 (2008年) 等。目前文化景观遗产覆盖了城市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稻作农业景观、玉米耕作景观、葡萄园景观、风车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土著人群聚落景观、大型考古遗址景观, 以及山脉景观、河谷景观和园艺景观等[5] , 内涵十分广泛。

无论是地理学还是遗产意义上的文化景观, 尽管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但都以“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为内核, 所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高度和谐与平衡。它以风景为表, 以文化为里, 是风景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具有很高的生态学、美学、人类学和历史价值。许多文化景观遗产成为旅游胜地。对旅游者而言, 文化景观有双重意义, 既是风景欣赏的对象, 也是文化体验的对象, 从中可以体味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可持续发展的真谛。但不可回避的是, 欣赏风景的需要也会与文化尊重冲突, 在旅游发展中如何凸显文化景观遗产的核心价值, 体现文化尊重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二、乌鲁鲁的景观价值与文化意义

乌鲁鲁 (也称艾尔斯岩) 是澳大利亚乌鲁鲁-卡塔丘塔 (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 国家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公园坐落在号称“红土中心”的澳大利亚中部, 属北领地, 包括乌鲁鲁和卡塔丘塔两座“圣山”, 以壮观的地质学构造闻名于世。乌鲁鲁是一块巨石, 独立巍峨, 色彩斑斓;卡塔丘塔土著语意为“许多头”, 是占地3 500公顷的褐色陡峭圆丘群, 群石成阵, 连绵庄严。乌鲁鲁国家公园于1987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4年在增补了文化遗产方面的理由后, 成为《名录》中继新西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后的第二个文化景观项目。

乌鲁鲁的景观价值首先体现在形体的高大、雄奇。这块巨石形成的历史长达5亿年, 最高点距地面348米, 横跨2千米, 纵长3.62千米, 周长8.5千米, 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独体岩块, 矗立在红色的砂土上卓然不群, 蔚为壮观, 周缘还有许多泉流、水洞和岩穴。其次是色彩斑斓, 一日多变。乌鲁鲁的色彩随光线和气象不同而变幻万千, 全天可以在不同时段展现出漆黑、暗紫、铅灰、浅橙、淡黄、朱红、火红等多种颜色, 日出日落时尤见风韵。第三是与卡塔丘塔的岩石组合及其邻近的、在科学意义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组合与周围大范围的沙漠背景形成强烈的反差, 乌鲁鲁国家公园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生物圈保护地。杰出的景观价值为乌鲁鲁赢得了世界奇观、澳大利亚的红色心脏等赞誉[6] , 被视为澳大利亚的地标。

乌鲁鲁的文化意义在于它与当地土著阿南古人之间水乳交融的精神联系。阿南古人视乌鲁鲁为圣地, 祖先仍生活于其中的活的文化景观[7] 。两万年来, 阿南古文化是乌鲁鲁生态的守护者。阿南古人传统的宗教信仰——Tjukurpa (土著人对其历史、知识、宗教、道德与法律的称呼, 作者注) , 通过祖先的旅行与活动在人与景观和动植物之间建立起精神、历史和社会的联系。这一传统信仰如同法律承担着保护环境的责任, 以故事、歌曲、舞蹈和艺术的形式代代相传。巨石上有许多古老的岩画, 表明土著很久以前就在此繁衍生息, 乌鲁鲁周围的地貌体现了远古土著居民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的足迹, 并成为土著居民的图腾和敬仰之所[8] 。乌鲁鲁不仅对于阿南古人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 它所承载的人与自然相生相辅相依为命的信仰也具有普世价值。

三、乌鲁鲁的旅游发展与土著文化尊重问题

乌鲁鲁地区于1870年被外界发现, 20世纪初, 土著所有权被剥夺收归国有。1920年乌鲁鲁所在地区被划为土著保留地, 不过, 1958年乌鲁鲁岩和卡塔丘塔从保留地划出, 建立艾尔斯岩和奥尔加山 (即卡塔丘塔) 国家公园, 由北领地保护区管理局管理。1977年更名乌鲁鲁国家公园, 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保护圈。1984年指定公园北部边界外的10 400公顷土地开发旅游基础设施, 建造机场, 该地名为尤拉拉 (Yulara) , 现也被称为艾尔斯岩度假区。此前 (1983年) 艾尔斯岩恢复乌鲁鲁之名, 归还土著居民, 并于1985年举行了正式的归还仪式。作为交换, 阿南古人将其出租给澳政府99年, 从此, 公园便由阿南古人和澳大利亚政府共同管理。1993年, 公园更名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以肯定该地区的土著遗产和文化景观价值。

在所有权更迭的同时, 乌鲁鲁已不仅是阿南古人的圣地, 也成为所有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国家象征, 吸引着数量不断增长的游客。乌鲁鲁的大众旅游始于20世纪60年代, 游客数量逐年增长, 根据乌鲁鲁-卡塔丘塔管理局的统计数字, 1999年付费游客达到371 939人次, 较上年增长9.5%[9] 。游客的纷至沓来使得对土著文化的尊重问题浮出水面。由于旅游者前来游览的主要动机就是亲眼目睹 (或目睹和攀爬) 壮观的巨石, 许多旅游者并不重视了解该地区土著人的文化, 一度出现机车嘈杂, 闪光灯四处闪烁, 在圣山上丢弃野餐垃圾、刻划留言等乱象[10] 。阿南古人的圣地和传统被世俗侵犯。1985年重新获得乌鲁鲁所有权的土著人社区决定参与旅游, 并把自己与旅游业的关系定位为拥有旅游控制权以及形式选择权, 他们选派代表参加负责公园管理的管理委员会, 并监控提供旅游的方式以确保土著人赋予该公园的文化与宗教意义得到保护与尊重[11] , 由此, 乌鲁鲁国家公园形成一种由政府的环境、水、遗产和艺术部下设的澳大利亚公园管理局和拥有地权的土著合作管理的制度, 土著在合作管理委员会中占多数, 能够在管理决策中发挥中心作用, Tjukurpa成为公园管理中的主导原则。在此管理模式下, 阿南古人的传统文化信仰得到重视, 一些原本向游客开放的神圣地点关闭, 公园的解说和教育项目也主要突出阿南古人对周边景观的解释, 乌鲁鲁的文化意义得到强化。1995年, 乌鲁鲁-卡塔丘塔文化中心建成开放, 由阿南古人经营。在文化中心, 阿南古人向旅游者传授自己的文化, 讲述Tjukurpa, 教游客学习inma (舞蹈) , 展示如何制作木雕以及进行工艺品售卖等。在文化中心提供解说和教育服务是大多数土著人参与旅游业的主要方式, 他们由此获得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收益。由于在管理和文化保护方面的突出成就, 该年度公园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毕加索金奖。

20世纪90年代,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旅游的升温, 澳大利亚开始将土著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大力宣传。在北领地旅游委员会1999年发布的《澳大利亚中部度假指南》宣传册中, 将以乌鲁鲁为中心的“红色中部”描述为这样的形象:

在这里自然统治着你:摩天大楼由巨石而非钢铁构成;城镇最精彩的演出是夜幕上闪烁的无数繁星;这里的荒漠气候其实适于生存, 孕育出数量巨大的独特的动物、鸟类、爬虫物种。……土著无所不在, 这里的每一块岩石每一处地标都反映着他们与这片区域的文化与精神联系。如果你造访中部, 你将有数不清的机会学习和了解土著文化。

在这个招徕游客的宣传册里, 土著文化及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得到高度关注与肯定, 旅游发展一变成为了尊重土著文化的理由。

然而对土著文化的尊重问题并未因合作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而彻底解决, 矛盾集中在乌鲁鲁岩的攀爬上。一直以来, 围绕乌鲁鲁的核心旅游活动包括观赏日出、日落、攀爬、徒步文化之旅和游览乌鲁鲁-卡塔丘塔文化中心。其中攀爬乌鲁鲁岩的旅游者人数虽呈下降趋势, 但仍占到每年40万游客的半数以上[12] 。从乌鲁鲁脚下延伸着一条攀爬小径, 上部还装有安全防护的金属锁链。乌鲁鲁是阿南古人的圣地, 阿南古人从不攀爬也不允许攀爬, 攀爬是对土著文化的亵渎和不敬。对每一位来到乌鲁鲁的旅游者, 阿南古人会竭力劝说不要攀爬, 除了以“圣地”为理由外, 更多的是强调攀爬的危险, 试图以攀爬丧生者的前车之鉴和亲朋对旅游者安全归家的殷殷期待打动游客, 同时推荐绕乌鲁鲁脚下的土著文化之旅。在特别的情况下, 如雷雨、高温天气以及举行祭祀活动时则会临时性关闭攀爬通道。但这些措施的效果不甚理想。

游客为何热衷于攀爬活动呢?最直接的理由是乌鲁鲁是收费的景区, 理应允许游客快乐体验。而其内在的原因, 一是风景欣赏的驱动。攀爬高山巨石是人类古老的征服自然、欣赏风景的手段, 乌鲁鲁是世上罕有的自然奇观, 激起游人的攀爬欲望不足为奇。19世纪乌鲁鲁的发现者南澳州测量员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看到这一巨石后, 赤着脚往山顶爬, 磨得两脚血泡模糊, 疼痛难忍, 到达顶峰后他激动地喊道:“我值了!美景报偿了我”[6] 。二是移民和土著不同的文化认知。在澳大利亚的移民者看来, 乌鲁鲁不仅是土著文化景观, 更是国家的自然遗产地, 他们有权以自己的方式体验国家的“红色心脏”。也因此土著人在劝说游客放弃攀爬时, 更强调攀爬危险性, 而不是拿出“主人”的强硬姿态。

如今, 攀爬仍然是乌鲁鲁旅游发展中一个纠结的问题。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国家主流文化的压力使阿南古人在攀爬问题上采取了妥协态度;政府把乌鲁鲁作为自然风景地和国家遗产进行宣传, 以及容许攀爬设施存在 (虽然极简单) , 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攀爬的合理性;而游客选择攀爬除了文化分歧的原因, 也与对土著文化缺乏了解和缺少必要的信息准备有关。有研究表明, 如果游客事先 (而不是抵达目的地之后) 有足够的信息明了土著对攀爬的态度和该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可能会放弃攀爬;公园管理方和当地旅游业者也认为禁止攀爬将不会影响游客造访[12] 。通过恰当的宣传使外界增强对阿南古文化的了解, 从而使游客更尊重土著文化而放弃攀爬或许是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

四、结论与启示

文化景观遗产具备文化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以两者的有机融合为根本特性和核心价值。文化景观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中, 在风景欣赏与文化尊重、旅游经济利益与文化尊重之间会出现两难选择, 而文化尊重往往会被牺牲或部分牺牲。这既伤害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 不利于其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保护, 从长远看, 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遗产地澳大利亚乌鲁鲁的旅游发展过程中, 也出现了上述两难困境。管理方及土著社区通过一些措施, 有效缓解了矛盾。从这些措施中我们可以得到在文化景观旅游发展中维护文化尊重的一些启示。

(一) 施行合作管理制度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的合作管理始于1978年的卡卡杜国家公园 (Kakadu National Park) , 卡卡杜和其后乌鲁鲁的成功使得这种管理方式被称为乌鲁鲁/卡卡杜模式[13] , 其重点是国家公园“土著化”, 即土著所有, 土著主导。从1985年土著重新取得乌鲁鲁的地权开始, 阿南古人进入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 施行土著与政府合作管理的制度, 土著掌握了旅游开发、文化诠释的主动权, 主导公园的管理决策, 恢复以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与律法Tjukurpa作为管理文化景观遗产地的最高原则。这一制度有效遏制了旅游中重风景、轻文化而导致的种种乱象, 土著社区也在旅游中获益。2010年, 适值乌鲁鲁归还土著25周年, 土著购买了尤拉拉度假区, 在旅游中将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

(二)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宣传

了解是尊重的前提。借文化旅游大行其道的契机, 无论是公园管理方, 还是北领地的旅游组织, 乃至联邦政府层面, 突出宣传乌鲁鲁及其所在红色中部的土著文化, 包括为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正名, 向旅游者传递公园不是单纯的自然风景区, 而是文化与自然合一的文化景观, 以及乌鲁鲁是阿南古人圣地的信息。公园文化中心的建成, 为阿南古人较全面、直观地展示自己的文化提供了场所, 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了解乌鲁鲁的文化意义, 加入徒步文化之旅, 自觉遵守土著对乌鲁鲁的特定部分及特定时间不能拍照的要求, 甚至放弃攀爬。

(三) 有节制地发展旅游

旅游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神秘的土著文化对游客也具有吸引力, 但阿南古人并未因此放弃对文化的自我尊重, 盲目迎合游客, 以“神圣”换取金钱。在乌鲁鲁攀爬问题上, 虽然不得不有所妥协, 但始终非常明确不赞同的立场;对外宣传与展示的文化是有选择的, 最神圣隐秘的部分只在本族内部以传统方式世代相传;土著社区不随意对游客开放, 通常到乌鲁鲁的游客住在艾尔斯岩度假区, 与土著社区隔绝, 不会像某些民族村旅游一样, 让游客深入到居民生活的“后台”, 做与居民“亲密无间”的文化体验。自我尊重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这些做法使土著文化保有自身的神圣性, 避免陷入全面商业化的泥潭, 同时也保证了对游客持久的吸引力。

新老校区文化景观传承研究 篇11

摘 要:21世纪以来,在大学生数量与校园空间矛盾的基础上,针对高等院校新老校区文化传承的断裂以及新校区场所精神文化缺失的问题,以南京四所高校新老校区的校园建筑与景观为例,对高等院校新老校区文化景观传承进行探讨,提出景观文化传承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新老校区;文化景观;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9.038

Research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Tradition-inheriting in the New and Old Campuses: Take Nanjing's Colleges as an Example

SUN Song-bo, CHANG Jun-li, ZHU Jun-jing, GU Miao-lian, DING Jia-ying, SHI Yu, LIU Ning, ZHANG Li-ming, YAO Yu-feng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38,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re's big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ver-growing numbers of students and the same limited sized university space. Focusing on the loss of cultural heritage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university buildings, as well as taking the campus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the campus landscape in four Nanjing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his essay will analyze the cultural heritage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campus structures and come to an conclusion about how to help the new campus maintain a better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and old campuses; cultural landscape; tradition-inheriting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呈几何基数方式增长[1],国家面临着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和原有校区空间不足的矛盾,高校多以校园的扩建、新建来缓解这一矛盾。但大部分高校的原址在城市中心区,由于受到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只能另外择址创建新校园。由于大学基本效仿套用同一模式,导致校园景观失去特色[2]。同时,大部分新校区在建设过程中,对建筑余下的空地仅仅做简单的绿化处理,导致校园景观的缺乏,无法延续校园的精神传统,甚至会产生文化危机[3]。因此,景观的传承与研究已经势在必行。

笔者选取南京的东南大学四牌楼老校区与九龙湖新校区、南京师范大学随园老校区与仙林新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老校区与将军路校区,南京大学鼓楼老校区与仙林新校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实地拍照考察,相互分析研究和比较的方法,对新老校区景观传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1 高校文化景观的内涵

什么是高校文化景观?顾名思义,在高校中,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底蕴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景观。它赋予了学校生命与活力,展现了学校文化和内涵。高校文化景观蕴含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更有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4]。不同的高校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使在高校中生活的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高校中的文化景观就可以展现高校文化,实现对高校学子的性格、品格、习惯的塑造,并且能够展现学校特色和精神风貌,使高校拥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5]。

2 高校新老校区文化景观的传承

校园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明显、最基本的外在表现。任何一所高校的文化景观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又在创新中进一步积淀传统,展现独特的校园文化[6]。高校新老校区文化景观的传承在校园建筑和校园景观两个方面比较突出。

2.1 校园建筑

学校是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地方。校园中的建筑为教师办公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场所,因此,校园中的建筑应简洁大方,庄重严谨,开敞明亮且具有生气与活力。校园建筑不应该追求太过都市化的高层建筑,应该追求现代与古典相结合[7]。因此,在校园建筑传承中既要继承老校区的历史文化,又要与时俱进,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提供更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2.1.1 建筑单体设计 梁思成先生曾指出:“我们虔诚地希望今日的建筑师不要徒然对古建筑作形式上的模仿,他们不应该做一座座唐式或宋代或清代的建筑,而要求去发挥中国新建筑的精神。”因此,现在许多高校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建筑形式不再一味照搬老校区的传统样式,而是结合时代精神和校园文化,形成了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建筑风格[8]。

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是校园核心景观区,建筑风格庄重典雅。俯瞰整个建筑,3个体块通过桥廊连接,绕内园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计算机硬盘”;从校区正门看犹如一本翻开的大书,表现其功能特征(图1-2)。内园将花草树木与建筑相融合,每一棵树都由各学术领域专家栽植,从精神方面激励学生。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图书馆是东大新校区内的核心建筑,该建筑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设计理念为基础,建筑风格简朴庄重,体现了百年东大的“诚、朴、雄、伟”历史文化底蕴(图2)。

2.1.2 建筑与周围环境 新校区的建设,每个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它并不作为单体而存在,必须注重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统一,从而更好的体现各校园特有的文化风貌。

南京大学敬文大学生活动中心位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中央,其屋顶的曲线设计适应校园景观,体现整个校园的统一性(图3)。建筑以灰色为主,延续了鼓楼校区的传统色调。建筑设计具有新意,但又方正有力,低调实在。

2.2 校园景观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旧约全书中,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相一致。现在,对于景观的一般释义是,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9]。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在我们园林学科中所说的景观一般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由一般释义中可大致解析出两部分,即自然景色和人工景色[10]。

2.2.1 自然景观 自然的地表景色并非一定是大自然中纯天然形成的,而是由大多数自然元素构成,少有人工物品存在[11],比如高校中的大部分植物群落、湖泊或水池景观,依山而建校区的山体如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自然景观所形成的景观空间中,人类的参与性往往多于纯粹的观赏性,人类活动尤其喜爱亲水空间和大草坪空间。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的自然景观全国闻名,其新校区与老校区的景观风格并不是很一致,但是对于人活动空间的倾向以及与地形的结合都做的比较出众。南师大随园校区德风园中的亲水空间比较古典,整体风格偏向中国古典园林,符合师范类学院教书育人的文雅气质,不仅仅只是一个自然景观,更可以说是一个人文景观(图4)。其仙林校区起霞坡(图5),更是将这种亲水空间与当地的自然水系结合在一起,在老校区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数倍,形成一个开敞明朗的开阔空间,不止传承了水体,更是与大草坪结合,突破了那个时期老校区的相似模式(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典型模式:走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崇尚纯自然式的生长,少有植物配置,小品也多为古典结构,整个校园氛围郁郁葱葱),更具有现代气息,周边青山环绕,绿水无边,对于稍显拥挤、荫蔽的老校区,更多了几分明媚。

2.2.2 人文景观 人工的地表景色,顾名思义即人为添加的一些景观元素,如雕塑小品、特色长廊、柱础、石碑等,一些独立放置,而另一些一般会与自然的景色结合布置。这些人为的地表景色一般直接或间接地满足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体现文化特质、校园文脉,因此也称为人文景观[12]。人文景观比自然景观更加凸显精神文化、校园文脉,对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类术业专攻的学校尤其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典型的航空类院校,所以学校中的人文景观多体现航空、工业、科技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将军路新校区(图6),因其学校本身性质,延承老校区的人文景观小品设置,展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模型,体现了献身国防的人文情怀。南京大学主轴线上放置着南京大学110周年之际校友捐赠的二碑一鼎(图7、8、9)。二碑述史明志,一鼎屹立天地,寓意在于望全校师生谨记校园历史文化,为人、为学以诚为本,要有远大志向,秉承传统,与时俱进,对母校的发展寄予美好的展望。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采用中轴对称的设计手法,在入口主轴线上放置东南大学校徽(图10),校徽上镌刻的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是东大历史文化传承。将其放置于入口处,时刻谨醒东大师生。

3 高校新旧校区景观传承的优化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不难看出,为使新老校区的景观能够得到一定的联系与传承,各高校在新校区建设时或多或少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现今的校园规划设计模式相对固定、呆板,不能突出表现学校的个性与特色思想,为打破这种固定模式,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3.1 协调建筑色彩和风格,融入时代特色

延续老校区的色彩基调,保持一定的建筑风格,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发展。建筑风格体现的是校园历史与文化,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一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高等学府,更应该具有时代内核。在建筑方面的体现,就应该是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表现时代沉淀过程中所遗留的精神积累,抛弃华而不实的装饰,注重低调实在的功能性。

3.2 打破单一的样式传承,创新精神符号

校园中心主体建筑如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在外形设计上应具有启示作用,让建筑本身成为一种传递信息、表达内涵的符号。让师生能够受到启发、得到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行为,创造有个性的高校形象。

3.3 结合整体校园大环境,摒除单体意识

建筑并不能作为单体而存在,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运用框景、漏景的手法处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此外,中央庭院或建筑旁绿地整齐、干净、明亮,且能满足师生行为活动需求。

3.4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和谐环境

在新校区景观建设中不应一味套用老校区景观处理手法,应结合实际环境,运用适当的造景手法,展现校园文化风貌。

3.5 继承原有的文化元素,连接校园文脉

从校园文化历史中汲取文化元素,将其运用到园林小品或广场铺装中。以小的文化点串联成一条贯穿新老校区的文化纽带。从而完善了学校历史的延续性,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完整是一座高校蓬勃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延续并发扬历史积攒的高校精神内核是时代与社会的诉求。我们必须在稳定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求创新,延续高校文脉,打破僵化的高校景观设计格局,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福星,于桢.高等院校新老校区办学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6(4):18-19.

[2] 张北坪.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空心化”症候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43(2):67-69.

[3] 薛一冰,马宾.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探析——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J].中外建筑,2013,19(1):98-99.

[4] 贺莲花,刘红杰,柯善军.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探析——以重庆理工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51(8):4 749-4 750,4 808.

[5] 郭燕秋,关永平.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0,57(2):96-99.

[6] 常俊丽,王浩.大学校园绿地文化景观的传承——以郑州华信学院新校区景观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49(32):18 394-18 396,18 402.

[7] 赵小婧.浅谈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化建设[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2):108-111.

[8] 陶应勇,姜慧敏,张海霞.中外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17(6):40-13 .

[9] 陈卓,冯阳.高校新老校区纪念性景观的比较分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28-31.

[10] 刘爱莲.高校建筑文化[J].南方建筑,1998,18(1):37-38.

[11] 谢大伟,丁峻.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价值功能及规划设计原则[J].美育学刊,2011,2(5):73-78.

盐亭嫘祖文化胜迹景观(续) 篇12

盐亭嫘祖文化景观藏丝洞位于四川省盐亭县龙泉乡金龙村石马沟一悬崖上。相传, 古西陵时这一带属于深浅丘陵, 气候暖和, 桑林茂密, 先民乐于采摘。现在, 这一带发现了许多古桑化石, 古墓群, 石斧等。1996年, 盐亭县开展文物普查时, 对这处名叫蛮子洞的石洞进行仔细探查。发现该洞距地面7.98m, 分为左右二洞。从左洞进去则见石壁上刻有“保密有功, 泄密有罪”8个大字。字是刻好后用土红填上的, 很醒目。前壁上刻有“凤姐二月十日”6个字。石洞共长9m, 宽5m, 高3m, 属于一间比较大的石室。室内底部有6m3左右的石坑11个, 每个坑都刻有姓名如王聘、王洪、王现等, 这些石坑从前都有盖子, 现在盖子不见了, 只留下盖锁的痕迹, 估计是用来储藏贵重物品的。前壁上还有6个小小的石孔, 可能是了望或是透气之用。洞的左右角上还有拳头碗口大的许多石块, 估计是用来防卫用的。洞的底部还有一口竖井, 人踏其上则有空响声。左洞也有一处进口, 它与右洞有一石门相连。人很难过去, 石门上缠满了藤蔓。左洞较小些, 面积只有右洞的一半大。洞内有石柜5个, 刻的名字都是马姓, 壁上刻的字较多, 石壁上刻有一女子乘一匹马, 缓辔慢行。两边有一副对联, 上联“先祖功德黄帝诏”, 下联“王氏蚕姑丝绢藏”。字是刻在石壁上并用土红填写的。其石壁上刻有“咸丰九年十二月开洞”。有雕刻石工和承首者的姓名。据当地群众胥怀勋、王永贵、景肇刚, 赵美胜等介绍, 这一石洞, 在1962年曾经有人进去过。当时人们发现洞壁堆有“比拳头大, 有弹性, 外形像豆腐渣的丝团许多”, 认为没有用处, 便甩在洞下面的水塘中, 只拿走了洞中的青花香炉1只, 后一直无人敢进洞。通过探查, 一致认为这是古人留下的一处藏丝洞。据金龙山, 金凤山下知史老人回忆, 原来两山上都有蚕姑庙, 有鸾楼, 戏楼, 蚕姑庙的大梁上刻有“功盖寰宇, 御驾青龙”8个字, 梁上落款“大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春朔八日重建”。嫘祖塑像, 慈眉善目, 栩栩如生。解放前两山的蚕姑庙会都非常热闹, 农历正月初八和二月初十, 乡民敲锣打鼓扶老携幼到蚕姑庙焚香祈祷, 愿自己蚕好茧好, 金玉满堂。1992年开始, 乡民自觉恢复了蚕姑庙, 又新修多重大殿, 成立嫘祖宣传队, 植桑树, 建风景林, 大搞绿化, 成为了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嫘祖文化为特色的庙会文化越来越红火。有诗赞“盐亭龙泉乡, 古名龙凤场。嫘祖与轩辕, 故事千古扬。1992年, 嫘祖开新颜。成立嫘研会, 敬祖起波澜。传说大爆发, 文物口袋装。金鸡高灯多, 龙泉添力量。怀勋与永贵, 日夜走四方。绍刚和美胜, 文武心儿亮。搜集传说多, 石马腿儿壮。惊现藏丝洞, 洞内大文章。好大一丝团, 更有紫炉香。王氏众先祖, 爱祖艺流芳。凤姐诞辰日, 朱砂刻壁上。嫘祖骑百马, 英姿多飒爽。“先祖功德黄帝昭, 王氏蚕姑丝绢藏”。嫘祖爱黄帝, 对联刻两旁。咸丰腊月间, 先民曾上香。“保密有功劳, 泄密罪难当”。先祖圣迹昭, 春风漫嫘乡。书记拍手笑, 专家指方向。古迹要保护, 旅游要兴旺。大家齐动手, 保护开发忙。二十二年整, 山山换新装。感佩众父老, 嫘祖记心上。无私献大爱, 捐资修殿堂。四时拜先蚕, 威灵显八方。古寨春风暖, 民俗旅游旺。和谐山歌起, 快乐胜天堂。而今藏丝洞, 古洞着盛装。盐亭旅游好, 龙泉耀蜀乡。

玉龙镇烟顶山

烟顶山位于四川省盐亭县玉龙镇阳兴村, 海拔700m。原名烟鼎山, 烟堆寨。相传在古西陵时代属于军事烽火台的外八台之一。先蚕嫘祖曾经在这一带教民育蚕, 至今留下了丝姑垭、丝姑山、丝姑庙等地名和圣迹。山下乡民世代怀念先蚕嫘祖, 烧香还愿, 挂红放炮, 祭祖祈蚕。明清时期山上就有座蚕姑庙, 解放前, 人们传承具有独特的纪念嫘祖的民俗活动, 每年正月初八晚上, 大人小孩相邀抬烛提灯, 执幡举旗, 敲锣打鼓, 进香献帛, 献红鞋等, 男男女女都去朝蚕姑娘。清同治年间, 山下有举人马作宾、马来宾爱游此山, 不但继承民俗, 还设所注易。《盐亭县志》载:“咸丰庚申 (1860年) 邑教职马来宾, 监生赵金城, 贡生赵魁三等奉示修筑先蚕庙, 并建观音阁”。清同治二年 (1863年) 10月, 马作宾、马来宾、赵魁三等名士还在盐亭县城凤凰山复古重修了董叔亭, 以纪念嫘祖。解放前, 烟顶山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无限的名山, 非常热闹, 庙宇恢弘, 功能齐备, 古寨城墙, 寨门完好, 还有戏楼, 人们称为炮台的地方据说有牛儿大炮以防盗匪。可惜解放后撤除。改革开放后, 山下乡民怀念嫘祖蚕姑, 在赵自显、赵自勇、汪成钊, 马宗逵、马良法、赵富中, 马元芳等爱乡人士的努力下, 四方乡民先后捐资约150万元, 自力更生, 新修了嫘祖殿、烽火台、先蚕塔、观音阁、文化室、接待站等设施。可惜,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 烟顶山上这些建筑毁于一旦。但是, 人们爱祖爱乡是一生一世不变的追求, 灾后又重修了三殿堂, 人们热爱新生活, 时刻感恩党和祖先, 修通了上山公路, 恢复转山民俗, 组织了嫘祖文化秧歌队。先蚕节、酬蚕节及每月初八, 人们祭祖祈蚕, 观光揽胜, 古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有诗赞:“西陵古寨烟顶山, 断壁残墙耐岁寒。烽火高台烟十里, 牛儿大炮力无边。欣逢改革万家乐, 喜遇兴乡百业鲜。爱祖爱乡添美景, 自娱自乐谱新篇”。“一年四季养蚕忙, 致富思源本莫忘。敬祖祈蚕尊古俗, 捐资建庙塑蚕娘。灯笼火把呈心意, 载舞载歌表衷肠。烟顶山头春意闹, 先蚕庙会写辉煌”。喜看烟顶山的胜景, 正是:烟顶山高载古贤, 梓江弹唱颂嫘轩;承先启后忠魂舞, 继往开来薪火传。

高灯镇灯杆山

灯杆山位于四川省盐亭县高灯镇场后。相传, 西陵嫘祖诞生在这里, 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比如嫘祖在如今的金鸡吉树坡发现天虫, 在金鸡嫘祖村轩辕坡迎接黄帝, 在高灯蚕丝山植桑养蚕, 在水丝山缫丝, 在三锅桩煮茧, 在锦机台制衣, 在宝范寺示范养蚕等等。云毓山为西陵部落的聚居之地, 黄帝来到西陵后, 曾经在云毓山祭天, 其后代帝王追念帝妃功德, 建立了九龙十八殿, 留有“云毓照三观, 水丝绣二龙”“三建三颓酬公意, 一朝一夕礼婆心”的古楹联。后人在其北面的垭口建立了大石碑, 上有“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8字。九龙十八殿毁于火灾, 山上瓦砾较多, 还发现许多石器时代的文物, 如石斧, 古桑化石等。有“铜钟”, “铁鼓”传为美谈。灯杆山一带是嫘祖当年野外养蚕的故地, 嫘祖野外养蚕时常遭到鸟儿老鼠的伤害, 特别是夜晚无法解决, 嫘祖聪慧, 她采集到了一种松果, 夜晚就把松果点燃, 绑在树干上点亮燃灯, 老鼠就不再伤害蚕了。这个办法她立即推到四方, 人们都用点天灯护蚕, 促进蚕丝发展。后人为了纪念祭祀先蚕嫘祖, 建庙塑像, 年年祭祀, 便把嫘祖当年立杆燃灯的地方称为灯杆山。高灯镇富含嫘祖文化, 山山寨寨都有嫘祖的传说故事。1991年盐亭县嫘祖研究大爆发, 该镇乡民自觉起来捐资建庙缅怀嫘祖, 在首事者范义均, 马定平, 冯云龙, 杜超琼, 王强, 蒲道文, 蒲健, 赵宇龙, 何礼坤, 何仕荣, 马正先, 范宗康, 赵德江等志士乡贤的共同努力下, 捐资投劳达几百万元, 先后恢复了灯杆, 先蚕庙, 嫘祖宫, 先蚕楼, 四川省嫘祖文化纪念馆, 嫘祖纪念堂等。成立了嫘祖文化宣传队, 每年先蚕节、酬蚕节, 人们自觉开展祭祀嫘祖轩辕的庙会文化活动, 高灯嫘祖民俗文化节经贸交流活跃, 方兴未艾, 前景美好。

林农镇玉龙山

上一篇:形象演示法下一篇:班级的责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