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景观的文化品位

2024-09-26

遗址景观的文化品位(共4篇)

遗址景观的文化品位 篇1

1.文化景观及其概念

“景观”包含自然元素“景”与人的行为“观”。《欧洲景观公约》的第一条声明:“景观”是指一个为人们所感知的区域,其性格是人类与自然要素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①景观是一种文化建构,它包含了既有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有人意识行为的参与,它在文化层面上被描述和分类。遗址地景观,是城市文化积淀的表现,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从景观文化的深层意蕴来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景观”表述,也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要素或发祥。风景园林不仅仅是个实操的学科,更需要寻找实践背后应遵循的机制,处理人地关系并解决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

“景观文化实际上是具有景观觉悟意识的文化。它可以用来代表社会某个时期的价值观和公众意识,它的形成有可能来自个人的或是社会的”。②历史城市有着其自身的文化脉络、传统及其环境。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是城市居民共同的认知。城市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加工成文化景观。

城市的增长显著地改变了城市历史性格及其整体环境。城市在保护历史遗产价值的同时,如何具备应对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变,同时受惠于发展,这在当下是全世界很多地区的重要议题。

3.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与景观设计

寒窑,位于西安市南郊曲江池东隅,东西长110余米,南北宽50余米的天然黄土沟谷(图1)。相传是王宝钏居住过的地方.后人在相传曾是王宝钏居住过的地方为其修建了祠堂,四时八节进行祭祀。每逢庙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拥至寒窑朝拜。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从明代起就被编成唱词戏曲,有二十多种地方剧都在全国广为流传,甚至远及东亚、日本和西欧,并且留有不同译本。

3.1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价值

寒窑遗址公园是一种场所文化景观,是被前人的行为方式塑造出的空间景观,显示出时间在空间中的沉积,人的行为活动赋予这类景观以文化的意义。其特点是依托于自然环境下产生空间形态,并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譬如口碑相传的文化形式及节庆仪式等等。其价值体现三方面人居文化:包含地方习俗、生活理念、生活文化;历史文化方面参与了历史的沿革;在精神文化方面囊括文化观念与精神信仰。

3.2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方式

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与景观设计是一种延续与变革,顺应了城市发展,为市民出游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文化及信仰活动提供一个可传承延续的载体。

寒窑遗址公园位于西安曲江新区鸿沟内,(图2)占地350亩,鸿沟全长110m,有季节性流水,沟宽40-60m,两岸崖体高10多米,近直立,土性为黄土,沟内植物较多,多为人工种植。两岸边坡顶部杂草丛生,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皆有生长;崖体上多有窑洞建筑,寒窑遗址核心区亦在其中。(图3)根据遗址公园规划方案,整个河沟共分为三个部分,前后两部分拟采用放坡措施保护边坡,中间部分即遗址主体展示区保持原始地貌及文物遗址。

通过对遗址现状的调查,了解并掌握相应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针对问题所处位置及特点采取相应保护加固措施。首先,对遗址区自然环境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保护修缮,包括崖体顶部冲沟、斜坡面及崖体立面,遗址保护区内两侧崖壁。其次,对空间形态要素包括遗址区内窑洞、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其中包含北侧20余孔窑洞和寒窑窑洞等遗址的修复加固与玉洁楼、贞烈殿、思夫亭、三姐泉、大雄宝殿、文昌阁、妖马洞等原有建筑的修复。最后,对遗址公园内行为方式进行了总结,梳理并还原寒窑的原有文化脉络,丰富增加各节点文化展陈与展示,使文化内容更为丰富与完整。(图4)

3.3寒窑遗址公园阐释方式

文化景观的阐释需从景观文化方面的分析入手,找到其或物质或非物质的载体,再针对其载体状况进行保护、修复与展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保护”不是狭义的维持现状,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文化景观,通过适当的手段重新建构其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已经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通过现代手段更为真切地展示出来,这些均是阐释文化景观的策略。

寒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进行文化性阐释。民间传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态之一。民间传说在口头传承的基础上又必须借助“物质”性东西才能更好地传承下来。民间传说的流传往往有地区性。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对传说与当地历史文化的关系予以特别关注,认为这是传说的主要特征:“传说的中心必有纪念物的存在。自然、神社、寺庙、古冢以及其他的灵地、家族的本冢,原本就是信仰的相关,因而各自占据了可谓是传说的花坛之地位。村落成为中心之一,在于其作为发生地之外廓:奇岩、老木、清泉、桥、坡等的每一样,或许原本是类似于大纺织品中的一个图样之物,如今却大部分独立出来,并成为了传说的纪念物。”③

纪念性景观包括用于标志某一事物或使后人记住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④依据民间传说,建造出来的纪念性景观,其意义是为了为后人提供一个讲述的范本并增加历史传说的可信性。而文化景观是精神与物质合一契合体,其物质系统与价值系统二者相互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犹如一个生命的躯壳与灵魂,不可将其简单拆分。失去物质的依托的传说其文化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4.基于传统园林“空间艺术构架”的寒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与阐释方法

4.1传统园林中的“空间艺术构架”

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组景和造景的手法高超,在世界历史中达到极高的造诣。空间艺术构架的设计上,注重总体空间的规划,抽取自然中的形态,“揽山水为苑”、注重“山水形胜”等架构的设计。但由于空间所限,往往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喜好欣赏小景,偏爱把玩细部,往往使得有些园林空间局促拥塞,变化过于繁冗琐碎。

4.2基于空间艺术构架的寒窑遗址公园节点空间景观设计及其文化性的体现

在寒窑遗址公园的节点设计中,首先通过人的感官从园林的外部形态上获得形状、光线、色彩、材质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形态意境,这是第一层级;接着继续通过人的感官获得对空间形式初步的感知,从而获得空间意境,这是第二层级;最后依靠人的活动和体验在园林中意识到自身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和意义所在,并最终获得场所意境,这是第三层级。

4.3基于历史传说的景观文化场景营造

为了在遗址区总体规划中更好地体现“历史传说”与遗址的有机融合,首先对遗址区内建筑与历史传说故事进行重新整合。按照传说故事的合理逻辑关系“实质”物质与“虚质”元素合理的结合。图5 (原改造前照片)图6 (改造后实景照片)

5.结语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它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以独特景观和丰厚文化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已成为旅游发展中最有意义和发展最快的成分之一,在日益形成的新新型游空间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遗址地景观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如何将蕴藏在其中的文化景观内涵有效保存延续或再现阐释出来,发挥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是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注释

1Council of Europe.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Z].Florence.2000:Article 1.

2刘晖:佟裕哲:王力中国地景文化思想之现实意义探索[J].中国园林,2014(6):12

3[日]野本宽一.来自传说的环境论[J].许琳玲译.民俗学刊,2004,(6).

4李开然.景观纪念属性的语义认知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3.

遗址景观的文化品位 篇2

1. 工业遗址的景观改造

工业遗址的景观设计和改造是指在工业遗产废气地上的原有基础上,按照普遍的遗产保护原则,利用一系列保护的方法,在当代语境下对其历史文脉和现有的自然要素进行筛选和挖掘,并做景观改造、规划和重组,使改造后的设计能延续场地的文脉,符合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形成具有新功能的单体或者综合体。在景观保护与再利用要从整体景观场地规划入手,着重园区的流线组织、历史文脉发掘再呈现、景区划分、景点设置及景观小品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造和设计。

2. 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

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位于南京中心城区南部,背面近邻秦淮河。前身是清代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在1865年建立的金陵机器局,这里经过了从兵工厂,到机械厂,到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演变。“园内,现存7幢清代建筑、11座民国建筑,最早的为始创于同治四年(1865)的江宁制造局遗址。它们形态各异,极具个性,结构及风貌保留完好,属于近代工业遗产,同时也极为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1)期冀通过对研究,针对该地段的特殊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改善原有区域风貌与环境品质,在景观改造中达到有效保护与活用历史建筑。

3. 园区历史上的两种对立文化的共生

3.1 场地历史脉络梳理

如果想要体会历史的况味,不仅要放宽历史的纬度,还要拉长历史的经线。通过调研深入挖掘了兵工厂地块的历史背景,梳理地块一千年来的历史文脉演变历程,如图1所示。从中发现,园区的地块上曾经存在过两个著名的寺庙,西天寺和道场寺。梳理之后历史脉络图清晰的展现了地块的历史,曾经建在佛寺遗址上的兵工厂最终蜕变为文化创意园的发生地。

3.2 标识的符号学研究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1929年金陵兵工厂的厂徽。这个标识很自然联想到了另外两个相似的标识。左边的是佛教的万字符,寓意吉祥和无量的美德;右边的则是同一时期法西斯纳粹的党徽标识,宣扬的是用武力战争建立世界霸权。将三者放在一起,笔者发现厂徽和万字符是同一个符号,虽然兵工厂和法西斯纳粹都与战争密切相关,但在标识上两者存在45度角的差异而截然相反。金陵兵工厂是传承了佛教的思想,它在民族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以求自强;而法西斯则是举兵肆掠,陷众多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两者是代表着“止杀”与“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厂徽似曾在诉说历史文脉。从中,笔者意识到兵工厂制造兵器不应为了制造杀戮,而是为了阻止杀戮,表明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3.3 园区历史中生产的两种对立文化物

“1865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在从苏州往南京到任时,将他所创办的苏州洋炮局的一个厂及主持的英国人马格理(Dr.Halliday Macartney),刘佐禹一起迁往,厂址设在江宁(南京市)聚宝门(后改称中华门)外雨花台,即瓷塔山,称为金陵机器制造局。”(2)它成立以来主要用于兵工制造,生产了数以百计的枪械和炮弹。1949年,共产党接管后,这里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后勤部军械部军械总厂”,后又改为“国营307厂”(1953年)、“国营晨光机器厂”(1957年)、晨光集团公司(1996年)。如今,其航空科技成果已贡献于“神舟”太空旅行”“嫦娥”登月计划。

但是由金陵机器局演变的晨光集团倒不是完全与佛无缘。从90年代开始,晨光集团铸造了众多佛像,如:澳门观音像、峨眉山释放普贤佛(高48米)、三亚观音像(高108米)、南山大佛、重元寺观音像、灵山大佛(高88米)、天坛大佛、雪窦山弥勒大佛、泰国吻洞大佛、泰国清莱富贵弥勒佛、不丹太子佛像(52米)、香港观音像、灵隐寺500罗汉等等,为如今兴盛佛教有着重大的贡献。现在的晨光集团机械厂是航天军工企业,也是闻名于世的大佛像制造企业,而这里制造佛像中用的是军工和航空航天技术。

在这有着千年历史文脉的佛寺的废墟上建的兵工厂,军工企业后来又铸制佛像,这算是一种悖论还是轮回(图3);杀戮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最终转向宗教寻求支持,这里的屠杀与慈悲,这又是怎样一对矛盾的概念,这特殊的因缘际会,这特殊的历史文脉应当在园区内展现,让人深思。(图3)

3.4 军工文化与佛文化的共生

场地一方面作为佛寺的遗址,且靠近复建的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因而地块具有佛的文化。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的演进,曾经的佛寺场地变为制造兵器的兵工厂,场地又因此具有了军工文化的印记。佛文化和军工文化,前者讲求“上天有好生之德”,拥护和平与安定,后者则代表了战争与杀戮。通过这次的设计,可以让战争与菩提、军工文化和佛文化这两个看似矛盾对立的两种文化达到一种共生的状态。

4. 展现对立文化的景观规划

通过将园区内的现有景观和特色空间的进行挖掘和改造设计,并将现有的景观进行整合纳入观众的视野,在游走园区时,让其感受我们关于战争和和平的主题;并且将两种强烈对比的文化遗存纳入到景观系统,希望人们在这里可以直接感知民族的历史,触摸祖先的过去,并且反思未来发展的轨迹和道路;各个景观节点和动线最终形成一了个强有力的场域,感染和震撼每一个走入其中的人。

4.1“活”的博物馆

引用“活的博物馆”概念,将整个园区作为展览场所,留存的遗址空间和人的各种活动构成更加富有生气的室外博物馆。在园区展示历史中各代武器,展示国家综合国力的硬实力,还要展现出的建筑、文化、创意、科技则是符合创意园的软实力,并且在园区内合适的位置展示佛文化,将曾经在此地存在的寺庙和晨光集团铸造众多佛像的展现,让人们深思这佛寺的废墟上建的兵工厂和佛的因缘。

4.2 游览流线

将园区内的入口广场或者室内博物馆为起点及终点,在路线中包含有不同层级和主题的景观节点。除主游线外,还有其他附属游线可供人们选择,在园区内自由活动。这些节点、动线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场域,游客通过在场域内行走、驻足,以感知地块内的战争与菩提的矛盾共生的特质。

4.3 景观节点空间

经过研究并结合场地留存的历史遗址空间,综合考虑园区的交通流线、人流方向、空间体验等众多因素,在园区内选取六个主要景观节点进行深化设计,依次是入口广场、展示兵器道、佛光三角广场、古墙遗址、防空洞遗址地下展览和半室外空间等。景观节点的深化设计注入战争与菩提对立文化巧妙地轮流展现。

4.4 园区景观标识系统

晨光1865创意园是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场所,更是南京城市历史文脉的写照和缩影。因此,园区内的标识系统极为重要,应注重继承所标识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场所中的建筑形式、尺度等视觉符号,加之文字描述,使与场所文化认同的价值观要相吻合,引起共鸣,产生文化的认同感。此外,标识设计还需从场地整体空间流线考虑,形成一个系统的信息系统体系,而且还要能调动视觉思维使人产生在场所的联想行动,让游客方向性的解读场所。

5. 总结

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特殊的历史文脉是具有深入研究和保护价值的。本研究通过对场地的历史文脉剖析,论证了历史文脉的多样性、地域性及价值的存在。同时将历史文脉通过深层符号的形式运用到景观规划中,以场所变为活的博物馆,展现了园区的两种对立文化,将景观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最为重要的是工业遗址借园区景观能够再现历史文脉,延续历史记忆,为未来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摘要:在当今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许多工业遗产改造的创意园区的景观质量良莠不齐。在外部活动空间,大多忽略对原工业遗址历史文脉的深入挖掘,导致更新营造没有历史文脉的延续。本文对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历史脉络进行挖掘,着重园区的流线组织、文脉的再呈现,造就一条有多个节点的游览路线,使园区景观改造能延续场地的历史文脉,旨在为同类型景观的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遗址,景观改造,历史文脉,对立文化

参考文献

[1]金戈.南京1865与近代工业遗产保护[J].江苏地方志.2007-03.

[2]贾梦玮.战争与菩提—1865往事[J].花城.2014-09.

[3]王紫茜.南京创意产业园工业遗产地景观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遗址景观的文化品位 篇3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遗址”的定义为:从历史学、美学、人类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已被损坏, 只保留下残存的实体或区域[1]。照此理解, 城市遗址景观是城市中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工程的残存元素构成的景观。城市遗址景观具有经济文化等多重价值, 其中既有遗址自身的价值, 又有历史赋予遗址的价值。例如具有优美造型和独特结构的城墙城楼等城市构件, 自身就具备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另外如名人故居、历史街道等遗址由于见证了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具备了特殊的历史价值。这些价值的复杂性正是探讨城市遗址景观保护和开发问题的起点。

相对于遗址景观价值的复杂性, 其保护和利用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存在偏颇之处。我国早期对城市遗址的保护是按照文物保护的形式来执行的, 这样的做法确实能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 但同时也容易带来呈现“两极化”的保护结果。按《文物保护法》的规定, 文物保护单位在修缮、保养、迁移以及使用时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不得损毁、改正、添建或者拆除[2]。因此对于文物, 往往采用封闭性的形式来保护和开发, 例如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而未被列入文物范围内的遗迹以及非保护类遗址资源, 则多采用粗放的保护模式, 管理缺失或者水平低下。城市遗址景观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而被封闭保护的遗址难以与城市生活产生多样化的联系;同时粗放保护模式下的遗迹则日渐消亡, 或者在城市建设的浪潮中被彻底摧毁, 城市遗址景观命运堪忧。

2 城市遗址景观中的开放性策略

近年来, 随着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 城市遗址景观的保护模式也日趋丰富, 逐渐打破了传统“两极化”的保护模式, 形成了一种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功能转换为目标的开放性利用模式。开放性利用模式关注3个方面:首先, 遗址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 城市遗址景观与当前城市生活所需要功能的对接;再次, 遗址景观面对快速城市变化的功能转换, 注重引导场地与潜在功能的联系。如今, 用静止、僵化的观点看待城市遗址的做法越来越不合时宜, 现有城市遗址的主体部分需要承载不断变化的功能需要, 并保持遗址景观本身的可持续性。平衡遗址景观的“可变”与“不变”问题已然广泛存在于城市遗址景观开发的实践中。

2.1 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城市遗址景观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范畴, 多元的价值使得文化遗产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宝贵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上的稀缺性, 同时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3]。城市遗址作为城市整体环境中的一部分, 也是承载居民城市生活的场地, 是一种特殊的空间资源。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战略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鉴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 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必须与长远发展相协调。在城市景观系统中可持续性体现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调性, 包括两层含义:首先, 遗址景观可视为实体性景观构成元素, 包括各种生态链和物质流;另一方面, 还包含承载于实体景观元素之上的文化背景和人文资源, 属于非物质遗产。城市遗址景观的可持续利用首先是物质载体的存续。虽然遗址景观旧有的功能随时代变化而消失, 但物质实体是城市社会记忆的载体, 体现地域景观特色, 从而以城市文化“名片”的角色融入现代城市景观体系。其次是城市非物质文化的延续。城市非物质文化是一个城市集体社会意识的反映, 同时也是居民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对城市景观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旧城遗址景观中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人和功能的认识, 实现遗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生存。

这样一来, 传统的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开始转向关注其中非物质的文化内涵对遗址生存的意义。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中, 保护方法由从外部控制转向遗址景观内部系统的调整, 保护内容从物质形态转向非物质形态, 转向内部非物质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下城市生活体现出快节奏、消费性的特征下, 城市遗址景观恰好满足了市民休闲、健身、观赏以及科教等需求, 因此出现了城市遗址公园、遗址广场、历史古街等一系列利用方式。例如在南京明城墙遗址景观带中, 城墙遗址是城市文化延续的象征, 城墙周边的绿地则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作用 (图1) 。遗址区域内的植物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衬托城墙的作用, 种类丰富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自成系统, 构成了有机的生物群落, 起到保持水土, 调节气候, 防洪固坡等功能, 给居民和游客带来了高质量的游憩、休闲空间。

2.2 城市遗址景观与当前城市生活所需要功能的对接

“遗产”的概念相对于“传统”来说是材料性的, 因此遗产的客观存在性是其主要的构成特征, 遗产必须是实物遗存, 即使是风俗、仪式、音乐、戏剧等无形资产, 也必须借助有形的人或物来表达和继承[4]。根据遗址实体的存在形式可以划分为3种:其一, 遗址物质实体部分保存完好, 且空间特征和原始使用功能传承至今, 变动较少, 例如一些民居、寺庙等建筑文物;其二, 物质实体部分尚存, 但使用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 比如城墙等构筑物;其三, 物质实体部分基本或者完全损毁, 只是保留部分空间特征, 更多的是依靠遗址的非物质部分传承其存在意义, 比如一些旧城街区遗址, 仅存地名或者少量建筑。针对遗址的这些存在状况, 可以归纳其使用属性基本有如下几种:首先, 延续其原初使用功能, 并且保持其物质部分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一般适用于文物;其次, 保持遗址物质实体的完整性, 并且保证遗址环境风貌的一致性, 而开发新的使用途径;再次, 保持遗址的部分空间特征, 使遗址作为城市的文脉延续和历史文化宣传手段, 以隐形的方式融入城市环境。

1961年, 简·雅各布斯 (Jane·Jacbos) 在她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一书中,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城市的多样性”概念, 指出了多样性是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5]。开放性保护模式正是基于将遗址景观属性和现代城市多样性功能进行对接。首先, 对城市遗址的保护采取分等级的方法。不同于传统模式, 开放性利用模式建立在对遗址信息详尽分析的基础上, 理清具体的保护内容和保护部位。针对不同价值的遗址, 采取分等级的保护模式, 在具备重要价值的遗址区域设计重点保护区, 必要情况下采取封闭式保护模式。其次, 对城市遗址景观的开发模式呈现更多元的途径。在重点保护区外, 设立与重点保护区风貌一致的保护缓冲带, 在遗址保护缓冲带的区域内, 可以植入多种城市功能, 为该区域带来活力, 最终形成“核心保护区-风貌控制区-新城市功能”的平面布局。最大程度地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使城市遗址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系统中。例如以南京总统府为核心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汇集了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建筑, 采取的是博物馆式的保护管理方式, 而在地块周边设立风貌控制区, 按照文物建筑的风貌改建周边建筑, 植入商业和展示功能, 打造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历史底蕴的休闲消费场所, 既保持了文物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又带来了经济活力 (图2) 。

2.3 遗址景观功能随时空转化而变化

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开放式遗址景观利用模式, 还意味着城市遗址景观必须能够迅速调整定位以实现其功能的转变, 为城市功能的变迁提供引导力。对于城市遗址景观来说,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保护, 更多的是遗址景观在体现场地精神文化, 同现有社会结构的结合以及相关经济发展上的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使得遗址景观功能随时空转化而变化。城市遗址景观的定位首先是能协调现有的城市系统之间的联系。这一过程为可视为静态保护向可持续性保护的转变。城市中人的生活和城市环境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 一方面人们依赖城市客体展开生活, 城市环境限定和满足人的生活需求, 而不同的生活需求会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环境, 如果城市环境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那么城市环境会承受来自人的主观活动的干扰而发生各种改变。城市遗址属于本身就脆弱的特殊环境, 更加容易受到人为干扰的冲击, 在城市人口激增而对城市空间不断需求的压力下, 许多城市遗址正在逐渐消亡, 所以除了保护遗址景观的物质形态外, 协调好整个环境体系中居民的城市生活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性保护的必要条件。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速度惊人, 这对现代城市的各种系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尤其在一些历史古城, 由于旧城遗址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在城市景观系统中处境艰难, 部分城市追求“有面子”的城市环境, 将许多有价值的遗址遗迹一概拆除来处理, 而新建的城市景观建设又没有形成地域特色, 因此产生了“千城一面”的局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目前的保护和利用也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模式, 对遗址遗迹的划分以及定位相对模糊, 容易产生孤立看待的态度, 保护和开发的活动多偏重于一些文物价值高的遗址, 而对景观价值和城市文脉发展有潜在意义的遗址重视不够, 不能形成具有前瞻性的设计, 仅仅简单的采用“保”、“留”和“拆”这几种形式, 给城市遗址景观带来巨大冲击。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来源于社会意识对遗址景观的认识不足, 另一方面来源于遗址功能转换方面的迟缓。在社会节奏加快的时代背景下, 遗址景观必须能够适应场地属性的变化, 快速融入城市生活中, 为场地活力的延续提供支持。例如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 将巴黎最大的屠宰场遗址改造为城市公园项目, 是城市遗址景观成为城市功能转型的催化剂 (图3) 。使得该区域能够包容纷繁复杂的城市活动, 无论有计划的无计划的、可以想象的和未曾想象过的, 并且应时而变[6]。

3 结语

开放性利用模式在综合分析遗址属性和现有保护模式的基础上, 关注保护和开发的相互促进关系, 是实现遗址可持续性利用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适用意义, 是一种规范实践活动的合理策略。开放性遗址景观利用模式基于遗址信息的充分收集与分类, 明确不同种类遗址的自身使用属性, 是处理遗址与城市生活需求, 遗址与人的活动, 以及衔接遗址现状功能和未来功能的有效手段。由于遗址景观所处的城市环境在不断变换, 其景观区域内的资源、能量和人文背景会经受不同程度的冲击, 开放性利用策略能疏导遗址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城市遗址景观的开发和利用模式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UNESCO.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R].Pairs:UNESCO, 1972.

[2]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 2011 (35) :45~47.

[3]顿明明, 赵民.论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关系及制度建设[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6) :16.

[4]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5]方可, 章岩.简·雅各布斯关于城市多样性的思想及其对旧城更新的启示[J].城市问题, 1998 (3) :3~4.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篇4

关键词: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综述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工业用地的规模及空间布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形成了大量的工业遗址。如何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保存城市工业文化特色、并重新组构产业价值, 使工业遗址改造再利用, 将是城市发展与特色营造的重大课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避免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1 相关概念

1.1 工业遗址

所谓遗址 (Sites) 即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 属于考古学概念[1]。套用上述概念, 工业遗址 (Industrial Sites) 就是人类工业活动留下的遗迹, 其中包含2层含义:一是工业遗产[2] (Industrial Heritage) , 属于不可恢复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棕地[3] (Brownfields) , 属于可改造再利用的闲置工业土地资源。

1.2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就是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对具有历史、社会、技术、建筑、审美启发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闲置荒废的工业空间进行改造再利用, 其空间主要包括场地、建筑、废弃工业设施、废弃材料、土壤、水体和植物等景观要素。其内涵不仅仅是将废弃的工业空间改造再利用, 而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 通过对工业遗址的艺术处理, 延续场地的工业文化特色。

2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研究进展

2.1 发展历程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是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兴起, 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领域。国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4]:20世纪60~70年代, 伴随着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开始出现;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地艺术家参与废弃地的更新实践, 矿区更新运动与大地艺术结合;20世纪80~90年代, 生态思想与生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 德国鲁尔区的更新标志着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成熟;21世纪初, 科技的发展和生态美学思想的普及, 促进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繁荣。

在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历程中, 德国对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废弃工业设施的循环利用和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促成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容纳和集合了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和理念, 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实践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5,6]。

2.2 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国内相继出现了工业遗址观设计实践, 国内学者在总结国外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进行理论提升, 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德国的鲁尔区是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 对于鲁尔区的复兴与其中的景观设计案例是国内关注的重点。王向荣[7]最早介绍了鲁尔区中的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和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 含蓄地指出当代景观设计师应该大胆探索并使用能“体现当代文化的设计语言”。丁一巨[8]多次介绍了欧洲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实例, 特别是对德国做了丰富的研究, 提出了“工业化的花园王国”概念。刘抚英等[9]结合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现场调研, 重点分析了公园设计者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整体布局、生态对策、尊重自然演化进程等方面的设计思想及具体措施。张艳锋[10]介绍了杜伊斯堡钢铁厂的改造, 以期为国内类似的废旧工厂找到理想的开发模式。李建斌等[11]重点对德国工业景观的建设进行研究与分析, 分别从旧有工业景观更新再利用到新建工业景观设计和建设2个方面进行阐述, 揭示其中蕴含的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建设模式。罗萍嘉等[12]则从景观层次与废弃构筑物适应性再利用2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的设计手法。

此外, 张杰[13]从政策、规划思想和开发实践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伦敦码头区改造的发展过程, 深入探讨了这一改造与英国总体经济结构变化尤其是伦敦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孙晓春[14]则对理查德·哈格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这一划时代的作品进行了分析, 认为他“在利用中合理保护”的做法值得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类似的工业废弃地改造学习和借鉴。虞莳君等[15]认为菲尔德设计事务所为纽约市清泉公园设计竞赛所作的获奖方案“生命景观”, 开创了生态风景园的新形式以及工业遗址再生的新范例。张健健[16]认为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设计竞赛获奖方案“树城”的设计理念, 无论是在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设方面, 还是在城市废弃地的恢复和重建方面, 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 是中国最早改造工业遗址最成功的范例, 其设计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古典园林, 更多地吸取了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等现代西方景观设计手法, 表现出人们在生态学更新设计思想、美学和艺术思想、多元化思想3个方面的追求, 为工业衰退所遇到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带来出路。简圣贤[17]分析了歧江公园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认为设计师对于场地的认识与解读存在不足, 过多地强调改造和再生而忽略了保护工业遗产的原真性。

张艳锋[18]从建筑、文化和产业等不同角度对沈阳铁西工业区的改造振兴进行了分析, 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手法。朱建宁等[19]介绍了改建日照市银河公园的指导思想, 以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历史文脉作为设计重点, 营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征, 又与现代城市肌理融合的城市公园。俞孔坚等[20]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绿地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 探讨了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 以及工业棕地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的利用途径, 在满足大型会展功能的同时, 为创造城市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性, 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景观。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型的都市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也为旧城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 体现了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新思路。于雪梅[21]以前民主德国援华项目北京798厂为例, 探讨了在旧厂房与旧仓库中打造文化创意园区的途径, 并对如何保护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了思考。李飞[22]把欧美出现的大多数工业遗址景观设计成果归为后工业景观的园林, 认为这种园林流派立于功能主义之外而继承了文化。

对工业遗址的改造是受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思想影响从“环境生态原型”生发出来的[23]。包志毅等[24]对土壤基质改良、植物种类选择和植物种植技术3个环节进行了分析, 从环境生态特别是植被恢复角度探索工业遗址景观设计, 反映了风景园林学科与建筑学科、城市规划学科不同的着眼点和理论背景。周曦等[25]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 结合生态学的观点, 对当前设计领域的所谓“生态设计”等一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3 结语

上一篇:穿刺灌洗术下一篇:链球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