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护工作

2024-12-26

文化保护工作(通用12篇)

文化保护工作 篇1

摘要:随着日益加快的全球化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被提到日程上来。本文对文化馆如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越来越高。文化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当地民族和民间的文化艺术遗产进行整理和搜集。新的历史时期,文化馆如何发挥其功能,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呢?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发挥自身的职能,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文化馆应对自己的职能充分利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广大群众都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挖掘夯实基础。通过宣传和普及工作的广泛开展,使全民都能更好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加强保护队伍的建设,做好培训和辅导工作

文化馆可邀请专家,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不同内容,还可利用业务干部开展日常辅导,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为更好的普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夯实基础。开展广泛的交流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并有针对性的给出指导性意见。与文化馆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对阶段计划和长远计划进行制定,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促进此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理论研讨作,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含量

作为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一项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它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托。对文化馆的业务干部进行组织,开展专门的课题研究,通过实践,对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同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律的摸索,及时总结和发现问题,在科学的理论支撑下,有序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化和科学含量不断提升。

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

(一)做好搜集工作,利用文化馆的舞台进行推广和传承。文化馆应将自身的师资优势和场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搞好文化团队建设,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开辟一条独特的道路。可通过业余团队的组建,开展摄影、书画、民间工艺和灯谜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广泛吸收文学爱好者、民间老艺人和民俗专家等各类人才协助文化馆,共同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挖掘工作,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不断的创新和加工已挖掘的项目,利用文化馆的舞台,不断的推广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项目进行挖掘,为今后的工作理清思路。将本地区协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够积极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社会化进程。文化馆还可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各团体踊跃参加举办的各项活动,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理清思路。

(三)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家底切实摸清。在普查的过程中,规避珍贵文物受到破坏和损毁。应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成果充分利用,对普查工作方案分类别、分地区的的制定。规避重复劳动,有序的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对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充分利用,保存和记载各种原生态的、立体的和可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和真实的记录。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生存环境、分布状况、数量、种类、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家底彻底摸清。

五、结语

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利在千秋、功在当代”。文化馆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完成光荣的使命和职责。

文化保护工作 篇2

自检自查报告

尊敬的考核组:

根据市委办《关于开展全市检查考评工作的通知》精神及《普洱市文化工作检查考评》评分要求,现将我县20文化工作自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分值20分,自评20分)

调整充实了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贯彻落实省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预算的盘子,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党委、政府重视文化工作,研究部署文化工作。建立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推进全县文化事业发展。

工作情况:一是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充实,同时,明确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县委宣传部内设机构,设副科级主任1名。二是根据省市有关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阿佤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决定》,《xx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xx县城私人建筑物民族特色“穿衣戴帽”工程管理的实施意见》,《xx县“八个一”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等文件,明确了文化建设工作发展目标任务、办法措施和相关政策。三是把文化发展和建设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经费投入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文

化兴县”发展战略,明确了“坚定不移地走加快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在全县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文化宣传辅导员,每人每月补助60元,纳入县财政预算。制定《xx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每年对全县各乡镇和各部门单位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考核,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之一,并将文化发展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四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等重要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五是加强对文化工作的调研,了解掌握全县文化工作情况,今年专门组织有关部门到部分乡镇和文化单位对xx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2篇。六是建立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全县文化发展。

二、经费投入(分值15分,自评15分)

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经费投入以及文化部门工作经费,确保地方财政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广电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到位。

工作情况:一是年内安排文化外宣专项经费10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1万元,阿佤文化传承小组工作经费10万元,图书馆公共服务经费6万元(报刊杂志2万元、农家书屋工程2万元、资源共享工程2万元)。二是投入5100万元用于县城主街道建筑民族特色改造工程;安排第十一届茶节闭幕式及木鼓节经费330万元;投入600万元拍摄电影《阿佤山》。三是边疆“解五难”文化大蓬车送戏

下乡活动经费5万元。歌舞团文化送戏下乡活动暨制作服装道具经费5万元。四是广播电视专项经费13万元(广播电视开路电费5万元,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3万元。村村通工程项目维修维护费5万元)。广播电台更新设备经费20万元,电视台更新设备经费、新闻补助经费40万元。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建设项目经费30万元。五是安排县民族歌舞团参加《我要上春晚》、省第十一届新剧目展演、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省市群众文化广场舞蹈大赛等文化活动经费60万元。全县用于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惠民工程等文化建设工作的经费投入约6325万元。

三、文化事业建设(分值20分,自评20分)

贯彻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做好标志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实现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

工作情况:一是始终把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入学、看病、学科技、听广播、看电视等民生问题作为施政理念的重要着力点来抓,认真贯彻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巩固边疆解“五难”成果。目前,我县完成20户以上“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安装9592套,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7%和98.1%,年主要对各乡镇“村村通”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完成了“两基”迎国检工作,2011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1%,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脱盲率达99.5%,五乡两镇均建有成人技术学校,2011年,县医院引进德国西门子双排螺旋CT、日本电子胃镜、彩色多普勒B超后,又购置

了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大大提高了对各种疾病的诊断率,让xx人民大病也不用出县就能诊断、治疗,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通过落实各项政策和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等,使边疆解“五难”工程取得了实效,给贫困山区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建立“农家书屋”拓宽文化服务方式,丰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目前,全县共有农家书屋34家,爱民书屋6家,总占地面积约2050平方米,藏书约6万册,有效解决了群众看书难的问题,5乡2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二是全面启动了县城建筑物民族特色改造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重点项目。实施县城建筑物进行民族特色改造,目前,主街道勐卡路沿线已开工实施建筑物民族特色改造62幢(含完工34幢,在建28幢),一期主街道改造工程完成后,将继续向其他主要街道延伸,有序推进。江三木落剧院作为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重点打造,同时,加强对佤族博物馆、群众体育健身设施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管理,真正发挥其作用。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普洱茶节闭幕式暨2011中国佤族木鼓节大型文化活动,活动期间举行了乡镇民间歌舞展演、迎宾晚会、闭幕式展演、千人拉木鼓、剽牛、篝火狂欢等系列活动。“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组织各乡镇开展文化活动312场次,参加活动78000人次。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书法、摄影、美术作品展览等系列文化活动,得到了全县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四是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佤族神话史诗《司岗里》,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对现有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佛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纪念碑”、“勐梭大寨佛寺(原傣文碑)”、“勐梭南归佛寺”进行维修保护。第二批阿佤文化传承小组学员顺利结业,完成第三批阿佤文化传承小组招生工作。五是县图书馆、文化馆及体育健身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已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县图书馆总流通册次为11786册,借阅人次10280人次,资源共享服务7121人次,举行“读书宣传周”活动,积极为干部职工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书刊;县文化馆免费向观众开放书画摄影等展览。佤族博物馆投入使用,全年接待参观人数1050人次。

四、体制改革(分值10分,自评10分)

按照中央省市要求,进一步深化县民族歌舞团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广电网络传输机构整合,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落实文化体制改革政策。

文化保护工作 篇3

关键词:民间文化;非遗;保护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含义与中国古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含义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社会与科学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所以许多依托传统社会语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为继或后继无人,所以要想保护这些珍贵的传统遗产,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法律是必要的,我们可以从古人的经验中总结出一些适用于现代社会的非遗保护方法。中国古代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官方。即当权政府制定的相关保护措施以及文献整理工作;2.民间。即民间文学者、人民大众个体性质的收集、记录和保护等工作。

一、政府保护非遗的措施需更加完善和明确

古代时期各朝各代都有设定相应的官职来保护民间文化,并且政府也相当重视这一工作。我国在2004 年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并且在这之后出台了若干政府文件,它们既体现出我国非遗工作的特性,也反映出官方对于这种文化事项的态度。至此,这场兴始于21世纪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持续而热烈地上演着。从这场文化运动发展的态势不难看出,它由政府主导、组织,参与者包括了学界、群众、媒体等多方力量,他们都以各自的角度解读着这场文化活动。到目前为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已经超过10年,在广大学者的广泛参与下,它已从政治层面转向了学术层面。在中国各省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艺术研究院下属部门的非遗研究部等,但总体来说还是拥有一定的缺陷,例如保护各地非遗项目的力度问题、传播推广问题、知识普及不到位等问题。非遗的保护工作如今被称为“抢救性”保护,说明其工作开展的迫切性,所以政府还需在此方面进行更细致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当地非遗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因地适宜地制定让非遗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时时关注非遗发展动态。

二、利用传媒加强非遗知识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

在中国的历史时期,传统农业的生活环境使得民间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延续性的发展。但如今的社会出现了剧烈的变革,导致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非遗的延续带几乎断裂,并且非遗的普及层度还非常低,有很多群众只是听说过非遗,或从媒介当中看到过非遗的节目、讯息等,所以要意识到,光是政府的力量来保护非遗是远远不够的。一味宣扬发动群众保护非遗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加大对于非遗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群众意识到了非遗的重要性之后,非遗的保护性工作才能从被动型转换为主动型。这就需要政府做长期持续性的宣传工作,使非遗的保护渗透到人民大众的生活当中去。

传媒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如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乃至自媒体都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了。例如,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迅速、操作便捷且信息海量,并且它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而言,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自主选择性,每一个新媒体的使用者都可以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每个使用者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和宣传推广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传播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和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三、教育层面加入非遗知识的传播与学习

在古代时期,民间的传统文化大多都是以家族的血缘关系或者师徒关系来传承与维系,当下的非遗传承也大多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着,然而这种传承方式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变得尤为脆弱和不堪一击,所以寻求更好的传承发展模式是必要的。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可行的良性发展模式,青年一代的文化传承才是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如今,也有不少地区通过将部分非遗写进教学书本、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教学等方式向青少年传授非遗的技艺与知识。在此基础上更需要做的是探索更好的教育与传承方式,使得青少年能够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学习与探索。

四、鼓励文化工作者、兴趣爱好者深入研究非遗

从许多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所以,这种优良的传统也需要在当今社会继续传承下去。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之后的时代发展中彻底消失于大众生活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如古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悉心收集与记录,于后人而言,也都是丰富的知识和遗产。如今,非遗也成为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这对于非遗的保护与探索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与建议,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研究也能够探索出非遗更多地意义与价值。

五、结语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华文化,留下了灿烂辉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遗产。中国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借鉴古人的经验,同时挖掘其特征要素,以宽广的胸襟和气魄来正确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共生中求得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

[2]王钧.探析非遗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实现途径[J].教育论坛,2013(08).

[3]宋建林.中国古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2015(07).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文化保护工作 篇4

一、明确认识, 认真学习, 做好宣传

从事此项工作的文化工作者, 首先不要把保护看成负担, 要在思想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之瑰宝, 中华民族的精髓, 是一个民族价值的体现。如今我们的许多文化都面临失传的危险, 我们要立足建设先进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保护文化生态的角度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并向群众广泛宣传, 从而带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入到此项工作中去。与此同时, 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定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由民众集体创作, 在民众中世代传承, 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形式, 有它客观的评审标准, 每个类别中又有许多不同的种类, 明白懂得了这些我们才能知道现在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然后才能着手工作。

二、在认定后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全面普查工作

要做好挖掘工作, 首先要从最基本的点做起。所谓的点就是最底层直接拥有或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或人, 小到拥有者个人。我们要做好挖掘工作的前提, 就是要全面搞好细致的普查工作, 这是面上的普查, 也就是撒网。

普查应从小范围扩大到大范围, 有计划的按地区、分类别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首先要从最基层开始层层逐级上报。在农村中可由当地文化站或文化中心去普查, 然后报给上级馆, 馆报给主管局, 再统筹安排申报, 确定申报单位。在城市中文化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 与有志于此项工作的热心人去按片、按社区逐一普查、调研, 并逐级上报, 划分责任单位去完成申报。也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 分项普查, 了解此项工作的分布状况, 并予以查证, 其相关内容包括:调研项目濒危现状、其主要特征、传承谱系, 在当地的影响力等, 从而立项申报。我们也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工作。如1983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有现代曲艺总表, 上面记录了346种曲种, 而现今已经有了500多种, 那些没有的曲种可以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从而进行拾遗补漏,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了解一些项目。

在2006年我县二人转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 我们又有针对性的以分类的方式对全县的传统文化、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等做了细致的普查与调研, 从而筛选出可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并对可申报项目进行深入调研, 认定其可行性, 从而确定立项。2009年至今我馆已申报非遗项目16项, 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4项、其余为县级。因此有针对性的、按分类做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摸清家底、防止遗漏, 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期主要任务。

三、要认真做好普查后总结工作

项目确立之后要撰写本地区普查、申报的总结报告。报告以文字为主, 标明普查工作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项目的主要价值和特征、保护计划等, 并配以必要的图片和音像资料。然后按照全国统一的体例、标识, 绘制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 提交本地区保护项目清单。

四、申报成功后, 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期的保护工作, 保护工作应主要分为三大步走

1. 保护传人的工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要立足于传承, 只有传承才是更好的保护。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工作就是保护人, 也就是保护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没有了传人, 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消失, 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保护传人很重要, 我们大体从这几方面去做。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保护此项目的具体情况, 给传人每月每年生活上的资助和补贴;对在日常生活上确实有困难的传人要制定细化的资助方案, 细到每月应给多少钱的资助, 如何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这样他们才会有能力, 也会更有热情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去, 有了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后继有人。

2. 保护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很重要。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受市场、时代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如今现代化社会中不占有主要地位, 许多原生态的东西因此会被许多人及时代所遗忘, 但它博大精深的技艺和文化却记录了历史, 记录了文化的发展, 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强调原汁原味的东西, 不要改掉以前不好的东西, 我们要立足于保护文化生态的角度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多原生态的东西一旦失去了, 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保护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保护了我们自己古老的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就黑山二人转来说, 我们更多的保护工作放在了如何传承传统黑山二人转独特的演唱技巧上, 也就是西派二人转干板夺字的演唱特点, 而不是保护现在的二人转及其碎片。如现今已发展了的二人转剧场演唱形式, 许多二人转演员在演唱二人转的同时, 要唱流行歌曲、戏曲、说相声、甚至要演小品, 缺少了传统二人转的演唱剧目、方式和特点, 那样的二人转不需要我们保护, 它们可以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适者生存。就黑山二人转的保护工作来说, 我们现在正从事这样原生态的保护工作:着手深入黑山老艺人中去收集在当地广泛传唱的二人转老唱本, 并把他们分类集结成册;收集有关二人转的经典道具和服饰;面对面采访黑山老艺人并为他们立传;拍摄老艺人完整的传统演唱剧目;建立西派二人转研究基地;建立资源库和陈列室;建立西派二人转培训班, 广泛培养后继人才。我们正在沿着保护原生态黑山二人转工作的路子一步一步走下去, 让真正原生态的黑山特色的二人转继续发展下去, 传承下去。但我们深知, 保护黑山二人转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不单单只保护这一项就行, 它连带着有许多子项目也需要我们花费一定的精力、物力、财力去保护。如保护黑山二人转不能丢下单出头和拉场戏, 不仅是对传人、唱腔等加以保护, 也要对它的舞蹈、音乐、理论 (包括板式) 等都应加以保护和研究, 这样长久的保护下去,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加饱满, 才能更好的得以发展。

3. 依靠政府职能, 借助国家、社会的力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哪一个人, 哪一个部门的事情, 它需牵一发而动全身, 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持, 无论是保护老艺人, 还是保护原滋原味的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做这件事情, 因此资金短缺是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难题, 这就需要国家和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 我们要多向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意义, 使他们认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感和重要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予以经济上资助。也可以通过引导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去促成更好的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文化保护工作 篇5

一、濠河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区现状概况

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大约为326.2公顷,以古城河和宋元以来的古城址为核心,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优秀历史建筑52处,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地域,其中寺街和西南营历史街区相对完整,此街区中存有众多各个历史时期精美的宅第院落,留下了众多的名人遗迹,是南通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90年代以来,编制了濠河风景区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治理水体,搬迁濠河两岸工厂企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公园体系和绿地系统,1992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苏政发[1995]147号文《关于公布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通知》)。

二、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相关规划编制情况

2002年,结合《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2-2020),将濠河历史文化区保护纳入总体规划,强化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维护古城的基本格局。

2003年,从南通近代“一城三镇”的历史格局出发,委

托清华大学编制了南通近代第一城历史遗迹遗址保护规划,重点对主城区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唐闸、狼山、天生港的近代遗迹遗址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2004年,委托同济大学对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寺街、西南营历史街区编制了专项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化完善寺街街坊、濠南路、环城南路近代风貌区保护规划,按文物古迹保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和环境协调区、编制相关的旧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风貌景观地段和建筑的保护措施,提出了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同年委托同济大学编制了南通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已通过了专家论证。

在上述规划的基础上,2005年,委托南通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编制了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对区内的水系、公共绿地、文物古迹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了蓝线、绿线、紫线的控制要求,对保护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视廊控制等提出了相关要求,实施全覆盖。

三、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濠河位处城市中心,功能聚焦过密,用地结构不甚合理;二是开发容量过高,保护历史风貌刻不容缓;三是区内历史街区居住条件欠佳,缺少绿地等必要的公共空间,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街巷狭窄,消防、道路交通状况令人堪忧。

四、落实措施及计划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组织机构设在濠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实施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系。二是制定历史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将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纳入法定化、规范化管理体系。三是实施严格的蓝线、绿线、紫线规定。四是加强保护区周边环境整治,按规划逐步包装整治,达到统一、协调、美观的总体环境。五是加快实施寺街、西南营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六是多渠道筹措保护区保护资金。七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八是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九是加强文化遗产管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十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教育基地。

文化保护工作 篇6

摘要:

说到非物质文化人们很容易就想到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就是在博物馆展示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同和保护。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发展服务,并且公开的永久机构,在设计学科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首要的就是对博物馆的设计工作,同时达到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博物馆;设计学科

一、设计科学参与分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概念

对于非物质文化就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技术和思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留,也就是博物馆收藏的目的,主要就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同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向公众开放非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设计科学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非物质文化的可参观性,对于博物馆就是研究、收集、保护和传播这些人类的见证物,非物质文化就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传承的文化表现,这些都是和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博物馆应当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博物馆固有职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过程中,博物馆就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这些文化都是通过博物馆一一展示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去了解非物质文化,对于这些都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真实的写照,博物馆的藏品都是具有物质形态,是人们进步的对照物,对于非物质文化也就没有物质形态,这些是通过文表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没有物质形态但有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包括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文化场所和对其过程记录的文字、声音、影像资料。这些物质载体与博物馆藏品之间有着相当大的交集。许多原来的博物馆藏品可能因为其自身可以揭示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与工艺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反过来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又可能因其自身的艺术性被博物馆收藏而成为博物馆的藏品。这也就是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的展现形式,同时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设计科学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设计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精髓

非物质文化的精髓就是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主要就是整理、发掘、弘扬、传播主题文化的存在,这些都是通过博物馆展示传来,也即是设计科学的主题工作,对博物馆精心的设计就能很好的展现非物质文化的主题,要做好对着文化主题的展示,也就必须对这些文化的载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要放置与此相关的藏品,同时设计一些辅助的展品,并对这些环境进行配套设计,这也就能够充分的展示非物质文化的主题,同时也更好的提醒了人们,也就会更加注重非物质文化,也就会共同去保护非物质文化。

(二)设计科学加强了博物馆的保护作用

非物质文化和一些具有形态的文化遗产是一样的,都是人类祖先在历史上遗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财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和维护和平都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这些任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联系,然而保护文化遗产也就是博物馆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就是今天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者,博物馆应创立跨学科、跨行业的方法,使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文化遗产融为一体。制定一定的标准,在设计科学种做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将物质文化和保护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

(三)设计科学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在定义、藏品、文化、职责方面均有着紧密的联系,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博物馆的神圣职责。随着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规模开展,一套有别于原有的文化文物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作为博物馆工作者我们不禁发问:在这个正在形成体系中,博物馆应当处于什么地位?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作中,博物馆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准确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的地位,对于博物馆而言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准确界定非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的地位,是博物馆积极参与非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保障。关于非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的地位目前在国内还相对较少,在国际上也比较模乎,在此笔者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学的一般规律,将非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博物馆的地位以及非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的作用。

(四)设计科学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

每当说到博物馆的功能时,我总是最喜欢引用史树清先生的一句名言,即“藏文物、藏图书、藏人才”,而历史文物、图书资料和专业人才都是开展遗产评价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对遗产的调查与申报过程中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必需有相应的作为道具或制品的文物藏品作为佐证,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谱系必需以详实的文史资料作为辅助,讨论遗产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必需要文博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探讨论证。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设计科学参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对物质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更加引起的人类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博物馆也会更好的理解文化遗产,使自己拥有的历史文物、图书资料、专业人才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同时也充分发挥博物馆在遗产评价问题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庄杰.浅析设计学科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意义[D].建设教育,2011

[2]陶庆.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现状[D],2013

[3]朱祥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价值理念[D].中央党校,2009

文化保护工作 篇7

一、“建档保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首要步骤

保存是将散落在民间群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收集、整理、建档,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有效的保护起来,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步骤。

众所周知, 万丈高楼平地起, 打好基础是关键。就如中国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基, 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根本元素。我们只有将开展全面普查得到的濒危的、动态及非动态的文化事项首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摄像、刻录光盘等如实的记载下来这样才能使依赖人类口传心授的传统知识与技艺不随老艺人的故去而消亡, 更不会被历史遗忘, 才能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可记忆、可研究探索的文化宝库。

二、学好档案管理知识,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建档工作的核心内容

档案管理是系统性、科学性的重要规范, 是整个建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一项专业性强、可操作性实用的工作。这项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人们来讲, 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更是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这就要求建档人员不断学习档案管理知识, 系统的了解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 例如档案工作与法制建设、档案管理、专门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档案保护技术、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素养等内容, 以及如何对各类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立卷、归档、利用等管理内容, 全方位的了解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档案得到完整保存。

三、创新思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建档工作的重要载体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新已经不是新鲜话题, 创新也离不开理念的创新, 离不开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尤其需要树立在实践中创新的意识, 要有目的地创新, 要敢于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 活化载体、培树典型, 都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建档工作的再发展。一切保护中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发展, 面对具有复杂、多样、动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形势的发展要加大创新力度, 在原有的建档基础上, 各机构要建立大数据库网, 使得由点到现、由线到面, 最终使得成为一个整体;同时, 利用整理的过的数据进行分析, 将分散信息进行汇总, 一段时间或一个阶段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梳理、研究、再发展, 是我们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建档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多文明古国,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形式就往往依托于各代文学、艺术家等收集、整理或口传身授。使得在这历史链中我国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历史记录, 非物质遗产档案在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发掘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各民族历史, 进行民族传统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建档工作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活态性, 因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持其活态性, 活态性怎么保持, 只有靠传承并建立完整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然而,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建档”的内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就是说, 只有采取了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建档等一系列措施, 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工作 篇8

为了总结和提炼10多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经验, 全面部署和安排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 使制度建设更加符合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需求, 文化部非遗司分别起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和《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会上, 各省 (区、市) 文化厅 (局) 代表分别根据本地非遗保护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就两个文件和相关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围绕对两个文件内容的讨论, 会议进一步提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工作要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 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为指导思想, 着重抓好6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非遗工作制度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规划编制, 全面建立督察评估制度。二是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逐步扩大非遗传承人群的参与面, 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总体素质, 使保护传承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三是制定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走进生活、增加就业, 促进非遗领域形成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乃至国家品牌。四是促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出鲜明特色, 积极开展评估工作, 做好整体性保护规划, 为保护实验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五是办好非遗节和非遗博览会, 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展示交流平台。六是精心实施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 选好选准记录对象, 有序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

会议要求, 各地要继续着力做好各个门类的非遗项目保护工作, 继续加大对非遗学历教育的支持力度, 将非遗工作与公共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非遗保护工作战线要特别提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提倡加强学习、潜心钻研。

文化保护工作 篇9

一、知识产权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分析

(一) 有利于避免公权保护的缺陷

确保公权保护的质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质量保护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 各地方政府的重视度不一, 有的地方缺乏必要的保护资金, 所以无法有效、全面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甚至很容易致使其出现权力失控的问题, 进而也会严重损害和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有利于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乱用

知识产权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可以确保其使用的质量, 避免其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而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发展和保护。在知识产权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件下, 必须要取得相关管理部门的同意许可, 并且还需要提供适当的价格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个人知识产权, 也同样有利于社会整体的文化创新发展。

二、知识产权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保护策略

(一) 采用多层次的法律制度

在法律层次方面, 我国已经制定了几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比如《非遗法》等。但是《非遗法》 中所编定的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大都不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它仅仅起到了衔接二者的作用, 所以为了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必须要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中所编制的各种内容进行增添和修订。另外, 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方面法律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要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 比如在我国制定的《专利法》中就有一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制定的法律规定, 而《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现阶段也正处于修改和起草阶段等等, 这些均有利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用的质量。

(二) 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传统的知识产权均有一定的时效期, 通常为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 但是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讲, 保护期限依旧比较短, 并且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到期后, 各种保护的知识产权就不具备法律保护特性, 即成为了公共产权, 所以传统保护时限的知识产权期限无法有效地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需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同时还要确保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可以得到持续的传承和发展, 只要满足发展的需求, 就应该继续进行续展, 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长久、持续的保护。

(三) 建立并完善登记制度

在法律规定中, 各个法律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权利保护主体, 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到的人数比较多, 所以要想明确权利主体就显得比较困难。同时, 相应的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也不是单靠某个人即可完成的, 而是全地区或民族共同创造的成果, 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具有群体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无法直接确定某个人或组织为特定遗产的权利主体。基于此,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改变权利主体的确定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比如将某个特定区域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 并建立和完善相应遗产的等级制度, 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 建立法律保障和责任制度

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要尽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使人们充分了解这些内容, 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以及区域经济和物质保护的和谐统一。可以通过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监督机制来对省区的侵权行为进行打击, 避免不法分子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比如建立警告制度和刑事责任追究制度等。

总之,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为了确保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持续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必须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同时要健全相关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 以确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确切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孙红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J].青年时代, 2015, 23 (11) :52-53.

文化保护工作 篇10

一、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

当今这个时代,还有不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的跨时代特殊人群,他们都曾经历过新旧社会的交替和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他们对历史遗留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少有所了解,不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历史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或者知之甚少。然而,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放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其消失乃至毁灭,历史就必然会出现断层,势必导致我们的今天和未来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对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

就绍兴南部山区的稽东镇而言,这里原本为古越腹地,当越王勾践还栖身于平阳旧都之时,稽东地区乃古越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所谓“断发文身,茹毛饮血”的时代,即古越先民典型的狩猎生活时期。因此这里留下了从远古走来的冢斜古村落遗址,也留下了一大批在漫长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同姓村落聚居,更残存为数不少的村落祭祀场所——祠堂、庙宇,还遗留相当数目的具有人文价值的老台门和古老住宅。然而这些保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被肆意摧毁,仅存遗址;有的因长期失修,面目全非;有的破旧不堪,面临倒塌,岌岌而可危!这些文化遗产如再不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后人将永远见不到这些祖宗世代遗留的历史踪迹,紧迫感可想而知。

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更为紧迫。稽东山区向来人多地少,粮食严重短缺。客观环境决定稽东先民们长期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故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特别多。谁的手艺高,谁就多挣钱。彼此相互竞争中涌现出许多能工巧匠,其中有木匠、蔑匠、漆匠、泥水匠,还有箍桶、修缸补甏等各门手艺几乎全齐。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大潮的到来,乡镇企业兴旺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传统的手工艺已不再是人们谋生的出路。于是有的手艺因没有传人而失传,有的师傅已经垂老,虚度余生,有的则改行从事他业。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后人将不知其手工艺为何物。已传承千百年之久的传统工艺岂非荡然无存。我们将不知不觉成为历史的罪人,遭后人唾骂!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紧迫显而易见,因为有紧迫感,人们才会努力去做。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依仗国家的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广大村民自觉保护意识,使基层的所有人自觉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使命感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校庆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段话为历史文化成果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继承前人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摒弃消极的东西,汲取积极的营养加以发扬光大,目的是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给我们以启示:搞好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也是时代的召唤、国家和人民的期盼。我们这代人肩负的历史责任重大而艰巨,每个人心中必须有一个使命感。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决定了这种使命感。人们有了这种使命感,才有可能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行列中去。

稽东镇虽地处绍兴偏僻的边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可没有因一味追求经济开发而大规模地拆迁改造,这使得一大批祠堂、庙宇、戏台、老台门得以保留下来。该镇有幸成为浙江省第五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唯一的试点镇。经过周密细致的普查登记,发现有价值的文物有300处之多,其中有不少为镇内新发现。目前全镇共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点10处。正因为镇基层领导和民众有保护文物的使命感,所以,近年来镇内文物保护成果多多。镇内村民积极配合上级文物保护部门,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短短几年内,保护修复了仙岩寺,修复了裘村的三官庙,还修复了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尉村祠堂、古村落冢斜的余氏宗祠、永兴公祠(永兴公即唐代大书法家、思想家虞世南“南镇永兴公”之封号),还有王村的王氏宗祠,这些都列入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正因为基层领导和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使命感,2010年12月,在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中,冢斜古村落被国家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昭示了这一古村落对大禹后裔的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家岭罗汉会”,也入选绍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正因为基层群众有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使命感,稽东镇许多村落这些年来大兴修志续谱之风,群众有信心开展这一浩繁的修谱工程,使那些早已散散佚或消失的族谱得以延续下去。如今已顺利完成修谱工程的有冢斜村的余氏宗谱、车头村的李氏宗谱、俞村的俞氏宗谱,霞堡村的沈氏宗谱、后坞的胡氏宗谱等,而且仍有不少村落的宗谱正在酝酿和准备之中。

所有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依靠基层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办好。只要人们心中存有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与使命感,领导思想重视,群众积极参与,就一定能把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

摘要: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能单纯依赖国家专业文化部门,基层领导、群众必须要有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领导思想重视,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把事情办好.

关键词: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紧迫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国校外教育:中旬》第2010年第九期。

[2]、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古越遗韵》——绍兴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总揽第91页、127-131页。

文化保护工作 篇11

广东非遗保护工作发展瓶颈

组织机构方面。2009年省文化厅挂牌成立非遗处,全省现有4个地级以上市文化主管部门设立了独立的非遗科,其他多在公共文化处(科)或文物处(科)加挂牌子,部分地区甚至无专人负责,工作联系处于被动状态。2005年在省文化馆加挂省非遗保护中心牌子,至今仍没有独立编制。各级非遗保护中心除个别市县有独立编制外,大都挂靠在文化馆内。

基础设施方面。广东现有6个地市、14个县区建成市、县(区)级非遗展示馆,省非遗展示中心项目列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重要建设内容,但该项目建设用地一直未落实。许多地市县区未将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制约了非遗保护工作整体化、科学化进程,严重影响非遗保护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专业人员方面。许多市县(区)没有专职和专业熟悉非遗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整理、撰写有关材料能力不足。一些兼职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遗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对非遗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匮乏,使非遗保护工作总体规划和前瞻性研究缺乏,规划、政策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具体,工作科学性欠缺,严重影响了非遗保护工作。

整体性保护方面。文化部于2010年批准设立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也于2014年2月由文化部专家会议通过,已按程序报文化部批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计划设立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华侨文化、禅宗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生态保护区,省文化厅分两批批准设立了梅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雷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广府文化(越秀)、(中山小榄)和瑶族文化(连南)、(乳源)等六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因地方政府、专家观点分歧较大,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禅宗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进展缓慢;非遗保护实验区规划整体性不足、重开发轻保护现象,不利于非遗保护可持续性发展。

法律法规方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于2011年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后国内第一部地方性配套法规。2008年省文化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4年修订出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配套出台《2014年省非遗专项资金申报指南》。2014年9月《广东省文化厅关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实施。《广东省粤剧保护办法》(草案)已经提交省法制办审议。但因非遗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不配套等问题,认定的传承人存在获得外国绿卡和香港、澳门等非广东辖区居民情况,出现了“候鸟式”、“外省籍”传承人等现象,给相关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广东非遗保护工作建议

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探索非遗保护工作的“广东经验”,使非遗保护工作中“广东模式”更加完善,建议如下: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工作原则第一是“政府主导”。政府主导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需要发挥政府在非遗保护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形成非遗保护的合力;需要政府分管机构牵头组织非遗保护机构,发挥专家智囊团作用,建立咨询研究和督办检查机制,吸纳省内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因此,构建省市县三级独立编制的非遗保护机构迫在眉睫。

完善考核督办和激励引导机制。一是集中督导。以政府名义开展非遗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专项督导,督促各级政府将非遗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逐步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提升辖区内非遗保护工作水平。二是建立考核督办机制。需要将非遗保护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与民政、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工作一样,同布置、同督办、同考核。定期或不定期由省级非遗保护部门组织对市、区及县(市)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进行督办检查。三是健全激励引导机制。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资助扶持、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和扶持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与教育培训部门结合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对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懈怠非遗保护工作,造成非遗项目遗失、破坏的单位和个人,依情节轻重进行告诫惩罚,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健全协调机制。经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厅于2006年牵头8个厅局建立了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07年成立了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并制定了《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章程》,2013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但面对急剧转型的社会趋势,经济开发或城市拆迁中涉及文化场所、珍贵实物等非遗项目的很少征询文化部门意见,城市化进程中很多文化生态壁龛被消灭,让非遗保护失去了生存基础,非遗需要加强整体性保护力度,单靠文化部门难以完全解决。因此,需以政府名义建立非遗保护长效协调机制,对各部门涉及非遗的工作进行指导与规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省非遗展示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早日建成并引领、推动全省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及《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十项工程》提出的建设全省非遗展示中心、地级以上市要设立综合性的非遗馆、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设立专题性非遗馆或传习所的建设目标与任务。省政府要要求各地将非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两条腿走路”,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快速发展。

多元筹措保护资金。一是增加财政投入。广东在国家、省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经费投入上全国均属前列,但经费投入总量与江浙等地仍有差距。按照《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要求,将非遗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需省市县各级政府增加非遗保护专项经费投入。二是多元化引导社会投资。通过政策定向保护等方式鼓励传承发展;制定非遗项目进入市场经营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费规费、人事编制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发展促保护;鼓励社会乡贤、华侨等投资非遗基础设施,并给予一定荣誉。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化保护工作 篇12

一、媒体在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看, 杭州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以不同的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保存和传播工作。传统媒体中的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中的互联网都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长,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图片、照片、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 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宣传并建立了系统的档案和数据库, 切实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工作。的确,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大众传媒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文化的传承则是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各类大众传媒利用自身的优势, 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报纸利用信息容量大的优势详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电视传媒则利用视听结合的优势发挥视觉冲击的力量,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视听感受, 从而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网络则通过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在大的门户网站设立专题网页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保护。正是由于各类媒体的协作努力, 才有了杭州市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此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人际传播,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面对日益扩大的社会需求和新的文化语境, 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方式由人际传播逐渐变为大众传播。涉及了音乐、舞蹈、美术、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各个领域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 已经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 而是在更广阔的社会网络和更复杂的社会层次中, 经由大众传播媒介收集、整理、出版、发行得以广泛传播的。这些古老的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文化遗产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再现成为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的佐证。利用媒体的纪录、再现、表现、宣传功能将我们的根留住, 使我们的血脉得以畅通、延续时代赋予传媒的历史使命,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媒体成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助推器

1、以活动为载体, 加大宣传。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组织举办了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演、汇演和民族民间文化节等文化活动, 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首届浙江文化艺术节杭州主会场的活动就重点推出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除了展示成就, 就是要着力打造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列入假期后使媒体的宣传空间大大增加, 2009年实施的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休假制为媒体加大宣传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四个文化遗产日, 国家文物局建立主场城市申办机制, 杭州被确定为首届主场城市, 关注度极高的主场城市宣传活动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这对于进一步宣传和保护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2、新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杭州市将普查工作网络深入到每一个村庄, 采用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这对于杭州市摸清家底, 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媒体在提高国民保护意识方面功不可没。

众所周知, 大众传播的重要效果就是通过它所传播的内容去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在传播中要运用媒体的力量普及保护知识, 培养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参与意识。2007年3月, 《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八个村向全省农民发出的《我们都来“种文化”》的倡议。以“种文化”为载体, 宣传和挖掘已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活动的重心。各类媒体利用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将一台台文化饕餮盛宴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通过影像、音乐、文字、图片分享了其中的精彩。它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让地方传统文化的现状、保护和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

4、建立激励机制。

除了经费保证外, 2009年, 浙江省文化厅联合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浙江、浙江之声等媒体举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以鼓励更多的新闻工作者投身其中。

5、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进行保护。

即将落成的刀剪、扇业、伞业三个国家级博物馆将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展示传统文化的经典。利用最先进的录音和录像技术,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数字化保护成为新的手段。大众传媒凭借着先进的传媒手段和传播技术,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扩大传承范围、延长传承时间、丰富传承内容方面令人际传播望尘莫及。

三、媒体未来的努力方向及对策

首先媒体人要深入实际, 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样式, 走马观花式的收集的信息资料往往留于形式, 不能不能了解表征掩盖下的文化意蕴。它需要媒体从业人员深入到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中去, 挖掘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之“根”。

第二就是坚持各类传媒团结协作, 实现传播的立体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 单一的传媒样式很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 在进行报道时, 表现形式需要实现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样式的综合, 传播手段也需要实现平面与网络的综合, 在传播过程中构建起立体的、互动性强的感知环境, 营造出融合性强的文化氛围, 从而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将符合现代社会特性的新的文化元素和传承手段不断加入其中, 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长久生命力。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节目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 大力拓展传播渠道, 丰富传播手段, 重视并逐步推行碟片和互联网的运用传播, 发挥杭州市动漫产业的竞争优势, 将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遗产与动漫创作有机结合, 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使之更好地走向市场经营。

第四、开拓报道的新手段、新思路。大众传播媒介要通过媒介手段和传播内容的创新。中央电视台在第九届模特大奖总决赛上, 将传统文化与时尚艺术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参赛的模特儿在表演中展示的潍坊的风筝、徐州的柳琴戏、天津的评戏、北京的抖空竹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成为大赛的亮点。中央电视台历时15年时间完成了一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工程——《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实现了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古老艺术与现代传媒的嫁接, 300多部京剧名家的流派经典剧目和唱段, 经过流派弟子和再传弟子的音配像, 使京剧名家的流派艺术代表剧目完整保存了下来。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总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 它依附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在当今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的形势下, 我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乡村城市化”和“城市趋同化”趋势, 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 有的已经消失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媒体要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以媒介之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传统文化遗产、自觉成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传播者和开发利用者, 使传统文化遗产得以血脉相继、代代相传、荫泽后人。这是媒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职责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2]、刘丽华何军.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机制研究[J].北方经济, 2007 (1O)

[3]、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4]、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 2007 (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优化教学语言下一篇:教育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