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精选12篇)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1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便逐渐兴起。乡村自然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吸引着旅游者前来休闲、娱乐、体验、度假。但是,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 “乡村”的持久魅力却直线减弱, 阻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 对此颇有感触。本文尝试从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入手探究如下:
一、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的重头戏
乡村旅游已成为广大市民首要的选择。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空闲之余渴望重返大自然, 重温田园生活的悠闲, 与大自然如此近距离的体验, 享受宁静祥和的气氛, 借此逃避都市的喧嚣, 这些正是游客到乡村旅游得目的。五一黄金周虽然已过, 但位于福建尤溪西城镇七尺村的兴隆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仍然一片红火, 来自福州、三明市区的客人慕名到此垂钓休闲、游玩餐饮, 不亦乐乎。像这样的休闲渔业基地, 尤溪县已开发18处, 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加强民俗民风保护, 还原乡村旅游原生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不同文化层次的交流, 如果乡村旅游开发忽视当地特有的的文化蕴含, 一味注重扩大规模, 破坏乡村原生态风貌, 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1.避免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 还原乡村民俗文化的本真
人们习惯把乡村自然看成传统文化的载体, 乡村农耕生活就是旅游者十分钟情的内容。福建尤溪联合的梯田是天然美景, 极像山水田园画, 是喜欢农业观光旅游的人的好去处。层层叠叠的梯田、袅袅的炊烟、劳作的人群;群山环抱、绿树映衬, 周围7个自然村的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 弯弯曲曲, 是典型的“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的碎田块, 虽然没有什么开发, 但这里却保持着特有的原始风貌。没有宾馆、旅社, 你也可以在乡里或塔前、西芹周边的民房住下, 也可自带帐篷, 早上直接拍日出。清晨5:30起来, 已经太迟了, 太阳从对面山上冉冉升起, 照得梯田金光闪闪, 气势磅礴, 绵延整个中高山片区。
可是,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呈现出了负面影响, 最严重的是当地文化呈现不正常的商品化。位于福建尤溪的桂峰古民居村落, 虽然建设年代已久, 但古风犹存, 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 (明代后期、清代建筑) 、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作为文化名村的主要标志, 是承载各个历史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积淀。遗憾的是, 部分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 却在这里建起了新式洋房, 挂上饭店、宾馆的招牌, 这无疑是对古民居建筑风格的破坏, 政府进行干预, 实行强制拆除, 但民众是否真正理资助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三要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投入、文化扶持、税收征管、价格收费、文化产业、社会捐助等文化经济政策, 通过政策引导,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大力扶持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从而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三) 健全文化队伍建设机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扎根基层的文化队伍。一要配齐配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市文化馆既要按编制规定“齐装满员”, 又要配强配齐文化专业人才。每个乡镇 (街道) 也要按编制要求, 保证有2—3名文化站工作人员专职从事文化工作。二要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 鼓励有一定文艺专长的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创新方式, 通过比武、评优、培训、职评等多种途径, 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 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逐步健全农村文化人才骨干网络。三要要花大力气, 调动农村文艺骨干的热情, 积极扶持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建解其中的弊端呢?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 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五花八门的欺骗手段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 实乃乡村旅游者遗憾之处。还原民俗文化的本真, 再现乡村的真实面目, 找回乡村的淳朴民风, 实为是乡村旅游的最佳看点。
2.乡村人看乡村建设, 农村文化原生态主题不放松
避免乡村旅游走进误区, 我们应沿着农村文化原生态轨道前行, 用乡村人的独有眼光进行乡村建设。位于尤溪县中仙乡龙门场内的古银杏群,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 给这里贴上了“科普、绿色”的时尚标签。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建立了新的银杏生产基地, 茫茫群山遍植银杏林, 村在树丛中, 房在杏树下, 整个村落被镶嵌在古老的银杏林里。村民们的住房至今还保留着闽中传统居民的木质结构风格, 保持着乡村特有的古朴、自然、和谐。龙门场古银杏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此科普、探古、旅游、观光等, 给“朱子故里”增添新魅力。
三、加强乡村原生态文化多重保护, 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乡村是乡村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共同意愿。加强乡村原生态文化的多重保护, 营造“真实性”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和环境, 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应掌握当地乡村旅游中的特有文化资源, 综合评估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 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的特色, 使乡村旅游的内容和辅助产品不断丰富, 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保护。
乡村旅游原生态, 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乡村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 生存于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现象。福建清流县林畲乡是个集绿色生态休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之乡。境内地势平坦, 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尤其是茶叶、花卉、肉羊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龙泉渔庄”内有鱼塘10多口, 涵养20多种淡水鱼, 日可接待游客700多人次;渔庄可为游客提供钓鱼、抓鱼、游泳、下棋、品茶和品鲜鱼等活动, 是都市居民回归自然, 享受田园风光的好去处。林畲又是红色之乡。1930年1月, 为粉碎敌人的“三省会剿”, 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经连城入清流, 在林畲乡塘驻扎, 写下了“如梦令·元旦”的壮丽篇章, 并召开群众大会, 刷写标语, 点燃了星星之火, 至今仍留下了毛泽东旧居、红军夜校、红军井、红军医院、红军烈士墓等历史文化古迹和红军七师一团、红军十二团标语。
如此的返璞归真, 还原乡村的古朴神韵, 还乡村旅游一片净土, 这样才是真正的乡村文化和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样才可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立各类文体组织和文艺团队, 做到基本上每个乡镇 (街道) 都有一个文艺团队, 有一支质量较高的演出队伍, 提高农村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四要实施好“上虞市谢晋文化奖”, 加大对文化队伍和文化工作者的评优、奖励及宣传力度, 定期开展优秀文艺团队、优秀文化工作者等评选活动。
(四)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要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深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改革, 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建立文化督导评价机制, 定期不定期进行文化督查, 及时通报督查结果, 并将督查结果与工作考核桂钩, 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推行“群众监督制度”, 各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要聘请1—2名热心于农村文化工作的群众担任监督员, 对区域内文化阵地的建设、使用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促进基层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2
现代语境下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寻求相关的理论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针对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我们应围绕经济建设的重心,理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作 者:何玉嘉 HE Yu-jia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刊 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8(1) 分类号:G03 关键词: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多元化 经济活动 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三议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
由凯里学院主办的原生态文化论坛已经整整走过5个年头。5年来,论坛在许多理论问题上都已达成共识,但在这个论坛的焦点问题上分歧犹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还要不要进行原生态保护?
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在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也会变。故而,原生态保护理念的提出无论在理论的建构上,还是在实践的操作上都不具有可行性。但也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优秀、最纯正的传统文化基因,为确保基因的纯净性和稳定性,当然必须对其实施最严格的原生态保护。当然,作为唯物主义者,这些学者并不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变化。但在他们看来,这种变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譬如将中国传统泥人改造成西洋雕塑,将工尺谱改造成西洋简谱,将唐卡改造成西洋油画,将土布上的吉祥图案改造成日本卡通画,都在求“变”,而“变”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人们将“真遗产”变成了“伪遗产”,“真民俗”变成了“假民俗”。在变的过程中,我们丢掉了中国文化最纯正的基因,迎来的却是西方文化的大举进入。今天我们重提原生态保护,目的就是想让某些用西方文化同化中华文化的人悬崖勒马,保住中华民族的文化DNA。
一、什么是原生态保护?
要想知道什么是原生态保护,首先需要从什么是原生态说起。根据文化所呈现出的特有形态,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两个大类。所谓“原生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方式原汁原味流传至今的、未经任何改编、改造过的传统文化事项;而所谓“次生文化”,则是指那些在原生文化基础上产生或是自创出来的新型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保护的不是“次生文化”,而是那些未经任何改造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文化”,特别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能代表当地传统的活态文化。
我们选择原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原生文化”优于“次生文化”,而是这些广受认同的“原生文化”具有更多的作为地域标志性文化的特质和传统文化基因的特性。一方面,它们像文物,本身就是当地历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们所具有的“基因”特性,也更容易为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提供更加真实的底色。中华文化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保护好这些真正能代表本民族特色的原生文化。否则,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家的文化安全就会因为资源的短缺甚至丧失而失去起码的保障。
要保护好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把好遗产项目遴选关。遴选重点应该放在考察对象是否尚处于原生状态。如果已经被人为改编改造——无论改造者是传承人,还是政府、学术界抑或是商界,只要不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无论其艺术水平有多高,都无权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与只保护原生物种,不保护杂交品种的物种基因库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为确保基因的稳定,一旦申报成功,继之而来的保护工作也必须在遵循原真性保护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坚持民间事儿民间办方针,充分发挥好项目传承主体的积极性,而政府则重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监管与扶持。政府干预越少,就越能确保传承项目文化基因的纯净性、稳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含历史信息越多,也就越有历史认识价值。最少干预是确保原有基因不至脱落的重要手段。举例来说,一个民间舞蹈,如果原汁原味地保持了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跳法,显然已经很有价值,如果它还保留了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古老祭礼,或是还保留着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古老舞服,其历史认识价值显然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也就是说,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是高是低,与它所包含之历史信息的多寡成正相关。历史信息越多,价值也就越高;历史信息越少,价值也就越低。只有人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有意识地原汁原味地保护好各种历史信息,而不是通过自作多情的改编改造将它们随意抹去。
二、为什么一定要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已经所剩不多的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其稀缺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所剩不多的历史见证,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认识价值。所以,像“钻木取火”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尽管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不会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对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而且与通过典籍、文物认识历史还有不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其所传承技艺与技能尽管都是以“现在进行时”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实际上,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可理解为历史的“真实的再现”。而且,与典籍、文物不同,这些遗产还可帮助我们还原那些典籍、文物所无法还原的历时性传统文化事项。如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艺、传统节日或是传统仪式是很难被典籍与文物记录下来的具有历时性特点的传统文化事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但是,这个价值的存在必须以原汁原味作基础。如果已经被改编改造,不再是历史上的“原样”,当然也就不再具有历史认识价值了。将缓慢沉重的苗族舞蹈改成铿锵有力的“霹雳舞”,将侗族大歌改成美声唱法,尽管可能更符合当代口味,但对于我们了解这些民间艺术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已经价值全无,保护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做到活态保护尚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它们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保护。
三、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原生态保护?
nlc202309032145
怎样做才能算是原生态保护呢?我们所说的“原生态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优秀文化。在与特定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不断适应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存在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内容表达体系、形式表达体系和原料供给表达体系。要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过程中不变味、不走样,就必须在内容、形式、材料三个方面严把考核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真性。如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三个方面都能秉持传统,我们便可以肯定地说,这个项目是“真实的”,值得我们认真保护,认真传承。反之,如果这个项目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使用材料上大搞创新,并已经背离了原有传统,那么,这个项目就很可能因为不再原真而被《名录》除名。传承人必须明白,“原汁原味”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底线”。文物保护的第一原则是真实性原则。这意味着我们所保护的文物“必须是真实的”,不真,保护当然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原则也应该是“真实性原则”,如果不真,不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的“真东西”,我们保护它干什么?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不同。它们一个是“死的”,一个却是“活的”。是“活的”,就会有小的变动。就像每年杨树长出的叶子都会有小的不同,但你又不能不承认它们确实都是同一棵树上长出的叶子一样,同样一支山歌在每次演唱时,也会因环境、心境等方面的原因而小有差异。但这同样不影响你做出它们是同一首歌的判断。2003年之前我们在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时,已经注意到了类似的“差异性”问题。故而,在当时我们并没有直接使用文物保护中的“真实性”一词,而是使用了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允许非物质文化遗产略有变量的“原真性”(后来又有人称之为“本真性”)一词。
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的破坏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传承人擅自改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造成的破坏。如传承人将客家山歌原有的5个音阶改为7个音阶,将唐卡中大慈大悲的菩萨改成绝世美女。二是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所进行的改造。如很多原汁原味、充满民俗风情的传统庙会一旦被政府接手,就会立马变成庄严肃穆的政府工作大会;三是商界介入。商界一旦介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很容易因市场的需要和利益的驱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大规模改编改造。如为迎合旅游市场需求,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时长上的压缩或是表演风格上的改造;四是学术界介入。学界介入的最大问题,就是西方文化对本民族传统的改造。如原汁原味的中国泥娃娃很容易在学术界的介入中变成丰乳肥臀的西方美女。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活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定文化现象。要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汁原味,就不能不考虑对其赖以依存的原生环境实施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环境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通常,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很少发生变化,至少能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之发生巨变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可谓少之又少。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没有,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如随着三峡大坝的竣工与长江水位的提升,原来用于拉纤的原汁原味的三峡号子自然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消失。类似的例子还会有很多,如在传统榨油技术之乡,许多榨油作坊都会因为河流流量的锐减,而被迫关门歇业。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并不多见,但一旦出现,很难逆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另一种环境是人文环境。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发生着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草帽改布帽,传统草编技艺面临失传;一个上海外滩事件,使得许多传统民俗活动被迫叫停,踩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这些依附于传统庙会的传统表演艺术被迫停演;一个旨在督促传承人改革创新的培训班,也足以让很多老手艺寿终就寝。实践告诉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好这些人文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生存环境恶化,再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传不下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的工作不是通过创造新环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已熟悉的固有环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尤为重要。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环境是什么?对于侗族大歌而言,鼓楼就是它的固有环境;对于行歌坐月而言,寡妇家就是它的固有环境;对于说书而言,茶楼就是它的固有环境。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保护好这些固有环境是不行的。如果固有环境太小,或是已经破烂不堪,已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需求,将作坊加大,将茶座升级,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抛弃这些业已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老作坊、老字号或是老鼓楼、老茶馆,将石雕、玉雕、评书、行歌坐月、侗族大歌统统搬进军营般的传习所,或是把老艺人、老匠人统统赶到政府新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因无法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拒绝传承。这与在美国草坪上养不活中国小虫子是一个道理。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4
一、以文化生态的视角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在共存和相互作用下推动着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不断的改变, 人类过去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这巨大变化,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文化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使得文化资源在不断减少, 文化生态面临着失衡的危机。同时,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受到外来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 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使的一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传统音乐文化正在走向衰亡。鉴于此,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从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去进行研究, 将会使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研究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 都各有其固有的风格和特点。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 形成了无比深厚的历史积淀, 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是根植于古代社会的一种历史文化, 又是经历了现代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代文化。当前,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中国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 西方多元文化涌入国门, 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随之而来, 国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也随之产生较大的改变。在西方音乐文化不断繁荣的同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过去的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使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其中一部分甚至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些都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生态趋于失衡, 甚至已经形成一种危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之上的, 因此, 如何去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维护音乐文化的生态平衡迫在眉睫。探寻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之路, 实现其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不但有助于人与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1. 文化生态理念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在保护和传承时要考虑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这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 贯彻整体性原则,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以生态学的角度将其放置于所生存的环境和背景中去, 重视其所依赖的结构性环境及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形成整体性的保护和传承。
2. 扩大开放力度, 促进交流合作。
当今的是社会是开放的社会, 任何一种文化在封闭的状态下都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不断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开放水平, 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借鉴国外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的理念,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 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的国际化水平。同时, 利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向国际, 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
(1) “基于文化生态的相关理论, 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 将传统音乐文化原装的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和环境中, 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 在传统音乐发源地、流传地加强保护基地建设, 调动政府和地方各方面的积极性,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 把对传承人和传统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使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关键。
(3) 重视学校教育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把传统音乐文化引入专业艺术院校并纳入其教学体系, 以艺术院校的专业性、学术性去保护、挖掘、整理, 以专业的视野开展研究并形成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 作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使过去单一、错误的保护方法得以纠正。以整体性保护的理念, 把传统音乐文化放到其所生存和依赖的环境及背景中去, 不仅保护其外在表现, 更要重视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挖掘其蕴含的价值观念, 从而使传统音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2]杨学义, 徐经贵.基于模拟生态系统的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11) .
[3]矫海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消费伦理观[J].理论月刊, 2011 (12) .
[4]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J].学术探索, 2002 (4) .
伊斯兰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探索 篇5
一、伊斯兰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观念和宗教思想
(一)伊斯兰文化中的自然观
《古兰经》启发人们说:“难道他们没有仰视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的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一个归依的仆人”。在伊斯兰教看来,真主创造的世界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真主的安排使万物各得其所、井然有序,保持平衡,从日月星辰、高山大川、江河湖海、矿藏田园,到空气、阳光、水分以及地球上的人类、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和谐完美的生态系统。伊斯兰文化中没有自然崇拜。根据伊斯兰的说法,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如刮风下雨、日起日落、四季交替等等,绝无神秘之处,人们不应对此心怀恐惧,盲目加以崇拜,而应该仔细观察自然,探索自然,领悟其中的奥秘,确证真主的存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古兰经》中提到:“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天地的创造,昼夜的轮流,在有理智的人看来,此中确有许多迹象。他们站着、坐着、躺着记念真主,并思维天地的创造。”伊斯兰教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类并不能脱离自然生态环境而生存的理念上的。人类和自然界是真主的造化,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伊斯兰教也反对顺天敬命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实质是对于自然力的“敬畏”。伊斯兰教认为大自然也和人类一样是真主的创造物,与人类是平等关系,而不是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真主赋予人“代治权”和发展权。人是有智慧和能动作用的,人具有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自然面前采取消极、无为态度的表现,就是完全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否定了“代治权”的权利。
(二)伊斯兰文化中的人类观
伊斯兰文化一方面把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从知能层面承认人类具有自由意志、能思维等独特灵性,是真主创造的最高典型,是天地间的精华,肯定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性。《古兰经》第2章第29节经文说:“他已为你们创造了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安拉让人类成为他的代治者,替他治理大地。《古兰经》第2章第30节经文说:当时,你的主对众天神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他们说“:我们赞你超绝,我们赞你清净,你还要在大地上设置作恶和流血者吗?”他说:“我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人类之所以高贵,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认识和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指明,人类并不能超越于万物之外,人类也是万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和万物有共同的根源和归宿,属于同一的家园。《古兰经》指示道:“他在大地上安置许多山岳,以免大地动摇,使你们不安”;“我(真主)在大地上创造许多椰枣园、葡萄园,我使许多源泉,从地中涌出,以便他们食其果实。”真主所创造的一切自然存在都是人类的用物、朋友,人类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依赖、密切相联的,正是在这人类与自然界同根共存、相互扶助的友好氛围中,大千世界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三)伊斯兰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伊斯兰文化将宇宙看成和谐整体,平视其中的一切存在,既重视人类的主体性作用,又肯定自然生态存在的内在价值,把天地万物视为人的衣食父母、生命的源泉。它的生态环保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也不能离开环境而发展,彼此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古兰经》云∶“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安息之所,他为你们在大地上开辟许多道路,以便你们达到旅行的目的地”。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坚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应该保持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观点,世界万物由真主安排,使万物各得其所、井然有序,保持平衡,使人和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第二是合理开发自然。伊斯兰文化视自然如人类一样的有生命,主张人类不仅要相互仁爱,也要爱天地、爱自然,要求人们慈爱一切有生命的物质。伊斯兰文化主张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以调整自然使之适合于人类需要;既不屈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以自然与人类协调为基础。《古兰经》中多处提到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破坏大自然所带来的结果,经云:“当穹苍破裂的时候,当众星飘堕的时候,当海洋混合的时候,当坟墓被揭开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前前后后所做的一切事情”。第三是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中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伊斯兰教是讲求今、后两世幸福并重的宗教,保持“两世兼顾”是伊斯兰教的重要特点。在伊斯兰教的信条中就有“信未见”一条,凡是今天、昨天之外的一切时间,包括未来、后世等都是“未见”的范畴。伊斯兰教自然观既要求考虑现在,更要求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伊斯兰文化中的生态环保思想贯穿在伊斯兰文化的具体生态环保行为之中。尤其是西北的穆斯林,更大程度上保持着伊斯兰文明中的许多优良传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行为规范无不体现着伊斯兰文明中优秀的生态思想。具体有:
1.节约资源,禁止浪费。《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西北穆斯林社会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饮食道德圣训,例如穆罕默德劝告信士们饮食不可过饱。他说“:阿丹的子孙从来不应当在饭碗里装满撑破肚皮的食物。吃东西要少量,只须维持身体健康。充足的饮食只给肠胃三分之一的食物,三分之一的水分,留下三分之一的空间,让肠胃舒坦地呼吸。”(《艾哈迈德圣训集》)。穆斯林不但遵循伊斯兰规定的饮食法制,忠实遵守各种禁忌,而且对食物必须节约,严禁浪费。穆斯林对水是非常节约的,禁止浪费。《古兰经》云:“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其中有用腹部行走的,有用两足行走的,有用四足行走的。”生命是从水中诞生,万物都离不开水。《古兰经》指出:“我从云中降下清洁的雨水,以便我借雨水而使已死的大地复活,并用雨水供我所创造的牲畜和人们作饮料。”
2.保护动物,禁止乱捕滥杀。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纳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不允许人们将动物捆绑起来,不允许将动物用做练习射击的活靶,不允许捕猎动物,宠养取乐或以戏耍动物为营生,如街头耍猴,动物表演等。他提出无论何种动物,只要对人畜无伤害的可能,就不要去伤害它们。
3.鼓励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古兰经》还号召人们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恩赐”。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先知说:“任何人若手中拥有一棵树苗,明知明天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这些“圣训”通过阿訇的宣传,对穆斯林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对其行为也有较强的约束力。在西北民族地区,伊斯兰环境文化已深深扎根于广大穆斯林的心中,并以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方式融进了当地居民的思维、行为、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之中。
二、发挥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环境保护
(一)在思想观念上吸收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伊斯兰文化认为自然界作为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动物(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又是重中之重)、植物、微生物、土壤、大气、光、水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诸多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中都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形成双向制约,双向影响的关系,维护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人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必须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一切适用于人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都适用于其他子系统。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到其限制,若超出一定阈限,自然界就会以惩罚的方式来力求恢复原有的平衡。当代的能源危机、人口膨胀、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等,都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系统平衡敲响的警钟。人类有义务有责任,而且也只有人类才有能力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开发自然、变革社会、推进文明进程中要经常反思,不断自我调控,使自己的行为不超越客观阈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因此,在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寻找一个和谐的度,这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价值观念。借助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获得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
(二)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上吸收、发扬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
做好现代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敬畏自然、简朴等观念从意识层面上讲,与近代人类环境保护活动所推崇的绿色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现代的环保理念可以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而在汲取的同时,要做好现代转换,培育现代科学的生态文明。首先,应注意将传统文化中已经固化为习俗的各种传统生态文化结合科学知识的宣传转换为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思想认识与生态实践模式,从未知的盲动的生态文化向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主动性的生态文化过渡。在转变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正确评估传统力量在区域生态实践中的作用。其次,要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注意全民族生态文化水平的提高,尤其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要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生活习惯,注意养成科学的、对生态负责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大自然回报人类的才将不再是洪水、酸雨与“非典”等。再次,要提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切不可“涸泽而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警惕“利益至上”主义的不良现象,要以发展的、具有战略性的眼光指导当前的经济发展。民族的文化未必就是落后的文化,应正确看待宗教中蕴涵的生态文化。不能因为一些传统生态文化在维护生态的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神秘色彩与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断然地、武断地指责这种生态文化为迷信与落后。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地将这些民族的这种传统的生态文化与当代的生态文明相结合,使前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下获得新的力量;更应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做好生态理念的转变,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的制度化、法规。应注意将当地居民已经固化为习俗的环境意识结合科学知识的宣传转换为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思想认识与生态实践模式,从未知的盲动的生态环境意识向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主动性的生态环境意识过渡。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尤其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提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生态问题。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6
关键词: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73
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极小,导致在森林资源方面,人均占有率较小。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单方面向自然索取”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日益减少。因此,我们要重视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一直坚持走下去,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对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欠缺,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日常需求,导致对森林的过度开发,使其面临极大的危机。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原本较少,再加之不断的开发、滥砍乱发以及忽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致森林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堪忧。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人类单方面向自然索取且不加保护,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的地区甚至变成荒漠。现在即使是对森林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也很难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强化。
2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森林,又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的作用极其巨大,但与此同时,森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仅占陆地系统的30%左右。因此,森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而且森林中有着极为复杂、繁多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高大乔木、灌木、地衣苔藓、草本植物,还有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以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种群等。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丰富的物种以及强大的功能,它自身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物圈,对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巩固土壤以及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1 保护木材资源
森林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因此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可以保护稀少的木材资源,而且能体现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2.2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森林中拥有着繁多、复杂的生物种类,因此,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如果对森林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的物种必定也会受到伤害,多种生物也将濒临灭绝。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可以保护物种不遭到破坏,为这些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3 良好的经济效益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资源产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为国家节省开支,保证社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森林在陆地系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过度开发环境的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森林的利用、保护及开发进行系统的管理,优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3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3.1 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这将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奠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思想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因此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也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满幸福。要积极学习传统的思想财富,挖掘其现实价值,不断补充和丰富人们的生态价值观。
3.2 完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
若要对森林生态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得有一套先进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对努力保护环境的群众进行表彰或者现金奖励,对破坏环境的人,根据其对环境的破坏强度,再具体分析判定。尤其是对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要实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不法行为,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3.3 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等方面,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充分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对我国现如今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还应继续努力,积极的完善生态制度,并加大宣传力度。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将其传承下去,福泽后世,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森林生态的保护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张杰,徐波,那守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04).
[2] 谭开湛.浅析森林生态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生态经济,2001,(07).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7
关键词: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与保护,对策思考
1 前言
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毛南族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传统体育运动及其理论体系,是毛南族社会需求的特殊反映,也是毛南族民众适应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思想、观念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2]。由于受社会生存需求、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及军事等影响,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形成了类别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系。据资料显示:流传在毛南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包括带有健身性质的体育舞蹈等传统体育活动有将近50 项[1]。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毛南族地区政冶、经济、文化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巨大挑战,面临严峻的衰退和失传等问题。如何有效保护、开发、利用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当前对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热点。同时,研究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对毛南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促进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以及对地域性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2 研究地概述
我国广西西北部地区的环江、南丹、河池、都安和贵州南部地区的平塘、独山、惠水毛南族地区是我国毛南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区,位于我国西部云贵高原以东南部丘林山脉地区,具卡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这些毛南族聚居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毛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世代居住在云贵高原以东南部的高山河谷之间,神奇秀美的山川土地养育了一代代毛南族人,也孕育出毛南族丰富多彩并具有山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毛南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文化,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学术研究价值和当代实用的价值与功能,是中华民族优天河的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社会竞争、生产劳动、生活娱乐层次上充分反映了民族精神、观念和生活面貌,是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毛南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毛南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目的设计对我国广西西北部、贵州南部地区部分毛南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我国广西西北部地区的环江、南丹、河池、都安和贵州南部地区的平塘、独山、惠水县毛南族聚居地部分民族山寨、部落发出问卷调查表200 份,收回问卷184 份,有效回收率92.0%。
3.2 田野调查法
课题组从2011 年4 月至2012 年4 月份深入实地调查对贵州南部的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县、独山县、惠水县、毛南族聚居地部分山寨部落,对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生存现状、流失原因进行深入调查,走访部分民族村民及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采用召开访谈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调查,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
3.3 专家访谈法
根据毛南族聚居地区村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结果,以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与保护为专题,采访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部分大专院校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领域的8 位专家。
3.4 文献资料查阅与统计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图书馆、因特网等渠道,查询翻阅国内有关毛南族文化学史料4 部及10 多篇有关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性文献,对有关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文献中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毛南族人民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为生存而创造了社会,发明了思维和行动的新方式,创造了文化从而建造了民族生存与发展历史。毛南族民族文化是其民族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与发展的传统文化,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它属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毛南族先民淳朴的自然生活与生产劳动之中,并在漫长的社会生存和生产劳动实践中,受民族的生存需求、宗教信仰、社会生产及军事的影响下形成、传承与发展。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类别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了竞技、表演、健身娱乐性的运动项目,充分体现了毛南族独特的山地民族文化、坚毅的民族精神和自然生活习俗。如毛南族式地牯牛、打猴鼓、舞火龙、爬刀梯、射弩、铜鼓舞、跳竹竿、板凳舞、同顶、竹筒舞、举火把游山等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山地民族文化性质,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对我国广西西北部地区的环江、南丹、河池、都安和贵州南部地区的平塘、独山、惠水等地毛南族聚居地部分毛南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发现:毛南族地区具有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目前现存和开发的传统体育有竞技类的斗地牯牛、同背、石锁、斗鸡、打耗尾、打棉球、骑马扛、打陀螺。健身娱乐类的荡秋千、斗捺奴、滚铁环、跳拱背、举火把游山、毛南棋。表演类的猴鼓舞、火把舞、竹杆舞、板凳舞、竹筒舞、舞火龙等20 余项。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和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在毛南族山寨部落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除了其民族传统的地牯牛、打猴鼓、舞火龙、跳竹竿等体育运动项目常在民俗节日中进行表演外,其它如爬刀梯、射弩、铜鼓舞、跳竹竿、板凳舞、同顶、竹筒舞、举火把游山等一大批具有典型山地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鲜为少见,只能在毛南族民族文化史料及有关研究性文献中才能觅其踪迹。此外通过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毛南族山寨部落现存的传统体育活动只有地牯牛、打猴鼓、舞火龙、跳竹竿、斗鸡8 项毛南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己处于失传或正在消亡的边缘,现存的项目也因为村民参与数量有限、规模较小等原因仅限于节日庆典、外宾参观表演等活动举行;此外、毛南族传统体育无固定的组织形式、时间及地点,其活动经费短缺,资金筹措渠道较少,大多来源于村里自筹、事主出资等形式;当地学校较少开展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毛南族传统体育技艺的传承基本上处于无人组织的状态。可见,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已面临衰退和失传等问题。
课题组通过对毛南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现状的调查显示: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竞技类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己由原有的10 项骤减至6 项,流失率达到40%。而表演类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己由原有的20 项骤减至8 项,其流失率高达到60%。健身娱乐类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己由原有的20 项骤减至12项,其流失率高达到4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毛南族山寨部落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毛南族传统体育属于我国少数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需引起政府、民族民众的注意。
5 讨论
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源于毛南族先民的生活、生产劳动,在漫长的实践中,受民族生存的社会需求、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及军事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传承与发展。这些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思想、观念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在当代,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社会竞争力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价值与作用,如何保护、挖掘、整理、开发与利用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前研究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最为迫切的首要任务。
5.1 现代文化对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近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走向边缘化,部分传统体育文化即将失传,造成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失的危机[4]。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毛南族的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已失传灭绝;一部分毛南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能保持开展,但参与人群相对较少,规模小;存在着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价值功能弱化和退化的趋势;在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开展的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民族大众中传承,并顺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与原生态有一定的差异性。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现状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全民性依旧,娱乐性减弱,竞技性增强,组织规模较小[5]。
5.2 社会学因素对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一定的自然环境孕育一定的体育文化,早期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受其居住环境条件的制约,与我国较为发达的内陆地区及沿海地区之间民族交往甚少,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因而西方体育逐步传入中国时,毛南族地区的体育仍处于封闭式的自我发展状态,较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保留了特有的文化结构和原生态民族特色,从而构成了毛南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山地文化性质和民族异质性。但是由于历史上毛南族没有形成过较大范围统一的地方政权,也没有形或过统一的宗教社团,因而致使彝文典籍散失和残损现象极其严重,从而使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社会政冶、经济、军事及生存环境的变化,存在着形式的持续萎缩和部分要素的不断异化等现代风险,主要体现在文化群体数量减少,文化人才流失和文化团体生存困难等方面,构成了其文化资源流失的危机。此外,在西方体育文化体系对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下,由于民众文化观念及意识的缺陷可能会促进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4]。研究发现,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和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保护网络的缺乏,是构成传统体育文化流失的风险与传承危机的根源。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民族体育观及信仰出现危机,在毛南族地区,道教和佛教都没有对人们的精神信仰起到主导作用,儒家也不行,再加上从清朝后期的列强欺凌,到当代的西方体育文化冲击,目前毛南族的民族体育观念及文化信仰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从而使民族本来的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不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是产生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的核心因素。
6 结语
(1)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源于毛南族先民的生活、生产劳动,在漫长的实践中,在民族生存的社会需求、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及军事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传承与发展。这些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思想、观念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因此,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是民族大众,要充分发挥所在地村民的参与性是保护与传承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
(2)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存在形式的持续萎缩,部分要素不断异化等风险;文化群体数量减少、文化人才流失等现状;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对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对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不足及多元保护网络的缺乏,构成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危机;民族的体育观念及民族信仰的混乱是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那些具有杰出代表意义,又处于濒危状态的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政府和民间都要自觉加大保护力度。
(3)对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除应发挥政府、民族大众的主体作用外,还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重构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健全传统体育文化法律的保护制度,构建多元文化保护网络以消解传统体育文化流失的危机。因此,在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和民众三级体制上对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可为丰富毛南族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
(4)保护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不仅要注重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还要制定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重视抢救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因此,建立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博物馆和建立其文化资源名录体系,加强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及其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在政策和财政上重点扶持文化生态区的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可为实现毛南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复兴,构建丰富多彩、和谐发展的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国权.云南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4-16.
[2]周伟良.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6.
[3]罗建新.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J].体育学刊,2008(7):106-109.
[4]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24-126.
[5]王亚琼.贵州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研究[J].武术科学,2011(5):88-90.
[6]袁泽民,季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探讨——以云南毛南族传统体育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146-149.
[7]罗家修,罗蓉慧,罗勇.毛南族历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1-8.
浅谈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 篇8
1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
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 根据内涵和性质可以大致分为石窟艺术类、古村落类、古城类、山川类以及其他类[1]。物质文化遗产有的直接产生于自然环境就中, 有的依赖自然环境而延续, 还有些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同的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不同的环保功能。例如, 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山川类的泰山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 主要源于泰山的魏峨挺拔、诸峰险峻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 因而对泰山文化进行保护, 本身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非物质引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传统的口头传说、艺术表演、手工技巧、各族民俗礼仪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在人与自然环境搏斗中行形成的, 也有先人总结出来的, 并且很多都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例如蒙古族的长调歌曲, 反映出了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从歌曲的音符、配乐、旋律等都可看出不同地区的特色, 鹰击长空、高亢辽远、微风拂面等都显示出草原本色。和谐生态环境是蒙古长调歌曲的创作基础, 是传统音乐的创作之源。因而加强对音乐类文化类遗产的保护, 具有保护草原系统、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保护功能。
3 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体系
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的见证, 是文明的结晶, 是全社会的共有财富。但是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因而不论是从自然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分析, 都应该认识到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体系的重要性, 以此推动环保事业发展。
3.1 建立完善的物资文化遗产数据库
要想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体系,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数据库。文化保护工作不应只是喊口号, 理论的意义不可能代替实践的发展, 因此要建立健全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通过各种渠道, 不断为数据库更新内容, 每项文化遗产应配备相关文字、图片、文本、动画、视频、音频等原始资料。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特殊性, 单纯的数字化资料收集和存储不能体现其文化特性。因此要想充分将其完整的呈现出来, 在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 将多种新技术手段应用其中。
3.2 建立管理机构
当前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 由于缺乏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指导和组织管理, 导致各项责任不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因此要根据各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 成立省市一级的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机构, 将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具体收集、存储和检索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 甚至是每个基层工作人员, 进而保证地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3 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技能
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定期组织培训课程, 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数字化技术和资源采集技能, 进而提高数字化资源采集工作的质量, 保证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 要对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相关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 尤其是民间游戏、技艺、民俗和少数民族音乐等, 使每个普通民众了解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从而促进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2]。
3.4 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技术上的支持, 使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但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上, 有几点问题值得思考。
3.4.1 数字化技术应用要与文化生态向平衡。
数字化应用过程中, 不应以损害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为代价, 应尊重文化生态, 并与之相适应。
3.4.2 数字化技术应用要与多学科交融。
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视野, 逐渐打破学科限制, 在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和开发中融合多种学科知识。
3.4.3 数字化技术应用要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协调。
数字化技术只是手段, 服务内容才是核心。因此, 要不断丰富数字文化的内容, 并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协调, 真正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 发挥其环保功能。
4 结语
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生态环保功能, 在环境质量空前严峻的今天, 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十分重要。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保功能之间的关系,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使其最大程度发挥出生态环保功能, 维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熊贤礼.环境科学与文物保护[J].博物馆, 2012, 11 (09) :14-15.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9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述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1]。从2007年开始,目前已经批准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和羌族4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进入了一个整体、活态保护的新阶段,为探索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继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然而,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起来容易,实际工作开展起来却困难重重。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08年1月8日批准建立,成为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两年多来,虽然引起了政府、媒体和学术团体等各方的极大关注,具体工作却无实质性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理论研究缺乏是其中的主要方面。因此,本文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1 文化生态保护区理论的来源
1.1 国外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国外关于文化生态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文化人类学视角,它主要探讨人类文化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0世纪上半叶,美国许多早期人类学家如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他们精通欧美哲学传统,并深受进化论、功能主义和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有关“超有机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播等多种思潮的影响。他们在研究北美的土著民族如印第安人时,通过认真思考文化与环境的联系,或主张“决定论”,认为环境直接决定文化;或主张“可能论”,即认为环境可能决定文化,这就为文化生态学开辟了道路[2]。1955年,斯图尔德为了与社会学中的“人文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相区别,提出“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所牵涉的文化变迁,特别是文化的进化[3]。重点阐明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文化特征及其类型的起源,即人类集团的文化方式如何适应环境的自然资源,如何适应其他集团的生存,也就是适应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斯图尔德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影响了许多人的研究。怀特认为它是历史特殊论模式[4],墨菲将其视为社会学的唯物主义[5],莱塞概括斯图尔德的社会进化为单线发展论[5],哈里斯赞赏其用文化唯物主义原则解决文化比较的具体问题[6]。
文化生态学在形成期主要局限于美国人类学家中小范围的区域性研究,在研究中还存在许多理论缺陷和实践局限。20世纪60—70年代,很多学者放弃斯图尔德的观点,转而采纳了文化和环境可以互动的新主张,拓展了文化生态学研究方向。以色列的纳沃考察了文化特征与一定景观之间的联系[7],美国的纳索尔提出了景观生态研究中有关文化方面研究的四条主要原则[8],Kent Mathewson觉得文化、景观与生态研究终将走向统一的趋势[9]。20世纪80年代以后,系统论被纳入文化生态学,成为其学科基础,文化环境特别是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进行研究,研究者从美国人类学家的狭小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多学科领域,这些现象表明文化生态学已基本成熟。
1.2 我国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探讨
在国内,文化生态的引进和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对 “文化生态”的概念也出现了两种理解:一种是偏重于生态学的,把文化所处的生态总体作为研究对象;一种是偏重于文化学,采取把文化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基本上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后者在我国被更广泛地采用,体现了中国学界的特殊性[10]。文化生态的概念之所以在近几年引起广泛的重视,客观上是缘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压力造成严重的文化问题,主观上是缘于近些年学界的文化自觉意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世纪90年代,对文化生态进行保护的理论逐渐传入我国,并在引发学术界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1998年方李莉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主办的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了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指出“这个问题必然要涉及到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心理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将涉及到整个人类未来的命运和前途[11]。”杨庭硕的实证研究表明,生态失衡并非相关民族文化正常运作的结果,而是族际关系失衡或相关文化转型而诱发的灾变[12]。孙兆刚针对文化生态系统出现的文化资源短缺和文化环境污染等系统失衡现象,论述了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必要性[13]。刘木魁立在分析当前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存在若干实际问题后,认为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开放性、发展性、主体性、尊重寓于文化遗产中广大民众的价值观,以政府为主导等五项原则[10]。吴效群则认为,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方案没有考虑到承担主体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已失去正常的社会功能、保护和社会发展矛盾突出等特点,它的实施势必造成保护和开发混为一谈、互相牵制的处境,在大规模实施之前,严肃而认真的讨论非常必要[14]。相关的争论虽然还没有一个结果,但比较一致的是在我国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现实。
2 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
2.1 生态博物馆思想的传播
文化生态学注重研究文化的多线进化以及文化适应、变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967年法国地方天然公园的建立,其目的是“提供文化实践和建筑式样,安排人类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面教育”[15]。1971年,法国博物馆学界两位承前启后的开创性人物乔治·亨利·里维埃和于格·戴瓦兰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16],其内涵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截然不同。传统的博物馆是将文化遗产搬到一个特定的建筑中,这些文化遗产远离了其所有者和所处的环境;而生态博物馆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理念之上的,即文化遗产应该被原状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与环境之中。所以,生态博物馆不是一个建筑、一间房子,而是一个社区,所保护和传播的不仅仅是文化遗产,还包括自然遗产。
由于生态博物馆顺应了当代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觉醒和高涨的潮流,顺应了当代要求文化遗产产权和文化遗产的诊释权应回归原驻地和原住民的呼声,顺应了人类要求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愿望,因此其理论一问世便迅速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开来,成为一种保护文化生态的有效方式。1973年,在法国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克勒索蒙特索矿区生态博物馆[17],之后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便逐渐展开。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洲约有20个生态博物馆出现,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博物馆理论。不久它又出现在葡萄牙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瑞典、挪威、丹麦、冰岛的泛称)和拉丁美洲。近10年,生态博物馆的数量更是得到了迅猛增长,目前全世界约有300个生态博物馆,主要分布在法国、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欧、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日本、印度和中国[15]。全世界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实践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2.2 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播生态博物馆思想,1986年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学术刊物《中国博物馆》杂志陆续发表了中国学者论述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博物馆的论文,集中介绍了一批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有关的论文和资料[18]。1995年,由苏东海、安来顺、杰斯特龙等人组成的“生态博物馆课题组”提出了《在贵州梭戛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了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的支持,并纳入了《1995—1996年中挪文化交流项目》。经过三年多的筹建,1998年10月31日资料信息中心建成开馆,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正式诞生。自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诞生以来,生态博物馆建设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发展,至2007年底已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建成11家生态博物馆[19],大有方兴未艾之势。除了正式命名为生态博物馆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大量具有一定生态博物馆性质的民族村寨、民族生态园(村)等形式的文化实体,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生态博物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模式是否可行,自从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建立[20],这种争议就一直没有间断,这其中既有怎么解决世界生态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问题[21],也有外来生态博物馆怎样本土化,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22]。生态博物馆建立之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如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目的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但是保护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23];“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于如何保护人类文化多样化,努力探求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但可能存在潜在的“文化殖民”趋势[24];生态博物馆开展旅游,是实现保护社区文化遗产和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双重责任的一个重要途径[25],但在开发和保护中怎样才能平衡发展,避免因旅游开发而出现负面效应,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 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重点
3.1 简要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理论上是关于建立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体系,实践上是建立生态博物馆进行文化生态保护。文化生态学研究在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文化哲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和深入发展,但是受各自学术视野局限,其操作的文化生态学概念体系与理论要义有较大差别,系统性和兼容性弱[26],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理清思路,形成完整统一的概念体系。生态博物馆理论作为文化生态保护的一种主要模式,表现在民族文化保护尤其是传统乡土聚落保护中的实施效应,同时也折射出该领域的遗产保护历程[17]。原先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聚落内部居民日益增长的价值需求,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正面临两大矛盾:一是自然、文化生态的脆弱性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二是抑制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和发展的矛盾。目前,原著民、旅游者、科研人员与文化保护者共同构成了传统聚落景观的多元化使用主体,他们之间价值取向的均衡是建立聚落新平衡的前提。从文化生态而言,文化离不开当地的生态环境,从生态博物馆到文化生态区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文化生态区的建立与管理、文化区域与地理区域的区分与区域合作、文化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生态区中的文化生态保护与利用、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对文化生态区中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本真性与原生态,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研究与争议的焦点和重点。
3.2 未来研究重点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10
一、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追求的是一种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享受。开展乡村旅游, 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 给农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又为农村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这过程中, 村民们还会意识到乡村环境的旅游价值, 会逐渐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传统文化也是开展乡村旅游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可见, 发展乡村旅游, 对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二、西江苗寨的民间音乐文化
西江, 是全国最大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聚居群,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又称为“天下第一苗寨”、“千户苗寨”。这里的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 独特的吊脚楼建筑、多彩的民族服饰以及民间音乐文化等, 使得西江成为“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家园”。[1]西江苗寨在发展旅游经济上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这里保存较好的民间歌舞。民间歌舞表演主要有苗族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等, 通过歌舞演出向游客展现苗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但演出的节目基本都是一些采用了苗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 唯一真正体现西江古老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色的节目, 是由当地十多位老人演唱的苗族古歌。在漫长的苗族历史文化中, 这些民间歌舞成为维系这方苗族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现如今, 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如何发展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 是摆在我们面前难以回避的问题。
三、生态文明时代西江苗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 西江苗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现状。随着西江开发为旅游景区, 传统音乐文化在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与节日中的地位产生了巨大变化。如当地隆重的“苗年”、“鼓藏节”等重大节日, 全寨男女老少自发组织在一起欢歌跳舞的欢庆场面, 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了。究其原因, 主要是这些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由于旅游开发, 村民们自己的民俗行为演变成了一种商业展演, 加之参加展演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不是全民参与, 还有一些是从外面请来的专业演员。因此, 当地民众对于节庆的兴致越来越小。[1]在对民间音乐传承的态度上, 笔者也曾做过调查, 当问及寨中的一些本地年轻人是否会当地的传统歌舞时, 有些人对于传统歌舞的学习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在他们看来, “反正芦笙场上的演出一般都会从外面请来专业演员进行, 学不学无所谓”。由此可见, 西江苗寨景区在注重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问题。
(二) 生态文明时代促进西江苗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对策。旅游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西江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 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所以, 我们要努力寻找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平衡点, 极大地避免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带来的负面作用。
1.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文化繁荣”道路。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西江, 蕴含着许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 这对维护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 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西江苗寨中与现代环保理念相关的习俗、禁忌, 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文化繁荣”道路, 为民族文化的继续繁荣发展提供保障。[2]
2.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 也是民间音乐生存的前提。因此, 我们要加强生态价值观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西江, 是西江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倡导全民参与文化传承,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 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西江的文化旅游资源是西江祖祖辈辈创造积累的, 要真正保护这些文化资源, 离不开当地的老百姓们。因此, 当地政府在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方面都要确保当地村民处于主体地位, 提高全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 努力改善和创造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 而不能仅依靠专业人士的创新来进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只有村民把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当成自己的事情了, 文化认同感增强了, 他们对待自己传统文化的学习才不至于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也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四、结语
民间音乐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更是西江苗寨重要的旅游资源。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的生存息息相关, 只有继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才能为西江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关于西江苗寨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 2007, 03.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11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保护
引言: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能促进各个地区的经济变化和民族团结。鄂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体育文化中进行开展和实施,能够促进深厚的群体和广阔的发展形势。不仅能够实现少数民族体现文化保护的积极性,还能创造民族体育中更多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区域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一、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生态
少数民族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区域发展方式上实现的,是一种特色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少数民族创建的体育文化是在文化生态形式上展现的。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多元化的民族特征在文化发展中具有创新作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生态建设中具有较大依赖性,在自身发展中还不能体现一个独立系统。在历史发展形态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节日在发展中已经不能适应生态系统变化的文化形式,不仅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协调,在文化生物链发展上具有较大局限性。
二、在生态视野下,推进鄂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方案
(一)自然地理位置的发展方案
在交通形式上,便利的交通能促进良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鄂西经济已经得到有效改善。但由于鄂西地区的交通形式比较复杂,经济基本还比较落后,所以相关政府就要积极支持创建交通设施[1]。在地形上看,在比较复杂的地形变化上建立体育活动比较困难,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力,但鄂西人们的居住环境都比较宽阔,能够建立多样的体育活动。所以在空间变化上,就要选择比较开阔的地带,建立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利用效率,降低一定的建设成本,还能创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案
科学技术主要在三方面来实现,首先,对于文化程度。由于少数民族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还不够,所以当地政府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积极的精神文明,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他们能利用文化实现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然后,体育人才的改善。由于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经济不充足,所以体育人才的引进也比较困难。所以,就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培养,学校可以掌握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规则,实现订单式培养,为每个地区都要建立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还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发挥更多的人才创造。最后,对于科学技术[2]。它不仅能推动体育项目的良好发展,还能创建更好的文化形式。特别是体育器材的有效利用,无论在质量问题上、成本还是资源、效率上都要进行实现,掌握良好的产品工艺,创造出更优秀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推进体育项目的传统方式,还能实现更多的文化形式。
(三)民族体育文化业的发展方案
要实现民族体育的产业化发展,首先就要利用相关的优势条件,创建具有特色的品牌。无论在农业创造、工业制造还是商业发展上,都要开展更大的市场变化,实现经济产业链接,从而利用科学技术形式发展少数民族的体育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较大需求,实现规模化的经营方式,还要在形成产业发展后,创建特色的品牌发展。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力量,创建更深的文化形式[3]。还要挖掘非遗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为了使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上提供良好的保障形式,在生态环境发展下,还要在政策和资金形式上得到大量支持,开发并保护该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从而实现体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学校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国民族体育在推广形式上还存在较大问题,在校园中,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高等教育学校,根本没有相关的活动场地,体育设施也比较少。少数民族学生对相关的体育项目认识还不够。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敢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开设相关的体育课堂,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形式,从而为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形势上,创造了体育文化与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变化以及社会价值具有紧密联系。当地人们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民族体育文化成为他们发展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力量的不断发展,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实现了丰富性的经济形式、农业生产以及多种条件的进程方式,也促进少数民族在体育文化中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石磊.湘鄂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力度 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快速发展[J].世纪行,2009(11):10
[3]王平.论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30-134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篇12
1 满族萨满教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前苏联学者米特罗欣[1]说:“在民族文化, 宗教不单纯是外壳, 不是通过启蒙和教育很容易去掉的表层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科学, 宗教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贯穿于人们的处世态度。”满族萨满教信仰中包含着生存智慧和生态保护内容, 体现在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等方面。从生态学的视角解读, 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
满族人以自然界的自然物作为衣食之源, 因此满族萨满教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自然界。满族人中萨满祭祀的中心, 首先是堂子祭天。对神圣天穹的崇拜是满族世代传承的一种古老习俗。满族萨满用的神器也与天穹有关:萨满的神鼓代表宇宙、萨满的神裙代表云涛、萨满的腰铃代表风雷、萨满的神帽代表日月星光等。满族人多神崇拜, 祭天、祭地、祭山、祭树、祭星、祭佛、祭马、祭貂、祭其他各种禽兽。对于人类而言, 自然永远是一个巨大的神秘的存在, 人类要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生存能力, 就要征服自然界获得生存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 显示出了满族人的生态智慧及其对于自然的最初认识, 体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 满族图腾崇拜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正如弗洛伊德[2]所讲:“个人和图腾之间的关联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 图腾保护人们, 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它的崇敬。如果它是一种动物, 那么就禁止杀害它;如果它是一种植物, 那么就禁止砍伐或收集它。”一直以来, 历史上的满族人都不杀猎自己的图腾物, 如满族人不吃狗肉也是图腾崇拜的一种体现。传统的满族院落中常竖一根碗口粗细的木杆子, 此杆称为索罗杆。杆上的斗里放五谷杂粮或猪杂碎, 以供奉乌鸦、喜鹤。满族人奉乌鸦为神雀, 显示出了满族人图腾崇拜的遗存。如沈阳故宫清宁宫前庭正对宫门处的神杆, 是一根高达3.5 m的木杆。目前, 神杆已经成为传统满族院落的独特标记。
一个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世代生息积累的, 是他们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和选择。满族文化既有对女真文化继承的一面, 也有对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丰富的一面, 总体上讲, 满族文化是随着历史和民族的进步而变化发展的。从思想层面上考察, 在对自然物的恐惧与崇敬的复杂心态下隐喻着对大自然的关爱, 体现着该民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隐含着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思想。
3 满族聚落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满族人最根本的制度文化就是八旗制度。这种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军政合一组织, 对满族人聚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八旗的组织把原有的、松散的、以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形成的社会基层组织———村落, 通过牛录、甲喇、梅勒、固山等各级管理组织, 形成了满族特色的聚落文化。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兼有行政、军事、生产三种职能的制度, 这种制度的建立对满族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满族入关以后, 其经济活动领域比入关前扩大了。除了关外原有的农业、采猎业、畜牧业外, 在关内又圈占了大片土地授予普通的八旗兵丁成为旗地, 旗地是满族人赖以生存的依托。驻防旗人在百里以内自由耕垦, 不准为商;凡出百里外者, 则治逃逸罪。因此, 旗屯人员都是驻防八旗兵及其家属, 这种状况得以长期存在。当时的军屯、旗屯、民屯都是在城镇附近进行, 城市的起点即是农耕的居民点。在这一过程中, 满族的游猎—采集经济逐渐向游猎—农耕经济模式过渡。满族从发迹到问鼎中原, 其四座都城的营建, 显示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满族建立后金政权时候的都城———赫图阿拉城, 独具浓郁满族习俗, 是以女真游牧狩猎文化特征为主的都城;东京城则是以游牧、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靠拢的转型期为文化特征的都城;迁都到盛京城则是满汉文化融合的标志, 形成了以满族游牧、狩猎文化与汉族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特征;北京城则全方位接受汉文化建制的文化特征。由此可以看出, 满族聚落体现着与社会组织、环境协调统一的特点。满族的社会组织军事结构、经济生产方式 (经济文化类型) 与信仰体系 (萨满教信仰) 方面对满族聚居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经济文化类型、社会军事组织类型和文化观念系统的共同作用, 使满族的不同聚落形成了不同的品格气质。不同的地域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空间, 随着文化变迁、社会组织的聚合形成了不同的聚落风格。满族由渔猎经济类型向农业经济文化类型拓展, 随着其发展空间的获取与拓展空间的增大, 受其生产和生活方式制约而显露的聚落文化则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4 民族经济类型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经济类型一般可以划定为捕鱼经济型、狩猎经济型、畜牧经济型、农耕经济型、工业经济型、知识经济型, 以及几种经济型的混合。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不同的经济型取决于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从深层次上说, 经济类型实质上表现为一种生态文化。它的孕育及生成的人文背景和环境是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历史、传统、民族素质、区际特点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并整合在自然崇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包含着许多与环境保护理念类似的观念中, 这种文化的整合对民族自然资源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有的是直接出于保护民族社区或者聚落环境的目的, 更多的则是由于各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或者其他一些社会历史原因, 但在实际上无疑都对当地的生态平衡、环境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满族先世久居“白山黑水”山区, 长期过着狩猎、采集和捕鱼的生活, 这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心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 所以和其他民族初始状态一样, 向大自然索取现成的食物, 传统的渔猎经济构成了满族先民独特的物质。与狩猎并行的渔猎活动, 是早期满族先民的另一项赖以生存的生产活动。在满族先民从事狩猎活动的同时, 他们的渔猎活动也非常发达。与此同时, 采集经济是早期满族先民的另一项主要的生产活动, 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经历了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活动之后, 农业生产在满族经济生活中经历了一个由附属地位向主要地位发展的过程。在满族早期社会经济中, 由于马的重要作用, 畜牧业的地位是突出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在满族社会里也存在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生产方式, 但它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 而是依附于渔猎采集业和农业。原始女真人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业, 但附带也从事一些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后来逐渐转向以农业为主, 但也从事一些畜牧业、渔猎生产等贸易活动。满族共同体形成后, 主要从事农业。因此, 满族的经济文化类型属于一种具有多种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特质的人类文化类型, 为民族生态保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5 小结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理念的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发展方式, 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精神价值, 是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系统由民族的宗教、图腾崇拜所代表的生态精神文化, 聚落、经济文化类型构成。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 生态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因为文化本质就是人类在自然中建构意义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人类建构的意义体系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关系。“从文化与生态关系角度看文化的生态功能, 渔猎社会的原始文化属于生态无为型文化;农业社会的经验文化属于生态改造型文化;工业社会的科学文化属于生态掠夺型化;信息社会的智能文化属于生态恢复型文化。由此看来, 只有未来生态社会的生态文化属于生态协调型文化”[4]。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 体现的是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生存方式, 是重新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系。
保护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必须从该民族生态文化出发, 深入探讨该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 以及合理利用内在联系。保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特质的关键在于维持和延续某些历史要素, 因为这种历史要素共同培育了自然资源环境与其地域民族文化的和谐, 保持和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张力,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要让这种对自然资源的适度攫取、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等生态思想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当代生态文化的核心就是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 也是人类对于自身文明形态进行反思与审视的结果。
摘要:满族经济发展的主脉络是从渔猎采集经济到农业经济, 其生态文化的选择与自然资源关系密切, 体现了满族独特的生存智慧, 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满族宗教文化、图腾崇拜、聚落文化、生计文化类型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满族传统生态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合理利用二者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满族,生态文化,自然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米特罗欣.宗教与民族[J].世界宗教资料, 1991 (2) :10.
[2]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杨庸一, 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3]弗·卡特, 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87.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推荐阅读:
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散文09-28
原生性保护09-23
原生态文化论文05-13
原生态体育文化09-15
对江西婺源原生态保护的研究论文05-13
原生动物环境保护10-28
原生态05-29
原生态课堂07-20
绿色原生态06-05
原生态舞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