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性保护

2024-09-23

原生性保护(共12篇)

原生性保护 篇1

性侵犯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违背他人意志, 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或者进行猥亵的行为。目前对性侵犯的范围界定开始扩展。除传统的性犯罪之外, 性侵犯还包括了性骚扰等行为[1]。我国目前法律法规对于儿童性侵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王大伟[2]认为, 儿童性侵犯是指对儿童进行性剥削或与儿童进行性行为, 从而导致儿童的健康或幸福受伤害或受损害危险。

性侵犯的表现形式多样, 有语言的、视觉的、身体的、环境的, 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更严重的是会给儿童少年造成难以消除的心理伤害, 影响青少年未来的正常生活、恋爱和婚姻。目前我国关于儿童受到性侵犯案例较多。性侵犯者往往是成年人, 会以各种方式对儿童进行性侵犯, 很多儿童不具备识别性侵犯的能力, 受到了性侵犯而不知, 还有很多儿童特别是农村女孩受到性侵犯后不敢说, 以至于多次遭受性侵犯者的侵害。目前,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犯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安全问题之一。加强对儿童少年进行性自我保护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1 国内外学校教育中性自我保护教育情况

由于各国的社会情况不同, 对学校性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确立也有所不同。有些国家提出, 应进行纯洁教育, 使学生懂得节制性欲, 控制性冲动, 把性欲置于理性作用之下, 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免于被骗被害[3]。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对性教育的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 并根据性教育的发展不断修订。《美国性知识和性教育委员会学习手册》第一部分中拟定的9个主要目的, 其中第7条为, 提供充分的性知识, 使个人不至于滥用性行为, 并且能藉此来保护自己, 并能帮助他人不至于受害。根据上述目的, 学校在为小学三年级以下的低龄儿童设置的课程中, 有学会爱护身体各部分并认识它的名称, 懂得个人都有隐私和隐私权, 并能尊重别人的隐私权等内容[4]。瑞典性教育中的自我保护教育从幼儿开始, 在小学低年级授课的主要内容为, 教授与他人的关系, 告知儿童不能听信陌生人的欺骗和糖果引诱, 不上他人的车等;在小学高年级则告诫儿童, 大多数成年人对学生并没有恶意, 但仍有少数心怀不轨, 不要与陌生人为伴等[4]。

1976年, 英国家庭计划协会提出性教育议案, 认为性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家长、年轻人和儿童的身心健康;1987年发布的条例根据社会的新情况, 对性教育的宗旨作了新的界定:客观真实的讲解性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对性的态度和不良性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使学生懂得性行为的法律规范;在性生理与行为方面, 应使学生懂得自我克制、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认识性混乱对个人造成的危害。根据以上的目的, 条例提出一些关于性自我保护的内容, 其中在性法律教育方面要求必须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3]。

我国目前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教育部没有关于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 各省市也缺乏区域性通用教材, 基层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尺度和方向往往很难把握。在小学存在着诸多制约性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因素, 如小学领导对性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 学校迫于升学压力, 不能保证性健康教育的课时;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滞后于学生现实需要, 并缺乏系统性;小学师资队伍中缺乏有专业素养的性健康教育教师等。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较早开始开展小学性健康教育的研究, 其中关于性自我保护的目标为:保护好自己的生殖器官;学会保护自己, 不能做伤害他人的事, 尊重他人的隐私;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 成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员和生力军。关于性自我保护的教学内容:生殖器官的名称、卫生常识和保护;什么是性侵犯;保护自己的方法;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性病的预防;性的法律知识[4]。2008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在纲要中概括地提出了关于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教育内容。目前小学生性自我保护的知识匮乏, 不能正确认识隐私部位, 一些小学生在性自我保护的技能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最为严重的是很多小学生性权利意识淡薄, 缺乏性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和家庭对小学生的性自我保护教育欠缺, 学生缺乏良好的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学校对学生进行性自我保护的教育尤为重要。

2 讨论

2.1 依据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展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教育

教育部2008年12月1日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自我保护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对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教育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初步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 学会保护自己;了解什么是性侵害, 掌握预防方法和技能。《纲要》安排了性自我保护教育内容, 这是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突破。但笔者认为, 在性自我保护教育中, 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还应将意识教育纳入其中, 即加强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意识和性权利意识教育。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在学生掌握性自我保护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性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树立性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性自我保护的方法, 提高性自我保护的技能。另外,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具体细化《纲要》关于性自我保护的内容叙述比较概括。

2.2 小学生性自我保护目标与内容

确立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特别要注意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笔者认为, 将小学6个年级化为3个学段, 每个学段儿童年龄差距较小, 认知能力基本相同, 按学段来确立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对更具科学性。 (1)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社会, 这一学段的自我保护教育目标:初步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树立性权利意识;初步掌握单独与人交往时性的自我保护技能。根据这一目标确立的教育内容为:认识人体的隐私部位, 自己的隐私部位不容他人侵犯, 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方法, 尊重他人隐私, 敢于向不适的身体接触说不, 学习基本的求助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交往中度的把握, 如在父母不在情况下, 与邻居家大孩子、与父母的同事和邻居家的大人单独相处时, 要注意的礼貌、举止、方法和环境。 (2)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社会活动圈子逐渐扩大, 有一定单独活动的能力和空间, 这一学段的自我保护教育目标:了解性侵犯的主体特点, 初步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提高防范性侵犯的意识和能力;建立人际交往的防范意识。相应的教育内容为:性侵犯者的特点, 防范性侵犯保护自己的方法以及遇到性侵犯时的应对与求助的方法和途径;单独与陌生人交往方法包括对待问路人、学校周边推销食品的人、独自在家时找父母的人等, 与善意帮助自己的陌生人相处的方法和尺度, 进一步提高预防性侵犯意识和性权利意识。 (3)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独立能力明显增强, 社会活动圈子进一步扩大, 孩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 这一学段的自我保护教育目标:了解性侵犯常识, 提高预防性侵犯意识, 掌握防范性侵犯保护自己的方法;掌握发生性侵犯时的应对技能;提高学生对与性有关的不良行为和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警惕黄色信息影响的意识;初步了解艾滋病常识;培养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懂得关爱和尊重艾滋病患者。相应的教育内容为:性侵犯的行为特点, 预防性侵犯要注意的问题, 性侵犯中的恰当反抗、求助与救助的方法和途径以及灵活的自卫方式;识别漫画、书刊、网络等媒体不良的性信息, 拒绝不良的性信息影响的方法。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关爱和尊重艾滋病人。

总之, 儿童在社会结构中是弱势群体。进入小学的儿童刚开始渐渐离开父母视线进入社会, 但生活经验不足、胆小, 缺乏性权利意识, 性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或自我保护能力弱, 学校通过对学生分层次地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性态度, 让小学生具备性权利和性自我保护意识, 教给小学生性自我保护的方法,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鉴别坏人及性自我保护的技能, 对于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避免性侵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慧莲.青春期的心理与性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07.

[2]王大伟.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万兴.青春期健康教育完全手册.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945-978.

[4]陶宏知, 胡萍.儿童性健康教育教师用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13.

原生性保护 篇2

草原是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县是自治区确定22个牧业县和30个易灾县之一,草原畜牧业比重占全县畜牧业比重60%以上。但近年来,特别是1996年至2004年期间,由于草原畜牧业一味追求数量扩张型发展路线,忽略了草原生态承载能力,使全县牧区人口和牲畜存栏不断增加,同时受利益趋使滥垦乱挖草场案件时有发生,草原自然灾害、生物灾害频发,造成草场载畜能力明显下降,全县天然草原生态日益恶化,几乎所有的天然草原均不现程度地出现“三化”现象,甚至约有20余万亩的草场已不能做放牧使用,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畜牧业经济如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县党委书记曾亲自牵头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先后两次深入牧区调研,并明确提出:“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关系牧区牧民长期发展的根本问题,抓好草原生态保护是真正对牧民负责的一项重大工程”,要坚持按照“保护草原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草原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依托国家天然退牧还草项目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实施了6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48.5 万元,建设草原围栏面积278 万亩(其中禁牧60万亩、休牧188 万亩、划区轮牧30万亩),使围栏草场面积达到全县实际可利用草场面积494万亩的56.28%;切实加大牧民定居、草畜平衡建设力度,2008年完成了安乡托斯呼尔图村、哈镇乌拉斯台村2个牧业村队的牧民定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饲草料地种植任务,积极推广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制度,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了新建定居点30%牲畜冷季舍饲圈养;认真做好草原虫鼠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每年防治面积在30万亩以上;不断规范和加强草原行政执法力度,通过开展清山清查活动,杜绝了滥垦乱挖破坏草场行为,避免了人为破坏草场现象发生。

通过以上举措,**县草原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呈现勃勃生机。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全县天然草草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改善了草原植物的生存环境,使草地植被得到休养生机的机会,草原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均有明显提高。经测定:我县项目区内程区内草原植被平均盖度提高了5-15个百分点,平均高度提高了3-8厘米,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0-24%。项目区牧民通过项目带动和国家禁休牧陈化粮折现补助,已累计直接增加收入1700万元以上,户均达到1万元左右;通过实行牧民定居、以草定畜、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冷季舍饲圈养等配套措施,不仅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还能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畜群结构,改良家畜品种,加快出栏周转,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据调查,舍饲圈养1只羊效益比放牧高出50元左右,按户均年出栏羊100只计算,可比放牧牧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通过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和行政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草原生物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人为破坏草场行为得到严肃查处,给草原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对维护本地社会稳定,巩固边境治安管理,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在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注重与草原畜牧业生产统筹兼顾,保证了草原生态不退化,畜牧业生产效益不降低,牧民收入不降低,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畜牧业经济双赢的科学发展目标。

浅谈原生态舞蹈的保护与发展 篇3

近年来,我国的舞蹈艺术备受大家的青睐。如人们熟悉的《千手观音》、《进城》等,但是另外一种舞蹈形式——“原生态舞蹈”,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云南映象》带给大家很大的震撼。而如今原生态舞蹈的再次备受关注,充分的体现了其所固有的价值。但是细究我国原生态舞蹈的发展可以得知,原生态舞蹈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濒于消亡。

一、原生态舞蹈的保护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原生态舞蹈所遭受的冲击、变革是巨大的,其中的一些原生态舞蹈已经消失了,而有些原生态舞蹈则正濒于灭绝的状态。因此再提倡保护文化艺术的新时代,保护、发展原生态舞蹈也是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各民族原生态舞蹈是民族风格的再现,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中,是各民族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上综合的结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既是这种原生态舞蹈的源泉,同时这种舞蹈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展着,服务于各族人民,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功用也日益多样化。因此要保护原生态的舞蹈就必须将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果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发展,要发展就离不开保护。

原生态舞蹈一般都是综合型的,不仅有舞蹈、服饰、道具,还配有音乐、歌词等等,而保护原生态舞蹈,这些组成要素也都是要被加以保护的。此外还有些原生态舞蹈以民俗仪式为依托,如四川梁山彝族的妇女在火把节里跳的《都火》,古代朝鲜族妇女在中秋节这天夜晚跳的《羌羌水越来》等,保护此类的原生态舞蹈就需要将这种特定节日里的仪式加以保护。随着对外开发水平和都市文明的提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原生态舞蹈的元素遭受了侵蚀。因此只有保护好这片培育原生态舞蹈的“沃土”,才能收获更多、更好的原生态舞蹈。

对于原生态舞蹈的保护,目前在学术界争议很大,有的学者主张不触动“原生态”,而有的人却主张积极的保护原生态。长时间以来这种争议还在继续,莫衷一是。如果不触动“原生态”,就是一种变相的孤立,使“原生态”脱离实际,而原生态环境的崩溃,只会进一步加剧原生态舞蹈的衰退,原生态舞蹈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云南映像》的作者杨丽萍却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原生态舞蹈,她大胆、创新,将原生态的东西运用新思维、新手法更加真实、美好的表现出来。这种”两全其美”的做法,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而且还保护了原生态舞蹈。

二、原生态舞蹈的发展

原生态舞蹈就是对于人们生活的本真状态进行模拟的过程,这种模拟的原型就是原生态的,是人们的生活基础,这其实是舞蹈的来源,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以后,舞蹈动作开始发生了变化,但是所有的发展到了现代,又开始追求原生态了。这一过程既揭示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同时,把艺术语言抽象性所具有的深刻表现力、美的创作力和丰富的寓意性生动地展示出来,也明确地显示了生活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的审美功能相互影响和转化的过程。舞蹈动作的模拟与抽象,恰好说明舞蹈艺术中生活与艺术的紧密而特殊的关系。首先,原生态民间舞蹈本身在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我国各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不仅历史悠久,且各具特色。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我国各民族还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各民族社会发展的状况极不平衡。所以,各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不仅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而且,也呈现出文化进化论者所言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此外,由于各民族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传承的历史文化有异,无疑也呈现出不同文化生态的特征。而这些特色、特征、特点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逐渐形成且延绵流传至今,可以说,我国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所以,在文化史上就有重要的价值。其次,保护我国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对保持我国民族舞蹈文化多样性有重大的意义。尤其在今后,信息畅通,交流频繁的国际大环境中,各国、各民族的舞蹈文化要有自己的特点。在此意义上,笔者赞同“越有民族性,就越有国际性”的观点。而要长此以往地保持民族特色,保护我国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至关重要,因为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是我们加工次生态民间舞蹈、创作次次生态民间舞蹈的根,我们应该把根留住。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时代在变化,民族舞蹈也在变化。而要使各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始终保持最初的状态却只能是一种奢望,是不现实的。保护原生态舞蹈,修建建筑进行“圈存”保护,也只是“鱼缸养鱼”,生命力不会长久、持续旺盛,最终也会走向消亡。这些不将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片面的采取保护的措施,是不能够最终保全原生态舞蹈的。

各民族的表演风格各不相同,只有精准的熟悉各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的动作、姿态、节奏、精神内涵,才能充分认识原生态舞蹈在不同的民族所独有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发扬原生态舞蹈。原生态舞蹈只是原始的,但是外部力量的获得仍需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例如春节期间特有的文娱节目:舞狮子、扭秧歌、闹元宵,这些原始的舞蹈动作虽然单一,但表现的却是人们的愉悦、欢快的心情。所以抓住了原生态舞蹈的内核,运用当代的技术、艺术观念来更好的展现原生态舞蹈的美,使其更加生动有力,这才是发展了原生态舞蹈。如前所述,要使传统舞蹈代代相传,积极的可行的方法是人为保护。具体而言,要人为地构筑保护空间。在人为保护方面,我们也要吸取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地区保护传统文化的有益经验。比如:韩国由国立国乐院专门保存流传下来的宫廷、民间音乐和舞蹈。此外,国家指定无形文化财保有者,由他们保存、传授相应的无形文化。还在很多地方设立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等等。这些都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可存续的空间条件。另外,各地还根据当地的民俗,设立了一些民俗祭(节),使一些已失去生态的民俗在人为的环境中存活。这样就使得传统文化在人为造成的空间代代相传。那么,我们可否也指定一些文艺团体、艺术院校,人为地保护、保存一些原生态民间舞蹈?或指定有专长的民间艺人保存、传授原生态民间舞蹈?笔者认为,在全国各地分散保存有当地特点的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三、保护发展原生态舞蹈的意义

原生态舞蹈是展现民间艺术的一种方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和历史韵味,是我国艺术史发展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万事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着自己的一个发展过程,原生态舞蹈也是如此,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这类民族文化的结晶需要我们尽心的去保护,并传承,发扬下去。如果不保护,原生态舞蹈就会流失,如果不发展,它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并最终还是会流失。所以我们需要对于原生态舞蹈的现状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切实的做好保护措施,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原生态舞蹈,就可以将我们的民族艺术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四、结语

原生态舞蹈的保护、发展不只是口号,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实际措施去维护。原生态舞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蕴含的更多的是民族的特点和历史的风味。保护原生态舞蹈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精神的结晶。

[1]郭秀清.浅谈原生态民间舞蹈挖掘保护与发展[J].黄河之声,2008(18).

保护“原生态”社区守护古镇古韵 篇4

借用阮仪三教授的一句话, 我国古城镇的保护现状是“前所未有的重视, 前所未有的破坏”。因为与保护相对应的是旅游开发,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样, 若缺少正确有力的支撑, 总是只有一面朝上, 而不能平衡竖立。而在这两面中, 旅游开发被看作是一个“三赢”的策略, 一方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以古镇为前提条件的旅游开发又不断地督促着古镇的保护。以此为出发点被保留下来的古镇, 留下的是一个空有古风的物质空壳, 丧失了古韵。

二、“原生态”社区

(一) 关于“原生态”社区的解述

“原生态”原为后殖民主义批判的术语, 意指原生于某种文化, 而非强加于该文化或被该文化所汲取的因素。“原生态”社区指具有一定的规模, 包括大量民国及民国以前各朝代的历史建筑与传统民居的居住聚落, 至今仍然承载着人们的居住及其它社会生活的“社区”, 承担聚居及建筑中活态的民间文化传承。

(二) “原生态”社区的特点内涵

1.“原生态”社区的内涵

“原生态”社区的概念在某些方面与历史街区相吻合。在规模上与历史街区相当, 但小于历史文化名城, 可以说它是历史文化名城一个主要的构成要素。不同的是“原生态”社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和空间单元, 而历史街区则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空间单位。“原生态”社区按其形成依据可分为血缘社区、地缘社区、业缘社区和精神社区, 以前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古镇的保护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

2.“原生态”的特征

(1) 自然性:强调与自然的融合和协调。

(2) 内生性:指由本土文化的自发演进, 而非外力强加。

(3) 方向性:指空间的非均质、各向异性, 与密斯的“全面空间”的均质和各向同性相对。

(4) 民间性:指与民间生活密不可分, 强调其民俗性, 与精英文化相对。

(5) 年轻化:指其表现出的旺盛生命力与自我演变推进的能力。

(6) 个性化:即地方性。

(7) 稳定传承性:随时代变迁而基本保持不变的特性。

三、平乐古镇“原生态”社区保护

(一) 古镇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平乐, 地处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 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镇内闻名遐迩的“九古”风华、浑然天成的自然环境, 千百年来共同蕴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 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平乐古镇与其它历史村镇一样, 面临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问题, 并已严重影响到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其一,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 古镇历史上的发展优势逐步消失, 带来功能性衰退。其二, 内部结构表现出物质性老化。从农耕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古镇历史街区, 其空间格局、基础设施以及居住环境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

(二) 平乐古镇社会形态分析

1. 现状———社会性衰落

随着古镇的旅游开发, 古镇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正逐步成为古镇的支柱产业, 部分传统民居转变为商业用房, 古镇居民外流;加上土地资源的减少, 传统农业的较低收入, 致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古镇现有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要, 与周边新开发的社区形成“视觉落差”, 使一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居民迁出古镇。古镇人口的流失, 使古镇呈现破败、陈旧的现象, 而小型化的家庭组合模式也导致了传统合院空间体系的衰落。

2. 社会形态组成要素

(1) 人———古镇主体

虽然近几年平乐人口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但人口外流现象仍不容忽视。针对古镇人口的流失, 政府应制定相关积极的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由流动, 而对于新近迁入古镇的居民也应妥善安置, 并致力于改善镇区内的基础设施及生活环境, 以挽留更多原住民, 营造古镇的归属感。

(2) 家庭

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古镇的人口流失使得古镇传统的家族聚居模式正慢慢消逝, 而家庭模式的小型化也使传统合院空间体系走向衰落。另一方面, 为了更好的保护古镇内资源, 传统社区以家庭为单位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功能应逐步转变为单一的生活单元, 其功能将日益“理性化”、“小型化”、“核心化”。鉴于此, 血缘社区也会逐渐消逝。

(3) 共同体社群和社区

社群是人们聚居的场所, 包括对家庭、邻里、村落以及村镇上的认同。它是一种组织的结构形式, 包含着一定制度意义。不同的家庭是依据不同的组织规则组成共同体社群, 不同的社群则组成社区, 形成共同的社群意识 (社区心理空间) 。

(4) “原生态”社区保护与古镇保护规划

在当前古镇保护规划中, 古镇常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核心保护区、风貌控制区和协调发展区, 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保护等级和要求, 承担不同人群的不同功能。共同体社群的形成就是寻找不同家庭所承担的功能、所处地域以及生活方式的交集,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区以业缘社区和地缘社区为主。

核心保护区, 该区内的“原生态”社区是整个古镇“原生态”的核心, 是最直接展现古镇魅力的平台, 古镇生活功能的维系仍是该区保护发展的主要目标。该区内的居民承担生产和生活双重功能, 而这里的生产功能所实现的形式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劳作方式, 主要承担古镇的旅游服务和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住宿、手工业等。该区内共同体社群划分的依据分为三个方面。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混合功能;生活方式:传统劳作、旅游相关产业生产、旅游服务 (餐饮、住宿、特色产品销售等) 、其它;地域:相邻近的区域。据此将核心保护区划分为三个社区。社区1, 古镇最为繁华的区域, 该区域内居民多以底商的形式从事沿街旅游服务;社区2, 历史建筑较少, 主要承担居民居住功能, 居民多在其它区域从事旅游服务行业, 区域内商业较少;社区3, 主要面向游客提供相关旅游服务, 居住功能较弱。

风貌控制区, 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旅游服务区, 区内用地性质以旅游用地为主, 是核心保护区的外延, 同样承担着生产和生活的双重功能, 其中以对外的旅游商业和服务为主, 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该区是要使“原生态”社区得以延续的难点和重点, 作为外延区, 一方面从空间形态上延续了古镇古风, 另一方面容纳部分从核心区内或古镇其它区域迁入的人口, 可以把它看作是“原生态”社区的重塑。如何处理好旅游服务和重塑之间的关系, 营造属于当地居民的归属感, 避免物质空间的“拼贴化”是其重中之重。

协调发展区, 是古镇的新区、旅游接待区, 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该区域内人口相对复杂, 所处的环境、背景也呈多样化趋势, 较难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社区。根据其所承担的不同功能可分为南北两区, 其中北区大部分还尚待开发。而该区又是古镇的行政、商贸、文化中心, 是当地居民最集中的区域, 是古镇古韵能否守住的关键一环, 基于此就引申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原生态”社区的现代转型。

3.“原生态”社区保护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原生态”社区保护应以“原生态”社区中的社会形态保护为基本载体, 发掘、保护、保留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存。从而使“原生态”社区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相得益彰。

平乐作为“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重镇,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 承载着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至今仍传承着其独特的水文化、火文化、纸文化、铁文化、路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历史文化。古镇中的手工艺品、川剧表演、竹麻号子等体现着浓郁的川西地方民俗文化特色。

对于古镇的文化传承问题, 可以通过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转变为有形的物质文化加以保护, 如通过修编地方文化志等方式, 纪录古镇各种民间文化;结合古镇建筑改建或修建地方文化博物馆;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和保护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古建筑;结合文化建筑及古镇空间设计, 设置小型文化广场, 供居民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

(三) 平乐古镇空间形态分析

1. 现状———空间的老化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 辅以砖石等, 由于材料特性和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体系独特, 再加上自然灾害, 导致建筑的使用寿命受限。这种空间形态的自然老化是一种绝对的老化, 是一种有形物质的磨损, 是不可避免的。而另一方面, 由于交通方式的转变, 按照人的尺度修建的传统街巷形式、尺度、密度已不能满足新的交通方式的要求。

2. 空间形态组成要素

建筑单体出于某种特定的社会功能需要, 加上院墙就组合而成一个院落, 而几个院落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街坊, 几个街坊用街巷串起来就构成传统社区空间的整体意象。镇内现有民居可分为院落住宅、沿街店铺和排屋, 以后者为主要形式, 镇内完整意义上的全部由院落组成的社区空间已寥寥无几。

(1) 建筑

古镇内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 保存完好程度达85%。对于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在保护建筑本身的前提下应尽量还原其原本的生活功能;而对于过渡区内的建筑应采取整治和逐步改造的方式, 风格、造型应与核心区内古建筑保持一致。

(2) 院落

空间形态上院落构成了更高一级的聚居单位街坊, 与社会形态中的家庭相对应, 不同家庭按照一定的内在规则秩序组合形成共同体社群, 继而组成社区。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院落的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李家大院是镇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传统居住院落, 至今仍承担着李家后人的居住功能。镇内这样的院落较少且多位于镇区外, 镇区内的院落格局主要是沿街商铺排屋和由居民自建的混合院落。

(3) 街坊

街坊是一个从密闭走向开敞, 从管理性单元走向生活性的空间, 以由道路围合而成的地块为单位。如图9a是以院落为主要形式辅以排屋的片状街坊平面, b是以院落为主的带状街坊空间。

(4) 街巷

街巷在社区空间形态中起“骨架”作用, 它是对空间界定起着控制作用的线性关键要素, 是传统社区空间结构的主导要素和传统社区文化所依存的场所。寻求因交通方式转变而需改变的街巷尺度、形式是街巷能否支撑“原生态”的重点。

由建筑、院落、街坊等形成的地面空间、沿河的线型空间以及各种点状的节点空间形成了古镇的整体空间, 如图7所示为平乐镇核心保护区的空间形态, 反映了“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的组合。

四、结语

古镇保护是一项没有尽头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所承载的历史就越来越厚重, 面临的问题就更严峻, 只有及早的从“原生态”社区保护入手, 还主动权于其原住民, 注重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发掘, 从细微处入手, 才能完整、长久地承载历史积淀, 传承古镇古韵。

摘要:古镇古韵的维系除了需要保护历史建筑、历史街区, 更需要的是一代代人的传承。古镇是一个简单的社区, 是当地居民聚居的场所, 他们需要以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为载体, 找到归属感, 继而才能传承古镇文化、维系古镇古韵。而由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所形成的就是古镇的“原生态”社区, 如何保护“原生态”社区就成为古镇保护的“魂”。

参考文献

[1].许业和.传统社区现代转型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6

[2].苗欣.“原生态”理念与农民安置社区设计问题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4

[3].戴彦.巴渝古镇聚居形态及其整合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3/5

[4].阮仪三邵勇.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理想空间.2004/6

[5].刘明鑫李翅.从公共空间整治到古镇复兴.规划师.2006/8

[6].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北京清华规划设计院.平乐古镇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2005

原生性保护 篇5

政策实施方案

(2016-2020年)

为进一步改善XXX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永续利用和有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牧民增收,在认真总结“十二五”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く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年)>的通知》(农办财(2016)10号)、《XXX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昌都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XXX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结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及我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加快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推动草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特色农畜产品供给水平,促进农牧业经济和城乡区域持续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实际,以生活富裕和生产发展为目标,在全县可利用天然草原范围内,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逐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稳步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基本原则

1.保护生态,科学发展。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全面推行各项草原管护制度,强化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举措,夯实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基础。

2.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整合资源,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投入。突出和发挥牧民主体作用,引导其主动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形成草原生态保护共建机制和草原合理利用机制。

3.明确责任,有效推进。进一步我乡的责任,分级落实,积极实施,扎实推进。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加大政策宣传,加强工作指导和督导检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政策落实,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4.封顶保底,确保增收。为保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连续性,在确保牧民减畜不减收,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积极性的同时,避免发生补贴额度过高“垒大户”现象,“十 三五”继续对实现草畜平衡的纯牧户实行封顶保底政策,实现草畜平衡的纯牧户,享受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资金合计高于5500元/人、低于1100元/人的,分别按照封顶5500元/人、保底1100元/人的标准计发,享受封顶保底政策纯牧户人口以牲畜清点时的户籍登记人口数为准。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并实现草畜平衡的非纯牧户,按照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草原面积、补助奖励标准据实计发补奖资金。

考虑到政策均衡性,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封顶保底政策、各类生态脱贫岗位报酬、脱贫攻坚定向政策性补助三者之间不能交叉重叠,由农牧民自愿选择。

5.多措并举,巩固成果。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政策,继续推进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逐步转变完全依赖天然草原的生产方式,加强牲畜品种改良,调整和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形成半舍饲圈养与自然放牧相结合的生产格局。加大草原鼠虫毒草害综合治理力度,巩固草原生态保护成果。

二、实施范围 我乡10个行政村

三、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禁牧补助

对生存环境恶劣、草场退化严重、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对禁牧区域按实际禁牧面积核算补助。

1.禁牧区域

2011年以来,我乡禁牧16万亩并设立了禁牧标识。按照“总量控制、有进有出”的原则,通过五年禁牧,生长季末植被盖度大于等于50%的天然草地,“十三五”期间可转为草畜平衡区;生长季末植被盖度小于50%的天然草地,“十三五”继续实行禁牧。“十二五”期间未能纳入禁牧范畴的生长季末植被盖度小于40%的天然草地可在 “十三五”期间实施禁牧,我乡在“十三五”期间禁牧面积仍为16万亩。

2.补助标准

禁牧补助6元/年·亩。3.工作要求

调整新划入禁牧的草地,按照经营权归属,由农牧户自行设立清晰醒目的禁牧标识。禁牧户及村级草原监督员要加强禁牧草地监管,一经发现或举报查实禁牧户在禁牧草场放牧的,取消其当年禁牧补助。为巩固现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成果,引导超载户减畜,早日实现草畜平衡目标,“十三五”期间,未实现草畜平衡的农牧户不能享受禁牧补助。

(二)草畜平衡奖励

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天然草地根据承载能力核定合理载畜量,实施草畜平衡管理。

1.草畜平衡面积

“十三五”我乡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草畜平衡面积为1738154.2 亩。

2.牲畜折算标准(1)成年畜

1匹马骡=6个绵羊单位 1头牛=5个绵羊单位 1头驴=3个绵羊单位 1只山羊=0.8个绵羊单位 1只绵羊=1个绵羊单位

(2)当年新生存活畜:按成年畜减半计算。3.草畜平衡载畜量 4.奖励标准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1.5元/年·亩。5.奖励对象

纳入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范畴,且已实现草畜平衡的农牧户。

(三)其他配套措施

继续开展草原生态监测、草原鼠虫害治理、牧民技能培训和草原监督管护工作,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提供保障。

(四)差异化补贴政策

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差异化补贴政策事项待自治区研究确定后另文通知。

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的兑付方式 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直补到户。草原生态监测、草原鼠虫害治理、草原监督管护等经费,采取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至承担具体事项的部门或人。

五、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概算

(一)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

2018年我乡封顶保底后享受补助奖励资金XXXX元.其中草奖资金测算为禁牧补助XXXX元,草畜平衡奖励资金XXXX元。

(二)村级草原监督员监督补助

结合脱贫攻坚任务要求,2018年全乡草原监督员共计116名,其中从具备劳动力、实现草畜平衡的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农村低保人口中选聘的283名草原监督员,劳动报酬标准为0.3万元/人·年,计849000元;从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低保人口中选聘116名村级草原监督员,劳动报酬为0.54万元/人·年,计626400元。从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农村低保人口中选聘的村级草原监督员可连选连任,从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的村级草原监督员不可连选连任。

我乡根据自治区、县实施方案既定的各项要。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8年1月-3月)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村务公开栏等媒介向社会进行常态化、持续性宣传,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政策实施的全阶段、全过程。我乡要召开工作布置会,组织工作组深入村、户中进行宣传,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编制实施方案阶段(2018年3月-4月),认真编制实施方案,逐级将禁牧面积、草畜平衡面积、草畜平衡载畜量等指标细化到村、农牧户和草地地块,明确责任人。我乡实施方案经县审核并报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后方可实施。

(三)目标任务落实及草奖资金兑现阶段(4-9月)我乡依据方案,通过政策宣传,引导超载户对超载牲畜进行出栏。对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农牧户进行牲畜清点。清点工作完成后,对农牧户基础数据、草奖资金进行公示。通过县自验后15个工作日内将50%以上的草奖资金兑现到农牧户。市初验工作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要将剩余草奖资金兑现到农牧户。

(四)迎接自治区督查验收阶段(10-11月)我乡结合县自验、市初验指出的问题认真开展整改,对全年草奖工作进行梳理及完善,以迎接自治区督查验收工作。

七、保障措施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工作要求高、参与部门多、协调任务重、责任重大、事关长远。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明确责任,扎扎实实地把这项政策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我乡要完善工作制度,充实稳定草奖工作队伍,明确工作要求,安排专人专职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我乡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对草奖工作负总责。我乡要与村签订禁牧、草畜平衡责任书,各村要与农牧户签订禁牧、草畜平衡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权利与义务,调动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我乡草奖办将根据实际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宣传册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各村也要通过例会、宣传册、村务宣传栏等灵活多样、农牧民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采取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新一轮草奖政策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补奖标准宣传到每个农牧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争取农牧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三)夯实工作基础,理顺工作程序。我乡要认真组织乡干部、村干部、监督员、驻村工作队队员扎实做好牲畜清点核实工作。以村为单位,按牲畜品种、周岁以上畜、当年畜逐户清点,根据清点工作底稿填写由市统一印发的草奖政策登记卡,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汇总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牲畜清点工作底稿由乡负责保存,与草奖政策登记卡共同作为监督检查和兑现补助奖励资金的依据。我乡要确保“五到户”,即任务落实到户、资金发放到户、建档立卡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保证政策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开展草原经营权流转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整村实现草畜平衡,超载户可以就近租赁少畜户、无畜户的草场共同实现草畜平衡,科学发展畜牧业生产。草场经营权流转工作要规范有序进行,所签订草场租赁合同,要在村委会公示,乡备案,建立可追溯制度,严防弄虚作假。

(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监督检查。

我乡要制定具体办法措施,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到实处。要及时报送工作信息、简报、季度工作小结,每年10月25日前向县报送年度工作总结。要加强草奖政策数据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做到相关数据按时准确上报。要加强村级草原监督员选聘、履职管理工作。村级草原监督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村委会提请乡政府审查,并报县草奖办备案后方可上岗。

(五)规范资金使用,规范绩效考核。我乡要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4]32号),加强草原补奖资金的管理,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严肃问责执纪,加大惩处力度。对存在入户清点工作不扎实、户籍人口及牲畜数据失真、村级草原监督员选聘对象不精准、草场经营权流转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挤占截留挪用、贪污侵占、套(骗)取及违规发放草奖资金等现象的,县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自治区草奖办已设立举报电话(0891-6323678),受理全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类违纪违规线索举报。违纪违规行为一经查实的,根据举报违纪违规情况,给予举报人500-1000元奖励。

(七)及时做好信息录入工作。在基本信息经公示无误后,及时将信息录入草奖系统,并开展审核工作,确保信息录入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附表:

1.XXXX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基本情况表 2.XX年草畜平衡农牧户情况统计表 3.XX年超载农牧户情况统计表 4.XX年农牧户牲畜存栏情况统计

XXX人民政府 2018年5月13日

抄送:县府办、县草奖办

原生性保护 篇6

【关键词】原生态舞蹈保护;旅游开发建议

1.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

1.1旅游项目开发前认真考察

开发旅游项目前要对开发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认真考察,寻找最适合藏族原生态舞蹈的旅游发展方向,以最大化保护藏族原生态舞蹈文化,不破坏开发地生态文化为开发准则,尽量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保留下原生态的旅游资源,以现代旅游开发技术为辅助,达到藏族原生态舞蹈保护的核心目标。

1.2建立藏族原生态舞蹈保护村

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发展与保护是分不开的。政府制定保护民俗文化的规范需要旅游者、旅游企业的共同遵守,如果青海旅游演艺市场已经产业链完善,机制规范合理,旅游形象健康,那么整个青海旅游市场就是一个大的原生态舞蹈保护村。但是目前,青海的旅游业未发展到如此高的水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仅是旅游参与者,更需要青海社会人,所以建立藏族原生态舞蹈保护村,鼓励藏民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舞蹈文化,同时建立相关藏舞保护小组,定期采青,增强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知名度,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完美协调促进。

1.3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在藏族原生态舞蹈旅游运营过程中,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多雇佣当地居民为旅游演艺活动的表演者,贴近自然的方式进行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向游客宣传对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意识。

2.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开发

2.1旅游形象设计

青海旅游业总体规划上,大美青海的形象定位非常符合彰显青海的高原生态之美与大气磅礴的民族文化。不仅要在旅游宣传上体现,更要体现在旅游接待力与旅游产品质量上。

首先,整体形象:神秘的藏族原生态舞蹈。其次,旅游总口号:人间大爱?青海大美; 藏族原生态舞蹈宣传分口号:三神之境,藏舞之原;最后,旅游标识设计:

图4-1 青海旅游形象标识 图4-2 藏舞形象标识(本文设计)

2.2建立青海藏舞旅游演艺发展机制

旅游产业链不完善的负面影响很大,在青海旅游市场上具体表现为:第一,旅游企业规模小。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后续发展易瓶颈,只能局限在青海省内发展,适应不了高速的旅游业竞争;第二,旅游市场不规范。没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政府在制定相关规定与法规时有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旅游演艺市场混乱;第三,企业生产效率低。自主经营的经营方式虽然吸引个体投资者进入青海旅游演艺市场,但是旅游演艺需要大投资与大创作,小企业根本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必须要升级为企业化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青海旅游產业链的完善。每一个单位都是有着自己的分工与联系,这样产业联动效果才能显现。在旅游演艺作品创作上,要有剧务、剧组、乐队,专业化地制作高品质的藏族原生态舞蹈作品,从源头为后续的成功奠定基础。市场推广上,好的作品需要大的宣传,青海的旅游演艺产业最好要有自己的包装宣传公司,量身打造青海特色的旅游包装,提高产品价值的第二道关键程序。游客体验上,不能在持续青海目前旅游演艺的简单服务,要体现人性化,服务好普通游客,同时满足高端游客的旅游需求,一条龙服务。

图4-3 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旅游演艺产业链

其次,建立多方战略合作机制。与西部、西藏等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合作;与对口支援省市合作,把“旅游援青”纳入对口援青的框架;与大型航空公司合作,推进支线机场之间的环飞,建设网络状航线网络,开发支线机场到国内主要客源地的航线。与青藏铁路公司合作,解决旅游旺季车票供需矛盾的问题,创新建设适应旅游业其次,建立多方战略合作机制。

2.3青海藏舞旅游演艺差异化战略

文化产业的产品具有创意特质,创意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内驱力。创意是一种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商品”,它们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商品,如矿产资源和解析设备等,这些商品在用后会逐渐消耗或者磨损,而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多次反复使用”,而且所用的次数越多,所产生的价值也越大。

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受消费者喜爱演艺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而能够让消费者偏爱的产品,也必定是突破传统而有创意的演艺产品。所以,演艺公司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受众的不同特性,编创出符合人类精神高层次需求的作品。这里要提到编创作品的一个重要战略,即目标聚集战略。

目前,演艺产业的服务意识尚未充分体现。但是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演艺产业已经不能停留在计划经济下观众“买票—看戏剧—散场”的一线式流程上了,企业应该把演艺产品的价值在一线式流程上立体循环反复传递,而在这个流程上彼此之间已经不是观众和演艺团体的关系,而是顾客与商家的关系。从预购票到售后循环的一个完整的消费过程中,企业也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价值选择、传递和传播的过程。这个服务模式更适合于集团化运营的演艺企业,它能够以产业链一体化为载体,将顾客培养成为忠实客户,积累品牌资产。 [科]

【参考文献】

[1]巫允明.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36-58.

[2]林正秋.中国旅游与民俗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2-14.

[3]纪兰蔚.青海玉树藏舞文化探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03(2):44-47.

[4]罗敏.从《云南印象》论原生态舞蹈的传承[J].文艺争鸣,2010,16(4):67-68.

[5]余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J].旅游学刊,2007,10(5):171-173.

[6]查贝.从舞蹈《弦歌悠悠》看藏舞魅力[J].学术·理论,2008,12(1):11-14.

[7]杨从彪.独具特色的藏族羌姆和芒康弦子舞[J].民族音乐,2007,04(2):78.

[8]高艳丽.开发民俗文化资源 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以吉林省为例[J].神州,2009,07(3):48.

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 篇7

一、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1具有提升园林价值观的作用

对外来人员而言, 原理规划是整个区域的“窗户”和“门面”, 对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生态保护则是整个城市的生存基础, 由此可看出, 园林规划与生态保护是构成城市景观和体现区域价值取向的主要决定因素。

2有助于实现物种的多样化

生态园林的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区域内的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以及动植物资源, 进行综合规划以谋求生态化, 这就是规划大园林的观点。过去, 由于植物种类单一的原因, 加之自然环境的束缚使生物的种类对原生态的保护作用降低。而在城市园林中建设生态廊道, 使原有的绿地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 不仅给更多的生物提供了更好、更大的生存空间, 而且通过廊道进行迁移,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受人类活动胁迫的野生生物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园林规划让城市原生态得到了扩展与发展, 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跨出的一个大跨步的前进。

3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园林景观空间是人工环境结合自然环境的一种叠合, 可以实现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发展, 树木、花草绿地、景观水面能有效地改善和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这些绿地和水体均可比喻成景观空间的“绿肺”和“空间库”

二、园林规划设计中实现原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

1遵守规划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将自然看作是人的对立面, 认为宇宙自然一切事物的中心都应该服务于人的利益。园林设计中, “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以此作为设计效益的尺度。在设计活动中, 都必须根据各个民族、“人本”理念设计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设计原则。应重视生活在该地域的人们的心理需求, 在景观的功能、形态、生态以及人文等设计元素上, 尽量减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压力;二是是实现多样性保护, 生态园林是生物群落以自然界为依托, 由于盲目的建设使得自然植物群落的物种类减少以及野生动植物衰退, 物种多样性变得单调, 生态系统日渐萎缩, 生态园林是以保持生态平衡和美化环境为主导思想, 在掌握各种生物特性的基础上使各种生物组合成一个稳定、有序的群落。生态园林的主体是根据种类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的原理, 不断增加园林的生物多样性, 保持园林的生态平衡;三是强调特色, 特色是园林设计中重点突出的设计原则。在任何地区的园林设计中, 都应该突出园林的特色风格。特色是体现园林景观风格特征的重要载体。设计中应采取特色化的设计方法尽可能的提高园林景观的异质性, 体现对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四是关注生态, 生态文明是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关注的热点。园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应通过设计方法将生态理念体现出来, 坚持“生态、环保、人文、发展”的设计理念, 将节能、环保效益作为园林设计高度追求的成果目标。

2提高绿地率构建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可能有一个特殊的内部主体, 如道路、小径、沟渠等。廊道的宽度及物中的组成及丰度、连续性是影响廊道结构的关键因素。绿化带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美化城市的作用。因此, 在绿化设置中, 首先要确定总宽度中占有一定比例的绿地。在树种配置上实行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相结合, 有利于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在设计形式上注重植物的色相和季相, 让人们形成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完善的生态廊道有效地控制了区域的无节制扩展, 也强化了自然背景对城市的持续支持能力。因此, 生态廊道是构建园林绿色网络的基础。

3利用生态设计新技术, 确保生态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生态设计除了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公共设施、游乐区设计, 园林设计中还应利用生态设计新技术, 确保生态景观设计方案的实用。如:在遮阳雨棚上安全太阳能光板并将其作为公园夜间照明能源;遮阳篷、凉亭自然采光能减少对自然能源的损耗, 从而实现园林规划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4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化、科学化

在树种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 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利用树种间的关系合理配置, 避免相克树种搭配而造成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同时应增加树种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 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 园林规划应以保护环境以及原生态为主旨的生态系统, 在这一生态系统共同构筑出一个色彩丰富, 造型优美的群落。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利用光、水分、营养等要素构成一个和谐的群落。为此, 需要对各种植物以及景观的搭配进行处理, 以求达到景观效果与生态元素得到合理优化的解决。

摘要:园林规划中原生态植物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维护生态平衡是植树造林、园林绿化的根本宗旨。在园林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愈来愈多的景观建设为了追求大尺度的空间环境而忽视其间人的需求, 盲目地以建设速度和规模为核心, 导致失去了生态平衡。本文说明了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中实现原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园林规划,原生态保护,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庆费.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 2001, (4) :34-36

[2]陈向远.现代城市需要建设大园林[J].中国园林, 2001, (5) :3-6

[3]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 1998, (2) :14-16

试论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篇8

一、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的重头戏

乡村旅游已成为广大市民首要的选择。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空闲之余渴望重返大自然, 重温田园生活的悠闲, 与大自然如此近距离的体验, 享受宁静祥和的气氛, 借此逃避都市的喧嚣, 这些正是游客到乡村旅游得目的。五一黄金周虽然已过, 但位于福建尤溪西城镇七尺村的兴隆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仍然一片红火, 来自福州、三明市区的客人慕名到此垂钓休闲、游玩餐饮, 不亦乐乎。像这样的休闲渔业基地, 尤溪县已开发18处, 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加强民俗民风保护, 还原乡村旅游原生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不同文化层次的交流, 如果乡村旅游开发忽视当地特有的的文化蕴含, 一味注重扩大规模, 破坏乡村原生态风貌, 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1.避免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 还原乡村民俗文化的本真

人们习惯把乡村自然看成传统文化的载体, 乡村农耕生活就是旅游者十分钟情的内容。福建尤溪联合的梯田是天然美景, 极像山水田园画, 是喜欢农业观光旅游的人的好去处。层层叠叠的梯田、袅袅的炊烟、劳作的人群;群山环抱、绿树映衬, 周围7个自然村的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 弯弯曲曲, 是典型的“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的碎田块, 虽然没有什么开发, 但这里却保持着特有的原始风貌。没有宾馆、旅社, 你也可以在乡里或塔前、西芹周边的民房住下, 也可自带帐篷, 早上直接拍日出。清晨5:30起来, 已经太迟了, 太阳从对面山上冉冉升起, 照得梯田金光闪闪, 气势磅礴, 绵延整个中高山片区。

可是,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呈现出了负面影响, 最严重的是当地文化呈现不正常的商品化。位于福建尤溪的桂峰古民居村落, 虽然建设年代已久, 但古风犹存, 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 (明代后期、清代建筑) 、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作为文化名村的主要标志, 是承载各个历史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积淀。遗憾的是, 部分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 却在这里建起了新式洋房, 挂上饭店、宾馆的招牌, 这无疑是对古民居建筑风格的破坏, 政府进行干预, 实行强制拆除, 但民众是否真正理资助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三要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投入、文化扶持、税收征管、价格收费、文化产业、社会捐助等文化经济政策, 通过政策引导,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大力扶持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从而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三) 健全文化队伍建设机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扎根基层的文化队伍。一要配齐配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市文化馆既要按编制规定“齐装满员”, 又要配强配齐文化专业人才。每个乡镇 (街道) 也要按编制要求, 保证有2—3名文化站工作人员专职从事文化工作。二要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 鼓励有一定文艺专长的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创新方式, 通过比武、评优、培训、职评等多种途径, 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 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逐步健全农村文化人才骨干网络。三要要花大力气, 调动农村文艺骨干的热情, 积极扶持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建解其中的弊端呢?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 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五花八门的欺骗手段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 实乃乡村旅游者遗憾之处。还原民俗文化的本真, 再现乡村的真实面目, 找回乡村的淳朴民风, 实为是乡村旅游的最佳看点。

2.乡村人看乡村建设, 农村文化原生态主题不放松

避免乡村旅游走进误区, 我们应沿着农村文化原生态轨道前行, 用乡村人的独有眼光进行乡村建设。位于尤溪县中仙乡龙门场内的古银杏群,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 给这里贴上了“科普、绿色”的时尚标签。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建立了新的银杏生产基地, 茫茫群山遍植银杏林, 村在树丛中, 房在杏树下, 整个村落被镶嵌在古老的银杏林里。村民们的住房至今还保留着闽中传统居民的木质结构风格, 保持着乡村特有的古朴、自然、和谐。龙门场古银杏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此科普、探古、旅游、观光等, 给“朱子故里”增添新魅力。

三、加强乡村原生态文化多重保护, 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乡村是乡村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共同意愿。加强乡村原生态文化的多重保护, 营造“真实性”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和环境, 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应掌握当地乡村旅游中的特有文化资源, 综合评估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 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的特色, 使乡村旅游的内容和辅助产品不断丰富, 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保护。

乡村旅游原生态, 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乡村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 生存于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现象。福建清流县林畲乡是个集绿色生态休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之乡。境内地势平坦, 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尤其是茶叶、花卉、肉羊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龙泉渔庄”内有鱼塘10多口, 涵养20多种淡水鱼, 日可接待游客700多人次;渔庄可为游客提供钓鱼、抓鱼、游泳、下棋、品茶和品鲜鱼等活动, 是都市居民回归自然, 享受田园风光的好去处。林畲又是红色之乡。1930年1月, 为粉碎敌人的“三省会剿”, 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经连城入清流, 在林畲乡塘驻扎, 写下了“如梦令·元旦”的壮丽篇章, 并召开群众大会, 刷写标语, 点燃了星星之火, 至今仍留下了毛泽东旧居、红军夜校、红军井、红军医院、红军烈士墓等历史文化古迹和红军七师一团、红军十二团标语。

如此的返璞归真, 还原乡村的古朴神韵, 还乡村旅游一片净土, 这样才是真正的乡村文化和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样才可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立各类文体组织和文艺团队, 做到基本上每个乡镇 (街道) 都有一个文艺团队, 有一支质量较高的演出队伍, 提高农村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四要实施好“上虞市谢晋文化奖”, 加大对文化队伍和文化工作者的评优、奖励及宣传力度, 定期开展优秀文艺团队、优秀文化工作者等评选活动。

(四)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历史建筑的文化保护与再生性研究 篇9

西方校园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中世纪时期、启蒙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现代时期。中世纪是校园形成的萌芽时期, 初期的校园是由修道院为原型发展起来的, 当时校园建筑以修道院式的独立封闭空间为主, 这是应当时神学一体的教学为目的所修建的, 保留至今成为一种文化景观, 如哈佛大学与剑桥大学。通过启蒙、工业革命到现代时期, 校园经历无数的社会变革与发展, 办学理念也由封闭式逐渐向开放式发展, 当初静修的教会式学习环境变成了开放、多远化得现代校园, 但始终能看见不同时期建筑的影子。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 教育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 这里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古代、清末民初、现代。中国教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中国古代的教学场所以书院形式存在, 如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等书院都是当时官方设立的高等书院。清末民初时期, 我国也设立了许多国立学校, 如北大、清华等, 大多以西方主流发展方向为追随目标, 使得当时的建筑风格除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外, 还有不少融合西方建筑特色的风格呈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政府对大学建设高度重视, 进而从2004年开始, 我国校园发展迅速, 随着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认识与保护, 使越来越多的价值被保护了下来。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随着我国的日益发展与社会进步, 对现代校园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追求社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 由于价值观取向的不同, 使得很多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屡遭破坏, 甚至被无情的拆除, 这种推土机式的快速扩张建设逐渐侵蚀着我国校园历史性文化建筑, 同时也吞噬着人们的校园记忆。校园历史建筑能为校园带来时代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 应该犹如文物一般的将其保留, 不能因为其使用功能跟不上现代教学、办公的需求而毫无顾忌的将其大规模拆除。这种校园建设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更无法保护和发展校园历史文化, 所以对于校园历史建筑应该以保护校园历史文化价值为目的, 对建筑进行创造性的更新与再生。

二、校园建筑的价值与保护原则

(一) 校园建筑的价值

1) 历史价值:校园历史建筑记录着近现代历史变革的艰辛历程, 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自清末民初时期, 中国校园建设深受西方建筑影响, 因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西方建筑特点巧妙融合, 自成一体的建筑风格, 这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证据。而且校园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关键场所,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很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人物都曾经汇集在校园里, 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校园历史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 科学价值:由于大学校园建设的特殊时期, 校园规划与校园建筑更显科学性、技术性、鲜明性。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西方古典建筑文明进行有机融合, 当时的建筑设计更讲究科学与技术, 注重考虑建筑的性质、功能以及气候。更有趣的是, 校园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融合了中国园林和寺庙特色, 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灵魂。同时, 结合新的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大量运用大跨度钢架结构、混凝土结构建造房屋, 使得建筑不论从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都别具时代风格和韵味无穷。

3) 艺术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中国校园建筑, 其设计手法注重中西融合的方式, 使得中国校园建筑独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 具有丰富多样、富有变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西方建筑讲究单体美, 型同雕塑;中国建筑讲究群体美, 形如绘画。”故中国校园建筑具有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特色, 在中国的校园里可以看到西式立柱也能看见中式八棱, 是一种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混合性艺术, 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二) 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

1) 历史与美学原则:因为校园历史建筑的不可重复性, 使得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在时下现代校园的扩建中尤为重要。而校园历史建筑最能体现其历史价值的因素是其外观的特殊风格, 也是我们必须要保留下来的建筑艺术文化。所以, 在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中, 应按照重现历史风貌、保留历史痕迹、在现时代特色、体现美学特征等强调与历史对话的保护性改造原则。

2) 功能调整与完善原则:由于校园历史建筑往往在使用功能和结构上都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并且通常老建筑结构的改变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在保护性改造时可以考虑改变其使用功能或在可能的情况下添加关键性功能以完善其使用结构, 使改造后的历史建筑能有效利用, 也从某种意义上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有效的保护了校园历史建筑。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中具有重要意义, 就是在外观上尽可能还原历史本貌, 但材料和技术上却大量采用现代手法, 使改造后的校园历史建筑既体现建筑的历史性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三、校园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与再生 (以原则来写方法)

(一) 历史与美学“整旧如旧”

校园历史建筑不同于新建的建筑, 应该遵照当时的建筑技术和美学概念, 在改造时力求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人文, 使建筑能保持原有特色和风格, 通过以“整旧如旧”的方式对校园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在实际改造过程中, 首先确定一栋或一个片区建筑外观、外貌的历史特征并明确改造风格。通常老建筑都具有坚实、高大的体量, 精美的装饰和典雅的构图, 这些作为文化艺术都应该积极保留。通过“整旧如旧”的改造方法, 按照不同情况对外墙、屋顶、室内地面等进行复原性整修, 尽量还原有体现建筑外貌风格, 体现时代特征的美学价值。例如, 武汉大学为保护建筑文物, 对宋卿体育馆、工学院、老图书馆、郭沫若故居等十余处老建筑进行了“整旧如旧”的保护性改造和配套环境的亮化工程, 保护了弥足珍贵的校园建筑。

(二) 使用功能调整与完善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 校园建设的扩展与更新也是必须面临的现象, 而老旧建筑由于各种原因, 功能使用上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发展需要。并且, 由于年代久远, 地下管网、电负荷、消防设备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使得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困难重重。

为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校园历史建筑, 根据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实用性, 考虑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调整。如, 有部分老建筑缺乏卫生间, 对师生的学习和工作造成不便, 所以在改造时就会尽可能的考虑添加公共卫生间。有些建筑由于管网、电路老化,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将建筑使用功能做些调整, 由原来高流量负荷的教学科研场地, 改为行政办公类低密度场所。

(三) 新型材料的运用

校园历史建筑改造是否成功, 很大程度取决于材料的运用, 现在新型材料层出不穷,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是建筑改造的一大考验。通常具有仿古、质轻、坚固、耐磨的新材料是建筑改造时的首选, 它们对复原建筑历史面貌起着有效的作用。通常对建筑的基本改造是将外墙为红砖、青砖的建筑, 以相同外观的仿古类保温隔热砖作为外墙装饰;对于是青瓦或片石的屋面采用更换物架, 改换与小青瓦类似的机制瓦或更好的屋面材料;在处理建筑结构时, 适当的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支撑建筑, 以达到加固建筑结构的目的。新材料在建筑保护性改造中的利用, 能即保持外观面貌的同时又能维护建筑本身的结构、保证功能的有效利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等。

四、研究意义

校园历史建筑是一个时代校园历史的见证者, 对于校园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产。为了能最好的对校园历史建筑的进行文化保护, 文章列举了一系列的保存与再生的原则及方法, 为以后校园发展, 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学校来说, 无疑是很好的校园建设、发展构思。

本文希望通过对校园历史建筑的现状和文化价值的分析, 寻求保护历史建筑的基本原则, 从而提出可持续、可再生的保护性研究方法。同时, 也希望这种对于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一直延续下去, 即便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也能秉承尊重历史、还原文化的思想, 将校园建筑本身的价值体现出来, 也是对校园历史负责。

摘要:在校园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使校园中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办公需求相协调与共存, 已成为越来越多大众关心的话题。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校园历史建筑, 还原大众对校园的认识, 本文提出以保护性改造的方式还原校园历史建筑的本貌, 通过对中西校园建筑发展、现代校园建筑的背景和现状、校园建筑的价值及保护原则及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方式等几个方面, 对校园历史建筑研究做出论述。为校园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校园历史建筑的保存和再利用。

浅析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 篇10

1.1 盲目引种新品种, 缺少驯化, 导致部分苗木由于生境不良而爆发病虫害

近年来, 由于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部分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避而不用乡土树种, 转而追求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 且不加论证盲目引种。虽然这些树种可能短期内在园林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由于部分新引进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 表现出生长不良, 容易感染病虫害。也有的城市花费大量资金, 盲目地从野生环境移植特大乔木 (老树) , 不仅成活率低, 难以恢复原貌, 且大部分树林由于生长不良导致严重的病虫害发生。

1.2 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 导致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

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表现在具体的设计中会出现一些相克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 (如核桃能造成周围松、苹果等树种受害或致死;核桃和刺槐对周围果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 , 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 (如栾树与木槿在一起栽植容易生蚜虫;红叶小檗和竹子在一起栽植容易产生锈病) , 怕水的植物栽植在低洼易积水处 (如马褂木、玉兰等植物栽植在低洼积水处易生病害) , 喜阳性植物设计栽植在背阴处 (如大法桐树下栽植石楠绿篱及模纹) 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植物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 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 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1.3 园林设计模式单一, 导致部分园林植物容易产生病虫害

园林设计还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化问题。由于设计栽植整齐划一, 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 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 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如大面积栽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 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如蝗虫、蛴螬等, 大量进入城市草坪并连年发生灾害;近年迅速发展的金丝柳, 大量单一种植无伴生植物庇护, 极易感染腐烂病和溃疡病, 严重的出现成批死亡。

1.4 设计栽植密度不合理, 导致植物生长环境不良, 进而引发病虫害发生

植物设计栽植密度大, 往往会造成绿地内植物的生长空间狭窄, 互相之间出现争光、争水、争肥现象, 直接影响苗木长势, 导致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入侵;另外, 不通风、不透光、湿度大等问题也容易滋生病虫害, 如目前部分城市地段应用栽植的金叶女贞、海桐、石楠等苗木上, 由于密度过大已经出现了蚧壳虫、白粉病、小袋蛾等病虫害。

2 园林设计中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措施

2.1 园林设计要注重种苗本地化、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选用植物种子和苗木时, 尽可能地在本地选取和培育。不加论证盲目地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植物, 虽然在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但新引入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 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性状。有时一些病虫害亦会随之传入, 在引入地爆发流行。

2.2 设计树种的选择应做到适地适树

要根据绿地的性质、功能, 选择速生或慢生树种;要根据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或阴性树种, 根据地势和地下水位的高低, 选择抗旱或抗涝树种;根据污染源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根据周围建筑群的性质、高度和朝向, 选择不同形态、功能和要求的树种;根据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另外, 对于一些边缘树种和外来树种, 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适应性, 栽植时要注意小气候, 否则在不太适宜的地区、不太适宜的环境和不太适宜的时期栽植这些树种, 在遇到气温突变时, 会遭受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2.3 设计树木种植结构要复层化, 品种要多样化

结构复层化与品种多样化密切相关, 是指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时要注意植物层间的混配与结合, 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植物群落。园林植物是病虫寄生的寄主, 不同的病虫危害不同的树种。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尽可能多的选用不同类型的树种, 增加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能力, 减少病虫害发生;要进行乔、灌、藤、地被多树种的合理配植, 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 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复层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色, 而且还可以预防和减少病虫害。

2.4 种植设计合理化、科学化

有些树木为了争夺营养空间, 从体内分泌出对相邻树木具有杀伤作用的有毒物质, 称为相克。有些树木由于习性互补, 体内分泌物互相利用, 和谐共处, 称为相生。树种之间, 树种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 在园林设计中, 要合理利用树种间的关系, 进行设计树种的合理配置, 避免相克树种搭配, 人为造成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同时应充分利用树种互利的一面, 种植相生树种, 以增加树种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 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5 设计栽植密度要适中

原生性保护 篇11

关键词:园林景观;低影响开发;原生树;保护性利用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4-74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4-11-17

全球城镇化速度每年保持高速发展,更多的土地被用来开发成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群,这些影响或多或少干扰了场地和临近地块的自然过程,为了恢复场地生态系统,需要及时进行场地环境修复。因此,促使英国实施了“可持续排水系统”、澳大利亚探索了“水敏感城市设计”、法国开发了“交替排水系统”、美国提出了低影响开发模式等多种降低场地开发对自然过程影响的方法,而我国则一直致力于环境修复和生态园林建设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在多种场地开发方法中,最值得推广的一种就是园林景观低影响开发模式,场地处理得当,可以突出景观亮点和修复场地生态系统。本文基于园林景观低影响开发模式探索了如何对场地原生树木进行保护性利用,以期对景观设计和工程施工有所启发。

1园林景观低影响开发的起源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由美国提出的基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营建的暴雨管理理念,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源头控制与设计减少暴雨产生的径流量和污染物,使场地开发后尽可能接近开发前的水文状态,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其在场地保护性设计、屋面雨水集蓄、下垫面渗透性技术、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政策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技术标准制定、评估方法和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为成熟。低影响开发的主要载体是景观场地,而我国面临的旧城改造、公园改建和居住区开发等多个项目中很多都存有优良生态基础的景观场地,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如果运用低影响开发模式,最低限度地降低开发活动对自然过程的影响,不仅可节约投资,还能达到突出景观亮点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目的。

2研究区域与方法

2.1研究区域

研究地位于岭南地区的广州和佛山,该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mm,平均气温21.4℃-22.4℃,地带性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和红壤,园林植物景观具有典型的岭南地域特色,以棕榈科和树冠宽阔的种类为骨干树种,构成群落的林冠层,以丰富多彩的灌木、阴生观叶植物及草花构成下层植物结构,常见乔木种类如大王椰子尺Roystonearegi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榕树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altissima、南洋楹Falcataria moluccana、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凤凰木Delonix regia、木棉Bombax ceiba、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樟树Cinnamonmumcamphora、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蒲桃Syzygium jambos、鸡蛋花Plumeria rubra‘Acutifblia’等,花灌木如狗牙花Ervatamia divaricat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灰莉Fagraea ceilanica、黄叶榕Ficusmicrocarpd‘Golden Leaves’、假连翘Duranta erecta等,代表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貌。广佛两地老城区和古老村落的公园、寺庙、老建筑旁散生大量古树,如木棉、大叶榕Ficus virens、榕树、菩提树FicusFeligTosa、诃子Terminalia chebula、樟树、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白兰Michelia alba、龙眼Dimocarpuslongan、芒果Mangifera indica等,这些古树寿命长、根系发达、抗风抗污染性强,历史悠久,对区域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研究具有极高价值。

2.2研究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佛山市3个居住区景观施工项目、广州市2个公园改建项目和广州市1个废弃工厂商业改建项目。以上6个项目均面临场地原生树木保护和利用问题,其中3个居住区工程施工时间是2012年5月-2013年8月,原生树周边施工采用保护性利用的结构和辅助措施,增加种植土的透水透气性;公园和废弃工厂改建项目施工时间不详,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5月。

3结果与分析

3.1场地原生树保护性利用原则

研究场地内保护性利用对象是原生树木,并遵循5项原则,即根系透气良好、水分供应平衡、土壤肥力适宜、病虫防治及时、树体保护到位。场地内多数的原生树树形优美。干形自然古朴。且多为优良乡土古树,对场地现有景观起支撑作用,因此,场地改造中以原生态保护性利用为目标,充分发挥场地原生树的美学景观特征和生态效益,只有在与规划景观冲突严重的位置才使用迁移措施,如佛山中信金山湾项目,由于主干道路拓宽,原有部分红花紫荆行道树妨碍了规划道路的建设,不得不迁移出场地,对于公园和废弃工厂的原生树一律采用保护性利用的措施,并通过工程措施增加硬质景观,实现改造的景观功能。

3.2场地原生树生存环境分析

通过调查18株原生树的保护性利用情况发现,多数原生树的生存环境植物资源丰富,场地水文状态良好,开发前原生树均生长良好,尤其是位于公园内的人工群落,植物多样性高,且以园林观赏植物为主,如广州黄花岗公园内3层以上的植物群落覆盖率占93.57%,现有植物种类高达234种,其中乔木96种、灌木64种、地被植物74种;广州烈士陵园内有植物种类238种,乔木80种、灌木90种、地被64种、藤本4种;广州红砖厂创意园为废弃工厂,植物种类以榕树、白千层Melaleuca cajuputisubsp cumingiana、白兰、大叶榕、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Tfolia等行道树为骨干树种,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对叶榕Ficus hispida、斜叶榕Ficus tinctoria subsp.gibbosa、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os等乡土野生植物为伴生种类;佛山景裕嘉园则是农耕地,原生树木为散生树,下层为野生植物;佛山中信金山湾原生树则是滨河行道树和散生树,下层植物人工和野生类别兼具;佛山岭南天地为庭院环境,单层乔木结构,土壤环境较差。原生树属性和植物群落类型具体见表1。

nlc202309051753

3.3场地原生树保护性方案及措施

针对场地原生树不同的生存状况,采用结构架空、回填通透土和砌筑树池3种基本方案,3种方案类型均包含结构优化措施和辅助措施。辅助措施包括环树干埋设多孔透气管,深至自然土层以下50cm;锯掉干枯枝桠,并用药剂或油漆封涂锯口,减少水分蒸发和腐烂,加速伤口愈合;使用3%浓度的双氧水50L灌根,半个月一次,快速为根系供氧以改善供氧不足的情况;同时给树干挂营养吊液,提供营养使其恢复树势,并增强病虫害抵抗力。结构优化措施如以下具体类型。

3.3.1结构架空型

本类型适用于原生树周边需增加活动平台铺装的情况,通过结构架空的方式抬升地形标高。活动平台铺装材质不限,以透水透气性好的材料为佳,可通过铺装缝隙或穿孔实现雨水自然下渗以补充树木水分需求。该方案类型等同于保持原生树周边土层标高不变,能避免一般回填埋土过深,造成树木根系透水透气性变差,生长势衰弱或死亡。

3.3.2回填通透土型

本类型适用于原生树周边需做基础绿化栽植的情况,通过回填通透土壤,一般是下层回填毛石,在上层20cm左右回填腐殖土和河砂混合的疏松种植土,形成上下通透的复合土层,保证原生树周边标高抬升后土层的充分透水透气,有效实现雨水自然下渗。

3.3.3砌筑树池型

本类型适用于平地抬高增加种植池或周边标高降低的情况(等同于抬升树干周边标高),通过砌筑树池来保持原状土层,保护树干周边浅层完整根系。该类型需疏松和改良树池原状种植土,树池直径不能小于2m,保证有足够的种植土空间透水透气。

3.4场地原生树保护性利用效果分析

调查发现采用以上3种类型处理的原生树木均生长良好,保持了原生生长状态,而未处理的16、17、18号潺槁树、红花羊蹄甲和橄榄因埋土过深,均死亡。另外,经过保护性利用的1号人心果周边地势升高,在架空板上开孔保证透水透气的同时,于树穴底层安装辅助排水管,雨水等若汇入架空种植穴会被及时排走,避免积水;15号假柿树是胸径45cm的古树,在树周边架空铺设木平台结构,同时及时锯掉干枯枝桠,并挂营养吊液后,树势得到增强;8~12号公园内的原生树采用结构架空后铺设不同材料饰面层的“绿地铺装结构”新技术,不仅增加了游人的活动空间,又保证了原生树的正常生长。

4结论与讨论

原生树木生长影响因子分内外两种,内因如根系吸水,树木通过蒸腾作用带动水分从土壤中牵引至植物体内的被动吸水模式,或者根压作用驱动水分进入导管,融入植物水循环系统的主动吸水模式,外因如土壤环境,土壤疏松通透、含水量适中,有机质含量丰富,则树木生长旺盛,否则树木生长不良,甚至使根部组织窒息死亡。城市土壤一般容重偏高,CO2含量高,温度偏低,使树木根际生存环境同自然状态不一样,导致树势衰弱、枯梢、甚至死亡。本研究施工的8株原生树运用园林景观低影响开发模式,通过结构优化和辅助措施实现了上层土壤的透气透水,保证树木根系自然生长,保护性利用效果显著,调查的7株原生树则通过前期的结构改良后已经正常生长。杨凤云、吴竹林、张树民等学者针对树木的土壤特征提出了多种有效措施,如优化土壤结构、土壤改良、增加透气管等措施,亦实现了树木土壤环境的自然通透,保证树势快速恢复。综上表明,基于园林景观低影响开发的原生树保护性利用通过结构优化处理包括回填具有复合结构的土层和架空结构;树木抚育辅助措施包括树木修剪、追肥(包括挂营养吊液)、浇灌生根水和双氧水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能有效改善原生树的生存环境和增强树势,构建出以原生态保护性利用为基础的低影响开发园林景观。

原生性保护 篇12

关键词:原生态民间舞蹈,挖掘,保护,发展

一、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概念

所谓“原生态民间舞蹈”,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 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而学术界通常称:由普通民众负载,且由他们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即原生态民间舞蹈。

原生态民间舞蹈起源于民族民间、流传于民族民间, 在长期历史繁衍和发展生息过程中,以原汁原味的人民群众为来源,采用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元素、生活元素以及宗教信仰元素为组合,舞蹈所用的各种器材、服装没有经过异化改造,都以各民族生活原型乃至原物为道具, 历经世代民间艺人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发展和锤炼,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群众生活习惯,风俗礼仪、思想情感、 道德观念以及共同的审美情趣的一种形象、传统的舞蹈形式,或者诗意化的舞蹈艺术作品。在时空的舞台上自然流露、传达美好感情,热爱生活的表达。是民族精神风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古朴的舞蹈。

二、原生态民间舞蹈挖掘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原生态的成分被盲目融入到许多舞蹈作品中,民间舞蹈也日益商业化、 庸俗化,致使原生态舞蹈所受到的冲击、发生的变革空前严重。其中大多数原生态民间舞蹈生存境况欠佳,并且有一些已经消亡或者濒临灭绝的边缘。在提倡、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的当代社会,原生态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内容应该怎样挖掘保护, 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挖掘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价值

原生态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艺术,它产生和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韵律优雅,是一条永远不会枯竭的艺术源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既是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源头,同时舞蹈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展着。原生态民间舞蹈通常是综合性形态,包括着很多必须纳入保护之列的原生态组成要素,譬如:舞蹈、服饰、 道具、音乐、歌词等。此外还有些原生态民间舞蹈以民俗仪式为依托而存在的,如四川梁山彝族的妇女在火把节里跳的《都火》,古代朝鲜族妇女在中秋节这天夜晚跳的《羌羌水越来》等。必须将这种特定节日里的仪式加以保护,防止因为失去其依托而失传。对此类原生态民间舞蹈的保护,既可以归入舞蹈方面,也可以纳入民俗仪式之列。

(二)挖掘保护与发展的文化价值

随着对外开放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提升,原生态民间舞蹈本身在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越来越显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生产的工业化、生活的现代化、居区的城市化、信息的国际化吞噬的危险,这无疑在摧残着原生态民间舞蹈存活的生态环境,许多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元素遭受了侵蚀。政府文化部门对原生态民间舞蹈重视不足,缺少挖掘保护机制,任其自然流传或消失;当代人对现代文明的憧憬与渴望,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和远离,娱乐兴趣发生了转移,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不屑一顾,而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求,使得原生态民间舞蹈逐渐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心理根基。如果以文化的角度透视,当代文化大背景是原生态民间舞蹈有可能失传的最根本原因所在。所以抢救和发展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色,已经引起多方面人士关注。

(三)挖掘保护与发展的经济价值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原生态民间舞蹈挖掘和保护的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即这些舞蹈元素的“原生态”是根本不能触动的。如果不触动“原生态”,就是一种变相的孤立,使“原生态”脱离实际,而原生态环境的崩溃又无法阻止,这样只会进一步加剧原生态舞蹈的衰退。 而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有机地将原始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被专家评价为“民族舞蹈的再启蒙”, 以虚幻的意境表现了观赏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赢得了市场。 在挖掘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原生态舞蹈的根,加工手法上运用新思维以及新技法将一些原生态的元素大胆地移植、拓展和创新,赋予了它全新的原生态之美。这种“两全其美”的传承,既保护了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也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挖掘保护。 但是,也有很多舞蹈编导、老师,带着急功近利的目的,为追逐其商业价值开始对真正的原生态舞蹈进行歪曲, 到民间去以走马观花的方式“考察”、“收集”所谓的民间舞蹈,盲目地加入现代元素,打上“都市时尚”的大印,再四处传播,甚至重新扩散到民间,冲击和湮灭真正的原生态民间舞蹈。这种过度的开发利用违背了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原意。原生态民间舞蹈要创新发展,但不能随意借鉴外来的东西,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在此基础上挖掘,这样才能体现出民族舞蹈和民族精神的真善美。

三、原生态民间舞蹈挖掘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原生态民间舞蹈挖掘保护与发展也要有法可依。否则,无论怎样宣传其重要性,也都无济于事。保护原生态民间舞蹈要逐步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制定国家相应的法律条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才能使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得到法律强有力的保护体系。

(二)建立专门机构和机制保障

一是保护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关键在于人的传承。大力寻找挖掘传承人,指定有专长的民间艺人保存、传授原生态民间舞蹈势在必行,而保护好原生态舞蹈演员也迫在眉睫。一定要加大工资待遇、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投入,以解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才能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更好的传承原生态民间舞蹈。二是在政府部门、艺术科研机构、高校或者社会舞蹈团体中成立原生态民间舞蹈研究机构,设立专业的人员和专项经费,也可以积极引导国内外慈善家、企业家筹集资金,有规划的深入调研,开展相关学术研讨会项目与重大课题,对原生态民间舞蹈进行全面的搜集、调研和整理。三是投入经费设立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等,将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牢牢扎根保存于当地,提供可存续发展的空间条件,从而使一些原生态民间舞蹈在人为的环境中存活。四是把投入和引导机制有机结合,做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社会参与”。加强鼓舞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的扶持力度, 尽可能为演出队伍提供便利条件。五是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路向,充分开发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让它成为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坚实展示平台,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导各族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地保护、传承本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

(三)创新发展思路

一是创新机制。创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模式, 将原生态民间舞蹈融入社会生活的婚丧嫁娶当中。二是加大宣传,扩大影响。首先要积极依靠名人效益,借名人之口宣传原生态民间舞文化;其次要依靠活动扩大影响,通过各个地区所组织的比赛,让成型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参加州、省、国家等文化活动,扩大宣传效果,加大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知名度;三是原生态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最好形式就是找准突破口,寻找最佳途径,这一途径就是将其与旅游有机融合,把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展示给旅游参观的人,从自娱自乐转向文化产业发展,把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旅游业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形成原生态民间舞蹈品牌,逐渐形成一种产业。四是各级文化部门组建原生态民间舞蹈表演队,通过商业运作形成各种商业表演,通过自身的经济体系运作实现原生态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延续。

(四)保护要适当

创新发展的同时,不能随意的破坏或改变加工原生态舞蹈元素,它的原貌具备了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其形态略显简单,就肆意添加多余的新编动作,造成原始性质的变异。其次,要做到整体保护,不能漏项。一定要保护好原生态民间舞蹈所包含的舞蹈、服饰、道具、音乐、歌词等各种元素以及被依托的整个民俗仪式。

四、结语

上一篇:史料与历史教学下一篇:信息时代下网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