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原生境

2024-08-12

仿原生境(精选3篇)

仿原生境 篇1

摘要:介绍山地药菊仿原生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包括有机肥沤制、选用优良品种、地块选择及整地施肥、栽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 以维护生态, 保护环境, 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效益, 增加群众收入。

关键词:山地药菊,仿原生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涉县地处冀南太行山区, 全县70%以上土地是由碳酸岩发育而成的石灰性褐土山地, 坡度在20°以上, 适生植物少且生长缓慢, 植被稀疏, 生态脆弱。种植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等农作物常常因雨水冲涮, 造成水土流失, 进而使脆弱的生境进一步恶化。为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土壤肥力, 涉县农牧局试验栽培适合在山地上生长、不引起水土流失、又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药用白菊花。通过4年的仿原境绿色栽培, 其平均产干药菊3.0~4.5 t/hm2, 产值4.5万~6.0万元/hm2, 并且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

1 有机肥沤制

生产绿色药菊基本上不追施化学肥料 (包括无机氮素化肥、无机磷素化肥、无机钾素化肥) 。因此, 必须底施足量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在栽前 (3月中旬) 需准备优质羊粪或骡马粪45~60 t/hm2、粉碎麦秸或玉米秸秆15~30 t/hm2、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5~30 t/hm2、优质骨粉1.5~3.0 t/hm2、草木灰3.0~4.5 t/hm2。将准备好的优质羊粪或骡马粪、粉碎的作物秸秆、优质骨粉与充分腐熟的人粪尿充分拌匀, 而后堆成宽2~3 m、高1.5 m、长8~10 m的长方形肥堆, 外用泥封严, 上覆塑料薄膜, 堆沤15~20 d。让肥料经历70~80℃的高温充分腐熟, 将病菌、虫卵全部杀死。一般堆沤10 d左右翻堆1次, 而后再堆沤10 d左右备用。

2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发枝分叉力强、叶片较小、花蕾多、花型小、花瓣厚实、色泽洁白、适合在山地上栽培、品质优良、开花期较晚的太行小白菊。这种菊花蒸青晒干后呈玉色, 花香浓郁, 冲泡味甜爽口[1,2]。

3 地块选择及整地施肥

选择海拔800 m以下、坡度15~35°、通风、透光、土层深厚的轻壤土, 土壤含有机质15.0 mg/kg以上、碱解氮80mg/kg以上、速效磷10 mg/kg以上、速效钾100 mg/kg以上、p H值7.5~8.2, 处于半山腰, 排水良好的山地或岗坡地。易积水的沟道地、河谷山地不宜种植。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整地, 深翻25 cm以上, 将土坷垃打碎, 整平, 整成1.5 m宽的小畦。结合整地施入已沤制好的优质有机肥60~75 t/hm2、草木灰3.0~4.5 t/hm2、三元复合肥 (15-15-15) 750 kg/hm2作底肥。

4 栽植

栽植不宜过早, 过早栽植气温低, 不发根, 生长慢, 产量低。一般当5~10 cm地温稳定通过15℃时开始栽植。据涉县气象局统计资料 (1961—2002年) , 涉县春季5 cm地温平均通过14℃的初日为4月12日, 最早日期4月3日, 最晚日期5月3日。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特性, 确定太行药菊在涉县适宜的栽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3,4]。栽时选择阴天, 把母株挖起, 将菊苗分开, 选择粗壮、须根多的种苗, 留下23 cm长的枝条, 去掉菊头。用犁或锄开深8~10 cm的深沟或穴, 按行距60~70 cm、株距30~50cm栽植。栽时把根周围的土压实, 并及时浇水, 如天气干旱应连浇2次。无水浇条件的纯旱地可人工担水点浇, 浇足浇透。用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秆把定植穴周围的全部空地覆盖, 以利于蓄水保墒。需秸秆3 000~4 500 kg/hm2, 覆盖秸秆后, 全生育期一般不再进行中耕, 以利于有益微生物活动, 涵养水分, 维护生境。

5 田间管理

5.1 除草

在全生育期一般不进行中耕, 当杂草较多时可人工拔除, 确保菊苗顺利生长。除草时不可用除草剂, 只可人工拔草, 以保护生态, 提高药效。

5.2 追肥

菊花喜肥水, 根系发达, 根部入土较深, 细根多, 吸肥力强, 需肥量大, 需多次追肥, 一般追施2次。生产绿色药菊, 一般不追施无机肥, 只追施优质有机肥或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沼液肥。具体时间如下:第1次追肥在打顶时 (5月下旬, 苗高15~20 cm) 进行, 开沟追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沼液22.5~30.0 t/hm2;第2次在花蕾形成时进行, 开沟追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沼液30.0~45.0 t/hm2。

5.3 摘心打顶

为促使主干粗壮, 减少倒伏, 在菊花生长期要进行3次摘心打顶。第1次在5月下旬, 苗高20 cm时进行;第2次在6月下旬进行;第3次在7月中旬进行[5]。8月上旬及时去掉新生侧芽, 确保原来的枝条健壮, 花大且花朵充实。

5.4 排水防涝

白菊花喜湿润气候, 但怕涝, 不能积水。据涉县气象资料 (1961—2002年) , 涉县夏季雨量集中, 占全年降水量的65%~68%, 其中7—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 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秋季次之, 占18%。并且7—9月连阴天气多, 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在降水较多或遭遇连阴雨时, 应经常检查田间排水沟, 疏通水道, 田间不能有积水, 以防积水造成烂根[6,7]。

5.5 病虫害综合防治

5.5.1 清洁田块。

清除田块内的杂草、病株、残枝。在菊花收获后, 及时将残株、枯叶清理, 集中堆沤制成有机肥料, 可大大降低田间虫口数量, 控制越冬基数, 减少次年虫害, 又可制成有机肥料, 培肥地力。

5.5.2 黑光灯诱杀成虫。

采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鳞翅目成虫, 每1 hm2安3盏灯诱集成虫, 将诱集的雌蛾腹部末端剪下、捣碎, 用二氯甲烷溶液进行粗提, 傍晚放置粗提物120~150盆/hm2, 可诱杀大量鳞翅目成虫, 降低田间产卵量, 同时可预测虫害的发生期, 做到合理用药防治。

5.5.3 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

在距植株生长点10~15 cm高度悬挂黄板或粘虫板诱杀蚜虫或白粉虱。

5.5.4 药剂防治病虫害。

具体如下: (1) 叶枯病。植株发病时, 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 中心灰白色。后期病斑上生小黑点。病斑扩大后, 整个叶片干枯, 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 仅剩嫩尖。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或65%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 每隔7~10 d喷1次, 连喷2次。 (2) 蚜虫。9月上旬开始发生, 植株2%以上的叶、花蕾有蚜时为防治适期。可用2.5%鱼藤酮500倍液喷雾防治。 (3) 鳞翅目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 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危害。防治方法:可用100亿活芽孢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 250 m L/hm2, 稀释成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6 及时采收

药用白菊花以花芯散开50%~70%为采收标准, 做到及时、分批、分级采收, 一般采收3次。第1次采摘开放成熟的花朵为头轮花, 品质最好;隔4~5 d后, 采摘二轮花, 品质较头轮花稍次;再隔5 d左右采三轮花, 品质最次。采花应逐一采取, 勿采散花瓣, 也不能带花蒂。采后于阴凉干燥处放置1d, 而后加工。

参考文献

[1]王俭珍, 崔健.草药菊苣天然产物的药效药理及开发前景[J].亚太传统医药, 2009 (11) :32-35.

[2]潘子梅, 李东跃, 马杰.亳州市谯城区药菊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4) :379, 382.

[3]邹新群.种植药菊效益好[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4 (7) :24.

[4]巨泽良, 尹长年, 翟洪波, 等.药菊花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4 (5) :32.

[5]邹新群.药菊的栽培管理[J].农友, 2002 (11) :12.

[6]王杰, 胡惠露.安徽药菊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1 (5) :299-302.

[7]樊锦春, 刘以信.药菊花在苏北沿海滩涂地的生长习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 2001 (6) :91-92.

多肉植物的原生境与引种栽培 篇2

1 多肉植物地区气候分布特点

植物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受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整体数据的分析, 大致把多肉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分为以下5类: (1) 第一类地区: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这类地区主要位于美国和墨西哥的沙漠地带, 十分适宜多肉植物的生长[1]。 (2) 第二类地区:高海拔地区, 气候终年较温和, 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年降水量适中, 但土壤中无法保持水分, 这类地区主要生长着仙人掌科多肉植物。 (3) 第三类地区:沿海沙漠。这类地区虽然降水量稀少, 但由于濒临海洋空气, 湿度相对较大, 气候较为寒冷, 典型的多肉植物代表为百岁兰。 (4) 第四类地区:高海拔且高纬度地区, 主要是欧洲及南美洲的一些高原地区, 降水量稀少且气候寒冷。 (5) 第五类地区:热带及亚热带草原区, 例如, 南非等地, 降水稀少、气候炎热。

2 影响多肉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

2.1 温度对多肉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是指植物所能承受的高、低温的范围。由于多肉植物的种类繁多, 不同的种类对于温度的基本要求也不尽相同, 大致有以下3种类型。 (1) 夏型种:即需要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生长的多肉植物, 其主要包括大部分的仙人掌科、龙舌兰科等。夏型种主要在夏季生长, 当气温低于10℃时会进入休眠状态, 出现落叶现象, 并且停止生长。 (2) 冬型种:每年秋季~第2年春季进行生长的多肉植物称为冬型种, 此类植物在夏季会出现明显的休眠状态, 并需要保持休眠环境的通风良好。因此,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夏季高温很容易导致多肉植物受损及死亡。 (3) 中间型:通常是指介于夏型种和冬型种之间的多肉植物, 这类植物没有明显的生长和休眠期, 对环境没有太多的要求。另外, 大部分多肉植物都喜欢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生长, 这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 种植区白天的气温要维持在较高的范围, 晚上尽量降低种植区的气温。根据不同多肉植物的种类, 其生长习性也不相同, 对于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 在控制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2.2 光照对多肉植物生长的影响

大部分多肉植物都产于南非、墨西哥等光照良好的地区, 因而养成了多肉植物喜欢光照的特点。但由于多肉植物的种类繁多, 对于光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就我国目前的种植技术来说, 对种植地光照的控制要比温度的控制难得多。主要原因是:首先, 并没有用于控制光照的设备和仪器, 无法人为掌握光线的强弱。其次, 光照的控制常常会和温度的控制产生冲突。要想保证充足的光照, 可能会对种植区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要使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就达不到多肉植物对于光照的基本需求。多种科目多肉植物一起混栽时, 控制的难度又进一步加大。我国在引进多肉植物栽培的初期, 植物对环境处于适应阶段, 此时需要较为柔和的光照, 进入夏季休眠期应避免长时间光照, 相反在植物进入冬季休眠期时应增加光照。植物对于光线的变化通常需要一个适应期, 必须避免光照强度的突然变化, 例如, 将长期处于阳光照射下的植物移到阴暗处, 会使植物很难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影响生长, 严重的还会导致植物死亡。

2.3 水分对于多肉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于多肉植物是一种十分耐旱的植物, 人们极易走入“多肉植物不需要浇水”的误区, 认为在多肉植物的栽培过程中, 必需保持干燥的环境。在这样的误区中, 导致多肉植物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 久而久之会导致多肉植物干枯及死亡。因此, 对于多肉植物栽培过程中的水分控制应保持在一个科学的范围内, 过多地补充水也会导致多肉植物腐烂和死亡。

3 总结

由于多肉植物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许多国家都对其进行了引种栽培。多肉植物的原生境与我国的自然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就需要在栽培过程中, 能够科学有效地控制自然界的温湿度和光照对植物产生的影响。在技术上不断完善创新, 为多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清俊, 陈志萍, 谢维荪.多肉植物的原生境与引种栽培[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6 (5)

仿原生境 篇3

1 疣粒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的意义

疣粒野生稻属于G基因组, 由于与稻属AA基因组各物种亲缘关系较远, 常规杂交育种难以开展, 过去它一直是水稻育种实践和稻属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物种。但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 在稻属所有物种中, 疣粒野生稻具有对白叶枯免疫、高抗细菌性条斑病、抗褐稻虱、旱生和耐荫等重要的生理生态特征, 特别是抗白叶枯病, 彭绍裘等 (1981) 发现其抗性水平达到了免疫级。因此对该物种的研究和利用逐渐受到重视。此外, 疣粒野生稻与同一复合体中的Oryza meyeriana被认为保留了许多较原始的性状特征, 是稻属植物中界限清晰和分化较早的类群, 在谱系树中处于最基础的位置, 对其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整个稻属的进化过程。因此, 保护与研究疣粒野生稻兼具重要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近年来, 由于一些外来有害生物 (紫茎泽兰、飞机草) 的侵袭, 尤其在野生稻分布区附近有耕地的情况, 这些外来物种几乎成为单一的群落疯长, 使疣粒野生稻正常生长和繁衍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因此, 加强野生稻原生境资源的野外调查与保护工作, 对于监测野生稻原生境变化, 切实做好原位保护, 逐步使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野生稻生存繁衍的方向发展, 使野生稻的居群在这一环境中得到再生、更新、繁殖、扩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调查方法

首先, 利用日常巡护及监测, 多次对龙陵县范围内怒江沿线分布的疣粒野生稻居群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踏查, 绘制分布图, 并对现存面积作估算。在调查过程中, 利用样地记录法调查了群落的基本生态情况和居群大小。采用在各个居群分布集中点, 设置1×1m的样方, 统计样方中疣粒野生稻的个体数目, 计算其居群密度, 并根据其生境状态分析其群落生态特性。

其次, 通过查阅1979~1982年全国野生稻普查资料、请教保护区内较熟悉野生稻情况的老领导、询问护林员、走访当地蔗农、咨询当地农业主管部门 (农业局农环站) 以及观察生境景观等方法调查疣粒野生稻。

3 调查结果

3.1 地理分布

经实地踏查及访问, 野生稻原生居群区就分布在怒江沿岸平均海拔650~750m左右的区域, 并以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江中山片区为中心, 沿怒江沿线下至德宏、缅甸一线, 均有疣粒野生稻零星块状分布。从其多年的繁衍规律来看,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环境良好, 野生稻分布区域集中连片, 点多、面广, 主要涉及大寨村乾湾塘, 田坡村的江中山、大尖山保护区一带, 面积曾经达66.67hm2。上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和热区开发项目的实施, 适宜野生稻生存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 野生稻生存空间一再缩小, 面积逐年下降, 到目前仅存30多hm2面积, 而且生存环境令人担忧。1979年云南省龙陵县野生稻普查中记录的一个“全长6.5㎞, 由江边 (怒江) 起向上约12m的范围内的竹林、灌木林中”均有居群分布的区域, 至今虽仍能找到呈零星块状分布的野生稻, 但为数已不多。具体分布情况为, 一是在江中山烂寨子处 (小地名) 约20hm2 (其中核心区6.67hm2) , 现己被县农业局于2009年1月立项为疣粒野生稻湿地保护区, 并建设了铁线网围栏进行了圈地保护。二是为扎篱笆沟 (小地名) 约2001㎡的居群面积, 这是目前发现的怒江沿线最大的居群点, 此区域内约4hm2范围内均有疣粒野生稻呈斑点状分布。三是从蚌冬渡口沿怒江边200m内至与德宏州交界处, 全长约30多km内, 均能找到呈零星块状分布的野生稻。由于历史原因, 原分布于平缓地带的野生稻, 已于上世纪80年代被开发成甘蔗地, 加之当地农民习惯用火烧清理地面, 此区域的野生稻已绝灭, 如大寨村乾湾塘, 田坡村的江中山、大尖山保护区一带。而生长在江边沿线低海拔一带坡地内的无论是在保护区国有林内还是保护区外集体林内的野生稻仍能保存完好 (详见位置示意图及表1) 。

3.2 居群分布与生态学特性

在调查过程中, 通过样地记录法调查了群落的居群植株和基本生态情况。疣粒野生稻在调查的3块样地中居群内平均密度为3.29株/㎡, 密度较小, 单位样方中的个体数在0~11株之间 (见表2) 。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疣粒野生稻均为集群分布。在群落内, 疣粒野生稻表现出各小聚群 (local population) 分散分布, 小聚群内个体数量较少的特点。稳定的乔灌木上层的存在对疣稻是至关紧要的, 一旦被破坏会导致疣稻在群落中消失。在恶性杂草紫茎泽兰和飞机草出现的区域, 疣稻的盖度与优势度均急速下降。

经观察表明, 中等程度的荫蔽有利于疣粒野生稻的生长。其次, 该物种在群落内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边缘性, 最适宜的小生境为有一定郁闭, 土壤略湿润的林缘、林窗内, 稀疏的灌丛下和林间小路两侧0~6m范围内。疣粒野生稻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能够忍耐较长时间的干旱。春天, 随着气温的升高及雨水的到来, 植株生长日趋繁茂。即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旱季期间, 其地上部分茎叶有枯黄或枯死现象, 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依靠地下的不定芽度过逆境, 至次年4月后重新抽芽生长, 8~10月为盛花期, 除干冬季节外, 6~11月均可见抽穗、结实。在高草环境中, 它将大部分能量投入到营养生长中以提高竞争能力, 相应地, 其抽穗数和结实率均下降。

4 讨论和建议

4.1 疣粒野生稻原生境受到的威胁因子

目前龙陵县内怒江沿线的疣粒野生稻仍有较为可观的保存量, 但保护前景不容乐观。经调查发现, 对疣粒野生稻原生境破坏最大原因来自于人为干扰下的生境损失、生境恶化, 严重影响了野生稻的生存环境。生境恶化主要缘于大面积的热区经济开发, 包括种植甘蔗、芒果等农林作物。在江中山保护区内, 由于历史原因, 江中山近三分之一的面积, 即平缓的地块都在上世纪70、80年代被开发种植甘蔗了, 原生植被面积十分有限, 同时也造成了动植物数量和空间上的高度重叠, 限制了其生存和发展空间。由于热区杂草生长速度较快, 当地农户甘蔗地清理方式都习惯使用火烧, 这种耕作方式不但杀灭了疣粒野生稻的地上部分, 而且还彻底破坏了它的地下繁殖体, 所以在此范围内的居群点都已消失。

其次, 人类活动也导致了外来物种的入侵, 使得野生稻在其群落中的优势度下降而逐渐衰落。热带土壤在缺乏植物保护的情况下退化速度较快, 造成飞机草、紫茎泽兰、白茅等恶性杂草侵入, 它们的适合度超过其它任何物种, 正严重威胁着疣稻的自然繁衍, 并已占据了很大区域, 疣粒野生稻完全没有能力与它们竞争。

此外, 有关开发商欲在江中山怒江下游修建水电站, 这将对野生稻的原生境保护造成极大的威胁。由于野生稻都分布在怒江沿线低海拔地区, 一旦修建水电站, 其蓄水坝区将淹没怒江沿线的野生稻, 造成毁灭性的坡坏。

4.2 建议

保护野生稻是当今世界十分紧迫的历史性任务, 也是人们必须肩负起的一种历史责任, 保护中国这一宝贵种质资源刻不容缓。对疣粒野生稻的保护存在以下困难。首先, 在目前情况下, 疣粒野生稻的实际利用价值较低, 对其进行保护很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不利于争取当地政府与居民的支持, 也难于开展农家保护。其次, 疣粒野生稻居群分散而不集中的分布格局也增加了选择合适居群进行单一物种原位保护的难度。第三, 疣粒野生稻原生境分布点部分为集体林内或已变为甘蔗地, 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农户对林木的采伐、农地的耕种等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相应限制, 影响了农户的收益权, 形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第四, 如何将疣粒野生稻的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也是保护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 加强疣粒野生稻的保护工作也存在一些有利形势, 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好该物种也在不断探索中。自1995年成立龙陵县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 当地政府及保护区管理部门一直在致力于野生稻的原生境保护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建设等政策的实施, 为野生稻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契机。首先, 把野生稻原生境保护与国家相关政策结合起来。即一是可结合国家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江中山片区实验区内的农地逐年实施退耕还林。二是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把保护范围列入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内, 并逐步实施补植补造项目。三是对疣粒野生稻的保护还可以结合当地对主要江河流域与热带森林的保护政策较好地结合起来, 通过保护其生境的方法来达到最终目的。其次, 对欲修建水库的淹没区野生稻实行易地保护或异位保护。即根据其生物学和生境特性, 将其迁移至保护区内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组.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普查与考察[J].中国农业科学, 1984, (4) :24-34.

[2]钱韦, 谢中稳, 葛颂, 等.中国疣粒野生稻的分布、濒危现状和保护前景[J].植物学报2001, 43 (12) :1279-1287.

[3]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云南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Z].2007.

【仿原生境】推荐阅读:

上一篇:业主权利下一篇:少林鹰派武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