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灵的原生态情感美文(精选5篇)
魂灵的原生态情感美文 篇1
魂灵的原生态情感美文
新媒体期间,笔墨怎样表达?才气通达心田深处。与传统文艺对比,新媒体期间的笔墨,奈何才气到达魂灵的原生态?
每年,我们城市看到一些收集媒体对文艺作品可能新锐作者举办一个排行。好像就像点兵点将,虾米大鱼,就是必要有这样一个依托才气支撑。
于是乎,笔墨便成为了一种“高层”与“下层”的计划图谱。人气节节攀升,也就获得了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孤高和自满。
但相对作品来说,好像原本照旧这样,变的都是人,稳固简直是手中把握着的那颗头脑。
没有江郎才尽的,便会有不绝的文思泉涌。怎样存眷,”中华美文网”,是勉励,照旧炒作宣传?许多人不置能否,也有许多人睁眼盯着。
不是文艺大餐,大家都可以品尝一下。也不是鲜花放置,浏览之后就置之不理。笔墨与”心灵”,两者经常情投意合,作甚笔墨?作甚”心灵”?好像隔着一条潺潺的小溪水,听到、看到、想到,及与周围生态相切合。
青山绿水会有好神色,也会在把握笔墨人的心田生出好风光。假如笔墨是被冷酷的,那么文化也会画蛇添足。
朱德庸说,“这个社会把人逼疯了,各人都很惨,但只要你还保有诙谐,笑得出来,你就赢了。”好笑出来,也照旧必要那么一些心田的强盛充分的。
近期,一些文艺作品受到了争论,就像影视,视角计划犹如雄伟的.画面,而内容经常表达南辕北辙了。
作为一个艺术娱乐的期间,好像笔墨的表达,重要性正在降落。乃至一些文化经常被丢在潜伏的处所。不是不去觉察,也不是无法发掘,首要是汝轻汝重,不说任何人都能知道了。由于相对付实际的糊口,心田好像正在逐步走向被忘记的处所。
尚有一点,差异期间,有着差异期间的凶猛需求,不管是糊口自己,照旧逾越糊口之上的艺术。
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曾说,“各类风靡一时的文化理论高潮退去之后,新世纪的文化理论必需起劲试探其一度忽视或否认的规模。”
那么,怎样也才气找到这样一个路径。应该不是追求人气,也不是追求物质与嘉奖的快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声誉仅仅只是笔墨的支撑。假如然要让笔墨成为心田的一种必要。这不是外部情形的题目,恰好与一小我私人的心田需求合得上轨。这就必要,心灵与头脑合拍一些。
但这样做的难度,也经常让一些喜好笔墨的人无法心平气和。假如然能合二为一,必然会让我们的心田变得越来越风物迤逦。
魂灵的原生态情感美文 篇2
一、情感基调的探究利于“美文”内蕴的理解
1.“美文”的内蕴
指导学生阅读的散文应以选择适合高中生认知、思想情感特点, 遵循“形散神聚”的创作原则的作品为主。这类作品虽然取材范围广泛, 内容博杂, 写法不拘, 但都统一在“神”这个灵魂之下。因此无论作品风格怎样, 贯穿全文的感情总是鲜明可感的。而且无论是哪一种具体的散文体裁, 无论作者的感情如何复杂多变;是内倾还是外显, 是含蓄还是张扬;只要是散文精品, 作者那种既能尽情挥洒, 又能够将丰富的材料凝聚而形成的丰富的内在意蕴就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对作品内蕴的感受就是读者围绕作品情感特征, 揣摩体会作者强大的驾驭情思和收放文字的能力的审美鉴赏过程。
“美文”是对散文的审美要求。“美文”作品具有文体鲜明、情感凝聚、一线贯穿、篇幅短小而又自由灵活的特点。“美”还体现在“意美”、“辞美”、“词美”, 体现以美文写真性情成大境界的散文价值。选择既有章法可循, 又不失经典、精美的散文, 有利于学生思想情感、生活意趣、文学素养、语言能力的培养。“美文”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作品内蕴的同时领会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而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蕴。
2.“美文”的审美表达
“美文”是一种情感内涵的审美表达, “美文”的意义在于其形神具备的“美”, 这种美以不同的品位感染着读者, 给人以审美享受。比如朱自清《背影》的深沉缠绵, 莫怀戚《散步》的欢愉深沉, 峻青《海滨仲夏夜》的幽美温馨, 老舍《小麻雀》的含蓄隽永, 茅盾《白杨礼赞》的含蓄奔放, 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的冲淡委婉, 汪曾祺《胡同文化》的雅朴幽默……尽管不同的“美文”作品内涵呈现各自的不同特点, 是鉴赏的难点, 但遵循“形散神聚”创作原则的散文其内涵的表达流向却有规律可循, 一般来说主要指向生命与自然、人生与社会、人情与生活。因此在鉴赏中, 按照不同体裁散文的特点, 循着作品的情感线索, 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 读者对作品内蕴的体会就能逐步深刻起来。
二、情感基调的探究可以作为推进研读的主线
1. 依据情感基调设计教学
情感基调的探究是指把握散文的情感特征, 运用整体思想, 层层推进的教学设计。以《陈情表》为例。贯穿全文的是“凄楚哀婉”的情感, 据此设计教学。
首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作者将亡国之痛、名节之碍、逼迫之急、性命之忧融入悲苦身世述说之中而自然生发的凄楚哀婉的情感。
其次提出探究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有志之士, 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 往往选择尽忠。为什么李密却要在晋武帝征召他出任太子洗马之际呈上《陈情表》, 以供养祖母为由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呢?你认为供养祖母是他真正的唯一的原因吗?
然后以问题探究为研读的起点, 分三步研读。
读懂作品: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作者:进入深度阅读;情感朗读:传达思想, 表现情感。通过问题探究, 理解作者在祖母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悲哀情感掩饰下, 深切的亡国之痛、名节之碍、逼迫之急、性命之忧的悲怆情感。
再深入探究:凭借弑杀谋取皇权, 以奸诈闻名的晋王朝统治者能看不破李密的真实意图吗?为什么晋武帝最终能同意李密供养祖母, 辞不赴命呢?该问题由对李密个人境遇的探究再联系到引发特定背景下相同遭遇的士人情感的共鸣。通过该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既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 又将研读推进一步, 引导学生领略李密的智慧和语言功力。体会作者抓住晋武帝孝治理念, 自设两难境地, 并巧妙地将皇帝置于进退两难境地暂得脱身。因为晋朝虽以弑君篡位闻名, 但要坐稳天下, 不得不权衡得失:对李密, 如果怒杀, 将失民心;如果逼任, 会失孝礼;那么顺情, 笼络士心, 能坐天下。再联系李密在给祖母养老送终后不得不出仕晋朝, 而又因被诬陷而死的结局, 学生会对这篇作品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
2. 研诵结合探究情感基调
研读是诵读的基础, 诵读是研读的延续。以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实践为例, 在研读中不但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 还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通过诵读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基调, 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作品内蕴的体会和理解。
首先确立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探究, 借助诵读和点评促进作品研读, 深入体会作者融入在故都秋画面之中的落寞眷恋的情感。
其次设置教学问题:既然“北国的秋, 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为什么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成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这是一种怎样的情?融入到清、静、悲凉的画面中形成怎样的情感?
然后设计教学过程:将诵读与研读贯穿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具体环节中。
教学准备阶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 比如泛读材料有《北平的四季》、郁达夫简介、《致郁达夫》《这个地方》、《感悟秋天》《悲秋的理由》。要求学生速读材料, 记录自读体会, 了解郁达夫思想、情感、性格、审美的特征。然后精读《故都的秋》, 体会作者情感, 选择一段阅读体验深刻的文字进行评点, 提出阅读问题, 有感情地朗读。
课堂教学阶段:提出探究的问题:既然“北国的秋, 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为什么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成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通过问题探究, 联系《致郁达夫》, 引导学生鉴赏画面特征, 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然后以落寞眷恋的情感基调为朗读的主旋律, 根据绘景画面特点读出清、静、悲凉的情感变化。学生可以从“清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秋日胜景”五个片断中自选一个片断进行朗读和鉴赏。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在技术层面指导学生处理好重音、停顿、语调、速度, 把握好基调:用忧郁、低沉、深情之中求变化读出落寞眷恋;控制好语速:中速、慢速之中求变化;处理好重点:选用重读或轻读强调, 突出特征。比如“唉, 天可真凉了……”, “凉”要用高音重读, “了”要用轻音重读, 这样才能突出悲凉之意。诵读指导还要重视声、韵、势、力的情势表达, 比如文首:“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相对于文末“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在声音上以中低音起势, 用中稍高且强的音和力收尾。“北国的秋”要将秋的韵音通过重读和长音读出情感的眷恋和深沉, “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清”, “静”, “悲凉”三个词用轻读, 一个词比一个词音更低, 但“悲凉”可稍带重读处理。“清”, “静”同韵母, 要用轻音弱力去读, 将韵母音延长至似有声而无声, 似无韵而余音犹存的状态。
三、情感基调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
1. 引导学生根据“美文”体裁特点鉴赏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前提
选文仍然是目前高中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形式。无论是以文体作为选文组织形式的单元学习, 还是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的专题学习, 选文都是重要的学习载体和学习凭借。选文为学习者提供了读写的真实语境、探究的具体情境, 并因选文的范文和“例子”的作用促进了学习者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 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态度、性格、价值观等也在与选文作者的心灵交汇甚至灵魂的碰撞中受到渐染, 发生变化。
为了让学生有规律可循, 提高“美文”读写水平, 可以按照抒情凭借物的特征进行微观分类, 分成写人类、叙事类、绘景类、写动植物类、表现文化类、表达哲理类六个类别选文, 并把握各种体裁的写法进行指导。譬如, 写人类, 即事写人, 描摹刻画法;叙事类, 写人叙事, 详略兼顾法;绘景类, 融情于景, 景随情迁法;写动植物类,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法;表达文化类, 意象寄托, 文化符号法;表达哲理类, 聚合抽象, 融情于理法。这些分类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培养。
2. 引导学生探究情感基调的学习过程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过程
选择依据情感基调设计研读的教学, 教学的思路围绕情感主题目标, 借助探究的问题, 既可以引导学生循着文章的脉络学习“美文”作品丰富的内容, 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又可以在指导审美鉴赏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加深对散文体裁的认识, 掌握散文鉴赏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品质。
比如, 《项脊轩志》篇幅短小, 语言凝练, 结构精美, 状物、绘景、叙事、写人, 内容丰富, 容量大, 是一篇经典“美文”。以探究“凄婉惆怅”的情感基调贯穿教学, 需要介绍写作背景, 作为作品研读的教学铺垫, 教师可以整理出作者以考学和亲人逝去为两大鲜明特征的生活亲历作为文章主体内容学习的补充, 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作品, 理解作者情感, 体味文章意蕴。而理解作者凄婉惆怅之情的过程自然会涉及到作者用乐景写哀情, 用细节刻画人物等艺术手法。
3.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蕴的情感体验过程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关键
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认为, 抒情是“以作者的情感为灵魂而创造出来”, 巴尔扎克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呼唤这种感情, 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散文鉴赏是一种审美体验, 这个过程就是理解作品内蕴的情感体验过程, 是自主鉴赏的关键。
解读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情感 篇3
关键词:耽美文学 唯美主义 同人女
一.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根源
耽美,顾名思义,即“耽溺于美”之意,它的日文意思是指“浪漫、唯美”,不同于同志文学的现实性书写,耽美文学多是青年女性臆想出的男性爱情故事,且男性多以美少年为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一种以男性身体之美为载体,具有展示男性身体的“私密经验”,并具有男性身体崇拜情结的类型化文学。耽美文学是耽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90年代传入中国,最初多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女性接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耽美小说借助网络平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从正面价值看,耽美文学打破了以往文学把男性身体加以政治化、道德化的工具主义修辞,还原了“身体作为人的外在表征和存在基础”[1]的主体性内涵,透露出性别解放与身体解放等多重革命意味;从负面价值看,这种对男性身体的极力展示与赏玩,又以娱乐乌托邦的文学之“轻”消解了上述重视男性身体的思想之“重”。耽美文学正是带着这种混搭、暧昧的现代主义面孔加入了世纪末文学的“大合唱”,并迅速成长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从根源上说,耽美文学脱胎于日本唯美派。上个世纪初期,唯美派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影响,以反对自然主义的姿态进入文坛。唯美又称耽美,“耽美”一词即由此而来。“美的东西就是永久欢乐”,唯美派肯定个人欲望,追求感官享受,拓宽了当时被自然主义束缚的创作模式,为文学创作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唯美派过于重视“美”,脱离现实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流于色情官感描写最终走向没落。唯美派虽然没落,但其美学主张却被后来的耽美小说继承,“和经典唯美主义文学一样,‘耽美描写情欲和死亡,着力于表现感官享乐和极致的感性之美。”[2]被认为是耽美文学鼻祖的森茉莉,正是唯美派代表作者森鸥外的女儿。
二.耽美文学的唯美情感呈现
耽美文学描写的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男人之间的同性恋爱不涉及到繁殖和婚姻,相比异性恋而言,显得更加纯粹,更接近于唯美主义对“美”的追求。优秀的耽美小说,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人物的塑造,甚至在表现技法上,都不乏可取之处。
如2004年爆红各大耽美BBS的网络小说《十大酷刑》,作者小周123。该小说描写了皇帝朱炎明对臣子严小周的残酷爱情。七年前,朱炎明微服出访,只因一句“色若春花”注意到了严小周,但后者并不知情,七年后,早已高中探花的严小周却成为朱炎明的娈伴,被皇帝以爱的名义欺压,最终,严小周以死亡完成了十大酷刑的最后一刑,小说至此完结。文中的严小周兼具男子与女子双重特点,“眉心间一点红痣”是其外貌最主要的特征,行事果决手段狠毒,无论外貌还是性格,都极致的美,极致的决绝,他最后的结局也体现了耽美文学的极致审美情趣,死亡等于美。按照耽美小说“大本营”晋江文学城的分类,此种爱情属于“虐恋情深”,这种“虐”正是唯美主义者独特的人生观,是唯美—颓废主义在当今网络文学中的一种变调。
类似的还有大风刮过的《又一春》、天籁纸鸢的《风流》等,他们把故事背景放置于架空王朝,以便更好地展开想象,建构自己的唯美乌托邦。脉脉的《浮光》将同人女的凝视放到作品中,更体现出了耽美小说朦胧的美感。卢一匹的《死亡诞生在臀部之下》,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耽美文学在创作形式上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正如李银河所说:“同人女的重点在于审美,或者追求美。”
三.耽美文学的唯美叙事困境
由于唯美主义文学追求官感享受,以“情”至上,很容易沦为描写感官情欲的色情小说,日本唯美派的没落即是前车之鉴。耽美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消费男色的文学,打上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及消费的鲜明印记,一些作品不免带有性描写,加之耽美小说的广大受众群体为青年女性,性对于她们来说显得更加神秘而且有吸引力,导致许多耽美小说有色情化的倾向。同时,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程度加深,耽美写手群体不断扩大,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因为,网络文学属于以大众与市场为导向的消费型文学,它不像经典文学与精英文学那样努力寻求艺术质量与审美创造的突破,而是力争在一个时尚变化迅速、大众口味多元、思想价值平面的景观社会制造“震惊”式的阅读效应,所以,其审美指向正如有论者所总结的:“与传统灵韵艺术对应膜拜价值不同,现代复制艺术对应展示价值。”[3]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耽美小说也越来越为大众所知,接受耽美的年龄普遍下降,许多涉世未深的作者缺乏生活经验,写出来的耽美作品也苍白无力甚至无病呻吟。更有甚者,将耽美作品中的男性描写得同女子一样,这类作品虽然披上了耽美的外衣,但实际上还是传统言情故事,与耽美文学所追求的纯粹的唯美主义背道而驰。
耽美文学改变主流文学家国天下的叙事模式,凡事皆以情出发,为了爱情可以放弃天下,充分满足个人的私欲,极端崇尚唯美主义。这本无可厚非,但部分作品涉及吸毒、乱伦、背德等描写,如风弄的《太子》,讲述的就是一对兄弟之间的爱情故事,这种故事虽能享受一时的背德快感,但长久来看却使作品丧失了灵韵。
耽美文学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它虽然继承了唯美主义的浪漫传统,但目前仍属于边缘化文学样式,常常同色情文学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对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困境进行反思。耽美文学的未来在于,“要真正触摸生活,穿透生活,写出生活的精髓,才能有长久的文学青春。否则,只是触及了生活的皮毛,卖一点时尚的快货,到头来,只是一场文学秀和写作的假唱。”[4]耽美文学在中国发展不过一、二十年,是新兴的文学现象,它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王涛.试论网络媒介影响下文学创作中主体间性的生成——以“80后”创作中的身体修辞变化为例[J].当代文坛,2016(2).138.
[2]张冰.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J].文学评论,2012(5).171.
[3]黄大军.西方现代城市空间观的美学建构与主体救赎——以齐美尔、本雅明为中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5).53.
[4]于文秀等.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70后、80后女作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4.
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构建大学美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4XJ-16005)
日本:百岁“死魂灵” 篇4
按照官方统计,日本100岁以上的老人有40399人,90岁以上100岁以下的老人有1283000人。但如果日本政府下决心调查一下90岁以上老人的真实数字,暴露出的问题要比现在多出很多
日本东京都打算在8月举办一个敬老节,所以当地政府从7月开始提前联系百岁以上男女人瑞,核查情况。这一查不要紧,东京都地方政府发现,户籍上本地区男性最高龄的111岁老人加藤宗现,早在三十多年前已经不在人世了。
入户调查的东京警察发现老人早已化作一堆白骨,室内积下了厚厚的灰尘,已经有很多年无人来过。警方询问了加藤现年53岁的外孙女,“外公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好像在三十多年前,外公说他要立地成佛,不吃饭喝水,不准许任何人进他的房间,从此以后就一直没有从屋里出来。”她淡淡地说。
“外公要立地成佛的事,我们全家人都知道。”加藤宗现的外孙女补充说。同一所住宅里,住着年过八十的加藤大女儿夫妇及49岁和53岁的两个外孙女。
加藤宗现的妻子是在2004年故去的。按照人寿保险的相关条款,加藤在妻子故去以后,开始领取相关的抚恤金,加上他本人的老年福利退休金等,有1000万日元(约75万人民币)按时按点地汇到了他的账号上。其中大部分已经被人支取走了。
一个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当做“敬老日”,全国休息一天的国家,在人人皆有养老保险,75岁老人看病基本免费的日本,良好的社会保险制度却为一些人提供了发财的机会。“死者的养老金成了一些人多吃多占的对象,现在媒体揭露出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日本网络新闻J-CAST采访此次事件的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户口本上的百岁老人
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负责为老年人、儿童等提供福利补贴的大都是一些热心于公共事业的中老年人。他们并不从政府那里领取任何费用,在老年人、儿童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这些热心人在日本被称之为街道上的“民生委员”。
足立区的民生委员曾多次提出要见见加藤宗现老人,但他的家人一直用各种理由拒绝提供见面机会。多少年来一直是只接受地方政府发放的各种敬老礼品,却不让民生委员见上一面,平日也从未见家人将老人推出出来晒晒太阳,甚至不见老人外出看过病。在和警察商量后,7月22日警察才进去调查。
“我们没有搜查权,家里人不让进屋的话,我们总不能闯进去调查。”负责医疗卫生及社会福利的厚生劳动省的官员,在得知警察的调查结果后说。
很多情况也让地方政府无法判断百岁老人是否还活着。在媒体连续曝出百岁老人下落不明以后,东京警察来到了东京都内年岁最大的老年女性古谷布佐的家。
古谷布佐的女儿今年已经79岁。虽然警察的态度祥和,语言恭敬,但还是让她感到平静的生活被一下子打乱。女儿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我妈在20年前就跟我弟弟走了。”古谷布佐的儿子虽然承认和母亲一起生活过,但母亲已经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古谷布佐生于1911年4月1日以前,按照日本法律的规定,只要本人或者家人申请老年福利退休金,就能够得到每月数万日元的费用,但古谷及其家人都没有申请。而且古谷老人的国民健康保险费、为老人提供护理的护理保险费,每月按期从她女儿的账户上转账到了相关机构那里。只要这个费用一直在交,就应该是本人还活着。但在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会按自动转账的方式,为自己的母亲缴纳各种保险费用。
但是政府并不是不掌握任何信息。人活着谁都免不了生病,老人更需要有人照顾、护理。百岁老人能几年不用报销医药费,不用别人去帮助护理,显然不正常。日本的医疗记录需要保存5年,在过去的5年里,加藤、古谷都没有接受过任何医疗机构的治疗,也没有任何人为他们做过护理记录。
2009年,古谷居住的杉并区还特意认定她为东京都最高龄女性,区里既没有去直接见老人,也没有去个电话询问一声。“我们未能掌握具体情况,要向大家道歉。”田中良区长后来对日本媒体说。
“消灭父母”的时代
吉田太一没有想到自己办的专门为死者整理遗物的公司会特别地红火。
在《一个整理遗物的专家所见所闻》里,吉田详细地记录了自己整理那些死者遗物时的景象。
“一位75岁的老人在死后10天才被发现,死者家属让我去整理遗物。我以为两家一定离得很远,没有想到他的儿子就住在老人的楼上,儿子孙子人数不少,就是没有一人发现老人已经不在了。把能扔的都扔了吧,这是对方对我们的唯一要求。”吉田在书中写道。
吉田太一每年差不多要接到1000件以上的相关工作。听到家属说得最多的是,“他根本就不是我们家的亲人”,“我从来都没有觉得那是我的父母”。吉田太一觉得那是要从物理上消灭自己的父母。死者也往往有各种问题,如嗜酒、重病在身、精神状况不佳等等。这样的父母往往导致他们的孩子最终和他们断绝了关系。
“现在那些失踪的百岁老人,其子女大都在60岁到70岁之间,是不懂得该如何照顾自己父母的一代人。”日本爽快福祉财团理事长堀田力分析说。
现在60~70岁的人,正好是战后出生的一代,他们差不多都是公司职员,差不多都有一个小家庭,不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不是不想照顾自己的父母,但又不愿意在自己父母身上花时间花金钱。”堀田力说。
稀薄家族
貌似非常抱团的日本社会,在对待自家老人的问题上却显得十分冷淡。谈到日本社会的这个特点时,J-CAST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方面是长寿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淡薄,我们称这样的家庭为稀薄家族。”
在依旧有田园风光、街坊邻里之间有几十年交往的山口县茹市,民生委员野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这里到现在也是一条街上有几家住户,每家住着几口人,每个人都在做什么工作,大家彼此都知道,我们这里就不会发生老人病死无人知晓的情况。”
在几十年前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日本全国基本上和现在的山口县没有太大的区别。街坊邻里互相认识,不可能出现吃空饷的问题。
但是,大城市并没有复制日本农村的共同体体制,这里虽然也有民生委员,但并不能把握得住数千万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他们彼此并没形成一个共同体纽带。家庭成为了唯一的一个细小单位,在这个单位中人与人的关系松弛后,人变得更加孤立,很容易发生老人失踪等事件。
“只要家里不提交死亡证明的话,(我们)就认为老人还活着。因为老人可能告诉了家人养老金的账号密码,他们共同使用养老金,这是政府所不能禁止的。”日本厚生省的官员说。
目前日本100岁以上的老人有40399人,如果统计一下90周岁以上100周岁以下的老人的话,数量更在1283000人左右。如果日本政府下决心要认真调查一下90周岁以上老人的真实数字的话,恐怕暴露出的问题要比现在只查百岁以上老人多出很多。
去一个一个查证百岁老人是否还活着,这在日本推行起来非常困难。到8月15日为止,一些地方政府查对了日本百岁老人的生存状况,发现其中有279人下落不明。
魂灵的原生态情感美文 篇5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在这部“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之书”中,作家是“混合着痛苦的憎恶和明朗的笑”[1]的复杂感情来进行创作的。因而,他不满足于只将他所讽刺的对象身上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收到喜剧效果的做法,而是将悲与喜这一对对立的美学范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人物身上可笑之中的可悲,所谓“虽以谑语出之,其实处处皆泪痕也”,[2]让人在一阵开心的笑中,去思考严肃的社会问题,其中寄寓了作者对人物的嘲笑、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物的命运深表同情的思想感情。王玉辉是作者讽刺的人物之一,这个被程朱理学毒害得几乎丧失了人性的迂拙夫子,他的大女儿早已“守节在家里”,三女儿“出阁不上一年多”,也死了丈夫,“哭得天愁地惨”,立意“跟着丈夫一处去”,公婆听了,“惊得泪下如雨”,反复好语相慰,然而作为父亲的SEt辉,对女儿不仅不加劝阻,反而极力支持,并训斥自己的老婆不理解女儿的行动,女儿实现了殉夫的愿望之后,王玉辉则“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会失声大笑:主人公在这里所发表的议论,所采取的态度既是迂腐的,又是不合人性的,而这种“和我们自己以及人的天性中最不一致”的现象,正是笑得以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喜剧性的根源,因此王玉辉劝女儿殉夫是具有喜剧性的。然而在他身上也存在着令人心酸的因素:他在女儿自尽、建坊入祠时,又“转觉伤心”,“在家日日看见老妻悲恸,心下不忍”,见“红男绿女”[2](455-460)出游,触景生情,引起胸中几多哀愁,这是人性在他身上的复归,是人性复归后对心酸往事的回忆而产生的几丝痛苦,因此他又是悲剧性的。正因为作者将人物身上存在的悲、喜二重因素结合起来描写,便使其讽刺艺术具有了特殊的审美功能。读者看到这一形象,会陷入感情的复杂圈——是该悲?是该喜?而正是在这悲喜交加的感受中,读者显现出自己的倾向性:用“笑”来否定人物身上无价值的东西,用“泪”来同情人物身上有意义的方面,这正是作者主观倾向性物化以后收到的相应的审美效果。
除了通过写人物的可笑与可悲的性格因素以外,将人物的可笑面与可悲面结合起来,写出人物身上的无价值的东西以及有价值的东西的被毁灭,从而为人物一洒同情的泪水是吴敬梓写作倾向上的又一特色。这种写法,除了在人物描写上保持中和——不将人物写成好就完全好、坏就完全坏的美学原则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对这类人物的描写,形象地告诉读者: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即使具有许多优秀品质的人,也只能利用这些美德去做那些令人发笑的事,这是人身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另一种形式,最终也只能是以悲剧结局。足见封建思想对当时人的毒害有多深!由于作者是以悲喜剧相结合来塑造人物,其间融会了多种审美元素,因而它给予人们的也是多种掺杂在一起的审美感受。这些艺术形象在读者心目中引起的,常常是一种嫌恶与惋惜、鄙弃与怜悯相互混杂的感情。可以说马二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与喜剧相结合的人物。几十年的刻苦攻读,养成了他思想僵化、动作机械的特性,因而出现了游西湖这样的喜剧场面。本来,走出书斋、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对每个读书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可马二先生在大自然的景色中,显得格外不协调:他以自身行为的荒谬,甚至荒唐,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在这里,马二是个令人嫌恶的冬烘先生,但在他身上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二十多年的科场试艺,屡屡失败,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悲剧;然而他并没有从中觉醒,仍旧醉心举业,弥久不衰,费尽心力去追求那毫无价值的东西,这又是一大悲剧。更为可恶的是,他还那么真心实意地指引别人去走被他自己证明了是错的老路,这便是一个用“好心”制造悲剧的人物了。有什么比身处愚钝而不能自觉、还自以为是更为可悲的呢?与此同时,在他身上还有着许多值得称赞的优秀品质,如善良、朴实、急人之难,不吝钱财,为了帮助蘧公子解脱灾难,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杭州,他见到流落他乡的匡超人,便出资出衣,帮助他回家。这些品质,不必说,自是难能可贵的,但他这样做,充其量不过是为了让人家能“以举业文章为主”。良好的行动只是为着一个可笑的目的,这必然是滑稽的,而在这滑稽的形式下,良好的品质被毁灭了,这又是可悲的。这样,作者对这类人物便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我们在对他们产生同情、报以赞许的同时,又有对其深刻的嘲笑。
同吴敬梓一样,果戈理在《死魂灵》里的讽刺也是非常尖刻的,作品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地主的描绘,极其深刻地鞭挞了俄罗斯腐朽社会的代表人物——官僚、地主和贵族。而在讽刺倾向上,其突出的特点正如作者自己在作品中所表述的那样:“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历揽一切壮大活动的人生。”[3]作家对所描写的对象,一方面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笑,同时作家又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哀婉,成为所谓“含泪的微笑”。为了构成“分明的笑”,作家抓住人物的言论与行动、手段与目的、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通过具体生动的别具风趣的平常话、平常事,写出他们特有的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本性,从而收到喜剧艺术的特有效果。例如乞乞科夫本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家伙,只要能赚钱,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可他在干这些坏事时,却表现出十分高雅的样子。他购买死魂灵,大发死人财,这是极为卑鄙的举动,然而作者却让他以一位正人君子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在玛尼罗夫那儿,流着眼泪说自己购买死魂灵是“忠实于真理”、为的是要使自己的“良心干净”、为的是自己要帮助无依无靠的“寡妇和可怜的孤儿”,说自己购买死魂灵对国家有利无害,国库会因此而收入一笔合法的手续费。[4]他在吝啬鬼泼留希金那儿竟然成了一个十足的呆子,说他情愿负担死农奴的人头税,不怕“吃亏”,而且“连买卖合同的全部费用,也全归自己负担”。[4](117-119)这一切说明,主人公都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从而形成了现象与本质、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尖锐对立:只信金钱、不信其它一切的人,竟然成了真理的忠实信徒;心地肮脏的家伙竟成为“良心干净”的人;杀人唯恐不尽,连死人也不放过的人竟成了寡妇和孤儿的救命恩人;金钱迷一下子变成了讲情谊的慷慨汉。作者正是抓住人物本质与现象形成的矛盾与不相称,导致这种现象的自我否定,从而收到了讽刺艺术所特有的“笑”的效果。此外,作者让极端庸俗的玛尼罗夫披着高雅可爱的外衣,侈谈“优美的礼节”和“友谊的幸福”;让富甲一方的大农奴主泼留希金穿着女管家的破旧长衫,过着乞丐的生活等等,都是利用人物本质与现象之间的“矛盾”,来达到“分明的笑”。无疑,这里的“笑”,正如作者在《剧院门前》中所说的那样,是作品中“无往而不在的一个正直人物”,是作者对他所认为的“毫无价值的东西”进行的社会制裁,在笑声中完成。与此同时,作家是要“籍着笑之光,探寻着这种神秘实体(丑恶)的本质”[5]让读者透过笑声,达到对现实的丑恶和荒谬的认识,从而发挥喜剧所特有的矫正作用。因此,“笑”在这里,既是作者创作倾向的表现,又是作品审美价值的所在。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果戈理无意于用革命的手段改造现实,只寄希望于地主、官吏的道德自新,加之他还没有完全与自己所属的阶级决裂,因此,当他对本阶级的人物进行讽刺时,总是“含泪的”即善心地对他们抛洒“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比如,对玛尼罗夫的描写,作者一面辛辣讽刺了他的庸俗空虚、浅薄无聊,并尖刻地指出:跟这样的人接触,“在最初的一会儿,谁都要喊出来道:‘一个多么可爱而出色的人啊!’但停了一会儿就什么话也不能说了,再过一会儿,便心里想:‘呸!这是什么东西呀’!于是离了开去,如果不离开,那就立刻觉得无聊得要命。”[4](18)通过简短的议论,便活画出一个外表显得斯文知礼,而实则言谈极端贫乏的人物形象。讽刺是尖锐的,嘲笑是深刻的。然而就在这同时,作者又说他心地单纯,为人善良,流露出欣赏之意。又如对科罗博奇卡,作者一方面描写她愚钝自私,一方面又感叹她孤独无助;对泼留希金,作者一方面揭露他的贪婪吝啬,一方面又惋惜他中年丧偶,意志薄弱,以致没能“小心谨慎地管好”自己的“生活道路”。总之,果戈理对他笔下的地主尽了讽刺之能事,但同时又流露出为他所属的那个地主阶级堕落到如此猥琐的地步而悲痛的思想感情。
果戈理在讽刺对象身上抛洒泪水的内在含义与吴敬梓是不同的,如果说吴敬梓更多的是为他笔下的人物的道德的沦丧、品质的堕落……有价值的东西的被毁灭而洒下辛酸之泪的话,那么果戈理则是较多地为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洒下同情的泪水,因此前者表现了作者世界观的进步一面,而后者则表现了作者世界观的落后一面。
参考文献:
[1]郭豫适导读.鲁迅撰.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55
[2]李汇群等校注.吴敬梓著.儒林外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452
[3]转引自吴朗主编.外国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69
[4]王士燮译.果戈理.死魂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0—3l
[5]魯迅纪念委员会编.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567
【魂灵的原生态情感美文】推荐阅读:
死魂灵的读书心得感悟06-21
死魂灵思想艺术成就09-22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05-19
重视初中语文的原生态课堂论文10-05
对江西婺源原生态保护的研究论文05-13
原生态音乐对师院音乐教学的影响论文10-13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06-09
生态农场的建设05-18
未来的艺术生态06-04
征地的生态补偿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