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歌(共11篇)
原生态民歌 篇1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 0年之际,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保护和传承绚丽多彩的原生态民歌, 由国家文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 朔州市委、市政府协办的“中国风·民歌会——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活动, 前不久在太原圆满结束, 笔者有幸观看了展演的全过程, 得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如此绚丽多彩的原生态民歌, 观赏到众多民间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使我大受震撼, 为他们的朴实无华而感动, 为他们的高亢嘹亮而震撼, 为他们的真情实感而落泪。
此次展演尽可能地将这些优秀的原生态民歌集中起来, 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 呈现给全国观众一道绮丽绚烂的民族文化盛宴, 展现出原生态民歌的丰富与多彩。为期五天的展演虽然已落下帷幕, 然而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发了大家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更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在此, 笔者想谈谈自己在观看这个节目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一、主题丰富, 内容多样, 展示了原生态民歌的多样性、丰富性与绚丽性
这场丰盛的原生态民歌晚宴总共分五场, 每一场都会展现不同的主题, 表现不同的内容。整个展演不仅展示了许多我们熟悉并喜爱的各种原生态类种, 而且将一些以往极少见过的民歌展示给我们, 使我们眼界开阔, 并使我们的心灵再一次得到充实。
第一场民歌与酒歌
酒歌流传于全国各民族中, 主要演唱于传统节庆、婚丧、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宴饮时刻, 它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 通过互唱酒歌来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
在这次民歌展演中, 导演把第一场主题就定为酒歌, 是想借助酒歌这种娱乐性较强的民歌, 使展演在一种欢乐、娱快的气氛中拉开序幕, 表现出民族之间一种祥和的气氛与和谐的感情。其中较为有特色的当属四川羌族的《酒歌》、湖南瑶族酒歌、云南佤族酒歌、甘肃裕固族的《十二生肖酒歌》等, 这些热烈欢快的酒歌将台上的表演者与台下的观众紧紧地溶为一体, 台上台下一起高歌, 一起手舞足蹈, 使整个展演会场其乐融融, 大家陷入一片欢乐的海洋。
第二场民歌与爱情
爱情永远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 它使人类的情感与灵魂得到释放与宣泄。比起保守的汉族人, 热情的少数民族兄弟对于感情的处理与表达可能更为直接, 更为大胆, 由此, 便就产生了许多赤裸裸表达爱情的情歌。
情歌是各少数民族民歌中最多彩的部分, 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 各民族唱情歌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 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草原、森林、山野里或在劳动中唱的, 多为即兴演唱的单声部的抒情短歌, 有男女对唱, 也有独唱。例如:在展演中, 壮族有几个小伙子和几个姑娘演唱的当地情歌就是这种形式, 其表达的内容, 不仅是对爱情的向往、追求, 还有对恋人的爱慕思念等。另一类是在月光下、火塘边、公房里, 或是专门唱情歌的节日、歌会上唱的。大都由男女对唱, 篇幅较长, 细腻生动地表达爱情的试探、相思的缠绵、离别的凄婉以及恋爱过程中种种复杂的感情。
第三场民歌与自然
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歌曲是以大自然为依托的, 所以它与大自然联系的相当密切, 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民歌特色, 为了更好的彰显各个民族的特点, 使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各族的民歌, 这次展演在表现原生态民歌与其自然环境的紧密关系时, 巧妙地运用了大屏幕。当各个民族的表演者在演绎他们家乡的传统民歌时, 位于舞台后区的大屏幕中播放的则是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家乡拍摄到的自然风光, 以及随机抓拍到的当地群众自发的和自然的歌舞行为。当原生态歌曲融入到这样一个自然的背景之中时, 就显得更具活力和文化震撼力, 同时, 给我们展现了原生态最真实、自然、别样的一面。例如:一些山歌在自然环境的依托下, 在大山的背景下, 演唱者才能将自己的情怀抒发的淋漓尽致, 才能演唱出最自然, 最动人的歌声。
第四场民歌与生活
原生态民歌是与生活连在一起的, 是其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 并且它是依附于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风俗活动而存在的, 一旦离开这些条件要素, 它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原生态了, 所以一定要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由于其生活环境的差异, 他们所拥有的音乐无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 也常常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不同民族的演员都要受到语言、环境、风俗、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这就使他们的表演形式与内容各具特色, 丰富多彩。
参加这次展演的各族表演者所展示的民歌, 大部分都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既富于生活气息, 又极具艺术魅力, 展演尤其注重再现表演者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和歌唱的真实场面。譬如:演唱《川江号子》的几个重庆小伙子, 他们运用了劳动时的动作与吆喝声, 再现劳动时的真实场面, 使大家有种身临其境的美感。由此可见, 这些原生态民歌虽然是在舞台上演示, 但是同样显得十分真实、鲜活、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第五场民歌与传承
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无疑是原生态民歌保护措施中的重点所在, 也是这次展演所要向大家传达的主体思想。绝大多数原生态民歌, 都是通过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和生产过程中口传心授的, 是通过世代绵延的薪火传承而保留下来的。展演中大量的原生态民歌就体现了原生态民歌的这种传承关系, 许多节目都是老中青三代民间艺术家同台献艺, 让观众领略到了原生态民歌独特的代际传承方式。例如:蒙古族的几位表演者就是三代同台献艺, 使人领略到了它的独特性。
在观看展演之余, 笔者还采访了几个民族的民间艺术家, 例如:裕固族、拉祜族、羌族、蒙古族等, 他们的学习方法大都是通过前一辈的口传心授, 此外, 他们还告诉了我们许多独特的、鲜为人知的原生态民歌传承与教学方法, 从中使我们受益匪浅, 由此, 让我们看到了民歌传承的希望。
二、现场互动, 专家讲解, 深入挖掘原生态民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发掘各民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内涵, 展演在节目的形态上也有创新。
现场互动:由一些民间艺术家在表演结束后给观众们讲解歌唱内容的含义和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特征, 与此同时, 也为我们讲解了当地的民土风情。不仅如此, 这次展演还努力挖掘了这些民间艺术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将这些宝贵的民歌财富以及这些民歌背后的感人故事一同展示给观众看, 不但让观众从中获得一种顿悟和独特的审美感受, 更是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出来。此外, 现场还设置了观众互动环节, 把少数民族兄弟与我们汉族人民聚集在一起, 大家一起比赛唱歌, 这样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感, 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更是将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使大家更好的交流与学习。
专家讲解:此次展演还特地邀请了这个领域的几位专家与学者, 例如:樊祖荫教授、乔建中教授等等, 并且在展演的过程中, 设置了对专家和学者的访问环节与专家讲解环节, 通过现场采访专家学者对展演和原生态民歌的看法, 以及专家对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意义的讲解, 不仅增进了观众对原生态民歌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同时, 也起到了调节节目、活跃现场气氛的客观作用, 使展演更加多姿多彩。
三、展演的意义与作用
原生态民歌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的源泉。这次展演成功的举办, 在拯救、挖掘、弘扬中国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做出贡献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第一、将会对中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宣传、传播与传承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二、使人们加深对于原生态民歌这种丰富多姿的民间艺术的一种再认识;第三、体现出中国音乐的悠久性、独创性及丰富性, 并以它自然朴素的艺术品质和系统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音乐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音乐的组成部分;第四、使人们重新看到民间音乐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使人们直观地感到原生态民歌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 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速消亡的今天, 唤起人们对它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
原生态民歌都是祖先留下的遗产, 是我们后人最值得珍惜的财富, 面对这样绚丽多彩的瑰宝, 我们要做的不止是保护与认识,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学习的心态, 正如曾国藩之言“中国人要学好西学, 首先应当掌握好中国人自己的学问”。这些原生态民歌都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土壤和母亲, 所以我们要牢牢的守住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 既要注重对它的保护, 也要注重对它的学习与研究, 把中国的这一民族文化传播开来, 使中国的原生态民歌更好地走向世界。
摘要:由国家文化部和山西省政府主办, 朔州市委、市政府协办的“中国风.民歌会——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簪56个民族共庆新中国60华诞晚会于9月6日至16日在太原举办, 来自全国的各族兄弟姐妹共聚山西, 歌唱民族大团结, 为祖国献礼。笔者有幸观看了展演的全过程, 得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如此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 观赏到众多民间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因此, 笔者想谈谈自己观看在这个节目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保护,弘扬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
[2].王磊, 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
[3].高晶《以人为本的民族民间艺术电视传播理念》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
[4].陈律薇《弘扬中华文化保护民歌资源》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
[5].张艳红《浅谈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与保护》时代文学2008年05期。
原生态民歌 篇2
我国第十二届全国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在原来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原生态唱法,如青海的花儿、侗族大歌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奇葩,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的声乐界一时间众说纷纭,原生态民歌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近几年我国原生态民歌蓬勃发展,全国涌现出了山西左权的放羊倌石占明等东西南北的十大民歌手王,还有亚妮专访组深入农村拍到的真实的百姓中的民歌以及相关的民俗民风,那质朴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每一个人,特别是我国的昆曲、新疆十二木卡姆、古琴、蒙古长调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掀起了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一、原生态民歌现状分析
原生态民歌的概念界定:原生态民歌是音乐与生活的复合体,生成于我国久远的农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依,与民俗活动相融合,与各种生活需求相结合产生的民间歌曲。主要为我国的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用于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等,它的作用主要是实用、促生产、促交流等。原生态民歌特点: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来源于生产生活,大多是为了实用,有别于作曲家创作用来表演的作品,无论是歌曲风格还是演唱方法都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她的最大特点是质朴,发自内心,是情感的迸发。歌曲个性鲜明,地方色彩浓重,形成独特的风格,歌曲的节奏自由。
原生态民歌演唱特点:以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语言为主,大多注重歌曲内容的表达,歌曲咬字清晰,声音的音色偏明亮,位置靠前,歌唱的`气息较浅。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歌手都来自于田间地头,有的甚至是很落后的偏远山区,一代代民歌的传承都是靠口传心授,基本没有书面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大多数原始劳动已经被现代化机器工作所代替,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农业原始土壤消失了,就连偏远的山区也通上了电话,接上了网络电视,原来消息文化闭塞的村庄也通了公路,大量的信息灌输到人们的视线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哈尼族的哭嫁歌不唱了,而用录音来代替,原生态民歌的主体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了,等等,这一切现象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近几年来原生态民歌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有资料显示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有一位民间老艺人,一门手艺,一首民歌在消失,而每一位民间艺人的消失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消失。我国的各界喜爱原生态民歌人士长期致力于原生态音乐的挖掘及抢救工作,但我国的原生态音乐还在不断流失,现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动员起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音乐学家田青教授指出原生态唱法以音乐学家的眼光来看起码具备以下三个意义:第一、接续历史,让我们重新找到民族文化的根。第二、重新强调艺术的本质,提倡真情,提倡个性,反对在艺术领域里的技术至上主义和科学主义,回归艺术的本质。第三、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在某一个艺术领域里只有一种声音。田青教授对原生态民歌的阐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原生态民歌的巨大的保存价值,同时也对当代音乐教育造成了一个冲击,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和关注。笔者试图把原生态民歌与大学生音乐教育相结合,突出高校办学特色,同时也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对原生态民歌的认识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靠他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笔者对自己所在的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他们对原生态民歌的态度是:不知道原生态民歌的有23人,占调查人数23%;不喜欢原生态民歌的有66人,占调查总数的66%;喜欢的只有11人,占调查总数的11%。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我们的原生态歌曲了解少,同时也不关注,更有很多人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喜欢,学生喜欢的歌唱就是通俗歌曲,一些港台的歌手是很多学生的偶像,他们根本不喜欢原生态歌手和原生态歌曲,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根本没有兴致更无从谈起继承和发展。
三、在大学生音乐教育中渗透传统原生态民歌的教育
“原生态”民歌与文化语境 篇3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这里包含着原生态民歌非常本质的文化特质,那就是: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机制是以歌手在他们生活中的文化语境中的自然熏染和口传心授为基本特征的。首先,笔者承认“家族歌手”现象中包含着生理遗传因素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都有歌唱才能的,其子女80%以上都具有歌唱潜能。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文化语境的巨大影响力使然。在田野采访中,笔者发现民歌手会唱的很多歌曲都不是刻意学来的,而是“捡来的”(常有歌手如是说)。我们可以称这种传承方式为“自然习得”。如果进一步加以明确的话,“自然习得”式音乐传承是指伴随着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而自然发生的音乐传承。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欣赏、观摩、认同、模仿,音乐的模式、体制、规范、技术手段乃至音乐哲学思想、音乐认同感、审美评价、音乐行为方式等等音乐文化的方方面面得以复制和传递。在社会音乐语境中受到熏染,这是非常自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传承方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音乐“生态环境”的自然熏染和人们之间的相互模仿。
语境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伦敦学派创始人语言学家弗斯说:“在一定意义上,语言环境涉及到一个人的全部经历和文化历史,在语言环境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融合在一起的。”
河南原生态民歌的现代传承 篇4
河南原生态民歌是河南人民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结晶。河南原生态民歌为社会的各种民俗所用, 用于生产、祭祀、人生礼仪、商贸、节令、文娱等各种活动中, 对人民的生活具有多种功能作用。河南原生态民歌是音乐与生活的复合体, 是河南民俗的艺术载体。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原有生态的改变, 河南民歌也随之衰落了。
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不仅导致了民俗文化的渐变, 还导致了旧的生产模式的消亡, 与它们相依存的河南原生态民歌所特有的在劳动中起到的鼓舞劳动的实用功能及演唱模式消失了。随着机械化在农村生产中的应用, 机动船代替了帆船, 收割机代替了人工麦收, 磨面机代替了老石碾, 黄河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无用武之地了。插秧时, 农民们先是自己唱自己听, 之后他们把收音机别在腰里, 自己不唱了。河南商城县的情歌原本在演唱时有一套完整的“情歌语言”, 从赞叹、初识、初恋、相思、热恋、起誓、离别、思念、苦情、抗争、失恋、逃婚, 谈恋爱光唱歌就行, 而现代的年轻人谈恋爱不需要这样的表达方式, 这样情歌就逐渐消失了。当年的《车水歌》, 是由6个人趴在水车的吊杆上, 由3个人敲着锣鼓伴奏, 现在水车早就消失了, 《车水歌》又该怎么唱?
目前, 大多数地区的民歌演唱者已是迟暮之年, 年轻歌手很少见。商城县双椿铺黄土岗村的农民付大坤没想到, 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的记者一天录了他10首歌, 其中有4首被播出。时间前推十余年, 1989年的商城县汪桥镇天井村“一个村民组, 100多人, 唱得一般的有60多人, 唱得较好的有40多人, 唱得好的有8人, 这8人中最少的都能唱100首, 其中唱得最好的曹启荣, 能唱1000多首” (1) 。现在问及年轻人, 回答多是“不会唱了”、“不喜欢听, 不喜欢唱了”。1981年卢氏县文化馆曾对民歌艺人做过一次统计, 尚有200余人能唱, 20多年后对当时人数集中的狮子坪乡茅和村等地会唱民歌的老人统计时只剩下几位老人了, 年龄都在80岁以上, 且已难再展歌喉了。 (2) 有些地区, 只有一首或几首基本曲调, 这些陈年老调年复一年地重复着, 与年轻人的审美观点相去甚远。现代的年轻人也都爱唱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贴近, 情感表达亲和、直白的流行歌曲了。
河南原生态民歌已完成了农业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在民俗文化的渐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变化的推动下, 河南原生态民歌必然随着新的生态环境、条件而转型。
河南原生态民歌的转型
随着社会的变迁, 河南民歌也在各方面产生变化, 不断释放出新的功能, 从内容到形式各方面逐步加以转型。在过去的战争年代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年代, 都曾利用旧调填新词或进一步地改编创作, 适应社会的需要, 从而使旧的民歌获得新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河南民歌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变换生存方式, 民歌手走向舞台等方式, 从而使民歌的传承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
适应新形势的编创。在河南民歌中, 有一部分是从内容出发, 选择适当的曲调填词而成。填词是利用旧曲调, 但反转来又给原来的曲调以影响, 使它发生变化, 得到发展, 成为一首新民歌。一首旧民歌, 往往只是在某个地区、某些人中间流行。但是填了新词之后, 它的流行地区就会变得更广泛, 唱的人也更多。在填词的过程中, 从内容的要求出发, 对原来的曲调必然会有所增删、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个就是“内容决定形式”。旧曲调和新内容产生了矛盾就要改革旧曲调, 使它起质的变化, 在新的基础上解决矛盾, 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河南一些民歌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而获得新的表现生命的。
譬如新县的《八月桂花遍地开》, 这首歌是以商城为中心的大别山歌谣《八段锦》填词改编而成的。1929年至1930年, 鄂豫皖苏区的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 人们改唱《八段锦》以表达苏区人民群众庆祝苏维埃政权成立和第一次分到土地后欢欣鼓舞的心情, 既有时代精神, 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该曲1959年由希扬编词, 李焕之改编为合唱。合唱曲歌颂了红军根据地的革命政权和军民鱼水情。试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所载《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 与《八段锦》进行比较, 从音乐上来看, 两者曲调框架基本相同, 都是八句, 词句规范一致。不过《八月桂花遍地开》比起原民歌更加热情明朗而有力。这是由于歌词内容改变而引起民歌形态及表现的变化所致。
原民歌的内容主要是描写男情女悦, 以歌颂爱情为主, 现在则用以表现苏维埃政权下红军与人民的新生活。民歌的曲调也适应新的内容, 采用旋律简化、改变落音 (如三、四句) 以及加强节奏的刚健、明快等手段, 使原民歌性格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从而获得了一次新的转型。
民歌及民歌手走向舞台。正当河南的原生态民歌处于萎缩状态之时, 20世纪80年代一句“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使一群慧眼人发现了正在丧失生存土壤的传统民歌所潜藏的巨大商机, 于是一种河南民歌的新型演唱便应运而生了。这种“新演唱”的演唱者, 主要是广大农村的农民唱民歌能赚钱、能致富, 这是自古靠土地而生的农民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 他们又开始唱响久违的家乡土歌, 在家乡日益兴旺的旅游、商品交易甚至是电视台大展身手。还是那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老歌, 但是此时此刻歌唱的性质已发生了变化:1.歌手的行为完全脱离原来的生活状态, 从自然民俗现象转型到供外人娱乐消费的手段;2.民歌成了谋利的商品, 失去了日常的使用价值而转化成文化展示性民歌。
商城县原生态歌手付大坤演唱的《车水歌》、《栽秧歌》让人闻到了青枝绿叶的山野味。现在, 付大坤在田间劳作时已经不唱歌了。春种秋收, 他会赶紧把活干完, 游走四方唱歌赚钱。新中国成立后, 河南民歌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流传。1953年河南民歌《花挑》进京, 付大坤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民歌汇演。1956年, 他又将河南民歌《三把扇子》、《四季忙》、《对歌》等唱响首都天桥场……
比较有名的原生态民歌手还有李红雨, 男, 河南淅川县盛湾镇人, 生于1972年9月。2004年5月经省音协选拔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河南民歌录制, 演唱了《蜜蜂采花》、《石榴烧火》、《姑娘摘棉西山坡》、《双探妹》等4首河南淅川民歌。2005年1月经省音协选拔参加200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春节团拜会, 演唱淅川民歌《蜜蜂采花》。2006年经选拔参加了河南电视台“心连心”赴刘庄慰问演出, 演唱淅川民歌《陪郎》。 (3)
河南原生态民歌的专业改编与演唱
除了原生态民歌的现代转型, 专业改编、演唱也使原生态民歌获得新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 有不少具有河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新民歌作品都是在原生态民歌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王发明、刘宏奎根据信阳民歌《卖饺子》改编而成的现代民歌, 曲调还是原来的曲调, 不过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伴奏由电声乐器来担任。专业演唱者朱砂在对此歌的处理上除继承了原生态演唱的特点特别是信阳地区方言外, 演唱很轻柔, 像是女孩在轻轻地讲述。结尾还加入了拖腔“呦喂”, 使此歌更像是创作型民歌。
再来看看闻名全国的南阳民歌《编花篮》。这首民歌现在有多个演唱版本,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由俞淑琴演唱的《编花篮》。俞淑琴演唱的《编花篮》有浓厚的河南风情, 演唱的发音带有河南戏曲豫剧的风格, 演唱方法和豫剧中的甩腔相似, 装饰音、衬词以及下滑音的处理都很有河南地方韵味。她的演唱将一群上山采牡丹的姑娘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听其歌, 似到了风光迷人的田园山乡。歌中的“嗲声嗲气”蕴涵着一种对中国浓郁的河南地方色彩乡土式的表达, 尤其一个短而下行的“编”字透出一股土腥味儿。在这首民歌的基础上, 作曲家还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创作处理。此曲的中段即是将原有速度放慢, 以表示回忆过去旧社会种花人食不果腹的岁月, 接着速度加快, 又回到了《编花篮》原来的曲调上, 展现出新社会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大家所为熟悉的音乐上结束。
2006年11月4日, 郑州市艺术馆举办了“河南合唱新作品‘百象之夜’音乐会”, 为纪念中国合唱协会成立20周年, 平顶山神马高中合唱团、商丘市金地艺术团还分别演唱了他们改编处理的《编花篮》。
注释
1[1][3]商城民歌网, http://www.scmg.cn/。
浅谈土家族原生态民歌 篇5
土家族原生态民歌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以反映人情、乡情、爱情、民俗情和民族情等为主的用客家话演唱的抒情歌曲,并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放牧人以及广大的劳动者中间,记载着历史文化的发展,是各个历史时期土家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
土家族 民歌 起源 风格 传承
恩施,一个世外桃源,延绵不断秀丽而雄伟的大山,飞流而下的瀑布,清澈奔流的江水,森林、田野、天空、飞鸟、吊脚楼和那放学回家路上的孩子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恩施,一个古老民族的所在地,那里是空气新鲜,气候冬暖夏凉,是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地方。那里的土家族人,居住在别具一格的土家民宅里,传统、古朴的土家民风习俗,使你耳目一新,优雅古朴的土家歌舞使你心旷神怡,尤其是土家的原声态民歌,更是把你带到一个古老的岁月,享受着一个原汁原味的天籁音乐大餐,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一、原生态民歌的起源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最接近生活、在民间广泛流传、保持原始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地方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土家族原生态民歌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以反映人情、乡情、爱情、民俗情和民族情等为主的用客家话演唱的抒情歌曲,并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放牧人以及广大的劳动者中间,记载着历史文化的发展,是各个历史时期土家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歌词形式多以诗歌、顺口溜手法表现,曲调幽默、动听,讲究韵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这些歌曲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历代祖先遗留下来的杰作,是土家语言、文化的精华,是现代民歌发展的基石。
二、原生态民歌的种类与风格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恩施、五峰、长阳一带及四川省石柱、黔江,湖南永顺、龙山等部分地区。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土家族民众,皆可即兴而舞,采叶而歌,歌以山歌为主,奔放流畅。舞以摆手为骄,矫健优美。歌的内容多为开天辟地以来的古老歌谣,有的为触景生情信手拈来的即兴之作,演唱形式多为独歌、对歌、群歌,演唱种类大致分为远古歌、摆手歌、盘歌、山歌、劳动歌、爱情歌、哭嫁歌、叙事歌、上梁歌、号子歌、扯谎歌、孝歌、善歌等等。
土家族人,群居山寨,性格豪放、真诚、开朗。他们的民族文化历史悠长,表现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每逢节日、喜事、丧事都会载歌载舞,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歌唱通常伴以锣鼓、唢呐、炮铳和舞蹈来完成。最常见的表达、演唱风格如:
土家哭嫁歌:哭嫁作为鄂西土家族的一种婚嫁习俗,广泛流行。迎婚之期,本是青年男女朝思暮盼的吉日良辰,婚嫁必张灯结彩,亲朋满座,大碗酒,大块肉的招待客人,客人酒宴后,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可是,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却要伤心地哭嫁,唱《哭嫁歌》用“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惆怅。
哭嫁歌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创作,它主要表达这样几种情感:一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红花开时离枝去,爹娘养我好操心, 一尺五寸养育起,背过许多山和坳,今日一旦离别去,怎叫女儿不伤心。二是表达对亲人的离别之情;如:花儿红,叶儿青,哥嫂为妹最操心,哥妹今天各分手,堂前双亲你孝敬,瓣掉笋子连着皮,娘家永是我的根。三是对封建婚姻的反抗和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如:十指尖尖连心肝,爹娘把女往外掀,今日跳进烂泥塘,都怪媒人害人精。
跳丧舞:土家族跳丧舞又叫打绕棺、丧鼓舞、坐夜,是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堂前七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歌舞者身披法衣彩服,打鼓踏歌,燃香鸣炮,念诵经文,唱善书,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送亡人上路,为亡人解寂,慰亲属节哀。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态豪放,伴随着节奏强烈的打击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适合男女老幼齐跳,舞蹈、歌词严肃、健康,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辛勤抚育儿女为内容。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死者的一种尊重。
薅草锣鼓:土家人种植农作物有山田、水田之分,山田种玉米、高粱、黄豆、土豆等旱田作物,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水稻生长前期需除草,土家称为薅秧,旱田农作物生长前期需除草,土家称为薅草。此两项农事,均值盛夏时节,枯燥的劳作,难免疲劳困倦,为振作精神,调节情绪,即以专人,伴以锣鼓助兴,故谓薅草罗鼓。薅草锣鼓一般是一锣一鼓,自敲、自编、自唱。其内容有唱本,也有现场自编歌词,唱词多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也有说唱历史故事的。自编歌词,主要是说唱人即兴发挥,开玩笑逗趣,调节气氛,起鼓劲加油的作用。薅秧歌歌词多为四言八句,曲调由四个乐句构成,八句构成一个段落。多数情况下是一人领唱,众人帮合,现场热烈,劳动干劲十足,有说有笑,不知疲劳,劳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唱的过程中,歌词要讲究压韵,如:“六月天气似火烧,郎来奴家把秧薅,妹儿见哥心发痒,想把荷包送情郎。石榴花开香又香,郎送妹儿新衣裳,郎才女貌天仙配,腊月正好娶娇娘”。歌者用歌声赞颂美好爱情,鼓励有情人大胆的去追求美好的爱情婚姻。又如:“张家大嫂了不得,做事过细又利索,一人做事顶两个,好比溜公子往前梭(溜公子:土家人对蛇的称呼)。李家大哥听我说,做事磨蹭多只脚,跟着女人屁股跑,不如回家抱老婆”。歌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扬和批评了人们在劳动中卖力和偷懒的现象,从而使大家在笑声中增添劳动干劲。
除以上所述,土家族还有许多民族歌舞表现形式,如:板凳龙、灯戏、女儿会、南剧、陪十姊妹、陪十弟兄等等民族歌、舞,都有着很浓厚的乡村气息和土家民族艺术风格,其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和风格,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和欣赏。
三、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以本民族的方言演唱,自由、奔放。音律从低到高,变调难度大,音频极高,穿透力特强。歌词内容与大自然结合、与生活贴近,歌声古朴、自然,是土家民族长期生活中的文化积累,是经过长时间淘洗过的艺术珍宝。
土家族不仅民间歌曲有原生态唱法,各类民间戏曲、说唱也有原生态唱法。从演唱语言、风格来看,民间戏曲、说唱与民歌一样,也都采用民族的地方方言演唱。
为了发扬优秀的民间音乐传统,应该提倡保护和传承原汁原味的各种原生态唱法。原生态唱法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来源于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和演唱形式,更加接近生活,值得我们很好地保留。
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土家族人所演唱的民歌,都是来源于他们真实的生活,民歌内容涉及宗教信仰、狩猎、农耕、婚嫁、娱乐等多方面。土家族民歌通过具体的音乐、传唱而传承下来,不是靠文字记载,因此,导致了一些土家民歌唱本的遗失,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当今社会,先进的网络、媒体充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用普及的教育功能,使之得以传承不再是件难事。
为了更好的传承土家族文化,笔者认为:
1、根据国家对小学初中义务教育政策,适度调整课程设置,在土家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开设小学、初中土家族文化课程,把土家族文化和小学、初中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国家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开展整合土家族民歌资源在小学、初中土家文化课程中的研究。
2、传承和光大土家文化,加深土家族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了解,课程内容要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如把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到民间采集诗歌、唱本、歌词,深入农村参加土家族节日和观看一些土家族民风民俗,看土家族歌舞,听民歌手演唱,以提高学生对土家族文化课的学习兴趣。
3、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族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所保障,社会秩序安定,民歌在这时期追求的是精神娱乐、审美享受。不同形式的土家民歌演唱,民间艺术团体的文艺表演,使土家文化得以发展光大,在各个地方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这种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把握时机,组织各乡村、社区,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健康的文艺活动,在资金上予以支持,使土家文化传承工作扎根于社会民众之中。
土家族原生态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民歌取材于人民大众各个阶层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家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反映出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土家族民歌是传承土家人的民俗民风、宗教信仰、语言、历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世代相传,从没间断过。土家族原生态民歌继承了土家人民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同内容的民歌组合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一幅幅生动、艳丽的土家族历史画卷,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世代传承。
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38
对原生态民歌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篇6
一、原生态民歌生存现状以及其原因分析
1. 生存现状
原生态民歌是一种民族的民间文化, 而民间文化则载负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失去了记忆, 就意味着失去我们的根, 失去了脚下的土地。然而, 在我们日益追求享受着物质发展带来的便捷的同时, 却很少有人去关注中国民间文化的生存状况。2005年8月29日, 中国原生态民歌演唱会在北京剧场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原生态民歌歌手登台献艺, 将那些最真实最贴切民间的艺术, 展现在北京观众面前。这次音乐会虽然采用了近年极为少见的免费赠票的方式, 然而当晚的北展剧场却只坐了大约七成左右的观众, 与某些歌星的演唱会一票难求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 在物质与强势文化的侵袭下, 我们正在漠视自己的过去, 淡忘那些曾经美好的记忆。中国几千年来言传身授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文化传统, 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 许多艺术濒临失传, 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面临着严峻的危机。
2. 原生态民歌生存危机的原因
导致原生态民歌生存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生产方式的改变、地方性方言的大面积消亡、政府的不够关注, 是三个主要答案。其实民歌消亡的原因是很多的, 其中, 生产方式的改变让很多以生产方式为题材的民歌都消失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其他民族的影响。现有媒体很发达, 尤其是广播电视。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 中小音乐教育没有坚持教唱本民族的歌。孩子喜欢听流行的, 感觉比我们自己民族的歌好听多了, 于是就不愿再学属于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音乐。
二、对原生态民歌生存与发展的展望
1. 抢救生态民歌的紧迫性
由于原生态民歌生存面临着挑战, 因此抢救应该是第一位的。现在, 要通过举办民歌大赛的形式来展现民族音乐。首先是要把好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看, 进行抢救, 先给它“输氧”, 让它活下来, 然后是保护, 最后才是发展。毋庸置疑, 民歌的失传意味着我国传统精髓的遗失。但现实是, 真正地道的民歌需要由当地的歌手用当地方言来延长, 这为民歌在本地区外的推广造成障碍, 加上原生态民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更没有“包装”, 而且各个地区的方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很难得到现代人的认可。那么, 在当代, 原生态民歌如何保护?它的发展道路在哪里呢?坚守还是变通?艺术的产生需要生活的积累, 不可能你当下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艺术就立刻跟上, 旧的遗失形式对发展我们现时的文艺还是很有好处的。所以要发展我们现有的大众文艺, 一定要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根。
2. 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保护
其实, 原生态民歌一词的人文含量比传统民歌要宽泛许多。它不仅包括满族语言、地区方言、口头的自然传承方式 (家族、村寨、社区等) 、特殊的歌唱方法和地域民族风格, 同时还包括歌唱环境。从“民歌”、“传统民歌”再到“原生态民歌”, 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全民性民歌运动就以简单粗暴的态度胡乱填词, 让传统民歌面目全非,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简单的音乐教育再次造成了类似自然生态那样的“文化生态污染”, 原生态民歌被挤压到社会的边缘。实际上是传统民族文化在经历了20年的挤压、模式后, 向国人发出的一个警告!
原生态民歌 篇7
一、对原生态民歌崛起的思考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 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追根溯源, 原生态民歌不过是换了新名字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这种歌曲一般人认为平时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是被人们忽视的一种艺术形式, 如今却冠以新奇的名字, 换上华丽的包装站在CCTV的舞台上受到全国人民的瞩目, 它崛起的意义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首先, 是为了在主流音乐文化中抢占一席之地,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承袭出一份力。
中国的主流音乐文化现在被美声、民族, 通俗三种唱法的歌曲所占领。美声唱法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洋唱法, 被认为是最“科学”的唱法, 连民族组选手演唱的民歌, 也从歌曲本身和演唱方法上被多多少少的“西化”和“科学化”, 不再是“纯正”的民族。真正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是带着浓郁乡土气味儿的原生态传统民歌, 人们平时接触不到、更不了解和关注它, 使它成了被忽视的非主流音乐。它在青歌赛上的崛起, 一大部分正是被主流音乐挤压的结果, 它的生存遭到了威胁。青歌赛是在用现代化的手段提示大家关注原生态民歌这一相对弱势群体, 维护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其次是展示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从技巧方面来说, 原生态歌手多是清唱, 有伴奏的也是简单的民族乐器, 更能展示出歌手本身的嗓音条件和歌唱水平。比如在本次第十四届青歌赛原生态组半决赛中, 第一名是来自湖北的撒叶儿嗬组合, 由七个巴东农民组成。他们的特色就是“土家唱法, 男生女调”。他们在半决赛中的《巴东石工号子》以及团体赛中的《薅草山歌——幺姑筛茶来》, 都是无伴奏演唱, 这些来自于田间地头的农民们声音如女声般高亢嘹亮, 极具穿透力, 高音比专业音乐学院训练出的学生唱的还轻松自如。每一个和声唱的精准、每一个节奏卡的准确, 带给我们强烈的艺术震撼。
从文化方面来说, 原生态组展示了各个民族风格各异的音乐文化, 内蒙古的其其格玛带来的《富饶的巴尔虎草原》, 悠远的长调向我们展示出草原的宽广辽阔。云南的坡牙歌山书山歌队带着南方人特有的温柔向我们诉说了男女之间的欢爱之情, 姑娘和小伙子们歌声纯净柔美, 每个音都转的特别自然舒服。姑娘们一边纺线一边对歌, 生动地再现了生活场景, 让每个人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云南文山的风土人情。
二、对原生态民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
当它的生存状况引起人们的关注, 它的传承必然成为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田青教授所说:“目前传统文化消逝的速度很快.就在我们谈话的这一秒种, 就有可能有一个身怀绝技的老人过世了, 而他却没有传人;每一分钟, 就有一个清代园林、一个明代牌坊被铲平了。每一分钟、每一秒种都有传统文化在消失, 原生态民歌也在其中。” (1) 我仍以“撒叶儿嗬”这种艺术形式为例, 分析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
1. 生存环境的改变
原生态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 更是一种文化。 (2) 这种文化的诞生与传承都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原生态音乐表现的内容大多是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婚丧嫁娶、亲情爱情友情、传统习俗等, 这些都与各民族本土生活紧密相连。土家族的“撒叶儿嗬”, 原本就是土家人用来祭祀亡灵安慰生者的一种祭祀性歌舞 (3)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许多传统习俗已经被大家抛弃和改变。撒叶儿嗬组合在青歌赛上所唱的《薅草山歌——幺姑筛茶来》, 是一首农民在锄草时唱的歌曲, 领唱者介绍说歌要唱的越好越响亮, 人们劳动的劲头就越足。当主持人问到:现在劳动实现了机械化, 锄草也有了杀虫剂、除草机, 那么这种歌舞还有没有生存环境, 领唱者回答说所以他们才需要提醒人们去注意和保护。所以, 传统音乐如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与时俱进, 就面临过时被抛弃的尴尬之境。
2. 无系统教、学体系
当主持人采访撒叶儿嗬组合他们的音乐是如何传承时, 它的领唱者说其余的六个人都是他的徒弟。其他民族的音乐大部分也都是靠这种本民族之内的口传心授, 这样的教学比起美声、民族音乐的教学显然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 不能保证传播的范围以及质量。
要想在音乐文化届站稳, 和美声、民族音乐共分天下, 我想首先就是要有更专业、更系统的学习体系, 让更多的人能接触、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 继而才能传承并发展下去。
三、对原生态音乐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某一类型的流行音乐获得社会文化环境构成诸文化因素支持的数量越多, 则其越能占主导地位, 属强势文化;反之则必成弱势文化。 (4) 原生态音乐现在作为一种弱势文化, 正需要社会文化环境更多的支持。作为当代年轻的学子, 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关注自己祖国文化的传承, 所以, 经过思考以后,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宣传深入化
随着原生态民歌在青歌赛上取得了成功, 我国各种媒体对原生态民歌也给予了较多的宣传。比如央视西部民歌大赛, 星光大道等, 走出了越来越多的的原生态歌星。正是现代化的传媒手段, 帮助原生态民歌达到了崛起的目的, 扩大了它在日常生活中影响。
在今后的发展中, 我建议现代传媒要把宣传深入化, 帮助我们了解研究它。比如今年在青歌赛上人们被撒叶儿嗬组合所吸引, 继而想去关注研究这种艺术形式, 这时候媒体趁热打铁, 开设关于土家族撒叶儿嗬的专题栏目, 走进土家族的丧葬现场, 实地拍摄, 让我们看到这种原生态音乐在当地的演唱环境, 演唱氛围, 听众们的反应, 并详细介绍这种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 发展过程等, 就让我们不只从表面上听到原生态音乐的魅力, 更从内部感受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样有利于原生态音乐的传播发展。
2、市场调节商业化
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各种通俗、美声、民族歌曲的音像资料, 而想买原生态音乐的碟子或录音带来听, 就要费一些功夫。通俗流行歌曲为什么能在普通大众中那样风靡, 我想与它的音像作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息息相关。流行音乐在市场上的利润空间高, 就促进了商家对它的宣传。走在街上, 满大街播放的都是流行歌曲,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流行音乐的熏染。而原生态音乐目前在市场上缺乏这样的地位。应该趁着现在观众们对原生态音乐的热情, 出版一些相关专辑, 提高利润空间, 那么商人们肯定会跟风而至, 增大宣传力度, 久而久之达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普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另外, 各民族在自己的旅游业方面也可以大打民族传统音乐这张王牌, 在各地的旅游景点组织传统音乐的演出, 邀请前来旅游的民众学习参与, 还可以附卖相关的音响资料。不仅宣传了本
贝多芬《合唱交响曲》终曲乐章赏析
张玉琳1张烁2 (1.山东滨州学院山东滨州256600 2.中国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摘要: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 赢得全体听众的心。好似人生通过艰苦斗争, 走向胜利, 其中有苦难, 有战斗, 有热情, 有沉思, 有痛苦和忧郁, 也有愉快和希望, 这一系列感受都在作者的经历中体验过, 正是他发自内心的表白和倾诉。本文针对这首交响曲, 从曲体分析和人文解读两个层面进行赏析, 力图为读者理解这部作品提供立体化的框架。
关键词:贝多芬;《合唱》交响曲;音乐分析;人文解读
引言
1817年5月7日晚, 维也纳。
音乐厅里座无虚席, 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盛会, 贝多芬的往年好友兹梅斯卡尔, 正卧病在床, 他要求别人用担架将他抬到剧场以恭奉盛会, 因为这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演之日!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 赢得全体听众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 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 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这早已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到场只准三次鼓掌欢呼的标准, 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 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 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 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我国著名学者丰子恺先生称之为:“世间最伟大的杰品”【1】。这部交响曲构思宏伟、气吞山河, 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争、发展、壮大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人类的进化、形成,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彻底解放自身, 达到一个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壮丽史诗。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曲体分析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 急板, D大调, 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
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 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 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 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 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 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 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这个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总结, 即前三个乐章是“通过斗争和思索, 寻求自由和欢乐”, 而这个乐章是“斗争取得了胜利, 欢乐战胜了苦难”的结论, 这个结论也是作者一生的总结, “亿万人民团结起来”是乐
民族文化, 也提高了经济利润空间, 达到名副其实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5)
3、专业教学系统化。
传统音乐的教学应该向美声、民族音乐的教学一样, 走上一条专业化、系统化的道路。当然不能简简单单把原生态音乐搬进教室, 而是创造自己独特的教授方式。比如在各个音乐院校的必修课中, 加入欣赏学习中国传统音乐这门课程, 除了在课堂上加深对原生态音乐文化的认识, 还可以鼓励同学们走进原生态音乐的生存之地, 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另外, 原生态民歌独特的唱法、表现手段也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有需求才刺激供应。如果各个高校中都有原生态民歌这一专业, 那么我想主动想学习的下一代才会多一些。而且, 如同青歌赛一样, 多设置一些具有比赛性质的舞台, 才会刺激对传统音乐的学习。
结语:正如游民部落在自己的博客里所说:“我个人认为‘原生态’音乐传承的不仅是艺术, 而更多的应该是文化, 它记载了先民们太多的生活、征战、迁徙、安居的故事, 融入了太多章的中心思想。
为了实现器乐到人声的过渡, 贝多芬为最后乐章安排了一段篇幅较长的引子:首先出现一个狂风暴雨般的急板乐句, 它像怒潮的冲击一般, 同前乐章结束时那超凡入圣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嘹亮雄伟, 像怒潮般的冲击, 瓦格纳称之为“恐怖的号角声”。但它立即被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宣叙调所否定:“不, 这会使我们想到过去的苦难, 今天是胜利的日子, 应该用歌舞来庆祝”。原来, 贝多芬的构思是在这段宣叙调的地方加入人声, 但后来又觉得还不是时候, 因此, 他把唱词乐段向后推移。不过这些原稿中留下来的唱词, 有助于我们理解贝多芬的构思。
接着, 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一一重现, 又被一段段的宣叙调一一打断。在第一乐章的引子主题出现后, 低音乐器回答道:“哦, 不, 不要这个, 我要更愉快一些的”;接着管乐吹出第二乐章谐谑曲主题, 立即又遭到拒绝:“也不要这个, 这只是戏谑, 要更好的, 更高尚的”;于是管乐又吹起第三乐章的慢板主题, 回答仍是不满意:“这还是老样子, 太纤柔了。一定要找出一些强有力的东西。我想, 还是让我唱给你听吧。但是, 要请你应和着我。”最后, 木管乐器隐约闪现出《欢乐颂》主题的片断, 才终于肯定:“这才对了, 终于找到了”, 这是贝多芬毕生追求的境界。【2】这时, 从乐队深处, 像是从远方, 缓缓地传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咏出的一支纯朴的旋律, 乐章的主要部分开始了。
这是《欢乐颂》主题的全貌展现, 第一次展示无任何伴奏, 随后逐渐加入中提琴和小提琴。这个欢乐主题一次次重复着, 音响逐渐增强, 声势越来越大, 直到发展成为乐队全奏的高潮。突然, “恐怖的号角声”又闯了进来, 这时回答它的是人声了。首先独唱男中音揭开声乐的序幕, 唱出了贝多芬亲自写的宣叙调的歌词:“啊, 朋友, 你别旧调重弹, 还是让我们来唱一些更动听的、更欢乐的吧!”紧接着, 男中音独唱《欢乐颂》。合唱队又照例反复着歌的后半段。接着是“欢乐颂”主题的另一个变奏。这一次不仅仅是旋律的装饰, 而且把壮丽的颂歌变成了雄伟的军队进行曲, 由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 出现在降B大调上, 拍子也变成了6/8。这不再是装饰变奏, 而已是一种性格变奏。在后面的发展中, 以独唱、重唱、合唱的形式唱出了席勒《欢乐颂》的诗句, 音乐的主题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形象变化, 有威武雄壮的进行曲风格, 有豪迈战歌般的男高音独唱, 有庄严、肃穆的圣咏旋律……然后, 转入快速的进行曲, 这是由欢乐的主题演变成的一支活泼而热烈的进行曲。越来越热烈的进行曲, 将乐曲推向又一高潮。之后, 一个庞大的二重合唱赋格, 以插部形式出现了先民们悲伤与憧憬、欢乐与忧愁的情感, 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血脉, 更是我们宝贵的遗产。 (6) 我们不应该把原生态音乐遗忘在主流音乐之外, 相反, 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力量, 保护、传承、发展它。祝愿原生态民歌在未来的道路中走的更好!
摘要:原生态民歌在青歌赛上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功, 引起了我们对它的关注与重视。本文试从研究其崛起的意义、生存的现状、传承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在发展道路上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加深大家对原生态民歌的了解, 提醒大家重视、保护中国传统音乐这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原生态,崛起,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 (2006, f9)
[2]王芳浅议“原生态”歌唱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3]王璐璐土家族“撒叶儿嗬”之传承与变迁——野三关“撒叶儿嗬”的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4]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
原生态民歌 篇8
一、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艺术形式, 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原生态民歌的起源, 有很多种说法, 也有很多争议。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是伴随着一个民族的诞生而诞生的, 此推测是基于一个共识:原生态民歌是来源于人们的劳动, 劳动创造艺术, 劳动同样也就创造了民歌, 当然也包括原生态民歌, 只是最初的原生态民歌内容、形式、演绎方式更简单、更粗糙罢了。例如我们常见的劳动号子, 用“呵着”这样简单语气词即可完成一首初级音乐表达。“原生态民歌”之所以叫“原生态”, 很大程度是借鉴自然科学领域中未被发掘, 未被过度开发等提法, 它强调此种艺术形式所表现和演绎的内容与精神追求, 也突显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的气质特征。近些年, 该艺术形式得到了文艺界的广泛认可, 逐步走入了大众的生活, 特别是从2006年第12届青歌赛增设原生态唱法开始, 原生态民歌正式登入大雅之堂, 其豪放、原始、地域特点鲜明、用本民族语言表达等演绎特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又难以磨灭的印象。
和所有的传统民歌一样, 原生态民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是生活和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原生态民歌始终与小农经济社会形态密切联系, 因而反映了一般人民大众的生产和生活, 刻画、塑造了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特征和民族性格。也正是基于原生态民歌流传于某个狭小的区域, 流传范围较窄, 大多数反映少数民族的某一个短暂片段, 它的传承与发展形式简单而单一, 且面临外来强势语言冲击、传承人流失、经济活动加强等诸多因素影响, 很多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二、原生态演唱艺术
(一) 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点
原生态民歌实际上只是民歌中的一种, 较之于其他歌唱艺术形式, 原生态民歌也具备以下一些艺术特点:
1. 原生态唱法不具备大规模复制性。由于原生态民歌具有极强的区域性, 因此原生态唱法必然受到包括区域环境、风土人情、语言习惯、甚至是演唱者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 演唱者的这种演绎能力和特点是在这些综合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长期生长出来的, 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 生搬硬套, 肤浅模仿都是不可取, 也是不可行的。
2. 具有强烈的美术意境和丰富多彩的舞台效果。原生态民歌很善于刻画、烘托美轮美奂的少数民族各种劳作的场面, 很容易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 善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刻画人的喜怒哀乐。与其他民歌一样, 原生态民歌也来源于各种生产劳动, 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更容易触及人的灵魂, 引起观众的共鸣。
4. 大都结构短小, 曲调高亢, 音乐语言凝练, 常用生活语言, 多用感叹词、地方语言, 语言具有煽动性、号召力。原生态民歌具有鲜明的号子、山歌、龙船调等艺术特点, 擅长刻画、勾勒大自然景色和人的内心活动。
5. 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我们都知道像号子、龙船调、山歌类的民歌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 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相关的民歌, 它产生于人们劳动过程中, 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 为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时调整呼吸、积蓄力量, 同时在集体劳动中统一步伐、协调节奏。因此, 可以说这类形式的民歌帮助人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劳动氛围, 增加了劳动情趣。在原生态民歌演绎实践中, 广大观众最能体会这种艺术形式所爆发出的那种热烈、奔放、豪迈、无拘无束的艺术气息。
6. 具有极强的体现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由于原生态民歌本身就来源于地域差异较大的不同民族和地区, 因此很擅于表达各地独有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和各异的民族文化。地域差异性是原生态民歌最突出、最重要的艺术特点。
原生态民歌为了突出“原生态”这一本质特点, 绝大多数都采用本民族语言和最具本民族特色的伴奏, 演唱方法则是符合自己生活习惯、贴近自己生活语言的演唱, 甚至是我们学院派常说的“大白嗓子”演绎。把近几届的青歌赛的原生态唱法的作品归纳一下, 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一特点了。原生态民歌更强调的是自我感情的抒发, 是一种自娱性的民歌。从文化传承方面来说, 更有一种保存和挽救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 原生态唱法
“原生态唱法”是近年来通过“青歌赛”的舞台应新的时代要求而增设的一种唱法, 这个定义尽管还存在一些争议, 但现实生活中“原生态唱法”已经逐渐深入民心, 并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此之前, 出现了《山路十八湾》等系列歌曲, 其演唱者淳朴自然的演唱让观众耳目一新, 现在“原生态唱法”的提出使之概念逐渐清晰起来。
从近几届的青歌赛的原生态唱法中我们可以看出, 原生态唱法的声乐作品都来自民间, 反映了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的特点, 表达了人最真诚的思想情感。它主要通过口头传唱方式广泛流传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原始、古朴、自然、和谐的民间歌谣。它是一种自然、原始的声乐表现形态。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它的演唱最接近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 接近他们的语言, 最接近大自然的一切音响, 朴素而朦胧是它的最大特征。它具有典型的原创性, 区域性, 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 原生态音乐作品具有极强的即兴性, 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和其他唱法相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原生态唱法”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局限于学院派所谓的方法、技巧, 部过分追求各种各样的“精雕细刻”, 它崇尚歌唱艺术流露出的淳朴、真诚、无刻意雕琢痕迹的自然美, 不刻意强调演唱方法应该是其最高的境界。
有不少艺术家将“原生态唱法”理解为“传统唱法”, 而且根据生活习惯、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笔者认为, “原生态唱法”由于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民族性, 且绝大部分产生于少数民族地区, 理解为一种“少数民歌唱法”也是可以的, 它是少数人、少数地区、较小区域内流传的民歌、民谣。此提法虽过于狭隘, 但是却很准确、贴切。通过青歌赛的舞台我们也看到了各种体裁的“传统唱法”, 既有山野乡间悠扬清新的山歌, 节奏铿锵的各种号子, 还有结构庞大、包括若干乐段的叙事曲等。虽然各种体裁的演唱都不拘一格, 但却都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和自己的语言紧密相联的。随着“原生态唱法”这一概念的提出, 广大观众通过青歌赛的舞台欣赏到了很多以前鲜为人知的原生态民歌, 现在越来越多的舞台表演都刻意贴上“原生态”的标签, 以博得更多眼球的注意,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原生态唱法”这种源起于民间的一种唱法, 是我们中华民族各少数名族很久远的一种艺术演绎方法, 因而它并不是一个新兴产物, 只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和传播方式所累而没有广为人知。长期以来, 原生态民歌与民俗风情密切相连, 甚至是少数民族民俗风情重要表现形式和主要载体, 特别在一些少数民族, 由于其经济相对长期落后, 文化状态也更接近自然状态, 更能体现各民族的本来属性。近年随着交通的发达, 旅游业的发达, 原生态民歌及唱法逐渐地被更多的人所发掘并喜爱。再加上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越来越发达, 各电视栏目举办的相关比赛或专栏节目也越来越多, 为原生态音乐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 无疑为原生态民歌及其唱法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广大观众通过各种传媒更多地了解、认识了原生态民歌, 如侗族大歌、彝族的海菜腔、新疆的木卡姆等。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 不但专门设立了“原生态唱法”组, 还有评委专门进行点评, 评委田青曾表示:“原生态组别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看选手表现的是不是本民族真正传统的纯正原生态音乐, ‘原汁原味’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基础上, 作为青歌赛决赛的选手, 所接受的评判标准要求将会更高, 比如所演唱曲目的难度以及与其相配的表现力和对本民族特色的继承与创新等等”。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事的发展都可能面临过犹不及的风险, 随着“原生态”一词的逐渐升温, 出现了原生态民歌过分舞台包装, 从而失去了“原汁原味”, 失去本民族民族特色的趋向。在现在的电视综艺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贴着“原生态”标签的民歌演唱, 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和聆听会发现, 除了“原生态”的标签和一些民族服装, “原生态”已经淡而无味了。原因很简单, 有的歌手根本就是民族唱法或通俗唱法, 有的是演唱着改编后的民歌, 还有歌手是远离了他生活的环境、离开了“原生态”赖以生存的土壤, 在物质纷繁的现实中迷失了自己。
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的确是将原生态民歌进行广泛传承的一个有效手段, 但是过度的舞台包装和演唱者的过度功利化只会使“原生态”的味道越来越淡, 从而失去自己的特色。在娱乐舞台纷繁的今天, 把握好“度”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的本意是将优良的传统文化传扬下去, 但如果舍本求末, 只追求眼前利益, 那么我们可能不是要成为华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而是掘墓人了。
随着“原生态唱法“这一概念的提出, 广大观众通过青歌赛的舞台欣赏到了很多以前鲜为人知的原生态民歌, 现在越来越多的舞台表演都贴上了“原生态”的标签。那这种现象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三、原生态民歌的发展
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记载,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与人文特征, 承载一个民族的传统和精神。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可悲的, 一个失去文化的国家是可怕的;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本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 该民族就将不复存在。原生态民歌具有民族音乐活化石的意义, 我们必须对它进行保护与传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句话对于民族文化的弘扬意义尤为突出, 因而我们有义务将原生态民歌进行保护与传承。
(一) 生存与发展困惑
与一个个体人一样, 讲到生存首先就会考虑到物质与精神两种需求。原生态民歌的物质需求应该有文化传承人、与本民族相适应的自然环境、有与其相符合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精神需求则可以从当地的文化传统、习俗和人们的精神追求来考察。原生态民歌这种文化现象从被最先提出至今, 面临了各种困扰。包括人员流失、强势语言冲击、经济活动增强、生活圈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原生态民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越来越遭挤压, 该艺术物种有失去其原始面貌, 丧失独特魅力的风险。
(二) 人员流失造成的难觅非遗文化传人之困
近年来,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越来越多的农民怀揣着各种梦想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农村, 来到城市, 尤其以年轻人为主的青壮力的离村, 打破了农村长期存在且较为稳定、合理的老中青人员结构, 为包括原生态民歌在内的各种非遗文化的传承埋下隐患。据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大约有63.91% 人口在农村, 36.09% 人口在城镇;而到了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就只有大约有50.32% 人口在农村, 49.68%的人口在城镇。短短十年, 农村人口比重下降13.59个百分点, 农村人口占比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大潮中下降十分明显, 以每年大约1.36个百分点下降。这样大的人口变化趋势, 同样涵盖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员分布变化情况, 必然引起少数民族地区人员结构性变化 , 形成扩大的“剪刀差效应”——年轻人比例快速下降, 老年人比例大幅上升, 在个别地区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最终结果是对包括各种非遗文化传人的人才储备带来巨大冲击。很多地方的非遗文化难觅本族文化传人, 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的老传承人在苦苦支撑着“膝下无徒, 有徒无心”的尴尬局面。
笔者曾经在2012年8月随一个课题组到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平武等“5·12”地震重灾区实地考察。在这几个居住有大量藏羌民族的地区, 原住居民最近几年在显著减少, 特别在大地震后, 由于众多媒体密集而又广泛的关注, 这些地区恍惚一夜之间被外界认识, 这里的人们也在瞬间知道了外面的精彩世界, 加之原居住地环境的巨变,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怀揣各种梦想离开了它们世代居住的地方。有些村庄只有少数几个青壮力在家, 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个别地区人员变化虽较极端, 但它肯定是目前中国普遍偏远地区人口变化的一个缩影, 在笔者前往其他边远地区走访和通过其他渠道的了解与调查中也归纳出了类似的结果, 只不过有些地区发生这种状况的过程稍微漫长一点罢了。
(三) 外来语言冲击之困
原生态民歌的流传均是以本民族语言为载体而存在的, 民族语言是原生态民歌的根, 也是原生态艺术延续的载体。然而,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体制逐渐被打破, 城乡之间自然空间屏障隔阂已渐渐瓦解, 二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不那么清晰, 两者之间思想由冲突走向融合成为一种必然,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是未来城市与农村二者间共生的一种形态。随着外来人员的不断进入, 人们交际活动的增加, 原住居民只有改变自身语言, 甚至是一些本民族特有的交流习惯才能适应新的需要。这必将对少数偏远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产生冲击, 作为体现一个民族重要特征的民族语言也随之会受到影响, 民族语言的纯粹性会遭到侵蚀。这会对原生态民歌原汁原味表现形成不利影响, 同时也可以有力说明当下有些优秀的原生态民歌手在广泛融入城市生活后会逐渐从纯粹的原生态演唱艺术中严重蜕化的现象。失去演绎原生态民歌艺术的承载工具, 就会失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根, 最终将失去原生态民歌艺术。
(四) 经济活动加强对非遗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经济贸易往来活动增强,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区域之间原有的界限与隔离都的逐渐瓦解, 会加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促进相互渗透, 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最终导致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稳定、牢固、相对封闭的生态圈被无情撕裂。当地人们的思想、生活、人际交流等诸多影响原生态文化根源和生长要素均激荡在新的环境中, 原有文化生态必然会在这些综合因素的浸染下发生变化甚至产生颠覆性改变。
2012年8月, 笔者有幸随一课题组到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平武等地。距“5·12”大地震短短四年时间, 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当地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 有些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多人都住上了新房, 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 随着外来人员增多, 人员流动性增强, 外界信息的海量涌入, 先前较封闭的生活圈和生态圈被打破, 孕育非遗文化的“水土”不那么“纯洁”了, 非遗文化受到影响不可避免, 非遗文化的命运堪忧。 (未完待续)
摘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生态民歌由于形式活泼、再现简洁、思想古朴、自然而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我们所说的原生态民歌常指少数民族所独具的原生态民俗的重要体现形式, 它起源于我们少数民族的劳动和生活, 呈示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风貌, 反映着各地的风土人情。探索自然与和谐是原生态民歌源生的发展动力, 也是大众审美的的必然追求。有鉴于此, 保持原生态民歌原汁原味的演绎风格对于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与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也是我们捍卫原生态民歌本源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自然和谐,原生态唱法,舞台化
参考文献
[1]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生态环境变迁与陕北民歌保护 篇9
陕北民歌的生存环境
一种民俗事象的产生, 总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联系, 陕北民歌的产生和发展与陕北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陕北民歌的自然环境
陕北民歌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生长起来的, 黄土高原是培养、塑造这种民间歌唱的决定性因素。黄土高原原本指甘肃、青海、宁夏祁连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南、陕西秦岭以北这一六省区毗连的广大地区, 属黄河中上游地带。其内部又包括了山西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陕北高原、宁夏川区、祁连山地、陇东高原、青海川区等多种地貌, 但由于以黄土为特色, 故统称为黄土高原。如果说以上只是广义上的黄土高原特色的话, 那么, 处于这个高原中心的陕北, 则更是黄土高原地理地貌的一个典型。与周边黄土高原诸邻居相比, 陕北黄土高原内部塬、梁、峁、壑及丘陵、沟川纵横交错的状貌, 不仅凸显, 而且更具统一性。河里流黄水、黄土地上刮黄风的地域特色更加普遍, 而在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农牧并举, 种植谷子、糜子、青稞、玉米、高粱、豌豆、黑豆等及居住窑洞等方面, 均成为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最明显的标志。它们当中的每一种因素都对陕北民歌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 在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自我封闭的大格局中, 由于陕北与周围四邻存在的某些自然边界, 如东侧之黄河, 北面、西北面之沙漠、长城, 正西之土塬、丘陵, 南边之低山, 使这里又在一个“大封闭”格局中建构了自身相对的“小封闭”境域, 从而更加强化了陕北经济、社会、文化与外界的隔绝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传播中因地理条件而促成的一种较普遍的“隔绝机制”。它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但对于地域性传统艺术的保存、保护、沿袭, 却十分有利。陕北的民间艺术之所以在上千年的传播中保持并强化自己的独特个性, 既得益于它们与当地生产、生活和当地民众精神的密切融合, 更受惠于这种“隔绝机制”所建构起来的天然屏障, 千百年来它随时都在吮吸着黄土地里的养分。
2.陕北民歌的人文环境
草木稀疏、沟壑纵横, 可以从地理上这么概括陕北, 经济上贫穷, 交通上闭塞, 可以这样想象30年前的陕北, 也许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上千年。秦代陕北成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的战场, 蒙恬曾经在这里屯耕, 归降东汉的匈奴一部分移迁至此, 这里曾经建立过辉煌的统万城, 几乎所有在历史上和中原发生战争的民族都曾经在这里活动, 占领这里的中原政权不断屯耕, 少数民族渐渐的汉化, 在唐时代这里已经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地区了, 可生存环境的恶化很快, 犯罪的汉民很多要被发配到这里充军。半放牧、半农耕的生存方式慢慢地形成, 但主要的食粮依靠的是农耕。
谁也不知道陕北民歌从什么时候诞生的, 也无从考究哪个民族的音乐是母体。总之, 很久以来它就存在了, 没有人去记录它。它依靠的是口头传唱, 引起我们的注意是那些牧人, 在山梁上、沟谷里, 而听众大多是一群默默吃食的山羊。它的小曲多数很酸很悲, 多数是情歌。当然, 不是只有牧人会唱, 在家的妇女也会唱, 更多时候它发生在一个人独处的场景里, 陌生人的闯入可能会打断它。没乐谱、没记录的歌词, 任何人可以根据心情即兴创作, 随后可能就将它忘记了。它可能以第三者的身份将故事唱出来, 也许会传唱一方、风行百年, 成了人们的共同记忆。歌者可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开口, 只有情动于衷的时候, 它才会唱起。
陕北民歌价值观的变迁
1. 大潮冲击与“传统萎缩”
在热浪般全球通信、经济发展的大潮下, 陕北民歌的生存现状同样很不乐观, 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艺术表现形式, 存活在民众的脑海之中, 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 在农村生活的人数直线下降, 近年来农村又实行合并学校的政策, 农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拥入城镇上学, 家长随其做饭打工, 于是在农村除了过年, 一般见到的都是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幼儿。
2. 人文环境的变迁导致价值观的演变
物质生活条件改变导致人文社会环境的改变, 改革开放使陕北地区生产生活水平发生很大变化, 随之带来了陕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演变和发展, 传统的风俗和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饭养身, 歌养心”的价值观也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而慢慢淡忘和消失。
3.陕北民歌传承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1) 老年歌手相继离世, 在世名艺人稀如晨星。根据笔者近十年来的田野采风调查, 每到一处, 打问一个当地出名的民歌手十分困难, 找到的大多是六七十岁颤巍巍、上气不接下气, 歌词七断八截, 极少有不打绊子完整唱完三首歌的, 这表明老艺人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唱歌了。
(2) 中年歌手青黄不接, 出现严重断层。在陕北农村, 五十岁以下的艺人极其罕见, 导致在正月闹秧歌时老伞头唱不动, 新伞头又接不上班, 于是很多村子已经停止了闹秧歌, 年轻伞头就更没有机会学习锻炼, 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近20多年来从未见过农村有人唱陕北民歌, 山上也未曾听过悠扬的信天游。据笔者采风调查发现, 即便农村找到的五十岁以下的歌手, 他所演唱曲目都是从磁带里学来的。
构建陕北民歌保护体系
1.生态博物馆保护理念
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社区或某一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 包括其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教授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 从而使人与物及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 并使之和谐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
以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来保护陕北民歌文化, 应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 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 他们有权对自己的文化作出诠释;生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 应当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
具体措施是:在社区整体保护的基础上, 可重点考虑以政府扶持办节, 鼓励和拉动民间节日的“复苏”, 这里用复苏一词有特定的含义, 因为很多民间节日并没有在民间完全消失, 只要略加扶助, 进行鼓劲政策, 就能重新举办得有声有色。这样以节日唤醒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记忆, 也符合中宣部“关于鼓励利用优秀民间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鼓励传承人的办法多种多样, 但保护陕北民歌, 最重要的是要让歌师后继有人, 要让歌师既有经济地位, 又有社会地位。生态博物馆保护的县区不宜过多, 要精选有代表性的, 又便于道路通达的自然村庄。
2.静态保护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学理论,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消亡, 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样不例外。但保护却是当今一个不回避的事实。以静态的形式将侗族大歌保护起来, 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陕北民歌申报国家文化遗产成功后, 原生态的形式也不会因为申报的成功而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因此必须组织对陕北民歌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通过摄像、录音、照相、音乐整理, 全面准确地记录侗族大歌的各种歌词、谱、系、传承人及生存环境情况, 然后按原生态的存在形式进行静态的复制, 建立侗族大歌博物馆, 展示厅、展览馆。在展览馆内以影视、幻灯、图片等等形式加以保存和展示, 再组织专业团体现场表演。
3.“移植”保护
人类在植物学、医学等众多领域都成功进行各种“移植”, 旅游业也进行大规模的“移植”工程, “黄土风情园”、“中华民族园”、“民族风情园”、“中华民族大观园”等等都是移植的旅游景点, 这些以展示民族风情为主的景区, 虽然是人造的景观, 但客观上却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种尝试, 那就是在众多移民搬迁工程中, 进行部分类式文化移植的做法, 对民族文化进行异域移植。也可以考虑以政府的行为, 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民族村寨进行搬迁, 以搬迁进行异地保护, 然后进行综合建设, 扶持民族风俗习惯, 再现真实的民族文化环境, 开发旅游业, 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支撑其经济发展。
移植地可以是城镇也可以是交通沿线便于开发的场所, 为了有效防止新移民与周围文化环境的很快同化, 可以采取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保护态度, 让移植区成为特色文化的亮点, 让生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居民因为文化能带来效益而对民族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产生自豪, 从而产生文化自觉。
4. 建立陕北民歌表演团队
建立陕北民歌队伍, 是陕北民歌保护的必要措施。陕北民歌表演队伍可以集表演传承为一体, 这种歌队与歌舞团性质完全不一样。它应该产生于陕北民歌, 以陕北传统民歌歌队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和传承, 以老艺人为核心, 以表演传承民歌为主要形式, 演员就是本村寨的村民, 农闲时进行训练, 传歌、教歌、学歌, 农忙时依然是农民, 进行生产和劳动。演出收入, 按劳取酬。嫁到本村的其他民族妇女也可以通过学习成为歌队成员。歌队可以按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布局组建, 开始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支持和扶持, 在旅游的带动下, 增加村民的收入, 对付出时间和劳动得到应有的补尝。
摘要:陕北民歌顺利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这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价值和保护被提到了一个国家级认可的高度。然而, 陕北民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从陕北民歌的现有知名度来分析, 将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必须得到保护, 保护的方法可以采取以生态博物馆原生态保护形式进行活态保护, 以博物馆, 展演厅、展览馆等现代传媒的手段进行历史性静态保护, 以文化移植与建设黄土风情文化模型的仿原真性保护, 建立高品质的原生态陕北民歌队等等形式。
关键词:陕北民歌,生态环境变迁,保护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8.[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8.
[2]余丛, 周育德等.戏曲音乐简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2]余丛, 周育德等.戏曲音乐简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3]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3]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4]乔建中.土地与歌[M].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8.[4]乔建中.土地与歌[M].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8.
[5]洛秦.音乐与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5]洛秦.音乐与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原生民歌怎样才不失“态” 篇10
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手,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风格演唱,其可比性一直就受到质疑。自上届CCTV青歌赛开始设置“原生态唱法”组,这样的争论更是波及到了民众中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比赛仅仅是一个吸引注意的形式,真正的目的是展示各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原生民歌评奖确实比别的赛事更具难度,但是,文化部想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公众我们应该对不同文化有应有的尊重。这表达的其实是政府的态度。
实际上,文化的多样性如同生态的多样性一样,是非常值得今天珍惜的遗产。文化生态的恶化一样值得人类反省自身的作为。笔者认为,“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在逼当下声乐教育表态。
就在“中国原生民歌大赛”的最后一天,一代原生“花儿王”朱仲禄老人在西宁以84岁高龄去世。而赛场上来自青海、甘肃、宁夏的新一代“花儿”歌手展示了不同地域的“花儿”。可研究“花儿”多年的民歌专家乔建中说,他们唱得都没有朱仲禄老人好。朱仲禄的去世,给主办这样一个赛事的人,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紧迫感:我们曾经真实的文化传统正在流逝,像朱仲禄老人一样,一去不返。
“中国原生民歌大赛”是首次以文化部与省级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家级赛事。因为以电视台录播的形式,2008年元旦才与电视观众见面。在都市化程度越高、越靠近主流文化城市,原生态文化受重视的程度却越小。
本次大赛最大的亮点是设立了“院校组”,首次把“原生传承”和“院校传承”区分开来比赛。但是,比赛面临的问题是,今天我们还有几个歌手是原生传承的?而院校向民间学习的动力又在哪里?所以,“原生歌手非原生”和“院校歌手多原生”成了大赛热议的两大焦点问题。参赛的多数歌手,已经基本脱离了原初的生活,他们或许有过农民背景,但经过多年闯荡打拼,而今已经成了“跑码头”的“江湖歌手”。有些歌手比评委还忙,演出日程安排得很满。成天过着“飞行生活”。某些原生歌手,赛后马不停蹄地跑场,连颁奖晚会都没有时间出席。组织者李松对这样的歌手就很担忧,他们身上的原生性还有多少?而从未上过舞台、唱歌就像生活一样平常的歌手,在“中国原生民歌大赛”上几乎是见不到的。陕西籍的评委贺艺说:这些歌手像西安城市大量的仿唐建筑一样,只能算“仿原生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提出“原生态”保护,是为了强调“源头性”、“原生性”、“整体性”保护,有比较严格的理论概念和实践意义。既不能把经过各色包装的民间艺术误认为“源”;也不应以“原生态”保护,抵触艺术家在汲取民间艺术精华基础上的个性化创作。当下在荧屏、舞台、旅游景点表演的各种民间艺术,无论保留着何等程度的乡土气息,或者就是农民演出队,它们既已离开了其发源、生成的环境,又附着各色包装,并以愉悦观众为主要功能,甚至有明显的商业目的,这就脱离了“原生态”文化的基本属性。
也许是纯粹的“原生态”在比赛中已经见不到了,所以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在指定比赛名称时,拿掉了这个“态”字。“原生态”没有了原有的环境,参赛的“原生态”已经“变态”或者“失态”了。大赛的名字也在谨慎地变化着,表明我们的学术在缓慢地向更准确的定义靠拢。
如果说音乐院校里的歌手是机器生产的“塑料花儿”,那么参赛的歌手多数已经是“盆景”了,有泥土气息,但并不在大地上生长。比“原生歌手”更让评委失望的是“院校歌手”。有评委对笔者说:当初设立“院校组”,就是希望音乐院校以声乐为专业的师生,能以诚恳的态度向民间学习,学习民间歌手的语言、演唱技巧与方法,尽可能表达来自土地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艺术。但是这个目的基本没有达到。首先,某些被广泛关注的专业音乐院校拒绝参加这样的比赛。北京一所音乐学院有一群学生已经准备好节目参赛了,但是被学校否决了。办学者更愿意参加国际上的声乐比赛,获奖,学好美声唱法从而为国争光,而对本土组织的意在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赛事没有足够的认知,于是也就没有了兴趣。其次,“院校选手”要么本来就是民间歌手,要么根本还没有学到民间的精髓。这与主办者希望改变声乐教育单一化的初衷恰恰完全相悖。令人担忧的是:经过“市场消费”与“学校教育”双重过滤之后,“中国原生民歌大赛”还剩多少原生?
原生态民歌 篇11
一、威宁大花苗民歌的生态现状描述
(一)威宁大花苗民歌鲜为人知的原因
威宁大花苗民歌有其独特之处,但迄今却鲜为人知,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威宁是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苗族仅占总人口的5.6%。而彝族不仅人口多,而且影响大,所以苗族在这里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二是长期以来研究贵州苗族文化(包括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学者,多把视野集中在黔东南、黔南一带,很多人只知道苗族在黔东南、黔南,即使知道黔西北有苗族的,也只了解织金、黔西,毕节等地,而对威宁大花苗知之甚少,这里甚至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因此,威宁大花苗民歌成了长期隐埋深山的瑰宝,一直不被外人所知。直到近年,在我省多彩贵州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开展中,威宁歌手韩灵花一举夺得原生态组金奖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威宁大花苗民歌生态现状
笔者从威宁县民宗局了解到:建国以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开始复苏,威宁县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多次组织文化工作者下乡调研,认为保护和发展民族特色村寨,对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为准确了解威宁县特色民族村寨民族的文化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县民委、文化局组成调研组对多个工作组,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发展现状。一方面提出保护及发展的措施及建议,另一方面组织文化工作者收集、抢救濒临失传的苗族音乐,还定期举办威宁县民族民间歌唱、舞蹈大赛,支持苗族歌手参加各级各类的民族民间歌手大赛,鼓励苗族歌手为传承民族音乐作贡献。摘取2011年贵州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原生态组金奖的大花苗歌手韩灵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崭露头角的。
笔者通过一周的调研,发现威宁大花苗人口较少,居住分散,除主要聚居地以外,其他地方对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淡薄。如威宁大花苗聚集地有一个叫龙街的乡镇就很说明问题。2011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金奖得主韩灵花就出生在这里。如此偏村僻野,公然在全省最高级别的比赛中夺得金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于是,2012年夏天,笔者一行来到威宁龙街采风,经过多日的调研,才解开谜团,原来韩灵花所在的龙街乡镇是大花苗最集中的地方。
龙街镇包括大寨、中寨、小寨、坪子、斗坎、苏丫卡、黑石街、石湾子八个村民组,其中,除一个组是彝族,另有一个是苗族和彝族杂居外,其他均为苗族,共有600多户人家,共2430多人口,整个大寨村各村民组之间相对集中,可以说是最原始、古朴的苗族,笔者走访了威宁大花苗的几处聚居地,经苗族同胞介绍,了解到这里虽然保存了自己的文化习俗、衣着服饰,但是文化大革命10年禁歌,他们的音乐几乎濒临失传。从那以后,威宁大花苗民歌日渐衰退。
笔者走访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的祖辈是歌师,自己也能唱苗歌,但家中年轻人几乎都忘记了。
二、威宁大花苗民歌的未来保护对策
(一)抓住“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带来的机遇
在2009、2011年两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颁奖晚会上,威宁大花苗民歌连续两届获得了原生态唱法大奖。特别是2011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来自威宁龙街乡的女歌手,以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获得了原生态唱法金黔大奖。这个年轻的女孩就是威宁县大花苗歌手韩灵花。
韩灵花参赛的歌曲是地道的大花苗民歌《叶鸣曲》。这首流行于黔西北威宁边远山乡的苗族飞歌,当地称“嘎乎垛”,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民歌,风格独特,个性鲜明,表达了苗族青年男女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在演唱上,歌手秉承了大花苗民歌的传统唱法,歌声粗矿激越、质朴高亢、节奏缓广自由,句间常有不同音区的音色变化,真假声自由交替,毫不矫揉造作,这充满草根气息的歌声,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冲击力,评委们给予了充分肯定,著名词作家、“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评委陈哲给予了韩灵花这样的评价:“韩灵花声音清亮稚嫩,更有撕破天空的感觉,我希望她能有更长足的发展。”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宗庸卓玛点评时这样说到:“真是难以置信,作为一名普通的贵州原生态歌手,小小的韩灵花竟然能唱出如此吸引人的旋律。她的真假音变换极具特点,音色纯净,她的天籁之音仿佛就在大自然里回荡。”
如果说过去无人赏识,纯是一种历史误会,如今,隐埋深山的瑰宝,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此威宁大花苗民歌名扬省内外。当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获奖并不是目的,而是对威宁大花苗民歌的一次巨大鼓励与鞭策,最重要的是抓住“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获奖带来了机遇,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为威宁大花苗民歌的保护传承作出新的贡献。
(二)高度重视对歌师、歌手的保护与培养
歌师是掌握特殊技能的艺人,他们以家庭或师徒渠道、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歌师大多没有文化,但聪明过人,对苗族民歌的内容、唱技及其民俗关系等们都铭刻心间,因此,在苗族有很高的威信。正因为有了他们,苗族民歌的传承才历千年而不衰,得以代代相传至今。可是目前真正的歌师都相继离世、现有的大多年老体衰,有的地区已出现后继乏人局面。因此,保护苗族民歌首先就要保护歌师,切实避免“人死艺亡”的可悲现象。
歌手是传承与传播民歌的媒介,一个好歌手对保护传承本民族民歌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如象韩灵花这样的歌手即是例子。我们通过采访韩灵花的妈妈获知,他们祖辈都是苗族民歌的忠实继承人,妈妈的脑海里储存着无数的民歌,而且,非常喜欢唱,韩灵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她唱的大花苗民歌地道、纯正。象她这样的歌手即使在龙街苗乡已经为数不多,因此,保护、培养歌手任重道远,十分艰巨。政府文化部门应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象韩灵花那样的传承人。
当然,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诸如:树立的广大群众的危机意识;保护意识、建立相关的保护机制;扩大宣传渠道;民歌进校园、加大政府经费投入等。如能常抓不懈,定能取得预期效果。
三、结语
威宁大花苗和其他苗族一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热爱生活、酷爱艺术,不仅有独特的服饰、还有众多的民族节日与民俗,尤其是他们的民歌,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参考文献
[1]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