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散文

2024-09-28

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散文(精选8篇)

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散文 篇1

生态保护有你有我散文

我喜欢蓝天白云,更喜欢海鸥翱翔大海。每天早晨看着红日冉冉升起,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小时上学的时候最喜欢背诵《咏鹅》“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想象着白鹅在水中嬉戏的画面,好一副安闲自得。

我的祖国历史悠久,山川壮丽。五千年积累了文明的底蕴。是诗词歌赋,是京曲小说。随手翻起中国历史就是一本连绵不断的画卷。黄河、长江奔流到海不复还,喜马拉雅遮天蔽日入云端。中国有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大熊猫、桫椤,中华秋沙鸭,让人着迷流连忘返。中国也是世界物种最丰富的国家,数十万种在动植物资源位列其中。在天然氧吧里人们享受的是大自然的恩赐,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开发,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冲击,一些动植物到了灭绝的边缘。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了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为他们营造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动物安了家生存繁衍,生生不息。

黑龙江扎龙是丹顶鹤的故乡,也是人类为它建造的最好的运动场。为了给丹顶鹤安家,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湖工程,把住在湖区的居民搬迁,成立了丹顶鹤救护中心。拆除了网箱养殖,净化水质,发展人工养殖丹顶鹤,让更多的野生丹顶鹤有了家。由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可以看到丹顶鹤 曲颈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身影。回归自然,让动物有片自由的天空。当人们在此欣举起相机镜头的时候,不要忘了让它们好好睡一觉。

新疆巴州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是我国最大的天鹅繁殖地。每年成千上万的大雁、天鹅等鸟类 到天鹅湖自然保护区生存繁衍,为人类上演一曲曲芭蕾《小天鹅》天鹅们曲颈放歌,翩翩起舞,相偎相依,好一幅美的画卷。优美的环境清澈的湖水,丰盛的鱼虾为天鹅建起了永久的家。为了保护它们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它们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而在新疆库尔勒每年冬天也有100多只天鹅在此越冬,在孔雀河栖息,品尝市民投放的食物,和他们在马路上遛弯,嫣然就是一个和谐大家庭。

动物是人的朋友,只有善待自然,和动物和睦相处,才能维持动物多样性。有些地区专门为小鸟做了窝。有的地区退耕还林,给了动物活动的场所。现在你可以看到野生东北虎出没了,大熊猫可以野外繁殖了。

随着植树造林,退耕种草工程的推进,乱砍乱伐的少了,保护植物的多了。科学的管理,有计划的开发,让环境得到了改善。应该看到现在我国北方春季沙尘天气,冬季雾霾天气在逐渐减少,人们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提高。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动植物的家园,也为了我们自己的明天,请多为他们提供安全的避难所吧!少一些破坏,多一些保护,未来才会更美好。

天蓝水碧生命惬意,让我们赶快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让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

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散文 篇2

一、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的重头戏

乡村旅游已成为广大市民首要的选择。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空闲之余渴望重返大自然, 重温田园生活的悠闲, 与大自然如此近距离的体验, 享受宁静祥和的气氛, 借此逃避都市的喧嚣, 这些正是游客到乡村旅游得目的。五一黄金周虽然已过, 但位于福建尤溪西城镇七尺村的兴隆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仍然一片红火, 来自福州、三明市区的客人慕名到此垂钓休闲、游玩餐饮, 不亦乐乎。像这样的休闲渔业基地, 尤溪县已开发18处, 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加强民俗民风保护, 还原乡村旅游原生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不同文化层次的交流, 如果乡村旅游开发忽视当地特有的的文化蕴含, 一味注重扩大规模, 破坏乡村原生态风貌, 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1.避免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 还原乡村民俗文化的本真

人们习惯把乡村自然看成传统文化的载体, 乡村农耕生活就是旅游者十分钟情的内容。福建尤溪联合的梯田是天然美景, 极像山水田园画, 是喜欢农业观光旅游的人的好去处。层层叠叠的梯田、袅袅的炊烟、劳作的人群;群山环抱、绿树映衬, 周围7个自然村的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 弯弯曲曲, 是典型的“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的碎田块, 虽然没有什么开发, 但这里却保持着特有的原始风貌。没有宾馆、旅社, 你也可以在乡里或塔前、西芹周边的民房住下, 也可自带帐篷, 早上直接拍日出。清晨5:30起来, 已经太迟了, 太阳从对面山上冉冉升起, 照得梯田金光闪闪, 气势磅礴, 绵延整个中高山片区。

可是,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呈现出了负面影响, 最严重的是当地文化呈现不正常的商品化。位于福建尤溪的桂峰古民居村落, 虽然建设年代已久, 但古风犹存, 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 (明代后期、清代建筑) 、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作为文化名村的主要标志, 是承载各个历史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积淀。遗憾的是, 部分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 却在这里建起了新式洋房, 挂上饭店、宾馆的招牌, 这无疑是对古民居建筑风格的破坏, 政府进行干预, 实行强制拆除, 但民众是否真正理资助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三要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投入、文化扶持、税收征管、价格收费、文化产业、社会捐助等文化经济政策, 通过政策引导,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大力扶持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从而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三) 健全文化队伍建设机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扎根基层的文化队伍。一要配齐配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市文化馆既要按编制规定“齐装满员”, 又要配强配齐文化专业人才。每个乡镇 (街道) 也要按编制要求, 保证有2—3名文化站工作人员专职从事文化工作。二要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 鼓励有一定文艺专长的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创新方式, 通过比武、评优、培训、职评等多种途径, 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 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逐步健全农村文化人才骨干网络。三要要花大力气, 调动农村文艺骨干的热情, 积极扶持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建解其中的弊端呢?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 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五花八门的欺骗手段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 实乃乡村旅游者遗憾之处。还原民俗文化的本真, 再现乡村的真实面目, 找回乡村的淳朴民风, 实为是乡村旅游的最佳看点。

2.乡村人看乡村建设, 农村文化原生态主题不放松

避免乡村旅游走进误区, 我们应沿着农村文化原生态轨道前行, 用乡村人的独有眼光进行乡村建设。位于尤溪县中仙乡龙门场内的古银杏群,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 给这里贴上了“科普、绿色”的时尚标签。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建立了新的银杏生产基地, 茫茫群山遍植银杏林, 村在树丛中, 房在杏树下, 整个村落被镶嵌在古老的银杏林里。村民们的住房至今还保留着闽中传统居民的木质结构风格, 保持着乡村特有的古朴、自然、和谐。龙门场古银杏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此科普、探古、旅游、观光等, 给“朱子故里”增添新魅力。

三、加强乡村原生态文化多重保护, 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乡村是乡村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共同意愿。加强乡村原生态文化的多重保护, 营造“真实性”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和环境, 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应掌握当地乡村旅游中的特有文化资源, 综合评估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 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的特色, 使乡村旅游的内容和辅助产品不断丰富, 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保护。

乡村旅游原生态, 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乡村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 生存于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现象。福建清流县林畲乡是个集绿色生态休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之乡。境内地势平坦, 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尤其是茶叶、花卉、肉羊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龙泉渔庄”内有鱼塘10多口, 涵养20多种淡水鱼, 日可接待游客700多人次;渔庄可为游客提供钓鱼、抓鱼、游泳、下棋、品茶和品鲜鱼等活动, 是都市居民回归自然, 享受田园风光的好去处。林畲又是红色之乡。1930年1月, 为粉碎敌人的“三省会剿”, 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经连城入清流, 在林畲乡塘驻扎, 写下了“如梦令·元旦”的壮丽篇章, 并召开群众大会, 刷写标语, 点燃了星星之火, 至今仍留下了毛泽东旧居、红军夜校、红军井、红军医院、红军烈士墓等历史文化古迹和红军七师一团、红军十二团标语。

如此的返璞归真, 还原乡村的古朴神韵, 还乡村旅游一片净土, 这样才是真正的乡村文化和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样才可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立各类文体组织和文艺团队, 做到基本上每个乡镇 (街道) 都有一个文艺团队, 有一支质量较高的演出队伍, 提高农村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四要实施好“上虞市谢晋文化奖”, 加大对文化队伍和文化工作者的评优、奖励及宣传力度, 定期开展优秀文艺团队、优秀文化工作者等评选活动。

(四)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散文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2-0129-05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土层肥厚,保水条件好,十分宜于植物生长。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有27个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苗族和侗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发展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这里不仅自然生态环境优良,而且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灿烂,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保存良好,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得益彰。经文化部批准设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迁的当下,原生态民族文化对长期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有重要的调适和维护的功能,同时对丰富群众生活、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生态文明、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要挖掘和利用各民族的生态智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的“传统营养”,在创造性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同时,加强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黔东南是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的富集地

黔东南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土家、水等33个民族和2个待识别民族。苗族和侗族为自治州主体民族,人口分别占全国苗族和侗族总人口的1/3和一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19%,位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首[1]。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世居在这里各兄弟民族形成了各自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多彩多姿,是罕见的文化聚宝盆。苗村侗寨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和地域集中度为全国及至全球之最,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中心地带,是典型的“苗、侗民族风情园”。这里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有56项68个保护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9个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21个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被文化部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

黔东南州的民族传统村落积淀了最深厚的民族文化,也是黔东南州最大的财富。在《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规划了150个典型民族村寨,并按旅游潜力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个等级,其中黔东南有15个A级,占A级民族村寨的789%;B级21个,占B级民族村寨的688%;C级占民族村寨的267%[3]。自2012年国家启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工程以来,贵州省已有292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居全国第二位,黔东南州有225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到全省总数的771%,全国总数的144%。其中,有30个民族村寨被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是云南的3倍多)[4]。黔东南因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而被冠以“歌舞之州”“百节之乡”“原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活化石”“民族风情园”“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世界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全球10个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等众多桂冠。根植于黔东南这片沃土、带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日渐成为人类创新的重要源泉,成为人类穿越时空的重要记忆,成为人类美好精神价值追求的重要目标,成为增进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相互了解的重要媒介,成为“多彩贵州”文化元素的主要来源地,成为贵州文化最大的魅力,原生态民族文化正成为黔东南的精神地标。

二、黔东南各民族生态智慧与生态建设

黔东南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林业资源丰富,全州森林面积为28507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44%,生物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5]。黔东南各民族生活在这个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巧妙利用生态,用心建设生态,在“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文化多样性中彰显了民族的生态智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6]。

(一)对山林神木的顶礼膜拜

在长期的采集、狩猎和农耕生活中,生活在黔东南的各民族人民认识到森林是人类生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认识到森林对于水资源涵养和气候调节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性,树立起“森林即为神”的强烈意识,形成对山林神木的顶礼膜拜。至今众多民族村寨四周依旧保存风水林、护寨林,特别是一些古树、巨石、水井更是视为神灵,加以崇拜,尊为“树爹”“岩妈”“井母”。每当“二月二”敬桥节,在苗族村寨随处可见家长带着孩子祭拜古树、巨石、水井,使孩子从小就具备了视这些自然物如爹妈的观念。为保护森林、古树,这里的群众往往会通过榔规、款约形式制定相关约束机制,禁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这里的村寨几乎都有自己的村规民约,强化人们对山林树木的保护意识,许多村寨特别制定了对砍伐、践踏风水林、护寨林实施“3个120”处罚,即违者处罚120斤酒、120斤肉、120斤米,由全寨人集体聚餐,违犯者还得在席中陈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作出保证。黔东南从江岜沙苗寨禁止乱砍滥伐“神山”中各种树木,各个家族中的人自觉义务巡视守护,对私自到神林内砍伐者,一经抓获,则罚其牛祭山,并当众向“神山”道歉,祭山时宰杀的牛肉也必须分到各家各户,以儆效尤[7]。罚“3个120”、罚牛祭山并要求全寨参与的形式,实际起到了对全体乡民的教育警示作用。在经济收入低的时代,这样的处罚是相当的重,往往造成被罚者沉重的经济负担,人们不敢轻易越雷池而形成自觉,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作用。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村规民约的违法金额也在不断提高,有的罚金高达上万元。走进施洞镇的杨家村,随处可见张贴在民居墙上的保护森林的村规民约,其处罚金额已提高到“3个1万元”。黔东南各民族村寨通过设置乡规民约这一生态高压线来保护树木山林,来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

nlc202309040526

(二)对动物捕养的生态运用

各民族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打交道中,认识到保护动物对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通过划定风水林、护寨林或祖坟林,禁止或减少人们在林中活动,平时严防畜生进入神树林,严禁伤害林中的树木,从而使大量鸟类、昆虫、爬行类、小型哺乳动物等有了自由生长繁衍之地。春季是野生动物孕育期,母体怀孕、幼仔待哺,黔东南各民族都有禁止狩猎、捕鱼民间规定,为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条件,促进了生态的发展。黔东南以水稻生产为主要生计,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稻田养鱼的习惯,其间的生态智慧尤为突出。春夏时节,将鱼苗放入在稻田,不仅可以提高稻田的水温,增加肥分,而且鱼在稻田中游动,能吃掉稻田中杂草和害虫,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达到鱼粮双丰收。这种方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稻鱼复合系统”或“稻鱼鸭复合系统”。2011年6月,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证书,从江成为我国继浙江青田县、云南红河州、江西万年县之后第四个保护点[8]。黔东南各民族历史上形成了秋冬季狩猎、捕鱼的习惯,但也是有节制的,捕大放小,捕公放母,做到适可而止,形成良性循环,实施可持续发展。

(三)对耕地开发的准确把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在农耕时代。为能有效利用土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黔东南各民族往往“依山傍水”而居,腾出更多适宜开垦稻田的土地,特别是对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山区梯田更显生态智慧。黔东南为苗岭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其山区地理环境最直观的写照,高山大岭之中的山间坝子为数不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只有向山要地,由河谷沿山坡延伸而上,开垦层层梯田,一般延伸的最高位置略低于山泉出水位置,海拔多在1400米左右地带,其上为水源源头林带,严加保护,以保证足够的水源灌溉山下的农田并将水土流失的危害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其下才是稻作农业生产带[9]。在水稻生长季节,山下的农田还可以直接接收山上森林地表上,山雨冲刷带来的有机腐殖质,增加农田的有机养分,又不至于造成水土流失。他们注重梯田田埂保护,一方面利用泥土的粘性夯土筑埂,另一方面加强管理,春季把对田埂上生长的草割下,放入水田怄肥。田埂上的草被年复一年的砍割,根系极为发达,起到加固田埂的作用。同时,放入水田的草木,在田水的腐蚀作用下,形成优良的有机肥,增加了稻田的肥力。

三、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是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民族文化产业应该并能够发挥愈加更大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一个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强、消费空间大,开发价值高、投资机会多的绿色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呈“井喷”之势,发展文化产业正当其时[10]。就与全国而言,比山,比不过黄山;比水,比不过漓江,但要比原生态民族文化尤其是苗侗民族风情,黔东南在全国、全球首屈一指。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黔东南最有希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元素。作为经济落后而民族文化富集的少数民族地区,黔东南可把握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苗侗民族风情的优势,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力点,顺势而为,争取主动,像抓工农业一样抓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使其文化软实力真正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硬实力。

(二)促进民族文化的经济化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总钥匙”,尤其在经济落后的黔东南,人们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加快发展,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而做到这一点的首要基础就是发展经济。诚然,“文化经济化”是一把“双刃剑”,将传统文化的东西纳入现代社会,利用民族文化来发展经济,难免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可能失去传统的本色,可能会破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文化观念等,但我们不可为保护而保护,这样人民群众是不会同意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对此,一些地方政府也曾考虑给传承人一个称号,发给一定生活补助费的方式来扶持,但杯水车薪,数字太小、对象太少,治标不治本,未能与市场有效对接,喜欢的人不多,做得越多浪费越多,失传的也越多。只有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托民族文化资源,让文化与市场对接,促进民族文化的经济化,让民族文化逐渐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夯实坚强的物质基础,方可以反哺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形成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有效利用原生态民族文化

当代人的发展不可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同样,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并不一定要以牺牲当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民族文化的保护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代际公平原则和代内公平原则,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与顾及后代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将贫困地区村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与城镇的发达和发达地区对封闭性农耕文化享受统一起来。黔东南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异常艰巨,重点、难点在农村,尤其广大民族村寨。黔东南现有农村人口40295万人,其中农村贫困人口167万人左右,分别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79%和365%。要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黔东南需要有效利用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需要推进产业转型,从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方式中找到产业转型的结合点,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具体的帮扶,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转型,让民族文化的拥有者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真正受益,并成为受益的主体。

四、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几点建议

nlc202309040526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生态文化的生存智慧。多元的民族文化是黔东南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资源宝库,诸多民族文化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的黔东南,极具尊重大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对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与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我们要结合黔东南的州情实际,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乃至习惯,把体现了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智慧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和价值选择,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山川秀丽,社会和谐、文化繁荣”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二)突出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紧紧抓住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把文化旅游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打造,让游人畅游在自由、慢节奏、注重人情的农耕社会中,享受黔东南的原生态文化盛宴,满足游客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本真之美的渴求,并通过不断的创新、提升、丰富和发展,深入挖掘黔东南原生态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升级,把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文化品牌,推动“原生态黔东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黔东南的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取得大发展的同时推进多元民族文化在流变中的发展和传承。

(三)在创造性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中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的实施,《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的印发,等等。好用活用这些“国家级”政策,并结合地区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努力争取国家在规划、政策、资金和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让政策真正落地,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按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修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筑起一道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保障墙。

(四)建设“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2年12月文化部正式同意设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黔东南可抓住这一政策契机,努力发展以西江的9个村寨为核心的环雷公山苗族文化圈和以肇兴“一山八寨”为核心的黎从榕侗族文化圈,加快建设以雷公山(雷山、台江、丹寨)为中心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以黎从榕为中心的原生态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以镇远(黄平、施秉、岑巩)为中心的氵舞阳河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历史遗迹、各级自然保护区等进行整体保护。

黔东南是一个地域名称,更是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与良好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典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提供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EB/OL].[2014-03-18]http://www.seac.gov.cn/art/2012/7/11/art_120_26057.html.

[2] 黔东南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3个.http://www.qdnrm.com/a/dawenhua/feiyiwenhua/20100705/15794.html.

[3]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53-68.

[4] 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N/OL][2014-03-02].中国建设报.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3-10/14/content_106630.htm.

[5] 黔东南州林业局林政科.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EB/OL].[2014-03-06]http://www.qdnly.gov.cn/info/10921/230476.htm.

[6] 刘永明.从建设生态文明角度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2):1.

[7] 杨从明.苗族生态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23.

[8] 吴平.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获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2).

[9] 冯建昆,于志伟.传统生态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基础—以贵州都柳江流域为研究个案//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建50周年论文选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330.

[10]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EB/OL].[2014-03-08]http://www.hljradio.com/folder291/folder2775/folder3409/folder3430/folder3434/2011/10/2011-10-1987489.html.

[责任编辑:曾祥慧]

伊斯兰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探索 篇4

一、伊斯兰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观念和宗教思想

(一)伊斯兰文化中的自然观

《古兰经》启发人们说:“难道他们没有仰视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的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一个归依的仆人”。在伊斯兰教看来,真主创造的世界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真主的安排使万物各得其所、井然有序,保持平衡,从日月星辰、高山大川、江河湖海、矿藏田园,到空气、阳光、水分以及地球上的人类、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和谐完美的生态系统。伊斯兰文化中没有自然崇拜。根据伊斯兰的说法,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如刮风下雨、日起日落、四季交替等等,绝无神秘之处,人们不应对此心怀恐惧,盲目加以崇拜,而应该仔细观察自然,探索自然,领悟其中的奥秘,确证真主的存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古兰经》中提到:“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天地的创造,昼夜的轮流,在有理智的人看来,此中确有许多迹象。他们站着、坐着、躺着记念真主,并思维天地的创造。”伊斯兰教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类并不能脱离自然生态环境而生存的理念上的。人类和自然界是真主的造化,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伊斯兰教也反对顺天敬命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实质是对于自然力的“敬畏”。伊斯兰教认为大自然也和人类一样是真主的创造物,与人类是平等关系,而不是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真主赋予人“代治权”和发展权。人是有智慧和能动作用的,人具有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自然面前采取消极、无为态度的表现,就是完全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否定了“代治权”的权利。

(二)伊斯兰文化中的人类观

伊斯兰文化一方面把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从知能层面承认人类具有自由意志、能思维等独特灵性,是真主创造的最高典型,是天地间的精华,肯定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性。《古兰经》第2章第29节经文说:“他已为你们创造了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安拉让人类成为他的代治者,替他治理大地。《古兰经》第2章第30节经文说:当时,你的主对众天神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他们说“:我们赞你超绝,我们赞你清净,你还要在大地上设置作恶和流血者吗?”他说:“我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人类之所以高贵,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认识和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指明,人类并不能超越于万物之外,人类也是万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和万物有共同的根源和归宿,属于同一的家园。《古兰经》指示道:“他在大地上安置许多山岳,以免大地动摇,使你们不安”;“我(真主)在大地上创造许多椰枣园、葡萄园,我使许多源泉,从地中涌出,以便他们食其果实。”真主所创造的一切自然存在都是人类的用物、朋友,人类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依赖、密切相联的,正是在这人类与自然界同根共存、相互扶助的友好氛围中,大千世界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三)伊斯兰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伊斯兰文化将宇宙看成和谐整体,平视其中的一切存在,既重视人类的主体性作用,又肯定自然生态存在的内在价值,把天地万物视为人的衣食父母、生命的源泉。它的生态环保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也不能离开环境而发展,彼此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古兰经》云∶“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安息之所,他为你们在大地上开辟许多道路,以便你们达到旅行的目的地”。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坚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应该保持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观点,世界万物由真主安排,使万物各得其所、井然有序,保持平衡,使人和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第二是合理开发自然。伊斯兰文化视自然如人类一样的有生命,主张人类不仅要相互仁爱,也要爱天地、爱自然,要求人们慈爱一切有生命的物质。伊斯兰文化主张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以调整自然使之适合于人类需要;既不屈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以自然与人类协调为基础。《古兰经》中多处提到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破坏大自然所带来的结果,经云:“当穹苍破裂的时候,当众星飘堕的时候,当海洋混合的时候,当坟墓被揭开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前前后后所做的一切事情”。第三是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中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伊斯兰教是讲求今、后两世幸福并重的宗教,保持“两世兼顾”是伊斯兰教的重要特点。在伊斯兰教的信条中就有“信未见”一条,凡是今天、昨天之外的一切时间,包括未来、后世等都是“未见”的范畴。伊斯兰教自然观既要求考虑现在,更要求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伊斯兰文化中的生态环保思想贯穿在伊斯兰文化的具体生态环保行为之中。尤其是西北的穆斯林,更大程度上保持着伊斯兰文明中的许多优良传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行为规范无不体现着伊斯兰文明中优秀的生态思想。具体有:

1.节约资源,禁止浪费。《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西北穆斯林社会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饮食道德圣训,例如穆罕默德劝告信士们饮食不可过饱。他说“:阿丹的子孙从来不应当在饭碗里装满撑破肚皮的食物。吃东西要少量,只须维持身体健康。充足的饮食只给肠胃三分之一的食物,三分之一的水分,留下三分之一的空间,让肠胃舒坦地呼吸。”(《艾哈迈德圣训集》)。穆斯林不但遵循伊斯兰规定的饮食法制,忠实遵守各种禁忌,而且对食物必须节约,严禁浪费。穆斯林对水是非常节约的,禁止浪费。《古兰经》云:“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其中有用腹部行走的,有用两足行走的,有用四足行走的。”生命是从水中诞生,万物都离不开水。《古兰经》指出:“我从云中降下清洁的雨水,以便我借雨水而使已死的大地复活,并用雨水供我所创造的牲畜和人们作饮料。”

2.保护动物,禁止乱捕滥杀。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纳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不允许人们将动物捆绑起来,不允许将动物用做练习射击的活靶,不允许捕猎动物,宠养取乐或以戏耍动物为营生,如街头耍猴,动物表演等。他提出无论何种动物,只要对人畜无伤害的可能,就不要去伤害它们。

3.鼓励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古兰经》还号召人们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恩赐”。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先知说:“任何人若手中拥有一棵树苗,明知明天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这些“圣训”通过阿訇的宣传,对穆斯林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对其行为也有较强的约束力。在西北民族地区,伊斯兰环境文化已深深扎根于广大穆斯林的心中,并以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方式融进了当地居民的思维、行为、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之中。

二、发挥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环境保护

(一)在思想观念上吸收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伊斯兰文化认为自然界作为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动物(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又是重中之重)、植物、微生物、土壤、大气、光、水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诸多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中都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形成双向制约,双向影响的关系,维护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人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必须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一切适用于人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都适用于其他子系统。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到其限制,若超出一定阈限,自然界就会以惩罚的方式来力求恢复原有的平衡。当代的能源危机、人口膨胀、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等,都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系统平衡敲响的警钟。人类有义务有责任,而且也只有人类才有能力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开发自然、变革社会、推进文明进程中要经常反思,不断自我调控,使自己的行为不超越客观阈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因此,在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寻找一个和谐的度,这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价值观念。借助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获得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

(二)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上吸收、发扬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

做好现代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敬畏自然、简朴等观念从意识层面上讲,与近代人类环境保护活动所推崇的绿色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现代的环保理念可以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而在汲取的同时,要做好现代转换,培育现代科学的生态文明。首先,应注意将传统文化中已经固化为习俗的各种传统生态文化结合科学知识的宣传转换为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思想认识与生态实践模式,从未知的盲动的生态文化向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主动性的生态文化过渡。在转变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正确评估传统力量在区域生态实践中的作用。其次,要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注意全民族生态文化水平的提高,尤其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要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生活习惯,注意养成科学的、对生态负责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大自然回报人类的才将不再是洪水、酸雨与“非典”等。再次,要提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切不可“涸泽而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警惕“利益至上”主义的不良现象,要以发展的、具有战略性的眼光指导当前的经济发展。民族的文化未必就是落后的文化,应正确看待宗教中蕴涵的生态文化。不能因为一些传统生态文化在维护生态的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神秘色彩与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断然地、武断地指责这种生态文化为迷信与落后。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地将这些民族的这种传统的生态文化与当代的生态文明相结合,使前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下获得新的力量;更应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做好生态理念的转变,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的制度化、法规。应注意将当地居民已经固化为习俗的环境意识结合科学知识的宣传转换为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思想认识与生态实践模式,从未知的盲动的生态环境意识向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主动性的生态环境意识过渡。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尤其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提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生态问题。

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散文 篇5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通知

津文广非遗〔2011〕20号

各区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和旅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规定,我局将于2012年6月开展第三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关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符合《非遗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即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并已列入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2、推荐项目应注重的标准: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在天津地区有较大的影响。

3、制定切实可行的五年保护计划。

(二)申报材料

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报告。区县文化行政部门提出本地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并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扼要说明,同时附区县人民政府同意申报的函件。

2、区县政府文件。正式公布的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文件(两份)。

3、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2)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3)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4)区县级专家论证意见、参与项目论证的专家名单、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4、辅助资料。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将项目最核心、最重要的特征与价值、最关键的内容与环节介绍清楚,并达到技术要求,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具体要求见附件2)。

5、申报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文字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6、文字格式。4号仿宋字、行距固定值25(除附件1封面)。所列项目格不够使用,可自行延伸。项目申报书用A4纸印制一份,电子文本一份。

(三)申报及审批程序

1、申报程序

区县文化行政部门的申报程序:已列入区县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申请列入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局直属单位的申报程序:直属文化艺术单位可直接向我局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请。

市文化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将尚未列入区县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审批程序

我局对推荐项目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小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推荐或者建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初评和审议,经天津文化信息网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后,拟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提请市级联席会议审议并报市政府批准、公布。

二、关于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一)方针和原则

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中,应坚持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原则,坚持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原则,坚持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二)设立的条件

1、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并为社会广泛认同;

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较为集中,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民族特色;

3、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良好;

4、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与参与保护的自觉性较高;

5、当地人民政府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保护措施有力。

(三)设立的程序

区(县)文化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对申请设立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申请地区编制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进行论证,将文化行政部门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请、区(县)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函件、专家论证意见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等申报材料一并报送我局。

在对申报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的基础上,我局将组织专家对申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进行论证、评审。经论证、评审通过的申请地区,我局将设立为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四)措施

1、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要在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总体规划要详实具体,内容应包括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的现状与分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与保护内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与重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方式、保护措施与保障措施;总体规划的分期实施方案等。要将《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确定重点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中选择若干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街道、社区或乡镇、村落等,作为实施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要注意保持重点区域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生态,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项目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将单一项目、单一形态的保护模式,转变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不同类别特点,因地制宜、因类制宜地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做好保护工作。对传统表演艺术类的项目,要注重传统剧(节)目及其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及时抢救记录老艺人及其代表性剧(节)目;对传统技艺类的项目,要注重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传承及原材料保护,征集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代表作品,鼓励探索生产性保护方式;对民俗类的项目,注重在相关社区的宣传、教育和民俗活动的开展,促进群体传承。对区域内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要优先抢救保护。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要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定和命名,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

5、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一个以上的国有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根据当地实际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建设传习所;鼓励个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建设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和传承人代表性作品的征集,并进行科学的展示陈列。

6、突出社会公众的文化主体地位。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社会公众的意愿,增进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对积极有益的民俗活动给予支持,鼓励民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民俗节庆活动等。

7、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理论和政策研究。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历史与现状、文化艺术价值,以及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的规律要进行深入研究。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8、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

9、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文化生态保护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保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10、营造有利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节目开展民俗活动,加强媒体宣传和报道,增强人们自觉参与文化生态保护的意识。

(五)工作机制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领导,建立由政府有关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要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当地特点制定出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在文化行政部门设立日常工作机构,实施具体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要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予以资助,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三、申报要求

1、请各区县文化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按时做好申报工作。

2、各区县及有关单位要认真选择申报项目和慎重选择文化生态保护区,依靠专家,依法科学认定,确保推荐项目的质量。

3、凡不符合推荐条件、没有电子文本、申报材料未达到要求或超过申报时限者,均不予受理。4、2012年6月,为各区县及有关单位推荐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文化生态保护区时间。

特此通知。

联系人:市文化广播影视局非遗处 丁春丽 电话(传真):23391680 电子邮箱:tjshwch@yahoo.com.cn

附件:

1、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

2、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办公室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篇6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环境,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vironment,意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生态地理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或称为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

物链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负载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弱化或衰竭。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就全球来说,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的丧失;淡水资源紧缺;生物种消失;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人口激增等等。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情境也不容乐观,我国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同时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我国的气温也呈上升趋势。下面我就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生态问题做简单的论述。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

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地球正在升温,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中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危肋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

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与此相关的报道也是举不胜举,比如 “全球变暖,孟加拉湾一小岛消失”“北冰洋含冰量剧减”“全球生物正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地球的‘冰河时代’将要来临?”“加科学家发现北极海永冻层完全消失”“海中的甲烷释放速度加快”“马尔代夫沉没百年倒计时”“北极冰川融化 地球或被淹没“水城”威尼斯再遭水淹”由全球变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报道也很多:“岛国马尔代夫将在海上建家园”“澳大利亚下冰雹,像高尔夫球一样大”“百年大旱:产粮大县面临部分绝收”“甘肃罕见雪灾,最深1.5米”“澳大利亚遭暴雨侵袭,墨尔本市区洪水齐膝”“地球或进入强地震频发期”“德国雪崩,46辆汽车挤成一团”等等。

浅谈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 篇7

1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

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 根据内涵和性质可以大致分为石窟艺术类、古村落类、古城类、山川类以及其他类[1]。物质文化遗产有的直接产生于自然环境就中, 有的依赖自然环境而延续, 还有些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同的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不同的环保功能。例如, 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山川类的泰山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 主要源于泰山的魏峨挺拔、诸峰险峻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 因而对泰山文化进行保护, 本身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非物质引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传统的口头传说、艺术表演、手工技巧、各族民俗礼仪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在人与自然环境搏斗中行形成的, 也有先人总结出来的, 并且很多都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例如蒙古族的长调歌曲, 反映出了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从歌曲的音符、配乐、旋律等都可看出不同地区的特色, 鹰击长空、高亢辽远、微风拂面等都显示出草原本色。和谐生态环境是蒙古长调歌曲的创作基础, 是传统音乐的创作之源。因而加强对音乐类文化类遗产的保护, 具有保护草原系统、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保护功能。

3 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体系

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的见证, 是文明的结晶, 是全社会的共有财富。但是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因而不论是从自然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分析, 都应该认识到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体系的重要性, 以此推动环保事业发展。

3.1 建立完善的物资文化遗产数据库

要想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环保功能体系,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数据库。文化保护工作不应只是喊口号, 理论的意义不可能代替实践的发展, 因此要建立健全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通过各种渠道, 不断为数据库更新内容, 每项文化遗产应配备相关文字、图片、文本、动画、视频、音频等原始资料。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特殊性, 单纯的数字化资料收集和存储不能体现其文化特性。因此要想充分将其完整的呈现出来, 在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 将多种新技术手段应用其中。

3.2 建立管理机构

当前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 由于缺乏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指导和组织管理, 导致各项责任不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因此要根据各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 成立省市一级的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机构, 将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具体收集、存储和检索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 甚至是每个基层工作人员, 进而保证地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3 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技能

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定期组织培训课程, 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数字化技术和资源采集技能, 进而提高数字化资源采集工作的质量, 保证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 要对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相关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 尤其是民间游戏、技艺、民俗和少数民族音乐等, 使每个普通民众了解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从而促进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2]。

3.4 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技术上的支持, 使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但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上, 有几点问题值得思考。

3.4.1 数字化技术应用要与文化生态向平衡。

数字化应用过程中, 不应以损害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为代价, 应尊重文化生态, 并与之相适应。

3.4.2 数字化技术应用要与多学科交融。

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视野, 逐渐打破学科限制, 在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和开发中融合多种学科知识。

3.4.3 数字化技术应用要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协调。

数字化技术只是手段, 服务内容才是核心。因此, 要不断丰富数字文化的内容, 并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协调, 真正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 发挥其环保功能。

4 结语

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生态环保功能, 在环境质量空前严峻的今天, 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十分重要。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保功能之间的关系,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使其最大程度发挥出生态环保功能, 维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熊贤礼.环境科学与文物保护[J].博物馆, 2012, 11 (09) :14-15.

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保护 篇8

从目前有关研究与实践成果来看,传统村落保护正在推向深入,从物质形态的建筑向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深化,从传统的村落样态向内部治理结构、礼俗维系、文化传播、产业样态等纵深层次深化,从静态的标本式的紧急抢救向可持续化的发展转化,同时,村民的立场和力量、政府的决策和作为、专家的研究和建议、公众的认识和参与,被更加充分地融会在一起,逐渐形成共识和合力。从更深的层次上,梳理厘定传统村落在当代生存和发展的根脉、肌理和机制,把握文化作为聚落的核心凝聚力变得更加关键。

应该说,传统村落历经成百上千年发展,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生命机体,是一种具有丰富性的生态系统。如果一个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出了问题,就很难再谈成长和发展。所以当村落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们内心的信念和认同等,受到了冲击,发生了改变,甚至遭到消解和置换,原有的村落样态会发生改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当有形或无形的习俗、道德、技艺等凝聚性的力量离散了,传统村落会面临危机。必须从更深的层次上寻求复兴传统村落内在的生命力。

例如,传统手工艺等能否作为一支重要的生产力量,作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形态,涵养乡村文化的水土,并提供生产生活的支撑,应当因地制宜加以研究和探索。我们国家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大多存续在乡村,做好手工艺的原生态发展,使之成为生产生活的一种重要维系,形成传统村落的新的凝聚力和生產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城镇也好、村落也好,要良性、可持续地发展,还需要有生产、生活的内在支撑。具体可从文化的高度进行保护规划,从政府的角度加大基础建设,从村民的角度发展相工艺文化产业,从少数民族的角度营造村落扶贫计划。

总之,既要把传统村落纳入民族文化大的文化系统加以认识,也要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剖检厘清村落文化生态的内在肌理,专家要研究具有可行性的保护措施;地方政府需加大保护力度、加大基础设置建设、加大对村民的在生产生活的安置;同时,村民是最大受益者,也是保护传统村落的责任人,制定保护措施要充分征求村民的意愿,充分研究和论证保护措施和发展规划,充分了解保护传统村落与抢救农村文化迫切的社会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做好传统村落的文化规划、建设改造规划、村民生产生活规划。发挥政府主导、专家参与、村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可参考国外国的做法,进一步明确保护的概念和范畴、以及保护什么、怎么保护等问题;进一步明确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起到效果;另外明确村民是受益者更是责任人;还有专家由什么领域组成、他们扮演什么角色、如何科学论证才能符合持续发展等等。

传统村落保护经历了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的过程,还要进一步向文化生态层面深化,把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保护和发展落到实处。

上一篇:丧礼请柬下一篇:在县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