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保护举措(通用9篇)
少数民族的保护举措 篇1
档案的唯一性注定了档案的珍贵性, 档案不能复制, 不能备份, 档案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原始性和唯一性。随着档案管理理念的更新, 档案管理工作已由过去的以“被动管理”为主, 转变为现在的以“主动服务”为主的管理模式, 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因此要加大对档案的保护力度, 国家已经将档案保护上升到基础建设的高度, 提出了三大体系的档案建设策略, 足见国家对档案保护的重视。因此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加强对档案的保护工作, 给予档案保护以应有的重视, 增强档案保护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档案保护工作。
一、明确档案安全保护管理职责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者的天职。因此必须建立完善档案各项管理制度, 既《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查 (借) 阅制度》、《档案库房技术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安全保卫制度》、《档案统计制度》, 明确各项职责, 做到关口前移、责任到人, 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将档案安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以确保档案安全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档案库房和设备建设
(一) 加强档案库房建设。从库房设置方面看, 档案库房应远离人员流动较多的过道旁或楼梯口, 应独立于单位办公区域, 以构成半封闭的库房区域;从档案库房防光方面看, 应该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紫外线对纸质档案和照片、影像资料的损坏, 库房的窗户应该尽量小, 同时选择南北向房间, 并让存放档案的箱柜与门窗垂直,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紫外线的照射;从档案防尘方面看, 档案馆 (室) 应建在远离城市工业区, 同时应避免建在工业区的下风区, 以减少尘埃和有害物质的侵入。灰尘对档案的危害十分大, 灰尘中携带的酸碱物质会对档案资料造成侵蚀, 同时灰尘作为固体杂质, 落在档案上会对档案造成磨损, 致使档案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 档案库房要尽量远离灰尘较多的地区, 避开工业区、居民区和街道主干道。
(二) 加强档案库房保护设备建设。档案库房中应安装相应的温湿调控设备, 对档案库房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 按照我国对档案库房设计的相关规定, 档案库房的温度, 在夏季不应高于24℃, 在冬季不应低于14℃, 而湿度则应维持在45~60%。因此, 档案库房的屋顶、墙壁以及门窗应该采用相应的隔热材料, 同时要注意保持档案库房中的通风流畅, 保持库房内干燥, 可在库房内安装空调设施, 以便对档案库房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干燥、降温等处理, 维持档案库房中的温湿度。档案库房应远离易燃易爆品, 安装防火门窗, 同时要处理好线路、电源的走向等, 避免电线裸露在外, 并给白炽灯安装相应的灯罩。有条件的档案馆 (室) 可安装防火墙并且装备火灾报警装置, 当库房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对火源进行扑灭。在档案库房外可设置消防系统, 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进行扑救。
三、重视档案编研工作
编制并出版档案汇编代替原件提供利用, 是减少对档案原件利用的又一渠道。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 主动提供专题性、系统性强的编研成果, 是保护档案原件的一个有效途径。档案的编研工作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一般档案人员还不能适应编研工作的要求。要对档案进行深层次编研, 需要编研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较高的知识水平。要提高档案编研人员的素质, 努力使档案编研工作在自我发展中建立起一种内部激励机制。其途径是围绕馆藏资源和利用者需求来组织开展编研工作, 并形成良性循环, 使编研工作顺利开展。
四、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照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 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 实现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及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一体化, 已达到档案存储空间大面积减少, 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的目的。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 电子文件逐步取代传统载体而成为档案信息的主要形式, 从而使数字环境下档案文件的安全保护成为一个崭新的命题。数字档案的保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 数字档案信息与载体的易逝、易变、易失性, 机器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动态性, 生成环境的关联性, 使得如何维护数字档案的真实、完整, 实现数字档案的长久保管成为一个难题。另一方面, 数字网络环境在拓展档案共享范围, 带来利用便利的同时, 却使档案信息置身于一个充满更多威胁、更大风险的利用空间:黑客攻击、网络窃听、程序漏洞、病毒侵害、操作失误等均可能造成档案的失密、篡改和非法利用, 因而必须采取更为严密、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应综合运用技术、管理和法规等各种手段, 建立起综合性的安全防护体系。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的应用只是档案安全防护的手段之一, 而安全风险的评估、安全策略的确立、安全措施的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及安全制度的制订等, 同样是档案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数字档案具有对其生存环境的依赖性, 如何确保不同生成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可读、可用, 尤其是在不同技术平台上生成的数字档案的“透明”共享, 是当下档案保护的一大难题;同时, 技术的推陈出新, 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频繁升级, 意味着数字档案在其漫长的生命历程中必须不断迁移其技术环境, 由此带来了迁移过程的安全性以及迁移后数字档案的有效性问题。必须综合利用档案保护管理技术, 将传统的档案保护办法和信息化手段有机整合, 以发挥档案保护的综合优势。
少数民族的保护举措 篇2
近年来,扶沟县多策并举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乡村、大事不出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该县始终把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坚持把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定期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活动。
健全民族工作网络,夯实民族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县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民族工作形势,研究解决问题。
加强清真食品管理,建立清真食品市场准入制,维护良好的经营秩序;成立由公安、工商、卫生、民族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检查组,对清真食品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篇3
关键词:戏曲传承;音配像;像音像;非物质文化遗产
0 绪言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个地域的自然地理风光及各个民族的文化、语音、风俗、习尚,各富特色,从而生发出色彩纷呈、绚丽多姿、美不胜收的各种戏曲艺术形态。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称,全国共有戏曲剧种317个,分属昆山腔系、弋阳腔系、梆子腔系、柳子腔系与皮黄腔系,以及藏戏、壮戏、傣戏、白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剧种,如果再加上流行各地的木偶、皮影等剧种,其总量将多达450余种,堪称世界之最。
这笔丰厚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占据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戏曲的各大剧种,经过历史积淀,都曾拥有数以千计的传统剧目。当今,随着在历史长河长久奔流中的自然淘汰,和日新月异、花样翻新的新科技、新文化的冲击,与半个世纪之前相比,独领风骚的戏曲艺术,已经风光不再。传承人相继辞世,继承者青黄不接,致使剧目在渐渐失传,剧种逐日消亡,观众也在大量流失。
传统戏曲如何保护传承,已成为文化艺术界的当务之急。
1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
素有“国剧” 之称的京剧,流布面广,从业者多,流派纷呈,家底丰厚,堪称“国粹”。
30年前,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同志,为保护传承京剧艺术,倡议启动了京剧音配像工程,并长期关注、指导着这项中国戏曲史上的宏伟工程。
京剧音配像工程是为抢救、传留和振兴京剧艺术,组织有关部门通过音配像技术手段,复原、重现前辈京剧名家的舞台形象,抢救濒临失传的优秀剧目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工程。
这项工程历时20余载,先后曾有70多个单位的30000余人参加,共录制京剧355部,制作光盘582张,时间总长度达500多个小时。同期,还录制了中国评剧音配像22部,北方鼓曲名家曲目音配像124目。成果丰硕,举世瞩目。
京剧音配像的工作流程,科学有序。首先选择好京剧前辈老艺术家的最佳录音版本,先聘请录音师在老艺术家或其弟子、后人的参与下,对其原录音进行编辑、整理。然后精心挑选最为适当的配像演员,从表演风格、演唱技巧、形体特征、动作节奏乃至心理状态,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反复排练,按照录音对口型配像,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示和接近各位老艺术家的流派特色,以体现原演唱者的唱腔美、形体美、语言美和诸方面的艺术魅力。最后,再经过导演的前期、后期精心制作,最终完成音配像剧目的生产。
京剧音配像的剧目,大部分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京剧舞台上的珍品,涉及京剧各个行当、各个流派,基本囊括了近代京剧黄金期大部分名家的代表作品。这批剧目,皆为前辈大师经典之作,实乃传承典范、教学范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京剧音配像工程之后,京剧界又及时启动了像音像工程。这一项重要举措,是载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国家文化工程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对此项工程大力支持、予以指导,文化部也相应成立了像音像工程办公室,并由国家艺术基金予以资助。
像音像工程是选取当代京剧名家及其代表性剧目,采取先在舞台取像、再在录音室录音,然后演员用自己给自己音配像的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加工提高,最终达到几无缺憾的完美作品。
像音像所录制的剧目,皆为当代著名演员在继承发展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的代表之作。把这些好剧目录制下来、永久传存,无疑是对当今名家演艺成就的肯定与鼓励。对演出者个人来讲,可以看到几乎不留遗憾的亲身演出的拿手好戏;对国家而言,提前抢救录存了这批宝贵作品,珍存归档,未雨绸缪。
承担音配像的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是此项像音像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同志,依然如故,对此项工程继续倾注心血,关怀备至。经过短短几载努力,到2015年,已录制像音像剧目21部,相继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后,观众满意,广受好评。
2 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的贡献
我认为,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戏曲艺术,重在传承。先行传承,后图革新发展。继承发展相统一,乃振兴戏曲根本。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生产的大批前辈大师与当代名家的代表性剧目,奠定了传承的基础,是后人学习、研究、继承的经典范本。时间愈久,将会愈加珍贵。
第二,为亿万观众提供了观之不尽的精美戏曲食粮。经久播映的音配像作品,业已深入人心,巩固了老观众,又培养了大批中青年及少儿观众。据中央电视台统计,像音像作品播出之后,更受欢迎,收视率屡创新高。喜爱的人多,看戏的人多,这就是普及,是在提高之下的普及。
第三,现代科技为古老戏曲插上了金色翅膀,为戏曲生产的产业化闯出了新路。通过京剧界的率先实践及多年磨砺,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无疑可使各地区、各剧种在开展此类工作中,学有榜样,少走弯路。
3 几点思考与建议
第一,学习京剧经验,注重保护传承。无有传承的创新发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应学习京剧的成功经验,及时抓好本地区、本剧种的音配像与像音像制作,为本剧种传承打好基础。
第二,与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开展的同时,各地区、各剧种中的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也都相继开展了此类工作。仅以山西为例,山西省文化厅原录音录像室及四大梆子各家剧院与民间团体、教学单位等,也曾制作过大批珍贵音像制品,及时抢救了许多年事已高、身怀绝艺的名家名戏。盒带、光盘、视频、音频,五光十色,已无绝唱之忧,大大满足了广大三晋视听受众的精神需求。
借助新媒体传播戏曲音像,举国上下,名家层出不穷,剧目各放异彩,网传戏曲红红火火,搜之不尽,观之不尽。但在具体音像制作实施中,尚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有点良莠不齐,顾此失彼。我们要认真学习京剧的成功经验,回头看,找差距,高质量地科学有序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第三,对参与此类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相关演职人员,应当适时组织专业培训。首先深刻体会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为戏献身、为戏奉献的信心与决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掌握过硬本领,满腔热情,全心投入,使此项流芳百世的戏曲保护传承工程,在全国各地各剧种中普遍开花,广结硕果。
4 结语
京剧音配像、像音像工程的成功,带给业内外人士启迪,更多的在于如何为戏曲产业化找到新的起点与亮点。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希望三晋大地上戏曲文化星火燎原。
参考文献:
[1]阎德威.音配像京剧精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J].中国戏剧,1998(09).
[2]李瑞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N].中国文化报,2007.
[3]刘连群.新时期振兴京剧的指导思想与重要实践[N].中国文化报,2010.
小议林业站保护天然林资源的举措 篇4
关键词:林业站,保护,天然林资源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的“天字”号工程, 一号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 许多地方赞誉“德政工程”, 林业的希望工程颁于广大乡镇林业站工作的基层单位,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政策、宣传、规划设计, 资源管理、生产组织, 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等职能和作用, 下面从几方面浅谈乡镇林业站如何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一、宣传发动是前题
1998年洪水之后, 国家开始进行天然林保护试点, 2000年正式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 随着工程的实施, 初步呈现出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但在工程实施之初, 部分林农和林业内部工人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目的意义不太了解。为了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快提高林农工人对该工程的认识, 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国家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 乡镇林业站要紧紧围绕“保护天然林、维护生命线”这一主题, 充分开展利用标语、广播、电视会议、宣传车等群众欢迎形势, 用群众能理解语言和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 深入扎实宣传, 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健全队伍网络
保护天然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社会性政策强, 乡镇林业站在农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最熟悉辖区内的民情、社情。为了打牢天然保护工程实施基础, 乡镇林业站在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 组建专门队伍, 健全保护网络。具体做法为:一是确定一站。在乡镇加挂“天然林保护站”的牌子, 明确乡镇林业站的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职责和任务, 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天然林保持护工作。二是“选好一批人。”乡镇林业站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按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原则, 在乡镇村组织选择热爱林业事业、责任心强、身体健康、遵纪守法, 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担任专职、兼职护林员。三是“划好一片山”。乡镇林业站搞好现场实际勘测的基础上, 认真做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资源管护作业设计, 并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管难易程度, 划定管护责任区、明确管护小班面积。四是“形成一个网”。
三、完善队伍建设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乡下林业站,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把工作重心放在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上, 首先林业站自身健立健全管护责任制, 制定《天然林管护制度》《护林员招聘办法》《护林员主要职责》《护林员管护目标量化评比制度》《护林员考核及奖惩办法》《护林员学习培训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对护林员工作严格的规定和规范, 使其依法进行林木管护。其次, 乡镇林业站在天然林保护资金的使用上严格坚持资金报帐制, 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
四、完善队伍制度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配合林业站落实管护区域, 管护任务, 管护措施和保护标志, 配合好管护区内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和防止乱砍滥伐等森林三防工作, 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 制止乱捕滥猎行为, 配合好防止森林开垦和破坏林地的采沙、采土、采石等行为, 制止非法征占林地行为, 配合查处人畜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因此管好护林员队伍是工程任务能否落实到实处的关键。针对护林员地点分散、时间自由度大, 素质高低不一的特点, 乡镇林业站的护林员的分开招聘学习培训, 目标责任考核兑现。淘汰解聘等环节管理。一是坚持实行护林员公开聘用制。聘用护林员要由本人提出申请, 经村委会小组推荐, 由乡镇林业站负责考核, 再经乡镇政府审核同意, 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示墙批准核用, 二是坚持护林员定期学习培训, 对聘用的护林员乡镇林业站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林业法律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明确管护对象, 弄清管护内容, 搞清管护形势, 进一步提高管护水平。二是护林员管护目标责任制。乡镇林业站与每个护林员都签定了管护合同, 明确他们管护区域面积, 职责和报酬, 要对护林员对巡逻林情况定期管护区域面积, 职责和报酬, 要对护林员对巡逻护林情况定期报告。在此基础上乡镇林业站对护林员任务进行细化, 量化、实行目标管理, 并统一规范张榜上墙, 以便于群众监督。四是坚持护林员报酬办法对专、兼职护林员进行年百分制考核, 并严格依据考核结果兑现护林员报酬, 做奖优罚劣。五是, 坚持护林员淘汰解聘制度。乡镇林业站根据护林员的日常工作表现和年终考核结果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或考核结果低于管理要求的护林员予以解聘。通过乡镇林业站的严格管理、打造出一支素质好、作风好认真负责的队伍。
五、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乡镇林业站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 切实把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管好, 一要狠抓限额管理。林业站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 积极配合县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 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 坚持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乡镇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 发现非法征占用工程区内林地行为的, 要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查处防止林地行为的, 要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查处防止林荫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乡镇林业站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 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 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 乡镇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 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六、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责任重于泰山, 乡镇林业站发挥自身在天然保护工程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要积极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度《天然林资源管护实施办法》。在站内挂“天然林保护管理站”的牌子, 加大参与集体林区天然保护工程建设的力度。二要明确在天然林保护建设中的工作任务、职责、目标、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以及考核与奖罚标准为参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七、强化林业站自身建设
为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 乡镇林业站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林业站自身建设工作, 强化林业站建设职能, 在做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同时, 乡镇林业站切实抓好科技推广和林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创办经济实体, 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少数民族的保护举措 篇5
一、理论研究
1.非遗保护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近几年, 随着中央及各省对文化产业和非遗的重视, 地方政府的热情阀门也开闸了。但是由于各地情况差异性很大, 发展基础也不尽相同, 所以对待文化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各有不同。表现在财政状况好、文化基础较好的地方政府特别重视;财政状况稍差的, 也开始把如何撬动文化产业的杠杆当成一道思考的课题;财政状况差, 但历史文化资源优的地方则熟视无睹。从文化产业运作角度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势资源, 不管是大创意还是小创意, 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何开发不仅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有关, 更与政府的行政意识与效力、执行力等密切相关。因而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是各级政府、每个公民都要迫切加强的。
2.制定法规健全制度。在非遗项目的保护、开发的各个环节, 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着未雨绸缪, 而不是事后补救的态度, 政府应该注意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从制度上不留死角、空档, 有法可依, 才能减少盲目性, 才能保护产业化运作的良性发展。
3.强调规模化集群化效应。优势资源在开发问题上要反对各自为政、山头林立。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农耕文化的产品, 可以说是相当一段时期内的社会主流形态。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 随着环境变迁、功能转化, 大量的非物质文化内容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不少新非物质文化内容。一种文化内容从主流到非主流, 从繁荣到式微, 必定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和变通。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根基变动后, 规模越来越小, 生存越来越难。尤其是在强势的现代文化传播主流影响下, 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濒临绝境。单纯地依赖政府保护, 靠外在供血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进入博物馆, 别无出路。只有在传承中发展才能实现在发展中传承的目的。因而要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就必须刺激其造血机制, 而造血办法就是商品化、产业化。
按照产业运作规律, 形成规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发展的硬道理。没有规模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量的突破, 硕果仅存注定会成为温室的花朵。
二、具体措施
1.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文明产物, 带有鲜明的农耕文化印迹。世易时移,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浪潮涌动, 世界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 地球村效应在将人们纳入一个共同圈的同时, 农耕文化、农耕文明逐渐成了时代的背影, 加速了消亡的步伐。如果说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已成为时代的最后绝响, 在慢慢走到生命尽头的话, 有些非遗项目却始终默默无闻, 还没有过辉煌已经慢慢萎缩。新陈代谢、兴衰罔替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发展规律。一味地遗憾, 并不能够挽回它们衰落的命运。但是非物质遗产一旦根绝, 找是找不回来的。所以, 有一部分已经失去存活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 利用图书、音像、网络等等先进的手段, 将之永远留存, 哪怕最后把这批非遗项目存进档案, 放进博物馆中, 也不能放任其流失。
但是, 如果政府与社会各界将主要精力放在投入巨额资产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 必然会因为保护工程的庞大、经济收益甚微, 而造成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等待援助中难以为继、很快凋零。幸运的是, 在我国, 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没有失掉其生存的土壤。事实证明, 林林总总源于民间的非遗项目, 在千百年的流传嬗变中, 不断新陈代谢、推陈出新。能够长久留于民间、活在民间的, 永远是那些生命力旺盛、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项目。这些非遗项目的生存需要观众, 传承人的生存需要市场。一句话:只有市场化、产品化, 才能很大程度上激活非遗项目身上的生命基因。基于此, 许多专家、官员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办法。
2.生产性保护。非遗“生产性保护”: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 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 产生经济效益, 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使“非遗”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当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向产业化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在生产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要坚持原有的工艺, 有时候, 还要顺应时代的需要, 进行创新。在山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发达的地方。生产性方式保护更是大有作为。据统计, 山西拥有以生产性保护为方式, 采用“公司加农户”方式的“非遗”企业、经营户、作坊约3000余户, 从业人员约200万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上看, 主要集中在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民俗, 涉及近百个项目。
民间的智慧无穷无尽, 除了在生产中保护“非遗”, 山西民间艺术家们还创造了以经营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做法。拿晋北鼓吹来说, 忻府区解原镇解原村村民卢补良, 是远近闻名的优秀鼓吹艺人, 他不仅经常带领自己的班社外出表演, 还潜心挖掘、整理了传统曲目“八大套”。目前, 他已授徒三十余人, 而且被忻州师范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让民间音乐知识和技艺进入了较高层次。受他的影响, 村里的艺人们自由组成鼓吹班社。一个时期以来, 这种班社发展很快, 据了解, 班社仅忻州市就有大约有500家。每个班社以10人计, 就有5000人从业。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 不仅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也将“非遗”的传承权交到了大众的手中。
3.创意非遗发展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具有农业社会的生产背景, 所以基本存留在手工艺品或手工业品阶段, 对于现代产品的大规模诉求难以满足。但是, 这也恰恰是“非遗”可以自我提升的一个路径。从保护“非遗”的角度看, 能够准确掌握“非遗”工艺的技师无疑是最佳传承人。但是这种简单的传承方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 难以找到自己的市场, 故而其生命也就难以延续下去。针对这种情况, 理想的模式就是传承人不单纯守着“非遗”, 除了自身的探索发展, 还要与外界合作, 与时俱进。也就是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抢救和传承, 也需要技术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意。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产业, 既可以创造产业价值, 也是一种生产性保护方式。
在2010年上海的世界博览会上,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大放异彩, 引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在这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统技艺和内容的展示, 不管在内容, 还是手法上, 它们都有了很大的创新, 有许多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鲜的创意, 融汇其中。比如皮影人物个个都有了名字, 还登上了老百姓的扑克牌。将“非遗”皮影的人物印入扑克, 走进世博会, 是皮影的首次现代化尝试。从前只将内容锁定在窗花、婚庆、农耕生活的传统剪纸, 在世博会上, 不但有了吉祥物海宝的模样, 还变身金属剪纸书签, 改头换面, 登上了舞台, 博取了许多人的眼球, 赢来了很多人的赞赏, 产品也卖到了脱销。
不过, 非遗要走向创意生存之路, 还要注意很多问题。首先, 我们还处在“非遗”开发的初级阶段。比起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手工艺科技化之路,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是技能和版权问题。技能和版权是创意产业的核心, 中国是世界上“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 设计和创意被侵权的机会就更大。这需要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全社会道德的持续提升。再次, 对于非遗制作方式和现代化标准的矛盾, 一方面需要尊重工艺, 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进一步创意, 这是对消费者的保护。另外, 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次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 不仅需要发扬非遗内在的文化支撑, 更需要遵循市场规律, 将传统技艺与时尚创意、技术资金、市场营销等完美结合, 才能提升产业附加值。
4.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四川是最早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省份, 这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 四川省有一批非物项目从濒危走向繁荣, 其中的助力来自市场。自贡灯会、青神竹编、泸州雨坛彩龙、德阳杂技等, 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尝到甜头, 许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市场历练, 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让成都政府看到了非遗开发的正确路径。不少非遗项目已经从初步探索中尝到了市场的甜头, 他们开始在探索非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2007年5月23日—6月9日,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正式召开。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举办的以展示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国际文化盛会, 也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最重要的主题活动之一。当届非物质文化节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文化节集中展示了我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华。主要内容包括:举办具有互动性、参与性的特色文化和民俗展演活动;举办高层论坛;开展舞台精品汇演;集中展示民间文学、手工技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统计, 报名参加“非遗节”活动的国家有53个, 国内有60支观摩代表团参与。节日期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成都两河森林公园举办, 集中展示了11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览会上不但有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 还有236个项目的传承人到现场进行展演。事实证明, 他们是成功的, 到2012年, 这样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经举办了三届。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另外一个亮点是成都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作为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承担了保护、研究、展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 集中展示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华, 并在遗产节期间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
从以上例子可知, 近年来, 在许多地方, 相关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非遗保护的经验和教训, 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阶段, 形成了良性循环。在中央政府政策和法律的重视和支持下, 各级政府纷纷将非遗保护和发展提上日程, 在实践中摸索出生产性保护、经营性保护乃至寻找非遗和时代结合的新创意等等方法, 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M].学苑出版社, 2009.
少数民族的保护举措 篇6
伊通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结合“冬春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 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 重点深入到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 适时召开免耕播种现场演示会向农民示范免耕播种技术, 扎实做好农机推广服务工作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宣传, 指导和帮助做好农机具的保养、检修及调试工作, 确保农机具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 目前全县免耕播种面积比2014年翻了一番。
1 保护性耕作技术内涵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 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 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 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 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 减少土壤风蚀、水蚀, 保护土壤墒情、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免耕播种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深松技术、秸秆覆盖技术。
2 保护性耕作具体措施
县农机推广站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和推广工作, 成立由县农机推广站站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 技术骨干为成员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和春季农机具检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工作措施。 (1) 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当作“冬春科技培训”的主要内容, 深入村屯, 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家中坐在炕头上给农民讲课, 不仅让合作社和农机手学习, 还要让附近村屯的农户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增产增收的几个技术环节。 (2) 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把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请来参加培训班, 详细讲解保护性耕作技术, 让他们知道此项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手段。 (3) 利用备耕前下乡维修农机具的契机向农民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 做到维修、宣传并举。 (4) 播种前召开全县免耕播种现场演示会和区域性免耕播种现场演示会, 让农民实实在在看到免耕播种技术的保墒、抗倒伏、促进秸秆还田的优越性。 (5) 向农民发放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资料。 (6) 每一次活动都把技术人员电话号留给农民, 便于农民联络, 解决技术和机具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 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2000余人次, 发放了宣传材料2000份。伊通县农机推广站经过几年深入实际试验示范, 根据本地气候和土壤特点探讨适合伊通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很多农民从怀疑排斥到接受和采纳免耕播种技术。2015年绝大部分乡镇都有实施免耕播种的地块, 辐射范围更广;使用免耕播种的农户通过学习已经认识到深松技术是玉米种植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2015年苗期深松和秋季深松面积一定会有一个飞跃。2015年秋季秸秆还田、秸秆高留茬和秸秆综合利用也会有所突破。
农机具每年作业期短, 播种机作业时间不超过10天, 深松机作业时间不超过20天, 玉米收获机作业时间不超过1个月, 维修、保养好农机具, 保障农机具顺畅作业是保证农民抢农时和保障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春季农机具维修是推广站的一项工作任务, 建立责任制, 确保农机具安全、有效作业。 (1) 高级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包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2) 普通技术人员包村; (3) 所包对象的农机具作业前维修好、调整好, 作业时出现故障24 h内出现场维护; (4) 备耕和春播期间, 技术人员24 h开机, 随时接受农民咨询, 出现场或者电话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一边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边按照春季农机检修计划, 落实检修任务, 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带动作用, 动员农机生产企业、销售商售后服务力量, 积极开展集中检修和保养服务。重点抓好播种机、耕整地机械、植保机械等农机设备的检修保养和机具调整, 确保春播时农机具以良好状态进地作业。2015年春旱是近十年内最严重的一年。传统播种方法把种子播到地里干土层上, 只能被动等待下雨, 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就能及时出苗, 技术要求就是必须调整好免耕播种机, 把玉米种子播到湿土上, 一次性保全苗。2015年春季农机检修过程中, 县农机推广站把调整免耕播种机当作一项重要工作, 确保每一台播种机能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春耕播种中。截至发稿日, 已经投入农机技术人员、维修人员300余人次, 检修调整农机具400余台套。
小孤山镇张家岗村建军种植合作社是以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建立起来的合作社, 是县农机推广站推广、扶持的合作社之一, 通过县农机推广站的指导, 2014年合作社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模式种植玉米, 当年合作社购买了免耕播种机和深松机, 免耕播种作业面积14 hm2, 秋季玉米增收达到10%左右, 得到农民的认可。县农机推广站和建军合作社向农民宣传机械深松技术是增产增收、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 思想活跃的农民把自家土地让建军合作社深松作业, 2014年秋季深松作业面积22 hm2。有了上一年的良好开端, 2015年建军合作社免耕播种作业面积达到60 hm2, 目前早播种的玉米已经扎根发芽。如果2015年秋季增产明显, 建军合作社就会成为小孤山镇保护性耕作的一面旗帜。
3 结论
建军种植合作社是伊通县农机推广站扶持的53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之一, 这些新型农业主体带动全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蓬勃发展, 为玉米稳产、高产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 也为绿色农业, 生态农业带了个好头, 推动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增收、节支, 有效促进了土地的流转, 以代耕为主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逐渐向承包和托管耕地方式转化, 促进土地有序合理地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转移,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摘要:保护性耕作增收减支, 培肥地力, 抵抗农业风险, 保护环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应因地制宜, 具体应对,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寻找推广措施, 多渠道、多种方法并举, 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渗透到日常各项农机活动中。同时要把免耕播种技术、机械深松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并举, 综合推广的效果更佳, 技术更连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带动农村土地科学有序流转。
少数民族的保护举措 篇7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宣传培训。市里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 由农机部门人员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广泛开展技术服务。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讲解培训, 召开多种形式的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化和观摩会, 并利用科技下乡活动, 对项目区农民和农机手进行技术培训和宣传, 并与邻近县市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加大扶持力度, 发展服务组织。近几年, 莱州市在有限的补贴资金当中, 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购置, 增加补贴额度, 激发农民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和积极性。目前, 全市保护性耕作机具已发展到485套。同时, 利用全市130家市、镇、街基层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带动和技术示范作用, 开展技术推广。初步形成了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
少数民族的保护举措 篇8
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有怎么样的特色?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疆, 聚居着以汉、壮、瑶、苗、侗、京、回等12个民族, 在常住人口中,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18%,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居第1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各民族聚居的文化环境, 造就了广西独一无二的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相互影响而又各有特色, 更承载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同时, 广西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的形成离不开各民族同胞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因为经济环境, 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 各民族服饰也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例如,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标志性的装饰图案纹样, 甚至在同一民族内因为服装色彩的不同也有分类, 如白衣壮、蓝衣壮、青衣壮、灰衣壮和黑衣壮等。因此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既有丰富的民族性, 又蕴涵着不同民族迥异的审美观念。
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面临怎样的发展现状?
每一件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都是伟大的手工艺品, 经历了无数复杂的制作流程, 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有的更是成为少数民族家庭的传家宝。但是, 由于广西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较为偏远的山区, 在过去生活条件比较落后, 加上文化保护意识薄弱, 很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丢失甚至被贱卖了, 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现状的一个严重问题。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都是手工制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 能制作精美的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手工艺人年纪也越来越大, 精湛的技艺后继无人。伴随着这一现象的不断恶化,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大量失传。
3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消失的原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流失的现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急剧加深, 不得不承认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大潮中, 当地经济有长足的发展。但是, 对于传统民族服饰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现代社会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条件, 同时也改变了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使得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发展现状堪忧。经济的发展常常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 现在广西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大多不再穿着民族传统服饰, 他们跟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 爱穿牛仔裤, 爱穿T恤, 爱看电影电视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原本的闭塞封闭早已不复存在, 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注入, 但是广西少数民族年轻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在本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上, 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社会畸形发展的悲哀。
4 面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现状我们有哪些保护措施
文化传承的保护必须要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一, 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出台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政策, 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提升到政府层面。通过建设专门的博物馆, 集中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精华, 让人们有地方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培养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二, 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寻找文化继承人。让年轻一代感受到本民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和感悟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从而由“被动灌输”转变到“主动传承”。三, 从教育入手, 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 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纳入日常教学中, 使得孩子从小耳闻目染, 培养学生保护, 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自觉性, 为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培养生力军, 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社会风气。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和传承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从意识端开始, 清楚的认识到文化保护工作不可能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建立健全文化保护长效机制, 多方面深层次多种措施相结合, 才能使其完整的传承下去。
摘要:民族传统服饰往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对美的观念, 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也正是这样, 以它的绚丽多彩, 精湛工艺, 人文特色向我们叙述着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理想和信念, 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载体, 是历史的活化石, 蕴含着丰富历史、社会和文化内涵。本文立足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广西传统民族服饰产生的冲击, 指出广西传统民族服饰发展现状中出现的各方面现象, 从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原因, 如何保护与传承等方向入手, 进而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强保护的观点。阐述了广西传统服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针对性的提出了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保护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广西,服饰文化,现状,传承保护
参考文献
[1]玉时阶.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状与传承保护[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9 (4) .
[2]李启明.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黑河学刊, 2012 (175) .
[3]陈从喜.关于推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重点方向[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5) :1-8.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权的正当性研究 篇9
联合国体系内的人权保护文件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总是显得那么小心翼翼, 尤其是在正式公约的起草过程中, 围绕要不要给予少数民族权利, 给予何种权利、给予到何种程度, 国际成员之间总是争吵不休。但从法理和实践的角度分析,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权是有其正当性的。
一、平等原则要求对少数民族语言权给予特别的保护
平等的观念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核心理念之一, 可以说是普世价值之一。作为人类长期实践得来的一种知识, 平等原则在国内法与国际法层面都得到了很多强调, 一方面各国宪法都无一例外地宣称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平等的保护, 另一方面, 所有的国际人权法文件中, 都宣示平等的价值观念。
什么是平等?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平等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平等就是相类似的事物受到相类似的对待, 与此同时, 不相同的事物根据它们的不同而予以不同的对待。 (1) 细究之下, 亚里士多德关于平等的定义只是一种表面上符合逻辑的推导, 并无实质意义。按照这种理论, 给同样的奴隶带上同样的镣铐, 就达到平等原则的要求了, 奴隶社会即可被认定为是平等社会了。显然, 这是荒谬的。平等可以分为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 如果没有对实质平等的充分重视, 个体的社会成员即使获得的机会是平等的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所有人的实质平等。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保护尤其要注重这种平等和非歧视原则, 即在考量多数者与少数者的形式平等的前提下, 也要充分注意到不同族群间的差异性。 (2)
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了传统平等观念的局限性, 很多国家在实践中调整了原来的民族平等观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基于国内种族冲突的压力, 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实施了向部分弱势群体适度倾斜的社会政策, 即“肯定性行动” (Affirmative Action) , 其名义上是以反歧视为目标, 实质就是一项扶持少数民族的倾斜政策。语言权作为少数民族权利的一部分, 理应得到政府的尊重、保护和有意识的促进。少数民族成员个人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不应受到政府的限制, 尤其是运用本民族的母语的权利, 政府应尊重少数民族使用母语的权利, 采取特殊措施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并促进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只要这种特殊措施不超过一定的比例, 不对其他人享有权利造成一种不公平, 就没有超出平等的要求。
二、民族国家天然的“制度性歧视”要求对少数民族语言权给予特殊的保护
在有的西方学者看来, 在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现代民族国家在文化上是保持“族裔中立”的。这种中立自由主义国家最显著例子莫过于美国, 其族裔文化中立的表现是:在宪法上不承认任何官方语言。 (3) 但事实上现代民族国家是不可能保持这种民族之间的文化中立的, 看一下美国的政策, 我们就可以看出在“中立”的幌子下是严重的不公平。在美国联邦制国家形成的过程中, 各州的边界的划定以及它们加入联邦的时间都是经过认真计算、精心安排的, 目的就是为确保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可以在美国的50个州中都占多数, 这种安排使英语在美国全部领土确立了主导地位。其他的一些政策又继续巩固英语的主导地位。例如, 法律规定儿童在学校里要继续学习英语;移民 (50岁以下者) 要取得美国公民资格, 也需要学习英语; (4) 要在政府内工作或受雇于政府, 有一条不成文约定:申请人必须讲英语。美国政府故意制造出这种社会性文化, 并促使其公民融合进去。政府鼓励公民把投身到以英语运作的共同的社会性机构中去视为他们的人生机遇。政府培育了一种民族认同, 这一认同部分地决定于同一种社会性文化归属。在这方面, 美国决非惟一。促进公民融入某种社会性文化是所有自由民主国家都采用的“民族国家构建”计划的一部分。 (5)
除了政治的因素, 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权的发展、存续也是一个隐性不利因素。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位置相对偏僻, 经济大潮对一些母语保持较好的少数民族村寨的冲击, 首先表现为外出务工潮。笔者曾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做过调研, 这个乡的初中毕业生只有10%可以考入该县唯一的一所高中继续读书, 其他的失学青少年全部外出打工。这种现象对当地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们从城市带来了新事物、新文化, 改变着下南的生活方式, 也带来了新的语言。这不是个别现象, 几乎是一代人, 毛南语在这一代人可能不会死亡, 但一定程度的衰亡却是不可避免的。其次, 商品的流通为语言的变化提供了渠道。在下南乡, 毛南语是通用语言, 但在下南乡政府所在地, 有些商家是不讲毛南语的, 因为那些商家是从外地来到下南经商的。
民族国家在构建过程中为弱势民族施加的种种不利, 使其天然地处于弱势的处境。对少数民族群体和少数民族成员的权利给予特殊的保护, 正是为了保护这些“制度性歧视”的受害者免遭再次的歧视。
三、语言的“文化市场论”是自相矛盾的
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权, 我们还要反对“文化市场论”的论调。这种理论认为:语言的选择是一种文化的“优胜劣汰”, 是文明进化的自然结果, 是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国家既不能扶持也不能抑制任何语言的发展和维持。
以中国现阶段对待语言权的态度来看, “文化市场论”在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内的语言工作者中大有市场。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强调语言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结果, 政府的力量不应过多干涉;另一方面, 政府并没有为语言间的竞争提供公平的平台。在全社会提倡普通话的政策指引下, 没有适合民族语言生长的土壤, 发展双语教育缺乏内在动力。首先, 缺乏经济诱因。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是商品流通高度发达、市场充分融合, 普通话意味着更顺畅的沟通和经济利益, 精通民族语言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其次, 缺乏就业优势。即使在民族地区, 一个掌握民族语言的年轻人在寻找就业机会时, 并不比一个不会民族语言的人具备任何优势, 无论政府公务员岗位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都基本上对民族语言没有要求, 很多岗位对普通话有过级的要求。再次, 缺乏发展优势。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 在决定他的 (她的) 命运的高考中民族语言是不能作为考试科目的, 衡量其语言能力的标准是普通话和英语 (大多数情况下) 。
由此可见, 语言的“文化市场论”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 世界各国都不存在这样一个完全公平的“文化市场”, 这种“文化的市场论”理论也是不成立的。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由于少数人群体在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方面都处于一种天然劣势的地位, 除非当一个少数人群体业已被同化到基本放弃其传统、习俗、宗教以及其语言的程度, 才可以认为该群体已不属需采取特殊措施予以保护的少数人群体。 (6)
四、民族语言是民族认同的重要要素
“认同”一词最先为弗洛伊德提出, 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 (7) 弗洛伊德认为, 认同是个体与一个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 其本质上与心理方面的认知与感情依附有关。在英文中认同一词是“Identity”, 有“身份”、“同一性”、“特性”、“认同”多种解释。但“Identity”是一个含义很复杂的词汇, 学者们提供过一些答案, 虽不相同, 但在一个中心主题上, 它们却是彼此吻合的。这中心主题是:“Identity”的意思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 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我或我们有什么特别的素质而使得我不同于你, 或我们不同于他们。 (8) “民族认同”的英文表述是“national identity”, 即“民族身份的确认”。我国学者对于民族认同的定义为:“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识和感情依附。” (9)
民族认同的要素包括哪些内容?学者们众说不一。传统的斯大林理论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堿、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通常被称为四大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 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 (10) 建国初期我国开展的民族识别工作, 就是以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为标准进行的, 但学者们经过一段时间到民族地区调研, 发现斯大林的理论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后来的民族识别工作中, 对于斯大林关于民族的标准也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正, 将“共同文化特点作为识别民族的标准”。11
语言是各民族长期实践的产物, 从发音方式、表达习惯、语法构成等多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语言具有“符号分界线”的功能, 具有认定某个个体是否为本民族成员的功能。每种语言都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独特体验。2003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报告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可能是解决未来一些基本问题的关键, 每消亡一种语言, 意味着人类理解语言结构功能、人类史前史、维持世界多样性生态系统证据的减少, 最重要的是语言族群的基本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丧失。12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形成、维持和发展过程中, 民族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不仅仅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 还反映了一个民族对于事物的深层次认识和哲学观, 例如, 对于“法”的认识, 汉语里讲“法”者从水, 即法的概念来源于水, 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于法律朴素的、最本能的要求和认识, 即要求法必须是平直的、是公平的。在西方人的词典中, 法 (即Law) 的本意是人们遵循一定的方式而行为, 或是遵循物理意义上的规律, 或是遵循人事的命令, 因此, 在西方人的语言环境里, 法更多地表现为规律、规范、规则、命令等。同一个“法”的概念,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 其含义有着较大的差别, 这种差异投射到司法实践中就是对于同一事物的规范不同、程序不同、处理结果不同。
五、结语
第十届国际语言法学研讨会于2006年6月在爱尔兰国立大学举行, 研讨会的主题为“语言法学和语言权利:成文法及其实施的挑战”。研讨会最后通过的倡议书认为:世界上有六千多种语言, 但从语言使用的场合、能力和使用模式角度来看, 许多少数者语言遭到多数人语言严重的压迫, 很多语言几乎失去了存在的空间。正如地球的存在需要生物多样性一样, 人类文明的存续也需要语言多样性的存在, 采取行动来支持语言多样性已刻不容缓。
注释
1[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3.
2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Walzer, What it Means to be an American, Marsilio New York, 1992, p.9.
4中国人应该非常了解这项规定.在中国,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报考TOEFL、GRE.
5[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6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7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8[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9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 1995 (6) .
10[苏]斯大林.斯大林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3.
11 黄淑娉.民族识别:困难和突破[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1) .
【少数民族的保护举措】推荐阅读: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07-11
少数民族独特的食品08-24
古代少数民族的下落11-05
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12-06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08-26
论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05-31
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有什么08-15
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思考12-07
广东少数民族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