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网络环境

2024-11-03

电子网络环境(通用12篇)

电子网络环境 篇1

1电子文档的定义及特点

1.1所谓电子文档是以计算机为依托,以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主要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

1.2电子文档区别于印刷品文档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2.1电子文档不同于印刷文档修改难的问题,电子文档易于修改,这是电子文档的优点,但如果保管不好,就很容易被非法修改。

1.2.2传统文档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容易删除,而对于电子文档来说,只要轻轻一击鼠标或键盘,所有内容就一干二净,也不会留下任何证据。

1.2.3容易复制,电子文档如果保密性做的不好,就很容易被复制,许多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都是通过此途径泄密的。

1.2.4容易损坏,文件损坏的原因主要有硬件损坏,人为破坏(有意或者无意),病毒破坏,人力无法抗拒的因素(火灾,地震等),这之中人为破坏占有大部分原因,所以在建好文档后做好备份是防止人为损坏最好的办法。

2电子文档的安全威胁分析

2.1电子文档处理生命周期

电子文档从制作产生,到最后销毁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电子文档处理生命周期,我们可将其简要分为六个阶段,主要包括:

2.1.1电子文档的生成与制作: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编撰、生成电子文档,是一个电子文档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

2.1.2电子文档存储:主要是指对机构内部的电子文档统一存储管理,不是个人电脑操作过程中的存储。

2.1.3电子文档复制:主要是指对电子文档制作备份的过程,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备份。

2.1.4电子文档传递:主要是指在电子文档交流过程中的电子文档传播工作。

2.1.5电子文档的使用:主要是指对电子文档的查看、演示等利用过程。

2.1.6电子文档的销毁:电子文件销毁方式具体包括:a)信息销毁。这种方式不损坏物理存储介质,是通过软件系统改变载体的状态,将电子文件数据从记录载体上彻底消除的一种方法;b)载体销毁。这种方式是指将电子文件的载体连同信息一起销毁,主要适应于一次写入不可更改的记录载体及受损伤不可修复的载体(如光盘)。

电子文件销毁应彻底。除电子文件主体外,其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的链接及相关文件夹、临时文件等也应一并销毁;电子文件的副本也应销毁;电子文件的销毁不能简单处理,需要按照严密的销毁办法执行,销毁后的电子文件应做到无法恢复。

2.2外部窃密

目前的外部窃密手段有很多种,从实现技术的角度主要包括:

2.2.1恶意代码。利用各种计算机病毒或间谍软件进行窃密,这是较为低级的窃密手段。

2.2.2网络入侵。主要是指黑客直接针对特定目标系统进行渗透,攻击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需要很强的技术背景,难度较大,并且效率较低,攻击者常用于针对特定的、高价值目标的窃密,如窃取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等。

2.2.3社会工程。这是区别于技术手段的另一种窃密行为,这应该属于网络上一种的社会活动,不法之人利用网络骗取别人信任而窃取机密的行为。

2.3内部泄密

内部泄密和外部窃密不同,外部泄密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和提高防范意识进行预防,但内部泄密行为却很难预以防范。内部泄密者可以直接获得电子文档,并主动地以邮件、即时通讯传递(QQ、MSN等)、FTP服务器、网上论坛、光盘/U盘等移动介质等传递出去,针对一些重要的电子文档管理,已有一些网络内容审查措施,通过对网络流量的审查来发现一些泄密.行为。但针对一些有意泄密行为,现有的检测手段是很难发现的。他们往往会采用加密、压缩、隐写等方式来隐藏电子文档。对于内部泄密而言,在各个阶段,只要能获得电子文档就有内部泄密的可能,因此,在电子文档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都存在内部泄密的风险。

3电子文档保护的对策与思路

首先在从技术上对电子文档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是抓管理。除了基于常规情况下的管理制度,各个电子文件管理机构或有关部门还应根据实际的安全需求,对信息系统存在的潜在威胁和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控制危险、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发生事故,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清除在萌芽状态的初期阶段,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增强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

3.1借助技术手段

一个隔离,就是涉密网络必须与外部网络实行隔离,禁止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物理连接。

两层认证,一是每个终端必须设置开机密码,通过密码认证用户是否有权使用该终端。二是用户进入终端后,应进行身份认证,以确认用户是否有权通过网络系统处理电子文件。三种能力,一是病毒防护能力。所有服务器和终端,都应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系统实时进行扫描和检测,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网络系统。二是预警监测能力。实时寻找具有网络攻击特征和违反网络安全策略的操作行为,实时报警,阻断非法的网络连接。三是应急处理能力。制定应急方案,完善应急机制,建立应急分队,提高预警反击和灾难恢复能力,确保网络系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3.2相应的管理措施

由于我国关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网络已成为许多不法之人违法的一个有利平台,电子文档因其易复制的特点,致使许多涉密电子文档被复制。所以对电子文档的管理已成为迫切需要。电子文档的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一是要严格审批把关。用户制发和复制涉密电子文件,必须按规定逐级报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制发或复制涉密电子文件。

二是强化技术手段。对涉密电子文件的下载、复制进行技术控制,切实做到未经审批和不具权限的用户,无法下载或复制涉密电子文件。

三是定期鉴定清理。对电子文档中的内容要定时进行清理,清理时有留存价值的移交档案部门,没有价值的资料数据一次性清理删除。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且都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由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电子文档已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我们切实的保护电子文档的安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子文档的安全防护能力。

摘要:计算机和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巨大变化的最主要推动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电子文档因存储密度大、传递速度快、共享程度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办公系统中,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但也给安全保密带来了诸多隐患。针对电子文件的泄密隐患,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信息安全保密,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文件效能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电子文档,信息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吴灏.网络攻防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董永昌.何嘉荪.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M].百家出版社.2001.

[1]杨晓兰.刍议电子文档的管理[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09(9).

电子网络环境 篇2

网络环境下《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本文以唐山广播电视大学级数控技术专业开放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为中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偿试和探究,并对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出了基本的评价,指出了改进的方向.

作 者:李磊 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唐山,063000刊 名:管理观察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教学模式 实践 评价

电子网络环境 篇3

一、电子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电子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确实能够将教师解放出来,使得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学生和教材。但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度”利用网络的情况,过分依赖电脑而弱化了人脑的功能,仅仅充当“搬运工”的角色,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是复制其他教师准备的资料,抑或复制自己以前使用过的材料,将这些现成的课件或教案拿来“依葫芦画瓢”,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教学风格、目前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知识结构的差异等因素,以致教学不流畅、情感不到位,最终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提高电子备课实效性的途径

现在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只要以课题内容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关的内容,有时甚至是一些获奖的教学设计或教学课件都能搜得到。如我们随便输入一篇课文的标题,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查找,就能找到若干页相关备课资料,而且不乏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及课件资源)。那么,在如此便捷而又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电子备课的实效f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1.要做学生成才的守望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时,首先要思考:我希望学生成为什么类型的人。因为它决定了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向性问题。教师都知道,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学习知识的新技能、提升学生的情感道德修养,是教师矢志不渝的教学方向,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但教师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这样那样的诱惑往往会导致教师走错方向,这是教师需要随时警醒的问题。

现代教育肇始于工业革命的要求,它注重尽快尽多地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充分关注。所以,教师在电子备课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既要为成绩较好的学生准备好教学的营养餐,又要为班上“调皮捣蛋”的双差生准备好够胃口的特殊食粮。须知:今天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一样,明天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不同领域的佼佼者。比如,有的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但他们对教师制作课件的技术性问题情有独钟。教师若不对其加以因势利导,说不定就扼杀了一个未来的“动画制作能手”,或是延误了一个“电子信息科学家”的诞生。

2.学做新技术的弄潮儿

在电子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有很多,比如如何选择教学中需要使用的课件资料,如何制作图片、视频或动画,如何将这些课件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等。这些新技术的运用,都会对教师原来的教学技术水平提出新的挑战,但往往由于职业惯性的原因,大家对于这些新的事物会有一种抗拒感,这很不利于教师适应电子备课的要求。

就拿搜索备课资料来说,在搜索之前,教师要确定好搜索的内容是属于通用信息还是专业信息。如果是专业信息的话,需要到一些专业网站上去搜索;如果是通用信息的话,可以利用一些搜索引擎来完成。而搜索引擎的类型也有很多,比如百度、搜狗、谷歌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用自己提取的内容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时,如果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可以凭借一些搜索技巧来完成,比如把关键字用双引号隔开,只搜索有完整关键字的内容;又如可在一些不希望出现的词前面加上not等。

3.成为学生和教材的研究者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建构的过程中,其所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在大脑的存储结构中,必须有相对应的旧知识进行支撑。

因此,在进行电子备课时,教师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具体地说,只有我们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电子教案。

备课的时候,教师除了要走进学生以外,还必须走进教材。其一,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版块的编排线索,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如何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其二,教师要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渎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的每一个信息、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练习,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但教师也不要被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学会合理调整教材。

如.此研究学生和教材,便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真正发挥电子备课的优势,提高电子备课的实效性。

4.学做资源的收集者

在电子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在收集资源时感到迷茫:有时候找不到资源,有时候找到了很多相关资源,但它们并不适合本课的要求。

其实,教师收集资源的途径很多,比如可以在随“教学参考书”赠送的“多媒体教学光盘”中搜索;可以在教材的官方网站搜索;可以在一些公益性资源库搜索,像央视教育资源网或网易教育等;可以在—些要求注册会员的网站搜索,如百度文库等,只要教师上传一部分自己的资源,有了一些积分,就可以下载别人的教学资源;可以在—些网络协作学习资源里查找,像Web 2.0(新的互动网络),这些网站为用户提供的远不止检索信息,用户还可以拥有Web 2.0网站上的数据,并行使对数据的控制权,同时也可以添加信息,它的内容丰富、用户界面友好。另外,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或者制作一些资源,如准备一些试题库等。

如此,教师像勤劳的蜜蜂一样,成为勤劳的收集者,日积月累,必能提高电子备课的实效性。

正如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所说:“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子备课模式已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教师如何将这些便利的网络条件真正用来为教学服务,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的造化。

网络环境下房地产电子商务浅析 篇4

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商业的有机结合,而房地产电子商务集电子商务理论和技术在房地产业中的应用,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房地产建设、材料采购、房地产营销、房地产中介和物业管理等领域。目前房地产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房地产门户网站(综合站点)的建立为消费者提供了专业知识参考。

这类网站主要面向购房群体,以销售为导向,提供内容主要为楼盘信息、业主论坛等相关内容。目前这类网站是国内房地产网站中创立思路最集中的部分,影响很大。

2. 电子商务应用到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方便顾客,提高效率,增强销售能力。

房产销售管理和售楼促销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网上实景浏览、小区规划展示、在线选房和按揭理财等多方面的功能。销售商以电子地图结合三维动画技术,展示楼盘的基本资讯,包含社区内环境、社区智能化、会所及周围环境、市政、商业、文化设施。客户可以在网上身临其境地观看楼盘样板房和各种现场实景,通过网站及时更新的图像,了解楼盘的建设进度;可查看平面布置、户型、装修效果等资料;可上网查询楼盘的单位销售情况并随时下订;还可查询各种按揭方式的付款情况,以便安排资金确定合适的置业投资方式。

3. 房地产公司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扩大宣传,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以往开发商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来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现在通过建设网站,宣传企业形象,介绍开发商实力和经营理念,使客户对品牌产生认同。同时企业信息能够实时传递,与公众即时、互动沟通,弥补了传统媒介的单一性、弱反馈性和不可预见性。

4. 通过局域网搭建起信息交流与管理平台,优化企业内部管理。

房地产企业网站结合企业内联网建设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实施,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通畅、迅捷,可以实现信息透明化、管理跨域化和经营全球化,同时降低企业内部资源损耗、减少成本,最终使企业的运作经营达到最优化。

5. 提供增值配套服务,增加项目的附加值。

项目的附加值越高,在市场上就越有竞争力,越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商通过建设数字化社区,让消费者体验从网上社区服务到网上超市,助企网络认为从社区BBS系统到网上生活杂志的数字化生活新模式,充分认可物业的高附加值。发展商还可以建设网上装修顾问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互动化的网上咨询服务,对每一种户型都提供多种档次的装修方案,客户可观看不同的装修效果图和材料说明、参考报价,自由选择不同房间的装修方案组合。

6. 物业的网上销售及中介代理,网上房屋租赁与交换。

该类网站是目前房地产商和互联网业都关注的焦点,已经开始B,to,C电子商务,目前主题有的已经很鲜明,而且二手房成交量、在线定房量在逐步放大。随着国内住房二级市场的开放,房地产交易就会提供和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易,建立网上房地产信息超级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二、房地产电子商务的模式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包括:

第一种:,B,to,B房地产电子商务。是指企业之间利用互联网从事商品交易和交易信息发布活动。其涉及的面非常广,从房地产的开发、建造,直到房屋装潢,几乎囊括房地产行业所有相关企业。

第二种:B,to,C房地产电子商务。是指经营商利用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商品交易和发布信息。该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受众面广,是电子商务模式中最基础的交易模式。

第三种:C,to,C房地产电子商务。C,to,C电子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销售或拍卖,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和购买。目前C,to,C房地产电子商务主要涉及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赁、房地产拍卖、权证代理、价格评估等。

第四种:,G,to,C/G,to,B房地产电子商务。G,to,C/G,to,B指政府对消费者/政府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房地产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政府不仅是房地产行业电子商务推动者也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如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还有工商行政部门和司法监察部门等。随着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这些与房地产相关的政府部门也通过网络为房地产机构、房地产公司及个人提供多种房地产服务。如国土局为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注册,建立信息库。再如,网上的规划方案的审批、审计税收、银行贷款、房地产市场政策发布和市场的监督投诉等。

三、房地产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房地产电子商务发展而获得的巨大利益,令众多房地产企业趋之若骛,其前景不言而喻。今后我国房地产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致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述:

1. 区域化。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自然条件、生活水平、文化风俗的差异性,以及房地产本身的地域性,都使房地产电子商务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特征。目前一种以区域房地产经济为特点的网站正在快速发展,这些网站今后将成为房地产电子商务的基础平台。

2. 融合化。

只有融合,才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如《搜房网》与联通上海分公司合作WAP电子商务,又与《新浪》和《搜狐》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搜房网》一跃成为中国房地产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名牌。这种融合,是对市场的扩展和网站服务领域延伸的深度发展。

3. 专一化。

专一化网站比较好地满足了上网者的个性化方面的深层要求,受到人们的欢迎。今后电子商务网站,将从六个方面满足个性化要求:制定信息的个性化、选择商品的个性化、发挥潜在能力的个性化、参与评论和发表见解的个性化、业务扩展的个性化和深度服务的个性化。我国现已建立的中房预警系统、国房景气指数等就是专一化代表。

4. 大众化。

大众化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我国每年流动进城的暂住人口有4000万,其中许多人要租房,房屋租赁市场巨大。

5. 延伸化。

延伸化趋势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子商务生命力的体现。房地产电子商务中的增值配套服务就是延伸化趋势的最佳体现。

6. 国际化。

电子商务的国际化趋势是历史的必然。它促使市场开放程度加大,贸易机会增多,给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展示自我形象的广阔空间和表现舞台。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中国房地产业应用日渐普及,房地产电子商务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中国房地产结束了春秋时代,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大型房地产商已经开始出现,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企业内部的电子化运作具备了一定基础,其中部分已经具备电子商务雏形,同时初步形成每年非常可观的集团建材采购清单,这也就构成了房地产电子商务的需求基础,基本具备了在房地产电子商务方面一试身手的机会。现在房地产商应该抓住这样的一个发展的机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从电子商务长期展望来看,网络经济势在必行,正是在这种新经济结构即将产生的机遇下,房地产商绝不能消极地坐观其变,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赶上来,充分利用传统经济中的资源,发挥Internet的优势将两者进行水乳交融般的结合,才能充分将房地产与电子商务更好的结合起来,从而最终达到投资回报较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姚国章主编:《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韩西清群主编:《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科学出版社,,2009

电子网络环境 篇5

计算机仿真就是将一个描述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第二次模型化,变成一个能够采用计算机运算求解的仿真模型,并在计算机内进行运转的过程,以此获得有关实际系统的定量信息、数据或资料,深化对实际系统的认识和研究。

计算机仿真的全过程:①建立描述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②经二次模型化建立仿真模型。③仿真模型在计算机内运行,有必要再根据技术要求修改仿真模型并校验。④分析仿真运行结果,为研究、分析,设计和调整所研究的实际系统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

根据仿真中所采用的计算机类型的不同,计算机仿真可分为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

1.模拟仿真

模拟仿真是采用模拟计算机作为仿真工具进行仿真,模拟计算机是一种连续变量的解算装置。它将被研究系统的各种物理量用机器电压来表示,通过由模拟电子器件构成的各种运算部件,进行模拟量的连续解算。

模拟仿真时,首先根据所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用连续积分、降阶求解的方法变成仿真模型——模拟结构图,再选择合适的变量幅值比例尺,使实际系统变量与机器电压之间建立数量上的折算关系,然后将计算机中有关的运算部件按比例尺化后的模拟结构图进行连接。通过上机调试、运行,获得仿真结果。

模拟仿真的突出特点是仿真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系统的真实情况。这是因为模拟计算机采用机器电压代表实际系统的变量参加运算和输出结果,它是一个有正、负极性和连续变化的量,用它来描述连续系统的动态过程就显得逼真,和真实系统在测试设备上观察到的波形几乎完全相同。此外,模拟计算机运算部件采用的电路及所用的信号很简单,人们可以通过系数电位器的设置、调节和运算部件连接关系的改变,方便而迅速地改变系统的参数和修改系统的仿真模型,人机联系很方便。

2.数字仿真

数字仿真是使用数字计算机作为仿真工具进行仿真。数字计算机是一种离散量的计算装置,它将实际系统数学模型中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离散成一组组二进制码表示的数字量,经过机器码的运算求得数学模型的解答,输出一组组时间离散节点上的数值解答。

数字仿真的大致过程:①建立被仿真系统的数学模型。②将数学模型经数值计算方法改造成仿真模型。③编写仿真程序。④键入并运行仿真程序,获得仿真结果。

二、仿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仿真实验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组成。所谓“仿真实验”,是相对于实物实验而言的,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实验过程中所触及的对象与事物是否真实。在实物实验中所采用的实验工具、实验对象都是以实物形态出现的;而在仿真实验中,不存在实物形态的实验工具与实验对象,实验过程主要是对虚拟的实验仪器及设备进行操作。仿真实验虽然难以达到与实物实验完全一样的程度,但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仍显而易见,其表现如下。

1.营造多样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预习实验的时候,会感到书上一些概念性的介绍很抽象。虽然有些仪器附有图片,但是仍然显得很单调。学生预习起来容易缺乏兴趣,对实验原理并不能真正理解。如果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该实验的仪器,实验中就有可能因使用方法不当而进行误操作,造成实验中断、仪器损坏。仿真实验可以提供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节奏有序的实验内容,并以声音、图像等丰富的表现力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学习,这样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悉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对学生来说陌生而复杂的仪器,经过仿真实验的练习,操作起来既轻松又胸有成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降低了大大了损坏率。

2.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确保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

将仿真实验与网络相结合,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仿真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或Internet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学生能够充分的`学习和掌握实验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开放的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任何地点自主学习,利于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并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学实验的环境,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自学能力。公务员之家

3.节省实验经费,提供无惧环境,保证实验的项目和数量

自然科学前沿领域的高新技术设备价格昂贵,目前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受教育资金的限制,高校仪器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相对匮乏,传统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多媒体仿真实验以较少的投入,更大灵活性的缓解了上述的矛盾。同时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设想在多种实验环境中搭建自己的实验。另一方面,部分实验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许多学校在开设实验项目时常有所保留,学生也不敢大胆尝试实验。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仿真实验系统认错性很强,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操作一旦出错,系统立即指出调节错误,如果前一步调整不好就不允许进行下一步,迫使学生反复演练直至成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保证了实验的项目和数量。

4.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仿真实验可以经过设置或再开发,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一些在学科发展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典型实验都可以利用仿真实验展现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和规律,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按照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实验的学习兴趣。仿真实验以仿真的仪器为主要器材,它所仿真的元器件、仪器仪表和系统功能与真实的硬件存在着必然的差异。仿真实验虽然新颖有趣,但与真实实验仍有距离感。并且,将仿真实验应用于教学,它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的,在教学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电子网络环境 篇6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源;创新服务

电子阅览室,又称为多媒体阅览室,主要依赖计算机设备、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等,实现网上阅览、咨询、培训等多类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的功能。其最主要目的地是为在校师生论文答辩、学术研究等提供参考咨询。

一、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一)电子资源利用。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很多高校都购买了大量的电子资源供读者使用。有像CNKI(中国知网)、超星、书生之家这些使用率高、较普及的数据库,也有博看网、北京爱迪克森这种多媒体资源库。其优势在于内容篇幅小、更新快、全面准确,检索引擎的操作简单,易于上手。并且,读者在外面上网无法免费获取到这些资源,只能到电子阅览室检索下载。

(二)咨询答疑、网上交流。(1)网络资源众多,读者往往都要花很多时间逐个查看,却很难准确找到自己所需信息。此时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的帮助。但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的紧迫,随着互联网被广泛的应用,人们更热衷于手机和移动设备的使用。微薄、微信、QQ等,也已成为现在人们的主流通讯渠道。读者利用网络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将自己在学习和查阅资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向工作人员提出,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答复。(2)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现在许多高校实行了网上视频教学,学生足不出户打开电脑便可上网学习。但由于外面网吧环境的差乱,宿舍网络IP地址的局限性。大多数读者更愿意选择在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选课、听课,实训作业都需要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后才能完成。而电子阅览室的良好环境与便捷服务大大帮助读者们解决了这些问题。

(三)网络教学,专家讲座。在电子阅览室开展《信息检索》公共选修课。利用投影仪等设备辅助教学。电子阅览室还可将上课所需的多媒体课件、资料上传至电脑,共享给学生下载学习。

(四)随书光盘借阅。随书光盘,即纸质图书所附带的光盘。作用是以图片或视频形式为读者实践、练习书中所讲内容提供素材,强化读者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大多采取在电子阅览室中拷贝使用。但介于有些计算机类图书光盘是其应用软件的启动盘,也会采取光盘外借形式。

二、电子阅览室现状与困难

(一)设备差、利用率底,导致恶性循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软件与系统不断升级,对电脑的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们设备更新的脚步却没有跟上,直接导致电脑老化的速度加快,网速减慢。随之而来的是利用率下降,上座人数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各高校对经费开支的严管,采购指标的制定,致使图书馆没有更多的经费可以购买、更新设备。另一方面,生活条件变好,人民经济收入增加,配置电脑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再加上校园网、无线网络的普及。致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网络,搜索资讯。给电子阅览室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人数减少,利用率下降,学校不重视,经费故减少,设备就无法更新。设备不更新,读者人数更少,因此产生恶性循环。表1以我馆为例,统计近几年内接待读者人次

(二)宣传工作不足。读者对电子阅览室的职能缺乏认识。只是单一在电子阅览室网上聊天、观看视频、网上购物、选课、查分等。没有检索信息资源的意识,只有仅一小部分读者在使用数据库存学习。导致大量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优势也没有得到发挥。其最主要原因是推广和宣传工作不到位。

(三)主要用途与实际用途相背道而驰。电子阅览室的主要用途是帮助读者更加便捷、快速获得信息资源,为读者学术研究等提供便利。然而,实际情况是,一年当中对电子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时段也只有毕业生准备论文的那几个月,所占比例非常低。其它时间段,大多数读者都是凭兴趣而来,以上网聊天、娱乐休闲为主。

三、未来发展策略

(一)提高利用率。(1)从上网环境入手。上网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外部即电子阅览室室内环境,我们要营造一个温馨、干净整洁的学习氛围。不能与外面“网吧”相提并论。做到电脑、桌椅、地面干净整洁,室内通风、光线充足,适当放置绿色植物。提供免费用水。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可让读者在细微中感受到人文关怀,身心愉悦。内部即网络环境,要做到定期检查、更新电脑软件,及时了解、补充读者所需软件。过滤、屏蔽一些不健康或非法网站。以确保读者的上网安全。同时要制定电子阅览室使用细则,来规范读者日常行为。大家一起努力维护这个环境。(2)从加强读者检索电子资源能力入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者只能收享用一时,以后还是止步不前。如果掌握了其中方法便可无师自通。受用终身。对此我馆特此向院领导申请,在电子阅览室开设了《信息检索》这门选修课,主要教授学生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及技巧,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升检索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轻松获得学分。

(二)以人为本,创新服务。(1)为了节约读者时间,方便读者更准确获取网络资源。我们可以将电子阅览室现有数据库,通过分析、筛选、组织,进行资源整合。以PPT或视频形式向读者展示各类数据库的作用与功能。还可将视频放于每台电脑桌面,以便读者观看。(2)制造亮点,利用电子阅览室网络优势,根据读者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网络或纸质资源,例如建校几十年来校园图片、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优秀论文等,进行整合分类,组成专题建立特色数据库存。还可以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与其它友好高校或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合作,共享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全面信息。(3)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从被动变主动,以调查问卷或网上问答的形式主动了解读者需求。例如若读者不方便前来进查找资料,只需将题目、范围提供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便可以将读者所需资料下载打包,直接发送给读者。这样不仅节约了读者的时间,读者本身也得到了最大的帮助。

(三)加强宣传与教育工作。从头抓起,加强新生教育工作。每年都有大批新生走进图书馆,而对电子阅览室还处于比较陌生状态。那么我们就应该起到引导作用,树立电子资源的重要性,加强在读者心中的意识。(1)可以制作各种展板、公告栏或印发宣传册,向读者介绍电子阅览室的功能。还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在网上与读者交流,将最新资讯共享给读者学习使用。(2)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活动,请各数据库相关人员前来讲解使用技巧。或请一些优秀学生,现身说教,说说使用心得,帮助读者更深层次的了解使用数据库。(3)利用每年“4.23世界读书日”开展各类活动,增加与读者间互动。

结语:我们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拓宽服务领域,做到人性化服务,充分考虑读者需求。才能改变电子阅览室举步不前的现状,让图书馆“活”起来。创造一个温馨良好的学习场所,才能抓住读者。

参考文献:

[1] 刘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现代情报,2007(7).

电子网络环境 篇7

一、关于电子商务

1.主要概念和形式

电子商务在概念上主要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种, 在宏观概念上电子商务主要是指通过对新颖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对商业交易及电子技术的使用, 它主要和金融、税务等行业相关。在微观概念中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企业、金融和消费者在网上开展的具体商业活动。总而言之, 就是在当前网络的发生和快速发展中, 电子商务模式逐渐的形成, 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根据交易对象之间的差别, 电子商务的形式可以进行相应的划分, 电子商务主要可以划分为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相互间的电子商务, 以及消费者同企业相互间的电子商务等, 在上面所有形式中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最为迅速, 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数据之间的增值, 很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2.电子商务中信任的特征

站在市场营销的角度上, 信任主要指的是对某个人具有的信心, 对对方心里依赖的强烈意愿。根据以上对信任的定义, 通过分析可知信任主要有以下特点: (1) 信任是人的主观意愿, 个体间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程度的不同, 使他们有着不同的判断准则, 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种事物, 人与人之间的看法也是不一致的。任的非独立性, 信任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是存在于两者或是两者以上中的。此外信任还具有多维度性, 我们以电子商务中的购物为例进行研究可以知道, 客户对卖家的信任中存在于对服务态度、产品质量和价格、售后、物流速度等多个方面。 (2) 信任的传递是不完全的, 它的传递是有限的, 例如客户A对客户B存在信任, B客户对C客户比较信任,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保证客户A对客户C是完全信任的。作为信任传递方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信任传递机制也可以被称为信誉机制, 并且该机制是商务信息机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信任还存在单方面性, 也可以被称为不对称性。例如客户A信任客户B, 这不带表客户B对客户A就完全信任, 两者之间的信任并不是相互的, 就算两者之间是存在信任的, 但是双方相互信任的程度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二、建立信任模型

1.电子商务最初交易下的信任模型

在最初电子商务模型中, 用户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 相互不认识, 可以使用初始信任在初始阶段对信任度进行评判。初始信任在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中主要指消消费者在初次对电子商务网站进行浏览和访问后的信任程度。

建立消费者的初始信任的网络模型, 产生的主要作用是研究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网络环境的信任。在影响初始信任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个人认知、个性信任的倾向和制度的信任。

在个人的认知过程中, 想象控制过程和分类过程是最主要的两个变量, 想象控制过程指某个人在某个特定环境中放大或者是想象有害行为, 比如有的消费者在看到网络欺诈事件后, 直接性的认为电子商务就是靠不住的, 分类过程主要有声誉归类和定势判断。信任的倾向在电子商务中指对人性的信任程度, 信任的强烈指在电子商务中自身是愿意相信他人的, 希望能达到自己预期中的结果。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某人对当下网络环境的信任就是对制度的信任。

基于对电子商务初始信任网络模型的研究和分析, 对交易系统的信任是初始信任中最为重要的, 对于电子商务的网络优化问题关键在于解决交易系统的信任问题, 为电子交易环境的信任性进行巩固, 并不断促进电子商务中交易市场的活跃性。

2.对社会信任网络模型的建立

在没有发生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之前, 用户是不存在关联的独立个体, 但是双方一旦进行交易后, 彼此之间就存在了交易关系, 在双方的交易发生后, 他们又同别的交易者之间发生交易, 在交易关系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交易用户的社会信用慢慢得到建立。

我们来对社会网络信任模型展开描述, 模型中的节点代表的是每一个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的用户, 箭头表示的是电子商务中所发生的交易。假设在某次交易过程中, 由于用户是首次在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 因此对电子交易环境中卖家的没有一定的了解, 那么这个目标用户就可以借助卖家历史交易中的社交网络来对卖家的信用进行了解, 进而对卖家的信任度展开评估。在具体的评估中, 曾经与该商家产生过交易信息的节点可以被称作目标节点, 推荐节点是和目标用户有过直接接触的其他节点, 卖家在这样的形式下就能够获得陌生用户的信任估量和计算。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得知, 电子商务社会信任模型的建立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对社会网络模型实行优化的过程中, 要不断将不同的路径进行合并, 实现将目标用户转化为潜在用户, 并使得卖家获得相应的信任。

三、电子商务模型的具体优化

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实施优化的目的是为简化网络关系, 最大程度简化计算机的复杂程度, 使得信任网络中只存在源节点、目标节点和推荐节点。以上三类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优化计算。下面我们就社会信任网络模型作为例子, 根据个体认知方式和认知行为的差异对以下5种优化方法进行分析。

1.优化方法一

将社会信任网络中无论任何节点不直接到目标节点的路径去掉实际情况将这一类的目标节点主要可以被分为几种比较详细的情况: (1) 节点同目标点和源点没有关系, 它不会为信任网络带来某种价值, 以及在信任网络中产生信任的作用, 这些节点可以被直接删除。 (2) 节点同源点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是和目标节点之间没有关系。这类节点的存在不能实现对目标节点的推荐作用, 更不能为帮助进行信任传播, 它们也是可以被直接进行删除的。 (3) 节点同源节点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和目标节点之间也没有关系。这些节点具有一定的向目标节点进行推荐的作用, 但是其实现信息推荐的传递作用并不是直接性的, 由于对目标节点不存在任何作用, 因此也是可以被删除的。

根据优化的方法对上边的展开优化, 其中i1、i15、i16、i17对以上3种优化方式满足, 可以从上面的信任网络中删除。

2.优化方法二

如果信任节点存在关系时, 节点i2和节点i1、i3是相互连接的。于是i2是可以被看作是i1和i3的连接者, 但是它的信任作用十分有限, 因此可以将节点i2删除, 进一步对i1和i3进行定义, 在实施优化后, 优化结果, 一个信任度值在i1和i3之间形成。

3.优化方法三

假设信任节点中存在合并节点关系时, 节点i1主要在i2、i3、i4的建构下形成信任关系, 它们之间的信任度分别为tr1、tr2、tr3和tr4。合并优化以后信任关系节点在最后形成了一个i2的克隆节点, 简化了信任关系。

4.优化方法四

在信任节点有着分叉推荐关系时, 可以先对i3节点进行克隆, 优化该类节点之间的关系。在优化规则三和四中都是将单个的优化节点进行处理, 两种算法大致是相同的。

5.优化方法五

在两个节点间存在着情况比较复杂的多条网络, 在优化方式的作用下实现将多条路径进行合并的效果。在多条路径的组合形势下, 两个节点之间的信任都能最终得到。

最终得到的优化信任网络, 在实际证明下, 电子商务下的信任网络构造优化, 不仅可以很好的在总体上对原来电子商务信任网络下的优化, 且最大程度简化了信任网络的复杂性, 更好地揭示了信任网络的复杂特性, 并且对商务环境中的信任关系展开一定的解释。

四、小结

以上文章内容都是在结合现实生活关系网的理论认知和方法上, 实现对电子商务交易实体间的信任关系的确定为信任网络, 并对信任网络中的节点在其自身扮演的角色上进行分类, 将信任网中的节点主要分为源节点、目标节点、推荐节点和目标节点等。可信任网络的形式化描述模型, 在信任网络将亲情、朋友、工作伙伴等社会关系引入在传统的商务环境中, 可以很好地打击欺诈推荐等信任危害。互联网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因此电子商务交易中, 电子商务双方的交易中交易双方和主体之间的信任度的判定及考察都具有不确定性, 并且对电子商务的概念上进行藐视, 通过信任模式对模型进行优化, 为当下电子商务的信任传播和网络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甘早斌, 曾灿, 李开, 韩建军.电子商务下的信任网络构造与优化[J].计算机学报, 2012, (01) :27~37.

[2]曾灿.C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动态信任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王姣.网络团购中信任和感知风险对购物意愿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 2013.

电子网络环境 篇8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计产生的必然性

1、网络经济的崛起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促使网络会计产生

随着“网商时代”时代的到来, 开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商务以其高效性、方便性、透明性、协调性等优势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并使用。从而在企业管理中能够较好的实现数字化、实时动态处理、在线管理和远程处理。网络会计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会计信息共享, 加快会计账务处理和资金划转速度, 因此实现信息数据项目集中快速管理的网络会计顺势产生, 例如基于大型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平台的用友NC6已经规模化上市, 还有金蝶的K/3 Cloud, 是基于WEB2.0技术与云技术的一个开放式、社会化的企业管理网络服务平台。

2、日益完善的网络环境及技术支持使网络会计成为可能

周到的智能化会计服务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 为网络会计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企业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内外各相关主体和部门之间建立开放、实时的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流创造了条件, 包括企业各部门之间, 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 企业与银行、税务、审计、保险等部门之间的交流, 从而使企业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控成为现实。

3、会计工作电子化, 会计信息数据传递已逐步实现了网络化

网络会计是电子商务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运用了各种通讯工具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实质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日常会计工作中, 从账务的处理, 凭证的取得、填制到有关账项的调整, 再到最终会计报表的生成、财务报告的发布等均在网络上进行, 例如专门用于网络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XBRL, 本身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的可扩展财务报告语言。在网络社会化发达的今天, 网络会计已形成了网络的一部分, 也将此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简单地说, 网络会计最终让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数据采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及相关费用。最终目的是实现高利润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同时也对实现会计网络化信息化做了进一步的推动。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计目前面临的问题

1、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受到威胁

信息传递的无纸化便利了工作, 但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尤其是对于审核人员来说, 数字签名也有可能被人冒用或是篡改, 这无疑成了信息失真的最大问题。其次, 会计信息在进行网上传递的过程中, 造成会计信息完整性被破坏的主要是人为因素, 比如篡改会计信息的形式、内容、载体和流向、插入伪造的会计数据、删除有用的会计数据、颠倒会计数据输入的次序等, 破坏会计信息的方式不胜枚举。再次, 利用公共交换网的广域网传递企业财务数据的过程中, 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即使对于局域网来说, 也运用了广播传输的方法。因此, 也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 财务数据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2、电子商务会计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内部稽核和审计难度加大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会计系统使得内部控制的重点从传统的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和计算机的双重控制。电子数据形式储存的信息易受外界篡改、伪造, 数据源可靠性降低, 较纸质信息而言, 可供审计的线索减少, 导致传统的追踪审计已不再适用, 检查风险增大。加之在网络会计系统中, 许多不相容岗位相对集中, 增加了人为舞弊的可能性。而现在审计人员对网络技术的不了解, 传统的审计方式与现实情况脱节, 审计制度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等, 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做出正确判断。

3、网络会计理论和相关法律滞后

网络会计是信息化社会经济的产物, 其环境和目标对会计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会计实践迫切要求会计理论进一步丰富完善起来, 所以网络会计理论应摒弃传统, 逐步探索, 达到与网络会计实务的互动与发展。同时, 只有网络会计理论丰富了, 才能为网络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三、应对网络会计发展所要采取的举措

1、解决网络会计相关理论的适应性问题

建立电子商务会计基本理论对传统会计理论中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会计假设进行重新界定, 重新修订会计核算原则、程序规范等, 以适应电子商务条件下对网络会计的新要求。

2、确保电子商务会计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必须全面实现电算化;建成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通信网络;设立防火墙、电子密码系统;建立网上权威认证机构, 由专门的认证机构验证交易双方的身份, 并颁发安全证书, 持有安全证书才有资格进入电子商务会计系统;交易双方的电子数据通过认证机构并留下痕迹, 发生争议可由认证机构仲裁。

3、为电子商务会计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

借鉴发达国家保护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成功经验和制度,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建立一套加强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护的法律制度, 解决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各类综合性问题, 规范电子商务活动, 使其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 鼓励竞争, 防止垄断。包括电子商务活动法、计算机及网络管理法、电子商务会计法规、电子商务的税收监管法规等, 严厉打击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与金融机密等行为, 保障电子商务活动中电子数据的安全可靠。

电子网络环境 篇9

一、电子文件的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电子文件, 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与以往各种形态的文件、档案相比, 电子文件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 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

从远古的泥板、石刻, 到近代的纸质记录, 人类世世代代使用的都是人工可以识读的记录符号。人们可以在各种书写载体上直接写入或印刷各种信息生成文件, 也可以直接读出文件中的信息, 并理解它的意思。电子文件第一次使用了人工不可识读的记录符号———数字代码, 人无法直接识读和理解经过复杂编码的“比特”, 只有通过计算机特定的程序解码, 使之还原为输入前的状态, 才能识读它。

2. 系统依赖性。

电子文件的制作、处理, 以至归档后的全部管理活动都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才能实现, 不兼容的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生成的文件在交换使用时会遇到很大困难。当生成一份文件的软件、运行该软件的操作系统和硬件更新换代以至与原系统不兼容时, 我们需要保存老的系统, 或者进行一系列适应新系统的转换、迁移工作, 才能确保该份文件的可读性和可管理性。

3. 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

纸质文件主要承载文字和图形信息, 而电子文件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影像、声音等各种信息形式有机组合, 这种文件称为“多媒体文件”。多媒体文件图、文、声、像并茂, 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况, 从而强化了文件对社会活动的记忆和再现功能。在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文件中, 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都用二进制数字来表达, 它和文本文件一样可以在屏幕上显示, 可以输出, 并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4. 信息与特定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

自古以来所有文献形式的记录, 其信息都被固定在某一载体上, 成为不可分离的一个“实体”, 文献的使用、流传都是以这种实体形式实现的。而电子文件中的信息不再对原记录载体“从一而终”, 不再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固定实体状态, 而是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上同时存在或相互转换,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或扩展、缩小其存储空间, 可以改变它在硬盘上的存址, 也可以登上由电缆、光缆铺设的网络流向异地。电子文件中的信息是可流动的, 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安全运行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 安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只有安全, 人类世界才会顺利发展。这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是一样。曾有专家深刻地指出, 安全问题将是21世纪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作为信息产业重要内容的电子文件, 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有人说, 连信息都能上网了, 假若不能“安居”, 又何来乐业呢?这句话不无道理。

现阶段,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发达国家都在谋求电子政务, 我国也不甘落后。1998年,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政府上网”工程, 电子政务正式拉开帷幕, 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许多政府公文都在电子政务提供的平台上流转, 其中不乏机密性情报和重要文件, 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全。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保护策略, 这些情报或文件一旦被篡改或者泄密, 将会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 美国在2000年由于各种安全漏洞造成的损失中, 有30%—40%是因为电子文件的泄露造成的。2001年, 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就是恐怖分子利用网络策划、实施的。高达400多米的美国世界贸易大楼在一瞬间化为一片废墟, 造成数千人遇难。我国同样也面临网络环境安全问题。据我国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所做的调查显示, 现阶段我国有超过95%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到过境内、外各种黑客的入侵或袭击, 其中证券机构、金融机构是黑客袭击的重点。2008年1月, 我国某社保基金中心, 因为服务器的一次系统非正常死机, 导致文件备份系统损坏, 2006年之后备份的80多万份文档资料永久性丢失。2008年2月, 广东爆发了“资料门”事件, 众为公司以免费安装“亿家通”软件为借口, 盗取广州、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各地房地产开发商保存的300多万份业主资料。

从上述事件中, 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文件在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电子文件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窃取、丢失或恶意攻击, 备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可能会崩溃, 而且电子文件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计和弥补的。在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 很难想象百万或千万份文件会在顷刻间丢失或泄密, 然而现在却已成为事实。这一切都给电子文件的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势在必行。

三、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安全运行电子文件

从上文得知, 与纸质文件相比, 电子文件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主要是因为电子文件赖以生存的电脑与网络空间, 充满了不安全因素与隐患, 使得电子文件的真实与完整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要在网络环境下安全运行电子文件, 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从多方面综合入手。

1. 防止电子文件的变更与丢失。

要安全运行电子文件, 首先就得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一般来说, 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实现三个目标。 (1) 保密性。不能向非授权用户或过程泄漏电子文件信息和资源。 (2) 完整性。保证信息和资源不被非授权的用户或过程修改或利用。 (3) 可用性。当授权用户或过程需要时, 应保证信息和资源能够被使用。要实现网络环境安全的上述目标, 在防范策略上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 认证。验证用户的身份。 (2) 授权。依据用户的身份, 授予其对网络资源访问的权限。 (3) 访问控制。依据用户的身份, 限制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4) 记录。准确可靠地确定何人、何时、何地使用过网络资源。 (5) 审计。保存以下记录, 即谁、何时、何地做了什么, 以及何人、何时、何地被拒绝, 何原因被拒绝等。以上的步骤对于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 使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它实际上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 在网络网关服务器上运作, 在内部网与公共网络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 保护私有网络资源免遭其他网络使用者的擅用或侵入。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网络设备在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加强访问控制, 以保护一个网络不受来自另一个网络攻击的安全技术。它的组成可以表示为:防火墙=过滤器+安全策略+网关,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环境中, 通过它来隔离风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连接, 但不妨碍人们对风险区域的访问, 而且防火墙可以监控进出网络的通信数据, 从而完成仅让安全、核准的信息进入, 同时又抵御威胁性的数据进入的任务。

3. 采用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它通过信息的变换或编码, 将机密的敏感信息变换为难以读懂的乱码型信息, 以达到保护电子文件安全运行的目的。

采用加密技术可以确保电子文件内容的非公开性。电子文档的加密方法有很多种。在运行过程中通常采用“双密钥码”进行加密。网络中的每一个加密通信者拥有一对密钥: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加密密钥;一个是严格保密的解密密钥, 发送方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发文, 接收方只用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公开密钥向接收方发文, 而只有接收方才能获得这些加密的文件。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因此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解出原文来, 这对于运行中的电子文件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从而保护了电子文件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

4. 采用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是对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响应处理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 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提高了电子文件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 并分析这些信息, 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一旦发现, 立即采取措施, 从而从根本上保护电子文件的安全性。

总之, 在网络环境下安全运行电子文件, 一定要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还要对电子文件进行备份, 防患于未然, 使电子文件得到一个健康、干净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高敏.国内外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浙江档案, 2010 (9) .

[2]韩静.档案部门电子文件的安全技术保护初探[J].兰台内外, 2010 (4) .

电子网络环境 篇10

一、由电子文档自身特性所引发的安全管理问题

电子文档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一种数字化形式的记录, 具有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存储的高密度性、难以保持长期存取等特征。这就造成电子文档与实体文档在物理环境、载体特性、显示方式、保管条件、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使得传统的以实体文档为核心管理对象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电子文档的管理需求。如传统文档安全管理模式以事后控制思想为管理理念, 文件归档后才进行一系列档案化安全管理活动, 而电子文件则以前端控制、全程管理为管理原则, 在文件形成初期即进行档案化管理, 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传统文档安全管理模式以文档实体为保管核心, 而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要求不仅仅要关注电子文件载体的保护保存, 更要关注电子文件信息本身的长期保存与管理;传统文档安全管理模式关注实体鉴定, 而电子文档的易篡改性及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要求从信息本身出发关注电子文档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维护与鉴定;传统文档安全管理模式以提供文档实体服务为主, 而电子文档优越的数字特性, 使得文档服务转向信息挖掘与深度资源开发, 服务内容更为深入、丰富, 提供方式更为多样、简便, 却也更容易受到网络恶意攻击。

此外, 在对电子文档进行增加、删除、修改而重新组织电子文档的信息结构时, 可在未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况下完成变更且不留任何痕迹;电子文档涉及个人隐私以及国家机密, 倘若电子文档信息安全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不仅无法提供电子档案利用的高效与便捷, 而且会对国家战略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二、由网络环境所引发的电子文档安全管理问题

网络环境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依托计算机网络而形成的, 在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结合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以信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宽带、高速、综合数字式的电子环境, 具有连接形式多样化、虚拟性、开放性、数字化等特点。网络环境下, 电子文档信息安全不仅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计算机使用软件的安全和网络安全, 还包括抵御自然灾难、操作失误、系统软件运行故障和网络非法窃取文档信息等。从理论上讲, 一旦主机连接到网络上, 就面临来自网络的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特洛伊木马、线路窃听等安全威胁。因此, 网络环境的安全是网上电子文档信息安全管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由传统实体档案管理工作流所引发的电子文档安全管理问题

传统的实体档案管理工作流是在文件材料形成以后的工作流, 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若干环节;网络环境下电子文档信息管理工作流是以电子文件为管理核心的文档一体化的工程流程, 电子文件的形成、立卷、归档和实体化以及实体文件的数字化, 均在网上完成。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传统的实体档案管理工作流对电子文档进行管理将产生一系列安全问题。首先是实体档案管理模式没有记录电子文件的起源及其归属变化信息, 给真实性考证带来很大困难;其次是不能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移交, 造成许多有价值的电子文件的流失, 不利于保障电子文件群的完整性;再次是加大了档案信息管理中的信息著录量与档案数字化的工作量, 在实体档案的再次数字化加工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系列安全漏洞。

四、由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环境缺失所引发的安全管理问题

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环境不仅是指档案馆的技术部门, 还指从各个文件形成部门即立卷单位到档案部门联合构成的一个电子文件归档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包括从立法、理念到管理再到技术实现等各个方面。

1. 电子文档信息安全立法滞后,

法律体系不完善。电子文档信息安全问题, 不仅是属于计算机与档案管理技术范畴的问题, 更是属于法律范畴的问题, 只有通过立法, 建立健全与电子文档信息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 才能降低电子文档信息安全的防范成本, 从根本上维护电子文档信息安全。但是, 我国电子文档信息安全立法整体滞后, 相关的立法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立法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立法, 对电子文档信息安全的专门立法活动开展的较少。

2. 电子文档管理理念与管理规范尚未真正贯彻到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实践当中。

许多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只注重档案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开发, 只注重有多少档案馆建立了网站, 有多少档案进行了数字化, 而忽视了网络环境下电子文档的信息安全, 把信息安全的主要精力放在传统的防火墙型“看家护院”的工作模式上。国家档案局已经颁布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虽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本地区情况的具体规范, 但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这是因为档案部门并未将文档一体化、集成管理等现代化的电子文件管理理念真正融入到管理活动中去, 仅仅固守着传统实体档案安全管理理念, 缺乏管理模式变革、工作流程改造和技术实现的条件是无法使相关规范得到有效执行的。

3. 缺少完善统一的技术支持。

电子网络环境 篇11

【关键词】 B2B;网络经济;企业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031-02

1 B2B的概念

B2B(Business To Business),它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企业与企业,客户与买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的现代化的营销平台。它突破了传统企业间的交易要耗费企业的大量资源和时间的难题,让交易信息化、智能化、方便化等。B2B可以实现企业计算机网络销售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的公司形象的建立(B2B设立的注册单位机关审核,实施企业全方位的量化),到企业产品的选择(B2B平台采用人工信息审核机制,对各各企业产品信息做到规范管理),到签单和交货、打款(B2B应用了第三方支付,保证企业双方的利益),到最后的服务。B2B使企业之间的交易减少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网络的便利及延申性使企业扩大了活动范围,企业发展跨地区跨国界更方便,成本更低廉。

2 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是一Internet为载体,把虚拟的网络于经济学结合起来,用网络的模式来反应经济的发展状况,用经济学的理论做指导,构建起来的网络经济模式的框架。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化经济,它正在形成和迅速建造未来的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离开实体经济,而且扎根于实体经济。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是网络技术的经济产物,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类以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网络经济的发展,将有利于消除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起到有效利用经济资源和减少投资风险的重要作用,将为我国的经济更加有序合理和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3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3.1 对企业产品销售定位的影响

在传统的企业生产中,企业的规模决定了企业产品数量,产品数量的多少影响企业的效益。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仿品”不断涌入市场,而且因为价格的优势,市场正逐步夸大,部分区企业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的地位有所动摇,这势必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思考,实际上不是产品出现问题,而是对产品终端消费者的定位出现问题。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企业的规模和资本,而是要看谁最先提供给终端消费者所需的商品或服务。企业发展科学技术要把技术研发看成是工具与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企业的目的。

3.2 对企业产品经营模式的影响

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是从产品的选择开始,包括制造商对原料的选择、销售商多产品的选择,这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从过去东奔西跑的考察、选样,到如今的网络交易,改变传统企業的经营方式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3.3 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方向,基于企业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开发出来,使得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发生重大变革。企业信息化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形成高效、协调和及时的工作氛围;其次利用计算机网络寻找客户、扩大销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职能;再次对产品的生产实现电子化管理的高效运作,实现了生产链与供应链的无缝对接,使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

4 网络经济下B2B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4.1 改善企业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产品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企业产品的市场调查以及产品销售的数据采集,对企业而言尤为重要;企业的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循环系统,统计数据表明,企业供应链可以耗费整个公司高达25% 的运营成本。由此可见,做好产品生产链的市场调查以及降低供应链耗费,对企业提高率有重要影响。网络经济下B2B电子商务,借助Internet网络资源,能及时的收索到产品销售的最新动态,同时通过网上认证的识别,准确的选择企业的供货、分销、运输和其他贸易合作伙伴,建立高效全球供应链系统。这样在企业的生产中降低库存量,在供应上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4.2 增加企业在“电子集市”中的商业交易机会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电子交易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采取了产品的网络化销售,这种现代化的企业“电子集市”,也成为企业青睐的新的销售模式。一方面,它可以针对性快速的获取商业信息,并形成企业与企业(B2B)间的网络互动机制,在低成本运营中,提高了企业营运效率。另一方面,它能帮助企业有效的拓展市场,B2B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企业可能通过它来回避自身的劣势,随时随地争得自己的市场。“电子集市”将是未来商业活动的发展模式。Internet的无国界和无时限的特点为企业提供了理想和低成本的信息发布,商业机会因此大大增加。

4.3 发展网络经济B2B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网络经济B2B电子商务的发展下,企业树立了以物流供应链思想为指导强化物流管理的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打造除了企业物流的运作与管理新体系。网络技术改变了企业的成本结构,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电子商务为企业开拓了市场营销的界面,使企业在开放的市场中对自己产品做到有效的宣传,改变了企业业务运作模式提升了企业间业务无纸化合作关系,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网络电子商务将贸易社会视为一个有机体,当把视野从单个企的供产销扩展到整个行业之后,又将继续放宽到整个贸易会中的所有企业组织包括供应商、运输商、分销商、银行等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国际经济组织等,这将使企业在一个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市场上与外界交往。

5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时代背景下,发展网络经济是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竞争力的战略的必然选择。企业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和态度将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因此作为企业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准备,为企业网络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我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大力加强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互动服务平台;②形成安全、高效的网络经济发展技术保证系统,定期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方案及网络推荐会;③加大网络经济法治力度,健全网络经营信用体系,为企业安全放心的网上交易提供法律保证④开展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与发展的报告,开展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培训工作,为企业高效率网络管理销售提供保障。

6 总结

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企业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建立,已不在是单独的网络的买卖者,更多的是体现给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上,在当今产品生产分工明细的情况下,任何一家企业,不论它具有多强的技术实力或多好的经营战略,都不可能独自生存,更不可能单独实现企业B2B模式。而恰恰相反的是B2B电子商务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行无阻的特点,为企业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在市场、产品或经营等方面建立互补互惠的合作,形成水平或垂直形式的业务整合的平台,实现了企业朝着更大的规模、更强的实力、更经济的运作而努力的运筹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朝民.网络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姜旭平.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电子网络环境 篇12

一、充分认识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 发布了有关的法规, 以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2000年1月, 国家保密局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已开始实施;2000年3月,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计算机测评中心宣告成立;2000年4月, 公安部发布了《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2000年7月, 我国第一个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在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2000年10月, 信息产业部成立了网络安全应急协调小组,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主办了“计算机网络应急工作企业级研讨会”, 这一切都反映出我国对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 以及努力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提高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水平的决心。

二、营造良好的电子档案存放环境

(一) 保证电子档案载体的物理安全。

通常情况下, 电子档案存储在磁、光介质上, 这样就必须创造一个适合于磁、光介质保存的温湿度环境。电子档案存放环境要求温度在14~24℃之间。这样的温度可以防止电子档案的介质变脆, 避免老化。电子档案的环境湿度应在40~60%之间。这样的湿度可以防止磁带、磁盘的膨胀与变形, 避免变脆易碎。电子档案存放的载体应直立排放, 避光、防尘、防变形, 同时要远离强磁场和有害气体。

(二) 确保电子档案内容具有严谨的逻辑。

电子档案采用最新技术与方法, 尽量保持内容格式编排上的一致。电子档案要按所依赖的技术及数据结构和相关定义参数进行保存, 并可以采用先进技术加以转换。

(三) 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

电子档案以原始形成的格式进行还原显示。要求保存电子档案的相关支持软件和整个应用系统进行妥善保管, 这样就能够使电子档案按原始的面目进行显示;或者保存原始档案的电子图像;或者保存电子档案的打印输出件或制成缩微品。保存的电子档案应容易理解, 保存电子档案的内容应尽量避免被人不完全理解。因此, 为了使电子档案便于理解, 在保存电子档案时, 应保存与档案内容相关的信息, 例如:元数据、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关系, 电子档案名称、存储位置;与电子档案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等。

(四) 对电子档案载体定期进行有效地检测与维护。

电子档案载体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 应定期检测保存的电子档案载体, 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在对电子档案定期检测时, 应考虑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检测方式, 保证样品数量高于10%, 检测的过程应注意电子档案载体的外观, 查看其是否有损坏或变形, 有无霉斑等;在对其进行逻辑检测, 应使用专业检测软件进行读写校验, 在遇到出错的载体, 应及时进行修正, 保证检测的操作规范, 不能出现人为损坏。

三、采用先进的技术防护手段

(一) 采用先进的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网络信息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其安全性, 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包括信息加密技术、安全认证技术、安全交易议等内容的信息安全机制作为保证, 来实现电子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交易者身份认证技术, 防止信息被一些怀有不良用心的人窃取、破坏, 甚至出现虚假信息。

(二) 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在主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 能对病毒进行定时或实时的病毒扫描及漏洞检测, 变被动清毒为主动截杀, 既能查杀未知病毒, 又可对文件、邮件、内存、网页进行实时监控,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防火墙是硬件和软件的组合, 它在内部网和外部网间建立起安全网关, 过滤数据包, 决定是否转发到目的地。它能够控制网络进出的信息流向, 提供网络使用状况和流量的审计、隐藏内部IP地址及网络结构的细节。它还可以帮助内部系统进行有效的网络安全隔离, 通过安全过滤规则严格控制外网用户非法访问, 并只打开必须的服务, 防范外部来的服务攻击。同时, 防火墙可以控制内网用户访问外网时间, 并通过设置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 防止IP地址欺骗。更重要的是, 防火墙不但将大量的恶意攻击直接阻挡在外而, 同时也屏蔽来自网络内部的不良行为。

(三) 使用路由器和虚拟专用网技术。

路由器采用了密码算法和解密专用芯片, 通过在路由器主板上增加加密模件来实现路由器信息和IP包的加密、身份鉴别和数据完整性验证、分布式密钥管理等功能。使用路由器可以实现单位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互联、隔离、流量控制、网络和信息维护, 也可以阻塞广播信息的传输, 达到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彦强.对网络时代电子文档管理的挑战及安全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3.06

[2] .赵鸿雁.论文档工作现代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1

[3] .李丹.关于电子档案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 2009.17

上一篇:居民生活质量下一篇:发挥幼儿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