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企业(通用12篇)
主体企业 篇1
2011年年,我国全社会的研发经费达到8 610亿亿元元,我国科学家的论文被引引用用数数上上升升到到世世界界第第七七位位,有效发明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三,技术交易额更是达到4 760亿元亿元。
但但是是,“阳光”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同同欧欧美美发发达达国国家家相相比比,我国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确立,创新新资资源源分分配配不不合合理理,没有向企业聚集,企业创新能力还很薄弱。
其其实实,中国认识企业的作用,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在在计计划划经经济济年年代代,企业一部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一部分成为为国国家家的的“车间”。能动性消失的结果,是效率低下和商品短缺。
在在放放权权让让利利、承包制、中小企业民营化、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步改改革革以以后后,中国的面貌和前30年年相相比比,才有了河东河西之变。
但但人人们们对对企企业业性性质质和和作作用用的的认认识识,远未完全到位。模糊、错误的观念,仍仍然然制制约约着着企企业业改改革革进进程程。尤其是在处理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上,越位、错错位位、缺位的现象根深蒂固,花样翻新,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
现现实实条条件件下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即科技怎样支支撑撑和和引引领领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特别是产业变革。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第一点,就是要让让企企业业成成为为技技术术创创新新的的决决策策者者,成为研发服务、研发组织活动和研发成果推广广应应用用的的主主体体。
只只有有将将企企业业作作为为科科技技创创新新的的主主体体,才能解决技术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才才能能使使调调结结构构、转方式落到实处。
要要让让企企业业成成为为创创新新的的主主体体,政府的角色非常关键。一定要认识到,“少即即是是多多”:少一些赤膊上阵、与民争利,就为企业多腾出一些生存空间;少一些些对对经经营营的的管管制制、干预,企业就多一些自由竞争的平台;少一些税费,企业就多多一一些些休休养养生生息息,多些研发的余裕和从容。
但但少少做做并并非非不不做做。政府培养不出乔布斯,但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培育适合““苹果”生长的环境;政府不能代替企业,但可以拆除垄断的藩篱,通过竞争争淘淘汰汰被被掩掩盖盖的的低低效效率率;政府不擅长研发,但在市场主体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入的的基基础础研研究究、公益研究等领域,政府又必须出手。
现现在在我我们们又又站站在在变变革革时时代代的的门门槛槛上上,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用开创性性的的技技术术进进步步改改善善人人类类福福祉祉,这是民族复兴的呼唤,也是民族走向光辉未来的的希希冀冀。
主体企业 篇2
1.什么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依法履行的法定职责。
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涵是什么?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基本内涵是“五个应当”。即: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应当达到的行业标准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容是什么?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要内容是“九项责任”,即:设备设施保障的责任、机构人员落实的责任、规章制度落实的责任、安全费用提取和保证安全投入的责任、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宣传教育培训的责任、应急救援的责任、严格执行行业安全标准化的责任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4.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责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也应承担“九项责任”,即: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各级班子的“一岗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负责按行业部门要求抓好企业标准化建设,确保按期达标;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负责保证本单位安全费用足额提取和必需的安全生产投入足额到位;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机构和人员配备;负责定期组织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及时督查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抓好事故隐患的第一章“指导思想”,强调要落实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第三章“要强化管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提出了五条落实主体责任的要求。2005年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确定了12项治本之策,第九项规定“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国发23号文件第一条就提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防治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的决定》(渝委发〔2009〕14号)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了明确的要求和部署。《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0〕2号)、《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渝府发〔2010〕3号)也强调了这个问题。
8.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遏制事故有什么作用?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好,仍然是当前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全国发生的50起重特大事故都是责任事故,我市已经发生的29起较大事故和37起未遂重特大事故,也基本上是责任事故。这些责任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只有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法定代表人、实际投资人责任到位,才能确保企业安全投入、管理到位,才能有效减少和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9.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标准化、分级监管三者有什么关系?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法规赋予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定性、强制性义务,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企业依据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的自律性、规范性活动,是企业必须抓好
考核和责任追究等,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解决一些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3.市政府〔2010〕93号文件的“五个统一”是指什么?
“五个统一”是市政府〔2010〕93号文件的主要特点,即:继承与创新的统一;高度重视与严格要求的统一;治标与治本的统一;企业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的统一;当前与长远的统一。
14.与国发〔2010〕23号文件相比,市政府〔2010〕93号文件有什么创新举措?
重点行业领域增加了消防,为“9大重点”;在“8个更加”的基础上增加了基层基础,为“9个更加”;创新措施上增加了安全监管人员职业化改革试点、企业预警机制,为“12大创新”。
15.市政府〔2010〕93号文件进一步强化了哪些方面?
“12大强化”,即:开展企业主体责任行动、安全标准化、队伍建设、加强监管力度、职业危害防治、属地管理、严格执法裁量权、专业人才培养、责任追究、基地建设、舆论监督、项目审批。
16.市政府〔2010〕93号文件进一步重申了哪些方面?
“12大重申”,即:基层基础、隐患整改、“一岗双责”、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重点行业监管、监察执法、安全规划、强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发挥中介作用、事故处罚、目标考核
17.贯彻落实市政府〔2010〕93号文件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总体要求是: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执行好。具体而言,要深
和安全管理办法。
22.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挂钩联动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规定要将安全生产等级评价结果,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考核依据;对发生重特大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事故的,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23.在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建设方面有什么要求?
要求加强以公安消防、武警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以重点企业为依托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乡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村居义务互助救援队伍建设。要求依托大型企业和专业救援力量,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加强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24.对现场紧急撤人避险有什么规定?
建立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25.在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核准方面有什么要求?
把符合安全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矿山以及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严把安全准入关。
26.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规定提高赔偿标准,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工亡补助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
规定对企业“三超”组织生产的、无企业负责人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等,要求按有关规定的上限处罚。事故查处结案后,要及时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33.如何扩大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
提升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办学水平,组建安全生产职业技术学院,支持高等院校和高职、中职学校设置安全工程类专业,逐年扩大采矿、机电、地质、通风等相关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推进集约化安全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
34.如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建立各级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年度逐级述职制度。按照《重庆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市政府令第 225 号)规定,严格追究生产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加大对发生事故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以及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强化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工作不力的责任追究。
35.如何进一步加强科研与产业研发?
加快建设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把安全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作为安全产业加以培育。大力发展安全装备融资租赁业务。
36.如何进一步强化举报监督?
制定《重庆市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举报奖励办法》,开通全市“12350”举报投诉电话,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以及生产安全事
校车、摩托车和乡村道整治力度。实施煤炭资源整合重组,推进矿井机械化、自动化建设。实施建筑领域远程电子监控和现场动态监管。加强对高层、地下和其他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开展消防设施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集中进入化工园区;强制推行紧急停车、自动连锁、联网监控等技术装置;建立集“交易、储存、配送、回收”于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
42.如何强化安全生产监察执法?
强化事前预防性执法,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严肃查处事故。进一步规范实施委托乡镇安全执法并提高执法能力。
43.对淘汰落后技术产品有什么要求?
加快制订完善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措施。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予以强制性淘汰。
44.如何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作用?
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和事故多发企业安全管理、技术服务托管模式,推动安全生产评价、技术支持、安全培训、技术改造等服务性机构的规范发展。
45.如何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
发生重特大事故或一年内2次以上较大事故以及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银行信贷、证券融资等。规模以下的小煤矿、小非煤矿山、小危化、小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
149.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通过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赋予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特别是企业在主体合法、设备设施、安全投入、机构人员、规章制度、宣传教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共性部分“八个方面”和行业特殊要求(行业标准化)的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对企业安全评级,实施分级监管,强化激励约束,促使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做到“依法生产经营,维护员工权益,保障安全条件”,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50.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到2012年底,A级企业占总数的30%以上,B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0%以上,高危行业、重点行业(领域)C级企业不超过20%,不存在D级企业。
51.我市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范围是哪些行业? 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实际,第一轮行动选择“9个重点”,即: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民用爆炸物品、冶金、消防等9个行业(领域)开展,其他行业(领域)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实际部署推进。
52.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如何开展?
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重庆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评估细则》,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量化考评。通过对企业安全现状进行级别评估,针对不同级别的企业实施分级监管、重点督促、治理隐患、整改提升。
390分。
58.《评估细则》公共部分对机构人员有什么具体要求?
主要评估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和责任制的健全情况。该部分占50分。
59.《评估细则》公共部分对规章制度有什么具体要求?
主要评估企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制度执行和社会监督等内容。加重了12项基本制度完善、现场管理和领导带班等考核分值。该部分占40分。
60.《评估细则》公共部分对教育培训有什么具体要求?
主要评估企业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全文化建设等内容。加重了培训计划、培训经费、主要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的考核分值。该部分占80分。
61.《评估细则》公共部分对安全管理有什么具体要求?
主要评估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订立、作业现场和作业行为管理、相关方管理、安全生产检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安全绩效等内容。突出了安全检查、职业危害、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等的考核权重,这些也是防范事故的关键环节。同时,对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重大隐患的,直接评定为D级。该部分占140分。
62.《评估细则》公共部分对应急救援有什么具体要求?
包括应急救援和事故管理两大内容。主要评估企业应急机构、队伍、装备、预案、演练的落实情况以及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等内容。对迟报、52012年12月全部通过评估验收。分宣传发动和级别评定、、分类整改、考核验收三个阶段进行。
70.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步骤是怎么划分的?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宣传发动、隐患整改、级别认定;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实施升级计划、分类整改;2012年6月至12月,考核验收。
71.如何实施评估定级?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级别评估由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采取“企业自评申报,乡镇(街道)初审分类,区县行业主管部门或安全监管部门评估确认”的评估程序进行。中央在渝和市属重点企业由区县行业主管部门初评后,送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评估定级。这里要特别注意,督促企业认真对照《评估细则》逐条逐项进行自查自评,并按照边评、边查、边整、边改的原则,加大安全投入,排查安全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等级。
72.评估定级如何分工?
企业负责开展自查自评,抓好整改落实;乡镇负责全面调查摸底,根据企业自查自评情况进行现场比对、初审、上报;区县政府负责建立工作机制,检查、督促推进落实,进行现场复核;市级部门负责制定本行业特殊要求,指导督促区县开展,实施分级监管。
73.对企业如何实施分级监管?
对企业实施分级监管,A级抓巩固,B级抓提升,C级限期整改,D级挂牌督办,从监管密度、强度上实行不同频次的监督检查。区县行业主
7别、完善建章建制、制定升级计划。
78.中央在渝及市属重点企业如何实施评估分级?
中央在渝和市属企业(集团)的安全级别评估,始终以最低一级生产经营单位的平均得分为定级依据,按照管辖范围逐级确定。以能投集团为例,假定其下分别由分公司、子公司等五级构成,每一级的得分均由第五级(最低一级)生产经营单位的平均得分为定级依据,按照管辖范围逐级确定。
79.企业分级评定完成后如何调整级别?
企业分级评定完成后,结合安全检查或对主要负责人安全业绩考核,视企业的安全现状和标准化限期达标情况,决定是否调整其安全级别,如须调整,则按规定的程序调整和确认。对企业自评申报升降级的,由区县行业主管部门核定升降级;在日常检查督查中发现A、B、C级企业达不到安全条件或者降低安全标准的,立即予以降级处理,直至降为D级;凡是被降级的企业,一年内不得提出升级申请。
80.《评估细则》的评估项目得分怎样计算?
各评估项目扣分至零分为止,不计负分。没有涉及的评估项目,按缺项处理(不能单纯认定为该项得分),在评分栏中注明“缺项”。实际得分乘以1000/(1000-缺项分)的系数,为评估最后得分。即:评估得分=实际得分/(1000-缺项分)×1000。
81.如何推进当前第一阶段的工作?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二是成立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专门工作人员,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检查、信息管理等工作;三是选定示范企业,9隐患排查治理、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员工安全素质建设等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85.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一年强化、两年突破、三年攻坚、四年巩固。到2012年,确保全市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400人以内,较大事故控制在40次以内,重特大事故控制在2次以内
86.基层基础“三个能力”是指什么?
基层安全监管能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基层组织领导能力。87.基层基础“三个重点”是指什么?
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88.基层基础“五大保障”是指什么?
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科技保障、安全文化保障、监察执法保障、应急救援保障。
89.安全生产“三大经济政策”是指什么? 企业安全费用提取、风险抵押金、安保互动。90.我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工作目标是什么?
立足“加快”,着眼“率先”,力争到2015年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基本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安全保障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到2012年基本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
91.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举报电话是什么? 举报电话是:12350
1安全生产“三同时”是指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和设施时都必须同时安排安全生产设施的建设,做到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篇3
如何激发国企的内生动力、如何把握各方利益平衡、如何定位国资委在改革进程中的角色、如何落实中央对国企改革的新要求……不仅是肖亚庆在记者会上遇到的“刁钻”提问,更是国企改革向纵深挺进过程中亟待攻克的难题。在历时70分钟的记者会上,肖亚庆逐一作了祥细回答。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副主任黄丹华和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出席记者会,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
国企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就在前不久的3月7日上午,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还特别指出,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要求以改革促发展,并对国企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要求。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顶层设计的文件已经出台,标志是“1+12”个文件印发,国企改革框架已搭好,改革措施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比如:关于国有企业分类,已经有12个省把分类工作落实到了具体企业。比如重组,去年也向大家通报了,中央企业有6对12家企业完成了重组,这个效果现在看已初步显现。还比如:下放、精简各种审批权力,各省、市国资委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都下放了一些权力。国资委自身也在下放权力,经过清理,取消、下放了20多项审批权力。其他的我们还在清理当中,随着清理的推进,随着改革的进展,该放下去的一定要放到位,该取消的一定要取消。
肖亚庆指出,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初步进展。比如: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开展了多层次的试点,比如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的试点,国投、中粮集团两个公司都进行了试点。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他们的积极性也比较高,试的效果也不错。比如: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的试点,我们在国药集团、中国建材、中国节能、新兴际华集团开展了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真正把权力放在董事会,特别是新兴际华集团的试点更先走一步,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所以总经理压力很大,经理班子压力也很大,因为有任期制,在原有基础上,在考核的问题上往前进了一步。这在中央企业的集团层面还是第一次。
今年九项举措推进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
肖亚庆指出,今年国资委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同时要研究一些规范性文件,使得我们的改革政策更加具体、更加可操作、行之有效。二是要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三是要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资委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理清。四是完成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五是加大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力度。我们现在还有一些企业不是公司制,以《企业法》注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大股权多元化,包括积极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六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七是推动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优化布局结构。去年6对12家中央企业重组,效果不错。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八是要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九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
国企改革需要担当精神
深化国企改革,我们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坚韧不拔,推进国企改革各项工作。肖亚庆指出,必须把改革做好,这是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者现在的心情。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的看,中央企业的负责人对改革还充满了热情,克服困难的决心也很大,对改革取得成效的信心也很大。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极个别的人、极个别的管理者对改革可能认识不到位,可能有极个别的人对改革的困难遇到了阻力,担当精神不够,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这是个别的。对于这些个别的人,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先出清。
强化国资委自身改革
针对国资委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肖亚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转变、两个清单、三个归位”将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一个转变”就是要把国资委定位从管企业为主转到管资本为主。这个转变过程,需要各种规范。“两个清单”就是要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上下功夫。国资委将根据自身职责定位,清清楚楚地列出来要管哪些,让企业知道,也要让社会各界知道。同时,要弄清楚哪些是不该管、不能管的。比如:在企业运行经营方面,今年要加大力度推进董事会建设,真正放权让董事会在企业运行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做到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坚决到位;不该管的要退出来,让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三个转变”就是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
肖亚庆强调,国资委自身的改革是一个关系全局的要点,对国资委自身的改革,我们坚定不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该管的坚决去掉,同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正在研究,以适应改革的要求,以完成改革的任务。
用市场化办法推动央企重组
目前106家央企仍存在大量同质化竞争、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重组整合。肖亚庆表示,现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产业结构偏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也很重,央企重化工领域资产总额接近70%。央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主动作为。
肖亚庆指出,要抓好“三个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对于国家战略需要、央企有优势的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航空航天、核电、高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等,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央企长期亏损和资不抵债的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大处置力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nlc202309022341
针对“三大油”存在业务重叠的现象,肖亚庆说,这一问题在各个领域企业中都存在,是下一步改革需要完成和解决的问题。此前移动、电信和联通共同出资建立了铁塔公司,共享技术资源,既减少浪费,又提供了良好服务。下一步其它领域中央企业也要努力消除各个纵向、多余的环节,用市场化办法消除横向隔阂,使内部效率更加提高,既搞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也在同行业间做横向整合,使资源能够共享、服务更加优质、价格能够降下来,使企业运行更加顺畅。
央企要压缩层级提升运转效率
原油价格去年下降4.7%左右,钢铁等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度下滑,受此影响,央企整体利润出现负增长,负增长6.9%。外有经济下行的压力,内有自身体制机制、管理能力与新常态不适应的地方,106家央企该如何改革?
肖亚庆指出,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也使国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国企的改革不是把企业搞弱了、搞小了、搞僵化了,而是进一步在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上下功夫,使国有企业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发挥。
肖亚庆强调,中央企业有106家,但是从企业自身来看,现在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管理能力,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现在企业的管理层级还比较多,四五级的大部分都是,还有更多层级的,不改怎么行?肯定要改。我们看一看优秀的跨国公司,再看一看优秀的民营企业,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跑在前面。国企的管理者自己就讲:“我们要和他们比,要和他们一起在市场中竞争。”内生的动力要产生,必须要改革,要压缩层级。目前看中央企业的管理层级仍比较多,必须对此要进行改革,压缩管理层级。
国企改革要保障员工利益
任何改革涉及到职工利益时,要稳妥地处理好。肖亚庆强调,深化改革,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得到平衡发展,特别是要保护员工的利益。作为国有企业,作为央企,更应该是这样。上世纪90年代的情况和现在大有不同,我们几位在上世纪90年代可能都在企业,经历过那一轮的改革,我想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现在的底子比原来厚实多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企业管理者经历过几轮的市场波动以后,对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处理好企业发展、员工利益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关系,把握的能力、掌控的能力应该说都日臻成熟。所以,保护员工的利益始终是下一步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兼并重组,尽可能少破产,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
去产能关键在创新
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产业结构偏重,相当数量的企业都处于产能过剩,央企该如何担当去产能的重任?肖亚庆介绍,央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很重,应主动作为。
一是要抓好“三个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对于国家战略需要、央企有优势的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央企长期亏损和资不抵债的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大处置力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二是要讲“三个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虽然央企的创新实力很强,成果也很多,比如:去年全国科技大会授予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特等奖几乎都是央企获得的,奖项总数的34%是央企取得的,但是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再比如: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使得央企的商业模式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再比如:创新驱动,大企业如何开展“双创”,如何把“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做好,如何在“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大战略中,让央企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方面都需要我们在管理、技术、甚至在商业模式上有新的创新。
三是抓好“三品”:品种、品质和品牌。这方面央企要率先带头。我们现在产品不少,种类也不少,但是精品不多,品牌更少。我看了一下,国际品牌集团评选的品牌100强当中,央企现在还没有,世界品牌实验室2015年的世界500强中,央企只有11个,而央企进入世界500强的有47家。从老百姓需求来看,很多质量、品种远远满足不了,也包括央企从事的行业所提供的服务。这方面就是我们的潜力,要把这个做好。
(责任编辑:李 直)
企业财务主体理论研究 篇4
一、财务主体一元论
倪静 (1998) 在其《对企业财务主体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企业是财务主体的观点;张捷飞 (1998) 在其《财务主体不等同于财务管理主体》一文中也指出企业的股东、董事会等均是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管理运作, 故其只能称之为财务管理活动的主体, 能称为财务主体的只能是每个独立的企业;伍中信、贺正强和梁栋在《财权分层理论与财务主体一元性》 (2005) 一文中以财务主体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 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作为财务主体是不适当的, 因其承担的管理责任使得他们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 只有企业本身才是真正的财务主体。在该文中作者主要是从两权分离和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界定财务主体的。因为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企业的治理层往往会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称为管理者, 所有者这种双重身份使得“所有者财务”或“经营者财务”出现交叉重叠的部分, 主体范围界定不清。另外, 在两权分离后, 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并不大, 因而财务主体只能是企业本身;同样地, 王跃武 (2005) 在其《论财务主体一元性与财权主体多元性》一文中首次提出自己对财务主体的看法即财务主体只能是企业自身。而后又在其《财权、财权主体与财务治理: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 (2009) 一本中以财权理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认为在该理论的解释下, 财务主体必定具有独立进行财务运作、展开并有效配置其拥有或控制的财务资源并使之实现保值增值的能力, 而这是以拥有独立而完整的财权做为前提的, 因此, 企业财务主体是唯一的, 就是其自身。
针对该观点, 有学者虽同意财务主体是一元的, 但却认为一元应该是动态的, 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杨君伟。他在其《动态的财务主体观》 (2002) 一文中指出, 在正常情况下经营者应该承担起财务主体的责任, 因为所有者的主要职责并不在于参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决策, 而是选择和激励经营者为企业创造价值, 而这一行为不属于企业财务活动范畴, 故所有者不能称之为企业的财务主体。在非正常情况下, 财务主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此时所有者可能成为企业财务主体, 并且其认为经营者和所有者不能同时成为财务主体。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在正常情况下, 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企业所有者除了监督职责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参与企业的决策, 因为经营者毕竟只是企业的受托管理者, 不拥有企业资本的所有权, 这就会致使他们的经营战略方向与所有者的目标背离, 所以所有者必须要参与经营者的决策活动, 以防止自身拥有的资产的流失。其次, 在非常态情况下, 作者认为债权人、雇员均不可能成为企业的财务主体, 理由是当债权人或雇员控制企业时, 企业处于破产状态, 不可能正常运转, 企业自然不存在财务活动, 也就没有财务主体的必要了。照此说法, 在非常态情况下, 再谈论财务主体已没有意义, 那所有者自然也谈不上是财务主体了。
二、财务主体二元论
财务主体的二元论主要是站在财权分割的理论基础上, 认为财务主体具有双重、并列的特性, 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具有不同目标的企业财务主体。
刘贵生 (1995) 在《论产权结构与财务主体》中以财务分配权的归属为理论出发点来探讨财务主体问题。若企业的性质为独资、合伙性质, 由于其产权与资源所有权归于一处, 其财务主体是一元的;而在股份制企业, 企业的产权虽是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但却是独立存在的, 故公司本身便是一个独立的产权主体, 即财务资源分配的主体。但由于企业法人和原始产权主体均享有企业财务分配权的一部分, 因此成就了公司所有者集团或股东集团成为股份制公司的另一财务主体。
高严和毛丽华 (1998) 在《论财务主体与财务改革》一文中认为, 财务主体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财务主体是资本的终极所有权持有者, 第二财务主体是资本的法人财产权拥有者。但是对于这两个财务主体的职责、关系以及如何区别, 作者并未进一步进行阐述。而程宏伟 (2003) 在其《企业财务主体的主导性与从属性分析》一文中, 从财务治理和如何决策的角度出发, 分析认为财务主体具有主导性、从属性之分。
干胜道 (2002) 在其《两权分离与财务主体的二元性研究》一文中认为, 在两权分离制度下, 所有者为了自身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和实现, 必须要对所有者财务主体进行定位, 企业的财权必须要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进行分割。在其《论财权分割与财务主体二元性》 (2006) 一文中, 针对王跃武《论财务主体一元性与财权主体多元性》一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企业是由契约而构成的一个结合体, 这个结合体本身不具备产权主体的条件, 自然也不能成为财务主体, 而能成为财务主体的只能是、必须是掌握企业财权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他们也是对企业投入要素的签约人。
杨君伟 (2007) 在其《二元财务主体下的财权动态安排》一文中认为由于出资者和经营者自身能力不同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原因, 企业的财权安排呈现动态性。不同于其《动态的财务主体观》的一元动态的观点, 杨君伟在该文中认为企业的财务主体的本质是二元性, 即出资者和经营者财务并存, 但作者并未对自己这种观点的变化做出解释。
三、财务主体多元论
汤谷良 (1997) 在其《经营者财务论 - 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一文中纵向的按管理层次对企业财务的作用程度和影响对财务主体加以划分为三类, 分别是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 并强调这其中的精髓是经营者财务。
张兆国 (1997) 在其《试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主体》文章中, 通过研究认为财务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 并且应该从企业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划分。即在纵向角度分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四个财务主体, 在横向角度划分是在这每一个财务主体下按照分权管理原则、从上到下可以细分为多个具体的财务主体。
刘丽花等 (2008) 在《多元财务主体下财权动态配置探析》一文中, 认为多元化的财务主体观点 (即将财权主体纵向分为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人) 更适合现在企业的现状。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人通过各自的谈判与博弈能力来决定自身拥有企业哪些财权及拥有的程度, 这种财权流的动态配置, 可使企业运用有限的资金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冯建和罗福凯 (2002) 在其《论分工水平与财务主体多元化》一文中, 以分工为理论基础, 提出随着社会分工水平的细化, 企业内部的分工也更加明显, 这造成财务主体也向着多元化发。这样, 只要能够独立进行资本投入、运作, 进而创造收益、创造价值的私人、企业和国家都可以成为财务主体。但他们认为:一个财务主体的实现, 必须要遵循分工与财务主体准则。因为任何一种分工都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否则这种分工就是不合理的、不经济的、不科学的, 由此分工产生的财务主体是不必要的。据此得出财务主体必须是一个财务经济组织, 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财务活动。如若不具有完整财务活动的业务或组织, 其交易成本将大于分工效益, 造成财务主体浪费。
四、相关评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所有者将自己的资本投入企业, 自身并不直接拥有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后, 这些资本都归企业所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与收益实际上都归属于企业。从这方面看, 企业拥有独立、完整的财权, 具备了成为财务主体的一个条件。但是笔者认为要想成为财务主体, 还必须具备能够独立决策的能力。正如干胜道教授所言, 企业只是一个契约的结合体, 它自身并不能进行决策, 以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故企业自身是财务主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独立性是财务主体确立的一个核心特征。它是指财务主体能够在不受外界直接干扰、影响的情况下, 自主的进行投资、融资、分配等一系列财务经济活动。在公司治理中, 管理层的决策最终要经过企业所有者的批准之后才能具体执行, 他们没有独立进行决策的权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 “经理革命”逐渐蔓延到许多企业, 即管理层实际所拥有的权利已经远远超过其应有的权利范围, 甚至已经在资本所有者的控制范围以外, 内部人控制越来越严重。于是有些人认为经理层成为一个独立的财务主体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但是此时人们往往忽略了经营层权利扩大的原因, 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所订立契约的不完整性、契约实施环境不完全理想、理性经济人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这并不意味着经营者有对企业独立控制的权利。实际上, 无论经营者的财务决策权怎么扩大, 其地位如何提升, 都不可能完全占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他们的行为依然要受到所有者的监督和约束, 是非独立的, 因此管理层不可能称为财务主体, 真正的财务主体只能是企业的所有者。
财务主体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就财务的立场只能有一个, 只有这样其行为的出发点才只能有一个, 否则也就谈不上主体了。如果像有关学者研究所述, 企业的财务主体可以有两个或多个, 那么在进行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意见分歧, 甚至是企业战略方向、目标的分歧。例如, 管理层的目标更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 所有者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债权人的目标是企业按期偿还本金等等, 在实务中很难做到这些目标的统一。所以财务主体也不会是多元的。
综上所述, 企业的财务主体只能是所有者, 其立场就是实现自身财富最大化, 在这个唯一的立场下, 财务的管理者 (即管理者) 才能把握判断、决策的大方向, 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当然在实务中由于我国投资者尚不成熟, 他们对其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不太明晰, 会造成管理层“内部人控制”现象, 这需要我国要加大机构投资者的培养力度, 明确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职责权限。
参考文献
[1]伍中信, 贺正强, 梁栋.财权分层理论与财务主体一元性, 财会月刊 (理论版) , 2005年第11期
[2]王跃武.财权、财权主体与财务治理: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年第24卷第3期
[3]王岚, 张汇澜, 何满年.对财务主体理论的重新认识, 财会月刊, 2006年第4期
[4]蔡刚, 干胜道.论财权分割与财务主体二元性, 财会月刊, 2006年第6期
[5]杨君伟.二元财务主体下的财权动态安排, 财会月刊, 2007年第5期
[6]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 会计研究, 1997年第5期
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解读 篇5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企业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要技术负责人负有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强化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完善落实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跨地区、多层级和境外中资企业投资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国有企业要发挥安全生产工作示范带头作用,自觉接受属地监管。
(八)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安全生产责任制,日常工作依责尽职、发生事故依责追究。依法依规制定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项目审批、行政许可、监管执法中的失职渎职和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严格事故直报制度,对瞒报、谎报、漏报、迟报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责。对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生产经营者依法实施相应的职业禁入,对事故发生负有重大责任的社会服务机构和人员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并依法实施相应的行业禁入。
二、《安全生产法》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解读:主要负责人(法人、实控人、个体投资人)责任制的要求是覆盖企业全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即涵盖所有的部门、单位、分支机构,都有相应安全责任; 纵向到底:即覆盖自上而下各级各类人员,都有具体岗位安全职责。
基础制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项目必须管安全,尽职免责,失职追责”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解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投入等,保证安全生产条件,其他根据需要增减)(培训宣贯,确保贯彻,监督检查,确保执行)
1、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2、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5、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6、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7、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8、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管理制度;
9、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1、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
1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13、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4、危险物品和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15、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
16、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涵盖企业所有作业岗位,发放到操作岗位。(培训,考试,证明掌握)。(符合企业实际,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全员安全培训,有计划,有经费,有培训记录、有培训资料、有培训档案,确保全员安全培训,重要的培训: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全员)、岗位专项培训;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专兼职安全人员取证培训(安全资格证书)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管理能力。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1、政策文件:财政部、安监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2、原则: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
3、要求:有计划,有台账、有账目(提取、使用)
4、提取标准(按照财政部最新标准执行)分行业
第七条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第十一条机械制造企业以上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5、使用范围:
第二十三条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生产作业场所的防火、防爆、防坠落、防毒、防静电、防腐、防尘、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六)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七条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结余资金结转下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主要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6、有效实施:标准即为保证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第六条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二)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要求:有检查(检查记录、通报)、有督促、有奖惩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要求:有预案体系(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有应急物资、有应急培训、有应急演练、有应急值班、有应急检查。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要求:及时报告、如实报告,不瞒报、谎报、迟报,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时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三、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安监总办〔2015〕27号)
1.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2.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解读:各级领导成员有履职记录)
3.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解读:成立安委会,定期开会讨论决策安全工作、纪要、落实)
4.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解读:专职部门、专职安全人员、资质能力)
5.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6.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解读:五到位,以履职过程记录作为证明,尽职免责,失职追责)
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十八大以来的安全理念
张小雨: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篇6
注重实效,联合协作,组织开展全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
张小雨和“讲理想、比贡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通过积极推动以企业科技工作者为主体,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不断充实和完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内容,对全省企业科协“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组织和协调,深入开展了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完善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实施细则》,建立了从课题攻关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考核评比、总结表彰的工作流程。
在张小雨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努力下,山东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全省17市和省属企业科协都成立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实现了一体化发展。各企业科协从实际出发,以企业欢迎、企业科技工作者满意、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标准,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和新产品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013年,全省有超过500家企业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举办创新方法培训班240余次,知识产权战略巡讲150余次,参与人数超过一万人。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按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项目为纽带,以院士、专家和学会为依托,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张小雨积极帮助企业选聘院士专家,做好建站规划,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开展“百名专家企业行”活动、建立院士专家信息库、企业难题需求库和科技成果库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站工作有序进行,为企业引进人才、引进智力提供支撑。全省现已建有4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院士、专家200余名,在青岛和日照分别设立了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此外,张小雨还配合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四家单位下发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
整合科技资源,创新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范围
张小雨工作兢兢业业,在省“讲理想、比贡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和其他同事的努力下,充分整合科技资源,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
一方面,利用全省以高技术企业和科技工作者比较集中的高新区和高等院校的优势,加大企事业科协建设力度,科协组织迅速发展,至2013年底,全省已建立企业科协1800余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科协1368家,高校科协20家。和山东建筑大学科协联合开展高校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探索校企科技创新合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思路,提升高校科协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已获得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另一方面,还广泛开展创新方法培训,着力提高企业一线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配合中国科技咨询中心,在山钢集团莱芜钢铁公司举办了“技术创新方法推广示范工作研讨会”,积极联系TRIZ理论方面的专家,帮助济南市成立“创新方法(TRIZ理论)宣讲团”和“创新方法研究会”,为推广普及创新方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提升了全省创新方法培训工作的档次。张小雨等还积极争取中国科协的支持,推荐济钢集团、济南轻骑为全国创新方法推广试点企业,为企业科学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为扩大“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范围,山东省科协还联合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共同开展了“百名专家企业行”活动,目的是为了搭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组织院士专家服务企业科技创新。2010年以来,先后在临沂、潍坊、菏泽、莱芜、滨州已连续组织了五届,共有近200名专家与企业达成合作项目195项,初步取得经济效益近30亿元,实现了企业和专家的有效对接,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了全省企业人才服务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探索了新的发展路径,成为一项效果显著、影响广泛、优势叠加、广受欢迎的重要品牌性活动。省科协成立的技术创新院士专家服务团已经扩充到5名院士和150多名科技专家,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较高、结构合理的人才专家队伍。
开展“十大杰出工程师”评选,激发科技工作者热情
作为“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之一的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评选是由省科协、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一项表彰活动,自2009年开展以来已经评选五届,共评出杰出工程师50名,优秀工程师165名,已经成为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鼓励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张小雨等相关人员组织和协调下,该活动成为了全省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通过对评选表彰的大力宣传,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表彰品牌越来越响亮,取得了很好效果。截至2014年初,全省有14个市组织开展了本市十大杰出工程师的评选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2014年上半年,经张小雨以及其他同事的积极筹备,成立了山东省工程师协会,负责“十大杰出工程师”评选的具体工作。
怎样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篇7
这个矿长该不该奖励
2010年11月22日, 四川内江市八田煤矿透水事故29人被困井下全部获救。内江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张爱民说, 这次29名矿工被成功营救, 八田煤矿生产副矿长程荣辉和张洪良等人起到了关键作用, 内江市将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2010年9月7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第九条中明确提出,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时, 应当履行“遇到险情时, 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的职责。那么既然是职责所在, 应不应该受到奖励呢?如果应该,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副矿长有资格获奖?如果奖励的做法欠妥, 又该如何提升矿领导带班下井的积极性?
本刊拟围绕“这个矿长该不该奖励”为题, 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发表看法, 为保证矿领导切实履行职责, 将“安全第一”的口号落到实处建言献策。
以“安全奖”取代“超产奖”好不好
近期, 河南中平能化集团平煤股份朝川矿取消实行多年的“超产奖”, 取而代之以“安全奖”。根据《中国煤炭报》报道, 朝川矿职工小白因“五级联保” (职工自保、伙伴互保、班组小联保、区队中联保、矿井大联保) 做得好得了800元, 当上安全明星得500元, 通过“安全股票”得150元, 因所在班组被评为“安全班组”得了100元, 以上奖励总计1550元。
有人说, 以经济杠杆调动职工维护安全的积极性无可厚非, 但取消“超产奖”是不会影响经济效益?也有人说, “超产奖”取消不代表降低经济效益, 而倡导“安全奖”正是为了追求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
本刊拟围绕“‘安全奖’取代‘超产奖’好不好”这一问题, 邀请各界人士参与讨论, 为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建言献策。
企业应当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篇8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工业发展对新材料、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改变工业初级产品比例大、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而要发展先进制造业, 就必须提升钢铁、化工等原材料工业的技术水平, 推进工艺技术装备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当前, 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上。欧美发达国家许多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基业长青”, 正是因为它们掌握着产业领域内的大量前沿、高端技术。中国与国外企业的竞争, 首先也将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的竞争。
当前, 我国化学工业虽然在总量上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但这是一种阶段性、结构性过剩, 国内仍然还有许多关键产品依赖进口。化工产业应着力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以科技提升品质, 打造王牌产品。中国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成为化工强国必须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标志:一是要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生产方式实现现代化;三是工业布局合理, 物流成本低, 资源配置效率高;四是产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调控能力强, 经济和社会效益好。
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的探讨 篇9
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并且不完备。张维迎(1995)在分析企业中谁应该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时指出,物质资本与其所有者是分离的,物质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将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抵押品”,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承诺比其他要素资本所有者的承诺更值得信赖,其更有积极性做出最优的风险决策。崔之元(1995)指出公司法的这一变革,突破了已经是天经地义的私有制逻辑(即股东是所有者,经理只为所有者服务),物质资本股东独享企业所有权的理论遭到了质疑。方竹兰(1997)也对张维迎的该理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的观点。国外学者泰勒尔和哈特将“知识”、“创意”等新的名词引入了企业所有权分享的主体,已经不单纯的只强调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分享企业的所有权。
二、现有的企业所有权分享理论的剖析
我们认为企业所有权的分享这一问题,应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各种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不同,而且其创造财富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必然导致所有权分享主体的不断演化。
物质资本股东利益至上理论是传统的企业所有权分享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那时,资本市场不发达,货币资本最为缺乏,企业大都以中小规模为主,对管理技能的要求较低,同时技术都比较简单,对于技术的需求较少。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情形下,绝大数企业都是由那些拥有丰富物质资本的企业家所建立并亲自经营。在这些企业中,投资者凭借着对资本或者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对企业其他成员,尤其是对普通工人拥有着绝对的谈判优势,从而可以实施资本强权的力量。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便分享企业的所有权。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市场范围的扩大,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由支薪经理所管理的大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主导力量。同时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筹资渠道的增多导致货币资本在企业的重要性下降。因此,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并且逐渐掌握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三、技术资本对企业所有权分享的成因分析
杨小凯和黄有光认为企业的出现是为了节省市场对生产要素的定价成本,企业所有权内部结构的设置与生产要素的定价成本有关。企业所选择的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交易效率,所以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就变得异常重要。根据该理论,企业的所有权应该给予企业中难以定价的要素拥有者,以节约交易成本,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技术资本的计量方式目前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成本法,估算出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但是成本法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技术资产的价值,比如某项技术的研发有可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却有可能不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收益。第二种是现行市价法,通过市场调查选出类似的技术资产,进行对比比照,估算出技术资产的价值,该方法的前提是有一个充分活跃的市场交易环境,但我国目前技术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技术资本的真正价值难以在市场中体现,也就阻碍了这种方法的应用。第三种是收益法,根据技术资本在未来使用期间内的收益,以适当的折现率得出未来收益的现值,作为企业的技术资产的价值,但是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折现率确定的难度较大等因素,该方法也难以计量技术资本的价值。综上,因此我们认为由于技术资本难以在市场上进行定价,或者说定价成本过于高昂,根据间接定价理论,技术资本所有者应该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
企业中的技术资本主要由工程师、科学家等人力资源生产出来。我们从市场合约的角度来研究技术资本的创造者—人力资源的一些产权特征。如罗森(Rosen)所说,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除人力资源以外的其它任何经济资源包括各种非人力资本和土地使用权,既可以属于个人,也可以属于家庭、社区、其它共同体或国家,还可以不属于任何人或认的群体。但是人力资源是一种主动资产,他的所有者完全控制着资产的开发利用。由于人力资源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对于技术资本的创造者只能用激励的方式。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能否调动同时阿尔钦—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强调了计量和监督的重要性,主张以剩余索取权来激励企业的监督管理者,是因为监督监管者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该理论实际上传达了让最难监督最难控制的成员拥有企业的剩余所有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而带来的外部性最小,企业的总价值最大。由于技术研发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技术研发人员往往比企业的其它工作人员更加难以计量和监督,根据团队生产理论,由于技术资本形成的特殊性,应该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享。
技术资本的专用性对企业所有权分配的影响。研发人员的专用性源于专业化,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必然引起各种生产要素的专用性,促使研发人员知识结构的专业化。当这种专用性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形成专用性的技术资本,表现为技术资本的稀缺性和难以替代性,那么便引起了企业对技术资本的依赖,这使得技术资本的创造者实际上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和对物质资本、财务资本的吸引、集聚和套牢效应,从而导致技术资本对物质资本、财务资本的控制。同时技术资本的专用性使其在进行企业所有权谈判时拥有一定的垄断力,从而可以使技术资本的所有者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所有权。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越强,专用性越高,迁徙成本越高,那么其越不容易退出企业,如果退出企业,则对研发人员和企业都不利。技术研发人员的研发工作往往是在企业内部的某一细微高端领域进行研发活动,特定的研发工作只存在于为数不多的甚至唯一的企业中,如果退出企业很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买家”。作为技术资本的创造者为了防止被他人的机会主义侵害的风险,因此应该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享。
技术资本的研发形成过程是企业风险的主要来源。技术研发就是对未知事物积极探索,寻找其规律性并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由于知识的无限性、空间的广阔性,研究者不可能全部探明该领域的知识和规律,很有可能技术的研发会以失败而告终。那么在技术研发阶段投入的资金、人力、时间、精力等资源可能无法收回,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甚至是致命的。另一方面,技术研发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研发过程越长,其风险就也就越大。在这个期间市场可能千变万化,很可能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产品刚开发成功,依托于该技术的产品就被市场中所淘汰;或者竞争对手提前在该研发上获得了成功,率先将该技术成果应用于产品的生产上,迅速占领消费者市场。同时技术资本还承担着诸如政策变化、法律修改等其它风险。技术研发的失败不仅仅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对于研发人员也有不利的影响。由于技术研发的失败,技术人员的声誉会受到重大影响,不利于自身的价值在企业中的实现,即使离开原先的公司进入新的企业,往往也得不到其所期望的报酬。手机行业的巨头诺基亚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资本、财务资本进行“塞班”系统的研发,结果最后却研发失败,给诺基亚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导致其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三星、HTC则依靠成熟的安卓操作系统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因此,我们认为,技术资本作为企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应该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技术资本参与企业所有权分享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资本是企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周江(2005)认为技术资本对于企业价值的增值是全方位的,有常规增长模式、超常规增长模式和持续增长模式三种。知识经济下,企业的固定资产、生产规模的大小已经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吸收、管理和创造知识的竞争,一定意义上就是技术资本的竞争。范徵(2002)认为,技术资本是一组在生产、工艺和支持领域内可再生产的能力,它对产品和服务有直接作用;张景安(1998)和孙海鹰(2001)则把技术资本视作现代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赵玉林(2002)对技术资本的意义和途径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技术资本化是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以及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古典企业中,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和货币资本的投入,因此物质资本家分享企业的所有权。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在现代社会,技术资本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是不可缺少的,核心科技慢慢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技术资本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本。由于美国苹果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强,雄厚的技术资本使其不断发布革命性的电子消费品,其股价在十多年里涨了10多倍,2010年5月27日,苹果公司的市值超过微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
四、结论
资本理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相辅相成,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凸显了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技术资本在企业各个要素资本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巨大力量,正是因为各种要素资本拥有者的共同合作,才组成了企业。如果没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参与,技术资本不可能单方面的创造企业价值。因此我们认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所有者应该共同分享企业的所有权。各要素资本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企业在所有权分享问题上的谈判力。初始合约决定了一个时期内各方的既得利益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各方在企业所有权安排达成后的再次博弈,从而不断修正上一期的合约,这样企业所有权安排就会趋于最优化。
摘要: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的安排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种是“物质资本股东至上”理论,强调企业所有权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单方面拥有;另一种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应该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资本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提出了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理论。
关键词:企业所有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2]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1997,(6).
[3]兰玉杰.人力资本、治理结构与企业所有权的安排[J].财贸研究,2004,(2).
[4]刘小玄.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J].经济研究,1996,(5).
[5]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
[6]吕明瑜.技术创新产权激励的制度安排[J].经济问题探索,2006,(8).
[7]罗福凯.论要素资本—企业融资、投资和公司治理的一种新解释[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
[8]罗福凯.财务学的边界[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9]于桂兰,袁宁.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加快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思考 篇10
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 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首先, R&D经费投入仍不足。2008年, 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有很大提高达到1.53%。但在70年代, 日、法等国该比重已超过1.8%, 美、德已超过2%。2008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27412家, 占6.4%, 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仅为0.61%。在技术密集的生物制药产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2%左右, 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以上。
其次,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比重长期失调。截止2010年7月, 国内外三种专利授权状况累计中平均来说, 国际发明专利中职务发明要占到86.7%, 而国内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仅有74.3%, 国外职务发明所占比例达到96.9%。授权量总体构成中, 国内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一直存在倒置现象, 而国外总授权量中非职务发明占一少部分仅为3.7%。表明我国企业在专利申请中没有发挥主体地位, 非职务发明成果容易与市场脱节, 实施困难。
最后, 企业创新水平偏低。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 从专利申请角度看, 2008年全国42.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开展研发活动的仅为2.7万家, 申请专利的还不到1.8万家, 其中申请发明专利的只有8766家。初步表明已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有三分之一没有申请专利, 三分之二没有申请发明专利。从授权角度看, 2008年获专利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有1.3万家, 其中获得发明专利权的仅有2542家, 约占总量的0.6%。我国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较低, 如重庆市统计局、市科委、市经委联合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4-2006年间的创新活动开展的调查显示, 调查总数为3141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为1398家, 其中属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企业分别占15.5%、21.0%、24.0%。可见, 消化吸引再创新成为目前企业创新的首要途径, 而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2 加快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思路
2.1 改善创新环境
2.1.1 改善政策环境
当今世界国家作为政治的化身, 而市场作为经济的化身, 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但不能将他们完全分割开来” 。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现象, 技术创新战略中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自然离不开政府功能的发挥。我国企业没有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 关键原因在于政策环境尚不完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技术创新还没有完全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要充分运用各种政策工具, 营造有利于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良好政策环境, 实行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供给政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认证制度, 推进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成长和规范;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完善知识产权的抵押、转让和处置制度。
目前企业研究创新成果的鉴定往往由科研机构请一些著名学者进行评价, 这种机制实际造成了企业创新成果评价的学术化倾向, 企业研发在向学术靠拢。因此, 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应由企业与学术界共同参与, 引导企业研发成果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除重大基础研究领域之外, 重大应用项目立项, 也应由企业作出是否有市场价值的评价。应用开发类研究应以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评价标准。
2.1.2 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在现行金融体制下, 企业在其正常运营和技术创新过程中遭遇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融资难。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贷款门槛高, 手续繁, 时间慢, 使得不少企业中途放弃了贷款;二是抵押物少或没有抵押物。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 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足额抵押的资产。三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主要与工农建等商业银行联系, 而这些银行门槛较高, 基本没有与外商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
因此, 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尽快成立信用担保公司, 多吸收民间资本, 提高担保能力, 扩大担保面。二是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短期小额流动资金。三是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用于培育、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并支持鼓励市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四是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 如实行资产重组, 发行股票、风险投资基金、争取创业基金、利用境外资金等。
2.1.3 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
我国绝大多数科研人才集中在科研院所而不是企业, 而大多数科研院所以从事基础研究为荣, 而不愿意从事开发研究。受我国传统文化封建等级观念影响, 大部分学者普遍不愿与商业有染, 而一旦部分学者与商业有染, 可能在学术界被视为另类, 这也是我国非职务发明占据相当比例的重要原因。而美国有四分之三的科技研究人员分布在企业, 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科技研究开发者工作是在企业完成的。社会文化的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政府部门持续不断地推动, 使科研人才积极走进企业。
确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还应着眼于培育新型的企业创新文化。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 有较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意识的企业较少, 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如何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对研发和创新缺少足够的重视。持续和成功的技术创新, 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资和管理, 形成浓重的技术创新文化氛围, 才能有效地发挥全体员工的能动性。技术创新不能只盯着物质资本或技术本身, 而要重视创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
2.2 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性长期合作
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 而市场实现程度是检验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不仅天然具有技术创新的属性, 而且企业直接联系市场, 最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最能发现、最能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 最容易运用科学技术成果, 在主导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在技术的产业转化、成熟化、商品化的道路上存在一定距离, 存在与生产、市场相脱节的现象以及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成本化。因此, 将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能够与企业的市场行为结合起来, 企业就必须承担起创新“主体”这一职责来投入、组织、并积极促成创新成果的最终转化。
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短期需求为导向应用型的合作, 另一种是以长期战略为目标、基于基础性产业前沿研究的产学研联盟。复旦大学的项保华教授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对合作效果的影响, 指出产学研合作主体如果着眼于长期合作关系, 会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产学研合作创新应该是长期的、相对稳定的。企业要与科研院所、高校按产业特点组织长期合作的创新战略联盟, 充分整合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高校的科研优势, 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和核心技术的自给率, 为超前性的科研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持续有效的产学研战略性长期合作, 必将是改变长期以来企业创新水平偏低的问题和实现企业创新的整体战略规划目标必不可少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市统计局, 市科委, 市经委.重庆市第一次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公报[J].决策管理, 2008, (1) :4.
[2] (美) 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9:13-15.
加快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篇11
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集聚,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明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企业在创新要素投入上具有明显优势。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是企业最主要的创新要素投入。2010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5 185.47亿元,约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73.4%;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187.39万人年,约占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73.4%。因此,从创新要素投入来看,企业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明显优势,已然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创新要素投入上居主导地位。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4 015.4亿元,占全部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77.4%;研发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为137万人年,占全国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73.1%。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要素投入显著增加。2006年~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平均每年增长29.3%,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年增长19.4%。
从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来看,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386.1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165.2亿元、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221.4亿元、技术改造经费支出3 638.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0.5%、101.7%、153.3%和20.5%。可见,企业除研发经费以外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技术改造,而且企业用于消化吸收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的支出增长显著。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比例从2006年的3.9:1下降到2010年的2.3:1,说明企业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企业的创新绩效不断提高。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是衡量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从国内职务发明数量看,2010年企业申请数所占比重为69.1%,企业授权数所占比重为60.5%。可见,企业已然成为创新产出的主体。近几年,企业职务发明申请和授权数量尤其是授权数量增长迅速。2006年~2010年,企业职务发明申请数量从56 455件上升到154 581件,平均每年增长34.8%;企业职务发明授权数量从9 433件上升到40 049件,平均每年增长64.9%。从大中型工业企业情况看,2006年~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5 685件上升到72 523件,平均每年增长36.5%;有效发明专利件数从29 176件上升到113 074件,平均每年增长57.5%。
新产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产出,也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指标。从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出口情况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31 232.8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72 863.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7%,新产品出口从2006年的7 335.2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4 773.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0.3%。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企业。2005年底,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09年,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基础上,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建设三大载体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启动以来,在相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努力下,在550家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认定了356家创新型企业,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能力与活力,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导向,发挥了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很多创新型企业如华为、中兴、阿里巴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都已经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方向。
企业创新环境显著改善。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国家发布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如对企业研究投入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如设立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鼓励在企业内部设立研发机构的政策等。这些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尽管在不同地区效果上有差异,但总的来说降低了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了企业创新的预期效益,大大增强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政府鼓励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尤其是有市场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十一五”期间,企业牵头或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大幅度增加,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课题比例达到95%以上,863计划作为一个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企业参与比例达到43%以上。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尽管从创新投入和产出来看企业已经处于主体地位,但总体来说企业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自主品牌,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亟待加强。
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难以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93,比2009年的0.96下降0.03。如果考虑到大部分中小企业基本没有研发投入,全部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会更低。而发达国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一般会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会达到5%甚至10%以上。因此,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如此之低,以至于在技术上总是处于跟随状态,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低,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科技活动不够活跃。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8.31%,比2009年下降1.17%,也就是说,有71.69%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7.6%,也就是说,有72.4%多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如此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说明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只是从事加工生产的车间,根本不具有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专利质量有下降趋势,创新成果水平不容乐观。尽管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稳定增长,但发明申请和授权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说明企业专利质量有下降趋势。2006年,企业国内职务专利申请量为166 87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3.8%,授权量为76 3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所占比重为12.4%;到2010年,企业国内职务专利申请量为540 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下降到28.6%,授权量为359 01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所占比重下降到11.2%。
按照登记注册类型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来看,2010年,内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为35.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为29.9%,外商投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为44.9%。可见,在三种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专利质量最高,内资企业次之,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专利质量最差。
nlc202309032219
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引进无疑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但如果不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就会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尽管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比例已降到2.3∶1,但与韩国、日本企业的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费用比例为1∶5到1∶8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因此,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仍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薄弱环节。
企业的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创新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是地方保护和行业准入限制制约了企业创新。地方保护的存在人为分割了市场,扼杀了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冒着很大风险,当企业不需创新就可以获取巨大收益时,不创新就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另外,在航空、铁路、金融等部门存在着严格的行业准入,民营企业难以介入,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和创新的环境。二是国有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国有企业大都处在垄断性行业,依靠资源和垄断价格获取超额利润。即使在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在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生产要素供给等方面也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民营企业与之处在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所以国有企业即使有创新动力也是乏力的。虽然对创新能力的考核已经纳入到国有企业考核体系中,但对国有企业的考核主要还是依据当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没有充分考虑到科技投入的未来价值与企业的长期发展。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既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自身要增强技术创新的动力,社会各有关方面也要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国际惯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才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此,企业自身要提高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持续发展的关系,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研发创新活动,对国有企业可按照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作出硬性规定,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通过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牵头承担或参与科技计划项目,重点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通过组建合作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联合开展面向产业和企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金融机构在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要加强金融创新,开发适应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扩大科技银行试点,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外资企业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与内资企业应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要研究制定外资企业参与科技计划的具体措施。
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固然需要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需要借助政府、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的力量,但关键是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建设。规模以上企业原则上必须开展科技活动,设立研发机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应作出硬性要求,提高创新能力在国有企业绩效考评中的权重。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鼓励中国企业到海外进行研发投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转制科研机构依然是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要依托转制科研机构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把转制科研机构建设成为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创新型人才的使用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深化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必须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切实明确政府职能定位,转变政府职能,避免政府对企业的过度行政干预。要加快电信、交通、电力、石油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加强行业监管,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明确需要国家控股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公司。推进国有企业的主辅分离,明确主营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进以股权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借鉴法国等发达国家管理国有企业的经验,由政府与企业签订计划合同,明确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开展对规划纲要各项政策实施的评估检查,保证各项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科技部门、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加强研发设计与制造、应用环节的协调,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彻底打破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设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金,加大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增强政策性金融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制度改革,加强金融创新,通过多种金融衍生工具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通过基金、贴息等形式引导商业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和发展风险投资机制,适时推出国际版。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落实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收购和订购制度。
创新科技管理机制。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科技管理要向创新管理转变,从只关注研发环节向关注整个创新链转变,科技资源要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配置。要完善科技评价、招投标等竞争机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避免过分集中在少数行业、少数地区和少数机构,引导全社会的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围绕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完善联盟运行机制,培育一批代表国家或行业技术水平的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一大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平台的开发共享力度,提高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罗志荣)
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银色会计探讨 篇12
一、我国企业银色会计的研究对象
随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它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年金;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主要以社保机构为会计主体;企业年金, 也即补充性养老金, 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则以个人为会计主体。2006年3月, 我国颁布了第一部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同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也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作了新的规定。本文主要介绍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银色会计。银色会计的研究对象即其所要反映、监督、分析和决策的内容, 是系统、全面、连续地核算与监督职工养老金运行的管理活动。
1. 养老金的基本属性。
养老金是指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用于保障日常生活的货币额。目前对养老金基本属性的认识有两种观点:社会福利观和劳动报酬观。社会福利观认为, 职工在职期间提供劳务所赚取的工资是劳动报酬, 体现的是按劳分配关系, 而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 体现的是国家和企业对职工的关怀。养老金支付往往由国家和企业包揽, 企业职工在职期间并不确认养老金费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一观点的弊端逐渐显现:一是养老金费用没有预提, 企业无法估计未来应付养老金数额;二是成本和收益不相配比, 使得企业各期的损益缺乏可比性, 不利于企业间的竞争。劳动报酬观则把养老金看作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 认为其实质是递延的劳动报酬。因此, 其在会计处理上不再作为一项营业外支出, 而是在劳务发生时就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一方面企业确认和计量在职职工的养老金费用, 计入当期成本;另一方面负有为职工提存养老金的义务。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 使人们对养老金基本属性的认识, 从社会福利观逐步转变为劳动报酬观。这种观念上质的飞跃, 为我国完善银色会计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 养老金的运作过程。
一般企业资金均要经过若干生产经营阶段和资金形态变化, 最终回归到原有形态, 形成循环和周转的过程, 这一循环和周转过程是会计反映、监督、分析的重要方面。养老金并无这一循环和周转过程。养老金首先以保险基金的形式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进行筹集, 然后向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利用筹集到的资金, 在经营收缴、支付养老金业务之外, 还可利用筹集和支付的间隔期, 对所提取和积累的养老金进行再投资。这些资金到了一定时期, 必须返回到原有的积累形态, 以保证养老金的及时支付。这样就形成了养老金的业务循环系统。
二、我国企业银色会计的核算
1. 核算原则。
在劳动报酬观下, 养老金计划会计处理的关键问题是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当期确认相应的养老金费用, 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应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具体地说:
第一, 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当期确认费用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养老金就其属性而言是“递延工资”, 是职工在职期间为企业服务所获取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既然养老金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 那么职工对这部分附加价值就有请求权和追索权, 企业不能无偿占有职工的这部分利益。职工在职期间, 企业在支付工资的同时, 还要及时确认和计量这部分延期支付的附加价值, 并计入当期成本;企业在获得了职工提供当期服务的权利时, 也就负有了确认养老金负债的义务。所以, 企业的养老金费用必须在相关的权利义务发生当期进行确认和计量, 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费用。养老金费用的分期计入, 是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相一致的, 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内在要求的体现。
第二, 养老金费用的当期确认是配比原则的要求。从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到领取养老金主要历经三个环节, 即养老金费用的发生、筹集和发放。这些环节相互独立、相互分离。养老金费用的发生以职工提供劳动为依据, 是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职工在付出劳动的同时给企业创造了价值, 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根据配比原则, 企业在核算费用时应将发生时的养老金费用计入当期经营费用,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出企业各期的经营成果。
2. 核算过程。
目前, 按照职工养老金给付的方式不同, 将企业养老金计划分为设定提存制和规定受益制。
(1) 设定提存制。设定提存制是企业根据各期提存的金额及基金的投资收益来确定养老金支付额的养老金计划, 其会计处理比较简单。职工从养老金计划的资产收益中获益, 也在其损失中承担风险。企业每年确认的养老金费用只是必须支付给养老金信托公司的资金。只有当支付金额不等于规定金额时才在资产负债表中报告一项资产或负债。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各期应确认的养老金费用通常就是当期应付的提存金。其会计处理为, 在提存时借记“养老金费用”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或“应付养老金”科目;如果企业各期应提存数额与实际提存数额之间不等, 则构成一项负债 (应计费用) 或是一项资产 (预付费用) 。
(2) 规定受益制。规定受益制是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后支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或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一定数额养老金的计划。在规定受益制下企业应该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确认各期的养老金费用, 同时还需按期向基金组织提存一定的数额, 以确保届时养老金给付义务的顺利履行。其会计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提存资金时, 借记“养老金计划资产”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 每年发生服务成本和负债利息时, 借记“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科目, 贷记“预计福利负债”科目。 (3) 养老金计划资产获取实际收益时, 借记“养老金计划资产”科目, 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发生损失时作相反分录。 (4) 引入或修改养老金计划时, 借记“前期服务成本”科目, 贷记“预计福利负债”科目。 (5) 实际支付福利时, 借记“预计福利负债”科目, 贷记“养老金计划资产”科目。 (6) 每年摊销时, 借记“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科目, 贷记“前期服务成本”科目。在规定受益制下, 由于要将未来的给付义务换算成当前的养老金费用和负债, 所以会计核算工作非常复杂。首先, 企业将来的给付义务包括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次, 将来的给付义务换算成现时的养老金费用和负债, 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从而涉及贴现率的选择, 而贴现率的计算必须将上述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 这项工作一般要由精算师完成。因此, 规定受益制下的会计处理, 必须在精算师、基金组织及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基础上完成。
三、我国企业银色会计的发展前景
尽管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在不断与国际标准趋同, 但始终都应立足于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之上。现阶段我国对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养老金计划中, 基本养老保险是基础, 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虽然目前企业和职工的养老保险意识还不够强, 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正处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相信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银色会计在我国将得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晓东.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财会月刊 (会计) , 2006;7
【主体企业】推荐阅读: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08-11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报告08-19
企业管理主体论10-28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06-08
企业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07-20
如何落实好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08-26
3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试题及答案05-23
浅谈国有企业党委如何落实好主体责任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