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用3篇)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篇1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7月24日,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产学研调研团队自贡分队在自贡市开展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地包括四川理工学院以及与该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四川花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贡分队首先来到了四川理工学院。调研团队受到了该学院谭教授的热情接待。谭教授谈及了四川理工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在开展化工领域特色产学研的做法与经验,以及政府对此的`支持。随后,谭教授带调研团队参观了该学院的化学实验室。实验室教师不仅认真讲述了一些实验仪器的用途,还强调了实验室对于科研的重要性。四川理工学院完备的实验设施展现了学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
随后,小分队又来到四川花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受到了公司刘经理的热情接待。刘经理介绍了公司的概况以及公司的产品和优势,在认真填写了调研团队的调查问卷后,详细讲解了公司的产品特色与研发实力以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对接情况。刘经理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公司对市场的敏感度、及时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此类合作能够使高校紧贴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并且能够极大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同时,刘经理还强调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战略合作必将推动新型表面活性剂从科研走向产业化,完善公司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实现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次调研之后,产学研调研团队自贡分队成员充分感受到了科研对于公司、国家的重要性,并且认真总结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便后续实地调研的顺利进行。
据悉,四川理工学院的前身是于1978年在原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基础上组建的四川化工学院,其在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并与包括四川花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内的化工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四川花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是专门从事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洗涤日化原料等)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领域为日用化学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的研发和生产,MES、CMEA、CHSB和氧化胺等产品品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于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
记者 孔德天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篇2
一、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也已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大力发展。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发布;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集中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号召。从2006年开始,在我国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报名人数已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然而,相对照的一个现状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而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人都面临着就业压力,“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就业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针对这种现状,我国教育界和产业界人士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的共识之一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应该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关于该专业的教育还是传统式的过于侧重理论教学的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部分不足,尚不能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对相应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尤显紧迫。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文化产业内各行业对从业管理人员的需求特点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不断改进的基本面向。以笔者所在的武陵山片区为例,本区域文化产业主要业态包括旅游演艺、民族节庆会展、户外运动、特色文化纪念品、文化旅游及相关文化服务等,各行业除了要求从业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外,十分注重从业管理人员的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创意与创新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而脱离实践历炼的纯课堂教学不可能满足产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必须遵循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特点的深度契合。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与人才定位相契合,并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国对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行业划分,文化产业所涵盖的行业众多,各高校不可能也不宜以培养适用于所有文化行业的“万能型”人才为目标,而是应根据各高校办学特点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面向特定文化行业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据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科学设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投入比例。文化产业对从业管理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要求极高,浅尝辙止的“蜻蜓点水”式的实践教学(如实地考察、企业家讲座、政府管理人员访谈等),达不到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针对文化产业特点,我们应科学设置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投入比例,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三、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外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其中产学研结合度较高的包括美、加等国的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技术和继续教育体系)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对培养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教育成效,而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尚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课堂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过大,实践教学比例过小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路径依赖的惯性,各高校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课时计算、学科评估等层面,对所有学科均实行简化的“一刀切”评价模式,忽视各学科专业尤其是新兴专业的差异化特点,导致许多专业教师迫于考核晋级压力,将大量时间投入到个人申报课题和撰写科研论文中,在教学方面得过且过。而实践教学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所以,很多教师对实践教学大多采取回避、弱化和减省态度,从而导致课堂理论教学占专业教学比重过大,实践教学大多采取“蜻蜓点水”式的应付办法,致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深度参与实践历练的机会,造成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过小的状况。
(二)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确
从2003年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云南大学试点招生第一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以来,我国至今已有70多家高校设置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是,从目前状况看,很多高校并没有解决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问题,因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门类众多,内容宽泛,导致很多高校均未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虽同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是每个院校的培养目标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宽泛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发展的方向也就不清晰。
(三)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时间不长,许多教师还是改行进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他们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与提升,虽然近年有部分专业硕士、博士充实到专业教学岗位中,但是师资整体不足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求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践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或有相关兼职。但是,目前的专业教师要么是改行进入、要么是新毕业不久、要么迫于考核晋级压力无法抽身投入实践,因此,师资队伍整体上的实践积累存在较大缺陷,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存在一定困难。
四、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经验,认为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体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全面优化。
(一)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有较为丰富的探索,提出了“教学工厂”、“校企联合办学”、CBE等系列具体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本文根据个人的实践探索,以区域产业特色为专业的定位面向,以刚性的高校考核晋级制度为约束条件,以既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与积极性为目标,提出基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整个教研室教师组成多层次产学研团队,深入与地方政府、文化产业企业合作,包括积极承担地方横向服务项目,努力为地方和企业开展讲座、培训、咨询等,然后带动整个专业师生分模块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并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理论研究的案例,在实践中深入发现产业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最终通过积极申报纵向课题和完成科研论文等方式,同时达到学校考核晋级要求的兼顾式教学模式。
以笔者为例,近年来,首先通过积极参加地方政府文化产业规划的制定和为每年度给地方政府官员开展培训与讲座等机会,逐渐获得多项地方政府委托的横向课题。笔者带领本专业师生,通过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横向课题,与地方政府建立起紧密而广泛的联系。然后笔者代表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和代表性文化企业沟通,建立起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赢得多个实践学习的平台;之后,地方政府将越来越重大的横向课题委托给笔者及教研室老师们主持完成,每位老师各自在教研室内和专业学生中挑选优秀成员,组成一支又一支专项课题团队,由主持人带领成员们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并完成研究报告,在横向课题结项后,教师们把各新鲜案例作为研究样本,积极申报包括国家级、省级纵向课题,至今除了老师们获得多个省级以上课题并完成多篇科研论文外,近两年来,仅学生就主持了“大学生创新性”省级课题两项,校级课题十余项,撰写完成科研论文近20篇,让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文化创意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们通过组织学生每年拍摄微电影和进行平面作品设计、撰写策划方案等,至今已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等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多项。笔者又凭借这些获奖作品与地方政府洽谈,将为地方政府进行文化旅游品牌宣传作为合作共赢目标。从今年开始,获得了地方政府给我专业师生进行微电影拍摄的专项经费资助,这为我专业师生进一步开展实践性教学拓展了广阔空间,从而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格局。
(二)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1. 有效地均衡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
一方面,教师通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个人考核晋级需求,在国家级、省级课题申报中屡获佳绩,并以真实的实践案例为样本展开深入研究,撰写和发表多篇论文,从而带动了教师们愿意积极承担实践教学的热情度;另一方面,教师们通过为地方政府、企业进行横向课题服务所创造的个人价值,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们主动承担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很好地均衡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改善了过去实践教学不足的缺陷。
2. 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
教师们通过深入参与地方实践,逐渐探索出清晰的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更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在人才培养塑造上也更具有产业面向。
3. 为学校及本专业赢得美誉度和影响力
教师们在与地方政府、企业进行互动过程中,通过优质高效地完成后者委托的各种横向课题,为其开展各类讲座、培训服务,与其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每年为其输送具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优秀毕业生等,为学校赢得广泛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本教研室近年来也得到学校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了高校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并接受了省级、州市级多家媒体的采访。
4.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满意度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逐步完善,本专业学生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高,从去年第一届毕业生的实习和预计就业情况看,很多毕业班的同学已在我国一线城市找到很好的单位,很多同学已很快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和重用,未来的就业状况将非常乐观。
参考文献
[1]宋丽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高校教育工程, 2010, (3) .
[2]王纲.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7) .
[3]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4) .
[4]郑春龙, 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篇3
一、苏大维格产学研现状
苏大维格自2002年成立以来,逐步从一个高校的课题组发展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建立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市场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将多项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更多的科技创新平台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产学研结合的典型企业。苏大维格与苏州大学在产学研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科研活动的良好平台。
地方高校的科研课题相对较窄,教师获得项目的机会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基金项目方面,且选题大多以理论研究为主。而产学研合作则拓宽了高校人才的科研平台。苏大维格非常重视与高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合作。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使高校直接接触到生产领域中存在的各类科学技术问题,从而使科研更有针对性。因为有了企业的领头或参与,高校教师得以加入到更多的应用型科研项目当中,如“86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专项”等一些鼓励和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的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此外,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教师还可以申请研究那些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和产品开发的横向课题。自2006年以来,苏大维格与苏州大学合作获得的项目共有62项,其中25项是由苏大维格牵头申报获得、高校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这部分科研经费高达8,935万元,占所有科研项目总经费的88%。另一方面,苏大维格为高校途径获得的科研项目提供配套资金和实验条件,高校也借此机会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加快了科研进程,促进了高校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完成。由此可见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科研契机,极大地拓宽了高校教师的科研平台。
(二)促进了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足,使得已有的科研成果不易于转化成商业成果,创新动力不足。而企业则始终密切关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动向与需求,围绕市场需求来选定和开展科研课题和研究计划,能够使科技发展为社会服务真正落到实处。苏大维格始终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力,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了成果的形成和成果产业化,促进了一批高水平成果的产生,同时又使高校的成果得到转化。到目前苏大维格与苏州大学共同获得已授权专利35项,并将多项发明专利变成现实,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在这些高水平成果、高技术产品规模化方面,维格已成为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实施最好的单位之一,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行业空白,研制的设备实现了对韩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的出口,在国内也为诸多国家重要部门和著名高校企业所应用,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三)培养了一批创新团队型人才。
高校教师通过产学研合作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或研发项目中,加强了理论与实践技能力的锻炼,培养了从实践中提炼研究问题,从研究中创新关键技术,从应用中加快成果转化,使产学研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了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近5年来,以团队年轻教师为负责人的项目,先后获教育部“高校技术发明二等奖”、苏州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等。在重大奖项中,青年教师也占据很高的比例,表明了苏大维格与苏州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将高校教师的培养路径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培养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既弥补了企业高端人才的不足,又使高校人才有了更大的创新平台,促进了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促进了学科与平台建设。
在苏州大学学科点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维格的创新工作和成果促进了苏州大学博士点建设,如协助申报成功“光学工程”、“光学”和“信息与信号处理”三个博士点;2007年,维格作为产学研合作基地,成功促进了苏州大学的“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以苏大维格牵头,申报成功“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这些平台均是以高校光学工程学科的团队成员为主,通过产学研合作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和省级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更多的资源。
(五)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苏大维格与苏州大学合作、“江苏省联合培养研究生产学研示范基地”获省教育厅批准,为硕博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待遇和研发工作环境,促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扩大研究生的研发工作视野。维格公司在硕博士研究生论文上配套投入的大量研发资金,鼓励研究生创新,使研究生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并且有封面论文产生。三年来,多名研究生获苏州大学硕士优秀论文奖、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奖、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杯特等奖等,优秀研究生不断涌现,研究生岗位适应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就业率和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表明通过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可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质量的稳定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地方高校探索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苏大维格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特点
苏大维格产学研包含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合作研究。即校企共同建立研究中心,由企业和大学共同管理。企业提供资金和设备,也参与科研项目的攻关。二是研发中心。即把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组织起来与企业密切合作,尽快把那些刚刚实验成功的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研究成果转移到企业进而转化成产品,形成有竞争力的商品。三是科研承包。即企业为高校获得的科研项目提供资金,高校获科技成果专利权,企业享有专利成果生产权。由此可以看出,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与高校优势互补有效机制。企业了解需求,高校有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相互合作,可以双赢。
基于以上模式, 苏大维格产学研合作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企业不仅是产学研合作投入的主体,而且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苏大维格与苏州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所取得的一系列高水平成果表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因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注重对科技资源有效动员和整合,能够集中力量将科技资源向企业创新主体倾斜,可以有效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增强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的主导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围绕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展开,具有极强的成果转化能力。苏大维格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工作,而非一般的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和经营,因此能出很多科研成果且实用性较强,其转化为商品的速度也较快。
三、苏大维格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苏大维格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道路的探索中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也是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所面临的一些普遍问题。
1.产学研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宣传多、推进少;签约易、合作难”等问题。
究其根本原因,首先是目标导向不一致。高校对政府负责,不以效益为中心,而企业是一个以利润为中心的实体。因此,高校与企业不能有效合作具体表现为其相互之间的激励机制不重合。其次,在于产学研合作的风险分担和保障机制不健全。企业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承担较高的风险,但由于产学研合作缺乏合理的风险分担和保障机制,高校教师往往不愿涉及到高风险的项目中来。因此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仍然有待提高。
2.产学研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方面缺乏合理的双赢机制,导致一方利益受损,妨碍了产学研合作进程。当前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导向仍然偏向于高校,这不利于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明确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性地位,一方面导致高校科研成果因寻求不到合作方而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丧失很多通过企业平台合作才能申请到的科技项目资助,尤其在需要企业投入巨大资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效率, 放慢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1.调整认识,强化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高校只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而不是主体地位,只有在认识上到位,心态上才能调整,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宏观布局。人才培养上,应更鼓励高校积极与具有研发实力与条件的企业合作,怀着开放心态、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联合培养新模式,解决企业在培养人才与技术保密上的种种顾虑。
2.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考核评价机制。
一方面,高校应改进传统的以论文、获奖和专利等作为科技成果主要体现形式的评价方法,鼓励教师面向市场开展研究;另一方面,高校对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和成果应给予同等对待,在产学研成果的排名上,不论高校排名前后,均应该充分予以承认,并作为职称评定、分配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摘要:苏大维格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苏大维格通过与苏州大学的紧密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了创新性人才,促进了学科和平台建设,并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但同时也存在着宣传多、推进少、签约易、合作难以及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考核评价机制。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荐阅读:
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06-10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06-08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07-04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06-21
观摩课的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体06-02
主导--主体相结合-------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10-26
以管理创新为基础,提高企业经营效06-1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