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2024-06-21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通用12篇)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1

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国的课程改革强调, 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英语教学专家认为, 英语不是教师教会的, 而是学生学会的。那么, 如何利用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

一、学生的自主阅读

1. 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了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机会。在阅读上, 则体现在他们可以自主决定阅读材料的类别、数量、难易程度;阅读时间的长短以及时间分配;阅读速度的快慢等。教育家普遍认为, 让学习者自己制定计划是自主学习的最佳方法, 基于计划的学习将会使学习者从计划中获取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 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筛选, 撰写读书笔记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要获得必要的信息, 学生需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并加工。这个过程就像学习本身一样, 是无人能够替代的, 必须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同时也是自主学习形成的过程。能够体现自主学习结果的, 就是学生的读书心得。所以, 在阅读的同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或日记。这不仅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一种锻炼, 更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极大促进和提高。

3. 通过阅读促进词汇和语法学习

英语学习是一项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综合活动。而阅读对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重要的语言输入途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最头疼的就是背单词;最生涩的就是语法。殊不知, 词汇是在反复出现的语境中被记住的;语法也是在大量阅读时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中被理解的。因此, 比起反复、枯燥地记忆单词和听教师讲解语法知识点,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语言规律, 更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阅读效率。

1. 任务型教学活动

在任务型教学中, 阅读教学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 通过一系列阅读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进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地提出不同的问题、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完成, 从而实现对材料的理解, 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例如, Jane Willis在其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 将任务设置为任务前 (pre-task) 、任务循环 (task-recycle) 和语言聚焦 (language-focus) 三个阶段。反映到阅读中, 就是阅读前任务、阅读中任务和阅读后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帮助者, 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 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改变了课堂上一问一答的模式。交互式教学的中心是小组讨论。这种讨论是基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理解以及对阅读内容的阐释上的。它往往通过四种活动来完成, 即:预测、询问、总结和阐明。

预测———通过对将要阅读的文章内容进行预测的讨论。这个讨论是针对文章的标题、小组成员的先前知识和经验而展开的。

询问———教师先作示范, 然后每组选一位学生, 让他就所读课文的某一部分组织讨论。而后, 组织者就有关信息进行提问, 其他同学就其所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回答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总结———各小组长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 教师请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总结进行评论。

阐明———如果学生不清楚文章中的要点, 小组内可互相讨论直到搞清楚为止。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预测, 并重温阅读材料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以便更为清楚地理解。

3. 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建构主义教学通常采用大量的合作学习, 其理论构想是, 如果学生互相讨论问题, 那么, 他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复杂的概念。此外,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社会特征, 强调小组成员示范正确的思维方式, 暴露和挑战彼此的错误概念。

4.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 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 使其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在行动上表现为充满激情, 更加努力。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2

求是实验中学 梁亚玲

【摘要】

教育中广泛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两种方式,然而在特定的环境下,具体的教学方式只是他们的结合。针对我们现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方式,本文着重讨论如何加强后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两种模式的具体分析。

从教育最基本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教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两种模式。具体来看,在古今中外的各个时间段中,两种方式都一直存在。相对而言,中国更倾向于前者,而西方则更接近后者。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表明,纯粹的某一种方式都不是教育最合理的方式,因此如何在现今中国更多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下探索后者的具体实现显得格外重要。本论文也正是基于此尝试探讨实现这一考虑的具体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天性,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与之相对的则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老师以自身的学习成果为基础,同时结合很多方面的经验向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知识讲解。然而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作为老师,他的精力和思维方式毕竟是有局限的,很多时候不可能从不同角度来看同样的问题。同时,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行业中一个老师所教授的学生数量众多,不可能真正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而引导不同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因此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就变得比较困难。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模式的建立。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要求教师理解、尊重、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进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寻找适合不同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这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也符合教育学内在的规律,因此对于学生初级阶段的教育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方式的具体教学策略。

结合本人在教学中已经采取的和见到的一些方式,笔者主要讨论一下如何更多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1.加强情景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其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他们不满意呆板的教学模式。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以往,便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创造情景,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向学生展示英语知识,并让他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培养其语言能力。比如,创设实物情景。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里现有的人、实物设置情景。例如上购物的课程时,可准备一些便于携带的衣物、水果、玩具、文具等带入教室,并且标上标价,帮助教学。同时也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多带服装鞋帽,并标上价格。这有助于上课时用英语进行较真实的服装买卖。学生在用英语交流的同时,自然而然学会了用英语购物,并有了成功感。再比如,模拟交际活动。英语课是一门实践课。模拟交际活动是为真实性交际做准备的练习活动。经过模拟交际活动,学生才能掌握英语结构和句型,才能运用英语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会话材料,这有利于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会话练习和实践会话情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师生角色演示,对子练习,小组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实践言语的目的。另外,由于很多时候学生可能会怕出错,因此可以尝试课后提供一些情景对话的练习让学生分组来完成,在下节课时选一两组同学进行实际对话,这样的情况既能让学生在情景对话中学习英语交际能力,又能打消他们怕出错的心理。

还有,在教授方位词next to, in front of, behind, between时,可通过教室里学生的座位为语言环境来教学,让六个学生一组讨论各个的位置,如:A is behind B.B is in front A.A is between C and D.而在NSE(新标准英语)初一上Module 9 Unite1中学习tiger, elephant, panda, wolf, giraffe, kangaroo, lion等动物名称时笔者找了一些这些动物的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这些词汇,加深了他们对这些单词的印象。

2.尝试引导学生从其它外在的资源来学习英语。语言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声音,引导学生接纳和领会英文歌曲或者影视资料对英语教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音乐的节奏、音调、力度以及速度等对人的大脑能产生良好的刺激,使得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积极和兴奋状态,从而使人精神焕发,身心愉悦。Hotz(1998)曾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英语歌曲不但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促进英语学习的好方法。“熏陶”是指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英语歌曲熏陶是指创造英语歌曲的氛围,以求对英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科学家们发现音乐的速度、节拍和韵律不仅能调节人体节律,还对大脑边缘和脑干网状结构有直接影响。因此如果将英语歌曲作为一些辅

助手段,将其应用在课堂教育的背景中,很容易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进而引导他们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个单独的活动,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英语电影资料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利的工具。一方面,会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一方面,对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会有些了解,并且对实际交际中的英语有了非常直观的接触和理解。

3.尝试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某个点来探索问题。在英语的教学中,经常会牵扯到职业,地点之类的信息。一般而言,如果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些信息很可能对学生来说就会成为一个短暂的记忆。因此在牵扯到一些具体的信息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查找与之相关的信息,这样就能起到由点及面的作用。比如,在讲到worker这个词时,书上出现的有关职业的名词极其有限.已不能满足学生了解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型的职业,让学生了解一些新词,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同时为他们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创造了条件。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去自己补充比如policeman,boss, businessman, president等词,也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衣领看人”的扩展资料:

在美国.人们常以衣领的颜色作为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和区分不同职业的标志和象征。例如white collar白领,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教师、医生、管理、设计、技术等文职人员,他们常穿白衬衣。还有blue collar,gold collar.pink collar等。另外steel collar特指机器人。正是通过类似的方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和研究英语社会的细节,增加语言的实用性。另外,一般来说,学生是比较看重老师对自己作业的满意度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引入一些新的元素,使得学生增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对英语比较吃力的学生多用鼓励性的话语,而对英语学习比较轻松的同学来说,应该多让他们看到和接触课堂以外的东西。比如可以在给他们的评语中多使用一些陌生的词汇,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自己去查找这些陌生词汇的意思,也许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使他们额外的学习到某个单词的意思和用法。总体上来看,尽管我们现在依然处于老师少于学生数量的情况下,但是随着我们手头资源的日益增多,我们可以从以上这些角度入手来切实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使得他们能够深层次理解这门语言,也能够更好的利用这门语言。参考文献:

1.圣仰芝,英语教育生态观的理性回归,教育研究,2009,219 2.张国庆,浅谈英语课堂的“活动”与“参与”,素质教育论坛,2008,140 3.白巧云,初中英语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考试周刊 2009,114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标;主体;英语课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英语课程则更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英语教学重视学生的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低,这是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它能够奠定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學模式的束缚中走出来,避免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把学生看作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通过设置一定的语言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运用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英语的魅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可以发展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Unit5 Going Shopping中,可为学生创造一个几个朋友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指导学生将讲台和学生的课桌以及学生所用的文具等充当超市物品,通过已有的英语水平进行即兴的英语对话。这样,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也较好。

二、教学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在教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后鼓励学生自学,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态度。例如,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单词记忆法,例如,联想法、谐音法、读写法等,来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活动,教师在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提问、学生模仿、学生思考、学生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总之,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陈艳艳.中学生英语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0).

[2]刘波.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J].吉林教育,2010(13).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中学)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 篇4

一激发学生兴趣

有乐趣, 才会有兴趣,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 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有了兴趣, 那么学生便会主动、积极地思考。如果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没有学习兴趣, 那么实现主体性无从谈起。有趣的学习内容、快乐的学习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教材内容上我尽量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需要自由删减、补充、替换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 也可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手段, 讲讲笑话、做做游戏、排演小品、观摩影视作品等。授课时,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努力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尊重和提高。如在理解课文时, 对基础差的学生只提出一些关于时间、地点、人名等课本中容易找出答案的问题;对中等生则要求他们不看书说出课本中可以找到的答案;对基础好的学生, 要向他们提出一些课本中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的问题。

二转换教师角色

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充分体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新角色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角色从教学客体地位到教学主体地位的提升, 带来了教师角色的转换, 这是对几千年来教师“主宰”地位的变革。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当这样的角色:

第一, 实现从无激发学生兴趣到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色转换。实现从不需要培养学生求知欲到必须培养学生求知欲的角色转换。具体地讲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到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满堂活”的转变, 从“提问者”到鼓励学生质疑的“鼓励者”和“解答者”的转变。

第二, 从带领学生操练句型的“领操员”变为学生分组讨论的“协调者”。传统教学重视教师传授, 强调“学会”, 忽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重视教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色;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强调学生“会学”, 重视学生“会学”的角色自然落到了教师的身上。

第三, 探索、发现是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 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 充当的是组织学生、指导学生、教会学生探索与发现的角色。

三鼓励创新

现代教学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创新能力是学生主体性的高层次表现, 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创新的过程中, 必定体现着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计的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 层层递进, 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 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 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 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同时还积极鼓励学生勇于问“为什么”, 让他们充分交流、讨论, 以创新的思维来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如讲climate and people’s life时, 课文重点讲天气对人的影响, 教师可对此拓展一下, 让学生讨论我们自身对环境和天气有何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开发了学生求异思维。

四创造实践机会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 这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如果老是像传统那样, 只是教师讲得很多, 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便是一句空话。所以, 教师要想法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如课前5分钟找两三个同学报告当天的新闻, 长短不限。新闻的词汇量很大, 尤其是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词汇, 学生不查阅词典、不翻阅课外读物是不可能会说的。尽管学生每堂课报告的时间很短, 但在课后他们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这就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这样的活动和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而且给学生增加了无穷的乐趣。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5

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创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建立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作 者:温林妹 刘兰英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 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 年,卷(期): “”(35) 分类号:H31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生命课堂活力新教育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61

传统的英语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观众”和“听众”。越来越多的教师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工作,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生命。本人主张富含生命的新基础教育价值观,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改变过去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把课堂教学与提高学生素质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从生命的高度注重人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化呢?以下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树立新教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新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在认识上还必须从一般整体共通的层次开始,即重新认识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以及为培养怎样的人服务的问题。著名的教育家叶澜认为,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本人非常赞同叶澜教授的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应通过“教书”而实现“育人”,想教好书首先需要明白要育什么样的人。

二、确立以生命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价值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是其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及成长。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职业生活的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感受、对职业的态度、专业知识的发展和对事业的满足程度。总之,课堂教学对课堂的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的价值。

三、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主体与主导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的主体是学生,导的主体是教师,这已得到普遍的认可。所以,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就是一个引路人,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和导。引,就是引导学生去学,去分析与思考,去探索与实践;导,即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注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向他们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语言的现象,使其学会综合知识,从而总结规律,举一反三。

四、激发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兴趣是活动的一种动力,它是鼓舞人从事活动的重要力量。而对英语教育来说,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关键之一。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经常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利用图片教学新单词,形象、直观,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我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编排了一些英语歌曲、游戏、猜谜、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们常说:“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在教学中,不能只重教法,而忽视了学法。在这个知识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的社会,学生在学校学习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现成知识的学习,而要学会学习;相应的教师的任务也已经不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在教学中,我常对某一内容进行听、说、读、写训练,通过分析、综合、巩固等教法感触学生的学法,让学生边学边感觉自己是怎样进行思考的,逐渐形成学习的基本方法。

六、重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促进综合素质形成

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学科教学外,还要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教书和育人是不可以分割的共同体,是教学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在英语课文对话中经常都会出现一些礼貌用语。例如please, excuse me, may I/could I等等,教师可以利用出现在课本当中的知识点引发其他的道德知识。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同样重要,这样才能培养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7

一、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标明确提出, 要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使之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自主学习。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习惯的重要途径。预习是为课堂教学作铺垫的,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 充分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 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同时要设计好预习的内容, 使学生知道预习什么, 预习多少, 预习到什么程度。教师在设计预习内容时, 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 难度适中, 有梯度,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预习, 并通过预习有所收获, 体会预习的乐趣。

2. 巧妙设疑, 激活思维,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能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以达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巧妙设疑, 把问题设在关键处、疑难处,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努力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 从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例如, 在教授Module 8Unit 1ALand Of Diversity的Reading时, 在导入环节后, 笔者设计如下的问题: (1) What country is the map of? (2) How many states is the USA made up of? (3) Can you point out the location of the USA according to the map?通过让学生接触与话题相关的基本知识,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为进入材料阅读做好准备,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 笔者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Which sentence is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Use about 30words to summarize it.让学生找主题句以及概括文本大意, 培养学生查读、略读等阅读微技能。为了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对跨国文化的感性认识, 笔者设计了这些问题:America is a cultural“melting pot”, a land of diversity.Why do you think that the Americans can live peacefully together?China is also a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How do you think the 56peoples can live peacefully together?这样的设疑, 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使学生主动探究, 又能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发生“正迁移”,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 强化课后复习的意识, 使学生养成自主复习的习惯。

教育家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这道出了课后复习的重要性。课后复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途径。课后复习是对课前预习和课堂所学知识的接受、吸收和内化, 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对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 以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所以, 课后及时复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也使学生养成自主复习的好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 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这种兴趣能持之以恒, 兴趣就能转变成一种内在的力量, 这样学生就能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学生有了内在的动力驱动, 就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发挥其主体作用,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以学生为主体, 创设真实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合作、参与、实践等方式探究知识和发展能力, 以任务为驱动, 创设真实情境,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已有常识、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尽可能采用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例如, 在教授Module 8Unit 1ALand Of Diversity的Reading时, 在导入环节,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设计了有关美国背景知识的抢答竞赛。在这充满趣味的竞赛中, 学生既加深了对背景知识的理解, 又激活了思维, 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巧设情境, 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 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也可以达到“创设真实情境”的目的。因为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与图像结合、语言与情境结合, 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2.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和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保障, 是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的前提。学生只有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以至用其道, 才能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因此, 教师要利用一切契机培养和增进师生情感。

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和帮助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要热爱、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平等对待,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课堂上, 教师应经常走到学生中间, 与学生处于平等位置, 拉近师生的距离, 常使用如“please”“thank you”“wonderful”“well done”等礼貌和鼓励性用语鼓励学生, 使学生轻松大胆地参与课堂活动。这样, 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积极情感, 感觉到被老师尊重和理解, 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 笔者常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授Module 8 Unit 1A Land Of Diversity的Reading时, 在理解课文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促进知识的内化, 我创设了如下的小组活动———采访:假如你在加州旅游, 你想了解当地或美国的一些情况, 你现在在街上采访几个来自不同文化或国家的当地人。笔者先让组长组织组员进行采访训练, 然后组内角色轮换, 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在此期间, 教师要发挥其指导作用, 适时给有需要的学生以指导。在组内训练结束后, 进行组际交流。笔者让准备较成熟的小组进行全班表演, 让其余小组进行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不但提高了语言技能, 而且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改正了自我中心等不良的心理习惯。

三、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英国的一位教育家认为,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 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 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所以,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没有学习目标, 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方向, 没有前进的动力, 也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1. 加强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新课标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仅仅瞄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还要加强对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意志的培养,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 笔者常利用高中教材中的激励性语言、名人故事和催人奋发的例子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让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学习的目标。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与方向, 才会采取有效的行动, 才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2. 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后, 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远期目标是指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去解决问题, 这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近期目标是指学生实现教师每一节课或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实现近期目标, 然后逐渐实现远期目标。因此, 在备课时, 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 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能力、心理品质以及兴趣爱好等, 才能制订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同时,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 教师要把整个教学目标分解成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 让学生脚踏实地向前迈进。这样, 学生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 就会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始终感到成功离自己很近, 做事就不会半途而废, 就更容易实现心中的大目标。

3. 实施及时评价, 建立激励机制。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手段。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做出的每个反应要做出及时的反馈和合理的评价。实施学习评价时,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 不仅关注结果, 更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关注学生,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8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 大多教师还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注重学生们的考试结果, 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而且也忽视了学生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另外,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大多还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说教模式, 教师想着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 不停的讲授英语知识, 这样一来就缺少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长此以往, 不仅使学生们丧失了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而且也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忽视了与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有的教师因为教的学生比较多, 没有全部记清楚学生们的姓名, 在课堂提问上, 可能出现把学生姓名“张冠李戴”或者叫不出学生姓名的情况。而有的学生会以教师喜欢自己或者重视自己的程度, 来决定怎么学习英语。如果教师连学生的姓名都叫不出, 会让学生内心认为教师不重视自己, 那么学生可能会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更不愿意去学习英语。另外, 有的学生因为英语成绩不好, 产生自卑或者焦虑的情绪, 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异样情绪, 耐心疏导,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课下辅导, 这样一来, 就避免了让学生形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程度取决于教师是否采取了“强制”手段。比如说, 如果教师严格要求学生, 让学生们每天必须背过20个单词, 并且找英语小组长听写。在这种情况下, 大多数的学生会因为教师有要求, 所以去执行, 去背这20个单词。但是, 如果教师没有严格要求, 学生们可能不会意识到单词的重要性, 更不会主动去背单词。这就体现了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太差。

4.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英语本身作为一门外语, 不是学生们所熟悉的第一母语, 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稍有吃力。如果有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能会丧失自信心, 从而降低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措施

1.教师改变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要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 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只有教师改变了教学观念, 才能更好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同时, 教师也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不要一味的把教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学生们, 要给学生们留下一定的空间, 鼓励学生,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充分让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从而更有效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

2 . 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采用互动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显然,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比如说学生被动接受, 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推崇的是互动式教学, 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 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能准确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3.教师重视语感训练, 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感是一种言语的感觉, 语感的进步是由学生自己来实现的。学生们的语感能力是从日常教学中的听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所以培养学生们语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听多看多说, 加强自身语感的训练。所以说,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对于一个学生而言, 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最用。就好比如, 人们若是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有兴趣, 他才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 积极地从事这项活动, 并且探索其中的奥秘。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 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让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说, 实物演示、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等, 无论哪种方式, 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5.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新课程理念提出:学生是教师施教的主体, 教师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我感觉”, 让心智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 以便因材施教, 进行分层次教育。

总之, 要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 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互动式教学, 而且也要重视学生们语感的训练, 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还要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们的个体性差异,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教师忽视了与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等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初中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克诚.初中英语兴趣教学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1 (56) .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9

一、体现教学艺术, 完善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 作为英语教师, 应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 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be”。因此在教学环节中, 备好每一堂课是关键。由于每节课内容的不同, 那其重难点也就不尽相同。要想力求做到重难点突出, 就要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背景知识,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举例要精练, 一针见血, 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点。这样不仅使教师明确了为什么教, 更要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学, 怎么学才能使教和学都有成效。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如果本身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 那么在他 (她) 的课堂上就会缺少新意。久而久之, 枯燥重复的说教就会让学生厌烦。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如自制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学模型等来完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性, 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有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教与学及时反馈, 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成为一个善于琢磨、勇于实践、勤于设计的有心人。教师还要关心学生, 鼓励学生, 以极大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注意个人教态, 试想一下学生在一个充满微笑的环境下学习一定会比在一个充满训斥压抑的环境下学习效果要好。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要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 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实践中不难发现, 同样做一件事, 感兴趣的人通常要比不感兴趣的人完成工作的态度要好, 质量要高。同样道理, 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的话, 我们所说的主体性从何谈起。千篇一律的说教, 换来的只能是昏昏欲睡, 得到老师的批评, 这样伤了自尊, 必然学习就没了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 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认知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习兴趣或爱好、特长之间的最佳联系点, 让学生参与进来。参与的机会多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 兴趣也就提高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教具, 让学生感到新鲜, 抓住了学生好奇心的心理, 紧紧抓住他们的眼球, 效果也很不错。其次, 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 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小环节, 多台阶;多变化, 勤鼓励”。即, 将每个教学环节化解为几个小环节, 且做到易精易小, 每个小环节都紧扣教学内容, 且做到环环相扣, 层层接近, 为学生搭好学会的台阶, 感受学会的乐趣。同时教学环节的处理易多变化, 做到教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再次, 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学生充满自信,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其主体活动。最后, 教师在课后多鼓励学生参加诸如英语第二课堂、英语角、单词大赛、短剧表演等活动, 让兴趣的种子在时间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古到今, 仔细研究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杰出人士少年时代就因为见解独到、善于思考, 而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现代教学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 层层递进, 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 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 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 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 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 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思维的创新就是要让学生能以自己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也就是所说的举一反三。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 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是要有独立见解的人, 而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产品。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在英语教学中, 多采用一些方法如联想法、创设情境、自由会谈、游戏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 不要用单一固定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在布置作业方面, 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可供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多个不同但合理的答案。努力在教学中培养勇于问“为什么”的学生, 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 以创新的思维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10

一、大学口语教学中的教师定位

1. 教师是组织者

口语课堂上,师生是交际的双方,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的作用,开展以学生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交际实践。在口语课中,要让每个学生在口语课上开口,都愿意说,都

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难免有学生不会全身心地参与,这个时候后续的活动的设计就非常关键。我们通常会让学生讨论的话题有likes and dislikes。一次我们讨论养宠物的好处和坏处,有一小部分学生做完了自己的展示部分就开始分神,不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了,笔者就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后续任务:将别人小组表达的观点拗成自己这方的观点,就是说,别的学生表达的养宠物好的方面你如何说服成那是养宠物不好的方面。如有学生说和宠物也可以做朋友,反方可以驳斥说这样会导致和人缺乏交流。结果大家都很认真地听其他学生的发言,然后绞尽脑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对方的观点变成自己这方的观点,气氛相当好。又如,有一次笔者给学生看一些有瑕疵的短片,让他们找出短片中不合情理的地方,学生们认真参与,但我的第二个活动则是让学生们为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寻找合理的解释。有一场有瑕疵的戏,男主角乘电梯追女主角,第一个镜头是女主角进了电梯可电梯没有动,第二个镜头则是男女主角都到了楼下。学生们解释的理由真的是非常有意思,他们说这是因为女主角聪明,就是因为她知道男主角要追她,所以她让电梯先停了一会,否则她一下楼不是刚好让男主角撞个正着吗。

4. 我们之所以探讨如何设计活动,为的就是这个“做中学”的目的:

我们在任务型口语课上尝试探讨的一切都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具体的活动来学习语言。

5. 教师也应该把脚手架原则牢记在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

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情景,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教师完全可以设计不同的任务要求。我对前文所提的解聘招聘任务中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基础相对弱的学生完成对话的内容;2)解聘小组成员可允许部分拿讲稿诵读,以明确叙述解聘雇员的理由为目标;3)被解聘的发言人必须完美驳斥他的对手,找工作时还得感染、说服他的老板。此外,设计活动时,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有两类学习者,即active speaker和passive speaker,将英语口语教学课堂的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组合,使这两类学习者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外语教学中去。

有话可说。教师要在课前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为课堂创造良好的气氛做准备。

2.教师是参谋

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既不能包办代替,又不能放任自流。为了不打断学生的即席交际,以便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应持宽容态度。教师应使学生明白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要热情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思想,以及鼓励学生在口语中取得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从自己进步的反馈中增强学习的信心。

3.教师是引导者

教师要尽量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紧张感。在挖掘语言技巧,特别是口语的技巧方面,紧张感的消除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尽管学生们非常希望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他们往往不愿意参加到能够提高他们口语技能的口语活动去。究其原因大概有三:第一,开口说话比坐着听老师讲要困难;第二,大多数学生在他们第一次犹豫着试图用英语说话时总感到不自在;第三,大多数学生都不想在他们的

除了以上这五点基本原则,我个人认为活动的准备和设计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

1. 话题要新颖

话题要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2. 活动的设计要有创新性

任务的设计要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趣味又符合教学要求,不要拘泥于单一的活动形式和单一的技能训练,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3. 要保证学生们的参与程度

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要有尖子生对整个活动起有效的引导作用。

4. 交际活动要多样性

活动的安排一定要有延续性,比如Brainstorming,pair work后可接group discussion,小组成员的组成可随活动的变化随时变化,根据活动的需要学生们可随意移动。

5. 活动的指令要清晰

可借助多媒体、图画等给出指令,活动是课堂内完成还是课外完成,活动是即兴完成还是有准备排练时间,一定要向学生交代清楚。

我们知道,外语教学的中心始终会落实到学习者身上,但教师们绝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和旁观者,我们肩上的担子会随着教学的改革而不断加深。本文作为笔者自我教学的经验小结和反思,只是对教师活动设计准备的初步探讨,缺乏深入量化的研究手段,但是笔者相信,在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的作用仍然相当重要,对教师作用的研究必将促进任务型口语课堂的教学。

参考文献:

如何改进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常州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对策,希望能够给从事英语口语教学的同仁们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对策

口语相对于书面语言而言,是有声的语言,是语言的输出或释放的过程。运用口语交际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重要交际手段。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缺一不可。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英语教学素有“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样的基本教学原则。新课标还明确指出:“根据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中学英语教学

同伴面前犯错误,当众出丑。他们非常害怕失败、挫折和被嘲笑。因此,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交谈。同时教师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错误方面,鼓励、友好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紧张感的消除非常重要。

4.教师是发现者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学生在目前学习环境中的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因人而异地确定教学方法。首先,要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及在交际环境中语言的使用情况作透彻的分析,以此来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确定不同学生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的训练。其次,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排除或弱化影响学习的消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加以鼓励。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方法

口语是思想、信息、感情的有意义的口头交流,不是对单词、短语、句子的简单背诵。传统外语教学法中,经典的模式是3P教学法,即Presentation(讲授)、Practice(操练)、Production(产生),这种方法同样在口语教学中被长期使用。其最大缺点是,学生是被动地学,学生学的知识是死的,不能活用,课堂中忽视了对交际能力的培养。

1.模仿法

模仿可使学习者体验到英语的语音、语调、语感、节奏等;通过模仿,学习者可以更准确地说英语。学习外语一定会受到母语的干扰,而通过模仿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排除学习英语时母语对学习的干扰。我们既可以把教材中的词、课文的录音放给学生听让其模仿,同时也可以找一些英语会话、原版电影、英语故事让学生模仿。

2.联结法

联结法是指教师先提供一些独立但又能联结成句或篇的单词和词组,让学生通过较短时间的思考,即兴把他们联结成句然后说出来。做这种操练时,开始的时候可以要求低一点,先说句子,后说片段,逐渐过渡到小段文。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去创造。学生通过这类口语练习,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如果教师能再给予及时鼓励就会收到更明显的效果。

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性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就是通过英语口语教学来获得的。但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只瞄准中高考,只要不是报考外语学校或者对口语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参不参加口语考试,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出现了中学英语教学只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现象。笔者试从英语口语教学的地位、作用,以及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一点自己的教学感受。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重视口语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中国与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英语的通用语地位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要高

3.表演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或视听材料的内容让学生自编自导一些短剧,学生们在戏中扮演各自喜欢的角色。例如学生在看完电影《简·爱》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简和罗切斯特先生来表演其中的一个场景。表演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英文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说英语时注意情感的表露。英语自身富有音乐节奏,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富有情感的表达一定会深深吸引学生,同时用英语表演好一个电影、戏剧、小品片段可以说是达到了口语表达的一个较高的层次,用英语表达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受学生的欢迎。

4.激趣法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厌倦。”在组织英语口语教学中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又饶有兴趣的学习环境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学生们在这样的气氛中能够消除过于紧张的情绪,讲英语的兴趣将得到充分调动,思维也会被最大限度地激活,从而真正成为讲英语的主人。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学习题材最好是生活中见到过、接触过,或者能够想象得到的事情,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家庭生活、同学关系、体育明星、歌星、宠物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口语话题,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构思,大胆创新,无拘无束地发挥。学生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和宽松的环境,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教学中来。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设计活动。教师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担当着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教师应懂得如何分析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习模式而因材施教,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最好条件,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变输入为吸入,使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不断发展和提高。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是相对于以教师为主体而言的。交际法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应是主动的,因此,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应被视为积极的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在学的基础上研究教的问题,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本文探讨了大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主体,口语,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杨春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科技经济市场,2007.06.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听说为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29-02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以阅读为主要教学目标,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教学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在面试中,许多学生听不懂正常语速的英语对话,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市场已向我们表明:大学毕业生不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教学不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愿望。对独立学院来说,这一点显得更加迫切。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和科研能力较差,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需要直接就业,他们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英语,特别是具备流利地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这是新形势下新的英语教学目标。为此,我们需要研究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面向运用的英语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同时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对于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这种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系统性和全面性,即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第二课堂活动。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都与其它研究息息相关。因此,对这一创新模式的整体研究,具有实用性和推广的价值。改革大学公共英语“哑巴英语”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动了“大手术”,改革的目标是学生能“张开嘴,听得懂”;几年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改革的具体措施

1、确立“较高要求”的教学定位,“听说为主”的教学改革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英语能力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英语是必备的应用技能之一,应选择“较高要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体来说,经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用英语比较流利地进行一般交际和沟通;能够基本听懂英语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一般题材的英语讲座和本专业的课程;能够阅读大众题材的英语书籍和报刊文章,借助工具书读懂专业资料;能够用英语写短文,对熟悉题材的简短文章进行翻译。

2、改革课程设置

我们根据“较高要求”的教学目标,针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一、二年级开设了 “综合英语(一、二、三、四)”、“英语听说(一、二、三、四)”和“英语写作”三门必修课。其中,“综合英语”以口语为主,同时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基本的翻译和写作能力。“英语听说”听力和口语能力培养并重。“英语写作”是一个综合过程,它包含了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设置在第四学期系统学习。

同时,为保证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三年不断线,在三年级开设“专业英语”、 “职业英语”两门必修课程。“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结合我院学生专业,设置IT类、外贸类、工程管理类、人文类、电子与自动化类共五类,教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教师全英文授课,主要培养学生口语和专业阅读能力。学生讨论的话题与专业有关,不是一般的日常会话。“职业英语”旨在通过学习商务活动的真实语言材料,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当代商务理念和国际商务惯例;提高其作为商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使其具有较强的商务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正确使用英语,从而增加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3、改革教学模式

针对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我院自2004年9月在公共英语教学上倡导以 “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法”为主,有机结合各教学法之所长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全体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任务;学生活动占课堂活动80%,教师反馈占20%;全英语授课。该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得到师生的认可。在课堂上,我们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坚持“大运动量”的语言训练,设置不同的语言环境,为了提高学生讲外语的兴趣,采取单人叙述、双人对话、辩论会、“记者”采访、时事评论、翻译、疑点提问、归纳总结、班级讨论、师生相互磋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大运动量的训练中提高听说能力。

4、 改革考核方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评估要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语言学习在于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即加强平时考核。城市学院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的教学评估体系。平时考核:以听力和口语为主;期末考试:能力考试。细化每门课程的平时考核,细化作业、平时测验以及阶段考试的次数和内容,以及所占的比例。每学期进行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各占课程总成绩50%,目的是督促学生重视平时语言学习的积累。原则是要量化,体现平时考核可操作性、客观性,尤其要体现听说能力的培养。

5、创造课外英语学习环境,注重课堂语言教学向课外延伸

学院积极创造课外英语学习环境,开辟英语第二课堂,紧紧围绕英语学习的特点,开展以校园英语文化节为特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英语文化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原创歌曲大赛英语辩论、英语小品比赛、主持人大赛等,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成立英语俱乐部,定期组织英语角、电影欣赏、英文讲座、英语演讲、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创建每日英语栏目、城市学院英文报纸和城市学院英语调频电台;建设英语学习网站等。上述活动从策划、组织到参与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指导、辅助作用。活动对象涵盖全院学生,参与面很广,创造了良好的课外英语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且通过课外活动来巩固课堂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学院成立了英语辅导中心。辅导内容涉及英语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英语考试、考研、出国等各种问题。

三、改革卓见成效

1、师生喜欢并接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

我们曾多次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5%的学生感到满意并给予支持,认为英语课堂气氛活跃,英语环境好,师生互动,学生的收获大,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我院英语教师学生测评优秀率达75%。

2、学生在各种竞赛中有所收获

12名同学首次参加国际数学建模大赛,用英文撰写论文,获得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非英语专业学生参赛,连续两届获大连市大学生英语戏剧大赛一等奖,同获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2名同学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特等奖。

3、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崭露头角

在大连国际软件与信息技术洽谈会上,服务于会议的学院十余名学生向国内外政要和公司客商充分展现了他们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得到了客人和大会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4、扎实的语言功底为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流利的口语表达为学生出国深造、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独立学院教育对象是“三本”学生,显然不能照搬现有其他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们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听说为主,培养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严谨、细致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深化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将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3/Apr/310649.htm

[2] 吴中平,郑能波,任淑华等. 独立学院发展策略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5).

[3]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新机制 新模式 新探索 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9-73.

[4] 张尧学. 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03(7).

[5] 武世兴.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政策的分析与展望[J]. 中国大学教学, 2003(6).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 篇12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 学生成为独立的语言学习者; (2) 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导者和研究者; (3) 综合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赵海燕, 2006) 。课堂教学作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 对构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1) “以教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

笔者通过对本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分析发现, 在评价表给出的5项评价标准中, 多是以教师的课堂表现为依据来评判教学效果的好坏, 如“教学内容”一项中“教师讲解是否熟练”, “教学方法”中“教师是否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以及“教学能力”中“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等。可以看出, 在此评价表中, 教学评价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 缺乏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关注。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代替了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忽略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

在当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导向下, 这种传统的“以教论教”的评价观明显滞后, 急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教观。

(2)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之所以紧密围绕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判, 究其原因, 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仍“深入人心”, 课堂教学仍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传授知识为主。因此, 该校评价表在评价时讲究形式上的“课堂教学结构合理, 讲授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内容上的“概念准确、科学, 课堂信息量适当”;效果上的“按教学进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评价方式重视教师的教, 忽视学生的学。作为学习者的学生, 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被忽略。

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的确立, 应该转变这种“以教评教”的评教观, 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 它提倡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确立。然而, 与此相应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却相对滞后, 阻碍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3.1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字典》 (1992) 给出如下描述: (1)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 (2) 对于学什么和如何学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3)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更多的责任; (4) 教师发生角色变化, 成为帮手、顾问和咨询员: (5)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因此,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内容时应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考虑在内, 做到因人施教, 从而提供给学生多样选择。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也要转换角色, 大胆放手, 做学生学习的“助手”与“工具”, 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应地, 教师的注意力也应该从知识传授转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来,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

3.2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 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 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 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王健, 2007)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教观表现为两个方面:以学论教和以学论学。

(1) 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就是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它通过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表现及其学习效果来反映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效果如何”都可以用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要素和标准。这种评价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相长。

“以学论学”将学习过程和效果相结合, 通过衡量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状况来观测教学效果;“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效果, 它通过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及其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学生的“学”构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及标准, 即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主要应看其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种“以学论教”的评价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因其是以学生的“学”为直接评价对象, 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效果, 而不是具体的人。“以学论教”评价的重点在于通过观测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 衡量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 最终目的是做到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 一切衡量标准和观测内容, 即使是关注教师, 其最终也将回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落脚点, 即所有的评价参照点都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可以看出, “以学论教”这种动态的形成性评价以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为基本, 反映教师的教学, 能够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它促使教师重视学生的需求, 教师的教, 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 而相应地, 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专业成长。

(2) 以学论学

“以学论学”是以学生学的状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进而评价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前一个“学”指学生的课上表现情况。它应该包括学生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交往状态及思维状态。简单地说, 这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否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 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 并且积极主动投入思考, 踊跃发言;在完成任务时, 学生是否能够分工合作, 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解决困难。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心情愉悦, 并且在学习结束后, 学生学习的愿望得以增强。后一个“学”指学生的学习效果, 指学生是否完成了知识目标, 掌握了学习方法, 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以学论学”实现了以学生学的状况来评价学习效果的过程, 评价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 归宿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这种评价方式通过着眼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情况,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4 结语

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不仅注重教师的教, 而且注重学生的学, 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评价对象, 属于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它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并反过来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探索[J].中国外语, 2007 (4) .

[2]王健.“以学论教”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理论探索[J].教学与管理, 2007.

上一篇:观测预报下一篇:互联网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