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2024-10-06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精选12篇)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篇1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应该是一个渐近的过程:由易到难, 在原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知识。那么, 作为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应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 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 引发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地建构。现结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一、把握教材

首先, 认真揣摩教材编写意图。“反比例函数”是继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知识之后, 又一类可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模型, 本章学习既对一次函数有一定的巩固作用, 又为初三学习二次函数打好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回忆一次函数研究方向、内容, 结合本章反比例函数所研究内容进行类比, 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函数的方向、基本内容, 并能够学会迁移运用。所以, 本章节的知识对学生学习函数系统知识起到什么作用, 作为老师, 应该心中有数, 能从函数知识整体上把握, 同时自己精心设计教学, 能让学生感受到函数研究的方向、方法,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较好素材。

二、精心设计

教学设计要注重问题的设计, 在课堂上如何设问, 才能激发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 最终让学生理解知识。如, 本节课在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 学生通过先学都能知道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位置与比例系数k的关系, 但学生只考虑所给的特殊情形, 当k=3, k=4时, 通过观察图像一目了然地发现, 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对于本质, 为什么会是这样, 不去深究。那么在课堂上, 笔者为了让学生认识问题本质, 便设计以下问题: (1) 当k=3、4时图像是在第一、三象限, 由这特殊情形, 你有何猜想?对于k>0时, 图像就在第一、三象限, 你能否给出理由。 (特殊到一般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 (2) 若知道反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你能否得到k的取值范围; (3) 给出一个图像, 两支曲线在第一、二象限的, 它是不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这样的三个问题抛出后, 引发学生思考, 最后认识到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位置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在第一、三象限, 要么在第二、四象限。让学生把握本质, 而且从数到形, 从形到数,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

三、关注学情

课堂要了解学生情况, 学会换位思考, 想学生可能存在的困惑, 在学生疑难处, 我们将如何突破。如, 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这一性质的探索中, 有一位学生自告奋勇上讲台进行展示, 他受老师在前一性质“位置”讲解时设计问题的启发, 学会了设问, 由特殊到一般, 得到规律。带领学生不仅从形的角度来感受, 还引导从数的角度去理解。最终总结出“当k>0时,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这结论一出来, 便引起了一些质疑。有学生提出, 漏掉“在每一个象限”这一重要的条件,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我又结合图像, 去给学生分析在第三象限确实有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的特点, 在第一象限也有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这一性质, 那为什么不能就说成当k>0时,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呢?我有意告诉学生我认为“可以不加这一多余的条件”。我这样一说, 有一些没深入思考的学生就认为, 对啊, 看来可以不加。但有一些学生, 还是坚持要加这一条件, 此时, 我觉得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到了, 于是, 课堂给了小组讨论的时间, 让他们自己寻找原因, 在各小组的努力下, 最终获得了结论。这一性质是本课的难点, 通过问题设计、小组讨论, 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 更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思考、总结。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一定要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精心设计问题, 刨根溯源,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凸显主体

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手操作是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这也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 并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如,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这一探索活动中, 学生对于其“中心对称性”易理解, 在学习画图时, 就发现了这些规律, 但对于轴对称性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 我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 打印了一些反比例函数图像, 分小组进行动手操作, 发现能否找到这样的直线折叠, 使图像能够完全重合。在这一环节中, 我设置了一些问题如: (1) 发现这一性质的同学, 你是如何寻找到这条直线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折叠, 说出思考过程; (2) 这样的对称轴有几条, 你如何描述? (一般的学生都会想到用“角平分线所在直线”这样来描述, 在此基础上, 我又引导, 能否从函数的角度y=x、y=-x来描述它) 虽然在这一环节花了较长的时间来引导、启发, 但我觉得很有必要, 在数学活动中, 要学会去思考。不管做什么事, 都要让学生思考, 要知道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意识。

总之,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 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亲自探索, 激发学习的欲望。使他们真正爱上探索, 爱上数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体现构建性原则, 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积极氛围。在教学中一直运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 发现课堂教学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 循序渐进, 易让学生真正内化知识。

关键词:类比,设计,学情,主体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篇2

一直以来教学领域都盛行一种比喻:“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一比法实不可取。

一味地把水倒给学生只会使得学生成为一个被动接纳的容器,于是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不停灌输的单方行为。而任何一种真正的、合理的教育都必须由学生参与才能取得效果,仅仅只有教师教是教不会的.,还得要学生主动学,要教与学同时进行。教育的效果总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等状况为转移;教育效果的好坏总是与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成正比。一切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得到成长和发展。苏格拉底把教育比作助产术。教师是助产士,学生是产妇。助产士是协助产妇生出新生命,教师是协助学生的心灵产生概念、知识和领悟力,主动产生知识及概念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这才有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它要求课改的一切活动都要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

以学生为本 稳妥推进双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 学生主体;课程改革

高校中为“本”的“人”应该是学生,培养学生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要素都要围绕着学生而组织安排,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中心地位。因此,双语教学的实施应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一、研究中课程的选样

为了动态研究在开设双语课程前学生对双语课程的期待、双语课程学习初期遇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达成的目标等。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精心选择了理科的三门双语课程:2004级生物系微生物学课程(二年级下学期)、2005级物理系电磁学课程(一年级下学期)、和2004级化学系有机化学课程(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包括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双语课程经历是:生物系2004级学生从来没有上过双语课、物理系2005级学生是第一次上双语课,化学系学生2004级已经有连续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的学习经历。在研究中我们称这三类学生为:A类学生、B类学生、C类学生。

研究的方法是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研究的课程详细信息是:2004级生物系微生物学是二年级下学期大班课程,实际上并不是双语课程,但是课程教师自觉地使用英语介绍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等。2005级物理系电磁学课程是一年级下学期课程,学生是第一次选择双语课程。课程的教师是第二次讲授双语课程,在总结了第一次讲课的经验后,降低了课程的英文比例,课程模式是:选用了一本英文教材和一本中文教材,上课用全英文的电子教案(PPT),讲课语言是大部分中文和小部分用英文,在学生了解了课程的关键内容后,播放原版录像用以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作业和考试是英文题目,学生自由选择中英文答题。2004级化学系有机化学课程是二年级下学期课程,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学期有机化学的双语课程。课程教师从2002年到2005年有四年双语教学经验,采用的课程模式是:使用最新的原版教材、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制作了全套“有机化学”课程的全英文的电子教案(PPT),学生作业和考试全用英语,课堂语言中文、英文各占50%,鼓励同学用英语提问,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双语课程学生学习动机

多项研究表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双语教学改革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全面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看法和要求,对于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成功实施双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查研究中设计了“你认为开设双语教学能带给你那方面的帮助”题目来了解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动机,由于学习动机可以是多方面的,这道题设计为多选题,A、B、C三类学生中选择比例为:“扩大专业英语的词汇量”79%、70%、85%;“了解外国最新的专业前沿知识”38%、39%、36%:“为以后出国升学打好基础”36%、36%、41%。这三个选项的比例数在A、B、C类学生中相对一致,表明:双语教学实施与否,实施长短对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学习动机和态度影响不大。A、B、C三类学生中选择“帮助掌握专业知识”的比例构成46%、30%、67%“提高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比”比例构成31%、18%、41%;这两项的B类学生明显低于A类学生,C类学生比例最高,表明在双语教学的开始阶段,语言上的困难影响到专业学习,但随着双语课程学习时间的增加,认为双语课程可以“帮助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的学生数在增加。选择在双语教学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A类学生占38%、B类学生61%、C类学生67%。表明:经过双语课程的学习认为双语课程“可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学生人数比没有学习过双语课程的人数大幅提高。

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相对稳定的,有些是在双语教学的不同时期发生变化的。双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看法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使双语教学能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双语课程的初期,由于语言上的困难使获得专业知识的速度减慢,影响到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的渡过困难期。

三、学生对双语课程模式的态度

1.双语课程中的教材

本研究设计调查了学生在双语课程中对使用教材的态度和需求,在只用一本原版教材;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英文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中文教材四个选项中,A类学生的比例构成为:7%、24%、50%、19%;B类学生的比例构成为:9%、62%、22%、7%;C类学生的比例构成为:48%、0%、52%、0%;A类(生物系2004级)学生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尽管他们没有学习过双语课程,但是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他们中有一半的人认为:一旦开设双语课程在教材选取上可以“英文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B类(物理系2005级)学生中多一半选择“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其原因在于: B类学生是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双语课学习的初期,他们的英语水平比二年级学生低,所以在教材选取上的态度比较保守。C类(化学系2004级)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又已经经过连续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学习,在他们中有一半的学生有能力驾驭原版教材,同时仍然有一半的学生希望在双语课程中在使用原版教材的基础上有一本中文教材作为辅助。

双语课程的教材选取,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参考,在大学一年级使用原版教材学生感觉困难较大,在连续学习两个学期双语课程的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中仍然有一半人需要中文教材的辅助。中文教材对原版教材的辅助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二是知识方面:学生将来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就是考研,现在的考研题都是以现行的中文教材为蓝本的,这也是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仍然关注中文教材的一个因素。

2.双语课程中的板书和语言

对双语课程中的板书的调查有三个选项:以中文表示为主,专业名词后附英文:以英文表示为主,专业名词后附中文;以全英文表示。A类学生比例为33%、63%、4%;B类学生比例为30%、64%、6%;C类学生比例为7%、48%、45%。表明:在A、B、C三类学生中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课堂板书以英文为主的模式。

学生对双语课程教师语言的要求如何?以中文讲授

基本内容为主,在讲授过程中加入英文专业词汇;以英文讲授基本内容,专业词汇及重点内容进行中文解释:全英语讲授三个选项中A类学生比例为37%、59%、4%;B类学生比例为41%、57%、2%:C类学生比例为26%、63%、11%。表明:在A、B、C三类学生中半数以上学生选择“以英文讲授基本内容,专业词汇及重点内容进行中文解释”的授课模式,大学二年级学生中,已经经过连续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学习的化学系2004级(C类)的学生中,有11%选择“全英文讲课”的模式,但比选择“全英文版书”的学生(45%)少三成。

双语教学中的板书可以使用:“以英文表示为主,专业名词后附中文”的形式。而在课堂语言上,学生期望教师尽量多的用英语,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授课语言。全英文讲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适用的。

3.双语课程中的作业与考试

学生在选择双语课程的作业方面的三个选项:全部用英文;能用英文的尽量用英语;全部用中文的比例为:A类学生0%、83%、17%;B类学生2%、64%、34%:c类学生60%、40%、O%。关于双语课程中考试的答题语言要求有三个选项:全英文答题、尽可能用英文答题,但不要硬性规定中英文的比例、全中文答题,比例为:A类学生O%、75%、25%;B类学生0%、62%、38%;C类学生62%、35%、3%。A、B两类学生中2/3的学生赞同在作业和考试时能用英文的尽量用英语答题的要求。C类学生经过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学习,已经有一半以上(62%)具备了使用全英文完成作业和考试的能力。关于试卷语言的三个选项:全英文试卷;以英文为主,难点或生僻的专业词汇加注中文;部分试题用英文,部分试题用中文的比例为:A类学生6%、47%、47%;B类学生5%、65%、30%;C类学生54%、42%、4%。

从双语教学一开始(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作业和试卷题目,都可以用全英文加少量注释的形式;可以要求学生在作业和考试答题时,尽可能用英文答题,但不要硬性规定中英文的比例,特别是在双语教学的初期,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然成长的空间。在评价时,“用英文答题”这一指标的权重应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学生经过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学习后,可以要求学生全部用英文答题,使用中文者酌情扣分。

4.双语课程中的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研究样本中三个课程学生公共英语水平不同,由于物理系2005级学生(B类)是大学一年级,还没有参加大学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生物系2004级学生(A类)74%通过四级,26%通过六级;化学系2004级(C类)63%通过四级,37%通过六级。研究中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专业英语读和听的能力。

学生读懂原版教材(全英电子教案):高于80%、50%~80%、30%~50%、低于30%的比例:A类学生15%、44%、24%、17%;B类学生11%、21%、59%、9%;C类学生56%、37%、7%、0%。表明:大学一年学生(B类)在学习双语课程的初期,英语阅读能力低于二年级没有开设双语课程的学生(A类):比较A、C类学生的数据,可知同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两个学期双语课程的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明显高于没有开设双语课程的学生。

学生听懂英文讲解(原版录像)高于80%;50%~80%30%~50%:低于30%的比例:A类学生5%、17%、50%、28%:B类学生2%、20%、46%、32%;C类学生11%、37%、48%、4%。尽管:大学一年学生(B类)在学习双语课程的初期,英语阅读能力低于二年级没有开设双语课程的学生(A类);但他们(A类与B类)在英语的听力方面的能力相差不大,这说明在双语课程的初期,学生专业英语听力的进步较快:从数据还可以看到: c类学生的听力水平明显高于同年级的A类。但是,经过两个学期双语课程的学习,仍然有一半学生(48%+4%)只能听懂全英文讲解的不到一半的内容,由此可见,双语教学在提高学生听力方面的作用是先快后慢,而且因人而异。

四、教师对双语课程的体会与建议

这次研究还对任课教师作了访谈。2005级电磁学课程的教师谈到: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还未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化,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也没有经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这时候在基础课中开设双语课程必须非常谨慎,在低年级的双语课程中不应以英语授课所占比例作为评估低年级的基础课双语教学的唯一标准,不应该强制规定一个运用语言的比例,一切以学生为本。双语教学应强化学习环境的拓展,在更广的学科领域、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物理和外语实践空间;2004级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师谈到:双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中、英文比例,通过网络将国际上最好的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开阔视野。始终坚持课程的专业内容的教学是第一位的,不因采用双语教学而降低对专业课程水平的要求。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单从学生的英语水平来说:第一门双语课程开设的时间选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一学期效果较好。学生经过一年公共英语课程学习,刚刚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此时开设的双语课程,既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继续,又是英语应用的开始。当然,双语教学的课程选取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要考虑课程的难度,由于有的学科中一年级的基础课比高年级专业课课程难度低,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一年级开设双语课程也是可行的。

连续两个学期开设双语课程学生的进步更显著,在阅读能力方面:有一半的同学可以全部读懂原版教材,其他同学可以读懂50%~80%。但是,由于还有一半学生只能听懂全英文讲解的不到一半的内容,所以还不能用全英文授课。双语课程应该连续开,成一个系列,最好连开三个学期。

双语课程要求用原版教材,但是调查表明,即使是连续学习两个学期双语课程的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仍然有一半学生需要中文教材的辅助,其中原因除了语言上的依赖外。中、外教材在知识内容的深度、难度、广度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是准备报考国内研究生的学生在双语课程中仍然关注中文教材的重要因素。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两个月双语课程后英语阅读水平比二年级没有开设双语课程的学生略低,而听力水平相当,这表明:双语课程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比起公共英语有其优势,在不同年级首次开双语课程,其课程的起点、要求应该不同。

双语课程中的板书、作业题目和考试的题目在首次开设双语课程时,就可以用英文加注释的形式。教材、课堂语言、作业解答和考试的解答几方面,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其中的中、英文比例。

总之,双语教学的实施应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学生为本,稳妥推进。

以学生为本, 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篇4

一、细心观察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课程, 操作性强, 小学生对它还很陌生,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做好示范, 教师的每个操作步骤应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这样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从而主动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学好。例如, 在上第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时, 由于小学生大多数是初识电脑, 对电脑知识了解不多, 甚至根本就不会打开电脑。因此, 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认识计算机, 学会怎样打开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打开计算机的flash动画, 一步一步地带领学生打开计算机。计算机打开后学生肯定十分感兴趣, 通过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观察, 说说计算机的各个组成, 消除对计算机的畏惧心理。通过看各种实物、图片等, 有利于学生形象记忆, 从而加深认识, 提高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光盘, 把五彩缤纷的电脑世界展示在学生面前, 通过观赏色彩鲜艳的画面, 精彩的动画、让他们赏心悦目。这样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增加了, 教学气氛也活跃了, 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在玩中大胆动手操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童年时期, 爱玩是他们的天性, 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在这个阶段不爱玩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我们应该抓住学生这个特性, 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 那他们的智力会在玩中得到开发, 在娱乐中学得知识,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寓教于乐。

但凡从事过小学教育的教师都知道, 现在的小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 如果让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只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 学生肯定没兴趣, 不乐意学。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我们只有将计算机知识点融于游戏之中, 在玩游戏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这样既避免一味地讲计算机知识, 又避免学生一味地玩游戏, 能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如小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 对鼠标、键盘的操作不知所措。在教师讲完它们的基本操作后, 学生在心中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这时就让学生玩“纸牌”“扫雷”“七巧板”“连连看”等游戏, 在玩中来熟练对键盘、鼠标的基本操作。

同时, 教师还可以采取“激将法”, 要想玩游戏, 必须完成某些学习任务之后方可进行。如在练习字母、数字输入时, 我利用学生想玩游戏的心理设了个小“圈套”。把要输入的字母、数字用大屏幕展示出来, 并估计了学生全部打好要多长时间 (大约30分钟) , 然后告诉只要他们打完这篇文章就可以玩游戏。他们听了特别高兴, 劲头十足, 练得特别认真, 不过等他们完成任务时, 也刚好下课了。于是, 学生说回去要把键盘记熟了, 下次来练就可以挤出几分钟玩游戏了。这样, 可以让小学生一直在快乐中学习, 慢慢地提高了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运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新知识

在听课过程中, 我发现很多信息技术老师上课时, 都是一手包办, 累得“不亦乐乎”。当然这样做可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上机时间, 因为一周就一节信息技术课, 上机时间宝贵。但正是教师这样包办, 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 一遇到故障就束手无策。记得我教低年级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 让学生自己玩电脑, 没有帮他们开电脑, 让他们第一次去尝试。又如我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无法启动这一现象, 让学生跟我一起分析计算机会出什么毛病, 从插座、电源、电源线, 到排除硬件故障、分析软件故障, 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掌握了简单地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方法, 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平时的各种软件教学中, 教师也尽可以多“偷懒”, 主要内容稍加讲解, 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了,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先不要急着去帮忙解决, 可以让他们自己想一想或小组讨论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中尽量做到精讲多练, 给学生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

同时, 在学习过程中, 我很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只要有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就让他们走上讲台演示, 让学生做一回小老师,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这样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互帮互学, 可克服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 自主发挥。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篇5

“以人为本”就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学习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看到、听到、学习得到的各种知识,经过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化为自己的思想、智慧、灵魂。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学到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将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自我认识、感受、体会的过程,是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我总觉得这门课学时、总觉得我不讲学生就听不懂、总觉得没有把教科书讲完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想法就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没有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我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恰当的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行竞赛是学生最感兴趣、最觉得刺激也最能满足自我衷观欲,竞赛形式多种多样:有接龙式的、有摆擂台式的、有抽签式的、有问答式的、更有默写式的,进行知识竞赛能以小组为单位的尽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记分,评出优胜组,上光荣榜,这样即增强了集体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精心设计课堂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非常重视课堂的引入,因为引入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兴趣与效果。我常采用的引入方式有:讲故事法、回答法、图释法以及活泼的动漫法等。新课引入精彩,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厚,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为主体参与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中所需的具体帮助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智力、意志、情感、能力上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分层指导,避免两极分化,为主体参与创造最大的可能性。对待那些基础差纪律差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多角度调理,并给予足够的耐心,肯定其微小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帮他们找回自信,发现其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用爱心去引导他们。经过分层指导,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实现了优生更优,差生变好学生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层指导,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科信心,也进一步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动力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本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学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知识水平的舞台,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的传播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容器。那么教学过程到底是看教师的表演还是学生的活动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下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指出,中学教师要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这一要求,本文谈谈初中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本。

一、变被动为互动,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智力劳动

学生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积极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生成过程,是学习的主体所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里所说的“和谐发展”,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生要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人也只有在乐观快乐的情感中,智慧和才华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我们教师平时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始终设法求变,让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轻松、乐观、快乐起来,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快乐的生活,所以学习本身应该是快乐的,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智力劳动。要想达到使学习变成快乐的这一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过去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的状态,而转变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状态,教师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引导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需要和问题,把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作为切入点,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及世界观,让学生始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者。

二、提供表现的机会,促成学生参与教学中

表现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特别是中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的心理特征尤为明显。当学生的这个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和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并要提供机会给学生,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力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师还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更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暂时尚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尝试“成功体验”,树立自信,进而提高表现热情。

在学习“简单空间几何”课时,为了使初中学生较快地建立起“立体意识”,笔者给每位学生发了六根火柴,让他们搭出尽可能多的三角形来。学生兴趣很浓,但由于开始时思维囿于“平面”,一时难以奏效。教师本想给学生暗示,但话尚未出口,已有多位学生举手告捷:他们搭成了一个四面体,成功地搭出了四个三角形来。对学生卓有成效的表现,教者立即给以热情的鼓励。通过这个开放型命题的解答,不仅使每个学生检验了自己的表现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而新课程数学中就体现了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扫用具的数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可谓一举多得。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培养学生靠自己“参与捕鱼”,才能自我“得鱼”的心理,克服消极等待或悲观情绪。

以学生为本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力求达到学生与教师共鸣,学法与教法共振,知识与能力辩证统一,认识与情感的同步发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篇7

实践证明, 这种有别于传统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新做法, 由于精心的教学预设, 课堂内容丰富, 师生之间, 讲听相宜, 问答有度。但久而久之, 却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在更多时候, 面对简单问题, 学生齐声纳喊, 接触较深设问, 全班鸦雀无声, 于是, 迫于时间和任务的压力, 教师只能自问后自答, 学生则忙着接收。究其原因, 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表达能力各有差异, 仅凭短短几分钟的听课, 很难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并流畅地表达出来。常此以往, 终将回到教学老路———学生只是要被填满的溶器。

笔者认为, 这样的教学, 只是教师自身教学方式变革的初步尝试, 这种教学预设更多的是站在教师立场上进行的, 考虑学生太少, 依然是“目中无人”的教学,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但它却是新课程改革必经的过渡阶段。

有专家认为, 只有有用的、有趣的、有效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才会带给学生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所以, 我深感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在改变自身教学方法的时候, 应更多关注学生, 把学生学习的目标动机、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并放眼社会生活, 巧妙预设,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今年3月上旬, 我在进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共8课时) 教学时, 正值我国2008年“两会”胜利召开。听新闻时, 我突发一个大胆的设想:何不结合这一重大政治事件, 调整教材进度, 先上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再上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先由学生课前自主探究, 然后教师课堂点拔总结。此想法经备课组讨论后一致通过, 于是我们按新思路开展教学。一个月过去了, 现将我的做法和一点感悟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我的具体做法

1、将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共三课8框, 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提到第二单元之前上, 并将这一调整告之学生。

2、提前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1) 收集今年“两会”的有关材料 (侧重于“人大”) , 个人或小组学习均可, 给两周的时间, 同时针对第五课的课程标准,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学题纲。

(2) 阅读教材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找出重点问题。

3、明确要求:必须人人参加, 两周后, 课堂展示学习成果, 开展交流活动。

4、借助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开展课堂教学, 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想的依据

1、根据教学需要, 适时调整、整合教材, 是教师应有的课程智慧。

全国“两会”提供的社会生活大舞台真实而充盈, 远胜于将来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情境, 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引进政治教学, 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全国“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影响, 感受人大代表的热情及履职情况, 这不仅有利于完成三维教学目标,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如此好事, 岂能错过。

2、教学活动的主体应是学生, 建立在学生自己已有知识、情感态度和经验上的学习会更有效, 更持久, 更有吸引力

“两会”期间, 各大媒体的报道资料甚多,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学生只要留心, 勤于动脑动手, 就会产生学习成果, 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这对于后来的课堂教学会产生积极作用。

3、这种调整不会引起学科知识逻辑上的紊乱, 恰恰更能体现第一、第三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 (见预设自学提纲)

4、这样的教学调整不会引起教学管理上的混乱, 因为是备课组的统一行为。

三、教学反映

1、学生的表现令教师的教学信心倍受鼓舞。

课堂交流展示时, 85%的同学有学习成果, 大部分为文字、图片资料, 还有2个视频短片, 共涉及8个方面20多个问题, 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设题目, 而且有些是极有学习价值的, 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课堂上, 当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台交流学习成果时, 第一轮的各位代表阐述内容详尽, 条理清楚, 没有了第二轮的必要。若不是提前对本组资料做了充分的整理、归类, 是做不到的。

3、课堂教学顺利进入预设轨道, 学生反映灵敏, 教学效果较好。

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时, 引出学生学习成果———“今年‘人大’的十六项议题”, 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

在分析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时, 引出学习成果“人大议程”及“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产生”, 学生顿时开朗,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想法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

总之, 课堂教学如顺水行船, 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三维目标轻松实现。

4、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第五课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收集信息、筛选分类、合作学习、成果共享的过程, 在此期间, 学生的辩证思维、语言表达、自主学习等能力均得到有效锻炼。

四、课后反思

1、适时调整教材内容, 丰富课程资源, 体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课程理念的转变, 充分说明了教师不光是教学工作者, 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2、紧扣国内外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展开《政治生活》教学, 体现了学科特点, 使传说中“枯燥、抽象”的政治课变得有趣、有用、有效, “活”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3、教师在课程改革中, 要多思考, 在改变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 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预设要早、要巧, 尽量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预设在教学之中, 并留足其自由驰聘的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实, 此次教学行为仅是个初步尝试, 如何更好地运用学生自学成果完成课堂教学, 还值得再推敲;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能更好地完成第五课的教学目标等等, 这些都是我在下一轮教学中要再度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华良: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教师成长》

[2]曾琦: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学生学习》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 篇8

一、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自觉地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对我们教师来讲, 最根本的就是体现在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学生不仅以客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 而且还作为培养主体的身份参与培养过程, 把学生的自由充分发展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有强烈的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重视学生评估、反馈, 确保教学水平, 对学生实行全程及跟踪的关怀, 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把关心学生诉求以及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 重视感情投资, 给学生提供使他们终身不忘并永远热爱学校的事件和环境。

对于我们培养土木类专业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来讲, 要坚持以人为本, 而不是专业为本, 并应当通过学科交叉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使其不仅具备包括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等在内的完整知识结构, 还应注意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 包括工科与理科的交叉, 以及工科与人文的交叉;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才能, 更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能够关心并能正确地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人才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技术人才, 而应是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的相互关系的人, 又应是兼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行。

创新能力的特性之一是原创新, 就是指想出别人所想不到的观念。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艾伯特·唐奥吉说:“发明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 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我们要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但是现在大多数还普遍存在“填鸭子”式的教学模式, 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情况, 必须建立起广泛、民主、参与、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人格, 理解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积极主动的思维,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创新, 坚信自己具有创新能力。通过教育, 使学生明白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 潜在的创新能力必须进行开发, 才能成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可从激发创新欲望、活跃创新思维及掌握创新技法三个方面入手, 并通过教育、训练、实践、体验的途径开发出来。此外, 还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其做创新的“有心人”。

二、深化教学改革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 是教师科学思维的具体表现, 是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原动力。教学改革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怎么教与怎么学的问题。我们必须全力推进创新精神的培养, 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不断学习先进的人。教学一定要有科学实践, 有创新精神。作为教师, 一定要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动态, 要经常翻阅科技杂志、论文集, 要动手做实验、做数值研究。在课堂上, 注重的不是解题过程、公式运用, 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才是教师的真本事。教, 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书, 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 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 而应是捉鱼的方法。教学的过程, 就在于让学生搞清“模型”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描述。具体为:

1. 扩大课程资源, 建立与索取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如果折中一点, 课程资源可以理解为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据此, 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 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 它是供学习者学习和收获的对象。我作为水文学课程的教师, 就是坚持将传统经典的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相结合、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知识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 改变传统教学内容偏窄、偏专的缺陷, 拓宽专业基础范围, 加强专业基础教育, 淡化专业方向, 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体系。课程计划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时代特征。培养方案中课程基础保持在60%~70%, 同时课程培养反映水文水资源学科前沿发展内容, 把该学科领域最具前瞻性的思想介绍给学生, 如国际水文计划、水文循环的生物圈问题、全球变化的水文响应问题、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问题、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关系问题等, 增加具有21世纪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和环境水利特点, 以及结合浙江实际情况的海洋水文、湖泊水文、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和水务管理等内容。

2. 在教学中, 应当把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造精神的问题放到突出的位置来考虑。

当然, 工程意识中也包括了创造精神。首先应当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学生作为未来的工程师, 应当对工程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工程与科学是不能割裂的, 科学是工程的基础。但工程与科学又属于不同的范畴, 科学属于认识范畴, 研究已有的世界与“想象”的世界;工程属于实践范畴, 创造还没有的世界与“想象”世界。因此, 创造应被看作是工程的本质, 培养我们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3. 教学中注重探究的过程。

探究式的教育与学习基本出发点是与建构主义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因此, 与理解别人已理解的知识相比, 自己发现知识、重新提炼、构建知识结构可以获得与现实更为相近的理解, 也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或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 其目标不能仅是关注成果, 而是注重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从中培养其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不畏困难、契而不舍的精神。

4. 由传授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

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讲:“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 较好的教师是讲解, 优秀的教师是示范, 伟大的教师是启发。”伟大的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探索和创新。“启”与“发”是辨证统一的, 教师的“启”是前提和基础, 学生的“发”是目的和结果, 是由教师的“启”而达到学生的“发”。特别是开课的第一天, 第一节课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开导、启发学生科学的求知欲望有很重要的作用, 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介绍课程内容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在国际上的应用创举或产生的影响, 再结合自己运用课本理论方法开展科研情况, 与学生一起分享学研过程和成果收获带来的快乐, 不仅使学生领会本课程大致内容, 也启发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学习思维的开拓。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他们科学的求知观。

5. 在课程结构上, 要突出均衡性、选择性、综合性。

在课程内容上, 要联系生活、贴近社会, 加强课程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在课程载体上, 实行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既要体现我们浙江特色, 又要注重充分汲取国际国内上的先进经验。

6. 在教学中尝试批判。

所谓批判是指在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物、理论和行为的精确性和真实性所做出的否定性的个人价值评断, 通常含有“扬弃”的意味, 即含有取消或舍弃之意, 又含保持和保存之意。反应了一切理论与实践在其发展过程当中, 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种科学的求实求证、否定、反省与超越的内在本性。创新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使之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批判意识是创新主体感知、判断、决策等思维活动最核心的要素, 通过批判意识产生批判的实践, 最后才能产生创新的结果。如我们在课堂分析的“二水”问题、“三水”问题、“四水”问题、空中水资源问题、土壤水资源问题, 特别是“城市水文”与“城市水资源”提法、命名问题等。

7. 开放教学。

在教学管理上, 采取了开放式教学模式, 主要包括教学采用学分制, 实验室采用开放式, 实践系统开放式等。如我们可以随时让学生到实验室, 到学校每个单元、教学设施了解分析它们的给排水问题、供用水问题, 水循环问题、水环境问题、学校的景观用水问题、用水定额问题以及学生本身的用水问题等, 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或到校内可敞开可实践, 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科技制作, 开展创新性研究。开放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设想变为现实,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给学生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平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也给指导教师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提供了参考。

三、结语

时代呼唤创新性的人才, 创新性人才需要教育有效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达成这一目的的主要渠道。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 适时、适度地引导,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现青, 高晓平.如何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7, (5) .

[2]曾荣英.结构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07, (5) .

[3]曾冬梅.宽口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 2003, (7) .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篇9

一、关注学生经验,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认识到教材是引导教学对象认知发展范例, 给学生展示有关图像世界, 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审美与欣赏水平的提升, 也是师生相互沟通与对话的重要桥梁, 却并非同学们被动接受的对象与内容。因此, 若要培养学生美术与创造热情, 发展学生个性, 教师需要用活教材, 立足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 适当调整, 合理舍掉枝叶, 精心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能引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容, 唤醒学生经验, 多方位提升学生美术技能与审美能力。

以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为例, 教师可引导同学们走向室外, 走向生活, 运用善于发现的眼睛身边世界中探寻与收集各式各样的创作材料, 如旧瓶子、纸杯、蛋壳、树叶、各种纸张 (广告纸、挂历纸、报纸等) 等, 然后进行旧物利用与改造, 创造出精美的手工作品。比如运用树叶制作干花作品;利用各种树叶、卡纸等来制作剪贴画、书签;用报纸折编制花篮等。看着一件件的精美的作品, 不管是教师, 还是学生都倍感高兴, 学习氛围会更加轻松活跃, 有助于提高学生创作积极性, 也培养学生废物利用以及再创造的意识与能力。

另外, 在初中美术绘画教学中, 可以不要求同学们画教材中的范画, 而是给他们提供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题材, 引导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发挥。这样, 学生才有更广阔的创造天地, 形成独具个性的美术作品。同时, 在学生绘画过程中, 教师巡视指导, 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 则及时启发与纠正。对于学生独特的创作想法以及优秀的绘画作品, 教师予以肯定与赞扬, 并展示给其他学生, 师生一起欣赏,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评价, 让他们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与提升。或者开发与编写校本教材, 展现校园美术特色, 给学生自由发挥空间。

二、关注学生特点, 灵活选取教学手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的世界中时, 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这些, 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而初中生实际上也是一群好动爱玩、追求新鲜事物的孩子, 喜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所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教师需要立足学生身心特点, 灵活运用视频、漫画、音乐等方式,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点燃学生情感与智慧火花, 让学生积极而主动的参与美术创造活动。

如《让画动起来》的教学, 教学伊始, 借助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小小动画》, 吸引学生注意力, 再提出思考问题:画是究竟是如何动起来的?是否可以某些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观看感受?等等。对初中生而言, 他们喜欢动画, 因为动画在音乐、语言、颜色与形象方面可以给其多重感官刺激, 带来愉悦感, 舒缓心情。通过动画导入, 抓住了教学对象的爱好与心理, 可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 迫切想知道动画的制作技巧与原理, 萌发动画创作的欲望。

其次, 关注学生个体, 注意教学坡度。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意识到教学对象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知识基础、生活历程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他们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观察与创造力等自会有所不同。所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教师需要讲究教学坡度, 运用有效的手段与方式来引导与启发学生。仍以《让画动起来》为例,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 安排了“了解表现形式各异的漫画”的教学环节。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播放表现形式各异的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通”, 再要求同学们认真观看, 试着说说动画的特点。而后教师以慢动作的方式再次回放, 结合这些动作, 逐步分析其中的原理。这样, 给同学们制作与创造留有坡度, 减小了学习难度,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关注学生体验, 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美术本身就是实践性艺术, 源自交流、源自劳动以及娱乐活动, 然后在这些劳动与活动中可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让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参与实践, 高度集中思维, 迸发智慧与创造火花, 增强情感体验, 更好地把握把美术知识与技能。

另外, 由当前初中美术教材看,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与能力为出发点, 安排了资料提供、提示、讨论、方法指导等栏目, 设有小组活动小画家论述以及自我评价等, 体现了学习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实践体验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 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 促进学生自主与个性化发展。如教学《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招贴》, 教学活动以同学们课前网上阅读资料、交流讨论、思考回答、实践与创造等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 教师予以指导与引导, 让同学们学会制作简单而独具个性的“主题招贴画”。

以学生为本实施有效物理教学 篇10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堂上学生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那么听课的效率无疑就是最高的。由于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许多学生来自全县各乡镇偏远的山区,学生的见识少,认知水平较低,基础知识较薄弱。在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到如何针对较大面积的后进生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持久性,使学习物理、学好物理成为一种习惯,从而达到有效的学和有效的教的目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由于初中生具有好奇探究的心理,起初大多是怀着好奇来听物理课的,因此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方法,把学生的这种好奇转变成爱好,再把这种爱好转变成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使之自觉、持久,这对于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极有帮助。新课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在引入时都要注意一点,即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他们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二、以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兴趣才会主动学习,然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在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上课时,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等。他们回答后,可以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在教学中努力地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成绩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得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行行出状元。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三、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学习

我们常说,好的教学内容是被问出来的,好的学生是通过提问被发现的。可想而知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紧扣教学目标和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由教科书直接提出的问题,二是老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但无论哪种提问,都要保证提问方向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着边际地随便一个“为什么”“是什么”,或把“有什么”当做问题。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课本上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这个提问的方向很不明确,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斜的进来斜的出去”是不是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呢?“光从左边进来从右边出去,光从右边进来从左边出去”,这样回答是否可以?另外,这个提问没有相应的问题情景,学生不知道从什么方面考虑问题,从而无法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思考问题,即从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考虑。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四、以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理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中学物理问题,使之进入课堂。教师要利用实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可用生鸡蛋代替钢球置于硬纸片上,将惯性演示仪换成玻璃杯,杯中放一些碎纸屑,然后用一根钢尺猛击硬纸片,在击打之前问学生鸡蛋将如何运动。而实验结果往往会出乎学生的意料,当钢尺猛击纸板之后,纸板弹了出去,而鸡蛋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由于失去支持而掉在杯子里。

这时学生会满怀疑问,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学习。

五、课后作业及时批改面辅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还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布置作业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了避免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可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最少题量,而不作同一要求,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作业,要求基础差的同学记住书上的公式、定义等知识点。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篇11

关键词: 评价方式    化学教学    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发展方针,切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教育理念。

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落实到课程层面则是不会取得成效的。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实体部分,是教育理念得以落实的主要渠道和平台。

一、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可持续发展。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教师的发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教师重视学习,深刻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在教,同时在学,实现教学相长。其一,需要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管是政治、历史、文学,还是物理,都要有所涉猎,还要了解一些具有时代性的知识,只要这些知识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有推动作用。其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运用自己智慧的能力。基于自身专业功底,谙熟学生实际(特征、需求、准备状况等)灵活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我们在讲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与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时,告诉学生政治学上说,人类最大的特性在于创造,所以通过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性质的比较,相信你们能给我一个合理答案,学生一下子讨论开来,结果大家对两种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理解。在讲解金属与酸的反应时,说道黄金和铂金,学生就问了,那黄金和铂金可以溶解在酸里面吗?我就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位科学家,劳厄和弗兰克,曾获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学奖,德国纳粹政府要没收他们的诺贝尔奖牌,他们辗转来到丹麦,请求丹麦同行、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玻爾帮忙保存。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受人之托的玻尔急得团团转。同在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学家赫维西(1943年化学奖得主)帮他想了个好主意:将奖牌放入“王水”中,纯金奖牌便溶解了。玻尔将溶液瓶放在实验室架子上,来搜查的纳粹士兵果然没有发现这一秘密。战争结束后,溶液瓶里的黄金被还原后送到斯德哥尔摩,按当年模子重新铸造,于1949年完璧归赵,当时弗兰克工作的美国芝加哥市还专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奖牌归还仪式。学生就问了:“王水”是什么?金属是纯粹的溶解在了里面还是反应了?金属为什么能溶解在“王水”里面?溶解后的金属是怎么提炼出来的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我只笑不答。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后来学生又问配合物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神奇?我告诉她,以后学习中会遇到。从一系列事情上我发现,学生其实很优秀,只是我们很少给他们提供发展平台,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学会对学生放心,学会松开握紧学生的手,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得到升华。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考验教师的智慧与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在教学上要有点睛之笔。其三,这种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师很容易被学生问倒,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摆脱以前的一言堂,怕在学生面前没有权威、没有面子等心理负担,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时刻牢记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学生发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在发展自身能力的高度上不断重新审视知识,更深刻地挖掘知识的隐性价值,特别是“科学探究”、“实验”、“资料卡片”、“必修2最后一章”等知识,教学时往往是忽略的,但是它们往往是和生活、化学科学和人类文明,甚至高考命题最贴近的。

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化学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点。学生的发展需要老师的推波助澜。

1.课堂是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摇篮

(1)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意味着我们应抛弃满堂灌,不再让课堂上出现老师挥汗如雨、学生昏昏欲睡的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教师只要给予适当引导就可以了,助学生自助,真正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的确立要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做保障,教师要从心理上有质的转变,明白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我们要在宏观上把握全局。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从学生发展特点出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慢慢融入学生中。例如,化学实验课以演示实验为主,往往实验结束了,很多学生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这样的化学实验课仍然是老师的一言堂。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开设学生实验课,在学生实验的时候,平等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让学生慢慢愿意与你交流,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主导地位。要明白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交流过程,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交融互动的过程。还可以在教学中讲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例如,讲到小苏打的用途时,学生只知道苏打水,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馒头发面,小苏打做酵母的故事,以营造宽松教学氛围,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思维才会敏捷,才能加快学生的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才能实现化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学会相信尊重学生

教师往往不相信学生能力,不敢在教学中放手而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只按照自己的设计讲,对学生提出的不在设计范围内的问题不理不睬,甚至进行打压,试问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还有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吗?这样的学生还有创造力吗?这样的学生还有多少发展?相信与尊重学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积极提出问题,给出不同意见,敢于质疑教师。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认真倾听学生意见,掌握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出发,积极与他们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做的是给予帮助与鼓励,而不是批评;学生的个性也是有差异的,意见不一致是学生在思考、创新,要学会欣赏;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区别在于有没有给他改正的机会。要使学生的发展成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真正尊重和相信学生。

(3)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积极向上、乐观、豁达,有一定高度的人生观,有较好的调节能力,这样的学生才是我们可持续性发展教育要培养的学生。

空洞的教育往往不能被学生接受。教师可以将一些化学史话,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成果,一些科学家的故事等相关内容渗透于教学中。如制备钠的艰难,苯分子结构发现的艰难与戏剧化;合成氨工业——哈伯,侯德邦及他的制碱法,尿素的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人造皮肤、人造骨骼的发明,等等。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明白学习中遇到的挫折是渺小的,只要我们有坚强、坚定的信念,只要我们的心是活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让我国科学家的成功事例激励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明白自己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通过教学不断渗透,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对待学习、对待科学知识的严谨态度,提高思想品德素养,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化学学习化整为零、化零为整与方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化学教学要体现基础性,在教学的时候,要由老师把知识化整为零;在教授给学生的时候,要遵循这样一个模式:教师精心确定目标,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资源(实验、多媒体、书本等)引发学生问题冲突与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多向互动,重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在过程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方法,同时在过程中注重能力培养,正确把握课堂。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化零为整的学习能力。例如:我们以铁元素的相关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为前提,通过学生自主探究Fe■与Fe■相互转化,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自己分析、设计、验证、提出问题、再验证、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教师按学生的要求提供相关试剂,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学情给出相应指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化零为整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化整为零,化零为整”,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有机循环,学习能力不断发展壮大。

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与尊重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升华,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为化学教学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思想素养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以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的潜力。如有个学生对手工艺品的制作很感兴趣,但是学习兴趣很缺乏,我们能说他是一个“差生”吗?我们可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制止,但是我们可以换种方式:如果你能考上某某大学,该大学手工设计课很有名,以后将有更大成就。这样会不会比简单粗暴地制止效果好呢?

我们评价学生的方式不应该单是分数,而应该实施因人施教、因情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及生存与发展能力,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为每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我遥望冰山一角,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会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攀登。

參考文献: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篇1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1944年在《社会知觉与现象世界的因果关系》一文中指出,应重视行为因果关系的研究,1958年,他提出“认知平衡的PO-X模型”,也就是“认知平衡的认知者(Person)-与认知者 相对应的 个体 (Other person)- 认知对象 (attitude object)”模式。这三个要素反映的就是认知主体同认知对象的态度关系。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在情绪上的积极反映和消极反映,即存在认知不平衡的现象。根据弗里茨·海德的观点,最理想的认知状态就是认知主体与态度对象关系保持平衡,如出现失衡情况,可以通过主体主动改变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 根据弗里茨·海德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就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和课程内容则是认知态度对象。二者之间平衡的状态就是要么喜欢教师和所有课程内容,要么讨厌教师和所有课程内容。不平衡状态则是学生喜欢课程内容而不喜欢任课教师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或者是学生喜欢教师及任课手段或方法而不喜欢课程内容,现实教学活动中往往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因此也导致了大学生学习态度的消极表现。

学习态度应该表现为一种学习主体对学习对象的稳定的、持续的、主动的迎合甚至是行为倾向,当然这种态度不总是积极的,它也有消极的表现。当代大学生表现课上不努力,临考抱佛脚,兴趣点集中在学习以外的娱乐活动,与老师没有交流,课程学习马马虎虎,造成了学生同学习客体的不平衡状态,久而久之,这种消极被动的态度就会形成长久机制,持久的否定倾向将不利于学习活动的积极发展。

总体来讲,学习态度是一种在学习中形成的无形的精神推动力,表现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关注程度、意志力呈现、思想状况等方面。具体到学习活动中则表现为有计划地制定学习计划、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按部就班地施行学习活动、持久的忍耐力等方面, 这一系列的变化因素都影响了个体认知同态度对象的心理发展因素。如何帮助学生平衡二者的关系,形成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而从根本来讲,学习态度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接受教育的程度,从错误的学习态度转变为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正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既有利于优秀大学生的培养,也有利于高等院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2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内涵及意义

追溯于古代文集,《商书》最早记载了“教学”一词,只不过在古代的教学活动呈现一种先教后学的单向性质。直到《学记》中提出“教学相长”之后,教学活动才呈现一种教与学的双向性质。《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其定义为:“把事务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 能适应客观情况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就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是一个新方法、新理念、新模式的取代过程。顾名思义,教学改革,改的就是旧的教学理念、旧的教学方法、旧的教学内容等等。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到新的阶段,表明了它的重大意义。首先,改革的是旧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旧的教育理念积累的结果,而观念作为行动的先行因素,对教育活动起着指引作用,教育理念的改革之所以举步艰难,很大的因素在于不敢脱离传统教育模式。所以,敢于确立新的教育思想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其次,教学改革是一个目的性过程。提出改革的想法,首先就带有了引导的目的性,这是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新的确立过程。也就是针对教师的转变要求,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不适合学生发展的应该全部变革掉,学校是为学生和社会服务的,一方面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放弃对学生的无效或者说低效教学要素,这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即建立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三,有助于高校教育体制的重构。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教学改革等问题反映到根本都是体制上的改革。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主要针对的就是体制改革,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适应积极社会的发展需求等。旨在从根本上清算以往传统教学活动中的弊端,推广好办法、好经验、好成果,使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更好地适应高等学校使命和任务的变化,构建合理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

3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定向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理念,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包括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教学法,都是强调以授课对象“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马克思提出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更加确证了人的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广泛被认可,是响应我国教育发展纲要中“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

3.1重构价值体系

理念的转换和价值体系的重构,首先应该明确一个前提就是人人平等。从教育形式来看,形成了教师过大的主导权和学生的参与被动权。美国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说过的“机会向每一个社会成员平等开放的原则”,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教学领域。明确中心点的转变,不仅是对授课对象角色的尊重,也是为今后教学活动中经验的分享、问题的提出、有效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也更容易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仅仅根据教材和自身的技术层面,而是要将学生的真正需求纳入教学,这样能得到学生的直接反馈,看到教学内容与效果的匹配程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达到学生引领教师,教师辅助修正的效果,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知识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既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不是教师专门展示才能的舞台,它需要互动的填充,突破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扮演角色,从而完成一个真正解放个体的教学体验过程。

3.2学科学习指导

大学的学习同中小学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并且有更广泛的选择权利,这样就存在一些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利用时间,更加不懂得如何运用这些零零散散的时间学有所用。还有一些大学生还是不能摆脱中小学的教学模式,脱离了老师,就不能独立地设计学习方案,也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这两种类型的大学生都是传统的 “教”占主导地位的恶性循环。如何能让学生真正会学、优学,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班主任式的学科学习指导,即为每个班级配备教师或者辅导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这种班主任的设置同中学时代是不一样的,教师不是为学生布置作业,检查作业,而仅仅是帮助学生指导他们的实践,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无法适合大学学习生活的困境,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动态。

这种模式的学科学习指导需要定期心理健康的辅助辅导。真正造成学生之间差距的并非智力因素, 往往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导致的学习后果。而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同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心理调节机制稍微失衡都有可能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疾患,有了健康的心理,解决了后顾之忧,才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这种学科班主任可以聘请已经退休的教师,不管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并且时间充裕,能够给在校生提供良好的帮助。

3.3学业评价方式

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标准,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来看,几乎是全成绩模式,即只关注学生的课程成绩,事实上,对学生学业的考核标准除了考察其专业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包括面向社会的实践以及道德层面的综合素质。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会出现老师和学生同样应付考试的行为,老师追求分数, 学生追求高分,完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反馈信息,即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目前我们还不能否认考试的合理作用,毕竟它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可以调整考试的方式,在以往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加一些实践内容,即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或者增加口试、演讲、辩论之类,适当缩小闭卷考试的卷面分值,将单一的考试模式改为多元复合式,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或者有些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可以学科与学科联合考试,做出综合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的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4总结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对传统的挑战,对未来的起步和指引,这是按照时代发展的需求, 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不仅能够改变存在弊端的传统教学环境,也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

摘要: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发展已由“以技术为核心”转为“以人为核心”,进入21世纪,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成为社会发展的总体价值取向,并作为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以学生为本”的人本教育理念是对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的追求,旨在整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个人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加快国家素质教育进程,考虑学科及专业动态同社会发展相适合的原则,高等院校应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革,充分实现弹性化教学的发展。文章具体探讨了高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理念。

上一篇:一般本科论文下一篇:高通量血液透析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