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精选11篇)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1
以前复习这一课,无非要梳理一下课本的内容,然后进行逐条讲解。教师讲解的时间长,学生活动的时间短,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测验,表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好。穷则思变,这一次,我想改变一下上课的方式。我酝酿要上一节体现新课程学习理念的课。
如何把老师讲解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新课程学习的理念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与其把真理告诉学生,不如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么,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呢?
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教会他们去读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书”。
传统教法的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把学生的眼光局限在课本,要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对社会生活这本内容无比丰富无字书却置之不理。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于是我想办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到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书”上。
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先预习一下这一章节,然后把全班学生分为采访摄影组、问卷调查组,资料准备组等几个小组。以“你了解几种投资方式?如果你有20万,你会采取哪种投资方式?”为题,让他们对校园师生和自己的父母进行随机采访。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学生既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选择》这一章节和社会生活中的紧密结合。经过调查,他们发现了公民投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还发现了相当一批人对投资的认识还比较片面。
接下来,我让他们精选几个镜头录成视频,并让他们自己配上总结陈词。为了拟定采访提纲,他们已经把课本内容翻了一个遍;为了写这个总结,他们又到处翻查资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上课时,我就把这个视频片断作为本课的导入。这一招很见效。精彩的视频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由他们亲身实践所得来的知识,比起以前他们听到的东西,让他们感受更真切、记得更牢固。
学生的兴趣虽然被调动起来了,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还属于感知的层次,如何把他们的认识导向更深的层次?
第二步,就是组织活动教学,精心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与争辩。
首先,学生观看他们自己制作的视频时,气氛已经轻松下来,不时听到他们阵阵的笑声。这时,我适时地抛出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选择的投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你自己觉得哪种投资方式最好呢?接下来就把学生引入生活情境中:假如廖老师现在因购买彩票得了20万元人民币,你会建议她进行哪种投资?
为了更好地营造争辩的气氛,我联想到电视节目中用颜色来划分阵营的做法。于是我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卡片为标记,把全班分为四个阵营,分别扮演债券经纪人、保险推销人员、储蓄顾问、资深股民。学生渐渐融入到这个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他们思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站在各自的立场,他们既要大力宣扬本方的优势,又要想方设法来批驳别人。他们的表演也可谓精彩纷呈:有的妙语连珠,有的咄咄逼人,有的幽默风趣,有的一针见血……在这期间,学生充分合作,发挥敏锐的口才和多向的思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竞标行动。比如在问到资深股民炒哪些股时,一个个竞相发言,提到了长江实业、深圳A股等许多赫赫有名的绩优股。还对炒股心得娓娓道来。如股票价格等于银行利息率除以预期股息。作为股东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对待盈亏要有科学的心态等等。真的令在座师生们大开眼界。
在这期间,教师在其中忠实地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不时抛出了一些带有思考意义的问题。比如:“自三月份以来,在银行利率持续下调的同时,物价出现了上涨,这是否会打击人们储蓄的积极性?”“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会不会导致私有化”等等。这一个个问题穿插其中,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恰到好处地把把讨论导向深化。
课堂上不时响起了掌声,听课的老师也被感染,不时点头表示赞赏。
在活动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去质疑、探究、发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进行的是一种自我教育,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本的知识。
接下来,就是趁热打铁,由教师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本课的知识。
第三步:教师对全课内容进行总结。
我先是充分肯定了学生今天的精彩表演,并以“保守型投资”、“稳重型投资”、“激进型投资”三种投资计划书的形式对学生的分析进行了总结,又以多张幻灯片的形式对相关重点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再进行简单的课堂测试。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都能很快地答出问题。这表明这节课的效果是不错的。学生们意犹未尽,都说以后还想再上这样的课。
课后,从听课老师的反映来看,他们普遍认为这是适应新课改的课型,能紧紧结合学生的实际,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做到了情趣、生活与知识的融合,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但我知道,这节课还处于探索阶段,还相当稚嫩,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还可放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权,等等。但由这节课引发的思考却是多方面的。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还有待我去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但愿我这篇小文章也能给同行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2
选择正确的方法是走向成功的前提。当问题出现时,他是有多么办法的,他是有很多办法的,但在这些方法中总是有一种才能真正的去将这个问题解决彻底。当爱迪生实验了许多方法后,最终选择正确的方法,发明了灯泡为我们带来的光明。当瑟那实践了许多方法后最终选择正确的方法发明了一种疗法战胜了天花。当朱洗进行许多种方法后选择正确的方法研究出了动物繁殖的奥秘,牛顿实践了方法后最终选择了正确的后在物理研究中学取得巨大成就,伽利略实验了多种方法后,选择正确的方法,最终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每个问题他都会有很多的方法,但学会去选择正确的方法这很重要,这样有利于你走向成功。
选择正确的方法让人生充实而精彩,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方法却不止一种。要想自己的人生更美好,那就要选择正确方法。放眼古今,还记得秦国的商鞅吗?正因为他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才会有当时秦国的强大,还记得越王勾践吗?正因为他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才会有当时吴国的灭亡。还记得美国总统林肯吗?正因为他选择正确的方法,才会有今天黑人的平等。还记得鲁迅先生吗?正因为他选择正确的方法,才会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还记得莱特兄弟吗?正因为他们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我们飞天梦的实现,所以找准正确方法很关键,它决定着的是人生的命运。如果找错了这一辈子也许再也改变不了了。但选择对了,你将会使自己的人生很精彩。
选择正确的方法需要用智慧去辨认。古往今来,多少人因错误的选择后悔一生。又有多少人因正确的选择而受益终身。袁隆平在众多方法中选择一种,正是这个正确的方法才发明了杂交水稻。邓小平在众多方法中选择一种,就是选择正确方法才使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毛泽东在众多方法中选择一种,就是选择正确的方法才使中国重新立足于世界。孙中山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正是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才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周恩来在众多方法中选择一种,正是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才使我们的教育得以发展,选择正确的方法正是这样,才能使人生更加美好,让我们坚定不移地前进,不过这也需要我们有正确的和智慧的眼光去辨认方法的正确。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3
一、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创新的核心,教师是创新的关键。孩子的心灵既复杂又单纯,期待着别人的关怀,渴望别人的尊重。教师要改变以往统治者的面貌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到师生关系的平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通过交流,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创设宽松环境,营造学生创新氛围。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自由、轻松自在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才可能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先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班级现状的看法;提一提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共同探讨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等。教师此时应是一个聆听者和合作者的身份。教师不妨深入到学生之中,参与他们的活动,课间或活动课上,与学生下下棋,打打球,跳跳皮筋等。这样既增进了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又为学生如何安排课间活动作了示范。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上有了民主、积极、健康、和谐的氛围后,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可见,只有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
要让学生明白“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应及时予以表扬,然后再帮其分析原因;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
三、挖掘教材,把握创新的源泉
教材是创新的源泉,语文教材则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要实现创新,就离不开语文教材。脱离语文教材,学生就无法感受、领略、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把握教材是创新的源泉。
1.了解背景,进行情感引导
例如,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时,我让学生搜集资料,让他们了解封建社会缠足对妇女身心造成的伤害,学生在了解的当时的社会背景之后,更能走进孙中山和他破陋习的做法,同时也明白了要学习孙中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2.充分阅读,把握语言运用的规律
从阅读教学的创新要求出发,深入钻研教材中的语言现象,准确,在不同的课文中把握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是很关键的。准确地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极思维,培养语文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阅读教学中,任何阅读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主观体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因此,阅读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加阅读体验。
3.质疑思考,点燃创新火花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从质疑开始,教师的问题首先要启发学生思考,这就决定问题一定要有思维价值,而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如果教师精心设计了问题,使问题具有有效性,就能够开辟思维的蹊径,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如果仅仅停留在课文内容的逐段输理上,学习将变得浮光掠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稍纵即逝、得益甚微。反之,通过一个大问题的设计——“爱因斯坦到底是否伟大”,来启发学生通读全文,注重前后联系,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学生就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从文章中找出“理据”。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伟大与平凡”的辨证关系作出诠释,在深受感染的同时还能带出创新的火花,可别小看这一点火花,要知道“滴流成海”。
创新型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应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情感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回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激发灵感。
总之,根据儿童爱想象,尤爱幻想的特点,激发其感情,让其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掘创新的潜能。这正如前苏联审美教育专家德米特里耶娃所说:“这不是单纯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评价,而是活跃的直接感情。这种感情化成为向往,转化为创造。”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高设计的创新》,《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5月。
2.《小学教学参考》,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年1-2月版。
3.蒋宗尧,《创新教学引论》,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年4月。
以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 篇4
一、针对学生已有阅读经验的导入
《邂逅霍金》是上海版高中语文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散文。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记叙文阅读经验,本课重在让学生体会描写的生动、叙事的完整,学会对叙事要素的寻找和归纳。我的第一种教学设计以“学生收集生活经验、关于霍金的资料”为导入,回顾相同主题的课文,关注《邂逅霍金》中的文化内涵。第二种教学设计以“直接解题,对文章内容进行预先猜测提问”导入,要求学生在自读后回答“谁,在什么地方,邂逅怎样的霍金,邂逅之后有何感想”。学生自觉梳理记叙文阅读要素作为初步阅读,为比较记叙文与散文的差异作铺垫。
设计差异是基于对学生已有阅读经验的判断和把握。设计一更侧重于文章思想主旨的阐释,建立在传授学生人文性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二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记叙文阅读经验概述记叙要素进行初步阅读。面对高一学生,设计二更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要求和学生没有散文阅读经验这一特点,针对性更强。
二、新方法构建和思维能力提升的环节
首先,拓展环节。设计一是让学生感悟以往的课文中和生活中的人文情怀,了解作者写作的现实意义。设计二强调“对文本易于忽视段落的词语解读和关于文本结构作用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即使是同一主题,不同的文体采用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仅是叙述要素的罗列,那么散文与新闻报道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以此,引发学生主动关注散文的特点,让学生从文本入手探寻作者的写作缘由,了解作者的深层思考,实现教学目标——掌握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其次,作业的设计。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检测,更是激发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让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解决问题,体验思维的乐趣和学习的快感。设计一的替换中心词“霍金”,并不能体现对“人文关怀”的思考。课堂教学中并未对散文笔法进行总结,散文写作更是无从谈起。设计二能让学生运用刚总结的散文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加深印象。选文关注的社会问题有相似性,能激发学生对“人文关怀”主题的再思考。
此外,教师在活动互动的同时,也要关注与学生思维层面的互动,知道学生想从语文学习中学到什么。设计一由教师主导,注重文章主旨的挖掘而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未能思考学生从什么途径理解这一主旨,作者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引起读者共鸣。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方法去体悟作者思想内容上的引导和帮助方面很不够。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5
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及思维方法呈现出来,其本质是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思维可视化可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潜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将内在思维和外显信息的交互过程显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
地理学关注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关系。区域地理主要包括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差异、区域间的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四大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区域间差异、区域间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显然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心所在。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可以区域地理特征为中心,以“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为逻辑主线,教会学生认知区域的方法,使其学会以地理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知识建模――明确地理特征内涵,建构地理特征认知结构
知识建模是对知识的重组与加工,是面向知识管理的有意义建构,是知识的结构化、体系化过程,可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以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知识建模是思维建模的基础。
地理特征主要体现“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这两个问题。地理特征包括区域地理特征与地理要素特征。从方法论意义看,认识区域特征应从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着手。认识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有其基本的认知路线,教给学生认识区域的方法,要求教师能将这种认知路线归纳整理出来,并通过适当教学方式渗透给学生,建立区域特征的认知结构(图1)。
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认知,主要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着手;某一区域人文地理特征的认识,主要从人口与城市、产业活动(农业、工业、交通等)、环境问题等人文要素着手。
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征等有其基本的认知路线可以遵循,在此基础上建构其认知结构。如区域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构成、地形分布状况、地势(包括海拔、倾斜状况、起伏状况等)、特殊地貌等角度着手;区域气候特征可从气候类型构成、气候空间分布、冷热干湿性质(气温、降水特征)等角度着手。
区域经济地理特征认知结构的建构也有其认知的一般思路。如区域农业特点包括农业类型与结构、主要农作物、主要农业分布地区、农业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农业生产特点(包括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等)、农业地位等;区域工业特点包括工业类型与结构、主要工业产品、工业分布、工业特点(包括发达程度、技术水平、市场的对外依赖度等)等;区域交通特点包括主要交通方式、交通线路密度、交通线路布局、主要线路和港口、枢纽分布等。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可从位置、数量与密度、分布形态等方面入手。
在地理特征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中,应认真辨析和明确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区分相近、相对的、上下位概念,如光照、热量与温度,地形、地貌与地势的差异等,构建以概念群为中心的地理特征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重组与加工,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
二、思维建模――建构地理事物空间联系,归纳区域地理特征
思维建模是通过思维建模工具(如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和方法将内在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等建立动态的、结构化的不同思维模型,并进行可视化表征的认知过程与方法。
思维建模将内在思维和外显信息交互过程显现出来,将潜在的地理思维过程外显化、可视化,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不是知识表层的记忆。通过思维建模把教学的焦点从“知识层”深入到“思维层”,把关注点从知识本身转到知识背后的思维上,“知识”不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成为训练和发展学生有效思考能力的载体,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转变。
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主要体现为“它为什么在那里”、“它产生什么作用”、“怎样使其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等问题。建构地理事物空间联系有助于教师居高临下地驾驭地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地组织地理教学内容,增强地理教学的针对性。
如“干旱”、“冷湿”、“暖湿”、“高寒”分别是我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典型地理特征,教学中可以这些典型的区域特征为中心开展探究式教学,以归纳、分析地理要素特征,建构地理要素间空间联系,并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图
2、图3)。
构建地理要素间空间联系,可以紧紧围绕“定桩、扯线、结网”的方法进行思维建构。
(1)定桩:抓住主导(关键)因素,突出区域特征。在区域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或最具特色的特征,并以此寻找主导因素,以其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该区域地理特征的牢固记忆节点。如北美洲三大南北纵列带的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山河大势,澳大利亚半环状的气候分布,西亚油多水少的特征等。
(2)扯线:把握地理要素间联系,形成多条思维链。在构建地理要素空间联系时,要结合自然、人文地理原理与规律,运用整体性和差异性思维综合地分析区域特征。如依据某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根据气候进而分析其植被与土壤特征;依据某地的地形、气候特征分析河流特征与水旱灾害;依据某地的地形、气候特征分析农业特点等。
(3)结网:在知识“节点”和“链条”基础上形成思维网络。通过思维建模归纳区域特征,寻找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从而简化知识,搭建逻辑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深化思维联系,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
三、认知方式建模――学会认知地理事物,用地理视角思考问题
地理视角指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系,是分析和处理及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和思想方法。
教学中教师通过长时期地进行地理特征认知结构的知识建模和地理事物空间联系的思维建模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能以正确的认知方式(图4)认识区域,学会用地理视角思考问题,从知识之间的关联中认识其本质,并使学生的地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够结合“空间、相互作用、时间动态”三个独特的地理视角提出“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以及它产生什么作用”等一连串问题并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是学生形成其地理视角所不可或缺的过程。
总之,区域地理教学要通过建构地理特征的知识结构、地理要素的空间联系、揭示地理知识的价值,让知识可生成、可管理、可迁移,并最终建构地理认知方式,培养学生以地理视角看事物的习惯。
参考文献: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6
教育教学必须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高中物理都要培养什么能力?主要应培养什么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在各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就是认识能力或认知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按照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也是可能的。
首先,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更需要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初二年级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高二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级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
其次,从生理上看学生在16岁时已能完成人脑总重量的96%的发育过程,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心理上,从初二开始了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转化,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物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为在高中着重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
广大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因此,高中物理教改也应把提高学生担负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呢?
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現在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上,即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学生知识的领会和积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维发展的“量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智力或思维的比较明显的、稳定的发展,则是心理发展的“质变”。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成为积极思考和促使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创造条件促进思维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应该看到,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教育并不能立刻直接地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它必须以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技能为中间环节。而智力、思维的发展又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完成的。没有这个“中介”,智力、思维是无法得到发展的。但是教师教学的着重点应是通过运用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同时给予他们方法,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当的练习,促进他们的思维或智力尽快地提高和发展,不断地发生“质”的变化。这也就是学生思维结构的“质变”过程或称“内化”过程
就思维结构来说,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强调“图式”概念。他的心理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图式”即心理或思维结构,“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构成新的“图式”,不断发展变化,不仅有量变,也有质变的思想是可取的。其中“同化”是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图式的质的变化。
任何一间科学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的。概念、规律、方法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规律、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了该门科学的知识和逻辑结构。当然这种结构也在变化和发展着。应该说,人的思维结构和各门科学的知识、逻辑结构都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从教学必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来说,正如杰罗姆·s·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也符合现代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科学认为结构与功能是对立的统一。不掌握学科结构,就难以发挥该学科的功能。不仅如此,还认为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而是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数理学科更是如此。布鲁纳写道:“制订物理学和数学课程的科学家们已经非常留意教授这些学科的结构问题,他们早期的成功,可能就由于对结构的强调。他们强调结构,刺激了研究学习过程的人。”可见,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强调“结构的重要性”是受到物理学家、数学家的影响,特别应提到的是爱因斯坦的重大影响。爱因斯坦强调指出:“科学力求理解感性知觉材料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用概念来建立一种逻辑结构,使这些关系作为逻辑结果而纳入这样的逻辑结构。”还指出:“科学是这样一种企图,它要把我们杂乱无章的感觉经验同一种逻辑上贯彻一致的思想体系对应起来。在这种体系中,单个经验同理论结构的相互关系,必须便所得到的对应是唯一的,并且是令人信服的。”由此可见,无论是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还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现代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都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教改,必须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以心理学特别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科学成果为理论依据,以现代系统科学为方法论的依据来进行。由此必须对物理的教材、教法进行新的处理,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价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7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思维教学法,职业教育
一、前言
当前形势下, 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面临的形式更是严峻, 如何能够让学生通过三年的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 从而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站稳脚跟, 是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需要思索的问题。
节能产业在我国是朝阳产业, 节能相关专业是新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作者所在院校是广东省第一批开设节能相关专业的院校, 专业新, 课程新, 如何将课程建设与现实岗位需求结合起来, 是作者在本文中探讨的课题。
二、研究与实践
本文作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 从教初期, 非常呕心沥血的进行备课, 以求讲的生动形象, 学生易于理解, 初期反响不错, 但随着课程的进行, 教学内容难度的加大和理论的越来越深入, 学生越来越难以跟上进度, 有时一节课下来与学生交流学习的知识点时, 发现学生根本没有理解。
哪里出了问题?
带着这个问题思索了许久, 一次偶然的机会, 在一次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 同戴士弘教授交流时找到了答案: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都是以学科教学为本位的教育, 从小学到初中, 从高中到大学, 每一次的选拔, 均是以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为优, 而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恰恰就是在这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 继续这种教育对培养他们的能力非常不利。
怎么办?
扬长避短。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被淘汰, 但是在活动参与积极性及组织能力上均表现优异, 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才是出路。本文作者进行的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思维教学法,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有益探索。
如何做?
以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能源管理体系和合同能源管理》为例, 根据对应的岗位———企业能源管理员和合同能源管理工的岗位能力要求, 作者对本门课程设计了四个能力训练项目:
1.小型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2.大型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3.学校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招投标;
4.市政工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与管理。
同时安排了两个课外作业:
1.以自己家庭为对象建立一个能源管理体系;
2.自己从网站搜索一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准备投标书的准备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学生的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 以建立小型能源管理体系为例:学生以宿舍为单位, 进行宿舍用水用电的管理, 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宿舍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统计宿舍耗电设备, 记录每天用电量, 进行宿舍用能审计, 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既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生活习惯的了解, 也掌握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
在建立小型能源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以学校为对象, 建立大型能源管理体系, 学生通过组建能源管理体系团队, 统计学校耗能设备, 建立清单, 并通过后勤了解学校往年用能情况, 进行学校用能审计, 并在调研的基础上, 模拟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平台, 制定学校用能管理制度。整个项目工作量非常大, 但是学生热情高, 积极投入其中, 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才是最好的课程。从这点评价, 这次教改是非常成功的。
在进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管理能力的学习时, 学校作为招标方, 发布招标公告, 学生组建公司应标, 整个项目实习全仿真模拟, 完全按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招投标的要求进行, 学生组建公司, 模拟公司进行运作, 有法人代表, 有项目经理, 有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纳税证明, 有公司的文化和组织架构, 在准备投标书的过程中分工合作, 极大的锻炼的学生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
三、结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本次教改实践非常贴近学生生活, 又具有一定的调整性, 教改非常成功, 学生热情投入, 以前课题睡觉和玩手机的现象不见了, 学生课下讨论的时间增多了, 向老师问的问题也多了。
四、问题与展望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8
关键词: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力学课程
一、国内素质教育与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
受我国人口众多、教学资源缺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现行教学体制使得中小学教育无法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尽管教育界在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 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就总体而言, 美国的中小学生多在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中学到了创新思维的方式, 从而在大学时代显示出显著的科研后劲;而中国的中小学生在付出了成倍的努力与艰辛后换来的是高应试能力和低创新意识, 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应有的科研素质和学习动力。对于目前存在的并且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的这种状况,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 决不能坐等中小学教育模式的改变, 而应在大学阶段利用合理的教育模式来弥补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理工科类专业, 应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挖掘、唤醒被压制的潜能, 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科研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发挥其科学创新能力。
然而,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靠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创新教育就能够实现, 而是要通过长期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来逐渐形成。就国内高等院校而言, 其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中往往存在许多不利于科学思维方式培养的因素。
由于我国大学评价制度的缺陷以及受功利主义意识支配, 学校往往倾向于重视发展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 而科研成果也成为衡量教师水平的主要指标。尽管由此可能带来学校和个人科研水平的上升, 但并没有带来教学资源的明显增强, 在当前教学与科研关系理论中体现得更多的是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侵蚀和拖累[1]。相反, 人才培养周期长、见效不明显, 往往是形式上重视, 实际上忽略。因此, 教师容易存在浮躁心态, 急功近利, 不安心教书育人, 不愿意全面提升自身素质[2]。至于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更是主观上不够重视, 客观上也无法实现。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 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 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3]。可见, 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是自然科学所不可或缺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4]。然而这两个方面却都成了国内高等教育中的短板。学时的减少, 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降低, 以通过课程考试为目的的学习思想等诸多原因造成科学体系中的逻辑推理不被重视, 而只是热衷于通过背下公式和结论去解决考卷中的题目。即使有学生愿意通过逻辑推理去更深地掌握所学知识, 也往往并非是基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和兴趣。另外, 作为科学方法中的实验环节更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忽视, 因为缺少了实验环节似乎对应付课程考试、考研以及对课程和学科的评价并无太大的影响。如此, 缺少了科学中的关键环节, 就无法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培养科学创新人才。
二、力学课程的特点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 而力学课程体系的理论性与严密性更是西方科学的典型代表。尽管中国古代在力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如郑玄关于弓受力与变形呈正比关系的描述, 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这些成果几乎都属于“经验总结”性的结论, 缺少了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由此而发展的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索。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明迅速被西方现代文明超越并被远远甩在后面的原因。力学课程是工科的专业基础课, 相对于基础课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理论性强、逻辑严密, 并且紧密联系实际, 其特点十分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1. 力学课程具有深厚的数学基础。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 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力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其大量的定理都来自于严密的数学推导。因此, 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踏实、严谨的学习作风, 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处理每一个力学问题, 而不是仅凭经验总结去直觉、模糊、意会地认识问题。
2. 力学课程与工程实际紧密相连。
力学知识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在生产劳动中的经验, 力学与人类生活和工程实际是密不可分的。这就可以在力学课程的教学中利用各种实际问题 (包括实验) 将理论知识加以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而发散性思维往往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来源。
3. 力学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首先, 力学是物理学的分支, 其物理、数学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从小学开始, 力学知识就出现在数学和科学课程中。中学的物理课程更是以力学为其重点和难点。大学物理则又一次涉及到基本力学理论。其次, 在力学课程之后有许多以力学为基础的专业课程, 甚至还有更加专业的力学课程。可以说, 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贯穿了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的学习生涯, 甚至包括将来的工作历程。再次, 力学往往与机械、土木、水利、材料、生物等许多学科交叉, 这种交叉不仅能拓宽视野, 拓展思维, 而且解决了许多单学科不能解决的棘手问题, 因而也是科学创新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1. 树立科学学习理念。
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科学的含义, 尤其像力学这样的自然科学的概念。尽管很难对科学作出一个充分而本质的定义, 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 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5]。对这样的一种知识体系的学习必须要按照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例如在理论力学中, 首先介绍了5个静力学公理, 强调这是公认的真理, 是从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并经过大量实验所验证的。接下来, 所有揭示更深层次的静力学关系的定理与结论均以此为基础, 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前提正确, 推理正确, 结论也必定正确。为了确定结论的正确性, 往往还需要通过实验手段进行验证。整个过程恰恰反映了科学地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 这也正是学生学习中应有的学习理念。
2. 培养科学思维习惯。
许多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填鸭式学习, 对书本上的知识通过死记硬背或者模糊、意会的理解来学习, 习惯于相信书本上的知识, 没有质疑精神, 因而也就不可能出现创新的思想。这都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在教学中, 应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思维习惯来学习科学知识。例如, 力学课程的部分内容在中学阶段已有所学习, 但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显然更系统、更深入, 所用的数学工具也更先进。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简单地重复, 而应该侧重于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和理解学过的知识。通过比较, 将应试教育中学到的“死的”知识转化为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的工具。
又如, 力学课程离不开实验, 几乎所有教师都知道实验的重要性。但多数教师为图省事, 往往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动画、视频的方式进行演示。首先, 这种演示实验的效果绝不可能超过教师亲自去操作实验, 更不如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更重要的是, 这种做法并不能改变学生目前的这种被动式学习的习惯。麻省理工学院的名誉教授Walter H.G.Lewin博士在讲述经典力学时利用大量的经典实验去验证所讲述的理论, 并将实验测得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 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每一个分析步骤都显示出科学求实的精神, 不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用科学实验检验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习惯。
3. 提供创新实践机会。
适时讲述与所学理论相关的科学创新实例, 包括科研、工程和生活中应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技术改进、发明创造等事例。如在运动学中讲述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时, 介绍电动剃须刀的改进与该理论的关系;讲述静力学中的摩擦问题时, 介绍利用交通事故中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印迹判断事发前的车速等等,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鼓励他们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中, 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实践活动, 以科学思维方式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同时, 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除了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还应组织一些范围更广、更有课程针对性的专题创新实践活动, 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 扩大其影响范围。如很多学校成功举办的桥梁模型设计制作大赛、省力机构设计大赛、高空落物缓冲机构设计大赛等活动无不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促进理论的科学理念, 对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纵观中外著名的科学家, 无不以科学探索为其毕生的追求。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先生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 在下放农村期间仍坚持科学研究。研究受到红卫兵的阻挠时, 他就趁晚上把窗户堵上, 彻夜苦读。真正的科学家对学习和科研工作绝不以功利为目的, 而以科学的态度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才是他们的追求, 甚至是一种乐趣。这种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思维方式下养成的科学思维习惯中逐渐形成的, 是科研工作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总结
长期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不仅造成其思维方式的缺陷, 也使其在高考之后迅速丧失学习兴趣, 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的动力。要改变这一现状, 必须通过长期在教学中坚持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使学生逐渐走上科学研究的正轨。另一方面,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不但自己对科研和教学要有科学的态度, 还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更需要有一份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此外, 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单靠一两门课程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这种科学思维的理念也应该在其他自然科学的学习中得到体现。而要彻底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 还需要从教育体制的源头上着手解决,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光礼, 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8) :15-23.
[2]梁丽萍, 宋燕.中国大学教学[J].2012 (4) :17-19.
[3]许良英, 范岱年.爱因斯坦文集 (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574.
[4]钱兆华.为什么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对科学特别重要?[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 2 (21) :20-22.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9
一、先“说”后“做”, 让“思维徘徊”为教学活动推波助澜
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系统, 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 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先“说”后“做”的情境, 让“思维徘徊”给教学活动推波助澜。
案例1先“说”后“做”, 预防经验干扰
学生在学习用简便方法计算时, 老师出示这样的习题:17×201和45×19。这样的计算题是计算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 更多的学生会凭借以往的经验, 按原来的计算顺序进行答题。这样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呢?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这样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它想考量我们哪些知识点?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通过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进行了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加强了小组合作的同时, 也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学生思维痕迹:
说:17×201, 可以先把201分解成200加1。然后再用17分别与括号中的200和1相乘, 这样算起来会更简便。
说:45×19, 可以先把19看成20减1, 然后再用45分别与括号中的20和1相乘。这里特别要注意是20减1, 不能写成20加1, 因为多加的1个要及时地还回来。
教师及时引导:你们的想法到底正确与否呢?让我们动手试试吧!
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 很快他们发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验证, 欣喜不已。
二、先“做”后“说”, 在“思维徘徊”细微表现中寻找教育的契机
在教学活动中, 老师无法对学生的思维直接作用, 无法传授思维, 教学中老师传授的是解题思路, 传授思维经验。数学思维的推进主要靠启迪, 而不是靠讲授, 老师越是讲得清清楚楚, 学生的思维就越得不到锻炼。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计算题进行先“做”后“说”, 以此让我们更关注这些活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特别是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案例2先“做”后“说”, 质疑学习成果
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 教师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量, 通常会进行知识上的小测验。例如, 教学四年级的简便计算后, 我对学生进行了相应测试。试卷下发后, 我要求学生将错题的原因, 就是当初的思考过程通过同桌交流的形式互相猜一猜、说一说。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打破了试卷订正讲解课的常规模式。
错题反馈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题。
学生错题理由:因为考试时太粗心, 把14分解成了2×6, 所以就错了。
错题反馈2:口算。
学生错题理由:因为自己把乘号看成了加号, 所以写错了。
三、“说”“做”同步, 让“思维徘徊”现象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我们都知道, 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看到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和得出正确的结果。因此, 教学中, 面对随时会出现的“思维徘徊”现象,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极限思维”,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3边“说”边“做”, 正视犹豫不决
教学四年级“混合运算”时, 有一些改错题, 往往给学生造成似是而非的“假象”。由于部分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 导致错误率居高不下。其实遇到这样的习题, 如果老师能兼顾“说”“做”结合, 那定然会有特别的教学效果。
教师出示如下习题:
把下面计算中错误的地方用“_”画出来, 再改正。
720÷60+30×15=720÷90×15=8×15=120
为了便于洞悉学生的思维路径, 我邀请学生上台演示, 当“小老师”边说边做。于是, 有了如下陈述:
说:原题中的计算顺序明显错误。
做:说着, 该生用笔在黑板上演示720÷90, 将720÷90这个算式的下面画上横线。
说:按照正确的计算顺序应该是先算出720÷60的结果, 以及30×15的乘积。
做:该生又在8×15这个算式下面画上横线。
说:下一步应把720÷60的结果与30×15的结果相加, 也就是12+450。
做:该生用笔画出最后的结果120。
说:因为这题违反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所以它的结果也必然是错的。
做:该生写出最后正确结果:462。
演示之后,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运用此法, 边“说”边“做”。学生主动思考的同时, 也在验证着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施教方法, 不断突破着学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感观上的瓶颈, 调动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让学生从错误的题目中找出做错的原因, 这样的练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练习中, 让学生“说”“做”同步, 以期达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高度融合, 数学思维的显性与隐性的激烈碰撞, 造就课堂教学效率的事半功倍。
四、反复“说”“做”, 让“思维徘徊”滋润数学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正确处理了学生的“思维徘徊”, 就能使学生看到自己思维正确与否, 这是一种最重要的学习成果的反馈, 它比只看到一个结论或分数的高低, 意义要深远得多。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合理的“思维操作”, 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徘徊”, 成就数学课堂意外的精彩。
案例4“说”“做”重复, 纠正思维摇摆
教学竖式计算48×274时, 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因此, 我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有的学生说, 直接用48乘274就行了。紧接着, 有的同学提出反对意见:“我觉得把48与274调换位置更好算。”这时, 我继续引导:“那到底哪种说法更科学呢?”我们大家一起按自己的想法先试试吧!
坚持第二种想法的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 坚持第一种想法的学生露出了迟疑的目光。我继续引导算得最快的学生:“你是如何做得速度最快的呢?你坚持的是第几种算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好吗?”该生答:“第一种算法, 因为第二个乘数是三位数, 在笔算的时候就要算三次再相加, 而第二种算法, 将两个乘数调换位置再相乘的话, 只要乘二次就可相加算出得数。所以, 速度定然比第一种快, 而且不容易错。”大家听后恍然大悟, 掌声在教室里悄然响起……
实践证明, 在计算教学中, 教师要正视学生的思维不定现象, 从学生的思维摇摆中寻找那些思维中的典型错误或那些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索, 采用先说、再做、再说、再做的循环方式, 让学生不断地、反复地验证自己的想法, 充实自己的已有经验, 让“思维徘徊”现象滋润我们的数学课堂。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10
一、教材与教学分析
“电场环境下物体的运动”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属于综合性问题, 在高一、高二教材中没有专属一节, 但历来都是高考物理的热点问题。而本节作为力电综合性内容, 又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中之重。
本节的知识目标是解决重力场下的物体运动方法, 主要包括: (1) 力的分析 (向心力公式) ; (2) 运动分析 (圆周运动临界) ; (3) 功能分析 (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 。关键是把知识迁移到电场环境下分析问题, 其中需深刻理解的是等效最低点、动能最大的点、平衡位置 (无切向力, 静止释放回到该点) 。
本节的能力目标主要包括: (1) 运用类比的方法建模, 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2) 熟练运用已有模型, 训练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3) 理解物理等效思想、对称方法并熟练运用。
本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由于本节涉及物理类比、等效、对称的思想方法, 因此应让学生体会物理思想、逻辑思维, 感受物理美并上升到哲学思想的层面。
本节的基本学情:学生对单一模型已经掌握, 如圆周运动临界、动能定理、向心力公式。在重力场中对多种小模型进行综合运用已训练过, 但不够熟练。通过本节强化要实现熟练运用, 通过类比电场力与重力实现知识迁移, 这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一定难度。
有鉴于此, 本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方法, 比较电场力和重力的相似性, 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教学过程设计
例1:如图1所示, 竖直平面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 用长L的绝缘细线悬于O点, 要使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B, 临界速度多大?最低点A速度至少多大?完成整个圆周运动过程中, 小球在哪点获得的动能最大?
在引入环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黑板上展示自己总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当强调:最高点临界, 求最低点, 用这两点间动能定理。在学生能够解答准确的时候, 适时肯定的强化非常有效, 以后在这类问题中就有了“抓手”。
在最后一问中, 学生普遍都知道答案在最低点, 但并不能深刻理解或者说没仔细思考这是为什么, 而这恰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可以首先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解释最低点重力势能最小、动能就最大。然后再从其他角度解读:从这一点由静止释放, 球仍静止, 所受合力为零;从其他位置释放, 球也回到该点, 这时学生就会联想到单摆, 那个位置就叫平衡位置。学生继续分析平衡位置受力特点并回忆单摆, 平衡位置切向加速度为零, 无切向力。因此最低点是动能最大点, 也是平衡位置, 这一难点就得以突破。同时再把过最低点的直径画出, 学生很容易指出最低点与最高点对称共线。需要强调, 此处一定要把问题讲透, 这部分难点突破, 就为后面知识迁移做好了铺垫。
如果把此过程加上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图2小球带正电q, 要使小球恰能到最高点, 问在最低点A的速度多大? (已知电场力等于重力)
分析可知问题改变了情景, 在原有重力中加竖直向下电场, 这时学生很快就能把知识迁移。此时一定要总结共性:电场力和重力, 都是恒力, 做功都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而与路径无关, 这也是类比的前提。并且还可继续发散思维, 只要是做功与路径无关的恒力都可以这样来处理。以上铺垫工作做好后, 才能进入能力突破阶段, 并实现大范围的知识迁移。
例2:如果把上述电场改为水平向右 (如图3所示) , a.从哪点静止释放带正电q小球, 还能静止在那点?b.若将小球从最低位置A点释放, 在哪点获得最大动能?要使小球恰能完成圆周运动, A点速度多大?c.在A点时绳的拉力多大?
此题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并相互讨论。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 静止释放还静止, 这句话反映出受力分析合力为零的位置就找到了。何处动能最大的问题前面已经解读, 动能最大点为平衡位置点即“最低点”。这里“最低”是等效的“最低”,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高度最低。为问题搭出台阶, 找到等效最低点, 正好完成圆周运动, 找出对称的等效“最高”临界速度, 从A点到等效最高点列动能定理, 完成题目, 从而实现了真正的知识迁移。
在解c问时, 应强调受力分析, 向心力求解。此处一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进行讨论, 各自发表见解。如果需要, 教师还要适当引导, 最好完全是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并说明原因。教师一定不能急于给出答案, 否则前功尽弃, 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目标就会落空。
重力和电场力类比的思想, 不仅可以在圆周运动中类比, 在各种运动中都可以类比, 从而把重力场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电场环境下。这里要注意发散思维的渗透, 如后面要复习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加速等, 也可以通过下列问题再强化训练发散思维。
例3:如图4所示, 一小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以相同的初动能从A点沿着各个方向运动, 经过很多点, 其中一些点组成圆形, 在这些圆周上的点哪点动能最大?为什么?
例4:如图5所示, 匀强电场强方向与圆O所在平面平行,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 (重力不计) , 带正电的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点进入圆形区域中, 从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经过圆周上各点。其中从c点离开时动能最大, 图中O是圆心, AB是圆的直径, AC是弦, 则匀强电场的方向为 ( )
A.沿AB方向B.沿AC方向
C.沿OC方向D.沿BC方向
方法迁移过来, 动能最大点即等效最低点,
电场力与等效“最低”“最高”点连线重合。如果此题既有重力场又有电场, 则动能最大点所在位置是哪儿?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相同的问题, 不同的情景, 例1第一问是重力场中的圆周运动模型, 第二问是加竖直向下的电场, 学生是模仿式地迁移。例2是真正实现知识上的迁移。例3与例4作为关键性的迁移训练, 表明不仅重力场中圆周运动可以和电场类比, 其他运动重力场和电场也可以类比, 从而让学生感受“仿—移—破”的学习过程, 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
笔者深切体会到, “讲十道题不如练一道题, 课下练不如课上练”。需要指出的是, 学生需要时间消化理解教师所讲的方法与思想, 而课堂就是学生快速理解消化的前沿阵地, 理解的高效性就在于此, 关键在于学生自己体会突破思维障碍的过程。即便高三复习时间紧张, 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而提高课堂思维训练的高效性。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精讲多练。例题要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深刻体会, 并展示解题过程, 同时在他人的评价中, 找到优势和不足。最后教师总结并拓展,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高三复习时间紧, 但如何抓住关键问题, 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训练, 提高课堂效率, 真正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 仍然是高三物理教学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邢红军, 刘利.物理教学促进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33 (7) :97-102.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 篇11
1 围城外面的世界
在全部的教学过程中,《中国医学史》教材无疑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即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资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仍将随着研究的拓展、知识的更新而不断进步。因此,对于教材中看似固定化的陈述也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换句话说就是树立一个立体而开放的观察模式,立足教材而高于教材,与围城外面的世界实现空间对接。
例如,考古成就历来是《中国医学史》教材的重要编写依据,最新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书外,能够反映汉代医学发展水平的珍贵资料中非“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发掘于1972年~1974年间)”莫属。但“成都老官山汉墓医书(发掘于2012年~2013年间)”自发现以来,最新的研究表明其可能更加成熟,学术价值更高。那么,围城外面的世界就有可能不仅推动了历史,而且还将改写历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思路要经常穿梭于围城内外,与当下发生联系,直白地说就是要眼界宽。这关乎我们发现问题的前提所在,非常重要。
2 打破砂锅问到底
统编(或规划)的《中国医学史》教材已经更新至第九版,许多知识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开始固化,但这永远也不会是阻碍发问与探究的缘由,我们可尝试分析几例。
“灸”是一种利用温热方式固定刺激人体特定部位的疗养手段,“灸”并不等同于“艾灸”,只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艾叶成为了灸法实施的主要道具,合称“艾灸”。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艾叶的这一独占地位?教材的解释是“由于艾叶具有易燃、气味芳香、遍地生长且易于加工贮存等特点,故被后世作为灸治的主要原料”[1]37。照此推论,茶叶、桂花亦未尝不可,这显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这一提法至少忽略了艾叶的核心功能———药用价值。
对于稍有怀疑的知识点,你也可以顺藤摸瓜,万一你真的对了呢?且看:“隆庆二年(1568)或稍前,徐春甫在北京建立了我国民间最早的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1]139,面对上述命题,你或许会有两个疑惑:第一,如果这个命题是正确的,你不禁感慨———中医学发展至明清时期果然丰富而繁荣,毕竟“民间学术团体”是一个涵盖多种行业的庞大范畴,中医学居然走到了前头。第二,如果这个命题表述不严谨,你可能会问———“一体堂宅仁医会”真的是我国最早的民间学术团体吗?若非,那么你是否尝试过加一个限定性的词语,于是该命题的表达就变成了:“隆庆二年(1568)或稍前,徐春甫在北京建立了我国民间最早的中医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这样的表述就非常完整而且准确,你是不是突然有点小激动呢?
3 那个吃螃蟹的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我们敬佩有加,但我们不仅要敢于怀疑、提出看法,而且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有理有据,才不至于空口无凭,试看以下案例。元代齐德之的《外科精义》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宋元时期外科学领域的新成就,“他批评《外科证治》中那种‘不诊其脉候,专攻其外’的做法……同样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1]120。此处,引发我们产生疑问的根源正是这个《外科证治》的书名。
首先,如果该书名无误,那么其出版应早于《外科精义》,大体年代也应在元代以前,但开始以“外科”命名的外科专书,现存最早只有宋代陈自明的《外科精要》,而且该书作者不明,显然难以对应。
其次,如果该书名是省略缩写,那么其全称也应该包含或部分包含“外科证治”四字。据《中医大辞典》(第二版)记载[2],与《外科证治》类似的书名有三:①《外科证治准绳》,明代王肯堂撰,系《六科证治准绳》之一;② 《外科证治全生集》,清代王维德撰,刊于1740年;③《外科证治全书》,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1831年。对比之下,这三书都是元代以后出版,齐德之能够批评的人只能生活于元代以前,因而也不可能是它们。
第三,如果书名有错———这是最糟的情况了,因为我们可能会由于失去了考证对象而茫然无措。但由于这里的引述是用来介绍《外科精义》的内容与价值,那么我们只要将引文与原文对比核查,就应该可以鉴别真伪。原文摘录如下:“夫大方脉、妇人、小儿、风科,必先诊脉,后对证处药。独疮科之流,多有不诊其脉候,专攻治外”[3]。对比之下,真相就已经浮出水面。原来,貌似书名的《外科证治》根本不存在,“外科证治”四字只是《外科精义·论疮肿诊候入式法》原文中“疮科之流”治病方式的现代表述,教材中误将此四字赘以书名号。
总结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虽然困难不少,但也不见得就毫无举措。宏观与纵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无疑是发现问题的良好基础,任何引发疑惑的地方都只有两种可能,只要不是你的知识盲区,就可能是你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是,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而有据、信而有征,因为批判性思维不是藐视权威,而是据理力争。
摘要:以《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为实例,从立体的知识结构、敢于怀疑的精神、有理有据的分析等方面,简要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做到言而有据、信而有征。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中国医学史,一体堂宅仁医会,外科精义
参考文献
[1]常存库,张成博.中国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7-139.
[2]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1.
【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推荐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05-28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论文06-10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06-29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08-16
数学教学中通过“五想”启迪学生思维的建议08-17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07-14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07-06
怎样活跃学生的思维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