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

2024-10-12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共12篇)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 篇1

关键词:学生思维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普遍追求。“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方案,最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笔者根据近两年在高三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结合“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规律,以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和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为起点来确定教学内容。高估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会导致教学起点过高,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估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则会导致学生思维懈怠,客观上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可知,许多教师虽然把一些数学概念作为知识和技能进行了详细的讲授,学生在表面上也确实掌握了,但在涉及到解决具体数学问题时,一些数学概念需要作为一种策略性知识发挥思维向导的作用却几乎没有涉及。事实证明,大多数的学生无法自觉地实现知识和技能向思维方式的转化,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在学习了重要的数学概念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来理解掌握,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调节教学内容

教师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应有节奏地把握教学进度。在第一轮的纵向复习和顺序复习之后,第二轮复习通常以横向为主,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深化提高。此时以“一题多解”的思维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把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一题多解”时教师不仅要考虑题目本身有几种解法、教师自己能想到几种解法,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情”,弄明白哪些解法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想到的,哪些解法只有少数学生掌握;哪些解法讲了之后学生能够掌握,哪些解法教师即使讲了学生也无法理解。教师要根据掌握的学情,有选择性地进行“一题多解”。由于之前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才是第二轮复习的关键。“一题多解”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解法,“给出方法解题目”是很不可取的,必须“给出习题选择方法”。因为选方法才是思维活动,教师只有在如何选方法上做文章,才能帮助学生总结提炼并建构起数学思想方法系统,使解题策略与方法明确化、系统化。

三、根据学生的思维错误调整教学内容

作为数学教师,尤其是任教高三的数学教师,每天会面对许多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呢?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错解”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从学生的“错解”中提炼出合理的成分,补救出新的解法,让学生获得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思维过程的体验,这才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将学生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处理,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闪光点”,变告诉为探究,让学生在探究、合作和交流中学习,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思维运动。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问题的实际,因势利导,巧妙点拨,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赋予了教学真正的意义。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 篇2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课堂提问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不比语文教师词类丰富,妙语连珠。数学教师大都是言简意赅,直来直去,恰到好处言简意赅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而直来直去、空空洞洞言简意赅的提问只能是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效率低下。因此,老师要在提问上发掘潜力,优化提问的思路和方向,使课堂提问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动力和源泉。

近期拜读了严永金老师的著作《名师-----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书中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其中有一章节《让问题由浅入深实现“层递”》对我感触良深。这种提问方法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和宽广方向进一步发展,并且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渐进的.解决掉难度很大、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讲授的问题。

我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这一课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得出我就采用了层递式的提问。

师:观察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随着乘数逐次递减1,积有什么变化?

3×3=9 3×2=6 3×1=3 3×0=0

3×3=9 2×3=6 1×3=3 0×3=0

生:随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

师: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你能接着写出它们后面三个算式吗?

生: 3×(-1)=-3 , 3×(-2)=-6, 3×(-3)=-9

(-1)×3=-3,(-2)×3=-6,(-3)×3=-9;

师:观察上面的四组算式,你发现积的符号有什么特征吗?

生:正数乘以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以负数积为负数,负数乘以正数积为负数。

师: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

(-3)×3= (-3)×2= ;

(-3)×1= (-3)×0= ;

师:根据上面的四个算式,你发现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有什么变化?

师:你能继续写出后面三个算式吗?

生:(-3)×(-1)=3 (-3)×(-2)=6 (-3)×(-3)=9

师:根据这三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结论?

师:由此你能得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吗?

通过这种层递式的提问,巧妙地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动起来,不知不觉的完成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

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篇3

学生思维是否灵动,其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自觉、自主、自如地解答技巧性题目、发散性题目、情境性题目。这就要求我们摒弃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变“以考试为目的、以知识问答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为“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激发思维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用导入的情境化触发思维;用课堂的活动化来调动思维;用教学全程的地图化,贯穿思维;用评价的能力化来考核思维。从而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改变学生恐惧地理的心理、死背地理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导入情境化,触发思维

一些地理教师普遍存在着讲授导入法和自学导入法,把生动的地理课变成枯燥的地理课,教师强调文字重点,学生跟着划线做记号。长此以往,学生思维活力就在桎梏中被窒息了。

新课导入情境化,用“引”来代替“讲”,用读“图”来代替读“文”。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新课导入情境化,可以先声夺人,触发学生思维,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教学“澳大利亚”时,我设计了情境化的导语:我们这里的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为什么澳大利亚的房子坐南朝北?学生们一下子提高了兴趣,思维被迅速触发,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究“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或纬度位置”这一知识点了。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境题目,学生思维就会一触即发,得到系统训练的思维必然变得灵动起来。

二、课堂活动化,调动思维

一些地理教师习惯于单向讲授,自认为课堂效率高,殊不知我们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我们要贯彻“以活动为主,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后;学生尝试在前,教师评价在后”的生本教育原则,就必须将课堂活动化。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编排了大量的“活动”,为实现“课堂活动化”提供了方向和载体。地理教师要重视“活动”内容,灵活运用,自我创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就在活动中灵动起来。

例如教学“等高线”这一难点时,我要求全班每个学生紧握拳头,在自己的拳头上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陡坡、缓坡等山体部位的形状,然后带领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绘制等高线,观察不同部位就有不同的等高线形状,既解决了初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问题,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全程地图化,贯穿思维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图是其他任何教学工具无法取代的。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是培养学生灵动思维的主要途径。

我们要强调“心中有世界”、“世界尽在一张地图中”的学习意识。例如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第一步,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看出:人口稠密地区分别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第二步,回顾《世界地形图》,知道这些地区与世界主要平原相吻合。第三步,观察《世界气候图》,可以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的结论。这样一步步鼓励学生观察地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思维贯穿课堂,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

四、评价能力化,回归思维

学习评价方式是教学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一些考试方式,实际上就是在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推波助澜。

我赞成“开图测验”,在平时的小测验中学生可以查阅地图完成题目,这种方式可以考查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可以引发学生使用地图的好习惯和高频率,真正激发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设计地理试题要注意地图性、能力性,注重将所有的评价通过读图完成,从而改变学生恐惧地理的心理、死背地理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地理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最终使学生从“害怕地理”到“喜爱地理”,走入“会学地理”的境界。

让懒惰的思维运动起来 篇4

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从《论语·述而》中找到了答案: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导学生, 不到他想求知而不得的时候,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而不能的时候, 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 教育的最佳时机在一个人充满疑问, 积极寻求答案时。

明确了这一点, 我反复告诉自己:鼓励孩子带上自己的脑袋读书, 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口号上, 更要在实践中去履行。

我不再按部就班地讲解, 而是让学生充分预习后, 大胆地发问, 前提是:只要你不懂。我把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打印出来贴到黑板上。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日之功, 鼓励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不可操之过急。像“千金买马骨”一样表现出我们的诚信和决心, 学生就会慢慢地用心关注文章, 关注真知, 懒惰的思维就会跟着运动起来。

在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 刘尧同学问道:“法兰西万岁明明是五个字, 为什么说写了两个大字?”话音刚落, 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始讨伐:“你看注释没有?那是法文!”刘尧的脸立刻红了, 不好意思地杵在那儿。我安慰道:“下次咱再仔细点儿。”看他沮丧的样子, 我又鼓励了一句:“刘尧同学不懂就问, 这是真正求学的态度。”这句一出, 学生嘲笑的眼神顿时收敛了。刘尧的神态是受到表扬后的拘泥。不一会儿, 他又大胆地提出了问题:“第17段段末写麦尔先生的话时, 为什么没有后引号呢?”学生们议论纷纷:“真是的, 咋就没有呢?印错了吧, 丢掉了吧?”我也是一头雾水。课下我们查阅资料, 才明白原来引号有一种特殊用法:就是不成对使用。当连续几段都是一个人的话时, 只在每段段首用前引号, 到最后一段末尾才加一个后引号。懂得了这点知识, 我很激动:为我的孤陋寡闻, 为我教了这么多年竟没注意到这一现象而惭愧, 为我获得知识而兴奋, 更为我的学生能发现这一问题从而引导我们获得知识而骄傲。我在课堂上感谢刘尧同学, 并称他为我的老师。从此, 课堂上的问题就更多了。

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何亚伟同学问:“《社戏》选自《呐喊》, 可我读的一些摘自《呐喊》的文章主题特别沉重, 为什么这篇如此轻松美好?”由此, 我引导他们读《呐喊》里《社戏》的原文, 原来课文只是节选, 整篇读下来, 依然是沉重的基调。学生建议课本上应注上“节选”字样。何肖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 提出:“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这句存在语法错误, 念不通。”我也有同感, 不论引用什么, 放到句子中也应该文通句顺, 决不可为了“引用”而丢掉“句顺”。

保护学生发问的心, 就是保护他们求知的欲望。如果草率地否定, 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关上探究的大门。曾听学生讲一个笑话, 说在历史课上教师讲蔡伦造纸, 讲到之前没纸的时候人们用丝绸、用竹简来写字, 一个男孩自言自语地小声嘟囔:“那以前人们上厕所用什么啊?”周围学生听了哈哈大笑, 教师恶狠狠地瞪着他, 沉默了一会就继续讲课了。有一个学生说:“老师, 特逗, 他还一本正经地嘟囔到底用什么, 太逗了。”听了这番话, 我不是觉得好笑, 而是和那个男孩一样想知道究竟。其实孩子并不是在扰乱课堂, 而是压抑不住求知的欲望。课本上的知识是知识, 难道这就不是知识吗?如果能巧妙引导孩子课下去求解, 鼓励他当个课题去研究, 我相信这个孩子得到的不是学生的嘲笑, 而是尊重和敬佩。说不定我们将来又多一个研究人类如厕文化的人物。

“不要谈论和课堂无关的话题!”“你想的这些和考试有关吗?”“听懂了再问!”“净扯些没用的!听我说!”……这样的语言像一扇扇沉重的铁门, 封锁了孩子爱问的心, 求知的心。

我们也曾是孩童, 也曾是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呢?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知道的。不可否认, 孩子思维灵活, 会让我们的课堂难以驾驭, 会让知识并不十分丰富的我们尴尬不已。但正是这份尴尬, 才会激励我们不断吸取源头活水, 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这份尴尬又是课堂上最耀眼的火花。我们的学生不是鹦鹉, 不是木头, 我们保护了孩子运动的思维, 不让其停滞, 不让其死去, 这应该是为师的最大功德。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 篇5

大家好!我是5号选手屈##,来自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体育课,让我们运动起来》。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的生命是短暂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们吃得好、穿得好。但身体素质却不断下滑,肥胖率上升,近视率居高不下,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担忧。身心健康是我们青少年成长成材的基础。正如教育部长周济所说:“没有健康的体魄,即使品质再好,本事再大,也不能大有作为,更谈不上自已的幸福生活”。

运动!孩子们需要运动!让孩子们在我的体育课上运动起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所追求的目标。可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在实施中却总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有些同学认为体育锻练是浪费时间,认为分秒必夺的学习才是硬道理,运不运动都无所谓。这怎么能不让我心痛!

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体育课,更乐意参与到运动中来呢?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在给二年级小朋友上跳长绳的第一课时,差不多整堂课都是我讲解示范跳法,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很少,整堂课的效果也不好。后来通过和师傅的交流讨论,突然之间恍然大悟,我怎么忘了在课堂上适当的讲解示范就够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学生啊,毕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应该给他们多一点的时间,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他们喜欢上跳长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啊!后来在另外一个班教学中,我调整了一下教学策略,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到练习中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很好。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集合方式通常是四列横队,教师讲解示范,这样往往后面的同学交头接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如试着变换一个队形,会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我在篮球课教学时,采用让学生成双圈站立,教师站在圆心的队形,这样教师可以观察到每一个学生,学生相互说话的现象少了,注意力也集中了,也便于学生相互观察和学习,共同提高。

其次,在教学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我曾教过的一个班级里有个大个子,他的协调性很差,学什么都比别人慢。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没了,上课也是越来越懒散。在一次篮球课上,我发现他在做胯下球性练习时,做得动作很舒展,于是我请他上前做了示范,并表扬了他。自从这节课后,这个大个子上体育课比以前积极多了,也更加投入了。可见多用鼓励的语言来表扬学生是多么重要。

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认为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只有让学生先接受你喜欢你,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教师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多关心、爱护学生。

总之,做一名体育教师并不难,但要出色的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你的体育课,还需要下很多功夫。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除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外,还要以一颗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自信心,来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体育课,让我们运动起来!加油!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小学生演讲稿:体育课,让我们运动起来】相关文章:

1.小学生四年级作文:让我们动起来

2.让我们把时间粘起来作文

3.关于《让我们舞起来》歌词

4.让我们跳起来作文600字

5.让我们自己爬起来作文

6.诗歌让我们坚强起来

7.运动让我们快乐作文

8.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爱读书演讲稿

“三味读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篇6

【关键词】耿文超;《将进酒》;三味读法;课例研习

【中图分类号】G653 【文献标识码】A

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

课例中,在新课导入部分利用名人对诗人李白的评价,简单、直白地进入课文让学生迅速调整到上课的状态。利用多媒体展示要达到的两个学习目标,让学习有着明确目的,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有方向性的学习,采用“浅味、品味、深味”的学习过程进行教授。笔者觉得虽然是高中生,学生之前有了一定文言知识积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词义,但是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某些文本的难懂、重点字词还是要老师有所预设,让学生可以预习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字词讲解,如此学生才会找到一些方式去理解,去把握这些文言字词与文言知识。

诗歌教学“读”很重要,读准、读好、读出韵味与情志很重要。所谓“诗言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诗人总是要借助文字,在诗歌这一体裁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趣。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教学环节的一大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本堂课,老师是采取学生点评和讨论法,以学生试读全文来提问其他学生听后感受,学生互评该学生的朗读,老师适时引导,并通过不同的学生试读文章若干句子,激发学生找到朗读此文所要的恰到的情感、节奏,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各自领会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只是通过提问让学生联想,试着在诗人的角度去感受诗人,最多是有些许感性认知,但还是难以读出诗的韵味与气势。在学生掌握正确的字音基础上,老师应该在朗读的节奏——快慢、急缓、轻重、起伏、语气、停顿上指导学生。虽然最后有老师的范读,但是感觉也是浮光掠影的一瞬,不够具体、全面和深刻,学生难免一听而过,听到其一忘了其二,所以领略诗歌独特韵味是教学目标之一,学生是要花些时间具体学习的,老师就要适时、适度的多加以指导。

在“品读”部分,老师通过一段插入语把学生引向对诗人在文中蕴含的情感思想的探究。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根据文本对李白形象进行讨论。此环节学生可谓是畅所欲言,提出了各自观点,不一样的“李白”在学生的阐述中显现。学生在对诗人形象的分析中感受到了诗人在诗歌中情感的起伏变化,老师就此再展开朗读教学,适时地点评和引导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里,老师是采取“内容+手法+情感”的三合一方法教学生鉴赏诗歌,笔者觉得如此教授诗歌目标指向太多,不免显得有些杂乱,可能语文学习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领会、掌握,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是跟不上这样的节奏的。老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教学内容有所突出、有所侧重,学生所学就要有所得,授课中要考虑学生的差异程度,学生会的不教,学生把握不了的不教,要教的是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要教的是让学生可以掌握方法自行学习的。

二、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契合,要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相契合,此外也要关注老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在《将进酒》这堂课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教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和诵读法。用名人名句导入“酒仙”姿态的李白,出示并板书课题。接着由浅入深,提出学习目标。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找出生字词。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在对话、交流中,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字词障碍,出示重点字词学生特别识记。个别学生试读诗歌,学生之间点评该生朗读效果,老师范读。在分析诗人形象上,老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讨论、交流后,多媒体适时出示诗人简介,探究诗人情感为何要说“与尔同销万古愁”,学生合作、探究,老师适时点拨。老师朗读全诗,学生朗读全诗,体悟诗人的“愁情”及“借酒消愁”之内蕴。拓展阅读中出示对比阅读的两首诗歌及写作背景,学生阅读中分组讨论与交流诗人饮酒态度和感情变化。

教学方法只有老师运用在合适的地方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时才是合适的。对于这篇古诗的教学没有像通常那样教师三言两语介绍背景知识,学生结合工具书与注释朗读全诗,感知文意,师生进行翻译,一般理解了文意也就对文字背后的情感有了大致的了解,讲解到这步就算走了三分之二,翻译的时候不少老师是内容、手法一起讲的,最后总结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就算大功告成了。诗歌教学诗是要读的,情是要细细品的。耿老师本着“诵读与鉴赏相结合”的原则,在诵读中有学生的自读、试读、范读、角色朗读、集体诵读;在鉴赏中,有学生的质疑、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笔者觉得老师在课堂上的确是运用了很多教学方式,也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有些教学方法使用过频,有点为使用教学方法而使用之嫌,像讨论法,不管是同桌讨论还是小组讨论,不是一遇到某些问题就展开讨论,学生可以自主研究思考,再说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观点的予以补充,这样可以检查到学生个体的所思所感,而不是强求集体的“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1]耿文超.《将进酒》课例鉴赏[J].语文教学通讯,2011(7).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肖春毓,女,1990年生,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 篇7

一、语文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 因而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活跃的, 课堂活动更应该是多样而生动的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开展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 能激起学生“动”起来的欲望, 展现自己的才华, 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边读边说, 以说促读, 化静态为动态, 化行动为能力, 使语文教学真正鲜活起来。在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 我让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事, 特别关注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各界英雄。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交流时学生列举了很多生动的事例。一个学生说:“看到那么多的舍己救人的人, 我明白了‘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这些话的含义。”这一堂课同学们情绪高涨, 气氛热烈, 学习起来毫不费力。所以, 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当课堂的真正主人, 鼓励学生多开口, 通过表达交流, 点燃思维的火花。

二、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提高能力, 语文课堂应该让听说读写的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1. 读。

学生认真地读书, 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好各种方式的读书时间。要引导学生多读、善读。每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比如,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营造气氛, 指导朗读, 可以教师范读、带读, 学生指名读, 小组读, 轮读, 分角色读等;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用心地读, 一般采取默读。读书要理解地读, 动脑子读。

2. 写。

常言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上, 要让学生就某个问题用较为简洁有力的话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作文教学则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

3. 说。

说主要指口语训练。其中, 课堂讨论很受学生欢迎, 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比老师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课堂上组织各种类型的抢答竞赛, 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 活跃课堂气氛。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 不甘落后的心理, 设计合理的抢答内容、形式, 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4. 练。

教师要根据需要, 将学生引入积极思考的境地, 做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科学实验、实践活动等;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 设计一些“小表演”“小演示”“小话剧”之类的活动。

无论是什么课堂, 都要讲究实实在在的行动, 都要重视师生间的互动, 因为学与教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强调面向全体与重视个体发展并重的教学原则, 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方面都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教师应创设质疑氛围, 鼓励学生质疑, 激活思维的潜能

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大胆质疑, 积极探索。同时, 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培养质疑的能力, 如紧扣课文质疑, 抓住重点词质疑, 抓住课题与内容的联系质疑, 从文中看似有矛盾之处质疑等等。当学生“心”动起来, 思维的潜能激活起来, 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会极大地被调动起来, 这将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 篇8

一、“玩”口算, 激活学生思维

口算又称心算, 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 主要依靠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 在发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计算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要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一年级口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 它被视为小学数学的灵魂, 同时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一年级数学老师做口算训练的有心人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生动的生活实际问题, 使学生乐学。

1.教学内容情境化 。在口算教学中一定要创设情境 , 由直观到抽象, 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步发展。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整节课的教学中, 我都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材料作为数学学习的辅助, 通过分苹果、摆座位、排队等一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地串成一个生活情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到学习中,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数学内容说理 化。课堂上必须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算理思路, 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在教学《9+几》中, 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说出算的过程。如:9+8想:把8分成1和7, 先算9+1=10, 再算10+7=17。让学生学会说两句话, 先在心里说, 再同桌间相互说, 全班说一说, 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口算练习多 样化。通常口算有视算 、听算、笔算和游戏性练习等, 可以有开火车、对口令、接力赛、找朋友、计时赛等游戏性的练习形式训练学生的口算。教师在组织口算活动时一定要将这些活动有机结合, 灵活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玩”操作, 发展学生思维

一年级儿童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 都是在活动中思维。学具为大脑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具体内容, 学具直观演示 和使用 , 把抽象的 知识具体 化、形象化 , 既能增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又能使学生渐渐明确和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如学习《6、7的分与合》时,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自己喜欢的学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的用正方形排成一排, 有的用圆片摆成花状, 有的用长方形、圆形搭成火车, 有的用三角形搭成房子……搭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再一个一个地分。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学习过程由单一变得多元。

又如教学“9+4”时, 我先让学生借助小棒动手摆一摆, 想一想, 并让同桌互相交流“9+4”的结果是怎样想的。学生在摆小棒的演示过程中, 促使大脑在具体事物引导下思考。在使用大脑的同时, 把使用过程与图解算式对照, 使之有机结合。使用学具的过程和学生大脑思考的过程是同等的, 动手过程和动脑过程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得出以下几种“9+4=13”的算法:1数一数:盒子里有9个, 接着往下数10, 11, 12, 13, 29+1=10, 10+3=13, 36+4=10, 10+3=13。9和几凑成10? 4被分成几和几? 接着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凑十法”。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过程: (1) 9加几凑成10; (2) 要把4分成几和几 ; (3) 9加1得10, 10加几得十几。这样的使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 把学生外部学具的使用与智力活动有机结合。大脑是行动的指挥官, 能达到加深理解抽象知识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 我深深地认识到,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时, 应使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三、“玩”练习, 拓展学生思维

数学练习中很多题目具备了“开放”的特点, 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发挥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和方法交流的机会, 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 都乐于参与, 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一年级教材的许多题材也是开放的,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应充分利用这些具有适度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灵活组织信息, 提出不同问题, 初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发展思维。

如在教学“1-5的认识”中, 练习第8题时, 我先呈现排成一排的6个小朋友, 先示范其中一个小朋友对自己所在位置的描述“我前面有1个同学, 后面有4个同学”, 再启发学生从列队中其他小朋友的角度提出类似不同的问题。在学生说过后, 又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座位, 说出自己的前面有几个同学, 后面有几个同学。

又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 结合童话情境, 引导学生找出组成某个数的不同方法, 探索把“9个桃放在3个盘里”的不同方法。这些开放题在教学时一定要舍得放, 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 篇9

关键词:思维灵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为学生“包办”一切。而这种教学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增强了学生的惰性,让学生对教师有了更强的依赖,逐渐磨灭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自由,放飞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思维灵动的条件和机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问题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效利用问题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激活学生参与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以促进学生思考、参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出60 个小球,并将这60 个小球按顺序标上序号。同时,将这60 个小球按照红、橙、黄、绿、蓝……的颜色顺序,依次为小球涂上颜色。师:我现在不看屏幕,不看小球的颜色,你们只要说出一个小球的序号,我就能知道是什么颜色。

生1:53号

师:绿色

生2:15号

师:蓝色

学生们都感到很惊奇,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太神奇了,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存在吗?于是,教师就势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探索有关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案例中,教师利用问题,成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开展辩论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课堂中让学生“说”是促进其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以往的数学课堂中一直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只能够“看”“、听”,没有“说”的可能。这样只会加大学生对数学的迷惑度,导致更多的学生疏远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说”的机会,保障他们“说”的权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以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有两块饼干,一块饼干被平均分成5 份,取其中的一小份,一块饼干被平均分成10 份,取其中的两小份,请问,那一小份和这两小份相等吗?这时有很多学生说相等,而又有一部分学生说不确定,而且都各有说辞。于是,教师抓住这个矛盾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正方和反方,其中正方观点:两者不一定相等。反方:两者相等。

反方:我方观点认为这两者是相等的,第一块可以表示成分数1/5,第二块的两份可以表示成分数2/10,而我们知道2/10=1/5,所以我们认为它们是相等的。

正方:我们不同意对方观点,对方忽略了一个分数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单位“1”,老师给出的问题并没有说这两块饼干完全相同,所以单位“1”是不确定是否相同的,所以我方认为两者不确定是否相等。

反方:我方同意对方观点。

案例中,教师采用辩论的形式,促使学生发言,间接促使学生转动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徜徉。

三、开展竞赛活动,训练学生思维

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就是枯燥、繁琐,尤其是一些数学计算,更是单调无趣。教师还经常以“题海战术”训练学生计算能力。而学生也只是机械的计算,很少对其进行思考,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改观,发现数学的美。教师可以开展竞赛活动,以竞赛的形式,训练学生反应能力,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完相关知识内容后,教师想以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于是,为了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师:我们来一场比赛,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每个小组每次派出一个代表来抢答问题,回答对的可以被奖励5 分,回答错的或者没有回答上来的同学我们将采取不奖不罚政策,但老师有一点要求,你们每个小组的学生要轮流回答问题,不能总是由同一个人回答问题,看最后哪个小组能够脱颖而出。师:32×2=____,学生们都立即反应,这时,小组3 抢到了答题权,并回答:64。师:非常准确,而且反应也很迅速,这样你们就有机会赢得5 分的奖励,其他小组要加油呀!学生在接下来的竞赛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

案例中,教师以竞赛的形式,将枯燥的数学计算题变得生动有趣,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促使学生更加乐于去思考、解决这些计算题。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促使学生有效参与,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 篇10

一、入情入境随意飞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重要手段, 当学生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的时候, 就会产生许多与此情境相关的想象。进行《夜空遐想》作文指导时, 我首先出示了一张晴朗夜空的图片, 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你抬头仰望夜空, 会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呢?看到图片上的蓝天、白云、繁星、弯月, 孩子们马上来了兴趣, 小手举得高高, 甚至迫不及待地议论纷纷, 仙女、魔兽、外星人, 全在孩子们的想象中登场了。学生爱怎么想怎么想, 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不管是否合情合理, 我都微笑着点头给予鼓励。就像对待刚刚学走路的婴幼儿, 只要他肯迈步向前, 哪怕是歪歪倒倒、踉踉跄跄, 也应该热情鼓励, 而不是呵斥他脚抬得不高, 路线走得不直。学生作文也是同理, 新课伊始, 首先要让他们的思维兴奋起来、飞翔起来, 哪怕是随心所欲, 离题万里, 也没必要过多干预。

二、品文析例学人飞

想象作文需要的是“奇思妙想”, 而不是“胡思乱想”, 当学生的思维已经飞翔起来, 教师就要将它引进合情合理的轨道。就像任何一场体育运动都有自身的比赛规则, 任何一篇作文都有自己的习作要求, 否则就是跑题了。了解比赛规则最好的方法是观看比赛讲解, 明确作文要求也最好是对照例文学习。《夜空遐想》的要点是要根据所看到的自然现象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 因此, 我首先用课件出示了叶圣陶所写的儿童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让学生读一读, 想一想:这首诗作者是怎么想象的? (将弯弯的月儿想象成小小的船) 最奇妙的想象是什么? (“我”坐到了月亮船上)

接着趁热打铁:你想不想到月亮船上坐一坐呢?并先后出示3张图片:小女孩在月亮船上钓星星;小男孩把月亮船当摇篮, 甜甜地睡着了;小女孩将月亮船上插满了鲜花, 在太空遨游。

再问:如果这就是你, 你在月亮船上做什么呢?这样, 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深入到情境之中。孩子们仿佛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船上, 尽情享受漫游星空的快乐。

无论学什么技能、技巧, 都少不了示范, 在作文教学中, 例文就是最好的示范, 千万不能忽视了它的作用。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 我用一句话过渡到例文的分析:这位大作家仰望夜空写出了儿童诗, 有个小朋友仰望夜空却写出了动人的故事。接着出示课本上的例文, 请学生读一读, 想一想:

小作者是怎么想象的? (将什么想象成什么?)

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将月亮想象成花瓶, 星星想象成天空的花朵, 星星稀了, 是花朵越来越少;月亮圆了, 是花瓶越来越满了。月亮缺了, 是花瓶打翻了, 星星密了, 是花朵散落了……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

这篇例文的主要作用, 就是让学生明白怎么样将看到的景象与想象结合起来。所以我再次强调提问:在这个故事中, 哪些是小作者看到的, 哪些是他想到的呢?

经过分析, 找到了本次习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根据看到的自然现象, 结合读过的神话故事进行合理想象, 就能写出动人的神话故事。

三、拓展空间探航飞

分析了例文, 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好处是学生知道怎么写了, 不利之处是学生受拘束了, 就像了解了比赛规则就处处怕犯规一样。例文写的是神话故事, 如果每一个学生都依葫芦画瓢, 写一篇大同小异的神话故事, 循规蹈矩、文从字顺, 教学任务算是完成了, 但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却成了空话。就像在别人铺好的道路上行走, 不会摔跤, 却也没有新意。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去探索一条新的航道, 得到的才可能是意外的惊喜。根据学生喜欢读童话、爱科幻的特点, 我问:

如果天空中的月亮星星云彩有了生命, 有了人的感情, 夜空就是一个童话世界, 那儿将发生多少有趣的故事啊!写下来, 这就是动人的童话故事。

我们的神舟5号、6号、7号都已经飞上太空了, 未来的太空又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展开想象的翅膀, 写出动人的科幻故事。

这样美好的夜空, 你不想参与其中吗?如果你会变, 你将变成什么?去做什么?写下来, 就是你自己参与的故事。

……

如此一来, 学生即将收拢的想象之翼再次展开, 思维再次飞翔起来。

四、笔下生花任我飞

想象作文, 想象只是为作文服务的, 不管学生说得如何精彩, 如果写不出来, 那教学活动也是失败的。不少学生课堂上眉飞色舞、侃侃而谈, 一动笔却愁眉苦脸、惜墨如金。有的照着例文依葫芦画瓢, 有的三言两语敷衍了事。如何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 也是作文课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笔下生花”。但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只能进行重点段的强化训练。当学生确定了写作内容, 我要求他们首先要想想通过这篇作文, 想告诉别人什么, 这就是确定主题;还要让别人看看你最精彩的想象部分, 这就是确定重点。比如有学生将星空想象成海滩上的贝壳, 白云则是奔腾的浪花, 那赶海的孩子捡贝壳、戏浪花就是重点片段, 课堂上将这部分写生动、写具体就行了。学生作文时, 教师巡视, 选择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讲评。可以让小作者读, 同学点评: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儿?哪儿需要修改?教师再进行纠正、点评和总结。这样既有很好的时效性, 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指导作用。点评结束后, 让学生给自己的习作加上开头、结尾以及略写部分, 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需要注意的是, 片段虽然相对独立, 但与整篇文章要和谐统一, 将想象的思维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 就是一篇精彩的习作。

让学生思维流畅起来 篇11

其实,造成学生思维中断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教学语言的到位与否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

一、承上启下的过渡语

曾不止一次地观摩名师大家的课堂教学,几乎每一节课都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争先恐后地发言。而回顾我们身边的许多课堂,却往往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课堂教学结构松散,学生常处于思维中断的状态。究其原因,除了名师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设计之外,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们精心设计的课堂过渡语。过渡语是承接课堂前后环节的用语,它能把课堂中的各环节内容串联起来,将学生思维的大门打开,对提高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畅通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案例: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从一个特例中产生一些想法并举例验证,这是我们为获得结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得到新的结论。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重读“乘”),那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生1: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由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想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他变换,形成新的猜想吗?

生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课件出示三种猜想):通过联想,大家由乘拓展到除、加和减,如果这些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分数的认识。那么,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猜想,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学生举例验证)

师:现在请将你验证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

在这节课中,教师改变以往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常规套路,课始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基本规律,使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地进行过渡:“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得到新的结论。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重读‘乘),那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从而引发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凭借先前积累的经验进行后续学习,深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维着。

二、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会产生或可能出现的困惑,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积极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昨天布置大家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现在请大家围绕屏幕上的几个问题来汇报一下。

1.通过预习,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吗?自己找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指一指、摸一摸它们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求?正方体呢?拿着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说一说。

3.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4.现在你还有哪些疑惑?

……

这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第一课时。众所周知,单纯求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什么难题,只要学生有长方形面积计算和长方体的特征这些基础知识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实践也表明,通过自学,学生练习的正确率极高。如上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简洁明了,能引领学生很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除了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外,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及时跟进的提示语

如今,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已然成为一种流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思维无法深入时,提示语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激发、引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顺利越过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

案例:教学“走进圆的世界”

(学生通过自学认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的?

生(自信地):有。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

生:想。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同时,提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在研究的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觉得实在没什么研究了,别急,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老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然后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

张齐华老师教学“走进圆的世界”一课,让小学数学教学掀起了阵阵波澜,他的课堂教学语言已成经典。回首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在学生已经学会画圆并通过自学认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张老师希望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圆心、半径、直径等相关知识,以夯实所学的基础知识。于是张老师不露痕迹地提示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自主展开研究。同时,为兼顾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张老师还不忘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研究提示”。毋庸置疑,如果学生在自行探究遭遇困难时,他们必定会在这温馨的“研究提示”中找到灵感,继续探究下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打磨课堂教学语言,通过智慧的问题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责编 蓝 天)endprint

思维能力是儿童学习能力的核心,发展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留心观察身边的课堂,发现不少教师常会遭遇学生思维中断的现象,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中会不由自主地走神、面对教师的提问不知所云或答非所问等,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学生思维的流畅理应成为当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之一。

其实,造成学生思维中断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教学语言的到位与否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

一、承上启下的过渡语

曾不止一次地观摩名师大家的课堂教学,几乎每一节课都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争先恐后地发言。而回顾我们身边的许多课堂,却往往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课堂教学结构松散,学生常处于思维中断的状态。究其原因,除了名师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设计之外,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们精心设计的课堂过渡语。过渡语是承接课堂前后环节的用语,它能把课堂中的各环节内容串联起来,将学生思维的大门打开,对提高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畅通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案例: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从一个特例中产生一些想法并举例验证,这是我们为获得结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得到新的结论。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重读“乘”),那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生1: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由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想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他变换,形成新的猜想吗?

生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课件出示三种猜想):通过联想,大家由乘拓展到除、加和减,如果这些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分数的认识。那么,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猜想,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学生举例验证)

师:现在请将你验证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

在这节课中,教师改变以往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常规套路,课始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基本规律,使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地进行过渡:“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得到新的结论。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重读‘乘),那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从而引发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凭借先前积累的经验进行后续学习,深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维着。

二、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会产生或可能出现的困惑,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积极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昨天布置大家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现在请大家围绕屏幕上的几个问题来汇报一下。

1.通过预习,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吗?自己找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指一指、摸一摸它们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求?正方体呢?拿着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说一说。

3.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4.现在你还有哪些疑惑?

……

这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第一课时。众所周知,单纯求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什么难题,只要学生有长方形面积计算和长方体的特征这些基础知识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实践也表明,通过自学,学生练习的正确率极高。如上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简洁明了,能引领学生很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除了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外,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及时跟进的提示语

如今,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已然成为一种流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思维无法深入时,提示语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激发、引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顺利越过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

案例:教学“走进圆的世界”

(学生通过自学认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的?

生(自信地):有。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

生:想。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同时,提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在研究的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觉得实在没什么研究了,别急,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老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然后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

张齐华老师教学“走进圆的世界”一课,让小学数学教学掀起了阵阵波澜,他的课堂教学语言已成经典。回首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在学生已经学会画圆并通过自学认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张老师希望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圆心、半径、直径等相关知识,以夯实所学的基础知识。于是张老师不露痕迹地提示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自主展开研究。同时,为兼顾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张老师还不忘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研究提示”。毋庸置疑,如果学生在自行探究遭遇困难时,他们必定会在这温馨的“研究提示”中找到灵感,继续探究下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打磨课堂教学语言,通过智慧的问题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责编 蓝 天)endprint

思维能力是儿童学习能力的核心,发展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留心观察身边的课堂,发现不少教师常会遭遇学生思维中断的现象,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中会不由自主地走神、面对教师的提问不知所云或答非所问等,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学生思维的流畅理应成为当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之一。

其实,造成学生思维中断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教学语言的到位与否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

一、承上启下的过渡语

曾不止一次地观摩名师大家的课堂教学,几乎每一节课都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争先恐后地发言。而回顾我们身边的许多课堂,却往往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课堂教学结构松散,学生常处于思维中断的状态。究其原因,除了名师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设计之外,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们精心设计的课堂过渡语。过渡语是承接课堂前后环节的用语,它能把课堂中的各环节内容串联起来,将学生思维的大门打开,对提高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畅通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案例: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从一个特例中产生一些想法并举例验证,这是我们为获得结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得到新的结论。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重读“乘”),那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生1: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由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想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他变换,形成新的猜想吗?

生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课件出示三种猜想):通过联想,大家由乘拓展到除、加和减,如果这些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分数的认识。那么,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猜想,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学生举例验证)

师:现在请将你验证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

在这节课中,教师改变以往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常规套路,课始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基本规律,使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地进行过渡:“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得到新的结论。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重读‘乘),那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从而引发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凭借先前积累的经验进行后续学习,深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维着。

二、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会产生或可能出现的困惑,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积极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昨天布置大家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现在请大家围绕屏幕上的几个问题来汇报一下。

1.通过预习,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吗?自己找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指一指、摸一摸它们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求?正方体呢?拿着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说一说。

3.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4.现在你还有哪些疑惑?

……

这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第一课时。众所周知,单纯求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什么难题,只要学生有长方形面积计算和长方体的特征这些基础知识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实践也表明,通过自学,学生练习的正确率极高。如上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简洁明了,能引领学生很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除了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外,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及时跟进的提示语

如今,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已然成为一种流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思维无法深入时,提示语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激发、引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顺利越过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

案例:教学“走进圆的世界”

(学生通过自学认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的?

生(自信地):有。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

生:想。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同时,提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在研究的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觉得实在没什么研究了,别急,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老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然后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

张齐华老师教学“走进圆的世界”一课,让小学数学教学掀起了阵阵波澜,他的课堂教学语言已成经典。回首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在学生已经学会画圆并通过自学认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张老师希望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圆心、半径、直径等相关知识,以夯实所学的基础知识。于是张老师不露痕迹地提示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自主展开研究。同时,为兼顾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张老师还不忘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研究提示”。毋庸置疑,如果学生在自行探究遭遇困难时,他们必定会在这温馨的“研究提示”中找到灵感,继续探究下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打磨课堂教学语言,通过智慧的问题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让思维动起来,让作文活起来 篇12

本文先谈谈文科思维的主观性。

所谓思维的主观性, 通俗的理解便是指对同一个人、事、物, 不同的人的看法可能会各不相同, 就像苏轼的名句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主观性便意味着具有浓烈的个人色彩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个性”。托尔斯泰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鲁迅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赵树理的唯美, 沈从文的质朴;《哈姆雷特》的丰富, 《等待戈多》的荒诞, 这些无不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签, 从而或被称为“大家”, 或被奉为经典。

那么这种思维的主观性在作文教学中有何作用, 又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呢?

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 从模仿入手, 着眼于创新;其次, 从素材入手, 落实于内容;最后, 从词句入手, 落实于语言。

很多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 在创作的最初阶段, 也往往是从模仿开始。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处女作, 在体裁、形式和表现方法上, 与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作品都有某些相同或近似之处, 甚至连题目都是一样的, 用的都是《狂人日记》的题目, 但模仿不影响它成为鲁迅的代表作品, 也不影响它成为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开山之作。而2012年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谈到初期的许多作品时也毫不讳言大多为模仿之作, 但这同样不妨碍他到后期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文风。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认识到, 模仿的过程便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通过模仿那些高水平的作品, 我们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以后走上正确的创作道路,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鉴于此, 在日常作文训练中, 我常常采取三步走的策略来帮助和指导学生。首先, 根据自己的经验, 列出一个书单, 向学生推荐一些作家和作品, 当然这些作家都是在中外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大家”, 作品也是经受了时间检验的经典。然后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喜好选择一两位作家或者三四部作品认真阅读, 从中感受和学习这些大家和经典的主要特点。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 并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不论是通过纸质阅读还是通过网络, 进一步加深对这些作家作品的理解。最后就要学生结合所读来进行作文写作了。要求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技巧, 既可以直接摘抄其中的美词佳句, 也可以对它们进行自己的加工创造, 经过两三次的实战操练之后, 学生就能够对某种文体形成一定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风格, 为进一步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当然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 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能力给予学生必要而恰当的指导, 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鼓励他们发扬, 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改进。

第二步就是“从素材入手, 落实于内容”, 这也可以说是对第一步的强化与深化, 它特别适合议论文的写作训练。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自然是议论, 但是, 作为中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与理论水平都难以让他们在一篇议论文中游刃有余地大谈理论。所以, 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时候, 应该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名人事例来帮助说理。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与其说一大篇空话套话, 不如举一个典型事例。而这事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文素材。在积累素材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依照思维的主观性特点,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喜好来对他们进行指导。比方说有的学生对文学领域比较感兴趣, 我们就可以鼓励他们去阅读和积累有关文学家的一些素材;有的同学比较喜欢体育明星, 也很好, 就让他们把这些明星的故事好好读读、记记, 留待不时之需;如果有的同学很崇拜科学家, 就请他们读读这些科学家的传记, 多多了解他们。一般来说, 一个领域往往需要储存四五位众所周知的名人素材, 再加上两三位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杰出代表但不一定广为人知的。这样, 在各种考试的议论文写作中, 就有了充足的素材。

写作的最佳境界应该是“文”“言”合一, 即既要有好的内容, 也要有好的语言, 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所以古人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我们就是要尝试运用文科思维的主观性特点训练学生锤炼属于自己的语言特色。同样是幽默, 鲁迅先生的语言显得深刻、犀利, 而巴尔扎克的则呈现出轻松、活泼。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我认为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 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让我们的文章打上自己的烙印。在第一步“从模仿入手”时, 其实可以提示学生在模仿中实行“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有意识地逐步培养自己锤炼语言的习惯, 最终达到形成自己独特语言风格的目的。当然在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 也可以想一些办法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维以及语言运用的训练。比方说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形容“这个姑娘长得好看”, 这就有可能用到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可以仿照例句换一个形容词, 说“这个姑娘长得漂亮极了”, 感觉比原句效果要好一点。还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方法, 这样的效果可能比直接用一个形容词又要来得妙。比如可以用比喻:这个姑娘长得像花儿一样美;或者用对比:这个姑娘长得比章子怡还好看;还可以用夸张:这个姑娘长得啊, 那叫一个“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而这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显示出来的就是不同的语言风格, 实际上它们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要看使用的场合、文体才能具体比较。而当学生真的能够形成一点语言风格的雏形的时候, 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完全可以相信, 他们不仅能应对大小考试, 说不定会由此诞生新一代的“鲁迅”或者“莫言”呢。

上一篇:观光农业下一篇:实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