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2024-10-09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精选12篇)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篇1

基础教育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研究意识,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呢?在教学中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一、指导学生细心观察

观察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 是思维的探索之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 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 更谈不上创造。小学生时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在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中, 有的比较抽象, 单靠老师的讲解是难以接受的, 必须让学生通过观察, 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一次, 在教学圆锥体积一节时, 我采用实物演示法, 在课前让学生都用硬纸板自制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并准备足够的细沙, 课前教师演示, 先将圆锥体教具装满水, 然后将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中, 引导学生观察水约占圆柱体体积的几分之几。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三分之一”、“一小半”, 这时让一学生到前面用直尺量一下圆柱体内水的高度, 可得出结论:约占圆柱体高的三分之一。用同样的方法倒入第二杯水, 引导学生归纳出约占三分之二。教师继续用圆锥体装水倒入圆柱体, 三杯后, 圆柱体正好装满。我再问:通过观察, 你发现圆锥体的体积与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那么圆锥体的体积怎么求呢?学生抢着回答:“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三倍。”“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接着用一个大圆柱体和一个小圆锥体做同样的试验, 让学生观察试验的过程, 与前面的试验做对比, 两者有什么区别。这时, 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用的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它们等底等高)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自制教具, 把刚才观察到的演示过程自己动手实践一次, 学生饶有兴趣地做起实验来……这样, 培养了学生观察的方法、兴趣, 使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记忆深刻, 很轻易地掌握了“圆锥体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知识点。

二、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揭示规律

兴趣, 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 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主体活动, 强化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性能力。有一次, 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两个完全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去解决新知, 学生该怎么办?这时很多学生想到了割补法, 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一刀, 然后将平行四边形拼成了一个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让学生用自己手中拼成的长方形与另一个平行四边形做对比, 探究中很快揭示出了规律, 拼成的长方形的高、底与平行四边形的高、底完全相等, 它们的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自主探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将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归纳, 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由于学生亲自操作并认真讨论, 对公式的来龙去脉印象清晰, 记忆深刻, 运用起来就非常自如了。

三、创设自我表现机会, 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 不但要求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还要求其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性地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 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的内容、方式、进度, 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大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 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 自信主动地尝试、发现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发现、探索、思考, 直到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 教师评价学生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避免消极性的、谴责性评价, 以免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进而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一年级数学教学15-8= () 时, 大部分学生把15分成10和5, 从10里去掉8, 剩下2再加上5等于7;也有一些同学想“几加8等于15”想到了7, 还有一部分同学从15里减去10, 多减了2, 再加上, 也得7, 学生这些学有创见的表现, 确实难能可贵, 应给予充分肯定。在教学中应提倡算法多探化, 一题可以多种解法, 而从多种解法的比较中又要选出最好的解法。还可以进行一题多问, 以及算法多样化的训练, 不仅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还可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学生能操作的, 尽量让学生操作

实际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 发展智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数学里的几何知识, 大多是靠量量、画画、剪剪、拼拼等感性积累而获得的, 在此过程中, 学生也就会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教学这部分知识时, 我都让学生亲手操作,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实际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过程,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度, 促进智力的开发, 而且创造性学习的养成也离不开一次次的实践活动。因此, 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既是小学教学的重任, 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摇篮。如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 先分组活动, 让学生自己剪两个湖南找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次品重一些) , 次品来用天平称?, 至少新完全一样的梯形, 亲自拼一拼、摆一摆, 看看能拼成什么样的图形, 然后小组交流, 拼成怎样的图形;接着自主探究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分组交流, 然后汇报。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 清楚地感知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如果梯形的面积用S表示,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 梯形的下底用b表示, 梯形的高用h表示, 从而得出:S= (a+b) ×h÷2。学生由于参与了这个公式的探究过程, 了解了公式的来龙去脉, 加强了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不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了尝试动手操作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 需要培养创造性想象,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到光大, 教师创造性地教, 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优化了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提高了教学质量,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篇2

赵怀巧

文章内容提要:

孩子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再以“教官”、“判官”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换之以平等交流的语气,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作为教者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把学生看成真正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充分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真心热爱学生,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实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会去尊重可爱的花朵,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为他们设计好尊重人生的图纸!

笔者前些日子,参与一次课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因为细心地照顾一位小朋友被我发现了,我轻声地对她说:“谢谢你,帮老师把工作做了。”说罢,我轻轻地用力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对她投去了赞许的眼神。活动结束后,女孩羞涩地对我说:“老师,谢谢你的夸奖。我读小学六年,老师都没有表扬过我,他们只喜欢学习好的孩子。”说话时女孩脸上写着深深的失望但又含着一丝光芒。女孩还说:“班里没被表扬过的同学还有很多,不只她一个。”

小女孩的眼神在我心头索绕很久,不由得让我想起上学期我和学生间的一件小事。

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班里一对双胞胎女儿的母亲到学校了解小孩的学习情况,说起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小女儿回家在她的身边磨蹭了半天对她说:“妈妈,我觉得你没有赵老师那样关心我,我的字写得很丑时,你总会劈头盖脸地教训我。可那天,我的作业字写得可马虎了,赵老师看到后,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宝贝,要把字写好啦!赵老师对我那么好,你说,我能不听赵老师的话吗?妈妈,我说句话你别生气,你没有赵老师那样会教育我。”

是呀!对待同样的孩子,不同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正如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所说: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孩子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再以“教官”、“判官”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换之以平等交流的语气,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笔者试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并撷取个案,谈些粗浅见解。

一、 认识尊重。

“尊重”,一个温暖的、饱含人文关怀和教育精神的词语,就这么亮丽而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尊重一词的义项有三:一是尊敬,敬重;二是重视并严肃对待;三是庄重(指行为)。这三大义项,都蕴含有严肃而不可含糊的意思。

老师与学生,是校园这个大竹林里的一棵棵竹子,他们应该是平等地扎根于泥土。因此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是老师的天职。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记得法国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曾说到:“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作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老师不可能在不平等的环境中获得真正的尊重,而只有在尊重学生的行为中获得真正的尊重。同样学生也只有在被尊重的.情况下,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

二、怎样尊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因工作的繁重、班级容量较大而难以顾及到每个孩子的情绪。此时教者必须做细心人,敏锐捕捉学生脸上的“睛雨表”,于细节处、于无声处给孩子尊重。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似乎铸就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我是老师,你就要听我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尊重教育”却让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苦口婆心”、“经验之谈”代替不了学生的成长。成长需要时间,成熟需要磨砺。老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空间。

如去年笔者执教初二年级时,班里的卫生委员觉得工作既辛苦又耽误学习。想“辞职”。我意识到这种思想在不少班干部身上都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我召开了以“你愿不愿当班干部”为主题的讨论班会。学生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个别成绩虽不理想,但上进心很强的学生毛遂自荐,充分发挥了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也鼓舞了一些中等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

其实,尊重并不是要专门在某特定的时间、做一些明明白白的事。只要教师是学生状况的发现者,随时的尊重会是更好的爱护和关怀。

记得以前执教的班级里有一位学生成绩不是太好,上课老爱提问题,经常打断老师的话。他说,我明知这样不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行为经常和父母、老师的期望有距离,但成长不能代替。因此我允许学生有错误的体验,并将之作为个人工作的座右铭。只为前提是相信学生。鉴于这位同学的这种情况,我采取课前指导的方式,让他对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这样课堂上他的回答也就可以取得同学的认可,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

三、尊重什么。

尊重不是盲目的尊重,而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建立“个性档案”。让家长客观地为孩子观察记录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知、所愿、所能、所为等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平时工作中,对日常表现差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便及时予以捕捉,进行适当引导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个性向好的方向发展,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勇气和信心。如我班有一位同学自制力差、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学习成绩较差,后来通过我的观察发现他的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优点。针对他身上的优点,我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对他身上的缺点,采取“小步子、强刺激、注重过程、整体配合”等有效措施,促其逐步改正。

有不少家长对我说:“过去,我们为了能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有一席之地,总是要求这、要求那,很少顾及孩子内心。”现在许多家长开始尝试着听孩子说话。尊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虽然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但他们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满足只是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一种尊重和理解。在尊重中找回自信,提升个人人格力量。

四、思索尊重。

法国的蒙田在他的《随笔录》里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我们同样可以这样说:“老师和学生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

有经验、有成就的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某某同学,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一个“请”字,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小小的肯定力量是那样的巨大。老师的尊重有如润物无声的细雨使孩子们发生着变化。

教师对学生必须平等对待,与他们民主相处。即使他们犯有错误,进行教育,也必须尊重他们,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坐着与你谈话就能收到这个效果。折射出美丽的光芒。然而,许多平常而又平凡的生活细节,却往往容易被我们的一些教师所忽视,甚至不屑一顾。比如平时,教师要找学生了解教学后的反馈意见时,班主任要找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谈心时,学生来到办公室后,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于让学生站着说话。作为教者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把学生看成真正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充分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对待困难生,要更多地给予理解和尊重,爱护他们的脸面,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责任心,

在教育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真心热爱学生,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实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如果对学生没有深入的了解,尊重便没有着落;假如对学生的爱不是来自内心深处,这样的“尊重”和不尊重并没有什么两样。相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会去尊重可爱的花朵,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为他们设计好尊重人生的图纸!

用智慧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篇3

而在现实中,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学生阅读量匮乏和知识面狭窄,在阅读教学时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中举步维艰,最终又落入教师详讲精析的窠臼。

如何摆脱这一条件桎梏,突破这一教学瓶颈呢?笔者认为用“一语契领”的方式去分析理解文本,抓住课文“穴道”,可有效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诗有诗眼,文有文穴”,抓住文穴,牵一发而动全身,把整篇文章拎起来,让学生整体感悟,情理交融,情景合一,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下面,我想通过《醉翁亭记》的教学来探讨这个问题。

《醉翁亭记》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美点处处,妙点俯拾,词句优美而富有哲理,句式自然天成而具有韵律美、景致优美令人陶醉、情怀旷达而使人景仰,这些都可圈可点,大有嚼头,极富研讨价值。

但如果教师引导不当,极可能要么泛泛于文本,读不出深意,要么重蹈覆辙,沦为教师个人的精讲。

全文在形式上看似很散,时而写山色,时而写水流,时而摹人声,时而叙人物活动。但其实一点不乱,有一条主线贯穿全文,那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一乐。此乐者有三:(一)山林美而禽鸟乐。(二)因太守励精图治民安乐。(三)太守以百姓之乐为乐而与民同乐。

为此笔者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初了大意、品读感受后,紧扣文末一段,提炼一“乐”字。在明析乐者有三后,将主动权放归学生,让学生以“乐”字领起,针对课文内容自由说话。可分别从字、词、句、篇、情感、表现手法等不同角度尽情畅谈,可大可小,可多可少,不拘一格。

當然,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精研文本,先读出自身独特感受,具备良好驾驭能力,由浅至难精心设计说话内容,才能奏效。

如一开始可将设计的问题微型化、细节化。如《满井游记》一文的话题设计:

1、课文内容简介2、满井的诱人春色3、独特佳妙的比喻4、对比衬托的好处5、游人的种种情态6、作者喜从何来7、作者的达观。

请同学们自选话题说话,发表见解。

这些话题涉及文章美点的各个方面,在多次引导学生对这些美点探密导踪、集思广益后,学生自可上路,驾轻就熟,熟能生巧。

启发需要智慧,提问需要技巧,沉溺于旧窠,让学生陷于追问、逼问中,主动性难以落到实处,给学生一个空间,用智慧去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才能摆脱阻滞尴尬,逐步走入对话的佳境。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篇4

一、游戏引入, 激发兴趣, 开启思维

为了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 课伊始, 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了一个“抢18的游戏”。孩子们个个都争着抢着要和我玩, 都想赢我。遗憾的是这些求胜心太强的小子们, 个个都只是急于想和我玩, 根本没有去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战胜老师, 因此刚开始的这一批小家伙们都无一例外地输给了我。就在这时, 有个学生提出, 先让他们自己玩一玩, 从中找到规律后再和老师来玩, 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从这个孩子的口中, 这一节课的课题很自然地就引出来了———探索规律。果然, 几分钟后, 又有一批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 示意要挑战我。这一次经过他们的讨论和彼此的交流, 他们成功地战胜了我。孩子们的思维之门, 在这份成功的喜悦之中, 不知不觉地就打开了。此刻起, 我开始带领着孩子们进入了“思维的天堂”。

二、一题多讲, 优化方法, 提升思维

在第一个模块中, 我让孩子们自主探究三角形中的规律:摆1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要5根小棒, 摆3个三角形要7根小棒……摆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经过几分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大部分学生想出了第一种方案:摆n个三角形需要3+2 (n-1) 根小棒, 而且都能解释得很好。当然也有几个学生想出来第二种方案:摆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来听听我们班数学课代表卢臻颖同学是怎么想的。他说: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 此时的3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达, 即3=1+2, 其中1表示刚开始的1根固定不变, 2表示每摆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在此基础上加2根。依此类推, 摆2个三角形, 需要5根小棒, 其中的5=1+2×2;摆3个三角形, 需要7根小棒, 其中的7=1+2×3;摆n个三角形, 需要1+2n根小棒。他的话音刚落, 班上就响起了整齐而又有节奏的掌声, 这掌声是同学们对卢臻颖同学发自内心的赞赏与认可。在我还没有说话之前, 很多学生都抢着说, 卢臻颖的方法更好。既然同学们都表示同意了, 我也没有多说, 方法的优化就这样很自然地完成了。

三、举一反三, 多题一解, 锻炼思维

在探索三角形中的规律时, 学生都对方法进行了优化。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思考并理解了, 接下来我设计了这样两道题: (1) 摆正方形, 像摆三角形一样连在一起摆, 100根小棒能摆多少个正方形; (2) 餐桌中的数学规律。当我再去巡查时, 发现大部分学生用的是第二种方法来解题, 而且都能很好地把解题思路说给我听。虽然孩子们没有说出来, 但是从孩子们的脸上可以看出,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之情, 此时的我又何尝不是呢?经过这样一组题的练习, 我所希望的“举一反三, 一题多解”的目的又很好地得到了突破, 同时又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何乐而不为呢?

四、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 拓展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 促其“生活化”, 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 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 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促其“数学化”。

基于以上考虑, 在本节课的备课中, 我精心设计了如下两道题让数学生活化。其一, 按以上方法摆桌子, 如果六 (2) 班有56个家长参加会议, 学校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其二, 乘坐深圳地铁, 从机场东到宝安中心共经过7个站, 请问地铁公司得准备多少种往返于机场东与宝安中心两地间的地铁票?通过以上两道题的练习, 孩子们不但明白了学习“探索规律”这一课的必要性, 同时也感受了其在数学中的用处, 更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思维的体操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这条道路上, 今天只是个开始,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在这条探索之路上, 我想应该只有“逗号”和“顿号”, 没有“句号”。为了找到这把开启思维之门的钥匙, 让我们携手共进, 一起努力吧!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 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的思维之门得以开启, 让数学思维得到更为完整的发展。文章通过“探索规律”的教学案例, 对如何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进行了探讨。

开启学生的思维的讨论 篇5

今天,又一次参加了开平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又一次聆听深层次的讲座,进行深度的交流,还听了五位老师做的五节精彩课例,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檀军育老师的《找规律》一课让我印象深刻。这节课在上学期体验式学习研讨课中听过一次,这次又听,感受却颇为不同,第一次的课堂学生思维灵动而活跃,第二次,学生却显得有些死板,学生的思维似乎没有打开,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让我深思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教学,让我深思如何真正上好一节课……

我想,檀老师的这两次课以及体验式教学给我的启示有两点。

一、体验式学习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传统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育者在活动开展前,要进行更加精心的思考与设计,它需要教育者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的实用知识与技能。

首先,应当说檀老师的这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其一是对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深入学习与深刻领会,其二是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回顾她的教学过程可以体现如下

1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而又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次体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两组图片,一组是有规律的笑脸,另一组是还没有形成规律的水果图片,兴趣盎然的猜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抽象、难懂的“规律”一词很自然地就从学生嘴中溜出来了,这节课也就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如果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法,从名词的意义、特点一一讲来,学生可能一下子就难在这里了。

檀老师的第二个环节是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同学们欢庆国庆节的场面,让同学们从中发现规律。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的仿真环境、活泼动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功能,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可创造更丰富的体验。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规律的体验的确是很充分的。

檀老师设计的第三次体验是“利用学具动手创造规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图片和模型,让学生自由创造规律,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

回想这些环节,学生表现是异常兴奋的,这些材料不是变化多端的图形,就是丰富的颜色,让他们爱不释手让他们兴趣盎然,这里老师充分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效果很好。

2关注学生心理,调控课堂。

但同时我也发现,正是因为他们是这么小的孩子,我们就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本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似乎显得很贫乏。导入中猜奖品说错了,没关系,如果老师在这是送去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充满爱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老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点滴进步的赞赏和鼓励,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有了这样的情感积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就会显得更积极,发言就会更踊跃。这是教育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 它不是停留在课本中,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它不是死板的,它是千变万化的,规律就在实践中。

二、体验式学习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生活中的智慧,也必须具备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感悟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设计出依据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的多样性的体验活动,也才能在活动中时刻注意改变设计,或者增加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形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找规律》这节课中在这一点体现得很充分,如檀老师设计了“排队找规律,舞蹈中找规律,说说生活中的规律”等,学生可以亲身地体验,还可以联系实际,用不同的方法亲身去体验,经过这些过程的学习之后,相信学生从教学过程中体验到的东西,会记得更加牢固。同时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主动性。

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要努力激活课堂教学方式,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思维过程。孩子们除了老师说的几种规律,又创造了新的规律,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在这些规律中闪现着思维的火花,创新的光芒。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在学生亲历之前,教师应该有一个启动体验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适当的动机,促使学生开始亲历或者选择亲历的方式。体验教育的第二个阶段相当于个体亲历的过程。第三阶段是体验的关键阶段,相当于个体体验的第2阶段,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觉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的过程。第四阶段相当于个体体验的第3、4阶段,由于个体体验的程度或者体验本身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经过一次体验与反思,就可以形成人生经验,而有时则不行,需要反复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人生绝大多数经验属于后一种情况,因此,体验是需要经过不断外化、不断调节才能够形成的。作为教师应当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不要急于求成。如课堂中

[1][2]下一页

学生说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是有规律的,很明显这是一个独特的感受,究竟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的和本质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说是不是规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普遍性;第二本质性;第三必然性。个别的不是规律,表像的不是规律,偶然的也不是规律。”由此我们当然可以断定这是规律我们原来的经验都是A 、 B两个不同事物形成规律,但是规律不应该只是两三个是无意间的规律,但是教师却不置可否,使又一次智慧的火花熄灭。因此,体验式学习的提出是对教师能力的一项挑战,它将促使教师首先进行知识更新与观念转变,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更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受挫的感慨,以及相互竞争的力量。在体验性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展示”是思维飞跃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自己对学习知识内容的高度概括,让知识概念化、系统化、综合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汇报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实现了认识的飞跃,体验了学习的成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让我们体验学生的“体验”,更大程度的开启学生的思维吧!

智慧理答: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篇6

关键词:智慧理答;课堂倾听;教学等待

“智慧理答”是儿童数学教学的“催化剂”,可以引发儿童的数学思考。“理答行为”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因子。一些教师对“理答”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理答”就是“应答”,由此导致“理答方式单一”“理答缺乏引导”“理答含糊”等。如何实施“理答”,让“理答”成为一种智慧,是当下数学教学应该而且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 智慧理答:积极倾听和必要等待

所谓“智慧理答”应当是一种“积极地倾听”和“积极地对话”。“智慧理答”应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智慧理答”不仅仅是对问题对错的简单诊断,更要引导儿童“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1. 课堂倾听:“智慧理答”的基石

“数学式”的倾听不是那种“休闲式”的倾听,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对数学信息的自觉捕捉,一种对学生再探究的激励,一种对学生学习潜质的发掘。教学《认识分数》,笔者让学生用各自的方式表示“ ”,一些学生用纸画,一些学生用纸对折,都是将“整体1”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但其中有一位学生将纸对折后又对折,引起了其他学生的猜疑甚至嘲笑。笔者让其陈述:

生1:我将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了4份,我这样涂色(展示2份阴影),也能表示“ ”。

(这时部分学生若有所悟,点头赞同)

师:真会动脑筋,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样能表示“ ”吗?

生:能!

师:还可以怎样对折、涂色表示“ ”呢?

生2:平均分成8份,表示4份。

……

积极地倾听不仅呵护了学生的数学创造,而且诱发了精彩的课堂生成。在“智慧理答”中,教师要俯下身子,走进“儿童世界”,解读儿童,要和儿童肩并肩看美丽的数学风景。

2. 教学等待:“智慧理答”的关键

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做出即时研判,而应当让“问题的子弹”多飞一会儿,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维时空。有时,直接的理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教学《圆的周长》,当学生认为“半圆的周长”用公式“πr”表示时,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了“半圆图形”,静静地等待,让学生“再思考”。

生1(怀疑):老师,半圆的周长是不是还要加上直径啊?

生2(肯定):老师,我认为半圆的周长是“πr+d”;

师:你能解释你的想法吗?

生2:从图上可以看出,半圆的周长应当是上面的弧度也就是周长的一半再加上直径,所以半圆的周长是“πr+d”。

(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那么,“πr”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3:我觉得是“周长的一半”。

然后笔者补画出了“半圆的周长”图,引导学生对比辨析。通过特征和公式对比,学生感受到数学语言的严谨、简洁。因此,“智慧理答”应当预留适当的思考时空,静静地延迟理答(候答),等待学生的信息反馈,以便催生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智慧理答:开启儿童“思维之门”

如上所述,“智慧理答”的过程是师生主体积极倾听和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延迟评价,耐心等待。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运用自我的教学机智,通过“追问式理答”“求根式理答”和“补漏性理答”引导、启发、领创学生作答,进而让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方法和思想的感受、体验。

1. 追问式理答:引导思维突破

“执果索因”的“追问式理答”是对数学知识“为什么”的探寻,是对学生作答给予的即时点拨、疏导、引领、追问。“追问式理答”是纵向深入的,它不仅要让学生对知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学《长方形的面积》,笔者引导学生用摆“面积单位”的方法让学生展开自主的数学探究。

生1:老师,我将长方形摆满,一行摆了4个,一共摆了3行,所以一共有12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所以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出示一个大长方形,追问):如果长方形再大一些,你觉得这种摆法还行吗?能不能方便一些、简洁一些呢?

(学生静心沉思,教师等待)

生2(展示):我觉得只要知道每行有多少个面积单位,也就是说,只要摆1行就行了。

生3(展示):同样,我觉得竖着也只用摆1列就行了。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肯定、同意)

生4:我觉得我们摆的是面积单位,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用尺子量出长和宽。长是多少厘米就表示长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宽是多少厘米就表示宽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

……

不难看出,“追问式理答”诱发了学生的直觉灵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让学生的数学操作和数学思维无缝对接。学生形成了多向的思维突触,突破了常规思维,摆脱了定式思维,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2. 求根式理答:引发深度学习

所谓“根”,即根本,“根”指数学知识的本源、本质和本性。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形成对知识的本质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求根式理答”指引学生展开深度思考、探究。在“求根式理答”中,教师要善于归正学生的思维路径。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纷纷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邻边相乘”。为此,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模型,引导学生操作、验证。

师:请你们将平行四边形框架往下压,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1: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长度和周长都没有变化,但是面积变小了。

生2(操作展示):如果压得非常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非常接近0。

师:说明什么呢?

生2: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可能用两条邻边相乘!

师:那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再次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算。

(师拿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框架)

生3:我猜想,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也相互垂直,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可能是底乘高。

生4(兴奋):老师,我同意。我觉得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成两个梯形或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然后平移,转化成长方形。

……

“求根式理答”指明了学生的探究方向,拨开了学生的思维迷雾,化解了学生的相异构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猜想进行主动验证,由此揭开了知识隐藏着的数学本质。

3. 补漏式理答:组建知识结构

“补漏式理答”立足于数学的知识结构,将学生的回答纳入知识的大网络、大背景之中,让知识获得整体的意义。“补漏式理答”体现为对学生问题解决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教学《圆柱的体积》,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形成圆柱体公式“V=Sh”后,笔者对学生的数学理解进行“补漏式理答”。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想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否用“V=Sh”呢?

生1:我认为可以,长乘宽或边长乘边长就是底面积,所以长乘宽乘高就是底面积乘高。

师:请你们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模型,能不能从特征上说一说它们的体积为什么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呢?

生1:我认为它们的上、下底面完全相同。

生2:它们上下一样粗细,直直的。

师:对了,想一想,还有哪些几何体也可以用“V=Sh”?

生3:底面是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我认为也可以。

师:你能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吗?

(生画出了三棱柱等几何形体)

师:现在你们理解了“V=Sh”这个公式了吗?

生4(激动):老师,我理解了,我认为长方体的S是长方形,长方体可以看成是无数个长方形垂直向上叠加形成的,圆柱可以看成是无数个圆形垂直向上无限叠加。

……

多么富有创意的思想!这不就是极限思想的真实体现吗?教师的“补漏式理答” 理清了数学知识的脉络,让学生的思维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对知识的本质理解,由此生成了课堂炫彩的亮点。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篇7

本文通过对三道中考试题的比较分析, 试图探求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如图1、图2, 已知矩形纸片ABCD, AB=2, AD=1, 将纸片折叠, 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 (2006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

(1) 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 AB交于点F、G (图1) , AF=2/3AD, 求DE的长;

(2) 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 AB交于点F、G (图2) , △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 求折痕FG的长。

如图3, AB⊥BC, DC⊥BC, 垂足分别为B、C。 (2004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

(1) 当AB=4, DC=1, BC=4时, 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 使AP⊥PD?如果存在, 求线段BP的长;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2) 设AB=a, DC=b, AD=c, 那么当a、b、c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 在直线BC上存在点P, 使AP⊥PD?

如图4, 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 M是AD的中点, 点E从A出发, 沿AB运动到点B停止, 连接EM并延长交射线CD于点F, 过M作EF的垂线交射线BC于点G, 连接EG、FG。 (2010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

(1) 设AE=x时, △EGF的面积为y, 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 P是MG的中点, 请直接写出点P的运动路线的长。

比较前两题第二问, 不难发现, 它们在思路上是一致的, 2004年第二问在解题时如能正确分析, 探索出利用圆的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即以AD为直径作圆, 能有交点P, 则有AP⊥PD, 可知线段BC与以AD为直径的圆可能的位置关系为相切或相交。利用位置关系可知数量关系。反过来, 知数量关系, 能得位置关系。

2006年中考试题的压轴题再一次利用这一思路, 按道理, 2004年压轴的思路、解题过程已作了重点分析, 2006年中考学生解决类似问题应得心应手, 而实际能解题者较少。

2010年中考试题的压轴题解答重点在于: (1) 三角形的求法S= (底×高) /2; (2) 显然EF是底, MG是高; (3) 底EF=2EM, EM在直角△AEM中, 较好求。 (但很多学生不会求, 主要是畏难, 不愿多想) MG是高, 较难求。 (主要是平时的训练, 思维能力跟不上, 如求线段的方法, 构造相似, 即过M作BC的垂线段MS, △MSG∽△MAE, 问题就迎刃而解, 得MG=2EM) ; (4) 第二问, 在 (1) 基础上, 纯粹是一个动态思维P的运动路线即△MSG的中位线, SG最长是4, 所以P的运动路线长等于2。

二、问题的分析

学生不能较顺利解题的原因, 我认为有如下四个原因:

(1)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平时的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探究, 知识的形成过程, 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简单运用。

(2) 学生的平时阅读量少, 训练不够, 学生的阅读能力差, 不能正确提炼问题, 抓不住问题的关键, 不能正确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3) 当今教材的容量偏大, 留给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偏少, 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待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训练和培养。

(4) 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寻找突破口的思维能力严重不够。

三、问题的根源与理论依据

1. 学生方面

(1) 在学生的学习中, 由于新教材特点——容量大、题型多, 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要么掌握的一知半解, 不够牢固, 缺少形成过程, 并且很快就遗忘, 不少同学在以后的应用中也只是机械地套用;要么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探究, 知识的形成过程, 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简单运用。

(2) 在学生学习中, 学生存在对数学的曲解——“数学=解题”, 教师们计划把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阐述清楚, 可学生们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均对讲解例题比较感兴趣, 重知识的结果, 轻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 在解综合题时通常没有思路和办法。

(3) 在数学思维方式上, 主要有记忆模仿型、思维定式型、探究理解型三个认识水平, 而初中生多属于前两类, 以思维定式型居多, 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上课听、下课做, 不会自主学习, 学习上基本是被动的, 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第三类, 探究理解型, 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 近年来, 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但有待加强。

2. 教师方面

(1) 从教学进程看, 由于课时内容的大量膨胀, 从而直接导致要么课堂教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萎缩和削弱, 过分膨胀应用的过程, 即概念、公式一带而过, 频于各种题型的练习应用。要么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探究和形成过程, 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简单运用。

(2) 从思维性态度看, 忽视探索性的非论证思维的培养, 过分偏重于整体性的论证思维的训练。即忽略数学结论或解题方法被发现过程的教学, 只重视整体思路的整理和论述。

(3) 从教学思想看, 忽略基本数学思想和常用数学方法的教学。

3. 教材方面

现行数学教材注重知识和结论, 忽视对知识发现、产生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思维方法的再现, 缺少对知识结论的整理, 过分强调课本的情趣性, 不够精练, 这反而使得学生拿起书本头就痛, 从而对数学学习没兴趣, 失去信心。

四、问题的反思

(1) 新课程标准应该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宗旨,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制定课程教学方案, 展示数学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他的《数学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一书的序言里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 (学生) 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 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 这些, 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使他们终生受益。”从本文的问题中也不难发现, 学生之所以不能解决, 也就是他们缺少研究方法和发现不了突破口, 不能够解决问题。我们的课堂究竟让学生学到了什么?这应该是一堂课结束后的首要问题。新课程理念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今天, 我们的思维中心、训练角度必须转移到学生上来, 只有这样, 我们课堂的45分钟才更有效。

(2) 新课程下的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建构观念认为, 学习是积累性的, 也就是说, 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人的所有知识都是自己思维活动的产物, 不是直接的、无中介的从客观世界得到的。人们对外来的信息、客观事物, 总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因此,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并不断地自我反思, 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新课程确立了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四步教学为基本流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添加到学生头脑中的, 不是从外界消极接受的, 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认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 不是去发现独立于他们思维之外的认识客体, 而是在新知识面前重新组合、同化自己原有的认知元素,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演变图形在几何教学中的直观效果和心理意义开展研究时, 发现采用演变图形的方法, 让学生理解图形运动的演变过程 (如平移、旋转和翻折) 或作构造方面的分析和领会, 这种领会愈深刻, 以后他们对复杂图形的感知, 隐蔽条件的揭露就愈敏锐。学生掌握了大量生动的演变形式以后, 每当几何对象在复杂背景中稍露踪迹, 学生通过思维就能把它突现出来, 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觉。

(3) 利用几何画板作为数学学习的辅助工具, 让学生亲身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动态展示图形的形成过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生中推广几何画板, 给学生一个探索发现, 研究创造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尽量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 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此时, 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 完成探究活动, 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 一起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 把图形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 一个新问题, 让学生想在前, 讲在后;一题讲完, 让学生反思、回顾、归纳。在解题教学中, 如果把解题过程直接抛给学生, 容易养成思维惰性, 遇到陌生问题, 学生往往束手无策。

学生的学习, 经历了由不知到知、到理解、记忆、运用, 最后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必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生如何思考。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翱翔, 为我们的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摘要:从中考试题的分析, 考察的角度和对初中生数学思维的要求, 多年的数学教学情况的跟踪了解, 中学生毕业考查中学生正确分析、处理试题能力等角度, 作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抓好基础,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训练, 正确分析试题;抓关键, 找准突破口, 正确解决综合题,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题的能力。

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情境,探究,思辨

历史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生要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人生,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综合素质, 得到全面发展。“学贵有疑”, “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 是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初中历史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 就必须善于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探究, 以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 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一、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即通过师生双方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大量事实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问题性的情境, 常常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历史教师要善于在“新课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和同为一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 时, 我们可以以一连串问题导入:在中国历史上, 有这样一位皇帝深得各民族的拥护, 他被北方各民族和西域的首领共尊为“天可汗”, 他是谁?各民族为什么会共尊他为“天可汗”?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一串问题导入, 一下子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了学生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就为后面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思考、讨论、探究, 创设了问题情境。

教师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目的出发,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 把要传授的知识信息, 精心组织在一些引人兴奋、使人疑惑的关键之处, 重要的信息就隐藏在这些“疑问”之中, 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自己尝试解开疑问, 亲自探索获取信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集中其注意力, 及时变换情感态度。

实践表明, 学生接受信息主动性程度的高低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需要教师创设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情境, 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 利用学生潜在的巨大学习内驱力, 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追寻和探索知识信息的主动过程。

二、用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古人曰:“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是教学的灵魂, 有了问题的学习才有动力和创新性。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善于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课堂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场”, 使学生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动作、一种习惯性的行为。

在教学《和同为一家》时, 通过设疑导入后, 学生就围绕这些问题开始自主学习、思考、讨论, 很快就明确: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赢得各民族的拥戴, 被北方各民族和西域首领共尊为“天可汗”。他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提出新的问题: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通过思考、讨论,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答出: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 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 我与他们不同, 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唐朝时民族关系和睦友好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对待突厥族上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根据本课导言和正文第一段, 通过思考、讨论, 归纳答出:面对东突厥的骚扰, 唐太宗积蓄力量, 打败东突厥, 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以后, 不仅没有杀他, 反而授予官爵, 赐给田宅, 时常宴请。对东突厥各部首领也给予优厚待遇, 仍令他们管理旧部, 朝廷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更突出表现在他对待今天藏族的祖先吐蕃族上, 他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历史上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 谱写了一段汉藏友好往来的佳话。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对本课重点内容“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学习。

学历史离不开思维, 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动力。勤于思考的人常常会在别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重要的问题, 取得重大成果。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启发性的问题引导, 才能逐步深入。历史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不断用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教学实践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开启智慧之门, 积极探索历史问题, 创造性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而, 在历史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科书内容精心策划, 用心构思, 创设一幕幕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 设计一个个能诱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饱含激情和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怡情中学史, 在知史中生情。

任鹏杰先生说:“让我们用教育智慧和历史教学实践, 唤醒沉睡的潜能,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囚禁的情愫, 追寻历史的智慧、意义和价值, 做最好的历史教育, 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的人生。”历史是一门可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学科。通过一个个历史问题的探究, 我们感悟历史的渊深厚重, 感悟她给人类带来的智慧。历史教育教学就是要师生在对一个个问题的探究中、在互动中共同感悟历史, 并竭力唤醒历史教育价值, 真正赋予历史现实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奠基。

初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 既要教知识, 更要教方法;经常和同学们谈心, 分享自己的历史学习体会, 调动他们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巧, 指导他们织网串珠, 形成历史知识网络;重视培养、训练他们学习历史的情趣和历史思辨能力。师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开启智慧之门, 用心感悟、理解历史知识, 感悟历史对自己人生的价值, 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柏玲.成长在梦想的路上[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012:1-2.

[2]刘晓明.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铸造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篇9

《您是最好的老师》一文给我深深的启发, 此文虽无华丽的辞藻, 没有高深的理论, 却以真实而感人的事例让我明白了沟通的秘诀, 找到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文中的比尔是一个外表邋遢、成绩落后、不被尊重、不被认同的孩子, 老师在翻看比尔以前的报告记录, 在听取学生家长对他的评价后, 并没有采取“先入为主”的态度对他进行鄙视, 而是利用圣诞节派对上交换礼物的这个良好契机主动接受比尔那寒碜的礼物, 表示出对比尔的友好和尊重, 使比尔这个一直躲在角落中孤僻寂寞的孩子寻找到了温暖和关爱, 这是多么的难得!

更为难得的是, 在圣诞节过后, 老师教学态度的改变, 老师用“心”的教育使比尔这个曾经的后进生转变成了六年级时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后来成为博士的比尔还抱着感恩的心将老师称为最好的老师, 并让这位老师主持了他的婚礼。

我想, 一句话, 一次举动, 一种态度, 往往会创造出神奇, 它会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 开启孩子心里那个阴暗的角落, 甚至会改变孩子的命运。作为教师, 对于所有的学生我们应努力做到一视同仁, 而对于那些不被认可, 得不到关爱的孩子, 我们更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要在细节之中彰显温情, 用爱唤醒他们的心灵, 用心去改变他们的现状。

这也让我想起一个在教育界很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这个国王性情孤僻, 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 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出他理想中女性的美女像。久而久之, 他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生命。阿佛罗狄忒被他的真诚所感动, 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 并娶她为妻。

在这个神话的基础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所学校, 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 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 并告诉校方, 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 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 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 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 在学年末的测试中, 这些学生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 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 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 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 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 学习时加倍努力, 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 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 儿童受到的影响也不同。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 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教师应该且必须赏识每一个学生, 赞美会使他们心情愉快, 学习更加积极, 自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我所任教的班级, 有个叫小杨的学生, 他孤僻、易怒, 学习不主动, 上课不听课, 成绩很不理想, 不少老师认为他就是一块顽石无法教育, 甚至刚接班时, 前任班主任还和我说班里要是没有小杨就天下太平了。班里的孩子也不喜欢他, 有的同学骂他傻, 有的同学虽然没有偏激的语言, 但是从行动中可以看出对他的鄙视和冷漠。

记得上第一节课时, 我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班里刚开始氛围很好, 但是到小杨介绍自己时, 班里突然发出了各种笑声, 有个叫小王的学生还大声喊道:“小杨, 你这个傻蛋, 快坐下吧!”听到这句话, 小杨被激怒了, 立马掀起桌子往地上砸。我看到这个场面, 没有直接批评小杨, 而是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抚摸他的脑袋, 温和地问他:“小杨, 你觉得累吗?能不能先把桌子放下来?”他一看到老师有这样的表现, 先是一愣, 接着乖乖地放下桌子, 在位置上坐好了。接着, 我又问小王:“小王同学, 老师觉得你活泼开朗, 是个聪明的孩子, 但是如果有同学误会你, 骂你是傻蛋, 你觉得心里好受吗?”这时, 小王低下头不再说话了。我趁热打铁, 在班里教育起了学生, 让他们学会尊重和包容同学, 更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同学, 而不是鄙视和嘲讽, 打击同学的自尊心。可能之前孩子们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 个个都表现得十分惊诧。接下来的日子, 我利用一节班会课让学生互相说出班里同学的优点, 用小纸条写下班里每一个同学的优点和赞美的话互相赠送。我记得当小杨收到其他58 名同学送给他的小纸条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渐渐地, 班里的氛围改变了, 同学们不再鄙视小杨, 他也变得越来越合群了, 而且上课时还会积极回答问题。当他发言时, 我总是用赞赏和肯定的目光看着他, 在他发言结束后从不吝惜对他的赞美。现在, 小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个学期, 他的语文成绩每次都能考及格了, 作业也按时完成了, 课间的时候他总是主动帮我搬作业和收拾教具, 成了我的得力小助手了。

为学生开启“自主质疑”之门 篇10

一、自主质疑需要引领

从“三案·六环节”、“三案·六模块”到今天的“生态建构式课堂”实践, 学生们在课堂上是敢问了, 我们听课时经常能看到课堂上学生竞相举手提问的场景。这都得益于老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长时间的探索实践, 将提问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可是, 回过头看看表面上踊跃提问的场景, 我不禁要问:孩子们在“质疑”的同时, 问的有价值吗?他们提的都是有疑而问吗?

先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苏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课文分别是《北大荒的秋天》、《西湖》和《拉萨的天空》。在学生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后, 教师在分别执教这三课时, 都出示了课题, 引导学生提问:同学们, 看到这个课题,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学生甲:北大荒在哪里?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以北大荒的秋天为课题?

学生乙:西湖在哪里?西湖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以西湖为课题?

学生丙:拉萨在哪里?拉萨的天空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以拉萨的天空为课题?……

学生提的这些问题, 应该是预习过课文之后自己就能解决的问题, 简单肤浅, 缺少思考价值。完全是由于学生揣测教师课堂教学, 迎合教师教学过程提出的;如果我们稍加引导后就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在哪里荡船游玩?游玩时会看到哪些景呢?《做一片美的叶子》谁要做一片美的叶子?为什么不做美丽的花朵, 而做一片美的叶子?《北大荒的秋天》北大荒在哪里?为什么不写北大荒其他的季节, 而只写北大荒的秋天?等等。引领是一种带有目标性的导向, 是为了把学生的敢问真正带到善问的境界。我们要为学生梳理出有意义的问题, 学生才能有目标的去初读课文,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假质疑”的现状。我们应把质疑环节看成是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的机会, 而不是引出课文内容的手段, 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解读文本, 找准延展学生思维的点。

二、自主质疑需要铺垫

很多时候, 我们鼓励质疑, 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 却又感到无从下手, 提的问题要么啰嗦零碎, 毫无意义;要么无关紧要, 缺乏深度;要么不着边际, 偏离主题。这种抓不到问题要害, 问不到点子上的现象, 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开动脑筋, 运用智慧, 设计一定的教学方法, 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一般应采用铺路、搭桥的方式, 即在教师的暗示、提示、点拨、引导下, 由学生自己去经历自主质疑的过程。没有大胆的放手就没有真正的自主质疑。

比如苏教版教材第五册《拉萨的天空》一课的第一节有这样一句:“那里的天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有的教师在授课时以自己的讲解为主, 用优美的语言对拉萨的天空进行了一番描述后, 就对学生说:“拉萨的天空多美呀, 你对这句描写有什么说的吗?”这时学生也只是肤浅地应付老师, 问道“湛蓝有多蓝?”孩子们的问题意识与进取精神并未被激发, 知识可以传授, 但思维只可以影响而不可以迁移, 更不能强加。质疑是由内而外、疑由心生的。如果换一种教法,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这句话, 然后问问:见过蓝宝石吗?见过水洗过的蓝宝石吗?这时出示蓝宝石图片, 你会用什么词形容它的蓝?学生此时就会对“拉萨的天空真有这么蓝吗?”“哪有天空蓝的透亮的?”表示怀疑。这样的教学设计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了他们内在的求知欲, 此时再让学生读下文, 就很容易通过“明净”、“纯洁”、“蓝晶晶”、“让人神往”和“紧紧吸引”来理解“湛蓝”、“透亮”这一特点。

三、自主质疑需要磨刀

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教育的不同,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能力需要一个有实践、训练、培养的过程, 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始阶段会慢一些, 花费时间多一些, 这没有关系, 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因为, 让学生自学质疑是在“磨刀”、练功。教学中, 把质疑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如:对能力稍差的孩子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时, 可采用“你有问题吗?”“你有不同意见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等策略, 使学生敢于提出不同问题。对他们提问的质量不要过多地评价, 绝对不能冷嘲热讽。对他们所提问题要有答复, 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 决不能作为一种点缀。教给他们提问的技巧, 如:抓住课题提问, 抓住重点句段提问, 抓住矛盾处、重复处等提问等。

学生一旦学会了自主质疑, 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的方法, 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就能不导自悟、不教自得, 达到“无疑处生疑”, “不待教师教”的理想境界。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篇1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显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是一种思维能力,即比较思维能力。比较思维能力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认知活动能力,它要求把若干不同的或相似的现象进行对照,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真伪及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从比较中归纳出具有实质性或有意义的结论。

通过比较,让学生鉴别问题的真相,认清问题的本质,明白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错的原因,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更让他们体会到很多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问题便会一层层地被暴露出来,等到问题的本质一出现,问题也就被解开了。而学生在学习中,总是感到很多问题无从下手,找不到突破口,“听听容易,做做难”是常有的事。比较与鉴别是解决问题的常见方法,对学生来说,不需要很高的思维基础。只要脑子里有这个意识,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比好坏、比对错、比优劣等,比较的目的当然是找出对的,找出好的方法,同时去发现错误的原因以免日后再犯。

【案例一】如图1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被长为L的三根细线连接。A为固定悬点,一水平外力F作用于C球上,AB沿着竖直方向,三根细线均拉直。求水平外力F的大小。

开启记忆之门,铸就学生灵魂 篇12

关键词:中华民族,经典诵读,记忆,铸就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诵读优秀诗文六十篇 (段)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江泽民同志说过:“无论什么语言, 都得背, 背诵使人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 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能的。”熟读背诵, 可以使学生将书面语言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古诗文是千锤百炼的美文, 流传两千多年说明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小学生背诵古诗文, 既能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了解先人的心境, 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素养。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13岁之前是人记忆的黄金时期。所谓“少年之记, 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 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 如沙上之刻。”如何抓住这记忆的黄金时期, 让更多的经典诗文刻入学生大脑, 铸就其灵魂呢?

首先, 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该读什么、记什么?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校领导、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编撰了符合学生阅读实际的校本教材, 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 开设国学课。《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千字文》、《道德经》、《论语》等作为我校各年级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同时,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背诵相应的唐诗宋词, 以及现代经典篇目, 如《沁园春?雪》、《少年中国说》等。同时根据学段, 推荐部分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散文等经典著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有书读, 读好书。

其次, 创造良好氛围, 养成读书习惯。走进我们的校园, 你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氛围。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经典的栖息地, 图书室, 走廊墙壁上, 班级图书角……处处可见经典身影, 本本经典吸引着学生的视线心灵;课间十分钟, 午间校园广播里《声律启蒙》《三字经》的朗读愉悦着学生的心情。学生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 诵读着经典。清晨, 教室里, 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正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经典的甘露;早操路队时, 背诵的声音此起彼伏, 朗朗书声沁透心脾;课前两分钟, 经典诵读已成习惯……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熏陶着孩子们, 让他们不知不觉和经典成了最好的朋友。

再次, 开展活动, 创建展示平台。通过“每周一则古诗文和名言警句诵读活动”、“古诗文诵读比赛”、“读书手抄报”、“读书黑板报”、“读书演讲比赛”、“学校读书日活动”、“书香班级”、“书香少年”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诵读展示平台。使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就感, 享受读书的的快乐;在展示中, 培养自信, 体会经典的深邃;在展示中, 激发自主读书欲望, 使诵读成为其生活最精彩的篇章。

最后, 方法决定效益, 怎样才能高效快速地记忆呢?为此, 我搜索了大量资料, 请教了许多老师, 有的是每天给学生讲解适量的内容, 当天背诵;有的是让学生一周背诵规定内容, 再进行检查, 还有的……虽然方法不同, 但结果一致, 他们都做到了天天清或者是周周清。可是这样老师特别辛苦, 而且效率不够高, 怎样才能高效轻松的记忆呢?前些日子看到了赖老师的一个讲座, 向我们介绍了“累积式”教育法, 也叫“137学习法”。“1”就是家长或者老师每天陪孩子读一遍, 一遍约十分钟, 不超过十分钟。“3”就是每天最少读三样。“7”就是遵守七日来复的道理。我发现“137学习法”方法简单, 便于操作。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效果不错, 极大地提高了记忆的效率。通过每周的国学经典诵读课, 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师生们拿着各自喜欢的经文静静地默读, 轻轻地吟诵, 与古人对话, 与圣贤交流, 整个校园书香盎然, 古韵飘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乐意去读、去记呢?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学校在去年放寒假的时候为激励孩子读书, 就承诺这学期将评选“书香少年”, “书香少年”能得到学校的奖金100元, 只要把学校规定的篇目背完就行。这学期开学, 二年级的一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在班主任老师那儿把该背诵的《弟子规》《三字经》以及10首古诗一口气全背完了。这孩子可爱地绕在班主任老师身边, 扯着老师的衣角说:“我的奖金……100元……我要我的奖金……100元能买好多好多的书, 可好了……”那胖乎乎的可爱样子, 惹得在场的老师眼泪都笑出来了。三年级的闵海松在第一次背诵古诗文大赛中表现突出, 全校就知道了这个“小小背书王”。从此, 老师、同学见了他都会给他竖起大拇指, 他背诵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别的孩子背两篇, 他就会背诵五篇, 或者六篇, 甚至更多。“亲其师, 信其道。”只要我们多鼓励, 多表扬, 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把背诵当成每天生活的一道佳肴, 把读书当做一件乐事, 幸事……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 他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深刻阐述了熟读的重要意义。他说:“熟读名文, 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 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 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 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 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经典诵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孩子, 在琅琅书声中, 孩子们学会做人, 懂得了“百善孝为先”。现在的孩子, 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这些“独苗苗”百般呵护, 万般宠爱……导致有些孩子任性骄横, 目无尊长, 在集体中自私, 不懂得尊重别人……通过阅读《弟子规》, 孩子们知道了父母的不易, 知道了“长者先, 幼者后”, 也知道了“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在琅琅书声中, 孩子们心平静、性平和;《大学》中说:“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通过诵读经典, 孩子们学习时精力集中,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琅琅书声中, 孩子们更加健康, 积极, 向上。《道德经》说“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效果的描述, 所以说, 让孩子背诵经典, 还能兼收健身之效;读经典, 孩子们学会思考, 明白了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上一篇:肺部结核结节下一篇:再生能源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