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

2024-10-08

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精选9篇)

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 篇1

摘要:试图从研读素材、挖掘学生思维过程逻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思维过程和思维建构;引导学生反思自问、注重思维过程的梳理等角度来研究探讨构建有思维含量的小学数学课堂, 展现数学味。

关键词:研读素材,主动探究,思维过程,思维建构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就如何构建有思维含量的小学数学课堂做一些探索。

一、研读素材, 把知识逻辑转化成学生的思维过程逻辑

教研读教材要求教师要把握对学习素材所隐含的思维内涵和学生思维过程的逻辑, 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明确教材目标; (2) 理顺思维过程; (3) 读懂思维起点。一方面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时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从形象的图形操作入手展示学生的原有认知。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注重思维过程和思维建构

1.适当改变学习素材呈现方式, 创设主动探究的空间

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 创设有思维含量的情景,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品质。

如, 《找规律》片段。

师:你知道什么是规律吗? (学生能感知但表达不清)

动手做:选一些图形摆放的有规律。 (△○□颜色不同)

展示学生操作结果, 引导说说自己摆的图案有什么规律?

生:1.□○△△□△○没有规律

2.△○△○△○……○□○□○□…… (有规律, 形状上 ……)

3.黄红、黄红、黄红…… (颜色上有规律……)

反思:教师设计动手操作的情景环节, 让学生动手摆、自己探究组成规律, 同时引导学生说说想法, 展示思维过程, 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知识经验, 利用学生用不断生成的学习素材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不断生成和开放性。

2.数形结合, 突破思维的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在重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难点的突破以及内涵的感悟上会有所显示数形结合的方法能使学生抽象思维建立得到形象思维或生活经验的支撑,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如, 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列式子表示图中一共有几个圆圈吗?

反馈交流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更加简便的式子来表示圆圈的个数, 你是怎么理解的?

板书:乘法算式写在加法算式的旁边, 便于对比。

生:1+1+1+1+1……+1=18 1×18=18……

生:3+3+3+3+3+3=18 3×6=18每排有3个, 一共有6排

生:6+6+6=18 6×3每行有6个, 一共有3行

生:2+2+2+2+2+2+2+2+2=18 2×9……

反思: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列出加法算式, 说思考过程, 再结合主题图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并说说每个因数表示的含义以及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在图中的原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探究, 有助于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的转化和联系, 以及难点的理解和突破。

3.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感悟本质

注重学生有效的思维过程, 关注学生数学建模的过程, 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变。

如, 以《圆的认识》为例。

学生在了解了直径、半径、圆心后, 接下来让学生探索感悟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圆的内涵和圆的形成。

师:我们已经对半径、直径、圆心等有了充分的了解, 现在没有圆规, 只用一把直尺画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 行吗?

学生动手操作 (边做边思考)

学生展示:

师: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索

第二次展示:你是怎么做到的啊? (画了好多半径)

师:要想画得更好该怎没办呢?

学生展示交流。

师:在刚才画圆的过程中对圆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半径、直径有无数条, 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反思: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 逐步感受到了半径 (直径) 有无数条, 且都相等, 这些理解是在思维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逐步感悟到的, 同时也感悟到了圆是怎样来的。

4.有效提问, 提升思维

在学生展开思维的过程中教师有效的提问就能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 充分感悟知识的本质。

如, 以《找次品》为例。

教学过程:

一、学生先经历 3 个零件, 5 个零件实践操作过程, 初步感悟 找次品的原理。

二、深入探究找规律。解题多样性到最优, 进一步感悟平均分 成 3 份好在哪里?

1.创设情境:现有9个零件, 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2.学生通过摆学具自主探究, ———同桌互相交流推理过程

3.交流反馈

生 1:9 (3、3、3) ———3 (1、1、1) 2 次

生2:9 (4、4、1) ———4 (2、2) ——— (1、1) 3 次

4.观察、推理

师:同学们, 观察一下,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

生:发现平均分成3分的次数最少。……

师:平均分成3份好在哪里?

反思:学生在经历了3、5、9个零件三次探索过程后, 逐渐感悟到平均分成3份时找到次品称的次数最少, 但这样的思维是一种表面的思维过程, 要把思维过程从“是什么”引导到“为什么”的层面上来。“他把3个零件怎样分的?这样称巧妙在哪里?”“平均分成3份好在哪里?”这样在学生思维的关键点上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反思刚才的思维过程, 在反思、观察过程中感悟平均分成3份时称一次确定的次品所在范围数都一样, 而且最少, 是总数的1/3, 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思维提升。

三、引导学生反思自问, 梳理思维过程

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反思、整理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 (1) 知识的学习经历了怎样思维、探索的过程? (2) 我知道了多少? (3) 还存在疑问。在课末这样的反思, 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让学生敢想, 更敢说。

总之, 基于对数学思维本质和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必须树立“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而教”的观念。

参考文献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 篇2

课堂教学之中,或多或少地会与预设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或一败涂地,或不如人意,或美中不足,或意外闪光,如果及时把这些与预设的差距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分析与反思,就能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隐藏在内容背后的教学原理,从而提高后继预设和以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对课堂后是这样入手反思的。

课堂教学之后,记录形并反思:教学目标是怎样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的;使用了什么方法使教学的过程指向了教学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情境怎样促进了学生的有效进入学习兴趣等等。

当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时,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是,进行反思:预设目标时是否脱离学生实际基础教学过程中内容是否偏离教学目标,是否有价值;是否采取了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的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是否进行了不恰当的教学评价等等。

一堂课对师生的创新内容,课后应及时地它们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样既能使这些好的见解、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和应用,又能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到补充和完善,还有利于我们教学思路的拓宽,增强预设和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一堂课上完后,教学中的目标与预设一致或不足或超前。如果及时把这些的目标的达成度记录下来,并进行反思,就可以为后续的预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例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片断与反思

……

1、出示例题:果园有桃树和杏树一共18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一共有多少棵?

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一做,教师巡视。

3、反馈交流。

生1:解:设杏树有x棵

x+3x=180

4x=180

x =180÷4

x =45

3x=45×3=135

生2:他设错了,应该设桃树有x棵。

师:为什么要设桃树为x棵呢?

生2:(想了想)因为杏树是桃树的3倍。

师:听了这偿理由你们服吗?谁能把理由说得更充分些?

生3:应该设一倍数为x。

师:(追问)为什么?

生3:无语。

生4:杏树是桃树的3倍,杏树多,桃树少。而他求出的杏树有45棵,桃树有135棵,显然是错误的。

师:说得太好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5:如果设杏树为x棵,那么桃树的棵数就可以用x÷3来表示,列成方程是 x÷3+ x=180。

师:对呀,我们还可以为设杏树为x棵不能列方程呢。看来大家想错了。这时有些学生喊叫起来了:“这方程怎么解呀?”

„„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的这个片断教学方式是为了展示师生讨论交流的过程,没有完整的可依照的解题步骤,有的只是讨论过程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具体的解题过程与步骤需要学生自己去整理,我认为这比教师“和盘托出”更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还培养学生倾听、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学生错误解题的纠正,分别用两种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了的提升,对列方程解决问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思维后续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 篇3

一、设置“悬念”, 启迪思维

悬念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面临的问题感到困惑不解, 或对所需解决的问题有未完成感, 或对新知的追求有一种不满足感时, 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创设“悬念”, 让学生形成一种心理需求, 产生“愤”与“悱”的渴求心理, 使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层层递进。

如在教“3的倍数的特征”时, 课始复习了2、5的倍数特征后, 我就直接跟学生们说:今天请大家来考考老师, 不管你报多大的整数, 我都能判断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们积极踊跃纷纷报数 (还有的学生在悄悄的验证) , 我从容自如地应答, 学生们既佩服又不服气, 这时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进入了求知的佳境。此刻的教学活动也同步进入了“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最佳时刻。于是, 我抓住这个火候点问:大家想知道老师有什么秘诀吗?这里我把新知巧妙地置于“考验老师”的情节之中, 使学生一时猜不准, 看不透, 又放不下, 思维高潮随之而来, 从而顺水推舟般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当然,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悬念”的创设一定要有益于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设问要深思熟虑, 不能过分简单, 那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甚至还能助长学生思维的“惰性”;二是“悬念”要“悬而有度”, 不宜过“悬”, 那样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 逐步退出数学活动;三是“悬念”一定要有逻辑性, 不能把学生带入歧途;四是杜绝“悬念”的高大空, 否则学生会望“悬”生畏, 启而不发, 泯灭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悬念”的置设一定要做到“合适、恰当、有趣”等, 还要能帮助师生理解和领悟知识的重难点,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二、架设“阶梯”, 延展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看似简单, 其实不然。它是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 它同样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们在新知学习时常因为数学概念的抽象而不易理解, 因一些推演的过程繁杂而难以把握, 琢磨不透。在这种关节点上, 我们定要给学生铺路搭桥, 制造攀登的“阶梯”, 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我们的帮助下逐级而上, 不断得到提升和延展。如在教“分数的认识”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操作:用“掌声”来表示分蛋糕的块数。4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2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该如何分?又该怎么写呢?这样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感知从用整数表示两块蛋糕、一块蛋糕到2个小朋友分1块怎么表示?很自然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延展, “必须有一种‘新数’”来表示“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教师顺势揭题。这样, 把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事实显露在学生的眼前,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间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同时激励了学生更加努力地探究新的知识, 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思维不断延展。

三、布设“陷阱”, 深化思维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在数学概念、公式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认知障碍, 并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知识的“障碍”, 布设几口“陷阱”, 使学生经历出错—知错—纠错的过程, 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吃一堑, 长一智”, 深化他们的数学思维, 促使他们以后更加小心谨慎。如教学“梯形的认识”后, 让学生判断对错: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有”和“只有”的区别。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 让学生判断对错: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很多学生不注意“组成”和“围成”这个“一字之差”就是“天壤之别”。还有一些性质的关键词, 譬如“小数的基本性质”中“小数的末尾”, “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中的“0除外”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布设“陷阱”, 能充分激发学生研判错解的兴趣, 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进入活跃的状态。

四、巧设“变奏”, 发散思维

美国数学家和教育家波利亚说过:“音乐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具有一种‘变奏曲’, 有不同的曲调……我们可把这种‘变奏曲’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变奏”, 可以是对某些典型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 可以是表述方式的变异、思考角度的变换和题型设计的变化, 等等。这些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数学知识信息, 给学生制造多向思维的环境, 让学生在逐步理解和习得知识的同时始终对数学活动感到“新、奇、异”, 解题策略的“妙、巧、活”。由此使学生不断形成思维高潮, 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提高。

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 篇4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结出的规范的、正确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则指学生分析和掌握数学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与探索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其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加强高中数学思维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把握认知环节

高中阶段,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基础就是认知环节,只有认识并了解数学知识与理论,才能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首先,要形成感性认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理或公式,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形象化抽象的原理与知识,使其形成感性认知,比如: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动态演绎原理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要形成理性认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学生可以多元化应用原理性知识点,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培养逻辑能力打下基础。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确定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行为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中纳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材普遍性较强,无法使每个学生的逻辑能力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有效锻炼不同层次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教授三角函数知识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切入点,着重培养该方面能力。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应用性题目,要求其深入思考,互相交流观点,发现思维上的不足之处。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只有从学生的个人需求入手,才能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关注其数学需求。

激发数学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时最大的内动力就是兴趣。特别是高中生,在升学压力与繁重课业负担的影响下,很少有学生关注学习兴趣,只是盲目地学习和练习。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探索欲望,自然无法拓展思维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接着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欲望。例如:在讲解“概率”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许多家长曾经购买过的彩票自编习题,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解答“是否真的能中大奖”等问题。首先询问学生身边是否有人购买过彩票,是否曾中奖,接着在介绍的同时给出题目。

另外,在培养逻辑能力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后,学生会自主归纳、整合数学问题,在对比和总结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逐渐形成整体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系统,学习行为也会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为达到该目的,教师可将数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如导数、向量、数列、三角函数、代数、几何等,要求学生总结每个模块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总结过程中,思路愈发清晰,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创设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知识、理论、公式等比较枯燥、抽象,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均较强的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中,通过分类和对比来概括知识、处理数据,对数学原理进行反复验证,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感知,将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具体的实践或者事物能够明显降低知识的难度。基于这一点,教师应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寻找教学灵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其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将其分为若干小组,并给出一些题目。学生们看到题目后,纷纷展开激烈讨论。在营造的课堂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分析、探索问题,逻辑能力自然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要为其创造一定的思考空间,鼓励其自我总结和完善。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探究活动,比如:推导原理或公式,适当开展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组织自主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逻辑能力。

结束语

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数学问题 篇5

一、设计好促进分析性思维的问题

所谓分析性思维, 是指借助逻辑分析的方法对问题情境中的条件与结论、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作出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的特点是:重在分析逻辑关系、可能性, 较少有创新成果的出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上的一些典型问题都属于这种类型。

例如, 四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四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 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 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 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合理应用综合法或分析法, 对学生分析性思维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设计好促进实用性思维的问题

实用性思维是指解决实践情境中的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技能, 又称实用—情境性思维。实用性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 能帮助学生良好地应对数学情境中的问题, 顺利地融入新的数学情境。设计促进学生实用性思维的问题, 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通过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具体目标。

一般说来, 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用性思维的问题具有如下特征:超越课堂学习情境, 以真实生活问题的形式出现。

例如, 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例3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 住3人间和2人间 (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 , 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六年级下册的“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

11. 目前, 一个城市民用电的电价是0.52元/千瓦时。安装分时电表的居民实行峰谷电价, 收费标准如下。

小刚家一个月大约用电150千瓦时, 谷时用电量是峰时用电量的。安装分时电表前, 每月电费大约是多少元?安装分时电表后呢?

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用性思维。

三、设计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指打破思维定势, 以一种新的、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思考问题, 进而生成新的观念或产品的思维形式。设计一些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与问题解决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一具体目标是相对应的。

一般说来, 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多属于非常规问题, 它们往往具有开放性特征, 即:或者解决问题的条件是开放的, 或者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 或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开放性的。

1. 条件开放

例如, 三年级上册的“认数”:

小明家和冬冬家都在太平路上

2. 答案开放

例如, 三年级下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同桌合作, 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并把每次摆的情况填在下表里。

四年级下册的“认识三角形”:

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 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

3. 解题方法开放

例如, 五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原”: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 今天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 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六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时, 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几何直观,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层次, 指导看图、学会转化。呈现算式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一般会应用通分的方法, 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这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其他的方法, 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出示直观图, 先结合各个分数理解直观图上各部分的意义, 再启发学生将其转化为进行计算。第二层次, 适当拓展、突出直观。教师将算式拓展到, 要求学生选择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一般会选择画直观图的方法, 将算式转化为进行计算。这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欢用画直观图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 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算式转化成简单的算式进行计算。第三层次, 深度思考、强化直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母的特点:分母分别是2、2个2相乘、3个2相乘、4个2相乘……在直观图上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 再把剩下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最后分出的图形与剩下图形相等, 借助直观图, 要求涂色部分的大小, 只需用单位“1”减去剩下图形的大小即可。在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同时, 巧妙借助几何直观, 把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计算问题,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几何直观观念, 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如, 复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时, 可以自主设计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右图中两条线段是什么关系?如果水平线段的长度是垂直线段长度的2倍, 根据这幅图你能想象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小组交流) 如果水平线段长4厘米, 你能算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哪些图形的周长?

这道练习题复习了小学数学中平面图形的知识, 引导学生构建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体系,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中的巧妙不言而喻。

四、设计好促进反思性思维的问题

所谓反思性思维,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监控、分析、评价和调节, 它与元认知活动相近。如果说前述四种思维的对象来自外部世界, 那么反思性思维的对象则是个体自身, 其功能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能力。显然, 设计这样的问题从其教育功能上来看是与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的第四个具体目标相对应的, 即有利于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一般说来, 有助于学生形成反思性思维的问题具有如下特征:它不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内容, 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所以, 教材中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 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会解决某一类问题,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并体验每一种策略的形成过程, 获得对策略内涵的认识与理解。策略教学不能直接传递, 而是重在学生的体验。因此,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多层次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我运用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这一策略的运用程序是否合理, 是否简捷?”“解决这一问题可用的策略是否是唯一, 还有其他策略吗?该如何优化?”“解决问题中出现了错误怎么办?”……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进行整理、归纳, 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例如, 六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例题主要教学倍数关系的替换, 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 首先使学生产生使用替换策略的心理需求, 然后引导学生经历替换的具体过程, 学习替换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 着力思考“为什么要替换”、“替换的依据是什么”、“替换前后数量关系是怎样变化的”等问题, 感受替换的思考过程, 更重要的是明确替换的价值在于使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探究 篇6

一、数学思维及其特征——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切人类的认识, 都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指出的:在心理中, 思维被看做是解题活动。而一般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思维活动, 却是不期然的完全一致, 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都采用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都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指向, 都分为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两种类型。

1. 数学思维的含义

首先, 数学思维从属于一般人类的思维, 它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相互作用, 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的辩证思维。其次, 数学思维是由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所决定的自然科学思维。第三, 由于数学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 数学思维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形态:数学思维对象力求形式化, 数学思维材料力求形象化, 数学思维意识力求概括化, 数学思维过程力求逻辑化, 数学思维结果力求应用化。

2. 人的数学素质

人的数学素质, 是指在先天的基础上, 主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和能力的总称。而这些数学素质能激发人的创造能力, 它还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 它也有利于形成人的科学语言。那么, 提高人的数学思维教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了当务之急。

二、数学思维素质的训练———淘尽黄沙始见金

思维活动的积极程度取决于思维素质。与数学思维密切相关的思维素质主要有: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目的性、合理性、开阔性、主动性、批判性、论证性、记忆的条理性等, 我用如下做法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素质。

1. 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从已知因素中看出隐含着的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超脱出习惯处理方法界限的能力;随着新知识的掌握和经验的积累而重新组织已学会知识的能力。

2. 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认识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 以及这些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从所研究的材料 (已知条件、解法及结果) 中揭示被掩盖的某些特殊性的能力;组合各种具体模式的能力。

3. 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思维深刻性的一种结果和常见情况。

4. 目的性

思维的目的性是指在研究问题时, 思维的方向明确, 力求寻找达到目的的捷径。

5. 合理性

思维的合理性是指用较短的时间和较简捷的解题程序, 寻求最佳解法的能力。

6. 开阔性

思维的开阔性是思维广度的象征, 它是指思考问题的整体性, 使用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得到广泛适应的结论。

7. 主动性

思维的主动性的特征是持续不断地努力解题, 有非把问题解出来不可的愿望;探求各种解题方法以及研究条件变化后该题的各种变形等。

8. 论证性

思维的论证性是同批判性紧密相连的。思维的论证性是指善于揭示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能力。

9. 条理性

它是指迅速而正确地再现基本知识和条理化经验的能力。

三、人的素质发展在数学思维能力教育中成长与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现在, 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 数字和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和转化, 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 难怪有人说当今时代是“数学时代”。由此可见, 新世纪人的发展与数学思维能力教育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数学思维的特点不仅表现为它具有一般科学思维的素质, 而且还表现为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成分。这些成分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函数思维等。这些思维成分的有机结合及其积极性的提高, 表现为人的特殊能力, 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不仅要目标明确地发展思维素质, 还要有的放矢地发展思维成分。

1. 形象思维能力及其发展

形象思维是指凭借着事物的形象进行的一种思维。事物的形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材料, 它的特点是保留着事物的直观性, 在数学中, 各种实物、几何模型、直观教具、挂图、符号图形、函数图像等可作为数学形象, 甚至在引入一般结论时所采用的特殊实例,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学形象, 形象思维有助于数学的抽象。

2. 抽象思维能力及其发展

抽象思维是指凭借思维的抽象化活动进行的一种思维。它是丢掉事物某些方面的性质, 而找出事物的一些方面的确切性质。

3. 直觉思维能力及其发展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反, 它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 它倾向于一下子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

4. 函数思维能力及其发展

函数思维的特点在于对数学对象与其性质之间的一般的以及个别的相互关系的动态认识。这种思维鲜明地表现在学习数学的函数思想过程中, 它是借助一组系统的问题, 其目的是对问题中明显有“函数内容”的具体现象, 给予数学的表达和分析。

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 篇7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标的实施无疑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是这样阐述的:义务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该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 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 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但是, 重视知识传授, 忽视能力, 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仍是目前英语教学存在的极大弊端, 教师没有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思维活动, 学生勤奋有余, 思考不足, 缺乏思维习惯, 思维能力不强。相比其他国家, 我们的学科教育的水平还比较低, 学科教育的应试倾向仍然比较严重, 这已经造成了我们的科技人才队伍后劲不足, 缺乏创新精神。因此,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 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英语教学应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着手,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 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思考和进行语言实践,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延伸到课堂之外。

1. 创设有趣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

程晓棠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各种情景, 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 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途径和方法, 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牢记着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 形象思维优胜于抽象思维, 对于抽象枯燥的语法内容难以理解, 且注意力无法持久。要想在课堂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 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初一下学期海珠区的公开课上, 我所选的课题是《时态复习》。本课内容是根据学生在初一阶段已经学习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及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 对所学时态进行的一个总复习。我设计了一个超人的卡通形象代表动词引入话题, 同学们在见到超人图片的时候, 都非常惊奇, 都在想老师今天不是要复习时态吗?那跟这个超人有什么关系呢?在把大家的好奇心调动起来后, 我告诉学生, 这个超人非常神奇, 他会变身, 还要求大家帮助他一起完成几项任务。但是在超人出发之前, 他会先带着大家去加油站加油, 其实就是先复习五种时态的动词构成和时间状语以及动词的五种形式变化, 而帮助超人完成任务就是通过不同题型对五种时态的知识点进行重现和巩固。由于这种引入方式非常新颖有趣, 在课堂开始的五分钟里就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而帮助超人完成任务这种情景又富于挑战性, 让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刺激,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又环环紧扣, 层层递进, 使整个复习课的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

由此可见, 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或真实或有趣的情境, 并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进行巧妙的引入, 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又可以把本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及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成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2. 联系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

程晓棠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 灵活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语言的不断更新和变化, 课文内容的讲解也一定要结合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动力, 并在这个过程中开发了大脑, 锻炼了思维。

如在初二上学期Unit 3 Reading A Computers一课中, 我首先用最新款的Ipad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把乔布斯的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播放了一段乔布斯在新产品发布会上介绍Iphone的视频, 接着又结合课文内容对电脑的四代产品进行了比较。这样的教材处理一改往常阅读课的沉闷, 从单词学习-课文阅读-做题-对答案-语言点的讲解的模式中跳出来, 不仅让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对于他们熟悉的手机、电脑, 同学们都乐于开口讲几句自己的看法。

事实证明, 只有事事关心, 把小到身边事, 大到国事, 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3. 借助多种手段, 激活学生学习词汇的思维

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还不错, 但到了初中阶段成绩都会慢慢下降, 并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原因就是英语词汇的大量增加, 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极大障碍, 因此, 词汇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所在。但是, 单一枯燥的讲解、背诵单词的教学显然已经不能再调动学生的兴趣, 也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了。程晓棠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也提到: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外语的学习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单词的过程, 而是一个积极地主动的学习过程。

在词汇教学方面, 我进行以下的尝试:首先, 通过音标拼读法和构词法把单词的发音和拼写规律告诉学生, 让他们轻松掌握新学词汇。然后, 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用所学词汇进行造句, 这种做法一改过去让学生抄单词的机械记忆, 而是让学生在思考和创新中掌握所学词汇。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遵循这样一个方向, 就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居首位的, 不应当是背诵, 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 进行生动的创作。”而对于所学词汇的复习,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上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进行归类竞赛。如在初一下学期Unit6 Reading A, A Water Talk时, 我先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ere does water come from?”让同学们通过讲水的来源, 复习或学习关于水的词汇, 如river、lake、sea、well、rain、sewage、reservoir等。头脑风暴是一种很好的刺激学生思维的办法, 往往一个学生的答案又可以激发另外一个学生的灵感, 促使同学们通过集体的智慧, 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 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 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 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维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

通过这样思维活动记忆单词, 远比死记硬背的方法要好得多。作为老师,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 才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4. 实行全英教学, 养成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语言学习的本质在于应用语言, 语言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听和说。新课标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思维、用英语做事情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 就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英语, 要通过视听、听和读的方式, 多给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量。因为语言学习遵循的规律是输入—输出, 没有足够的输入, 必然导致学生的语言积累贫乏, 从而无法有效地输出。作为英语教师, 如果在课堂不能用英语教学, 自己都不说英语, 又谈何让学生说英语呢?

毫无疑问, 在初中阶段, 特别是面向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展全英教学, 困难何其巨大,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尽可能简单易明的语言进行授课, 如果发出的指令让学生不明白, 完全可以借助身体语言, 或者让不知道该做什么的学生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还可以分组, 让组内基础较好的同学去帮助他们。在单词讲解的过程中, 可以用他们学过的单词去解释新单词, 还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方式帮助理解。

通过坚持不懈的全英教学, 学生的听说能力都会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并且让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母语的依赖, 养成了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这为培养学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写一篇流畅的英语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实施探究学习, 拓展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课外活动的开展, 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延伸到课堂之外, 其实也是对课堂的重要补充。探究性学习就是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 也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着积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思维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 那就必须使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 也就是说, 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 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 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 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

本学期的Unit 4 Educational Exchanges的教学中, 我就尝试应用任务型探究学习模式开展教学, 让学生通过活动灵活使用和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并结合历史、地理知识对不同国家进行深入了解。活动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活动在课外进行, 主要是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分别收集关于不同国家的资料。课中任务在课堂进行的, 分为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活动, 并进行成果展示。课后活动是写一份书面报告, 表明自己想去的国家, 说明原因, 作为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巩固。

探究学习模式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 课堂单一枯燥,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弊端, 提高了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开放性和激励性。通过小组分工合作, 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而言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重视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 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思考和进行语言实践, 让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永不满足、不停息地钻研和探索精神, 就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促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统一发展。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本文致力于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 促进思维发展, 养成思维习惯, 培养思维能力, 并通过实施任务型探究学习模式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延伸到课堂之外。

关键词:促进思维发展,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全英教学,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011

[2]龚亚夫.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等级标准, 2011

[3]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思维方式,自学,学习方式

对于刚从初中毕业升入“3+4”班级的学生而言,如何适应像大学一样的职业教育生活,是关乎一个学生能否成才的重要问题。而在这个阶段中,老师的引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生活上的调节,这是谁也教授不了的,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本文从学生自学方面着手,分析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探讨改造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职校学生自学,早日成为合格的创新人才。

一、职高学生的思维方式

“3+4”教育,是指在职业高中完成三年职业教育后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的一种机制。这是一种定项培养特殊人才的渠道,是许多学生进入大学的阶梯。它免去了高考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校考,但有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其中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思维上。首先,有些学生认为进入3+4这样的班级以后没有所谓的高考压力,对于学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绩一落千丈。其次,有的学生认为“我已经是大人了,不需要你的管束教育”,这种思想严重影响到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学生懈怠现有的学习,不能适应像大学一样的职高生活,因而不能转变初中时期对于教师的依赖,不会自主学习,这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此时的教育工作,并不是单一地教授课本知识,还应着重改变学生现有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促进自主学习。如何改变思维方式呢?首先,给予学生学习的压力,将“得过且过”的思维改为“必须做”,严格要求学生达到教学标准。其次,建立一种竞争的机制,通过班级与班级的竞争,学生与学生的竞争,给予学生们心理上的暗示,使学生奋发图强。然后,让学生正确树立“长大”的观念,让学生们明白,长大不是可以不听从家长老师的教诲,而是理性地听取意见,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最后,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理想目标,鼓励他们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自学的重要性

“自学”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如下:没有教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自学、自觉自学的学生不是很多。对于刚刚进入职业高中的初中生而言,在适应校园环境之后,才可以逐渐进入一个高效的学习阶段。而进入这一阶段之后,部分学生成绩开始下滑,造成了许多家长的不理解。很多家长甚至怀疑:到底是孩子不努力学习,还是老师教学态度差?其实,这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初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首先,上初中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较低,思想单纯,对于老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再加上本身所学的知识点比较浅显易懂,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孩子可以拿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分数。而上到高中之后,这样的学习模式却行不通。其次,高中教师教授的知识已经从浅显易懂转变为较难或是复杂,这需要学生在课后有较长的自主学习时间,并用心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所不能教授的东西,完全需要学生自力更生,因而自学在此显得尤为重要。自学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学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学习形式。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任何时期总是在工作中学习为主,因此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技能。”学生通过自觉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往往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整个学习效率。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的学生,能使自己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如果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自学活动,还可以在自学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特殊才能,如音乐才能、绘画才能、写作才能等,以补偿学校学习的不足。

三、自学的困难

(1)面对学习资源的困惑。进入职业高中后的自主学习初级阶段,许多学生刚刚开始就落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面对比初中翻倍的学习资源,漫天飞舞的各类教辅书,他们盲目选择,常常忽视了到底什么书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这一基本信条,导致读了许多书,花了大把时间,却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引导,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2)面对寂寞时的坚韧。古人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此句话正是对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自学中,没有了教师的陪伴,没有了同学的帮助,没有了家长的提醒,这完完全全是一条孤独的路,而且披满了荆棘。所以,要想顺利走完这条道路,需要每位同学具有坚强的意志,必须耐得住寂寞。

(3)面对方法时的摸索。学习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路,这就要求每一位同学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寻找到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也许前人留下了一些轨迹,但是要想达到目标,学习的方式方法还需要个人细细摸索。

四、结束语

促进学生新思维的诞生 篇9

在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来对待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怎样的学习环境?亟待我们去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创新, 要求我们去实施最有效的课堂教学。

首先, 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 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决定着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满堂灌、题海战术的课堂教学是绝对改变不了学生那种被动的接受式、机械性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 使学生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数学理解, 并通过相互合作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不要就是为了考试而教, 更不能考什么而教什么。众所周知, 教师的教不是根本的目的, 而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 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 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 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 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 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教学中, 要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多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并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数学趣味性问题供学生课内外思考。

其次,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情境, 有助于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的顺序性。

例如:角的概念教学中, 我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学生所熟悉的, 很贴近他们生活的实物、图片, 如棱锥相交的两条棱, 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将圆规的两只脚张开, 桌子相邻的两条边线等等, 这些所给我们的形象———就是角, 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些直观的模型中去理解、概括出角的概念的重要特征, 再用自己的语言给角以静态的或动态的两种描述方法给出描述。改变原来那种单纯的老师教学生记忆的做法, 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就在我们的身边, 数学是生活中所熟悉的有用的东西, 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又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 充分注意方程的现实背景,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创设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它们。如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利息、利润的计算问题, 选择怎样购买能省钱等典型的问题, 启发学生如何按照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设未知数, 用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体验建立刻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思想, 以及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和解方程中的程序化思想。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方程来自实际、数学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用, 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以及学习之后, 能不断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可以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增强从数学的角度审视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 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情感, 激发学生志向学好数学的愿望。

第三、重视结构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改革应十分重视“结构课程论”。他说:“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学科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从目前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 学科知识强调结构是现代科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因此, 数学教学中, 必须重视知识的基本结构, 对概念的确立反复进行强化,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规律的基础上,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只有这样, 学生的理性思维才能做到有基础, 有理有据。

第四、结合整理性思维、使发散思维与整理性思维和谐发展。

上一篇:智能网业务下一篇:会计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