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问起来(共12篇)
让学生问起来 篇1
古人云:“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大疑则大进, 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无不强调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为此, 我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既不爱提问, 也不敢提问, 更不会提问, 这引起我深深的思考。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益处。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 教师应如何促使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能力呢?
一、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 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 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下发现并提出问题,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重要的部分。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 是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 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 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 教师在教学“七巧板”时, 出示一幅七巧板图后, 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幅七巧板图, 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 提出了以下问题: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每一种图形各有几个?几号和几号一样大?用它们能拼成什么样的图形?用它们又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漂亮图案?……尽管一节课的时间无法一一完成这些问题的解决任务, 但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积极思考提出来的, 此时, 他们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引导学生找到自身潜能中的“挖掘点”, 使他们不盲从、不唯书、不唯师, 敢于问老师。
二、让学生善于提问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 在新知探索中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因为, 好的问题能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所以, 在新知探究中, 教师要善于提供质疑的机会, 使学生在思索中提问, 在提问中思索。借用阅读教材让学生自主提问,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效途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 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 每堂数学课都要抓住它的重、难点, 学习的成效如何主要看学生能否围绕重、难点展开思维, 数学教材的知识是静态的、凝练的, 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动态内涵。学生若能透过平凡的数学字眼在重点处质疑, 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
例如,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 老师课前在黑板上写出三个数“3、30、300” 并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全体学生注意力一下集中到黑板上, 学生积极地思考后自我发问, 这三个数怎么会相等?哪只有在这三个数的后面添上不同单位, 是吗?如:3 米=30 分米=300 厘米, 3 元=30 角=300 分……老师肯定后又要求学生这三个数的后面添上同一个单位?有的学生很快提出将这三个整数化成小数, 即3 米=3.0 米=3.00 米……看着等式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 老师为什么小数点后面添上零而不改变原数大小?)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自主从书上找答案。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来理解这一性质。学生通过看书后提出疑问:“书中讲的是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与小数点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两种表述用词有别, 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哪种说法更准确?”这个问题引起大家的议论。最后统一了认识, 书上的说法更准确, 从而加深了对小数性质的理解。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
三、让学生乐于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学生勤学好问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多加采用鼓励性评价,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学生就会乐于提问, 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乐于提问。正如《数学课程标准版 (2011年版) 》所倡导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从中享受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的过程。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完“乘法口诀9”后, 出示一道题:8+8+8+8+8+5= ?让学生大胆提问。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如下, 算式都一一板书出来, 并及时给予评价。① 8×5+5 (按乘法意义算, 一般) ;② 8×6-3 (把5 看作8-3, 已含有创造成分) ;③ 9×5 (把5 分成5 个1, 分别配对给5 个8, 对信息进行重新加上、改造, 创造性思维成分大) ;④ 5×6+3×5 (有创新意识, 但不如③简洁、快速) 。接着, 这位教师特别表扬了提出第三种方法的同学, 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立法。这是一种导向, 在学生心中引发出百舸争流的追求创新的心理需求, 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问题的提出。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提出问题并探寻以数学策略来解决问题。可见把“问题解决”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 其思想精髓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解决”就是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 让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去分析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他们体验、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让学生问起来 篇2
你在课堂上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坐在教室里的一个个孩子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幼小,却也不安分地沉默。手不停地动,脚不停地动,身子不停地动,就是嘴巴不会围绕课堂去动,学生不动口,就说明了没有去思维,或者思维了也不敢表达。这样又怎么去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呢?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去调动学生的思维,学会思考,学会发问呢?
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一些工作:
一、让学生对自己有自信
要使学生提出问题,首先要让他愿意质疑、敢于质疑。但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有了问题却不愿提出来的现象十分普遍。从来没有向老师提出过问题的占很大一部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怕说错了被同学们讥笑,还有一些学生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以此来看,学生有问题不向老师主动提出的原因,除了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害羞心理,怕同学讥笑,怕老师说笨。总之,就是缺少提出问题的信心。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平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维护课堂秩序,我们大多数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幼稚、肤浅甚至是错误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博大的宽容心,少不了厌烦甚至是批评,这就是学生不敢提问的一个很大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对学生的疑惑更多的给予关怀和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问,我尝试着做了:
1.当学生提出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的时候,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的行为。
2.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结结巴巴时,我也会要尊重他,让他把话说完,并认真的解答他的问题。
3.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再熟悉不过的的问题时,也要给他机会,训练他的胆量。
4.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悖于常理的时候,也要给他机会,让他说出自己这样问的理由,给他畅游思维的空间。更加要阻止因为他的不合常理带来的负面议论。
教师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的意义,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身份,和孩子们融合在一起,学生会觉得老师离自己很近,也少了隔阂,少了畏惧感。
二、给学生制造提问的机会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给学生制造提问的机会。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
例如我在教学《灰姑娘》要求学生预习时,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让文本中所拥有的情感直接深达他们的心灵,再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提出有个性色彩的问题,并记在卡片上,我再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融入其间,其乐融融。学生什么问题还不敢问呢?
课堂小结有个学生居然说:我觉得灰姑娘有点拜金。确实灰姑娘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有拜金之嫌。
2.利用课堂讨论,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间提问题,常常不讲究提问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让学生上讲台,促使学生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提的问题更多,效果更好。学生要当好“老师”,学生就必须钻研教材,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以防被其他学生的问题难住;而其他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更积极,都想把这位“老师”难住,看“老师”的反应。这样,学生的顾虑少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了,提的问题也就多了。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问起来 篇3
在这种“满堂问”式的课堂上,课堂提问成为教师的特权,而学生却提不出任何自己的问题,学生缺少主动、深度思考,课堂了无生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热情,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语文课上问起来?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策略。
一、让学生敢问
1.多一些爱心,鼓励学生提问。一堂课题为《木兰诗》的公开课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难道花木兰不洗脚吗?”尽管问题引起哄堂大笑,但老师却表现出了对孩子足够的尊重:“你为什么能想出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说:“古代中国妇女都要裹小脚,木兰洗脚时不就露馅了吗?”老师说:“对呀,问得有理。可是……那时候中国妇女就开始裹小脚了吗?妇女裹小脚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老师也不知道答案,于是建议大家回去查资料。学生有时确实会提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看似好笑,却能引发深层思考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多一些爱心和宽容。爱心产生尊重,尊重源自爱心,你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学生才可能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2.多一些“狠心”,逼着学生提问。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的“逼”。有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很不习惯,也不愿发言。这就需要告诉告诉学生:“一般不懂的地方才需要学,而不懂的地方就叫问题,既然你们没问题,可见就懂了,我也就没必要讲了!”这种“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威胁”,让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课堂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老师“讲”,而是自己“问”。经过这样一逼,学生就能逐步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会越来越多。
3.多一些“疑心”,推动学生提问。作为老师,应该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能垄断真理。一位老师在总结一只鸟奋不顾身保护自己的雏鸟的故事时说:“它体现了伟大的母爱。”一学生当时就质疑:“何以见得这只鸟是母的?”经商议他们把“母爱”改为“亲情”。学生敢于质疑老师给定的答案是好事,老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在你的引领之下,多质疑,多发问,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让学生善问
中学生由于知识程度、视野广度、思维深度等所限,起初对教材的把握和领会会有局限,所提出的问题会显得浅表。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要积极地充当引领者,采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渐渐地体会到提出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就是一种成功与超越。
1.给足研读时间。评价一堂语文课有没有“语文味”,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没有紧扣住文本,有没有让学生深入文本,这也是语文的独特性决定的。学生没有对文本的深入阅读,细细品味,他们的问题从哪里来?哪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呢?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一定要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品读文本,这是让学生提出有质量问题的前提。
2.引领思考方向。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指向往往是乱的,没有多少头绪,这其实也影响了他们提出问题的质量。各种类型的课文由于文体、内容、主题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针对学生差异和文本差异,我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思考模型,比如拿到一篇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先发出“四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寻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轻易地捕捉到有质量的问题。
3.创设讨论情境。有时学生不愿意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跟我们教师不能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采取小组合作模式,为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创设有利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越来越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
4.引发多元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照和理解同样的字词句章,从而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如教《爱莲说》,可引导学生多角度评析课文,自由发表与作者不同的看法。有学生赞美“藕”,埋头污泥中默默支撑着莲花,是无名英雄;有学生批判“莲花”高高在上,孤芳自赏,忘了自己的根;更有学生赞美“污泥”,提供肥料,养活莲花,遭人误解,却毫无怨言。这样多角度的评析,能引发学生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
让学生问起来 篇4
我国的教育, 长期以来都是受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教学中往往忽视发掘学生潜能, 从而压抑儿童好问的天性, 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在课堂上无法形成提问题的气氛。这是因为:
1.小学生由于他们年龄的特点, 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语言、操作等活动产生自我否定意识, 造成自认为根本提不出问题的自卑心理。
2.在提问题时, 他们又顾虑重重, 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合老师的口味而挨批评、指责, 或者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遭同学嘲笑。
3.由于过去老师包办过多, 因而学生产生了等待老师讲解的依赖心里, 懒于提问题。
这些使得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 怎样帮助学生解决以上的心理障碍呢?
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1.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具体提出各个不同的要求。如胆小怕事的学生, 可允许他们个别提问, 或在小组提问;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则可让他们书面提问等。
2.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协调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师要尊重的学生的性格与人格, 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在彼此的交往中, 对有心理障碍的同学, 要善于用微笑点头或注视等方式予以鼓励, 或“王顾左右而言它”让他们的思维轻松片刻,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积极地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 乐于提出问题, 这是需要诱导而不能操之过急。
3.增强学生的意志,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教材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和独立发现的能力, 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自觉地学, 主动地问的状态中。
4.目的明确, 计划周详, 举行以小组为单位提问质疑活动。以轻松、活泼的气氛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形成大胆质疑氛围, 养成提问的习惯。
三、指点途径, 引导好问
问, 可以开启人的思维。例如在学习课文《称象》时, 在上课伊始, 老师就布下疑阵:一头大象有几千斤重, 古时候没有称大象的称, 要称出大象的重量, 很不容易。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同学们面露难色, 陷入沉默。这时教师把握时机, 继续引疑:七岁的曹冲能称出大象的重量。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称的吗?答案就在课本中。课堂里顿时热闹起来……
在平时鼓励学生问, 由浅入深。学生不仅敢问, 还能善问。当然关键是教师的引导。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同学们的提问是漫无边际的, 随意性大, 甚至局限于词语的意义。对此教师应耐心倾听, 有针对性的引导, 进一步对所提问题进行比较、归类。时刻通过教学中各个生动环节创造质疑问难的契机, 指点发问的途径, 提示发问的方法。
当学生的质疑气氛一旦形成, 思路一旦打开, 具有思维价值的质疑也就会砰然而出, 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在质疑中提高了。
四、创设情境, 刺激敢问
学生思维的开启, 需要适当的刺激和诱因, 各种刺激和诱因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疑问引起的思维。质疑是思维的导索, 是学习的内驱力,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化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 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质疑的兴趣, 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 由好奇引发需要, 自觉地在学中问, 在问中学。例如在学习课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会由趣生思, 因思生疑, 由疑生问。这时, 教师抓紧时机提出:同学们看到这些不同的景象你们心里是怎样想的?那铺天盖地而来的洪水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过去很少发生这种泥沙俱下的山洪呢?顷刻间, 同学们会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 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有的学生直接说“老师, 为什么环境会被破坏成这样?”“为什么政府不出面制止?为什么大家的干预无济于事?为什么……”学生能提出问题, 并且积极地主动敢于提问题, 这一现象就在于教师事先用心筹划, 对问题情境的精心创设。
五、精心设计, 引导乐问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设计要有思维训练的价值。精心的问题设计不仅能把学生思维、注意力带入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 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也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随时调控教学过程, 以便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快乐的掌握知识。
(一) 问题要有激励性。
提问是激发学生认真求索的动力和关键。因此设计有激励性的问题, 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激情, 带着一种欲望去探索发现, 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机遇。如在执教《詹天佑》一文时,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人’字形设计是科学的, 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同学们想的办法多, 在经过合作讨论, 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事实证明:课堂中采用激励式提问, 给学生营造了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的气氛, 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二) 问题要有发散性。
这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 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设想几种可能性。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发散点:乌鸦真聪明, 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而我们小学生更聪明, 大家动脑筋想想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呢?这样一问,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全班同学纷纷发言, 想出了一系列办法。这样一来开拓了学生的思想领域。他们学起课文来就兴趣盎然了。
(三) 问题要有创新。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儿童, 一定愿意积极进行实验和探索, 从而促进智能发展, 产生无限创新的欲望。”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 学生就会感到无拘无束, 思维也就非常流畅, 于是便会有创新的见解出现。例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 教师先创设交流情景, 然后问:同学们, 你们谁能把曹冲称象的办法改一改?不用石头行吗?这一问, 顿时引起同学们很大的兴趣, 收到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在设计问题时, 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多读多思, 以达到对问题的透彻理解。
六、以生为主, 鼓励善问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 学生能提出问题, 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学生的提问往往比教师的提问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和机会, 让学生开动脑筋善于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一) 要积极鼓励学生“敢问”。
鼓励学生质疑, 有疑才有问, 有问才有思,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培养就从提问开始。
(二) 要引导学生“会问”。
教师要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为学生创造各种提问的条件;让学生知道提问应该问什么。具体说来有如下内容:
(1) 问疑点, 创设环境。
(2) 问重点, 启发思考。
(3) 问难点, 理解知识。
(4) 问反馈, 突出依据。
(5) 问结尾, 画龙点睛。
(三) 要帮助学生“解问”。
对于学生任何一个问题, 甚至是最肤浅的问题, 教师都要认真对待, 或启发本人思考, 或引导其他同学帮助回答, 或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在教学中, 课堂上提问是一种师生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质疑, 大胆探索。会发现问题并能去解决问题。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问起来 篇5
浙江湖州师范学院积极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深化了实施“最适教育”、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认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才为主线开展“最适教育”。“最适教育”就是从学校自身定位出发,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努力培养社会欢迎的各类人才;就是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提升;就是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校地共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协同式师资培养模式,通过拜师学教、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4年一贯的实践教学设计,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地方高校开展“最适教育”其实困难不少。与老牌大学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生源、办学条件上处于劣势,而且短时期内很难有较大改变。但地方院校生于地方、长于地方,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校地共育”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最大的切合度,为“个性化人
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资源。
“今年全班47名同学,有34名考上了公办教师和研究生。校地共育的培养方案改革和学院强化师范技能训练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理学院2011年毕业班班主任交流会上,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届毕业班班主任刘东老师高兴地介绍着该班的就业情况。教师教育学院和理学院采用“校地共育”的协同式师资培养模式,通过拜师学教、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4年一贯的实践教学设计,构建“角色体验提前化”、“技能训练全程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校地共育是湖州师院的优良传统。医学院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医疗卫生单位的紧密合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参与质量管理,共同参与招生就业,建立起“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在省政府的规划下,学校成为浙江省定向农村社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为促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商学院加大国际经贸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通过嵌入式、订单式、分段式、校地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学校与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协议,企业在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新生中选拔成立“香飘飘”营销班,资助班级学生完成学业,与学生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全程参与大学4年的培养和管理,为学生提供大量见习、实习机会,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岗位等。
“你们学院的毕业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到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优势和发展潜力就显示出来了,前几届好几个毕业生在本公司表现出色!希望以后贵学院多推荐毕业生到我们公司来工作。”湖州爱慕公司来学院招聘实习生时说。
制定“成才路线图” 细化人才培养途径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规律,进行成才向导,细化人才培养途径,制定各个专业成才路线图,让学生找准坐标、明确定位,选择合理路径,实现自身的成长成才。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综合素质进行分阶段个性化合理安排,教师指导每位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学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大学生成才路线图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用目标导向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素质提高在大学4年个性化合理安排,在培养内容个性化与成才途径多样化之间架起一个个引导的坐
标,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成才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一名学生从入学开始,根据自己的基础、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的学习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自己大学4年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要求,知道自己在这条路线中每一阶段学什么及怎么学。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成才路线图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坐标,知道自己在专业学习路线中当前所处的位置,要怎样学习。最后从出口出来时,就知道能将自己打造成什么样的人才,走向社会后能适应什么样的工作。
于德志,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竞赛成绩都是年级中的佼佼者。“一开始看到大学生成才路线图,自己也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现在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口’,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我的指导老师。”在计算机系王智群老师的指导下,他两次参加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并和队友获得铜牌。课余,他爱好做网页,自己开发了一个选课系统,喜欢学习不同的软件,喜欢帮助同学维修电脑,“碰到难题我都是自己上网寻找解决方法的。”这样的学习习惯同样得益于他的专业优势。如今的他正奋斗在通往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深造之路上。
服务学生成才 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完善对教师的三个维度评价,强调教学、科研和学生思想政治工
作三方面职责
实施“最适教育”,实现学生的最佳发展,必须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学校继续完善对教师的3个维度评价,强调教学、科研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3个方面,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职责。
“在复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郭玉华老师。她帮我分析知识点,为我解不会做的题。至今我还无法忘记那个下雨天,跟她约好课后见面。在31幢楼下等到她的时候,她刚从去接女儿的途中半路折回,因为她突然想到我还在等她。看着被大雨淋湿的她,心里非常感动。这是对我莫大的鼓舞。”今年考取浙江师范大学的材料化学专业,徐静怡同学激动地回忆起考研期间的感人场面。
教学改革要让“学生忙起来,老师导起来”。2004年,学校取消了延用多年的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打分排名的做法,建立在学生成绩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记实、申报与评审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激励新机制,把成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设了突出学生个性化成才的如学习特别奖、技能奖、科技奖、创新奖、文体活动奖等的单项奖学金,把学生奖励经费的85%集中在对学生的专业成才和个性发展的奖励上。2010年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完善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质量监控体系,多元
化的评估指标引导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科学的评学制度保障学生个性化成长。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推进自主型、探究型学习,改革教学内容,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采用自主和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最适教育”,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教风学风进一步优化,学校成为省高校首批全国文明单位。随着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深入,学校中涌现出了一批个性色彩鲜明的学生。如“4年学习获得两个本科文凭、取得高级程序员资格、考上同济大学研究生的学习标兵范筱洁”,《湖州日报》专题报道“23岁小伙创业半年赚回数十万”的创业标兵郑友赞,浙江省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高可清,2009年“浙江骄傲”年度人物、优秀校友陈芬芳,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韩扬文,浙江省“两项计划”优秀志愿者王超、金旺盛、蒋兴波、金青青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专业发展、潜能激发、兴趣培养、特长发挥、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升学深造、服务社会等多个方面或崭露头角或大显身手,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当代大学面向社会实现个性发展与自主发展的良好风貌。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起来 篇6
一、导入“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创设情境”,“叙述故事”、“利用矛盾”、“设置悬念”、“引用名句”、“巧用道具”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早进入积极思维状态。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新知识的引入要“活”。如:我在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追及问题”时,用班里学生的名字举出这样一个例子:我派王超同学到县城商店去买奖品,王超骑自行车以12千米/时的速度前往。在出发了5分钟时,我忽然想起了王超没有带钱,立即派张达同学骑自行车以15千米/时的速度追王超同学,半路上张达同学给自行车打气又误了3分钟,问张达同学出发到追上王超同学共用了多长时间?虽然此题和以往的题没有多大变化,但把以往题中的“甲同学”“乙同学”换成了班上同学的名字,这就使同学们有了一种亲切感,问题一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同学也有了精神,积极思考,参加了讨论,随着问题的提出开展,我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而且进行了多种变式训练,学生们达标率很高。这种从学生熟知的人和现实问题出发,引入教学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利于使学生自然的获得教学知识和技能。
二、形式“活”
所谓形式“活”并不是追求课堂的热闹,而是指方法多样化,手段现代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强调“恰当”二字,即用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用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用在学生思维的困惑与转折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观,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并保持良好的记忆,促进积极思考。如:我在课堂教学时,经常采用分组竞赛法,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用投影仪教学时,有时让学生自己制片,这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做巩固练习时,我还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小老师”面对那些“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生,让他们协助老师巡视其他学生,这不仅使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还养成了同学们互帮互学的良好风尚。
三、气氛“活”
所谓气氛“活”就是要营造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生氛围。课堂教学中,和谐的氛围是达到良好情绪状态的必要条件。学生置身于其中,才不會感到紧张,沉闷。教师主讲,单向传输“填鸭式”的教学是造成课堂氛围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活动起来,真正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去想,去说,去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在愉悦中获得知识,无形的精神压力也就减轻了。如:我在讲“空间里的平行关系”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壁、顶棚、地面。找出哪些“交线”与“面”平行,那些“面”与哪些“面”平行。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各抒己见。就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也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到同学们这样踊跃,我又大胆地进行提问:“为什么说他们平行呢?”问题一提出,教室内鸦雀无声,转瞬又热闹起来,众说纷纭……这不仅学习了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以后立体几何中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作了铺垫。这种学习氛围,使学生不但可以轻松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主动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活”
所谓思维“活”就是指学生的见解要有创新度。在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步入创造的良性循环,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提倡学生在课堂上敢疑、敢问、敢于探索。即使某些很可笑,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我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质疑的勇气,培养他们勇于发现的精神。学贵有思,思贵有疑。没有探索的发问,就没有疑惑的目光,也没有对疑问的回应和解释后的喜悦。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探究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加大难度,设置困境。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以增长学生的智慧。”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单形式ax+b=0时,强调系数“a”不能为0,有一位同学问:为什么系数a不能为零?有的同学回答:“当系数为0时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了。”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再提问:加入a≠0时,方程的解是X=b/a有唯一的解。假如a为0时,又有什么结论呢?这时学生陷入了思考,很快就有了惊人的答案。就这样,我经常鼓励学生,要对创造性活动充满热情,要喜欢出新点子,有新创意。
让学生问起来 篇7
一、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创业原则的思考
我们认为, 职业学校学生创业必须紧密结合学校资源禀赋, 坚持立足专业、强化技能基础、注重规范引导、推进理实一体。
1.坚持立足专业
职业学校的创业实践不能脱离专业, 漫无目标, 任由学生盲目进行。必须从具体专业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 进行不同内容的创业实践。任何一所学校, 其专业的技术基础相对于创业而言都存有难易之别。有些专业属于操作层面, 便于创业;有些专业属于理论层面, 创业不太容易。在教育引导时, 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便于创业的专业, 教育引导时要注意发挥专业平台对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作用, 使创业建立在能感觉到的心理平台基础上, 增加亲切感, 缩短学生接受创业的心理距离, 减少因不熟悉而可能多付出的成本。同时能使学生创业实践成为深化专业教育的重要抓手, 避免学生因创另类专业成功而对自己所习的专业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对于某些很难进行创业的专业, 也不能简单地选择几个项目让学生去碰运气。应注意在原有专业基础上进行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拓展和升华他们原有的专业基础。这样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平台上、领域里进行创业思考, 能较好地培养所有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 拓宽专业教育的广度, 延伸专业教育的深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坚持强化技能
职业学校学生创业实践的重点, 是单纯以“经营”为重点, 还是单纯以“操作”为重点?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以“经营”为创业园的重点, 是许多职业学校创业实践的习惯做法。虽然学会经营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来说是重要的, 但普遍推广存有很多弊端。职业学校的创业实践不能简单地变成开商店、卖东西。从可持续发展来看, 职业学校的创业实践不能离开自己的技术基础, 理想的选择是“强化技能, 虚实并举”, 在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学习经营, 在培植经营能力的同时, 强化专业技能。
紧密结合学生技能基础进行创业实践, 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 使他们感到学习技能大有用武之地, 从而坚定他们学习技能的信心, 强化他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3.坚持规范引导
建立学生创业园目的之一就是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植他们的创业能力的同时, 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会规范运作、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为此, 学生创业公司进入创业园, 必须强化对学生创业行为的引导和指导, 让他们能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组建公司、经营公司、运作公司。否则, 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创业的成本, 而且会偏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初衷, 甚至会演变成为追求蝇头小利的功利行为, 埋下将来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的祸根。
进入学生创业园的学生创业公司, 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规范指导。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 从创业理念上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选择创业项目, 指导学生做好市场调研和论证等前期工作;依据专业特色和自身特点制定创业计划书, 包括公司名称、标识、宗旨、目标、规章制度、财务制度、组织结构等内容。组织相关专家模拟工商局、税务局、质量监督局和消费者协会等部门, 对学生创业公司提交的各类商业文件, 进行审核、登记、发证、挂证经营。
4.坚持理实一体
要坚持理实一体化原则, 建立学生创业实践载体。课堂教学是学习, 榜样示范也是学习, 实际演练更是学习。学校必须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双管齐下, 加强创业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专家辅导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的通识教育, 还要提供一定的创业场所让学生去进行创业体验, 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机会, 同时, 努力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投身创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业、学会创业。
二、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创业路径的思考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创业基本原则, 谋划学生创业实践有以下几条基本路径:
(一) 开辟校内学生创业园
创业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只有靠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学会。为此, 要想取得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必须为学生提供实战舞台。学校内创设学生创业园、学生创意生活园, 帮助解决学生创业公司运营成本中最大的一笔投入———房租;同时适当给予创业学生资金帮助, 解决一些桌、椅等办公设备, 减轻学生创业公司开办时的资金压力。
为了使创业公司进入创业园顺利运营, 学校成立创业园领导小组, 制定详细的学生创业公司入园规则, 引导各创业项目良性运作, 定期对进园的各创业公司进行评估。凡不按规则运作, 出现经营不善, 学校就收回经营权, 转租其他项目, 模拟市场规则优胜劣汰。举办项目申报听证会, 学生创业公司主要负责人汇报创业项目计划书, 就市场调研、经营范围、经营风险和规章制度等进行答辩, 打分筛选。引进竞争机制, 对进入创业园的创业项目进行招投标。最后经过学校创业园领导工作小组审核后立项, 取得资质后入驻创业园。
(二) 营造浓郁创业文化氛围
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 可以激发学生创业向往和创业激情, 使更多学生形成创业冲动, 生发创业理想。我校在学生教室、实训中心、学生创业园等各地充分展示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和创业文化, 通过图片文字、实物模型、大型标语、音像资料等, 宣传大师、名师及优秀学生创业典型, 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注重专业历史的追溯和未来的展望, 辐射专业文化, 使学生感悟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的真谛。同时, 开辟系列的文化活动, 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业, 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创业。
我们还开办创业网站, 建立创业社团, 成立创业沙龙, 开设创业系列讲座, 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现身说法”, 向学生“零距离”面授。让他们用自身艰苦创业的经历、业绩、体验教育学生, 开启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 学习创业方法, 激发内在潜能, 使创业不再高不可攀、让人生畏, 使他们感受到创业成功者就在他们的身边。聘请劳动部门、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创业有何优惠和扶持政策”、“如何申请营业执照”、“如何纳税”、“如何申请贷款”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 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三) 开发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要把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将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体系, 形成从培养目标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活动等诸方面全面融合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逐步构建学科课程、实训课程、活动课程的创业课程结构。
根据学生创业实践需要编写创业校本教材。例如:《如何创办小吃店》、《如何创办美容美发店》、《如何创办水果店》、《如何创办婚庆公司》、《如何创办小型超市》、《如何创办学生小饭堂》、《如何创办农家乐饭店》、《如何创办小旅馆》、《如何创办面点店》、《如何创办茶社》、《如何创办面条店》、《我是家政服务能手》、《我是餐饮服务能手》、《我是美容美发能手》、《餐饮老板成功经验谈》等。
开设与创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增设“创业社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选修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 激发创业意识, 推动创业实践。
(四) 强化学生企业的造血功能
要把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氛围, 必要时还要积极帮助, 扶上马, 送一程, 强化学生创业公司的造血功能。
设立学生创业基金, 帮助一些学生将好的创意变成创业现实。对于市场前景好, 创业计划周密, 可行性大的创业项目, 由学生向学校创业基金会提出书面申请, 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 由学校创业基金会帮助其投入资金。
加大创业学生培训力度, 学校专门安排创业孵化班, 采用活动、过程、情境、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参观、走访、讲授、实训等形式进行心理学、广告创意、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训, 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创业公司与社会企业取得联系, 获得社会资源, 增加企业运作的感性认识, 使公司能够做到市场化运作。
建立完善创业评价机制, 从市场调研、项目立项、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经营质态、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同时, 完善学分制方案, 增设创业学分。积极创造条件, 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全力构建对外全面拓展开放、内部脉络协调, 服务多样化、业务立体式的学生创业的平台。
三、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意义的思考
职业学校的学生边学习, 边实践, 边创业, 亲历创业的艰辛历程, 品尝创业的成功喜悦, 提高了学生自尊心、自信心, 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动”起来了, “活”起来了, “笑”起来了;学生创业实践也让教师“动”起来了, “活”起来了, “笑”起来了。
(一) 创业, 让学生“动”起来了, “活”起来了, “笑”起来了
学生是创业教育的主体, 是创业的亲身体验者, 也是创业的最大收益者。学生主动参与创业课程, 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在与市场的博弈中, 学生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团队意识、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成本意识等大大增强, 为了能创业, 学生动足脑筋, 真正“动”起来了;为了创业能成功, 学生千方百计、千辛万苦, 真正“活”起来了;经过自己努力取得创业成功, 青春的笑意写在脸上, 学生发自内心地真正“笑”起来了。
创业, 使学生创新意识大大增强。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创业的潜质, 问题的关键是要去开发, 使学生的创业激情点燃。而创业本质上是一种创新, 是一种发展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新之地, 天天是创新之时, 人人是创新之人”。创业实践的需要, 会使学生做有心人, 发现新信息、组建新团队、寻找新方法、开拓新市场, 搭建新平台。学生在校内创业园尝试创业之后, 会跃跃欲试租赁社会企业, 创办实体, 做真正的小老板。
创业, 使学生综合素质大为提高。学生创业要学会策划、进货、营销、谈判、财务、市场调查、商业计划书等方面的内容, 创业甚至还会涉及到营销心理学、现代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观和创造价值观。因为创业需要, 学生会带着问题去学习, 真正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边学习一边思考,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创业也会使学生的社交能力、业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都大为提高, 特别是结合专业技能的创业公司, 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创业还培养了学生诚信意识, 激发学生诚信经商, 诚实做人。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职业教育时告诫我们职校生要学会生存, 毫无疑问, 职校生创业不仅为自己创造生存空间, 还为他人创造就业和生存的机会。
创业, 使学生市场意识极大增强。江苏省教育厅职社处处长马斌经常讲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中职生, 何以知道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影响, 就是因为他创立了一个绿色资源公司, 进行学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公司中有一个项目是回收学生水瓶, 原来一个水瓶是一角, 危机一来一开始是八分, 后来连一分钱也卖不出去了, 没人收购了, 因为许多收购公司倒闭了。学生从这个事件中认识到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于自己的影响是多么大, 反过来他去找老师、找书本寻求答案, 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何时能走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中如何规避公司风险?这当然要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金融危机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创业, 使学生市场意识极大增强, 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二) 创业, 让教师也“动”起来了, “活”起来了, “笑”起来了
学生创业, 老师做指导, 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的前提是老师先要动起来, 活起来, 学生笑起来了, 老师才能笑得起来。在与学生共同创业实践中, 老师也有许多启示:
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老师指导学生创业, 不可能沿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 必须取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 在工作目标的导向下, 创设创业情景。这就颠复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合作、辩论演讲、实地考察、模样示范, 学生富有激情地参与,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脑子动起来, 活起来, 转起来, 所有这一切, 总导演是老师。如果老师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前的模式, 要想让学生创业成功是很困难的。所以老师必须满怀激情革新教学模式, 满怀感情支持创业学生。
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创业实践开拓了教师的课改思路, 教师在创业教育时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手段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过程, 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 因为创业需要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更综合的素质,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追着老师讨教, 变“我要你学”为“我要学”。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的困难和问题, 老师也会更主动的学习和实践, 会加强和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所有这些, 使课程改革的目的得以实现。
促进专业教学的深化。理想的创业实践是立足专业, 强化技能。运用专业知识, 寻求机会进行创业, 在创业的过程中, 教师反思专业教学如何深化, 如何集教学、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创业创新为一体, 如何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动手能力, 如何发现新市场、发明新产品, 这一切, 既提高了教师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又促了进教师专业教学的深化。和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也大大促进了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20071024]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content_6938568.htm.
[2]江苏省职业学校创业行动计划.
[3]马斌.吹响青春的号角创业吧[J].科技创业, 2008 (1) .
[4]施淑, 孙建国, 张建.创业教育在江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王继平.建设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2007年9月27日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德育工作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篇8
一、创设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 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 一个含蓄的微笑, 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 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也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 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 个性得以张扬, 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 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 爱每一个学生, 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二、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 使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不是负担”, 这句话包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 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 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 就会产生不断前进, 渴求新知, 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 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 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使之处于激活状态, 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 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 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 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 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培养, 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 课堂效果不会太好。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 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 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 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给课堂注入生机。
四、创设平常、实在的课堂,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我们大多数教师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 当有人听课的时候, 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备课很辛苦、学生很兴奋, 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 就像演戏一样。但是, 大量的准备使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 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这样的课就谈不上一堂好课。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 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有自由的空间, 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做到, 哪怕是校长来了, 局长来了, 你都要旁若无人, 你是在为学生上课, 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 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这样的课, 平实的课即:平平常常, 实实在在的课。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十全十美的课做秀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也没什么, 因为它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 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 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 然后作大量的准备, 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所以一堂课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真实的课, 要是没有实际的价值, 就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五、创设成功、高效的课堂,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成长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一堂课下来, 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 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 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 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 大家都有事情干, 通过教学, 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 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 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成长”, 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 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 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 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 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 当我们把爱洒向学生时, 特别是好学生时, 不要忘了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关注的对象“弱者”, 应该说教师的关注不仅是关注孩子的现在, 更是关注孩子的明天, 孩子的未来。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 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 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 设计不同的问题, 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 有所提高。一堂课下来, 无论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 都要有所收益, 这样的一堂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
六、创设掌握技能的课堂, 教会学生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于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 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可见, 学法指导是“授学以渔”, 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那些不懂学习方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主张, 要教会儿童学习, 能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学习方法。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叶圣陶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因此, 教法中渗透学法, 教会学生学习, 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总跟在学生的身后去指导学生, 所以教给学生一种方法, 让学生终生都能受益。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作业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篇9
关键词:作业设计,童趣性,生活性,层次性,探究性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 如何有效布置作业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 当前有些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缺乏有效性, 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结构不合理:形式单调, 缺乏创新,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目标不明确:没有层次性, 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3) 缺乏应用:书面作业是唯一形式, 脱离生活实际,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那么, 如何有效地布置英语作业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作业要富有童趣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The best motive is the student to the material which studies has the intrinsic interest.”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富有兴趣的作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 应让它多一些童趣、少一点枯燥。趣味性体现在内容的活泼, 形式的多样, 真实的情境等方面。例如, 三年级学生在接触big, small, tall, short四个抽象形容词时, 显得比较费劲,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画一个monster, 并用这些词介绍自己创造的“怪物”——“big head, small eyes, very tall, very short…”, 看着有趣的图片, 听着夸张的描述, 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激活学生兴奋点的灵丹妙药。
二、作业要体现生活性
“生活即是教育”, 小学英语教材也体现了这一理念。因此, 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 在学习了She is a nice teacher后, 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同学或朋友, 用简单几句话描述其外貌和性格等特征。这样, 不仅增强了运用英语的真实性, 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密度, 也扩大了练习英语的机会。
三、作业要注重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个体差异, 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各类作业“自助餐”, 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例如, 在学习了学校功能室的名称后, 教师可设计三种作业:A.设计理想校园, 并进行描述;B.与同伴共同表演dialogue;C.听录音跟读对话, 并选择其中几句对话进行表演。这样,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巩固知识, 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作业要具有探究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 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去体验、去创造、去实践。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 由于缺乏语言环境, 所学知识无法最大限度地再现。因此, 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机会, 指导学生进行有明确目的地探究性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比如, 在学习了Halloween这个大家都不太熟悉的节日后, 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去查询万圣节的有关信息, 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五、作业要体现人文性
英语学科在布置作业时, 应综合其他学科及学生的年龄段等因素, 多方面考虑, 体现人文化。过多的作业量会产生负面甚至抑制的作用, 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阴影, 容易使学生对英语丧失兴趣。在日常教学中, 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知识转化为技能。而且作业内容应与当天的课堂教学紧密相连, 注意布置作业的质与量。这就需要教师加大备课的投入, 精心设计作业, 从内容到形式, 细致斟酌, 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反馈, 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作业要具有多元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请记住,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可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在布置小学英语作业时, 要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的开发。如学了go shopping后, 可以让学生到超市中去寻找英语的踪迹, 当学生们找到safe guard (舒肤佳) , 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等大量的英语信息时, 就从另一种渠道体验到了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乐趣。
让学生动起来,让物理课堂活起来 篇10
一、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动“心”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 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所以, 每节课我都要创设良好的情境, 吸引学生, 把学生引入这堂课中, 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起来。比如在最近上电学第一节课时, 我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 拉上窗帘, 忽然“停电”, 让学生认识到“电”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打开灯、电脑等电器, 让学生切身感受下电器的能量转化。
二、展示教师魅力, 让学生动“眼”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生活有观察的能力。比如, 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为什么天是蓝的?在教学中也布置一些观察作业, 如在引入“大气压”的概念时, 我事先准备好一个铝皮制的易拉罐, 在易拉罐中先灌入少量的水, 再用酒精灯给易拉罐加热, 待罐口出现白雾时, 用橡皮泥迅速堵住罐口, 撤去酒精灯, 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随着一阵“滋滋”的声音, 学生看到易拉罐被急速地压瘪了。这般惊奇的实验结果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学生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 当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时, 就会感到因观察而发现的无比乐趣。
三、提供民主教学环境, 让学生动“口”
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很多问题, 有的学生能够提出来, 但常常因为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要求而被忽视, 毫无疑问, 教师这样做无形中就扼杀了学生的提问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学生可能在学习压强时提出“为什么人坐在软沙发上比坐在硬板凳上感到舒服”等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挑战, 学生才会有所创新。
另外, 小组讨论也是训练学生动口的一种方式, 在课堂上组织各种类型的小组讨论, 可以调节学生情绪, 活跃课堂气氛。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 设计合理的讨论内容、形式, 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四、创造有利条件, 让学生动“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好多知识的得出依赖于实验, 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学习物理时, 老师最不愿看到的是学生死背书上的公式、定理、概念。如果能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这些知识, 就能大大减少学生要背、记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三种方式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手、眼、脑并用, 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例如, 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 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 则印象会更加深刻, 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 在教学“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实验时, 我设计成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采用启发式教学。首先设置情景:“如何利用桌上现有的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 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 并提示连接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学生利用器材自己探究进行连接电路的实验, 然后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以及各用电器间的关系不断地设置问题情景。结束学生实验后, 组织学生通过讨论, 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进行一些电路识别的专题练习, 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有的演示实验我也想办法让学生一个一个地亲自去做一下, 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预习课上, 我把器材拿到教室让他们分组去做, 老师在旁边观察,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有了预习课的基础, 展示课上主动做实验的学生增多了, 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合理提出问题, 让学生动“脑”
让学生动脑,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除以上方法外, 重要的是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围绕三维目标, 精心设计问题, 使学生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从而启发学生动脑。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的应用》一节内容时, 教师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把第一例题一步步解出来, 并归纳解题步骤;然后以第二例题为原形, 制成活动投影片, 不断变换其中某个条件, 进行训练;接着再搞一个学生编题、解题擂台赛……这样, 就可以使学生彻底掌握欧姆定律的计算了。
教学贵在引导, 妙在开窍, 只有让学生各个方面“动”起来, 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并且愿意掌握这门知识。让学生动起来, 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 是素质教育在课堂行动的具体体现。我相信“让学生动起来, 让物理课堂活起来”将是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它将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让学生问起来 篇11
“活用教材”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善于创造性地活用教材。怎样活用呢?教师可以拓展教材的外延,可以对教材进行加工,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地域实际舍去教材的部分内容,当然不是要随意更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即“是什么”——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为什么”——有了好朋友,自己的生活就充满了快乐,失去了好朋友,自己就会感到孤独和不安;“怎么做”——关心和帮助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这样就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走进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者要善于以自己的感召力达到使受教育者体验到应有的情感。”
一位优秀的《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他(她)应该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应该把情感作为教育艺术的生命,善于以温暖如春的教学氛围和以人性化为教育思想核心的人文精神,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幸福的精神源泉。教师要对学生施之以情感诱导,给予学生关怀、尊重、理解、宽容;要充满爱心,用亲切温暖的语言,饱含深情的目光,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要善于激“趣”、煽“情”、移“情”,以情动人、以行导人、以德育人。学生深思明理,教师随机渗透德育,巧妙引导学生怡然地在情感上实现理性的升华。
走近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生活的发展,源于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新课程所体现出的最大特点,也是有别于以往思品课单纯说教的地方。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中受到教育。
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堂延伸,才能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美的熏陶。如教学《网络世界》一课时,教师向学生发放调查表,指导学生通过日常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身边人的上网情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体验。教学中,学生交流了身边人开网络商店、上网购物、炒股等许多鲜活的生活内容,丰富了学生对网络作用的认识。
创造生活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课程的资源。学生的差异性为教师开发、利用和探究学生资源带来挑战和动力。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差异性当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去探求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珍惜学生资源的差异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情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虽然教师抛弃了课堂上演独角戏的做法,但一些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情色彩,不是善意地引导学生走出生活的迷茫,而是容不得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于是就简单粗暴地“一棒子打死”,由此出现了“千人一腔”的体验感受。但这种体验有多少真实性呢?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衍生的“错误”“偏激”看法当作生成点加以利用,其效果往往胜于课前的精心预设。
让学生问起来 篇12
一、寻找“动点”
1、创建轻松的氛围。
“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 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 如在探“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 我让学生自己决定在哪儿接种。有点同学缩手缩脚不敢动, 也不知道怎样接种。我走过去, 拿着他的手, 把指尖往培养皿里一按, 说:看, 他手上的细菌已经接种到目的地了。同学们哈哈大笑, 气氛一下子轻松了。
2. 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
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 所以在教学中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 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 我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 每个小组一个课题, 充分利用他们家中养的鸽子、鹦鹉等实物, 让他们仔细观察, 或者分析资料。此外, 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 学习相关的知识, 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动点”的有效方法
3、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景, 激发“动点”。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 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节课, 我会设计不同的开场白。或故事引入, 或谜语引入, 或时事引入, 或演示实验引入, 或观察图片引入, 或动画引入。刚开始就引起学生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发很多疑问,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课堂也真正活起来。
二、设计“动点”
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 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我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几类活动:
1、观察类
初中阶段的生物教材上有很多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形来得出结论的。这类活动的要求并不难, 但是在观察前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在观察前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否则学生无从下手。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中就有一个观察鸟类的外形、羽毛、骨骼。在学生观察前, 教师应该把观察要求设计为一个个的小问题:鸟的体形有何特点?这对于它们的飞行有何意义?鸟类有几种羽毛?想想分别有什么作用?想办法去查资料, 它们的名称各是什么?适于飞行的羽毛有何特点?你能在我们生活中举出几例吗?等等。
2、探究实验类
如种子结构和成分的探究, 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探测脉搏与运动关系, ……。如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 很多同学不满足于书上提供的圆圈。有的把它围成半圆, 有的则把纸片的排列顺序打乱, 还有的甚至捉了几窝蚂蚁, 把蚂蚁混淆后再来观察他们之间的反应。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
3、制作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是说, 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在课堂上, 我设计许多制作活动, 如:细胞模型、昆虫的标本、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 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如何制作孢子印。课后布置学生去找新鲜的蘑菇, 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制作。这看起来不难, 所以学生兴趣很大。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直接体验与感悟, 是难以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特殊功能与价值的。
4、调查类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书上有许多是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实际去调查的。此类调查活动难度不大, 一般学生都可以完成。但要注意的是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内容、调查方式、调查场所, 写好调查步骤。最后还要写调查报告, 提出建议。例如在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活动里, 我就让学生自已分组, 按要求先写好计划。学生以为很容易做到, 但在调查的过程中, 有很多同学却碰壁了。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
5、设计与创作类
我们开展了生物园设计、宠物条件反射建立设计, 、营养食谱设计……。比如在设计营养食谱时, 我根据班上的学生的实际体形把学生分成分成几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食谱。对那些太胖的同学予以辅导, 共同设计既能减肥, 又不影响健康, 还不影响口福的食谱。这使得学生普遍感觉到了学习生物知识的实用性, 一时间, 学生物的兴趣大为高涨。
以上的各种活动过程需经历亲身实践, 记录数据, 分析归纳, 得出结论等综合过程, 眼、脑、手、全身并用才能完成。其中动手实践是个核心环节, 体现了活动的本质特点, 离开这一环节即失去了活动的特点。
【让学生问起来】推荐阅读:
让学生动起来07-16
让学生评起来05-12
让学生玩起来05-14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07-20
让学生真的动起来05-24
让学生思维飞扬起来08-24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07-06
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07-27
口语交际让学生动起来09-19
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