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精选12篇)
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 篇1
“它 (作文) 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 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 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 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 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这是江苏省一位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教授之语。这位教授提到的关于作文评价的观点很明确—作文需要有闪光点!实际上, 在具体的高考作文阅卷中也是如此。纵观高考中的优秀作文, 每一篇都具有各自的亮点, 或真情动人, 或见解深刻, 或文采斐然。这些亮点能让阅卷教师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拿高分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高中生作文现状分析
为什么有亮点的作文容易拿高分呢?道理很简单, 这些亮点是学生作文非常匮乏的。找到根源方能治病救“文”,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现代高中生的作文现状。从总体上讲, 现在的高中生真正喜欢作文的并不多见, 文章写得好的自然就更少。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虽进入高中学习, 但写作水平还停滞在初中:习惯于写记叙文, 对生活对社会缺少观察和体悟, 写人叙事, 绘景状物往往浮在表面, 文章自然缺乏深度和高度。这种状况与高考作文要求的深刻、丰富等相距甚远, “亮点”又从何谈起呢?
二细节描写的“用武之地”
要走出以上写作困境, 提升作文的品位, 笔者曾作了不少的尝试。笔者认为, 在文章中深入运用细节描写未必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或许能给文章增加一两个“萤火虫”式的亮点。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例子:
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 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 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 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的, 的”两响, 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 同时头也帮着微微地一侧, 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 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 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这吃法不但“的, 的”的声音清脆可听, 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 有些儿妩媚动人, 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 有如朵朵兰花。 (丰子恺《嗑瓜子》)
这个描写嗑瓜子的语段笔触细腻, 形神并茂, 让读者看了必然记忆深刻, 不愧为大家手笔。
相隔不过几米, 奶奶过几分钟, 便会放下活儿, “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 奶奶便急, 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 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道:“这个死老头子, 人家喊了也不睬。” (2008年江苏卷满分作文《好奇心》)
奶奶的言行, 确实让孙女好奇, 于是, 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 结果“侦察”到了“人间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 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它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景, 能在“尺水”中“兴波”, 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 读来意味无穷。
三细节描写的教学尝试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成功的细节描写, 可以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 使形象从模糊走向真实, 使主题从平淡走向深刻。能使读者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令人过目不忘, 回味无穷。那么怎样才能把细节描写内化到学生的写作中, 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亮点呢?
1. 课堂品味与课外鉴赏相结合
教材是课堂品味的最好范本。这些选文基本上是大家手笔, 师生共同品味经典细节, 一定会受益匪浅。如鲁迅《祝福》中对祥林嫂肖像的细节描写:
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但两颊还是红的。
此时的祥林嫂刚遭受了丧夫之痛, 从婆家逃出来做工,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点出了她的简朴勤劳;“头上扎着白头绳”、“脸色青黄”是她新寡之后残留的悲伤;“但两颊还是红的”表明她还有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简洁的几句话让祥林嫂的形象跃然纸上。
再如, 孙犁的《荷花淀》中一段描写水生嫂的语句: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 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里一个细微的动作“手指震动”细腻地传达出了她的复杂心理——对丈夫的嗔怒、对家庭重担的忧虑以及对丈夫的依恋。在品读时, 可引导学生多加思考, 加深印象。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使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精彩的细节描写。
除了让学生品味教材之外, 还应该让他们摄取课外的养分。历届的高考优秀作文、平时的学生佳作都是学生增加文学素养、提高鉴赏能力的大餐。正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更何况是“他山之玉”呢?通过这些品味、鉴赏, 才能将知识逐步内化为写作技能。
2. 关注生活与实地训练相结合
一切佳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 文章等同于无源之水。因此, 必须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 留意身边的一花一草, 一人一事;从小处着眼, 挖掘深度;从生活中获取丰富感人的写作素材, 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在平时的作文随笔训练中, 笔者特意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材, 如“运动会的感人动人场景”、“校园早晨一刻钟”、“周六回家时妈妈的心情”等, 尝试着让学生仔细去观察去体会, 并付诸笔端。这些训练均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细节决定成败。成功运用细节描写一定会使学生作文发出熠熠光彩。当然, 细节描写的运用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 让学生多留意生活, 学会思考和感悟, 主动去捕捉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高照]
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 篇2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耐人咀嚼的好文章,除了要俊秀其内,还要金玉其外,即通过包装“语言”,让文章变得生动形象。
锤炼词语展风采锤炼词语,尤其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并通过恰当组合,可以令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给人超凡脱俗之感。如:
庄稼汉用鞭响甩亮黎明,那头健壮的耕牛迈着坚实的脚步,将太阳从东头拉到西头……
在这段描写农耕的文字中,作者将鞭响与黎明、耕牛的脚步与太阳的西沉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浓浓诗情,令人耳目一新。巧用修辞绘神韵一篇文章的优与劣,涉及的因素很多,而能否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修辞就像语言中的盐,语言有了修辞,才有味道,才鲜活无比,才闪耀着无比的生命力。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比喻使语言更加形象,对偶可增加句子的整齐美,反复则使语言韵味悠长,拟人使语言灵动……善用修辞,就能化平淡为精彩,使文章鲜活灵动,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如:
春天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似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来,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新笋,杨柳抽出轻质,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比喻、拟人加上精彩的引用,给文章营造了一种朦胧、一种诗意、一种灵动,读后余香满口。
引用他言示底蕴作文时,巧妙引用谚语俗语、名言警句、诗词、典故等,往往可以使语言优美,展示出作者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呈现出迷人而灵动的风采。如: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作者引用古诗词,文采飞扬,书卷气扑面而来。
幽默调侃增风趣有的同学语言风趣幽默,常逗得周围的人捧腹大笑。作文时,自然地融入这些妙趣横生的语言,文章的个性就可显示出来。如:就这样“狂轰滥炸”了一阵子,但收效不大。我惊慌,沉思,清醒。有病乱投医靠不住,化学疗法靠不住,养颜的芦荟也靠不住。要去掉“小痘痘”必须靠“内功”,靠毅力,靠科学疗法。于是,我当机立断,只保留了“约法三章”……镜子中,我脸上的“小痘痘”大势已去,只有3个“残兵败将”还坚守阵地。看来与它们道一声再见已为期不远了。
上段中的“狂轰滥炸”“内功”“约法三章”“大势已去”“残兵败将”等词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戏谑的色彩,夸张的风格,足见其独出机杼的睿智文思。
巧妙改编现灵动为了主题的需要,巧妙地改编诗词曲赋、流行歌词、广告词、俗语、谚语等,可以让作文的语言灵动有趣。例如某考生在《减负》一文中,巧赋一词《减负令》:
常记学校日暮,读书不知归路。败兴晚回家,误入题海深处。减负,减负,惊醒学生无数。
数学日记:让学生的思维鲜活起来 篇3
关键词:数学日记;思维;应用;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往往就如“纸上谈兵”。归根到底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更多的在于学生并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中数学的习惯,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数学学习成为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日记,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方法,它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学生的思想,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当一个孩子把生活中的数学用日记的形式、条理清晰的记录下来,他就学会了用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去学习、去反思、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而学会学习。
下面,笔者就结合“‘数学日记’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谈谈数学日记在教学中的妙处。
■一、 数学日记,让学生走进生活。
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当孩子真正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数学日记就是感悟的切入点,让孩子思维鲜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
1.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奇妙。
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日记能让学生更细心地观察生活,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奇妙的人民币》。
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大润发购物,买了好多东西。来到收银台一算,一共是346元。妈妈说:“妍妍,你已经学过认识人民币了,不如这个钱你来付吧!”我说:“好,看我的!”心想:“终于可以露一手了!”打开妈妈的钱包,取出3张100元,然后再找40元,可是翻来翻去也没找到40元面值的人民币,6元面值的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无奈,只能垂头丧气地把钱包还给妈妈!
离开收银台,我问妈妈:“为什么刚才我没找到6元、40元面值的人民币?”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傻孩子,人民币只有1、2、5、10、20、50、100元这些面值。40元,可以4张10元,2张20元,也可以先付1张50元或者1张100元,让营业员阿姨找钱。6元也是这样。”哦,原来如此呀!人民币可真奇妙!
2. 创新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就是让学生通过创造数学来学习数学,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例如《测量土豆的体积》。
星期天,妈妈要烧青椒土豆丝,这是我最爱吃的菜。想起老师上课教的体积计算,突发奇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呢?
我把土豆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着,这可是个不规则物体呀!妈妈见我发愁的样子,就问:“华华,怎么了?”“我在想怎么计算土豆的体积。”妈妈看着我夸赞地说:“华华,真爱动脑筋!想想找其他东西来帮帮忙?”妈妈这一提醒,顿时灵光乍现。我找来一个长方体透明保鲜盒,量出长宽高分别13 cm、13 cm和15 cm。先倒入10 cm高的水,然后把一个土豆放入水中(浸没),发现水面接近12 cm。我很快求出这个土豆大约的体积:13×13×(12-10)=338(立方厘米)。
成功了。我开心地跑去告诉妈妈,妈妈直夸我聪明!
3. 总结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艾宾浩斯研究表明:识记后需要反复的保持和再认,才能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数学日记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及时发现,及时总结,例如《超市购物》、《花园中的数学问题》……这就是一个知识的再认识和总结的过程。
■二、 数学日记,学生心灵的需要。
作为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然后根据学生需要进行适当满足,再激发更高一级的需要。数学日记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根据不同孩子设置相应的学习要求,满足孩子的需要。
1.提高作业兴趣。
数学日记作为作业的另一种形式,让学生从枯燥的习题中解脱出来。同时,它不受课本制约,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童话、心得、反思……天马行空,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百兽之王”的由来》,富有童趣,想象力非凡。
很久以前,森林经常有狩猎者闯入。长老们决定推选一位“百兽之王”,保护小动物们的安全。
摔跤、奔跑、拔河……一系列的比赛,看得小动物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心想以后的安全终于有了保障。
猴子咚咚是长老中最有学问的。它认为‘百兽之王’不仅勇武,还要聪明。它说:“现在,还有最后一关,谁答出来,谁就是‘百兽之王’!请听题:森林里有一棵桃树,小猴子每天从树上摘下一些桃子分着吃,第一天摘下总数的■,以后2天分别摘下当天树上现有桃子的■、■,一共摘3天,还留下35个桃子。请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咚咚刚说完,台下就发出了热烈的讨论声。刚才还因赢了比赛而得意扬扬的豹子、狮子们,个个耷拉着脑袋,想不出答案来。狐狸聪聪躲在角落里,打着如意算盘:“支持谁,好处才最多呢?”只见它眼珠“骨碌”一转有了主意,它偷偷来到老虎叮叮旁,极其奉承地说:“叮叮,您想当‘百兽之王’吗?”叮叮说:“当然想,可我不知道答案。”聪聪狡猾地笑了笑说:“我知道呀!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只告诉您,只要让我跟在您身边就行。”叮叮拍了拍胸脯说:“没问题!”聪聪得意地凑到叮叮耳边把解题思路说了一遍:“这题呀,要从余下35个桃子入手,倒着往前推,第3天摘了现有的■,那余下35个对应的就是(1-■),占现有的■,以此类推,树上原有50个桃子。”为了让叮叮更好理解,聪聪列了一张表格:
■
听聪聪分析完,老实的叮叮如获至宝,它开心地走上擂台,公布了答案。从此,老虎就成了“百兽之王”,肩负着保护小动物们的责任,而狡猾的狐狸一直跟在老虎身旁,便有了以后狐假虎威的故事。
nlc202309040608
2. 增进情感交流。
——生生交流。如今,网络已经普及生活各个领域,学生把数学日记上传到QQ群、微信朋友圈,互相欣赏,互相留言。这是群体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更是体验成功的需要。
——师生交流。数学日记让笔者体会着孩子们的浓浓爱意,感受着日记带给孩子们的欢乐。细致的观察,灵动的思维,适时的表扬……数学日记成了师生间“心语”交流的通道。
3. 体验成功的乐园。
成功的体验可以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思考、学习。笔者经常组织学生朗读数学日记、互改数学日记、全校性的数学日记展评、投稿评选等活动。同时,笔者把日记收集起来,制成一本图文集,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日记收集到文集中,成功感油然而生,更加乐写、爱写。
■三、数学日记,学生成长的摇篮。
数学日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为数学日记,孩子们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增强实际应用能力,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1.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儿童智慧最重要的能源。”数学日记打破“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式,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例如《商家的圈套》。
国庆假期,妈妈带我去商场买衣服。兜兜转转,在商业大厦看中一件黄色的连帽卫衣,穿在身上帅帅的。营业员阿姨说:“现在酬宾促销,满一百返五十抵用券,这件衣服499元,可返200抵用券,相当于打6折,很划算!”妈妈一听很开心,让营业员阿姨开票。我在旁边思考着,不对,一点都不划算,于是我一边说着不喜欢,一边把妈妈拉走。
刚走没几步,妈妈说:“为什么走呀?挺好的,还有抵用券。”我说:“妈妈,你听我给你算一算,赠送的200抵用券,还需继续去消费,假如下面我们买的衣服还是499元,用了抵用券,前后一共付掉798元,798÷998≈800÷1000=0.8,也就是8折。再送的100元券还要继续消费,这就进入商家的圈套了。”这下老妈才恍然大悟,直夸我聪明。
来到曼巴特,又一次看见心仪的衣服,这次妈妈再也不要抵用券,直接打6折付款。今天真是开心,既买到喜欢的衣服,又省了钱。看来学好数学用处大大的。
聪明的孩子,独到的见解,如若没有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对数据准确合理的分析,如何能看穿商家的圈套呢?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润物无声”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数学日记让学生养成时时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多种途径(上网、查阅资料、与大人交流等)收集资料。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用语言表达数学思想和内心情感的机会,增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3. 自我反思的镜子。
反思是一面镜子,不断的反思,才会有不断的进步。学生通过数学日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改正不足,不断提高数学能力。同时,数学日记给教师提供大量的信息,从中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教学更优化。
“宇宙之大,离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有了生活的支撑,孩子才会认为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日记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更欣赏了数学的奇妙。
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 篇4
关键词:影视作品,资源,写作
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 初中生无暇感受自然、体验社会, 作文兴趣更是江河日下。其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素材匮乏呆板。每次作文不是写老师的关心, 就是写父母的误解, 或是写同学间的友谊, 要不就是大诉学习之苦, 更有甚者因心枯手涩而胡编瞎造, 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二是缺乏真情实感。学生情感世界处于“沉睡”状态, 因为不能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及身边的人, 去建立情感, 也就不能将情感融进作文里, 导致叙事生硬、抒情做作, 既不生动, 也不感人。
三是技法平铺直叙。只会如流水账般机械地照搬生活, 不会运用必要的写作技巧对生活中的有利素材进行加工改造, 无法吸引读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传媒技术的不断提高, 影视作品在渐渐地占据人们的余暇时间。尤其是我们的学生, 可以说是抱着电视长大的, 他们对影视节目的喜爱, 可以说是痴迷、热衷。客观地说, 这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 因此在课业负担繁重的初中阶段, 很多家长、老师认为看电视、电影浪费时间, 影响学业, 视它为洪水猛兽, 一棍子把它打死。
《语文新课程课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否把握“大部分学生对电视很感兴趣, 甚至迷恋影视节目”这个特点, 合理引导学生适当观看一些有益节目, 挖掘影视作品中的写作资源, 从中开阔视野、汲取精华、有效提高写作水平?根据这一目标, 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从影视作品中汲取素材, 厚实写作内涵
影视作品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库, 如果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 扬起手中的金钥匙, 去打开它的大门, 一定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 相反还会发现作文素材犹如滔滔江水, 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于是, 我常引导学生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海峡两岸》、《纪实》、《走进今天》等专题节目。久而久之, 学生议论文中的论据不再是“爱迪生发明电灯”、“居里夫人提取镭”、“陈景润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等老掉牙的材料。取而代之的则是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玉树大地震、欧洲债务危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非洲第一次世界杯、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维基解密事件、中日钓鱼岛之争等鲜活的素材。
我也常鼓励学生观看历史剧, 学生的随笔中就慢慢出现了像《破茧之痛, 化蝶之美》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乌江水, 霸王情》、《薛宝钗魂断大观园》等感情真挚、文采飞扬的记叙性优秀作文。
我还要求学生多看一些音乐、舞蹈、体育类的专题节目, 学生的作文稿上也开始跳跃优美的散文语段:
“一曲《阳关三叠》飘出缕缕情愫, 一支《高山流水》奏出悠悠心曲;莫扎特恬静的《小夜曲》可让急躁的心变得平静, 贝多芬铿锵的《命运交响曲》能使消极的心重振雄风。” (摘自学生叶弘蕾的《让音乐走进心灵》)
二、在影视作品中产生共鸣, 唤醒写作真情
影视作品中浸润着的强烈情感体验, 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据了解, 学生欣赏影视作品时, 常为剧中人物的高兴而拍手称快, 也为他们的悲伤而泪流满面。于是, 我常“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外或课堂观看几部情感充沛的电视剧, 借助冲击力的震撼, 使他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共鸣, 引发联想, 唤醒他们曾经被忽略的人间真情, 并模仿剧中的表现方式, 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如有位学生看了电视剧《活着真好》后, 被剧中的母女亲情深深震撼, 她联想到曾见到的一幕感人场景, 写下了下文:
忽然, 一辆自行车跃入我的视线。前座上是一位母亲, 她不紧不慢地蹬着踏板, 全然不把雨放在眼里;后座上坐着一位小女孩, 用一双小手艰难地撑起一把伞, 拼命地想用它遮住两个人的身体。
尽管如此, 伞的边沿上还是不住地往下滴着水。母亲的双手被打湿了, 可仍不放弃前行。那无情的雨水落在她身上, 却变成了夺人眼球的珍珠, 闪着独特的光芒。
母亲不时地回过头, 嘴里喃喃自语着。女孩心神领会地点点头, 嘴里快乐地回应着。
我可以感受到她们互相依偎的温暖, 甚至可以觉察到他们并肩作战的力量。
看着她们的背影在串串雨帘中渐渐消失, 一种暖暖的感觉在我心中升起、升起, 似乎要冲破喉咙。 (摘自学生王幸丹的《雨, 无情且有情》)
再如有位同学, 看了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后, 被绵绵不绝人狗相处的温情画面感染, 也被人狗间真挚的感情所打动, 爱上了小动物。一次她抱回一只别人遗弃的病猫, 却被洁癖妈妈强行放回原处, 写下了一篇感人文章:
我就这样, 每天趴在阳台上, 隔着雨帘望它, 这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我望着它, 却不能接近它, 有些像泰戈尔的那首《最遥远的距离》。我的泪“啪嗒, 啪嗒”地往下落, 和着雨水打在脸上。 (摘自学生叶弘蕾的《雨中》)
三、借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 改进写作技巧
“文似看山不喜平, ”写文章不能平铺直叙, 要巧妙运用技巧, 使情节跌宕起伏, 形式新颖别致, 才能吸引读者, 让读者刻骨铭心, 余味无穷。不少影视作品正是做到了这点, 才能吸引观众, 尤其是打动学生。我引导学生探究影视剧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 不断模仿运用, 打造出了许多精彩的艺术作品。
有的学生还学会模仿电影蒙太奇的组材法。一次期中考的作文题目是《良师》, 大部分学生都通过写一件事体现老师的“良”。有位学生却独辟蹊径, 用电影蒙太奇组材方法, 把刚毅不屈的竹子、任劳任怨的老牛、团结一致的大雁三个片段组合成文。最后这篇作文被办公室同事传阅公认获得满分。
常看连续剧的学生, 作文时大多能借鉴剧中一波三折、巧用伏笔、先抑后扬、意外结局、运用巧合等技巧。如有位学生在描写为一车祸学生捐款一事时, 模仿一波三折写法, 产生了如下文章:
听了老师的话, 同学们纷纷将钱捐了上去。我被这场面感动了, 正准备拿出仅有的十元钱捐上去。这时, 我的脑海里如闪电般地出现一个念头:“不要捐十元, 捐两元就行了。其他同学也没捐多少啊, 我又何必去出风头呢?”“不行, 我怎么可以这样呢?身为班干部, 就应该带好头。”可等我要捐十元时, 脑海里又出现了另一种想法:“捐那么多干嘛, 又没什么好处, 何况我还要用这十元钱买心爱的作文选呢!捐两元就算了。”但此时我似乎看到了那位同学鲜血满脸, 痛苦呻吟的情景。一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我开始自责, 我连这点钱也要先想着自己, 我太自私了, 太没同情心了。
这时, 只见一位同学拿着一张十元面币向捐款箱走去, 是他?他家的经济条件是我班最差的啊!他竟捐了十元, 我还有什么理由犹豫呢!于是, 我拿出十元币, 坚定地向捐款箱走去。 (摘自学生张燊的《两元与十元》)
这个片段, 作者很好地借鉴了一波三折技巧, 将自己当时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波澜起伏, 很能吸引读者。
喜欢看话剧的学生, 我就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安排尖锐的矛盾冲突, 怎样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技巧;喜欢看动画片的学生, 我就指导他们学习如何运用想象和夸张技巧。
此外, 我还引导学生利用影视作品, 进行思维训练。如对意犹未尽的故事进行续写;对不满的结局进行改写;利用电视散文节目进行语言模仿等等。
通过这些探索实践,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家长也不再反对学生适当观看一些有益的影视节目了。
参考文献
[1]《如何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资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9) ;
[2]《看电影, 学写作》, (《语文教学通讯》2008.7—8) ;
[3]《生活是写作的泉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5) ;
[4]《让电视走进学生作文》, (《中国教师报2007.6.21》) ;
让人物鲜活起来 篇5
写人记叙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占较大比重,尤以小学高段最多,其中名人故事类课文更是这些文章的重中之重。纵观这些课文,大部分以记叙为主,通过具体事例和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把主人公身上优良的精神品质揭示出来。教学这类文章时,到底如何“认识”人物,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经过笔者多次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着力,才能让这些尘封于特定时代的人物形象真正鲜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以升华。
一、研读数据,体悟品质
列举数据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的一大写作特色。为了突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课文以具体的数据加以佐证,让读者感受到蕴含其中的艰辛。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据来凸显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道“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4万字……
这些数据犹如一盏盏明灯清晰地告诉人们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如何让学生发现并关注这些数据,读出谈迁的伟大呢?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数据让学生读深、读透,读出精神、读出感动。请看以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从哪些语句中能发现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生:我从“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的对比中发现他的不容易。
师:你知道一百多里路大概有多远吗?(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回答)
师:正常人一小时走10里路,从我们学校到刘老庄仅仅六十多里,才相当于谈迁所走路程的一半,一百多里路不吃不喝也要走十几个小时啊!而谈迁仅仅因为这一点史料就走这么远,《国榷》400多万字啊,你想想谈迁又会走多远呢?再读读这句话,从这一百多里你还能读出什么?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迁仍然咬牙坚持着,这不仅是一个个简单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联系实际生活深刻体会到谈迁的品质,看到了一个为了编写《国榷》呕心沥血的谈迁。
师:你们觉得这组数据用得好吗?
生:这组数字用得真是好啊,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更加体会到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师:(小结)文中像这样的数据还有很多,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关注这些数据,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后我们在写人物时,如果也能像作者这样巧用数据,定能带来更好地表达效果。
笔者以为这样教学,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到主人公高大的人物形象,同时还习得了文章的言语密码,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地,才是高年段学生最需要的!
二、品读语言,感悟精神
写人物类文章较常采用语言刻画人物,基本上每一篇写人文章都有人物语言的描写,像《半截蜡烛》、《鞋匠的儿子》、《李时珍夜宿古寺》等,都是通过语言的描写,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俗话说“言由心生”,怎样从看似平淡的语言读出深刻的内涵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品读方法。以《半截蜡烛》一课为例,全文语言描写只有三处,但细细品读,却能读出丰富内涵。伯诺德夫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杰克──“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娇声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很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在关键时刻,伯诺德夫人沉着冷静,想通过暗示敌人用更亮的灯来代替不亮的蜡烛,从而借机吹熄蜡烛,但没成功,可见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杰克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急中生智,以抱柴生火为由,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想走,依然没能成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情况已万分危急,保护蜡烛的重任落到了小小的杰奎琳身上。她娇声娇气地语言,毫无破绽地打动了德国少校,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这一家三人的语言,虽然语句不多,而且看似平常,细读之下,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如在感悟杰奎琳人物形象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杰奎琳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她的内心到底怎么想的?我把教学点预设在“娇声”、“灯”这两处,对于杰奎琳为什么要“娇声”地说,学生都能够发现,这样更能博得德国军官的好感,容易实现目标,但对后一处,杰奎琳明明想端走的是蜡烛,而她却跟德国人说:“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学生往往发现不了。她明明拿走的是蜡烛,却说的是“灯”,这一处的细节是她说错还是作者不小心写错,抑或是她有意为之,她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通过这层层剥茧式的追问,学生对人物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信学生以后再品读人物语言,一定会反复揣摩、细细品味,从语言中读出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同样,人物的动作、神态也都能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细腻的心,还应像上文那样教给学生细读文本的方法,从而让人物的形象鲜活起来。
三、烘托环境,体会情感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为了凸显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地可贵品质,有两处环境的描写,都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的作用。如课文第四段对李时珍留宿的古寺的破败描写很详细,如“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神像蒙上厚厚的蜘蛛网”等,这些环境的描写再现了古寺的破败,很好地烘托了李时珍为了造福百姓不怕吃苦的可贵品质。同样课文最后一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环境的阴森恐怖,从而感受李时珍的不怕吃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写作奥秘: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要把古寺的破败、寺外的环境描写得这样详细?学生经过点拨就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环境描写在烘托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如果再能进行相似的读写练习,学生定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时只有把握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作者独特写作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与伟人心灵对话的同时,又习得文章的言语密码,真正发挥此类文本的育人价值!
如何让作文中的人物鲜活起来 篇6
一、明察秋毫,认真观察
观察是作文的第一步,所以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当我们明确写作的人物对象后就要对这个人物进行认真的观察。首先是对人物的外貌衣着进行观察,特别要对能够体现和代表这个人物特点的局部进行细致的观察,其实外貌衣着的特点往往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我们要对写作的人物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了解他的语言、动作的特点和习惯,重要的是与别人不同的特点和习惯;最后是要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观察和揣摩,这一步的观察是难度最大的,要引导学生从表情、语言、动作的细微变化中发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渐变过程。而且对人物的观察往往并不是一次性观察就可以的,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观察,才能够对要写作的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小学阶段的写人文章都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人、身边的人、难忘的人的原因。
二、精挑细选典型事例
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事,写事的文章离不开写人,他们的区别在于写人的文章是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道德修养、性格特点,写事的文章是通过人物的参与使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步步呈现出来,最后使读者通过一件或几件完整的事情,明白一个道理或者产生体会和感受,所以写人的文章所选择的事例一定要为塑造人物的性格、形象服务。在小学写人文章的要求中往往是通过一两件事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所以当我们确定好写作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后,就要寻找典型事例了,既然是典型就一定要有代表性、深刻性、影响性。教师首先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尽量多选择事例材料,然后再对所选择的材料按照典型程度进行排序,最后我们选择要写入文章中的应该是最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材料。
三、语言表情紧密结合
写人的文章少不了人物对话的描写,在很多学生的文章中,只有“某某某说……”这样简单的人物语言和对话,这样文章里的人物形象一定是单调的,要想让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一定要注重人物语言的描写。人物在说话的同时一定会有表情,有的时候还会有动作,而且人物的表情是相当丰富的,例如“笑”,我们就可以分为大笑、微笑、谈笑、狂笑、欢笑、嬉笑、苦笑、惨笑、痴笑、呆笑、冷笑、讥笑、嘲笑、耻笑、狞笑、媚笑、微笑……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提示语的训练,在提示语中要适当地加入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而且除了我们最常用的提示语在前这种方式,还有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和没有提示语这几种方式,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这样在作文中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的时候,才会精彩纷呈、活灵活现。
四、动作分解,用词准确
人物的动作描写是一个写作难点,因为人的动作转瞬即逝,在学生的作文中,一连串的动作可能只用一两个动词就写完了,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时候,要学会慢镜头回放的方式,使学生发现动作的渐变过程。其实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动作,往往需要一连串的动词连接。比如:老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动作,当我们用慢镜头回放的方式去观察这个简单的动作时,会发现要用到的动词有17个之多,教师在平时可以经常进行这样的慢镜头回放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增强,对快速的动作也有很好的记忆和捕捉。再有就是要训练学生对动词的积累,特别是一些口头不经常用到的动词,也要有所积累,因为作文是书面语言,它的用词要比口头语规范和丰富。而且动作描写的用词一定要准确,因为人物的动作有时候还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和暗示,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写人文章中经常用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小学写人作文的教学指导需要每位语文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来研究、探索、尝试、总结和提升。让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尽快突破写人作文的教学难题。
参考文献:
孟芳玉.如何让作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J].新课程:中学,2012(02).
作者简介:赵文宇(1978—),男,吉林省吉林人,本科,小白山乡中心小学,中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让人物“鲜活灵动”起来 篇7
关键词:鲜活,灵动,语言幽默
为什么在平时的习作中,有人写的作文让人爱不释手,有人写的作文却索然无味呢?原因就在于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就是文章的“肌肤”。一篇文章拥有了美丽而恰切的“外壳”、漂亮的“肌肤”,定会鲜活感人,光彩照人。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语言“鲜活”起来呢?“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将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活生动呢?要想让人物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读者的心目中,除了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外,不妨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为文章润色
重视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能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富有人格化的语言,使小动物灵动可爱。比如:走在前面的是鸭妈妈,它带着自己手下的“士兵”井然有序的走在温哥华的街头。在过街时,它们如一个个移动的小红灯,使所有的车辆自动停下来了,为“士兵”让出了一条道。(《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看图习作》)。既增强表达语气,又增强表达情感的排比使句子更加优美顺畅。如:关爱是一盏灯,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关爱是一艘船,带你驶向彼岸;关爱是一把火,温暖人们的心;“目送着小明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他越来越高大起来。”一句巧用双关,“高大”隐含着形象、品质高大,耐人寻味,增添了文章的美感。有时在文章中适当运用一些口语和俗语,也能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二、详写事情的过程,分步来描写
事情的过程不能用一小段笼统叙述,而要把事情分段叙述,每个阶段用一个自然段来叙述。例如: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过街,遇难获救的过程。鸭妈妈带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在温哥华的大街上,一些小鸭子没见过世面,东瞧一下,西看一眼,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小鸭子掉进下水道的原因写出来了。然后写鸭妈妈走着走着,怎么听着孩子好像少了几个,掉过头来一看,果然有几个小鸭子不见了,去哪了呢?赶快调转鸭头,左右寻找,听见有个下水道里有鸭子叫的声音,连忙跑到跟前一看,三只可爱的小鸭子,在水中挣扎着。然后求救的动作,警察来救的神态语言动作,一一写出来,这篇习作可以说是内容充实,描写详细具体、写出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在警察的护送下走过了温哥华的十字路口。
相比之下的描写:今天天气真好,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温哥华大街上散步。突然,传来鸭子的喊声。鸭妈妈看自己的孩子不见,很是着急,去用嘴拽着警察的裤脚,硬往事发地点拽。像这样的描写几句话就描写完了。这样的文章读这几句就读完,而且脑海中没有什么印象,文章既没有篇幅,又没有生动性。
三、语言要得体,求规范性
在描写大街上情景时,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小鸭子来到危机四伏的温哥华大街,这个“危机四伏“显然是不得体,这篇文章反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危机四伏”反映出人为的要捕杀小鸭子,与我们习作表达的主题格格不入。语言要得体,首先必须注意文体色彩。又如,有同学写自己腿有残疾的同桌:“他上肢拄着拐杖,艰难地移动着下肢,终于爬上了山顶。”“上肢”“下肢”是科技术语,用在说明文中就得体,现在把它用到记叙文中,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语言要得体,其次要注意时代色彩。一个时代的语言往往有着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特色。
四、语言要连贯,求一致性
文从字顺,表意连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言能力。“连贯”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比如,有同学文中写到:“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这一句从叙述角度讲,叙述对象应是小明,可是“终于把他找到”这又把叙述对象变成妈妈了,因而前后句意就不连贯了。如果把“终于把他找到”改为“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前后人称就一致了。除了要注意叙述角度要一致外,还要注意内容照应的一致、情境的一致、句式的一致和顺序的合理。
五、语言要幽默,求艺术性
文章中稍稍闪出那么一点“不正经”,即幽默语,能为文章增添不尽的趣味,能给读者留下不尽的回味。例如:“我认真地查找了几遍,算了,换一双吧!我跳下床,套上鞋,这才发现,是鞋子私藏了袜子。”该镜头展示了“乱中找袜”的情景,“私藏了袜子”,风趣中平添着一份诙谐,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气息,人物特点鲜明。真可谓“庄谐之间,个性尽显!”有许多同学很喜欢流行歌曲,对不少的流行歌词能烂熟于心,在文章中巧妙借用,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语文活动让教学鲜活起来 篇8
一.集体教研活动———鲜活了教学内容与思想。
集体教研,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常规活动,历久弥新。备课组精心组织,老师们出谋划策,合作交流,实现教学与研究的互动。有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总结上周教学情况,传达学校指示,或者外出学习会议内容, 供大家贯彻落实。第二,本组成员轮流主持评议先导课,谈感受,指优点,提建议。第三,教研即研教,由主备人组织研讨教学内容。第四,备课组长总结,形成集体智慧。坚持集体教研,集思广益,博彩众长,保证我们教学内容的新鲜。
在常规集体教研之外,我们穿插组织其他活动花絮,主要有以下几个镜头:早自习议课,每位老师根据班情,对于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适时随机讨论,求同存异,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彼此的友情;举办课堂节,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把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这些活动让我们保持着新鲜的教学思想。
二.个人钻研活动———鲜活了教学方式与方法。
精心备课,精研教材、学案等教学资料,研做高考题;用心上课,精讲精练,放手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和自由,因材施教,异彩纷呈; 积累资料,建立错题本或好题集,注意解题思路的梳理,方法的指导,类题的搜集与拓展训练;用课题引领, 开展教学研究,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能力。从不同角度理解一篇文章,从不同侧面看待事物,这正与高考作文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契合;我们适时开展谈心活动,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辅导,教学相长,我们也常常从学生那里获得工作的新鲜元素。个人钻研, 突出特色,百花齐放,鲜活了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三.学生序列活动———鲜活了教学过程与结果。
依据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原则,我们规划好学生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主题活动。每项主题活动,提前做好方案,分阶段实施,有条不紊地开展, 及时总结表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逐一开展学生语文主题学习序列活动, 鲜活了老师教学的过程,也鲜活了学生学习的结果。
高一阶段,练字和朗诵。对于练字,组织书法比赛活动。高一各班成立书法协会,练三个月书法,班内比赛海选,组成代表团,参加年级举行的书法比赛。比赛统一赛场、时间、 书写内容,由各班书法协会会长组成学生评委,初选优秀作品,交给语文教师组 成的终审 评委 , 评选出一 、 二、三等奖,张贴获奖名单,颁发证书和奖品,与老师合影留念。对于朗诵,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结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教学,结合省级重点“三级分层达标”实验教材 《古诗文诵读》 的使用,组织大型诗歌朗诵比赛“春天放歌”。高一结束时,学生表演课本剧,部分学生脱颖而出, 培养了面对未来的自信心。
高二阶段,写作和演讲。组织作文竞赛活动,获奖名单在校园内多处张贴,获奖作品在各个班级传阅;特别优秀的获奖作文,按照原版印出来,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获奖作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思想健康。通过作文竞赛这一写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组织演讲活动,在高二上学期国庆节,在高二下学期“五四”青年节,各班组织演讲比赛,培养选手参加学校、市区级团委组织的演讲比赛。学生准备演讲稿,促进了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参加演讲,学生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高三阶段 ,专题达标与综合竞赛。借助于月考,定时训练。备课组用心命制试题,或者从几十套成品试题里面精选、改编,按照高考试卷的字体、字号、试卷结构与排版样式印制试卷。高三下学期,周六下午定时训练之后,请计算机老师扫描试卷, 进行网上阅卷。老师们集体在办公室里吃盒饭,之后接着阅卷。当晚打印成绩,成绩单上有小题分、总分等, 分发给各班语文课代表。学生们很激动,也很感动。成绩及时反馈,作文范文全年级展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高了。
除了以上几幅活动剪影,贯穿三个年级的是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语文课前活动,例如“课前演讲”, “课前一支歌”,“词语积累”,“成语接龙”,“名句默写”,“语病诊治”,“作文审题”,“素材积累”, “新闻播报”,“天天背诵”,“我好喜欢你”,“今天我出彩”,等等。这些活动都成为我们师生进行语文教与学的精美佐料,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更加鲜活。
对话——让英语课堂鲜活起来 篇9
“对话”教学, 不同于一般的问题教学法, 在你问我答里面去完成整个教学流程。它更强调话题的生活性、集中性、可论性和启发性。因此, 确认一个言之有物、言之有味的话题, 就成了课题对话环节最重要的一环。这个话题可以是知识点, 可以是活动, 也可以是创设的情境, 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在对话中情境设计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话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来设计出相关的情境, 比如说利用音乐导入、图片导入、游戏导入、活动模拟导入等多种形式来导入话题, 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背景进行介绍。通过这种方法, 能够渲染教学的氛围,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将以牛津英语9B Unit 5 Films为例, 说明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创设情境, 导入film这个话题, 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的。
1.设计相关的问题, 鼓励学生去“说”, 如:
Do you like films?What kind of film d
Which film star do you like best?
Which film star do you like best?
What is your favorite film?
2. 给学生播放自己喜爱的美国电影片段,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去感受美国电影的风格, 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听力的一个途径。看完听完后,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pair work, 对所欣赏的影片片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还可进一步让学生对他们自己喜欢的影片进行陈述。
二、展示情境, 呈现语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情境, 呈现对话的内容, 让学生去说或者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结合对话的情境来向学生讲授新的语言点, 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语言点。比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A Types of programs的时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生熟知的几个电视节目, 让学生对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因为在这之前, 学生对这些电视节目已经很熟悉了, 因此教师可以从中引出documentary、TV series、chat show等单词, 通过这种方法导入引出新的内容既合情合理, 又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引导学生, 进入情境
在英语的情境对话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的角色中去, 对语言知识进行了解, 并进行套用句型、模仿、重复等环节。首先, 由教师引导学生去读, 从而体会出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语境中的语音、语调以及语言的表达习惯。例如, 在教授牛津英语8A语法“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用原句来替换断句的练习。
T: If hunters catch a giant panda, what will they do?
S: They will kill it for its fur.
T:A bear will attack people, if...?S:If it is in danger.
T:You will be late for s
T: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if...?
S:If you get up late.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去读, 并和自己的搭档进行机械性的对话训练, 不进行任何改变。然后在机械训练的基础上, 将对话中某些同义词进行替换,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半开放式训练。最后一步就是全开放式训练, 由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方法, 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把自己想说的感兴趣的话都表达出来, 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情景延伸, 交际操练
在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模仿、机械的操练阶段后, 教师可对情景进行一定的延伸和扩展, 并将其应用到对话之中, 让学生进行交际操练。例如, 在学习《Zhalong》这节课的时候, 对扎龙湿地进行介绍。其实扎龙湿地和我省的大风麋鹿保护区有很多的相同点,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点, 让学生设计出有关大风麋鹿保护区的对话活动课。将学生进行分组, 让学生通过课余的时间去查找的大风保护区的相关资料, 同时设计出有关的问题和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实施交际操练——通过提问抢答、交流谈论的方式来解答这些问题。这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学生语言的交际和情感的真实交流, 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活跃课堂的氛围。
五、扩展情境, 演绎对话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对交际对话的情境加以扩展, 努力创造出符合学生心理和接近学生生活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需要学生对所要演绎的对话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由教师提供一些延伸的知识点补充, 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一定的扩展, 这样才能够在交际语境的模拟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让时政新闻“鲜活”起来 篇10
一、时政新闻缺乏活力的表现
(一) 存在着“消息发布多、有效评论少”的现象
评论是提升时政新闻活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尽管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 我国各类电视时政新闻进一步压缩了各类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 但仍然没有走出“发布消息”的传统报道模式, 尽管有一些评论性的内容, 但有效评论较少, 不仅没有体现新闻价值, 而且也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时政新闻“发音”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
(二) 存在着“单一传播多、媒体互动少”的现象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 时政新闻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越来越广泛, 在为时政新闻提供更多传播载体的时候, 也给时政新闻提出了挑战。目前很多新闻栏目已经将“媒体互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 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但从我国时政新闻来看, 尽管很多时政新闻媒体都建立了网络平台, 但更多还是采取“单一传播”的方式, 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时政新闻的活力。
(三) 存在着“重宣传价值、轻新闻价值”的现象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 素质的级数越高, 越丰富, 价值就越大。但电视时政新闻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摆脱服务于“宣传价值”的范畴, 因而我国很多时政新闻栏目缺乏对“新闻价值”的深入挖掘, 仍然采取“套路”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报道, 按照会议性质、活动内容、领导讲话“照本宣科”报道的时候仍然较多, 这也是我国时政新闻缺乏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增强时政新闻活力的路径
(一) 创新时政新闻理念
增强时政新闻活力, 真正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各类时政新闻栏目必须着眼于打造“主流媒体”, 牢固树立“大新闻”的发展理念, 适应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特别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的新形势, 积极推动电视时政新闻“转型升级”, 由指导型向选择型转变, 公平、公正、公开、客观地体现媒体观点, 推动观点论战和思想交锋;由领导型向平民型转变, 找准会议、活动、讲话所蕴含的民生新闻点, 将民生融入到政治中去;由决定型向商讨型转变, 提升时政新闻的互动性、交流性、商讨性, 努力把时政新闻打造成“品牌新闻”栏目。
(二) 形成时政新闻特色
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必须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八项规定”、“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使时政新闻、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深度整合, 努力在挖掘和运用“鲜活”材料上狠下功夫, 使时政新闻更加“可听、可视、可品”。在这方面, 要大力加强会议和活动报道模式创新, 重点在捕捉“灵魂”、挖掘“内涵”、体现“民生”上寻求突破, 切实将那些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激励性、鼓舞性的“新闻点”进行全面深入报道, 形成时政新闻特色。
(三) 强化新闻价值融合
“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并非不可调和, 而是具有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关系。增强时政新闻活力,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时政新闻的“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将二者很好的融合起来, 既要体现“喉舌”作用, 又要展示“新闻”价值。强化新闻价值融合, 必须改变过去“围着会议转、跟着领导跑”的做法, 将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多开辟“百姓看时政”、“新闻监督”、“媒体问政”等栏目, 着力推动时政新闻的“价值融合”。
(四) 拓展时政新闻平台
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还必须不断拓展时政新闻传播载体, 特别是要在巩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推动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络的合作, 用好、用活、用足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政府网站以及其他各类新兴媒体供应商等平台, 建立“共赢”机制。拓展时政新闻平台, 还必须加强时政新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尽快开发出一套符合时政新闻特点的线上收看、线上互动、线上转播等综合功能的时政新闻媒体传播软件, 真正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 让时政新闻“活起来”。
让语文鲜活起来 篇11
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笔者在最后一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导致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只是干巴巴地说是社会制度、封建礼教所致。继续启发他们: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假设焦仲卿和刘兰芝就生活在你身边,什么原因会导致他们的爱情悲剧?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焦仲卿是朝廷里做官的人,而刘兰芝只是一般人家的女子,焦仲卿应该和“非富即贵”这样家庭的女子成婚。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结婚好几年了,都没有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这让焦仲卿的母亲心里很不舒服,所以百般刁难刘兰芝,我们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例子。
还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二人都生长在单亲家庭里,性格上都有缺陷。焦仲卿家里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所以母亲很强势,对儿子要求严格,久而久之,养成了焦仲卿懦弱、对母亲言听计从的性格;刘兰芝家里也只有母亲,母亲对女儿宠爱有加,从媒人提亲时,她母亲的话“老姥岂敢言”就可以想象,刘兰芝在娘家就养成了我行我素、倔强的性格,所以嫁到焦仲卿家后,让焦仲卿的母亲觉得她“行动自专由”,老人说话没有了权威,等等。
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学生基本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以后,笔者趁热打铁,又提了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你如何评价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殉情?有了刚才那个问题的铺垫,学生能很快地将这个问题融入生活去思考、回答。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自私了,他们成全了他们的爱情,但让双方的老母亲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伤,这让两位老人情何以堪!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儿子为老人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焦仲卿作为家里的独子,他离开了人世,将来他的妹妹出嫁了,谁为他的母亲养老送终呢?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做太武断、太不成熟了,他们可以先离开家一段时间,等焦仲卿的母亲情绪缓和一点,他们再说服她同意让他们在一起,这样既可以争取自己的爱情,又让其他人不痛苦,何乐而不为呢?……在学生兴尽、满足的讨论中,下课铃声响了。
这两个案例启示笔者,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生活是冰山,语文教学仅是其中的一角,生活的内容与语文教学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边界线可以划分,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又把学习内容还原为生活内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断继承着人类文化的传统,填充着绵延的精髓。生活引领着语文,语文是生活的小元素,生活是语文的大舞台。
新课程以全方位的视点,倡导大语文观,走大语文路,为学生终生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精神底子”,奠定一种读书的境界,这境界就是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王国维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词的境界,是读书的境界,又是生活的境界。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精神的凝结;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长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顿悟;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怅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一种放眼宇宙,辨识有穷与无穷之间哲理的伟大胸怀和气魄;苏轼在《赤壁赋》中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彻悟了生命的本源。语文是生活精髓的提炼,生活是语文的反光镜。
新课程改革让教学与生活相统一,练习与应用相统一,让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引路者,让学生为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学习语文,不是为学好语文而感受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应实现两个“走向”:一是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走向实践,语文唯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
走进生活课堂让数学鲜活起来 篇12
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焕发青春活力, 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从而实现“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可以设想, 如果将数学与生活“链接”, 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中, 数学教学将会掀开新的一页。
设置“链接”, 需要教师用一双“慧眼”, 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 并以此为基础巧妙地组织教学,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开阔的世界。
一、“点击”生活, 创设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育, 人们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是“数学题目”和“应试”。这种片面性造成了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 数学长期以来成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筛子”。其实,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 它不是复杂的数学游戏, 它有着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 有意义的数学。所以数学教师应该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 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 “想”数学, 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 学生才不会有一种突兀的陌生感, 反而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在生活的周围环境中, 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念。在数学教学时,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景, 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实物。在课堂上,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分类等一系列学习活动, 探索长方体的特性, 总结归纳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 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物体, 学生列举了书、文具、电视柜、黑板等。观察教室, 研究这个大长方体的特征。通过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形成丰富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我们在设计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时, 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引入课题。例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 就小数的引入, 学生往往感觉抽象, 但如果课前让学生到超市去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 学生兴致很高。当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了解的信息时, 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小数。”再设问:“你们已经用到了小数, 你们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还想了解小数的哪些知识?”由于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并不了解,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愿望, 同时感受到生活中许多自己不了解的数学知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激活”经验, 自主探索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 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的生活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这是他们学习的宝贵资源。例如在学生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 组织学生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先让学生估算一块橡皮泥的体积, 然后让学生证实估算的准确性。学生打开思维, 经过探索想到了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的棱长, 再算出它们的体积, “转化”的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接着让学生测量马铃薯的体积, 再次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通过探讨、争论, 找出了借助长方体盒子来进行测量的方法。先在长方体盒子里放入一定量的水, 测出水的体积, 再把马铃薯放入水中, 再测出水高, 通过计算, 算出增加的体积, 这就是马铃薯的体积。有的同学说借助橡皮泥, 用橡皮泥把马铃薯包起来, 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然后再测量, 算出它的体积。教室里沸腾起来了, 学生纷纷动手操作, 测出马铃薯的体积, 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因为在课堂上“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 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三、创设时空, “链接”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在数学与生活的碰撞中, 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数学价值观念才有可能真正得以长足的发展, 活动的拓展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例如:在上六年级的“利息”一课之前, 布置学生去银行收集信息, 看谁收集的信息多。“1000元钱怎样存入最合算, 把你的压岁钱用你喜欢的方式存入银行。”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个个兴趣盎然, 积极去完成。上课时, 同学们不但说出了存取款等程序、存款的种类、单据的填写, 还向外延伸, 谈到了银行的作用、银行的产生及银行的种类等。同学们还了解了存款的好处: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 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 也使个人用钱更加安全、有计划, 还可以多得一定的钱。当说到1000元钱怎样存合算时, 就更加热闹非凡。“存活期方便取”“存定期, 利息高”“买国库券, 支援国家建设”“换成港币、美元”“外币利率高, 但不是随便能换到”“先存半年, 到期连本带利息再存半年”……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 计算、比较、总结出:利息是随着储蓄种类的不同、时间长短的不同、利率高低的不同而不同。然后出示银行利率表, 发给同学们存、取款单据, 在小组内进行操作, 教师再把具有代表性的凭据投影出来, 集体分析。学生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操作、讨论、计算, 不仅做到了学以致用, 而且还知道了许多社会知识。
大物理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自然界的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 “我们生活在受精确的数字定律制约的宇宙中。”这足以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数学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开采这座宝库提供了途径。
【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推荐阅读:
写人作文训练《让人物鲜活起来》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11-13
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10-03
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10-12
让学生学的方式活起来06-03
让学生动起来07-16
让学生评起来05-12
让学生玩起来05-14
让学生问起来06-16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07-20
让学生真的动起来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