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起来

2024-06-16

学生动起来(精选12篇)

学生动起来 篇1

新学期伊始, 我接到新任务, 代两个高三班的化学课。可是半个月不到, 我的嗓子造反了, 又哑又疼得出不了声, 不能正常上课, 而关键问题是高三的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 根本耽搁不起呀!挑战就摆在眼前, 我该如何办, 如何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反复思考之后, 我决定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代替我上课, 紧接着我就选了几个学习好、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 找他们谈话, 商量出一套方案。刚开始先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 个性问题他们之间相互解决, 共性问题罗列出来, 我和他们一起解决。上课之前他们中间要讲课的学生先给我讲, 我觉得不妥的地方再让他们做必要的补充和修正。然后他们轮流上讲台讲课, 基本上每节课的小老师都不同, 有时一节课就有好几个小老师轮流讲课。

小老师们在教室前边讲课, 我就站在教室后, 注意观察, 讲者讲得投入, 听者听得认真。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 甚至有些坐在后边的学生干脆搬着凳子坐到前边去了。平日里睡觉、瞌睡的现象不见了, 个个都生龙活虎, 学生不断亮出自己的观点, 有赞同的, 有修正的, 有提出另外方法的, 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遇到有争议的问题, 学生们都不相让,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有时争得面红耳赤, 课堂气氛很活跃。

例如, 在一道有关“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题目中, 要求计算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 H值, 一个学生展示的是用电解方程式来解决的问题, 在他展示完后, 马上有两个学生站起来, 其中一个说用电子守恒解决更简单, 接着就把自己的思路展示出来了, 而另外一个学生则指出第一个学生的电解方程式中没有写反应条件, 那个学生赶紧把条件加上了。这样不仅给了那个学生启示, 也让别的学生引以为戒, 而且一题多解, 扩展了学生的解题思维。所以说我们要相信学生, 千万不要小看他们。最近在电视上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有好几次都是选手写对了, 而辅导教师却判断错了。这不更证明了我们应该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的潜力很大吗?

因嗓子问题我不能高声讲课, 但我得去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让学生准备了高考备忘录, 也就是一个笔记本, 美其名曰“高考备忘录”,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学生做题过程中出错的地方千差万别, 出错的原因各不相同。我要求学生在备忘录上先解决做题过程中会而做不对、对而答不全的问题, 例如, 字迹潦草、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文字表达不完整、不能一语中的、忽略细节等等, 然后再解决确实不会的问题, 例如, 知识不清导致思维混乱、无从下手的题目, 我就要求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准确理解记忆, 形成一张有序、系统的知识网, 并写出在学习、交流讨论过程中悟出的技巧和方法, 总结出解题规律。在这期间我还让学生时不时互评高考备忘录, 并写下恰当评语, 以便于让他们相互鼓励和借鉴, 一起进步。我隔三差五收上来看一看, 写一些鼓励、评价或好的建议。在学生自己整理时, 如果有学生问我问题, 我就找一个会的同学帮助他。然后, 我就去找那个不会的学生让他教我, 如果他能把我教会, 那么他就真的会了, 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能把别人教会才是真正的会!

我非常感激我的学生, 他们都很懂事, 课堂表现很好, 帮了我很大忙。令我担心的是我害怕他们成绩因此下降, 心里老是不安, 在这样的心情中煎熬了一个月。然而, 让我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后奇迹出现了, 我班的月考成绩不论是平均分还是高分段都遥遥领先, 甚至超过了重点班, 尤其是那几个小老师的月考成绩更突出。谢天谢地, 成绩终于没有下滑!兴奋之余, 我想着这可能只是一个偶然, 并没有太在意, 也没意识到这恰恰就是学生课堂主体的体现, 学生在展示中充分发挥了主体能动性并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在我的嗓子恢复后, 压抑了一个月的我重返讲台淋漓尽致地展示我的风采, 再没启用我的小老师们。一是他们有时讲得较慢, 有时语言组织条理不太清, 急得我“有口难言”, 二是怕耽误他们高三珍贵的时间。

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 此后的地区统考成绩却不理想, 大不如从前。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更尽心用力了, 怎么还不如小老师们呢?我不知所措了。

随即, 我们学校实行翻天覆地的课堂改革, 要求教师走下讲台, 走进学生, 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在耐心倾听完学生的展示后进行科学点评和引导, 去伪存真,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让学生身体动起来, 思维动起来。

我心中的谜团解开了, 原来我启用小老师的做法恰好与课改的观点相符, 在这种课堂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长进步, 在兵教兵中学习能力强大了, 这种课堂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传统的课堂中 (例如我嗓子恢复后的课堂) , 教师总是以学科知识的化身出现并且霸占着课堂, 教师, 是权威的象征, 而且教师只顾完成自己教的任务, 对学生的学习潜能缺乏足够的信任, 因而学生只能是观众, 在下边看教师表演, 但看懂了不等于会了。教师是权威, 学生是从者,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课堂是学生自己的舞台。我们在课堂上要实现主体和主导的相互作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实现教学信息的沟通和及时反馈,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解疑。学生动起来, 我们的课堂就能活起来, 我们的效果就会神起来!

学生动起来 篇2

——授田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四月十九日,我们迎着春风,闻着一路花香来到了授田英才学园。在这里,我们听了李莉老师、张洪艳老师、高静老师的课。三位老师的课讲得都非常的精彩,我也受益很多。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节课是张洪艳老师讲得《桥》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李莉老师讲得是《桥》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这一篇课文的讲解是由两位老师共同完成的。《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这两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其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很到位。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对本篇课文的生字词、课文内容、表达方法一一作了指导。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汉?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教师点燃了学生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使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的解析能力很强。其二,教学环节,紧紧相扣。授田老师采用的是集体备课的形式,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一样的,有导入激趣、前置自学、交流互学、点拨指导、内省反思五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之间都紧紧相扣。这两节课听起来,教学目标特别清晰,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整堂课听起来非常的有条理。其三,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到位,能够导之以学。特别是李莉老师的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能够随着教学环节的依次进行,教学情境的变化语调也随之发生改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处理课文内容时,“老汉揪出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一揪,揪出了什么?”随着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可见,教师语言也影响着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节课,我们听了高敬老师的课《四个太阳》,这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活力四射、精彩无限。这堂课所采用的模式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教师在处理识字时,在游戏中学,在学中做游戏,激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当中,教师也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引导。这堂课我也有个疑问,在学生学习当中,孩子们用到了电脑,需要在电脑中打字,有的学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打了一两个字,教师又应该做怎样的指导呢?

以上是我学习的几点感受,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指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找准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弥补改正,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有时间多给自己充充电,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篇3

关键词:情境 自主 争论 尊重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就需要在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一种“障碍”、一种“悬念”,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学生因为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所创造。兴趣又是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的表现,也是学生主动、积极学好知识的先决条件。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为学生播放歌曲《火柴天堂》。一首悲情的《火柴天堂》,把学生再一次带到那个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大年夜,我为深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做了铺垫。因此,语文课堂需要创设有关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提出者,成为问题的思考者,成为问题的分析者,成为问题的实践者,成为问题的成功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实践证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善于用一段精彩的导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种鼓励的眼神、一首歌、一则谜语、一个小幽默都能创建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自主探究,放手质疑。“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放手”并不是说撒手不管,教师应在此之前给出探究的“范围”,比如:初学一篇课文老师可让学生自学生字,看看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这样使学生的自由探究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学生充分自探之后,采取汇报成果的方式谈自己的所获和所疑。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快速反应,恰当处理,对于学生谈得不够深的问题要抓住契机主动出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于学生个别性的问题,教师要经过整理制定出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做到以学定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自主的课堂内全力达到自己的至高点,取得成功。

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合作学习、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加宽加深。教师也可适时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展开师生、生生之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的碰撞,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在讨论中展示自我,得到锻炼,共同提高。

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曾几次在电视上看到大学生的辩论会,由此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争论与质疑,可以改变过去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归纳小结的模式,尝试某些章节由学生设计问题、学生回答、学生评议的方法,并且建议他们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方法,集思广益,开展学习竞赛。对问题设计巧妙,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打高分,对敢于标新立异、独抒己见的予以肯定,进而达到孙双金老师所倡导的“小脸通红、小眼闪亮、小手直举、小口常开”的境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争论是思维的撞击和交融,“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课堂争论使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弘扬个性。偶尔面红耳赤,争论无果,便求援于老师。此时老师的话,字字珠玑,绝不用担心有人走神。

四、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予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篇4

事实上, 学生的素养无法“输入”, 知识结论也不能靠“告知”。只有让学生感觉和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学生才能“学会学习”, 真正理解知识, 并在学习过程中确认自我, 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的课程学习不可能由教师将书本知识移到自己的舌尖, 再塞进学生的头脑。作为学生的“经验”, 应当是在亲历的活动中获得鲜活的认识与体验。因此, 高效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 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时空, 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 这个时空就会破碎。那么, 有哪些策略可以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一、角色扮演, 体验情境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有些学习内容学生不好理解, 但如果由教师来告知学生结论, 或简单地记忆背诵, 教材就不能在学生那里形成心理意义, 生成对知识深切的、个人化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一课时, 如何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的含义呢?我在处理这一教学内容时, 用一种期盼、焦急的语气求助于学生, 说:现在, 汉武帝正在为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伤透了脑筋, 而你现在就是汉武帝身边最得力的谋臣, 你能为汉武帝出谋划策吗?在众多的谋臣中谁的建议会被采纳呢?这时, 学生在老师鼓励下, 自觉把自己的角色转换成汉武帝的谋臣, 并积极思考, 在别的“谋臣”献计献策时, 进行对比、衡量, 争当最佳“谋臣”。“谋臣”们争相献计, 作为教师不需评价, 学生自会选出最佳计策。这样, 就把学生的学习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 置于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情境”中。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 学生体会到作为大汉天子得力“谋臣”的自豪与乐趣, 忘记自己是在课堂之中, 也实现了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 探究启动

每位学生都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这是他们生命的宝藏。教育的智慧正是来自对学生炽烈的感情和深切期待, 其“挑战性任务”是把每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布鲁纳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在布鲁纳看来, 学生在一般教学条件下, 学习的动机往往很混乱, 有些学生谋求好成绩, 是为了一些外来的动机, 如为了得到或避免教师和家长的奖励或惩罚, 或为了与同学竞争。而布鲁纳更重视的是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 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 并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 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 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挑战。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 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形式不是主要的, 只有实现思维上的互动, 才是有效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出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用“理趣”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 引导置身于情境中的学生自己去尝试与探索。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 通过学生的感悟, 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 使学生从自身的“智力探险”中产生结果, 获得体验。教师在关键处不厌其烦的启发和恰到好处的点拨是不可或缺的。

三、质疑问难, 欲擒故纵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 由于受到经验意识、思维定式、知识的混淆、个人性格等影响, 学生提出他们感到疑惑或渴求解决的问题, 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的突发奇想, 甚至是与教材观点大相径庭或错误的看法。学生对老师质疑问难时, 这是考验教师教育机智, 调动所有学生学习动机的契机。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 有意将矛盾激化, 让学生“借题发挥”。

记得有堂课讲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半个多世纪来受到的屈辱在这一课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当所有学生正在看我用幻灯机出示的图片时, 有个学生突然情绪激动地大声嚷道:“去那些国家把我们的东西抢回来, 放一把火烧掉他们的宫殿!”其他学生也跟着喊“好”、“对”。我立刻意识到如果简单加以否定或训斥绝对不是上策, 于是决心来个欲擒故纵:“那好, 我们现在就去征讨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国家吧。你们到了这些国家, 干你们想干的事情吧!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在我的鼓励下, 学生们热情高涨, 争先恐后地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真是大快人心、个性张扬。过了片刻, 我又问道:“很好, 把侵略者对我们犯下的罪行重新再上演一遍吧, 尽情地烧杀抢掠吧, 尽情地享受报复带来的欢乐吧!”我故意加重了“罪行”二字的读音。听到这里, 学生都不说话了, 但我已从他们的眼神中读懂了他们的内心活动。不知是谁忽然喊道:“我们不能这样做, 我们不能学帝国主义。”接着还有一些学生发表了“以德报怨”、“和平共处”等不同观点。学生逐渐恢复了理性, 师生从情感的交融中完成了思想教育的任务。

当学生质疑问难时, 通过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达到“视野融合”, 形成对教材较为统一的理解, 这样的教学设计尊重了学生独特的经验与体验, 发扬教学民主, 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四、协作互动, 快乐分享

合作学习已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它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教育理念、一种对人的素养的追求。曾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就近发展区”理论的维果茨基说:“教学引导、唤醒、启发了一系列内部发展过程, 这些过程对于儿童来说, 目前只是在与周围人们的关系中, 在与他的伙伴的相互合作的环境中才是可能的。”但如果组织不当, 只会流于形式, 学生无法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

在一次公开的教学活动中, 有位教师上课时组织了三次课堂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立即分组围成一团, 讨论声响成一片, 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几分钟后, 教师一声令下:“停止!”于是学生的讨论声便戛然而止。接着, 由几位“好学生”轮流发言, 大部分学生做“看客”, 而几位学困生在一旁则若无其事, 好像讨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小组合作学习意在做到优势互补, 但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少数人学习, 多数人休闲;二是小组学习成了小组讨论;三是“好学生”学习, “学困生”搭车。因此为了使探究活动收到实效, 教师应发挥主导和统筹的作用。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同学关系, 做到搭配合适;在探究活动的分工和问题的设置上, 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能力差别, 问题的难度须因人而异;特别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 及时表扬和肯定每位学生有价值的、哪怕是细微的创新意图和看法, 从而尽可能达到提高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的目的。

努力让学生动起来 篇5

——谈“尝试教学”之我见

颜 黎

学校至开学以来一直在推行“尝试教学”,刚开始我只是简单地将资料翻了一遍,以“三年级学生没有这样自学、交流、讨论的能力”将这一教学法拒之于外。直至真正地走进了张兰、何冬玲、李素文和赵丽秀老师的课堂中,我的意识才刚刚觉醒。

在参加了听课、评课之后,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教学,也开始了自己对“尝试教学”的探索。起初,第一节课的尝试,我也学着设计了自学提示,比如:

1、自学小组分段朗读课文,共同指出学员读错的字;

2、小组成员通过读课文,分别谈谈自己对文章的一些体会。其实这个内容是我这个教案中的前一部分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这节课我还准备教学会写字。但是,当我把自学提示的任务布置下去时,各种各样的问题出来了,学生因为分配段落都争论了很久,组长也不能很快地执行任务,在交流时有些学生不知从何说起等等,当然还发现了有学生在别人读书时不知道该干什么,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于是,我当堂在班上进行指导训练,最后一节课只完成了这一个学习内容,学习生字还没开始,就已经下课了。

下课之后,我再次翻开了尝试教学法的资料,把《普罗米修斯》这一课再次仔细阅读了一遍,发现我的这一目标完全可以放到课前预习中去,当然,要想达到那样的氛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我也是边摸索,边听课,边学习。经历了几堂完不成课堂任务的课的纠结,最终在上第七课《寓言两则》时开始欣喜。在教学生字时,我让学生自己抄写,同桌互评,标出易错笔画,汇报交流,上台听写,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达到了全班参与的目标。改变了以前老师说,同学说,其他同学听,甚至是有些同学不听的状态,在检查听写时效果好多了。在上《狐假虎威》时,我按照戴校长的方法,提大问题,让学生多谈体会、感悟,甚至让学生多质疑、提问,的确如我们设想的一样,学生一开始就说出了:狐狸狡猾,老虎凶猛但不会想办法,老虎有勇无谋等等。最后我引导学生找到了对话体会读,学生们读得很不错。在这一路摸索中,我发现,教案设计中老师说的话少了,可是老师心中的东西更多了。这要求老师对文本必须进行深入分析,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很强,对课堂中出现的瞬间问题要能及时转化成教学资源。

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篇6

那么,在高效课堂下,如何做学生呢?

第一,树立我的学习我做主思想,不等不靠,积极主动。

须知被动地学习如狱中的苦囚,自发地进取是人生的享受。既然学校给我们的自主学习创造了那么好的机会,既然教师敢于放手,俯下身子为我们服务,我们就要自信地站上讲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唾弃当年满堂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状态下,独立地发挥出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有成就感,越能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人。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树立主人翁思想,敢于负责,敢于承担,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说“我的课堂我做主”!

第二,学会合作,利用小组的力量来争先创优。

“一根筷子哟,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哟,牢牢抱成团”,这句歌词告诉我们,单枪匹马,难以招架,只有齐心协力,才会众志成城。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是优生,我帮助别人要浪费时间。”此言差矣,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被动听讲,知识的记忆率是5%,阅读是10%,视听是20%,演示是30%,而参与讨论能记住50%,参与实践能记住75%,有一种学习方式能记住知识的90%,那就是“教授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何况,你教会了别人,不仅赢得同学的感谢,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啊!

加强展示,敢于暴露问题。

高效课堂的精髓就是展示,展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更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因此,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展示,不怕暴露问题,暴露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别人展示时,要学会倾听、观摩与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抱着挑剔般质疑的心去倾听观摩别人的展示,你就会全神贯注,收获多多。课堂是学生自主、自信、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舞台,学生通过“展示”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灵活运用,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

提升“三学”(独学、对学、群学)的有效性。

独学也称自学,这一阶段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把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掉。比如,查生字,记单词,背定理,这些独自能学会的,不要求助同学,更不要依赖老师。对学,要尽量制造“1+1>2”的增值效应,同伴之间取长补短,联手探究,通过质疑、释疑,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群学,并不是简单地围在一起七嘴八舌,而是以小组为单位有明确的分工。分工是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充分自主探究基础之上的,表现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协作是将成员自主学习的成果共享,表现为“集思广益,去芜存菁”。

遵守规则。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讲究两个字,一个“活”一个“动”,“活”即灵活、活跃、活生生,“动”即联动、走动、动中学。杜郎口奉行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其精髓就在“活”与“动”上。然而,“活”则易生乱,动起来更是不好控制,怎么办呢?答案是规则明确,执行严格,全员遵守。就拿展示规则来说,杜郎口编了这些歌谣: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让学生“动”起来 篇7

那么,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

一、分组合作, 小组互动

实行小组合作, 小组互动,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的互帮互学, 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教学中, 我把班级同学以每六人为一组进行分组, 从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个人爱好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分组。上课时可让学生人分组讨论, 大家畅所欲言, 然后每组准备几张大一点的白纸, 把学生们讨论的要点写在纸上进行小组展示, 然后教师对各小组总结的内容进行点评, 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总结中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地进行解决, 这些问题, 往往就是教学中的重点或者难点。这样, 我既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能引导学生们从中找出优点和不足, 从而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达到“以动制胜”的效果。

二、开展多种活动, 让课堂气氛“动”起来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因此, 一定要把书上的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设置种种社会生活中的情境, 把问题放到情境中, 从而让学生“动”起来。如我在上“公司的类型”这一课时,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内容, 课本上运用了表格从公司的资本、发起人的数量、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股东表决权、公司财务以及注册资本限制等方面作了具体的对比, 因此如何讲清这个问题对于本课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这部分内容非常的枯燥, 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学生也不知道学习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这样他就会觉得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从而不会用心去学。在这里, 我设置了一个情景:我们高一 (3) 班政治小组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后, 对我县的公司类型很感兴趣, 他们对我县的公司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在他们来到了一家公司, 见到了该公司的负责人。如果是你, 你打算向公司负责人提什么问题, 可以判断该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因为他们想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他们对课本上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然后纷纷提出了问题:有的说问该公司的注册资本;有的说问该公司股东是否有以技术、土地等入股的;有的说问该公司财务是否向社会公开;有的说问该公司的资本是否分为等额股份;有的说问是否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等等。从而达到了对本课重点知识的掌握的目的。

三、互相提问、师生互动

要让学生确立“我的人生我作主, 我的课堂我主宰”的理念,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这就要求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将教师问转变为学生问,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也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根也曾经说过:“如果以肯定开始, 必将以问题而告终;如果以问题开始, 必将以肯定而结束。”可见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而我们教师目前传统的备课思路还是在思考如何教, 如何设置一个个精致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进而解决问题。很显然这样的改革是不够深入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发问, 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然后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这就应该对自己的备课思维来一个彻底的改革, 不仅要思考教师如何教, 而且要思考学生如何学, 因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 首先是学生学, 而不是教师教。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也努力把自己“教”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学”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 颇有收获。

例如在教学“我国的政党制度内容”时, 我便尝试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学生就在课堂上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为什么在我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为什么其他的力量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为什么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问题的提出, 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防备学生可能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袭击”。由此可见, 发动学生来提出问题无疑对教师的压力是加大了。这样, 在师生双方的互相提问下, 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篇8

一、创设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 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 一个含蓄的微笑, 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 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也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 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 个性得以张扬, 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 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 爱每一个学生, 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二、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 使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不是负担”, 这句话包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 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 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 就会产生不断前进, 渴求新知, 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 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 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使之处于激活状态, 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 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 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 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 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培养, 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 课堂效果不会太好。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 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 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 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给课堂注入生机。

四、创设平常、实在的课堂,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我们大多数教师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 当有人听课的时候, 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备课很辛苦、学生很兴奋, 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 就像演戏一样。但是, 大量的准备使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 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这样的课就谈不上一堂好课。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 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有自由的空间, 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做到, 哪怕是校长来了, 局长来了, 你都要旁若无人, 你是在为学生上课, 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 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这样的课, 平实的课即:平平常常, 实实在在的课。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十全十美的课做秀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也没什么, 因为它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 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 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 然后作大量的准备, 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所以一堂课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真实的课, 要是没有实际的价值, 就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五、创设成功、高效的课堂,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成长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一堂课下来, 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 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 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 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 大家都有事情干, 通过教学, 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 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 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成长”, 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 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 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 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 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 当我们把爱洒向学生时, 特别是好学生时, 不要忘了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关注的对象“弱者”, 应该说教师的关注不仅是关注孩子的现在, 更是关注孩子的明天, 孩子的未来。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 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 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 设计不同的问题, 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 有所提高。一堂课下来, 无论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 都要有所收益, 这样的一堂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

六、创设掌握技能的课堂, 教会学生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于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 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可见, 学法指导是“授学以渔”, 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那些不懂学习方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主张, 要教会儿童学习, 能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学习方法。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叶圣陶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因此, 教法中渗透学法, 教会学生学习, 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总跟在学生的身后去指导学生, 所以教给学生一种方法, 让学生终生都能受益。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师观念活起来,学生实践动起来 篇9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个人素养, 市教研室进行了“大语文教育实践方略”实验。在这次实验中, 本人深感教师应及时地转变思想观念, 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在宽松的环境中“如鱼得水”, 真正“动”起来。

一、课前小演讲, 调动学习积极性

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人在每节课课前安排了3—5分钟的演讲小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站在讲台亲身感受, 并学会克服心理紧张和畏惧情绪, 起初, 我让每位学生拿稿上台演讲, 内容不限, 如一些古诗词、优美小文章段落摘抄等。要求学生声音要宏亮, 发音要准确, 学用普通话,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 要求学生尽量脱离讲稿, 站在讲台, 面对全体同学, 有感情地、流畅地背诵所准备内容, 使学生感受一下成功的喜悦。第三步, 命题或即兴发言。这一步教师可结合教材, 联系学生生活, 如每课之后练习题中的拓展性学习部分, 教师在课堂讲完内容后过渡到延伸部分, 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后准备好。有时教师在课前得知重要新闻消息, 或班内发生一些意外事件等, 可以让学生即兴发言, 要求不要太苛刻, 言之有物, 有情有理即可。

在演讲之后, 师生对演讲就具体细节如体态、语速、声音等方面, 进行公正、恰当的评价。

这样一来, 既活跃了课前学习气氛, 为接下来这节课创设了良好开端, 又起到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作用。

二、公开日记本, 加强师生交流

魏书生先生称写日记是“坚持道德长跑”。他不厌其烦地建议青年写日记, 这是有道理的。我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 这符合“大语文教学实验”的要求。坚持观察写日记, 积累材料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更重要的是通过写日记能够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 又可以陶冶情操, 养成“文字意识”。

怎样让学生写好一日一记, 使看似单调、苦涩的日记发挥作用呢?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时时处处留意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轶闻趣事, 积累素材, 充实情感。内容可包括同学轶事、课堂拾趣、班级风情、校园生活、家庭温情、人生真谛等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题目, 如《父亲的手》《快乐星期天》《童年伙伴》《那一次》等等, 让学生在日记中找到“话”可说, 有“情”可诉。更重要的是, 公开日记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群体的信任, 揭开传统日记本“神秘”的面纱。师生作为学生在校生活的同伴, 乐意倾听学生的声音, 成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值得信赖的朋友。教师通过阅读学生日记感受学生情绪的波动, 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境遇, 走近学生。小小日记本搭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

三、办好班级周报, 培养语文能力

本人从初一新生入学就充分利用“手头四本”:练字本、积累本、日记本和读书笔记本,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 循序渐进, 积累知识, 扩大视野, 为初二学生自己独办班级周报做好储备。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要求每小组每周办一份版面为8开的手抄报。班级周报的基本思路如下: (1) 明确办报目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视野,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捕捉生活感悟, 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能力。 (2) 确定办报宗旨。真实反映生活, 张扬自我个性, 拓展语文学习渠道, 开辟语文阵地。 (3) 内容编排。每期分四个版面, 第一版, 新闻聚焦;第二版, 习作园地;第三版, 文苑采撷;第四版, 生活百科。

每一版的具体要求如下: (1) 新闻聚焦版包括本周在学习、纪律、卫生、好人好事诸方面的情况总结。在班级大家庭中每天都有新闻发生, 有较突出或较严重的情况出现, 这样经过办报人一周的记录、梳理, 聚焦成新闻, 一方面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积极性,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本性中有着自我表现欲和表达情绪, 文字便成为极佳的途径。让他们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写在周报里互相传阅或珍藏, 有着积极的意义。 (3) 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 读书足以博采, 读书足以长才。学生只有博览群书, 才能从中汲取营养, 充实自我, 完善自我, 厚积薄发, 才能有所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无论从何种书籍中摘录何种题材文章, 都要标明出处, 并简单写出摘抄段落的原因或心得体会, 既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又培养学生阅读的目的性。

关于第四版的内容选择, 学生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是小笑话、小幽默、生活小常识以及各科小知识等等, 让学生感受到在紧张的学习中还有生活的乐趣。

让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活起来 篇10

关键词:活用资源,动起来,激发兴趣,课堂教学

当前教学的新理念倡导让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活起来, 每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的“教书匠”身份, 教师要彻底改变做法, 改变角色, 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这一点真正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老师是“千呼万唤”而学生“岿然不动”。那么,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呢?要使课堂教学动起来, 教师必须先活起来, 教师充满活力, 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 其行为本身就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前奏。一堂成功的课, 还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 真正走进教材、走进学生, 与学生形成一种心灵的交汇、精神的升华, 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活”用笑声

个别教师上课时, 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 课堂教学中“火药”味太浓。教师紧绷着脸, 试图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斥责声、挖苦声, 常出现在课堂中。课堂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是低效或无效的。我们要首先明白, 笑声能舒缓师生间的紧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形成。欢乐课堂观念是教师必须树立的, 既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 又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 还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 更是有学生机敏语言或动作引发的笑声……这样有笑声的课堂, 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学生学习参与度更高, 所以, 在每一堂课中, 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

二、“活”用“度”

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全体学生为主, 学生主体的参与度:第一, 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课堂教学中, 并不是教师领着少数“优”生围着教学“转”, 而是教师要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用适合学生特点、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一堂课上得好不好, 主要看动手、动口、动脑的学生有多少, 是否有被遗忘的“角落”。第二, 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教师要一步步把学生引进主动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看学生会不会提出问题, 同学之间会不会争论问题。如果上完一堂课, 学生都明白了, 可能是教学的假象, 也可能是教学没有深度。

三、“活”用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有鲜活度,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提高教学效率。幽默的教学语言, 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欢声笑语, 也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这样情感教育得到落实。创造型的教师要做到教学的艺术化, 创造性教学是艺术性的教学, 教师不是单纯的传声筒, 更不是照相机, 把现实复显出来, 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所以, 创造型教师只要掌握了语言的教学艺术, 就可以把教学活动安排得有声有色, 并赋予教学以新意和活力, 使每一个人的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 让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带来的乐趣。

四、活用“玩”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课堂教学中要求注重“玩”的天性, 要有利于孩子在“玩”中掌握知识、掌握技能, 最重要是———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是学生“动”起来的前提, “思想活跃”是学生“活”起来的核心, “积极主动”是学生“动”起来的外在表现, “相互交流”是沟通个体“动”起来与群体“动”起来的桥梁。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 他们的情绪不断发生变化。学生会因为兴趣而产生积极性, 但也会因为无兴趣而消极。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育家魏书生认为, 兴趣像柴, 可以点燃, 也可以捣毁。兴趣的柴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存在着, 重要的是教师能否点燃。所以, 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 逐步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生求新、好奇与渴望求知和成功的心理, 想方设法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力求实效。

总之, 要让课堂活起来, 就得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有声有色。教师在课堂中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自主、多合作、多读、多说、多写。这样的课堂能不活跃吗?学生能不动吗?教学质量能不提高吗?

参考文献

[1]唐晓琴.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学习:下, 2011 (02) .

[2]白玲粉.对话教学让课堂动起来[N].甘肃日报, 2007-09-06.

学生动起来 篇11

一、创设课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动”力

1.诱学生心“动”

音乐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需要做好充分准备,通俗地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布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如低年级我可以通过头饰、乐器、道具,来突出每节音乐课的特定氛围,让学生被吸引住;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活跃在特定的气息中。如中高年级学生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我们可以采用猜谜、故事、小视频、乐器等提前让学生进入创设好的情境中。比如在一年级《你早》歌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利用大公鸡和小闹钟的道具把学生吸引住,通过模拟动物的声音来激发孩子们的心。孩子们戴上头饰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此外,如果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

2.促学生脑“动”

现行的音乐教材都比较贴近于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学的内容能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歌曲《夏夜》时,通过事先孩子们去网络上查关于萤火虫的资料,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这种昆虫同时和特定的季节夏天的夜晚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动脑筋思考,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表现。同时也通过这只小小的萤火虫把节奏在朗诵中解决,整个过程基本都是孩子们在自己动脑完成,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这样同学们都乐在其中。其实老师这是创设了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如在教学节奏练习时,可以把它设计成“接龙”“找好朋友”等游戏,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念歌词。音乐课不但可以通过唱歌、欣赏,也可以像语文数学让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去思考,去创造。

二、注重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活”力

我们常说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更需要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课堂上老师的语言非常关键,比如某一句唱得不理想,教师如果说“还不太好”“老师听到几句唱得很不好”“你们想不想再唱一遍”,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一定唱得不对而不敢唱从而丧失信心,对一遍遍重复演唱产生了疲劳,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我们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各个年龄的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相对语速要慢一点,更具亲和力,可以给予节奏奖励,小小的拥抱等来激发学生的活力。如中高年级教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通过“谁敢来试一试”“老师想请一个舞伴”等各种引导和激励的语言,使学生一步步进入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放下不好意思跟着教师一起参与学习,这样在整个一堂音乐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我们也要加强师生合作互动,使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中受益。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都有权利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师生之间亲密的合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感到与老师更加亲密。

三、课堂评需要形式多样,引学生“乐”学

随着新教材的不断改革,教师在对学生的音乐课堂进行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参与时的积极性、学生自身的态度、努力的程度、交际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合作精神等,作为音乐老师应该能够完整地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努力,课后在课堂小结或自我反思的时候教师也要及时应对上一节课处理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弥补,通过观察学生各方面的活动,进行准确评价,以免造成对学生认识及评价的片面性。

当然,我们音乐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需要形式多样,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快乐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善于观察班级的全面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对于比较容易做小动作的同学,可以通过小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次可以通过律动让天性爱动的孩子在四十分钟时间里放松一下,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还可以通过鼓励,表扬一些进步表现突出的学生来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参与到你的课堂里来,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音乐课。

引导学生“动”起来 篇12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变被动为主动,强迫学变自主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集中和持久,想象力更加丰富。

信息技术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有一个较大的优势,就是学生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将这种兴趣提高,并且贯穿始终。一些教师习惯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模仿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虽然能让学生学到很多知识,但是被动、强迫教学会剥夺学生尝试的机会、扼杀学生探索的精神。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变“传授式”为“合作式”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合理、适时的学法指导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把自己变成一个“合作伙伴”。在上课时,先说明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再围绕目标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指导。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先把疑点和难点都找出来,教师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改正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例如,在Powerpoint的教学中,先展示一些上届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复习旧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

变“复制式”为“创造式”

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学内容或教材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应变“复制式”为“创造式”,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自身发展快的特点,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和收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适当补充一些“题外话”,从而扩大眼界,放眼未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对一些知识的教学,完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并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学习新知识的方法。由于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容易就掌握了新的知识,并能很好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创新能力。

变“任务式”为“自觉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任务式”为“自觉式”。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及通过网络学习,提出问题,归纳知识,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内容,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教师在平时的讲课及操作中,要引导学生把某些知识点中共有的、类似的、不同的地方对比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自觉探索,触类旁通,这样就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上一篇:肛门注射下一篇:民间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