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4-09-25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共11篇)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

首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何认识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如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残酷性和进步性;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发展性;如何分析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如何分析历史的曲折性和向前性;如何认识革命的暴力性与和平性(19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中,以和平夺权的方式,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跃入社会主义社会)等等,如果用确定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模式来看待,就很难找到它的合理内核,若以辩证思维作指导,就能解开它的“历史之谜”。所以辩证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可以以一个历史事件为圆心,把自己的思维扩散开来,延伸出去。例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学生可以就此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理解,提高应变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例如某学生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 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的观点。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造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学生可以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

第四,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如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你如何证明?)或者进行逆向设问,清学生思考,如隋炀帝如果不穷奢极欲,他能成为一代明君吗?为什么?商纣王曾经杀了自己的叔父,唐太宗却杀死自己的亲兄弟,那唐太宗也和纣王一样是个暴君吗?为什么?

第五,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历史思维包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还应包括运用直观形象、表象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等加工的形象思维。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大量的课本插图、照片、地图、投影片、影视音像制品往往用于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历史感,以形象地展现或佐证课本上写的、教师讲的知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主要功能。今天,新的课程改革呼唤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和研究,学会自己去寻找规律和作出结论。教学中,教师要使形象化的历史资料素材在启发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作用,把学生从直观性的学习,带入到探究性的、创造性的学习历史的领域。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2

一、巧妙设问, 开启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 但并非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质疑能否激思, 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富有启发的课堂设问, 才能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在学习《鸦片战争》时, 我在导入新课时这样提问:有人说, 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 它的爆发是偶然, 完全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引起?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答案, 在学生答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之后, 接着提问, 那么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立即被调动了起来, 这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弄清一些重大发明和事件的时间顺序, 我在课堂提问中尽量避免常规的问法, 而是创设一些能吸引学生情境, 如:判断以下情境是否属实, 依据是什么? (1) 明朝皇帝因要事深夜急召宰相; (2) 清初时, 皇帝一言九鼎; (3) 明朝皇帝为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我发现, 在这过程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动了起来, 积极地参与着课堂学习。

二、课堂让位, 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学生面对滔滔不绝的老师, 才能获得知识。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 当我们问学生学习中是否有问题时, 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没有!他们为什么会没有问题呢?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者。其实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我在实践中做了许多尝试, 努力改变学生的思路, 让他们去解决问题, 大胆发挥想象力, 只有教师先打开自己的思维, 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

三、设置情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过去性是历史重要特点之一, 后人只能根据留下的历史资料来演绎历史;对历史的解释会带有后人的主观色彩。因此, 在教学中, 老师适当设置一些历史情景, 让学生参与到事件中去, 这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 西安事变是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讲这段历史时, 我采用了设置情景, 让学生充当这一事件当事人思考下列问题: (1) 假如你是张学良, 你会采取什么办法使蒋介石停止内战? (2) 假如你是共产党领导人, 你会如何处理西安事变?问题提出后, 不少学生都依据当时背景材料和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可见, 设置情景, 让学生充当历史事件的主角, 有利于学生深层认识历史, 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打破常规,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 往往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所谓“思维定式”, 是指人们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倾向性心理准备, 这种心理上的“惯性”, 会严重影响学生, 使其思维活动处于休眠状态, 只是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结果学习效率必然大打折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经常改变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1) 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 大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探究, 以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极为重要。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例如, 讲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课后, 向学生提问:“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几种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对?理由是什么?你理想中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等, 有的答案并非唯一, 却饶有趣味、发人深思,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争论, 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 重视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解决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假设性推测的题目, 启发学生从问题的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培养逆向思维, 可以丰富学生想象, 开拓解题思路。例如, 在学习了珍妮机的发明后, 向学生提问:假如珍妮纺纱机在中国发明, 会不会像英国那样引起工业领域的巨大变革呢?为什么?启发学生运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的知识, 寻找答案。

思维能力不仅是各学科考查的重点, 对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为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良好条件。要积极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的目的, 调动其学习的能动性, 激发其思维活力, 进而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这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3

一、课堂教学应注意对历史知识具体化和系统化

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教会学生将知识具体化和系统化,让学生既能记住教学大纲要求记住的内容,又能运用相关史实阐发记住的内容,丰富记住的知识点,达到对知识点理解透彻、收放自如的地步。如“中国古代的经济”的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的具体化,小农经济的内容又是古代经济的具体化,小农经济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例子又是小农经济的具体化。教师在讲小农经济的概念时要让学生至少掌握三点具体化的知识点,即:“以家庭为单位,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为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是小农经济的主要耕作方式;封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是小农经济,历代封建政府都十分重视小农经济。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我引用一句古语补充佐证小农经济的概念,即“一夫不耕,或受之罪;一女不织,或受之饥”。

历史知识的系统化则要求把同类史实集中起来,按年代顺序加以排列,确定一个中心,知识点要围绕中心展开,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消化和巩固。

二、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适时进行点拨。如讲鸦片战争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大放厥词:“先生们,在遥远的东方,那个古老衰败而又愚蠢守旧的庞大帝国,长期以来就一直拒绝跟我们进行全面的贸易,只允许一个小小的港口——广州一地跟我们通商,这使得我们的商品不能够从中赚钱。这早已为我们所不能忍受!现在竟然又野蛮地把我们商人辛辛苦苦运去的、用以养家活命的、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使我们的商人和我大英帝國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失!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然后,我提问:“大家对这位英国外相的话有何感想?”

第一位学生立即回答:“那个外相简直是胡说八道,欺人太甚。”这位学生的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大家响起了如雷鸣般的掌声。第二位学生紧接着回答:“英国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向中国走私鸦片还责怪中国销烟,我们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清政府应给予英国重重打击,也把鸦片运到他们那里,看他们如何反应。令人痛恨的是清政府太无能了。”其他学生的发言基本也是谴责英国外相之类的话。

有一位学生的发言令人耳目一新,他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主要是中英之间的贸易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出超地位,若中国从乾隆开始有世界眼光的话就应答应与英国进行贸易,中国或许在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等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也许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所以英国敢于看轻我们责任不全在英国,最主要是我们的政府太不争气了。”这位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我给予肯定。同时否定了他的假设的可能性,当然我是从清朝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政治阶级关系等进行了分析。这样,在分析了学生的发言的同时也阐发了鸦片战争的背景,达到双重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允许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敢于假设。如我在上“中国古代农业”一节,讲到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时,我讲解了课本的内容,大意是:春秋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时期,理由是私田的出现;战国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时期,依据是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所以春秋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始。我问“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一位学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北宋是封建社会开始,主要依据是古代经济到北宋时期更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宋朝的商业也突破了坊、市和时间的界限,所以封建社会应从宋朝开始。我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创新,但也指出教材的观点应记住,可与自己的观点作比较。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教材并提出新的参照系或新的视角,赋予历史以新的生命力。

浅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4

题目:浅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工作单位:高 明 一 中 学 科:历 史 姓 名:何 云 耀 参评时间:2008年12月

浅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明一中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越来越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所重视。因此,历史学科为什么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何为历史思维能力?该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以上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重要性 历史学科能力 独立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我们知道,在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后,至今尚未形成新的国际格局,只是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我们今天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强健的身体和文明的行为习惯。特别是独立思考、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形成,要求我们应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而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起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任务,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就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

其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大势所趋,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

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最终目的应不在于让学生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在于引导他们利用历史知识这个厚重的载体,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认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他们作为一代新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其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犹为重要。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能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出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所以我们要凭借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创造力。

再次,历史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历史高考成败的关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决定并非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于是就有选拔性考试——高考的必要,只有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大学。为适应形势的需要,高考也朝着重视能力的方向发展,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历史学科的好成绩,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也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具备了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相关学科,如政治、语文等。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会历史”,更有助于他们“会学历史”。因此,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学科的核心目标,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内涵

什么叫历史思维能力?虽然在史学界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历史思维是一般思维活动与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活动的融合,是实现由对历史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揭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思维过程,它散现于历史学科的各种能力之中,如历史材料的搜集应用能力,历史事实的理解阐释能力,历史现象的再现再认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历史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等。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历史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出就是历史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离开了历史知识这个载体去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那是空谈。然而知识的掌握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知晓,指“由不知到知”,即晓得知识所反映的事物;二是理解,指“知其所以然”,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三是运用,指“行”,即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历史知识的掌握亦然,最终衡量的标准应是活学活用,而不是要死记硬背,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不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对一切事实的了解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没有这种了解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有学识的人”。

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关键在于备课时如何处理教材,如何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例举三方面加以说明:

(1)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仅记住零星的历史知识,不叫掌握历史。在教学中应防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见到森林,但那是杂乱无章的森林,一走进去就迷失方向,不知东南西北,而是要让学生不但见到森林,且要能明了森林纵横交错的关系,知道这棵树与别的树的枝丫是如何连接的,这样才能出入自如。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处理教材,把教学内容系统化,在明确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本章节在整体中的地位,注意历史的前后纵横联系,如果说把整个人类历史作为一个大系统,把其中 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作为子系统,那就应让学生明了子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严密性系统性的培养。

例如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概念的学习,就应让学生从它形成的背景、途径、影响,体系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矛盾以及它是如何瓦解的,它的瓦解说明了什么问题,它与维也纳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又有何异同点,它对我国历史又有何影响等方面加以把握,这样才完整,思维才严密。

2、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仅仅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与完整是不够的,不仅要求全求细,而且要求深求透,多角度审视,多层次挖掘,多形式设问,全方位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吃深吃透,培养其探究性的思维习惯。所以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的分析并揭示其本质。

例如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应从它的内容入手加以分析,才能认清其本质。①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实质上是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取悦英国的政策,因为当时英国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而取悦英国的目的是为了使他支持美国的政策;③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的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运费,实质上美国企图凭借在全球首屈一指的经济实力,得以插足任何一国的势力范围,最后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可见其狼子野心。如果能坚持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两种。总结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会学的境界。

例如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可总结归纳出工业革命的产生需要一个政治前提和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资源等条件,把此上升为方法论进而就可分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确立和发展;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市场等物质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还可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思维的变通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总结历史规律性的认识还可“以史鉴今”,例如对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进行分析,即可得出这样规律性认识:战争 中往往正义者、得人心者胜;社会形态制度优越者胜;经济上技术先进者胜;智者勇者胜;反之则败。这可在实际战争中供借鉴,也可助你预测战争的成败,思维的灵活性也由此得以培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1、挖掘教材的深度是培养学科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和途径,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的前提。

如:我在讲述“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唐朝灭亡。”这一史实时,通过设计优化教学方案,来挖掘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设问有: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生产发展,因而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之为什么?而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出现了怎样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有哪些?上述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它为什么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还有哪些因素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又是什么事件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段历史的学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样设问式的教学方式,既保持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又加强了学生对唐朝“强盛——衰弱——瓦解——灭亡”这段历史的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深层思维的能力。

2、注意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启智是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关键一环

不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配备哪些教学设施,最终都应设疑,才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古希腊学者亚理斯多德所说的“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当然,历史问题的提出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有目的性,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的设计应注意梯度,由易到难逐步推进,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都能开动脑筋,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跳起来摘桃子,能力强的能摘到大桃子,能力弱的也能摘到小桃子,让他们都有所获。

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善于设疑,而且要善于启智,有时如果问题提得太难,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出来,那么教师就应由难化易分解成问题组,例如讲“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可变为如下问题组:

(1)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派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2)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其实质是什么?(3)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 局面的出现?不杀蒋呢?(4)可见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

总之,教师应善于点拔、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回答问题更全面、思维更严密。

3、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史学观,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 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中学历史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编写的,对历史的认识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如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例,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理论上认识,两国革命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同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革命后两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表明革命后建立的新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认识和掌握这些观点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原因和结果,阐述历史发展规律,并掌握解决具体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比如,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和当时的孤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如果光绪皇帝是实权皇帝,中国也许能够实现君主立宪;如果没有袁世凯,辛亥革命前后的局势恐怕也会大不一样”。这些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只看到历史的偶然性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仅看到现象而未能抓住历史的本 质,片面夸大了个别历史人物的作用。只有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现象与本质结合起来,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因为农民阶级自身的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只有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本质去分析问题,才能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确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辩证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史论结合,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4、精练精讲,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巩固和反馈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应通过练习、测验来加以巩固,并了解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取得反馈。但练习、测验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精练,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来精选题目,最好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分层次布置练习。教师通过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做练习时反馈回来的思维水平,然后结合学生存在的失误加以讲解,注意分析失误的原因,教给避免失误的方法,引导学生朝思维的正确方向发展。

此外,还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加以培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肯学、乐学到会学、善学。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5

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中陈跃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很难发展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是要知识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历史教学,面对世纪挑战,必须好不含糊的作出自己的应答。必须通过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唤起学生的创新的个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给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个简单的议题,它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教育观念上,教育思想上仍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一部分历史教师仍然是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育的程度,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在教育方法上、教学模式上仍较单一,不愿学习和借鉴新的研究成果,用多样的教育方法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学生方面,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不重视历史课,对历史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在他们看来历史不需要思考和理解,更谈不上创新性,这就从根本弱化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功能。历史课中创新教学时不待我,要从根本上保证历史课教学注重创新这个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须从三个方面人手:

一.要充分利用评估体系的导向性,引导历史老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较长时间以来,在初中阶段,历史课被作为技能科处理,领导力量单薄,教科研组织虚设,基本无专业评价体系和手段。历史课成为无关紧要的课。近年来,历史作为中考科目,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也都不同程度开始重视历史课,但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的重视,未能充分认识历史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完全找准历史学科教学规律,特别是历史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问题。面对这种问题,作为学校,作为教学科研机构一定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教师备课要体现对学生创新培养意识、能够体现出创新理念的教案才能算得上是合格教案;教师上课应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敢于提出不同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政见。照课本讲课本,教师上课时成为历史知识传授的机器,这样的课应该是不合格的课,这样的历史老师应该是不合格的老师;对学生历史成绩评估更要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历史试卷要有一定量的能够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矫枉必须过正。如果教科研部门和学校在政策

导向上倾向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历史课中的创新教育一定会成为一般历史老师的自觉行为。

二.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本身的特点,培育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育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首先要有创造性的人格。历史教材自身包含着大量的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素材,历史老师要充分利用,并着重从两个方面加以点化:

1.点燃学生创新性欲望的火种

要不断创新,首先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有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让人们无法说完的话题。对于这些,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尽管很天真、幼稚,甚至是无意义,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天真和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能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的探询,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的断语,那么学生的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对于那些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就要通过讲故事、组织兴趣小组等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探求的欲望。有经验的老师善于借助历史线索,通过“故弄玄虚”、“卖关子”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欲望,收到较好的效果。

2.培养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有风险,知识的创新难度更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的结果;一个人的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成千上万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如一的坚持创新,才可能取得创新成果。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品德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哥白尼的地动学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事实无不浸透着科学家的生命和心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的历史,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是经过无数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是在经过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取得的。教学中国革命的历史,教学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教学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经历都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百折不挠的精神也会得到内化。

三.自觉运用教育规律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遵循着一般教学规律,它需要教者自觉运用,科学的把握,灵活的实施。如何训练,可从下列两个方面人手:

1.分散思维的训练

研究表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经过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既要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又要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这里仅讲分散性思维的培养。分散思维的“三个维度”即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要培养分散思维,就应加强这“三个维度”的训练。

①、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指对刺激很流畅地作出反映的能力。即单位时间通过的思维量。教学汇总应用启发式教法,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短时间内寻求尽量多的答案。如教《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

(一)》时,可提问:“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那些主张(思想)对你有什么启迪?每人举五例以上。”学生踊跃举手,回答的内容涉及辨证思想、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社会改革、法制建设、人事制度、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学生思维活跃、流畅,课堂气氛热烈活泼。

①. 利用假设或变式,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指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学中可利用假设或变式,让学生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如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将课本中思考题“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改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促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有的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就难以取胜:有的认为抗战是正义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最终将以取胜,但需借助国际抗日力量,否则中国人民将花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发了学生创新思考。

②. 用延迟思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指对刺激作出不同寻常的反映,具有新奇的成分。延迟思考,即不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以求见解的开拓性、独创性。如教《“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可出思考题:“1966年你如果主持中央工作是否开展‘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你认为当时应该抓哪些工作?”这题目很新颖,让学生站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他们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和有关资料,了解当时的北京和党的方针政策之后才有能回答。多数同学认为不能开展“文革”,应该坚持中共的“八大”路线发展生产力;有的认为可以开展“文革”,但仅局限在文化领域,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现代步伐并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有的认为当时就要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学生思维很活跃,也有创见。

2.直觉思维的训练

①.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地位。它的心理机制是:思维活动在有关问题的意思边缘持续活动,当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时,原来的神经联系突然沟通,形成了新的联系。

直觉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表现,它是创造发明的先导,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就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直觉思维的主要做法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和时代背景;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教师运用直觉思维解答问题,提出设想,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中“西安事变”一目中,可提问:“如果杀了蒋介石,情况将如何?”学生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有的说把蒋介石杀了,对人民、对国家、对共产党进行的革命事业有利。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如果把蒋介石杀掉,国民党上层将引发夺权之乱,这会祸及国家。学生顿时明白了“西安事变”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业为重的气魄学生便明白。

②.注意右脑的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有高度的分工,左脑擅长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擅长形象思维。左右脑在创造性活动中起不同的作用。右脑靠无意思的直觉产生顿悟,左脑则先要为顿悟的形成准备资料,提供信息,而后将顿悟的内容进行理性的验证,并用概念化、逻辑化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当一个人已形成非常顽固的使用言语思维的习惯时,他便失去了使用右脑非言语思维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就,就只要取决于他在直觉方面能获得多大程度的意外发现。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左右脑的共同参与,单方面的发展左脑或右脑都难以达到目的。

目前教学偏重发挥左脑的作用,偏重逻辑思维和言语的训练,而轻右脑的开发,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训练,应引起充分注意。右脑的开发主要通过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训练。培养直觉思维的方法,前面已作阐诉。形象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上课形式的改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也可利用电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教具,学具等直观器具图表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6

《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重要课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

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开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起学习的动力,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新课标教科书在每一课巧妙的设置了引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上)《西周兴亡》一课就有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立,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学生齐读或作为教师教学导入语。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新课标教材辅栏设置的读读、议议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如:《春秋争霸》一课中辅栏中议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地引入对该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不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作正面引导和鼓励即可。

在新课标下,教材只是种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质疑问难,促进积极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历史认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权威.如讲述《张骞通西域》一课后学生问:“匈奴人采用了那些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张骞为他们效力?”讲《秦末农民起义》时有学生问:吴广是怎样被杀害的?是谁杀害的?甚至还有学生质疑教科书上的内容,如讲夏朝的建立者是谁时,竟有学生问我:老师夏朝的建立者真的是禹吗?我看应该是他的儿子启才对。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的质疑,形成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和习惯,逐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育论文,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为了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真实的李鸿章。我设计了一个“李鸿章,爱国者或卖国贼?”的课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撰写简单人物评传。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一个课题结束的时候,学习小组提交了一份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观点清楚的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就连以前最不爱背书的学生也忙前忙后地收集起了资料,在辩论赛上,大家在为辩手们的精彩表现喝彩之余,自己也无形中接触到了大量鲜活的例子,从而比较前面地了解到了真实的李鸿章,而且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及团体意识也都有所增强。初次尝到胜利的果实后,我又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秦始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或是失败了?”的辩论赛,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针对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台独”和台湾归属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着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开展了“台湾—想说分手也很难”的时事开讲活动。

三、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和公孙贾的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上我知道了我的这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总之,新课标下的教学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7

一、思维能力的含义、地位及其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1. 思维能力的含义

知识是人们对后天获得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属性和联系。在中学阶段不仅是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是指深入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事物本质及规律性联系,不为表面现象和各种干扰迷惑的能力”。这种能力越高,就越能主动的、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2. 思维能力的地位

思维能力在智力机构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在历史学习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构成智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智力的活动的方法靠的是思维能力。因为智力的运用和发展,就必须运用思维能力。“它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在历史学习中,离开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能从众多的、浩如烟海烟海的资料中以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中得到正确的规律性认识。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法、俄、奥等国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如果思维能力很差就不能从这些矛盾之中得出主要矛盾,那么也就得不到正确的认识。

3. 思维能力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首先,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历史主要是对史实材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图画等观察而形成历史的表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再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重新组合材料,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的能力。最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不同观点中做出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以及从历史的发展来说明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

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 教师要深入钻研初中历史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要设计出好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深入钻研初中教材。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从宏观的高度把握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思考、提炼出开发学生智能的问题。

2.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夸美纽斯也曾说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只有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学得愉快,从而激发学生对事物的热爱,从而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觉能动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必要的社会实践。一个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通过兴趣自觉的启动思维的闸们。 学生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生的一种内部动因,是一种满足个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能推动学生自觉的探索知识、主动的思考问题”。只有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思维,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认为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对历史素材的感观兴趣,即人对物的直接兴趣; 第二种,就是间接兴趣,这种兴趣表现为通过学习而带来的效果。如考试成绩考的好,希望拥有渊博的知识,等等。 直接兴趣是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内容以及学习历史过程的本身所带来的兴趣。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现代教育界认为: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 “学”。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 导思、导学、导练,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自己去探寻、发现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种直接经验,靠教师的传授是难以实现的。 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体验、内化才能获得。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过程和途径,让学生去参与,创造一种师生平等的民主环境,形成互相论辩问难、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探索争鸣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发现的 - 冲动和热情,调动学生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进行有意义的发现。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启迪,反复训练( 但不是对同一种习题反复打磨,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复用各种方法) ,广拓思路,使学生克服各种思维障碍, 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历史概念和历史实质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使学生在知识获得和能力培养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并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的完美展开。

4. 巧妙运用评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问题的回答,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既能给学生知识, 又能教会它们求知、合作、竞争,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用“很好,不错”“你的想法有创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呢”“如果……这样就更好了”“你帮老师解答好吗”等等。即使学生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 “你的想法很特别”“你再想想看”等,引导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可能不要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行为和语言。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历史理论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挖掘隐性历史知识及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摘要:历史学科在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中起着独特作用。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实现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8

关键词:问题;情境;讨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如何利用好45分钟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每一位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历史教学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以往我们都比较注重前两个方面,我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比以前更加重视第三个功能——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我的体会是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导”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双边互动的主题参与型教学过程,使学生从这个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一、巧设疑问,创设思维情境

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心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教学前用问题来联结新旧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将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始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我在教学中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板书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展开讨论。之后,随着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回答,再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学生的思维也同样在不断地得到培养。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要求:1.是设问的方向要明确,是为了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是所设问题要有梯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避免一问一答的对话式简单提问。当然问题的设计也要避免太难,不要使学生望而生畏。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按照学生的程度,精心设计问题。如在讲“新时代的曙光”时,为了有效的比较中外在近代化道路上的差异,也为了突出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曲折,我先是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回顾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然后问“西方世界又是怎样实现近代化的起步呢?”“西方的近代化有何特点呢?”由此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然后出示“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什么?有何影响?”“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展开思考和讨论,使得学习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当这节课完成时,我们不妨给学生留一个课下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现实,你对东西方不同的发展水平有何感受呢?

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进程中不断得到激发,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的活动之中,其效果也自然的好。

二、要赋予历史教学时代精神

国耻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通过近代史屈辱所造成的灾难,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那么“国耻”教育就会停留在一种浅层的感情宣泄上,那我们的教育必然是肤浅的。这种单纯的感情宣泄不仅无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还有可能给正确的认识历史、认识当今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对于近代鸦片战争的爆发,我们如果只讲英国是如何处心积虑地侵略中国,最后发动了对华的侵略战争,而忽略了中国本身的落后和官员的无知,我们应该明确地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明白:近代的耻辱除了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的因素外,整个社会的无知和落后是我们近代国耻出现的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现代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才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人必自辱而后人侮之。”我们只有在深刻认识历史之后,才有可能感到自己的责任。我们完全可以向学生提出:中国社会的发展或停滞仅仅与政府和少数人有关,和我们自己无关吗?我们大家的历史应该怎样去写呢?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深刻的思考当中,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三、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鼓励学生发展各种思维,寻找求异性、启发探索性,鼓励创造性。完成这样的目标,一般要通过讨论来进行。讨论可以由教师定题,也可以在教师提出问题由一位学生回答后将答案交给学生讨论。我在教学“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时,针对本课重点内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内容头绪多、涉及内容复杂的情况,设置了较为具体、层次递进的问题,使学生在逐渐高涨的情绪和积极思考中了解重点、抓住主干、提高能力,其效果十分的好。如先提出简单的问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在什么时间?”之后提出“东欧剧变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后兴趣自然浓厚,乐于讨论研究,结合这一问题然后出示中国前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杂志社记者的问题时的谈话,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析问题。在出示波兰1982年取缔团结工会时,美国政府所作出的反映等等,使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之上,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讨论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我们不怕观点错误,关键是害怕学生不说,观点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使其逐步纠正。因此我们要精心呵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在自由的空间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9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讨论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文/廖凤娜

摘 要:新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西方国家的中小学课堂教学采用课堂讨论模式,它被证明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在历史课堂适当穿插课堂讨论,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大有可为。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讨论;创新思维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说明,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纵观近现代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历史课堂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讨论主题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

历史课堂讨论的问题,常常带有探索性、研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讨论题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问题答案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扩散性,这样的讨论主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为学生留出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高中新课程“一标多本”的编写特点,要求教师善于“用教材”教而非“教固定的教材”,教师也不必囿于或盲从于某一版本教材的结论,同时,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侧重于史实和现象的.介绍和描述,少了结论和评价性的语言,这为历史课堂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了可能。

例如,历史必修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一课,北师大版教材主要从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两个方面来阐述,课文一开篇即提到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以资产阶级议会的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为结尾一句,这样的编写既没有对其建立背景作介绍,也没有对其建立的影响作评价。教材的这一特点,为教师用教材教留下了广阔空间。我在授课过程中,用多媒体补充介绍了13世纪以来英国的议会传统,介绍了18世纪以来英国政治的渐进式变革,将英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与我国近现代民主化历程作比较,然后抛出课堂讨论题:英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具有什么特点?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在对这一历史主题的讨论中,学生一方面利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猜测、探索,另一方面耐心等待着问题的明朗化,并对其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进行选择、判断和扬弃。在对问题的探求过程中,学生的思考、猜测、好奇、挑战、自信等一系列的创造性品质和个性得以施展与巩固。

二、讨论氛围的宽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轻松心情将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了自由争鸣的民主氛围。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观念和见解的表述与争论,并以此为驱动力去探求尽可能新的、尽可能多的独立见解和想法。

例如,学习必修二《洋务运动》的内容时,对教材提出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一说法有疑惑,教师可在补充相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使用“破产”一词是否恰当?通过讨论甚至争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又如,学习必修一《中日建交》的内容时,教材提到当时“日本朝野各界强烈要求早日恢复中日邦交”,可组织讨论:(1)对“日本朝野各界强烈要求”的表述如何理解?(2)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缓一缓吗?

在宽松的讨论氛围中,学生盲从心理减少,思维质量明显提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不断排除思维障碍,克服思维定式,理清思维过程,创造动机得以激发,创造人格得以培养,创造意识得以呈现,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形成。有一句诗句说得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课堂讨论形成的宽松氛围,有利于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不断涌现。

三、讨论模式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课堂讨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的“问答式”的单向交流,学生围绕讨论主题,或独立思考,或分组准备,然后展示不同的思维成果,使课堂中呈现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如,学习必修一《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内容时,组织课堂讨论:(1)古雅典与古代中国为什么会形成“民主”和“专制”政治的反差?(2)如何评价这种反差?学生在探究、讨论反差的原因以及评价其影响时,认识到思维不能定式化、简单化,不能用孰优孰劣来肯定某一面或否定某一面,从而使思维变得更深刻、更丰富、更全面。

因而,课堂讨论的互动性,有利于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唤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热情和欲望,使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中产生新的联想,形成新的思路,发表独特的见解,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向,使创新思维能力在互动的课堂讨论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强化。

综上所述,为培养新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历史课堂宜多开展课堂讨论活动。目前存在的主要疑虑是,担心课堂讨论会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每课的教学任务;又担心学生的发言超出课本范围,不是考试的重点,考试考不出高分。这样的担心有道理,这涉及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的转变,仅有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是不够的,而这恰恰证明了新课程实施的任重道远。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乃大势所趋,新课程的推进必定也会顺势而为。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0

例如:讲授“季风环流”的成因,如果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妨举出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提出这一问题的感性材料,学生对季风成因的理解就容易多了。教师可以问:“夏天游泳时,当你中午赤着脚,踏在岸边泥地上感觉怎样?”“入水后感觉怎样?”“为什么岸边泥地上感觉烫脚,近在咫尺的河水却很凉?”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到这是热容量不同的缘故,大陆和海洋也是这个道理,这样讲述就把一个知识难点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化解了。

2.创设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不同见解,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带有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起关键作用。科学家都是富于创造性的,在课堂上适当介绍魏格纳、李四光等科学家科学发现的事例,能起到诱导学生积极创造的作用。如在学习“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之后,可提出“目前黄赤交角为23度26分,地球上五带如何?若黄赤交角增大为30度或减小为15度,五带又如何?”等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巩固了对黄赤交角存在意义的理解。

3.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充足的营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篇11

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依赖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两种。依赖性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完全依赖老师,只有在老师的帮助或督促下才能学习,是一种被动的“要我学”的学习状态。这种完全接受式或监督式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挫。而自主性学习则与之相反,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里,学习什么、如何学习都由学生自己支配,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容易被调动,容易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也会随之得以提高。

研究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改革教学方法。过去的教学活动多为讲解型,现在要转变讲解型为导读型、自能型。导读就是通过教师多方面的引导,使学生自己达到对知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应用、自能创造,即高效地获取、整合、应用信息。例如关于香港问题:(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国与英法签订的《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1898年6月9日,英国又乘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俗称新界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领土以及附近的235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通过上述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 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2)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国两制”。(3)20世纪80年代,中英谈判并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其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以上都是关于香港问题的史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以增强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如:(1)香港、九龙是怎样被英国占领的?(2)我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什么?其意义何在?(3)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的情况分析当时香港为什么被割占,现在为什么能收回,说明了什么。

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研究,我们知道教法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授以学法”上,也就是说,主要集中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一根本问题上。为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要做到以下两点:(1)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如:“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这个例子中,何以见得“在事实上确立了……”呢?为什么说是“第一次”呢?为什么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搞清这几个关键问题,势必要运用记忆、联想、理解等中低层次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论证、概括、推理等较高层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2)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本特征。例如:评讲拿破仑的对内政策时,我设计的教学活动是:(1)指导学生阅读“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地图,介绍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情况。(2)提问: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3)讨论。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知识,谈谈对下列观点的认识。有人说:拿破仑是个英雄,他改变了历史。有人说:拿破仑是个疯子,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人说:拿破仑具有政治与军事才能,但只有在法国革命的形势下,他才有机会发挥一定的作用。有人说:拿破仑没有才能,只是当时法国没有杰出人物,他才得以崭露头角。有人说:拿破仑执政时期的措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肯定。有人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是历史的倒退。(4)教师总结。这个活动设计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法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学方式要从过去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学活动要由侧重于以教学论为指导转变为侧重于以心理学为指导;课堂教学要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课堂也要由单边活动转化为双边活动或多边活动。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信息双向联系,多边活动是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边联系。同时要采取互教互学的教学手段,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下一篇:待人处事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