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2024-10-14

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精选11篇)

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篇1

生物听课随笔――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原创: 郑雪萍

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听课随笔

广州市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教学思想交流―― “同一课堂,走进黄埔”活动圆满结束,从袁丽敏和莫利梅两老师上的同一节《生命的起源》,引发我对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袁丽敏老师在上课,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01

坚持学习丨课程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做中学、做中思,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02

坚持实践丨为学生发展而教

作为教师,往往站在“教”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较好这节课,而很少换位思考,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好。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教师教多少生物知识吗?是为了让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吗?不是,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出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我们要想清楚为什么而教。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要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思考教什么、怎样教、教得怎样,到思考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过“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所以课堂上流汗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是在课前流汗。

学什么――学生学习内容和重点的选择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节课不是让学生去识记生命起源的理论,而是以生命起源的理论作为载体,注重让学生体验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科学方法去研究未知的知识。因此这节课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是学会运用证据和逻辑做出科学的推测。两位老师都是把这点作为了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重点,围绕运用推测的方法去分析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不同的是,袁丽敏老师运用一个假说“化学起源说”让学生一步步沿着三位科学家探寻生命起源的脚步,尝试运用推测的方法去分析,从而掌握这种科学方法。而莫利梅老师运用三个假说自然发生说、化学起源说和宇生说让学生掌握推测的方法。由此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展服务,是“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新课标提出要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围绕重要概念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以少而精的生物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

怎样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

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体现在不是为了教而教,教多少知识,而是为学生学到多少,提供了哪些学习的.支持和帮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推测的科学方法、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呢?两位老师都从课前、课中、课后提供了学习的支持。

1.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课堂上科学方法的学习。

在课堂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做准备。袁丽敏老师根据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特点,让学生来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课前布置了任务,让学生收集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很多时候老师布置任务非常笼统,没有清晰的指引,学生不知道如何搜索信息和分析信息,袁老师把任务分解成三个问题: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哪几种假说?你认同哪种假说?为什么?这几个问题既能让学生清楚收集哪些信息,又知道要思考和分析什么信息。这几个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单搜索到需要思考和分析,到有自己的观点,有梯度呈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生的课前资料为课中分析,提供了思维的碰撞材料,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讨论和交流中,其中有两个学生在分享过程中就辩论起来:有个学生说“我觉得不一定是化学起源说,有可能是两个假设,先是自然发生的,然后再是形成化的起源,然后可能还有一些外来的因素,像他说的陨石,但是我不是很认同他陨石带来生命,虽然它可能带来有机物,但是因它为突破大气层的时候,它要经过一个高温,所以生命不能来。然后我觉得可能是陨石的坠落,使环境发生变化,然后因为这个契机,然后才让地球上的环境让陨石变成了生命。”,之前发言的一个同学说“当时地球空气比较稀薄,所以陨石坠落不一定会像你说那种高温,同时陨石坠落不一定会让一个有机物能够产生自我复制的能力的,造成这种自我复制能力,我认为最大的因素是来自宇宙的射线,这种辐射导致有机物发生突变,这才是它能够自我分裂的,我认为比较可信。”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有自己的观点和推测,语言表达也体现逻辑性,教师也给出恰到好处地表扬了学生:刚才大家的争论过程中,已经反映了大家有科学家的一种思考。由此可见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往往会让你惊讶,学生对于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只要任务清晰,学生会寻着线索呈现自己的观点。莫老师根据学生分析几种假说的需要,准备了自然发生说的实验,为学生分析做准备,还准备了学案、分析卡纸,提供了分析框架等。这些资源有效支持了学生的学习。

2.提供易于理解的例证,支持学生对“推测”科学方法的理解。

理解“推测”的定义是掌握推测科学方法的关键。课本中关于推测的定义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课本进一步作出解释“科学的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需要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何让学生理解呢?两位老师采用了先扶再放的策略,袁老师用“地上有水”你会作出怎样的推测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怎样才是有证据、严密的、需要丰富想象的等。这个例子是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例子容易理解,有的学生说是下雨了,有的说是空调滴水,有的说是洒水车撒的水。让学生不能简单地推测,而是要有证据和运用严密的逻辑去推测。而莫老师把推测定义中的关键词:已知的事物、思维活动、看法提取出来,通过神创论的例子和图片来说明什么是推测,如何进行推测。如下表:

已知的事物

思维活动

提出的观点

生命,尤其是人类智慧,精密而神奇

想象

生命是由神创造的

3.提供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支架,支持学生用推测方法分析生命的起源假说。

两位老师都提供了问题支架、学案支架、讨论支架来支持学生学习。例如袁老师提出原始地球是否存在生命?请用推测的方法去分析一下,然后让学生把分析写在学案上,并询问学生是否需要讨论,学生说不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资料,就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从学生的回答反馈,基本都掌握了。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分析化学起源说,通过问题串层层深入让学生推测,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和完成学案,再让学生进行讨论。而且问题是否需要讨论也是征求学生意见,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因为关于米勒的实验难度比较大,他们遇到了问题,所以要求讨论一下。这样的小组讨论才是真正的讨论。往往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还没有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就让学生交流或讨论,这样是形式上的讨论,而实质上是几个代表人物的表演场,所以要进行小组交流或讨论前,必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学生有东西和别的同学进行交流,如果自己脑袋空空,如何交流起来呢?所以如果要采用小组交流或讨论的方式,需要第一步让学生独立学习,第二步小组学习,第三步反馈,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高效的。一般可以先给学生2-3分钟自己阅读课本、分析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然后给2-3分钟让学生带着自己思考和疑问与小组进行交流。独立思考环节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了这一步,小组学习是形式,而没有实质的收获。

莫老师提供了分析框架,如上面的表格,然后让小组共同完成不同的资料分析,并写在卡纸上。再让学生把学生所写的卡纸进行了展示和分析。

4.提供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支持学生的质疑和对生命起源保持探究的欲望。

袁老师让学生小结后,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提出疑问,或者对几种学说提出质疑。学生非常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问题,老师这是也抛出了自己的疑问,形成了很好的研讨氛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提出问题有而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面。教师要留白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有思考才会有疑问,有疑问才会去探究。而莫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继续对生命起源保持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探究。她采用榜样学习,举出身边一些年轻人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勇往直前,敢于去追究到底。

学得怎样――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

课堂上的评价可以通过提问、学案、小结、练习等多种方式去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不能单靠练习反馈,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从学案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发言中去评估学生是否有学到东西。莫老师的课通过展示学生的学案(卡纸)能够发现每个小组都能够掌握运用推测的科学方法去分析几种假说,而且在学生上去发言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表达非常完整和有逻辑性。

总之,教学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认真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依据课标的基本理念组织好教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每个老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要思考: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其实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运用推测等科学方法和技能来深入了解生命起源说,掌握推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根据证据提出解释的过程。也是我提出的“格物致知”的教学思想,以杜威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和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为依据,让学生通过“格”――探究,“致”就是获得对概念的理解、科学思维的发展和质疑精神的养成。

最后,感谢刘艳红、袁丽敏、莫利梅老师,感谢广州市第86中学的李泰锋主任、学生们、工作室成员等对本次工作室活动的大力支持!

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篇2

盘点前一轮的改革, 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之余, 有收获有遗憾也有困惑。拿阅读教学来说, 更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设计不依学段的目标要求, 不看学生的实际情况, 无视任教的教材特点, 无论是低中高年级, 无论是城市农村学生, 无论是精读略读文章, 全都依葫芦画瓢, 一样的词句品析, 一样的朗读感悟, 一样的人文熏陶……只是在挖掘程度上做了一定的区别。越是公开课, 课堂的模式越是相似, 学习形式上也大相径庭, 能够体现当前课改特点的方式方法能上都上, 教师什么都想抓, 什么都想练, 结果“蜻蜓点水”“水过鸭背”, 学生匆匆过了一回场, 听课教师却感觉这样的课“似曾相识”。

二、提出的观点与策略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 而不是三件事。先生拿做来教, 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 乃是真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特级教师薄俊生也强调:“让学生学一身有用的东西。”教师想教什么, 想怎么教, 归根结底要依据学生的学情, 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研究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时, 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考虑学生的需要, 为他们量身定做每一节课。

1. 备课

备课, 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准备工作, 是教学研究过程的精心体现。实践表明, 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功夫的多少直接关系着授课的质量。学生, 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主体, 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知识经验的不同, 其个性必然差异较大。因此, 对于教师而言, 用同一个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版本,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教无定法”。以《检阅》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为例。

(1) 熟悉学段要求

开学初, 接到任教任务后, 首先该熟悉学段的目标与要求。拿三年段来说, 识字、写字要渐成习惯, 学生学会自己“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 理解生词的意义”。学习”学会默读”;“联系上下文,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会“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从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优美词句段”等是三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明确了学段要求, 也就明确了教学每一篇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

(2) 了解学生学情

“了解学情”是教师备好课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发展, 个性差异和学习兴趣, 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以学定教”。笔者本学年接手的三年二班总人数多, 多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但识字写字能力依然需要培植。摸清了学情, 教师才能依学生所需做好取舍, 确立精当的教学目标;教师的课才能讲在点子上, 落在关节处, 有效地克服“学生熟知的还喋喋不休, 学生难解的却不了了之”的倾向。

(3) 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的依据, 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检阅》一课笔者除了设定“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等写人文章共有的教学目标外, 重点确定了两项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了解“检阅”具体含义;继续训练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尝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这两个教学目标, 突出了本班学生的需要:他们生长在相对闭塞的乡村, 没有见识过“检阅”盛大的场面, 教师通过视频帮助他们“走近”检阅场, 感受壮观隆重的同时, 明确参加“检阅”的重大意义与纪律要求, 为更深层次地体会队员们的美好心灵及博莱克身残志坚的高贵品质打下坚实的情感铺垫;学会理解和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是三年段的重点训练项目。

(4) 选择教学内容

适宜的教学内容, 不仅能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 还能直奔主干, 节省时间。依据教学目标, 笔者选用生字“博”“慕”“截”、生词“检阅”“截肢”“鸦雀无声”“羡慕”“情不自禁”、文本插图、第5~12自然段作为本课的教学资源。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完成重点、难解的生字词的学习。将第5、12自然段对比教学, 通过品词析句、填补空白、感情朗读、用上关联词夸一夸等学法, 体会博莱克身残志坚的品质。继续训练学生概括一段话的能力是利用本教材的另一重点。借助第10自然段, 感受波兰国庆节的“盛大”“隆重”, 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并尝试用上关键词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利用插图, 要求学生简述图意, 进一步训练概括能力;利用4~8自然段, 小组合作提炼对话中队员们一共提出了哪几种安排博莱克的方案, 训练概括、提炼能力。选择这些教学内容, 旨在基于本班学生的需要, 使文本的价值得到升华, 让学生得“意”的同时获得技能。

2. 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 每位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精心设计的预案在课堂教学中散发吸引力、达到效益最大化。

(1) 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进而积极主动地在具体的教学语境中去建构知识, 发展能力。例如, 练习用一句话概括《检阅》一课中插图的意思时, 因为脱离了关键词, 学生一下子傻了。教师及时暗示:什么时候, 谁 (主体) 干什么, 其中, 谁 (主要角色) 怎么样。“哗———”教室里霎时间小手如林, 即便有个别的暂时不会, 在聆听着身旁同学的窃窃私语后也豁然开朗了。孩子们得意的眼神告诉我, 他们不但有了答案, 还明白了概括一幅图意怎样做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教师趁势让他们继续寻找书中的其他插图, 互相切磋概括图意的技巧。表面上损失了5分钟, 实质上学生学到了知识技能, 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了。

(2) 及时引导学生的课堂生成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发现、创造的过程,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思索、发现, 才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进而领悟、内化。备课时发现“截肢”一词对帮助理解博莱克身上的优秀品质意义重大, 故特别制作了相关的课件。没想到授课中一名女生对“截肢”的了解感同身受, 她举例说明了家中爸爸因为一场意外截掉了双腿后自暴自弃的境况。教室里寂然无声, 孩子们含着泪花默默地听着。教师适机提出:同样不幸被截肢, 博莱克的表现跟爸爸一样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的学生纷纷埋入文本, 寻找、想象、感受、汇报博莱克可贵的言行。教师又提出:能否说一句中肯的话让××同学带给爸爸?孩子们七嘴八舌开了:“博莱克虽然左腿也截肢了, 但是他一点儿也不自卑”“尽管博莱克左腿截肢, 他还是能够参加国庆检阅, 勇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腿残疾了, 但心绝不能残疾”……如此引导课堂生成, 学生获得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答案, 而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 理解了文本, 习得了技能, 陶冶了情操。

(3) 适时反思教师的教学实践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 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一节再用心设计的课, 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课时、课后适时进行反思, 进行补充备课, 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和疏漏失误, 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在深入的反思中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然后回到课堂再实践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站在学生的视角, 从学生的立场出发, 为学生发展的需要而教, 这样的教学才是我们要积极提倡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 篇3

一、在不断深入的活动中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的能力。思维深刻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可以促进思维的准确性、概括性和预见性,主要表现为对科学现象、结论能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我们科学课要做的也就是和学生一起经历一个从事物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在不断深化的学习活动中助长学生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深刻、敏锐的触角。

例如:在上《磁铁的磁性》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景:

师:昨天,老师在玩磁铁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想想老师在为什么而感到奇怪?(师说着将一根条形磁铁平放到一堆回形针上,然后拿了起来,水平呈现在学生眼前)

生2:有的地方吸得多,有的地方吸得少。

师:你能再说得具体点吗?

生2:磁铁的两端吸得多,中间吸得比较少。

师:你们的回答不但科学,而且具体,真有科学家的风范。那么,同学们,看着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生4:磁铁两端的吸引力较强,中间部分较弱。

师:这种吸引力我们称它为磁性。

生5:磁铁越靠两端磁性越强,越靠中间磁性越弱。

……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教师大可直接阐述这种现象,继而直接提问为什么;或者先直接抛出假设,再让学生想方设法证明假设。教师并没有为了“磁铁越靠两端磁性越强,越靠中间磁性越弱”这一科学结论而直奔中心,而是将实验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伴随着观察一步步走向深入,逐渐认识到事物现象后面的本质,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思维深刻性。

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锻炼思维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能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墨守陈规。

在《奇妙的指纹》一课中,我在上课时忘了带印泥,无法用印泥去取指纹了,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问学生能否用身边的器材将自己的指纹取下来,没想到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身边的文具,有的甚至用讲台上的粉笔,地上的灰尘纷纷成功地取下了自己的指纹……这原本是一次课堂危机,然而没想到的是,危机成为了课堂的一大亮点。虽然指印的效果不如印泥来得漂亮、清晰,但是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感觉到了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在自主独立的活动中培养思维独创性

现代社会强调合作意识,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形式似乎也已成为了现代课堂的一大标志,但是,我们仍应重视对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培养。的确,一个人的成功固然离不开集体,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但同样少不了个人的努力。科学家的许多灵感就是来自于静静的、独立的沉思之中。而且在小组合作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两极分化”现象。由此可见,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机会也是极有意义的。

例如:在上《保护鸡蛋》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家利用家里有的材料,自行设计一个能保护鸡蛋摔不破的装置。我对学生说:“用什么材料、鸡蛋保护器的形状等老师都不作限制(只要能使鸡蛋不破就行),下星期请把你们做的实验器材带来,咱们比一比看谁做得科学,做得美观。”一星期后,孩子们把他们自制的实验装置带来了,有用筷子做的,也有用可乐瓶做的,有用装牛奶的纸盒做的。我将它们展示在实验室中。谁说那些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实验装置不是孩子们思维独创性的体现呢?

四、在活动的小结中加强思维概括性

思维活动的概括性越高,就越有利于从直接感知的情景中区分出本质的属性,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科学课的总结很多,往往每经过一个活动,总是要或多或少地进行一些总结。如果在这样的总结中,能设计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来小结一番,对学生的思维概括性的培养定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在《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一课中,学生在定时测量水的温度,获取数据之后,老师引导学生绘制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进行课的总结,问学生在统计图上发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小结出温度下降的规律——先快后慢。

《为"真学"而教》读后感 篇4

将军墓中心完小 孙书丽

《为“真学”而教》这本书是冯卫东教授的新著,我很庆幸自己能第一时间读到这本书,这本书中关于教学的理念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习无处不在,像呼吸一样自然,学校或教室里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特例,本书主要围绕课堂上的“真学”展开,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讲了“确立三个重要”真学“理念。中篇主要讨论了六种典型的”假学“情形。下篇提出了九种有效的”改课“措施。”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学生获得来衡量。它们分别是真学的起点问题、真学的发生生态或过程问题、真学的效果及其评价问题,有着从起点到终点的鲜明脉络。告诉了我们学生学习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从教的视角看它,看教师如何促成学习的真正发生,并用实际课例来研究”真学“方法,有利于一线教师结合自己教学进行思考与改变。

”授人以渔,不如助人自渔“,学科知识是有温度的,教师要让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情感,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奥秘,所以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

我很幸运听过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节课,她讲的是”平均数“,她从一开始上课就用聊天的方式,先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给出学生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问题”你心目中的平均数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开始活跃起来,这个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兴趣,然后就有学生说到了全班的考试成绩,全班同学就围绕着考试成绩去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的每一个人的观点都能让吴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再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个问题。整节课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学习,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中,都没有注意到下课时间,”真学“就这样发生了。正好我教的是四年级数学,当我讲”平均数“这一节是,我就模仿吴正宪老师的课,由于个人原因,课堂效果没有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效果那么好,但是我能感觉到要比我以前的课堂效果好。曾经我只是在教知识,而现在我在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学生会学习。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冯卫东教授所说的”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才会有”真学“.学生如果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事实是,学生能学到很多很好的东西,除了得益于来自教师的”渔“,也肯定得益于自悟自得的”渔“.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在哪里和怎样获取它。方法作为一种知识也是如此,教师常常不必告诉学生”哪里“和”怎样“,而要鼓励他们去发现与建构。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书心得 篇5

在全书的第一章里,作者首先剖析了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的内容存在的三大问题分别是:过分重视考试分数,过于关注“了解性知识”,过于强求专业知识。接下来两章,作者直接提出了自己心目中值得学习的知识是对学习者的生活和未来有关和有用的知识,有助于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像作者所说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

教育思考的角度从切入生活的实际入手,促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教育者在过程中又不断提出武装自己的全局性理解,一口气往下走,思考的范围不断在扩大,当然最后我们还是应该回归到行动和改变上来。可以想象,一个世界,人们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对基本的政治活动、个人健康护理、经济行为、生态责任、人际社会交往,以及其它许多概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发展方向。如果走在大街上的芸芸众生都能够灵活而敏捷地处理问题,那么,我们的社会该多么不一样!

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篇6

2011年,我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申报并立项通过了“十二五规划”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一个子课题《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初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探究》,围绕这个课题我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从讲解发明技法入手,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接着用创意设计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在纸上,并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在教师、同学、家长的帮助下动手实践,通过这样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发明技法,为学生开启创造之门

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又善于表达,我确定了探究《发明创造技法》的小课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勇于质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在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带橡皮的铅笔、带拉杆的书包、带灯的笔、带风扇的帽子等)讲了一节《组合发明法》的创造技法课后,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小组交流、班级展示都能找到身边熟知的例子。我觉得这个小课题学生已经不陌生,完全能自己探究,又基于现有10个小组的现状,我精选了10种创造技法的小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课题分解课上,我先给大家出示了这10种创造技法的概念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学生对创造技法有了简单的认识后,开始小组交流想要探究的某个主题。我在班里采用了自选+抽签的方式来解决选课题的问题,这样大部分的小组都如愿以偿地获得自己想要探究的课题。选题的氛围是民主、积极、主动的,学生没有约束,思维放飞。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不同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步骤、体验、发现、收获,因此,在《发明创造技法》的小课题成果展示中,学生通过课件、活动论文、调查报告、手抄报、身边的实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学生在小组展示完基本知识后,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观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生活中的实例。一个小组讲《设问发明法》中的“减一减”这种思路时,有学生马上联系到了在家平时穿的拖鞋就是鞋子去掉鞋帮,很贴切地诠释了这种方法,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身边的很多例子,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一下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为形成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意设计,为学生点亮创造之火

微博、微信、微云、微电影、微产品、微应用、微健身、微旅游……不知不觉我们已步入微经济时代,乘着这股“微”风,我确定了《微创意、新设计》的小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个主题的确定源于我看到的一则新闻,新闻中的图片其实就真实存在于学生的身边:教室里的插座

这就是我在学生每天上课的教室里拍到的两张图片,微小的差别:两孔和三孔插座的位置不同,遇到两个插头比较大的情况,想要节省空间,可以选择右边的插座,给人们的生活确实带来了方便。我布置了一个拓展作业:寻找生活中微创意的例子,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通过近两个月收集、整理、展示、交流生活中微创意的例子,学生开始学着观察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思考它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学生走出校门亲自体验,用相机记录下很多鲜活的实例:左侧的彩虹伞有一块透明,朝前放置可以在档风挡雨的同时看清前面的路;右侧装在电动车上的迷你伞,不用的时候可向中间折叠,它是一把偏心伞,遮阳和避雨的效果都特别好。

其实,这些实物都是学生常见的,无非在设计和安装上改变了下思路,重在一个“变”字。我以“百变生活”为题,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学生们交给我两个创意设计均来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一个是上美术课在书包里带一桶彩笔太占空,为了节省空间想到“三原色混合笔”的想法;一个是青春期的学生身体各方面都长得特别快,尤其是鞋子,不是穿破了而是小了不能穿,扔了挺浪费,想到可以增长的鞋。

课上,我首先对这些可行性强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同学们得到表扬后更加跃跃欲试,同时,我和学生也一同提出了完善和修改的地方。比如“三原色混合笔”混合出的颜色太不稳定、配置好又用不完的颜色怎么处理、笔管的清理问题等,便于设计者进一步改进。

在学生的探究总结中这样写道:

生活中处处都有非常好的创意,只要用心观察,发现;

可能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出非常好的小创意,只要我们有着一颗好奇心,擅于思考,说不定你也可以画出很棒的创意!

其实,“创意就在身边、创意就在指尖”,在生活中,只要学生稍作停留,用心去观察,从生活细节入手,微小的改变,就能赋予事物新的生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三、动手实践,为学生收获创造之乐

《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学习方式,我把它变成一个小课题的探究内容放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这里给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的机会:通过刻瓷、制作水火箭、布艺设计、电脑制作、程序设计、包饺子,户外攀岩、高空断桥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小组合作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探究、创新和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学生无比投入与专注,连课间休息的时间学生也不浪费,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专心于自己手中的作品。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他都享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的小课题探究,就是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下完成的。《发明创造》《创意设计》《动手实践》的小课题探究过程,让学生有了创造的意识,形成了创造的思维,并提高了创造的能力。小课题探究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探讨的内容还有许多,我将继续以小课题探究为载体,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努力。

为学生的学而教 篇7

“以学定教”中“学”的关注点在于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事宜上,需要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学习经历;不仅关注学生书本上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实践体验性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眼前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长期的可持续学习;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效率,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效益;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以学定教”中“教”是支持学生学习的有关教师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等。

要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学定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理应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但是调研结果却差强人意。据1996年的调查,对“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提法,三分之一的教师同意,三分之一的教师反对,三分之一的教师不明白其含义。看来,教师对“以学定教”还有些“恐惧感”。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在班级集体授课制下,面对个性的学习主体群,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有相当大的难度;其次,相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等较稳定的内容,“教”的对象“学生”或“学生的学习”是活生生的、不断发生变化的,教师难以把握;第三,广大教师历年来偏重于对“教”的钻研,而较少涉及于对“学”的探究。

尽管一时还很难达到,但“以学定教”毫无疑问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地接近这一目标。我认为,教师要做好“以学定教”至少需要做好三件事情:了解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反思学生的收获。

“以学定教”,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水平、学习生活经历、学习状态、兴趣爱好、个人学习方法等进行了解。教学设计因“学情”而定,才是有效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和教师们在实践探索中得出:不了解学生,只是重复地讲解,是无效的;只有了解学生不懂、错误的原因,再加以纠正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师要使学生尽可能暴露潜意识,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为了了解学生,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外,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与家长的交流都是教师掌握学生学情的重要线索。教师要寻找获取学生真实信息的方法,要把学生信息作为设计教学和改进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还要学会倾听学生心声,不断调整教学行为。

“以学定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求出发,制定明确、集中、切实的教学(学习)目标;采用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以学定教”提倡教师以学生的实际作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重要依据,呼唤教师要以尊重、欣赏、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发展学生个性,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倡导者、引领者、辅导者,促进学生发展。为此,我有如下三点建议。

一、“以学定教”要心中有学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曾提出要改变“目中无人”的教学。他提出,不能把生动而复杂的教学活动安放在固定且狭隘的认知框架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是一位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优秀教师,他认为,“再多的掌声也比不上学生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每一次学有所获而付出的努力,因此过程就是一切”。

二、“以学定教”要少教多学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在“后‘茶馆式’教学”中指出,教学中往往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还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

我从中发现,有些教师可能有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多。对“教”和“学”的问题,美国兰·本达甚至说:“课堂上如果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那你就是个及格的教师;如果是以教师活动为主,那你是个不及格的教师:如果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活动,那这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如果四分之三的时间都给学生,那你是个优秀教师;要是把时间全部给学生,教师只是几句点到而已,最多十分之一,那你就是特级教师了。”无独有偶,近年新加坡课程改革也提倡“少教多学”。也许,兰·本达的这一观点,对我国大多数课堂教学现状及评价并不一定适合,但是这种观点,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好课”的新视角。

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先练后讲,练在课堂”的教学改革经验,是个“少教多学”的典型案例,体现出“以学定教,以学导教”的理念。要“少教多学”不流于形式,就必须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帮助学习之间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转化为“学”的效率。假如,教师的“教”全部转化为学生的“学”,那么,即使一堂课中教师满堂“教”也不能算作教师“教”得太多。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时间,该长则长,当短则短,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灵活组织课堂活动,不断启迪学生思维,将课堂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三、“以学定教”要有平等对话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中指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系统是通过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及公众的参与和实践展开的。在课堂里追求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学习。所谓“学习”是同客观世界对话(文化实践)、同他人对话(社会性实践)、同自我对话(反思性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其基础就是基于柔和的声音与身体的交往;基于倾听关系的对话式沟通。“以学定教”需要师生的平等对话,所谓平等并不是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也不是对学生自由放任,平等的核心在于互相尊重。

朱永新在《我心中的理想智育》中指出:现在,我们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以激起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等)和教师的“教”(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这里关键还是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学定教”,还可能需要“以学评教”来进行引导。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比如,一节课是否成功,不是看教师能否演好独角戏,而是看全体学生在他们的学习舞台上是否能“动”(动手、动口、动脑)起来;看教师给学生安排的学习活动容量是否适当,教师本身的“教”的活动是否得到适度控制;判断一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综合学习效益的提升,即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发展了多少能力,是否会学习,而不是依据教师这节课给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而判定。

为思维而教 篇8

由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至少存在着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当然,这种分类不是严格的,顺序也并非绝对。它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了智能多元的新认识。正如加德纳本人所言:“智能是原始的生物潜能,从技能的角度看,这种潜能只有在那些奇特的个体上,才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以外,几乎在所有的人身上,都是数种智能组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或生产各式各样的、专业的和业余的文化产品。”正是因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在智能上的差别就不再是过去所理解的智商高低的差别,而是智能类型的差别。

开发学生多种智能的潜力,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以思维为核心,“为智能(思维)而教”的理念。在当今时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使我们必须将人的智能发展提到相应的高度。思维是智能的核心要素,只有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智能的提高才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真正的人的培养,完善人格的养成,也都包含着一个前提,就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一个有人格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会思维的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思维得到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关键。

“为思维而教”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注重和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以强烈的困惑、疑虑、想要去探究的内心状态。正是这种内心状态驱使着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根据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来源,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问题类型——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自己的问题。两种不同的问题对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师生之间展开对话的前提。教师不断地询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处于思维的应急状态并迅速地在头脑中搜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为了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而学生“静听”的模式,为了进行真正的对话,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启发式的。

孔子开创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提倡的“产婆术”,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经典范例。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教师需要有效地运用提问,逐步成长为“善问”的教师。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一位语文教师执教《刘胡兰》一课,展开了这样一个片断:

师: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

生:在陕北。

生:在延安。

师: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

课文中有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块钱。”

师:谁知道那时候发什么钱?

生:发银元。

生:发铜板。

生:那时候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

师: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

整节课就这样在无意义的一问一答中过去,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在这里成为一种形式和借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提出难易适度、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要具有思考性

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别:一种是事实的问题,另一种是思考的问题。事实的问题强调对具体的事实或信息的回忆,只需要用是或否来回答。思考的问题则包括想象、判断、评价、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等。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事实的问题不能够形成知识间的组织和知识的结构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养成主动动脑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质量高的问题应该是既使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问题的信心。问题的难易程度正好介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

问题要具有真实性

真实的问题总是能够产生争议的问题,凡不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即为假问题。教师设计真实性的提问,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问使问题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在一个提问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

问题要具有适当反馈。

有些老师,担心打乱自己的教学进程,对于学生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时,不能及时地给以适当的反馈,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不置可否。其实在学生意外的答案中,经常包含着学生创造的成分。因此,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气氛。当然,不是学生所有的回答都是精彩的、正确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更具体的指导,使得课堂上的评价与反馈发挥真正的作用。

学生自己的问题

教师的提问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这种对话仅仅停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交往的层面上,学生很少有发问的权力和机会,只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和判断,这种对话往往造成另外一种局面,学生被教师设置的问题牢牢套住,陷入“被教师追问”的被动状态。因此,指望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重庆人民小学刘燕老师执教的《放弃射门》一课,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师:读了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放弃射门?

师:问得好!(在黑板上画“?”)

生:是谁放弃射门?

师:是啊,谁会做这样的事情。

生: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射门?

师:还想追根问底。

师:孩子们很会提问题,你们思考问题有深度,老师佩服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当中找答案吧。(学生默读)

……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个教学片段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首先,教师专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触及课文核心内容的、能够带来心智挑战的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学会提问。最后,问题提出之后,怎样解决?刘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两条基本途径——同伴互助,分享彼此的思考;潜心读书,与文本、作者充分对话。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篇9

在大学这个阶段,由于理论观念的提高,对假设的理解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思维更加抽象,他们对理想、可能性和非物质性有极大的兴趣。思维不再束缚于过去比较狭窄的推论,思想上对恒定、必然、宇宙,计算机上的二进制、复合命题、真值、定理等概念有了普遍的理解。

二、思维更加全面、灵活、有预计性

青年的思维更为周密,他们既考虑现实状况,也分析以往的影响及将来达到的可能性。了解问题比较全面,注意细节,避免遗漏重要的部分。

思维是在应用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表现其灵活性的。大学生应用知识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面临问题的情境直接应用已有的知识;第二种方式是面临问题的情境对已有的知识稍加改变,即可应用;第三种方式是问题情境条件复杂,必须把已有的多种知识重新改组、综合应用才能解决问题。大学生的思维基本上能达到这个水平。

三、思维发展的形式化与命题性

一个命题就是一个能够表达相信、怀疑或否认的语句。命题性思维允许一个人去审查超越当前所理解的现实的观念,使他们考虑有多种可能性的假设,它可以对现实的条件加以控制,它可以使观点更新颖,选择合理的命题思维。由于大学生形成和检验命题的能力提高了,因而他们的科学思维与政治思想也经历了重要的变化,他们的思想在科学概念和政治概念范围内敏捷地在进行活动。对一定科学领域内或政治思想领域内的问题的考虑,更为抽象,更为复杂,也更为灵活。他们的思维处于或活跃于一定的思想体系之中。

四、思维成为自己活动的对象

大学生的思维不仅更全面,而且假设的能力也在提高,他们对自己思维的结果进行考察,看它是怎样得来的,思维过程与结论是否一致,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否合适。根据我们对上海、北京、重庆、兰州等七所大学八个系二、三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参阅赵鸣九:《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心理特点》,见《西北五所高师院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4页。),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之一是独立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解答习题或问题时,自己解答或大部分自己做的占73%,依靠自己思考的占74%,而和同学共同解答与研究的占16%,寻找现成答案或很少思考的只占12%,对不理解的问题喜欢讨论的占36%,请教教师的占7%,两者兼有的占43%,两者都不做的占7%。这体现了大学生喜欢独立地解答问题的特点。

但是他们的思维也充满了迷惘与困惑的情绪体验,诧异地注意到现实生活中的不一致和不协调。如果他们在青年期以前过分地依赖父母或高度评价父母的行为,当他们注意到父母以前未有的特点时,就会动摇这种依赖的基础。

大学生内省思维的发展,冲破了以往形成的比较刻板的教条式思维,学会用科学思维来鉴别自己的思维活动,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了自我分析,提高了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

五、青年的思维更注重未来

青年面临着许多今后生活的问题,考虑未来,对未来生活作出决策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这个时期的思想变化是超越现实去考虑理想、超越现实去考虑假设,综合部分去考虑整体,越过“是什么”或“为什么”而探索将来会有怎样的变化。在思维中掌握了大量的关系的结合,推断出多种可能性,并能把很多观念组合起来,使青年的概念化世界变得非常复杂。

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篇10

高一课程辅导几个特点:

一、课程和考试“双吃透”

所谓的这两个“吃透”是指:一要“吃透”正规课程的进展情况;二要“吃透”未来高考可能的新动向和新要求。在课程辅导中精选历年高考的优秀题目,将所有的练习题贴近应试真题,能给学生以更有效的指导。

二、突出重点,强调难点

辅导过程中,不强行和刻意地去全面反映考纲和教材的内容要求,一些简单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因为学生会在正常的上课阶段学会,课程中中等及中等以上难度题目的内容占课程70%左右。基础:中等(巩固):难题(提高)=3:3:4。

三、知识的灵活应用

为了适应业余培训课程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教学目标,培训过程中,在强调难点的同时,也引入了很多综合类的题目,帮助读者在同步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养成综合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面向日常,注重提高

考虑到部分学科和年级的特殊性,还有新颖题赏析、课外创新题、点击中高考题目相关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上或课后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拔高练习。

【课程基本大纲】

第1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㈡。任意角与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第2讲: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弦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综合应用。第3讲:三角函数综。.三角函数与二次函数综合。

第4讲:平面向量线性运算板块一。平面向量定义;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第5讲:平面向量数量积与坐标运算。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坐标运算。

第6讲:三角恒等变换.两角和差公式;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恒等变换。

第7讲:期中复习名校期中考试题集锦

第8讲:解三角形㈡ 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第9讲:均值不等式与不等式的证明。与数列、函数知识综合;利用不等式性质及特殊不等式;均值不等式的构造和应用技巧

第10讲:解不等式 高次不等式、复杂不等式的解法;解含参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其他方法

第11讲:数列与不等式综合 高考考点分析

第12讲:常用逻辑用语 高考与模拟题链接

第13讲: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为学生成长而教 篇11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更多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促进学生在师生关系与学科知识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成长而教,需要教师工作者改革教学模式,加大创新力度。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如何为学生成长而教”这一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质量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工作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成长,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都应当将学生的成长设置成为最终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构建语言思维的重要活动。

一、讲究学多于教,构建成长性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生的关系。一直以来,教与学的关系都很复杂,“教”大于“学”“教”小于“学”还是“教”等于“学”,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所争论。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大于“学”,无教则无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视自己为课堂的主人,忽视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个性的表达。要打造成长性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承认“教”小于“学”的基本教育观点。在“教”小于“学”的思想基础上构建小学语文课堂,相信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潜力,会让课堂为学生而服务。

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像以前一样将自己的阅读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而是更多地尊重学生,本着学重于教的理念,鼓励学生与文章互动,并肯定学生提出的不同阅读观点。像在讲解《司马光》时,阅读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些学生佩服司马光的机智,也有学生认为司马光有更好的选择。教师不能死板地认为故事的精髓就是司马光的聪慧之处而一味否定了学生创新的想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重视学生的个人学习,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施以教育,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完善起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二、重视自主学习,构建成长性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见识的广阔,让学生逐渐成为语言的自由应用者。学生成长的标志之一就是他们有能力自主学习,因此,打造成长性语文课堂,还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管理。一些教师错误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完全放任学生,最终影响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构成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师不得阻碍学生自主预习,也不能让小学生随意学习。

打造成长性的自主学习课堂,还需要教师注意几点。首先,教师要用简单的开端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小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方能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舞台。其次,要让学生预习。在真正学习知识前,鼓励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尝试性地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的难题。比如在讲解《欢乐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像找出文章中的生字并尝试组词,找出文章最吸引自己的地方,积极总结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小学生解答问题,认真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中的活跃者。而未认真完成预习任务的,也会因为羡慕而投入到下一次的自主学习中。

三、关注学习过程,构建成长性语文课堂

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长起来,必须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构建成长性课堂,教师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情感的调动,让学生从提高成绩的怪圈中走出来。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时刻处于学习的状态,以内心学习的需求作为成长的动力。教师要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境,让小学生成为语文知识的开发者。

比如,在讲解《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鲜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以调动。借助阅读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开拓写作教学内容,让学生仿照“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写一写“真想变成……的……”,看看谁的点子最有创意。稍具竞争性的课堂小活动,会让学生快速动起脑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与比拼过程,让学生学生认真思考,也学会聆听他人的想法,向他人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以培养,借鉴与欣赏水平也得以提高,有利于语文综合实力的提升。

四、加强理解深度,构建成长性语文课堂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就能更为深入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因此,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要加大课堂教学的深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层级不断上升。如果学习内容只停留在一个水平面上,学生是很难成长起来的。

比如,在讲解《三顾茅庐》时,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掌握生字与生词,还要让学生理解三顾茅庐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使小学生意识到这一故事流传下来的原因。要促进学生理解深度的加大,教师要鼓励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三顾茅庐与现在的生活结合起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人值得他们三顾茅庐,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为学生成长而教的课堂并没有理论上的定义,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只要教师认清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丰富的收获。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以及学生进步的程度,在传播语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学习的权利,就有利于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红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8)

【2】李士达.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5(24)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快餐店打工下一篇:新党章知识竞赛6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