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精选12篇)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1
在管理创新过程中, 为保证创新的成功实施, 需要有创意提出者、创意形成者、创意评估者、创意决策者、创新过程管理者、创新成果实施者、操作者。创意提出者负责新理念、新思想的提出, 创新形成者负责具体方案的拟订, 创意评估者负责方案优势的分析, 创意决策者负责方案的最终选择, 创新过程管理者负责提出创新目标、提供创新资源、组织创新活动的开展, 创新成果的实施者负责创新成果的贯彻落实, 操作者负责创新成果的具体执行。这些角色都是保证创新的成功所必需, 但他们对于创新成功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角色中, 管理创意的提出者、决策者、创新过程管理者、实施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它们应该是管理创新的主体。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这些角色可能是同一个人, 也可以是不同的人, 一般而言, 管理创意的提出者、决策者、创新过程管理者、实施者通常是由组织中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担任的, 而且管理者还参与了管理创意的形成、评估、操作等。所以说, 管理者是管理创新的行为主体。
所谓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开展工作的人。在一个组织中, 为了实现组织的功能, 要进行分工协作, 而最大的分工就是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分离。管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他们虽然有时也做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但其主要的职责是指挥下属开展工作。
正是由于管理者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 而且拥有支配各种资源的特权, 因此, 在管理创新过程中管理者自然而然地充当着创新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的角色, 并可能充当管理创新过程中其他的所有角色。
在管理创新过程中, 无论是管理新思想的提出、形成与制度化, 还是管理技巧的创新, 管理者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对于管理新思想的形成, 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是管理理论的推动, 另一种则认为来自于管理实践的总结。无论是理论的推动还是经验的提升, 都离不开管理者的参与。因为只有通过管理实践, 才能对千差万别的管理环境做出敏感和基于自身能力的反应, 也只有通过管理者的管理实践, 才能明白一个组织到底应该改进什么, 在哪些环节上进行管理创新, 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只有当管理者在管理创新过程中居主导地位时, 才能使管理创新保持正确的方向, 设想层出不穷;才能使管理理论与管理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大地提高管理创新的成功率, 即使是基于管理学理论研究推动的管理思想创新, 若不经过管理者的创造性吸收和运用, 也难以最终形成系统的有价值的思想体系。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技巧的创新过程中, 管理者更是直接地充当着创新者的角色。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各级组织的管理者只有致力于管理思想的制度化, 才能发挥管理新思想的作用, 也只有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 才有可能从中积累经验, 进行管理技巧创新。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其在组织中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 决定了管理者是管理创新的行为主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2
(2)企业:
①:企业的概念:
②:企业两大特征:①以赢利为根本目的。这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独立的经济组织。非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③: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④:企业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这一条件,总厂下属的分厂、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都被排除在企业的范围之外。
(3)关于企业法人,主要懂得企业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盈利性是企业法人最主要的特点及其与自然人的区别(图表):
2、公司:
对学生来说容易把公司与企业混淆起来,教师可从几方面进行讲解:
(1)含义:
(2)特征:①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依法成立表明公司的设立必须由法律做出统一规定或经由国家行政机关批准;②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这是公司作为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显著特征;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地位: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不是最多的,但是他们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
(4)企业和公司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公司均是企业,但企业不一定是公司。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众多企业形式中的一种;
3、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应该讲清楚以下几方面:
(1)按照不同的标准,公司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西方一般有: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详见重点、难点)
(3)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讲清两个问题即可:
①含义。指出:这种公司形式比较适合各种中小型企业。
②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图表)。
(4)关于股份制:
①是一种公司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其突出特点是财产方式的社会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不同财产关系可以达到内在结合;
②按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两种形式:一是有限责任公司,它是少数产权的结合,特点是不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股票不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二股份有限公司,它是许多产权的联合,特点是股票经批准可以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企业倒闭只赔股票);
③我国的改革实践证明:
A:股份制能够容纳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兼容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使分散的生产力迅速联合成集约生产力,形成一个既互相制衡又互相合作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发挥整体效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实行股份制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企业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的企业合股。著名的企业如:长虹、海尔、泸州老窖、一汽奥迪等,都是大型的国有控股公司,其净资产收益基本上在23%以上,有的高达40%。
B:股份制是一种能够主动运用社会资本力量,同时接受社会资本大众的监督的有效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发展资金紧缺,而全国城乡居民有大量的存款,也有投资的愿望,因此,企业筹集国内资金的潜力是很大的。通过股份制,发行股票,为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条件,同时,由于国家和集体控股,可以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④“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内容的引入,有助于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改革的意识。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见重点、难点)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见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三)
三、重点、难点:
1、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事物,这一内容主要讲清三个方面:
①:定义。
②:特点。①公司的运作是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②责任承担方式:股东与公司有着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③是一种企业法人。
③: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图):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基本特征。股票对发行的企业来说,是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是债务;对持股的股东来说,是一种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对居民来说,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
股票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可自由转让或作为抵押品;
关于“购买股票为什么能获得收入”?一般来说,股票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因为,公司用发行股票筹集起来的钱扩大生产,股息是其获得利润的一部分,公司有盈利才有可能派发股息,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破产了,股东不但没有股息,反而要承担手中股票金额的责任,即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风险;另一部分来源于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预期股息:预期股息越高,股票价格越高,两者成正比;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它与股票价格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可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应向学生说明:我国和世界各地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供求关系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投资技巧方面的因素、股息变动、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等。(如911后美国股市的波动影响到世界各地),因此在选择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时,至少要考虑: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估计预期股息;当年银行存款利率,只有当预期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时,购买股票才是一种明智的投资选择;要把握机会,事实买进或卖出;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股票的票面金额只是表明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额,是固定的,而股票价格是变动的,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
我国现有的股票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
这一问题实际是本节的总结,从课程目标看,它是本课唯一需要运用的知识点;从现实看,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现状决定的;从学生的思想认识看,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今天,更需要澄清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解决学生认识上困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按照教材的要求,讲情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的三点表现;
①: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比重概念,事物的主要部分)
主导――国有经济(权重概念,引导事物发展方向)
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讲清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界定?
③:运用一些具体数据、示例,说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贯穿在三大作用的讲解过程中);
④:讲清国企改革的意义、现状和目标:
运用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落实则是明确国有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这一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易错点,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讲清楚“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
②理解和把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在衡量标准上,还要讲清四个关系:
第一: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消耗的关系。应当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可能减少劳动消耗。如果企业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虽然减少了消耗,但这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是不可取的,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第二:企业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较高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合格产品,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较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量多的劳动产品,否则,企业经济效益也不会高;
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劳动产品有用程度不高或者生产消耗大,则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因为,经济效益好意味着利润相对就多,获得的利润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能提高劳动积极性;用于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能增强生产能力,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第四:企业利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它不同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好,因为,利润总量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有三种可能:①利润总量增长不如产品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说明经济效益降低;②利润总量增长与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一样快,则说明经济效益没变化;③利润总量增长比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意味着经济效益提高,这时候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是提高,也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这两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企业如果不赢利就谈不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利润一定高。赢利是目的,提高经济效益是出发点,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活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可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但又不能划上等号。
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对社会来说,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国民来说,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
因为:①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对比:(表)
②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并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从根本上抑制需求过旺和成本攀升,有助于防止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利于增强参与国际竞争力的能力。总之,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才能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但并意味着企业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是用企业的大小和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来衡量,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资产重组,正是符合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这一点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的。当然,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科学,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因此,如果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目的的话,那么依靠科技和管理这两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关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只有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企业兼并、企业破产概念。从理论上让学生懂得: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②兼并意义和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劣势转化为优势。优并劣,是基本原则。因此,企业的兼并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兼并和被兼并的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
③核心:“强强联合”。通过联合或兼并实行横向经济联合,形成规模效益。这是当前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根本措施;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经济探索,生产社会化日益提高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客观要求。
④企业破产又称企业倒闭,这一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破产倒闭企业产生的诸如企业职工下岗增多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于这一问题,可以结合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和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二: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活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还可以运用漫画“救死”说明:兼并和破产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单纯地靠“输血”来保护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是不行的,必须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在分析时注意比较兼并和破产,不要把二者混淆。
⑤兼并和破产的目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小结:
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兼并、破产一批素质差、效益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和行业集中,将促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必然性:价值规律中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通过平等竞争发挥自己的作用,兼并和破产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法制性:企业兼并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会拖垮优势企业,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市场经济法制性的要求办事。我国颁布《破产法》规范企业的破产和兼并;
整体性: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整体性工程,给企业及职工眼前利益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要搞好下岗再就业工程,保证社会稳定。关于“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的教法建议
(一)、市场主体:教师可通过播放一点有关市场交易的录象片或给出描述性的材料,引导学生从含义、范围等方面把握市场主体及市场客体。
(二)、企业:
1、企业的概念:先讲明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服务性活动,再讲企业的概念。教师可先参考“资料选择和使用”中“企业”的名词解释,也可以结合“议一议”小栏目中的“学校是不是企业”的疑问或给出一段录象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企业的含义;
2、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概括出企业的两大特征;
3、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这部分的内容教材讲得比较清楚,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发言,进而归纳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三大作用;
4、通过问题导出:企业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企业法人:
主要懂得企业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可以利用法人与自然人的异同图表,将这些概念加以区分,加深理解。
(四)、公司:
1、教师可从公司的含义、特征、目的、地位、公司与企业的关系这四方面分析:
2、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
①首先强调: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②关于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有从定义、特点、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试着列举我国有哪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长虹集团等。
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把握含义及其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即可,两者的区别,教师可先让学生从二者的含义中找寻,然后给出表格加深学生的认识。
3、股票。结合《证券法》从含义、特征、股息、股票价格和票面价格的区别、我国现有的证券交易所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建议采取教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和适当的例子进行讲解。股票价格,教师可举例分析。
4、股份制。可从特点、作用等方面结合“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和实例进行分析即可。
讲这一点时,有几个名词需要了解,它们是股票、股东、股息、股份公司、股票市场、证券交易所,因为它们在报上、电视、广播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果不加以解释,会对许多问题弄不清楚。
(五)、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见教学设计示例)
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落实则是明确国有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这部分知识点容易出论述题,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企业经济效益:
讲解这一问题时,可先从企业经营的目的――盈利入手,讲清楚“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此外,还需要讲清四个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劳动消耗的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利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从对企业、国民、社会三大方面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讲这一问题时,要先向学生交代,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教材只是讲了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这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条件,使其思维活动即从课本出发又不局限于课本)
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师讲解时,可结合教材“想一想”和表格,说清粗放型、集约型是怎么回事。在此基础上引用有关国企改革的事实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懂得: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教师讲解这一问题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所列举的两段小字叙述的具体事例,增加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自己熟悉的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重点事例来加以说明;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耳闻目睹的事例来补充说明这一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等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七)、关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要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讲清什么是企业兼并、企业破产。②意义与作用,这一点教材讲得比较清楚,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小字辅助了解即可。企业兼并的意义,可用教材上的一个事例或者扩展资料③目的。④对于企业破产这一问题,可以结合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问题,从必然性、作用、等方面去认识。同时,还可以运用漫画“救死”或扩展材料(中国最大的破产案)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必然性、积极性、消极性、注意点四个方面归纳出对企业兼并和破产的看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了解。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难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学生回答),如何理解“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将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和讨论的问题。
任务
本节课,你们要做以下事情:
●到“国有企业之窗”
(zhengzhi.fsjy.net/cai/gqzc/)浏览我国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及其面临的困难、问题等有关内容;
●进入“在线讨论”,就以下问题发表你的帖子,以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界定?
你如何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起面临的问题?你又有那些新的认识和看法?
你是如何看待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除课本上提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你还知道哪些企业的成就?你是如何认识这些企业成就的?
你有什么新的问题和感受?
●浏览其他同学的帖子,并有选择地回复帖子。
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不是“闲聊”,而是在对我们上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的一次自主尝试学习,是一次真实的学习任务,在这次学习过程中你将面对以下挑战:
●你要浏览完“国有企业之窗”的资料;
●你要自学和掌握论坛的有关操作和使用办法,在“在线讨论”BBS论坛内注册帐号,就任务所提出的问题发表你的帖子
给你的建议:遇到什么问题时,不要忘了经常查看一下“帮助”,或者在网上向同学求助,或者请教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资源
浏览以下网站链接,你将顺利完成本次课堂学习的任务
1、“国有企业之窗”
(zhengzhi.fsjy.net/cai/gqzc/)的“国企论坛”、“数据图表”、“企业简介”“企业站点精选”等提供本节课学习的有关资料,该网站将为我们进行学习活动提供资源来源以及学习环境;
2、到“国有企业之窗”的“网上习题”处做练习,有助于加深你对本课知识点的把握;
3、“在线谈论”里面提供了我们要讨论的问题的帖子,这是我们课堂上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场所。
评价
在完成这次讨论时,你的表现得分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有针对性地发表了有关问题的帖子;
2、你的帖子的质量;
3、你负责、文明地发表(或回复)帖子。
结论
我们在网上对这次学习进行了讨论,了解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还浏览了其他同学的体会和看法,对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我们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拓展,现在我请同学来归纳学习的心得体会。
教学手段:本课主要是利用网络做媒介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贯穿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网络上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
设计思想:
目前,很多人主张要把学习资源的来源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因特网上。我认为在因特网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已经相当丰富的前提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更为重要,而且在网上学生讨论问题会更加活跃、生动,所以我希望能把一次真正的学习活动搬到网上进行,加上“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一问题教材上讲得比较清楚,以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可以自学好的,于是我决定设计这种在课堂上进行网上讨论学习活动。
本课属于认识性的内容,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是:
学生的学习背景:
本节课是在第一、二框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一般企业过渡到特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前面两节课,学生掌握了有关企业的一般知识,本课通过网上单元学习活动,主要是想让学生多关注些自己国家的事物,多了解自己国家的国情,意识到课堂内容可以延伸到身边,可以延伸到网络。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进行创作和表达意愿的欲望和动机,提高对知识、技能应用程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爱国情操以及实践能力的目的。
本课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
①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之所以采取网上学习、讨论的形式,是因为:首先,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看,教材在这一问题上讲得比较清楚;其次:从教学要求上看,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面临的问题。在网上进行学习,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扩展,也将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从学生的具体情况看,教材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知识点易难程度等,都很符合高一学生以其已有的知识、思维能力进行自学,加上初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可以在BBS上自由发表帖子;
②教学目标的定位:
本课的学习任务是: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了解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教学中注意技能点的要求、智能发展的要求、还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
③教学过程实施:
教师简要阐述学习活动的要点,然后由学生在网上查阅老师提供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资料,在具体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使用各种认知工具自觉完成给定的任务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和发展能力、创新能力。
教师负责整个学习活动,辅导和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回贴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深入讨论与拓展,增强教学多边活动的互动性。
④学习资源的组织与利用:
本课的学习资源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文本资料。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代理的链接服务。另外,本课的学习资源基本都是存储在内联网上是因为,如果教师在课上没有指定相关学习资源的出处(即网站地址),就会使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资源的检索上,一来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下,二来完成不了核心教学内容。而且这种带盲目性的资源检索,会把学生淹没在信息海洋中,迷失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精心筛选的资料,旨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巩固具有得要意义。
教学过程:
(展示媒体)一、关于国民经济的主体、主导和支柱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生答);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经济(生答);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板书)
(媒体展示)大中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的比重图
(展示课件)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通过这个图表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国有企业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影响到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生答:国有经济比重下降,集体和个体以及其他经济形式都增长了。
国有企业退出了那些没有竞争力的行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这种变化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国有和集体经济加起来在国民经济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
通过这个图表,你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答:在国企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最大,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才17.8%.
通过以上两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呈下降的趋势,但是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数字:
行业
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率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7.68%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96.72%
烟草加工业
96.86%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88.93%
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86.37%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84.58%
电子蒸汽热水生产
82.55%
黑色金属治炼及加工业
71.45%
煤炭采运业
78.49%
可以说,在能源方面,我们的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不仅在这此领域,在我国国有工业企业中,电力行业6家试点企业集团的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一半以上;冶金工业8家钢铁企业集团在全国的钢铁产量中约占40%;国际、东方、南方三家航空公司的周转量站全国周转量的55%,由此,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第一个作用就得出来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直着决定性作用.
1、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大家再来看一个图表:(媒体展示)
户数
0.2%
总资产
44.5%
工业增加值
29.2%
产品销售收入
27.9%
上缴税金
48.8%
实现利润
43.1%
通过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上不占绝对优势,但是它们对国家的贡献非常大。这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柱作用的表现之二: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亿元,增长77.7%,都创造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大多数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效益好于上年。国家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1501亿元,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377亿元。金融平稳运行,货币供应和信贷总量继续增长。外贸出口从7月份开始大幅度回升,全年达到1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略有减少,但保持了相当规模。人民币汇率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年底达到1547亿美元。整个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份报告再次表明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关于宝钢的材料,思考并分析: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什么基本特点,有什么优势?
11月17日,由宝钢、上海冶金、梅山三家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联合前这三家企业都是国家重点大型企业,都有一整套科研开发能力,拥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数众多的科技队伍,有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宝钢产品以高档次的薄板、无缝管为主,以高效率、大批量见长;上海冶金可以生产共1100多个品种的钢材,以多品种、多规格的普钢、特钢见长。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约500万吨)、固定资产占全国冶金行业的1/5。
宝钢300亿巨额资金、引进西欧,日本先进生产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一大批参股公司,从事金融,贸易,机械,运输,服务等行业……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正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作用的第三个方面
3、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
19国家统计局对100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做了统计,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固有大中型企业所占户数不到1%,总资产却占了40%,销售收入比重达52%,实现利税占65%,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非同一般。
对于国有企业的状况,曾经有一位企业家做过这样的比喻:一个穷苦家庭,大儿子为了养家和养活弟妹,很早就参加工作了,后来由他供养的弟妹长大了,读了大学甚至留了洋,难道这些弟妹可以回头来责怪兄长没出息吗?所有,又有人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称为“共和国的长子”。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国有经济的新优势,出现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国有资产大幅度增长,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例如,海尔集团用不到的时间,走完了国际同行在50多年才走完的扩张之路。你们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国有大型企业?(学生答略)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一些强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它们拥有许多在世界上站得信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现在每年美国都在进行世界500名的排名,我国在最初没有,后来是青岛啤酒,现在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越来越多了。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粮食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讯,中国银行等,说明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实力。如果我们如美国和日本一样拥有如数家珍的一大批在世界知名的企业,我们的经济就能上一个大台阶,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强大了,政治地位的巩固就不言而喻了。如果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工人下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社会义的优越性就发挥不出来。
我们认识到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巩固,所以搞活国企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三、大力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1、国企改革的意义: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亏损现象,其中最严重的是小型国有企业。所以,必须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是不是所以的国有企业都可能搞活呢?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实践证明:把几十万个国有企业都搞活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关系到增加国有资产,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所以,必须大力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2、国企改革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国有经济的新优势,出现了一大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经营水平有很大提高,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营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不高。
(展示媒体)大、中、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及其亏损企业数比较(图)
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图)
这些材料都表明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积累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突出的是人多、债多、社会负担重,尤其是结构不合理。由于长期重复建设,造成地区生产结构趋同,部分产生能力过剩,同时许多行业和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低,质量差,成本高,竞争力不强。长年亏损的企业,仅国有工业企业中就有1万多户,这些企业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形势的变化,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了。
3、国企改革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它的特点是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播放视频: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企改革,征程漫漫。九五期间,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国企的改革与脱困。如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媒体展示)到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三年改革目标基本实现,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的2.9倍。
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困难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逐步积累起来的,不是始自今日,更不是改革造成的,所涉及的矛盾都是深层次的。因此,既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也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小结:
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3
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
【关键词】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资源;市场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明确了任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激励科技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向企业聚集,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驱动企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促进企业从以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粗放型发展到以技术、资本和管理为主的精细型转变,从技术含量低到技术含量高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能转变,从低附加值处于产业链末端到高附加值处于产业链高端转变,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是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科技创新的主体既有企业,也有大学、科研院所和个人等,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大学、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机构为之服务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既是由于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破解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只有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良性循环。一切科技创新最终都是为了应用,也只有有应用的创新才有价值。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处于与市场结合最紧密、最前沿的地位,对市场的需要最敏锐,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研发新产品,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研发新技术,为改进产品降低成本需要研发新工艺,企业的科技创新是最适合市场需要、最具有应用价值、也是最能产生社会经济价值的创新。而不论是大学还是科研院所,与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更具有基础性、知识性和计划性,其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还需市场进一步检验。因此,科学技术进步的源头动力在企业。企业只有在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破解技术难题的需要,才会有技术进步的需求;同时企业研制的新产品经社会确认后,其价值才能得到放大回报,企业才有动力和资金实施新的技术创新,从而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不仅如此,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技术难题和重大技术瓶颈,也将为大学和科研院所研究指明方向。
另一方面,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是破解经济与科技结合不紧的有效途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但由于各种原因,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活跃、最直接的单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科技要素和资源向企业聚集,确保科技资源发挥最大价值,才能促使科技与经济紧密给合,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是否愿意创新取决于创新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企业认为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较低而利润较大时,企业才会自愿进行创新,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党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首次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核心位置,是对科技创新新的科学的定位。要借助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利用各种媒体和方式,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的意义、目的、内容和要求,在全国上下营造鼓励、提倡科技创新的舆论氛围,让科技创新深入人心。
(二)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企业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需求推动和对未来盈利的预期,只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科技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键是要更加尊重规律,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进一步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涉,除了关系国计民生需要政府掌控的领域外,其他领域要逐步减少政府的审批;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机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同时,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知识产权执法,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力度。
(三)建立明确的激励导向
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和创业工程,鼓励各种高端人才到企业创业,以人才带动科技创新;通过股权和分红激励,引导和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认定标准,严格高新企业和技术创新认定,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通过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创新;实施技术创新奖励、技术交易和设备共享奖励、知识产权专利奖励和重大科技成果奖励,通过奖励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项目带动企业创新。
(四)解决出现的创新难题
针对企业创新中普遍出现的难点问题,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如针对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展科技与金融合作,通过科技金融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风投机构开展科技企业贷款和投资,解决企业创新资金问题。又如针对新兴产业在形成的初始阶段,技术到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生产、购买和使用成本较高,消费尚未形成,极易形成供给型过剩,通过政府采购引导创新产品需求,通过政府法规淘汰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政企联合启动消费市场,促进新产品进入市场,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重点是促使科技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向企业聚集
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重点是要按照市场化原则,使各项科技要素和资源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向企业流动聚集,使企业成为科技要素和资源的主要载体。
(一)搭建创新平台
通过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创新基地,从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设备平台,减少企业入驻成本,吸引高新企业和人才入驻,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通过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科技中小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平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二)联通创新通道
针对我国科技资源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院校的实际,盘活和统筹这部分科技资源,引导和鼓励其向企业有序流动聚集,是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建立科技战略合作关系,达到科技人才、信息、成果共享;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校技术创新对接机制,创建对接平台,开展技术开发需求与成果转化双向对接活动,建立创新共赢机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科研院校人才到企业任职创业,通过人才引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桥梁和连接作用,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校形成合力。
(三)重建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体系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建立面向企业科学明析的应用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体系,改变片面将论文、项目和经费、专利数量等与科技人员评价、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是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企业内部科技成果和人才的评价,通过面向产品设立课题,以实用效果检验和评价创新成果;在课题承担上,唯‘能力’而不唯‘职称’,在奖励上,不以工作量为导向,而是以创新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导向;另一方面,科研院校应用型科技成果和人才的评价,也应把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应作为重要内容,把企业或用户评价和专家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明确的效能导向。
【作者简介】
谢西虎,供职于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篇4
但但是是,“阳光”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同同欧欧美美发发达达国国家家相相比比,我国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确立,创新新资资源源分分配配不不合合理理,没有向企业聚集,企业创新能力还很薄弱。
其其实实,中国认识企业的作用,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在在计计划划经经济济年年代代,企业一部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一部分成为为国国家家的的“车间”。能动性消失的结果,是效率低下和商品短缺。
在在放放权权让让利利、承包制、中小企业民营化、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步改改革革以以后后,中国的面貌和前30年年相相比比,才有了河东河西之变。
但但人人们们对对企企业业性性质质和和作作用用的的认认识识,远未完全到位。模糊、错误的观念,仍仍然然制制约约着着企企业业改改革革进进程程。尤其是在处理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上,越位、错错位位、缺位的现象根深蒂固,花样翻新,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
现现实实条条件件下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即科技怎样支支撑撑和和引引领领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特别是产业变革。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第一点,就是要让让企企业业成成为为技技术术创创新新的的决决策策者者,成为研发服务、研发组织活动和研发成果推广广应应用用的的主主体体。
只只有有将将企企业业作作为为科科技技创创新新的的主主体体,才能解决技术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才才能能使使调调结结构构、转方式落到实处。
要要让让企企业业成成为为创创新新的的主主体体,政府的角色非常关键。一定要认识到,“少即即是是多多”:少一些赤膊上阵、与民争利,就为企业多腾出一些生存空间;少一些些对对经经营营的的管管制制、干预,企业就多一些自由竞争的平台;少一些税费,企业就多多一一些些休休养养生生息息,多些研发的余裕和从容。
但但少少做做并并非非不不做做。政府培养不出乔布斯,但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培育适合““苹果”生长的环境;政府不能代替企业,但可以拆除垄断的藩篱,通过竞争争淘淘汰汰被被掩掩盖盖的的低低效效率率;政府不擅长研发,但在市场主体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入的的基基础础研研究究、公益研究等领域,政府又必须出手。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5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武政规〔2010〕1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和创新人才聚集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武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步伐,经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企业研发投入补贴专项资金,通过网上申报和专家审核,对企业研发投入予以补贴。对最近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小于5000万元、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的科技企业,及对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5000万元、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的科技企业,按照研发费用的1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小于5000万元、〖HJ1〗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的科技企业,及对最近1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5000万元、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的科技企业,按照研发费用的2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二)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平台。对企业申报的市级自主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优先纳入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日常管理按照“事前立项备案、事后考核补贴”的原则予以支持。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等自主创新平台。
凡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从市财政科技经费中一次性给予150万元的支持。积极支持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与在汉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三)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四)开展企业技术研发风险科技保险。鼓励科技企业对关键研发设备、产品研发责任、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及意外等进行保险,市科技、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企业科技保险费用给予补贴。企业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支出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二、支持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活动
(一)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产权联盟和产业联盟。对经市科技部门核准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活动,给予适当经费补贴,对市级联盟给予一次性最高30万元补贴。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行业核心技术攻关。优先支持市级产学研战略联盟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对获批国家级战略联盟和省级战略联盟的牵头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中试基地、股份制科技经济实体等,形成以利益为纽带、产权明晰、优势互补的常态化合作机制。
(二)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企业进行新技术开发,并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将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验收的重要指标。在全市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对入选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除落实现行专利资助政策外,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15万、1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申请外国专利,对获得北美发达国家、欧盟发达国家和日本专利的企业,其每件专利给予10万元补贴,对获得上述国家以外的外国专利每件给予3万元的补贴。开展千件专利授权量的“专利强区”和百件专利授权量的“专利强企”以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强势企业”等表彰活动,推动重点行业专利群的形成。建立专利开发与标准研制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研制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创新标准。对以第一主持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含市级技术规范)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一次性资助奖励。
(三)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优先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科技企业承担的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市财政将予以专项资金配套。企业在承担地方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协调和监督费用,以及其他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可以申请一部分间接经费列支,但间接经费列支比例不得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10%至30%。
三、支持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一)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专项资金。从市科技研发资金中,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专项资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及推广应用,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系统和推介平台。
(二)实施科技供需对接专项计划。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公开招标,政府订购科研成果并直接移交给相关企业实现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并鼓励就地转化。在十大科技专项中专列资金,对转化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并取得实际效果的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但企业年度实现税收不得低于财政资助资金额。在汉企业购买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并成功实现转化的,优先给予产业化项目支持。
(三)支持科技企业承接重大专项建设工程。支持科技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应用于国家或省、市政府重大专项建设工程。企业承接国家或省、市重大专项建设工程项目在5亿元以上的,在银行开立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的,由市财政按企业保函手续费、评审费、担保费等综合成本20%的标准给予补贴。
(四)支持企业首台(套)产品研制及推广使用。重点支持一批首台(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企业研制的首台(套)产品所投“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从市科技保险补贴专项资金中给予保费补贴,单项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使用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和技术,本市用户单位使用非政府资金订购或使用经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可申请给予不高于设备价格10%的风险补贴,相关科技计划予以优先支持。
(五)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加强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与政府采购产品目录的有机衔接,政府采购资金用于购买自主创新产品的比例要逐年提高到30%以上,并采取相关具体配套措施予以推进。市级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在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重点考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业带动因素,视情况合理设置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业带动评标因子或权重。
(六)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税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政策,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支持企业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鼓励企业吸引战略科学家。推广“3551人才计划”的实施经验,鼓励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建设工程吸引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引进战略科学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引进的从事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具有科技战略眼光、能准确把握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方向,能提出本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技术路线,且研究成果对本学科和技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市人民政府将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予以支持,由相关部门解决其科研经费、居住、签证、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问题。
(二)鼓励企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及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对新批准设立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市财政给予50—100万元资金补贴。鼓励企业选派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出国学习培训,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企业科技培训费用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逐步引导在汉高校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中增加优先条件,支持高校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企业进行咨询与合作研究。
(三)鼓励企业建立灵活的薪酬管理模式和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并实行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分红激励、企业奖励等措施,使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奖励,增强企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鼓励企业自设奖项,奖励在创新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团队。凡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获得企业内部科技奖励的成果和个人,在参加市级科技奖励评审中予以优先考虑。
(四)加强职业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职业技术经纪人培训和执业登记。鼓励由技术需求方、成果供应方、交易服务方等市场主体共同建设技术合作和交易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
五、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一)开展市科技创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对注重技术创新并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开展市科技创新企业认定工作。经认定的市科技创新企业所开展的创新活动,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予以优先支持。鼓励市科技创新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后,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的优惠政策。
(二)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按照“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到“十二五”末期,力争培育6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创新型示范企业和6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创新型成长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对试点企业的创新活动投入给予补贴,其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在创新型企业中,按照“分批推进,逐步实施”的要求,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团队)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对经培育后成功获得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称号的企业,市财政给予150万元奖励。
(三)支持创新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有针对性地组织券商为创新型企业改制上市做好辅导工作,创新型企业改制、进入代办试点和在境内外上市,除了享受一般企业上市的补贴和奖励外,市科技部门将在相关科技计划项目中给予专项支持。
(四)支持创新型企业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市场渠道,进行产业组合和新建产业基地。对创新型企业并购重组产生的中介费用,由受益所在地区级政府实施补贴,对其在汉实施的产业化技改项目及新建产业基地项目,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择优按项目固定资产额给予最高400万元的贴息补助。
(五)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对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信托产品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补助。鼓励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及企业创新
活动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业务达到全部业务的20%以上时,优先给予专项补贴。完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中推进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植物新品种等无形资产为质押进行融资。对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企业,给予不高于企业所付质押贷款利息额30%的贴息补助,一个企业的年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六)拓宽创新型企业间接融资渠道。推进创新型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扩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规模,市科技部门及相关部门对此将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
(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在现有市科技投资引导基金的基础上,从2011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不低于4000万元资金用于扩大市科技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并联合其他大企业和投资机构成立面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若干投资基金。设立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偿资金,用于补偿创业投资机构因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失败而清算或减值退出的部分损失。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通过股权上市转让、协议转让、被投资企业回购、企业并购等方式撤出创业投资。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构成 篇6
成为自主创新的责任主体
企业要明确承担起技术创新的责任。在创新上不努力,或者说根本就没把创新当回事,是一种失职,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同志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我们国有企业有五大责任:第一是经济责任。给股东们很好的回报。第二是社会责任。诚信社会,向社会提供质量可靠、服务良好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来回馈社会。不是说给社会捐多少钱、给慈善机构捐多少钱,这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不是主要的。现在一些慈善机构,乱七八糟的机构,就打着企业要尽社会责任的牌子向企业要钱,这不对。我们就是要向社会提供可靠的服务,提供可靠的产品,这是最根本的回报。同时,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第三是环境责任。要为环境友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作出我们的贡献。第四是政治责任。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经济基础。我们国家还是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国有经济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这是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第五是创新责任。企业要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责任。我们一定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强化创新责任意识,增强创新的紧迫感。
成为自主创新的研发主体
研发主体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确定正确的研发方向。尤其是应用技术的研发方向,只有企业才提得出来,因为现在是市场竞争。当然,国家宏观上可以给你指导,但具体的研发目标还是靠企业提出,才能确定正确的研发方向。二是确定研发重点。方向有了,但哪一些是重点更是只有企业知道。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比如:我们中冶集团的四大主业里面,哪一些问题应作为研发重点,只有我们最清楚,而我们的几大主业在技术上有突破了,对整个行业是有影响的。在行业上有影响、有作用就是为国家尽到了我们的创新责任。三是大力推进实施研发。研发主体主要是这三个方面,即解决研发方向,解决研发重点,解决推进实施。这样,我们研发的主体就基本上到位了。
成为自主创新的投入主体
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装备,以及创新所必要的人才和其他条件,靠谁来投?靠我们企业自己投。向上要,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可能给你一点点支持,但大量的投入还是企业靠自己解决。
我们现在的技术投入有两个问题:一是不够;二是统计范围和口径不规范。这次把技术投入的范围作了初步的界定,这个范围界定参照了国家标准。我相信,按照这个口径来统计,我们的资金投入就不是现在这个比例了,会有所提升。现在我们总体上不到2%,科研单位好一点儿的为5%或者多一点,设计单位为3%—4%,施工单位好一点儿的为2%,差一点儿的1%都不到。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随着认识的提高,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会有改善。我们将来不一定要追求这么高的利润增长速度,更多的资金要投向技术开发,投向我们的技术资源建设。这方面国家还有政策鼓励,大概是按1∶1.5的比例把技术投入折算成利润,投入一块钱相当于创造利润1.5元。我们在考核各个子公司的各项指标的时候,要把技术投入作为利润来考核,作为业绩利润。要尽一切可能使技术创新得到实实在在的推进,因为这是一项长效投资,技术创新搞好了,经营能力强了,将来给股东们会有更多的回报。这个不要指望国家会给你多少钱,主要靠自己,当然国家给政策本身也是钱。
成为自主创新的人才主体
我们要创新,人才哪里来?主要靠我们自己培养,靠我们去吸引。因为只有企业自己的核心人才才能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掌握核心人才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有了核心人才才有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里关键是人。人脑袋里面的知识是共不了产的,只有通过我们良好的机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把知识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类、奉献给社会,才能被大家所拥有。桌子、板凳、房屋、机器设备,包括银行的钱都可以拿走,甚至包括人都可以剥夺自由,但是脑子里面的东西自己不主动奉献出来始终是自己个人的。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人才,完全靠外脑我们是不可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
成为自主创新的应用主体
自主研究开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了使我们自己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了使科研成果投向市场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不像过去只是为了拿奖,为了考评教授级高工。拿奖、评教授级高工当然也重要,现在照考,照拿奖,但主要目的不是这个,是要形成生产力并投向市场。所以,我们企业的研发与那些专门的、脱离产业的独立研发机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的研发成果是直接投向市场,我们的研究是直接形成生产力的。这也是我们企业的最大优势。脱离产业、脱离市场,专门搞应用技术研究绝对是没有多大出路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专门搞应用技术研究的事业单位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对国家有贡献但是贡献不大。到现在改革开放20多年了,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越来越大了。我们一方面是辉煌成就,非常辉煌;但是,另外一方面令人非常担心,辉煌是实实在在的,但更多的是眼前的,担心也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好多问题是关系到长远发展的。如果企业不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应用技术研发及其成果应用仍然脱离产业、脱离市场,我们的自主创新仍然是说说而已。
成为自主创新的合作主体
自主创新不是自己独家创新,更不是关门创新。那么,对外合作谁做盟主?如果还让事业单位做盟主,没有出路,不能让事业单位做盟主。同样道理,也不能让学校做盟主。产学研,学校不能做盟主,研究机构不能做盟主,只有产业才能做盟主。也就是说,只有企业做研发合作的盟主,才能够使我们应用技术的自主创新真正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够真正推动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所以我们企业当仁不让,不管将来跟谁签订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们都要做盟主。各个企业跟学校、跟研究机构签订创新联盟的时候,要跟我们对外投资一样,要处于盟主地位,要“控股”。不做盟主的事情别做,因为不会成功。
成为自主创新的管理主体
企业是责任主体、研发主体、投入主体、人才主体、应用主体、合作主体,这么多主体靠什么串起来?靠管理。因此,企业必然是自主创新的管理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有序、有效地扎实推进。
我认为,中冶集团要真正成为中央所要求的自主创新主体,至少要在以上七个方面到位,这七个方面少了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够算得上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到位,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加快到位。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7
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主体、活动主体及成果应用主体,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 其运行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体系内部各种要素的构成情况以及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运作。本文选取北京、上海、江苏、辽宁及湖北等创新绩效显著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样本, 剖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建。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成要素
1、由合适企业构成的创新主体核心。
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相比, 市场触觉更灵敏, 创新动机更强烈, 因此, 企业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对提高创新活力及效率起关键作用。然而, 区域内企业众多, 创新能力参差, 当中需要有一部分企业充当创新主体的核心来主导区域的技术创新活动。
创新主体核心的选择具体取决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创新目标层次、产业技术现状及企业创新能力等因素。选取与外部环境因素匹配的企业群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 并加以重点扶持, 是发挥区域优势与资源特色、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 合适的企业群并非纯粹是若干独立企业组成的集群, 其中应包含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联盟, 甚至是跨区域的企业技术联盟等实体。
2、完善协调的系统结构。
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和构成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 完善有序的系统结构是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其创新功能的基础。因此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的分工需完善合理, 主体间的关系需协调有序。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活动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以及政府等, 不同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 进而分化成不同的子系统以支持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成功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研究与发展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大主体系统及技术服务系统、创新环境系统、人才培养系统三大支撑系统协调构成。
其中技术研究与发展系统是核心;知识创新系统是重要推动力, 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源泉;技术扩散系统是重要拉动力, 为创新技术赋予市场价值;技术服务系统及人才培养系统是前提, 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撑力量;创新环境系统是关键, 完善的配套政策及基建建设是系统运行及发挥功能的基础。
3、促进系统有序运行的机制。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受内部活动主体及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 要使各子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 则须预先设置一套完整的、能有效约束各种利益分配、资源配置、创新竞争及投入决策等活动的运行机制。由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 运行机制具明显的地方特色, 它是综合考虑区域自身的经济及技术基础、创新资源禀赋、创新目标、创新主要矛盾、创新阶段以及区域对机制的承受能力、执行能力等因素的结果。
4、符合发展需求的创新领域及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对创新领域的选择主要受制于区域自身创新资源的种类、丰度、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即创新领域的选择应满足经济及资源条件, 并与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相一致, 而非盲目追求科技的先进程度及附加效益。
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亦受区域经济、资源及企业创新能力等条件的制约。一般而言, 区域创新模式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基本模式。原始创新模式作为“内生”型创新, 是技术从无到有的爆发过程, 能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 但创新起点很高, 仅适用于创新能力雄厚、创新资源及成果积累丰富的区域。技术引进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外生”型创新, 是区域外技术扩散至本区域的结果, 它能迅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大大缩短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过程, 适用于创新基础薄弱的区域。集成创新作为“过渡”型创新, 适用于经济及技术条件相对中庸的区域。三种模式并不排斥, 应该加以组合利用。对同一区域不同层次的技术领域, 可以根据各领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
5、推动创新的政府服务。
创新活动风险高、收益难独占, 在市场失灵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这种调控主要体现在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设计、组织、建设、维护及监督等方面, 具体职能包括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引导创新方向、组织创新资源、培育企业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技术服务及运行机制等。
政府服务一方面立足于全区域的发展高度制定技术创新目标,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调配创新资源。另一方面激励、引导、支持企业及其他主体开展技术创新,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并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其中, 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资金支持及创新保护法规对企业的刺激作用最为明显, 可以有效弥补企业创新动力的不足, 提高全区域的创新投入。
三、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运作机理
1、顾客价值增值机理。
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盲目追求技术改革与突破而忽略市场需求发展及接受能力的技术创新必然无法实现经济价值。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借助企业对市场需求信息的熟知优势, 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 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 就应在创新过程中除了以市场为导向外, 还须围绕顾客价值的增值, 努力优化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当顾客价值越高, 才能从创新成果身上获得的收益越多, 技术创新的价值才越容易实现。此时,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家对市场需求信息的筛选以及研发人员对研发过程的控制显得尤为关键。
如图2所示,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在市场需求信息的导向下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但并非所有需求信息均能引导高效益的技术创新。企业家需要以其冒险精神及前瞻眼光捕获有用的需求信息并挖掘顾客价值的升值空间, 从而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创新动力。在技术的研发过程中, 企业家及研究人员亦必须通力合作, 时刻关注顾客需求及技术的变化, 适时调整研发方案并严格控制各个研发环节的质量、成本及效率, 促使创新技术顾客价值的不断增值。最终, 创新技术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 此时, 若创新成果的顾客价值越高, 则扩散速度越高、范围越广, 越能推动产品结构乃至整个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 并形成新的市场需求, 刺激后续创新的开展。
在顾客价值的导向下, 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均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并充分考虑顾客的感知及收益, 保证创新成果能实现丰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顾客价值诱导机理的存在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须具备以下条件:企业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核心的企业群有灵敏的市场触角;体系内拥有高速的信息沟通网络, 能将有用的市场需求信息及顾客价值增值方式迅速反馈至企业技术中心或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中介服务机构具有良好的市场信息挖掘能力;政府职能由直接干预向市场化服务转变等。
2、物质网络流动机理。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物质流动主要包括资金流动及以技术、人才流动为主的知识流动。资金及知识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要素, 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运作的基础, 两者的流动速度及规模直接影响创新绩效。具体而言, 知识流动速度越快则知识更新速度越快;资金流动越快则使单位产出占用的资金越少, 产出效率越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企业主导完成, 使得其对体系内部物质畅通流动的需求更大。一方面, 单个企业的创新资金尤其是科研知识匮乏, 导致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依赖性强, 迫切需要知识交换及资金信贷。另一方面, 企业作为盈利机构, 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目标及行为方式差异大, 为内部物质的流动造成一定障碍。因此, 构建完善畅通且持续稳定的物质流动网络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的重要条件。
多元化且稳定的“渠道”是构建畅通物质流动网络的基础。目前, 组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搭建产业研发平台及培育科技服务中介均是铺设渠道的有效措施。各种渠道使不同创新主体相互连结, 形成一个立体的关系网络, 从而实现物质的高速流动, 取其中一个截面进行解释。
如图3所示, 产学研联盟是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合体, 其合作契约使联盟内丰富的市场需求信息、创新知识等物质迅速交互流动。科技服务中介作为物质流动网络内接触面最广的联结点, 收集了来自体系内部不同主体的知识及资金信息, 能直接为有需要的主体提取有用信息而节省大量信息搜寻成本及交易成本, 推动物质的循环流动。比如, 企业可以通过中介获得研发知识、人力、市场数据、资金信贷服务等, 政府可以通过中介获取企业创新情报为科技决策提供依据等。行业研发平台是体系内最大规模的行业联合体, 能有效整合行业内各个企业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 加强物质交换。
3、创新中心辐射机理。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 各个活动主体及联盟的创新实力并不均匀, 可根据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活动主体划分为不同的创新梯度。充分利用高梯度层级主体的溢出效应, 是带动创新体系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技术创新体系的自行运作过程中, 创新知识等资源会自发围绕创新中心集聚, 形成强大的创新推动力, 迅速提升局部的创新效率及产出。这种创新成果的积累会通过物质流动网络向低梯度层级扩散, 扩散形式包括就近扩散、跨层级跳跃扩散等, 从而形成辐射效应。当创新中心的辐射能力提升至一定程度时, 其技术及知识甚至可以突破区域界限向其他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扩散。
创新中心辐射机理的存在能有效整合区域的创新资源, 使技术创新体系能通过集中力量率先发展部分高梯度层级的创新活动, 然后利用辐射效应缩短低梯度层级的创新积累过程, 从而迅速提升全区域的创新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体系要充分利用创新中心辐射机理的前提是体系内有完善的物质流动网络以及能协调活动实体间关系的利益机制及合作机制等。
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建策略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从形成雏形到逐步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 一般需要依次经历创立孵化、成长、成熟及持续创新四个重要阶段。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中获得逐步的优化与完善, 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获得持续的积累及提升, 从而实现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升级发展。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不同的进化阶段, 具有不同的构建目标。在创立孵化阶段, 主要目标是初步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完成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框架、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的雏形建设。在成长阶段, 主要目标是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完成对传统技术创新制度及模式的改革。在成熟阶段, 主要目标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各方面要素的建设。在持续创新阶段, 主要目标是促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持续稳定的创新效率增长。
针对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采取阶段性的对应策略, 其核心是在始终遵循三大运作机理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优化体系的五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从而推动技术体系的整体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构建策略。
1、创立孵化阶段。
重点培育企业创新意识, 引导并激励企业及其他活动主体开展或参与创新活动, 树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子系统以及保证子系统有序运行的机制;强化政府服务, 推动创新体系所需的创新环境及物质流动网络的建设。
2、成长阶段。
重点支持大中型企业及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推动创新中心的形成;深化创新制度改革, 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主体的创新模式, 促进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积累创新所需的资源及能力。
3、成熟阶段。
重点扩大创新企业范围, 扶持企业建立内部技术创新中心;激发企业及社会资本的研发投入, 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投入;加强社会科技服务, 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4、持续创新阶段。
重点加强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鼓励以创新中心为主的企业群开展原始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提升科技服务体系的多元化、规范化;优化体系内部各种决策与利益分配等机制, 从而通过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资源效用, 推动创新能力的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d World[M].London:UCL Press, 1996.
[2]冯之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4) .
[3]郭海滨、郑丕谔:基于知识链和价值链的技术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3) .
[4]温新民: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3, 21 (1) .
[5]陈浩: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进展[J].科技与经济, 2006, 19 (6) .
[6]任胜刚、陈凤梅: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28 (4) .
企业应当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篇8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工业发展对新材料、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改变工业初级产品比例大、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而要发展先进制造业, 就必须提升钢铁、化工等原材料工业的技术水平, 推进工艺技术装备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当前, 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上。欧美发达国家许多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基业长青”, 正是因为它们掌握着产业领域内的大量前沿、高端技术。中国与国外企业的竞争, 首先也将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的竞争。
当前, 我国化学工业虽然在总量上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但这是一种阶段性、结构性过剩, 国内仍然还有许多关键产品依赖进口。化工产业应着力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以科技提升品质, 打造王牌产品。中国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成为化工强国必须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标志:一是要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生产方式实现现代化;三是工业布局合理, 物流成本低, 资源配置效率高;四是产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调控能力强, 经济和社会效益好。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9
从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到2011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又提出“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至此, 企业技术的创新主体地位就慢慢受到了学术界和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如吴忠泽[1]、刘新同[2]、孙玉涛和刘凤朝等[3]从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专利申请授权量等方面对我国技术创新主体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 进而回答了企业是否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杜欣[4]、胡长生[5]等通过对企业的主体地位在外部体现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研发活动和成果应用等方面, 分析企业是否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汪锦等[6]从规模和效率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置。综上所述, 学术界主要针对企业是否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展开了研究, 而很少有人去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构成以及影响因素。为此, 作者根据2009~2012年湖南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角度进行了探析, 试图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调整提供理论支撑。
二、湖南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结构
1. 湖南企业已成为R&D经费投入的主体
2009~2012年, 湖南来自企业的R&D经费支出占比分别为78.03%、81.04%、82.45%和83.55%, 企业已经是R&D经费投入的数量主体, 企业执行的研发支出占比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75.73%) , 也超过了日本 (75%) 和韩国 (76%) 。
2. 湖南企业已成为R&D活动人力投入的主体
2012年, 湖南省R&D人员在三大执行部门的分布情况是:企业超过75%, 而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合起来不足25%;全省R&D人员 (折合全时人员当量) 比2006年增加了59905人年, 仅企业就增加了50491人年, 占全部增量的84.29%。
3. 湖南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
技术创新决策是指对特定创新方案和创新行动实施决定权并产生最终决策的行为主体。企业组织和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决策能力。从湖南各级科技计划立项情况看, 2010~2012年, 由企业法人组织和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占全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比例分别为46.31%、51.87%、54.16%, 企业主持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的比例已从不到50%增加到80%以上。湖南企业已经慢慢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
4. 湖南企业已成为创新成果产出的主体
作为创新产出的成果, 企业的科技成果登记数和专利数已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近六年湖南企业科技成果产出数占比平均已达63.15%。2012年湖南工矿企业创新产出的三种专利批准数占全省的61.02%。
尽管湖南企业在技术研发投入和执行、技术创新决策、创新成果产出等方面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但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薄弱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足、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较少以及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等结构性问题。
三、湖南企业中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1. 湖南企业中科技创新取得的高水平成果较少
2009~2012年期间, 湖南所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中, 湖南的企业作为获奖第一承担单位的科技项目所占比重约为23.09%左右, 各年占比分别仅为17.32%、23.89%、23.51%和27.63%, 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 湖南企业虽然是占有82%的科技资源, 但是湖南企业中领衔的高水平原创性科技成果所占的比率确实非常低的。最主要的是在国家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中, 湖南企业的专家作为第一获奖发明人的成果所占比例更低, 4年平均仅为18.5%, 2009年以来的四年分别是13.11%、18.14%、18.73%和24.12%。由此可见, 湖南企业主要还是停留在产业技术开发的低端, 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 湖南企业中的高层次R&D人员及科技领军人才所占比例偏低
首先, 2011~2012年, 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13.59%、14.93%, (2011年全国为12.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如此, 集体、民营企业中R&D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更低。从R&D执行部门来看, 2011和2012两年湖南的企业人员中硕士学位以上的R&D人员分别占全省R&D人员总数的32.2%、27.43% (2011年全国37.73%) , 博士人数仅占7.1%、13.32% (2011年全国13.39%) 。高层次R&D人员在企业的比重小, 且低于全国水平。从研发人员的部门结构分布来看, 湖南企业虽具有数量上的相对优势, 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相对于大学和科研机构明显缺乏。
其次, 在湖南的科技人才中, 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占总人数的82%, 来自企业约占总人数的13%, 其它占总人数的5%, 来自企业的科技领军人才比重小。湖南两院院士51人中仅有4人来自湖南企业, 绝大部分院士集中在高校或者是科研机构。从我国“千人计划”和湖南省的百人计划入选者的分布情况来看, 湖南企业中引进专家所占的比例偏低, 湖南企业并没有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首选, 他们多数就职于湖南省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四、湖南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1. 湖南企业R&D活动中重试验发展, 轻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现象严重存在
2009~2012年, 湖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R&D支出与其产值之比从1.85%下降到1.30%, 4年试验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平均占比为88.08%、6.45%和0.28%, 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基础研究经费一般占4%~8%, 并且应用研究经费一般超过20%, 最高的接近了50%。可以看出, 湖南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在弱化, 且一直以试验发展为主, 这表明了湖南企业R&D活动结构存在着很大缺陷, 在实际生产中大大制约了企业高水平研究开发能力的提升, 导致了湖南企业在技术积累、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上面的严重不足。
2. 湖南企业仍缺乏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工作的研发平台
当前技术研发工作已经被国外的大多数大企业所重视, 一般都会设有科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湖南省建在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总数是非常小的, 所占的比例自然就很低。2012年, 湖南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和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3.90%和10.94% (全国水平各为11.50%和7.81%) 。截止2012年, 湖南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5家, 它们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建在企业里的数量很少。
3. 湖南的高层次人才更多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而非选择企业
在对湖南的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的调查中获知, 期望毕业后从事学术工作者的愿望实现比率最高, 可以达到90%, 期望毕业后从事技术开发、从事公司工作的有37%在参加工作后转行从事学术工作。这种情况和发达国家的情形完全不同。
4. 湖南支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创新创业的政策不够完善
从2009年起, 湖南开展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 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省财政给予每人60万元的生活补助。随着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投入的增长, 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湘开展科研工作可获得一定的经费保障。所以目前这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大多在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体制内机构工作, 因为他们在这里工作以后, 他们的住房、子女就学、人员编制、医疗保障等等问题能在体制内得到解决。但对于企业创业人才来说,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会。当前湖南创业环境不够完善, 再加上企业在创业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大, 使得许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对在湖南创业方面有很多顾虑。
五、对策与建议
1. 要改变这种情况
我认为首先要加大力度支持研发平台建设, 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循序渐进的改变湖南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应用研究比例过低的情况, 激发企业的研发活动向着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湖南企业从事基础科学、建设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 对湖南企业实行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加计扣除所得税政策等。从源头上改革技术创新方式, 能够把技术熟化的过程转移到企业中去, 使湖南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的过程逐渐成为湖南企业主导的市场化过程, 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2. 加快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型
湖南要逐步实现从以高校和科研所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变为企业主导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 把这个作为促进创新型湖南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湖南企业高端技术人才的汇聚, 提高湖南企业高水平研发能力, 从而引导湖南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向前端延伸, 引领技术创新, 通过创新链决定资金链, 资金链引导产业链, 主导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逐步实现湖南研发体系结构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当务之急是把企业技术创新主导力量的质量结构调整当作重要任务。
3. 加强强化湖南相关政策引导作用, 使高层次人才流向湖南企业
完善落实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 健全有利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政策和考核评价等制度, 建立差别化的股权激励政策,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工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下海创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 在其住房、子女上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或资助。
六、结束语
经过近年的改革发展, 湖南省的研发投入和支出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可是湖南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湖南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关键在于湖南省“高水平创新成果”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结构失衡。引导高质量创新资源向湖南企业流动、高层次领军人才向湖南企业聚集是强化湖南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向。
摘要: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成果应用三个方面来解读湖南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同时分析湖南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结构性矛盾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忠泽.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软科学, 2006, (5) :1-4.
[2]刘新同.我国技术创新中的企业地位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23 (1) :49-53.
[3]Yutao Sun, Fengchao Liu.A Reg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ince 1999[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 2010, (77) :1311-1321.
[4]杜欣.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剖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8) :43-44.
[5]胡长生.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44-46.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10
1 如何理解技术创新主体
在提出国家创新系统后, 学术界逐步将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开展深入的研究。目前,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共同认可: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效率决定了一国的创新绩效及竞争力, 而这一效率又取决于创新活动中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弗里曼和伦德瓦尔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开创性研究即是由单纯的企业范围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参与技术创新的各个社会组织, 研究它们在网络中的互动与影响。由此, 才产生了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主体问题。
由于对技术创新主体认识的不同, 国内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论断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创新活动是企业家、内企业家①和劳动者 (广大职工) 的协作行为, 而认为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家[1,2,3];二是由于考虑到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协同性, 而将技术创新主体理解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参与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个人或组织, 认为创新主体是多元主体[4,5,6,7,8,9,10];三是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角度提出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11,12,13]。其中, 技术创新多元主体观点还分为两类, 其一是认为同时存在多个主体, 即多元组合主体[4,5,6];其二是认为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主体, 相互之间进行转换的, 即多元转换主体[7,8,9,10]。
基于上述分类, 对中国知网核心期刊1991年至2011年72篇文献的统计分析表明, 多数国内学者还是倾向于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这一观点 (见表1) 。其中, 绝大多数又因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而认为企业尚未成为真正或完全的技术创新主体[14,15,16]。但这些文献在关于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论述中, 多是从企业行为与创新线性过程角度出发进行阐释, 缺乏从国家创新系统视角出发的全面系统分析, 并且多数文献还存在一个逻辑矛盾, 即一方面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 另一方面又认为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知网核心期刊1991-2011年关于技术创新主体主题搜集及其文献溯源整理。
文献分析表明, 对技术创新认识的“线性模式”观点是非企业技术创新多元主体观点的共同认识基础。他们认为技术或工程取应用科学的形式, 完全依据于基础科学的进展, 即从科学到技术, 再到经济的线性和外推。二战后发展的科技指标R&D投入研究, 以及其与经济产出指标加以比较的研究工作, 就是这种线性模式认识的反映。这种观点把R&D作为整个创新活动的主要标志。但是, 许多年以来的实践和研究分析工作表明, 对R&D投入并不完全意味着技术开发的成功。20世纪80年代以来, 科技政策开始转向把产业竞争力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 从而推动许多国家科技政策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以认为R&D仅仅是技术创新的一个手段, 并且充分重视创新过程中非R&D部分的意义为基本标志。从1992年和1997年OECD研究与测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两版《奥斯陆手册》来看, 它清楚明确地总结了线性模式的缺陷, 反映出国家创新系统观点研究者从更广泛的范围和更深刻的基础分析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两者的关系。在第三版《奥斯陆手册》 (2005年) 中, 创新调查的产业范围由制造业扩展到了服务业, 还特别辟出专门一章讨论“创新联系”, 用以研究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与其他企业和机构联系的作用。这说明,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已成为世界各国技术创新研究和政策制定者的共识。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分析与国家比较研究已从考察单一的技术创新过程扩展到国家层次上的整体行为与态势, 即研究分析国家创新系统中居于核心作用的企业。
至于企业家主体以及少数文献从哲学的视角给出技术创新主体的界定, 它远离了我们政策分析与制定的出发点。讨论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内部行为主体的协同作用是这类文献的主要内容[17,18]。这些研究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能和克服技术创新障碍是有益的, 但毕竟仅是研究了企业的自身问题。
综上所述, 认识技术创新主体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在国家创新系统的层面上予以讨论。在国家创新系统中, 技术创新主体是指能够完成技术创新过程,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核心作用, 最后在市场上实现创新的社会组织。作为技术创新主体, 首先是能够保证技术创新的市场实现, 是一个能够独立地实现技术创新的社会参与者;其次, 在技术创新系统诸多参与者之中, 它能够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领导地位, 无论是在创新资源的拥有量上, 还是在支配调动能力上;最后, 它能够基于对未来技术发展具有预见力、对技术开发路径选择具有选择能力、对市场需求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等,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 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问题时, 需要区分开“是否”问题与“强弱”问题。
2 企业是唯一的技术创新主体
技术创新主体问题是在国家创新系统视角下提出的, 对此进行分析需要追溯创新的一些基本理论。下面, 我们从创新内涵、创新过程和国家创新系统三个角度论证企业是唯一的技术创新主体。
首先从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界定上来看, 按照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观点, 所谓“创新”,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形式: (1) 引进新产品, 即产品创新; (2) 引用新的生产方法, 即工艺创新; (3) 开辟新市场, 即营销创新; (4) 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 即开发新的资源; (5)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即组织创新。基于此, 贾蔚文等[19]把技术创新表述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 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 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简单地讲,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的创意到市场实现的全过程。即它包括从最初的发现, 直到最后市场上的实现。成功的创新关键在于将新技术的可能性与市场机会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而这正是企业区别于大学、科研院所的独特专长。在OECD推荐的创新数据搜集和解释指南《奥斯陆手册》 (第三版) 中, 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TPP创新) 的基础上, 将创新的调查与研究内容增加了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 实践了熊彼特对创新五种分类中的四种。可见, 熊彼特创新理论与OECD国家的创新调查实践都将研究调查的对象锁定在企业。
再从技术创新的过程特征上看, 贾蔚文等 (1994) 将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归纳为:第一, 技术的发展, 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由此推动经济发展, 它们都统一于技术创新过程;第二, 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可以说是技术创新的过程性或系统性;第三, 技术创新过程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范畴, 它具有复杂的综合性特征;第四, 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第五, 市场是技术创新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又是它的一个基本落脚点, 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在这里达到统一。因此,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 (服务) 或新工艺创意的产生, 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产业化, 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 而企业处于这个过程中的核心位置, 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从世界范围上看, 在众多领域 (尽管不是全部) 中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践者是在拥有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研究开发在企业中的制度化始于19世纪末期, 有组织的研究开发的实际发展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这是企业竞争和技术变革方式中一个核心的变化。在技术创新上, 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比大学实验室, 以及政府研究机构更为重要的理由在于:其一, 企业处于技术的需求侧, 是技术的应用者, 这与供给技术的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不同。如果离开产业界的需求和创新意愿, 技术创新根本不可能在产业内部发生。其二, 要从技术创新获益, 多数情况要求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调, 而且这种协调还必须是在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现实中进行。这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和内容。因此, 最有效的创新活动倾向于在一个组织内部实现其全部过程。这也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依据。
最后从国家创新系统上看, 弗里曼 (1987) 将国家创新系统表述为“由公共和私人部门中机构组成的网络, 它们的活动和其互动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技术”。之后, 伦德瓦尔 (1992) 、纳尔逊 (1992) 等进一步发展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OECD (1997) 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进一步指出, “这一系统 (即NIS) 的核心是企业, 是企业通过组织生产、创新和其他途径获取外部知识。外部知识来源于其他企业、公共和私有的研发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20]。可见, 国家创新系统是不同社会组织与政府组成的系统网络, 他们活动的共同目的旨在推动技术创新。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与政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 其中企业是核心。从系统组成要素的关系出发, 企业处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和主导地位,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石定寰和柳卸林[21]提出,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国家的公共机构和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 其目的是为了新知识和技术的生产、扩散和使用, 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 而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胡志坚[22]对创新系统各个要素的功能进行了分类:企业, 是为创新的主体;公共研究机构 (包括公共研究院所、高校、非赢利研究机构等) , 从事知识生产活动, 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源;教育培训机构, 从事创新人才培养;政府机构, 制定政策, 提高系统效率, 为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金融机构, 主要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其他辅助机构, 如中介、孵化器等。
综上所述, 对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过程和国家创新系统之间关系可这样认识:在给定的国家、区域或市场上, 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创新过程中得到的有效支持的总量和其质量, 这又决定于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者、政策和资源 (技术、知识和资金等)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的质量与水平 (见图1) 。从这三个角度上看, 创新的市场实现离不开企业, 参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的也是企业, 企业处于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由此可知, 企业是唯一的技术创新主体。
3“三大转变”突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不强问题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不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阶段性特征。归纳起来, 主要可以由体制转变、政策转变和发展方式转变三个方面来解释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不强的问题。
从体制转变上看, 在我国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 企业作为一个由执行上级指令的加工组装工厂转变为市场上的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在这个快速转变过程中, 企业难以快速承担起技术创新的领导职能, 导致出现了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缺位现象。
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科技体制以政府为主导, 政府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当时的创新模式是由政府设计、立项和分工, 然后将研究开发项目下发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种组织, 由它们独立或共同完成。以研究开发为核心的创新前期活动一般是由科研院所承担的, 企业只需接受指令, 按已有的设计和生产计划完成产品生产即可, 销售也无须考虑。这使企业基本无需开展科技开发活动, 技术创新基础条件十分薄弱。企业活动与市场隔离, 很少能分享创新带来的利润, 因而对市场供求反应迟缓, 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 创新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经济体制的转变对科技体制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原有的科研组织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必然需要进行改革。我国科技体制转型的渐进过程, 事实上也是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过程。政府减少了对企业的直接管理, 企业成为了独立经营的社会经济活动主体。进而,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也慢慢意识到技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对创新的资源投入不断增加,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加强。
从政策转变上看, 我国正经历着从科学技术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 企业作为创新政策的主要载体而被推上技术创新主体的位置。对中国科技政策的实证分析表明, 从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出现了政策措施创新功能的演变:“政府从实施促进科学技术发明的措施, 逐渐转向实施强化技术扩散的措施”;“中国国家技术创新政策, 从干预创新过程的早期阶段转向注意干预创新过程后期阶段”;“这一转变标志着80年代中国国家创新政策的一个鲜明特点。它反映出科技政策对市场要求的重视, 从而反映出科技系统在逐渐面向经济”[23]。所论述的总体变化是小型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市场的出现与发展。有关的政策措施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合同法、科技开发贷款、以及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对90年代中国科技政策的分析进一步表明, “大多政策措施的出台旨在加速技术转移、提高工程化能力, 以及强化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工作”[24]。90年代的科技政策的重要转向还突出表现为:由单纯支持科技基础设施的技术供应侧向支持企业技术需求侧的转变。1992年“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计划、1993年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计划, 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里提出“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使其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1996年财政部与国税总局发布企业技术进步的财务税收政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 是这一时期政策演进的突出代表。这些都表现出中国政府在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方面的努力。至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2007年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指出“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2009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联合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国家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更加明确、细化, 并大力推动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 如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500强, 引导带动更多企业依靠创新谋发展, 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从发展方式转变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成就显著,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等,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它突出地表现在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方面。鉴于此, 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方针,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地需要一大批能够掌握并应用新技术、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 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 随着我国发展由技术追赶的创新转向技术前沿的创新,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大幅度增加, 创新已经无法通过政府规划来实现。事实上, 参与创新试错的企业越多, 取得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够带来商业利润的产品的几率就越高。因此, 政府应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先导作用, 而扮演好创新支持者与辅助者的角色。但现状却是, 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 作为科技实力较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2000—2010年间有R&D活动的企业所占的比重也平均仅为27%, 部分企业虽然经济规模大但实力不强, 真正开展创新的企业并不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
4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在于突破制度制约
当然, 造成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不强的原因还有其他因素, 如企业发展观念、创新意识、创新网络建设等, 但关键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的制约。从计划经济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 经济基础薄弱、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环境不完善、企业生存压力大等, 都存在诸多因素妨碍企业成为充分的市场竞争主体, 技术创新还未成为大多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追求GDP增长的行为, 导致一些要素的市场价格扭曲, 漠视产权利益保护而使产品仿制假冒盛行, 致使企业不创新反而可能发展的很好, 而投入创新反而面临种种风险。这严重损害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 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应从制度创新角度入手, 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方面, 通过制度创新, 从正面创造一个良好的鼓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维护企业技术创新所得的各项权益, 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维护原始创新者的利益, 严格打击抄袭仿制假冒等不尊重知识产权行为, 保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够获得令人垂涎的利润, 形成一个受制度保护的持久的企业创新动力源———利益驱动创新动力源。另一方面, 通过制度创新, 从侧面约束企业过度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等行为, 提高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的市场价格, 利用市场倒逼机制, 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发展环境友好式的生产方式, 将技术创新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
5 结论与建议
从国家创新系统角度上看, 企业是唯一的技术创新主体。这体现在企业能够完成技术创新过程,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核心作用, 并在市场上实现创新获利。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创新政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目前, 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约束严重地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建议如下:
第一, 突出企业需求在国家科技计划等政府创新投入中的中心地位, 使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成为政府科技公共支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提升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导地位。
第二, 在政策设计上清晰区分科研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 明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唯一地位, 也肯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科研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11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最有效率的经济模式,企业是借助科学技术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的目的,就是把知识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把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必须依靠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实现。确立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的思想,还在于承认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力量和源泉。世界科技先进国家企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体同样是企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靠的是千千万万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任何国家而言,企业的衰败必然导致国家经济的衰败,企业的崛起必然促进国家经济的崛起。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看,科研资源融入经济、研发人才进入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发达国家确立企业研发在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企业“研发—发展—再研发—更大发展”的良性循环。基础研究政府办,应用研究企业办,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科研发展的主流。应用型科研院所存在的社会价值,只有通过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才能体现。现代大型种业集团公司的研发机构,是种子市场竞争体系的核心,是种子企业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
基础性研究服务人类、服务于社会、更服务于未来,其价值在短时期难以显现。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宇航局等的科研经费是由政府投资;而大量的应用性技术研究项目,其经费多数是由企业或私人资助。因为应用技术研究追求的第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就是对要研发的技术进行定价,评估这项技术能带来的未来超额收入流进行贴现求和,测度其潜在的市场价值有多大。只有在潜在市场价值超出所投入资本时,投资者才有兴趣,由市场判断科研项目的价值并提供资金,最终支持的是市场需要的技术,就有可能确定市场交易基础,缩短科研者的费用与投资者愿意支付资金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市场失灵的概率。
纵观世界排名前位的跨国种业公司,尽管发展轨迹大相径庭,企业优势和研发特点亦不尽相同,但发展模式都是“育、繁、推一体化”。从育种研发、繁育制种、营销管理和推广服务,跨国公司拥有“从上游技术研发、中游产品物化和下游价值实现”一系列功能完整、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产业链条:上游品种研发为下游推广服务,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性技术产品;下游推广服务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直接反馈生产实际需求;育种研发及时优化调整育种目标和方向,研发适合需求的新技术、新品种。企业通过这个产业链将潜在的科技创新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市场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跨国种业公司不仅有强大的研发实力、雄厚的资金和人才优势,还有成熟的市场策略、运作技巧和科学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种业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种子企业只有实行育繁推一体化,才能更好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商业化前景的优良品种,以品种优势构建市场优势,进而巩固企业优势,实现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的目标。
在社会化生产发展到今天,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市场法则、价值规律,因此经济运行的机制只能是市场经济。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适者生存、竞争和淘汰的结果,总会产生一批有活力的企业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并使整个产业结构合理化。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篇12
关键词:创新,现代人,主体性
创新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毛泽东说:“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作为, 有所进步”就是创新。江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明确的阐述, 创新在当今世界对于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 创新在思想上, 行为上, 对现代人都有新的要求。在思维上要求人们:“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从实际出发, 敢于提出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不固守书本上的, 受前人现成结论所制约, 敢于打破常规, 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行为上则要求人们勇于实践, 在实践中勇于创造。
然而, 何为“现代人”呢?现代人应具备什么样的本质特征呢?笔者认为:“现代人”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随着历史的发展, “现代人”也会被人们称为“后现代人”, “后后现代人”……随着历史的发展, 人们也会来解构“后现代人”, “后后现代人”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哲学界不是也提出了“后现代主义”吗?它也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乍看, 这些思想者们是乎在玩“语言游戏”的话语, 可人们却拼命的解构, 就像笔者现在拼命的解构“现代人”那样。其实, 这并不重要, 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对概念自身的、历史的、现实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构。单纯的、形式的、无内容的概念运动是没有意义的。概念的运动发展应与现实背景相联系, 并受实践检验。杜文华教授在《管理哲学》一书中讲到“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就是“开放与创新、竟争与合作、知识与信息、时间与效益、现在与未来”。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 曾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洗礼, 生产力得到高速的发展, 使人类在生产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引起人们对“现代实践格局”的反思。
从形式上看, “现代实践格局”是超常规型、超经验型的, 它已经向信息型、智力型、系统型、突变型转变。常规型的实践格局, 已经不能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问题, 现在解决问题却依赖于信息网络, 智囊团的多方位, 多变量、多层次的方法。
从方向上看, “现代实践格局”是面向未来的, 它是一种可能性规范现实性的活动。以“小宇宙”—“思维空间”进行理想建构。是以“设计的实践”作为自己创造性的指导, 把一切可能性从现实性中引伸, 创造出可能性的“新的现实”。这时的可经验性、可选择性、可操作性已经作为自己的可行性证明。“开启人们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而引起整个人类社会, 人类世界的运动”。
解构上述“现代实践格局”的两点反思, 最终仍落实到“现代人”的主体性上。普罗泰戈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一命题标志着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人的主体性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传统人的“依赖性、封闭性、守旧性”向现代人的“独立性、开放性、创造性”转变。表显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代代的超越。关于“主体性”的含义, 齐振海在《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中讲到:“人的主体性是主体的内在规定性, 以主体的目的和意识为前提。没有目的和意识, 就无所谓主体, 也无所谓主体性。贺善侃在《实践主体论》中讲到:“人的主体性, 无非就是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能动性, 创造性和自主性。”上述两种对“主体性”的解释, 都充分揭示了主体性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 并且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能以自身的需要出发, 充分发挥人的“理性设狡计”, 使物按照人的需要的形式和方向运转。这是人的自律性和超越性的显现。
在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 人们不但“呼唤主体性”, 更希望建立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主体性”, 借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贺善侃在《实践主体论》中也讲到:中国改革开放应从四个方面建构“现代人”的主体性, 即:“一、发扬尊重科学, 尊重知识的精神, 二、注重发扬个性主体性, 三、注重现代化主体整体素质的培养, 四、注重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这种建构,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说是很可贵的, 它凸现了人的自我塑造, 高扬了人的主体性。西方的历史发展也表明:只有善于开放、交流和综合的民族才能走在世界前列。这无不体现人的主体性在民族发展中重要作用。只有按照马克思所说的, 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 才使人真正得到解放, 才使人的主体性真正得到高扬, 人类自身的价值才真正得到体现。
总而言之, 讲创新也好, 讲“现代”也好, 最终的落脚点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推荐阅读: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1-20
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依据是什么?11-20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源泉5则范文11-15
设计是企业创新的灵魂10-06
企业创新的动力是什么09-27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07-01
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05-31
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09-06
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发展09-12
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