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

2024-06-22

企业技术(精选12篇)

企业技术 篇1

1 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 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项包括技术构想的产生、研究与开发、中间试验、商业化生产、市场销售与扩散等一系列环节的大跨度、复杂的动态多阶段过程, 它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由此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战略制定的核心内容, 选择何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性质、方向和成败。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模式, 才能使自己的各种资源达到最佳组合而得到充分利用, 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 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的文献汗牛充栋, 而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但通过现有文献搜集发现, 国内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有些凌乱, 所以很有必要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界定和梳理。当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国家层面, 即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时, 我们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当全社会都提倡自主创新时, 是否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进行自主创新?能否根据自己的战略方向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生存、提升竞争优势以及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不同的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如何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本文就以上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 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针对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特点而就如何选择最佳的技术创新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 技术创新模式内涵与分类

技术创新模式是对技术创新运行过程的特征进行概括, 主要反映一个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选择标准, 使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得以不断展开和解决的过程。简单地说, 技术创新模式就是指技术创新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将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进行归纳。

最早的一种分类是希克斯分类, 他在1932年分析发明时将技术创新分为三种:他认为经济只需要两种要素, 即劳动力和资本, 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于节约其中的某类要素而增加另一种要素的投入, 由此形成了节约劳动力的创新、节约资本的创新和中性创新。该分类认为市场对要素节约影响的过程是由技术创新引起的, 从而可以分析创新的走向[1]。

苏塞克斯分类是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 (简称SPRU) 根据技术创新产出/应用所做的宏观分类法, 即渐进创新 (incremental) 、根本性创新 (radical) 、技术系统创新 (change of technology system) 和技术——经济范式创新 (change in technology-economic paradigm) 。渐进创新是一种不断进行着的累积性质的改进, 它可以改变产品的变型或者是生产工艺的改进。根本性创新是指以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攻克技术难关, 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推动技术创新的后续环节, 完成技术的商品化, 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技术系统创新是指在严密的计划和细致的组织下, 经过很长时间和耗费大量的资源才能完成的复杂系统的建立, 如全球性通讯系统。技术—经济范式创新是指这种创新既伴随着许多根本性创新群的出现, 又包含有许多技术系统的变革, 如与微电子技术相关的创新。

亨德森 (Henderson) 的结构性分类法[2]根据产品结构 (product architecture) 的技术变化将技术创新划分为渐进创新、模块创新 (modular) 、架构式创新 (architectural) 和根本性创新四种。模块创新是指通过各种新颖的方法重组和重新装配现有技术来实现创新和突破;架构式创新是利用现有技术和方法改变产品结构来实现创新。这种分类认为是技术的结构性变化将引起市场结构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是对适应能力的最大考验和造成许多企业失败的原因。可见, 这种分类与苏塞克斯分类有相似之处。

厄特巴克 (J.M.Utterback) 的微观分类法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 (过程) 创新。产品创新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业化, 按照技术变化程度的大小, 产品创新可分为激进式 (重大) 创新和渐进式 (改进) 的产品创新。重大的产品创新往往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相联系, 而渐进式产品创新是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因市场需求而对现有产品所做功能扩展或技术上的改进。工艺创新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变革, 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 其目标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率, 也可分为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

从企业战略角度来看, 技术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模式。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并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 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其优点是企业能根据所掌握的核心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行业或产品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方向;自主创新的技术突破往往涉及到全新技术领域, 从而可能会引致该领域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形成创新的集群现象, 带动一大批新产品的产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缺点在于其高投入和高风险特性, 要求企业不仅要投入大量资金于R&D, 而且必须保证有一支基础研究力量强、有实力的科研队伍。合作创新即不同企业、不同行为主体为某项技术创新共同努力, 其创新成果由合作方共同拥有。合作创新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合作创新, 实现与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 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企业技术、人才、信息等不足的问题, 还可以使企业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经验和不同思维方式的合作主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集体学习、交流, 促进企业的学习效率和创造性的提高。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于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 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引进并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 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 进一步开发[3]。当然, 根据市场环境日趋复杂, 尤其是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 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全球化创新。

从以上几种模式的分类来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 但各种创新模式的内涵和特征是不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是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

3 技术创新与企业生命周期演化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指从企业诞生开始, 经过不断努力发展壮大直至最后衰退消亡的整个过程。依据该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特点,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3—10个阶段的不同划分。本文采用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的分法, 下述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

初创期:企业规模小, 自身拥有的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都很有限, 且由于是新进入者, 未能树立起企业声望和企业形象, 很难从企业外部得到援助, 此时企业处于高风险期, 随时面临倒闭或被兼并的危险。

成长期: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争取更多稳定顾客的阶段。企业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 同时拥有的资源量也大大增加, 此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但仍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成熟期: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良好的企业形象、知名度和稳定的顾客群, 且企业内部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实践积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具有很高的抗风险能力, 处于最低风险期。

衰退期: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市场竞争力减弱, 人才资源、资金和技术力量减弱, 导致企业面临高风险。

由于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因此, 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也存在差异。从考察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与其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来看, Sullivan (2000) 认为, 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是一个关于技术创新资源长期使用的战略决策过程, 在制定技术创新策略时企业必定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4]。Veugolers (1999) 等通过对创新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分析发现,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交替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和外部合作模式。严中平 (2004) 等利用创新生命周期模型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两种模式各有侧重点, 前者倾向于横向延伸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 后者则通过有效推动企业生命周期曲线的纵向伸展而使企业突破发展的资源限制线, 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两种模式的交互作用[5]。游学民 (2005) 认为, 企业在创始阶段资金缺乏、人力资源不足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弱, 应采取模仿创新模式;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 应以自主创新为主;在企业进入老化期后, 应采取技术创新转变战略和撤退型战略[6]。

4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以来, 充分利用政策先行优势和全球化的机遇,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使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扮演了“主力发动机”的角色, 而且在提升广东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在珠三角已成为了该地区第一经济增长点。至2006年广东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 829家, 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2 975.46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9.04%;创造工业增加值为2 836.1亿元,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4.07%;高新技术新产品出口额达1 044.12亿元, 比上年增长24.9%, 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35.26%;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润447.14亿元, 比上年增长21.17%。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主体, 医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为辅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可见,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出口高速增长, 质量稳步提升, 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6年, 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品产值7 280.34亿元, 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11%;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品产值4 945亿元, 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6.3%;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品产值之和仅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

R&D相对投入不足, 设立科技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少。近年来,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R&D费用总额增长较快, 但在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 产业R&D费用投入强度并没有太多变化, 甚至比几年前有所下降。2006年在广东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机构建设和人力配备方面, 企业建有科技活动机构的比例仅为9.85%, 其中, 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为77.83%, 比2000年的81.7%下降近5%。可见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 广东已面临着重大挑战, 科技活动机构在企业的覆盖面偏低, 科技人员素质下降, R&D投入相对规模不足。

新产品销售率低。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高, 产品更新速度快, 只有产品能迅速更新并占领市场才会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然而, 自1999年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广东省高技术新产品销售率明显偏低。

政府和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支持力度偏弱。2006年广东省政府和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资金支持的比例仅为4.63%,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有关, 加上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大, 属于中小企业, 所以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贷款。

以上因素的存在, 使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在这种情况下,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正确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在现有条件限制下, 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采用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 才能使自己的各种资源达到最佳组合而得到充分利用, 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才能使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5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针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应该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

初创期, 因规模小、结构简单, 企业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都很有限, 缺乏必要的研发资金和科技创新人才, 致使企业难以支持技术自主创新的研发及中试等环节的顺利实现。模仿创新的技术源主要靠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 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破译和开发, 实现二次创新。模仿创新对资金、人才的要求没有自主创新那样高, 故此阶段应采取模仿创新为主。

成长期, 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已取得一定的利润, 加上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 这时完全可以进行一定的自主创新或合作创新, 但仍以模仿创新为主。

成熟期, 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良好的企业形象、知名度和稳定的顾客群, 且企业内部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经过前几个阶段的不断积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因此, 在成熟期可以采取自主创新或合作创新模式, 并以自主创新模式为主。

衰退期, 高新技术企业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市场竞争力减弱, 企业人才资源、资金和技术力量减弱, 如果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企业将面临新的创新需求:要么寻找新的推动力, 企业继续成长;要么受内外阻力的影响, 成长速度变为零甚至负值, 以至于企业破产而消亡。所以, 此时企业更有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对企业的选择是要么进行自主创新, 要么等死。

6 有关技术创新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自主创新。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是需要一定的条件, 必须投入足够的研发资金和拥有很强的研发团队;加上在一个未知的新领域进行创新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有可能导致最后一无所获。而对规模较小、还处在初创期或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大多数企业很难满足这些条件。所以, 如果企业没有实力进行自主创新, 可以购买别人的专利进行二次开发, 也可以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 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引进并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 并非一定要实行自主创新战略。

误区二:企业一定要拥有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一般具有难以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的特点。在某个产业或领域能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往往只是极少数, 但这并不阻碍那些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成为伟大的企业, 日本很多有名的跨国企业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样如彩电、冰箱、计算机等产业的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基本上都在外国企业手中, 但我国仍有不少企业如联想、长虹、海尔等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 简单、笼统地倡导所有企业必须一概地在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上实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赶超和创新战略, 是既不太现实也很难都有所作为的, 重要的是如何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和应用这种核心技术, 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并发展创新与这种核心技术相关联的相对非核心性的先进适用技术。

误区三:技术创新就是发明创造。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不同, 发明创造是科技行为, 而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发明创造只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或至多是试验品的产生;而技术创新则是把发明或其它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 利用那些原理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 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效应, 这种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才是技术创新。

7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 即使是处于同一生命周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 由于企业自身规模、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不同, 可以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从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来看, 目前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还处在初创期或成长期, 所以模仿创新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现阶段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 这主要是由于我省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往往还不具备对新技术进行探索性开发的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模仿创新, 可以使我们的企业形成无形资源, 包括技术、信誉、企业精神、机制等的快速积累。当然, 具备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继续加大投入, 实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国际、国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技术层次和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耀辉.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12.

[2]HENDERSON RM, CLARK KB.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 :9-30.

[3]蒋和平.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

[4]MARY SULLIVAN.The innovation enterprise and corporate gover-nace[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8) :32-47.

[5]严中平, 张飞燕.创新模型与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J].科技与管理, 2004 (2) :112-114.

[6]游学民.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J].改革与战略, 2005 (6) :131-133.

企业技术 篇2

一、企业自我评价

认定企业需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并对照《认定办法》第十条和《工作指引》中相关规定,作出企业自我评价。经评价后认为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可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二、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材料 1.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的复印件;

3.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

5.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三、合规性审查

认定机构应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库;根据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抽取专家库内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审查,并提出相关认定意见。

四、认定、公示、备案与发证

认定机构对企业进行认定,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示15个工作日,期间没有异议的,即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接着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企业认定结果,并向申请认定的企业颁发统一印制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快速咨询平台:***(微信同步)

企业技术 篇3

关键词:轴承企业;技术创新;对策;作用

轴承是现代机械设备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基础零部件,被称为“机械的关节”。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轴承行业已形成产品齐全、生产布局较合理的生产体系,轴承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的提升,而高技术含量的轴承产品比例仍旧不高,国家在相关政策中不断提出对轴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轴承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的经济腾飞。

一、 我国轴承企业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国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加,轴承市场出现了新的增长趋势。目前,我国轴承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年产值也在不断上升,位居世界前列。近几年,我国轴承产品进出口比例也在提高,如2011年我国軸承行业出口轴承49亿套,金额4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8.2%和36.6%,进口轴承18.8亿套,金额41.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6%和9.4%,全行业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扭转了以往的贸易逆差现象。

虽然我国轴承行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技术上的问题。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创新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方面水平有限,再加上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开发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世界第一大轴承公司SKF每年所申请的专利就在100项左右,而我国轴承行业年均申请专利不足20项。所以,我国轴承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轴承企业间互相模仿、重复建设、疏于创新导致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诸如铁路客车、中高档轿车、空调器、计算机等重要主机的轴承则需要依赖进口,高端轴承的发展和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不匹配,出现脱节现象。

二、 加强技术创新的有效对策及作用

技术创新是指生产技术上的创新,它包括开发新技术,或是将原有的技术进行应用的创新。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不断的采用科学手段对生产技术升级,才能够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轴承企业是机械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把控好轴承产品的质量,才能保证机械装备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技术是质量的前提条件,这就迫使轴承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以增强竞争优势。

1. 加强对技术创新观念认识,建立科学技术中心

技术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企业中有关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以及社会的需求都依靠技术的发展,因此,技术上的创新至关重要,只有先进的技术水平才能保障企业生产出质量高、成本低的产品,使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所以,只有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提高技术创新观念,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

首先,轴承企业的决策者要积极树立技术创新的理念,加大技术创新观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认知度,改变传统观念,提升技术水平。其次,轴承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等条件,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技术中心,国家相关部门也要依据需求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组技术中心,保证在产品研发、制造等方面能够有效的发挥集群效应,及时的进行工艺改进和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培训工作,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轴承产品质量拥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2.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方案

技术创新不能泛泛而谈,要依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制定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方案,以保证技术创新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企业的生产技术日新月异,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改革。所以,轴承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注重开发中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及时、精准的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创新方案的实施,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推动企业经济腾飞。

3.加大对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不仅要有技术创新意识,还要对技术研发进行大力的投入,保证技术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足够充足。我国轴承产业的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高,采用高新技术对轴承企业进行改革,是促进轴承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

4. 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战略资源”,人才是影响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轴承企业应该大力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技术创新工作保驾护航,为了更好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就应该积极地推行产学研管的结合模式,借助外力进行互补,不断整合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改革的步伐。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市场人才,进行轴承市场的考察工作,搜集相应的信息,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客观依据,进而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其次,要有专业的技术研发人员,以保证科技创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还要拥有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管理能力强的管理人才,组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团队,集企业全员的力量做好技术创新工作,以保证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实施。

5. 完善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体系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不仅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动态控制,还要对技术创新工作进行评价、考核,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理念,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评价机制和体制,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考核;然后对企业的技术人才进行定期考核,包括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情况的考核,对人才采用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也要考察一个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考核轴承企业与外部的技术交流能力。

其次,要对轴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进行考核,考核企业的专业技术开发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情况,以建设高效的技术创新队伍;在技术创新工作开展前还要对企业技术创新改革的环境进行考核,也就是对技术创新相关硬件设施条件的评价,以保证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高效性。

第三,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评价考核。包括对产出和绩效的考核,产出主要是指新产品、新技术或是新的专利申请等情况,以及在轴承行业或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效益的考核,包含技术创新的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时的考核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出口情况,所占国际市场份额等等,关于社会效益就是考核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以更好的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结束语:

随着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轴承企业来说,加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技术创新问题不可忽视,对建立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起着关键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轴承企业竞争力。(作者单位:浙江优特轴承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倪友庆.我国轴承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03)

[2] 胡志强.上海车展轴承企业新技术[J].现代零部件,2011(06)

企业技术 篇4

一、西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并分析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现状, 笔者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对西安市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10家企业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调研。

1.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现状

笔者从三个方面对10家西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进行了实地调查:

(1) 对现有薪酬结构、净资产收益率和金额最高的前三位高管的平均年薪进行了调查:笔者首先对现有薪酬结构进行了调查, 笔者发现西安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上绝大多数是以固定薪酬加福利的方式为主, 占到了总薪酬的80%以上, 而对于像利润分红、期股期权、绩效奖金, 及长期激励等方式的运用, 仅占到了总薪酬的20%以下。其次对净资产收益率和金额最高的前三位高管的平均年薪进行了调查 (结果见表1) 。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广电网络、西安标准、航天动力;高管年薪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天地源、交大博通、航天动力。根据相关性分析, 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薪酬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r=0.3031, 据相关性研究理论, 若0.3

(2) 对高新技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总体报酬进行了调查。根据对西安市高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总体报酬的调查显示, 高管人员的报酬普遍偏低 (见表2) 。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安市高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大概分布在4万~10万之间, 这个数字远低于全国高管人员的年薪平均25万元~120万元的水平, 甚至包括上边十家企业的高管的平均年薪也仅为11.16万元。

(3) 对高管人员薪酬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高管人员薪酬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见表3显示) , 员工对薪酬体系较为不满、公司尚未建立起与激励机制相关的薪酬收入体系、现行薪酬收入体系不具有长期激励作用、期望采用更能体现经营者个人价值与贡献的薪酬收入制度。

二、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分析可知, 西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薪酬结构不合理。在薪酬结构中, 基本工资等固定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缺乏激励性。二是薪酬结构单一。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 薪酬结构多是传统的基本工资加福利的形式, 很少有年薪制、股息加红利、股票期权等形式。三是企业长期激励不突出。四是薪酬水平相对低下。五是薪酬地计量方式有问题。六是人力资本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三、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 应该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参照国内国际知名企业的做法, 重新构建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模式, 在采用和保留部分基本工资和福利的前提下, 应该加入一些变动工资。

1. EVA分红计划。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 即经济增加值, 它是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所有资本成本的差额, 其中, 资本成本包括了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成本。

在EVA业绩评价体系中, 当EVA>0, 表示企业为股东创造了财富, 当EVA<0时, 则表示股东财富发生了损失。

在高科技企业中, 具体的奖励计划为:红利=EVA×β (0<β<1, △EVA表示计算当年EVA相对于上一年EVA的增加值) 。因为在高科技企业中, 业绩的增长与管理者的努力程度成正相关, 因此采用EVA增量来测量管理者的业绩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积极性, 使业务得以迅速扩展。

2. 股权激励模式。

股权激励通过使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 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 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 可以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的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它对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 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股权激励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现股激励、期股激励、期权激励。

3. 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ESOPs是让员工获得一部分企业确定的股权, 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推行员工持股有利于实现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有利于调整职工收入结构, 是企业能较快获得自有资本的有利的途径。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一批特殊的高科技的技术员工, 可以对其实行技术入股, 根据其贡献的大小, 折合成一定的股份, 按其股份的多少参与分配, 从而减少科技人员薪酬待遇与其应有的市场价值之间的差距。

4. 风险收益计划。

风险收益计划是从共同分担风险的角度来激励员工, 强调了相互的合作、交流和参与。风险分享计划通过在基本工资上进行变化安排, 向员工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当公司业绩不好时, 员工只能拿到全额的工资的80%, 但通过大家的努力, 公司业绩好起来的时候, 员工则可以拿到原来工资的140%。

5. 收益分享计划 (斯坎伦计划) 。

斯坎伦计划最核心的特点在于强调员工的参与及合作, 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 最终与员工分享由于他们的成本节省建议而带来的收益。

总之, 通过对西安高新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模式探讨, 能够让企业清楚地意识到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重要性。只有让高级管理人员拿到与他的贡献相匹配的股权数和红利, 才可能真正调动其积极性。对于普通员工与科技人员, 则应以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和科技入股的方式来达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燕:《EVA: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式创新之路》.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4.7, 第19卷, 第4期.

[2]安鸿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三版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对企业的好处 篇5

企业所得税: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28条2款规定,(重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重点)企业所得税=(企业当年总收入-企业当年总成本)X25%高新技术企业免10%,只交15%

2.对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营业税:

对单位和个人在本市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从事软件著作权转让业务和软件研制开发业务,比照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业务免征营业税。

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对所获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关税:

1.来京投资企业进口符合有关规定的自用生产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资信良好的来京投资企业享受便捷通关待遇,并在重点口岸设立特快报关窗口。

2.对企业为生产《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产品而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企业引进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所列的先进技术,按合同规定向境外支付的软件费,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列入科技部、外经贸部《中国高新技术商品出口目录》的产品,凡出口退税率未达到征税率的,经国家税务总局核准,产品出口后,可按征税率及现行出口退税管理规定办理退税。

人才方面

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的外省市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经市人事局批准,给予《工作居住证》,享受本市市民待遇。持《工作居住证》工作满三年的,经用人单位推荐、有关部门批准,办理调京手续。

制度、技术与企业性质 篇6

关键词:制度;技术;均衡价格;企业性质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050-05

一、零交易费用假定与科斯的企业性质观

在《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谈到,“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① 也就是说,在零交易费用条件下,无论产权的初始界定如何,经济行为主体将通过无成本的讨价还价和交易活动最终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状态,制度因素和生产组织形式对经济绩效不产生任何影响。零交易费用假定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这一貌似简单的范畴却囊括了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关于市场机制有效性论证的基本前提和结论,同时化解了来自现实经济事实的各类冲击,为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新的基础。我们知道,新古典理论的前提在于一系列连续可微的外生性技术向量、要素和产品的稀缺性和可替代性、最大化目标假定和边际分析方法。这些前提假定实际上也设定了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通过对要素与产品进行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率(效用)的比较,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生产技术替代和消费品替代,这种选择与替代结果同时也改变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和相对价格,最终达到新古典一般均衡效率状态,表现为各种要素单位报酬均等于其边际产值,要素所有者实现私人成本(收益)内敛。上述过程并没有考虑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技术选择”是生产者行为的最主要内容。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垄断、公共产品、道德风险等外部性现象,背离了新古典一般均衡的基本特征,致使人们将批判的焦点集中于新古典理论理想化的假定前提与其现实解释力之间的矛盾。面对传统新古典理论的困境,科斯引入零交易费用假定,其意义首先在于保护了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内核。零交易费用假定在维护以往理论关于市场机制有效性论证成就的基础上,成功化解了传统经济自由主义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正如斯蒂格勒所指出的,只要确立交易费用为零假定,即使是垄断者也将按照完全竞争的市场方式行事;公共产品、道德成本的存在并非市场失灵的原因,而恰恰是市场发育不充分的结果,在零交易费用条件下此类具有外部性特征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科斯的目的并不仅限于对新古典理论特征的概述,科斯引入交易费用分析的根本意旨在于用这一新的理论范式为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奠定新的基础。正交易费用世界里企业制度的现实存在成为科斯佐证其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合理性的工具,科斯希望通过对企业组织的性质讨论,将制度因素纳入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构架。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对新古典厂商理论提出质疑:既然生产可以按照相对价格关系自发调节,而价格机制又是如此完美,为什么还存在企业这种区别于市场的经济组织方式呢?科斯的解释是,价格机制的运作并非没有成本,恰恰相反,有时这种成本是如此之大,以至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无法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科斯延用新古典理论的边际替代分析方法说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制度边界:“在企业内组织更多交易,成本可能上升更自然,有一个点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说,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由另一个企业主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②

二、价值理想状态与马克思的企业性质观

马克思探析企业性质的思想进路与科斯极为相似,马克思也是从市场价格机制运行的理想绩效状态入手,开启了对企业这一生产组织制度的性质分析。马克思在其价值决定论中阐释了价格机制运行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基本特征。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假定:(1)社会总产品在结构与数量上的整体供求平衡;(2)存在私有制和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专业化分工;(3)每一分工领域中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且生产者之间存在生产技术水平差异。在封闭的商品经济中,排除竞争、技术变迁、生产组织形式等因素,我们可以构设一种社会总产品的静态供求均衡状态:此时,在同一生产部门内各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加总,恰好与社会对该生产部门产品的需求总量相一致,这样,尽管部门生产者之间存在技术水平差异,但所有的私人劳动都能根据一定的比例关系折算为社会必要劳动,并可用劳动时间统一度量。马克思经济学中这种社会总产品供求平衡理想状态,既是一种社会劳动总量在各生产部门内得以恰当配置的效率状态,同时也是每一生产者凭借其私人劳动的社会化程度获取等量价值回报的公平状态。

那么,在上述理想状态下,哪些因素决定了每一生产部门内社会劳动量的配置呢?马克思认为,当一个生产部门处于不同的技术状态时,等量抽象劳动在该部门内配置,所产生的产品数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在考察部门平均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依照部门使用价值的市场需求数量来确定部门内抽象劳动的最佳配置量。技术水平决定了在部门内投入抽象劳动的产品产出效率,而市场需求则设定了部门产品成其为价值产品的数量界限。马克思用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体现部门平均技术水平和部门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部门产品供求均衡作为默认前提,侧重于反映部门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技术水平。它是部门内所有劳动者个别劳动时间相对于各自产品数量的加权平均数③,用公式表示为:

T1=Σti·qi/Σqi(1)

相应地,此时部门应当配置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满足部门产品供求均衡的使用价值数量分别为:

T2=Σti·qi(2)

Q=Σqi(3)

通过上述关于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系的描述,马克思使技术因素成为他的经济理论的内生变量,技术这一中介也成为我们理解市场与企业关系和马克思的企业性质观的关键:一方面,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上,技术水平与部门产品数量这个变量的内生化,建立了价格波动、价值量决定等宏观经济指标决定的微观生产者行为基础,个别生产者的技术水平以及由技术水平决定的产品数量分别构成他参与部门产品价值决定的条件与权重,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函数;另一方面,在与企业组织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在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基础上扩大产品市场占有份额,是生产者参与价值决定、适应价值规律要求的必然途径,也是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的本质意义。尽管马克思在价值理想状态将技术因素内生于理论模型,但这一静态均衡排除了技术革新、生产者间竞争等因素对部门平均技术水平的影响,也暂不考虑生产组织的制度因素。一旦通过分析资本总公式矛盾回归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打开企业“黑箱”,上述两方面因素将成为马克思企业性质解释的关键。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企业在性质上兼具有技术创新方面的一般意义和因资本组织所产生的制度特点。

从技术意义上看,企业内要素组织的自觉有序性特点有利于技术创新与应用,这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更好适应价值规律作用的不确定性要求的根源。“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④ 以企业方式进行生产,同等数量的劳动者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数量将大于他们分别单干后的产量加总,从而在既定市场份额中占据较大比重。这意味着企业可凭借技术上的优势确立参与单位产品价值量决定的权重优势,这是企业生产方式适应价值规律要求的一个重要表现。企业的技术优势根源于其组织结构特点——如集中劳动、在统一意志指挥下组织有序的一体化内部分工等——渗透着企业权威的自觉意识,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与应用提供了可能。这既是企业与作为无意识自发力量的市场价格机制的区别所在,同时也是企业与市场联系的基本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一定时期人们应对价值规律不确定性表现的自觉能动适应机制。

从制度特征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企业组织安排的整体有序性并非来自劳动者的自觉意识,而是源自资本的权威,渗透着资本家的意志,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特点使局部个体工人在劳动技能上陷入片面、狭隘状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必须通过“总体工人”和相应的生产资料有序系统中得以体现,而这恰恰是资本的存在形式。马克思认为,这一制度特征造成企业无法满足基于技术的理想绩效要求。首先,企业中权威意志的支配范围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受资本规模的制约,组织内生产的有计划性与市场竞争的自发无序状态同时并存;其次,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是企业组织把握价值规律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却必须诉诸资本家的自觉意志才能得以实现,资本为了获取技术优势不断扩大积累,这将导致“对抗性分配方式”,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再次,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资本对有利投资场所争夺的结果,形成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以“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为条件的现实制度均衡,偏离了以部门平均技术水平为基础、代表着社会需求恰当满足的价值理想状态。

三、马克思与科斯探析企业性质逻辑的比较

科斯与马克思都从代表市场机制作用的理想一般均衡状态出发,从生产组织与市场价格机制的关系入手分析企业的性质,都将人格化“权威意志”视为企业的重要特征,并通过“权威意志”在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的作用解释企业的性质。但很明显,两者在技术、生产组织的制度形式等方面的理解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就企业权威把握价格机制的可行性基础和必要性意义而言,在企业性质解释上,科斯认为:“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⑤ 企业组织形成有利于减少“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我们发现,科斯只是用企业与市场两种组织机制的成本比较说明企业组织形成的意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关系并不改变新古典意义上各要素的均衡价格体系以及相应的技术关系?事实上,引入交易费用后,科斯的理论讨论不得不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一者是目标层面,即所要“发现”的相对均衡价格体系本身,这是在零交易费用假定下,最大化目标的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各种要素和产品比较和边际替代,最终达到一般均衡状态,该均衡状态的标志是各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其边际生产力贡献相等,并存在相应的满足上述条件时各要素间的技术关系。目标层面讨论的基础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约束给定、行为主体的最大化目标以及技术条件的外生性假定。在零交易费用条件下,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终将导致要素均衡价格体系,但在正交易费用条件下,这种均衡价格体系只能停留于一种潜在的可能;另一者则是方式层面,即在“发现”相对价格的方式选择上,究竟是通过市场机制还是通过企业组织才能够以更少的“定价成本”发现相对价格与各要素的贡献率差异。方式层面的讨论基础在于存在正交易费用,科斯默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机制和企业都可以完成各要素一体化组织,只不过两种一体化方式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交易成本差异。

我们注意到,在企业性质解释中,科斯仅仅是用定价成本比较,即从方式层面上说明企业的意义。这似乎意味着,企业组织的形成并不影响理想均衡状态下价格体系及技术关系。在企业规模扩张中,只要企业和市场两种定价机制都是充分竞争的,且可自由替代,企业家(权威)就可以根据要素组织内定价成本与市场定价成本的不同,决定究竟是以企业一体化形式还是以市场讨价还价形式完成要素交易。而一旦确立定价机制,我们只需要依据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主体最大化目标和外生性技术关系等假定条件,就可以得出要素的均衡相对价格体系,此时,要素单位报酬(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力贡献。也就是说,定价机制的选择与更替并不能改变要素相对价格体系本身。只要给定生产的技术关系和要素稀缺性约束,实际上就已经设定了目标层面上最优技术安排和报酬分配的潜在可能,余下的只是实现机制的问题。按照科斯的逻辑,在无摩擦的经济运行条件下,不仅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同样也能够达到要素报酬与其生产力贡献相等的理想状态。但很明显,由计划权威组织要素生产,评判要素贡献和分配要素报酬,与新古典要素边际生产力分配是两种存在根本区别的机制:后者是在市场分权状态下通过要素供求之间讨价还价最终形成均衡价格这一新古典报酬分配机制,而前者则诉诸于极端集权权威的绝对智慧。

然而,作为科斯企业性质解释的前提和基础,零交易费用假定实质上延承了要素数量、技术关系等新古典一般均衡价格决定的外生性约束条件。正如德姆塞茨批评科斯时所指出的,实际上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模型讨论的不是竞争,而是极端的分权化⑥。如果说新古典理论已经充分论证了市场讨价还价机制的呈现均衡价格的逻辑机理的话,对于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在无摩擦世界中通过计划集权权威的意志实现均衡价格状态的可行性基础和依据究竟是什么——科斯却避而不谈。科斯是在新古典价格理论基础上提出零交易费用假定的,这已经默认了市场机制相对于企业组织的先在性。为了进一步延用新古典边际替代分析方法,在权威意志把握均衡价格逻辑路径论证缺失的情况下,科斯模糊了权威定价与市场讨价还价这两种“发现相对价格”的机制在运行机理上的异质性区别,也没有区分企业组织成本与市场定价成本的内涵差异,而是将它们笼统纳入“交易费用”范畴,并用这一“统一维度”建立企业组织与市场机制彼此替代的可行性基础。正如经济学家道指出的,倘若一项交易的特性并非保持不变,当一个管理机构被另一个管理机构所取代时,则有关的交易成本比较将毫无意义⑦。在企业权威把握均衡价格的可行性论证缺失条件下,科斯默认权威自觉意识同样可能达到要素一体化的最优安排,并继续用“交易费用”这一范畴解释企业替代市场的必要性意义。科斯认为,权威权力来源于资本、劳动等要素所有者的共同委托,要素所有者委托权威组织企业一体化,可以以较少的交易成本实现各要素单位报酬与其边际生产力贡献相等的理想均衡状态。然而,一旦引入组织制度分析,对企业权威而言就产生了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上的行动目标:企业权威既要依照要素相对价格进行技术关系选择,确保达到新古典意义的一般均衡价格,并实现对要素的最优技术安排,又要以交易费用为度量维度,对企业进行规模调整,以达到企业和市场的制度边界均衡。然而,权威努力的这双重目标是难以统一的:一方面,科斯认为,企业组织内各要素的定价成本随其规模的扩张而递增,企业与市场的制度均衡条件,是由企业组织同一笔交易所节省的边际交易成本等于由市场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可见,交易费用是科斯用以解释企业替代市场的必要性意义和企业规模的惟一维度,只要均衡价格存在的约束条件不变,发现相对价格机制之间的边际替代——企业替代市场或者企业规模变迁——所改变的只是要素的定价成本,而并不改变均衡价格体系本身。但另一方面,在新古典理论中,边际替代方法与要素规模报酬递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厂商对同一要素的连续追加使用往往导致该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要素报酬随之相应下降,换言之,企业替代市场的规模扩张过程同时将在目标层面上改变了要素均衡价格体系本身和要素之间的技术关系。对此,科斯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一旦某种要素纳入了企业一体化组织,“这意味着,相对价格体系已发生了改变,新的生产要素安排将出现。”⑧这样一来,科斯就不能仅仅通过比较“所增加的内部组织成本”和“所减少的发现相对价格体系的成本”说明企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承认要素的均衡价格和技术关系具有组织机制上的依赖性,对企业的性质解释就不得不同时考虑企业制度形成对减少交易费用和改变技术绩效的双重影响,但很显然,这又违背了科斯对企业性质的直接判断。

科斯意识到他的理论努力陷入困境,然而,为了贯彻交易费用分析方法,科斯将企业组织的重要特征——权威意志的作用——解释为只是为了减少组织成本,并强化企业与市场价格机制之间的同质性关系,将企业相对于市场的异质性本质意义重新塞回“黑箱”,避而不谈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扩展对于理想市场交易技术绩效状态可能产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由于延用新古典关于要素的同质可替代性和技术关系外生性假定,科斯关于企业权威作用的解释也只能停留于完成要素一体化的“交易成本”,企业相对于市场机制的异质性特点、企业权威在实现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等方面的能动作用无法纳入科斯的解释模型,而这正是马克思企业理论所着重强调的。

就企业权威把握价格机制的可行性方式和企业作用而言,马克思认为,企业与市场这两种劳动分工形式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是在企业内部,劳动和其它生产要素服从人格化权威自觉意志统一支配,而后者“只承认竞争的权威”,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价格无意识自发力量作用,体现宏观经济规律“内在的、无声的必然性”的客观要求。但是,除上述简单异质性划分之外,马克思更需要进一步分析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机理与权威自觉意志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通过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别从某一部门既定时期平均技术条件和产品需求总量两个维度,确定价值(均衡价格)的决定因素。与科斯外生性要素数量约束与技术关系不同的是,马克思经济学中决定要素均衡价格(价值)的数量和技术因素内生于解释模型,并且两者存在紧密联系:技术变迁会改变要素的相对稀缺状态,进而引起产品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价值)的变化;并且,部门平均技术水平变迁的根源在于部门内各生产者提高自身技术状态的努力。这样,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价值规律运动与价格波动的机理,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宏观经济规律变动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之间的逻辑联系,即个别生产者适应价值规律要求和参与价值决定的基本途径是在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基础上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比重。而这正是马克思企业性质解释中权威自觉意志把握价格机制客观要求的可能性基础,也是科斯理论逻辑中缺失的重要部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马克思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讨论权威作用和企业意义,这只是以技术为单一维度解释企业的一般性质,并不涉及企业生产组织的具体制度形式。而从制度层面上看,企业同时也是资本获取最大化利润的手段,并且企业的逐利功能往往超越了其技术创新意义,成为企业的主要功能。与科斯的调和努力明显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企业权威在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上的目标不可能统一,其原因在于:首先,科斯延承了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定,将资本、劳动等纳入企业一体化的要素视为同质且可相互替代的,各要素之间的技术关系外生性、连续可微且可供企业权威自由选择的特征;与此不同的是,马克思经济学以要素的异质性为基础,资本与劳动不是两种平等的生产要素,资本实现对劳动力的购买之后,劳动力就成为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资本的具体存在形式,要素之间的一体化组织形式与结构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客观既定的技术状态。其次,科斯认为,企业权威组织要素一体化,是受资本与劳动等要素所有者的共同委托,以减少要素所有者之间缔约成本为制度目标,同时又可以确保“发现”先验式存在的要素均衡价格和技术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企业权威对一体化要素结构与形式的安排,既服从于企业把握价值规律的技术目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又必须服从于资本追逐最大化利润的要求。最后,在引入企业生产规模扩张的动态分析后,科斯调和企业组织制度与技术双重目标的理论努力在要素“均衡价格体系”问题上陷入自我矛盾;而马克思则是直接指出:由于资本对有利投资场所的争夺兴趣超越了技术创新的热情,符合资本逐利本性的现实生产价格均衡体系必将偏离了代表技术客观要求的理想价值均衡状态,并且,这种偏离将随企业规模的扩张、垄断组织的形成而不断加剧。

尽管科斯和马克思探析企业性质的逻辑径路十分相似,但由于理论前提和分析方法根本不同,两者用技术、制度、均衡价格等范畴解释企业性质,其结论也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科斯革命”不彻底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斯力求维系并强化经济自由主义传统,调和新古典理论前提、方法与制度分析之间的矛盾。科斯既要用企业与市场的同质性说明两者间替代的可行性,又要用异质性说明两者间替代的必要性,这也是现代“企业契约论”和“企业能力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根源所在。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马克思经济学恰恰强调生产要素的异质性和要素技术关系客观性,这是马克思开启技术因素在企业性质解释中基础地位的重要前提。通过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可以清晰凸现科斯企业理论的问题所在,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脉络。

注释:

①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页。

②⑤⑧ Ronald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1937,(4): 394、390、401.

③ 林岗:《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问题的探讨》,《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7期。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0页。

⑥ 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⑦ Dow,G.K.The function of Authority i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ur and Organization, 1987,(8).

企业技术 篇7

一、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激励机制, 在降低代理成本的同时, 对于技术创新同样具有促进作用。Argyres Nicholas S (2004) 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趋向不同, 将影响管理者对研发费用的投入。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者应当赋予管理者一定的股权, 使其利益与自身利益保持一致, 从而促使管理者关注企业的长期利益, 增加研发费用的投入。Wu和Tu (2007) [1]利用面板数据检验了CEO的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关系, 结果表明:公司的业绩越好, CEO的股权激励对公司研发支出的正面效应越大。但是这一结论受到其他学者的质疑, 例如Lee等 (2003) 提出由于各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导致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不同。

许敏, 王静华 (2011) [2]以2008-2010年A股上市连续披露R&D投入信息的392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 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高管持股与企业的R&D投入正相关, 高管持股能够有效地调节企业R&D投入的强度。然而, 杜剑, 周鑫, 曾山 (2012) 以2008-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72家企业为研究样本,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水平负相关, 并建议在现行状况下进一步弱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对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 进一步分散股权以促进企业研发水平的提高和长期发展。此外, 还有一种区间效应理论认为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单一方向的。汤业国, 徐向艺 (2012) [3]243家中小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运用2007-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 对经营者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效应的双重影响, 中小上市公司的经营者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即区间效应) 。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至今未得到一致结论, 但基本采用R&D投入/研发支出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指标, 大部分文献研究证明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也有一些文献认为两者之间呈负相关性, 少数文献发现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显著。

二、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早在1983年, 国外学者Larker对高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效应就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高科技企业对管理层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后, 公司股价呈现出超正常水平;股权激励对管理层具有长期激励作用, 可以约束其短期行为。Marianna等 (2006) 采用1992-1995年美国12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的206家公司的面板数据, 运用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经营者持股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 Cui和Mak (2002) [4]以1994-1998年1147家高科技企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比例与企业绩效呈现更为复杂的W型关系, 并且这一关系受行业影响很大。

阮梓坪, 汪睿 (2008) [5]以2006年深市中小企业板1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用每股盈余和托宾Q值衡量公司绩效, 实证分析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 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每股盈余、托宾Q值呈正相关关系。徐小萍 (2012) 分别以30家已实施股权激励和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中小企业作为样本, 以2008-2010年企业年报中的数据为基础, 经营者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例作为股权激励水平, 对比分析表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 公司业绩就越好。王华, 黄之骏 (2006) 以143家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为研究样本, 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与经营者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区间相关性, 呈倒U型曲线。刘华和郑军 (2010) [6]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为数据来源, 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一定的区间效应, 即只有在[6%, 10%]区间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 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是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 只是不同于之前学者有关线性相关的研究结论。

国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由于市场环境、研究对象以及不同研究对象所处政治、文化的不同, 因此各个学者的研究结论会存在差异。借鉴国外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结论, 国内学者多数采用管理层持股比例作为股权激励的衡量指标, 同时也拓宽了研究思路, 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并非只是线性相关, 还存在非线性关系。

三、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 在技术创新理论被提出后, 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开始为国内外研究者们所重视。Schumpeter (1986) [7]指出:为了在市场上获取更大的份额, 高新技术企业向投资者展示企业的发展潜力, 会提高研发费用的投入, 开发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Hsieh, Smishra和Gobeli (2003) 以美国从1975-1996年的医药和化学业的数据为基础, 以纯利润、营运收入、销售增长、托宾Q值为因变量, 主要的自变量为研发和固定资产, 研究发现对研发投资的获利要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获利大。

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 程宏伟, 张永海, 常勇 (2006) [8]以我国96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对象, 对企业研发投入与业绩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业绩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且研发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逐年减弱。王铁男, 凃云咪 (2012) 以2008和2009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24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2009-2011年企业年报中披露的相关数据, 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验证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 郭斌 (2006) [9]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度我国软件开发企业统计资料以及杭州软件企业数据基础上, 对中国软件产业是否存在着可观测的规模效应、中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 (研发) 活动对绩效是否存在着一致性的正向影响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研发强度对利润率存在着显著性的负向影响,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产出率也存在着负向影响。

国外学者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主要指研发投入) 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基本达成一致。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资料的缺乏, 并且研发活动具有较强的滞后性, 国内学术界对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虽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 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两者关系存在不确定性。

四、小结

国内目前多数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两两关系的研究层面上。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其行业的特殊性使得R&D投入具有较强的价值相关性, 学术界关于技术创新在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的研究还比较罕见。因此, 可以针对技术创新在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所起的中介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管股权激励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绩效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

参考文献

[1]Wu Jianfeng and Tu Runtig.CEO stock option pay and R&Dspending:A behavioral.agency explan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 (60) :482-492.

[2]许敏, 王静华.基于股权结构的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海:中国知网, 2012:180-187.

[3]汤业国, 徐向艺.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联性——基于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 2012.2:127-133.

[4]CUI HUIMIN, Y.T.MA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ial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High R&D Firms[J].Journal ofCorporate Finance, 2002 (8) :313-336.

[5]阮梓坪, 汪睿.中小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解释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8) :52-55.

[6]刘华, 郑军.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自主创新的视角[J].会计之友, 2010 (12) :67-70.

[7]Zhen Deng.Science&Technology as Predictors of Stock Perfor-manc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99 (12) :55-59.

[8]程宏伟, 张永海, 常勇.公司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6.6:18-23.

浅析企业技术管理与企业文化 篇8

目前国内企业, 特别是一些中小或微型企业, 缺乏技术管理体制建设, 忽视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潜在影响。表现在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或者企业发展难持久的问题, 种种情况……

2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

2.1中小企业, 特别是一些微型企业, 常常沿用传统思想管理理念, 多顾及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战略, 限制其发展潜能提升。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 特别是一些微型企业, 他们常常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 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 造成很难适应现代企业技术管理的要求, 为此, 不少企业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2.2采用新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已成为解决难题之良策

2.2.1技术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系统化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2.2.1.1新技术管理理念, 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客观实际, 制定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行为准则。用管理制度来约束规范每个人的工作, 从而实现有条不紊的完成目标任务,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2.1.2新技术管理理念, 还需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有效监督落实机制。因为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存在着惰性思想, 甚至有些人采取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办法来应对, 因此, 一个企业如果只有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落实措施, 显然也很难实现目标任务的。

2.2.2企业文化建设, 是凝聚员工智慧, 激发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能主动积极自觉的完成任务。

2.2.2.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 逐步形成的, 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它具有独特性。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也属于企业文化, 必须进行摒弃;同时, 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沉淀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意识形态。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2.2.2.2企业文化需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 具体就是相信、尊重个人, 尊重员工;就是追求最高的成就, 追求最好;就是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 不可以欺骗用户, 也不可以欺骗员工, 不能做不道德的事;就是树立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 并不是靠某个个人的力量来完成的思想……

综上所述:企业技术管理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内的一切有利于激活企业内在潜能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监督措施等等;它与企业文化建设, 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 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企业就能日新月异, 蒸蒸日上。

3探索实践及效益分析

国内XX知名企业, 通过大胆改革探索实践, 逐步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特点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监督管理程序以及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精神面貌双双显著提升。

3.1不懈探索实践的企业

国内XX知名企业, 积极学习借鉴世界著名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 对于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严格按照有关手册, 过程流程等规定办事;对于劳动纪律, 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等等, 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对于企业文化建设, 也成立了组织机构, 专门推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

3.2结合XX知名企业的具体探索实践过程来进行阐述

以XX知名企业的实践为例, 对企业技术管理与企业文化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企业技术管理包括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说具体一些就是项目开发, 项目管理。XX知名企业采用全员参与学习贯彻ISO/TS16949:2009, 并用其精神实质武装员工的思想, 落实在员工各项行动中。在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的每项环节中, 严格按照ISO/TS16949:2009派生出的五大手册 (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MSA测量系统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SPC统计过程控制) 中规定的程序、流程办事, 不允许任何人损害公司的和客户的利益。否则, 一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 国内XX知名企业还成立专门监督审计机构, 确保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 国内XX知名企业,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新进员工首先进行厂规厂纪、理想信念、争当优秀标兵等方面培训;其次, 每个月各个部门, 都要根据部门自身实际, 部门内部进行技能培训, 交流沟通讨论;同时, 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围绕公司某些突出议题进行宣导培训, 以达到统一思想, 凝聚共实, 共同前进目的;特别是组建并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以凝聚员工思想, 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宿感, 例如成立了台球兴趣小组、棋牌兴趣小组、游泳兴趣小组、登山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兴趣小组活动。

总之, 企业秉承以人为本, 诚信经营理念, 坚持企业技术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同时抓, 二不误, 互促进。实践证明, 这样做是成功的。

4结论

(1) 探索后的企业,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员工的素质明鲜提升。

(2) 探索后的企业, 客户慕名纷纷赶来合作, 朋友遍天下。

(3) 探索后的企业, 产品更加优化, 周围环境更加优美。

总之, 该企业重视技术管理的同时,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是有益的, 是值得人人思索的。

参考文献

[1]白波, 吴永林, 高洪深;企业创新过程的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1, 2.

[2]陶学禹, 孙艳.西方企业创新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J].社会科学动态, 1998, 5.

[3]曾永超.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建设[J].冶金企业文化, 2007 (4) .

[4]喻凡, 林逸.汽车系统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7.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动因分析 篇9

1.1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对创新需求有重要影响, 企业目标与创新的本质特耦合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需求的强弱。由于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利润最大化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种情况。追求短期利润的企业往往安于现状, 缺乏创新的激情, 此类企业一般不具备较强的创新动力。以中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则大刀阔斧, 通过扩大投入不断改进甚至革新生产工艺, 提升产品品质, 获取竞争优势, 从而获得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可见, 追求中长期利润稳定增长的企业目标与技术创新的特性有着较好的藕合度, 是产生技术创新要求的最佳企业目标。

1.2 企业家创新意识

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所引导的技术创新是主动的“我要创新”的行为, 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领导力量。创新理论家熊彼特指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是持续创新的意识。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是创新活动的最高决策者, 必须具有真抓实干的品质和持续创新的精神。二是机会意识。对机会的敏锐感觉和把握是企业家的重要才能之一, 是企业家实现创新的重要条件。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注重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为企业展开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1.3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动因不仅取决于企业目标、企业家创新意识与创新本质的耦合程度, 也取决于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本质的藕合程度。没有创新能力的创新要求只能是创新的幻想, 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要求才具有现实性。现实生活中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只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现实基础, 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效果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技术创新能力应当包括创新决策能力, 创新技术能力, 信息能力和资金能力四个方面, 具备优秀创新能力的企业的不断追求先进精神和持续创新的欲望推动着创新的不断深入。

1.4 企业内部制度因素

内部制度因素主要指企业内部是否存在有利于创新的正式制度规章及非正式制度安排, 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安排、企业文化等。对于企业治理结构对创新的影响, 杨建君认为,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选择, 企业家的技术创新选择行为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结构属性。企业的治理结构与企业的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 在市场控制治理结构下, 企业倾向于产品创新选择, 在组织控制治理结构下, 企业倾向于过程创新选择。内部激励方法是企业推动创新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 调动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 使员工真正感受到创新的收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愉悦, 反之, 对创新激励不足, 或者是不重视创新激励的企业, 其创新水平和动力就会明显不足。

2 外部动因

2.1 科学技术发展

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投入为特点的技术经济活动, 新技术既是技术创新的前提, 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发展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个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在其宏观动力和内在运动规律的共同作用下, 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 不断应用于生产, 成为推动生产基础变革的强大动力。熊彼特认为, “发明推动”是产品创新的动力起源, 正是技术发明的出现, 激发了企业家力图通过其商业应用而获得超额利润的冒险渴望, 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2.2 政府行为作用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土壤, 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刺激与约束力量。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刺激促使企业产生获取超额利润的预期, 逆向刺激则危及企业的生存。正向拉力和逆向迫力与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 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基本动力。虽然市场机制直接推动了创新, 但其在某些领域的“失灵”使得政府调控成为必需。

一般来说, 政府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主要体现在宏观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 按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差异可以分为动力型、引导型和保护型三类。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动力型政策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最大。而在动力型政策的各项具体政策之中, 其激励程度又有所不同。企业接受优惠贷款的政策方式效果最好, 其次为重奖、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和减免税。

2.3 市场竞争

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而市场竞争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助燃剂。市场需求引发企业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技术创新, 使创新成为可能。市场竞争则促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进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

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首先, 竞争迫使企业快速收集情报资料, 准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为技术开发作好前期准备。通过情报资料收集, 企业更好地确定技术开发的方向、任务和要求。

其次,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开发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产品, 以最大化地迎合市场需求。

再次, 竞争能改变观念, 增长技术开发者的才干。无情的市场竞争促使市场参与者树立起新的技术创新观念, 同时, 又推动企业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加人才储备, 为企业进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提供智力保证。

2.4 市场需求推动

市场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最终场所, 而市场需求则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 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起点。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地变化, 当变化达到一定程度, 形成一定规模时, 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和收人水平, 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并引导企业以此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从而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拉动和激励。

整个技术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发明 (技术早期开发) 、技术革新 (技术的局部改良和发明的工业化应用) 和技术推广 (技术成果的扩散和转移) 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牵引作用在三个环节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首先, 技术发明阶段, 市场需求为把科学发明由科学原理转换成技术原理以及为技术创新课题的提出和形成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技术目的。其次, 技术革新阶段, 市场需求为技术发明的完善化和工业化应用提供适用性的前进路标。再次, 技术推广阶段, 市场需求为新技术从一个应用领域向其他应用领域的扩散、移植和综合提供新的社会前景, 为整个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市场需求休系的形成、演化和变革奠定基础。

摘要: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原动力。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从内、外两个角度具体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在动因,外部动因

参考文献

[1]王飞绒, 龚建立.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J].软科学, 2001, (15) .

[2]柳卸林, 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企业技术 篇10

关键词:大中型工业,技术来源,技术创新效率,DEA

研究表明,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的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贡献作用较小 (Chow, 1993, Chou&Lin, 2002, 沈坤荣, 1997) 。这种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模式, 被认为不可持续。根据我国人均资源稀缺的现实,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赖于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 工业发挥了主导作用。工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特点。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投入比重较低, 但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2007年科技部发布的公告显示, 1996~2006年的10年间, 中国的R&D投入以年均19.17%的速度增长唐清泉 (2009) 从行业水平及自主研发的角度, 应用DEA 方法测度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3个行业1999~2006 年间的行业R&D效率。研究发现, 大中型工业企业近年来R&D效率提升并不明显;高投入强度的行业并不具备显著的效率优势。但唐清泉所采用的DEA评价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陷, 规划求解不能保证每个决策单元都有其有效解, 即使得到多个有效值, 也很难对其进行排序, 针对此问题, 李威武 (2009) 提出采用因子分析定权的效率评价方法, 对37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横截面数据进行研究, 分析了导致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子分析定权法并不能绝对保证权重设置的科学性。梁莱歆 (2009) 从资金来源的角度考察R&D投入与技术创新效果之间的关系, 发现企业自有资金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金融机构融资和政府资金比重过大却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陈傲 (2009) 从外部技术来源的角度研究发现, 技术引进对产品创新和专利产出有稳定的正面影响, 国内技术购买的价值存在某种程度的低估。庞瑞芝 (2009) 基于Brown和Svenson (1988) 提出基于系统概念的技术创新模型, 把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分为不同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由原始的技术创新投入转化为技术成果, 第二个环节是由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在此基础上, 运用价值链模型对1997~2005年分行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 发现两个环节转化效率均不高。

总之, 很多研究仅将R&D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 而未将更新改造支出、购买国内外技术支出作为技术投入, 显然缩小了技术投入的范围。而且大部分研究都采用一阶段描述的方式, 测算从技术投入直接到产出的效率, 而没有分技术投入——技术成果——技术资本两阶段来分析, 因为不同来源的技术投入在技术产出链条中所处的起点不同。R&D及技术更新改造支出不一定会产生技术成果, 因此在技术投入——技术成果转化这一环节已产生了一部分效率损耗, 而购买的国内外技术在技术投入发生时就已经生成技术成果, 因此, 只在技术成果——技术资本转化环节存在效率损耗。因此, 本文将分技术投入来源分别探讨技术创新效率。

2 研究设计

本文选择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作为研究方法。DEA评价模型特别适用于具有多个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复杂系统, 对决策单元的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同时进行评价。运用这一模型不但可以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评价, 而且对一些社会效益指标也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 尽管这些指标的计量单位、性质不尽相同。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这样一个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系统问题, 运用DEA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无疑是可取的。

2.1 样本与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1996~2008年各省份为决策单元, 使用的数据为1996~200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 主要包括历年各省份的科技机构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技术更新改造支出、引进国外技术支出、购买国内技术支出、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缺失及处理情况如下:由于重庆直辖市1997年才从四川省分离出来, 因此1996年缺失重庆市的数据, 且四川省数据范围过大, 本文通过测算其余年份重庆市与四川省各指标值的比值平均值, 将1996年四川省的各指标值在四川省与重庆市间进行分配, 以替代其真实值。海南省缺失1999年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及2003年购买国内技术支出数据、陕西省缺失2001年技术改造数据, 故采用统计学中处理缺省数据的方法予以补充。西藏自治区数据缺失, 因此将其从样本中剔除。为科学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1996年为基准) 对除科技机构活动人员、专利申请量以外的其他上述基础数据进行调整;另外, 由于原有数据绝对差距过大, 本文首先对基础数据取自然对数以后再做相关分析。

2.2 定义变量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R&D支出、技术更新改造支出、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及购买国内技术支出。外购技术本身已经是技术成果的形式, 其购买价格即代表了该技术的市场价值, 而R&D投入及更新改造投入相对外购技术而言, 增加了技术成果的生成环节。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 100个研发项目中, 平均有59个是技术上成功的, 31个研究成果能成功进入市场, 而最终只有12个能获得经济效益庞瑞芝, 2009, 唐清泉, 2009) 。由于R&D人员全时当量只有少数年份可以获得, 并且我们所要研究的是R&D及技术更新改造二者之和的效率, 因此, 从数据的完整性及可得性角度考虑, 我们采用科研机构活动人员这一指标作为人力资源投入指标。资金投入主要包含两方面:R&D支出及技术更新改造支出。目前国内多数相关研究选择R&D经费支出这一指标作为当期的衡量指标, 国外研究则多选择R&D经费支出资本存量这一指标。R&D活动具有一定的累积性和路径依赖性, 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一定会对以后的R&D活动产生重要影响。R&D存量更能够反映企业、产业或国家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存量, 这种存量构成了研究开发的基础④。但是由于只有部分年份和行业的R&D资本存量数据可以获得, 且大多数研究仍然采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作为R&D资金投入, 因此, 本文选择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作为R&D投入指标。技术更新改造投入则以历年技术更新改造支出作为衡量指标。关于产出指标的选取, 本文采用了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指标。本文考虑到技术投入效果的滞后性和累积作用, 对产出指标做滞后处理, 并选取两年作为滞后期。

第二阶段我们主要衡量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资本的效率。该阶段的投入指标不仅包含R&D投入及技术更新改造投入在第一阶段的产出成果, 而且也包含外购技术成果。由于外购技术成果不是用数量而是以其购入价格 (市场价值) 来表示的, 因此, 我们选取专利申请数、引进国外技术支出 (含消化吸收投入经费) 及购买国内技术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指标选取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样考虑到由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资本时的时滞效应, 我们对以上指标做滞后两年的处理。

3 实证检验

(1)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历年技术成果生成效率无明显波动;与此相比, 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如图1所示。因此, 总体技术创新效率下降。

技术成果生成效率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随着技术投入的增加, 并未呈现出边际产出递减的现象, 但近年来效率提升也并不明显, 始终围绕在0.75左右的水平, 这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相称。技术成果生成效率未取得提高, 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不符合技术创新的要求, 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虽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数量不断增加, 但人才质量并未有较大提升, 创新型人才始终是企业的软肋, 因此, 技术成果生成效率也难以有显著提高。②目前很多省份市场机制仍不完善, 市场未能通过其价格体系发挥其提供信息、经济激励的作用, 某些垄断性行业在政府的保护下, 也难以产生技术创新的压力。③技术产权保护措施不够, 企业新技术一经研发成功, 即引起了同行业的盗版和模仿, 造成企业不能获得与技术投入相对应的垄断利润, 因此, 企业宁可成为技术的跟随者, 也不愿成为技术领先者, 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与此相比, 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图1中可以看出, 2001~2004年, 技术成果转化效率高于技术成果生成效率, 而2004~2008年, 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则明显低于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这表明2004~2008年期间, 虽然技术成果较多, 但利用率并不高。①由于企业拥有的某些技术成果不符合市场需求, 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 或者前期所需的绝对投资额较大, 不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内。企业在研发或外购的过程中, 有政府干预的成分, 因此并非完全以市场导向做出投资决策, 这严重阻碍了技术成果的转化。②由于某些企业为追求各种资质或营造社会舆论, 而购入自身并不需要的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 而这些技术并不投入企业的生产运营, 造成某种程度的浪费。③由于某些行业存在抵制新技术应用的势力。在熊彼特看来,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 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侵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相关利益, 从而导致这部分利益群体的集体抵制。

(2)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如图2所示。

对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进行省份间排序可以发现, 技术成果生成效率前5位分别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效率较高的省份具有以下特点:①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作用较小, 企业创新意识较强。由于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 成本意识较强, 对技术投入产出能够给予理性的衡量。而且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 企业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 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②垄断竞争性行业较多, 如家电、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纺织等制造业行业, 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较高与这些省份的产业结构及资源优势有关。理论证明, 垄断竞争下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⑤, 竞争程度高使得这些企业有较高的技术创新动力, 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则使得技术创新能够保持一定的持久性, 产品不易被模仿。③东部沿海地区人才集聚、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信息传递速度快, 保证资源投入能以较高的效率转化为技术成果产出。相对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地区技术成果生成效率亟待提高。

(3) 技术成果生成过程中技术效率明显低于规模效率, 规模效率差别较小, 导致技术成果生成效率不同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效率的高低。

这说明各项资源投入已达到了相对有效的配置, 但多数省份由于研发能力不足, 导致技术成果的产出量达不到最大可能产出量, 造成各项资源的浪费。自21世纪以来, 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技术创新,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经验, 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 各省份不顾自身硬件条件的不足, 强行推行新政策, 加大技术创新人力、物力投入, 但是由于缺乏人才、知识等相关储备, 信息沟通不足, 不重视效率管理, 随着投入的大量增加, 技术成果生成效率不断下降。因此, 各省份在推行创新政策时要量力而行, 不可急于求成。

(4) 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较高的省份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较低, 几乎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局面, 通过对比图2和图3可得。

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两者间差别不太明显。各省份规模效率大约都维持在0.85左右, 相对技术成果生成效率的规模效率来讲较低, 主要是由企业在自主研发、购买国内技术及引进国外技术三者间资源配置不当造成的。大部分省份技术成果转化的技术效率在0.8左右, 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较高的省份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较低, 几乎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局面。但各省份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差别不大, 都维持在0.6~0.9之间。东部沿海地区在注重技术成果生成的过程中, 并未加强技术成果的转化, 造成一部分技术成果的闲置和浪费。

4 结论与启示

运用DEA方法和分析, 本文得到如下结论。

(1)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成果生成效率呈缓慢上升趋势, 上升速度不够明显, 与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相符合。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2001~2004年, 技术成果转化效率高于技术成果生成效率, 而2004~2008年, 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则明显低于技术成果生成效率。

(2)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较高的省份,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技术成果生成效率亟待提高。

(3) 技术成果生成过程中技术效率明显低于规模效率;规模效率差别较小, 导致技术成果产出效率不同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效率的高低。

(4) 技术成果生成效率较高的省份, 其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几乎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局面。

综合所述, 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技术创新效率处于中等水平, 因此有较大的提升潜力。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被我们所熟知, 单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对我国这类资源稀缺型的国家来讲, 并不能切实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在此基础上, 还要重视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从实证分析的经验来看, 要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就要做到: (1) 加快市场化进程, 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取消行业保护主义, 如果垄断权力不受政府保护, 企业为了具有竞争力, 不得不开发和采用新技术。让市场价格发挥其技术选择的作用, 这样才能使技术成果贴近市场, 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 (2) 东部沿海地区不仅应注重研发效率, 还要加强技术成果的转化, 而技术较为落后的地区, 可以发挥技术的后发优势, 走技术模仿的道路, 不仅可以节省作为开创者所花费的大量资源, 而且可以快速得到技术的提升。 (3) 完善技术产权保护措施。不能在创新方面建立一个系统的产权乃是技术变化迟缓的主要根源 (诺斯, 1994) , 一个有效的产权安排在于合理地决定发明创造的私人收益在社会收益中的比例, 使它能最大限度的增进社会福利。因此, 加强技术产权保护能够增加技术创新激励, 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本文由于受数据获取方面的限制, 所选取的衡量创新效率的指标较为单薄,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也是本文下一步希望解决的地方。技术转化过程中企业在自主研发、购买国内技术、引进国外技术三者间存在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以后的研究也会进一步探讨究竟哪种技术引入方式更加适合哪一类型的企业。

参考文献

[1].Loury, G.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2].Jeffrey L.Furman, Michael E Porter, Scott Stern.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 2002

[3].罗福凯.要素资本平衡表——一种新的内部资产负债表[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2)

[4].唐清泉, 等.工业行业的资源投入与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部门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

[5].李艳玲, 潘杰义, 陈■希.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 2005, (3)

[6].钱燕云.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有效性的DEA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04, (1)

[7].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8].庞瑞芝, 杨慧, 白雪洁.转型时期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基于1997~2005年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考察[J].产业经济研究, 2009, (2)

[9].吴延兵.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J].经济学 (季刊) , 2008.4

[10].梁莱歆, 马如飞, 田元飞.R&D资金筹集来源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7

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 C/S Web技术

1. 引言

为了适应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与国内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具有强有力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手段,通过数据收集、发送、计算、统计、制表、报告等工作的计算机化,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并给出了某制造企业信息化开发方案。

2. 企业信息化技术

企业信息化技术有主机-终端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分布式MIS软件体系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主机-终端体系结构和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正逐渐被分布式MIS系统所取代。这里我们只讨论分布式MIS系统。分布式MIS 系统是一组由网络连接起来的自治信息系统,是由软件实现其功能集成的信息体系,用户无论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任一台电脑使用该信息系统,其关键特征是支持分布资源的共享、开放、一致性、可伸缩性、容错性和透明性。较流行的分布式MIS系统包括有多层式C/S系统和基于Web的分布式B/S系统。

2. 1 多层式C/S体系系统

在分布式的应用系统中,可以把中心业务逻辑放在应用服务器上,而把用户界面留在客户端,客户端可用调用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进行有关的业务处理,而且还可以直接同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应用服务器同样可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这样应用就构造成多层结构。

多层C/S分布式计算系统分为三个或者多个不同的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前端客户层提供可视化用户接口,处理用户界面,将对业务逻辑的请求发往应用层(服务器),显示服务器处理的结果,担负用户和应用间的对话功能。

中间应用层是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处理的核心,是前端客户层和后端数据层的桥梁,负责响应用户的请求,执行业务逻辑,向数据层要求传送数据。在开发过程中,一般总是把运行在业务逻辑层的软件编写为能被客户机所调用、能够完成一定逻辑功能的专用软件,同数据库服务器相区别。中间应用层次又称为应用服务器。在一个网络中,可以有着多个不同功能的应用服务器,为客户机或者其他应用服务器提供专业服务,这样发展成多层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分布式计算方式。

后端数据层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DBMS),负责管理数据的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以及管理并响应应用服务器的数据请求。

2. 2 基于Web的分布式B/S体系结构

基于Web的分布式B/S体系结构是新型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体系,使企业摆脱了以往那种需密集人力资源的、高成本的操作及管理方式,而转向Web服务器(也可以称之为应用服务器),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建立高效灵活的应用系统上。这种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体系立足于数据库服务器的能力、可管理性以及向应用程序提供必需数据的灵活性。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直接通过浏览器(IE、Netscape)就可以实现C/S模式中客户端的功能。

基于Web的分布式B/S体系结构类似于多层分布式C/S体系结构,只是客户端被浏览器替代,Web服务器取代了应用服务器。

3. 某制造企业信息化搭建方案

有某制造企业,下设技术开发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信息中心、物资设备部等职能部门和一厂、二厂和三厂等生产厂。下面是其结合多层分布式C/S和基于Web的分布式B/S的制造企业信息化方案。

首先在办公大楼建立局域网,其步骤如下(图2给出了网络拓扑图):

(1)建立连接各个主要部门(技术开发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物资设备部等职能部门)的局域网。

(2)建立E-mail Server,实现公文流转电子化。

(3)建立Database Server,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数据由此Database Server集中管理。

(4)建立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此服务器为访问数据库的界面。

(5)建立Web服务器。此服务器为用户提供Web服务。

(6)建立一台网关,通过DSL/Cable Modem/Analog Line连接Internet。

(7)建立其它的辅助性的服务器。如域名服务器、DHCP服务器、文件服务器、Windows 2000域控制器等。

在办公大楼局域网建立完成之后,需要在局域网的基础上扩展到企业网,使得整个企业都能共享办公大楼的所有数据。其步骤如下(图3给出了网络拓扑图):

(1)以信息中心/办公大楼为中心,以光缆和/或无线网连接所有分厂。

(2)将Internet连接升级到T1。

(3)在企业范围实施ERP。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到来,企业要想在世界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信息化。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核心问题。企业通过信息化能够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拓宽营销渠道,在短时期内迅速地掌握大量的资料和资源,从而缩小企业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实力、企业规模、信息地位等方面与外部的差距;还可利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样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把握住机遇,才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参考文献】

[1] 钱雪忠,须文波. 企业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实现.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0,19(5):514~517.

企业技术 篇12

对策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要发展和生存,就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1.1 投入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足

根据有关调查,大约70%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进行技术创新的最大瓶颈是缺乏资金且融资非常困难。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注册资金与大型企业相差悬殊。除维持正常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外,已没有更多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更谈不上高薪聘用优秀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了。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政府项目的资助,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薄弱,信贷资金较难取得,即便获得贷款数量也非常有限。

1.2 中小企业缺乏适合技术创新的技术支撑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本身,但目前,在中小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具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业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中小企业资金和文化环境等等的局限性,很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科研技术骨干很难在中小企业中发挥出其技术潜能,技术骨干群体长期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二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通常依赖于某个技术或产品,甚至是一个技术或产品就支撑了一个企业,企业就一直靠这个技术或产品作为支柱品牌,没有创新意识对已有技术或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三是科研人员的精力不集中,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都是多面手,在从事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同时还要不得不从事其他的工作,占用他们进行科技创新时间的同时也分散了他们的科研精力;因此.尽管中小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加,但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并不多,缺乏竞争力。

1.3 缺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健全体制

就创新环境来说,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意味着风险性更大。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受各种历史原因和大型企业资金雄厚等因素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倾向于大型企业,看重大型企业的发展,以追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尤其是创新环境的体制不健全,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和技术创新的抗风险能力。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1.4

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性长、风险大,尽管各级政府在科研中的试用、成果转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但由于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由企业承担。大多数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由此带来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1.5 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缺乏支持力度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使它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中,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视和支持力度都不够。政府缺乏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资助,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也缺乏系统的研究,造成管理分散、扶持不力等局面;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管理中,存在只侧重项目管理,缺乏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没有做到对科技创新项目的引导、跟踪和支持。对待科技创新项目各环节、各阶段的情况知之甚少,只是局限于表面形式。

2 台湾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

考察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享誉全球,对台湾经济发展和经济体系的完善有很大的贡献。通过对台湾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考察,以期待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所借鉴

2.1 创新育成中心(大陆称为孵化器)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促进

所谓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大陆称为孵化器),是指一个孕育新事业、新产品、新技术及协助企业转型升级的场所,藉由提供空间、设备、技术、资金、管理咨询与商务服务等支持,降低创业、技术创新及研发初期的成本与风险。台湾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扶持措施比较完善,服务内容比较系统,特别是创新育成中心设立渠道多,有大学院校支持推动型、科研机构支持推动型、政府以土地或建筑物作为投资推动型、民间投资经营型等。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2.2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具体又有成效

谈到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全球各国的普遍做法是通过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在台湾,政府率先实施了设置中小企业创新研究奖、对共同技术创新联盟或委托外部研发提供奖励及推动技术创新服务业方面的举措。创新研究奖的设置标志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激励。中小企业申报创新研究奖更看重于该奖项背后的社会价值。

2.3 通过“SBIR计划”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所谓SBIR计划就是“中小企业创新研发计划”,它是台湾经济管理部门为鼓励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或产品的研发而制定的计划,期望能以此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速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台湾,SBIR计划不但资助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而且也对技术创新提供服务给予资助。这样就增加了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广度和力度,调动了各行各业参与支持科技创新的热情,如各种层次的企业、科研机构及大学院校等,减小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压力,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3 借鉴台湾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及措施

3.1 要积极开展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1)中小企业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技术创新观念。受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现有大多数中小企业思想比较保守,“吃老本”现象严重。保守意识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前进步伐。要让他们认识到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树立技术创新观念,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的建立,能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激发技术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技术研发人员充分发挥其自身潜力,实现其自身价值并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经济和社会价值。(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和产学研联合机构,形成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特别要加强与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4)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技术创新项目。“面向市场,瞄准方向”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对象的宗旨,避开与大型企业竞争同一技术创新对象的风险,将目标市场定位在那些大企业不愿或不大可能涉足的生产领域,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和企业为中心,瞄准方向,减少风险,保证技术创新项目的顺利完成。

3.2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制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规范,是迅速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一是,建立中小企业专门管理机构。设立一个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此机构的职能除对各种经济成分、各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日常管理外,更加重要的职责是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制定并完善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顺利进行;二是,实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优惠政策。政府要积极制定和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园区实施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政策,对成绩优秀和表现突出的单位和科技人员实行奖励,建立健全的奖励政策。三是,科研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有的科研体制僵化严重地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特别是对科研团队的集体奖励力度,改变不良学术作风和官本位思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知识发展规律的新型科研体制,科研人员的奖励不应单一地由政府发放,更多的应来自于市场,来自于科研成果带来的利润。对科研人员的尊重和利益的回报能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

3.3 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1)建立多渠道的筹资融资体系。要想技术创新就需要资金投入,针对中小企业筹资融资困难等情况,政府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的筹资融资渠道,并保证专款专用,以利于中小企业获取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2)发展和规范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并制定适合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规范其行业行为,加强管理;使其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服务;(3)建立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制度。要积极培育、挖掘新的市场领域,扩大行业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从市场拉动方面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机遇;(4)加强中小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应与时俱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虚心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出,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效益,让众多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翟丽.企业知识创新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发展趋势和瓶颈下一篇:产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