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2024-09-30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共10篇)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1

因为世界环境遭到不断的破坏, 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出现问题, 所以, 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理念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接受。随着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具有的普世价值被逐渐认识, 并被正式纳入道德与文明体系, 绿色大学的创建设想因此而问世。绿色大学的核心, 是以大学为平台, 为大学校园塑造生态文明的美好环境, 为广大师生创造舒适、环保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大学精神融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绿色大学校园为新世纪大学发展与新型人才培养开拓了崭新之路, 为社会弘扬生态文明、促进生态平衡, 找到了最为恰当的知识, 技术示范与传播的平台。

一、指导思想

(一) 整体性理念

大学是城市的重要一部分, 必须与城市在空间上、功能上有连续性和互补性, 同时, 使师生产生归属感。整个校园的绿化追求校园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最佳效益。依据各区域不同的功能与环境需求, 制定校园绿地形式与空间。做到点 (景点绿化) 、线 (道路绿化) 、面 (大块绿化) 的有机结合, 使绿化布局与校园建筑相协调, 在校园中形成多层次、丰富多彩的绿色环境。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功能分区明确, 植物的景观设计, 或是局部的、或是整体的, 都服从校园的使用功能和立意。绿地规划统一考虑, 力求协调一致。 (图1-2)

(二) 人文精神的营造理念

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校园绿地空间形态则是学校活力的象征, 其品质好坏、活力大小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为烘托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 校园绿化要注重人文精神环境的塑造, 通过绿化造景来展示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美好的精神风貌。将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内涵与校园内的自然资源相结合, 可使绿地系统产生深厚的文化内涵, 形成独特的绿地景观, 成为大学校园的环境标志。校园绿地系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更要体现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独特的历史背景, 体现大学文化的独特魅力, “寓教育于景物之中”, 潜移默化, 使学生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陶冶,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位于城郊, 校园面积较大。规划设计中, 充分利用大学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对校园内的山体、水面、林地等自然资源, 本着尽量维持原貌的生态原则将其组织到校园绿地系统中来。人文精神环境的塑造结合大学生活跃开放的特点, 环境功能的情趣生动活泼, 积极向上, 贴近自然, 环境清新, 又不失个性, 在营造自然式园林校园的前提下突出时代特征的美感, 给人以启迪, 鼓舞人们奋发向上, 达到育人的目的。 (图3-4)

将校园绿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通过绿化来丰富校园文化, 表达绿化主题。充分挖掘和选择与学校未来发展紧密相关的题材, 突出经贸大学的特点, 创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点;选择具有纪念意义的, 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成果, 创造纪念性景区。

(三) 生态理念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景观规划主要运用了生态理念, 在自然中强调经贸学院校的景观特色。在校园的月明湖周围尽量地保留下了景观自然的元素, 把人工与自然美相结合, 创造出既满足大家的观赏功能, 同时更满足了景观的生态功能, 这样做不仅塑造校园品牌特色的目的, 更使校园生态得以延续及改善, 维持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为保证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 应以生态理论作指导, 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 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 才能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而体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 以人为本服务教育的宗旨

校园规划设计、空间环境的营造, 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在校园里的人。在校园空间中运动、逗留和感受的正是校园里的人们。规划设计不仅要注重对活动所需要的面积、空间尺度等功能要求的设计, 也要充分考虑人的交往需求和心理感受。大学校园绿地的空间景观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生态等因素, 还要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 构建一个利于大家身心健康的景观空间。

二、校园各功能区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一) 正门区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有主校门1个, 东门和西门各一个。主校门的植物配置上采取面积比较大的草坪和高大的乔木以及低矮的灌木, 乔木主要采取孤植的形式, 灌木的颜色和形式都很分明。东门和西门主要采取的是道路式, 这个形式可以将人的视线集中于一点, 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正门区主要有校园内的月明湖至学校正门之间的空间以及学校正门外广场。正门区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对外的窗口, 主要的功能不仅要满足校外人员和全校师生, 而且要突显出校园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所以这个区域的植物配置上, 不仅要层次鲜明, 更要自然、简单的特点。

(二) 教学区

在教学区中, 主楼面前有一块面积最大的中心绿地, 它也是校园中功能最全的小型广场。在这块中心绿地中, 采用的植物四季成景, 是整个校园区中绿化最多, 空间变化最丰富的场所, 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课间休息, 而且还能够给大家提供很好的观赏场所。在植物配置上, 主要采取高大的松树和颜色、形式都变化丰富的灌木, 灌木看似随意但实质是有规律的种植在乔木当中, 乔、灌木大小、高低、颜色和形状互相搭配, 整个绿化区采取了自然式布局方式, 有假山和水, 给大家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的绿地区。

(三) 生活区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生活区主要在校园的北侧, 建筑主要呈阶梯型, 这个区域是学生活动比较大的区域, 所以, 这个区域的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学生喜欢运动以及耐破坏的特性, 在颜色的搭配上应该更加丰富, 强调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 除此之外, 生活区也是学生休息的场所, 所以也需要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 来满足学生最基本的功能。在植物的选择上, 主要考虑变化丰富的灌木和草坪, 乔木为辅, 这样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休息空间, 又实现了绿化功能。主要的乔木有柳树、梧桐树、雪松等。

(四) 体育运动区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体育运动区主要在教学楼的东侧, 由北向南主要有体育运动馆、小型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足球场, 在这些体育运动场所周围大量的种植了梧桐、刺槐、垂柳等乔木, 能够起到一定的遮阴作用, 同时也满足了观赏功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2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要求,教育部启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工作,我院董事会决定,在2013年5月下旬参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了做好评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我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以下简称《通知》)为依据,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使得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合格的本科院校,为学院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根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需求发展的能力,使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定位更加合理,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使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的“合格”评估,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学院成立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全面促进本科教学基本建设。院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在院董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是全面负责学院迎评促建工作,对迎评促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对迎评促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和指导。学院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建办”)是学院评建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

三、工作进程和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迎评准备阶段(2012年3月1日――2012年5月31日)

(一)主要工作

1.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2.确定进程、深入调研; 3.宣传、动员、学习; 4.收集、整理基础资料等。

(二)工作要求

1.成立学院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 2.向全院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转发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等相关文件;

3.下发“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进程表”、“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任务分解表”,明确分工与责任;

4.召开迎评促建工作动员大会,做好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院形成人人重视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氛围,增强做好迎评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和指标体系内涵;

6.评建办把有关评估工作的文件资料汇编成册印发; 7.创办迎评促建工作简报(暂定每月一期),及时发布迎评促建信息,提出工作要求;

8.宣传部、网络中心要充分利用校园网、院内刊物、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和宣传渠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自评自查、加强建设阶段(2012年6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一)主要工作

1.各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开展部门自评; 2.各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开始材料建档; 3.学院进行第一次专项建设检查;

4.初步建立自评报告支撑材料核心档案库; 5.提出学院《自评报告》初稿。

(二)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深刻领会评估指标和评估观测点的内涵,高度重视评估材料的准备工作,按照任务分解的要求向评建办提供近三年,特别是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各种真实数据、背景资料和尽可能充实的支撑材料,做到责任到人,各专项工作小组将各种支撑材料收集、汇总后交学院评建办;

2.各单位根据各系(部)、职能部门评估方案开展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并整理完成自评结果依据的文字材料上交评建办;

3.各专项小组撰写所负责项目的自评报告交学院评建办公室;

4.学院开展校内初评,召开迎评促建阶段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建设和整改意见;

5.开展第一次专项检查,审查、梳理教学基本文件; 6.评建办建立迎评材料核心档案库,12月31日前撰写学院《自评报告》初稿。

第三阶段:模拟评估、自我改进阶段(2013年1月3日――2013年2月28日)

(一)主要工作

1.学院模拟评估,并进行整改达标; 2.完成学院《自评报告》二稿;

3.进行第二次专项建设检查,进一步健全自评报告支撑材料核心档案库。

(二)工作要求

1.学院迎评工作领导小组于2月中下旬组织校内专家组对各单位进行学院模拟评估,听取各系(部)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自评汇报;

2.专家组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工作,重点检查实验室、教学档案、试卷、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辅导答疑等方面的情况,给出评估结论,提出整改意见;

3.各系(部)、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模拟评估结果和整改意见积极认真地做好自身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本科教学工作的良好状态;

4.评建办完成《自评报告》二稿;

5.进行第二次专项建设检查,评建办进一步健全自评报告支撑材料核心档案库。

第四阶段:预评提高、深化整改阶段(2013年3月1日――2013年5月19日)

(一)主要工作

1.根据学院模拟评估意见,各单位进行整改; 2.完成《自评报告》终稿;

3.制订预评工作方案,开展预评宣传及学风建设活动,整治校园环境;

4.组织评估专家组对学院进行预评估;

5.根据专家组预评估意见进一步整改,充实和完善支撑材料;

6.全面启动迎接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进校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工作要求

1.为迎接专家组对我院的评估,各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总务处要做好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学生处做好学风教育工作,宣传部做好校园宣传工作,各教学单位做好教风、教学秩序、教学纪律专项检查等工作; 2.要处理好评估工作与学院整体工作的关系。要把评估工作与学院正在进行的各项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学院各项工作的落实;

3.完成《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等相关材料,完成各种材料的印制工作;

4.4月上旬组织专家组进行预评估; 5.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再次进行整改;

6.全面启动迎接教育部专家组进校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五阶段:专家进校,全面评估阶段(2013年5月20日――2013年5月23日)

(一)主要工作

1.全面做好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所有迎评资料、文件、档案等准备工作;

2.接受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正式评估。

(二)基本任务

做好教育部评估专家进校的各项接待工作,积极配合教育部评估专家开展工作。根据专家的反馈意见,认真整理分析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初步的整改思路。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是教育部对学院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全面检验,评估结果对学院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学院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必须充分认识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认真领会和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切实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的思想,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切实做好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

2.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迎评促建是我院近期的中心工作,各系(部)、各部门以及每个教职员工,必须服从迎评促建工作的大局,服从学院的统一安排。要按照学院统一部署,针对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制定评建工作计划,责任分解到人。各级领导干部和其他专、兼职工作人员要保证精力投入,认真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评建办公室反映,由评建办公室统筹协调解决,确保各阶段任务顺利完成。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在评建的各个阶段,将充分利用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题网站以及编发《评建工作简报》,大力宣传教学评估的方针、意义、内容、目的和我院教学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将评建工作的宣传深入到学院各个层面。要营造校内团结紧张、协调有序、扎实有效的评建工作氛围,确实起到动员群众、鼓舞士气的作用。

4.实事求是,确保质量。

开展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活动,其目的在于摸清存在差距,探明问题成因,为各阶段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建设,为学院迎接教育部专家组考察与评估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各系(部)和相关职能部门须本着对学院高度负责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确保材料客观、准确、完整,并力求做到观点明确、依据可靠、佐证有力。通过反复的整改建设,以达到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3

在辽期间,王志雄率经贸团出席辽宁·上海经济合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从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方面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具体部署,上海市政府这次组织上海著名企业和知名企业家来辽宁学习考察,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学习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贯彻落实去年两地主要领导就加强沪辽合作所达成的共识;三是进一步就加强两地合作进行商谈。他表示,近年来多次来辽宁,对辽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显著成效、辽宁的巨大发展潜力和沪辽两地扎实和合作基础感受深刻。他强调,沪辽两地要加快改革创新,做互帮互学的好伙伴;深化务实合作,做互利互惠的好搭档;加强往来,做亲上加亲的好朋友。双方要共同优化环境,推进发展,环境重于成本,法制大于优惠。

上海近70名企业家在座谈会后与辽宁各地市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对接并参加了签约活动。

(上海市工商联经济部供稿和图片)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4

一、项目概况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学院位于百年历史名城大连旅顺口, 依山傍海, 风景秀丽, 气候宜人, 交通便利。校舍建筑风格各异, 既有古典的凝重, 也有现代的浪漫。幽雅的校园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 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圣地。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高校, 在建校初期, 校园规划理念及建筑风格定位上, 王万义校长是在对学校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上, 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 体现特色性大学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 建筑设计体现“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 突出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发展理念, 全面打造快捷、高效、舒适、美感、绿色的校园。

二、建设基地概况

(一) 地貌特征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绿色大学校园建设基地位于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 美丽的校园, 东边月明湖, 西边二龙山, 南临渤海, 北靠烟大轮渡。

(二) 气候特点

旅顺经济开发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0.3℃, 年平均风速3.82米/秒, 年平均降水617毫米, 年平均雾日12天。长达12.96公里的海岸线与碧海、柔沙、奇岛和独特的民俗, 构成别具一格的海滨风情。

三、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一) 因地制宜的校园规划体系

1. 规划结构分析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规划设计中, 通过校园环路、连续的学术轴线、连续的阶梯空间等将校园空间交织于一体, 强化了空间的融合。将公共教室、图书馆、综合实验和计算中心等主要的学习科研活动场所集中布置在用地核心区域, 将学校学术交流中心、生态廊道贯穿其中。这样不仅为学校最主要的活动区域提供了优质的环境, 利于营造人文学术氛围, 也利于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与场所。教学、生活、体育各区有序排列, 形成有机规划结构, 体现高效的学习生活、密切的信息交流和大家庭式的校园生活。

2. 规划功能结构分析

高校的建设与管理讲求效率与效益, 功能区域集中有利于交流与资源共享, 分区则有利于管理及保证不同功能体系的完整性。因此,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规划设计依据自然地势、大学校园功能的要求, 以及利用基地中相对平缓开阔的地段建设相对独立的办公、生活、体育、发展备用等区域。由于功能面积要求大, 用地有限, 各功能建筑布局紧凑、集中, 体现了网络时代的高效主题。

3. 空间结构分析

场地空间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根据人们不同的交往需求创造不同尺度、不同氛围的空间环境。反之亦然, 不同尺度的交往空间决定了不同的交往级别。本规划将校园空间分为三个层次:集会型空间、交往型空间和独处型空间。

集会型空间是指日常和节假日时, 以系、年级为单位组织的大型公共活动所使用的空间, 包括北楼广场、主楼广场、图书馆广场, 这类主题式的空间往往和主要景观轴线相结合。

交往型空间包括团队交往空间和对话交往空间。前者指以班级或小社团为单位组织的小规模的活动所使用的空间, 后者指几个人交谈与讨论问题所使用的空间, 包括小型广场和休息角等。

独处型空间主要是指能够满足个人独处静思或读书要求的空间, 主要包括树林、散步小径、沿山脚带和滨水的幽静空间。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规划空间结构设计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地势,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传承和发展校区的文脉, 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点, 塑造出三位一体的、各具特色的高校校园的景观空间, 通过五个不同层次空间的运用, 保证了校园空间的延续性和交往性, 既有适当的分隔, 又有密切的联系, 承载了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4. 交通组织分析

主入口。主入口, 即学院的功能性大门, 设在整个校园东侧, 方便南北向交通, 功能性较强。另外, 还在校园中部、西侧设置了次入口, 分别解决部分出入问题, 各司其职, 保证交通便捷合理。

车行。环绕核心教研区的一圈外环干道有效地解决了核心区的交通问题, 避免了车行穿越对教学楼的不良影响, 保持了一片学习研究的净土。除此之外, 还规划了与环路衔接的尽端路, 解决各功能组块的交通问题。校园的次级干道由主干道向各个组团内部延伸, 解决其内部交通。主次干道, 层次分明, 各尽其能。

停车场。汽车停靠采用集中式停车场和路边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均衡分布在校园内部。

5. 环境绿化分析

绿化和水系集中在生态廊道两侧布置, 使其成为学校的中心绿地, 改善整个校园的微气候。环境绿化同样采用分层分布, 以主楼为对景, 生态廊道延伸到绿轴到达各组块绿化到达各庭院内部。整个校园有机地生长在山水一体, 生态原真的自然生态之中。 (如图1)

6. 服务设施布点规划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要求有方便的服务设施。除了校园内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这一综合建筑外, 经过分析生态廊道内的人流特点和空间形式, 布置了商业服务点、邮局、宣传栏等服务设施。

(二) 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下的生态廊道建设

生态廊道位于整个校园的核心轴线位置, 穿主入口区和行政办公楼, 于北部景观达到高潮, 渗透至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 是校园规划阶梯式空间的集中体现。

在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中, 充分利用绿化、水面、广场作为基本元素, 精心构筑校园室外空间。生态廊道是属于整个大学的共享资源, 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 包含了人文生态意义, 也为建筑、规划、园林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第二课堂。

1.规划设计的原则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规划结构清晰, 功能布局合理, 交通联系便捷;建筑设计造型新颖, 整体感强, 与地形结合紧密。这都为做好生态廊道的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设计过程中, 遵循师法自然的环境观、多层次的空间组织手法、主题式景观节点原则、立体化的植物配置原则, 最终实现了山水一体、生态原真、景色秀丽、格调高雅的中心绿地景观。

2.植物种植配置

生态廊道内的植物景观设计和配置充分考虑了旅顺的气候, 特色以及防风沙的需要, 特别是在湖区的植物配置上, 重点突出泉城“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特色。在校道两旁列植法国梧桐和槐树;次要道白玉兰与紫玉兰;在湖区岸边植柳树, 点植枫树;水中丛植迎春、郁金香与龙柏。在树种的选择上, 以“落叶乔木、常绿灌木为主, 常绿乔木、落叶灌木为辅, 适当点缀花卉植被”为准则, 突出地方特色,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在注重发挥树木生态效益的同时, 兼顾树木的叶、花、果以及其自身的观赏价值。 (如图2)

植物种植采用乔灌结合的立体化方式, 力争取得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 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 (如雪松、黑松、龙柏等) 、枝干 (如白皮松、红瑞木、紫等) 、果实 (如金银木、柿子等) 、开花植物 (如腊梅等) ;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 (如银杏、栾树、枫树、紫叶李、南天竹等) ;夏季植物品种丰富, 考虑此时开花的植物 (如合欢、紫薇、珍珠梅、荷花、金银花等) ;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 (如碧桃、玉兰、樱花、海棠、迎春、连翘等) 。 (如图3)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区域:

(1) 简洁大方的广场与主入口。中心以草坪为主, 外围配置雪松、日本樱花及其他多种花木。

(2) 滨水秋色区。以白蜡、芦苇、金银木为主, 适当配置垂柳、桃花、水杉等。

(3) 秀木佳阴的内环路。以合欢为主, 配置白皮松、紫型、紫薇等。 (如图4)

(4) 林阴广场区。以毛白杨作庇荫树, 少量配有香味的花木, 如丁香、海桐、腊梅等。

(三) 场地环境设计

校园的整体规划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 又对校园的噪声、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校园建筑尽量避免布置在城市主干道附近, 对于面向城市主干道的建筑均做后退处理, 且在城市主干道与建筑之间种植高大乔木形成声屏障。一系列噪声控制措施保证了园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为教学、生活提供了有利的声环境。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所以建设绿色大学校园, 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学校建设过程中, 围绕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主体,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统筹考虑建筑生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建筑功能的辩证关系, 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积极探索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5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六、录取办法说明1.调档比例按招生计划120%调档。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色盲、色弱、嗅觉迟钝不得报考;任何一眼矫正到4.8但镜片度数大于800度不得报考;其它疾病或生理缺陷考生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3.院校志愿及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计划招生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中职升高职录取,按照辽宁省招生录取原则录取。(注:如果专业成绩相同,按照文化课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4.对加分、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在录取中执行省招考委关于加分、降分投档以及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规定执行。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6

高校设计类专业基础教学是其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越来越艰巨, 给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基于“双创”背景下的高校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是实现“双创”发展的重要途径。设计专业是将科学、艺术、技术相互融合的交叉性学科, 是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教育。

二、研究背景和现状

目前, 国家将“双创”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引擎之一, 显示出政府对“双创”的高度重视。同时,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坚持职业教育发展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

在此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思考:如何顺应形势, 培养出具有“双创”素质能力的设计人才。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传统。最突出的问题还是老师“灌输式的讲解”, 学生“无奈式的记忆”, 师生都是“被动的”, 导致师生的兴趣无法激发, 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国外高校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比较完备, 在诸多领域值得学习借鉴。其中很多研究, 观点明确, 实用价值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改革也将加速, 基于“双创”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主流, 其研究成果也将普遍运用于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 也必将有力促进我国“双创”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双创”背景下设计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意义

设计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是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支撑, 更是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资源。因此, 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就尤为重要。

本文所研究的实质就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创新研究, 目的就是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适应“创业”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最终实现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训练和经验积累, 从而创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学院教学体制深化改革。本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研究制定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要求突出学校各专业内涵发展, 鼓励探索与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实现合作育人、共同发展, 切实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紧缺的应用型人才[1]。

四、“双创”背景下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主要问题分析

(一) 课程设置不系统

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 很多高校忽略艺术设计基础课设计和优化。基础课程设置编重于培养方法技能, 缺乏对学生的个性表现、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因此, 本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就需要统一整合, 化零为整, 提高教学效果。否则, 就会使学生感觉知识散乱, 专业学习兴趣减弱, 影响从事专业工作的热情和方法。

(二) 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

艺术设计类专业有许多类别和方向。专业不同, 课程内容、教学重点、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本校设计专业分为视传设计和环艺设计两个方向。传统教学模式侧重写生能力和造型能力, 对学生创意思维的训练不足, 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缺少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艺术设计思维的“启蒙”训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多数是被动地接受专业知识, 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和愿望, 这与艺术设计的创造性理念是格格不入的。现在很多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很少考虑到各个专业的特殊性, 这使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创业活动, 缺少专业素养。

(三) 课外实践环节太少

现在的基础教学过程, 多数教师仅能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教学方式枯燥单调。这将导致学生的知识量较少, 内容过于片面, 还要被动地接受无用的重复性知识, 无法学以致用, 很多最基本的设计能力很难得到训练。我校应该多设置一些社会实践环节的课程内容, 应该多到校企合作单位通过现场体验教学。同时, 教师也要组织相关的交流和研讨活动, 这样才能极大地丰富课程内容, 创新教学方式。否则, 教学环节千篇一律, 缺乏特色, 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会使学生对如何从事设计专业创业活动产生迷惘。

五、“双创”背景下设计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策略

(一) 首先要为大学生“双创”训练提供必要支持

在设计教学中, 应将相关的实验室向学生定时开放, 为他们提供可以训练自己专业的自由空间, 再利用企业案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锻炼“双创”意识和能力。学校还要为大学生提供训练场地、技术政策、管理培训等创业孵化基础服务。本校就大力支持大学生的“双创”实践, 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业项目, 还特批场地, 专用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校还应为学生搭建“双创”项目交流平台, 整合各类“双创”项目实践资源, 定期开展“双创”经验交流活动, 鼓励优秀大学生到校外参加各种“双创”设计实践活动, 给学生更多时间走向社会、企业、公司, 积累“双创”知识和经验, 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双创”文化氛围[2]。

(二) 要为设计专业教师的角色转化创造条件

学校要为设计教师“专业化”创造条件, 让他们尽快实现从专业教师向创业导师的角色转化, 不断增强设计专业教师自身的“双创”经历。首先, 要创新运用教学方法, 要注重讨论式和案例式相结合, 并激发学生的“双创”热情, 突出训练如何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效益和价值。教学内容要灵活多样, 要逐步由单向传授知识向增强“双创”能力和意识方向引导, 要不断提高他们对创业过程中困难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教学主体也要向学生转变, 并建立有效的互动评价机制。本校就经常选派优秀教师挂职锻炼或外出学习, 今后, 应该选派更多的教师到设计的创意产业一线去兼职, 既可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又可回校从事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项目。本校艺术系双师型教师很多, 但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学校创造便利条件让优秀教师既能传授专业知识, 还能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项目, 锻炼他们的创新实践意识和能力, 这样,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双创”素质。

(三) 用“双创”类课程优化设计专业课程结构

要坚持以培养“双创”型人才为重点, 进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评价考核。在课程设置上要大幅增加设计创意产业相关的课程, 特别是增加“双创”实践学分的比例。同时, 设计基础课程需要与专业课加强对接, 加大对学生设计专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3]。本校非常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竟赛及交流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又检验了学生对创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四) 团队化的设计教学课堂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双创”潜能

团队化的设计教学课堂就是将教师的教学课堂打造成与企业融合的业务团队, 从企业团队构建、精神的视角去管理设计教学课堂。这个课堂要求团队协作、学以致用, 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依据共同的目标组成开放的有实践经验的项目团队, 通过具体项目研究和实践, 并将平时设计基础教学环节有效融合到“双创”项目中, 让学生提前融入设计创业实践。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 (1) 学会认知 (2) 学会做事 (3) 学会合作 (4) 学会生存[4]。“学会合作”就是指要构建“实用的教学课堂情景”,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这能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不再受限于单调的学习方式, 而能多层次、多途径地获得相关设计知识和技能, 对激活设计专业学生的“双创”正能量尤为重要。

六、结语

“双创”背景下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将教学培养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创新实战经验和能力上, 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本校也在按照“双创”要求, 结合设计专业学科的培养任务、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等进行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 正在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设计专业自身教学规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 学生“双创”训练也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策略。

摘要:现如今, 由于国家对创业和创新 (以下简称“双创”) 越来越予以高度重视。高校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工作也要从注重传授设计基础知识逐渐向加强“双创”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学校不仅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双创”意识和经验积累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大学生“双创”训练提供必要支持, 还要为设计专业教师的角色转化创造条件, 用“双创”类课程优化设计专业课程结构, 并有效激活学生的“双创”潜能, 这也必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双创”事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双创,设计基础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吕红军.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报, 2014, (04) :2-3.

[2]马章良.美国、日本、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04) :1.

[3]梁小婉.基于“双创”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05) :1.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 思想成熟较快, 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深知就业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 但只是单纯抱怨自己所在学校、所学专业不理想, 而不是通过自身努力, 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竞争力, 为日后就业作积极准备。此外, 很多大学生在处理个人感情问题上容易走极端, 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甚至不惜以付出生命为代价, 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 具有个性且参与意识较强, 但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化

当代大学生个性很强, 强调自我、自由, 思想上不愿受任何约束和控制, 愿展示自己但极易忽视他人感受, 对同学缺乏关心, 集体荣誉感淡漠。同时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在增加, 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在淡化, 缺乏团队精神。

(三) 更多地追求效率和实惠, 但缺乏奉献精神

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多基础知识扎实, 多才多艺, 办事更讲究方法和效率, 但有部分学生缺乏奉献精神, 不愿承担社会工作, 不愿意为集体服务, 他们认为承担社会工作得不到什么任何实惠, 甚至会影响到学习, 从而忽视了对自身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 充分发挥党、团、社团的作用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党总支坚持严格把关、严格考察、严格管理, 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发挥榜样和模范的带头作用。在大学生义务献血活动中, 学生党员冲在最前列;在植树节、班级劳动周、义务劳动日、青年志愿者到敬老院活动中无不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管理中细化党小组, 按年级划分, 做到抓“早”抓“好”。 “早”是在新生入学前, 就全面掌握考生的政治面貌, 入学后安排助理辅导员进行相应的指导, 考察并锻炼其能力, 对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工作抢前抓早, 新生入校后, 第一时间进行党建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宣传, 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组织学生听党课, 跟党走。

在系团委的领导下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完善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国际经济贸易系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原则是“大一当干事、大二做负责人、大三当部长、大四荣退”, 建立了完善的学生干部梯队培养模式, 重视吸收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处理问题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同学加入学生干部队伍。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抓好培养、抓好调整、抓好定期考核”为方针, 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原则, 及时更新干部队伍, 调动工作积极性。坚持每周日晚6点例会, 定期对全体学生干部集中培训辅导, 每期一个专题, 开展学生干部经验交流会、请心理发展中心的教师对学生干部进行团队拓展训练, 使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第三, 加强社团建设, 发挥非正式群体的育人作用。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凭借个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 它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等特点。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校国际经济贸易系共有十一个社团, 如海澜剧团拥有10年的发展历程, 已从单一的戏剧社团逐步发展成为以戏剧演出为主体、多种文艺形式并存的综合性社团, 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示范性社团, 被授予“海澜之光”育人奖。青年志愿者协会由国际经济贸易系全体学生干部组成, 长期开展“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节能环保” 宣传活动等。法律爱好者协会长期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心理协会分会开展了团体心理训练工作坊、“感人故事会”、心理电影展播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强化“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成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学生层次的差异、年级的差异以及学生工作本身的特点, 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 做到与时俱进。辅导员要关心学生中的困难群体, 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体制, 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克服交友困惑和生存焦虑等心理障碍, 完善心理咨询辅导;发挥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作用;突出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关心学生生活, 搞好寝室管理, 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到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三) 加强专业培训, 把握就业最新动态

为了使即将毕业的学生有充分的就业准备, 国贸系大力加强就业教育和专业培训, 多次聘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 结合校园文化活动为同学们做了大量的就业准备工作。同时, 通过多种渠道, 收集用人信息, 并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社会联系,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机遇。此外, 通过开辟就业信息橱窗及时将用人单位最新需求情况反馈到毕业生, 帮助他们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 积极把握机遇, 慎重作出抉择。在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 拓宽合作领域, 认真征求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 并邀请用人单位代表与在校非毕业班学生见面, 举办讲座、报告, 根据就业双选过程中出现的动态情况, 及时反馈给其他年级学生, 使其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

(四)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65.1%的大学生认为, 在高等院校中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中, 大学生们对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社会、课堂和受教育者紧密连接在一起,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 开阔眼界,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增长才干。因此, 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向长期化、阵地化、项目化、日常化和层次化的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五) 利用网络手段改变学生管理方式

网络化是现代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 网络传播带来的新环境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影响深远。学校应加强网络监督, 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提高观察力和网络信息鉴别力, 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 引导和提倡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并进行正确疏导以取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通过E-mail、QQ、校内网、微博等途径以交互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理解、认识和尊重学生思想观点和想法, 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代沟和隔膜, 通过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从而树立大学生健康的网络观念, 认清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可以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进而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品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高雅文化熏陶学生情操, 提高思想文化素养和修养, 增强抵御消极、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通过组建文化团体和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活跃健康的学生思维。

(七) 加强“两课”建设, 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两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两课”教学是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以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 但过去以灌输理论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削弱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要加强两课建设, 不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其内容, 更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会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从而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管理工作都是由细节组成的, 学生事无小事, 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日渐明显, 迫切要求高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总结新的教育实践经验, 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不断扩展新视野, 在实际工作中要多寻求新方法、新途径, 取得新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建国, 苗莉.基于Probit模型的辽宁省大学生就业难易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1) .

[2]向红华.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0) .

[3]刘爱玲, 陈靖, 路明远.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点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3) .

[4]赵文生.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10 (10) .

[5]邹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J].华章, 2011 (9)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传统专业, 自创办以来为辽宁省 (大连市) 地方经济和社会展培养了许多IT人才。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 立足于民办高校的该专业在与公办高校同类专业的竞争中逐渐显露出势弱的状态。从专业建设中的实践来看, 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专业定位不适切、校企人才标准“口径”不一、优势没有体现等。因此有必要对该专业进行综合改革, 以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

(1) 体现国务院2014年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2) 符合辽宁省专业建设的标准, 按照辽宁省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标准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科研等。

(3) 形成特色明显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校企人才标准“口径”的统一;体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辽宁区域IT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 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的理念。

(4) 体现“民办”校本特色。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更具实践性。

三、改革试点内容

(一) 教学团队建设

树立“卓越”理念, 力争形成校本特色的、适合民办学生心智特点的专业教育思想。制定适合本专业技术发展、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师发展的路线图;健全青年教师培训的机制, 特别是深入生产一线实践的优惠政策;明确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清楚其所授课程的价值。

特别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企业专家库, 以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虽然高校中不乏博士、教授等高级人才, 但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 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则会更胜一筹。因此, 有必要引进“在线 (生产一线) ”的“双师”充实教师队伍, 特别是实践教学队伍。

(二)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 课程建设。

以“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课程建设, 以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构建课程集群, 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符合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所急需。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倾听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意见, 并邀请企业全面参与, 把企业前沿技术和真实案例引入其中, 并借鉴国外课程建设的优秀成果。

2. 教学资源建设。

加强教学资源的协同开发, 促进开放共享, 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

(1) 教学案例, 即“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2) 真实项目, 从企业引入生产一线, 包含主流技术和先进设计与开发理念的真实项目, 供学生模拟。

(3) 网络课程, 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 建设全面网络化的课程, 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三) 教学方法改革

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类课程为例,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 实现实验内容工程化、实验过程项目化、教学层次化、育人机制联合化、评价过程化。

1. 基于PBL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基于Problem,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基于Project, 以项目驱动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2. 项目驱动的, 基于“角色课堂”的教学方法。

加强实验项目工程化, 实践内容过程化建设。以团队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3. 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的生产、经营的案例, 创设职业岗位角色扮演的情境。一方面, 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 促进专业知识、技能向实践领域的迁移。

此外, 通过研究性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 力求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四) 实践教学改革

1.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中心”, 提高专业核心技能。

加强实验室建设,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中心”。更新完善现有实验室的设施设备, 新建项目开发实训室等。增加综合性、设计性、自主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核心专业技能。

2. 充分体现校外实习基地的价值。

深入挖掘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有梯度、系统地组织学生实习, 争取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同时, 不断提高校外实习基地层次, 并新建更高层次的实习就业基地, 使学生真正得到实践和锻炼。

3. 创业创新引导专业实践。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引导专业实践,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

(五) 教学管理改革

1. 制定面向过程的课业评价制度。

建立与课业目标一致的课业评价制度, 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通过学习过程的记录, 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分析, 促进学生学习过程和目标的自我调整, 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2. 教师教学品质管理。

抓好师德建设, 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比制度。制定的考评内容标准要全面反映教师师德和教学业务的素质内涵要求, 考评实施过程要有利于教师主体的发挥和教学智慧的增长。

3. 建立论证与检查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践项目等要做好充分的论证工作, 做到有理有据;日常工作做好检查工作, 期末试题库、命题质量检查表、试卷分析报告、毕业论文的开题、阶段检查、答辩、成绩评定各环节等都要认真检查, 做到有法可依, 以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六)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力求在教学组织、课程管理、评价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 特别是在技术技能培养方面探索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课内—第三方—校外”的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 , 创建“课堂学、平台练、企业干”技术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路线图”。

其中的“第三方”, 即校企间的过渡方, 可以是专业培训企业, 可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实践资源, 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该阶段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缓冲区;是以就业为导向, 务实开展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阶段。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为学生创设岗位角色扮演的平台, 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是充分利用校内实践资源虚拟第三方开展实训活动, 让学生进行职业角色扮演, 培养角色技能和职业素养。二是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开展实训活动, 即在确保学生利益的前提下, 与培训机构开展务实的合作。

该模式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习目标与岗位任务目标、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更好地体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口径适当、基础扎实、强化能力、注重实践”的原则, 目的是解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结语

专业综合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本专业的改革力求立足于辽宁省 (大连市) 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主动转变教育思路, 更新教育观念, 在进一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 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的整合为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以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云鹏, 朱红, 李慧芳.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现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 .

[2]唐志豪, 王衍, 齐峰, 姚建荣.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4)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9

1 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经过前期的调查和了解,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从学生认知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3个方面设计小学期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以基本训练为基础、综合设计为提高、实践应用为目的的“1条主线,3个层次,6个模块”的贯穿整个大学的渐进式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

1.1 认知技能训练

针对大一学生以培养兴趣、了解行业为主开展专业认知实践,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主要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就业前景,树立专业自信。

(1)通过商业考察增强对营销行业的认知和了解。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大连现在正处于购物中心以及综合体商业配套项目的快速发展期,随着高铁的开通,东港的崛起,带动了周围的经济,一个又一个新的大连商圈渐渐形成,注入了新的活力,促成了现在9大商圈的繁荣景象。我们通过考察香炉礁商圈的大型仓储式超市以及青泥洼桥商圈的大型商场初步了解零售行业及配套产业,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为后面的理论学习积累一定的感性认知,进而打好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例如通过参观麦德龙和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了解仓储式超市在会籍制度、选址、卖场环境、商品和服务等方面与普通超市的区别。通过参观考察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青泥洼桥商圈,让学生综合比较麦凯乐商场、新玛特购物休闲广场、大连商场等不同类型的购物中心,了解不同类型的商场各自的目标人群定位及经营特色。参观过程中学生对行业有了初步的印象和了解,了解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学生在参观这些商业企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往届的师兄师姐,也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考察结束后,各团队进行认真总结,通过上台展示互相交流实践成果。

(2)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营销实战大赛提高学生的销售认知能力。我们小学期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娃哈哈杯”营销实践大赛,大赛包含策划方案(促销策划、POP等宣传设计、拍摄微电影等)及销售实战两个环节。参赛团队前期通过组队完成策划方案的撰写,学生按照团队制订的策划方案,进行营销实战比拼。大赛以营销知识为基础,以实际销售为手段,让学生把营销理论知识完全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销售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也可以与娃哈哈集团大连分公司市场部达成协议利用暑期进行实习,丰富社会实践经历。

1.2 专业技能训练

大二学生小学期实践之前,已经完成了零售营销、连锁营销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专项考察、技能提升为重点开展大二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1)通过实地考察国美家电和奥林匹克电子城让学生们对促销活动的流程有深刻了解。零售市场专项考察是为了了解企业促销活动的标准工作流程,以国美家电和电子城两个大型的卖场促销活动和校园促销活动为例,让学生现场亲身体验企业促销活动的策划与执行,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评价两个卖场的促销活动,为后续参与策划校内超市的促销活动奠定基础。

(2)通过与校内超市合作让学生全方位熟悉连锁超市运作机制。我们安排大二学生到校园超市上岗实习,学生和超市正式员工一样排班上岗,统一听从店长调度,校园超市为学生提供采购、仓管、销售、促销、理货、录入、保管七个职位,超市为小学期实习的学生实行轮岗制度,从而全方位地熟悉连锁超市管理流程,后期学生在校内超市开展商品促销活动,同学们对现场进行合理的布置,有的在展台前扮装成卡通人送发宣传彩页,有的策划有奖竞猜活动,有的利用微信摇一摇免费送礼。

1.3 综合技能训练

针对大三学生主要是依托实践小学期课程,充分利用省级、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发挥企业的专业优势、实践优势和服务优势,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注重校企产教融合,同时还邀请优秀毕业生、创业典型来校举办优质校友座谈会,邀请知名企业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1)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使学生能尽早适应岗位和职业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与北京资海科技有限公司、金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为大三学生进行校内培训和实战演练,给学生们进行企业产品知识介绍,使学生们全面了解到企业产品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们进行电话销售的话术训练,充分锻炼学生们在面对虚拟客户时的应变能力。后期公司给学生提供客户资料,学生根据资料进行自主电话营销,充分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专业知识的实战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到周边企业进行产品介绍,并且获取企业的联系方式,为公司储存客户资源,便于开发潜在客户。通过企业培训,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导师入校全程参与指导与培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同时也使得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市场营销专业设置、专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通过举办校内跳蚤市场给学生提供体验商业经营的实践平台。针对大三学生的校园跳蚤市场已经举办三届,跳蚤市场共分12个展位,从组织管理、展位布置、商品销售、宣传策划到后勤管理都是在营销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展销“商品”既有各类教辅书、工具书等书籍杂志,也有衣帽鞋类、镜子、闹钟等生活杂物,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与沟通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商业经营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强化职业能力的机会。

2 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保障

实践证明,两学期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够灵活、课程结构单一、教学与科研矛盾突出、学期节奏慢、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够等,而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求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建设,市场营销专业从改革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考核方式、检查与评价方法等出发建设小学期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2.1 加强教师实践培训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和素质

大力推进教师实践培训活动,教师们深入企业销售一线,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求和发展方向,使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均得到补充和完善,使教师在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此外,组织教师参加市场调研项目和营销咨询服务,以保证本专业教学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了解企业的营销实践动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这些措施使专业教师不再封闭于学校内、课堂内单纯教书,而是深入社会实践,真正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核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市场营销专业大力完善和修订每个学期培养内容,实现长学期理论和短学期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就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和学习。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制定适合的传授式、启发式、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创新考试形式和方法,鼓励教师采用个性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采用有利于评价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考试方式。例如将小学期的考核分模块进行考核,对实习报告、企业实践等都分别设置相应的考核方式,加强过程控制。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是实践教学的主线,以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提升”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

2.3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支持保障小学期的实施效果

小学期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阶段,既有理论要求,又有实践要求,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调抓住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入实际、接触社会、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学习的过程。学校的后勤和行政部门做好相应的支持和配套工作,做好小学期教学及各项活动的准备、组织与实施,例如教务处主页开辟“小学期专栏”,集中公布职能部门和学院关于小学期的各种信息,如教学安排、课程表、考试日程表、国内外交流、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等,以便师生合理选择参与小学期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质量办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与监督,制定规范的实训教学规章制度并加强这些制度和规章的实施,从而为小学期教职工的津贴、学生外出实训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院系作为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执行者,更多是具体的管理,包括制定小学期课程内容、联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定成绩评定标准、督查实践过程效果、做好小学期总结等工作。在多方面共同的配合下,才能够实现小学期制的预期目标。

2.4 完善小学期的检查和综合评价促进小学期的科学发展

为全面了解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客观地查找出小学期实践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更好地促进小学期的实践教学建设,充分发挥小学期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各二级教学单位小学期实践课程设计对小学期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加强全校师生对小学期实践教学的重视,进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对小学期的教学状况会进行综合评价。小学期的评价主要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组成实践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做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明确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依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处理。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问题,确认原因,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促进各学院、专业、教师明确改进方向,推动实践教学创新改革。

评价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单位自评阶段: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对本部门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由各单位负责人组织实施,自评结果与支撑材料提交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学校评价阶段:根据评价内容、指标以及各教学单位提交的自评材料,对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由教务处、高教研究室、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合作实施,评价结果提交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评价报告完成阶段: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综合各教学单位自评情况和学校评价情况,完成小学期综合评价报告。随着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普遍推开,其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教师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因此科学的检查评价将更有利于小学期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平台和层次。

3 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已经得到了全面应用和深入推广,每年通过小学期实践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一学生提升了专业兴趣,了解行业,树立专业信心,为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大二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实践技能。大三学生对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贮备了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小学期制”的实施受到了营销专业学生的欢迎,其所开设的各类课程、各种教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实践环节,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师利用小学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用人需求,把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的时候,传授的内容会更贴合实践。随着小学期实践教学进行到第三年,学生逐渐理解了小学期的意义,学生的小学期总结中大多数认为小学期的实践教学安排对于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很有好处。

3.1 小学期有利于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小学期所开设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活动,绝不仅仅是在正常学期增加教学周所能起到的有限作用。小学期的独立教学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教育基地等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缓解教学资源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时间,有利于保证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2 小学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增设小学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集中实践环节,还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职业技能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参与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小学期的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收获了很多其他课堂所无法代替的能力,如文献查阅、分析问题、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演讲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以提升,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校企合作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起到了引导作用。

3.3 小学期的竞赛成果有效进行了转化

依托实践小学期课程,举办了包括市场营销大赛、创业大赛等系列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参赛学生人数每学期达200人左右,竞赛成果通过申报大创项目、参加各级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进行成果转化,部分创业项目进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创展孵化园等基地进行孵化。

4 结论与思考

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试点以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实践教学又迈出了新的实质性一步,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骄人成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走到了行业一线,获取了行业认知和社会经验,使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开阔了专业视野,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及明确定位。但是小学期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现实问题,如小学期实践教学时间多为一个月左右,而校外实践基地希望有三个月时间,这样不会产生业务刚上手就要走人的情况。另外,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相对集中,实践基地接收能力有限,同一专业学生人数过多也影响实践小学期教学的质量。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必将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市场营销专业将不断探索小学期制改革发展的新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摘要: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从2014年6月底开始实施“实践小学期”改革,在原有教学安排基础上增设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小学期,市场营销专业本着“科学规划、突出实践、合理安排、注重特色”的原则和理念,精心设计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学年为岗位认知实践,第二学年为专业技能实践,第三学年为综合能力实践,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实践、项目实践、案例实践,同时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提供实践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三个周期的实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业务素养得到了普遍提高,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得到了较好的融合,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实现了较好的对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设置,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郝俊生,方莉,赵永祥.以“三学期制”的实施为契机,构建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

[2]吴丽娟,李柳.以小学期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

[3]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篇10

俱乐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我国体育俱乐部作为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学术界的认可, 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往往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课程内容要求, 为对某一专项运动有一定爱好和兴趣的学生开设相应课程。而且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统一安排课时计划, 以传统的教学为主,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注重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的计划性与统一性相结合。而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传统教育中的以牺牲学生个性、兴趣、情感、爱好、才能为主的模式进行了更改, 采用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教学形式,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体育教学的单调与乏味, 可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 充分发挥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整体互动功能。此外,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设立的教学内容和体育运动项目多以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主, 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多元化的选择需求。因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 所以可以在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空间的基础上, 为学生自己意向性所指的空间也提供了实现基础。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 计划在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体育课程俱乐部制的改革。现对具体可行性方案探讨如下。

一、俱乐部管理模式

由学院体育工作部为中心向体育俱乐部为中心转变, 各单项运动俱乐部在俱乐部管理中心的统一领导下, 独立地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比赛、举办讲座和开展宣传等活动 (见图1) 。

二、俱乐部组织架构

(一) 俱乐部管理中心

由体育工作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院学生会相关部门人员所组成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 统一管理、指导各俱乐部开展教学、辅导、训练、竞赛等活动。设中心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委员若干。

(二) 俱乐部

根据我院目前所开设的体育课程可成立十个体育俱乐部, 分别为:篮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健美俱乐部、武术俱乐部、太极拳俱乐部、瑜伽俱乐部。目前, 学院体育馆即将投入使用, 根据场馆设计, 还可以计划增加开设散打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台球俱乐部等。学院也可根据学生要求, 在体育场地、器材、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新的体育课程、成立新的体育俱乐部。各俱乐部分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 分管宣传部、竞赛部、外联部、后勤部、培训部的委员各一人。

(三) 俱乐部会员

俱乐部可实行三级会员制, 即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凡选择某项目俱乐部课程、对该项目感兴趣、运动基础较差的同学为初级会员;凡选择某项目俱乐部课程、对该项目感兴趣、运动基础较好的同学为中级会员;凡选择某项目俱乐部课程、对该项目感兴趣、运动能力突出、在教练指导下能够担任俱乐部课外辅导任务的同学为高级会员。另外, 俱乐部管理中心指定或通过选举任命的学生管理干部均为高级会员;高级会员可凭会员证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各种竞赛、表演、辅导等活动。

(四) 俱乐部教练

由学院体育工作部教师、院内兼职教师、高水平运动员担任教练。

三、俱乐部教学特点

(一) 课程设置

1.一年级学生必须以某等级会员身份加入俱乐部, 每周至少参加该俱乐部组织的活动三次以上 (含教学、训练、辅导课) , 成绩考核可以实行学期评价制。

2.二年级中级、初级会员俱乐部课程教学实行随机组班制, 即学生每周可根据所选俱乐部教练的上课时间安排表, 自由选择上课时间。

3. 高级会员可选择继续参加俱乐部的训练、竞赛等活动课, 实行学年评价制。

4. 不参加某特定俱乐部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次数的课外体育锻炼。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综合测评体育素质的主要依据。

(二) 教学内容

1. 围绕课程教学计划的学习。由教师根据学院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所组织的学习, 面向俱乐部初级会员。

2. 菜单式学习。由教师根据俱乐部会员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专题讲座、竞赛等形式的个性化学习。主要面向中高级会员。

(三) 教学评价

1. 会员考核标准。

原则上由学院体育教研室会同各俱乐部主任、委员、学生代表共同制定。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成长性和健康素质进行考核。实行学分制, 通过奖励学分的办法鼓励更多更优秀的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加入院体育代表队为学院争光。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的高水平运动员学生, 也可以此激励他们刻苦训练, 取得优异成绩。具体标准待定。

2. 教师、教练员考核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同行专家听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 基本形式

1. 俱乐部招收新会员, 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进行, 每学年第一学期第3-4周。

2.教学课, 分为“小班课”和“大班课”两种, 对象为普通会员;小班课:人数为40人左右, 由教师担任教练;大班课:人数80-300人, 根据各项目教学特点确定, 如晨练健美操、有氧健身跑、晨练武术, 由教师、高级会员担任教练。

3. 训练课, 对象为中级会员, 由教师担任教练。

4. 活动课, 教学对象主要以中高级会员为主, 有主题的俱乐部竞赛、讲座、观摩、交流活动等。

5. 辅导课, 对象为普通会员, 由中高级会员担任教练。

6. 承办院内单项体育赛事、俱乐部赛事。

7. 体育文化传播。

8. 会员大会。

四、总结与建议

体育俱乐部内容的拓展, 满足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心理需求,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热情, 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延伸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提高教练员的文化修养, 打造俱乐部文化品位。教练员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断提高思想素质, 学习新知识, 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专业技术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新时代体育伙伴, 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开展适当的体育项目, 给广大学生更多更好的活动空间。

完善俱乐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加强俱乐部活动的宣传, 争取学生的广泛参与, 争取社会对俱乐部的赞助和支持, 适当地收取部分会员费, 提高体育健康服务水平。学院可以利用场馆设施, 除正常教学活动外, 由体育俱乐部管理, 对非俱乐部成员活动收取一部分费用, 这样俱乐部可以有效地使用场地, 同时又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而对学院内不能或不能完全提供的体育馆设施, 可以把目光投向校外。比如, 可以与旅顺开发区其他高校合作;一方面可以弥补场地不足,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 可以与社会上相应的体育俱乐部合作与社会上有条件的单位的工会合作, 既可以缓解场地不足, 又可以促进学生了解社会, 增加将来的就业机会。

摘要: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 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 进行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通过对学院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进行调查分析, 表明调整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改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能够更加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塑造学生健康体魄。通过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探析, 提出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体育课程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姚毓武, 张大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

[2]李惠玲, 张春美.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新模式:体育俱乐部初探[J].体育学刊, 2012, (2) .

上一篇:主体企业下一篇:传媒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