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科研企业(共9篇)
转制科研企业 篇1
伴随科技体制和科研机构改革的开展, 我国的科研院所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由事业制管理向企业化经营转型, 造就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产物———转制科研企业。企业由于长期受“等、靠、要”思想的约束, 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 人才机制缺乏竞争力,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科研人员的满意度问题锐显。很多科研企业的人才机制和收入水平既留不住人才, 也吸引不了人才。大量掌握专业知识, 拥有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不断流失到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科研机构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提高科研人员的满意度水平, 保留和吸引科研人员, 并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价值, 成为转制科研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种经济背景下, 对于转制科研企业科研人员的满意度问题的研究也就尤为重要和及时了。
一、转制科研企业科研人员满意度问题分析
本研究以天津市部分转制科研企业中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研所得出的各项数据, 分析总结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科研人员满意度问题。
1. 科研人员满意度水平整体偏低
随着企业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转制企业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影响, 向市场经济转轨。但企业化转制对于科研院所来说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尝试的过程, 在这场变革过程中总会出现许多不适应的反应。在科研人员群体中这种不适应通常表现为对于企业的不满意。调查数据显示, 对于整个转制过程14人满意, 占总调查人数的8.38%;77人比较满意, 占总调查人数的46.11%;57人不确定, 占总调查人数的34.13%;16人比较不满意, 占总调查人数的9.58%;3人不满意, 占总调查人数的1.80%。综合计算, 54.49%的科研人员对于转制过程表示满意, 满意水平相对较低。但从科研人员对于转制的满意度水平来看, 仅有超过半数的人员对此过程表示满意, 反映出转制企业内部管理存在较大问题, 特别是在对于科研人员满意度的管理中还有很多疏漏和不正确的地方。转制科研企业必须不断总结以往经验, 发现并改进转制过程中的错误和弊端, 才能在实现企业化运营的同时获得员工的满意和支持。
2. 科研人员企业忠诚度低, 离职意愿明显
科研人员拥有稀缺的知识资源, 他们由追求终身就业饭碗转向追求终生就业能力, 成为企业转型过程中最容易流失的人群。本次调查发现科研人员对于自身专业比较对于所在的组织更忠诚。此次调查对于科研人员的离职意向进行测量, 其中从未想过离职的科研人员85人, 偶尔想过离职的科研人员45人, 不确定人员35人, 经常想离职的科研人员2人。合计计算具有离职倾向的科研人员47人, 占到所调查人员的28.14%。同时对于科研人员专业忠诚度进行调查, 其中从未想过改换专业的人员116人, 不确定人员29人, 偶尔想过的人员22人, 经常想转换专业人员0人。合计计算, 具有转换专业倾向的科研人员22人, 占到所调查人员的13.77%。这一比例要远远低于具有离职倾向的科研人员比例。详细对比情况见表1。
3. 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培训需求
伴随科研技术的进步, 知识不断更新, 为保持科研人员知识的先进性, 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科研人员培训需求的调研分析, 发现有63人选择业务技术培训, 占所调查人员的37.72%, 需求排名第一位;60人选择技能培训, 占所调查人员的35.93%;31人选择学历教育, 占所调查人员的18.56%;13人选择轮岗培训, 占所调查人员的7.79%。这一统计数据说明转制企业的科研人员对业务技术培训的需求较高, 这一点符合科研人员的自身特点。管理培训次之, 说明科研人员在从事研发工作的同时, 希望能够多方面的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以便有机会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于专业技术门槛的局限, 科研人员对于轮岗的培训需求最低, 这一培训方法对于科研人员的适用性较差。但转制科研企业在科研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技术进步的积极性。
二、转制科研企业科研人员满意度问题原因分析
科研人员作为转制科研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 其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创造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转制科研企业的特点, 力求探寻科研人员满意度问题的深层原因。
1. 科研体制一所两制, 激励难以相容
科研院所转制以后, 普遍有两类业务, 一类是沿袭下来的传统业务, 一类是改制后开发的新业务。传统业务仍然来自垄断性的传统市场, 传统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比较缓慢, 在缺乏市场变化压力的情况下, 许多转制科研企业在传统业务的管理上, 变化不大, 大多继续采用事业性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新开发的业务面对的是竞争性的新市场, 市场化程度较高, 因此, 迫使转制科研企业必须在新业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作出更具竞争性的企业化安排。因此, 相对于传统业务, 新开始的业务在体制和机制上更灵活、更有激励性。新旧两类业务并存于同一个企业中, 必然带来管理上的冲突。比如, 从事传统业务的科研人员抱怨机会不平等, 收入比企业内同等人员低, 消极怠工, 甚至出现人才流失。对于新业务和老业务, 如何采用同一套可以兼容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是目前转制科研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管理问题。
2. 科研课题分散, 科研经费缺乏
我国的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 本应由企业担负的科技投入不得不依赖政府, 加上机构重复设置导致课题重复, 使政府本已十分有限的科技投入严重分散。因此, 我国大部分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不足, 我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大约只相当于美国的2.1-2.2%。美国一家高技术公司1998年网络软件的开发费用达43亿美元, 相当于350亿元人民币, 仅比我国当年研究开发总投入的405亿元人民币稍低。转制后, 部分科研机构由国家全额拨款转为部分拨款和自收自支, 短期内尚未实现与市场接轨, 科研经费更加紧张。本论文调研的一家转制科研企业, 有一位高级科研人员同时做7个课题, 原因就是课题经费太少, 难以维持生存。在这种情况下, 转制科研企业必须逐步培养面向市场的能力, 能够从市场上获得经费自我发展, 并将经费投入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研项目中去。
3. 传统分配制度制约
转制前, 转制科研企业工资管理问题总是从国家角度看待的, 一个没有自主权的企业是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关心工资制度问题的, 企业只需要忠实遵守和执行国家下达的工资计划和标准即可。众所周知, 科研院所的工资是全国统一的以职称为评价标准的等级工资, 等级间工资梯度不大。从全国的大范围来看, 这样的工资结构也许是合理的, 但从一个单位内部来说, 它不利于形成对科研人员的激励。转制后, 科研院所企业化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 成为经济活动中经营决策的主体。工资制度成为转制企业留住核心员工, 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好这一工具, 成为摆在转制科研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转制科研企业长期以来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管理办法, 缺乏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目标弹性管理工资的经验, 解决工资问题的技巧也相对不足。
4. 职业上升渠道不畅
转制前我国科研机构的人事制度和晋级制度, 使人员固化, 缺乏有效的更新和吸引人才的能力, 同时还导致科研机构人员过多、效率不高。研发工作是高度创新的活动, 只有在人员的不断流动重组、多学科的不断交叉碰撞中, 才能不断涌现出新观念、新思想。以往, 科研院所大多延续按资排辈的制度, 熬到固定的年头, 才能获得晋升、培训的机会。年龄大、工龄长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得到的重视程度较大, 机会也较多, 因此对于各项满意度指标的满意程度也比较年轻科研人员高。而年龄小、新进入的科研人员, 由于资历浅, 相比较而言得到提升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因此这一群体的科研人员的个体成长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三、转制企业科研人员满意度问题对策分析
1. 优化科技创新文化
科研院所的企业文化是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不断沉淀形成的,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 这一企业文化早已不再适应转制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求。转制过程中, 原有的文化氛围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企业内部冲突凸显, 转制科研企业亟须构建一种崭新的企业文化。转制企业要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改变陈旧经营观念的束缚, 走出管理的误区, 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致力于营造鼓励创新、鼓励科研的氛围, 并配套相关的政策支持, 将创新文化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为过程中。在鼓励创新的同时, 还应营造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 鼓励科研人员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深入调查研究, 进行科学细致的科研工作。创新环境是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土壤, 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赋予更独立、更自由的创新环境, 是营造创新文化的关键。
2. 构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 他们更看重企业是否能够为其提供实现其自我人生价值的平台。转制科研企业必须因势利导, 为各层次的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自我实现的阶梯和路径。转制科研企业要实施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 必须构建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位需求状况;二是人员供给状况;三是在需求和供给之间建立联系。一个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能够比较全面地呈现职位需求信息和组织内人员的供给状况信息, 为平衡需求和供给打下基础。转制科研企业在转制过程中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革, 企业内部出现了大量的职位空缺, 企业应抓住这个契机建立职业生涯信息体系为今后的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管理打下基础。
3. 多样化科研人员激励方式
科研人员是企业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也是企业转制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 这就决定了转制科研企业的分配政策必须适度的向科研人员倾斜, 体现知识和技术的无形资产价值。对于科研人员的激励应体现出短期与长期相结合,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行的特点。受资金特别是现金流的限制, 转制企业一般无法给科研人员以较高的现金工资或奖励。实施股权激励不失为一种最优选择, 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激励成本, 还能使科研人员的努力与企业价值的成长联系起来, 有利于形成企业认同的理念和企业持续成长的能力。科研人员激励要与个人绩效紧密结合, 避免按资排辈现象的发生, 对于做出的重大科技创新、重大发明创造、专利、知识产权、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应重点奖励, 并与企业未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挂钩。
4. 强化科研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转制后, 科研企业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 新技术、新产品、新发明不断涌现, 外部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 转制企业的技术优势受到冲击, 科研人员的研发压力增加。对科研人员适当的培训能够帮助其提高科研能力, 有效开发其潜能, 适应企业当前和未来竞争环境的需要, 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吻合的。转制科研企业对科研人员的培训是一个循环的培训系统。企业应在组织分析、人员分析、科研任务分析的基础上, 制定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具体培训的内容;结合具体的培训内容, 根据企业的资金情况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 选取合适的培训时间、培训次数和周期, 并联系相应的师资力量。
5. 转换企业科研管理模式
强大的科研能力是转制企业的技术优势, 转制后的科研企业必须对企业的科研机制进行改革, 建立分级科研项目管理体制, 引入公开的竞争机制、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公正的监督机制, 提高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战斗力, 提升总体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转制企业应按照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的等级进行分类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 配备不同的科研人员, 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项目资金配备、项目评价和成果验收, 结合科研成果对相应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科研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研制、生产和经营单位, 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度, 抓好从经营决策、技术方向、技术设计、物资采购、成本核算、产品制造以及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的全过程管理。
摘要:伴随科研企业转制步伐的迈进, 科研人员满意度问题日益突出, 激励和保留科研人员成为的企业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 阐述了转制科研企业科研人员的满意度问题, 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以期为转制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转制科研企业,科研人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建红, 孙建萍, 刘国义:“推进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7) :65-67;
[2].王志红, 蔡久志:“大学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2) :81-83;
[3].何波:“论知识型员工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其设想”[J].《重庆大学学报》, 2003 (9) :128-130;
[4].张勉, 张德:“企业雇员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对一些新变量的量化研究”[J].《北京:管理评论》, 2007, 19 (4) :23-28;
[5].吴文华, 肖艳平, 刘建云:“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基于软件研发人员的实证研究”[J].《北京:管理评论》, 2007, 19 (11) :30-34;
[6].谭小宏, 秦启文, 潘孝富:“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J].《上海:心理科学》, 2007, 30 (2) :441-443。
国有企业转制的成功 篇2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转制
承德露露集团的前身是承德罐头食品厂,1950年建厂的国有老子号企业。20世纪80年代面对破产的危机,企业决定转产多年培育的专利产品——杏仁露。目前下属17个企业,总资产16亿元,无形资产23.18亿元,年生产能力40万吨,已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经营的现代企业集团。“露露”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饮料工业十强”称号,中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大型支柱性企业。“承德露露”是我国饮料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在全国果蔬饮料中市场占有率第一,达90%以上。露露坚持于发展民族饮料工业,开发和生产出了植物蛋白饮料、果蔬饮料、纯净水、矿泉水等多种系列产品,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饮料生产基地,杏仁露主打产品纯天然营养保健饮料,现已发展为名牌产品。
露露的成功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个是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走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另一个是露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分析露露的成功,一方面,对于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另一方面,露露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很有意义。
一、露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1.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承德地区区域特点决定其不宜发展污染严重的工业,而应该优先发展绿色环保型工业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露露确定自己的产品方向是以自然、纯朴、绿色环保为主。
在选择绿色环保产品时,企业审视了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一是企业所在地的资源优势。承德地区是我国野生杏仁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本地丰富廉价的原材料为杏仁露的生产提供了低成本。二是天然饮料产品符合人民生活层次不断提高的需要。杏仁露还是果蔬绿色饮料,同国内外市场的碳酸饮料相比,可以热饮,符合民族饮食传统,而且老幼皆可。三是承德罐头食品厂,是一名不见经传的国有中小企业,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在同类商品市场中无法与大企业竞争。企业决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特色产业,大胆推出企业精心培育多年的杏仁露。
2.以市场为导向,改造国有企业
首先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第一,结合本地资源优势,选择市场前景广阔的杏仁露饮料作为主导产品。第二,把开拓市场作为第一要旨,一切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杏仁露市场的开拓和建设上来。1990年杏仁露商标确定为“露露”牌,紧接着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杏仁露产品介绍会,露露被誉为“我国民族饮料的一棵明珠”,创业之初资金困难的情况下,负债30万打广告,1994年决定实施“名牌产品”,把企业的发展定位在民族品牌上。露露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并以每年30%的增长率飞速发展。第三,创建适合自身特色的市场模式。露露把目标锁定在华北、西北、东北三北地带,确定了占领北方,渗透江南的市场策略,以大中城市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形成多级辐射的市场格局。目前露露在全国近百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形成了规范和成熟的市场销售规模。
其次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技术改造。市场的扩大,导致了对产品需求量的扩大,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显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露露的技术改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始终贯彻以销定产,以产定设备,边引进边消化的思想,充分保证了设备引进的有效性。例如,露露从德国引进的某条生产线设备开工率高达95%以上,而全球各地企业,这一设备的开工率基本不到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二。第二,露露强调从具有先进设备制造经验的国家进口一流品质的关键设备,而次关键或一般设备采用国产技术,这样可以在确保设备先进性的前提下为企业尽可能地节省资金。第三,露露在设备选型和购买时,多采用单套买进、组合使用的办法。这种办法不仅有助于技术消化,锻炼了企业技术队伍,更避免了成套设备引进造成的生产线被设备制造商垄断,流水线被相关企业模仿等诸多弊端。
3.主导产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露露的主导产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为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做出了贡献。
第一,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露露集团原材料的85%来源于本地杏仁,仅1997年到1999年,露露集团从当地收购的杏仁量近16000万吨,仅此一项,每年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约220元,占人均农民总收入的9.8%。
第二,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对杏仁的收购、加工、脱苦等,形成了当地以杏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据统计,承德地区很多县都有山杏加工厂,还有6、7个杏仁脱苦厂。以1999年为例,露露集团对野生杏仁的需求量达到近6000吨,带动了当地29万名林农从事杏仁采摘工作,直接和间接解决了当地20%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第三,促进了承德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承德地区以山地为主,适宜林木生长。在露露开发杏仁露之前,杏仁同其他山区特产一样,每年不到成熟季节,农民们就忙着抢摘,当地的县办企业对它进行初级加工,然后出售,山区的林业建设得不到经济效益,林业发展缓慢。自从露露开发出杏仁露饮料以后,承德地区很多县都成立了山杏办公室,促进了农民对野生杏林的保护和维修,杏仁露产量的扩大,需要不断扩大杏林的种植面积,承德在“九五”期间重点发展40000亩野生杏仁生产基地,促进了农民营造经济林的热情,促进了承德林业的发展,改善了承德地区的地理生态环境。
二、露露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自然、人文环境的改变,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出现有经济增长而无社会发展的现象。一般来讲,企业追求微观经济效益,政府关注宏观社会效益,但二者从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露露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正确的处理了政府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统一。
1.企业经营与政府行为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即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者,又是企业生存的服务者。露露的企业经营与政府行为是如何统一的呢?
第一,政府充分尊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将经营权、决策权完全交还给企业,即使重大项目也是由露露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项目备案,由有关中介机构帮助把关。政府完全尊重企业的用人权,从未向企业硬派一个干部。
第二,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成功的实现了从企业管理者向企业服务者的转变。政府协调企业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为企业提供法律保护。
第三,政府的宏观产业政策促进企业效率提高。政府从税收、贷款、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政府还为企业提供各种减负政策。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改善了地区宏观社会效益。露露集团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这在前文已经论述。
第二,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露露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相当可观。2002年露露所交的税金占承德市全部税收的10%,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7%。露露提供社会援助每年都达上千万元,如武烈河橡胶坝项目,市区道路改造,这不仅改造了承德市水资源环境,减少了市区环境污染,同时还为承德市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承德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露露还为文化教育事业捐款,目前已为10多所希望小学捐款。
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统一
国际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积极响应,即在经济发展中注意资源生态环境问题。露露的成功恰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露露是以天然野生杏仁为主要原料,企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杏仁的需求,野生杏仁资源备受省和地区的重视,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农民对野生杏林的保护和维修,也促进了农民营造经济林的热情。杏林种植面积的扩大,促进了承德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而林地的增加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和灰尘,释放氧气,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因此露露的经营活动间接上有利于承德地区空气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而承德地区生态环境的提高也为首都经济圈的水资源供给质量起到了必要的保障。露露的生产经营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體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论转制科研院所企业形象建设 篇3
形象是人们感觉、认知客观事物后所形成的印象。企业形象就是企业在公众、顾客和员工心目中的总体印象, 它由形象硬件和形象软件两种因素构成。企业形象的硬件包括设备、技术、人才、资金、产品、商标以及广告等表现形态, 软件包括企业的宗旨、信誉、道德以及文化等表现形态, 其中软件因素是商业企业形象的内核。良好的企业形象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1.1良好的企业形象, 是企业信誉的保证
良好的形象会得到消费者的肯定和支持, 消费者对企业的肯定和支持, 促使企业形象趋于完善, 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态势。良好形象对其信誉是一种担保, 它使银行愿意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使企业股票升值, 使采购、销售畅通无阻, 甚至会使消费者对企业及其经营的商品品牌形成一种忠诚。
1.2良好的企业形象, 是企业经营的需要
它使消费者对企业经营的商品和服务产生偏爱和信任, 在厂家林立的市场竞争中, 更愿意选择本企业的商品和服务。由于企业良好形象已在消费者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其偶然出现缺点或失误, 也容易取得消费者的谅解, 良好的形象吸引消费者是不言而喻的。
1.3良好的企业形象, 可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形象最终在于体现出与其竞争者的差距, 无论是经营的商品、服务、购物环境, 还是人员素质、经营风格方面都较出众, 才能吸引消费者。树立良好形象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获取尽可能高的市场占有率,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4良好的企业形象, 可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
一流的办公条件、一应俱全的设备用具、明确的企业宗旨、良好的信誉、独特企业文化, 对激励员工, 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形象使员工感到自豪和心理满足, 提高认同程度和荣誉感, 使员工注意保持维护企业形象的声誉, 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为吸引和保留人才创造条件。
2科研院所的企业形象建设
结合企业形象建设的组织形式, 以及考虑到转制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 为加快企业形象建设, 转制科研院所须从企业经营理念、企业行为、企业形象识别和企业活动成果等企业形象载体入手, 展开企业形象建设工程, 尽快树立企业品牌, 扩大知名度, 提升企业形象。
2.1通过完善转制院所的企业理念来提升形象
首先, 转制院所必须确立正确的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也是企业行动的原动力, 只有树立明确的使命感, 才能满足企业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持续地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才能赢得公众更普遍更持久的支持、理解和信赖, 离开这些, 即使企业在正常运转, 也是没有生气的或将走向没落的边缘。
其次, 转制院所必须有明确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 并具有经营性、实用性的特征, 是企业内部的人际交往和企业对外的经营活动中所奉行的价值标准和指导原则。经营理念是企业人格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灵魂和神经中枢, 是企业进行总体设计、总体信息选择的综合方法, 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
最后, 转制院所还必须具有规范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是企业内部员工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系列行为的标准、规则, 包括服务公约、劳动纪律、工作守则、行为规范、操作规程、考勤制度。企业行为准则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具体要求。
2.2通过转制院所的企业行为来提升企业形象
一个企业的行为主要包括组织制度、管理培训、行为规范、公共关系、营销活动、公益事业等, 转制院所可通过这些行为展示企业的员工形象、管理形象、经营形象、市场形象以及社会形象等。
在企业管理形象方面, 转制院所可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咨询工作, 并结合转制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建立现代科学管理制度, 树立转制科研院所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形象, 进而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在员工形象方面, 转制院所可通过对员工进行各种职业培训, 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技术, 造就一支技术能力过硬的员工队伍;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提升员工队伍形象, 树立企业形象。
在经营形象方面, 主要从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经营以及资本运营, 加快产业化建设等工作, 提升转制科研院所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产值规模、经营收入、资产、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提高来体现转制科研院所的经营形象。
在市场形象方面, 主要从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和经营活动方式, 完善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等工作来提高转制科研院所的整体市场形象。
在社会形象方面, 转制院所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 实行公益研究与产业发展并重的发展方针, 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和主要技术骨干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提升企业科技水平, 同时配套媒体宣传, 适当进行社会公益活动, 以完善转制科研院所良好的社会形象。
2.3通过转制院所的形象识别系统来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将企业理念与价值观通过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传播形式, 有组织有计划地传达给社会, 树立企业统一性的识别形象。形象识别系统由基本设计要素与应用设计要素两部分构成, 是企业形象最直接也最直观的表现。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设计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品牌标志、企业品牌标准字、企业专用印刷书体、企业标准色、企业象征造形和图案、企业常用办公品及卡片的风格设计。形象识别设计是企业理念表达的重要载体, 是企业个性的重要表现。为了使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法加以传播, 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视觉识别的信息传递系统。
形象识别系统并非简单的视觉表现手段, 它是建立在视觉传播理论、视觉传达设计和视觉传播媒体控制管理的基础上的一项系统的科学的而又复杂的传播工程。将企业的信息概括、提炼、抽象并顺利转换成企业视觉符号, 是整个传播工程的关键。
2.4通过转制院所的企业活动成果来提升企业形象
转制科研院所是我国科学技术研发基地, 转制后大多都成为了各个行业的技术成果转化基地。转制院所应充分利用这样的优势, 通过组织专门的技术成果鉴定会、技术成果推广会以及参加国际国内的大型成果展览会等等, 展示企业的优秀成果, 以提升企业形象。
在企业内部组织上, 可通过完善组织结构, 完善组织功能、开展科研技术服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工作来提高转制科研院所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 从而提升转制科研院所的产品形象和服务形象, 以此来提升转制科研院所的整体企业形象。
3企业形象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全员动员, 全员参与, 共同建设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建设不是象很多人想象的设计一个企业标志, 喊几句口号的简单事情, 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其内容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各道程序和各个部门。企业形象建设也不是企业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情, 而是整个企业上下联动的大事情, 在形象建设过程中, 要求上至企业高层, 下至一般企业员工, 全员动员和全员参与, 从我做起, 共同参与企业形象建设。
3.2企业形象建设应与企业战略相辅相成
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是企业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的确定, 为员工指明了企业的方向和目标。企业如果没有长期的战略目标, 让人感到企业发展的不持续性、不稳定性, 有一种短期行为的感觉,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各项管理的制订、落实和实施, 更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此, 在企业的形象建设中, 也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 融入到企业战略中去, 把企业形象建设也当着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对待, 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共发展。
3.3企业形象是发展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在的外化, 应当配合企业战略, 反映企业的发展, 并要适度超前。当企业的身份、价值、战略、事业领域、关系对象、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的审美取向等发生变化, 企业形象滞后于企业的发展时, 企业形象必须与时俱进做出变化 。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如可口可乐、BP、联合利华、Intel等, 以及中国的海尔、联想等, 都曾以企业新形象的塑造为契机, 引领企业新的发展。
3.4企业形象建设是企业的长期投资过程
企业形象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它并不能像广告那样取得即时的效益, 但如果就此认为企业形象建设可有可无、得不偿失、费力不讨好, 不能不说是一种谬论。企业形象建设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 因此, 无论是刚成立的企业, 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 要谋求更大发展的企业, 都有必要进行形象的建设。通过塑造良好的形象, 并通过对新形象的持续传播, 所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 最终一定会置换出巨大的有形资产。
3.5企业形象的建立最重要的途径是传播
企业形象的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设计的完成绝不是形象建设的结束, 恰恰是一个新的开始, 因为企业形象是沟通, 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 良好形象的形成离不开传播。传播是企业与关系对象建立关系的临门一脚, 是价值传递的重要一环。传播也并不意味着海量的广告, 事实上每一个载体每一次接触, 哪怕递一张名片都是传播的重要机会, 企业完全可以而且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去传达信息。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这样在对内的对外的、强大的细小的传播过程中累积而成的。
参考文献
[1]李燕.文化创造和文化管理的战略思维[J].管理世界, 1997, (5) .
[2]张世卓.论企业形象设计中的文化元素[J].鲁迅美术学院, 2007.
[3]周小儒.企业形象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转制科研企业 篇4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职工教育和培训的新课题,都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教育内容。作为转制企业来说,就更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职工的思想和技术水平状况,选定新的教育内容。要跳出文化学历补课、岗位技术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等老一套模式,坚持“实效”的原则,作新的探索、新的思考。
一是加强企业精神教育。企业精神是企业经营管理之魂,它代表着企业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决心、观念、目标和宗旨。因此,转制企业要把企业精神教育作为职工教育的首要内容,把企业精神融入到每个职工的思想当中,使他们在企业精神的感召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的发展献策出力。
二是加强企业意识的教育。企业意识需要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命运、前途和每一项政策、措施,自觉地维护企业荣誉。要通过企业意识教育,使职工增强“以企业为家”的意识,摆正职工本人与企业的关系,真正体会到企业兴我兴,企业衰我耻,企业的声誉和职工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是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在观念上,要改革捧着“铁饭碗”吃饭的心态,提高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素质。在行为上,要有“忧患意识”,时刻感到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同时把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到职工的行为中。在具体内容上,要加强职工科技知识等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胜任自己的工作,并不断创造,不断发明,提高生活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切实抓好转制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加强职工的教育和培训,要改变以前脱产进修、文化课补考等陈旧的方式方法,从转制企业的特点出发,选择最佳的教育培训形式和办法。
一是在全员培训上,可采取“滚动培训”的方法。所谓滚动培训,就是采取集中上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及周期性重复教学的方法进行培训,由浅入深地讲完一个周期后,再从头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授课,使老职工能够进一步提高,新工人能够学到知识。在滚动培训上,要聘请专业技术干部和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傅集中讲解,分项辅导,不分工种、岗位,人人听讲,并带着问题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就能使本岗位人员懂得自己的专业,其他专业人员懂得岗位流程并会操作,遇事能判断,能处理。
二是在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上,可采取“一专多能”的培訓方法。在职工培训上,实行重点突出、全方位培训的方法,通过“一专多能”培训,让每一个职工既能精通自己的专业,又全面提高技能,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能力。
三是在突出实际效果上,可采取“学用结合”的培训方法。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现场操作相结合,技术培训与解决难点相结合,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完成生产任务相结合。
四是在培训程序上,可采取“分步实施”的培训方法。转制企业在培训职工上,要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方针,分步进行培训。首先,对共同的基础课,采取上大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其次,在进行“基础常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理论教学,按工种分别讲授专业理论课;第三,在专业理论已经掌握的基础上,按岗位进行专业学习进行教学;第四,在打好理论基础和提高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第五,在完成前四步教学培训任务的基础上,让职工进入岗位,在实践工作中锻炼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舜发
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转制科研企业 篇5
科研单位的企业化转制是我国在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以来,科研事业单位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规范化、科学化与制度化,科研单位也面临着参与市场竞争,扩大社会影响力以及有效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新问题。同时随着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冲击不断加剧,转制后的科研企业在内部管理改革与手段创新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所以加强转制后的管理应该成为当前科研企业管理者关注的实际问题。而作为现代企业,一切生产运作与经济活动想要获得有序开展就必须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因为所有活动都必须依靠资金的有效支持,失去了资金的支持,再科学的发展计划和未来蓝图都只能是无米之炊。这对于转制后的科研单位来说更加重要,因为我国的大多数科研单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资金获取方面都是单方依靠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支持,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本来就存在着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在当前转制背景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单位的企业化转型,真正帮助科研企业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及市场要求,同时也能够通过转制升级来发挥科研企业对于科研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 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后的财务管理新问题
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之后在内部管理工作方面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必须摆脱过去被动式财务管理的陈旧观念,树立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新意识。在人员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是人员队伍整合和知识结构调整,否则将无法有效达到科研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在管理手段方面也面临着工作面更广、数据量更多、资金风险更大等新特点,所以必须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最后还要重点加强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措施研究,从而确保企业能够一直拥有充足资金来完成自身的建设以及科研项目开发与应用。
2 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后财务管理新措施
以上本文我们提到了当前科研单位在企业化转制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不仅存在于管理思路和管理意识方面,同时也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新地位树立与否以及具体管理方式的更新方面。此外在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方面也一定要比过去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最后在监督约束方面也不能松懈。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全面提升才能切实提高我国科研单位的企业化转型质量,真正起到提高我国科研项目开发应用具体工作质量的作用。
2.1 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存在某些认识上的偏差,因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一直都作为国家单位而存在,因此在资金扶持和经费援助方面都是国家一手承接,单位最重要的可以说是唯一的工作内容就是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在资金管理方面也大多数情况下是拿来就用,对于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既不够重视也缺乏管理经验,所以当科研单位开始进行企业化转型的时候,财务管理工作也就成为最为棘手也最为关键的改革内容。转变管理意识,首先就是要切实树立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能够切实稳定企业内部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意识,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具体业务的学习,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只有掌握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原则和管理手段才能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更好地实现管理水平提升。同时还要积极借鉴成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正确看待科研单位过去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不足,积极学习新经验、新手段和新理念,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2.2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不仅包括管理队伍同时也包括被管理队伍。在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切实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不合格财务管理人员从队伍中清除,同时大力引进兼具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资金管理知识、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以及熟悉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根据科研企业的自身运作特点,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从而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快融入日常工作当中。在被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其在本职工作方面的技能提升,使其在执行财务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及细则时游刃有余,同时要加强被管理队伍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教育学习及宣传,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质量,形成财务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3 加强管理手段升级
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覆盖面与管理深度方面都与传统管理工作有很大差别。现代企业想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从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方面入手,这对于科研企业来说更加重要。科研企业的资金使用覆盖面更广,资金回收周期更长,资金投入量巨大,因此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更大的财务风险。信息化管理不仅要加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与普及,同时还要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切实提高各部门、机构在各种数据信息录入、确认、整合方面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网络建设,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升财务管理部门在信息收集方面的及时性、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真正实现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型后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型,发挥其参与企业全面管理的积极作用。
2.4 加强资金集中化管理
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初探 篇6
本文就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一) 科研成果转化可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必须抓住有利时机,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 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 提高效率, 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 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 科研成果转化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数量虽然很多, 但是真正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却很少, 只有大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等, 具有市场前景好, 适销对路, 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研究开发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有利于转制型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
二、转制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 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思想认识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运作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扩大, 除国家必须控制的行业外, 已在相当多的领域中放开。转制科研院所, 依然还存在计划经济时的思想意识。长期的国家计划经济时期里, 实施产业化的过程决定了科研人员的意识表现为“等待”与“争取”, 也就是“跑部钱进”—跑到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汇报就很顺理成章的接下一个项目, 钱也就很容易被批拨下来, 原料与市场也都在计划之中。
而由事业单位转制成企业的科研院所, 要想获得国家纵向课题, 必须依靠自己的科技实力, 可是在科研人员中, 仍然存在着等、要、靠的思想, 缺乏自己创业的积极性。这样都很容易使科研成果产业化进展缓慢或无法进行。
(二) 科技成果市场应用前景小
这主要是由于在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模式下形成的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的科技组织体系与科研方法所致, 科研选题、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等过于强调理论。科研项目的立项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 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往往只注重解决当前“吃饭”问题, 而对于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 研究、开发、推广的可能性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不重视, 因此造成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不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大量投入的科技研发经费被浪费。
(三) 科技成果成熟度和原创性不够
这是因为大部分科技成果只处于实验室的小试阶段, 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构想, 很不成熟;虽然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不少, 但在质量上却不尽人意, 真正原创性强、能独立形成产业的重大成果凤毛麟角。
(四) 科研投入强度偏低, 影响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
科研是科研院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加强科研投入强度和基地建设, 关系到科研院所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五) 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
科研成果转化优惠政策力度不够, 没有真正调动起科研人员成果开发、转化的积极性。现行科研运行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质量。
(六) 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风险投资意识薄弱。
科技成果转化是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 一些转制型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对风险普遍存在恐惧心理, 风险投资意识薄弱。导致科研开发课题倾向于短平快的项目开发, 重大科技成果极少有人问津。对一些转化周期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的项目, 银行的积极性也不够。风险已成为严重的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因素。
(七) 专利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当前科技成果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没有从法律上规定各利益主体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产权分割和利益分配问题, 因而在目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 科技成果是否被授予专利权, 已越来越多的被各投资企业所重视。可过去, 由于专利申请费及年费较高, 再加上对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片面的看法, 认为拥有专有技术就可以了, 其实专有技术与专利截然不同, 专有技术不受法律保护, 而专利受法律保护, 从而限制了专利的申请, 或减少了我院专利的申请, 造成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 几十年科技智力开发资源的浪费。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 影响了转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随着科技改革的深入,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已经成为转制科研院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此,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科研人员必须改变观念
科研人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过去脱离实际、轻视应用、忽视效益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摈弃不注意经济建设和实际需要的选题方式, 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向科技开发、生产经营方向的延伸和拓展, 逐步建立科研计划的市场导向和科技成果的市场评价机制。
(二) 认真细致, 强化市场调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型企业管理者或科研人员必须以认真, 细致的态度强化市场调研工作, 建立相关的组织与实施方案, 熟悉、掌握相关信息, 改变随行就市的工作作风, 对自身所在周边环境进行调研, 不断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可利用资源与机遇, 对各处不利因素的产业早发现并采取措施, 避免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浪费, 使我院科研成果产业化更易获得成功, 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
(三) 严格把住科研课题的选题关
在确定科研课题时, 要瞄准国际前沿, 围绕国家战略目标, 争取为我国的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不开立纯基础研究、学术研究性的课题。不论是申报来自政府的纵向课题, 还是争取来自其他企业的横向课题, 或者是用自有资金开立课题, 其目的都是瞄准产业化, 没有产业化前景的课题坚决不能立。对一个课题, 尤其是新的领域的课题, 在立项前要仔细斟酌, 慎重论证, 要规划好将来的产业化前景和产业链、技术链;一旦立项, 就要按照既定的思路研究下去, 必要时集中单位的人力、财力进行联合攻关, 直到实现产业化, 中间不轻易改变。
(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研的主体, 是科研的第一要素。像多数转制型科研院所一样, 如何培养人才, 留住人才,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留住人才, 除了提高待遇外, 创造有助于人才尽快脱颖而出的环境, 给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 也非常重要。另外, 应该对新来的学生实行导师制, 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传、帮、带工作, 培养科研工作接班人。
(五) 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投入是科研的先决条件, 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 是转制型科研院所逐步进入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而可行的途径。
(六) 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1) 通过制度体制创新, 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 全面落实课题负责制, 实施课题开发总承包, 把课题开发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3) 通过岗位工资体制改革, 在方方面面向具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倾斜。
(七)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范机制
利用对外合作、融资、产学研合作、银行贷款等手段进行风险转嫁, 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到最近。
(八) 改善管理机制
科研成果转化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重点发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科研生产联合体。进行成果转化的各方, 无论是单位或个人, 都不受企业所有制形式的限制。把科研成果以评估的手段进行造价, 或以股份的形式, 融入到产业开发的资金作价中去, 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确定相互间的责权利关系。
(九) 加强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 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升企业综合经济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 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 已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转制型科研院所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总之, 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只是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 将会营造出更好的社会和科研环境, 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杨永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 2003 (02) .
[2]彭玲.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阻碍因素[J].科技成果纵横, 2003 (04) .
对转制科研院所发展的思考 篇7
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走制度创新之路
我国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 不乏成功的先例,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 在科研、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得到了不断提升。通过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开创了经济效益增长的良好局面, 使产权结构得到优化,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走出企业化改制发展的新路子。
(1) 科研单位转制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 通过具体的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体制机制等改革措施, 把转变观念贯穿于转制全过程, 干部职工要彻底摒弃事业单位、行业归口等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头衔和优越感, 要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企业人观念。
(2) 要改革职能机构, 精简机构与人员, 改变职能设置, 提高工作效率, 构建适应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决策机制。
(3) 在用人制度上,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在人才流动上实行双向选择, 敞开进口, 放开出口。逐步实行公开竞聘、任前公示和考核测评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打破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 与科研体制改革相适应, 根据本人能力与绩效, 按岗位需要聘任。
(4) 在分配制度上, 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 员工薪酬与业绩、贡献紧密挂钩”的分配制度, 在研发项目中, 按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和一般参加人员划分职责, 确定相应的工资水平;产业经营部门按经营业绩核定主要负责人薪酬和单位工资总额;管理部门实行竞争上岗, 按岗定责, 以责取酬。
(5) 在激励机制上, 建立以业绩考核为主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产业化项目和控股企业中, 可采取吸收科技人员个人现金入股, 向技术持有人、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和起重要作用的管理骨干配股等措施;对完成科研开发任务并实现技术交易的科技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6) 在内控管理制度上,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借贷款管理、担保管理及内部审计等内控管理制度, 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上述举措对于科研院所完成企业化转制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并可为转制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 发展科技产业, 兼顾社会公益与企业利益
科研院所的优势在于技术和人才, 因此, 在企业化转型后, 应注重发挥这一特色, 做大做强科技产业, 打造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流程再造工程, 加快推进科研成果应用与产业化, 以资本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生产力, 将市场前景好、产值利润大、有技术支撑的装备和产品作为产业化方向, 组建产业基地, 打造关联产业多元发展、不同产权形式和多种股本结构的科技产业格局。可以尝试从单机到成套设备, 从小生产模式到企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逐渐过渡和发展, 从单纯技术到技术与产品的双相结合, 形成科研引领产业, 产业支撑科研的良性互动, 开创经济效益增长的良好局面。
作为农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科研院所在争取创造更大企业利益的同时, 还要针对农机行业科技工作重点, 依托专业技术优势, 构建研发平台, 重点开展行业攻关技术和共有技术研发, 发挥科技先导和技术依托作用, 不断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 积极承担各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 致力于行业公益性研究, 这也是科研院所保持行业地位和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随着产业化规模的扩大, 应按照企业化要求重新配置科技资源, 优化产权结构,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资源利用效能。通过产权结构改革, 推动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对国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国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转制科研院所在行业技术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
转制科研院所改革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科研院所经过10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面对生存和发展压力, 科研院所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聚焦在市场上, 客观上造成科技创新能力不同程度上的削弱。二是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力量有所削弱, 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三是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动力不足。四是高水平人才、学科带头人缺乏,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
3.1 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 加强管理, 发挥科研院所“两
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 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引领农机行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切实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严格控制支出, 规范成本核算。要提高运营效率, 加速周转, 控制存货和应收账款规模。高度重视资金管理, 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从合同签订、资金结算、款项催收等环节严格把关, 加快现金回流;审慎安排资金支出, 注重投资效果, 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加强银企合作, 拓展融资渠道, 为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3.2 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
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现代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融合, 成为目前发展的主流, 因此应关注专业发展中基础性、前瞻性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为研究开发新产品创造良好的实验手段和条件建设, 推进我国农业装备技术的高效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3.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应把二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统筹考虑和安排, 形成科技与产业、研发与市场、技术与人才的良性互动, 提升自主创新的合力和集成优势。以农业装备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为基础, 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 重点解决田间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问题。主要围绕粮食作物加工收获技术装备、大功率复合作业装备机具、优势农作物和牧草生产装备技术等项目进行研发, 同时进一步向产前、产后延伸, 加快优质、优势农产品装备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科技创新活动与市场导向的结合, 培育和打造企业核心
3.4 采取积极政策,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技术不等于产品, 产品不等于效益。新技术研究出来以后, 还必须大力加强新产品的开发, 而做好新产品开发, 企业的转化能力至关重要。
(1) 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加强试验条件建设,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试验基地, 促进研究阶段的样品、样机和其他形式的成果转化为能够应用于生产实践和形成规模生产的产品试验 (包括样品、样机的设计定型试验;批量生产的质量稳定性试验与优化参数再现性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生产、检测、维护、安全等技术操作规范
(2) 抓紧做好产业基地建设。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农产品的差异化需求。对于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农业装备产品, 积极谋化其产业发展, 形成较强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3) 加大对科技支柱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 多渠道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和产业投入匮乏等问题。
3.5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 人才是第一要素。要注重培养一线的学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加强高水平、高素质和啃硬骨头、敢于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攻克一批重大前沿科技项目。培养一批从事工程研发的人才, 特别是富有现场工艺和经验的技术队伍, 对科技成果进行2次、3次开发, 使科技成果工程化, 接近市场, 实现产业化。加大对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能素质和继续教育培训, 重在管理技能和高难技术的提高,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6 建议国家继续给予优惠的税收及政策扶持
转制科研院所内部控制研究 篇8
一、转制科研院所研究和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 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目前, 大多数转制科研院所正处于由事业法人转为企业法人的过渡时期, 所以, 经营者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主要基于企业利益目标以及政绩、声誉的转变。如果内控不严, 则经营者提供给所有者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被扭曲。经过严格内部控制, 规范转制院所会计行为, 保障各项经济业务被准确、无误地整理下来, 进而保证会计帐簿记录的真实、可靠性。经由内部控制提供可信的财务报告, 有助于管理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 这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营透明度的需要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众所周知, 科研院所由于自身的历史原因, 在很多管理方面与企业制度有较大的差距, 为了提高转制科研院所效益, 加强管理, 减少工作失误, 需要我们建立现代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否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如果转制科研院所能根据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合理设计内部控制并定期进行评估, 将有助于提高转制科研院所透明度, 增强投资者信任度, 提升其公众形象, 从而吸引投资者投资甚至溢价投资增加院所价值。
(三) 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和维护国家利益
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符合常规, 科研院所要实现生存、发展的目标, 就一定重视内部控制, 全面、准确地识别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有助于揭示科研院所内控重大缺陷, 维护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秩序。对每种风险实施合理的预防和控制, 成为防范风险最有效的方法。为维护国家和社会投资者利益, 保证社会公平和市场有序竞争, 政府机关要求科研院所加强内部控制, 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二、转制科研院所内部控制面临的突出问题
整体而言, 我国科研机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因为科研机构改革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 加上推行的是一种渐进式的的改革路线, 科研机构改革进程中, 无法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
(一)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长期以来, 由于有“皇粮”的供给, 目前, 相当一部分转制科研院所中, 不设置内审机构, 即使设立了也附属于财会部门, 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没有普及整个部门和人员, 没有渗透到科研院所各个业务范围和流程环节, 或是有章不循, 遇到具体问题时随意性很强, 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最终导致, 在会计上使会计工作秩序混乱, 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管理上存在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监督, 致使管理脱节。
(二) 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监督被作为上级对下级的激励约束机制, 传统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只是自上而下的, 一种单向的监督机制。科学的监督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体系的关键环节, 就转制院所内部监督来看, 存在内部审计机构不完备、审计范围有限以及审计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足等问题;外部监督包含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现阶段, 每项外部监督的功能交叉, 标准片面, 再由于分散管理, 缺乏信息沟通, 未能产生应有的监督合力, 监督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要是监督未依照设定的目标实施, 更有甚者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手段, 对内部呈现的问题更是不报告、不追究, 这些监督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 风险意识淡薄
科研院所受计划经济影响比较深。随着转制的逐步深入, 科研院所虽然在体制上进行了转型, 但经营理念、运行机制还远没有跟上这种身份的改变。长期以来, 科研单位的资金来源大都依靠国家拨款, 使得科研院所对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控制不严, 浪费、重复购置的现象严重, 职工成本意识薄弱。这就使科研院所面对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管理层对市场风险没有充分认识, 未能建立起能够判别和处理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风险评估机制, 只凭借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地进行决策, 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就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四) 控制环境失败
控制环境反映出管理当局对控制的重视程度, 它执行的成功于否将直接关系到科研院所内部控制活动的贯彻和执行以及整个内部控制目标的落实。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组织结构不合理。有些转制院所董事会与管理层混为一体, 各级别, 各层次之间混乱, 造成内部控制权责分配不明, 经营权不能够有效控制, 容易产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情况, 进而转制院所内部控制环境恶化。第二, 企业文化的培育忽略了管理控制。科研院所在改制时都把自己定位为企业, 很多转制院所尽管愈加重视培育企业文化, 但通常过多地留意企业的形象和品牌设计、公司口号等, 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理念不够重视。
三、改善转制科研院所内部控制的对策
上述突出问题, 都是科研单位转制过程中的绊脚石, 如果不及时加强这方面的内部管理, 都将影响转制院所发展的步伐, 严重的将功亏一篑。针对目前大多数转制科研院所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关粗浅建议。
(一) 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着眼于转制院所自身情况, 结合转制院所经营规模, 业务范围, 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 同时分析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制定出最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 进而保证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拟定和分工, 努力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审批。在转制科研院所具体操作过程中, 可运用分步走的计划。对于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好的院所, 理当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 实现财产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息真实, 渐渐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
(二) 强化内部控制的内外部监督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 且执行效果显著, 必须加强内外部监督。转制院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别的控制人员察觉了内控的弊端, 都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企业应给予适当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要加强全员控制意识, 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为转制科研院所更有效地完成预期控制目标作出努力;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保险监管等部门理应适时对转制科研院所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现状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外部监督对企业施加压力, 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 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三) 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转制院所内部控制应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 重点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 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转制院所管理者需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和经营特点, 从业务事项的性质和涉及金额等方面来考虑是否需要实行重点控制。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 应当实行集体审批或联签制度, 防止个人风险偏好对企业经营造成重大损失。转制院所要结合企业实际能力注重发展主业, 对高风险领域, 如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要谨慎介入。
(四) 优化转制科研院所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构建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地位, 使转制院所具有明了的职位层次安排、顺畅的意见沟通途径、合适的协调与合作机制, 使之确实能够在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下行之有效。参考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案例, 使转制院所掌握明晰的产权关系, 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若从事一般竞争性交易的科研院所, 同意向社会转让全部产权, 成立民营科技企业。第二, 优化企业文化, 转制院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来感染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方式, 使控制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调动转制科研院所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崔华峰.浅析航天科研院所向企业转制中的内部控制建设[J].航天工业管理, 2006, (8) .
铁路转制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 篇9
1 奠定转制企业财务管理基础
1.1 作好财务清算工作
财务清算是铁路科研机构在调整转制中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措施。为此应在单位领导、上级财务主管和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财务清算组织, 制定财务清算方案, 对单位的全部财产、债权进行全面清查, 核对各项财产、债权、债务账目, 核实各项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实存量, 编制资产负债表, 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 并对清算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报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 再按有关规定办理。
1.2 明确产权关系, 核定资产总额
1.2.1 流动资产总额的核定
1.2.1. 1 计提坏账, 真实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总额。
转企前, 铁路科研单位对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 对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逐年挂帐, 虚夸了流动资产总额。转企核定时, 分析产生坏账原因,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按其特性、金额、年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期的经营状况, 直接全部转销或分期转销, 核减流动资产总额。转企后, 按现代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期计提坏账准备, 正确估算现有应收账款的可变现净值, 避免企业虚盈实亏。
1.2.1. 2 存货损失的会计处理。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铁路科研机构转制时, 应该对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库存进行核对, 并作出会计处理。盘盈或盘亏的存货按计划成本或估计成本转入“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待有关部门批准后, 盘盈冲减当期费用, 盘亏冲减存货价值, 计入当期费用。存货的入账价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 即购入时的实际成本。为了客观反映企业存货的实际价值, 转企后企业应按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1.2.2 固定资产的评估与确认
固定资产的评估与确认是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低估固定资产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减值流失, 对企业未来的投资、融资造成不利影响;高估固定资产会使企业计提的折旧额增加, 降低企业经营业绩;同时, 虚假的固定资产定价对实行股份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 准确核定固定资产总额, 对转企后铁路科研机构的资本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1.2.2. 1 固定资产折旧额的确定。
转制前, 铁路科研单位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购入时一次摊入成本, 账面上只反映固定资产购置时的历史成本, 不反映其净值与市价。因此, 转制时不能简单地把账面价值直接核定为固定资产的价值, 应结合其经济用途、使用年限和当前市价进行重新评估登记, 按评估后的净值入账, 并按剩余年限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2.2. 2 盘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由于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 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 因此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的按重置价值增加固定资产, 计入营业外收入;盘亏的按固定资产原值予以核减, 计入营业外支出;报废的按账面原值予以核销, 计入营业外支出, 做到入账准确合理。
1.3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
铁路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后, 原有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将不再适用, 财务管理方面的资金、财产、成本费用、收入、纳税、收益分配管理等要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 以适应转制需要, 规范财务行为。
2 转制后财务管理的任务
2.1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转制后的铁路科研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 对固定资产应按其性质和使用方式重新分类, 合理确定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 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及适当的折旧率, 经管理部门批准, 按月计提折旧, 同时, 报有关各方备案。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如需改变, 需报有关各方批准。
2.2 严格收入确认和成本费用管理
铁路转制科研机构应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有关收入确认的规定, 不准虚列或隐瞒收入, 也不准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成本是企业命脉, 铁路科研单位转制后需加强内部成本管理, 正确划分成本项目, 严格成本费用开支范围, 制定成本核算程序,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做到收支配比, 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此, 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成本费用, 不能随意改变成本费用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
2.3 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
为保证对外投资的经济效益, 规避风险, 铁路科研转制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本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办法, 按规定程序进行决策、审批、立项, 并定期考察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上缴利润及管理费等指标。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投资按是否控制、共同控制和施加重大影响, 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 按期进行账务处理。对于独资和控股的子公司, 应由投资单位委派财务人员, 参股的子公司也应及时了解子公司状况, 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
2.4 无形资产的管理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 无形资产应在一定的年限内摊销, 摊销年限一般按照“法定有效年限与合同或申请书规定的使用年限孰短”的原则, 采用平均摊销法。由于无形资产在促成转制铁路科研院所获得经济利益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 因此, 转制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控制与管理。
2.5 规范利润分配方法
主要规范铁路转制科研机构内部各层次经营收入补偿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以后的部分, 如何在国家、企业、内部及投资者间进行分配, 包括分配的方法、顺序和比例, 内部分配部分的使用范围、标准、审批程序、权限与责任等。
2.6 建立新的财务报告与评价体系
重新规定铁路转制科研机构应编制的财务预算、报告种类、格式、内容、报送程序、报送时间以及考核的财务指标计算口径和评价方法等。实行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为特征的财务报告体系, 并编制科技企业财务状况说明书。建立能够反映铁路转制科研机构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全面情况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3 铁路转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3.1 科学合理筹集使用资金
转制前的铁路科研单位主要依靠铁道部拨款取得消费资金, 流动资金少。转制后应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合理调度使用资金, 按期编制资金收支计划, 减少计划外支出, 杜绝越权批款;固定资产投资及对外投资要反复论证, 讲求资金回报, 降低投资损失;加强对储备资金的管理, 加快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加大清欠力度, 积极催收应收账款, 减少坏账风险;适度举债, 增强企业活力, 以较少的筹资成本, 筹集足够的资金, 保证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
3.2 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生存、发展、获利是企业管理的目标, 获取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因此, 利润是考核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增加盈利除扩大收入外, 首先应全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建立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及费用审批制度, 将成本开支总额层层分解到最小工作单位和个人, 实行全方位成本管理, 利润考核与个人收入挂钩。
4 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铁路科研单位转企后, 会计人员要对每笔支出与收入进行配比, 对生产成本进行归集、分配, 对各项费用进行结转、摊销, 要对企业未来的产品取向、投资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工作具体细致, 技术含量高, 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业务水平, 逐渐从单纯的计账、算账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
总之, 铁路科研转制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才能最终实现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文红.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J].河北煤炭, 2005-10-25.
【转制科研企业】推荐阅读:
科研转制院所薪酬管理05-25
转制科研机构论文11-12
转制企业11-13
国有企业转制的成功10-06
转制06-11
转制型高校07-12
转制与编辑的关系11-13
事业单位转制改革11-15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11-20
我国转制单元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