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型高校

2024-07-12

转制型高校(共4篇)

转制型高校 篇1

一、研究背景

转制高校是指原属我国中央部委管理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转变为由“地方管理”或“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体制的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较大,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转制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而且将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同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小康目标的实现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方高校准确的战略定位是转制型院校发展的前提,也是其生存和赢得竞争优势地位的基础。湖北是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特别是有不少国家重点高校,它们具有深厚的基础和管理体制、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但由于管理体制、政策支撑等多方面的原因,从整体上看,湖北地方高校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重点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建设中,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能体现湖北转制型高校特色,同时又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太少,不少地方高校同重点高校设置发展同样的学科和专业。而地方高校既没有同样的经费支撑,又缺少优势人才和合理的队伍结构,因此,要确保转制型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达到预期效果,增强这些高校学科与专业的竞争力,必须另辟蹊径。

二、转制型高校战略定位与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

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建设和发展优势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不仅是转制型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获得竞争地位和生存的基础。国内外高校发展的实际已经昭示我们,拥有在国内外具有优势地位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是高校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可以预见,高校将不仅仅是学校品牌名称之争,更是重点学科、特色与品牌专业之争。

但在当前背景下,由于政府、市场和社会更加强调地方高校要直接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上,转制型高校面临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更加尖锐的矛盾,面临人才的成长规律与人才市场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之间更加尖锐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由于面临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地方高校必须有能力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当前需要,才能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只有实现了高就业率,地方高校的招生和发展才可能进入下一轮的良性循环之中。而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不稳定的,是不断变化甚至是迅速变化的,而院校的学科和专业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发展和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是一对尖锐的现实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转制型高校的现实任务。

另一方面,转制型高校既有不同于国家重点高校的情况,也有不同于原有地方高校的特点。因此,转制型高校需要找准并明确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依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情况,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学科与专业发展战略。

三、武汉科技大学的战略定位

(一)武汉科技大学的历史和现状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学校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转制型院校。1999年定名为武汉科技大学。

目前,学校设有16个举办本科教育的学院(部),5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门类。拥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学、钢铁冶金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06年全国高校学科排名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跻身前10名,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9个一级学科进入前50名。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2个武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32个研究所、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和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715人,其中,专任教师1510人,教授174人,副教授37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1人,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等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及“控制理论与应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等两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其中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次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24764人,其中本科生19299人,研究生1657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3.44%,位于湖北高校前列。

百余年来,武汉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2万余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骨干和栋梁。在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学校名列第49位。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8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含立项建设3个)。在近两次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6项。2005年以来,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79项,其中,获国际比赛奖励5项、国家级奖励45项。

近三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327项,科研总经费达3.56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4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46篇。2005年度学校授权专利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59位。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与武钢、邯钢、涟钢、湘钢、柳钢等十二家大型企业集团和湖北省十堰市等市州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成立了钢铁新技术研究院、联合申报了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承担了“鄂西典型高磷赤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等省级重大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

(二)武汉科技大学的成长战略与定位

从以上条件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学校具有深厚的办学积淀,已经拥有了相当好的发展基础,面对中部地区发展的良好机遇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应明确成长战略,准确定位。

1. 成长战略。

根据学校历史和现实发展需要,我们认为,学校的成长战略应是以规模赢得生存空间,以特色和差异化赢得竞争优势。

2. 学校定位。

(1)发展目标定位。到2020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教育质量高、科研能力强、办学效益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2)学科建设定位。以钢铁冶金为特色,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3)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厚实、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行业,服务地方,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3. 战略规划与步骤。

根据学校的战略定位,可以将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确定为:通过15年左右的建设与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成为国家冶金工业及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此,应确定相应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2010年前),完成学校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建成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构建布局合理的学科专业平台,为建成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第二步(2011—2015年),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形成优势突出的特色学科群,建成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第三步(2016—2020年),实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质量高、科研能力强、办学效益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学校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道路,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开创学校教育事业新局面。

四、基于转制型地方重点高校的专业建设思路

根据武汉科技大学的具体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考虑学校自身发展时,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其次,需要继续发挥原有优势,以确保传统市场。

为此,我们提出有关武汉科技大学整体的专业建设思路如下。

(一)改造传统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学校一直以炼铁、炼钢、轧钢、冶金机械、电气化、焦化、耐火、采矿、选矿等传统专业为核心,学科门类比较单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保持传统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应主动加大专业调整和拓展的力度,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分布于7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类专业26个,管理学类专业10个,理学类专业4个,文学类专业4个,医学类专业4个,法学类专业2个,经济学类专业1个。可以看出,目前工学类专业的比重偏大,超过50%,与工学专业相配套的理学类专业比重偏小,需要适度调整。相对而言,工学类专业数量不宜进一步扩充,保持现有数量即可,并在可能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而理学类专业数量应适度扩充,保持与工学类专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适度扩展应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保证医学类、文学类、法学类专业的稳步发展。

(二)依托重点学科,培育品牌(特色)专业

学校以重点学科为依托,适时改造传统专业,挖掘专业内涵,办出专业特色,建设特色(品牌)专业,并以此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如,依托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成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依托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和湖北省机械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建成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依托钢铁冶金博士点和湖北省冶金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建成了冶金工程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另外,可依托钢铁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等博士点及52个硕士点、27个省级重点学科,在已建成的冶金工程等8个省级品牌专业及一批校级品牌专业的基础上,建成更多的国家级、省级特色和校级品牌专业。这些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代表了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的特色与质量,在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三)加大新办专业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武汉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给学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学校需要面向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本着发挥工科优势、加强文理渗透、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原则,建设新专业。

首先,应加大现有新办专业建设力度,确保质量,为新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以钢铁工业人才需求为背景,利用现有工程及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条件,学校新办了工程管理、工业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以湖北省汽车工业、交通运输、机电制造等行业的人才需求为背景,学校新办了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此外,以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背景,依托学校的某些优势学科,还新办了生物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这些专业符合社会人才需求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培养质量。而有些新专业如支撑工科专业发展的理学类专业,有助于拓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文学类等新专业的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有规划、有重点地加强应用类新专业的建设。其中主要是与工学类专业相近或相关的经济与管理类新专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发展。如可考虑建设物流工程(管理)、环境管理等专业。

此外,还要根据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建设若干教育类专业和公共管理(或应用经济)类专业。

摘要:地方高校特别是转制型高校负有培养人才、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责。专业建设与发展是地方高校满足培养适应现实人才需求的关键。相应地,明晰转制型高校的战略定位是确保专业建设科学、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并具有良好竞争力的前提。因此转制型高校应围绕为地方经济及行业发展服务的目标,准确定位,协调规划,发展自己的优势、特色与品牌专业,从而使转制型高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协同一致。

关键词:转制型高校,战略定位,专业,协同

参考文献

[1]柳青.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

[2]张祥云.定位·机制·学科——对地方型高校若干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2).

[3]林年冬,杨建梅.五个“三结合”: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 (2).

[4]包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5]叶芃.论地方高校的特色化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03,(3).

[6]袁东华.试论转型时期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9).

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初探 篇2

本文就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一) 科研成果转化可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必须抓住有利时机,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 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 提高效率, 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 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 科研成果转化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数量虽然很多, 但是真正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却很少, 只有大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等, 具有市场前景好, 适销对路, 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研究开发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有利于转制型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

二、转制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 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思想认识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运作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扩大, 除国家必须控制的行业外, 已在相当多的领域中放开。转制科研院所, 依然还存在计划经济时的思想意识。长期的国家计划经济时期里, 实施产业化的过程决定了科研人员的意识表现为“等待”与“争取”, 也就是“跑部钱进”—跑到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汇报就很顺理成章的接下一个项目, 钱也就很容易被批拨下来, 原料与市场也都在计划之中。

而由事业单位转制成企业的科研院所, 要想获得国家纵向课题, 必须依靠自己的科技实力, 可是在科研人员中, 仍然存在着等、要、靠的思想, 缺乏自己创业的积极性。这样都很容易使科研成果产业化进展缓慢或无法进行。

(二) 科技成果市场应用前景小

这主要是由于在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模式下形成的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的科技组织体系与科研方法所致, 科研选题、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等过于强调理论。科研项目的立项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 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往往只注重解决当前“吃饭”问题, 而对于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 研究、开发、推广的可能性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不重视, 因此造成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不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大量投入的科技研发经费被浪费。

(三) 科技成果成熟度和原创性不够

这是因为大部分科技成果只处于实验室的小试阶段, 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构想, 很不成熟;虽然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不少, 但在质量上却不尽人意, 真正原创性强、能独立形成产业的重大成果凤毛麟角。

(四) 科研投入强度偏低, 影响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

科研是科研院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加强科研投入强度和基地建设, 关系到科研院所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五) 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

科研成果转化优惠政策力度不够, 没有真正调动起科研人员成果开发、转化的积极性。现行科研运行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质量。

(六) 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风险投资意识薄弱。

科技成果转化是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 一些转制型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对风险普遍存在恐惧心理, 风险投资意识薄弱。导致科研开发课题倾向于短平快的项目开发, 重大科技成果极少有人问津。对一些转化周期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的项目, 银行的积极性也不够。风险已成为严重的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因素。

(七) 专利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当前科技成果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没有从法律上规定各利益主体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产权分割和利益分配问题, 因而在目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 科技成果是否被授予专利权, 已越来越多的被各投资企业所重视。可过去, 由于专利申请费及年费较高, 再加上对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片面的看法, 认为拥有专有技术就可以了, 其实专有技术与专利截然不同, 专有技术不受法律保护, 而专利受法律保护, 从而限制了专利的申请, 或减少了我院专利的申请, 造成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 几十年科技智力开发资源的浪费。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 影响了转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随着科技改革的深入,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已经成为转制科研院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此,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科研人员必须改变观念

科研人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过去脱离实际、轻视应用、忽视效益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摈弃不注意经济建设和实际需要的选题方式, 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向科技开发、生产经营方向的延伸和拓展, 逐步建立科研计划的市场导向和科技成果的市场评价机制。

(二) 认真细致, 强化市场调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型企业管理者或科研人员必须以认真, 细致的态度强化市场调研工作, 建立相关的组织与实施方案, 熟悉、掌握相关信息, 改变随行就市的工作作风, 对自身所在周边环境进行调研, 不断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可利用资源与机遇, 对各处不利因素的产业早发现并采取措施, 避免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浪费, 使我院科研成果产业化更易获得成功, 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

(三) 严格把住科研课题的选题关

在确定科研课题时, 要瞄准国际前沿, 围绕国家战略目标, 争取为我国的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不开立纯基础研究、学术研究性的课题。不论是申报来自政府的纵向课题, 还是争取来自其他企业的横向课题, 或者是用自有资金开立课题, 其目的都是瞄准产业化, 没有产业化前景的课题坚决不能立。对一个课题, 尤其是新的领域的课题, 在立项前要仔细斟酌, 慎重论证, 要规划好将来的产业化前景和产业链、技术链;一旦立项, 就要按照既定的思路研究下去, 必要时集中单位的人力、财力进行联合攻关, 直到实现产业化, 中间不轻易改变。

(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研的主体, 是科研的第一要素。像多数转制型科研院所一样, 如何培养人才, 留住人才,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留住人才, 除了提高待遇外, 创造有助于人才尽快脱颖而出的环境, 给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 也非常重要。另外, 应该对新来的学生实行导师制, 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传、帮、带工作, 培养科研工作接班人。

(五) 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投入是科研的先决条件, 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 是转制型科研院所逐步进入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而可行的途径。

(六) 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1) 通过制度体制创新, 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 全面落实课题负责制, 实施课题开发总承包, 把课题开发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3) 通过岗位工资体制改革, 在方方面面向具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倾斜。

(七)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范机制

利用对外合作、融资、产学研合作、银行贷款等手段进行风险转嫁, 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到最近。

(八) 改善管理机制

科研成果转化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重点发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科研生产联合体。进行成果转化的各方, 无论是单位或个人, 都不受企业所有制形式的限制。把科研成果以评估的手段进行造价, 或以股份的形式, 融入到产业开发的资金作价中去, 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确定相互间的责权利关系。

(九) 加强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 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升企业综合经济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 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 已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转制型科研院所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总之, 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只是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 将会营造出更好的社会和科研环境, 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杨永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 2003 (02) .

[2]彭玲.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阻碍因素[J].科技成果纵横, 2003 (04) .

转制型高校 篇3

科研单位的企业化转制是我国在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以来,科研事业单位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规范化、科学化与制度化,科研单位也面临着参与市场竞争,扩大社会影响力以及有效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新问题。同时随着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冲击不断加剧,转制后的科研企业在内部管理改革与手段创新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所以加强转制后的管理应该成为当前科研企业管理者关注的实际问题。而作为现代企业,一切生产运作与经济活动想要获得有序开展就必须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因为所有活动都必须依靠资金的有效支持,失去了资金的支持,再科学的发展计划和未来蓝图都只能是无米之炊。这对于转制后的科研单位来说更加重要,因为我国的大多数科研单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资金获取方面都是单方依靠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支持,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本来就存在着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在当前转制背景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单位的企业化转型,真正帮助科研企业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及市场要求,同时也能够通过转制升级来发挥科研企业对于科研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 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后的财务管理新问题

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之后在内部管理工作方面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必须摆脱过去被动式财务管理的陈旧观念,树立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新意识。在人员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是人员队伍整合和知识结构调整,否则将无法有效达到科研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在管理手段方面也面临着工作面更广、数据量更多、资金风险更大等新特点,所以必须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最后还要重点加强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措施研究,从而确保企业能够一直拥有充足资金来完成自身的建设以及科研项目开发与应用。

2 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后财务管理新措施

以上本文我们提到了当前科研单位在企业化转制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不仅存在于管理思路和管理意识方面,同时也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新地位树立与否以及具体管理方式的更新方面。此外在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方面也一定要比过去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最后在监督约束方面也不能松懈。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全面提升才能切实提高我国科研单位的企业化转型质量,真正起到提高我国科研项目开发应用具体工作质量的作用。

2.1 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存在某些认识上的偏差,因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一直都作为国家单位而存在,因此在资金扶持和经费援助方面都是国家一手承接,单位最重要的可以说是唯一的工作内容就是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在资金管理方面也大多数情况下是拿来就用,对于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既不够重视也缺乏管理经验,所以当科研单位开始进行企业化转型的时候,财务管理工作也就成为最为棘手也最为关键的改革内容。转变管理意识,首先就是要切实树立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能够切实稳定企业内部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意识,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具体业务的学习,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只有掌握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原则和管理手段才能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更好地实现管理水平提升。同时还要积极借鉴成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正确看待科研单位过去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不足,积极学习新经验、新手段和新理念,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2.2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不仅包括管理队伍同时也包括被管理队伍。在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切实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不合格财务管理人员从队伍中清除,同时大力引进兼具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资金管理知识、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以及熟悉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根据科研企业的自身运作特点,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从而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快融入日常工作当中。在被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其在本职工作方面的技能提升,使其在执行财务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及细则时游刃有余,同时要加强被管理队伍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教育学习及宣传,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质量,形成财务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3 加强管理手段升级

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覆盖面与管理深度方面都与传统管理工作有很大差别。现代企业想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从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方面入手,这对于科研企业来说更加重要。科研企业的资金使用覆盖面更广,资金回收周期更长,资金投入量巨大,因此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更大的财务风险。信息化管理不仅要加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与普及,同时还要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切实提高各部门、机构在各种数据信息录入、确认、整合方面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网络建设,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升财务管理部门在信息收集方面的及时性、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真正实现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型后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型,发挥其参与企业全面管理的积极作用。

2.4 加强资金集中化管理

转制型高校 篇4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研究在探讨世界教育民营化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变革的影响以及分析考察国内外公立高校“转制”个案的基础上,探讨了公立高校“转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分析了公立高校“转制”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并就公立高校“转制”的路径选择、制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教育政策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该课题融合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针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领域的公立高校“转制”现状,更侧重于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式来对与这一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案例法、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采用的规范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等。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课题采用演绎分析与归纳分析的比重也不同。主要以演绎分析为主,归纳分析为辅,演绎分析用逻辑演算来找出或描述各现象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教育民营化发展与公立高校“转制”的过程中,从不同的制度安排下导致的对高校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中归纳出制度的缺陷因素,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分析,并通过归纳法来分析由于制度因素而导致的公立高校“转制”是否带有特定的原因或者规律,从而为民办高等教育大发展提供有效对策。

二、结论与对策

(一)公立高校“转制”主要是指依据高等教育民营化理念,部分公立高校着重于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等运行机制乃至学校所有制的转变

“转制”的动因在于提高公立高校的办学效率和质量,丰富公立高校办学形式,形成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良性竞争的基本格局。公立高校“转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层面的重大变革,对部分公立高校实施“转制”,极可能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种新的办学走向。

(二)公立高校“转制”的现实依据在于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我国多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供求关系是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而供给约束型的教育供求关系则是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创新办学体制,吸纳民间资金投资高等教育以缓解高等教育供求矛盾是我国公立高校“转制”的现实依据。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一的社会、经济格局已被打破,多元格局初步形成,高等教育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多元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公立高校实施多样化的实践,多元化是21世纪中国公立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公立高校“转制”无疑是丰富公立高校办学形式的可行之举。

(三)公立高校“转制”在亚太地区的具体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十多年来,世界高等教育民营化发展已逐步在制度层面得以实施,典型的就是对少量公立高校的“转制”。在亚太地区,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两所公立高校开展的“转制”实践、日本国立大学民营化和法人化改革进程中的东北艺术工科大学公立高校“转制”实践、韩国高等教育民营化发展与公立高校公司化改革、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化实践等。在我国国内,有浙江万里学院、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多形式的“转制”高校。国内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出现的丰富多样的公立高校“转制”实践,既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对公立高校“转制”的理论研究,也为公立高校“转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指导。

纵观亚太地区主要国家高等教育民营化和公立高校“转制”改革的实践,即使各国在理论上或字面上使用同一概念或选择同一模式,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制度之间存在着差异,对这些概念、模式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尽相同,在实施过程中,同一概念、模式下的改革实践更是形态各异。但在复杂的“转制”背景之下,这些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民营化和公立高校“转制”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一是各国公立高校“转制”改革大多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极为迅速的背景下不断地推向深入;二是公立高校“转制”的出发点更多的是源于筹措教育经费的需要;三是较多的“转制”高校采取混合办学或股份制办学;四是“转制”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增强。

(四)应切实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公立高校“转制”路径

从我国及亚太其他国家或地区公立高校“转制”实践的演进路径来看,要切实推进公立高校“转制”健康有序地进行,应选择两条基本路径:既要科学界定公立高校“转制”的范围和限度,循序渐进式地推进公立高校“转制”的步伐,又要以竞争、选择的精神探索多样化的“转制”形式,这是基于我国特定国情采取的最优选择。

第一,界定“转制”高校的范围和限度。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对公立高校进行“转制”改革要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要科学划定范围,逐步加以推行,方能取得更好的成效。针对我国规模庞大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转制”改革必须有所侧重,要贯彻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公立高校“转制”改革的思路。一是对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大学继续坚持国家公立,暂不进行“转制”。二是对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大学,可考虑对其中少量高校进行“转制”。三是对于具有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大学或学院,可考虑将其1/3以上的高校进行“转制”。四是对于专科院校,可考虑将1/2以上的学校进行“转制”。以上只是从公立高校隶属关系、办学层次与类型等角度进行公立高校“转制”的考虑,此外,还可从高校现有办学效率角度考虑,如考虑对办学效益不理想的公立高校首先进行“转制”,积极性会更为明显。当然,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高校办学实际,公立高校“转制”应当因地制宜,允许采取不同的形式和做法。

第二,实施多种形式的“转制”。公立高校“转制”可选择的基本路径包括:公立高校整体转为“国有民营”的非营利性高校,公立高校转为股份制学校,公立高校整体转为“民有民营”的非营利性高校或营利性高校,公立高校转为办学与投资主体都呈现出高度混合的混合型高校等多种形式。

(五)公立高校“转制”实践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

政府必须强化对公立高校“转制”改革的管理,以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效率和平等;要明确公立高校“转制”的类型,划分营利性大学和非营利性大学;要明晰“转制”高校的产权,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本进入“转制”学校,以加大经费筹措的力度,促使“转制”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强化对公立高校“转制”改革的管理,以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效率和平等。政府对公立高校“转制”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公立高校“转制”的法规体系,优化政策执行环境;二是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引导“转制”高校健康发展;三是坚持政府财政责任,构建政府对“转制”高校的财政资助体系。

第二,划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转制”高校。伴随着市场对大学影响的逐步深入,高校的营利性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已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非营利性大学向营利性大学发展,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技术性高职院校。正像阿乐赫巴特所说的,“毫无疑问,营利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而且它还会继续扩张。高等教育体系应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趋势。”为此,公立高校“转制”改革应考虑这一国际性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明确公立高校“转制”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可能会更好地促进这一办学体制改革进程。对此,一是探索选择一批“转制”高校进行营利性高校改革试点;二是政府要以修改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为切入口,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转制”高校实施分类管理;三是依托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监管,谋求营利性“转制”高校准进入的制度安排。

第三,规范“转制”高校的产权。一是明确公立高校“转制”产权变革的目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其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否和产权界定紧密相连。产权界定意味着产权明晰,产权明晰是产权制度变革的核心。产权结构有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之分,大多数新制度经济学家都有强烈的私有产权偏好,认为私有产权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仅仅从办学效率的角度考虑,义务教育应当以公有产权制度安排为主;高等教育应当以私有产权制度安排为主。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产权制度安排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即: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占绝对比例;高等教育阶段私立学校居多。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这一学校产权制度安排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公立高校“转制”正是顺应了这一规律,试图通过对部分高校实施从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改变,提高办学效率,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高等教育机会的供求矛盾。二是探索公立高校“转制”产权变革的主要形式。在公立高校“转制”变革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种产权制度安排形式:第一,国有民营产权制度形式。“转制”学校后的所有权仍属于国家,但经营权转让给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私人,由他们选择合适的校长来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和管理。第二,产权整体转让形式。地方政府通过协议或拍卖方式,将学校产权全部转让给出资者。整个学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转为私有,学校拥有独立的法人产权。第三,混合型产权制度形式。“转制”高校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都处于公私混合的状态。具体有参与公立高校“转制”的私营机构依托公立高校的品牌资源新办独立学院、参与公立高校“转制”的私营机构对公立高校现有某个学院进行收购改造以及公立高校变成一所股份合作制高校,产权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状态等形式。无论是何种形式,只要产权界定清楚,而且各产权主体的责、权、利是相对应的,就能够提高办学效率。

第四,吸纳社会资本介入“转制”高校。一是设计社会资本融资的制度性安排,确保社会资本能顺畅地投入与退出“转制”高校。二是开放教育资本市场,为“转制”高校吸引社会资本提供发展空间。三是大力发展教育服务业,形成教育产业经营。四是创建“转制”高校筹款机制,使捐赠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六)公立高校“转制”必须做好国有资产流失、教育公益性缺失以及人员安置等风险防范

第一,国有资产流失风险防范。在公立高校“转制”进程中要防范好国有教育资产的流失,关键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明确国有教育资产的权利主体,二是科学界定各类“转制”高校的校产,三是合理评估国有教育资产中的无形资产。

第二,教育公益性缺失风险防范。“转制”高校学费标准应以市场供求为主要参考,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消费承受能力。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制度转型时期,在高等教育市场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改革要采用渐进的方式进行。为此,当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转制”高校收费标准、规范高校收费行为仍然十分必要。但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供给必将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转制”高校的学费也应实行政府定价与学校自主定价相结合,以此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价格机制,促进“转制”高校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学费水平的进一步上涨,采用渐近方式逐步调低学费将是学费制定部门必须考虑的一个主要政策走向。与此同时,目前的政府定价还必须要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国情来制定差别性学费;要不断完善甚至构建全新的、有效的资助体系。在这一学费改革大背景下,“转制”高校的学费也不应该高出公立普通高校太多。

上一篇:多种教学方法下一篇:通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