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选8篇)
高校 篇1
高校年鉴高校管理论文
一、高校年鉴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年鉴同画册、电视宣传片、报纸等信息媒介一样,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在高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高校管理和高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宣传交流作用。展示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仅仅通过报刊、网络的典型报道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多种渠道才能更有说服力。高校可以通过高校年鉴向社会全面系统、真实充分的展示自身形象,高校年鉴记录了高校实力、荣誉、业绩、图表等大容量的信息,记录了高校的年度情况,用事实再现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通过向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兄弟院校赠送、交流等方式,让社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了解高校的办学全貌,进而支持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向州委、州政府、州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赠送《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年鉴》,让他们充分了解了该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引起了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资政教化的作用。高校年鉴的主要读者就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学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高校年鉴资政就是靠信息资料来帮助相关领导及人员全面了解高校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高校年鉴作为高校的“百科全书”,以浓缩而密集的资料,记录了高校全方位情况,从中可以查到各类大事、要事和各类统计数据等,为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提供横向可比、纵向可鉴的丰富资料,从而使领导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高校年鉴还可为高校其他管理人员撰写领导讲话稿、总结及查阅资料等提供方便,是省时省力的便捷办公工具。另外,高校年鉴具有教化作用。高校年鉴以客观实事为依据,以其连续性不断地记载了高校发展演变的历史,记录了高校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的动人事迹和丰硕成果,高校年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是高校对外的窗口和名片,也是高校的精神家园,它不断地激励和感化后人自信、拼搏、奋进、超越。同时,高校年鉴记录的动人事迹等也为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年鉴》和校史记录了该校建校31年来的办学历程,其中老一辈教职员工敢为人先的胆识、献身事业的激情、谙熟业务的素质、同舟共济的态度和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已经成为该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时不激励着该校教职员工奋进,推动着学校发展。
三是存史鉴戒作用。高校年鉴逐年编写,确保了年鉴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记载了高校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经验教训,记录了高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的新成就、新经验和重大事件,是高校的.史料和档案宝库,是一部高校年度管理的综合性史实资料工具书。同时,高校年鉴还具有鉴戒作用。高校年鉴在记叙高校发展的同时,记录了高校发展行之有效的做法、步骤、措施等,既有典型经验,也有失败教训,可为相关人员总结过去,分析现在、谋划未来提供鉴戒,可规范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言行。
二、对高校年鉴编撰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高校也将编写高校年鉴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纷纷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编写高校年鉴,年鉴编撰的质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高校年鉴编与地方年鉴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下面,笔者结合《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年鉴》编撰,对高校年鉴的编写工作谈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高校年鉴编撰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编撰年鉴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在高校深化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亲自抓。高校各级领导及广大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年鉴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支持年鉴编撰工作,为年鉴编撰提供客观真实丰富的资料,要意识到编写年鉴即可以宣传交流、资政教化、存史鉴戒,也可以促进学子与母校的联系,是学校办学的软实力。只有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学校领导才会重视年鉴编写工作,从而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确保年鉴编写工作的顺利开展。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年鉴编写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与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一并列入工作要点,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要稳定队伍,健全机制。年鉴编写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将学校的总结、文件制度等收集整理一下就行了,不需要加工,这样编出来的年鉴见不到人和事,没有典型材料,不具有可读性,不能发挥年鉴应有的作用。编写年鉴是个细活,不仅要求编写人员要有较高的文字驾驭水平和全局观念,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得住寂寞,要有吃苦耐劳、客观公正、追求真理的精神。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年鉴编写队伍、成立相应的机构是做好年鉴编写工作的关键。年鉴编写人员要有一盘棋的意识,本着对学校历史负责的精神,用极其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年鉴编修工作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任编委会主任,校长任主审,分管副校级领导任主编,其余副校级领导任副主编,各县电大站及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由校办公室组织业务素质高、责任感强的人员编写,形成了年鉴编写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科学规范,客观真实。高校年鉴框架的设置要科学,要设置好栏目、类目、条目,条目着重反映实质性东西,着重介绍大事、要事、新事,写出深度,切忌内容空洞、罗列过程和流水帐,避免简单化、概念化,要精心筛选材料,精选条目,精心提炼标题,力求写出新意。同时,语言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开门见山,直陈其事,要用平易朴实语言,将事实交代清楚,不需要用修饰性文字,或妄下评语;用事实说话,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不夹叙夹论;计量单位、称谓、日期等也要规范,在准确表达意思前提下,用最简洁,最精练文字陈述其事实。另外,要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无论是教育行业领导者、高等教育研究者还是社会读者,都想通过年检掌握准确、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因此,年鉴资料的真实准确可以说是年鉴的生命力,年鉴的数据和资料要经得起实践、读者和历史的检验,年鉴编写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要本着对历史、对读者负责的精神,经常深入到基层,广泛、及时、全面、客观、真实的收集信息资料,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凑”,重要的必录,无价值的不收,年鉴中所涉及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实,确保年鉴资料的翔实、系统、准确和权威,从而提高年鉴总体质量和可读性。
四是要拓展渠道,加大宣传。高校年鉴作为编研成果其价值体现不在于经济效益,而是更多地体现于社会效益。高校年鉴要增强影响力,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拓宽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发行越多,传播越广,影响越大,效果越佳。要扩大赠送和交流的范围,要向与高校生存发展、直接促进高校发展的相关行业和部门拓展,如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当地政府等。同时,也可以借助电子网络技术,将高校年鉴从书本搬到网络,转入电子光盘,从而使高校年鉴的传播和宣传更快、更广、更好,更具影响力。随着高校年鉴的不断出版,编撰质量的不断提高,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逐渐成为领导决策、学者研究、师生办事真正有用的百科全书和对外交流馈赠的重要礼品。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目前已出版7期(每年一期),以其全面系统、科学客观的反映学校发展变化,为各层领导、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年鉴编撰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又不容易立竿见影的工作,但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科学、客观、规范、实用、浓缩等方面下工夫,进一步提高高校年鉴编撰质量。
高校 篇2
任何地区的高等教育制度都难以达臻完美无缺, 对自身教育制度的“反观”与“检阅”, 从中找寻突破是一种比较好的优良做法[3]。本文遵循这一方法, 抛弃高教研究中常见的理论说教和空话套话, 以一所省属A高校和一所部属B高校为例, 运用比较法从微观的层面探讨广东省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所获得上级支持的一些政策和经费差距, 为政府资源的配置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建议, 对相关高等教育政策制度的修改完善、推进科教兴粤战略、推进“创强争先建高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差距
因主管部门不同等原因, 广东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在获得主管部门支持方面, 存在较多和较大的差异。
(一) 政策支持严重倾向部属高校
1. 政策在各类项目支持方面倾向部属高校。
国家有些项目只对部属高校开放, 其他地方高校根本没有申请资格。例如, 2006年起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遴选范围为中央部、委、局、办所管理的“985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4]。还有一些人才建设项目、平台建设项目等的指标和比例也明显倾向部属高校, 比如长江学者、新世纪人才的选拔、教育部科研课题和科研奖励等, 使得大多数省属高校处于规则的边缘和弱势地位。
2. 研究生教育政策存在的差距。
省属院校的招生政策支持较为缺乏。在高等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形势下, 省属院校在研究生招生指标、招生自主权等方面缺少部属高校所得的政策支持。例如A高校由于研究生招生指标受国家计划控制, 招生指标较少, 录取分数线也必须按照国家线来执行, 不能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 推荐免试研究生占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比例仅为2%, 与B校相比太低, 导致大量的优秀生源流出, 不利于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教育质量。而B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较多, 在招生自主权方面也比省属院校有较大优势, 可以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 研究生院可以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 生源优势明显。
学位点审核自主政策存在差异。A高校在学位点设置尤其是专业学位类型设置方面缺乏自主性, 目前只能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或自主进行学位点调整, 在一级学科审核及专业学位点申报等方面必须通过各级评审, 不利于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整, 与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要求不适应。而B高校在一级学科审核及专业学位点申报等方面可以自行审核。
(二) 经费支持方面
教育经费的足额筹集、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 是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 普通高校尤其是本科二批以上高校基本由政府举办, 政府仍是高等教育投入的主体。广东省在经费支持方面, 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存在以下主要的差距。
1. 财政资金投入失衡。
部属高校存在多头投入问题, 它们既有中央财政的直接拨款, 又有地方财政的配套。例如, 自“九五”以来, 中央、省财政通过“985”工程、“211工程”向B高校投入20多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7亿多元, 省级财政投入15亿元左右, 而其他一百多所省属高校的总投入却不够15亿元。此外, B高校每年还有来自中央财政的稳定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而A高校等其他省属高校没有, 财政投入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
2. 学科建设投入差距巨大。
A高校有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6个, 省重点学科16个。但是, 财政部和省财政经费投入只支持5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以及省立项建设的“211工程”项目建设, 对其他学科没有支持。2010-2013年, A高校获得财政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经费1570万元, 省第三期211工程项目经费8180万元, 合计9750万元。同期, B高校“985”和211项目经费合计达8.22亿元。A高校学科建设经费数额不仅与B高校相差甚远, 而且获得的投入面窄, 非常不利于该A校学科的发展。
3. 生均拨款。
目前广东省属高校的生均拨款是8600元/年, 而部属高校除了获得中央财政的生均拨款1.8万元/年外, 还同时获得广东省财政生均拨款 (国家招生0.6的系数, 广东省招生1.1的系数) 。
4. 研究生教育投入差距。
在研究生教育投入方面, 部属高校有国家财政拨款、改革专项经费、省财政配套及生均拨款及广泛的社会资源, 教育经费比较充足, 而省属院校在经费投入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省财政的生均款和学校的自筹资金, 经费投入的力度不足, 使得很多研究生工作如学位点培植、实践基地建设、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无法正常开展。
5. 科研专项。
2008年,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只对部属高校进行支持。在财政部的支持下, 200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面实施, 经费总额15亿元, 涵盖92所中央高校[5]。根据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这一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中央级高校青年教师和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而省财政没有设立类似专项, 制约了省属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6. 修购专项。
中央财政设立了“修购基金”专项, 用于中央高校大型修缮、仪器设备改造等方面支出。而省属高校没有相关经费支持, 只能从有限的事业收入中挤出资金支付修购费用。
7. 化解债务。
中央部属高校债务全由中央财政偿还, 目前B高校的债务余额为零。而省属高校除近三年获得了少量的化债奖补资金外, 其余债务全靠自有资金偿还, 背负沉重的利息负担和债务本金偿还压力。
二、缩小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 争取教育部等的政策支持
部属高校获得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等各方面的资源比非部属高校多很多。建议广东省教育厅等努力争取教育部、科技部等国家直属机构对广东省高等教育的支持, 使省属高校也能享受教育部等部属院校的类似支持。争取更多的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如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上升至国家层面, 以全国试验区的形式率先试点, 等等。
(二) 人事政策
公开招聘工作在核准编制范围内由学校具体实施, 在岗位设置和聘任、高级职称占比上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设置, 建议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后由学校组织实施, 报主管部门备案即可。建议广东省的人才项目 (如珠江学者) 在申报时将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分开, 适当向省属高校倾斜。
(三) 学科建设
1. 增加学科建设投入和投入面。
建议省财政不仅参照部属高校学科建议经费标准支持省属高校的学科建设, 而且, 增加投入面。除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国家重点学科以及省立项建设的“211工程”项目以外, 对省属高校的所有学科均予以大力支持, 特别是对省属高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予以重点支持。
2. 适当放宽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范围。
允许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学科建设经费用途做适当调整。今后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应该重点向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团队、培育与建设国家级平台等方面倾斜。
(四) 人才培养
1. 增加外省本科生招生指标。
建议增加省属高校外省招生指标比例到招生总数的40%~50%。目前该A高校的本科生招生规模每年达9, 500余人, 但是外省的招生只有1900人左右, 占20%上下。这导致了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非农专业全部是广东省户籍的学生, 没有外省户籍的学生, 而农科专业基本全是外省籍的学生而没有广东省籍的学生, 使得外省相关人员认为该农业高校是纯农科高校而不是综合性高校, 严重影响其声誉, 与此同时也对外省籍的学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外省有大量的优质生源, 但是因为指标少而不能录取, 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外省优质生源的晋升机会, 也影响该校的办学质量。该校地处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对外省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高校要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 有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不能局限于地域与当下。
2. 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和扩大研究生招生自主权。
第一, 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由于研究生招生指标受国家计划控制, 招生指标较少。2013年, A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190人;硕士研究生1173人;另外, 录取非全日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7人,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11人。研究生招生指标太少, 不能满足导师科研工作的需要、制约了A校的发展、限制了A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步伐。建议给予A校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数与部属高校看齐。其次, 扩大研究生招生自主权。建议参照“985高校”让省属高校在招生自主权方面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 并大幅提高推荐免试生占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比例, 让省属高校可以像“985”高校一样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第三, 增加研究生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建议参照“985高校”增加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专项经费投入, 保障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正常有效开展。
3. 免除农科专业学生学费。
建议教育部、广东省与师范生一样免除农科专业学生学费, 并开展农科人才培养专项支持, 以生活补贴、高额奖学金等方式加强助学力度, 补助农科等艰苦行业的人才培养, 支持和保障农业院校围绕“农”字做文章, 努力办好涉农专业[6]。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 建议落实教育部等的文件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秋学期起, 逐步免除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涉农专业学生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2013年11月22日,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3]9号) 。其中的“8.强化涉农专业招生和就业政策支持”提出:“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农科专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涉农专业免费教育”[7]。目前北京市对于北京农学院的农科大学生已经免学费, 浙江省对浙江大学的农科学生也已经免除学费, 江苏省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建议广东省落实实施该文件的精神, 与师范生一样免除农科专业学生学费, 并开展农科人才培养专项支持, 以生活补贴、高额奖学金等方式加强助学力度, 补助农科等艰苦行业的人才培养, 发挥导向作用, 体现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对农业教育的重视, 支持和保障农业院校围绕“农”字做文章, 努力办好涉农专业。
(五) 科研方面
1. 建议设立“广东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广东省经济总量从1989年开始连续24年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经济强省, 完全有能力参照中央财政的做法, 制定相应的政策, 即由教育厅、财政厅联合设立“广东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对省属高校进行基本的科研业务费投入。
2. 建议广东省用于科研的财政专项应向省属高校倾斜和重点支持。
广东省用于科研的财政专项资金应更多地向省属高校倾斜并重点支持, 以防专项资金向部属高校的重复投入, 同时防止由于投入的过于分散而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 进一步加大部属高校与省部高校的不平衡发展, 结果造成不良的“马太效应”。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EB/OL]. (2010-10-26) .http://www.gdhed.edu.cn/main/www/126/2010-10/118684.html.
[2]胡春华.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N/OL]. (2014-04-08) [2014.3.8].http://news.southcn.com/g/2014-04/08/content_96992393.htm.
[3]焦磊.微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3.
[4]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EB/OL]. (2006-08-30) [2014-03-1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35/201001/xxgk_82287.html.
[5]杨晨光.国家三大奖高校获奖比例超七成[N].中国教育报, 2011-01-15.
[6]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呼吁农科学生应免学费[N/OL]. (2009-11-08) [2013-12-18].http://news.sina.com.cn/c//014516571178s.shtml.
高校气质,气质高校 篇3
复旦——学府和情结
我知道,复旦是好学校,所以从来没人要求我考复旦,哈哈。但好什么,怎么好,完全没概念。我对于它真切的体会是从高中的一个同学开始,那时他去复旦补课,回来后就像着了魔似地整天叨叨着要考复旦,他说不出那种好,只是一副大学不读复旦妄为人的模样。搞得我们也跟着幻想,从没去过复旦的我,对于复旦却始终是有回忆的。
进了大学后就听了那句“学在复旦”,它像一个凝重的老者在那儿气定神闲,稳坐上海老大位置,任你谁与争锋。不得不承认,复旦是上海最像一流学府的高校,那种谦和的高傲,令人可望而不可及。而复旦人也是出了名的能干,专业而不迂腐。但细细体会,他们自信的深处还是有一种霸气和一个情结——复旦的情结。只要一提到是复旦出身,别人就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而他们则是有言之不尽的故事和感受。
无论文理科复旦都非常出色,这也是令人非常敬佩的一个原因。在它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圈,我相信一个高校不具有一定的磁场和魅力,无以成就这样一个文化圈,也无以吸引其他高校的家伙们对它的小剧场、小情调趋之若鹜。
交大——科技与享受
我对交大的感觉还是非常好,因为本人理科极烂,我与这类纯理高校基本无缘。我总觉得进交大的同志们个个都是天才,物理、数学150分,计算机当作玩具玩。但我周围的人,大多对交大人颇为不满,说他们就像戴着啤酒瓶底眼镜的呆学生,除了研究他们的理论,什么也不懂。当然这种评价对于交大男生更多些。女生们,由于过于稀有,还是相当“珍贵”哦。
但不得不承认,交大虽然缺乏人文底蕴,但作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来说,交大还是相当会经营自己。全上海市高校光缆的出口,光这一点就足以羡煞众人,估计bt像飞一样快;昂立的成功也给他们带了巨大的收益;那句“住在交大”可不是吹的,18层的学生公寓,电梯上上下下的享受,在你狂跑楼梯时就能体会它的好处了。
我相信,学文之人对于交大的评价总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它是理科的天堂,也是向往,如果今天换一个人在这里评述,说不定交大就是他的梦吧。但交大也确实在着力建设它的人文学科,希望多年以后,能有所积淀吧。
同济——帅哥和食物
“听说,最近同济的饭菜大涨价,一荤一素要五块多。”看到了吧,这就是“无聊”的大学生,人家学校的饭菜价也要关心。但谁叫他们是同济不是,出了名的便宜又好吃,不是玩笑,真的有好多人,去同济就是为了一享它“吃在同济”的美名。而同济人也是以食堂数目的多为荣。除此之外就是帅哥,听说同济的男生比较活跃,“质量”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啊,所以还是很“吃香”的哦。
对比其他高校来说,我个人觉得同济实用性更强一些,它的建筑和汽车专业都非常成功。但是零散是它给我的另一个感觉,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有这个感觉,它的校区吗?它的学科设置吗?也不是吧。
华师大——美丽与美丽
华师大在上海,学术常常的被忽略,大家总觉得师范类学校嘛,再怎样就那样咯。出名的是校园的美丽和女生的美丽,当然,师范大学女生多嘛,沙里淘金也总能筛出几个。但还是有这么多外校的男生屁颠屁颠地赶去看“美女”,哎,食、色性也,同济和华师大的参观量好大哦。
但校园的美是真实的,校方对于校园环境的投资还是相当大方的,四季各有景致,特别是春季,几天就是另一派气象。所以说华师大的学生对于母校的感情还是特别好的,对于丽娃河的怀念还是相当深的。校园内存有深深的水色,倒不是校内的美女多,谁到了里面,都会变得更浪漫哦。
但是,曾经有个复旦的学生说,太浪漫的学校肯定学术气氛不浓。不过这所学校倒是盛产作家。不知那一茬茬作家是否和浪漫的校园有关。每次宿舍关门之前,都有无数小怨偶依依不舍地告别,经常会有在楼下点蜡烛的事件发生,感性的小资有余,但高校的理性氛围却又有所不够哦。
松江大学城——自成一体
之所以要把大学城连在一起讲,首先是因为想多连带几个高校;其次,我觉得,一旦地域的统一化,也就造就了学校气质的相近。
我记得非常清楚,非典时期各个学校都是校门紧闭,以确保校内的安全。但松江大学城的一个同学来短信说,我们这里没有大门的怎么办啊。当时既没有觉得好笑,也没有觉得可怕,跳进脑中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才是大学校园嘛。”因为西方的高校,别说没有大门,连围墙都没有,求的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意向与形态。过去对于松江大学城荒凉的印象就此一扫而空。
现在在松江大学城里驻扎的校园日益增多,包括——上外、对外贸、华政、东华、工技大等等。这些校园现在本身也许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也许是非常摩登,也许是非常严谨,但自从它们搬家到了一起,就像同吃一锅饭里的一家人,连相貌都会越长越像。里面的学生,都互吃食堂。有个上外的同学说,每天早晨时,都被工技大的早操声吵醒。突然觉得很好玩,像七十二家房客似的。
松江缺乏的是人文底蕴,因为这是需要时间来蕴造的。但它却充满了朝气与新气象,就像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气息,有大家一起建设、成长的意味。
南汇科技园——少了点绿化
外界所知道的只有松江大学城,其实还有好多好多别的大学城也在崛起,比如南汇科技园。它在高校内的名气还不小呢,好多人不远“千里”前去“探班”,对那里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
唯一的缺点也是优点就是路实在是太远了,但我发觉其中的小朋友还挺自得其乐的。哪天有空了约上寝室的同伴,一起到镇上“赶集”,补充补充营养,调节调节心情。
高校 篇4
1.制定招生章程——十月下旬至十一月
从10月下旬开始,高校开始拟定新一年的自主招生简章,并开始陆续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布,11月份将进入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大批量公布的时期,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关注相关网站,细细研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我们的高考网上有最新最全的自主招生简章供大家参考。
2.考生申请——多数院校截止到十二月下旬
自主招生简章公布后,考生就可以看到申请截止的时间,大多数院校的申请截止时间是到12月下旬,考生和家长要时刻关注最新消息,以免错过申请。
3.专家组考核——十二月、一月
考生申请截止后,高校将开始对考生的申请资料进行“海选”,也就是进入初审阶段。是否通过初审,与考生提交的申请资料是非常相关的,所以这就要求考生和家长要认真准备申请材料。有关自主招生自荐信要求建议大家都要去看看,高考网上也有很多自荐信的范文供参考。
4.笔试、面试——春节前后
初审通过后,考生可在相关网站上查询到笔试及面试时间,除了部分特殊学生不用参加笔试或面试外,大多数报考自主招生的考生都会经历笔试和面试。具体笔试和面试时间请考生和家长关注最新消息。
5.入选名单招办备案并公布——次年三(四)月份
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名单到了次年的3、4月份,将在教育部的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布。
6.考生高考,达到一本线——6月七、八(九)日
部分高校对于自主招生考生的最低成绩要求是要达到一本线,但是由于每所高校对于自主招生的成绩要求都有所不同,所以并不代表考生成绩只要达到一本线,就会被高校录取。
7.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名单公示——8月份左右
高校 篇5
高校主题班会建设探讨
[摘要]文章就主题班会规划、设计、实施、归纳与总结展开讨论,认为主题班会的系统深入建设,不仅能充分发挥其学生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高校 主题班会
[作者简介]谢长旺(1977-),男,安徽祁门人,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安扬(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柳敏(1982-),女,山东济宁人,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河北 三河 0652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175-01
一、主题班会的建设框架
主题班会以学生为中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也能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和谐,更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主题班会的建设,不仅是辅导员个人的任务,更是整个学生工作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主题班会建设应做好班会规划、班会设计、班会实施、班会总结等方面工作(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主题班会的规划
主题班会的规划是指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为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年级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高校学生大学阶段班会的内容进行总体规划,形成大纲,以指导整个大学阶段主题班会的开展。
1.初期(第一学年)。新生刚刚入校,需要对其进行适应教育、纪律教育、励志教育和健康教育。适应教育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内容包括何谓大学,大学生活的特点,大学学习的特点;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内容是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籍管理制度、学位授予制度、行为管理制度、评奖评优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社团管理制度等。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包括学生安全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强化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的“心力”,它包括情动力、意志力、注意力、自评力和调控力五个基本的亚领域。
2.中期(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需要对其进行方法教育、专业教育和“三观”教育。方法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方法教育的内容包括“怎样100
分钟有效听课”“如何有效运用手中教材和图书馆参考书”“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等。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指明方向。学生经过初期阶段的学习以后,将逐渐把注意力转到专业学习与将来的工作与事业上,专业教育的需求不断强化。辅导员可邀请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教育主题系列班会,让熟悉本专业的导师指导学生认识本专业,熟悉本专业,热爱本专业。“三观”教育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是大学学生工作系统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中期前段可开展感恩教育、恋爱观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内容,中期后段可开展自我探索、价值观澄清等相关内容。
3.后期(第四学年)。对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需要进行纪律教育、毕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纪律教育防止学生出现松懈感。大学最后阶段,学生容易产生松懈,在此阶段,要加强纪律教育,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为学生实习、求职提供便利。毕业教育,保证学生文明离校。为防止毕业生离校前出现意外情况,辅导员需要召开安全文明离校主题班会,与学生交流沟通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困难、面对社会、面对工作,鼓励学生勇敢地迈入人生新的一页。就业教育为学生远航助力,主要通过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来实现,辅导员召开主题班会的任务一是加强面试方法、技巧的教育;二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勇敢地面对社会的挑战;三是鼓励学生创业。
三、主题班会设计
主题班会设计是指围绕班会主题,对班会组织的形式、程序、内容、环境进行设计,形成方案,用以指导主题班会的召开。主题班会设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变教师单向说理教育和正面引导的方式,突破“你听我讲”的传统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度,确立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新班会模式。
1.形式设计。形式设计是主题班会设计的关键。主题班会形式设计应不拘一格,鼓励创新,可以将辩论、演讲、讨论、表演、参观、运动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形式优劣的判断标准有三点,即这种形式能否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能否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与交锋中促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生成;能否通过让学生体验道德,促进道德知识的内化、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2.程序和内容设计。主题班会程序和内容设计是形式设计的细化,即在特定的形式下明确主题班会各环节的搭接与具体内容。主题班会的程序设计要做到环节清楚、层次清晰、联系紧凑、衔接自然、逐步深入。主题班会内容设计更需要深入探讨,认真筹划,更多地考虑青年学生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3.环境设计。主题班会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空间环境的布置要创设情境,凸显主题,与班会内容达到和谐统一。成功的班会应该让每一个空间、每一块板面都成为主题班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主题班会的实施
1.充分准备是基础。一个成功的班会, 充分准备是基础,准备的过程就是辅导员落实班会设计理念与内容的过程。班会准备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素材的收集、物品的筹备、场景的布置、氛围的营造之中, 使班会的准备过程本身就成为学生受教育、受锻炼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延展和扩大班会的教育作用。
2.广泛参与是重点。主题班会的举行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受教育者,应该同时在集体中、活动中受教育,而不是旁观者。只有亲自参与,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情感,才会融于其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因而广泛参与是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的重点。辅导员创设合适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
3.辅导员指导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活跃,各种思想并存,为了保证主题班会不偏离主题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辅导员需要加强现场指导。辅导员指导的主要内容是对突发情况的处理,对现场气氛的引导,对各种信息的分析、选择、提炼,对主题班会的总结等。当班会出现冷场时,辅导员需要调动学生,活跃气氛;当学生普遍对某一个问题产生疑惑,讨论无法继续时,辅导员需要澄清;当错误观点占上风时,更需要辅导员及时拨乱反正。
五、主题班会的归纳与总结
主题班会的归纳与总结,是指主题班会结束后,通过调查班会组织的得与失,认真总结,找出具有普遍性的操作方法,进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主题班会范例和主题班会教育大纲,作为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指导与参考。主题班会的归纳总结是一个艰巨的长期任务,需要大量的实践为基础,需要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在这一总结归纳过程中,辅导员工作在一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整个学生工作系统也需要提高总结和归纳的意识,力争形成科学的主题班会教育大纲和丰富的主题班会教育范例。主题班会的系统深入建设,不仅能充分发挥其学生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高校 篇6
见习基地的论证报告
阜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
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我们结合阜阳实际就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到市直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专题调研,进行了充分论证,现就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是整个社会中最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优秀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促进阜阳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阜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力度,市人事局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管部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了工作职责范围内。认真做好企事业需求预测,举办各种方式的就业洽谈会,为未就业毕业生免费管理档案和推荐就业服务,为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和人才流动提供便捷服务。
二、我市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006年,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对此必须清醒认识,一是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大。2006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第四年,2006年我市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6万余人,增幅达25%,其中进入阜阳市就业的毕业生1.5万余人,是我市有史以来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一年。二是我市
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目前,阜阳正处在经济转型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企业和一些行业就业岗位资源相对缺乏,加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新增劳动力的增长,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矛盾十分突出。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不高,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有待于强化,市县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贯通不够。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因此,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必须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具体落实。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建立见习基地的思路和措施
为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和国家六部委《通知》精神,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工作,我们在今年内拟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加强宏观管理。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具体指导下,构建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服务体系和政策平台,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调机制,使毕业生就业有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二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继续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择优选派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三是在2006年主办和协办8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为高校毕业生及时就业提供机会;四是采取试点的办法与部分阜阳市企事业单位联手开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点”,积极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按照国家六部委《通知》要求,结合阜阳高校毕业生就业实际,在认真考察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在市教育、卫生、文化、城建、农业、交通、科研等部门各选择1-2个单位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单位,经过试点,再从中选择2-3个有一定规模,各方面条件较好且能持续提供见习岗位的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六是有计划地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市政府网站、人事人才
网站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为广大毕业生了解见习制度选择见习岗位提供便利。并抓紧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组织市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见习扩展就业机会。七是按照国家六部委《通知》中关于“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基本生活补助的要求,争取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落实高校毕业生基本生活补贴的政策。八是切实做好见习生见习期间的人事人才服务工作。市人事局所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切实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及时通过人才市场就业洽谈会,供需见面会等活动,帮助见习的高校生实现就业;对见习期满仍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市高校毕业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继续进行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
特此报告
阜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阜
阳
市
人
事
局
浅析高校宣传片与高校形象建设 篇7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步伐的前进,高校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凸显。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与《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明确,高校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动力,这既是机遇,也是对其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高校必须通过更多的努力来寻求生存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间不仅从教学环境、教育质量上进行比较,同时也从高校人文氛围、外在形象上进行竞争。高校宣传片,作为高校形象建设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已成为各个高校竞相模仿的形式。
高校宣传片是用制作电视、电影的表现手法对高校内部的各个层面有重点、有针对、有秩序地进行策划、拍摄、录音、剪辑、配音、配乐、合成输 出制作成片,它既有电影般的唯美的画面与良好的视觉表现力,又有纪录片般的真实的力量,声色并茂地凸现高校独特的风格面貌、彰显高校实力,让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士建立认知度,产生认同感。
中国高校形象宣传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产业日趋成熟,在考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的教育市场中,各个高校都在尽力扩大宣传,加大自身形象建设。当前各院校常用的宣传手法除宣传片外,还有VI系统的建立、传统纸质媒体推广、网络推广等。
其一、高校VI系统是学校形象的外在表现,是其对外塑造形象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它以标准标志与标准色为核心, 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的视觉系统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其二、传统纸质传媒推广主要以报纸、杂志广告为主,目前在招生高峰期,很多高校都在当地甚至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刊登高校广告及招生信息。传统纸质传媒虽然没有网络、电视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但是其不受时间限制,并且可以供人们反复传阅、便于保存;其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媒体,刷人人,微博已成为当前年轻人的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众多高校从青年人的心里出发,纷纷在人人网,新浪微博、西祠胡同等建立自己的校园主页及bbs页面,供校内外人士进行交流探讨、了解校园动向。
中国高校形象宣传片与高校形象建立现状
1.高校形象宣传片在高校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随着电子科技及影视技术的进步, 影像制作的难度及成本不断降低,很多高校抛弃原本的静态的平面设计为主的宣传手段,开始选择宣传片来作为自己形象建设的手段,高校宣传片用较短的时间可以最大程度的容纳校园风景、校园教学环境等硬实力,此外还可以同时展现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及校园理念等人文软实力。在 《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一书中保罗·M.莱斯特说到,在信息传播中,视觉形象对人们的作用是极其强大的,它会直接作用到人脑信息知觉的生成过程,并且不论这些形象所产生的知觉信息到底正确还是错误,都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存留于人的大脑中,更有甚者,可能会伴随其一生,成为其头脑中的一种“固定思维模式”。由此可见,以影像制作为基础的高校形象宣传片是推广和介绍一个学校形象最为直接和直观的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是第一个在纽约时报广场打出广告的中国高校,2012年8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形象片在纽约时报广场的纳斯达克广告屏上首播,一播出便引起国内外热议。同年9月,宣传片也将在国内播出。该片以中国风为主调, 从一滴浓稠的墨汁在笔锋上滴落开始, 墨汁在纸上晕染依次变化出“厚”、“德”、“博”、“雅”、“是”。短短30秒的形象片,讲述了年轻人从初入校门到毕业离校的成长故事,每个汉字背后依次闪现人大校友都十分熟悉的风景: 明德楼、如论讲堂、校训石等。纽约播放形象宣传片是人民大学走向世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措施。正如人大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所说,“观众很可能匆匆浏览后就过去了,但只要他们能记住其中一个词,我们就算成功了。”
2.高校宣传片的常见表现形式
截止至2014年1月,在百度搜索引擎的调研中,以“高校宣传片”为关键字的视频有39239个,这些宣传片涉及了中国各类各级高等院校。
按照宣传片的表现内容来分,有: 招生宣传广告片、校庆校史宣传片、校园建筑漫游宣传片和学院下设机构宣传片等。例如:《2013年南京林业大学招生宣传片》、《放飞理想——南昌大学招生宣传片》、《大学之道、源远流长——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宣传片》。
按高校宣传片的表现形式来分有: 采访互动宣传片、微电影式宣传片、音乐主题宣传片、唯美艺术传片等。例如,中山大学以“大学是什么?中大怎么样?”等问题为索引,以学长学姐质朴真实的采访与回答,优美的校园环境做背景来完成整个宣传片;北京大学以《男生日记》、《女生日记》两个短小的微电影来介绍北大的校园生活。《女生日记》故事讲述了北大女生江小夏的校园生活, 以“什么是大学”为主线,从她进入艺术学院拿起专业课本开始,经历了学习、恋爱、亲人去世、失恋、毕业等等。《男生日记》是《女生日记》的“姊妹篇”,韩国留学生何小冬即将毕业,他扛着相机先后与学校保安、未名湖、流浪猫的小坟冢等学校景象合影来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 深圳大学的宣传片由一位粉衣少女引领你鉴赏美轮美奂的校园,课堂、、集会、演出的画面在曼妙的乐声中闪过,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结
高校 篇8
关键词:高校 评估 档案 探索
对于高校的每个职工来说本科评估都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高校可以在教育评估制度这个新平台上展示自己各个方面的成绩、成长、发展、展望和存在的问题。很多经历过评估的学校的实践证明,在教育评估制度这个新平台上高校的档案是重要因素,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教育评估是推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和进步的催化剂,应该利用好这一新平台。评估对于高校的档案管理来说是一剂催化剂,它侧面检验了一所合格学校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以及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高校教学评估活动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而档案的存在就是真实记录这些实践活动。所谓评估档案就是高校在教学评估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文件记录,它对于高校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高校接受评估的有力凭证就是档案信息,同时档案信息也是评估主体实施评估的基础依据。那么,为什么档案会在评估工作甚至是历史上都具有如此重要的角色呢?我们从档案本身的定义来分析一下:
①先了解宏观角度的定义:什么是档案?档案既是国家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党和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依据,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存在,有价值的保留下来,同时及时销毁不需要的。另外,档案还具有知识储备作用,就像我们经常借鉴古人的经验一样,把现在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在以后供后人借鉴。
②我自身在工作中所理解的档案: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全国医学本科院校,医学院校的档案资料能够反映一所医学院从建校初期到逐步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可以把学校的全部面貌反映出来,通过查阅医学院的档案资料学生可以获得相关的知识,并且这些资料保留下来还可以供教师查阅,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是医学院校进行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另外,医学院的档案资料多是临床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学院校的档案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档案存在的重要性,那么档案的规范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高校的档案管理需要依托在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而评估档案的管理机构应以高校档案馆为核心,一般来说,高校档案馆都具备以下两个基本职能,一是负责管理高校档案工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存放和利用高校档案,开展具体档案业务的职能,所以高校档案馆不仅要负责整个档案馆的自身业务,还要指导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行政和业务。在整个评估工作中,虽然评估档案的数量总数并不多,但是一定要保证其全面性和完整性,同时应该制定评估档案保管期限,并应用于整个评估档案归档过程。
所以在高校评估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完善今后的日常工作:
①增强档案意识,强化建档工作。高校评估工作涉及高校的很多部门,评估档案是高校全部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应该增强档案意识,强化建档工作。
②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评估档案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估档案制度,并严格规范评估档案的相关管理。
③健全档案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范围,指定专人负责,这是评估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由于现阶段我国各高校评估档案管理制度还很不完善,为了有效改善高校评估档案分散管理的现状,各高校应该健全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范围。通常各个高校评估档案的业务指导工作是由本校的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负责的,而各个高校的评估办公室负责全校性评估档案的收集整理。学校的评估办公室负责整理立卷学校各机关的评估档案,比如校长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门等,然后评估办公室负责把这些档案依照相关的规定送到档案馆进行集中保管;各相关部门的评估档案应该安排专人进行整理立卷,然后随其他的档案移交到学校档案馆。
④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高校评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评估档案的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多,此时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记录档案,很不便于查找利用,所以为了方便查找利用档案信息,也为了更加方便的进行信息储存,高校应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记录评估档案工作,实现高校评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总之,评估档案这种新型内容的档案,既为高校档案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高校档案工作者面临着新的课题。随着高等学校评估工作的开展,对真实记录该过程的评估档案如何进行完整的收集、管理和利用,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总结。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高校评估档案的管理工作就一定会不断总结新经验,创造新业绩,提升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童云.充分利用教育评估平台实现评估档案与基础档案的双赢[J].经济师,2009(12).
[2]杜丽金.高校评估档案有效管理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高校】推荐阅读:
高校后勤-关于高校后勤细化管理与服务的探索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1-08
北京有哪几所985高校和211高校05-29
高校论文:高校 生物医学 教学名师 科学论文 评价08-18
高校新区07-14
高校宿舍07-14
当前高校07-17
高校修缮07-20
高校“两课”07-21
现代高校07-21
高校背景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