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背景

2024-10-13

高校背景(精选12篇)

高校背景 篇1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 高校人才培养目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高校的基本任务是传播科学知识, 完善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改革开放的“巨轮”一路乘风破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时间的检验, 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大有裨益。物质和精神要同时抓, 轻了哪头都不行, 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 也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若干新情况。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 我们不仅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 同时也要积极地同国外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在思想的交锋中汲取营养, 知己知彼。也正是在思想的碰撞中, 青年群体因为其活跃的思维, 极易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进攻”对象, 进而歪曲“三观”, 生活腐化、拜金奢靡。鉴于此, 邓小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 决不能削弱。” (1) 高校处于学术碰撞的结合点, 作为宣传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党的生命线, 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党的队伍的建设。高校党组必须先“正己严身”, 监督各项德育工作的开展, 配合教学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德育方针, 把好高等人才培养的德育一环。

2. 高校的地位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高校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水平。高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 这些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为社会服务的水平。高校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 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多都出自于高校。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 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也是人才实力的角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离不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 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 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 没有大批的人才, 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2)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接班人的地方, 是造就掌握和使用先进生产力主体的摇篮。高校要引导人才坚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一方面, 高校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带头身体力行, 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艰苦奋斗!另一方面, 加强党的建设, 高校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二、“三严三实”对高校党建的指导作用

党的建设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思想建设属于生命线的问题, 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党员才能的充分发挥, 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群众路线执行是否到位的问题, 反腐倡廉建设更为重要, 直接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高校大学生在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 也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 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又红又专”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主阵地, 高校党委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牢牢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抓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三严三实”开启了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新征程

“三严三实”是高校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准则和规范。这既是高校党员干部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 又是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在思想建设层面, “三严三实”的提出无疑对高校党员的精神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给高校党员上了一次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课。“三严三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发展, 它是针对中国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行为规范。高校党员干部应该在思想上对“三严三实”进行全方面、深刻的认识, 进而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自己。在作风建设层面, “三严三实”为高校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从“八项规定”到“三严三实”, 十八大以来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作风建设高度重视, 下大力气整治党的不正之风, 取得了很大成绩, 进一步体现了我党从严治党、从严管党的决心。这也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要保持良好的作风习惯, 不能“端架子”, 要密切和师生的关系, 不能当纯粹的“办公室”领导, 要积极走访师生, 了解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之中的困难, 认真维护好师生群体的利益。值得肯定的是,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以来, 取得的成果是相当丰硕的, 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在高校行政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 高校的办学也越来越趋向于合理化, 教师的待遇和学生的学习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 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公权私用, 为私人谋利益, 导致出现了许多例如“花资买学”“花资评优”等丑陋现象, “四风”没有完全根除, 无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还是党员干部自身, 都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 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虚的现象比较严重。新时期“三严三实”则直接指向党员和干部为人为政的标准, 规定了干部道德的底线。

2.“三严三实”要求高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党的创建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建党时期的共产党人, 几乎完全是知识分子, 最早发起建党的李大钊、陈独秀都是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中共一大代表都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因此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 必须加强学校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作用, 促进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为全面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在组织建设方面, 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各个基层组织担负着高校各个部门的职责和运行, 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 只有底子过硬, 各项工作才能上行下效, 落到实处。“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力量源泉, 是我们党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3) 党员同志一定要树立“三严三实”的优良作风, 在日常工作中,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甘于吃苦, 争取为组织输入更多新鲜、积极的血液, 老党员在“正己”的同时, 也要为新党员树立榜样。制度建设是保证党的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在制度建设方面, 高校党委一定要利用“灌输”, 要让党员学习、了解和熟知党的规章制度, 在思想上认知制度的具体内容。

高校党组织要让党员维护和遵守党的制度, 并且参与到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中来, 进一步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推进民主集中制等。高校党员干部要视制度为“带电高压线”, 严格遵守, 切实维护。坚决纠正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坚决惩处失职、渎职等行为。

三、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尚未体现, 干部整体素质不高, 基层组织存在问题过多等。” (4) 本文认同上述观点,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够完善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和发展的历史选择,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它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办学要求, 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 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这种体制没有明确赋予高校基层党委以合法的身份参与管理, 党委的管理者身份被忽视和淡化;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向一方的情况, 或是党委主导、或是校长主导, 存在运行上的漏洞过分集中在某一方, 权力分配不平衡, 权力监督往往形同虚设, 也没有相互制约的机制, 最终导致专断的形成。权力标准划分不明确, 何以谈“严以用权”。

2. 高校学生入党标准难以把握

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的标准, 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学生群体和社会人士相比,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校对于大学生发展党员的把握也却有偏颇之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唯学习论, 发展党员的标准仅仅参照学生的学习成绩, 并且按此划分入党条件, 例如某高校就要求发展对象每个学期每科的单科成绩都不能低于85分, 没有达到此分数, 即使平时表现再优秀, 品行再高尚, 也会被拒之门外。另一种则是唯社会工作论。这里所指的社会工作, 大体是校内的助管岗位, 这种唯工作的考察标准, 忽略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我们说这两种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都是片面的, 不够合理的。高校党委“谋事要实”, 在发展学生党员的时候, 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政治立场, 入党动机和学习水平, 以此作为考虑发展的标准。

3. 高校党员的先锋意识“淡化”

许多高校领导认为高校有别于社会, 以此为据, 片面地认为高校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只侧重于对学术精力的投入, 而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为高校党员,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教职工党员, 作为知识阶层更应该深刻理解“三个代表”和“三严三实”的内容, 做有坚定信念的模范、终身学习的模范、无私奉献的模范和勤奋工作的模范, 将“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的要求生动直观地体现在学生面前。

4. 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力度不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 院系的党总支部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 赋予党总支“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的重要职责。在高校中, 党委领导下的各项工作, 如果细化到各级学院当中, 其效力的发挥必定需要通过党总支来体现, 它是高校开展党的活动的基层单位。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 党总支不能较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往往监督不力, 参与决策不到位, 影响党内活动目标的实现。

四、“三严三实”背景下高校党建如何完善

1. 高校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

领导干部如何用权, 是衡量其操守和作风的重要标准。习总书记说“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 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 (5) 要时刻牢记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做到权为民所用, 真正为教职工和学生谋利益。高校领导干部要做到公权师生用, 一丝一毫不能私用, 公款姓公, 一分一毫都不能乱花。领导应当把秉公用权作为底线, 时刻做到公私分明、公而忘私, 确保公权行使不越轨、不谋私。另外, 高校党和行政的权力不能混淆, 要分开来, 弄清楚。党委和行政班子在使用权力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界限, 按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另一方面也利于权力的互相监督。

2. 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要“严以修身”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道德的作用, 将“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习总书记提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道德境界, 追求高尚情操,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高校的领导干部和党员, 首先要练好内功, 从自身的党性修养抓起,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强化“三个自信”, 结合教学工作, 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践行者、传播者。高校党员干部处在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之中, 更应为人师表,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 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为学生树立正能量的典范。

3. 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要“严以律己”

高校领导干部要力求做到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在改造主观世界方面, 要牢记共产党的宗旨, 能够管得住自己的思想, 不越道德“底线”, 防止精神沦陷。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高校领导干部能不能禁得住各种权钱色的诱惑, 关键靠自省自律, 靠节制私欲, 靠个人修为, 靠自我约束, 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要狠抓实干, 避免空谈,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理论水平, 要时刻按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地位要求自己。

4. 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谋事要实”

高校领导干部要从高校的具体实际出发, 制定的工作目标不应“大空泛”, 要符合办学的客观规律, 符合办学的科学精神, 要符合教职工的能力要求, 实事求是。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高校的工作经验, 要把治理学校的要求和本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基层调研的力度, 充分发挥各学院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 更好地在高校贯彻民主集中制, 集思广益。

5. 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创业要实”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不能做一个口头的马克思主义者, 要深入调查和研究, 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一步一个脚印。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高校领导干部无论是从学校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建设方面, 都要杜绝面子工程。切实抓好高校行政体制改革, 优化管理体制, 加强教学力度, 对教职工和学生负责。

6. 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做人要实”

踏踏实实做人, 勤勤恳恳办事, 这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又是一种道德层面的实践。“做人要实”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要“公道正派”。牢记自己是党的形象的代表, 不能浮夸, 不能好高骛远, 从平凡中做起, 从点滴做起, 全心全意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 做他们利益的维护者。

高校肩负培养祖国人才的重任, 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效。处于领导地位的高校党委, 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 指导高校教学工作, 为祖国输送“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不避讳地说, 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确存在些许问题, 彻底根除这些弊端, 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都要用“三严三实”武装头脑, 端正行为, 完善品格, 改善作风, 奉献社会。

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高等教育落实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成效。需要指出的是, 高校党建工作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然而当今高校党建工作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d的效果。本文阐述了高校党建的重要性, 从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出发, 要求以“三严三实”为指导, 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

关键词:三严三实,高校党建,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注释

1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 (3) 周强.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湖南日报, 2012-04-06.

3 (4) 苏丽.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2 (16) .

4 (5) 习近平.之江新语: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高校背景 篇2

摘要:数学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在现代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分析能力尤为重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和高科技技术推动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成为各大高校主要研究内容和关心的话题。幕课网络课程的出现,为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教育新模式。但是,在慕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中数学教育不断发展慕课课程的重要意义,并根据这些重要意义提出了在慕课背景下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措施,寻找创新的新途径,提高高校数学教育质量和效率。

“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篇3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方式和获取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慕课是随着全球资源共享、信息化知识大爆炸而来的,它是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技术而构建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的出现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慕课的概念出发,阐释了什么是慕课以及慕课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对高校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慕课;高校教学改革;影响

1“慕课”的概念及其特点

1.1“慕课”概念

“慕课”是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平台的开放性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教学的巨大进步“慕课”可以集合各个大学的优秀在线课程资源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优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获取途径,更加自由的获取世界范围内的课程资源。此外“慕课”还可以带动了高校在教学、考核、管理方面的改革,促进了高校的扁平化、信息化管理。

1.2“慕课”特点

(1)网络交互性。“慕课”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不仅实现了在线学习,还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网络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呈现在“慕课”平台上,可以满足师生互动、学习者个性需求等,达到了师生共同进步、平台思想充分碰撞的目的。此外,利用大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可以将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反馈,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开放性。“慕课”平台具有开放性,这是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只要你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意愿,只要你有能够上网的计算机,你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学习平台打破了身份、种族、国籍、职业的现实隔阂,实现了同一起跑线的公平教育,实现了开放教育资源的有效延伸,这是教育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3)规模参与性。“慕课”的规模参与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习者的广泛参与。由于“慕课”平台不受人数限制,拥有着来自全世界的信息资源,一门课程信息的获取者数以万计,这种大规模课程学习是以往教学难以企及的。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规模参与性。高校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随着“慕课”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慕课”平台之中,使得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被开发和推广,“慕课”也增加教师自我表达的窗口,吸引了众多教师的参与。

2“慕课”对高校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2.1丰富教学内容

经过研究发现人们对事物注意力保持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这正好与“慕课”教学视频相适应,“慕课”将教学视频内容设置为 5~15分钟,在“慕课”学习模式中,知识点都是以各个小单元来讲解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这也符合知识的模块分散化的特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模块化的学习来加强知识点的理解,丰富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每段视频中都有一些针对内容的小测验,可以帮助学习者检测知识的理解程度。学习者还可以通过论坛与其他人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这种发现问题随时交流的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知识的更新

“慕课”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和信息的存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对于自身已经理解的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对于未知的新知识可以认真学习,还可以对知识难点进行反复学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总而言之,每个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利用时间针对自身薄弱的知识环节去安排学习、这样也抹平了学生由于起点不同带来学习上的不平等。

“慕课”模式是一种在线模式,其包含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最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去寻找那最新、最感兴趣的知识,利用网络的信息速度来弥补教材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兴趣,这也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达到的,因此,“慕课”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肯定会大有发展。

2.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成绩大多依靠考试成绩来评定,这种评定方式是应试就教育的产物,禁锢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慕课” 融入了用计算机批改客观题的技术,针对其学生数目众多的特点采取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形式。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来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了课堂听课、课后作业、期末考试、课外活动参与等;学生自评主要考核学生自我的认识,加强自我纠错能力;学生互评主要考察学生的平时道德、生活、价值观等,人生活在世界上,身处一个个团体之中,如何相处,如何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也是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2.4解放教师、创新发展

首先“慕课”的引入有利于解放教师,使老师不再天天奔波于各个教室,无心对教学内容创新;有利于精简教学管理中的繁琐流程,增强学生与老师的自由性,发挥自身的兴趣特点,引导形成特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信息平台的建立,“慕课”平台的丰富资源有利于教学平台的建立,更加便捷的引导教师和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时间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加对学科兴趣;有助于缓解学校硬件的紧张情况,“慕课”平台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可以使学校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网络信息平台都整合在“慕课”中,大大减轻了学校硬件方面的投资。

3结语

随着“慕课”的快速大面积发展,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慕课”课程的发展机遇,转变教学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时代转变,发挥“慕课”教育的优势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萍. “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新视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

[2]强健,孟庆玲. “慕课”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

网络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浅析 篇4

关键词:网络背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分析

高校作为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必须借助思政教育的力量大力弘扬主旋律,引导高校学生健康积极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网络作为主要的社交载体改变了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在为高校学生带来生活与学习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不良思想对高校学生主流文化意识的侵蚀,严重危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既定的教育背景与环境,如何规避网络对思政教育的不利风险,趋利避害实现高校学生思政学习的推进成为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冲击分析

网络的两面性警示我们在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传播优势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强烈冲击。从目前网络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的思政教育情况来看,其冲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开放的网络环境为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传播契机。网络面向对象的广泛性使得其环境相对自由与开放,这也就意味着网络信息市场的鱼龙混杂与泥沙俱下。高校学生的是非分辨意识较弱,面对西方的文化“糖衣炮弹”往往很难做到置身事外。西方部分国家借助开放的网络平台向我国高校学生传递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的不良信息,侵蚀学生思想干扰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从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建设情况来看,我国在网络行为规范与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网络管理的不健全,网络规范体系的不完善都加剧了网络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价值导向的冲击。其次网络让高校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难以自拔。网络的虚拟性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的便利,但是这种既定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高校学生对网络的痴迷与上瘾,高校学生沉迷于网络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对虚拟网络世界的过度沉迷,往往在现实世界里迷失自我,引发青少年违法乱纪行为,而这也成为危及社会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最后,网络多元的文化冲击对既定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与破坏。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决定了其组成元素与信息内容的多元,而多元的信息传输在满足高校学生认知与学习需求的同时也加剧了高校学生的信息筛选难度,高校学生心理发展并不完善与成熟,多元的信息中不乏不良信息并对其造成思想侵蚀,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形成,我国高校学生长期建立起来的正统理念与道德观也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被置于边缘化的地位,这种多元的文化冲击往往从根源上造成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倾斜与人格的扭曲。网络其两面性的影响是鲜明而深刻的,面对这些不利的文化思想冲击,高校如何趋利避害成为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性策略

(一)增强对学生的主体关注意识,建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开放的网络环境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网络平台的搭建也为言论自由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学生的民主与个体意识,其在信息获取与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自身的认可意识,高校学生渴望获取一种自我价值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而我国传统的思政教育正缺乏对这种主体民主意识的关注与关怀,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强化政治说教的色彩,容易激发高校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思政教育适得其反,成为干扰学生其他科目学习的助推剂。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 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调动成为思政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本质上看,主体意识的建构与关注其实需要借助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得以实现,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摆脱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将思政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对高校学生个体意识的关注上,发挥学生在思政教学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引导高校学生就当前的思政建设方针政策展开班级讨论,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萌发的思政认识与学习感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与自身的密切关系。此外积极弱化政治说教色彩,选取更鲜活生动的政治教育案例,让高校学生在生动鲜明的案例中获得思政教育的人生价值理论指导,从而善于向教师表达自己心中的困惑,教师与学生处于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倾诉与倾听关系,教师可以及时获取高校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在选择思政教学内容时更具有针对性。随着高校思政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关注,思政理论教育必然落实到思政实践中去。

(二)提升思政教育者技能与素质,塑造优秀的思政教育队伍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想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如果单纯从理念上进行转变远远不够,必须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与教育,切实提升其素质与技能,将思政教育的开展实施与网络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网络背景下的思政教学开展与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努力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而建构起一支高效的思政建设团队。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学习,参与各项技能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思政教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解答高校学生的思政理论疑惑。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思政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丰富自身的教学体验,能够高效开展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时代意识,能够结合新时期的网络发展形势创新教学方式,将网络教学的优势运用到思政课堂的教学中。传统的思政教学课堂以板书教学为主,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都相对有限,教师单纯的板书讲解,很难让高校学生产生思政学习的热情,高校学生在思政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也很难获取有效的教学反馈,思政教学的双向流通渠道被人为堵塞,思政教学单调呆板,根本起不到思政教学对高校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通过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引入网络,可以以网络的新颖形式调动高校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热情。通过网络平台让高校学生及时了解社会信息动态,把握最前沿的思政理念,为思政教学增添时代活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具备了综合技能与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控思政教育课堂,将理论教学与社会思政实践结合起来,让高校学生在灵活生动的思政教学模式中加强对思政教学的关注与参与热情。

(三)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引导,规范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

网络的自由与开放性在带动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网络违法乱纪行为,基于我国目前对网络虚拟世界监管力度的欠缺使得网络管理混乱,而网络管理的不足与混乱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价值导向的偏差,不利于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甚至会危及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对社会产生消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对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性引导是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政要注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通过举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讲座,通过网络教育宣传片的传播教育使得高校学生及时规避不良心理取向,通过一定的说服与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与学习中产生的焦虑紧张心理,合理规避因为学业与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负担,教育高校学生以正确健康的心态去接受主旋律的思政教育。其次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发挥网络的教育载体优势,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教师及时掌控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向,让高校学生自觉地参与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去,成为思政教育的主动学习者,在理论的学习下能够借助思政的理论所学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从而实现思政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高校学生在思政理论向思政实践的转化参与中完成思政教育的情感体验。

结束语

21 世纪是科技与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的发展具有不可逆性,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的教学优势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如何最大限度规避网络不良信息与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干涉与破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力推进的制约点。本文立足于网络化的时代背景,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政建设工作,从网络对教学的挑战入手提出了观念转变、队伍建设与心理辅导三个方面的执行策略,相信随着思政教学策略的推广与实施,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将迎来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宋裕民.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5,22:1.

[2]左健.浅析网络冲击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J].法制与社会,2010,17:243.

[3]彭春雪.社交网络兴起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学理论,2013,36:364-366.

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5

一、加强网络监管,净化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在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谣言的散布、负面新闻的冲击等等都影响着我们年轻的一代。我们必须加强网络监管,坚决杜绝非法犯罪、暴力行径,让网络净化,共同传递网络正能量,传播网络好声音。

(一)学校组织给予保障

高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保障,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要通过净化校园网络,制定网络管理条例,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氛围,过滤网络各种不良信息,形成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以引导和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不断的拓展。校级党委宣传部、团委,要以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道德风尚引导和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思政教师积极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网络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教师提供了“第二课堂”,思政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育,引导传递网络“正能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年教师更应该参与其中,青年教师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更高,运用更娴熟,更容易接受网络新潮流,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针对性培养,使其尽快成为既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具备网络信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其他专业教师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会有对自己专业问题的困惑、心理上的障碍、就业的疑问等,专业教师通过互动平台参与解答学生的问题,既满足了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的`心理,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三)学生自觉参与大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提高辨识、驾驭信息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中做出正确的信息选择,选取自己需要的、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的信息,同时还要自发的将正面的、有影响力的事例和典型得以发扬和传承,正确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此外,还应加强学生志愿者建设网络志愿者队伍,对学校网站、公众平台等进行不定期检查,一经发现不良信息立即举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有效的在网络上开展。

二、结语

通胀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刍议 篇6

关键词:思政教育;通胀;挑战

CPI高居不下,房价日益超出人们承受能力……通胀下,我国国民工资呈现出相对的态势。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底线也在一再调低,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通胀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引发通胀的几种原因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人民币在多方压力下不断升值,国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通胀。

1.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供不应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引起了物价的上涨,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这四种原因造成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既是成本推进的,可也是需求拉动的。因为需求拉动以后,对土地消耗量、需求量大了,所以它是交织在一起的。

2.美国振兴本国经济引发全球通胀。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为拯救美国经济,想要贬值,这就要以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的货币升值为代价,同时引起世界对新兴经济体货币预期升值,进而带来热钱大量涌入,导致新兴经济体目前普遍在保持高速GDP的同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3.2009年为了实现保8的目标,我们出台的一系列投资拉动举措、宽松的信贷政策、地方政府的大量负债举动等,是导致今天国内因货币泛滥而出现的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2009年我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高达9.58万亿元,信贷的巨幅增长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空前充裕。2010年4月末的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为65.66万亿,尽管后来采取了相应措施,然而全年M2仍然超過了70万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通胀的压力。

二、通胀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通胀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在通胀背景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

1.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外向型企业生存艰难,这些企业基本无法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珠三角等外向型经济地区受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出现了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增大,无力增加就业岗位。据纺织服装行业人士初步估算,纺织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约5万家,由于利润率较低、议价能力差,人民币升值将对纺织行业造成明显冲击。“大规模以上企业一般拥有工人500人以上。如果5万家中有90%抗压能力差,意味着4.5万家企业,也就是2500万人的就业面临着冲击。”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估算。这2500万人的就业危机还不包括其他规模以下企业,以及纺织服装行业以外的企业。

2.通货膨胀下,货币购买力降低,人民生存压力增大,导致新毕业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优越感双重降低。通货膨胀严重到一定程度,也就从经济问题转换成了社会问题。当2010年10月份的CPI创下了25个月的新高,国务院迅速出台了16条措施稳定物价,各地方政府和中央部委也都在年底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通胀之战。居民铲掉社区绿地种植蔬菜、楼顶菜园重现市场……通胀下,人民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优越感随着通胀的进展而不断降低,就业目标薪水实际购买力随着通胀的进展也在不断缩水。

3.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出口受制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也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增长,投资虽然还扮演着经济增长主要“发动机”的角色,但也受到地方债务日渐沉重以及民间投资意愿不高的影响。特别是如果经济发展方式得不到切实转变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实质性提高,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前30多年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十二五规划打算放弃关于GDP增长硬性指标规定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三、通胀背景下,高校更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稳定校园环境

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力维护就业安全与校园稳定。就业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越是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积极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重点的校园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稳定毕业生心态;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2.分析当前通胀形势,积极引导应届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教育广大毕业生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端正就业心态,立足自身情况积极就业,不要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摆脱思想上的浮躁情绪,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号召广大毕业生树立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认识自己所担负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方面,可以通过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指导等教学活动过程中,帮助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培养专业兴趣、掌握执业技能、了解行业文化,学会择业前景分析,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借助辅导员、学生骨干的力量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的广泛性,通过党员会议、团学活动、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经常性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广大毕业生调整心态,放低姿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岗位,尝试各种就业机会。

3.引导毕业生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认识的再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4.将素质教育贯穿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进一步促进就业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广大毕业生必须拥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要在做人做事上下工夫、在专业技能上求提高,争取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之,在通胀的背景下,国家多次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和风险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每年最多岗位提供者的中小企业将很难再次提供新的岗位来吸引大学生加盟;同时,通胀的加剧导致城镇居民实际工资购买力不断下降,进而加剧到大学生对进入社会工作的担忧。随着就业岗位的减少和担忧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毕业的临近而与日俱增。维护校园稳定和社会稳定,加强通胀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的一项挑战。只有及时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和自己的特长,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黄国平,张国初.教育对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9).

[2]郭艳茹,徐钧.试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对就业的影响[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2).

[3]王琼.人文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影响及提高对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

高校背景 篇7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在大数据理念面前, 所有传统数据的实证研究将被重新认识, 在教育领域, 过去无法收集与分析的数据都被新的技术手段赋予了可能性, 因而, 大数据对于教育的价值不言而喻, 已成为全世界项尖教育研究者竞相争夺的前沿研究阵地。

在教育领域中, 传统数据诠释宏观、整体的教育状况, 用于影响教育政策决策;而大数据可以分析微观、个体的状况, 从而真正面向教育的主体对象——具有个性化的个体 (人) , 这种传统意义上具有“测不准”特点的研究对象,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数据的累积, 让教育科学领域能够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个人在真实世界的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细粒度、高频度记录, 为教育活动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 从而可以测得更准、计算得更加精确, 帮助找到真正起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进而用于调整教育行为与实现个性化教育。数据挖掘已成为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的一种有力工具。

高校是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和普及的前沿, 在教学、管理和科研方面已经产生和正在不断产生着大量的各类数据, 这为从各个层面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信息基础。除了各类系统数据库平台中的大量数据外,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积累, 随着web2.0、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新的应用, 同时已经和正在使学校拥有更多并不断高速增长的可用的、有价值的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当今面对大数据的挑战和机遇, 也必将很快不断涌现出更多新的面向教育的大数据采集方式方法和手段。从这些沉淀的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深入挖掘、综合利用、转化为知识, 是信息真正价值的体现。高校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将包括: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决策服务;信息化部门的IT运维和服务;学校各业务部门的管理决策分析和服务;全校的综合数据挖掘与分析决策等;为高校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不同层面决策上的支撑,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

高校大数据对存储系统的技术要求

大数据的存储系统与传统的存储有一定区别, 主要表现在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1) 大容量存储能力:海量数据存储能力, 可管理PB级乃至数十PB的存储容量;单个文件系统和卷中每个集群的容量为18TB~15PB。

2) 高性能特性:支持更高的存储速度, 较高的IOPS性能, 读写性能优异, 聚合带宽支持高达数GB乃至数十GB。提供极低延时响应、保证大数据分析业务能正常运行, 满足实时大数据应用的需要。减少面对海量数据仓储的数据挖掘应用时的瓶颈。

3) 高可靠性:具有多级数据冗余, 支持硬件与软件冗余保护, 采用多级存储备份, 支持SSD、SAS、SATA和磁带库的统一管理。

4) 支持数据的多样性:大数据来源广泛与复杂, 不同类型的数据访问、处理和分析的方式不同, 要求存储系统的接口集成化, 能够应对不同的数据需求。支持全类型数据, 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数据, 满足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分析需求, 实现统一数据支持。

5) 强大的可扩展性: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之上, 实现容量与性能的线性扩展, 满足不断增加的大数据存储需求。

6) 系统的易用性和可管理性:存储本身应该具备快速、智能的数据检索能力。在存储的最底层提供最直接、快捷的数据检索, 将上层的数据挖掘工作下移, 充分利用存储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数据识别能力。具有全局命名空间, 所有应用可以看到统一的文件系统视图;支持标准接口, 应用无需修改可直接运行, 并提供API接口进行面向对象的管理;易于管理维护, 无需中断业务实现动态扩展;基于开放架构, 可以运行于任何开放架构的硬件之上。

7) 安全性:满足多级灵活的安全标准和保密性需求。大数据分析往往需要多类数据相互参考、混合访问, 因此需要考虑和解决新的安全性问题。

8) 成本性价比。更高的处理效率, 更低的成本。

大数据下高校存储基础架构建设目标

目前,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进行数据中心的扩建, 因为这两年数据的发展与过去比较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 以往数据中心的空间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要求。传统存储产品由于自身的设计缺陷, 在扩展性方面、与上层应用集成度、高性能、自动化能力、成本等方面已经很难满足大数据诸多的存储特征。因此, 当前高校存储系统的建设应当以满足大数据的技术要求为目标, 开展顶层设计, 详细规划, 以目标为导向分阶段科学合理实施, 最终建立一个完整适应大数据时代到来要求的存储系统。

大数据存储应该具备出色的扩展能力、可管理性、高可用、高性能和分布式架构等五大基本特征。其趋势是存储整合、分布式可扩展、虚拟化、云存储和智能化。根据大数据对存储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1给出了一个大数据时代高校存储体系建设架构, 可作为一个设计规划和实施的参考指导。

通信层:存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以太网光纤通道 (FCOE) , FCo E和统一结构在融合的网络传送方面成为一种新的形势, 具备经济的部署模式。FCo E和统一结构将重新定义数据中心网络如何提供存储和数据连接。

设施层:以RAID为基础的各类存储介质。由于内存与外存之间的存储鸿沟最大, 磁盘I/O通常成为系统性能瓶颈。新兴的SSD则是一种电子器件而非物理机械装置, 它具有体积小、能耗小、抗干扰能力强、寻址时间极小、IOPS高等特点将逐步扩大应用领域。

分布层:以分布形式存在的各种智能存储设备。

扩展层:通过统一管理, 用虚拟化技术把存储基础设施池化, 对资源进行分割、组合, 实现弹性容量、按需动态分配, 从而提高存储利用效率和性能, 简化存储管理复杂性, 绿色节省, 降低成本等。存储虚拟化可以有效整合各种异构存储资源, 消除信息孤岛, 保持高效数据流动与共享, 合理规划数据中心扩容, 简化存储管理等。目前最新的存储虚拟化技术有自动分级存储 (HSM) 、自动精减配置 (Thinp rovision) 、云存储 (Cloudstorage) 、分布式文件系统 (Distributed filesystem) 以及动态内存分区、SAN和NAS虚拟化等。

管理层:在系统达到一定规模后, 大数据存储平台的易用性和可管理性是不可或缺的。

应用层:大数据解决方案应包含数据存储、计算和分析, 而存储是此架构中的一部分。要求其为用户提供基于对象数据存储, 非结构化文件管理, 统一存储和统一集成的接口, 实现大数据分析中若干活动的下移和内置。

智能化:对于存储系统来说, 智能化代表着自动化、自适应、兼容性、自治管理、弹性应用, 通过对系统的监控、分析和挖掘来发现数据应用的特点和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并动态调整配置, 从而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存储智能化可以分别在存储系统栈中的不同层次实现, 包括磁盘、RAID、卷管理器、文件系统、NAS系统、应用系统, 从而形成系统的存储智能化。

高校网络存储系统建设的应对

大数据存储的建设主要考验的是技术整合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是一项持久的工程, 也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首先, 理解业务需求, 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管理架构, 采用一个能够长期发展的数据存储平台, 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数据资产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避免盲目地进行所谓的大数据投资。

其次, 为降低成本, 购买行业标准的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的同时保证产品的扩展能力和性能。存储系统需要持续满足高校需求, 并可通过灵活的扩展来保证数据处理对高性能的需求。分布式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的系统架构, 能够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负载均衡访问, 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 且易于扩展。

第三, 尽早着手开展大数据的准备规划和实施工作。比如做好高校非结构化数据管理, 将处于半休眠和休眠状态的非结构化数据激活, 进行统一管控。做好高校内部数据的整合, 将现有内部信息系统、业务系统和其他渠道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标准化, 做好大数据的规范化存储管理工作。逐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数据解读工作, 为高校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

第四, 大数据存储管理和挖掘需要新的人才, 他们应精通设施设备专业技能和拥有新的教育分析能力, 需要有创新意识与挖掘数据的灵感, 需要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等。此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同样是一个会影响到高校未来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

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探析 篇8

1 研究成果回顾

2004年至2016年, 发表于国内各类刊物的关于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的文章主要有肖爱艳的《“背景音乐”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徐月玲的《让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 刘阳的《高校图书馆背景音乐的实践与思考》, 吴佳丽的《图书馆背景音乐应用之初探》, 吴畏的《浅析背景音乐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原增的《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 赵雅丽的《浅谈以<爱和乐>作高校图书馆的背景音乐》等。吴畏的文章,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播放背景音乐具有的多种功能:如既可以使紧张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活泼, 使学生平心静气地在图书馆查阅所需的文献资料, 吸收养分, 又可以让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变得幽雅, 摆脱以往学术气息凝重、氛围死板的不良印象, 净化馆内环境噪声等;还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适宜设置背景音乐的场所[1]。同时结合音乐专业知识, 提出了在实际应用背景音乐过程中乐曲选择、音量控制技巧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如在挑选背景音乐的时候, 一定要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 将背景音乐的自身特点融入整个环境氛围中, 做到曲目的合理性和图书馆的严肃性高度统一。原增从“营造文化氛围、缓解烦躁情绪、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探讨背景音乐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功能, 又从音乐的特点、不同的时间段、季节和节日等因素来选择背景音乐, 最后探讨了图书馆背景音乐应该采用中央音乐控制系统管理与操作以及音量的大小等[2]。赵雅丽从背景音乐对阅读及读者的影响入手, 提出背景音乐能“调节脑波, 打开脑中潜意识, 增强记忆;刺激脑神经, 缓解大脑疲劳, 开发智能;活跃思维, 激发创新和灵感, 提高学习效率;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品格, 提升修养;安抚心灵, 提高身体免疫力, 缓解疲劳”。而后指出选择《爱和乐》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以及如何使用背景音乐《爱和乐》[3]。

由上可见, 背景音乐进入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内容大致为背景音乐的功能与作用和背景音乐的选择与使用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从背景音乐改善高校阅读环境和提高读者阅读效率等功能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在曲目选择方面探讨较多, 如“古典音乐的选择、专门的背景音乐套碟《爱和乐》等”。其实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背景音乐自身的特点以及它与普通音乐的区别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该研究将针对前期研究的粗疏之处, 从分析高校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绪入手, 在结合背景音乐新近研究成果的同时, 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探讨背景音乐走进高校的可行性。

2 背景音乐引入高校图书馆的可行性分析

在普通高校中, 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 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往往在学习的进程中, 左半脑会因外部刺激而充分发展, 逻辑思维活跃, 右半脑形象思维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左脑负担过重, 右脑空闲过多, 这种长期的不均衡会使得整体智力发展受到制约。音乐可刺激右半脑。和谐的音乐对右脑的刺激还可以使大脑放松, 启发右半脑, 同时促进左脑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使人们思维更敏捷。大学生思维十分活跃, 他们的知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比较判断能力相对较高, 此时高品质音乐的欣赏, 隐性地对大学生们的“智力”开发产生了独特的作用[4]。

大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的途径无非是音乐欣赏类的公共选修课和自己根据个人喜好从同学、媒体等处获取的音乐。而这些音乐却无法给高校学生带来较为全面的艺术熏陶。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除课堂外另一个集中学习和阅读的场所, 补充高校图书馆的相关介绍, 充分利用图书馆各种资源 (多媒体、影音资料、音响设备等) 在不同厅、室, 按不同的时段播放适宜的音乐, 应该是一件令学生愉悦的事。但背景音乐要进入高校图书馆, 与进入商场与超市有着较大差别, 需要经过多方面、长时间的考察、调研和尝试。其中大学生的阅读心理、背景音乐的选择和播放的技术要求等因素均不能忽视。

2.1 再议背景音乐

对于很多人来说, 背景音乐已融入当代社会环境,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不了解它的规律, 又没有得到相应的指导, 就谈不上科学而有效地使用背景音乐了。余原在《关于背景音乐与工作效率、注意的关系实验研究》一文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该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背景音乐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不能独立于前景作业而单独存在, 背景音乐需同人们的前景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从而相得益彰。因此他认为人们的作业特征与背景音乐的特征之间的关系是背景音乐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了背景音乐的性质, 背景音乐对人们前景活动或作业的影响类型与关系[5]。

众所周知, 背景音乐是通过对人的听觉产生相应的刺激, 部分地转移了人们对当前活动的注意。适宜的背景音乐, 应当是一种以改善人们听觉环境, 同时不干扰人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活动, 又不以满足人们听觉审美需要为核心目的的音乐, “不是人们当前活动的核心目的”也是它与非背景音乐的本质区别。D.kahneman的《注意与努力》 (1973) , D.la Berge和S.J.Samuels的《认知心理学》 (1974) 都认为在广大范围内的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 它直接决定了执行任务的质与量, 决定了可执行任务的种类多少及其间的差异度与协同性[5]。既然说人的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这种资源在人的活动中会进行分配, 尤其是人们在背景音乐下从事某些活动的时候, 聆听音乐会分走部分的注意力。以此而论, 岂不是说背景音乐会降低人的活动效率, 不利于前景活动的开展?实际上人们在背景音乐下工作的时候, 会在工作效率和舒适的听觉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而这种平衡会降低部分的工作效率。

阅读行为需要集中人的注意力, 而图书馆的背景音乐不会提高阅读的效率。它的作用应该是读者愿意被背景音乐分配部分的注意以缓解期间的枯燥、疲乏。为了不影响正常的阅读, 背景音乐的速度和音量需要有一定的限制, 其原因如下:其一, 从人的生理的角度看, 音乐中的行板到中板 (约72/分~96/分) 与人的正常脉动节律吻合, 因此, 中速的音乐会让人呼吸平稳, 感到心平气和。慢速度的音乐会抑制人的生理节奏;快速的音乐会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进入兴奋状态, 从而情绪高涨。因此中速的音乐符合阅读行为的生理需求。其二, 音波的震动幅度决定了音乐音量, 音乐的音量对人耳的鼓膜产生影响, 引起鼓膜震动, 人就会感受到音乐。若音量太小, 则人们会感觉不到背景音乐的存在;音量太大则会让人感觉生理不适, 甚至会影响听力。在音乐作品中, 音量的大小常常与情绪情感表现有关, 因为日常生活中, 不同的生理、心理状态能影响人对音量的使用, 所以反过来, 音乐力度的变化也能引起人的生理、心理的不同反应, 引起情绪情感的变化[6]。弱的音量既可以传达特别宁静的心境, 也可以反映一种深藏心底的强烈情感, 还可以表现神秘、孤寂等。总而言之, 背景音乐的音量和速度一定要具有“阈限性”, 它要让读者在专注于阅读时感觉不到背景音乐的存在, 又要在注意被分走的短暂时间内, 感受到背景音乐的存在从而给他们带来愉悦的身心感觉。

2.2 阅读心理简析

阅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人类行为, 伴随着文字符号的产生而出现。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 阅读是阅读主体与文本相互影响的过程, 是阅读主体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一种体现。阅读行为的产生由其动因进行驱动, 阅读的过程中会因与文本的互动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行为发生与改变的内在动力, 情绪则是动机满足与否所带来的行为反应, 两者性质虽不尽相同, 但有连带关系[7]。所以人们总是将动机与情绪联在一起进行研究, 并在心理学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心理学家们从不同视角出发, 对动机做了分类:如分为“生理性动机”与“心理性动机”等。阅读动机属于心理性动机, 有研究曾将阅读的原始动机归纳为“为了广益知识和启迪智力”“为了完成学业和应对考试”“为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为了休闲娱乐和消遣时光”四大类型, 并分别以“求”“急”“专”“随”四字来概括其阅读心态的特点[8]。人们在阅读过程中, 由于阅读动机所获满足的程度和文献内容对自己的心灵的冲击, 常常会产生喜爱与厌烦、浮躁与执着、快乐与忧愁、焦虑与顿悟、满足与遗憾等强弱不同的情绪。阅读行为产生的情绪与阅读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会相互影响。由此同样的书, 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兴趣下, 人们对其可以有“浅尝辄止”或“手不释卷”等明显感觉的差异, 亦是情绪对阅读动机的影响。

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一定的空闲时间, 可以接触到最新的阅读方式、阅读媒介, 同时身处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氛围中, 有渴望阅读的心理。因此, 大学生的阅读动态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阅读情况, 其阅读心理也反映了一个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具体而言, 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更加明确, 主要分为学习型、应试性和娱乐型三类, 而对应的阅读情绪也就分别为专、急、随。其中学习型的阅读由于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 所以背景音乐应以中速、轻柔为主;而娱乐型则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对于注意的分配也没有要求, 背景音乐自然可以富于变化, 以愉悦身心为主;应试型的阅读当然也应考虑其阅读情绪, 分而对之。

3 结语

在高校图书馆使用背景音乐毕竟是一件新兴事物, 需要经过长期的探讨和实践, 才能在已有研究成果上推出使适宜的背景音乐, 以供参考。据笔者近三年的调研结果, 目前四川省还没有一所高校在图书馆使用背景音乐, 而国内使用背景音乐的高校图书馆也为数不多。但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长远眼光来看, 背景音乐的推广优势已经逐渐引起了高校的注意并在初步探索中。背景音乐的添加在为图书馆增添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聆听高雅音乐, 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此同时, 把高雅音乐当成背景音乐在适当的时段和厅、室播放, 是对寻找普及高雅音乐有效途径的一种有益尝试, 也是对高校普及音乐素质教育方式的一种积极而有意义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吴畏.浅析背景音乐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 (6) :64-65.

[2]原增, 王宇, 杨丽娟, 等.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 19 (7) :32-33.

[3]赵雅丽.浅谈以《爱和乐》作高校图书馆的背景音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29-31.

[4]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5]余原.关于背景音乐与工作效率、注意的关系实验研究[J].音乐探索, 2006 (3) :37-42.

[6]王鑫.加涅的学习理论在音乐学习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14) :369.

[7]姜俊红.心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高校背景 篇9

一、高校课程考试面临的问题

1. 高校课程考试不及格率高与“双创”教育培养目标不适应。

近年来, 大学生考试成绩下降、不及格率偏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大学课程不及格率普遍高于20%, 个别课程不及格率超过70%, 尤其是理工科学校及专业不及格率高的现象尤为突出[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近年教学情况的统计, 一般不及格学生人数约占总体修读该课程学生人数的30%, 学校不得不为这部分学生开设专门的重修班, 班级人数一般在百人左右, 牵扯了教师相当多的精力[3]。不及格率高的原因包括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习目的不明确, 教师的投入少,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考试评价单一等[4,5]。由于高校课程考试不及格率高, 学生不能按时毕业, 直接影响学生就业。

2. 当前的考试体系与“双创”人才培养要求不适应。

由于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体上, 不少高校的考试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 成为制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瓶颈[1]。主要表现为“三缺”, 即考试方式缺乏多样性, 考试内容缺主观性, 评价方式缺乏灵活性。现在高校考试方式仍然以笔试为主, 其他考试方式为辅, 闭卷考试多, 开卷考试少, 终结性考试多, 过程性考试少;评分方式上, 强化答案规范化、标准化。考试内容上, 客观题多主观题少。这种考试体系, 把高校教与学的活动仍然禁锢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这个圈子中, 没有体现出高等教育探索性、研究性、创新性的特点, 导致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能力不足[6]。

二、高校考试改革建议与策略

1. 转变考试观念。

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是高校考试改革的推动者、实施者、参与者, 考试改革必须把转变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考试观念作为突破口[7]。管理者和教师要树立“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理念, 明确考试的目的与意义。考试只是人才培养、选拔过程中的一种检测方式与手段, 它本身并不是目的, 而是为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培养服务的方法。管理者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家教育动态和理念, 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时传达给广大教师, 积极主动更新考试观念, 不断推动考试改革。教师的考试观是影响考试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由于目前在岗的教师多数是在精英教育模式下, 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他们所受的教育直接影响他们的考试观念, 部分教师的考试观念已经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不相适应。教师应该及时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 以及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及时更新转变考试观念。教师不能以“考倒”学生为目的, 更不能把考试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因此, 教师、学生、管理者考试观念的更新是考试改革才能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

2. 改革考试内容。

现在高校考试的内容大多数仍然是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或简单应用, 忽视能力、素质、创新因素的检测。在评分方式上, 注重答案的规范化、标准化, 缺乏求异性、创新性意识[6]。这种考试与评分手段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高校考试改革应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现在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中。 (1) 修订考试大纲, 考试的内容、题型与答案要具有主观性、发散性、求异性、创新性的特点, 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充足的空间; (2) 考试的内容要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增加非标准化考试内容和比例,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考试违纪舞弊事件的发生; (3) 在评分标准上, 把创新因素作为重要的评判指标, 不仅关注学生学习能力, 更要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构建学生想创新和能创新考评体系。

3. 改革考试方式。

当前高校课程考试方式主要有笔试、机试、口试等, 笔试考试成本低、易管理、易操作、易量化、易规范, 而非笔试考试教师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配套措施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很难调动教师改变当前的考试方式。因此, 考试方式的改革应以改变现有笔试考试模式为突破口, 逐步推动笔试考试向非笔试转变。 (1) 将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 注重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 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 降低期末笔试考试成绩的比例, 赋予教师控制成绩占比的权限。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通过课堂出勤情况、回答问题、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2) 采用非笔试考试方式替代笔试考试。例如可以通过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报告、实验现场、项目答辩等方式取代笔试考试, 也可以采用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发挥各种考核形式的长处, 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使考试效果最佳化, 激励学生不断巩固和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8]。

4. 建立健全考试反馈机制。

教师既要对试卷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又要根据卷面分数分布情况和各类题目解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检验试卷本身的信度和效度、题目的难易程度等客观参数。考后的总结分析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和诊断功能, 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水平, 使考试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8]。考试结束后, 管理部门要及时地统计分析学生考试成绩, 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对于不及格率高的课程, 尤其是不及格率大于50%的课程,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教学委员会成员对任课教师教学、学院管理、学生学习等进行调查, 分析不及格高的原因, 形成结论性报告, 并及时向学院、任课教师、学生反馈, 对于未通过考试的学生, 进行补考、重新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 “双创”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 “双创”教育改革对高校考核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断推动高校课程考试改革, 使考试更有利于“双创”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双创”人才培养的意义及新要求, 以期对相关的高等教育研究与高校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沈良斌, 祁嘉义, 冒小璟.深化高校考试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J].江苏高教, 2006, (3) :91-93.

[2]廖慧萍, 王艳琼.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 :63-64.

[3]陆宁.机械原理课程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5) :155-156.

[4]李巍, 赵凯, 佟鑫, 等.高校学生不及格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现代交际, 2013, (11) :218-218.

[5]刘溪.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硅谷, 2008, (23) :129-129.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2) :107-110.

[7]王晓岚, 刘恩权.高校考试改革的原则与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5) :131-132.

高校背景 篇10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指出, 教学类档案主要包括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活动的文件材料。教学档案既是高校档案, 也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核心。以高校教学档案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可以在对教学档案资源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学校整体及教师个体的教师教学能力, 从而制定适合学校整体及教师个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一、高校教学档案及归档范围

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发布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87]教办字016号) 指出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1. 上级教育主管机关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

教育改革、教学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招生、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的计划、指示、规定、办法等。

2. 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

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 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表。

3. 招生工作的材料:

招生计划、简章、专业介绍、新生名册, 代培计划、合同, 招生工作总结等。

4. 学籍管理的材料:

新生登记表, 学生学籍卡片、成绩卡, 在校学生名册, 学生学籍变更 (升级、留级、休学、转学、复学、退学) 的材料。

5. 学生奖惩材料。

6. 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 教学改革方案、总结。

7. 教材方面的材料:

自编、主编教材的正本, 各系各专业教材使用目录。

8. 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方面的材料:

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计划、大纲、总结、实习指导书、实习讲义、实习结果鉴定, 有代表性的实习报告等。

二、教学档案对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

教学档案是高校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多种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 它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水平、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性、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先进信息等方面的情况, 它能够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凭证, 是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 具体作用表现在:

1. 教学档案为了解高校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要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首先需了解高校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教学档案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活动, 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 能为了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如从教学档案中的教师进修、培训经历等可直接了解教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力, 从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 教学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方面的材料可了解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教学档案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校通过研究教学档案, 在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需求分析, 制订适合促进教师个体和学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计划, 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 学校还可通过研究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材料, 教学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招生、就业质量等教学档案的质量, 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下一步培训教师的目标, 从而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以高校教学档案建设为基础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核心, 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档案的建设。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教学档案建设:

1. 加强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 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档案资源体系, 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 必须按照规定, 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 集中管理, 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因此, 高校应结合实际, 制定本单位的教学档案管理办法, 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等。教学档案收集是否及时、完整、系统、鉴选得当, 将直接影响教学档案资源的建设。完整、系统的教学档案资源能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提供全面、客观的基础, 否则,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将是“无米之炊”。

2. 以网络技术为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 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在高科技发展的网络时代, 教学档案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 将文字档案变成电子档案, 如将教学档案中一些优秀的教改项目成果、精品课程、优质专业、专业课程试题库制成教学资源数据库, 放在学校校园网上, 利用网络技术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的优越条件, 便于全校师生上网进行查询,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同时也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 从学校需求出发, 加强教学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编研出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各种材料。

教学档案真实、完整、系统地反映学校教师教学能力, 学校应结合教学档案利用的实际, 对其进行有效开发, 更好地发挥教学档案应有的作用。如广西工学院教务处依据教学档案编制《毕业设计 (论文) 情况表》、《本科教学学生评教情况》、《教师教学工作手册》、《人才培养方案汇编》、《专业评证及专业评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汇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实施方案汇编》等多种材料, 不仅为学校教师工作和发展提供方便, 而且也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之, 为了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已逐渐把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教学档案是学校工作的基础, 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建设, 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 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 这样才能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文章以高校教学档案作为研究对象, 论述教学档案对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 并提出以高校教学档案建设为基础, 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档案,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档案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8) :47-49.

[2].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 (.2008-09-12) .http://www.gov.cn/flfg/2008-09/12/content_1093980.htm.

[3]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EB/OL] (.1987-04-23) .http://wenku.baidu.com/view/6abe14c6d5bbfd0a7956737b.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 (.2007-11-04) .http://www.chinaarchives.cn/lanmu_view.asp?id=1248.

[5]邱九凤.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成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 :68-70.

[6]蔡青.关于高校教学评估与优化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J].高教论坛, 2006, (2) :110-111, 127.

[7]袁毅纯, 李家强, 王成东.以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6) :135-137.

[8]滨州学院关于档案工作实行“三纳入”、“四同步”管理的具体规定[EB/OL]. (2010-06-28) .http://bgs.bzu.edu.cn/s/2/t/7/a/871/info.jspy.

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新探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教育 精英教育 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宋清华(1969- ),女,山东胶州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苏州 215021)董晓慧,苏州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江苏 苏州 21500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58-02

197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tin Trow)教授在考察美国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和质的变化的基础上,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15%以内的为英才(即精英)教育阶段;大约在15%~50%为大众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②。

毋庸置疑,快速推进大众化教育的进程是我国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学生的数量上有了快速的增长,而且还因量的扩张导致了其他方面的变化:人们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功能有了新的延伸;学生群体开始出现多样化,个体之间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益突出等。所有这些都给传统的师生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一、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古今中外良好师生关系的比较

在教育学的意义上,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进行交往而形成的关系。这一关系存在着诸多侧面,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教育关系与心理关系。实践表明,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与心理关系密切关联,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作用,从而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当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于在校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而教师数量限于各方面原因无法跟上,过大的生师比必然会导致人际间的陌生感愈来愈大,根本谈不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教师们不仅要承担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而且还要完成繁重的科研指标,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要求教师去悉心关照学生只能是勉为其难了。为了扩容,多数高校是多校区教学,空间距离的加大无形之中又阻隔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而反观传统的教育,学生人数少,校区紧凑,基本上是一个校区,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个别指导和习明纳尔,师生之间有着很多的教学互动与情感交融,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启迪思维是十分有利的。从古代说,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弟子3000人,成就大业有72人。孔子说起学生来如数家珍,如“颜回乐而忘忧,子路勇气非凡,子贡有一定才干,却是个‘器才’”等。而他的学生对他也推崇备至,如颜渊就曾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大加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③”再拿离现在并不久远的西南联大来讲,其师生关系也堪称典范,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师生常常能在一起谈天说地,甚至打牌、下棋……据考证,西南联大学生的很多学问就是在师生无拘无束的聊天中学到的。正因为有如此好的教育关系与心理关系,当时的西南联大人才济济,从事自然科学的有:吴有训、叶芷孙、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杨武之、赵忠尧、任之恭、吴大猷等;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有:朱自清、冯友兰、吴晗、刘文典、费孝通、张奚若、金岳霖、陈寅恪等。这些教授要么是著名的科学大家,要么是文坛泰斗,真可以说是“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④。就国外来说,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有“喷烟”文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是师生闲聊:学生入学时,学院选派1~2名课程导师,导师每周辅导学生一次,地点一般在导师办公室、宿舍或在校园的大小酒馆里,边讨论边喝咖啡,既轻松又和谐。在学生看来,“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少数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被系统地喷烟,喷了四年的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者”。教师只是点燃烟斗与他们闲聊,但正是这种导师烟斗的喷烟,喷给了学生知识,也喷给了学生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生的主动性及对专业的兴趣悄悄地萌发着⑤。这表明:大学不但要在课堂中对学生传授知识与方法,更应该在课堂外通过广泛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情感,而不是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日益隔膜和由此形成的知识的“买卖关系”。

二、重塑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措施

第一,要弘扬教师高尚的师德。实践表明,教师能否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夏 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扎根于“爱”的,有了心灵的交流,知识的传授、人格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等就有了坚实的基石。没有爱,教育就是空洞的,教育就不会取得成功。就现阶段来说,师德的高尚与否,集中表现为教师是否有爱心与奉献精神。当社会越来越趋向功利和浮躁时,教师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就愈发显得重要和珍贵。无数优秀教师的事例表明,如果教师有了对学生的赤诚之爱,就必然激发学生对知识与生命的热爱,学问也就会相应形成。阳光老师孟二冬是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给本科生上课时全身心地投入,备课授课一丝不苟;他甘于寂寞、潜心治学,为完成一部具有重大史料文献价值的专著,七年如一日,最后完成了一百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他在一年之内经历了三次重大手术的折磨,但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向上。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孟二冬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全部凝聚在工作中。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看到了一位学者无比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怀。高尚的师德,会使教育充满爱心,会使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产生归属感,使求真的心灵受到启迪,求知的欲望被唤醒,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学生各方面才会健康发展。

第二,要树立“学术自由”的理念。西方经过多年的演进,大学的职能已拓展为人才的培养、知识的创新、技术的辐射等多方面,大学已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轴心。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坚守包括教学自由在内的“学术自由”这一理念。“学术自由”包括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

雅斯贝尔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在他看来,“学术自由是指学生和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科研,按照他们认为适宜的方式进行教学⑥。”学生是站在对自己负责的立场上,批判地对待教师的忠告,他们有学的自由。信息化时代以来,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大为拓展了,网络、广播、电视、书刊、报纸等都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在某一方面甚至会超过老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为此,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创造,并鼓励他们向权威挑战。就平时的教学与交流来说,最重要的是允许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保留自己的观点,不强迫学生盲从,努力实践“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信条。学术自由,除了意味着上述的尊重创造、不强迫学生盲从之外,当然也意味着教师教的自由。大学要实现自己多方面的价值,发挥它的功能,首先就必须保障教师教的自由和学术尊严,不能人云亦云,跟着学生走。如果大学演变成“知识的买卖市场”,教师们要像推销员一样叫卖自己的课程,师生关系变成“知识交易”关系,那么被伤害的就不仅仅是大学和教师了,学生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这是因为自由的前提在于要保障其他人的权利不被伤害与剥夺。

第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考评制度。如今考评大学教师的主要指标就是科研成果、项目、经费、获奖等,甚至一度走向了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上博导、提高工资待遇,自然是挤时间拼命搞科研。有些教师几年如一日用一本讲义,不好好备课,至于教学质量则根本不关心;有的为了晋职称、搞项目,没有时间上课,就让研究生代课,或者将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自己署名发表;当然给学生做学术辅导和有分量的学术讲座,那更是看个人良心了。而对于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质量、关心学生等软指标考核则无从谈起,学生对教师的打分有时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根本不影响教师的职称晋升和聘任。如此做法,学生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怎么能够对教师产生衷心的尊重和热爱呢?从小处说学生瞧不上这样的老师,在大学生心里已经失去了敬畏感;糟糕的是长此以往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要么在课堂上剑拔弩张,要么在网上对骂。所以要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引入学生评教是必要的。因为学生是教学全程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对课程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当然由于课程教学的学术性特点和教学质量的潜在性和滞后性,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按照不同权重来确定多元的评价主体,以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师评价制度来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维护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要靠切实可行的教师考评制度来保证,这是建立和维护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梅贻琦先生曾对师生关系作过精彩的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致,不为而成⑦。”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A].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②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

tablename=2038&infoid=33909,2007-10-17.

③叶铁桥.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N].中国青年报,2007-11-26.

④韩延年.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9.

⑤刘新生,胡长春.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构成要素[EB/OL].http://

www.cupa.com.cn/Article_ShowCeat.asp?ArticleID=1137,2008-02-15.

⑥Jaspers,Karl.The Ideal of the University[M].London:Peter Owen Ltd,1965:142.

高校背景 篇12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大众传媒事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报纸、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纷纷卯足了劲, 给受众带来了绚丽缤纷的视、听觉盛宴。与此同时, 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于是许多高校开办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以迎合社会的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注重培养在广播电视电影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撰稿、编剧、艺术摄影、舞台美术、音响设计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目前国内有上百所高校开设该专业,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文学、影视艺术、美学、视听语言、摄影、影视前后期制作、舞台美术等课程。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 此类人才培养既要重视学生的基本理论综合素质, 又要注重制片创作等实践类的教学, 两者不可偏废。

但近两年来, 广电编导专业招生属于艺术类招生, 相对文化类考生而言, 其文化素质要稍弱些。他们在跨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 更多地是张扬出自己的艺术气质。面对编导专业设置的两类课程———理论类和实践技术类, 他们更偏爱后者。理论类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文化综合素质偏低, 根本无法理解理论课的精深奥义, 他们的知识水平无法理解理论的思辨之美。二是因为在他们看来, 将来的工作更需要的是技能, 而非理论。三是因为外界的干扰因素过多。现今的学生不仅有报纸可以在课堂上打发时光, 还有手机供其消遣。手机的便携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人手一部。手机上的游戏、网络小说、网络新闻、微信、社区交友等功能所具有的娱乐消遣性、轻松故事性与理论课的深沉思辨风格截然相反, 而这恰恰符合年轻学生的口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即当今大多数理论课堂教学, 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 采用的还是传统填鸭式教学,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面对理论课的尴尬境遇, 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作为一线教师, 长期教授广电编导专业的理论课《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在教学相长相互促进中, 笔者主要对广电编导专业的理论课教学进行了一番思索, 发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吸引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古语说:“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当今的高等教育环境相较于十年前, 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求我们高校教师, 尤其是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与时俱进, 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授广电编导专业的理论课时, 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

第一, 化被动为主动, 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新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但对世界的理解及赋予的意义却是由个人自身决定的。个体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 每个人的经验都由自己的头脑创建, 因此, 我们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同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并非是学习者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一些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 重新建构知识。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主动的建构者。1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快速增加。美国学者H·H·弗莱德里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计算:“如果以公元元年人类掌握的信息量为单位1, 那么信息量的第一次倍增, 花费了1500年;第二次倍增, 花费了250年;第三次倍增, 花费了150年;进入20世纪后的第四次信息量倍增, 所需时间进一步缩短为50年。其后, 倍增速度骤然加快, 在20世纪50年代, 10年内就实现了倍增;接着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时间周期进一步缩短为7年和5年。根据现在的推算, 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的时间仅仅需要18个月至5年的时间。”2

信息量的极大丰富让我们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去选取资讯,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都能很方便快捷地接触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由于年龄和学养的差距, 学生和教师感兴趣的话题肯定不一致。在理论课的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来例证理论, 而一般的教材所举事例比较老套, 学生根本不感兴趣。此时, 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资讯的及时性、快捷性, 让学生课前就下一节课的主要理论点搜寻现行的、最新鲜的事例来验证, 要求有相关视频和ppt材料。然后让其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和阐述, 越详细深入地阐述一个案例越好。当学生阐述完毕后, 老师可就一些方面加以点评, 或者引导学生就某一话题深入讨论。这样一来, 一方面改变了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局面, 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课堂教学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讲, 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教师角色的转化, 由单纯的知识型的传授到时事评论员、图片的展示者、技术的分析者等多种角色的互换。

韩愈说的好:“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诠释。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讲解员, 只要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即可, 教学手段是一张嘴和一支粉笔, 有条件好者多加了一台投影仪, 而这投影仪也就是将写在黑板上的东西挪到其上而已。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广电编导专业的教学。广电编导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 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要会写新闻稿, 甚者有的学生还要做出镜记者, 而这一切技能均需要来自课堂的训练。在课堂上, 老师用来阐述理论的案例应该是最新的,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教室最好能上网, 这样搜索案例更方便。讲述理论课的老师, 一般都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 看事物较为深刻, 所以, 在课堂阐述案例时, 可以适当地发挥, 多层次多角度地评论, 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更重要的是, 课堂不再远离现实, 使课堂“活”了起来, 更具有现实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 图片 (包含视频) 比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一堂课的时间约45分钟, 不断的同一频率的听觉轰炸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 此时, 应该适当地展示一些与案例有关的图片, 或者案例直接就是用一段视频展示出来。这样一来, 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为它们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编导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采访、编剧、拍摄、美工等各项技能, 学生在从技能课上学拍摄时, 更多学的是技巧, 很少从审美的或者是人文的角度来理解镜头。而这种人文教育的任务就要落在理论课教师的肩上, 这无疑给理论课教师增添了艰巨的任务。但只有这样, 理论课才会不再远离现实生活、远离行业需求。当然, 考虑到每个老师术业有专攻, 要想施展每个老师的长处, 可以采用两名老师联合上课的方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理论课老师和摄片老师都要参与其中, 老师之间相互研讨, 促进学生的参与思考与互动, 这样能丰富整个课堂教学。这样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国内还是没有的。笔者以为, 这种新的方式相较传统而言, 将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因为它更类似于一种研讨课, 更开放更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第三, 提高教学中实践活动课的比重。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广电编导专业的培养计划大同小异, 无非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文学、新闻理论素养的教育, 一方面是摄影、节目录制等技术方面的操练。国内开设广电编导专业较好的两所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 此两者的课程设置较偏重于理论课,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许多毕业生不直接就业而是去考研深造。而许多二类本科院校的广电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是直接就业。而就业市场需要上手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而非只会理论的毕业生, 这就要求大学的课程学习要加强实践部分, 提高实践课的比重。这种说法并非意味着不开或少开基础理论课, 而是指在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中要更多地联系当今的影视传播案例, 或者在现有条件的情况下, 将理论课上的知识化为行动, 开展实践训练课, 锻炼学生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

总之, 广电编导专业的理论课教法若能更多地联系实际, 或化为实际训练课程, 将是走出该专业理论课教学困境的一个不错的途径。

综上所述, 随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兴起,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尤其是与当下社会环境密切相连的传媒人才的培养, 因为这些艺术考生具有不同的个性, 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兴趣点和专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新式教学。

注释

11 高文、徐斌艳、吴刚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

上一篇:测试接口模拟器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