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2024-05-24

研究背景(精选12篇)

研究背景 篇1

以医用光纤为主要原料的医用内窥镜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部位的医学检查以及各种微创内窥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其质量控制一直是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环节[2]。传统的内窥镜依靠冷光源照明采集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视频,成像的质量取决于冷光源自身的质量[3]、内窥镜的视场角、分辨率和光纤的传输效率等因素[4],光纤自身受冷光源照射产生的噪声与收集到的冷光源信号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国内目前对医用成像光纤(以下简称“成像光纤”)并没有专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医用光纤领域目前仅有YY/T 0758-2009《治疗用激光光纤通用要求》[5]可供参考,该要求主要针对激光治疗用光纤,其主要参数包括适用的波长范围、最小传输效率、抗拉强度、最小弯曲工作半径等。

随着光学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医用内窥镜的热点发展方向是通过光纤探头采集荧光[6,7]、拉曼[8]等信号进而获得分子活动的信息,从而大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并提供更精确的手术导航[9,10]。由于这几类信号的量子效率较低,入射激光功率受限于光生物安全的要求,采集到的有用信号相对微弱,而成像光纤的背景噪声(拉曼[11,12]、荧光[13]、磷光[14])能干扰甚至湮没有用信号[15]。

为了研究成像光纤背景噪声的特性和规律,本文提出了一套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考察了影响光纤背景噪声的因素,重点研究了医学成像领域新兴的双包层光纤的背景噪声特征,以期对完善医用光纤的质量控制和促进分子内窥成像技术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

1 医用光纤背景噪声测试试验

1.1 试验平台

医用光纤背景噪声测试平台主要由光源、滤光片、分色镜、透镜、三轴精密微调移动平台、光谱仪、电荷耦合元件(CCD)和电脑组成。测试平台设计图,见图1。在本次实验中,633 nm He-Ne激光(Thorlabs Inc.,USA)提供激发光。滤光片1(带通滤光,中心波长633 nm,带宽10 nm,Semrock Inc.,USA)用于过滤光源自身的荧光噪声。激发光经分色镜(高通滤光,截止波长635 nm,Semrock Inc.,USA)反射后被透镜聚焦到被测光纤中心(光斑直径<6μm,数值孔径0.25)。三轴精密微调移动平台(Thorlabs Inc.,USA)用于调整被测光纤位置(手动或自动)。背景噪声信号反向传播透过分色镜和滤光片2(高通滤光,截止波长641 nm,Semrock Inc.,USA)之后由透镜聚焦到光谱仪(数值孔径0.25)。CCD记录光纤背景噪声光谱并传输到电脑。图1中的黄色光束示意激发光,红色光束示意光纤背景噪声信号。

1.2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涉及了具有代表性的3类医用光纤:单模光纤(纤芯直径10μm,数值孔径<0.12,主要用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多模光纤(纤芯直径100μm,数值孔径0.22±0.02,主要用于拉曼光谱测量和成像,也适用于荧光分子成像)、双包层光纤(单模内芯直径9μm,数值孔径<0.12,多模外芯直径100μm,数值孔径>0.46,主要用于光学双模态融合内窥成像,例如OCT与荧光的结合)。

1.3 试验方法

理论上,光纤背景噪声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光纤长度、激光功率、光纤材料等,在柱坐标系下由通用公式(1)表述:

其中,z轴对应光纤的中心轴;Bdet是探测器接收的总背景噪声信号;V是光纤导光部分的总体积;c(r,φ,z)是反映系统探测效率的函数,与探测器的数值孔径、光纤的数值孔径、背景噪声光子传播路径、光纤近端到探测器的距离等有关;p(r,φ,z)是光纤中激发光的功率密度;q(z)是反映光纤不同位置产生光纤背景噪声的量子效率的函数。成像光纤作为被动光纤,可近似认为材料均匀。由于光在玻璃光纤中的衰减一般低于10 d B/km[14],对于医用内窥镜的长度而言可认为光纤内部的衰减可忽略不计。在光纤位置与检测系统相对固定且无形变、无弯曲损耗的前提下,c(r,φ,z)、p(r,φ,z)、q(z)均为常数,分别记为C、P、Q。若光纤总长度为L,那么由公式(1)可以推测出线性关系:

为了观察公式2的假设是否成立,本文进行了两种测试。

测试1:光纤背景噪声与光纤长度的相关性

本实验用于考察光纤背景噪声与光纤长度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实验对象是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和双包层光纤的单模内芯,长度分别为1、2、3 m。为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出射光的功率保持为4 m W。

测试2:光纤背景噪声与激发光功率的相关性

本实验用于考察光纤中的掺杂物在不同激光功率照射下产生背景噪声的量子效率变化,以确定光纤背景噪声是否存在饱和阈值。实验对象是双包层光纤,长度为2 m,分别对单模内芯和多模外芯进行了测量。穿过光纤的激发光功率选取不同的数值,具体设定见表1。功率设定主要面向国内标准GB7247.1-2012/国际标准IEC60825-1:2007中规定的Class IIIb激光对应的范围,符合实际应用场合。

除此之外,本文还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双包层光纤背景噪声进行了比较。实验对象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已经商业化的几种双包层光纤。这些光纤具有相似的尺寸和数值孔径,理论上均可以用于多模态光学成像,但其材料和工艺各不相同,对于背景噪声幅度的影响值得探索。

1.4 试验步骤

被测光纤的两端分别剥去套层10 mm,由光纤切割机切出光滑的断面。光纤近端固定在三维精密微调移动平台上,调节优化入射光的耦合。远端固定在空气中,出射光斑投射在光功率计上,当传输效率达到最大时开始测量(每次试验均不低于80%)。CCD曝光时间统一设置为0.1 s,光纤出射激光功率根据各个实验的具体要求而设置。每次试验之前均记录环境背景噪声光谱,在数据处理时作为偏置被减去,得到的光纤光谱除以对应的传输效率作为校正。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系统的验证

为确认采集到的光纤光谱来自光纤本身,对双包层光纤内芯光谱与石英玻璃的拉曼光谱进行了形状比对。两个光谱各自除以最大值,得到的归一化结果,见图2。红色实心曲线为双包层光纤内芯光谱,蓝色虚线为石英玻璃光谱。可以看出,在660~680 nm之间,两个光谱均显示了石英玻璃的拉曼特征峰,验证了信号来自光纤本身。双包层光纤内芯光谱的形状表明,除了石英玻璃自身之外,还有其他物质产生背景噪声。

2.2 背景噪声与光纤长度的关系

不同长度的双包层内芯光纤产生的背景噪声光谱在640~760 nm的范围内进行了积分,积分值与长度值之间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到的结果,见图3。测量值用蓝色圆圈表示,线性拟合值用红色直线表示。可以看出,两条曲线非常接近,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01。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进行了同样的实验,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85和0.9897。这些结果说明了光纤背景噪声与长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本实验结果验证了公式(2)的假设,也进一步说明了本测试平台的准确性,为下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2.3 背景噪声与入射激光功率的关系

分别对双包层光纤的内芯和外芯产生的背景噪声与传输功率的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见图4。红色方块为内芯产生的背景噪声积分,红色直线为线性拟合线;黑色三角为外芯产生的背景噪声积分,黑色直线为线性拟合线,积分区间依然为640~760 nm,光纤长度为2 m。内芯和外芯背景噪声与功率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75和0.9483,显示了良好的线性性。这说明在本实验采用的功率范围内,双包层光纤的背景噪声随激光功率线性变化,验证了公式(2)的假设。

2.4 不同产品的比对

为直观地观察光谱成分的区别,本实验将不同厂家的双包层光纤背景噪声先经过归一化之后再进行了比对,结果见图5。这些光谱共同显示了石英玻璃的拉曼特征,但同时混杂有不同幅度的其他背景噪声,这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光纤的信噪比将差别很大,尽管其光学结构和参数非常接近。因此对于微弱信号光学检测和分子影像内窥镜来说,筛选低背景噪声的光纤将关系到成像的成败。

3 讨论

医用光纤一般意义上来说来自通信等工业领域所采用的工业光纤,其生产方式和配方设计优先满足通讯的要求,如波长、带宽、数值孔径、机械强度、寿命等,这也决定了传统的医用光纤质控的指标设置比较简单。随着近年来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和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医用光纤开始面临弱信号采集的需求,背景噪声问题因而慢慢开始凸显。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光纤背景噪声主要取决于具体厂家。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医用双包层光纤在背景噪声方面差别很大。从光纤生产研发的角度看,可能的原因包括了掺杂物的配方、包层的清洁度和均匀度、非桥键氧离子空穴中心的形成与抑制、电离辐射等。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有必要针对降低背景噪声的需求而进行监测和审视,以发现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配方等的具体影响。本文所提出的测量系统可以辅助上述实验的进行。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医用成像光纤背景噪声的平台,并验证了光谱测量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成像光纤背景噪声与光纤长度、激光功率(10 m W以下)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固定长度和配置的内窥镜而言,其背景噪声的水平主要取决于生产厂家。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背景噪声差别较大,反映了生产工艺和配方的区别,对于荧光、拉曼等分子影像测量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光纤背景噪声值得作为医用光纤新的质控指标加以重视。下一步,有必要对产生光纤背景噪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指导生产企业提升光纤质量,为光学分子内窥成像的发展提供资源。

摘要:本文针对医用光纤在内窥成像,特别是荧光分子成像和拉曼光谱成像过程中产生的背景噪声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医用光纤背景噪声的光谱测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成像光纤背景噪声与光纤长度、激光功率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研究结果对完善医用光纤的质量控制,引导生产企业提高医用光纤的质量,促进医用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医用内窥镜,分子影像,医用光纤,背景噪声,质量控制

研究背景 篇2

学校数学教育开始“求新变异”,更具“前瞻性”,其主要任务不仅在于传递固有文化为满足,更积极强调对未来充满“挑战性”、“暂时性”、“多样性”及“新奇性”的社会的需求。因此,“框架于课堂教学,教师把现有教材组织起来,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又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师与学生相互成长。”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我校“数学创新教学”课题组自2001年9月成立以来,在省、市教研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积极开展数学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对课题实验研究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课题研究程序:

一、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顾 问:林永坚、叶必贵 负 责 人:林先平实验教师:黄 翔、林海珠 成 员:数学组全体教师 研究内容:

1、中学数学教师创新素质相关相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对现教材的处弊要有改革意识,有敢于探索的精神,有自己独特而又适应知识时代的教育观念转变的能力。

2、中学数学教师章节教案创新知识体系的研究。

每单位课时教学应有目标,通过教学尝试,使学生对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探索意识,有钻研精神,善于实践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中学生“双自”能力的培养研究。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学能力,对知识进行加工、筛选、重组、讨论,敢于提问和质疑、假设和推测、联想和猜想,从特殊问题中提出一般规律。

4、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研究。

数学过程如何体现以“双基教学”为主线。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获得思维、能力、个性、心理、思想品德等诸方面提高。目的、意义:

1、数学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数学创新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养成谦逊、求实、严谨的学习风范。

3、数学创新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培养他们要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4、数学创新教育,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将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本身就是教育教改的产物,它的广泛实践,必然会动摇现有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滞后的因素。研究目标及具体操作:

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四环八段”落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材教法。并将成果向全市乃至更大范围推广。

二、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方方面面吸取教育信息

数学创新教学课题实验的成败,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真正转变。在于教师是否自觉地实施创新教育,在于教师对教学改革是否有信心。为此,我校一手抓教师外出学习取经,搜集信念;一手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根据掌握到的信息,教师在学习理论中,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和现有教学的特点展开激烈的争论,达到共识。认为数学创新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全过程。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以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素质教育理论等的指导下,开展数学创新教学实验尝试

为切实抓好本实验工作,我校紧紧抓住2001年12月16日至18日魏超群教授、罗才忠老师等亲临我校指导,省创新思维能力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和同年11月2日省教育厅在琼海师范举办的海南省青年教师说课评比活动,2002年6月在全省举办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交流会的好机会,在我校开展大面积的说课、课堂教学实验活动。

1、数学组教师集体备课。策划“四环八段”课堂教学模式说课教案。

2、确定课题主讲人。安排说课内容,由主讲老师按“四环八段”框架设计说课教案。

3、说课实验尝试。科组教师全员参与,实验教师主讲。检测其说课教学设计的创新意识。

4、课题组通过对说课展开讨论、评议,在体现创新教育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改进说课教案,形成数学创新教学教案雏形。

5、选择优秀创新教学说课教案,参加省数学说课(优质)评比,从理论上检测现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6、选择优秀创新数学说课教案,参加2001年12月的省创新思维能力研讨会“展示课”。全面实践现有的“四环八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7、全校铺开“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活动,并纳入课堂教学,将“数学创新教学”推向新的高潮。课题研究中的困惑:

1)、受传统教育中滞后因素的影响,加上试验班额相对偏大,学生学习水准不一,实验教师的教育观念仍需加大转变力度,因教学时间、空间、教学设备有所限制,在试验教学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很难说其现有教学的优势。从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自觉性,都难以说其所以然。

2)、部分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仍不太习惯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暂缓批判,许多老师在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时,常会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或给予伤害自尊心的批评,造成学生不敢冒 险提出和老师(或其他同学)不同的意见,长久下来,学生的相法、观念都趋向一致,缺乏变通及独创性。

3)、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会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老师在学生犯错之后,常立即给予惩罚或者责备,造成学生恐惧失败的心理,不敢知难而上。

4)、教师在课堂上,仍不敢大胆给学生予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生怕时间不够,放开方位仍需加大,这是试验教学中有待消除的背负因素。

5)、部分学生“或家长”尚未完全理解“前进中必有暂时退却”之道理,因其学习成绩暂时没有进步或在波动,对现行教学表示质疑。

6)、错误的教学评价:人们贯于用的什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处理是否科学;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是否灵活;教学手段运用是否现代化等去对教学进行评价,无形中就束缚了教师在教学中“放开”,使教师呆板地履行自己的教案,追求形式,从而制约着学生,学生也成为实施教案的配角。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1、林校长亲自带领教导处、教研中心及数学组全体老师深入课堂,了解试验教学在我校实施情况。经多次、多方听课观察与从学生正面接触,找到了影响试验教学中的几点:其一,试验教师还没有真正掌握“四环八段”教学理论,教学中不敢大胆放开,许多“教学环节”是教师“编”出来的,而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也因时间、教学设备所限而流于形式;其二,欠缺得力的实验指导教师;

三、试验教学还没有真正走进课堂

2、林校长多次亲自主持召开我校教学研讨会,经再三研讨,提出“初(高)中滚动式课程课时安排铺助研究学习方案”(意义、理论根据和完成条件见附加材料会议记录),并在我校大面积铺开实施。具体做法是,以“四环八段”教学理论为指导,贯彻林校长提出的“一基?二跨?三放?四回归”的思想,(一基:即掌握知识起源,章节网络,外部联系;二跨:将问题中的条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或变一变,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结论;或者结论变了,使新结论成立的条件又将怎样?从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三放:指导学生在“基”、“跨”基础上,在新的问题下寻找既与课本联系,又有跨越性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变式探究;四回归:经多层次的学习后,结合教材学习内容进行归类、重组、整合,形成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掌握知识中内化、升华。)首先保障集体备课。备课前强调教师投入充分的时间,分头研究教材,浏览各类资料,采集信息,然后集中讨论研究练习课中的探究式思维训练教学;复习课中的开放式教学和正在试验中的“四环八段”教学模式,备课组强化良性机制,确保教师坐班办公时间,跟踪课前工作任务,课堂上的知识重点及网络高度浓缩。教学时,教师要明确每一轮定的学习任务是在重点前提上的延伸(即1 1,1 0.5 0.5)的观念,在完成第一阶段教学任务后,给学生提高性的与课本既联系,又有跨越性阅读材料、思考题。阅读中拿出过滤信息,怎么利用过滤信息提出独特见解,提出新问题及思考,老师在第二阶段中如何跟踪,集中学生延伸学习,并分类集中指导,集中交流。得出具有指导性的解决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学习方法。

林校长说,要确保研究性学习扎实有效地开展,首先要解决其生命力问题,也就是让教师、学生、家长领悟接受研究型学习的代价(时间与精力等)与价值(对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增长及其对人成才成长的直接作用)的问题,研究性学习必须是常规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与回归、内化,不是常规教学的机械叠加,而是共融与蜕变,脱离常规课本知识没有限极的研究,往往会变成“少数人”或“优生教育”,只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舍近求远,陷入少慢差费的泥坑。

3、充分发挥省级、市级骨干教师的积极带头作用于,每学期规定骨干教师要进行二至三次示范课和试验课,以此来推动全体,起着整体幅射的作用。

4、每次示范课和试验课后,我们都组织全组老师评议,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并在期中、期末进行案例和论文交流,集思广益,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认识。

二、承办省级学术报告会,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外部支持和校内操作系统 2001年12月16-18日我校召开《中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研究与实践》研讨会,我校林海珠、黄翔两位老师上了“四环八段”教学模式汇报课。魏超群教授结合现场进行了全面评析,他从现代评价理论的高度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全面揭示教学的本质属性是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自我的基因。魏教授的“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全新思想,新教学模式一定要有超前意识的思想和课堂教学要做到全方位放开的思想,给予我们耳日一新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观念。

三、邀请名师教学现场点拨,排难解惑

2002年6月11日,我校又特邀罗才忠老师,市教研室林永坚主任、叶必贵老师参加林海珠、黄翔等二位老师主讲的题为“ 乘法公式”、“命题”的研讨课。罗老师指出,两节课教学中最大的优点是情景的创设即新课引入很好,但尚未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他强调: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独立认识的主体,教师就必须从“主导”地位撤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服务者。教学观念是教学发展的灵魂,只有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才能创新的教学形式。我们要力争做到用创新思想,构造新的形式去培养创新的人才,其他老师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四、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着我们试验教学中前进的方向

几年的尝试教学困扰着我们的是:如何解决好“常规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指导学习与发现、讨论问题两者在时间操作上碰撞”的问题。为此,林先平校长大胆地提出进行“改造课程内容和改变课时安排”的尝试——滚动创新教学。

滚动式教学的含义是:章节教学按基础传授学习与问题讨论从时间上错开安排的一种教学方式。具体地说,某一教学轮回的内容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完成轮回内最基础的学习,第二时段在老师跟踪指导下围绕若干延伸性问题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与体验,解决学法和能力培养问题,即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林校长倡导的滚动式教学,从客观上解决了传统教学因教时限制使探究自主的学习流于形式的弊端。为我们顺利开展尝试教学铺平了道路。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近三年多时间的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课题研究取得显著的成绩:(详见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案例、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案例、校本教材《基础与探究》)。

1、实验教师的教育观念已基本转变。

(1)教师心中的课程观:已将“教学是课程的传递,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课程是灵活的、开放的、可变化的生态系统”。

(2)教师心中的教学观:已将“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学生命运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是课程的发展和创新,是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3)教师心中的学习观:已将“学习的客体性、受动式、依赖性、阶段目的性”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终身受益性”。

(4)教师心中的质量观:已将“以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将知识化为能力,将能力化为财富的教学质量”。

(5)实验教师已自发制定了《数学创新教学与实践》计划,并确定其研究的方向与操作程序。

2、课题组成员已感悟到数学创新教育和数学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的集交点,顺利过渡新课程实施。

3、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假设、猜想、讨论、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氛围基本形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克服依赖性,增强自动性

课堂上,学生已习惯于根据课前预习,主动提出疑难重点的问题,分组讨论,并和老师集中研究,乃至解决问题。(2)克服接受性,增强实践性

第二课程,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发组织采集信息,查找既与课本联系,又有跨越性、开放性的阅读材料,结合已学习的教材内容,分类、整编、研探一类问题的解法,分析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意在从中总结解决问题方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习一个单元(或章节)后,学生能根据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自发提出研究性学习专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访校图书馆、创新书店组织专题材料,按计划时间定点集中讨论解决所搜索的问题,分析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及较好解法,找出具有指导性的解决同一类问题的“结论”,在同学们学习、解题中推广。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校03届会考成绩居全省第六;高中数学竞赛,祁永福、黄新武等同学双双获得省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办学史上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零的突破。2004年我校高考成绩比去年翻了两番,上国线的有189人,清华、北大、科技大、人大均有我们的学子;走进了市(县)重点中学先进学校的行列。

4、多次大的活动(包括说课改革与创新活动)实验教师已从中领悟到“四环八段”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全方位放开的思想。

从参加三亚市一中召开的“中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研究与实践”开题会议,万宁中学召开的“中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研究与实践”课题研讨会,儋州市那大二中召开的“中学数学思维能力研究与实践”第三次交流会,到琼海市加积中学召开的课题研讨会,澄迈中学召开的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大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1)中学数学教育是打基础,奠定人的发展的教育,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有意义、最有普遍应用性的数学,其价值首先体现在利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教学方法去认识、理解和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的还要体现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进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息,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数学教学去培养学生会用数学地提出问题,数学地研究社会,这就要用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数学的思维模式去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勇于求异,勇于探索,勇于创新。(2)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严谨的教学结构,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式。建立这样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进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四环八段”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要真正体现教学中“让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思想;要真正体现教学中“使学生成为独立认识的主体,教师就必须从„主导‟的位置撤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的思想。

说课改革与创新活动,使我们认识了“说课”的主体;使我们认识到“说课”中如何把学情分析融合于教法与学法分析之中;使我们体会到如何用说课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用课堂教学的改革进展促进说课创新,使说课创新和课堂教学改革同步发展。

5、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求知欲大大增强。

《基础?思想?方法》更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每节课学习的[内容要点]、相关的[方法技巧]及补充例题[启迪思维]自始至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科研、教研成绩喜人。

(1)林海珠老师参加2001年11月省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同年下半年参加全国初中青年数学优质课比赛获二等奖。

(2)林海珠、黄翔等青年数学教师在2001年12月举办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研讨会上,向全省数学教师作题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相遇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展示课,得到了魏超群教授的高度赞赏和全省同行的充分肯定。

(3)我校卓平、柳成荫两位副校长、纪新景教导长时间搞教研活动,成绩突出,被评为2001年海南省数学骨干教师。

(4)我校符祥勤副校长被评为2002教研活动先进个人。

(5)林先平校长,狠抓教科研工作,撰写论文《现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困惑与对策》荣获国家级一等奖,该论文被收集于中国《新世纪经济科教论文集》和海南省《中学继续教育研究与探索》等刊物。2002年12月,林校长亲自指导我课题组成员冯健、梁超豪老师,撰写《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案例:《三角函数的化简和求值》、《圆的计算与证明中常用辅助线研究学习》,得到罗才忠老师的高度赞赏。

(6)梁超豪、黄翔、林海珠等老师撰写论文《浅谈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题型的转变》、《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初探》均获市级一等奖。

(7)2002年12月,我校课题组老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数学创新教学》论文、教案评比活动,黄翔老师的论文《浅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获一等奖;梁超豪老师的论文《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初探》获二等奖;林海珠老师的论文《谈谈“四环八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验》获二等奖;柳成荫副校长的论文《主体教学模式探讨》获三等奖;周扬立老师的论文《在课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获三等奖。

梁超豪老师的教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获一等奖;林海珠老师的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获一等奖;黄翔老师的教案《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获二等奖。

(8)2003年10月,卓平副校长参加海南省第二届“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调教课录像评比获一等奖。

(9)近三年来,学生的数学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蔡芳芳等三位同学参加2001年省数学联赛获一等奖;获得二、三等奖的分别有28人次和34人次;2002年省高中数学竞赛,我校高二年级祁永福和黄新武等二位同学获一等奖,二等奖有20人次;高三年级王茹同学获三等奖;2003年海南省高中数学竞赛,我校杨泽明、吴英照二位同学双双获一等奖,获二等奖、三等奖分别有4人次和6人次;2004年全国数学联赛,我校李书白同学荣获二等奖,刘名升等三位同学获三等奖。

(10)实验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高,探索、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动性、创新性明显增强,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这点从下列对比可证实。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期末考试、中招考试合格率、优秀率对比: 两 率

班 别 2001-2002 第二学期期考 2002-2003 第二学期期考 2004年 中招考试

合格率% 优秀率% 合格率% 优秀率% 合格率% 优秀率% 实 验 班 85 36.5 91 38 95.2 47 非实验班 81 24 82.5 27 81.6 28.5(11)“数学创新教学”教学模式研究引向深入。

“中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研究与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独辟蹊径,是一部新世纪走进新课程的一部前奏曲。他的试验为我们顺利走进新课程铺垫了一条坦途,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毫无疑问,此项试验喜人的成果,在新课程实施到来的时候,我们找到了汇集点,其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在我们今天总结“数学创新教育”试验成果的同时,将它同实施新课程有机地相兼容,加以思考、策划、运作,无疑是站在教改的前沿,绕着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主攻面临着共同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操作技能。

“数学创新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中,我校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达成共识,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时间调配,设计精讲、泛讲的课题内容及课后学习课题,在教师指导下提出研究学习专题,开展第二次学习革命,使教学在体现课程价值观的同时也迎合新课程需求而开展实施的容课堂教学与课外为一体的“一基?二跨?三放?四回归”的研究型学习模式。

在魏超群教授、罗才忠老师、林先平校长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校课题实验组整整用了两年时间,至2003年12月顺利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基础与探究》。我校开展的《数学研究性学习》除了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征:(详见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案例)、校本教材《基础现探究》)。

1、针对性 框架于课堂教学,教师或学生把现有教材组织起来,解决哪一些问题,达到怎样的目的,有什么收获。

2、实用性 课题的研究学习是常规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与回归、内化。是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层次性 不同年级、不同标准的学生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要求不同,只要朝着这一方向,途径去解决问题,乃至提高。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施“数学创新教学”还局限于基础教材“书本”的范围。加上时间、空间的限制,教育手段滞后,如何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师生源于课本,走出课本,使课堂教学有机的延伸、回归、内化,真正以全方位开放的思想贯彻课堂教学,是有待探索的问题。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 作者 张远增等

2、《初中数学探索性问题》 作者 李道州等

3、《初中数学应用问题》 作者 戴再平等

4、《基础?思想?方法》 作者罗才忠、李朝义等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句法研究 篇3

摘 要:“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经由语言学家Talmy的引入,后常被运用到语言组织结构中,成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借由实例着重解读了其在简单句和复合句中的运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简单句;复合句

一、引言

早期国内外语言学家从不同维度对句法的定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但是,传统的研究仅限于语言本体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认知心理因素对语言的音形义所造成的重大影响。本文将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重点阐释其在简单句与复合句中的合理运用,体现该理论在句法研究中的强大解释力。

“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这一对术语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1915)在探讨“脸与花瓶幻觉图”(Face-vase illusion)现象时提出。Koffka(1935)等完形心理学家将该现象运用到知觉组织研究中,后由Talmy引入到认知语言学,他认为“图形”是一个移动或者概念上可移动的实体;“背景”是为突出图形的一个参照体。Langacker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射体”和“界标”的概念。Ungerer和 Schmid更是认为简单句中的主语对应图形,而宾语对应背景。学者们一致认为图形是突出的部分,而背景只是衬托部分。

二、“图形—背景”理论与简单句

在简单句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常表现为各种方位关系,例如“上下”“旁边”等。如:

(1)The bike is near the river.

译文:自行车在小河附近。

(2)The river is near the bike.

译文:小河在自行车附近。

传统语法认为它们的结构一致,表达意思相近,因此是对等句。但是,在“图形—背景”理论的诠释范围内,因为(1)和(2)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因而凸显的图形也不一样。参照Talmy等对图形和背景所持有的见解,可以得知,在(1)中,主语“自行车”是较小的物体,因凸显程度高即为图形,宾语“小河”作为确定自行车位置的参照物,即背景。在(2)中,与(1)正好相反,“小河”成为被凸显的成分,此时的“自行车”成了确定小河位置的参照物。因作者选择的视角不同,(1)和(2)的凸显内容也不同,并不影响人们的理解。

三、“图形—背景”理论与复合句

在复合句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常表现为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具体而言,图形具有相对性,在时间方位上是可变换的事件;而背景是参照物,在时间方位上相对固定。Talmy(2000:327-329)根据图形和背景的关系详述了复合句的五大原则。

1.时序原则

即“先发生的事件(语法化为从句)被概念化为图形,后发生的事件(语法化为主句)为背景”。如:

(3)After class(背景)he went back home(图形).

在(3)中,先出现的是处于从句位置的after class,表示先发生的事件为背景;而处在主句位置的he went back home是后发生的事件为图形,是作者强调的重点信息。人们在认知上会很容易接纳句末焦点的规律性。

2.因果原则

即“表示原因的事件(语法化为从句)概念化为背景,表示为结果的事件(语法化为主句)概念化为图形”。如:

(4)He cried(图形)because he lost his bag(背景).

在(4)中,处于主句的he cried是结果,而从句位置的because he lost his bag作为原因是为引出结果幻化为背景,直至图形的出现。先因后果的顺序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3.内包原则

即“在时间上延续较长的事件(语法化为从句)概念化为背景,包容时间较短的事件(语法化为主句)概念化为图形”。如:

(5)When he was the headmaster(背景), everything was all right(图形).

在例(5)中,处于从句的When he was the headmaster在句子中是较大事件,为主句想表达的意思埋下伏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似乎也是一种因果关系。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尽职尽责,事情才会变得明朗。

4.依存原则

即“具有决定性的第一事件被概念化背景(语法化为从句),具有依存性的第二事件被概念化为图形(语法化为主句)”。如:

(6)Tom hay(图形)while the sun shines(背景).

在例(6)中,从句while the sun shines是决定性事件,而主句Tom hay则是依存性事件。如果太阳不出来,Tom就没办法晒草,该事件的逻辑是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5.替代原则

即“尚未发生的事件被概念化为背景(语法化为从句),而相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被概念化为图形(语法化为主句)”。如:

(7)Taylor is singing(图形) rather than reading(背景).

在例(7)中,reading是尚未发生的事件,被定义为背景处于从句位置,而主句的singing是正在发生的事件被定义为图形,得到凸显。

以上种种例子表明“图形—背景”理论适用于简单句和复合句。图形和背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客观上是由事物的特性决定,二是主观上是由人们选择的视角或者意图决定的。

四、结语

文章重点论述了“图形—背景”理论的概念,并借由实例探讨了该理论在简单句与复合句中的语言现实化。由此可知,“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句法结构的产生不只有语法规则方面的限制,很大程度上还与人们的认知方式有关。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 1(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120-123.

[2]Rubin, E. Figure and ground(A). In D. Beardslee & M. Wertheimer (eds.). Readings in Perception(C). Princeton, N, J: Van Nostrand, 1958: 194-203.

[3]Talmy, L. 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Vol. 1(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0: 312-320.

[4]Ungerer, F.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2nd edition)(M). London: Longman, 2006: 177.

[5]梁丽, 赵静.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5 (2): 116-119.

[6]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卷): 理论思索(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447-45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胡塞尔现象学视阈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2015SD0016B)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萍(1990- ),山东临沂人,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研究背景 篇4

据相关统计显示, 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工科女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25%, 她们中40%的学生来自农村。因为专业原因, 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生理卫生、人际关系、找工作困难等问题。

二、问卷建立及分析

问卷主要针对文献研究内容, 分为5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心理状况、学校教育、学业、就业压力。共发出问卷200份, 收回200份, 有效问卷200份。

(一) 个人基本情况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 农村学生占大多数。参加调查的学生中, 其中普通高职占79.00%, “3+2”联合培养占12.50%, 国内外联合培养占5.00%, 技工班占3.50%。独生子女占72.5%, 农村占58%。

(二) 心理状况

此项调查中, 大多数的女生在人生取向上比较迷茫, 对今后的就业也感到很有压力。有22%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后, 最大的挫折是就业竞争太激烈。其余的成绩不理想、恋爱不成功、不适应宿舍生活、经济困难各占到19.00%、22.00%、17.00%、20.00%。有55.0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 需要对未来人生取向的指导, 希望在“现阶段对待生活的心态”“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给予指导的分别占28.00%、12.00%、5.00%。有30.50%的学生课余生活是上网度过的, 学习的只占7.50%。有50.50%学生觉得班上女生少会带来困扰。

(三) 学校教育

在此方面的调查中,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40.50%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会对自身发展前景有微弱的影响, 47.50%的学生认为学生会、社团举办的大赛和活动很不成功, 要么是形式上很多人参与, 实际上很多人是“被参与”, 要么是几乎没人参与。在58.50%的学生认为希望通过书面教育来提高人文素质, 25.50%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教学提高人文素质。有33%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活动少且覆盖领域狭窄。

(四) 学业方面

在问卷中, 学生希望走出去参加校际交流学习。参与调查的学生专业全部为工科专业, 其中数控技术专业占23%, 学生有38.50%的人看重学校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专业知识获取途径有27.00%的学生是通过教师课堂讲解, 22.50%通过图书馆自学。有30.50%的学生曾经考试挂过科。有27.00%的学生想多学一些课外的知识, 但不知道该学习些什么, 没有信息和方法指导;有20.50%的学生想参加一些校际间学习交流活动, 但不知道哪里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21.50%的学生学习目标缺失;71.50%的学生偶尔旷课;15.50%的学生经常不按时上课;52.50%的学生偶尔走神;28.00%的学生表示我的老师是手机;只有19.50%的学生认真听讲;66.50%的学生对大学的授课方式适应;16.50%的学生对大学的授课方式不适应;42.50%的学生感觉目前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对今后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有17.00%的学生对目前学习的工科课程不感兴趣;有51.00%的学生认为男女比例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工科背景女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通过教育者提高对工科女生教育的重视度, 来提高女生对大学生活的参与程度

只有提高教育者对女生群体的期望值, 才能不断提高女生的教育水平, 才能提高女生教育的质量。从职业教育和国家发展的高度, 做好工科背景的女生教育工作, 对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 工科背景的女生采取分类教育

毫无疑问, 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同为大学生群体成员的男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是有其共性的。但遵循这种共性对学生所进行的一般化的教育, 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具有的某些特点的关注。她们与辅导员交流思想也少, 也基本不与男生交流思想, 甚至在女生中的交往对象也非常有限, 她们的发展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要根据工科背景女生的特点, 与男生分开来, 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包括心理、人际关系、自我保护、就业技巧等。

(三) 重视心理教育, 增强工科女生的自信心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学生心理活动, 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可以采取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女生的自信心。可以采取个人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形式, 丰富教育形式, 提高女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邀请校外成功女性来开展讲座, 介绍成长经历, 用各种方式帮助女生悦纳自己, 提高自信度。

(四) 丰富适合工科女生的校园活动, 培养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和人数的特点, 举办适合她们的各种活动, 为她们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和机会。

如举办女生风采大赛等有针对性的活动, 提高参与度。鼓励女生深入社区、企业和社会进行志愿服务和调查。让她们了解社会, 提高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加强就业指导, 提高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针对工科女生, 利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和校园活动, 教育和引导她们明确今后自己的就业方向,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做好职业生活规划, 早动手早准备, 为她们今后从事专业工作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各种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玉.工科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青少年学刊, 2008:85-88.

课题研究的背景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一个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新世纪,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现代人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水准严重下降,这一矛盾有可能给人类精神空虚和残缺,道德的堕落。因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寄希望于学校能为此做出贡献。许多国家也都采取具体相应的措施,明确德育目标、完善德育内容、使德育教育系统有序,大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2005年4月20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胡锦涛同志2010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众所周知,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建立一种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性功能、诊断性功能、强化性功能。目前,我市中小学对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改革较多,百花齐放,且日趋成熟,德育模式中德育评价方法是各具特色。但是,在同样的目标、体系界定下,并不能保证地际间、校际间,乃至生际间德育的同质同效,其原因不仅在于德育具体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上的差异,更在于德育的管理和评价的差异。

长期以来,我校德育工作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德育为首形成共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学校逐步形成。形成了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为主的德育领导班子,以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为骨干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注重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日常规、升降旗制度、优秀学生的评选制度、班级考核评比制度、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等,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纳入了制度化的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从儿童节、清明节、教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到艺术节、运动会、“讲、读、唱、传、书”等系列活动,都形成了长效机制。尽管如此,我校德育工作仍处在一个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传统的德育评价,结果重于过程,主观评价多于切合实际评价,他评代替自我评价,定格的褒贬评价重于激励的发展性评价。严重干扰了德育目标的达成,也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障碍。我们现行的德育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评价内容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外在轻心理,重定格的约束性评价轻激励性发展性评价。

2、评价标准趋同:过多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差异与个性化发展。

3、评价手段落后:基本上是评优评先树典型,以教师的主观意志写评语。

4、评价主体失衡:被评者(学生)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自评为主,教师、社区、家长、管理者参评助评,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因此,加大探索和研究学校德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力度,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推动评价工作日趋完善,就是应当是当前应重点解决好的问题之一。我们将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建构主义评价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三大理论”,按照区教科所对此项课题的要求,通过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求构建科学、合理、务实、规范的小学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本课题的界定。

我校开展的小学德育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运用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变化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以便学生本人根据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对自己的行为重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学生思想品质水平不断提高。在评价体系运用的过程中注重了解学生需求、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特长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让学生在受到充分尊重和取得自信的前提下,认识其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德育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调整,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调整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把行动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同时使用文献借鉴法、榜样分析法、主题活动参与法、调查问卷法、教育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1、文献借鉴法:搜集现有的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并进行分析归类,以借鉴于课题之中。

2、行动研究法:在实验研究中不断进行总结、调整,辅以德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发现不足及时调整。

3、榜样分析法:在德育中,通过名人故事、英雄模范、好人好事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向往、效仿之情,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主题活动参与法:有针对的开展班校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从中获得个性体验;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行为及发言分析学生德育发展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纵向比较,力求尽可能科学地解释实验效应。

5、调查问卷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家访、访谈等调查方法对实验对象进行定期调查分析,并对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6、教育观察法: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观察、跟踪记录,采用描述性观察法。

(三)、本课题的研究途径。

该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小学生,课题的研究是依据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德育大纲等的要求,探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以生为本的主体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构建新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等,让学生不断内化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促进学生自我调整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实现以下目的:

1、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一套促进我校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之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推动和促进学校校风的进一步改善,为学生可持续性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形成一支集德育领导、研究、实施、考核为一体的素质较高的专职德育队伍。

3、引导全体教师、家长逐步转变传统的学生德育评价观,学校德育整体水平提高。

4、使我校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以人为本,突出个性的全新的评价理念,对自己的文明素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终身发展等方面的形成所起的重要导向作用。

三、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本课题的创新程度。与传统的德育评价比较,实效性德育评价淡化以教师主观色彩为主的具有褒贬性质的评价,尊重学生自我教育、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新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实效性、激励性、全面性、导向性功能。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我校的德育实效性评价体系建设遵循《小学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2、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理论。

从品德发展心理学角度讲,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的总称,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又成为品性或德性。学生的品德发展的四个特点:一是建构性。学生的品德是自己建构的,道德灌输是无效的。二是情感性。品德情感是学生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品德首先要发展学生的情感。三是情境性。学生的品德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培养品德要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完成。四是发展性。即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学生品德发展有不同的特点。

3、“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把教育对象置身于现实生活世界中加以考查。在现实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的对象不是传统课堂上机械记诵道德知识的“认知人”,而是活生生的有情感、有思想、有创造性、有选择权、有生命活力的人。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它尊重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力求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道德判断,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价值的分析、比较、鉴别、批判能力,使他们能自主地选择个人所应该有或改变的价值取向以及应遵从或排斥的道德规范。

4、建构主义学说: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成果有赖于学习者的主动介入及丰富教育环境的提供。在品德评价方面,也应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在评价的运用上引发、保护、激励儿童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1、通过德育实效性评价体系课题的研究,促使我校教师切实贯彻德育为首的理念。切实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学习,加强对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环境、青少年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以进一步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

2、通过德育实效性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力求以“实践”的思维带动“实践”活动的开展。针对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各班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整体性。

3、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从知行统一上来真正认识和践行德育内容和要求,使德育评价体系科学化、制度化、长期化,过程化,实现促进学生整体协调发展这一目的。

4、通过此课题研究,促使被评价的对象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更全面、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从而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以实现我校“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这一办学核心理念。

(四)、已有的研究基础。

我校于2010年5月开始了《农村小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在此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的经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研究群体,营造了浓郁的科研氛围。主研人有《浅议农村小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等三篇论文在《教育科研》等杂志上发表。《激励制评价》获永川市第四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为我校德育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课题完成的条件和保证。

1、组织管理。本课题由校长、副校长亲自参加并全面组织、指导实施。

2、人员保证。参研的人员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能保证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课题小组成员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常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资深的小学高级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青年教师。这一科研群体能为课题展开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3、经费保障:正副校长都是课题组成员,课题经费能够确保。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将给予适量的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

翻转课堂背景下教师发展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师发展 困境 路径

教师发展是伴随教师发展实践而提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主要是围绕教师发展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等核心问题展开的多维度论述。广义上说,教师发展是教师通过多种方法、途径进行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过程。狭义上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笔者在分析和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教师发展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以个体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来实现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论(工具理性)取向,二是关注教师生命成长和价值实现的生存论(生命关怀)取向。在认识论取向中,教师仅仅作为一个忠实的传递者,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将知识、技能、策略等充满工具理性性质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在生存论取向中,教师将成为智慧的启蒙者和实践者,主动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实现自我更新,构建自主、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本文将梳理翻转课堂的特征,在对翻转课堂内涵和要求的解读中分析教师发展面临的实践困境。试图通过这种思路从另一个研究视角剖析教师发展和翻转课堂之间的不兼容性和冲突性,拓宽教师发展和翻转课堂的研究视野。

一、翻转课堂的特征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指教师借助信息化环境的支持,提供给学生教学视频等在线学习资源,协助学生在课外完成对指定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围绕学习资源开展课内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翻转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教学方式的翻转,由传统课堂灌输为主的方式转向教师引导下的课堂研讨;二是学习方式的翻转,在线学习模式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反复学习;三是教学载体的翻转,部分教学环节的实施从传统课堂转向在线信息化环境。翻转课堂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重构教学结构,拓展“教”和“学”空间

教学结构是指由于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材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进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教学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及“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翻转课堂的形式显然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教学结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知识内化在时间和空间序列上的调整,由传统的“先教师课堂教授后学生课外复习巩固”的“以教导学”模式转向“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后师生课堂有效互动”的“以学定教”模式。知识传授环节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PPT等方式在课外完成,学生可以对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自由控制。知识内化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时间内采取实验、项目训练、研讨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覆盖范围从传授知识和交流互动的课堂空间延伸到网络空间的传授和互动,课程内容的异步传授使得课程实施脱离了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依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课堂教学对话场域得以扩展,传统意义上“教”和“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放大。

2.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回归学生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师—书本—课堂”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采取口头讲授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者。“视频—课堂—教师”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角色都经历着一次新的建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的发起者、需求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经历了一个如下过程:课前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学习视频,初步完成知识传授的环节,课中在师生鼓励、同伴讨论的教学环境中互相讨论、积极探究,强化、巩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课后主动反思,利用现有条件深入探究并总结经验,实现知识的升华。可见,翻转课堂是一个建构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具有较强能动性和求知渴望的学习者,学思结合,行知结合,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翻转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质疑问难、探索知识的场所。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是自由的、毫无组织的、随性的,而是在精心设计的课堂讨论或探究活动引导下展开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从课内讲授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得到教学空闲时间,成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身边的“教练”,同时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在积极性学习出现时及时参与到学生讨论或探究中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3.重设教育交往方式,实现师生深度对话

从交往方式来看,传统课堂呈现出一种独白式的、教师处于强势地位、学生处于弱势地位的师生交往方式,而翻转课堂试图构建各类教育主体之间实现平等对话的新的交往方式,使课堂成为师生对话、达成理解的场所。翻转课堂重视知识、技能与个体生命的深度融合,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深度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及时回答相关问题。课堂外的空间借助传播媒介和信息平台实现学生和“教学视频”的对话、学生和教师、教师和家长多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从师生之间知识传授和互动的课堂空间拓展到知识传授和师生、生生、家长之间多极化互动的网络空间,延伸了课堂教学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碰撞、生命相遇的场域。

二、翻转课堂背景下教师发展的实践困境

1.构建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随着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不再充当“权威者”的角色,不再是单向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完成预设课程内容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足以应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该教育情境下,教师应从发展的、生态的视角重新审视教与学活动,对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展开辩证分析,并且能够用整体的观点逐步构建对“自我”专业身份的肯定和认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对课程实施进程和教学技能运用具有实质性选择和控制自由,进而要求教师的反思范畴应从局部的“自我”扩展到全局的“教师发展关系脉络”。师生课堂深度交流互动的成果需要学生学后反思及自身教后反思得以升华,教师如果缺乏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审视和反思教学理论和教学行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合作的教学模式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师发展也只能成为空谈。其次,教师如果没有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发挥教师智慧性的主观要求,就可能陷入平庸。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如果对“自我”的身份理解和认同存在偏差,势必难以较好地实现教师角色的实质性转变,影响教育教学目标和功能的实现。

2.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落差

教师发展应具备的知识内容一般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类。其中理论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致力于促进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侧重于应然层面的探讨,弱化理论目标达成度;一种是试图遵循价值中立、客观理性的原则,探求在对教育现象进行总结后得出的具有普适性的科学论述。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教育信念、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等教育教学应用知识。多数一线教师并未构建起一套专门化的知识体系,也很少真正去体会新的教学方式蕴含的教育理念和能力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理论知识往往和真实的教学实践和教育脉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包括翻转课堂相关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更多地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而不是专业知识储备。这必然导致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简单模仿甚至错误解读。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形成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难以逾越的鸿沟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师自身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教师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充足的动力支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逐步形成一定的教学习惯和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具有个体特点的教学生态环境。教师发展要求教师顺应教育发展形势,提升教学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在精神重压和身体疲惫的双重捆绑下潜意识地规避具有挑战性的不确定情境,继续沿用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二是教师心理的不适应。教学工作细小而繁琐,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和教师自身的内心冲突产生碰撞,容易引起教师强烈的心理不平衡和心理疲惫。同时教师劳动价值具有隐含性和滞后性的特征,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并不像其他教学方式那样能立即产生效应,使得部分教师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产生质疑。

三、翻转课堂背景下教师发展的路径

1.在保留习惯的基础上自我更新

不管是信息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课堂环境中的交互对话,还是问题环境中的反思总结,都表达了外在教学情境对教师素质和教师教学成功经验的诉求。尽管杜威认为“经验”是消解传统二元对立思维、传达连续方式的意义表征,但传统的习惯思维仍认为经验基本等同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习惯性的认知方式而获得的直接认识。教师专业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场域性、价值性等特征,在一定的教育场景中教师运用已有的经验有助于做出恰当的决断,推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于是对外在要求积极顺应,对积淀的经验不断重复,从而形成了教师在教育场域中的自觉性行为,即习惯。习惯是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有效助力。随着教育方式内涵的丰富,经验积淀下的习惯时常会受到来自教学实践的质疑和挑战。面对不适应、不习惯的非平静状态,习惯势力将由教师教学的外部力量转化成教师自我保护的内部力量,形成外部打破习惯力量和教师固守习惯力量的冲突。

事实上,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教育教学文化等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动而自发改变,具有发展性特征。面对发展着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世界,教师应回归自身发展主体的地位,确保生活场域的完整性,通过彰显主体价值,获得教师发展的主动性、生命力和原动力。这将意味着教师摆脱外部力量推动的被动状态,在习惯基础上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习惯是自我更新的基础,自我更新是在不断优化习惯。习惯中蕴含教师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法则和边界,在教师发展中处于附属地位。自我更新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是对已经获得的现实的一种扬弃,教师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对教学环境的适应和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正如玛克辛·格林所言“我们自己是探寻者、意义的构建者,是与我们周围的人们一起参与建构和重建现实的人”。自我更新成为教师充满主动意识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发展将成为教师自我生成、自我超越的自然过程。

2.在发扬持守的前提下自我强化

教师发展过程也体现了持守和改变两种力量的共存冲突。外部力量作用于教师发展时会形成一定的预期,即期望外部力量能对教师产生一定的表征提升作用。这种作用既可能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素养,也可能是排斥、削弱教师现有知识结构和教学素养。必须明确的是,在教师进入教学场域后,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便以不同形态展开,教师发展是在已有基础上的提升和改变。因此,教师发展不单蕴含提升的意义,还包含持守的意味。当外部力量进入教学场域试图改变教师个体,教师已存在的观点、素养、能力等要素由于与外部改变力量存在差距,便会不自觉地抵抗产生持守和提升的冲突。

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生存方式,教师发展的最终旨趣是为了获取深刻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进而改善职业地位与价值,彰显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存在意义。因此,教师发展的前提假设是教师个体具有一定的不足和缺点,教师发展是帮助教师弥补缺点和不足、提升能力和素养的有效方式。值得强调的是,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忽视教师对已有观点、素养、能力的持守,单纯强调发展方式对弥补和完善教师不足、缺点的作用,已有的优秀品质和素养也会逐渐被荒废和遗忘。教师发展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其本质是教师在自身基础上品质、素养的展现和提升。教师个体具备的一些素养、技能是教师个性中固有的独特品质,而非通过后天培训或自我更新所获得的才能。教师可以将自认为应该持守的观念、品质等上升为信念层面,使之成为具有精神力量的关键发展要素。这些具有个体特征的才能、判断力等使得教师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问题时作出理性判断,并有助于塑造教学活动的个性和灵动性。教师所具备的这些优点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将其保留和发扬是成就教师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手段。教师发展是在还原教师真实自我基础上的提升,是对教师个性的尊重和发扬,是为教师个体才能、品质的充分自由展现提供良好的平台。

3.在积极反思的进程中自我激励

教学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以知识传授、品质培养为媒介和学生进行的交流互动、意义构建的实践活动。在创生取向的教学实施中,教师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的设定和实现规则都依赖于教师的创生。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特征客观上要求教育工作者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实践反思者,对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予以关切和思考。因此,反思作为一种行为和意识,不是存在于教育实践之外的,而是始终伴随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反思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师在和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敏感地建立教育实践中的意义联系,激发其积极的、目的性的反思意识,提升教师的意识品质。反思意识和反思行为使得教师在具体、独特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对教育机会的敏感性和自觉性,促成教学智慧的生成。

杜威曾指出,反思是改变以往盲目的、随意的,依赖权威或习惯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连续的、主动的、有依据的思维习惯。当自我反思成为局部教学行为的诊断手段时,反思就会失去整体性、连续性和多样性,成为借来的意义和虚假的形式。这些虚假的形式并不是教师反思的初衷,问题根源在于对教师发展的基本假设存在偏差。以往的假设认为教师的教学信念始终是一致的,教师自身的内部力量和作用于教师的外在力量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假设使得教师反思陷入真假混淆、偏见顿生的困境。由此重视教师反思的批判性和解放性,将反思作为教师解放的有效方式,使教师反思成为教师自由表达、自主实践的途径,激发教师的生命活力和专业热情,将教师发展推向更高的层次。教师应具备问题意识,善于从各种教学现象和教学事件中发现问题,以问题带动反思,运用正确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方法,提高教师反思有效性,以教师反思推动教师发展。同时,教师应保持对教学实践的高度敏感性,敏捷高效地对教学事件进行审视和解读,以确定教学活动的进程和实施方案,保证教学实践的创生更具智慧性和目的性。

4.在正向控制中自我调节

教师发展应该基于“教学实践变革——教师行为更新——教学活动优化——教师素养提升”这样一个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师外显行为具有支配性的意味,体现了控制与被控制的博弈。教师在对待控制问题上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教师愿意接受外界的控制,并积极接纳教学环境中的控制关系。这样教师能在不完全暴露自身的同时逐渐掌握应对外界的方法,使自身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特别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失效时,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教师对外部控制的需求更加急切。另一方面,当教师认定控制是机械、简单的无意义行为时,崇尚自由的本性会驱使教师抗拒来自外界的控制力量。教师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冲突往往让教师迷失甚至无所适从。

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教师和外部世界三者之间呈现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依赖,同时学生和教师共同依赖于外部世界而保持自身状态,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生态环境。控制具有两面性,对平衡教学生态环境、保障师生权益、推动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同时,当教师自我中心意识中的利己成分占主导地位,控制中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一些抑制学生个性发展、令学生反感的成分。教师以该种控制形态作用于学生,控制就会成为学生厌恶的对象,进而对该类型控制加以反抗。运用控制的关键是淡化教师的自我中心意识,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当教师从利己主义驱动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来考虑教学活动各项事务时,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期待,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开始建立。学生一旦意识到教师控制行为中存在对自身发展的有益成分,便会自觉接受教师的控制和改变。应用控制机制的关键运作点在于抑制控制方式中教师的自我中心意识,减少控制中的“利已”成分,增加“利生”因素,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在新的框架下重新思考教学和教师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 Nielsen,Lisa.Five Reasons I'm not Flipping Over the Flipped Classroom3[J].Technology & Learning,May2012,Vol.32,Issue10:46-46.

[2] 官芹芳.可汗学院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2012(17).

[3] 陈雨婷.教师自我的发现与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4(1).

[4] 伍叶琴,李森,戴宏才.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J].教育研究,2013(1).

[作者:陈静(1980-),女,四川泸州人,重庆科技学院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讲师,硕士。]

生态文明背景下“行政耗能”研究 篇7

根据一项估算结果, 到2030年世界上中产阶级将从2009年不到18亿人增至近50亿人, 其中2/3将在亚洲, 进而对汽车和住房等耐用消费品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全球能源、自然资源、粮食和水资源供给压力以及环境压力将迅速攀升, 为此中国到2030年发展战略应该更加注重绿色发展[1]。从建国以来的发展战略演变方面来看, 历经两个文明, 三个文明, 四个文明等发展到今日的生态文明并成为共识[2]。而怎样将生态文明发展的宏观战略付诸实践, 需要广泛探索。俞桂海从生态城市的建设视角, 探索了生态文明的嵌入路径选择[3];凌莉岩从生态思想角度, 分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4];王静从宏观的视角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5];牛庆燕从现代性的视角, 阐述了现代过程中的人性危机与生态困境[6];胡倩和董大为用指标体系量化分析方法, 探索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7]。

以上研究, 代表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视角。整合发现, 生态文明的研究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解析和论证, 属于“主观”研究;一类是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模式研究, 属于“客观”研究;还有一类是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 属于“评价”研究。纵观研究, 还不是很全面, 没有深入创新思考, 只是宽泛看待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本文基于生态文明问题特殊性, 只要人类开展生产实践活动, 浪费现象时刻都会发生, 当务之急, 应缩减浪费, 降低耗能, 全面节约资源和能源, 建构起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切实贡献。

二、“四大主体”浪费行为分析及研究提出

现实社会中的主体类型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大类。法人主体主要有:企业法人、社会组织法人, 党/政组织法人, 党/政组织派生法人。自然人称为“自然人个体”、企业法人称为“经济主体”、社会组织法人称为“民间主体”、党、政组织法人以及其派生法人统称为“行政主体”。四大主体与浪费之间的相互关系 (见下页页表1) 。

根据下页表1分析, “行政主体”依然是资源和能源浪费的主要主体, 浪费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公费考察学习”为主的“三公消费”。从长远趋势看, “公款招待”、“公费考察学习”可能有所缩减, 但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普及、行政区域并购重组、路网体系逐渐完备、政府“远距离事务”逐渐增多, “公车消费”将继续扩大, “公车消费”的缩减将成为一大难题。由“公车消费”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汽车生产过程中“行业污染”, 汽车使用过程中“尾气”污染等生态文明问题将越发严重。为应对这种“公车消费”难以缩减的困境, 本文探讨“行政耗能模型”的建构, 并用之解释行政主体“三公消费”的内在机理、寻求浪费根源, 建构降低“行政耗能”的一般路径, 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三、“行政耗能模型”的建构及说明

(一) 跨学科背景下“行政耗能模型”的建构启发

由于能量守恒, 能量只是发生了转移、转化, 最终还是存在于自然界总体之中, 转移和转化的一部分能量就以“污染”形式存在, 在现有科技水平下, 又难以进行回收利用, 只能放之污染, 这是引发“生态文明”问题的根源。从根源入手,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减低能量使用过程中的浪费, 减少所谓的“污染”形式能量的产生。要做到这些, 就必须要求四大主体积极应对, 各付其责, 行动起来。而四大主体中, “行政主体”是生产实践的最主要行为体, 也是能量使用的主体, 因此, 研究生态文明的一个基点, 可以从“能量”视角看待“行政主体”运行, 时刻聚焦“行政耗能”。

(二) 行政耗能模型的建构及说明

借用物理学做功原理“W=FS” (1) (其中W代表做功, 也就是所消耗的能量, F是做功所需的驱动力, S是在力F作用下发生的路程) , 本文得出“行政耗能模型”:行政 (2) 耗能=行政驱动力*行政路程

1. 模型解释:“行政耗能”是行政主体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资源、能源”形式的能量。

“行政驱动力”是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行政权力。“行政路程”是在“行政过程”中, 到达“行政对象”所通过的“地理路程”。“行政路程”是一个变动量, 在到达行政对象过程中, “行政路线” (3) 可能不止一条, 也就是从“行政主体地理位置”通往“行政对象地理位置”的“地理路径”可能有多种选择, 由此带来“行政路程”不一。

2.“狭义行政耗能”与“广义行政耗能”。

“狭义行政耗能”是“主动行政”而产生的“行政耗能”。“主动行政”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 采取措施和方法, 主动靠近“行政对象”, 选择一定“行政路线”, 通过一定“行政路程”, 最终到达“行政对象”地理位置, 并作用于“行政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行政主体”消耗的能量, 称为“狭义行政耗能”。主要是“公车消费”、“公款招待”、“公费学习考察”。

“广义行政耗能”是“被动行政”而产生的“行政耗能”。“被动行政”是“行政主体”由于具有“行政权力”, 使得“行政对象”主动接近, 通过一定路线选择和路程经过, 最终到达“行政主体”地理位置, 并受到行政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对象”消耗的能量, 称为“广义行政耗能”。主要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过程中私家车耗能, “个人”、“企业”接近政府地理位置过程中的耗能。

3.“行政耗能模型”对政府“三公消费”新解释。

本文重点研究“狭义行政耗能”, 即“政府主动行政耗能”, 具体表示就是政府“三公经费”。从“行政耗能模型”来看, 政府在主动行政的过程中, 会采取一定的“行政路线”, 经过一定的“行政路程”, 而“三公经费”很大一部分都附着在这上面, 具体解析是:

公款吃喝:发生在行政路线的过程中。在接近行政对象的“行政路线”中, 可能会需要吃喝, 而这些吃喝是靠“行政驱动力”为动力机制的, 因为“行政驱动力”对于沿线行政区域内的下级行政机构, 可能会公款接待。而如果跨出自身行政区域, 则会由其他区域行政机构友好接待, 或是自己公款买单。而只要行政路线发生了移动, 就会带来“行政路程”产生, 也就可能带来“公车消费”。

公费学习考察:在公费学习考察中, “行政路线”就是政府地理位置到达学习考察地理位置之间的路线。到达学习地点以后, “行政路线”就短暂地结束了, 等学习完了或者中途休息了, 才返回工作单位, 这样发生行政路线的时间延迟了, 并且“行政路线”的选择频率不是很高, 这样会使得在学习期间内“行政耗能”减少, 但由于学习的距离可能比较远, 这样造成“行政路程”比较远, 又会使得耗能有所增加。在路程比较远的情况下, “行政路线”可能有更多条, 稍微改变一下选择, 就会使得由于“行政路线”的不同, 而造成的“行政路程”的不尽相同。公费学习考察主要是公款吃喝。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 经常外出, 就会造成“行政路线”时不时地发生, 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冗余行政路线”, 进而造成附着在“行政路线”上的行政路程的“冗余发生”, 这样就促使“公车消费”隐形增加。

公车消费:根据前面的解释, 公款吃喝、公费学习考察, 都离不开公车消费。因为公车消费是对于“行政路程”的及时反应, 只要有“行政路线”发生, 就会有“行政路程”, 就会造成“公车消费”。而现实中, “行政主体”在接近“行政对象”的过程中, 很多时候没有选择最短路线, 这样就造成行政路线比较复杂、甚至冗余, 造成“行政路程”增大, 附着在“行政路程”当中的“公车消费”相应的动态增加。而公车消费又是生态文明的主要危机来源, 所以就倒推出了“行政路线”的庞杂是生态文明的主要危机来源, 当前的“行政路线”过于庞杂和冗余, 很多“行政路线”都存在重复化现象, 以及“行政路线”经常性的、跨行政区域的、远距离的选择发生。这就使得可能由于公款吃喝的节约, 公费考察学习的减少而造成的“三公经费”的总体减少, 但“行政路线”的庞杂和冗余以及经常性的远距离发生, 而形成的“行政路程”的集聚增长, 附着在“行政路程”之上的“公车消费”成为隐形的浪费增长。而这点浪费, 可能由于公款吃喝和公费考察学习的减少而带来的“三公经费”总量减少, 变得不被外界更加严格的关注和指责。但是生态文明的危机, 不断被附着在“行政路程”之上的“公车消费”所侵蚀, 长久下去, 美丽中国将受到严重影响。为应对这种情形, 提出减少三公经费的内在机理是, 减少“行政路线”的庞杂、冗余、经常性远距离发生。

四、降低“行政耗能”的一般路径

根据“行政耗能模型”, 行政耗能=行政驱动力*行政路程。从变量的角度看, “行政耗能”是因变量, “行政驱动力”和“行政路程”是自变量。“行政路程”由所选择的“行政路线”决定, “行政路线”的选择又取决于“政府地理位置———行政对象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这样就需要从“行政驱动力”、“行政路线”、“政府地理位置———行政对象地理位置”这几个角度综合考量, 降低“行政耗能”。

(一) “行政耗能”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上表中列举的几个因素, 只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因素, 并不能代表全部。选择这几个因素, 主要是鉴于本文的研究需要。招商引资是当前各级政府, 特别是县级在主推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行政路线选择庞杂, 行政路程较远, 并且是经常性的, 大面积的发生, 造成“行政耗能”巨大。而行政区域的集聚增长是当前的一个发展新现象, 很多地方都在打造新城、新区等“新”字号的区域工程, 这样就给行政路线的布置提供了更多空间, 也增加了“广义行政耗能”。县域环境下的乡镇机构的庞杂, 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行政耗能”来源, 县域范围一般比较大, 乡镇作为贯彻执行的最基层, 需要经常性的发生“县、乡、村”互动, 这样就带来了“行政路线”的选择多发, 行政路程的集聚增长, 同时也带来了“广义行政耗能”的集聚增长。

(二) 降低“行政耗能”的一般路径

1. 建立“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高效对接的区域性综合平台。

针对“行政路线”过于庞杂, 建议建立一个优化“行政路线”选择的机制平台, 促进由大量“行政路线”所组成的“行政路网”体系高效运行, 减少“行政路线”选择的“中介”行为, 实现“政府主体”与“行政对象”高效对接, 最大化减少“行政路程”, 减低“行政耗能”。

信息化是实现“行政路网”优化的关键技术, 利用信息化建构“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的公共对接平台, 改变传统的无序、低效、孤立式的“行政路线”选择模式, 进入“公共对接平台”的优化选择, 实现“行政路网”体系低碳化运行。

2. 建立“区域创新驱动智联交流中心”———以江苏省为例的策划。

江苏全省共有近百个县、区级别大小的地理行政区域。如果每一个县区级的行政区域都是一个独立的“行政主体”, 则会产生近百条宏观“行政路线”, 错综复杂, 冗余, 且经常性的、远距离发生, 造成省级区域内“行政耗能”巨大。面对这种情形,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基点, 将近百条行政路线优化为13条宏观“行政路线”, 切实减少“行政路线”复杂度、冗余度, 降低经常性、远距离“行政路线”选择, 优化省级区域内“行政耗能”。

利用“创新驱动”倒闭机制, 将“行政路线”公共对接平台定位为“创新驱动资源”的集聚和有效整合, 取名为“江苏省创新驱动智联交流总中心”。依次成立以13个地级市为主体的分中心。行政网络的体系 (如下页图所示) :

由下页图可清晰看到“行政路线”的优化, 行政路线对接到“地级市一级”之后, 由各个地级市的中心, 覆盖地级市区域范围内的市 (县级) 、县、区。

“江苏省创新驱动智联交流总中心”定位为集“招商引资中心”、“招才引智中心”, “社会文化引领示范中心”, “民智民意集聚交流中心”,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服务机构, 打造成省级区域内“资源和能源要素”高效对接中心, 从而最大限度优化“行政路网”, 减少全省各个县区因为“招商引资”等事务而经常性的、远距离的、孤立式的“行政路线”选择, 转入“与省级总中心对接式”的低“行政耗能”、“行政路线”优化选择, 建设“江苏省创新驱动智联交流总中心”标志建筑, 让其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引领, 成为降低“行政耗能”的一般路径的有效载体。

(1) “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做功原理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原理, 在物理学当中F代表作用于对象物体的合外力的大小, S代表在这个合外力的作用下, 物理沿着合外力移动的路程大小。功是一个标量, 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做功是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的一种主要方式。而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

(2) 这里的“行政”是一个动词, 是政府运用行政权, 采取行政手段和措施,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本文中的出现的“行政”都是这个意思。

(3) 这里的“行政路线”是指政府主体从自身的地理位置, 到达行政对象的过程中, 选择的“地理路径”。和政治当中的“行政路线”注意区别对待, 本文出现的“行政路线”都是代表这个规定的意思。

摘要: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问题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 基于“四大主体”的“浪费行为”分析和“浪费结果”对比, 重点探讨“行政主体”的浪费问题, 创新建构“行政耗能模型”, 并用之阐释“行政耗能”内在机理, 探索降低“行政耗能”的一般路径, 全面缩减“行政耗能”, 特别是其中的“公车消费”, 进而有效地减少浪费,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切实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行政耗能”,路径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

[2]苗启明, 林安云.论文明理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提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16.

[3]俞桂海.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2, (10) :110-115.

[4]凌莉岩.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理论与实践, 2012, (9) :15-16.

[5]王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2, (4) :21-25.

[6]牛庆燕.现代性中的人性危机与生态困境[J].学术论坛, 2012, (9) :48-52.

自媒体背景下互动营销研究 篇8

关键词:自媒体,互动营销,病毒营销

一、引言

随着各种社交网站和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 自媒体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自媒体的兴起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巨大冲击。自媒体背景下, 传播主体与受众规模日益扩大, 企业只借助于某一传播主体进行营销活动将面临受关注度下降、营销效果不明显的困境。利用自媒体开展网络互动营销, 成为企业一种解决办法。

二、自媒体简介

根据Shayne·Bowman和Chris·Willis的定义, 自媒体, 即“we media”, 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 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依靠现代数字科技由普通大众分享信息, 其传播工具包括Facebook、Twitter、人人网、QQ空间以及QQ、微博等, 它们共同构成了自媒体平台, 每天都有海量用户生成内容涌进这一平台进行传播和扩散。自媒体本质上是一个大众化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 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 更是制造者和传播者。自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如下特征:传播主题大众化;传播信息巨量化;从“由点至面”到“点面结合”;裂变式传播;人际关系仍是主线。

三、自媒体与互动营销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 “与顾客直接沟通和交易的渠道不是传统的广告、杂志或者终端零售店, 而是电子方式。互联网为营销人员和顾客提供了更多互动与个性化的机会。”他将互动营销视为网络条件下进行的一种营销活动。查阅国内相关论文, 对互动营销的定义多数与菲利普·科特勒相同, 认为互动营销即是基于网络的互动营销。而自媒体的兴起, 为企业互动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自媒体给互动营销带来的机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 企业可以多渠道获得海量信息;自媒体实现了用户小众划分, 企业可以更精准地开展互动营销;能够直面顾客, 获取新消息;自媒体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 企业科能更加深入的进行双向沟通。

四、自媒体背景下互动营销的应对措施

1. 顾客识别

准确地进行客户的识别是进行互动营销活动的开始。互动营销目的是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 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自媒体平台上准确识别顾客和发现顾客需求。首要的就是要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出已经和企业发生过接触的顾客, 搜寻出已经搜集到的有关这些顾客的信息, 提高和顾客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次, 企业还需要主动发掘顾客, 通过相应网络和数据技术支持, 在自媒体平台上挖掘出企业的潜在客户, 并主动出击和顾客取得沟通, 为企业开展互动营销活动做好铺垫。

2. 即时互动

识别出顾客之后, 企业就要借助相应的自媒体技术, 例如微博, 社交网络, 企业网站, 相关论坛, 即时通讯工具等, 和顾客展开深入沟通和探讨。自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为企业和顾客展开全面的和全方位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沟通打开了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窗户, 自媒体正是这两扇窗户之间的桥梁。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是企业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工具, 而自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表达方式的集合。企业可以借助自媒体的各种形式, “声情并茂、图形并用”地向顾客传递企业信息, 和顾客展开多种形式互动, 尤其是面对正在崛起的90后甚至00后, 借助于多媒体的“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沟通更是必不可少。

3. 个性化营销

个体在自媒体传播中广泛分散并重新分类。借助于此, 企业可以进行真正的“小众”划分, 更有有针对性地传播他们真正关注的产品和服务信息, 进行精耕细作式的小众营销。同时, 在营销过程中, 注重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解决方案, 而不是简单的产品和服务。自媒体时代, 各种产品和服务信息充满顾客眼球, 为顾客提供了超乎寻常的多样选择的同时, 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和选择难度。企业借助自媒体开展互动营销活动, 发掘顾客需求, 制定适合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是帮助顾客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自媒体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技术, 也为企业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和成本较低的方式。

4. 营销扩散

病毒营销是营销扩散的有效方法。病毒营销是多级传播模式, 首先将信息传递给特定的目标顾客或者意见领袖, 然后再由他们通过人际与群体传播将信息向周边传递, 以此类推, 实现信息逐层再次传播, 达到几何级扩散。病毒营销通过口碑、植入、邀请等方式, 实现信息“病毒”扩散, 扩大信息影响范围, 提高营销效果。自媒体的“点面结合”和“裂变式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 正好契合了病毒式营销的“多级传播模式”, 为病毒式营销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范围更广阔和传播速度更迅速的平台, 让营销信息迅速无缝地在海量用户间传播, 让营销的果在自媒体平台上几何级扩散。

综上所述, 自媒体为企业的互动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多样化的渠道, 海量的数据, 合理利用这些优势, 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将有效提高企业在自媒体背景下进行互动营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2]Shayne·Bowman, Chri·sWillis.We Media[R].003

基于背景图像迷彩伪装颜色研究 篇9

关键词:伪装,迷彩,颜色空间

迷彩伪装就是利用涂料颜料和其他材料改变目标和背景的颜色以降低目标显著性所实施的伪装.它的基本任务就是缩小目标与背景的颜色差别达到降低目标显著性和改变目标外型的目的[1].考虑了不同光照条件、大气以及阴影对颜色的影响,通过对彩色背景图像的修正,解决迷彩伪装颜色精确确定的问题.

1 不同照明条件及大气对背景图像影响的修正

颜色的三刺激值由式(1)确定

undefined

式中,k为颜色调节因子;s(λ)是指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β(λ)是指物体的光谱反射率;undefined(λ)、undefined(λ)、undefined为一组光谱三刺激值.目标和背景的颜色受光源、物体的光谱反射率及光谱三刺激值的影响,在自然背景条件下,获得的背景图像颜色还受到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地物的阴影以及相机的光谱敏感度的影响.

背景图像可由数码相机等图像记录设备获得,由红、绿、蓝波段合成真彩色图像,能比灰度图像提供更多信息,但因光源、大气层、相机本身因素的制约,得到的彩色图像并未像期望的那样再现真实地物的颜色,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色偏,严重地影响了数据表达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传统迷彩伪装颜色的确定存在一定的误差.

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大气吸收和散射的作用,造成亮度的衰减,导致背景和迷彩斑块的亮度降低,大气对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大气在不同波段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各不相同;二是太阳辐射经大气的分子或气溶胶粒子散射形成一定的气幕亮度,它将增大背景和迷彩斑块的亮度,同时降低了图像的对比度.

相机作为图像记录设备,要使获取的图像再现背景的色彩,那么相机整个系统的理想光谱敏感度曲线应该与CIE标准观察者的光谱三刺激值曲线相似.相机的光谱特性由相机的镜头透射率、滤光片的光谱透射率以及图像传感器的光谱敏感度特性综合组成的,实现它是很困难的.实际的光谱敏感度曲线与理想的情况相比区别很大,所以对采集的彩色图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

由于物体对光谱成分有选择吸收和选择反射的性质,因此不同物体在同一光源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另外,物体的颜色与照明光源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照射下,由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不同,物体呈现的颜色也会有差异.日光光谱由2部分组成:太阳直射光谱和散射天空光.由于地球表面是曲面,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入射角是不同的,这将直接影响太阳光照度的整体强度和光谱特性.另外,散射天空光是大气层散射、辐射造成的,其照度占到达地表面总照度的5%~10%,随着日光光谱分布的变化,对同一目标,捕获的颜色是不同的.

为了正确评价背景的反射及辐射特征,必须消除以上失真,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射量度中的各种失真过程.首先,制作标准色板,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色板的光谱反射率,根据这些色板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在标准光源D 和理想光谱敏感度条件下的三刺激值,则得到一系列的[RiGiBi]值,其中i表示第i个标准色板.

然后,在自然环境中拍摄背景图像的同时,获取相同拍摄条件下标准色板的图像,通过数字化处理得到标准色板的3个分量,记为[R′iG′iB′i].采用一阶校正模型,于是问题就简化成求线性变换矩阵的解

undefined

式中,[Aij]即为将日光源下拍摄条件转换为标准照明体照明条件下图像的修正系数.式中含有9个未知数,故需有9个独立的方程来解.选取3块标准色板,计算在标准光源下[R G B]的值,并测试在自然背景中的[R′ G′ B′]值,代入式(2)求出[Aij].

最后,将自然环境中拍摄背景图片代入式(2)进行校正,(x,y)为图像离散化后的坐标,得

undefined

式中,[R(x,y) G(x,y) B(x,y)]′为原始图像各离散像素点颜色;[R′(x,y) G′(x,y) B′(x,y)]′为修正后图像各离散像素点颜色的3个分量.

2 阴影影响的修正

阴影对背景和迷彩造成影响的主要表现是由于日光不能直接照射到阴影面,使得阴影面亮度降低,依此图像设计的迷彩斑点颜色显得较暗.在文献[2]中讨论了随光源高度角及观察角变化阴影函数的变化

S(θd)=1-2∫undefinedP(Пx,Пy,δПx,δПy)·dПx-∫undefinedP(Пx,Пy,δПx,δПy)dПx (4)

式中,θs为光源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θd为观察器与z轴正方向夹角;Пx和Пy为二正方向x和y上的斜率;P(Пx,Пy,δПx,δПy)为背景各面元的斜率分布密度.由式(4)可知,随着光源高度角、方位角以及观察角度的变化,观察到的阴影也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内,获取的图像会因为阴影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文献[3]~文献[6]中讨论了多种图片阴影区域提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对阴影区域颜色恢复的问题.根据Phong光照模型,彩色影像上的阴影区域相比其他区域具有如下的一些特有属性:一是亮度值更低,这是因为阴影区域太阳光线被阻挡;二是饱和度更高,这是由于大气瑞利散射的影响,使得阴影区域的散射光线主要来自波长更短的蓝紫色光.

由于RGB空间中的3个分量相关性较强,所以对阴影区域的补偿在HIS空间中进行.选取阴影区域,将其等比例扩大作为其领域,将图像像素值H(x,y)、S(x,y)、I(x,y)的分布分别看作是某种概率分布,计算各区域的均值及方差.

则对阴影区域的亮度H(x,y)′补偿可用式(5)计算

undefined

式中,H(x,y)′为像素点(x,y)修正后的亮度值;H(x,y)为像素点(x,y)的亮度值;μhb为邻近的非阴影区域的亮度平均值;μhs为阴影区域的亮度平均值;σhb为阴影区域领域的亮度方差;σhs为阴影区域的亮度方差.

参照亮度补偿的方式,对图像上各个独立阴影区域S(x,y)′和I(x,y)′分量分别与阴影区域的领域进行匹配,补偿方程为

undefined

得到阴影区域修正后的值[H(x,y)′S(x,y)′,I(x,y)′].

3 结 论

可以按照以下过程确定迷彩伪装的颜色:(1)获取背景区域的图像,并将其数字化;(2)计算出日光源照射转换为标准照明体照射的转换系数[Aij],并对原图像修正;(3)将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IS颜色空间,并提取背景的阴影区域,根据式(5)~式(7)对图像进行修正;(4)根据迷彩设计理论[7,8],计算迷彩颜色的色度坐标.在结合色度学相关理论、分析获取背景图像产生的误差的基础上,可通过对图像的校正,对迷彩颜色的精确确定提供较好的计算方法,较完善地解决了迷彩伪装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超,胡江华,吕绪良,等.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变形迷彩设计方法[J].光电技术应用,2006,21(4):71-74.

[2]何毅.粗糙表面阴影函数的理论研究[J].目标与环境特性研究,1998(1):38-42.

[3]郭建波,周剑利,韩鸿哲,等.背景差法中的阴影消除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24(1):104-106.

[4]王树根,郭泽金,李德仁.彩色航空影像上阴影区域信息补偿的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2003,28(5):514-516.

[5]杨俊,赵忠明,杨健.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阴影去除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2008,33(1):17-20.

[6]吴亮,周东翔,梁华,等.一种基于Phong物体光照模型的阴影检测算法[J].测控技术,2008,268(5):124-127.

[7]ROYSBERNS.颜色技术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自然背景下车牌定位算法研究 篇10

关键词:车牌定位,边缘检测,形态学运算,双扫描行

近年来,车牌识别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日渐应用于道路交通监控、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停车场管理等领域。车牌识别包括3个部分,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车牌定位是车牌识别的关键环节,从自然背景中提取出车牌,是识别车牌的先决条件。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车牌具有自身的特点:①车牌内不仅包含字母和数字,而且包含汉字;②污损牌照汽车可以上路行驶;③车牌悬挂位置不一;④大型机动车前牌和尾牌规格不同;⑤车牌类型及颜色较多,小功率车牌照—蓝底白字,大功率车牌照—黄底黑字。因此,国外比较成熟的技术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国内学者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汽车牌照特点的车牌定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主要有:边缘检测法、神经网络法[1]和彩色分割方法[2]。

车牌识别系统通常需要全年全天候工作,因此车牌定位技术必须具备应对不同光照条件的能力。由于颜色信息对于光照条件十分敏感,使得基于颜色特征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相比,车牌的结构特征和纹理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结合车牌形状和字符纹理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边缘检测、数学形态学和扫描行方法的车牌定位算法,充分利用车牌字符特征和车牌几何特点,通过对候选区域的遴选,精确定位车牌。该方法灵活、准确、漏检率低、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适合应用于多车牌定位的场合。

1 图像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突出所需要的信息,弱化其他不必要的信息。由于车牌由较集中的字符组成,因此车牌区域包含较丰富的垂直边缘信息。同时车牌背景区域以水平边缘为主,且包含较多的长线条,如果能有效地消除背景区域则将明显地突出车牌区域。因此需要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以突出车牌区域。本文所有输入的原始图像实验样本均为480×360像素灰度图像。其中一幅图像如图1所示。

1.1 直方图均衡化

由于照射光线的影响,整幅图像会偏亮或偏暗,图像对比度低,这将导致提取垂直边缘图像的效果不佳。通过对灰度化的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可以消除光照引起的图像差异,使得图像上明暗对比显著,牌照区域的垂直笔画特征明显。

1.2 垂直边缘检测

具有代表性的边缘检测算子包括Laplacian算子和Sobel算子。Laplacian算子计算量较大,对噪声十分敏感,不适于检测光照条件多变的车牌图像的边缘。Sobel算子相对于其它算子有两个突出优点:(1)由于引入了平均因素,因而对图像中的随机噪声有一定的平滑作用;(2)由于它是相隔两行或两列的差分,故边缘两侧的元素得到了增强,使边缘显得粗而亮。本文使用垂直Sobel算子较好地检测出图像垂直边缘。

1.3 消除干扰线条

边缘检测后的图像通常包含较多的背景长线条,在车牌区域周围存在较短的随机噪声,对车牌定位产生干扰,通过对CPN算法[3]进行改进,可以有效地将大部分干扰线条消除,并且较完整地保留车牌区域垂直边缘。

设边缘检测图像为E,wE为图像宽度,hE为高度。MN是与E同样大小的矩阵,Tl,Ts分别为长、短线条阈值,算法描述:

(1)初始化MN为0阵

(2) 循环:变量i,步长1,从1到hE,执行

循环:变量j,步长1,从1到wE,执行

若(Ei,j==1),执行

若(Ei-1,j-1+Ei-1,j+Ei+1,j-1+Ei,j-1>0),执行

Mi,j=max(Mi-1,j-1,Mi-1,j,Mi+1,j-1,Mi,j-1)+1

否则,执行

Mi,j=max(Mi-2,j-1,Mi-2,j,Mi-2,j+1,Mi-1,j-2,Mi+1,j-2, Mi,j-2)+1

结束循环

结束循环

(3) 循环:变量i,步长1,从hE到1执行

循环:变量j,步长1,从wE到1执行

若(Ei,j==1),执行

若(Ei+1,j-1+Ei+1,j+Ei+1,j+1+Ei,j+1>0),执行Ni,j=max(Ni+1,j-1,Ni+1,j,Ni+1,j+1,Ni,j+1)+1

否则,执行

Ni,j=max(Ni+2,j-1,Ni+2,j,Ni+2,j+1,Ni+1,j-2,Ni+1,j+2,Ni,j+2)+1

结束循环

结束循环

(4) 循环:变量i,步长1,从1到hE,执行

循环:变量j,步长1,从1到wE,执行

若(Ei,j==1),执行

若((Mi,j+Ni,j>Tl)‖(Mi,j+Ni,j<Ts)),执行Ei,j=0

结束循环

结束循环

2 车牌搜索

2.1 形态学运算

虽然车牌区域含有丰富的垂直边缘,但其边缘并不连续,不利于跟踪。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形态学运算,使图像中的车牌形成连通区域,进而将车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大量实验证明以下操作序列能够形成较好地连通区域:腐蚀、闭运算、水平膨胀、腐蚀、闭运算、垂直膨胀。

2.2 获取候选区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使用一维脉冲滤波,删除图像中过长和过短线段。由于倾斜因素的存在,需要对滤波后的图像做适当的水平方向增长,增长量为上下各增长10%。最后矩形化各区域[4]。使用OSTU法对原始图像进行二值化,并在矩化区域范围内显示。得到的候选车牌区如图2所示。

3 车牌定位

3.1 车牌区域特征

(1)车牌矩形区域宽高比为3.14。

(2)车牌区域二值图像跳变密集分布。

(3)关于车牌水平方向对称的行扫描线的跳变次数成对称规律。

3.2 车牌检测

结合车牌特征,对每个候选区域使用双扫描行法检测车牌,具体算法如下:

(1)若满足宽高比在阈值范围内,则转入第(2)步,否则删除该区域。考虑到车牌平面与成像平面之间的角度以及车牌倾斜的存在,一般取宽高比阈值rmin=2.0,rmax=4.5。

(2)对满足(1)的区域:

①计算经过其1/3和2/3高度的两条行扫描线的跳变次数n1,n2。

②若n1,n2满足跳变阈值[5,20],转入第(3)步,否则删除该区域。

(3)对于满足(2)②的区域:

①计算n=n1-n2。

②若n满足阈值范围(经验阈值为[0 5]),则判定其为车牌区域,否则删除该区域。

4 结束语

准确定位车牌是车牌识别系统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字符分割的准确性。通过边缘检测和形态学运算可以得到候选车牌区,之后结合车牌固有的结构特征使用双扫描行法准确定位车牌。有效的利用了边缘检测和二值化的优点。通过对264幅480×360背景复杂、光照不同的灰度汽车图像进行定位实验,定位准确率为98.2%。该算法对图像背景、车牌位置限制较小,对倾斜及污损车牌不敏感,适合多车牌情况。

参考文献

[1]姚德宏.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牌照提取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1,21(6):41-44.

[2]赵春雪,戚飞虎.基于彩色分割的车牌自动识别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32(10):4-9.

[3]Danian Zheng,Yannan Zhao,Jiaxin Wang.An efficient method oflicense plate location[M].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6(2005):2431-2438.

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旅游营销研究 篇11

摘要面对金融危机给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局面,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措施提振旅游业。短时间内,各地以“旅游券”为戢体、以降价促销为主要手段的政府旅游营销迅速缓解了旅游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长远来看,各地政府在应对危机中所采取的旅游营销举措也暴露出一些系统性缺陷。本文根据无锡调研数据。研究国民休闲旅游与目的地营销因素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价格因素只是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时考虑的因素之一,降价促销只有与广告宣传、节事活动、目的地形象口碑、服务体验质量等因素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根据旅游者人口统计和营销响应特征对目的地休闲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当前目的地政府旅游营销策略。

关键词政府旅游营销;市场细分;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9—0028—08

1引言

在世界各国为金融危机而头疼的同时,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也无法于危机外独善其身。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趋于疲软,而拉动内需成为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对危机的战略选择。鉴于旅游经济所特有的乘数拉动效应,各地政府纷纷出手采取措施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以全面拉动消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场政府出面组织的大规模旅游促销就此展开,杭州、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捷足先登,湖南、四川、山东等省份紧随其后,据《上海证券报》2009年4月10日报道,截至3月底各地发放旅游券累计逾10亿元。虽然各界对这种政府主导的旅游降价促销尚存争议,但其创新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力度无疑已使之成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2政府旅游营销研究述评

2.1政府营销研究述评

20世纪初,市场营销思想率先产生于美国,早期仅被用于私营部门的经营活动。二战后,菲利普·科特勒将市场营销定义为:“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并认为:“世界上任何组织都需要市场营销。”自20世纪70年代起,营销理论开始被应用于公共组织,公共组织营销理论渐趋成熟。政府等公共部门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主观上有唤起公众支持、提高公众参与水平的愿望,而市场营销理论恰恰为之提供了有效工具。政府营销的出现,突出反映了人们对市场营销认识的深化。

近年来,西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转变,政府职能随之被重新定位。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在管理上具有相通性,这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新公共服务理论学者丹哈特夫妇提出“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多重群体和多重利益集团不同意见和利益的混合物”,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其共同利益,而非试图在新的方向上控制和驾驭社会。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各国掀起具有明显市场导向特征的行政变革浪潮,使得新公共管理学与市场营销价值取向渐趋一致。可见,政府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府的发展方向。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市场营销理论传人我国的时间较晚,国内相应的政府营销研究处于初级阶段。1996年,国内首次公开提出政府营销的概念,但直到进入21世纪后该问题才被广泛重视。2002—2004年,李德荣、朱红亮等对政府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初步探讨,杨伟文研究了政府营销的行政价值取向。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内政府营销研究随之大热,学者对政府营销的概念、内涵、意义、原则、对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以后,受大型会展、节事活动等影响,政府营销研究的视角进一步转向微观,闫越、罗胜等研究会展、节事活动中的政府营销,于伟等结合战略管理对公共产品营销展开SWOT分析,陈东灵研究了政府营销中的4Cs组合,刘薇则提出了政府营销在引导政府职能转变中应有的作用。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政府营销研究尚囿于概念、内涵及策略分析,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对政府营销的系统研究较少。

2.2政府旅游营销研究述评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产品,旅游产品带有公共产品的部分属性;而作为公共产品的最重要提供者,政府在旅游营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外公共部门的旅游营销研究起步较早,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

(1)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在旅游营销中的关系整合:肯戴尔(Peter Kendell)认为旅游主管部门参与旅游营销,能提高现有旅游营销活动的效率。皮尔斯(Doudas G Pearce)特别研究了爱尔兰旅游业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营销合作。布拉姆韦尔等(Bill Bramwell,Liz Rawding)研究英国5个传统工业城市各级各类旅游营销组织,认为旅游营销机构的公私联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布哈里斯(Dimitrios Buhalis)提出目的地应因地制宜地统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营销资源和能力。迪安吉拉(Francesca dAngella,Frank M Go)比较巴塞罗那和维也纳两地旅游业,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管理组织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

(2)政府旅游营销策略:宋(Kye-Stmg Chon)分析赴韩美国旅游者的行为模式,进而提出政府旅游营销的策略。艾哈迈德(Zafarll Ahmed,Franklin BKrolm)针对北美赴印度旅游者提出7项具体旅游营销措施,涉及目的地形象、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地位、宣传主题、旅游产品、政府行为等多个层面。韦特(Gordon Waitt)对韩国的入境旅游促进计划进行了诊断并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斯托克斯(RobynStokes)以节事旅游营销为载体,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政府旅游营销战略问题;辛格(Neha Singh,ClarkHu)在研究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政府营销基础上,提出了主办国开展目的地营销的概念框架,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依据。由于旅游管理体制的不同,西方学者关注旅游营销中公共组织与私营组织的协同,而东方学者更热衷于政府旅游营销策略的制定。

国内政府旅游营销研究始于21世纪。2003年,池雄标在《旅游学刊》发表论文,探讨了政府旅游营销行为的理论依据,标志着我国政府旅游营销研究的开始;随后,范琳琳对政府旅游营销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章勇刚提出政府与市场合作是目的地营销的最佳选择。2007—2008年,国内政府旅游营销研究进入一个小高潮,政府营销理论研究和政府旅游营销策略研究是该时期的两大热点。2009年,田敏发表论文研究旅游危机营销战略体系的构

建,标志着国内政府旅游营销研究走向系统和应用。总体来看,国内的政府旅游营销研究尚处于理论构建阶段,后续应开展对政府旅游营销的系统研究,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旅游营销理论体系,进而提高政府旅游营销决策的科学性。

3当前政府旅游营销的特征

当前政府旅游营销主要着眼于国内市场,且以短程休闲旅游市场为主。短程休闲旅游是目前最为普及的一种旅游方式,处于国民旅游需求的初级层面,在总体旅游需求中具基础性地位,因此,进一步激活国内短程休闲旅游需求,对于培养国民旅游消费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相对其他旅游形式而言,短程休闲游客对旅游价格更为敏感,针对该旅游市场的降价促销效果明显。作为目前国内主流的旅游方式,短程休闲游客数量多、影响大,是启动旅游市场必须重视的关键。政府旅游营销选择短程休闲旅游市场作为主要促销对象,贴合我国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失为应对当前旅游业困难局面的权宜之计。

当前政府旅游营销缺少严谨科学的市场细分,导致其措施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在来势汹汹的危机面前,留给政府的决策时间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旅游行政部门在促销决策时出现跟风而上的情况。市场细分在市场营销中有着基础性地位,旅游市场细分是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础性工作,这一点政府营销也概莫能外。科学的旅游市场细分能够为“旅游券”发放提供依据,使“旅游券”以最直接的渠道和最高效的方式到达需求方手中,而缺乏科学的旅游市场细分则导致“旅游券”发放和使用中出现囤积、倒卖、消费实现率低等消极问题。

当前政府旅游营销大多局限于政府旅游目的地促销,营销工作缺乏系统性。在这场政府旅游营销大潮中,发放“旅游券”成为各地政府的首选措施。作为一种抵消或折扣方式,“旅游券”直接降低了旅游产品的价格,对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产生了直接推动力。然而,这种策略说到底仍仅限于一种优惠营业推广活动,在缺乏其他营销措施配合的情况下,其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以“旅游券”为载体的促销措施操作实施门槛不高,作为政府行为缺乏政策上的可持续性,若各地竞相采用则可能演变为一场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价格纷争,因此,不宜被过分依赖。

当前政府旅游营销担负着促进社会公平和提高营销效率的双重目标。政府所处的特殊地位使政府行为理应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旅游营销决策在本着效率优先原则的同时应兼顾社会公平的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将社会公平与营销效率相对立。政府对社会公平的保障宜采取其他手段得以实现,如出台措施保障弱势群体的旅游权益等,而不宜在旅游促销中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搞全盘平均主义。政府部门在旅游促销时搞“一刀切”,从表面上看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却违反了基本的市场原则,忽视了促销方案所肩负的本质使命是促成并实现旅游消费,导致大量“旅游券”无法顺利转化为旅游消费力,最终偏离了政府旅游促销的目标本原。

总体而言,当前各地政府及时出台的旅游促销措施迅速扭转了旅游业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在促进旅游消费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其后续效果仍有待观察。政府旅游营销问题的核心不是“该不该搞”,而在于究竟“该如何搞”。事实上,政府旅游营销应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得以保持,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被采纳。

4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分析

4.1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调研

本文选取江苏省无锡市作为研究地点,对在无锡若干代表性景区随机选取的464名旅游者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对营销因素的响应特征两个方面。

数据显示样本男女性别比例为51.5%和48.5%;28岁以下样本比例为50.2%,48岁以下样本比例为96.6%;94.4%的样本为高中以上学历,其中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样本比例为70.4%;学生、知识分子、白领和管理者占全部样本比例为63.4%,工人和农民在全部样本中占11.6%,其他职业者占样本总量的15.3%;单身、新婚和有子女抚养家庭成员占全部样本的85.3%,其中单身和有子女抚养游客分别占全部样本的50.4%和22%;年收入在60000元以下的游客占全部样本的90.3%,其中年收入在40000元以下的游客占全部样本的77.2%。根据游客对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感知距离,本文将全部样本由近及远进行排序,样本感知距离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样本数量随感知距离衰减规律如图1所示。

长三角游客在全部样本中比例高达78.4%,这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为何长三角各地政府纷纷将区域内的其他地市作为旅游促销的首选目标区域。

4.2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细分

缺乏科学的旅游市场细分是各旅游目的地政府在进行旅游营销时的一个软肋。根据调查情况,本文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对无锡市休闲观光市场进行细分。根据相关度对问题进行了删减,12个问题被纳入因子分析,并形成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1.689%。根据4个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并根据因子状况分别命名为:1、广告一节事因子;2、形象一口碑因子;3、服务一体验因子;4、价格一重游因子,详见表2。

经初步分析发现,在旅游目的地所有营销因素中,广告与节事活动、形象与口碑效应、服务与体验质量、价格与重游意愿4大因子成为影响国内休闲旅游者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随后将全部样本的营销响应因子得分与人口统计变量纳入系统聚类分析。分析发现在全部样本聚为8类的情况下,主要4类样本占比达93.53%,其他4类样本约占6.47%,由此可以认为,该旅游目的地的休闲观光市场主要由4大细分市场构成。各细分市场样本在调查总体样本中所占份额如图2所示。

4.3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特征

细分市场1的人口统计状况:从年龄阶段来看,19-28岁样本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63.5%,29—38岁样本占样本总量的22.3%,两者共同构成了细分市场1的主体。从教育水平来看,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样本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78%。从职业类型来看,以学生为主的知识阶层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86.9%。从家庭阶段来看,单身者占该细分市场样本的66.7%,此外新婚和有子女需抚养者各占13.5%和14.2%。从收入水平来看,该细分市场89%的样本年收入低于40000元,其中半数以上为没有收入的学生。从客源地范围来看,无锡当地、长三角区域、江苏省内各地游客占细分市场1全部样本的92.2%。细分市场1营销因素响应特征:该细分市场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能够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有限,因此对旅游目的地的先期了解比较少,对广告传播有着较强的依赖,对目的地的节事活动比较敏感;由于年龄比较低、社会关系较简单,该细分市场缺乏对旅游目的地的先期了解和间接经验,因此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缺

乏关注,倾向于忽视旅游目的地口碑;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要求不高,但重视自身在旅游目的地的感受和体验;对旅游目的地的价格不太敏感,降价对激发该细分市场的重游意愿而言意义不大,但对于激发其首次购买欲望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将细分市场1命名为“青年知识阶层市场”。

细分市场2的人口统计状况:从年龄阶段来看,19—48岁样本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84.9%,其中19—28岁样本占样本总量的37.7%,可见,细分市场2的主体是以青年为主的中青年群体。从教育水平来看,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样本占该细分市场样本总量的56.6%,高中或中专教育水平者占该细分市场样本量的35.8%。从职业类型来看,该细分市场主要由个体私营业主构成,比例高达九成以上。从家庭阶段来看,单身者仍占据最大比重,为45.3%,其次是有子女需要抚养者,约28.3%,新婚者比重最小,仅3.8%。从收入水平来看,96.2%样本的年收入低于60000元,其中低于20000元者41.5%。从客源地范围来看,该细分市场样本全部来自长三角和江苏省内,其中来自无锡、上海、南京、苏州、常州5市的样本占92.5%,上述5市是细分市场2的主要客源地。细分市场2营销因素响应特征:该细分市场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渠道少,现有目的地广告和节事活动对其影响有限,所以在旅游消费决策时,他们更注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倾向于依赖周围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口碑进行消费决策;旅行社通过提供咨询或预订等服务对其旅游目的地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对旅游目的地的设施和服务要求不高,对在目的地的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积极;对旅游目的地的价格很不敏感,降价对激发该细分市场的重游意愿的作用十分有限。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将细分市场2命名为“个体私营业主市场”。

细分市场3的人口统计状况:从年龄阶段来看,19—28岁样本和39-48岁样本分别占该细分市场总体样本的30.8%和38.5%,两者合计占该细分市场的69.3%。从教育水平来看,未接受高等教育样本占细分市场3总体样本的69.2%,大学教育水平以上者合计30.8%。从职业类型来看,以工人为主劳动阶层是该细分市场的主要职业类型,占比76.9%。从家庭阶段来看,该细分市场样本涵盖除新婚外所有家庭阶段的样本,且分布较为平均,这反映出对于该类市场而言,新婚夫妇需求很小。从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低于40000元者占该细分市场全部样本的92.3%,且该细分市场全部样本年收入均低于60000元,显示细分市场3收入水平比较平均,总体较低。从客源地范围来看,细分市场3的样本分布如下:本地比重为0,苏州、常州样本7.7%,上海、南京样本比重为46.2%,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样本比重为23.1%,江苏省内其他地市样本比重为15.4%,国内其他城市比重为7.7%,可见细分市场3的主要客源地是以沪宁为主的长三角城市。细分市场3营销因素响应特征:由于年龄、教育和距离等原因,该细分市场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比较困难,目的地广告对其影响十分有限,一般旅游节事活动难以对该细分市场产生强大吸引力;目的地形象和口碑对该细分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大部分人先期缺乏对该旅游目的地的直接或间接经验;该细分市场严重依赖旅行社,团队游客居多,他们对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的评价较低,一方面显示出对服务和体验质量的重视,另一方面显示出其服务体验质量欠佳;此外,旅游目的地降价也不太可能激发该细分市场的重游意愿,很多人在此次无锡旅游之后,短时间内不会重复购买。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将细分市场3命名为“基层劳动团队市场”。

细分市场4的人口统计状况:从年龄阶段来看,29岁-48岁样本是该细分市场的主体,占比约82.9%。从教育水平来看,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样本占该细分市场的比重为87.2%,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42.6%,样本显示该细分市场教育水平较高。从职业类型来看,白领、管理者和私营业主是该细分市场样本的主要职业类型,三者合计占该细分市场总体样本的72.4%。从家庭阶段来看,占细分市场48.9%的样本处于有子女抚养的阶段,另外有占细分市场21.3%的样本单身,两者是细分市场4样本的主要家庭阶段。从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60000元以上者占细分市场4总体样本的95.7%,其中年收入100000元以上者占该细分市场样本的34%,显示该细分市场总体收入水平较高。从客源地范围来看,该细分市场样本客源地排序都在3以内,说明其样本均来自长三角地区。细分市场4营销因素响应特征:该细分市场对各类目的地广告信息接触较多,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渠道多样,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能力很强,旅游节事活动更易对之形成有效吸引;该细分市场社会阅历丰富,广泛的社会关系使之重视旅游目的地口碑,形象化消费的倾向使之更加重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他们重视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的质量,在较强的消费能力配合下,他们一般可以获得满意的旅游服务和丰富的旅游体验,因此,他们对目的地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的评价较高;传统观点认为,该类细分市场应当对价格缺乏敏感,但调查显示:该细分市场对价格极为敏感,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其重游意愿将被极大的激发,这一点应引起旅游目的地的重点关注。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将细分市场4命名为“区域高端散客市场”。4大主要细分市场的特征详见表4。

5政府旅游营销的市场策略

5.1针对“青年知识阶层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

结合该细分市场特征,政府旅游营销策略应将“旅游券”为载体的降价促销策略与目的地广告宣传和旅游产品体验化改造结合起来。目的地应增加网络广告投放,进一步丰富旅游目的地的节事活动;网络广告应以目的地旅游节事活动和独特旅游体验为宣传重点,不宜进行抽象的目的地形象宣传;广告投向应以长三角14地市为主,包含江苏省内各地;以提供往返于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免费便捷交通取代“旅游券”发放可以起到更好的目的地营销效果;系统提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质量。

5.2针对“个体私营业主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

结合该细分市场特征,政府旅游营销策略应注重目的地公众形象的塑造,政府可通过公关手段引发公众的广泛参与,在旅游营销时通过对公众利益的关注来凸现目的地的社会责任感,并结合社会热点将当前简单的旅游促销转化为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旅游社会营销,这对于塑造旅游目的地良好的公众形象具有长远意义。

5.3针对“基层劳动团队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

结合该细分市场特征,旅游目的地应对重要客源地的组团旅行社执行更富吸引力的利益分享政策,从而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创新旅游节事活动的内容,赋予目的地形象更为丰富的内涵,在长三角尤其是沪宁两市通过大众媒体进一步传播其形象,有助于吸引更多团队游客到来。

5.4针对“区域高端散客市场”的政府营销策略

结合该细分市场特征,旅游目的地应重视对长三角区域高端市场的争夺,在长三角区域的机场、高速公路节点、商务会所、沪宁动车、财经媒体等载体投放目的地的形象广告,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尊贵的服务体验;通过公共关系的维护和操作,赋予旅游行为本身以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旅游者获得道义上满足感的同时,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口碑和形象;持续改善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打造高端商务场所,积极承办各类会议,打造家庭度假区,形成成熟的家庭度假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降价促销,应特别注意吸引潜在的重游游客,在降价促销时应为“回头客”市场的开发做好铺垫。

6结论

当前,以政府出面发放“旅游券”为标志的旅游促销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但政府旅游营销工作仍普遍缺乏系统化和整体性,尤其是缺乏科学市场细分导致政府旅游营销的针对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

本文案例研究表明:在旅游目的地所有营销因素中,广告与节事活动、形象与口碑效应、服务与体验质量、价格与重游意愿是影响国内旅游者休闲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政府旅游营销应在科学的市场细分基础上系统地发挥上述4大营销因素的综合作用。虽然目前以“旅游券”为载体的降价促销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调查结果表明仅凭降价促销策略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目前旅游业所面对的困难局面。更无法形成旅游拉动内需的长效机制。本文结论认为,政府旅游营销的策略重点是:提高目的地广告投放方式和内容的针对性;丰富目的地旅游节事活动,创新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在旅游促销的同时加大公关力度,塑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并对目的地旅游产品进行深度体验化改造;锁定目标市场采用多样化的促销手段开展旅游促销。

网络语言兴起的背景因素研究 篇12

1 网络时代——网络语言生存发展的土壤

20世纪, 因特网的诞生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从此网络技术席卷全球并迅速普及, 带来了生存意识和思想观念的新变革。

自互联网正式诞生以来, 全球网民呈几何递增之势。互联网虽在中国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惊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上网用户已从1997年62万人增加到2008年上半年的2.53亿人, 也就是说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上网。

显而易见, 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存的各个领域和层面, 并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我们原有的文化体系, 从而产生了一种由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非常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文化。

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建立, 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变革, 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可以说,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网络这块肥沃的土壤上, 网络语言显示出勃勃生机。

2 网络媒介——网络语言产生的平台

因特网是由全球各地的计算机互联而成的, 突破了传统媒介封闭性限制, 高度自由开放。只要你拥有一台计算机便可平等地、尽情地参与网络上的交流, 时间与空间、风俗与制度、主流与边缘等等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可以说, 网络是许多现实约束的真空地带。

网络交流的虚拟性, 给网民提供的最大限度的自由, 使网络交流主体行为的约束力、责任感大大降低。特别是网上聊天者, 大家互不见面, 不必真实署名, 因此日常聊天中存在的隐私、道德、身份、等级等无形制约都消失了, 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轻松自由的环境里, 语言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最重要媒介, 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无限的语言潜能, 人人都在发挥聪明才智, 力图使自己的语言闪现智慧幽默的火花, 借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这在无形中促进了网络词语的迅猛发展, 网络语言也日益丰富多彩。

3 网络特殊群体——网络语言快速发展的园丁

斯大林曾说:“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规律, 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 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密切联系起来。”使用网络语言的群体到底是怎样的一些人呢?见表。

通过表中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 历年35岁及以下的网民数占总网民数的比例都在80%左右。这说明中国的网络群体结构以青年人为主,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群体, 才使网络语言蓬勃发展, 生机盎然。

3.1 个性张扬, 标新立异。

网络群体成员知识水平普遍较高, 年纪轻, 张扬个性, 追求自我。而在网络上最能体现自我品味和风格的便是语言, 网络语言就成了自我表现的载体。当他们感觉现成的词汇缺少了新鲜感, 就利用自身学到的知识临时性地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或改变原有词语的意思, 以突显其个性, 并从中体味乐趣, 乐此不疲, 网络词语层出不穷。

3.2 反叛意识强。

网络群体中的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我意识也不断上升、增强, 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他们在社会中没有找到突破语言束缚的舞台, 却在网络中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因此奇异的数字、字母结合, 同音异义词组的随意替代, 都是他们反叛的体现。而当人们开始关注并批判这种词语滥造滥用现象时, 他们便从批判的呼声中有了反叛的快感、被关注的愉悦, 于是这种反叛愈演愈烈, 网络上的新奇语言也就越来越多。

3.3 渴望情感沟通。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部分青年人思想未定型, 情绪浮躁, 整天感到无所事事, 对应该干的事情不愿去干;一些人则在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下, 感到内心空虚、不充实, 迫切需要沟通理解。网络作为一个平台, 成了他们情感宣泄的一个窗口。网络的相对虚拟性、隐蔽性, 不用面对面的交流使人们卸下了心理的防备, 让他们更无所顾忌地将平时遏制内在的“自我本性”显示出来。因为是怀着同样的心境, 他们之间更容易沟通。

3.4 奇特的想象力。

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力丰富。但在现实社会中, 受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想象力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可在高度自由的网络环境里, 年轻人丰富的想象力却可以得到尽情发挥。创造网语上就可见一斑, 比如:“恐龙”表示网上丑女的意思;“青蛙”则成了网上丑男的别名;“晕”或者“倒”是指不赞同的意思, “顶”则是支持的意思, “白骨精”也由妖精一词变为白领、骨干和精英的代名词。凡此种种网络语言只有年轻人能够想象的出, 年轻人的想象力极大的丰富了网络语言。

3.5 追求简单直白。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 讲究效率的社会, 反映到网络使用群体上就是一方面想要与不熟悉的人交流, 互诉心声;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追求简单直观的效果。于是各种富有情感的符号和便于操作的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 并生动地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快餐化”倾向, 他们不再因含蓄而矜持, 追求的是简便省事和开放直接。

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这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年轻上网群体, 创造并催生了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

4 社会多元化——网络语言繁荣的重要背景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其演变和发展与社会的演变和发展息息相关。同时,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要打上时代精神的印迹, 演变与发展势所难免。在传统社会里, 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物质产品不丰富, 消费需求不高, 社会管理实行的是单一模式。而现代社会, 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物质文化需求旺盛, 管理方式则较为灵活, 多元的、非统一的、不断民主化的社会管理方式, 为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选择、道德选择, 提供了社会基础和社会支持, 也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网络在中国的起步和快速发展时期, 正是当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 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意识、文化思想均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经济制度突破单一化, 实行了多元混合经济体制。这对社会的理论形态、文化精神、社会心理、文化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和交流不断加强, 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事物随之涌入国内。特别是西方文化思潮的进入, 与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化转型期的多元化现象。这种社会与文化的多元化, 成为支持网络语言发展繁荣的重要背景。

对于网络语言背景因素的研究, 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 网络语言的发展, 是顺应了社会与时代的需要, 不可能被主观扼制住。我们只能坐观其变, 相信语言有自我净化的功能, 被大众广泛使用的网语会充实到现代汉语语汇中来, 不被广泛使用的网语终将会走下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传统彰显文化下一篇: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