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背景

2024-06-09

创设背景(共12篇)

创设背景 篇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 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之目的。使原来枯燥的, 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饶有兴趣。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融入汤中, 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设有效的化学教学情境, 现浅淡一下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实验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措施。课堂教学中通过补充和改进化学实验, 可以创设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的教学中, 在讲课开始时我出示一只细口瓶, 瓶内的水中浮动着一枚鸡蛋, 细口瓶的瓶口放一个同样大小的鸡蛋, 此时每一个学生自然会有一个强烈的疑问:细口瓶的瓶口比鸡蛋小的多, 鸡蛋是怎么放进去的?待学生急于求知的时候我用玻璃棒用力压一压鸡蛋, 让学生发现蛋的硬壳已被除去, 只有一层膜包着。这时学生们豁然明白, 但又很想知道硬壳是怎么除去的, 我便将一枚鸡蛋放入稀盐酸中, 蛋壳表面马上出现大量气泡, 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气泡上方, 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随后我引导学生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再通过对比实验, 学生们很自然的明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从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也可增设一些趣味实验, 如“烧不坏的手帕” 、不出水却能灭火的“小魔壶”、“写密信”、“空中生烟”等奇景,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二、以生活中鲜活事例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 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 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 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 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如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酸雨”一课中, 我设置了如下教学情境: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几幅美丽的风景画, 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谐, 从而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煤的燃烧, 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工厂排出的种种废气, 这些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 以雨或雪的形式降到地表, 腐蚀了建筑物和工业设备, 破坏了土壤成分, 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损坏植物叶面, 导致森林的树木死亡, 破坏露天文物古迹, 饮用已酸化了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有害的影响, 江河湖泊中鱼虾大量死亡的场景。我问道:“你知道这种特殊的“雨”中含有什么化学物质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遏制它的危害呢?”带着这些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雨, 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生活中的素材还有很多, 如铁锅为什么会生锈?怎么防止铁锅生锈?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做什么处理?煤矿矿难产生的原因有哪几种?其中瓦斯爆炸中的“瓦斯”是什么物质?食品包装袋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可能造成什么危害?等等, 用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化学不仅可以解释生活中丰富的化学现象和问题, 而且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以新闻材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与材料、能源、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密不可分, 当今新闻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与化学有关, 因此, 在了解新闻时把与化学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 把与某些化学知识点有关的新闻整合到课件里, 上课时作为情境材料展示给学生, 从中找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以激发学生对该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如进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时, 展现一段新闻报道:2006年9月13日下午, 在322国道鹿寨县路段, 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 车上浓硫酸泄漏, 腐蚀路面并有泄入附近鱼塘的危险。一时情况十分危急, 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来抢险。我及时提问: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这种原理还有别的应用吗?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急于想知道原因, 为整个课做好了铺垫。又如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 又可引入2则新闻: (1) 5月13日, 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 (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 , 造成重大伤亡。 (2) 5月26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 安徽等省市将用到质优价廉的天然气。学生阅读后, 既了解了天然气的可燃性, 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又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 同时, 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 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材料中的内容, 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 所以新闻材料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有宽阔途径, 可以达到引人入胜, 立竿见影的目的。

四、以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教学中, 有些知识是课堂上看不到的, 也有一些微观内容学生无法理解, 此时可通过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如在“氢氧化钠的性质”教学中, 学生看到鸡爪被腐蚀的图片时, 对氢氧化钠充满了恐惧之心, 在用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性质的过程中显得异常谨慎。但观看了造纸的视频, 知道了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提取了植物中的纤维用来造纸的原理后, 不但消除了恐惧之心, 而且还培养了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 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 我们要利用所学知识消除其有害的一面, 用其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在学习“绪言”课时, 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蛋白质的图片等,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家的研究成果, 通过观看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 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 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 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 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众多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故事, 科学史实, 实物等创设情境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 特别是实用性很强的化学学科有很大的空间,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潜心挖掘就会找到适合每个知识点的, 能抓住学生心理的情境, 就能吸引学生,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为学生热爱化学、学好化学以及将来运用化学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贡献奠定基础。

创设背景 篇2

教室环境布置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墙面装饰和区角的布置。从参观各班的教室环境中发现教师对环境的创设已经有了新的理念。摆脱了过去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而是逐步转向为有师生互动的一种环境创设。因为过去的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然而,如何才能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体现师生互动呢?

一 适时提供物质材料,调整环境设置

幼儿乐于摆弄和操作物体,幼儿的认知能力正是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

二 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要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如:本阶段主题活动是在秋天里,因而环境的创设要围绕这一主题,这样才有针对性,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三、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

1.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幼儿发展背景下学习区的创设 篇3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游戏 学习区 创设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的确,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游戏与幼儿的发展密不可分,这是由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所决定的。创设学习区无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使其身心协调发展。但幼儿园往往重上课轻游戏,教师将过多的精力用在了上课上,忽略了游戏的重要性及幼儿的学习特点。

一、幼儿学习区

所谓学习区,指的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及现有水平和兴趣爱好,利用橱柜的间隔划分出开放性与独立性并存的活动区域,使区域之间既有明显的划分,又留给孩子独立的操作和学习的空间,便于孩子随时自由地出入,并根据《指南》中的“目标”以及“教育建议”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在其中自由、安静、认真地学习和操作。

二、创设幼儿学习区的必要性

(一)幼儿的学习以行动操作为主。

幼儿通过亲自的摆弄、操作、观看、触摸、倾听等感知客观事物,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关系,获取感性经验。

(二)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影响。

幼儿好奇心强,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

(三)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

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不稳定、抑制能力差,神经系统容易兴奋和疲劳。宜通过有趣的游戏、自身的操作活动、直观的教具、灵活的形式进行学习。

(四)幼儿的学习受环境的影响。

三、幼儿学习区投放材料的误区

幼儿园在开展相关的区角活动时,往往使学习区成为集中教学活动的附属品,即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内容或延伸活动就放在区角里完成;亦或是让区角完全为主题活动服务,比如主题活动需要完成什么,区角里就投放什么材料,很少考虑幼儿的发展需求及兴趣爱好;更有甚者,将区角设置成了只供参观的“展览区”,为避免材料损耗,基本上不让幼儿进区活动,出现了很多误区。

误区一:材料越多越好

在投放材料时,教师盲目追求材料的丰富性,也为了避免出现幼儿争抢玩具现象,往往尽可能增加材料的数量和品种。但这样一来,五花八门的材料不仅不利于整理,还容易使幼儿注意力分散,难以静下心来投入游戏。

误区二:盲目跟风投放材料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事先没有整体规划也很少有目标,在查阅资料或现场观摩时看到别人用的某种材料就依样画葫芦投放到自己班上,而没有深入思考这种材料投放的意义,以至于有时投放的材料没有针对性,不适宜本班幼儿的发展。

误区三:对材料的性质缺少思考

在开展学习区活动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苦恼:某种材料无人问津或只有几天的热度;幼儿在使用某种材料时不小心弄伤了自己又或者某种材料刚投放了几天就被“折磨”得破旧不堪,不得不重新制作……

误区四: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游戏材料应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机会,但是有些时候,教师常常忽略了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往往会造成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四、幼儿学习区的创设

(一)思考学习区内容

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结合《指南》,应该要明确本班幼儿的发展方向,再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确定要设置哪些学习区。我们将学习区大致分为了三类:

1、生活活动区:指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地方或某一场景,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

2、游戏学习区:创设各种游戏,让幼儿在玩玩耍耍中学习与发展。

3、实验探索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规律。

(二)合理规划学习区

在有限的空间里,我们既要考虑幼儿的学习又要考虑幼儿的生活活动和安全因素。在规划学习区时,要考虑将安静的学习区放在室内,如:益智区、图书区;较吵的学习区放在室外或离安静的学习区较远的地方,如:音乐区、表演区等。需要用水的学习区设置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如:美工区、玩水区。有的学习区要放在幼儿不经常走动的地方,如:建构区。总之,在规划学习区时,要充分考虑学习区的性质和作用,才能有利于学习区活动的开展。

(三)投放游戏材料

1、选择材料

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学校、家长、社区。学校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利用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搜集一些成品和半成品材料。

2、投放材料

选好材料后,要投放进学习区,在投放时应注意:

(1)分阶段投放

制定好计划后,就应该按照计划表有目的地投放材料,对幼儿在这个阶段要达到什么水平,应做到心中有数,再投放相应的材料,不能把一学期的材料一次性投放进区。

(2)分层次投放

层次性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的层次性指按幼儿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阶段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投放材料;横向的层次性指在某一阶段内,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力有差别,而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

3、更换材料

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保持其动态性。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水平及时更换材料或挖掘材料是否有改变的空间。

4、存放材料

材料的存放方式应该有利于幼儿完成“发现—使用—归还”这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分类、整理能力。

(1)同类的材料存放在一起,便于幼儿归类。

(2)存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轻易改变,便于幼儿用后归还。

(3)给每个存放材料的容器做标签,同时摆放容器的地方也需要做。

情,而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们认真领悟《指南》精神,仔细思考,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力求让学习区在幼儿的发展中起到有效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彩云.学前心理学[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

创设背景 篇4

近年来, 我国金融机构流动性持续紧张,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 国内外宏观经济趋势

2013年初, 受美联储推迟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增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国内流动性紧张, 货币供不应求, 市场利率大幅上涨。此外, 作为中央银行流动性投放主要方式的外汇占款, 受跨境资金波动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原有的大幅顺差逐渐缩水, 导致外汇占款从高增长变为低增长。

2012年以前, 货币当局外汇资产同比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5%~20%, 2012年以后, 外汇资产出现持续低增长, “外汇”规模下降, 说明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提供的流动性供给减少, 由此产生了短期流动性补充的需求, 基础货币缺口亟需弥补。

中央银行原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具有强刺激性, 且时滞性问题严重, 覆盖范围广, 个别工具的运用会引起市场预期、利率水平等的巨大波动。在原有货币政策工具难以调节短期流动性问题的背景下, “常备借贷便利”应运而生。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已颇为成熟,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它针对性强, 能实现央行与单个金融机构的定向交易, 降低传统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剧烈刺激, 同时也能使资金定向流动到实体经济;二是期限短, 更具灵活性, 央行在短期解决流动性紧张之后将提供的贷款收回, 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流动性扩张;三是金融机构变被动为主动, 在自身流动性不足时主动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 有效缩短了货币政策时滞问题。

(二) 金融机构资金运用问题

2013年中期, 我国商业银行发生一场“钱荒”, 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飙升, 最高时超过了13%。但是, 在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同时, 我国货币供应量M2依旧保持将近16%的同比增长速度, 可见,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非货币供应总量不足, 而是出现结构性的流动性分布不均。

我国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方面以中长期贷款为主, 在其总的资金运用金额中, 中长期贷款占比长期保持在50%左右, 投放对象为资金回收期长, 商业盈利期长的行业, 造成大规模的资金难以及时收回, 易产生不良贷款;而资金来源方面, 活期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接近30%。短期负债与长期难回收资产的不匹配, 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流动性紧张风险。

二、“常备借贷便利”的使用情况

作为原有货币政策基础上的创新政策, “常备借贷便利”设立以来, 带来的货币投放起到补充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

从操作时间来看, 常备借贷便利与逆回购基本属同期操作, 操作集中在2013下半年, 2014年第一季度以及2015年第二季度;从操作交易量来看, 也与逆回购基本持平, 在2013年甚至超过了央行同期逆回购的交易量。由此可见, 常备借贷便利这一货币政策, 正在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补充。

(一) 刺激小微企业发展

公开市场业务的回购操作针对一级交易商中的存款类金融机构, 评审机制严格, 中小金融机构没有资格被纳入一级交易商名单。在全国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 虽有频繁的回购操作, 但中小金融机构仍面临货币不足压力。“常备借贷便利”针对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 通过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为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 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类。

以往央行流动性注入大型银行, 造成货币市场流动性空间分布不均,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由于常备借贷便利政策的实施, 商业银行的贷款流向互联网、医疗卫生、铁路运输等行业, 降低了这些领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国务院鼓励创业、创新的经济政策导向下, 以常备借贷便利为主导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手段, 可以有力支持地方小微企业以及民营经济, 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 深化市场改革。

(二) 帮助构建“利率走廊”的短期利率调控方式

“利率走廊”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机制, 从而依靠设定的利率操作区间来稳定市场拆借利率的调控方法。一般来说, “利率走廊”机制以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在贷款利率为利率上限, 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为利率下限。

在中国,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当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 下限采取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更大;就上限而言, 常备借贷便利政策的利率是央行与商业银行直接交易的利率指标。2014年常备借贷便利试点展开后, 隔夜、7天、14天的借贷利率分别定为5%、7%以及8%, 2015年上半年, 中央银行将常备借贷便利的14天期取消, 同时下调了前两种期限的利率水平, 分别由5%降至4.5%, 7%降至5.5%, 在目前流动性紧张的局势下, 该下调操作能够缓解利率的大幅波动, 这与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政策目标是一致的。

三、总结

在外汇市场波动频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恶化的背景下, 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众多中小型金融机构面临流动性短期不足风险。符合要求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自身流动性不足时, 可以通过常备借贷便利获得央行短期贷款, 帮助其度过“钱荒”难关。

从这一基本目标以及2013年以来的操作情况来看, 常备借贷便利的操作不会很频繁, 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的最主要工具仍是传统货币政策, 但适当的结构性货币政策, 能避免强刺激, 平滑货币市场, 因此, 常备借贷便利的设立是一个很好的改革。中央银行以设定的利率向市场传递货币政策信息, 也是有效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胡岳峰.关于中国新兴货币政策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的解析与国际比较《金融经济月刊》.2015, 第1期:18-19.

[2]李若愚.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SLF.《中国外汇》.2013, 22期:74-75.

创设背景 篇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师教学的主要作用不在于讲授,解释或者传递数学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想方没法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探索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呢?

一、从实际生活,特别是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

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义不明确,觉得数学没什么用,学习数学枯燥、乏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创设情境。

例如: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教学中,可利用以下实际问题来创设情境。

问题1:用一个有毛病的天平(天平的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它因素忽略)来称物体的质量,有学生说只要把物体放左右盘中各称量一次,再把所得结果相加除以2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你认为可行吗?

问题2:在指数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指数增长速度时,如果仅提问:“

有多大?”学生可能漠不关心——其思维没有进入数学学习的情境。如果换用一种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设问:“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1小时内传给2人,此2人在1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另外2个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多少人口的城市——十万、百万甚至更多?”,那么学生的直观判断和实际的计算结果间的巨大反差会使学生对指数增长速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问题3:用一张长80cm,宽50cm的长方形铁皮,做一只无盖长方形铁皮盒(焊接厚度与损耗不计),这只铁皮盒尽可能大的体积是多少? 用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字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且所设置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探索热情空前高涨。

二、用类比猜想创设学习情境

类比、猜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学习旧知识的过程中,会对知识的联系产生类比联想,并提出质疑,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思维火花,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问题1:勾股定理大家都很熟悉,当一个三角形ABC的三边之长是a,b,c满足时,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让指数作一些变化:如2→n,即会是什么样呢?

教师明确指出需要思考的问题,但结论留给学生自已去猜想、探求。学生首先会尝试着从具体的几个例子出发,如n=3,n=4,验证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很自然会猜想

(n>2)时,三角形会是锐角三角形,并着手去考虑如何去证明这个

时,情况猜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结论,创设一种学生愿意主动去经 1 历的活动,激发探索热情,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这种自主发现式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而且培养了数学探究能力。.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经常利用类比平面几何来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往往有赖于平面几何的类比。”

例如在“正四面体的性质”一课中,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各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那么在空间中有没有类似的命题呢?若有,你能给出证明吗?

在二面角与平面角,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学习中都可以进行类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从趣味历史典故、数学文化中创设情境。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数学文化遗产,好好利用,可以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增光添彩。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以给学生讲述阿凡提和国王下棋的历史故事。下棋前,阿凡提说如果我赢了,就赏给我第一个格子放一个麦粒,第二个格子放2个麦粒,第三个格子放4个麦粒,第四个格子放8个麦粒,依此类推……国王一笑,根本不放在眼里,但最后的结果呢,国王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麦粒来,这是为什么呢?

又如:在学习“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三个臭皮匠VS诸葛亮,到底谁更厉害?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8,臭皮匠老大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5,臭皮匠老二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45,臭皮匠老三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4,且每个人都是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问题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相比,哪个更大呢?

这些数学的历史典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更进一步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从数学实验、信息技术中创设情境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实验是指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在数学实验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体验、感受“做”数学的乐趣,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引入中,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过顶点A翻折该纸片得到折痕AD,请同学们研究:如何来翻折纸片,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垂直呢?学生通过自已动手操作,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并通过自已的实验直观地自已“发现”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其对定理的理解会比老师直接给出深刻得多。

又如,在“数学归纳法”一节,教师可在课前准备道具(如20个烟盒),在课堂上请学生一起来做“多米诺骨牌”游戏,使学生很形象地理解了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和本质。数学实验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来进行数学的探究实验,如在椭圆的教学中,不仅可以用教材介绍的实验,利用线和固定的两个钉子来画椭圆,还可以用几何画板来进行实验探究。

打开几何画板,作长为2a的线段AB,以F1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并在该圆上任取一点为P;以F1为圆心,2c(c

让学生自已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体会图形中的几何关系,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改变图形中的几何量,如改变图形中2a及2c的大小,点F1和F2的位置,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发现,猜想验证,真正在“做数学”中理解数学。

创设背景 篇6

一、 小学数学知识背景应来源于原始的现实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指出:“数学化未必要从一种接近数学的现实开始,而应从一种我所说的原始的现实开始。”笔者认为原始的现实有三:一是数学知识的原始生活;二是数学发展的原始过程;三是儿童认知的原始世界。

1.小学数学知识背景来源于数学知识的原始生活

有了数学就有了数学化,而数学化又有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之分,弗赖登塔尔是这样划分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的: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符号世界里,符号生成、重塑和被使用,而且是机械地、全面地、互相呼应地,这就是纵向数学化。弗赖登塔尔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了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的区别。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数学概念和运算来源于我们原始的生活世界。比如:除法这一运算的原始背景之一就是减法:把一些物品分给一群人,可以把这些物品一个一个地发下去,也可以每回分给每个人等量的物品,直至分完或不能再分为止。这种来自生活的背景能最有效、最容易允许学生灵活地进行迁移,无论是一位数除以一位数还是多位数除以多位数,乃至分数除以整数,“减法”这种生活背景能够指导学生得到除法运算法则。

小学数学教育应广泛地依赖学生熟悉的原始生活,沿着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轨迹,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通过数学化,逐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获取数学知识。

2.小学数学知识背景来源于数学发展的原始过程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中指出:“新一代继续他们祖先所形成的知识,但他们并不是跨到他们老一辈所达到的水平。他们被置于更低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始人类的学习过程,尽管是以一种修改的方式。”如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复人类的学习过程,那么他们更容易学会、借助和迁移这些知识。但让学生重复或复制人类发现和认识数学的全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怎样处理两者的矛盾呢?波利亚给出了折中的建议,第一,在教一个概念时,应当让孩子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性步子。第二,孩子重复人类的学习过程,但并非按照它的实际发生过程,而是假定前人就知道我们现在所知的东西,那么他们会怎样做。

姜荣富老师在《让孩子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关键步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新计数单位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假如有0,1、2、3、4、5、6、7、8、9 这十个数字以后,如何表示更大的数?这里涉及到计数法、自然数记数的位值原则和十进制计数法。让学生学会像古人那样,满十进一,用位值原则来简单表示很大的数,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只是让学生简单经历了数的发展的历史过程,但却让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小学数学知识背景来源于学生认知的原始世界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时,尽可能考虑到数学知识的背景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要知道学生的现实生活不等于他们的原始世界。

在儿童的原始世界里,有童话故事、有魔法师和魔法棒,有着无穷无尽的想像力。如果一个儿童计算出0-1=1,0-2=00,0-3=000,你不要生气,这是一个最漂亮的错误,他比说不会做的学生更具有想像力。船上有13头牛6只羊,请问船长年龄多大?如果学生能算出船长的年龄,也不要见怪。可能此时这些学生正在愉快地笑着,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儿童的原始世界里还包括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感性认识,对儿童来说,所有学习尽可能从身体动作开始。让他们一边点着自己的手指一边数:“1-2-3-4-5-6-7-8-9-10”,他们会发现:“我有10个手指!”儿童也可以去数自己的脚趾,然后发现自己有10个脚趾头。手可以帮助儿童领会,脚可以帮助儿童理解。

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不能假借“现实”“有用”等借口过早干预儿童的学习,追求立竿见影、马上能用的实惠,而要把数学教得容易些,等待长大,让儿童学会他们该学到的正确思维方式。

二、 数学再创造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当教材和教师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始背景时,发现这些来源太多了,如何选择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选择其中一个就会让背景变得过于狭隘,那么就不选择,要创设丰富的知识背景,让学生自己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教师已经知道这些背景里的数学知识,为什么不能把数学定义、法则和算法直接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呢?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中列出了三点理由:“第一,知识和能力,如果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的,就比别人强加的要掌握得更好,也更有实用性。第二,发现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所以通过再创造进行学习是有促动力的。第三,它促进了将数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来体验的观念的形成。”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概念的产生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我们知道,数学概念的产生离不开实践活动和对已知的概念、现象的再认识。教师应考虑把问题的起点退回到学生熟悉的知识背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以教学分数为例,虽然每一个国家表示分数的词汇不同,但对于“分数”一词的解释基本一致,就是“被分割的数”。所以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都设计了“分物”活动。华应龙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用测量和分物两个背景引入分数,从测量这一背景引入分数,还能体现分数的另一意义——比,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读出■,华老师精心设计了“四份之三”这个新词,从“图形表征”到“数学语言”完美地解释了“四分之三”的含义,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分数”这一概念的真实性。

2.数学活动的开展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数学知识不是一种静态的解释,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比如加法和减法,9-5=4,静态的解释就是9-5与4相等,其他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把它与相关背景联系起来,那背景就很丰富了。如:停车场有多少个位置,已停了多少汽车?离节日还有多少天?还有多少页没有读完?虽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把它们数出来,但我们能不能更聪明一些,通过它们的结构把它们算出来?虽然这些数学知识对老师来说是熟知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是一种再创造。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了新知识,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3.数学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如果仅仅把一种来源作为数学知识的背景而忽视其他来源,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出现许多应用题。以加法和减法为例,当学生遇到相关的应用题时,如果没有人告诉他如何解决,那他一定会想起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而回到它们的来源。弗赖登塔尔指出:“算术的应用是因为有真正的同构。”学生从应用题“小明有5个玻璃球,又赢了3个,现在他有多少颗?”得到“5+3=8”。学生一旦从一些背景中学会了数学符号“5+3=8”的含义,即使脱离了任何背景,数学符号仍然有意义,因为它可以适用于任何背景:5天和3天、5千米和3千米、5环和3环、5次和3次……

4.创新思维的发展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在数学里学生学会了分类这一重要的思维方式,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分类学或者等级进行分类。如把水果归为一类,如果有人把“苹果”这个词和“吃”这个词分为一类,把“小汽车”和“汽油”分为一类,肯定有许多人说他笨。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分类方法很有道理,人吃苹果而汽车烧汽油,它是按照事物功能来分类的。弗赖登塔尔指出:“这并不是一个预先构造的而是一个等待构造的世界。”这种创新的分类方法对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应该借助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5.数学本质的体现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对于数学再创造是有些干扰的,背景越多对数学再创造的干扰可能就越大,但这正是数学再创造的魅力:从纷繁芜杂的背景中寻找最本质的信息,也就是数学的本质。负数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奠宙教授在《多多注意数学本质的揭示——剖析“用温度计引入负数”的优缺点》一文指出: “引入负数不能只用温度模型”、因为它不能完全体现负数的本质,更应通过“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赢与输、温度的零上与零下、海拔的高与低、方向的向东与向西等”多种动态的背景,让学生理解“负数是一种相反意义的量”这一数学本质。

三、 理性看待数学知识背景迁移的双重作用

知识背景作为认识定势是认识的某种特定的趋向,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知识背景的迁移有积极的作用,正是利用了知识背景的迁移作用,人的认知水平乃至人类文明才有了长足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背景的迁移作用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构成人的认识能力的最主要的成分。另一方面,知识背景的迁移有其消极的作用,人们完全凭借固定的思维过程去认识事物,极力将一切都纳入已有的认识框架中去,拒绝根据客观实际和实践需要对原有的模式做出任何调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理性看待数学知识背景迁移的作用,善于利用它的积极作用,及时纠正消极作用对学生认知的干扰。

我们已经知道:当a,b是自然数,且b≠0时,除法算式a÷b表示两种意义:

(1)可以表示a是b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2)可以表示什么数的b倍等于a,或者把a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

知识背景作为认识结构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它不断地把接受来的信息转换成自身结构的一部分,当学生遇到■=■时,他们肯定认为这个除法算式仍然具有上述两种意义,事实也是这样。分数除法的算法分两种情形来探索:一是除数是整数的情形,二是除数是分数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最容易理解,比如:如何计算■÷2,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理解,就是求■的一半是多少?借助几何直观,探索得到两种不同的算法:■÷2=■=■;■÷2=■×■=■。进一步研究得到,第一种方法不能普遍适用,第二种方法则能普遍适用。再考虑除数是分数的情形,则有多种思考角度,如1■÷■,第一种考虑,因为1■>■,所以就考虑1■是■的多少倍。第二种考虑,求一个数,使得它的■是1■。无论哪一种考虑,都是从整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迁移到分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从而得到分数除以分数的算法。由此可见,知识背景的迁移在学习新知识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当然,知识背景的迁移并不是总起着积极的作用,盲目运用知识背景的迁移有时也会导致错误的发生。有这样一个典型的基本比例问题:4千克苹果价值32元。7千克苹果价值多少元?有的学生直接写出比例■=■。当学生遇到下面问题:7工人在28天内完成某件工作。5个工人要几天才能完成此工作?学生断定这也是比例问题,并写出:■=■,求得x=20。很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学生发生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背景的结构,根据问题背景表面的相似性得到了错误的推广。教师面对这样的错误应该理性看待,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果7个工人在28天内完成这件工作,工人少了,却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该工作。这样的答案合理吗?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意识到当旧的知识背景实在无法容纳新的问题时,应适当地改变认识定势,以便完成认识结构的重建与完善。

总之,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背景的来源、创设和迁移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希望对它们的探讨能帮助教材更多从儿童的角度考虑知识的来源,让数学内容更贴近儿童的原始现实;帮助教师从数学再创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知识背景迁移的积极作用,在反思与调整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7

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暂时不能理解的新奇事物在学生面前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就越明显,所产生的求知兴趣就越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例如,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完成,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玩具?

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再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最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

列式:60×7÷6-60=10(件)。

在完成了常规的解法之后,教师板书。

解法2:60÷6=10(件)。

许多学生以惊讶的目光盯着教师,一时摸不着头脑。

“7天的任务,6天完成。”教师提示。

这时已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进一步提问、启发、引导,最后小结:

7天的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一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就分配在6天完成,所以60÷6=10,就是实际比原计划多做的件数。

通过设疑、激疑、解疑,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导入题:

甲、乙两修路队要修450米的一条路。甲队用15天可以修完,乙队用12天可以修完。两队同时修多少天可以修完?

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一个条件改为“甲、乙两修路队要修900米的一条路”。学生解答后发现路的总长变化了,而结果却相同,疑虑顿生。这时,教师接着追问:“路的总长变化了,答案为什么没变呢?如果去掉‘路的总长’这个条件还能不能解呢?”

这样造成了心理上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二、创设活动情境,主动获取知识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直观教具,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概念,在观察比较中探索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原理、掌握数量关系。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在课前给每人发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通过割、补的办法,将其转化为容易求出面积的几何图形(长方形),让学生自己去分割、摆弄。

学生参与其中,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无疑比教师在黑板前简单的画图、抽象的讲解,要形象、有趣得多,同时又让学生感受了构造法的思维方法。

三、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习动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中,可以提高数学的真实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问:“还有20多天就到元旦了,班级准备举办联欢会,学生想怎样布置我们的教室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放一些花,有的说贴美丽的窗花,还有的说挂些彩色气球。教师肯定学生的设计方案后,说:“假如我们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悬挂气球,请你猜一猜第3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学生都进行了猜测,教师说:“那我也来猜一下,是黄色的。都有谁猜对了?”教师接着说:“你们随便说个数字,看我能不能快速猜出来。”师生共同进行猜气球游戏,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时教师问:“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快速猜出来的,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这个环节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创设动画情境,提高教学感染力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例如,在“角的认识”教学中,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出示课本上的一组实物图,教师告诉学生:三角形、五角星、扇子上都有角,与此同时图中的角不停地闪烁,然后将角从实物中平移出来,让学生感知一个个静止的角。接着屏幕上出示一个点,闪烁几下,再由这一点逐步延伸出两条射线。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时从动态上认识角。由于采用了先静后动的感知程序,使学生能够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角。

又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时,为了沟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综合使用电脑演示,先把上底缩短成一点,变成三角形(即:b=0);再把上底向一边延长,变成平行四边形(即:b=a);将上底由向一边延长变为向两边同时延长,使之变成长方形(即:b=a);最后先延长梯形的上底使之变成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宽使之进一步变成正方形(即:b=a=h)。由于电脑的交互控制,变化前后可以闪烁,变化过程可以重复,充满了趣味性,富于启发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通过图像的旋转、平移、闪烁、定格、放大等控制,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创设背景 篇8

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 是指导教学的纲要,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盲目崇拜教材, 做教材的奴隶。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基于新的课改思想, 用生命和发展的观点来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第一, 活化教材。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视教材为工具和材料, 是教学资源之一。教材功能的转向促使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和钳制, 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和依赖, 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所谓“活化教材”, 即结合教学实际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包括教学顺序的调整、教材内容的加工及教材资源的整合等, 融入个性化的备课元素, 从而不再拘泥于现成的课程“产品”, 与学生的学情更相匹配, 课堂教学效果更趋灵动有效。

第二, 拓展教材。教材的体系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而言多少存在某些不合时宜或不合学情教情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不可能指望专家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修订教材, 教师须积极主动参与到教材的重新设计中去, 结合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 替换, 重组, 拓展, 添加”, 渗入个性化的教学元素, 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真实起点。

二、创设学习语文的文化背景

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 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文化氛围, 学生便能自然地融入教学情境, 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要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气息, 积极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资源, 使教学生活化。生活中的许多广告、标示语、流行歌曲、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资源, 巧妙地把这些资源融于课堂教学, 将会有效地引导学生融入实际生活。

低年级学生学古诗, 老师的逐句串讲, 根本行不通。读就是这种课的文化背景, 必须更多地借助读,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 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 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 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 从而渐入古诗意境。因此, 我虽然知道很多学生早已会背诵了, 但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

培养学生语感和运用语言能力, 是宏观的语文学习的文化背景。《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写大青蛙形态的句子:“他们游荷花旁边, 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 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一对大眼睛。”教学时, 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体会品位”鼓着“与”瞪着“”长着“”披着“和”穿着“的区别。让学生理解用“瞪着”会把青蛙描写的太可怕, 用“长着”不能说明青蛙眼睛是凸出来的。如果把“披着”改成“穿着”, 那么青蛙雪白的肚皮就露不出来了。这样学生自然懂得了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对于刻画人物, 表达思想内容起着重要作用。

三、让不经意的课堂生成美丽起来

重视学生, 就是重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 重视学生不经意的课堂生成。在课堂上, 我们不但要理解学生的错误, 而且要善于化废为宝, 让学生的错误变得美丽起来。

在一节语文课上, 我进行生字教学。当讲完许多生字以后, 我提问一个学生, 让他来回答刚刚讲过的生字。可是出乎我的意料, 他竟然将“把”字读成了“打”字。当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他也羞愧的低下了头。这时我要求大家静静地想:他为什么读错了。我把“把”字和“打”字分别写下来, 而且加大了字号。请同学们去帮助分析。过了一会儿,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这两个字都是提手旁;有的说把和打的拼音非常的相象, 容易读错;有的说这两个字的结构是一样的;有的说这两个字的组词不同;还有的说: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所以读的不对。学生分析的原因有很多种, 这节课下来, 全班同学对“把”字和“打”字的认识可谓是非常透彻了。我接着说”同学们, 我们获得这么多知识是受谁的启发?”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这位读错的同学。于是我说:“他出错是因为这两个字非常相近, 不好区别, 如果课堂稍一分心就容易弄混。这件事不仅教会大家学会区别, 还说明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

如果学生出错了, 我这样想:刚刚在一秒钟之前学过的知识都不会, 那他上课在干什么?我会感到非常生气, 对他严厉地批评。可我没有这样做, 新课程理念提醒我, 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课堂上的问题, 如果一味的批评他, 有可能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我运用灵活积极方法进行处理, 不仅没有让学生失去面子, 还恰到好处的利用这个错误, 帮助学生学会了更多的知识, 透彻地理解了“把”和“打”的区别、联系。这样的教育方式, 学生也就心悦诚服。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老师讲的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全部接受, 即使是你认为最简单的知识, 也会有极少的学生是不理解的。而且, 教学需要灵活机动, 教师不是教课本的先生, 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我们不能由于学生的出错, 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全打乱了。教师要善于化错误为“美丽”, 通过引导和点化, 不按照预定计划也能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总之, 学生的负担要真正减轻, 更多在是教师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去学习。减负不是不要负担, 不是一味地为减而减, 而是要减去那些不合理的负担, 把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对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学习之中。

摘要: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活化与拓展, 创设学习语文的文化背景, 让不经意的课堂生成美丽起来, 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创设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创设背景 篇9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传统的教学讲究师道尊严, 老师是权威, 高高在上。而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 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 教学中教师要创建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和心灵对话的舞台。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充分尊重、关心和信任, 反过来,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学生会给教师以积极的情感回应, 由爱教师到爱他所教的课。正如心理学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打下基础。

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和生理的疲劳,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情境往往通过情感的交流, 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 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出现精力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如果此时教师还只是照本宣科, 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讲授知识, 就会使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参与的欲望受到压抑,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使学生的智力和心理产生疲劳, 严重影响学习效率。为此,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把自己的课设计得波澜起伏, 当学生可能产生疲劳时, 借用一定的手段重新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妙趣横生的语言, 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佳水平, 就能激发学生的无限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隋唐时期的文化》中“唐诗的黄金时代”这一问题时, 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在语文课上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 可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形成“黄金时代”的原因, 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形成的背景等, 这样既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和生理的疲劳, 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课堂气氛,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所以,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有效的教学情景的创设,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要有“针对性”, 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之时, 注意力就会稳定、集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问题性, 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要有情感性。随着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仪器进入课堂, 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越来越广, 为调动学生进入良好的教学情境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重收集、整理有关历史课堂教学的资源, 如歌曲、漫画、录像、影视、记录等片段。巧妙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既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有利于教学创造性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气氛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素质。因为, 有效的教学情景和课堂气氛, 主要是教师自身创造的。教师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打造精彩课堂, 必须不断学习, 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结构, 保持良好的情绪, 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采用多种方式, 有利于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 运用情感的力量去激发和感化学生。教师鼓励的语言、真心的微笑、深情的目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亲师情绪。从而形成一种互敬互爱的氛围, 学生自然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进行评估。不可否认, 学生的学习是有层次性的, 因此在情境设置过程中要分别对待。

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教学实际, 创设如自主学习、问题教学、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 倡导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 创设课堂情境是很多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 许多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但有的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忽略了创设情景的目的性, 出现了既脱离教学内容又远离教学目标的无效情境;有的为了出奇制胜, 片面追求情境的新异, 忽略了情境的真实性;有的片面追求情境的有趣, 而忽略了情境的负干扰, 情境创设后学生久久不能平静, 影响了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所以, 情境的创设必然要把握两个基本要求:讲究“适度”和“效果”。

创设背景 篇10

一、创设生活情境, 让生活走进化学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生最为熟悉, 因此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使学生处于一种迫切想知道原因的状态,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1)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唱出了茉莉花的美丽、芳香, 这是“微粒不断运动的”现象,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讲授这一内容时有一定的难度, 但有时学生放学回家时亲自动手做饭炒菜, 加入酒和食醋炒的菜会很香, 学生已经有这样的体会, 课堂上让他们主动回味菜的香味是如何飘入人的鼻孔的, 从宏观引入微观, 更加顺理成章。 (2) 在农村地区, 锄头、犁、耙等农具不用之后要把它们悬挂在房屋外壁的半空中, 我们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探讨实验中, 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做的好处, 并请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的农具是怎样存放的, 再启发学生探究存放农具的最好方法, 从而达到全面认识金属的性质, 并掌握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3) 也有神婆在“驱鬼”时就用木刀在纸上刺死鬼, 发现纸上真的流血, 我们在进行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的实验教学时, 将浸过无色酚酞试液的纸装模作样地用浸过氢氧化钠的木刀切, 学生发现真的有血, 让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原因, 这样的课题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识破封建迷信的面俱, 诸如此类化学现象的提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学生掌握化学原理之后, 再次回到化学现象中去, 真正实现“让生活走进化学”的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习化学需要探究, 学生必须有问题可探究。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 应充分考虑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做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问题化。教师课讲得好, 不如问得好, 因为前者是以教师为主, 采用传授式教学, 而后者是以设置问题为主,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比如讲燃烧与灭火时, 可播放奥运圣火、神七升天等录像, 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燃烧的定义”。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问学生:“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呢?”, 由于魔术的吸引, 激活了课堂。接着引导学生对燃烧条件进行探究, 提供实验药品、器材, 学生按照探究内容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他们设计了三组实验:1.分别把蘸有酒精和水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2.桌面上放两支燃着的蜡烛, 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起来。3.分别把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验探究中去, 注意强调实验安全, 提示他们实验1、2、3分别说明什么?学生做完实验后, 各组交流讨论, 得出燃烧的条件, 从实验3中引导学生得出着火点的定义。根据燃烧的条件, 学生终于明白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燃烧产生的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但火势一旦失控, 将会造成火灾。提问学生利用燃烧条件的实验, 应该如何灭火呢?当火灾发生时, 该怎么办呢?继续分组合作做灭火实验, 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 并纷纷讨论火灾中求救和自救的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发现和体会其中的乐趣, 并且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索的状态。感受到师生之间协作的良好氛围, 也充分展现化学科的特点和魅力。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寻求独特、创新的一种开放思维方式, 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发散思维能力, 就是要克服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过分集中思维, 而忽略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 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中涉及水的实验很多, 体现水的妙用, 上化学实验复习课时, 在讲台上出示一大烧杯水,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讨论可以设计哪些实验,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 (1) 把一只空瓶子压入水中, 瓶口有气泡冒出, 证明有空气存在。 (2) 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3)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 要预先在集气瓶内装有少量水, 防止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 致使集气瓶炸裂。 (4) 把大烧杯的水与燃烧红磷实验装置连接, 点燃红磷, 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 (5) 往盛水的大烧杯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 连接导电的装置, 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说明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 (6) 去掉电路中的小灯泡, 连接线路, 加上两支小试管, 可改成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实验说明,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 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7) 若倒出大烧杯中的部分水, 再加入冰块和氯化钠制成冷冻混合物,

取两支试管, 分别加入5mL水、食盐水, 并在试管中各插入1支温度计, 将它们同时插入大烧杯中, 记录两支试管里液体开始凝固的温度, 则该实验表明, 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沸点升高, 等等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 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去思考问题。这样, 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活力, 既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的轻松与快乐, 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四、创设动手情境,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探索性是科学的重要属性, 化学发展成为今天完整的科学体系就是在前人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学习化学要重视科学研究, “做大量细致的观察, 然后进行整理、思考、解释”是中学阶段对科学研究的简单概括。比如, 笔者讲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时, 针对一氧化碳的毒性, 为防止它污染空气, 给学生提出了如何处理尾气的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 分小组自行设计好实验步骤, 选择仪器, 并利用实验器材连接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实验结束之后, 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比较哪个组做得最快, 哪个组做得既简单又环保。这样, 在老师指导下, 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创设社会情境,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的重要品质之一, 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也是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前提。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比如, 学习空气知识后, 组织学生演讲为什么现代人特别渴望蓝天白云?学习二氧化碳知识之后, 结合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针对气候变暖的原因应采取的措施以及个人应该怎么做。学习废金属的回收利用知识后, 让学生讨论为何有诸如“禁止乱扔废旧电池”之类的广告。学习塑料知识之后, 组织学生讨论“白色污染”的危害, 国家已经发出了“限塑令”, 作为学生该怎么做?学习能源的知识时, 让学生意识到能源的危机及开发新能源刻不容缓等问题, 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讨论,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 优美而洁净的自然环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创建美好家园和身体力行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幼儿园主题教学背景下的墙面创设 篇11

一、关注主题的完整

主题墙并不是一幅零散的墙面,主题课程赋予了主题墙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内涵,强调各要素的有机联系。《指南》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创设时要考虑:1.教师要熟知、理解所创设的主题墙的主题目标,做到墙面处处有联系,突出完整性。2.在师幼共同创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发现墙面的主题完整性。3.强调完整性的同时,也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主题目标,有选择地创设主题墙。

例如,在大班《动物王国》中,包含了消逝的恐龙、多姿多彩的鱼、动物的秘密等三个小主题。

首先,教师心中要有主题目标,并寻找主题间的联系,突出完整性。本主题是围绕动物展开,《消逝的恐龙》的教育价值是用查阅资料、观察比较、测量、讨论等方式探索恐龙,获得对恐龙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认识,并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恐龙的认识与感受。而《多姿多彩的鱼》需要幼儿了解不同种类鱼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特殊本领等,形成鱼类的基本概念。最后的《动物秘密》概括了前两个主题,与前两个主题可以建立有机联系。我们可以在前两个主题墙创设中穿插进行第三个主题,从而防止割裂三个小主题,建立联系,突出完整性。

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主题墙的完整性。如在进行探索恐龙和鱼的秘密时,我们要引导幼儿发现原来我们探索的不仅仅是恐龙和鱼,而是整个动物王国的秘密,从而建立了主题的概念。这样,孩子们收集资料时就不再局限于恐龙和鱼,发现了更多的关于动物的秘密。

最后,教师应有选择地创设主题墙。完整不代表要面面俱到,可根据班内孩子的特点与活动兴趣,适当增减小主题的比重,将更有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如在《动物的秘密》中,我发现本班幼儿更倾向于探索恐龙,他们平时常谈论的也是恐龙。因此在创设主题墙时,我有意识地增加了恐龙的比重,幼儿的探索积极性便有了显著的提高,收集的兴趣更高了。

二、关注主题的发散

幼儿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这就是主题的发散性。教师要善于观察,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去探索生成新的主题内容。

例如,在大班《秋天的菊花》主题中,幼儿从菊花联想到昆虫、颜色、菊花茶、菊花展等四种一级分支。接着再从昆虫联想出蝴蝶飞、蜜蜂采蜜、昆虫的家等,了解了花与昆虫的亲密关系;从颜色联想出有红、白、黄、紫等色的菊花,感受了菊花色彩的丰富性;从菊花茶联想到菊花茶饮料、如何泡茶、茶的伴侣等,丰富了幼儿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认识。最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喜好,进行了第三级分支的联想。

三、关注主题的深化

在关注了主题的完整和主题的发散后,我们要从关注面过渡到关注点,因此就有了主题的深化。实践证明,凡是探索的越深入,理解的就越深刻。我们通过一次次主题活动的细化,将各个领域的内容加以整合,主题墙也得到了深化与拓展。

例如,在大班《水里的动物》小主题中,我们便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完成主题墙内容的深化。通过孩子们与家长查阅资料、参观水族馆等方法,我们将水里的动物细分为以下六大类:鱼类、两栖类、哺乳类、腔肠类(海葵等)、节肢类(虾等)、软体类等。幼儿最感兴趣的是鱼类和两栖类。

总之:在主题墙具体的创设实践中,我一直关注主题的完整、主题的发散和主题的深化。创设如此丰富的主题墙,自然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配合,这样我便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主题教学

1.主题教学开展的程度决定主题墙的内容。

我们知道主题教学是主题墙的源泉,主题教学开展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主题墙的内容。凡是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理解透彻了主题内容、激发了幼儿参与兴趣后开展的主题活动,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创设的主题墙就会非常丰富与具体,具备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内涵。

例如,在《马路上的车》中,因为班内事先收集了各种各样车的模型,发放了有关马路上车辆的调查表,加上一位小朋友家里正好有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这样,在有了良好物质准备的情况下,主题活动开展得异常丰富与具体,孩子们对马路上的车和交通标志的了解程度丝毫不低于教师。在此基础上,孩子们用各种方式在主题墙上表达了自己对本主题的理解,思维清晰有条理,内容丰富而具体。

2.主题墙的创设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

我们知道,主题墙的创设可以先于主题活动的开展。在一个主题活动开展前,我们邀请幼儿在家长的配合下通过自主学习,先完成一面主题墙的创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样更可以摆脱主题预设的限制,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例如,在《我掉牙了》中,因为孩子们已经有了掉牙的经验,而且家长也完全有能力帮助孩子完成创设任务,因此我将创设任务交给了孩子们。经过三天的准备,孩子们果然能生动形象地描绘牙齿的外形、画出各种保护牙齿的方法、联想出蛀牙的原因等等。这样一面完整丰富的主题墙便诞生了。接下来的主题活动也开展得极为顺利,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主题墙与主题活动是相辅相成的。

主题教学是主题墙的源泉,主题教学开展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主题墙的内容,而主题墙的创设也能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因此,主题墙与主题活动是相辅相成的,人为地割裂两者联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nlc202309020203

二、注重幼儿参与

1.幼儿的参与是主题墙创设的灵魂。

主题墙是幼儿开展自主学习的环境,它面向的群体不是教师而是孩子们。我们可以这样说,缺少了孩子们参与的主题墙是没有灵魂的,只有孩子们参与的主题墙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记得刚工作的前几年,许多教师都是自己在布置主题墙。虽然看起来很丰富艳丽,但孩子们并没有丝毫的兴趣,似乎主题墙与自己无关,甚至教师也不怎么去看自己创设的主题墙。现在就不同了,孩子们一有空便聚集在主题墙周围,拉着同伴绘声绘色地能讲述好久,主题墙俨然成为了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一块阵地,所以说有了孩子们参与的主题墙才有灵魂!

2.幼儿的参与能推进主题墙的创设。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孩子们虽然个子和力量都不大,但在创设主题墙上能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教师无法想象的。例如,在《长呀长》中,根据幼儿的提议,我们接连创设了春天的秘密、柳树飘飘、豆子豆子快长大、桃花朵朵开、蚕的一生、春天花会开、我爱向日葵等七块墙饰,让教室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由此可知一旦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必将推进主题墙的创设进程与深化。

3.幼儿的参与是检验主题开展的试金石。

因为孩子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支配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参与度来评价一个主题开展的成败与否。一个幼儿积极参与、讨论热烈的主题活动基本上是成功的;反之,如果孩子们参与兴趣不高、没有探索的欲望,那么这个主题活动必然是失败的。正是由于幼儿的参与,才能让教师真实地发现孩子们的想法和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并调整主题活动的开展。

三、注重家长配合

1.家长的配合能提供丰富的物质保证。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主题墙的创设除了幼儿的参与外,家长的帮助也是极其必要的。在每次创设中,家长都为班级提供了各种物质保证。比如:收集各类资料、陪孩子做调查、参观各类主题馆、制作亲子作品等等。正是家长们积极的帮助,才让班内的主题墙丰富多彩。例如,在《丰收了》主题中,家长带着孩子们参观了郊区的农庄和逛了菜场,并完成了调查记录表;辨认了各种蔬果;还有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了大量的蔬果图片和各类种子。这样,原本抽象难懂的主题变得形象具体,在此基础上创设的主题墙自然吸引了孩子们的观察与讨论。

2.家长的配合能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作为家长,他们非常希望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内学了什么,也有心想要教孩子,可往往因为不了解园内的课程,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受。现在,主题墙的创设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使一部分迫切想了解孩子的家长清楚地了解了园内主题开展的过程。他们通过与孩子一起调查、收集、讨论、思考,发现了孩子学习的每一个过程,无形中也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我发现家长们经过几次主题墙创设后,会在接送孩子时习惯性地看看主题墙,这样他们在家指导孩子时更加有的放矢了。部分没有积极参与的家长也会在下一次创设时投入更多的精力。

3.家长的配合能促进创设的积极性。

创设主题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教师往往会因为各种琐事延缓主题墙的创设进程。这时,家长将收集的资料、记录的调查表、孩子们画的观察心得交给了教师,又有哪个老师还会延缓呢?因此说,家长的配合能促进创设的积极性。现在,家长们会习惯性地在周末陪孩子完成各项工作,周一时带到班内。就这样,家长、幼儿、教师三者之间形成了一条相互促进的工作链,使主题墙的创设工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在实施主题教学背景下创设主题墙时,要关注到主题的完整、发散和深化,实践中要注重主题教学、注重幼儿的参与和家长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出具有教育价值、符合孩子兴趣和需要、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的主题墙。

创设背景 篇12

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结合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方式

1.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案例1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创设如下情境:

话说猪八戒自西天取得真经后又回到了高老庄,担任了高老庄集团的总经理,可好景不长,因资金周转不灵陷入了窘境,急需大量的资金投入,于是八戒就找到了身为花果山集团总经理的大师兄孙悟空帮忙,悟空一口答应:“行!我每天投资100万,连续一个月(30天),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必须:第一天返还我1元钱,第二天返还2元,第三天返还4元,即后一天返还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八戒听了,心里打起了小算盘,第一天支出1元,收入100万;第2天支出2元,再收入100万哇,发财了!心里越想越美,可是再看看悟空的表情,心里嘀咕了:“这猴子老欺负我,该不会又耍我吧?”此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高老庄集团的高参,请你帮八戒分析一下,按照悟空的投资方式,八戒能吸纳多少投资?又该返还悟空多少钱?

此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么“诱人”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只有算出“收支”对比,才能回答愿与不愿.“支”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如何求出这个等比数列的和呢?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通过这个例子不但使学生产生求知的热情及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引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起到了自然引入的作用.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在这种问题情境下,学生乐于积极地思考、分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创设实验性问题情境

案例2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实验:要求学生将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任意折叠,只要保证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与桌面接触),使得折痕与桌面垂直即可.学生动手实验后主要翻折出以下两种情形:

就此提出问题:

(1)这两条折痕AD,DE是怎样得到的?(通过翻折、重合得到的)

(2)按图1、图2翻折后,都能使得折痕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那么两者间必定存在共同的特征,你认为两者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归纳出两种情形的共同本质特征,进一步让学生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通过创设数学实验,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结果;经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给学生创造了大胆的猜想和发现的机会,自主发现数学命题,使学生学习数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3. 创设悬念型的教学情境

案例3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引出定义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就是抛物线,而现在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学过的抛物线并不一致,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吗?

问题新奇,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就会引起学生探究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引导点拨学生从y=x2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拼凑,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4. 创设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情境

案例4直线y=2x+m和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____,求直线的方程.(需要补充适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立)

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色色.例如:

(1)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

(2)|AB|=2.

(3)若O为原点,则∠AOB=90°.

(4)AB的中点纵坐标为6.

所涉及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焦点坐标、两直线垂直的条件等,学生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状态”.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5. 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其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案例5设P为椭圆3x2+y2=6上一点,已知∠XOP=60°,过P点的两条弦PA,PB的倾斜角互补.证明:直线AB的斜率为定值.

教师应设计好以下问题:

问题(1):P在椭圆3x2+y2=6上,∠XOP=60°,P的表达方式怎样?

问题(2):PA,PB的倾斜角互补,直线PA,PB的斜率关系如何?

问题(3):A,B是直线PA与椭圆、直线PB与椭圆的交点,其坐标可得吗?

这样的问题起到了脚手架的作用,学生很快进入了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状态.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尤其关注农村学生的需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过程,而是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素材,以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同化新知识.特别应指出的是,农村地区的学生的生活经历、日常需求等均与城市的学生存在差别,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就应该避免出现城市气息较浓的股市行情、个人所得税、分期付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尤其对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更不适合.这就需要创设符合农村学生生活经历的情境,如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种子的发芽率等,这样他们会对问题情境产生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充分挖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

有的教师虽然成功地创设了情境,并由情境提出了适当的问题,但在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后,却往往忽视了引导他们及时回到问题并进一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当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后,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向,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对所掌握的知识能理解得更透彻,有利于后续学习中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3.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紧扣教学目标,应隐含一定的数学思想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是要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提供支持.教师应首先明确的情境的意图是什么,与教学目标是否相关,情景与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否建立有效的联系.若不认真考虑情景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则创设的情景可能不适合数学教学内容,就无法直接为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持,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的偏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应过分地强调创设情境,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概括性与系统性的特点,有些内容找不到合适的情景就不要牵强附会,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入或者由旧知引入新知.

上一篇:构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下一篇:全民健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