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特征

2024-06-15

背景特征(精选12篇)

背景特征 篇1

ORB特征算子引入了机器学习的思想, 有效继承了FAST和BRIEF两种算子的优点, 能适应实时性要求高的稳像系统, 然而稳像系统需要的是图像背景区域特征的匹配关系, 直接对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不仅增加了运算负担, 同时不稳定的匹配结果会影响参数估计精度, 因此, 引入图像区域分类预处理, 将图像分成全局区域和局部区域, 只提取全局区域ORB特征, 减少匹配时间的同时保证了参数求解精度。

1 基于区域分类的全局参数求解法

本文提出的全局参数求解过程分为区域分类和特征匹配两部操作实现:

1.1 区域分类

局部区域的特征匹配结果不能提供实际的摄像机运动参数, 影响稳像效果;纹理丰富区域特征能提供更准确的匹配。综上, 根据相邻图像关系和图像内部邻域关系进行区域提前分类。具体步骤如下:

Step1:将当前图像It分割成若干尺寸为M×N的子块;

Step2:计算当前图像中子块与相邻图像中对应子块的MAD值, 并统计全部子块的MAD值, 计算出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μ1, σ1;MAD计算公式如 (1) 所示:

Step4:全局运动具有一致性, 并且根据大量实验发现, 根据MAD值画出的分布曲线与正态函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因此根据两个集合的均值和标准差确定保留的区域如公式 (2) 所示:

Step5:以局部运动物体具有聚集性作为理论基础, 考虑初步保留子区域的8领域情况对初分类结果进行再次优化。以黑色区域表示舍弃部分, 从图1看出, 区域分类预处理去除了大量不稳定局部区域, 而保留部分多位于纹理丰富的背景区域, 更好地代表全局运动, 利于估计抖动参数。

1.2 ORB特征匹配

对于每个待匹配ORB特征的二进制描述子, 直接采用哈希函数进行散列运算, 再根据索引值将特征点放入不同桶中, 如果两特征间海明距离较小, 则得到相同索引值的概率就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参数精度, 选用迭代最小二乘法剔除误匹配。

2 运动补偿算法

MVI (Motion Vector Integral) 通过引入衰减因子k (0<k<1) 平衡摄像机扫描运动和高频抖动。随着k值增大, 曲线平滑效果变好, 但相对真实运动的状态滞后增加。为了减小滞后现象, 将MVI法看作对补偿矢量的比例控制过程, 引入一个闭环积分器减轻算法状态滞后的现象, 并对积分因子进行加权如 (3) 所示:

3 结论

本文从全局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两方面出发改善DIS系统的性能。运动估计阶段结合区域分类和ORB特征保证匹配结果的准确性;运动补偿阶段采用改进MVI算法平滑扫描运动和抖动参数。通过对真实序列的仿真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摘要:DIS (Digital image stabilization) 算法是摄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视频间全局运动估计的准确性和运算效率是决定稳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为了准确补偿抖动参数, 提出了一种结合区域分类和CRB特征匹配的全局运动估计算法, 并结合运动滤波过程, 验证DIS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DIS,全局运动估计S,区域分类

背景特征 篇2

利用1966~海南地区18个市、县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及NECP再分析资料和EOF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南地区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雷暴的年际变化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丰要旱现北部内陆地区多、南部沿海地区少的`特点;全省雷暴集中发牛在4~10月,盛发期在5~9月;雷暴异常年5~9月平均大气环流与同期500 hPa大气环流特征的关系表现在雷暴频繁年低纬地区的位势高度距平场出现大范围的负距平.当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东,雷暴偏少年则副高较强,脊线偏西.不稳定凶子K指数和TT指数对海南的雷暴有一定预报能力.

作 者:郭冬艳 辛吉武 吴胜安 姜涛 杨昌贤 陈红 Guo Dongyan Xin Jiwu Wu Shengan Jiang Tao Yang Changxian Chen Hong 作者单位:郭冬艳,Guo Dongyan(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730000;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口570203)

辛吉武,吴胜安,杨昌贤,陈红,Xin Jiwu,Wu Shengan,Yang Changxian,Chen Hong(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口,570203)

姜涛,Jiang Tao(92830部队气象台,海口,571122)

背景特征 篇3

关键词:科学素养;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整合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7)12(S)-0027-5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宗旨”。而课堂教学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然而,客观地审视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不高;过窄的学科本位,使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宽;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过弱的人文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够……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物理教学的教育功能。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探索并实践能够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

笔者认为,这种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发挥自主性,把原本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

学生原本有着许多天然的需求:如,探索未知的需求,体验成功的需求,合作交往的需求等等。但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由于众多原因却把这些原本属于学生的东西给剥夺得所剩无几了。因此,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把这些东西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恐怕谁也不会有异议。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高踞讲台一讲到底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学的内容相对学生而言,教师具有知识(先知)和心理(师道)两大优势;另一方面是源于一种潜意识,教师理所当然地以为:教学效果=教师讲课的容量×学生的吸收率。如果学生的基础越差,教师就越应多讲,才能保证有一定的教学效果。显然,前者是传统“闻道在先”、“师道尊严”的表现;后者则是典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反映——学习是学习者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与内部的心理过程无关。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表明:“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简单地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可见,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它不是单靠老师的教,而主要是靠学生的主动建构完成的。

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课堂教学的理念而言,教师做到以下三条是必要的。

(1)心理上要角色换位。教师要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多用学生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能老是以“先行者”、“过来人”自居。要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难学生之所难。

(2)思维上要稚化自我。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要把自己的思维降格甚至退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面对一个新的问题,要有意识地造成一种陌生感和新鲜感,要多以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去体验:学生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困难?……

(3)时空上要留有余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留有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尽情想象,或者有意设置几个“窟窿”,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去填补。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会比教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要好得多。

就课堂教学运作的策略而言,大致流程可以是:

(师或生)提出问题(教师)创设 情景(学生)独立探究(学生)小组交流(学生)班级汇报(教师)总结升华……。

2 贯穿探究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再发现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与“共同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并列作为内容标准的三大部分。这足以说明,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学生与科学家的认知路线在研究的起点、水平以及运作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在认识论的本质意义以及思想方法方面却大致相通。这就为物理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不难发现,新教材的编写在整体上是以探究的思路展开的,科学探究贯穿着整个课程的始终。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学习的内容,更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它们的实现具体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加以体现:一是充分展现物理学家探究的历史过程与方法。例如,《物理必修1》中清晰的指出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线索:绵延两千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设可检验的结论实验验证……又如,《物理选修1-1》教材在第2章第2节“电流磁效应的发现”中,将奥斯特如何思考、怎样发现问题的历史足迹呈现给学生,在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下,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科学方法的深入领会。二是引导学生经历“实验探究”、“分析论证”、“科技活动”、“课题研究”等科学探究过程。如,《物理必修2》共安排了8个如“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这样的探究活动,16个“实验探究”和12个“分析论证”活动。三是让学生自主设计、独立进行探究。新教材中有的实验只给出了考虑问题的一些线索,具体的做法需要学生自己设计;有的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几种方案,以显示探究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探究过程不必追求要素的齐全。课程标准给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但这些“要素”不是“环节”。环节缺一不可,锁链缺了其中一环就会断裂,而要素只要具备一部分就能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如在“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的探究中,最出彩的片断是探究结论的形成和表述。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概括形成结论,关键是怎样适时地、巧妙地引入“感应电流的磁场”这一中介,进而把它与“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联系在一起。在某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哪个要素上下功夫,或者说探究课题的主要能力目标是哪个要素,应根据课题本身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虽然一节课只突出了某一两个要素,但因不同的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长此下去,学生所得到的将是对探究深入和全面的领悟。

(2)探究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如前所述,教科书介绍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全过程,但这绝不是科学探究的固定模式,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七个要素也不一定要一应俱全,特别是没有实验的教学内容也可体现探究的精神。如在《物理必修1》第二章中,在引入强相互作用前有一段“说一说”:质子带正电,但质子却能聚集起来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猜测,原因可能是什么?学到这里,学生如果能回想起初中所学:原子核里面有质子,质子带正电;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进而提出猜想:也许质子之间还存在一种更强大的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这个力是否是通常所说的万有引力?……应该说这样的过程已经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以及简单的分析……这种没有实验活动的“分析与论证”同样也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3)探究学习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否科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内容的合适与否。一般来说,探究主题的选择可从三个方面去考察:一是所学内容是否具有方法和方法论的意义;二是学生对探究的内容是否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三是学生经历探究后能否获得一些接受式学习所无法获取的体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倡导探究学习,拒绝作秀、做假的“伪探究”和“虚探究”。

3 增强实践性,让学生在亲历物理的实践中学习物理。

我国几十年来的物理教学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恐怕有两条:一是传统教材所提供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且每个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课本上都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只要遵从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这样的实验教学充其量只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更是无从谈起。二是无论教科书、习题集还是试卷所呈现给学生的习题,大都是经过了去伪存真、削枝强干后的产物。这些问题设问明确,条件贴切,答案唯一,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即可大功告成。这样的习题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充其量只能把人训练成为熟练的解题机器。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增强实践性,以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种通道。

(1)提供原始材料。一方面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结合生活、生产中的事例去分析物理问题,尽量避免用抽象的分析来阐述问题。这样既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注意选取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和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展开物理概念、规律以及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展示应用物理知识的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亲切感和应用欲。另一方面,呈现给学生的习题应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原始物理问题:物理背景与真实生活较为贴近;问题的条件可能多余,需要筛选剔除,也可能不足,需要合理设定;问题并不明确指定要求的是什么量,也不一定要精确解;分析中可能还需要用到物理学科之外的其它知识。

解决原始物理问题,一般须经历如图1所示过程:

其中,如何把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为一个标准的物理模型,这是最富创意因而也是最具价值的环节。遗憾的是,过去这一环节往往被我们老师轻易地代劳了,学生吃到的尽是被人嚼过的馍,哪里还有什么营养呢?

(2)改进实验教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除了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外,它本身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思想方法因素,同时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习惯以及团队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进实验教学,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突出实验设计思想。对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方案都应让学生想一想:“课本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来渗透思想方法教育,启迪学生思路;二是拓展实验操作方案。教学中要对课本提供的实验操作方案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让学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去认识物质世界的真实面貌;三是加强实验分析过程。实验教学中,要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分析原理。即实验观察为思维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而理性思维又为实验把握正确的方向,做到实验与思维有机融合,同步并进。

(3)组织开放研究。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新教材开辟了“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STS”、“课题研究”等栏目。尽管没有统一的要求,教师也不一定要讲解,但这些都无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了一块更为广阔的实践园地。

其中,每个模块后面都设置有“课题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实践学习的空间。与常规的学生实验相比较,由于课题研究的结果对学生一般来说都是未知的、陌生的,甚至在课本及教辅中都无相应的定论,因而它的探索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实践机会更多,因而也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以想象,学生每学期若能认真地进行1-2个课题研究,其潜在的效果绝不亚于做几十个题目乃至几百道题,从中得到的熏陶甚至可能会终身受益。

4 体现整合性,使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相得益彰。

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这是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新教材对此给予了充分体现,如《物理必修1》第一章中“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物理选修2-1》第四章中利用“电压传感器”和“计算机”显示交流电压图象,第六章中“半波整流电压波形”的演示等。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和一个良好的信息载体,它能创设一种生动的以图、文、声、像再现或模拟物理现象的教学情境,利用它可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但是,任何技术都是中性的,决定教学效果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使用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如果离开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任何技术的应用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效应,甚至还会带来更为负面的后果。如计算机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视听和交互优势,赋予了其辅助教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强大的生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包揽一切,可以在教学中替代其它媒体、教师或者实验的作用。

(1)计算机不能取代常规媒体的作用。即便是最简单、最不起眼的粉笔,它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仍有特殊的作用:通过粉笔板书,可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使教师口语表述的效果得到强化。如果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同样的文字内容,尽管可以搞得声光并茂,但稍纵即逝,学生的印象远不如用粉笔板书来得深刻。

(2)计算机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尽管现在的计算机已经可以实现“人一机”交互式的学习,但“人机对话”有别于“人际对话”。因为教学是一种极为复杂、细腻的过程,其中不仅有知识、信息的传递,还有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更何况像教学风格、教学机智等这些人类所特有的,属于非逻辑性、非编码化的东西,计算机是不可能具有的。

(3)计算机不能取代传统实验的作用。尽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一些原本较复杂或隐晦的物理现象及过程,转化为有序的、可控的演示过程,从而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这并不意味着计算机可以取代实验的作用。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固然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我们决不可步入“以假代真”的误区。过去在“黑板上做实验”固然不对,但现在若改在“白板(屏幕)上做实验”同样不对。许多能做的实验,还得真刀真枪地去做。更何况实验的功能不光是让学生准确地感知物理事实,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它的价值还体现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上。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可以直接获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审美情趣……

总之,推行现代教育技术,并非是对传统媒体的简单否定或盲目取代,而是对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多种教学媒体的协同互补、优化组合,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为课程服务的目的。

5 融合人文性,为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奠基。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是物理教学的硬指标、硬任务,因为它们是可操作、要测试的。而属于情感领域的态度、价值观等因为较难测试而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得不到落实。事实上,多数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不会与高中物理相关,其它学科也是如此。所以,高中阶段教育的共同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物理学科而言,虽然情感领域的目标是隐性的,但教师的教学意识必须是鲜明而又执着的,即物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播之外,完整的物理教育还应包括对人的精神的浸润与陶冶。科学与人文应该成为贯穿物理教学始终的两条不可或缺的红线。

在反映物理学的文化属性方面,新教材的编者可谓是用心良苦。教材的行文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体现出科学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走进课堂前”,编者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及科学巨匠“达·芬奇”及其传世作品“蒙娜丽莎”引入物理课堂。又比如“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整篇都将着眼点放在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上,另外还专门有“物理学与思维观念”的阐述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较高层面上理解科学与文化的关系。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做到科学与人文相济?最根本的途径是要拓展学科视域,充分开发物理学科内在所蕴含着的人文资源,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机的融合渗透,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首先,物理学是“求真”的。物理学发展的无数事例,都在反复印证着这样一个真理:客观世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永远是相对单一而又没有止境的……

其次,物理学是“从善”的。翻开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众多物理学家不仅为建构宏伟的物理大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博大的人文关爱和人格魅力,更是光彩耀人,永彪千秋。诸如开普勒的坚韧不拔、牛顿的虚怀若谷、居里夫人的幸福家庭、爱因斯坦的道德操守、杨振宁的古典美文……这些都是极为生动的人文素材。

第三,物理学是“至美”的。在物理世界中,到处都跳动着简洁、和谐以及多样统一等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妙音符,可以说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在引领学生欣赏科学“真”的同时,有机融合科学“美”的内涵,这应成为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

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外,教师还要潜移默化地以自身的学术和人格双重魅力使学生受到鼓舞与感染,包括对科学的广泛兴趣与热爱,严谨的治学态度,平等待人以及与学生合作研究的作风,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子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前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材整体设计.西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11

[3]吴加澍.关于CAI的若干思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栏目编辑 邓 磊)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特征分析 篇4

新媒体时代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由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 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 世界文化转型。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媒体时代舆情的时代特征——即舆情主体的现代性、舆情热点的模式化、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1.1舆情主体的现代性

舆情主体是指与国家管理者相对应的民众。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舆情主体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 民众的社会生活、人文生活都比较稳定, 信息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主要依靠报纸、电视, 而且信息内容资源较少。而在新媒体时代, 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生活处于剧烈变动的状态, 更具现代性。

1.2舆情热点的模式化

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 社会事件的增多, 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 舆情的热点显示更为多样化。一般来说, 舆情热点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媒体聚集点、政府导向点, 也是舆情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 普遍体现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新情况、新机遇和新困难。舆情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民众有能力参与的事件上。随着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 舆情热点逐渐凸显模式化, 经济上比较关注汇改、股市, 政治上比较关注体改和贪腐, 生活上比较关注食品安全和物价, 社会事件则比较关注信息公开和处置的合理性, 这些已成为基本的模式。

1.3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从主体利益出发, 民众的生存、发展与享受一直是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热点问题。从国际文明的角度来看, 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要全面健康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发展;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和谐家庭的形成; 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从国际文明的视角看待舆情热点问题, 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富强。

2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基本特征

2.1信息传播的直接性

新媒体时代, 借助于多样的网络传播工具, 能使舆情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更快捷、范围更广, 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网络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使得普通民众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成为一种可能, 在无需“把关”的情况下, 大量的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工具 (贴吧、论坛、微博等) 在第一时间得以反映出来。这种通过互联网方式表达出来的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特点, 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但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 其信息的即时更新、 即时分享功能, 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直接。

2.2舆情热点的突发性

传统媒体时代, 舆情的传播需要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发布和汇聚整合才能体现。而在新媒体时代下, 舆情传播则随着事件的发生和网络关注的升温, 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民意充斥网络空间, 舆情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2.3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和广播外, 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信息来源更为丰富, 如各类新闻评论、网站BBS、各类聊天室、微博及博客、网上调查与网上访谈、QQ群等各类社交媒体。而且, 智能化、多样化的便携式终端等移动互联网也成为舆情信息散播的重要途径, 舆情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移动QQ、微博、微信等新的移动互联终端沟通工具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宽广。

2.4舆情主体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主要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即从信息发布者到信息的接收者的单向流动。这样, 有关主管部门很容易掌控整个信息流程, 进而掌控舆情。在新媒体背景下, 舆情热点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信息接收者与信息的发布者之间可以互动, 即信息的双向交流, 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横向、纵向交错的传播模式。网民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平台, 与新闻信息的发出者进行交流互动, 参与网民的范围更广、更积极, 网络舆情的表达比过去更为快捷。

2.5信息内容的偏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的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每当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 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 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真实的, 对事件的观点的表达是理性客观的。但是也有部分社会情绪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显得网民不够冷静、容易冲动、情绪化, 但是更多地是通过社会事件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发出失真的信息甚至于谣言, 激起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的愤慨, 由此导致舆情的走向容易出现偏差。

3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直接来源于现实或来源于网络本土, 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 社会公德维护等的一系列问题易引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关系大众的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性质的议题本身比较敏感, 易引起大众的讨论。这时如果政府与传统媒体表现出不作为或不发声, 或已有报道反映出问题处理的不公正, 那么伴随着强度和范围的提升和扩大, 网络群体极化就极有发生的可能。在现实中, 舆情事件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 通过互联网媒介, 舆情的出现及变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凸显出来, 舆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表现出来的信息传播的直接性、舆情热点的突发性、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舆情主体的互动性、信息内容的偏差性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具有极大差异。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特征

参考文献

[1]温淑春.试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舆情特征[J].理论界, 2008 (7) :6-8.

背景特征 篇5

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

本文从宗教哲学、社会伦理及论辩术三方面考察了古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重点分析了印度逻辑思想的一般特征。笔者认为,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印度逻辑思想在逻辑形式、理论目的`及发展层次上具备论辩性、应用性及初等性三大特征,从而解释了印度逻辑思想研究的现状,指明了制约印度逻辑思想的现代发展与传播的原因。

作 者:邵强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哲学系,上海 200433 刊 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0 “”(1) 分类号:B81-093.51 关键词:印度逻辑思想   因明   正理  

背景特征 篇6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矩阵与变换”作为选修课系列4—2的一个专题首次进入中学课堂。大学数学中的这一重要的知识点进入中學课堂,给中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都没有经验和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对该内容的理解、课堂讲授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更好的讲解这些内容,首先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透彻的研究.在理解、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在苏教版教材数学选修系列4—2《矩阵与变换》中教材利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给出了计算矩阵的高次幂与特殊列向量乘积的方法(见教材P69),利用该方法可以估计自然界中两个相互影响的生物种群的数量(见教材P77)。这里提到的特殊向量是指该向量可以表示为矩阵的两个不共线的特征向量的线性组合。对于这类问题学生都可以很好的解决,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笔者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列向量无法用矩阵的特征向量来线性表示,这时该如何计算矩阵的高次幂与该列向量的乘积?

背景特征 篇7

制定教师教育标准是德国新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以标准为导向的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标准的出台至少受到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推动。

第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观念的变迁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教育需要通过相应的变革对此做出回应。1998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任命了一个由学者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教师教育混合委员会”,由其负责分析德国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指明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1]2000年,该委员会公开发表了其研究报告:《德国教师教育的前景》。报告一方面肯定了德国教师教育的优点,如所培养出来的教师有着很高的专业水平,教师教育的制度框架(由大学负责培养教师,由理论学习与见习组成的两阶段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应的两级国家考试制度)设计合理,无需根本的改变;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当前教师教育的问题和不足,如在大学学习阶段,教育科学、学科教育、学科教学法以及学校实习(Schulpraktikum)四个环节结合不够紧密,另外,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和第二阶段的见习(Vorbereitungsdienst)在内容上的衔接也存在不足,致使现有的制度框架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等。[2]这一报告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为教师教育改革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后来制定教师教育标准的理论基础。

第二,2000年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OECD国家相比,德国15岁中学生的成绩表现平庸,而且不同联邦州之间以及不同类型的中学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PISA的调查结果给德国的公共舆论带来强烈的冲击。它所引发的公共讨论让德国教育体制中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新世纪德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直接诱因和推动因素。[3]为了解决国际学生测验所表明的德国在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教育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也为了保证各地、各类学校教育水准的可比性及其所颁发的教育证书的等值性,德国决定引入“国家教育标准”。2003年12月,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做出决议,提出了用于“中等学校毕业资格”(der Mittlere Schulabschluss,第10年级)的国家教育标准,包括德语、数学和第一外语(英语或法语)三个科目。此后,又相继出台了其他科目和其他教育阶段的标准。[4]德国国家教育标准预计覆盖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直到高中,包括全部核心教学科目在内。在引入针对学生的国家教育标准之后,制定针对教师的国家教育标准便成为自然而然的发展步骤。[5]2004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首先通过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1)2008年又通过了《各州通用的对于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要求》,由此为教师教育的各个环节(教育科学、学科教育、学科教学法和见习)确定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要求。[6]

第三,由于受到联邦制以及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德国各州的教师教育结构不尽一致,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7]1999年开始的“博洛尼亚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各州教师教育结构的差异。这给跨州流动的师范生带来学业成绩以及毕业证书认可的问题。制定教师教育标准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各联邦州之间相互认可师范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和毕业证书”,“保证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流动性和贯通性”,从而保证未来教师的利益。[8]

二、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主要内容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包括上述教育科学方面的标准和学科专业及学科教学法方面的内容要求。

(一)教育科学方面的标准和要求[9]

2004年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2)的核心是对未来教师需要获得的在教学、教化、评价和创新四个领域的11种能力的定义。每一种能力又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行为指标,分别在理论教学阶段和见习阶段达到。

1.第一能力领域:教学——教师是教和学方面的专家

能力1:教师按照学科专业及实际情况的要求设计课程,并正确地加以实施。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相关的教育理论,理解教育理论方面的目的以及由此推导出的标准,并批判性地对此加以反思;(2)熟悉普通教学法和学科教学法,知道在设计课程时要注意些什么;(3)了解不同的授课方法和作业形式,并且知道如何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情境恰当地加以应用;(4)掌握媒体教育学与媒体心理学的知识,了解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情境在课程中恰当地应用媒体的可能性和局限性;(5)熟悉评价教学效果与课程质量的程序。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能够结合学科专业与学科教学法方面的论述来规划和设计课程;(2)在内容、方法以及工作和沟通的形式中做出选择;(3)能在教学法方面恰当地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交流技术,并反思自己对媒体的应用;(4)会考核自己教学的质量。

能力2:教师通过设计学习情境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让学生有能力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熟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的形式;(2)知道如何让学习者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支持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3)熟悉学习动机与成就动机理论并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理论。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激发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并给予支持;(2)根据有关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与能力的知识来设计教学过程;(3)唤起并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动机;(4)领导和陪同学习小组。

能力3:教师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与工作的能力。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能够积极影响学习成就和工作结果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激励策略;(2)了解促进自主、自决以及合作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3)知道如何在课程中发展终身学习的兴趣。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传授和促进学习策略与工作策略;(2)向学生传授自主、自决以及合作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

2.第二能力领域:教化——教师履行其教化职责

能力4:教师了解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条件,在学校的框架下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施加影响。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有关儿童和青少年发展与社会化的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2)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不利境地,知道如何提供教育救助和采取预防性措施;(3)在设计教育教学过程时注意跨文化维度;(4)了解性别特征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及其意义。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认识到学生所处的不利境地,提供教育救助和采取预防性措施;(2)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3)注意到各个学习小组中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多样性。

能力5:教师传授价值和规范,支持学生自主地判断和行动。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并反思民主的价值和规范以及对此的传授;(2)知道如何促进学生形成有价值意识的态度和发展自主判断和行动的能力;(3)知道如何支持学生应对个人的危机和决策情境。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反思价值与价值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行动;(2)和学生逐步地练习自主的判断和行动;(3)使用富有建设性地应对价值冲突的形式。

能力6:教师可以找到解决学校和课堂中困难与冲突的办法。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掌握有关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师生互动)的知识;(2)熟悉谈话的规则以及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即那些对于课程、学校和家庭工作重要的规则和原则;(3)了解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风险和危险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4)善于分析冲突,了解建设性地解决冲突以及应对暴力的方法。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能够设计课程和规划学校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学习过程;(2)与学生一起确定相互交往的规则并加以落实;(3)根据具体的情况应用预防和解决冲突的策略和行为方式。

3.第三能力领域:评价——教师合理而负责地完成评价工作

能力7:教师能够诊断学生的学习前提和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向学生及其父母提供咨询。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知道不同的学习前提会如何影响教学活动,并知道如何在教学中照顾到这种情况;(2)了解高天赋和特殊天赋以及学习与工作障碍的各种表现形式;(3)熟悉诊断教学过程的基础;(4)了解对学生及其父母提供咨询的原则和方法。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能够识别发展现况、学习潜力、学习障碍以及学习上的进步;(2)能够认清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起点,并应用特定的促进措施;(3)能够辨认出学生的天赋,知道如何促进有天赋学生的发展;(4)协调学习的可能与学习的要求;(5)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咨询形式,能将咨询功能和评价功能区分开;(6)在提供咨询与建议时与同事进行合作;(7)在发展咨询服务项目时,与其他的机构进行合作。

能力8:教师根据透明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成绩。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成绩评价的不同形式及其功能和优缺点;(2)了解成绩评价的不同参照体系,并能对其进行比较权衡;(3)了解对成绩评价进行回馈的原则。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能够依照标准设计考题并针对目标群体做出相应的表述;(2)根据学科专业和具体的情况应用评价模型和标准;(3)与同事就评价的基本原则进行交流;(4)向目标群体恰当地说明评价的结果并指明下一步学习的方向;(5)将成绩考核用作是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建设性回馈。

4.第四能力领域:创新——教师需持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能力9: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将其职业视为是负有特殊责任和义务的公共职务。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教育体制的基础、结构以及作为组织的学校;(2)了解其活动的法律框架(例如基本法,学校法等);(3)反思自己有关教师职业的价值观和态度;(4)知道有关负担和压力研究的主要结果。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学会应对压力;(2)有针对性地、节约地使用工作时间和资源;(3)利用同事间的相互咨询支持课程开发和缓解工作压力。

能力10:教师视其职业为持续性的学习任务。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的方法;(2)阅读和评判教育研究的结果;(3)熟悉学校中的组织条件和合作结构。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反思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及其发展,能够从中获得启发;(2)将教育研究的结果用于自己的工作;(3)为自己和他人将自己的工作及工作结果记录下来;(4)给他人提供回馈,并通过听取他人的回馈来完善自己的教育工作;(5)充分利用各种参与的机会;(6)了解并利用提供给教师的各种支持;(7)参加正式的、非正式的、个人式和合作式继续教育项目。

能力11:教师参与规划和实施学校项目和计划。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并反思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教育途径各自特定的教育任务;(2)熟悉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法;(3)知道成功进行合作的条件。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将课程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学校发展;(2)使用对课程和学校进行内部评估的程序和工具;(3)以合作的方式规划学校项目和计划,并加以落实;(4)支持小组取得好的工作成绩。

除了对上述能力的定义之外,《教师教育标准》还规定了教育科学的教学内容重点和普通教学法的形式。前者包括:教育与教化,教师的职业和角色,教学法和方法,学习、发展和社会化,成就动机与学习动机,分化、融合和咨询,诊断、评价和咨询,交流,媒体教育,学校发展,教育研究。后者包括:情境法,案例导向法,问题解决法,学习项目组织法,生涯反思法,情境导向法以及现象导向法。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叙述。

(二)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标准和要求[10]

2008年通过的《各州通用的对于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要求》(1)一方面定义了未来教师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针对具体的学科描述了其“学科概貌”(Fachprofile),确定了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1.学科专业能力

学科专业能力(Fachbezogene Kompetenzen)是指一名教师为了完成其教师工作而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态度。这些能力是在教师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教育机构中获得的。

(1)大学学习阶段

师范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重点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认知手段和工作方法以及学科教学法知识。具体来看,师范生在毕业时需要证明已经掌握了以下专业能力:

第一,掌握了贯通性的专业知识。毕业生(1)获得了有关其学科专业领域扎实的和结构化的专业知识(支配性知识),他们可以随时使用并进一步拓展这类知识;(2)可以借助概括性的介绍(导向型知识)了解本学科当前的基本问题;(3)可以反思并使用有关本学科的知识(元知识),并可以援用重要的思想史和科学理论方面的方案;(4)能够通过了解其他学科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由此发展跨学科的能力。

第二,掌握了本学科的认知手段和工作方法。毕业生(1)熟悉本学科的认知手段和工作方法;(2)能够在其学科的核心领域应用这些方法。

第三,掌握了贯通性的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毕业生(1)拥有有关学科教学法理论方面的扎实的和有条理的知识,能够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学科知识内容及其教育效果;(2)熟悉并且能够使用学科教学法和学习心理学研究所取得的有关本学科学习的研究结果;(3)熟悉本学科成绩评判的基础;(4)了解学生的哪些特征会妨碍或促进其学习取得成功,并且知道如何据此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学习环境。

(2)见习阶段

师范生通过在中小学的见习获得与教学实践相关的能力,具体包括:(1)规划和设计学科教学;(2)处理复杂的课程情境;(3)促成可持续性的学习;(4)掌握本学科的成绩评价方法。大学阶段的学习应为这些能力的获取打下基础。

(3)进修和继续教育

通过进修和继续教育,教师应该在专业和个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自己作为教师的专业能力。

以上三个阶段紧密相联,每个阶段都应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并且与下一阶段有着内在的关联。这也就是说,虽然这里做出了阶段上的划分,但是,人们有必要将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2.学科概貌——学科教育与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目标与内容

“学科概貌”描述了师范生通过对某一学科的学习需要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列出了与此相应的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教学内容。除了培养小学教师所涉及的各个教学科目以及特殊教育各个分支(视觉、听觉、语言、运动、学习和精神等方面的障碍)之外,《内容要求》重点列出了培养中等学校教师所涉及的18个教学科目的学科概貌,包括:古代语言、劳动/技术/经济、艺术、生物、化学、语文、地理、历史、信息学、数学、音乐、现代外语、哲学、物理、新教的宗教学、天主教宗教学、社会知识/政治/经济、体育。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列出生物学的“学科概貌”作为说明。每个学科概貌都包括该学科特有的能力概貌和学业内容两个组成部分:

(1)学科特有的能力概貌(Fachspezifisches Kompetenzprofil)

毕业生在生物学科领域掌握了基础性的能力,可以有目的地根据科学知识来设计生物学领域的课程、学习以及教育过程。具体来说,他们:(1)具有扎实的、贯通性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批判分析与反思能力以及方法能力;(2)熟悉生物学中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认知手段,有知识和能力去开展以假设为导向的实验、比较以及操作相关的教学仪器;(3)能够领会不同情境中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客观地、符合伦理地评价它们,并能够论证生物学专题领域对于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4)能够设计专业的课程方案及授课媒体,并在内容上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概括性的介绍了解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纳入课程之中;(5)掌握融会贯通的生物教学法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了解与生物学相关的教学研究的结果,熟悉学科教学法的方案和课程理论,知道学生在生物课的专题领域中的学习困难和想法,熟悉以标准和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学讲授过程的基础;(6)具有专业反思、沟通、诊断与评估的能力,熟悉生物教学法方面基本的工作手段和认知方法;(7)积累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规划和实施生物课程的初步经验,并对此进行了反思,了解这一学科中的成绩诊断和评价的基础。

(2)学业内容(Studieninhalte)

下页表列出了学科概貌中对生物学学科和生物教学法的教学内容要求。

三、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特征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表现出科学性、全面性、开放性等特征。其科学性首先体现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之上。德国教师教育标准是在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教学实践者、专业协会、教会、教育工会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等多方的参与下共同起草的,既参考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也照顾到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教师群体的利益。其次,教师教育标准的内容也具有科学性。无论是教育科学方面的标准还是学科教育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内容要求,都是严格从现代教师职业活动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中推导出来的。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未来的教师才能够应对现代教师职业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覆盖了教育科学、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法三个学科领域,并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将大学阶段的理论学习、中小学中的见习和入职后的继续教育(1)三个阶段衔接起来,表现出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与之相比,我国2011年10月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仅涉及教育类课程,并未对学科专业以及学科教学法课程做出规定,因此只是一个局部性的教师教育标准,有待日后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描述了师范生在毕业时应该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也指出了教育科学、学科教育以及学科教学法方面的内容框架,但是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换句话说,德国教师教育标准只是设定了目标,但是对于达到目标的途径保持开放性,为各州和各高校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预留了空间。[11]因此,教师教育标准的实施并不会出现有些人担心的那种“去多样性”和“单一化”的标准化效应。[12]

最后,从标准的内容来看,德国教师教育标准将有目的地规划、设计、实施、反思、评价与创新教学过程视为是未来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强调教师要能够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要有洞察学生特殊天赋或学习障碍的能力,并能给予个性化的支持,强调未来教师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强调教师要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此外,与我国试行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相比,德国教师教育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未来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以应对社会文化背景异质的学生群体对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反映出德国社会日益转向移民社会的现实对教师职业的新要求。

四、结语

教师教育标准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组织结构方面都创新了德国传统的教师教育。通过对未来教师所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描述,教师教育标准为师范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导向;通过对教育科学、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内容的框定,教师教育标准为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开发与设置提供了导向。教师教育标准的引入也为德国高校带来改革教师教育组织结构的契机,例如成立“教师教育中心”,由其负责整合和协调参与教师教育

参考文献

[1]Catrin Ktters-Knig.Sammelrezension:Lehrerbildung.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2002(3).511.

[2]Ewald Terhart(Hrsg.):Perspektiven der Lehrerbildung inDeutschland.Weinheim:Beltz,2000.26~29.

[3]孙进.变革中的教育体制:新世纪德国普通中等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10,(7):36-40.

[4][6][7][14]KMK(Hrsg.):Das Bildungswesen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10/2011.Bonn:KMK,2011.217,274,273,274.

[5][12]Ewald Terhart.Standards in der Lehrerbildung-eineEinführung.Unterrichtswissenschaft,2007(1).3.9.

[8][10][11]KMK.Lndergemeinsame inhaltliche Anforderun-gen für die Fachwissenschaften und Fachdidaktiken in derLehrerbildung.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16.10.2008.2.2-19.2.

[9]KMK.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Bildungswis-senschaften.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16.12.2004.7~13.

[13]Ingrid Kunze.Zentren für Lehrerbildung-Grenzstationzwischen Theorie und Praxis?Erziehungswissenschaft,2011(43).99.

背景特征 篇8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发生的变化

(一) 新闻信息来源的更加多样化

新闻线索的纷繁复杂、辨识难度越来越大, 是新闻摄影传播改变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水平。通过电子新媒体能够对新闻摄影实施数字化的处理, 然后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等在网络上传播, 使得互联网上的新闻线索错综复杂、难辨真假。这样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加快, 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变。基于相关调查, 我国当前的互联网网民数量高达5.65亿, 单使用微博的公民数量就在4亿以上。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成为新闻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 是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以及发展潜力的媒体形式。而这样的情况也进一步造成网络中的信息鱼龙混杂, 不但难以考证, 还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威胁。

(二) 图像的传播形态的改变

当前, 新闻摄影传播在各种网络平台开发出来之后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 这些平台大多具有裂变式的传播特点, 人们通过这些交流平台能够相互联系, 出现很大的人群交叠的现象。在最开始, 图像的传播者将文字与图像上传到相应的平台当中, 其认识的所有人都能够分享他的文字与图片, 而分享之后的用户同样拥有朋友与粉丝, 进行信息的次级传播, 形成一种裂变的传播形式。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 互联网络的使用让新闻的传播展现出新的形态与生命力, 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制造新闻, 既可以当记者也能够做编辑, 还能够进行新闻的传播。这不再是媒体的特权, 新闻的真实性也不再受到控制。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新闻摄影传播模式的改变, 其范围越来越广、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的特征分析

(一)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在中国, 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载体综合性强、传播内容立体性强以及传播的受众面大的特点。基于新媒体而言, 要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了解它接受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需要一定的传播载体将其放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当前社会中, 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传播载体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除电视、报纸杂志之外, 计算机、手机等其他移动终端都成为新兴的传播载体。基于各种信息的技术条件, 传播的内容也不再限于单纯的文字与静态图片, 声音、动态图片、视频都是新兴的传播内容, 相互之间甚至能够穿插使用, 非常便于人们随时分享和观察周边的人和事。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网络的受众群体非常复杂。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多种不同的传播工具以及传播载体能够进行整合, 使其能够传播各种形式的内容, 不论什么年龄、性别或者是民族, 都能够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丰富的传播内容, 其非常立体且综合性强。但是总的来说, 这些传播内容能够实现, 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互联网平台, 所以要发挥出新媒体的真正作用, 就必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使其成为新闻摄影传播的前提与基础。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当前我们生活的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大众社会, 其将网络通信作为技术中心, 通过将上网技术进行知识普及, 最终能够让互联网传播限制实现接触, 新闻内容的自由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改善传统新闻摄影传播中的传输时空局限, 形成无线网络的新型媒体传播方式。在当前, 使用手机通信设备都有供应商开发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 其网络接入功能会促进现代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 这个系统能够有效地将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开放性的, 具有广阔的覆盖面的数字网络结构。这样的环境下, 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趋于网络化, 整个国家都处在一个无形的空间当中。要与空间中的其他个体取得联系, 只需要一台能够连接网络的设备, 实现相互之间信息资料的沟通、分享与交流。

此外, 新媒体背景之下, 互联网络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滞后性以及缺位状况, 真实有用的信息能够及时让广大受众看到。因此, 新媒体下的传播平台成为一种服务大众的工具,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极大的保障。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将信息整合, 然后分享, 公众能够知道事件的现状情况,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和方式。

(二) 手机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 手机不再是单纯的语音通话工具, 而是一种包含拍摄、视频、网络连接以及娱乐等多个方面功能的设备, 也是当下人们工作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手机中大量软件的开发让其成为新闻现场的重要见证, 当前绝大部分的手机都拥有拍摄的功能, 尽管其像素和拍摄效果不及专业的相机, 但是并不能减弱人们对其的喜爱。手机的拍摄功能操作简单快捷, 同时能够及时地与网络连接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当然, 手机的拍摄效果不如专业的摄影设备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技术的进步, 各大厂商也在逐渐改善手机的拍摄功能, 使画面更加清晰流畅。同时, 3G网络和WIFI网络连接方式的出现让手机等移动设备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分享和交流, 这样的进步也就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新媒体新闻摄影传播的过程中来。

(三) 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僵局打破

不仅是网络通信工具正在不断发展, 数码成像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使用手机进行自主的新闻摄影, 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的专业摄影工作的僵局被打破, 致使新媒体环境下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拍摄的过程中。摄影工作的专业化逐渐朝向公民化的方向发展。在网络平台当中, 甚至能够发现某些人自主拍摄的素材相较于专业的拍摄作品也毫不逊色。这主要是因为公民拍摄的资料完全反应的是现场的真实状况, 基于普通人的角度能够发现很多问题, 这也是大众传播的优势之一。近些年来, 很多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新闻第一手资料都是出自普通人之手。在动车事件中现场的情况都是普通人使用移动设备拍摄的, 这说明我国公民进行新闻摄影传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以及相关权利的发展, 形成交互式的媒体形态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为人们使用手机进行记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这样说, 直到现在, 我国大量的事件与问题都是人们自主拍摄传播, 然后由网友发现分享。在某些时刻, 这些关键的资料能够成为还原事实的重要证据。所以说, 公民摄影的存在有效的打破了专业人士进行新闻摄影传播的局面, 将公民从观众的看台上拉入到台前, 对当前的新闻规范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使新闻摄影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新媒体的背景, 公民能够得到更加宽广和自由的平台, 这样的模式能够增加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渠道拓宽, 让新闻的自由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让更多人能够看到、知道和了解, 使公民的知情权得到很好的满足。在将新闻素材挖掘出来的同时让政府部门也重视起来, 维护公民的权益, 并且有效的监督政府的活动, 这也是公民新闻摄影传播的目的之一。在专业化的新闻拍摄格局打破的同时, 新媒体背景下, 公民拍摄还对传统的新闻摄影流程造成冲击。传统新闻行业中新闻事件的采编到新闻的发布都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流程, 新闻需要进行“二次加工”, 在经过去粗取精以及提炼之后才会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通常情况下不会让没有任何处理的原生态的新闻事件出现在荧幕当中。但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目击者将自己拍摄到的新闻事件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直接上传到网络中, 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再加工。这样传播的内容虽然粗糙, 但是具有强烈的第一现场感, 其原生态的面貌对传统的新闻摄影产生较大的冲击, 这样就使得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没有第一现场的时效, 会让新闻工作者为了抢夺第一手的报道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

三、新媒体的发展之路

首先,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专业的摄影人员应该转变态度。虽然在胶卷时代新闻摄影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 但是当前已经进入到数字化信息时代, 大众对于新闻摄影行业存在的敬畏与神秘感以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荡然无存, 而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高傲”意识仍然存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记者、每一个人能够成为新闻地记录者, 人人都能拍照的现实情况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大大降低。就算是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 在此时与一个单纯的摄影爱好者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促进新闻摄影传播行业的良性与健康发展, 新闻摄影者首先应当将自身的优越感消除, 以社会责任感作为工作的重点, 在摄影的过程中利用专业的技术, 基于自身的独特视角和职业敏感性将自身的作品与普通公民或者是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区分开来, 彰显出作品在精度和深度上的优势, 使专业的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

其次,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大众进行新闻摄影传播的引导。因为当前网络中充斥数量庞大的不真实的信息与图片, 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尤其是公民的辨别能力较弱, 造成这些不实信息在网络中广泛的流传。大量的图片也对编辑的选择性造成影响, 将专业人员的摄影积极性打消。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做好管理工作, 将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清除, 为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是新闻信息的拍摄者和发布者, 这将传统新闻行业中的专业限制打破, 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因此, 媒体人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的双刃剑作用, 充分维护新闻摄影传播的良性发展, 才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西莉.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编辑之友, 2012 (11) :55-56, 75.

[2]翟铮璇.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与变化——专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J].中国记者, 2012 (3) :32-33.

[3]李鹏, 王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浅析[J].新闻知识, 2010 (2) :92-93.

[4]姜楠.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青年文学家, 2013 (18) :200-201.

GIS背景下的地图制图特征研究 篇9

现代地图制图与GIS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我们走上了建立综合信息的道路, 它不但用来管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和广泛的数据源, 同时为制图学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存储、评价和分析的工具, 制图学家将视觉化和GIS的特点结合起来设计出了新颖的电子地图集。

GIS是为解决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与产业。60年代中期, 加拿大开始研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 (CGIS) , 随后又出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SYMAP和GRID等系统, 自那时起, GIS就广泛深入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已建立了国家级、洲际之间以及各种专题性的地理信息系统。我国GIS的研究与应用始于80年代, 十多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 在计算机辅助绘制地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的实验与研究工作, 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近两年来,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北大遥感所等单位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今, GIS系统已成为年增长率为3 5%的新兴技术产业, 出现了许多诸如ARGINFO, MAPINFO和GENAMAP等著名软件, 它们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GIS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迅猛。

GIS被认为是继文字描述和地图之后的第三代地学语言。GIS的观点可以分为地图派、数据库派和空间分析派。其中, 地图派侧重于GIS制图方面的工作, 起源于Mc Harg (1969) 的研究工作, 以现在的Berry (1987) 和Tomlin (1990, 1991) 为代表。这个学派将GIS看作为地图处理或显示系统, 地形制图和专题制图机构支持该学派的发展, 并把重点放在GIS能产生出高质量的矢量式地图和图表的能力上。数字地图是与传统的模拟地图相对应的概念, 是存储在人脑或电脑中的地图。

目前, 许多GIS软件在DEM的自动提取、地图特征提取、空间分辨率的改善和城市及区域规划等领域, 发挥着巨大潜力。在制图学领域, GIS的介入, 使其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计算机功能的发展给用户提供了更加图形化的GIS用户界面和更加独立的用户自然语言;同时, 更高分辨率的图形设备和功能更强的GIS软件也将不断涌现。近半个世纪, 测绘高新技术飞速发展, 数字地球概念及理论框架的提出, 为数字制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作为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字地图必将成为21世纪测绘业的支柱。

2 GIS下电子地图的当代特征

GIS离不开地图。GIS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能根据用户的要求, 通过对数据的提取和分析, 以图形的方式表示结果。在信息的存储、可视、查询、维护和更新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电子地图的应用使种种局限性得到了克服, 使地图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解决了地图数据的存储和可视性之间的矛盾。一张数字世界地图可存放在四张CDROM中, 它包含1∶1000000比例尺的全球地图, 且包含了18个图层的信息。这样以来, 一大捆笨重过时的地图集如今可以存放在一套小小的光盘中, 而且可以按任意比例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这可以说是地图发展的质的飞跃。 (2) 解决了大容量数据与高速查询之间的矛盾, GIS通过提供巨大的灵活性和先进技术, 改变了地图的设计、生产和应用, 与GIS紧密相连的地理数据库不仅能存储容量巨大的地理信息, 而且使高速查询成为可能。 (3) 提高了地图分析的灵活性, 缩短了纸图的更新周期, GIS根据地理坐标可直接接受地图特征, 大大提高地图分析的灵活性。更新一幅图就意味着重新印刷, 这也比较耗时, 但GIS可以直接从几种信息源输入数字信息, 不同目标与比例尺地图的组合己不再成为障碍, 常规的矢量地图和遥感图象可以很容易地一起处理, 空间信息、大量文本和数据也可精确的记录, 相对于传统纸图, 在GIS下现代的电子地图可达瞬息万变。 (4) 增强了地图的显示效果, 在GIS环境下, 地图可以随时进行放大、缩小、全屏、分屏、漫游及动态显示而且可以填加各种颜色进行彩色显示, 大大增强了地图的显示效果及其美观性。 (5) 缩短了地图出版周期, GIS从数据源获取信息, 进行编辑分析处理后, 可直接进行制版, 大大缩短了地图的出版周期。

3 当代数字地图的作用及应用

3.1 数字地图是“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表现形式

“数字区域”或“数字城市”都是对一定的地域或城市真实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来处理整个地域或城市的自然和社会、人文活动诸多领域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资源, 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获得所想了解的有关区域或城市的信息, 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 实现对区域或城市的多分辨率、三维描述, 即“虚拟区域”和“虚拟城市”。

3.2 数字地图是资源环境GIS中信息的重要载体和表达工具

众所周知, 85%以上的信息都与空间位置有关, 而数字地图则是地理信息绝好的表达方式。西部大开发离不开资源信息、环境信息的获取和管理, 显然数字地图将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地理环境信息的重要表达工具, 并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的说, 它可以为西部地区各级领导部门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提供直观形象的可视化信息的获取手段, 并能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方便、迅速的了解和掌握西部地区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规划等情况。同时, 也可以将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的办公理念和依据置于基于GIS的数字地图或地理环境空间信息之上, 优化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的工作基础和条件, 实现文本数据、统计数据、图形数据和遥感数据的多种数据的复合处理与应用。

3.3 数字地图是诸多领域地理环境信息平台和成果表现形式

由于地理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和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表物体及环境要素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诸多领域的GIS都要涉及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等多种信息, 而85%的信息都和地理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地图不仅可以为显示各种信息构建良好的地理环境信息平台, 而且最终可以成为表达诸多领域研究成果和规划成果的表现形式, 为宣传研究成果和提高规划成果的使用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雪松, 张友安, 邓敏.AutoCAD环境中组织GIS数据的方法[J].测绘通报, 2003, 11:45~48.

背景特征 篇10

目前目标跟踪算法可以分为两类: (1) 基于模型的方法, 如模板匹配、图像分割和活动轮廓法[1]。以Mean Shift算法和Snake算法为代表, 其中Mean Shift以目标颜色进行建模, 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跟踪性能, 但目标颜色与背景颜色接近时跟踪失败;Snake算法基于目标轮廓进行跟踪, 受目标初始形状和位置影响较大, 计算量大不适合实时操作。 (2) 基于运动的方法, 如光流法和特特征点法[1], 现有的基于特征点跟踪算以目标的质心或任意特征点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在处理多目标跟踪时效果较差[2]。

本文提出了将检测区按32×32像素点进行分割, 以图像序列多状态转移综合判定前景目标和背景的情况, 完成背景的提取与更新;基于运动的方法, 提出利用目标的亮度和颜色信息, 以及在图像序列中的相对位置来构建代价函数的算法, 进行目标特征匹配与跟踪, 改善多目标情况下的跟踪性能。以商场客流统计为例, 从人体目标运动检测、特征匹配跟踪和计数三方面展开论述。

1 人体运动检测

在客流量统计中运动目标检测有获取目标在场景中的位置信息及获取目标尽可能多的特征信息两个任务。

商场客流统计摄像头常安装于出入口正上方垂直向下摄取图像, 属于静止背景的目标识别, 常用算法有帧间差分法、背景差分法和光流法。

1.1 帧间差分法

帧差法具有运算量小、对光照和阴影等外界因素不敏感的优点。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无法检测出静止或移动速度缓慢的目标, 相反在目标移动较快时, 检测出来的目标又远大于实际目标;亮度、颜色等特征单一的目标在差分运算后将形成较大的空洞, 造成差分结果不连通, 即便进行图像的膨胀和腐蚀等形态学方面的处理, 也不能消除空洞的影响。图1所示为相邻两帧差分结果信息相对丰富, 而图2 (a) 中目标信息单一, 图2 (b) 差分结果只有目标轮廓, 采用参考文献[3]等改进的差分算法对运动目标进行提取, 结果如图2 (c) 所示。

1.2 背景分块更新算法

背景差与帧间差相比, 检测出的目标内部区域不会出现较大的空洞, 可以将目标完整提取出来, 获取丰富的特征信息, 便于目标的匹配跟踪。

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卡尔曼滤波模型、基于高斯背景模型和基于简单概率统计的方法等, 前两种方法实现过程较为复杂, 且算法的实现对硬件要求高。第三种方法在没有运动目标长时间滞留的情况下效果较好, 且运算量不大, 符合实时性要求;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天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变化, 或目标长时间滞留, 影响了背景的准确更新, 由此可能会得到虚假的运动目标, 从而造成误判。

基于概率统计的背景更新方法, 常以一段时间内序列帧图像每个像素做差分运算, 满足预设条件, 则进行背景更新[4]。如图3所示, 按32×32像素大小将检测区域进行分割, 对每个分块图像按照图4所示将其分成初始状态Status0, 当三帧差结果判定图像无前景目标和干扰时, 进入Status1取背景数据BG1;在该状态若有前景目标运动, 则进入Status2;当前景目标消失、图像恢复静止, 则进入Status3取背景数据BG3, 据BG1、BG3差分运算判定进行背景更新, 否则返回Status0。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解决如下两个问题:

(1) 检测区域覆盖面积较大, 若部分区域图像信息长时间做不规则变化时, 将影响整幅图像的背景更新。

(2) 目标滞留造成背景更新错误。

图4中, (1) 采用三帧差分法, 检测图像是否为静止状态, 无光线变化或细微的运动物体, 具体步骤如下:

(1) 每间隔200 ms获取{F1, F2, F3}三帧数据, Fi={fi (x, y) , x∈N, y∈M, i=1, 2, 3}。 (x, y) 为二维视场 (N×M, N为列线, M为行线) 中的一点。

(2) 对应点做差分运算, 与亮度阈值Lum T1比较得到差分图像, i={1, 2, 3}, k={i+1, .., 3}

(3) 对Di (x, y) 进行统计, 得到差分像素点个数:

(4) 对差分像素点个数Cntii=1, 2, 3均小于Cnt T1时Flag1=0, 则图像静止, 否则Flag1=1

(5) Flag1=0时, 判断当前状态, 若为Status0则跳转到Status1;若为Status1则保持;若为Status2则跳转到Status3。在Status1和Status3时将当前{F1, F2, F3}三帧数据取平均分别存为BG1={bgi (x, y) }, BE3={bgi (x, y) }。

图4中, (2) 主要判断是否有前景运动目标存在, 与 (1) 检测图像细微变化不同, 人体运动时帧差结果较大、差分像素点数也较大, 故将步骤 (2) 中的亮度阈值Lum T1修改为Lum T 2=2Lum T 1, 步骤 (4) 中阈值Cnt T1修改为Cnt T 2=10Cnt T 1。当Cntii=1, 2, 3均大于Cnt T2时判定有前景目标移动Flag2=1, 由Status1跳转到Status2。

图4中, (3) 判定是否进行背景更新。

(1) 将在Status1和Status3保存的背景数据做差分运算:

(2) B (x, y) 进行统计得到差分像素点个数

(3) 对BCnt小于Cnt T1, Flag3=0认为Status1和Status3均无前景目标, 则进行背景更新得到新的背景数据BG={bg (x, y) }, 否则返回到Status0

对所有分块区域按照图4方法进行背景更新, 可以得到整个检测区的背景数据。

1.3 光流法

光流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检测独立运动的目标, 对背景处于静态或是动态的环境均能适用, 但是计算量较大, 无法保证实用性和实时性[1]。

2 人体运动目标跟踪和计数

采用分块更新的方法可准确提取背景信息有效检测出前景目标, 识别人体运动。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体特征结点的创建、跟踪和计数。

2.1 虚拟检测区

图3中将检测区域划分为3个区域、2条计数线, 分别是:

(1) (3) 创建区, 创建人体特征结点;

(2) 跟踪区, 匹配人体特征信息, 跟踪人体运动;

(4) 出计数线, 当人体从 (3) 区域跨过该计数线时, 出计数值加1, 标注为 (7) 。

(5) 进计数线, 当人体从 (1) 区跨过该计数线时, 进计数值加1, 标注为 (6) 。

2.2 人体特征结点的创建

采用9宫格方法查找背景差结果的连通域[5], 得到图3中 (8) 所示的人体目标的位置、长宽信息, 综合判断其是否在 (1) (3) 区域, 以及长宽大小、比例等信息, 创建该目标Person[i], i为人体目标序号, i=[1:I], I为当前场景下目标个数, 其信息如下:

Person[i].x第i个人中心位置x坐标;

Person[i].y第i个人中心位置y坐标;

Person[i].W人体宽度;

Person[i].H人体高度;

Person[i].Cnt包含的特征方块个数;

Person[i].Dir创建区域。

而该目标的特征信息由Psn Feature[i][m]表示, m表示特征方块序号, m=[1:Person[i].Cnt]

Psn Feature[i][m].x该特征方块x坐标;

Psn Feature[i][m].y该特征方块y坐标;

Psn Feature[i][m].Ymean该特征块Y分量均值;

Psn Feature[i][m].Umean该特征块U分量均值;

Psn Feature[i][m].Vmean该特征块V分量均值;

Y、U、V均值采用算术平均的方法获得。

2.3 特征匹配与跟踪

目标在检测区域内运动轨迹无规律可循, 特别是当人流量较大时, 人体的运动轨迹杂乱。提出以目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跟踪的算法, 步骤如下:

(1) 获取当前帧数据与背景做差分运算;

(2) 查找连通域, 去除干扰点保存变量为:

Zone[k].x第k个连通域中心x坐标;

Zone[k].y第k个连通域中心y坐标;

Zone[k].Cnt第k个连通域特征方块个数。

k=[1:K], K为当前计算的满足条件的连通域个数, 隶属于第k个连通域的特征信息方块, 表示为变量Zone Feature[k][m], 其中m=[1:Zone[k].Cnt]

Zone Feature[k][m].x第m个方块x坐标;

Zone Feature[k][m].y第m个方块y坐标;

Zone Feature[k][m].Ymean特征块Y分量均值;

Zone Feature[k][m].Umean特征块U分量均值;

Zone Feature[k][m].Vmean特征块V分量均值。

(3) 计算第i个目标与第k个连通域 (k=[1:K]) 的距离和颜色特征差异保存为变量Comp Dist[i][k]和Comp Res[i][k], 并做归一化处理, 构建代价函数, 得到第i个目标与所有连通域的代价函数值Cst Fun[i][k]=0.6Comp Dist[i][k]+0.4Comp Res[i][k]。

(4) 将步骤 (3) 重复I次, 得到I×K的代价函数矩阵Cst Fun;

(5) 由Cst Fun得到与第i个目标最为匹配的连通域, 即满足Cst Fun[i][k]最小的序号k, 用Zone[k]变量更新Person[i]变量, 用Zone Feature[k]更新Psn Feature[i]变量, 完成目标跟踪。

图5所示为采用该算法对走出某卖场出入口的两人进行跟踪的结果。

2.4 计数

Person[i]跟随第i个目标的运动不断被更新, 当满足2.1节所述条件时计数, 之后将Person[i]结点删除, 其他出边界的情况则只删除结点不计数。

3 算法实现和结果分析

TMS320DM648是一款针对多媒体处理和视频安全与监控领域, 基于Veloci TITM超长指令结构的高性价比的单核DSP芯片。结合视频解码芯片TVP5154, 视频编码SAA7015实现了4路PAL格式视频输入, 1路PAL格式视频输出的商场客流统计系统, 其结构如图6所示[6]。

将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某家电卖场, 其中抽取了2个时间段共7 h,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现场人工计数为实际值, 系统计数为检测值。由表1可见统计准确率保持在95%左右, 注意到“正大门”、“通信门”和“数码门”这3个门在2个时间段内系统均多计, 而“服务门”均少计, 说明算法性能稳定, 不会出现忽多计、忽少计的情况。

本文针对基于概率模型的背景更新方法进行了改进, 更新了背景分区域, 提高了背景更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目标位置、亮度和颜色构建代价函数的特征匹配和跟踪算法, 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商场客流统计系统, 在TMS320DM648硬件平台同时处理4路PAL视频, 且客流统计准确率稳定在95%。结果表明, 该算法有较好的目标识别、匹配和跟踪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艳启.运动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05.

[2]金鑫.基于改进特征跟踪的客流量统计[J].计算机工程, 2012, 38 (15) :175-178.

[3]丁磊, 宫宁生.基于改进的三帧差分法运动目标检测[J].电视技术, 2013, 37 (1) :151-153.

[4]曹海青.基于全局和局部特征的目标识别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 2011, 30 (14) :41-43.

[5]孙抗, 汪渤, 郑智辉.基于局部亮度直方图特征的实时目标识别与跟踪[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 33 (9) :1927-1931.

背景特征 篇11

新课程改革 美术教育 新课程标准 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美术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怎样的美术教育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如何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这些问题成为美术教育者、管理者甚至是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加速了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有效地改善了基础教育中美术课程的边缘地位,为推进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引发了我国美术教育的整体深刻变革,从学前美术到高校美术教育,不同阶段的美术教学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特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更加细致且更具针对性地对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通过美术教师、学生、管理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从美术教育中获益,整体提升我国的国民素养和创造力。在这一系列新课程改革中,我国的当代美术教育也随之呈现出明确“视觉性”、凸显“人文性”、深化“实践性”、强调“愉悦性”等新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审美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明确“视觉性”特征,发展创造力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概念。“美术教育的课程,是根据学生心理的多方面因素和发展顺序,结合美术学科内容结构而设定的教学内容、安排、进程、时限并包括大纲和教材。”[1]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曾经长时间受到制约,美术课程的结构较为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缺乏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在总结我国以往美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新的美术课程理念和目标,构建了新的课程内容和实施细则。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肯定了美术学科的独特价值,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放在首位,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并理清了“视觉性”与“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三者之间的关联,更准确地把握了美术教育的“审美”本质。

1.重视审美教育,把握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正如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前言中所述,“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2]。当代社会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领域对图像的消费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基于此,明确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巩固审美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是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美的形象、色彩乃至精神对人生的重要影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展视觉表达、交流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运用美术语言和新兴媒材与技术富于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情感的能力,并能在生活中充分地享受美和创造美。这不仅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提高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措施。由此,新课程标准对当前美术课程的定位和建议可谓及时而精道。

2.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课程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应该根据“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尝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并以此为契机强化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3]因此,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承担起引导者的重任,重视美术教育对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协调发展功能,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综合运用美术及相关学科知识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使学生逐渐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毋庸置疑,如何促进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是当前我国美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美术学科教学实力的重点。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美术教育应该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为社会积累创造力。这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每位美术教育的参与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实现。

二、关注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的联系,凸显“人文性”特征,提高人文素养

美术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人类审美智慧的体现,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2011版新课程标准着意强调了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倡导通过良好的美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欣赏、尊重、关注生活中的美及美术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将生活中处处存在但易逝的美凝固并升华为永恒之美。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为美术教育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和挑战。事实证明,枯燥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和单纯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的美术教育需要以丰富的人文视野积极扩充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把校园内外的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充分体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快乐,养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在愉悦、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情操的陶冶,提升人文素养。endprint

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领域还较明显地存在着城乡差异大,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因此,更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正视地区差异,灵活地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生活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快节奏生活,大都市的展览馆、博物馆及便捷的网络文化资源与边远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闲适质朴的生活和民族风情虽然具有显著的不同,但经过美术教师的发掘与巧妙整合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感受与创造力的优质美术教学资源,为当代人提供更多参与现实生活、积累审美经验的机会。

三、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改革,深化“实践性”特征,提升教学品质

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对深化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种媒介的运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当前的美术教学能够很好地把课内与课外、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师生合作提升教学品质。

1.教、学合一,师生共同促进教学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美术教学尤为如此。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善于读书,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和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这些素养能够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环节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另一方面,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中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师生双方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中有益的尝试,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合一,教学效果良好。

2.关注社会发展,以多元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在当代,美术学科的人文特质和“实践性”特征更为明显,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融、多种媒介介入的复杂面貌,包含了绘画、书法、手工、工艺设计、鉴赏、民间艺术、建筑、雕塑、科技等艺术门类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直接传授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必须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扩大美术教学的外延才能彰显当代美术教育的特色。除了范画、游戏、故事等传统教学辅助之外,灵活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影像、音乐、参观、访问、探究、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介开展互动交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这些都是有益的教学实践与尝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当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便捷使美术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反馈更为直接,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当前美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等各个美术学习领域中,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参与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进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促进美术教学品质的提升。

四、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愉悦性”特征,培养综合能力

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特别强调美术课程的愉悦性特征。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提升自信心,以及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的养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的美术教育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注重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内在协调关系,强调“愉悦性”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幅美术作品的诞生需要人的脑、眼、手等器官协调并用,且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因为观赏者自身的阅历、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甚至观赏心情的不同,即使面对同一幅作品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在美术教育中是不科学也行不通的。当前的美术教学应以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艺术讨论、表达艺术观点,倾听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审美见解,了解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所展现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获得更多发展自我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和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把“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2]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各环节都应注意保护学生个性,不带偏见地鼓励学生提升自己的自信和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愉悦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意,从而得到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同时,这些措施也能为构建更完备的美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打好基础,有利于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顺利展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美术教育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我国普及美术教育的重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丰富的教育价值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进一步发掘。伴随着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中小学乃至高校的美术教育正面临着更加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教师、学生、管理决策人员还是社会大众都是这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只有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为前提,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中国的美术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

参考文献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传媒集团,2011.

[3]钟启全,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段汶利(1979-),女,四川宣汉人,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讲师。]

背景特征 篇12

一、网络强势占领高校信息传播主阵地

在网络媒介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传统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大不如前。仅有12%的大学生经常阅读报纸杂志,74%的大学生偶尔才会阅读;在获取新闻方面,网络占76%,传统媒介中最高的电视也只占不到50%,其它媒介更显衰弱。 (2) 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介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下,传统媒介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已显微弱,甚至有被网络媒介取代的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20-29岁的网民比重继续加大,占30.8%。 (3) 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黄金年龄区间,可以预见,随着可上网移动通迅设备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移动上网资费的逐步平民化,将会有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被手机网络“俘虏”,大学生手机网民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强势占领高校信息传播阵地势不可挡。

由于网络行为具有身份隐匿性,不受时空限制,且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更加迎合青年人的社交心理,譬如微博,其形式精简,功能强大,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用户间关系呈现双向性,满足了多层次的社交需求;用户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在微博上结成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病毒式地大规模扩散,使微博迅速成为当前极具时效性和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媒体。众多的网络媒介,如校园BBS、QQ群、社区、博客和微博,都成为大学生们自由发表评论、表达观点意见的空间场所,极易将一些看似合理,但却经不起推敲的事情渲染放大,使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舆论压力。最近的“广工饭堂一份青菜吃出76条菜虫”事件, (4)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微博、校园BBS先在小范围散播开来,继而蔓延至众多门户网站引发网络热议。

网络舆情的出现,是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外在表现。但是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心理发展的速度跟不上生理成熟的速度,导致其在网络上往往容易被他人欺骗,无形中对社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道德观,这些错误的价值观、道德观有可能被放到校园网络进行讨论,进而形成错误的“舆论场”。 (5) 大学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正确,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无疑将起积极作用;但如果听之任之,任由网络舆情散发传播,网络无孔不入的强大功能足以在原本风平浪静的大学校园掀起狂风巨浪。因此,高校应重视网络言论,做好网络舆情的疏导工作。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6) 在网络强势占领高校信息传播主渠道的现状下,总结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对症下药,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举措已刻不容缓。

二、网络强势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特征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并传播的带有一定影响力的“焦点”、“热点”问题或者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意见与言论。 (7) 现阶段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传播速度迅捷

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主体只是众多大学生中的少数个体,或原创,或转载,但由于共处同一校园或同一大学的不同校区、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上网条件方便、大学生空余时间相对闲暇且信息需求量大、需求度高,这些条件组合,使同一信息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处于同一网络的绝大多数人产生影响。“药家鑫撞人杀人”案、“郭美美炫富”事件、“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案,都是通过校园网络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大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使网络舆情在高校的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网络的即时性使网络信息,尤其是虚假言论,在网络传播中可能产生令包括传播者在内的所有人都难以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此外,大学生使用网络比率的大幅提高,使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网络言行都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风起云涌,触发“蝴蝶效应”,典型的如“贾君鹏”事件,网络使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语风靡一时。又如2009年发生在浙江杭州的富二代飙车撞死浙江大学毕业生事件,在论坛、QQ群、校园BBS、贴吧等网络媒介的大肆传递下,在杭州高校中引发了巨大的连锁反应,不少杭州大学生到事发现场为逝者守夜,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网络舆情引导,使原本对肇事司机的网络谴责扭曲成了网络暴力。

(二)传播内容多元

与网络自由相伴而生的是网络传播内容的多元性。多元性是指对同一问题,由于公众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持有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能够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阻隔,使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高校网络上传播的内容,既有家事,也有国事,更有天下事;既有流言蜚语、小道消息,也有地球生态、宇宙膨胀。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交流意见;也有的是为了求助解答;更多的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如网络购物不愉快的经历、宿舍生活的不适应、食堂饭菜的不卫生等,当然也有少数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极端反社会思想。总之,事无巨细,校园内外的明星八卦、宿舍琐事、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高校校园网络平台上,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讨论。

(三)传播主体特殊

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受教育程度、思维活跃性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主体的特殊性。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一群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和心理诉求等都高度相通的青年在校大学生,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表现出极高的责任心;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观点强烈,甚至极端;有表达意见的愿望,对感兴趣的话题畅所欲言,言无不尽;他们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在他们看来,网络上发表看法、见解就是实现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传播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也呈现出特殊性:感性色彩强烈,理性思考淡薄;胡搅蛮缠多,真知灼见少。以致于各种网络言论充斥其中,泥沙俱下,真知灼见被湮没在大量的“口水战”中。“顶贴”人数的多寡往往与观点正确与否等同,声势取代了探讨与分析,谩骂、恫吓、攻击及其他过激言辞无不大量存在于校园网。

(四)传播方式多样

曾几何时,QQ群、贴吧、校园BBS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方式,但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尤其是具有即时更新、即时分享功能的微博诞生后,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博客、微博的“草根性”更强,且可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多种模式并存。如今,第五代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更加强大,通过QQ和MSN可以直接书写,在没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微博的内容。一些校园突发事件或能引起大学生关注的事情,极易通过微博实时现场直播,从而引发连锁反应,使高校疲于奔命。传播方式的更新换代,有可能使传统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失效。因此,高校也应与时俱进,针对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构建网络舆情应对的新机制。

三、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可行策略

在网络舆情中,“人们熟悉的舆论状态被打破,意见主体的‘真实’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使舆论的权威性受到冲击,无限放任的观念为网络提供极其危险的言论,舆论危机随时可能出现,错误的舆论引起社会混乱,并导致制造和追随舆论的人陷入被声讨的困境”。 (8) 因此,高校必须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除实行信息公开,增加信息透明度,使“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的基本策略外,还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应第一时间掌握校园网络舆情动态。在校园网络舆情发生前最好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要及时掌握校园网络正在传播或议论的各种信息。把握网络舆情动态的走向,才能有效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对网络舆情,横向和纵向全方位立体监测,准确把握校园网络舆情的脉搏,及时快速地反应,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网民,主动把握舆情导向,防止虚假信息迷惑或者混淆视听。常规监测主要关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动态,敏锐地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针对具体舆情有的放矢。做到网络舆情源头掌控、动态把握、应急处置三者密切结合,并积极构建三者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突发事件不蔓延、不升级,使校园矛盾不激化、不积累。

其次,要搭建多元的学生诉求表达途径。如学生代表大会参议会制度,既可提升大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又可使广大学生有正当、合理的诉求表达渠道,大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学生代表转达给校方,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又如公布“合理化建议”电子邮箱或电话号码,建立高校内部规范化沟通制度,也是在校大学生们表达诉求的一种途径,让大学生们能与高校的管理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如果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被校方采纳并实施,无疑将极大激励大学生们校园管理的热忱。再如,开展网络调查,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内容各异的网络调查,利用互联网了解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一言以蔽之,高校应不断拓宽大学生民主参与校园管理的渠道与途径,引导大学生依法行使其民主权利,鼓励大学生通过合理方式参与班级、系院民主管理,表达自身诉求。

再次,应尽可能建立校园BBS实名登录制度。网络的自由与隐蔽性使匿名登录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实行网络实名登录的缘故。建立实名登录制度,对于发布虚假言论的初犯者,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其认识虚假言论对校园稳定、个人发展的危害;而对于经常散播虚假言论且屡教不改者,可以封锁其校园网登录帐号,剥夺其参与校园BBS讨论的权利。在服务器安装相应软件过滤不良信息、实行校园网实名登录制度、约谈违纪学生乃至封停违纪帐号都是校园网络监管的必要举措,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防止校园网成为不良信息蔓延的土壤和网络违纪行为滋生的温床。

第四,应在相关课程中增设内容,提升大学生明辨网络是非的能力,培育网络道德,提升媒介素养。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辨识能力,对互联网能够保持适度的信任,在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时,大学生对其中虚假信息、不良信息能够保持一定的判断力。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社会阅历尚浅,有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在一些欧美媒介发达国家,政府都对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或在有关学科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9) 相对而言,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展较晚,只有东部沿海少数省份或城市开设了相关课程。2005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开中国高校先河,正式面向该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再如,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组织校内力量,面向高职学生编撰了《网络学习时代》一书,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大学生人生修养”的教材之一,自2007年秋开始投入使用以来,反响良好。通过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可以向学生系统讲解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积极、消极影响,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增强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与了解,深刻领悟网络舆情对自身、学校、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10)

此外,还应建立、培养一批以大学生为主力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由于网络是个“大型超市”,进出自由,再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导致言论自由。有必要引入校园网络评论员机制,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对大学生群体动向最为了解的优势,及时发布正确言论,在网络上引导校园网络舆情倾向,把握校园网络话语的主导权,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正在快速地改变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11在网络强势背景下,网络舆情对高校教育教学、后勤管理的监督的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高校管理者也应重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只有正确认识高校网络舆情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重视网络舆情管理,才能促进校园和谐稳定,还高校育人本质功效。

注释

1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调研组:《象牙塔里的网络生活》, 载于《光明日报》, 2011年1月18日, 第15版。

2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对传统媒体关注度的调查报告》, http://wenku.baidu.com/view/39e2d9bdc77da26925c5b02d.html, 2011年9月14日。

3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 2011年7月19日。

4 《广工饭堂一份青菜吃出76条菜虫》, 载于《南方都市报》, 2011年9月22日, 第12版。

5 涂秀珍、娄东生:《试论网络时代高校的校园舆论环境》, 载于《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1期, 第99-103页。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载于《光明日报》, 2004年10月15日, 第1版。

7 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载于《思想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 第46-48页。

8 刘建明:《舆论传播》,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337页。

9 荣珊珊:《安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教育实践研究》,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2007年, 第12页。

10 刘飞:《信息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实思考》, 载于《职大学报》, 2011年第6期, 第123页。

【背景特征】推荐阅读:

入学背景07-16

实践背景07-19

英语背景07-21

背景数据07-21

成因背景05-13

认知背景05-22

研究背景05-24

理财背景05-27

组织背景05-30

背景估计06-03

上一篇:中职机械制图教学随谈下一篇:山东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