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背景特征论文(通用9篇)
管理者背景特征论文 篇1
一、引言
CEO作为高层管理人员中的领军人物在这一决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CEO股权激励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现有文献中已得到普遍证实。而CFO作为企业财务最高负责人对企业财务信息生成过程起到直接的影响, 因此盈余管理决策过程中不可能忽视CFO对盈余管理水平产生的作用。在此前的大量研究中CFO被视为是CEO的代理人而对其作用所进行的讨论并不充分, 然而近来有研究发现尽管在股权激励金额上CFO相较于CEO所拥有的股权激励金额微不足道, 但其对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却是同样重要的。依照我国《会计法》的规定CEO、CFO应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负责, 且证监会在以往企业舞弊案件中也曾经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过处罚, 可见CEO、CFO对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后果承担共同责任。基于此, 从性别、年龄、教育水平、任职时间四个背景特征层分别对CEO、CFO在心理特征、偏好和职位相关经验这两类背景特征上的相似性进行度量, 尝试对其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对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文献做出有益的补充。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 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CEO、CFO的性别相似性与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根据心理学的服从理论, 女性往往服从于男性, 因此性别差异, 容易建立权威。性别差异, 在盈余管理决策中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 共同合作进行盈余管理。因此, 更低的相似性水平导致了更高的盈余管理水平。
假设2:上市公司CEO、CFO年龄相似性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
根据心理学的服从理论, 年龄较大的往往容易建立起权威, 年龄差距越大, 这种权威越容易建立, 因此年龄差异大。因此年龄差异大, 在盈余管理决策中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 共同合作进行盈余管理。因此, 更低的相似性水平导致了更高的盈余管理水平。
假设3:上市公司CEO、CFO教育程度相似性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
根据心理学的服从理论, 在教育水平上的差异程度越大, 相对权威越容易建立, 权威弱势一方更倾向于服从权威优势一方。因此教育水平差异大, 在盈余管理决策中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因此, 更低的相似性水平导致更高的盈余管理水平。
假设4:上市公司CEO、CFO的任职时间相似性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正相关
CEO、CFO在任职时间上的相似性水平越高, 则说明两者对企业经营状况、未来经营风险认知上的一致性程度越高。这种一致性使得两人在合作中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形成良好的配合共同进行盈余管理。
(二) 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变量如下: (1) 盈余管理程度度量。本文应计利润分离模型采用琼斯模型来对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估计。计算总应计项目 (TACC) :TACC= (△CAi, t-△CASHi, t) - (△CLi, t-△CLDi, t) -DEPi, t (1)
可操控性应计项目 (DACC) i, t:DACCi, t=TAi, t-NDACCi, t即总应计项目减去非可操控性应计项目, 得到代表样本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控性应计项目。 (2) CEO、CFO背景特征变量。根据管理层背景特征研究领域已有文献和本文的研究思路, 主要从性别、年龄、任职期间、教育程度四个角度对CEO和CFO的背景特征相似性进行分析。具体的描述和定义见表 (1) 。 (3) CEO、CFO背景特征相似性变量。对于CEO、CFO在背景特征上的相似性变量定义见表 (2) 。 (4)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定义见表 (3) 。为了检验CEO和CFO背景特征相似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建立了如下实证模型:DACCi, t=α+βXi, t-γControli, t+εi, t
其中, 因变量为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估计值可操控性应计利润TACCi, t。解释变量为CEO、CFO背景特征相似性向量组X, 根据本文的实证过程, X分别代表了由CEO、CFO背景特征相似性构成的向量组一和组二。如果X的一个变量或者几个变量回归系数显著不等于0, 则说明这一个或者几个高管背景特征相似性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有显著影响。Control为模型的控制变量, 主要包括公司规模、负债率、资产收益率、成长机会等。
(三)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为2000年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CEO、CFO的背景信息, 研究数据全部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Wind资讯金融终端。其中CEO的界定标准具体是职务名称包括总经理、首席执行官、CEO、行长的公司高管;CFO的界定标准为职务名称是财务负责人、财务主管、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首席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的公司高管。按照已有的研究惯例, 按照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剔除上市不足一年的公司;剔除背景信息含有缺失值的样本。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1) 从表 (4) 可以看出, CEO在教育水平上均值为3.373, 介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之间;中位数3说明学历水平是本科的CEO仍占大部分, 标准差0.862说明CEO在教育水平上差异是比较大的。性别的均值水平是0.962, 说明96.2%的CEO为男性, 女性CEO仅占3.8%。CEO平均年龄约45岁, 年龄跨度从25岁到73岁, 标准差6.869表明CEO年龄分布较为分散。CEO平均任职时间约为2.7年, 任职时间最长者达到10年, 标准差2.291说明CEO任期时间分布较为分散。 (2) 从表 (4) CFO背景特征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在教育水平上, 均值为3.002, 本科水平, 略低于CEO的教育水平;标准差0.836说明CFO在教育水平上差异是比较大的。性别的均值水平是0.769, 说明76.9%的CFO为男性, 女性CFO占比达到23.1%, 这一比例相较于CEO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从CFO平均年龄约为42岁, 年龄跨度27岁, 相较于CEO年龄跨度更小, 标准差7.432表明CFO年龄分布较为分散。CFO平均任职时间约为2.8年, 任职时间最长者达到10年, 标准差2.246说明CFO任期时间分布较为分散。 (3) 从表 (5) 可以看出, 首先在教育水平上看, 两者之间差异的均值为0.823, 差异程度在一个等级左右, 差异最大的样本是在3个等级, 标准差0.771说明两者在教育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性别相似性变量gend的均值为0.249, 约有75%的样本公司CEO、CFO的性别是相同的, 标准差0.433表示在性别背景特征变量上分布略微有些集中。年龄背景特征变量的均值为7.566, 说明CEO、CFO年龄差值的平均水平是8岁左右, 年龄差值最大为37岁, 最小为0岁, 标准差6.063表示在年龄相似性变量的分布较为分散。任职时间相似性变量time均值1.819, 表明CEO、CFO任职期间差异值平均水平约为2年左右。最大的任职时间差值约为9年, 最小的任职时间差值为0, 表明两者同时接受任命。标准差1.961表示两者任职时间这一背景特征的分布较为分散。
(二)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 背景特征相似性与盈余管理水平。从表 (6) 可以看出, 在CEO、CFO背景特征变量中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相关关系显著的有教育水平和任职时间两个变量。 (1) 教育水平变量在5%的水平上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即CEO、CFO在教育水平上的差距越大, 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这与我们之前的预期, CEO、CFO在教育水平上相似性程度越低, 盈余管理水平越高的假设是一致的。 (2) 任职时间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 即CEO、CFO在任职时间上的相似性程度越高, 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这与假设是一致, 任职时间代表着CEO、CFO对公司经营状况、风险水平的认知程度, 是一种经验的累积。 (2) 背景特征相似性与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从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教育水平变量在正向盈余管理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的解释是由于较高的教育水平所建立的权威感从而产生的服从心理在面对正向盈余管理决策时与个人本身的风险规避心理向左, 相互冲突引起抵消的作用。这使得教育水平上的相似性在正向盈余管理决策过程中并不发挥作用。任职时间变量仍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 这说明在任职时间上的相似性所带来的CEO、CFO在对公司经营状况、经营风险认知、经验水平上的相似性在正向盈余管理时能够促使CEO、CFO更顺畅的达成共识, 合作进行正向盈余管理。其他的背景特征变量在正向盈余管理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仍不显著。 (3) 背景特征相似性与负向盈余管理水平。从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教育水平变量在负向的盈余管理活动中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这与正向盈余管理的结果存在差异。从负向盈余管理与正向盈余管理在风险水平上差异分析, 这与之前的解释是一致的, 即在面对相对较低的风险时, 教育水平上的优势所产生的权威服从心理对CEO、CFO合作关系的影响是显著的。在负向盈余管理活动中CEO、CFO在教育水平上的相似性程度越低, 企业负向盈余管理活动的水平越高。任职时间变量仍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负向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 这与正向盈余管理水平的结果是一致。这说明任职时间上的相似性所带来的CEO、CFO在对公司经营状况、经营风险认知、经验水平上的相似性在负向盈余管理决策时依然够促使CEO、CFO更快的达成共识, 合作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同样, 其他的背景特征变量在负向盈余管理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
四、结论
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CEO、CFO在任职时间这一背景特征上的相似性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将稳定的产生正向的影响, 教育水平上的相似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EO、CFO在盈余管理活动决策过程中的合作关系, 但这种影响受到管理者风险规避心理的影响而更多的表现在负向盈余管理方面。进一步地对CEO、CFO背景特征相似性方向进行划分后发现, CEO、CFO由于职位等级上并不处于同一层级, 其在背景特征差异方向上的不同也对盈余管理活动的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传明、孙俊华:《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选择》, 《管理世界》2008年第5期。
[2]崔明、鲁珍珍、黄越慈:《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文化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3] Borokhovich K. Outside directors and C E O selec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6.
[4] Mason. A Carpenter and Marta. A. Upper echelons research revisited: Antecedents, elem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1.
[5] Ferrier W. Navigat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the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管理者背景特征论文 篇2
中唐时代背景:中唐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起到唐敬宗宝历年间约70余年的时间。期间一直战乱不断(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吐蕃入侵)。经过“安史之乱”,唐朝的繁荣、稳定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从肃宗开始就出现了影响唐朝始末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虽然后期也出现过宪宗短期的中兴,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宪宗朝又出现了牛李党争,加快了唐朝的灭亡。
由于盛唐到中唐国家局势的突变,此间的诗歌发展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其特征表现在:诗歌主题要从描写理想境界转向反映社会现实;诗歌手法要从幻想、虚构和夸饰转向严格的写实,写作方式要从随意挥洒转向刻苦锻炼,艺术风格要从高华飘逸转向朴实深沉。因此中唐诗坛的主要倾向就是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艺术上追求冲淡平和,追求韵味,趋于工整精练。
中唐诗歌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安史之乱爆发—德宗贞元前期约四十年)此时处于开元盛世向元和中兴的过渡的阶段。士人的心态萧瑟衰飒,大量诗歌作品表现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风清雅高逸。即所说的“大历诗风”,诗人有以钱起、卢纶等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此外还有以写山水诗歌见长的韦应物、刘长卿(王维、孟浩然的余绪);有注重反映现实民生的新乐府先驱诗人元结、顾况(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中间的过渡性诗人);也有善写边塞诗的李益(高适、岑参的余绪)。
二、(德宗贞元后期—宪宗元和年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相对稳定,唐王朝出现短暂的中兴局面,一大批士人积极要求政治改革,提倡儒学复兴,表达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诗歌也因此而呈现出旺盛的创造力,产生丰富的新变,出现“诗到元和体变新”①的局面。如有以元稹、白居易②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有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③。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一格。总的来说中唐后期的两大主要诗派是“新乐府诗派”和“韩孟诗派”。
一、刘长卿和韦应物
刘长卿经历过“安史之乱”,其创作主要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性格刚直,一生曾两度被贬,大部分时间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因此他的诗歌多抒写被贬的怨愤和寄情山水之作。④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负谪后登干越亭作》、《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余干旅舍》等都是名篇。他的诗歌总是渗透着孤寂冷漠、愁苦失意的心态,诗中经常运用“孤城”、“孤舟”、“独鸟”、“归鸟”、“秋风”、“落日”等意象。他的诗歌风格清雅,体物精细,语言省净,意境幽远,丰韵情调颇近王维、孟浩然。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五绝。曾自誉为“五言长城”。
二、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①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②③④元白诗派以平易通俗的语言为其艺 术特征 李贺以绚丽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感伤的情调独树一帜
刘长卿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也有少数反映现实、伤时感乱的作品,但其诗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诗。
“大历十才子”⑤有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和李端。他们的诗多是唱和应制、题赠送别之作,多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主题,也有一些边塞题材的诗歌。他们的诗歌有着比较一致的特色,就是由盛唐诗歌的浑厚雄放转向了工巧细腻。诗歌风格清雅淡远,意境清幽,刘熙载说“王、孟及大历十才子皆清雅”⑥。但其诗歌过于讲究技巧,注重形式,已无盛唐的浑厚气象。
李益是中唐前期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受盛唐气象的沾溉,也有时代的悲凉伤感的情调。他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明人胡震亨说他“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歌,至今诵之,令人凄断”⑦。代表作有《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夜上西城听梁州曲》。尤擅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⑧
三、韩、孟诗歌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在革新文风的同时,也致力于诗歌的革新。他极力推崇陈子昂、李白、杜甫的诗歌,意欲纠正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在继承李、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自成一家,并开辟了以奇崛险怪为特色的新诗派。
1.韩愈诗歌的思想内容
韩愈的诗歌有不少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和表现个人失意、抒写悲愤的诗篇。韩愈是个对现实非常关注的作家,写下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和批评现实政治的诗歌,如《汴州乱》、《归彭城》等,反映了天灾人祸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谢自然诗》、《送灵诗》、《华山女》等,批评佛老及迷信祸国害民。韩愈性格刚正,几遭贬谪,又主张“不平则鸣”,因此他的诗歌也多有抒写怨愤不平之作,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韩愈还有些描写山水景物的诗歌,如《山石》、《春雪》、《晚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岳阳楼别窦司直》等。
2.韩愈诗歌的艺术成就
韩愈的诗歌糅合了李白诗歌壮浪奇幻和杜甫诗歌博大精深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形成恣肆横放,雄奇险怪的主体诗风。清乾隆御定的《唐宋诗醇》评论其诗曰:“壮浪纵恣,摆去束缚,诚不减于李;其浑涵汪茫,千汇万状,诚不减于杜。而风骨崚嶒,腕力矫变,得李杜之神而不袭其貌,则又拔奇于二子之外,而自成一家。”叶燮说:“韩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原诗》)韩愈曾自言“少小尚奇伟”(《县斋有怀》),“搜奇日有富”(《答张彻》),所以追求新奇伟壮是其诗歌审美的基本特征,以至于导向了险怪荒诞。他的诗歌气势豪壮,笔力纵横,意境阔大而险怪。常常运用奇特想象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创造出奇异而慌怪意象,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 ⑤⑥ 《新唐书·卢纶传》记载
《艺概·诗概》 ⑦ 《唐音癸签》卷七
⑧ 《诗薮·内编》卷六
楼》等。韩诗语言的突出特点是硬语盘空,苍劲矫健,也有妥帖流畅的一面但不是主要的。
孟郊
孟郊仕途坎坷,家境贫寒,因此有些诗歌能够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对百姓的贫苦充满了同情,如《长安早春》、《贫女词》、《织妇词》、《寒地百姓吟》、《吊国殇》、《伤春》等。更多的诗歌是抨击世道的昏暗、抒写自己的贫寒与愤懑,如《秋怀十五首》、《赠崔纯亮》、《长安旅情》、《苦寒吟》等。此外,还有一些描写骨肉亲情的诗歌,如《游子吟》、《结爱》、《杏伤》等。孟郊的诗风与韩愈接近,也有奇崛险怪的风格,韩愈称赞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但孟郊的气度和才力不及韩愈,又因仕途坎坷,家境贫寒创作心态也不一样,所以他的诗歌在奇崛险怪之中带有幽僻清寒、凄凉苦涩的情调。⑨。孟郊的诗歌创作以苦吟著称,元好问曾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后地一诗囚”(《论诗绝句三十首》)。他的诗歌非常注重字句的锤炼和构思的新奇,言辞洗练精警,意境清幽峭拔。其诗感情真挚,苏轼说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二首》)。他的诗善于写景,但多是借景抒情,景物带着浓重的感情色彩,以寒景冷物表达愁苦凄凉的心境,《秋怀十五首》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品。孟郊有些诗歌写得浅易自然、朴素真淳,如《游子吟》等,也有轻快明丽之作,如《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些正是其诗广为流传的作品。
管理者背景特征论文 篇3
纵览公司创新的研究文献,发现管理者背景因素对于创新强度的影响是一个重要领域[8,9,10,11,12,13]。但是,该领域文献普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结论各异,甚至相互排斥,典型的是管理者性别对创新强度的作用[11,12],迫切需要提供新的检验证据;其二,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者,并没有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大多关注CEO的背景特征对创新强度的影响,国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比较完善,对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而我国实践中,公司管理者的权力配置状况是董事长权力更胜于CEO,董事长对创新强度的决策也更具影响力;其三,学者们忽视了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的影响,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导致的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在我国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此,本文利用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管理者背景特征的角度,首次将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公司管理层和董事长的学历、性别、年龄和任期对公司创新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背景特征显著影响了公司的创新强度,在进一步的区分两权分享的分析中,结果显示两权分离对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和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体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首次将两权分离纳入管理者背景特征与公司创新的分析框架;其二,为管理者背景特征与公司创新强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其三,本文研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公司的创新决策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根据高层梯队理论[14],管理者因性别、学习背景、年龄和任期等人口背景特征的差异造成其价值取向、认知能力以及行为选择的不同[15,16,17,18]。一般认为,性别、年龄、学历和任职期限是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基本构成要素,且容易测量,在相关研究当中普通运用。对于公司创新强度而言,这四个背景特征要素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1.1 管理者性别与创新强度
近年来,全球女性高管的强势崛起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因此,管理者的性别因素对公司决策的影响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19,20]。根据心理学等学科的观点,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性格特质。相比较男性的性格特点,女性表现出更细心、敏锐和情感表达等性格特征。因此,女性加入到公司的管理团队之中,有利于提升公司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推动公司的创新[11]。但更一般的观点是,相对于女性的管理者,男性管理者性格表现更自信,更具竞争和冒险精神。男性的性格特征无疑正是创新这类风险性行为所需要的。因此认为,高管团队中男性比例与企业的研发投资正相关[12]。综合以上,性格特征对创新的影响无疑是很复杂的。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管理者的性别对创新强度存在显著或不显著的影响。
1.2 管理者年龄与创新强度
管理者的年龄一般体现了管理者的职业经历和人生阅历,导致管理者对创新态度、创新的认知及管理创新的经验等方面产生差异,最终体现在创新的决策中。年长的管理者由于体力、精力、学习能力的限制,导致知识体系陈旧,影响了其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以及信息加工整合的能力。因而,在进行一些类似创新的风险性决策时表现出信心不足。更有甚者,一些年长的管理者思维敏感性降低,感知外界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识别创新机会能力下降,最终丧失创新意识。另外,基于自身利益和职业安全的考虑,年长的管理者更乐于维持现状,倾向于避免公司风险性的行为,对公司创新等战略决策也很少发生重大改变[14]。而年轻的管理者则倾向于冒险,表现出积极进取一面,更乐于创新。综合来看,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管理层的年龄与公司创新强度显著负相关。
1.3 管理者学历与创新强度
首先,对于公司的创新而言,最重要的是发现创新机会,这需要管理者具有相当水准的认知能力和机会判断能力。一定程度上,管理者的学历层次可以代表管理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学历层次高,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更强,更易发现不易察觉的创新机会。其次,对于创新决策而言,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学历越高,长期的教育训练使管理者能够保持科学的决策思维,更具备复杂情境下的决策能力。最后,学历层次高,职业安全等方面的顾虑相对较少,对于创新的结果更容易接受。综合来看,学历高的管理者更易察觉创新机会,在公司战略过程中更倾向于创新和变革。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管理层学历与公司创新强度显著正相关。
1.4 管理者任期与创新强度
一般而言,任期短的管理者存在迅速建立声誉、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的欲望。但是公司创新尽管可能有很高的收益,但风险性同样很高,而且回收期一般很长。这显然与任期短的初衷不符。而且,创新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战略决策,需要广泛的知识经验和资源支持才能获得成功,而一般任期短的管理者存在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本等情况,很难对公司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持,这也增大了创新失败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一般认为,管理者任期影响着团队内部的整合程度。任期越长,团队成员之间越能实现知识共享和认知传递,而且对公司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任期短的管理者存在环境匹配、成员之间磨合、价值观认同等问题,可能导致对于公司创新这一重要战略认知不高或存在差异,影响公司创新强度。相比较而言,任职长的管理者之间在长时间的工作交往过程中,更易形成情感纽带,对个人和公司价值认同程度高,能够形成凝聚力。再加上多年行经营阅历,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行业智慧”。任期长的管理者也能够积累足够的资源和社会资本。这些都有利于公司创新项目的成功。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管理者的任职时间与公司创新强度显著正相关。
1.5 两权分离与创新强度
现代公司普遍存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现象,导致股东和管理者之间产生代理冲突。为缓解这种冲突,提高股权集中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原因是,随着股权集中度的上升,大股东控制公司,能够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管理者的行为。但提高股权集中度并不一定对公司有利,大股东有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Bebchuk等[21]构建的模型表明,当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时,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转移公司利润,攫取私人收益的动机更强烈。Claessens等[22]的研究也表明,公司价值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偏离负相关。对于公司创新而言,管理者想通过发挥背景优势来进行公司创新,必须基于一定的治理条件。在股权结构分散的条件下,管理者控制公司,管理者基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公司创新强度。但在股权集中的条件下,尤其存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行为会受到控股股东的监督和制约,这当然也包括公司创新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者背景的特征能否发挥取决于控股股东的意愿。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两权分离对管理者背景特征和创新强度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WIND资讯金融终端。在获得初始样本后,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了退市公司及相关数据缺失的样本。数据的分析处理是通过STATA 13.0和SAS9.3软件完成的。
2.2 变量设计
(1)创新强度。借鉴刘运国和刘雯等[10]的方法。本文采用公司年度研发支出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创新强度(Inten)。
(2)管理者背景特征。本文将管理者界定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具体包括董事长、CEO、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等。管理者背景包括管理层的背景特征和董事长的背景特征两大类,具体指标为性别、年龄、学历和任职时间。其中管理者的四个指标是平均值。具体的变量定义参考姜付秀等[16]的做法。
(3)控制变量。根据相关文献和本文的研究目的,控制变量包括股权集中度(Share)、公司规模(Comsize)、负债水平(Debt)、公司年龄(Comage)和公司类型(Comtype)。另外,本文还控制了年度(Year)效应的影响。详细的变量定义见表1。
2.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为了探讨管理者背景特征和创新强度的内在关系,本文的实证分析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检验管理层的背景特征和董事长的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的关系;第二,检验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对管理者和创新强度之间关系具有怎样的影响。
为了实现第一步的研究目的,本文构建了如下的模型:
其中,Inten指的是创新强度指标,Mchar指的是管理者背景特征,Controls表示需要控制的变量。β表示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回归系数,如果某些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变量β在统计上显著,则表示这些管理者背景特征因素对公司的创新强度有显著的影响。α为常数项,γ为控制变量的系数,ε为残差项。
为了实现第二步的研究目标,本文基于模型(1)对不同两权分离状态下管理者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具体来讲,本文将样本公司根据两权分离状态分为两组,分别表示存在两权分离和不存在两权分离的样本公司。然后,对各组样本运用模型(1)来估计管理者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的关系,并在比较回归系数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了统计,详细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最终得到的样本公司个数为1393个。创新强度的均值(中位数)为2.673 5%(2.067 3%),创新强度尚可,但同时也可看出,创新强度分布比较分散。管理层的背景特征方面,管理层性别均值(中位数)为0.810 8(0.812 5),表明管理层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反映了现实状况;管理层年龄分组均值(中位数)为3.050 4(3.0556),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年龄普遍偏大;管理层学历均值(中位数)为3.334 6(3.3571),表明管理层的学历层次主要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学历层次尚可;管理层平均任职时间约为3年,也反映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年轻的特点。董事长的背景特征方面,男性比例高达96.91%;年龄分组显示主要以50~60岁为主;学历也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平均任职时间也约为4年,比管理层略长。
在控制变量方面,股权结构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中位数)为33.31%(30.98%),股权集中较高,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股权集中度高的特点;公司的年末总资产的对数均值为20.8006,说明公司规模较小;资产负债比率均值为22.06%,公司的负债比例不高;托宾Q的均值为1.9742,表明公司的成长性良好;公司的平均年龄约为10年,体现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处在发展初期。最后,公司类型上,样本中66.62%的公司属于制造业。
3.2 相关性分析
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由表3所示,研发强度与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和董事长年龄显著负相关,与管理层学历、管理层任职时间、董事长性别、董事长学历和董事长任职时间显著正相关。与前文的理论预期一致。初步表明,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对公司的研发投资产生了影响。在控制变量方面,创新强度与公司规模和负债比率显著负相关,与公司成长能力显著正相关,与相关研究一致。当然,相关性分析只是初步的分析,欲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3.3 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创新强度的影响
本文利用上文界定的研究样本对模型(1)进行回归,探讨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创新强度(Inten)的影响。先分别对管理者性别、年龄、学历和任职时间各个变量单独放入模型,最后将所有这些解释变量放在同一模型中进行回归。回归的方法采用的是以样本为单位的群回归,并且控制了年度的固定效应。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于本文所使用到的主要连续变量,按照1%和99%水平进行了Winsorize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有回归均采用了此方法。详细的回归结果如表4和表5。
如表4所示,在管理层背景特征的变量中,年龄、学历和任职期限与创新强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性别与创新强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与前文的研究假设完全一致。具体来说,管理层的平均年龄越小、学历越高、任职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促进公司创新。而男女性别特征表现均不明显,因而与创新强度的关系不明显。这些结果意味着,为谋求公司创新,年轻的管理层勇于接受挑战,甘于冒险,有积极的进取心;高学历的管理层发挥了知识渊博的优势,善于抓住创新机会;任职时间长的管理层完成了团队整合,更具责任心,形成了凝聚力,利用长期行业积累的优势。
再如表5所示,在董事长背景特征的变量中,性别和学历与创新强度正相关,年龄与创新强度负相关,年龄的系数为负数,但不显著,任期的系数为正数,同样不显著。综合来看,基本符合前文的理论预期。结果表明,男性的董事长更具冒险性和事业心,展现了男性的性别特征;董事长的受教育程度提升董事长对于创新的认知和利用创新机会的能力。年龄和任期系数的符号与前文分析一致,但不显著,表明二者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明确。
控制变量方面,表5和表6都显示,股权结构、负债水平与研发投资负相关,成长能力与研发投资正相关。
3.4 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创新强度的影响:区分两权分离
本文根据控制权和现金流权是否存在分离将样本公司分为存在两权分离和不存在两权分离两个子样本,然后利用模型(1)分别进行回归。详细的回归结果见表6和表7。同样基于便于比较的原因,表6和表7同时列出全样本回归的结果。
表6是管理层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在两权分离分组的情况下回归的结果。由表6所示,在管理层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的回归结果中,性别和学历在两权分离的回归结果和全样本回归结果显著性一致外,学历和任期则与全回归结果不一致。学历和任期在不存在两权分离的分组结果与创新强度显著相关,而在存在两权分离的分组回归结果中与创新强度则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一致,表明两权分离能够对管理层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的关系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一结果意味着,当公司中存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时,管理层发挥背景特征的作用受到影响,综合来看,两权分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层背景特征对创新强度的影响。
表7是董事长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在两权分离分组的情况下回归的结果。由表7所示,在董事长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的回归中,全样本显著的两个背景因素性别和学历仅在不存在两权分离的回归中显著,而且任期也是在不存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回归显著,与全样本回归不一致。这一结果更加检验了前文的分析,表明两权分离对董事长的背景特征与创新强度的关系产生显著的影响。表7的结果与表6的结果一致,都检验了假设5。
4 结语
对管理者背景对公司创新强度研究,结论不一,且未对管理者情境因素加以考虑。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深圳证券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次对两权分离、管理者背景特征和创新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表明:管理者背景能够显著影响公司的创新强度。进一步,区分了两权分离后,研究发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对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创新强度的关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体现了抑制了管理者背景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管理者背景和研发投资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丰富了公司创新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同时,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表现在,对于公司在一定的治理条件下提高创新强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注:数值为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显著。
注:括号中数值为t值;*、**、***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显著;标准误经过公司层面cluster调整。
注:括号中数值为t值;*、**、***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显著;标准误经过公司层面cluster调整。
注:括号中数值为t值;*、**、***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显著;标准误经过公司层面cluster调整。
注:括号中数值为t值;*、**、***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显著;标准误经过公司层面cluster调整。
摘要:以深圳证券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管理者背景特征和公司创新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管理层和董事长的背景特征对公司创新强度产生了显著影响,表明管理者背景特征是影响公司创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在区分控制权和现金流权是否存在分离的分析中,研究表明,两权分离对管理者背景特征和创新强度之间的关系产生明显的影响,表现出抑制的作用。
管理者背景特征论文 篇4
对1966~揭阳市日极端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的高温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高温灾害天气的气候特征,并概括出造成揭阳市高温灾害天气的成因以及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揭阳市高温天气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偏少期,1990~为平均线附近平稳变化期,1998以来为明显偏多期,而且强度也是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与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大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区域大气环流异常有关,造成揭阳市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西北气流的增温作用,前者容易造成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后者则容易造成极端最高气温.
作 者:林巧美 陈裕强 陈映强 丁丽佳 罗碧瑜 Lin Qiaomei Chen Yuqiang Chen Yingqiang Ding Lijia Luo Biyu 作者单位:林巧美,陈裕强,陈映强,Lin Qiaomei,Chen Yuqiang,Chen Yingqiang(广东省揭阳市气象局,揭阳,522000)丁丽佳,Ding Lijia(广东省潮州市气象局,潮州,521021)
基于背景特征匹配的DIS算法 篇5
1 基于区域分类的全局参数求解法
本文提出的全局参数求解过程分为区域分类和特征匹配两部操作实现:
1.1 区域分类
局部区域的特征匹配结果不能提供实际的摄像机运动参数, 影响稳像效果;纹理丰富区域特征能提供更准确的匹配。综上, 根据相邻图像关系和图像内部邻域关系进行区域提前分类。具体步骤如下:
Step1:将当前图像It分割成若干尺寸为M×N的子块;
Step2:计算当前图像中子块与相邻图像中对应子块的MAD值, 并统计全部子块的MAD值, 计算出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μ1, σ1;MAD计算公式如 (1) 所示:
Step4:全局运动具有一致性, 并且根据大量实验发现, 根据MAD值画出的分布曲线与正态函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因此根据两个集合的均值和标准差确定保留的区域如公式 (2) 所示:
Step5:以局部运动物体具有聚集性作为理论基础, 考虑初步保留子区域的8领域情况对初分类结果进行再次优化。以黑色区域表示舍弃部分, 从图1看出, 区域分类预处理去除了大量不稳定局部区域, 而保留部分多位于纹理丰富的背景区域, 更好地代表全局运动, 利于估计抖动参数。
1.2 ORB特征匹配
对于每个待匹配ORB特征的二进制描述子, 直接采用哈希函数进行散列运算, 再根据索引值将特征点放入不同桶中, 如果两特征间海明距离较小, 则得到相同索引值的概率就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参数精度, 选用迭代最小二乘法剔除误匹配。
2 运动补偿算法
MVI (Motion Vector Integral) 通过引入衰减因子k (0<k<1) 平衡摄像机扫描运动和高频抖动。随着k值增大, 曲线平滑效果变好, 但相对真实运动的状态滞后增加。为了减小滞后现象, 将MVI法看作对补偿矢量的比例控制过程, 引入一个闭环积分器减轻算法状态滞后的现象, 并对积分因子进行加权如 (3) 所示:
3 结论
本文从全局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两方面出发改善DIS系统的性能。运动估计阶段结合区域分类和ORB特征保证匹配结果的准确性;运动补偿阶段采用改进MVI算法平滑扫描运动和抖动参数。通过对真实序列的仿真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摘要:DIS (Digital image stabilization) 算法是摄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视频间全局运动估计的准确性和运算效率是决定稳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为了准确补偿抖动参数, 提出了一种结合区域分类和CRB特征匹配的全局运动估计算法, 并结合运动滤波过程, 验证DIS算法的有效性。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特征分析 篇6
新媒体时代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由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 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 世界文化转型。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媒体时代舆情的时代特征——即舆情主体的现代性、舆情热点的模式化、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1.1舆情主体的现代性
舆情主体是指与国家管理者相对应的民众。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舆情主体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 民众的社会生活、人文生活都比较稳定, 信息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主要依靠报纸、电视, 而且信息内容资源较少。而在新媒体时代, 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生活处于剧烈变动的状态, 更具现代性。
1.2舆情热点的模式化
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 社会事件的增多, 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 舆情的热点显示更为多样化。一般来说, 舆情热点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媒体聚集点、政府导向点, 也是舆情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 普遍体现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新情况、新机遇和新困难。舆情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民众有能力参与的事件上。随着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 舆情热点逐渐凸显模式化, 经济上比较关注汇改、股市, 政治上比较关注体改和贪腐, 生活上比较关注食品安全和物价, 社会事件则比较关注信息公开和处置的合理性, 这些已成为基本的模式。
1.3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从主体利益出发, 民众的生存、发展与享受一直是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热点问题。从国际文明的角度来看, 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要全面健康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发展;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和谐家庭的形成; 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从国际文明的视角看待舆情热点问题, 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富强。
2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基本特征
2.1信息传播的直接性
新媒体时代, 借助于多样的网络传播工具, 能使舆情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更快捷、范围更广, 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网络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使得普通民众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成为一种可能, 在无需“把关”的情况下, 大量的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工具 (贴吧、论坛、微博等) 在第一时间得以反映出来。这种通过互联网方式表达出来的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特点, 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但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 其信息的即时更新、 即时分享功能, 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直接。
2.2舆情热点的突发性
传统媒体时代, 舆情的传播需要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发布和汇聚整合才能体现。而在新媒体时代下, 舆情传播则随着事件的发生和网络关注的升温, 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民意充斥网络空间, 舆情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2.3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和广播外, 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信息来源更为丰富, 如各类新闻评论、网站BBS、各类聊天室、微博及博客、网上调查与网上访谈、QQ群等各类社交媒体。而且, 智能化、多样化的便携式终端等移动互联网也成为舆情信息散播的重要途径, 舆情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移动QQ、微博、微信等新的移动互联终端沟通工具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宽广。
2.4舆情主体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主要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即从信息发布者到信息的接收者的单向流动。这样, 有关主管部门很容易掌控整个信息流程, 进而掌控舆情。在新媒体背景下, 舆情热点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信息接收者与信息的发布者之间可以互动, 即信息的双向交流, 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横向、纵向交错的传播模式。网民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平台, 与新闻信息的发出者进行交流互动, 参与网民的范围更广、更积极, 网络舆情的表达比过去更为快捷。
2.5信息内容的偏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的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每当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 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 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真实的, 对事件的观点的表达是理性客观的。但是也有部分社会情绪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显得网民不够冷静、容易冲动、情绪化, 但是更多地是通过社会事件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发出失真的信息甚至于谣言, 激起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的愤慨, 由此导致舆情的走向容易出现偏差。
3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直接来源于现实或来源于网络本土, 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 社会公德维护等的一系列问题易引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关系大众的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性质的议题本身比较敏感, 易引起大众的讨论。这时如果政府与传统媒体表现出不作为或不发声, 或已有报道反映出问题处理的不公正, 那么伴随着强度和范围的提升和扩大, 网络群体极化就极有发生的可能。在现实中, 舆情事件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 通过互联网媒介, 舆情的出现及变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凸显出来, 舆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表现出来的信息传播的直接性、舆情热点的突发性、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舆情主体的互动性、信息内容的偏差性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具有极大差异。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特征
参考文献
[1]温淑春.试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舆情特征[J].理论界, 2008 (7) :6-8.
管理者背景特征论文 篇7
制定教师教育标准是德国新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以标准为导向的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标准的出台至少受到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推动。
第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观念的变迁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教育需要通过相应的变革对此做出回应。1998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任命了一个由学者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教师教育混合委员会”,由其负责分析德国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指明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1]2000年,该委员会公开发表了其研究报告:《德国教师教育的前景》。报告一方面肯定了德国教师教育的优点,如所培养出来的教师有着很高的专业水平,教师教育的制度框架(由大学负责培养教师,由理论学习与见习组成的两阶段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应的两级国家考试制度)设计合理,无需根本的改变;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当前教师教育的问题和不足,如在大学学习阶段,教育科学、学科教育、学科教学法以及学校实习(Schulpraktikum)四个环节结合不够紧密,另外,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和第二阶段的见习(Vorbereitungsdienst)在内容上的衔接也存在不足,致使现有的制度框架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等。[2]这一报告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为教师教育改革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后来制定教师教育标准的理论基础。
第二,2000年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OECD国家相比,德国15岁中学生的成绩表现平庸,而且不同联邦州之间以及不同类型的中学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PISA的调查结果给德国的公共舆论带来强烈的冲击。它所引发的公共讨论让德国教育体制中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新世纪德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直接诱因和推动因素。[3]为了解决国际学生测验所表明的德国在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教育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也为了保证各地、各类学校教育水准的可比性及其所颁发的教育证书的等值性,德国决定引入“国家教育标准”。2003年12月,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做出决议,提出了用于“中等学校毕业资格”(der Mittlere Schulabschluss,第10年级)的国家教育标准,包括德语、数学和第一外语(英语或法语)三个科目。此后,又相继出台了其他科目和其他教育阶段的标准。[4]德国国家教育标准预计覆盖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直到高中,包括全部核心教学科目在内。在引入针对学生的国家教育标准之后,制定针对教师的国家教育标准便成为自然而然的发展步骤。[5]2004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首先通过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1)2008年又通过了《各州通用的对于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要求》,由此为教师教育的各个环节(教育科学、学科教育、学科教学法和见习)确定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要求。[6]
第三,由于受到联邦制以及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德国各州的教师教育结构不尽一致,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7]1999年开始的“博洛尼亚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各州教师教育结构的差异。这给跨州流动的师范生带来学业成绩以及毕业证书认可的问题。制定教师教育标准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各联邦州之间相互认可师范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和毕业证书”,“保证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流动性和贯通性”,从而保证未来教师的利益。[8]
二、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主要内容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包括上述教育科学方面的标准和学科专业及学科教学法方面的内容要求。
(一)教育科学方面的标准和要求[9]
2004年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2)的核心是对未来教师需要获得的在教学、教化、评价和创新四个领域的11种能力的定义。每一种能力又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行为指标,分别在理论教学阶段和见习阶段达到。
1.第一能力领域:教学——教师是教和学方面的专家
能力1:教师按照学科专业及实际情况的要求设计课程,并正确地加以实施。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相关的教育理论,理解教育理论方面的目的以及由此推导出的标准,并批判性地对此加以反思;(2)熟悉普通教学法和学科教学法,知道在设计课程时要注意些什么;(3)了解不同的授课方法和作业形式,并且知道如何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情境恰当地加以应用;(4)掌握媒体教育学与媒体心理学的知识,了解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情境在课程中恰当地应用媒体的可能性和局限性;(5)熟悉评价教学效果与课程质量的程序。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能够结合学科专业与学科教学法方面的论述来规划和设计课程;(2)在内容、方法以及工作和沟通的形式中做出选择;(3)能在教学法方面恰当地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交流技术,并反思自己对媒体的应用;(4)会考核自己教学的质量。
能力2:教师通过设计学习情境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让学生有能力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熟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的形式;(2)知道如何让学习者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支持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3)熟悉学习动机与成就动机理论并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理论。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激发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并给予支持;(2)根据有关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与能力的知识来设计教学过程;(3)唤起并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动机;(4)领导和陪同学习小组。
能力3:教师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与工作的能力。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能够积极影响学习成就和工作结果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激励策略;(2)了解促进自主、自决以及合作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3)知道如何在课程中发展终身学习的兴趣。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传授和促进学习策略与工作策略;(2)向学生传授自主、自决以及合作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
2.第二能力领域:教化——教师履行其教化职责
能力4:教师了解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条件,在学校的框架下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施加影响。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有关儿童和青少年发展与社会化的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2)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不利境地,知道如何提供教育救助和采取预防性措施;(3)在设计教育教学过程时注意跨文化维度;(4)了解性别特征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及其意义。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认识到学生所处的不利境地,提供教育救助和采取预防性措施;(2)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3)注意到各个学习小组中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多样性。
能力5:教师传授价值和规范,支持学生自主地判断和行动。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并反思民主的价值和规范以及对此的传授;(2)知道如何促进学生形成有价值意识的态度和发展自主判断和行动的能力;(3)知道如何支持学生应对个人的危机和决策情境。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反思价值与价值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行动;(2)和学生逐步地练习自主的判断和行动;(3)使用富有建设性地应对价值冲突的形式。
能力6:教师可以找到解决学校和课堂中困难与冲突的办法。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掌握有关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师生互动)的知识;(2)熟悉谈话的规则以及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即那些对于课程、学校和家庭工作重要的规则和原则;(3)了解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风险和危险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4)善于分析冲突,了解建设性地解决冲突以及应对暴力的方法。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能够设计课程和规划学校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学习过程;(2)与学生一起确定相互交往的规则并加以落实;(3)根据具体的情况应用预防和解决冲突的策略和行为方式。
3.第三能力领域:评价——教师合理而负责地完成评价工作
能力7:教师能够诊断学生的学习前提和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向学生及其父母提供咨询。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知道不同的学习前提会如何影响教学活动,并知道如何在教学中照顾到这种情况;(2)了解高天赋和特殊天赋以及学习与工作障碍的各种表现形式;(3)熟悉诊断教学过程的基础;(4)了解对学生及其父母提供咨询的原则和方法。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能够识别发展现况、学习潜力、学习障碍以及学习上的进步;(2)能够认清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起点,并应用特定的促进措施;(3)能够辨认出学生的天赋,知道如何促进有天赋学生的发展;(4)协调学习的可能与学习的要求;(5)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咨询形式,能将咨询功能和评价功能区分开;(6)在提供咨询与建议时与同事进行合作;(7)在发展咨询服务项目时,与其他的机构进行合作。
能力8:教师根据透明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成绩。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成绩评价的不同形式及其功能和优缺点;(2)了解成绩评价的不同参照体系,并能对其进行比较权衡;(3)了解对成绩评价进行回馈的原则。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能够依照标准设计考题并针对目标群体做出相应的表述;(2)根据学科专业和具体的情况应用评价模型和标准;(3)与同事就评价的基本原则进行交流;(4)向目标群体恰当地说明评价的结果并指明下一步学习的方向;(5)将成绩考核用作是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建设性回馈。
4.第四能力领域:创新——教师需持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能力9: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将其职业视为是负有特殊责任和义务的公共职务。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教育体制的基础、结构以及作为组织的学校;(2)了解其活动的法律框架(例如基本法,学校法等);(3)反思自己有关教师职业的价值观和态度;(4)知道有关负担和压力研究的主要结果。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学会应对压力;(2)有针对性地、节约地使用工作时间和资源;(3)利用同事间的相互咨询支持课程开发和缓解工作压力。
能力10:教师视其职业为持续性的学习任务。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的方法;(2)阅读和评判教育研究的结果;(3)熟悉学校中的组织条件和合作结构。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反思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及其发展,能够从中获得启发;(2)将教育研究的结果用于自己的工作;(3)为自己和他人将自己的工作及工作结果记录下来;(4)给他人提供回馈,并通过听取他人的回馈来完善自己的教育工作;(5)充分利用各种参与的机会;(6)了解并利用提供给教师的各种支持;(7)参加正式的、非正式的、个人式和合作式继续教育项目。
能力11:教师参与规划和实施学校项目和计划。
理论教学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了解并反思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教育途径各自特定的教育任务;(2)熟悉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法;(3)知道成功进行合作的条件。见习阶段的标准:毕业生(1)将课程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学校发展;(2)使用对课程和学校进行内部评估的程序和工具;(3)以合作的方式规划学校项目和计划,并加以落实;(4)支持小组取得好的工作成绩。
除了对上述能力的定义之外,《教师教育标准》还规定了教育科学的教学内容重点和普通教学法的形式。前者包括:教育与教化,教师的职业和角色,教学法和方法,学习、发展和社会化,成就动机与学习动机,分化、融合和咨询,诊断、评价和咨询,交流,媒体教育,学校发展,教育研究。后者包括:情境法,案例导向法,问题解决法,学习项目组织法,生涯反思法,情境导向法以及现象导向法。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叙述。
(二)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标准和要求[10]
2008年通过的《各州通用的对于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要求》(1)一方面定义了未来教师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针对具体的学科描述了其“学科概貌”(Fachprofile),确定了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1.学科专业能力
学科专业能力(Fachbezogene Kompetenzen)是指一名教师为了完成其教师工作而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态度。这些能力是在教师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教育机构中获得的。
(1)大学学习阶段
师范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重点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认知手段和工作方法以及学科教学法知识。具体来看,师范生在毕业时需要证明已经掌握了以下专业能力:
第一,掌握了贯通性的专业知识。毕业生(1)获得了有关其学科专业领域扎实的和结构化的专业知识(支配性知识),他们可以随时使用并进一步拓展这类知识;(2)可以借助概括性的介绍(导向型知识)了解本学科当前的基本问题;(3)可以反思并使用有关本学科的知识(元知识),并可以援用重要的思想史和科学理论方面的方案;(4)能够通过了解其他学科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由此发展跨学科的能力。
第二,掌握了本学科的认知手段和工作方法。毕业生(1)熟悉本学科的认知手段和工作方法;(2)能够在其学科的核心领域应用这些方法。
第三,掌握了贯通性的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毕业生(1)拥有有关学科教学法理论方面的扎实的和有条理的知识,能够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学科知识内容及其教育效果;(2)熟悉并且能够使用学科教学法和学习心理学研究所取得的有关本学科学习的研究结果;(3)熟悉本学科成绩评判的基础;(4)了解学生的哪些特征会妨碍或促进其学习取得成功,并且知道如何据此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学习环境。
(2)见习阶段
师范生通过在中小学的见习获得与教学实践相关的能力,具体包括:(1)规划和设计学科教学;(2)处理复杂的课程情境;(3)促成可持续性的学习;(4)掌握本学科的成绩评价方法。大学阶段的学习应为这些能力的获取打下基础。
(3)进修和继续教育
通过进修和继续教育,教师应该在专业和个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自己作为教师的专业能力。
以上三个阶段紧密相联,每个阶段都应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并且与下一阶段有着内在的关联。这也就是说,虽然这里做出了阶段上的划分,但是,人们有必要将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2.学科概貌——学科教育与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目标与内容
“学科概貌”描述了师范生通过对某一学科的学习需要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列出了与此相应的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教学内容。除了培养小学教师所涉及的各个教学科目以及特殊教育各个分支(视觉、听觉、语言、运动、学习和精神等方面的障碍)之外,《内容要求》重点列出了培养中等学校教师所涉及的18个教学科目的学科概貌,包括:古代语言、劳动/技术/经济、艺术、生物、化学、语文、地理、历史、信息学、数学、音乐、现代外语、哲学、物理、新教的宗教学、天主教宗教学、社会知识/政治/经济、体育。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列出生物学的“学科概貌”作为说明。每个学科概貌都包括该学科特有的能力概貌和学业内容两个组成部分:
(1)学科特有的能力概貌(Fachspezifisches Kompetenzprofil)
毕业生在生物学科领域掌握了基础性的能力,可以有目的地根据科学知识来设计生物学领域的课程、学习以及教育过程。具体来说,他们:(1)具有扎实的、贯通性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批判分析与反思能力以及方法能力;(2)熟悉生物学中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认知手段,有知识和能力去开展以假设为导向的实验、比较以及操作相关的教学仪器;(3)能够领会不同情境中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客观地、符合伦理地评价它们,并能够论证生物学专题领域对于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4)能够设计专业的课程方案及授课媒体,并在内容上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概括性的介绍了解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纳入课程之中;(5)掌握融会贯通的生物教学法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了解与生物学相关的教学研究的结果,熟悉学科教学法的方案和课程理论,知道学生在生物课的专题领域中的学习困难和想法,熟悉以标准和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学讲授过程的基础;(6)具有专业反思、沟通、诊断与评估的能力,熟悉生物教学法方面基本的工作手段和认知方法;(7)积累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规划和实施生物课程的初步经验,并对此进行了反思,了解这一学科中的成绩诊断和评价的基础。
(2)学业内容(Studieninhalte)
下页表列出了学科概貌中对生物学学科和生物教学法的教学内容要求。
三、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特征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表现出科学性、全面性、开放性等特征。其科学性首先体现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之上。德国教师教育标准是在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教学实践者、专业协会、教会、教育工会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等多方的参与下共同起草的,既参考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也照顾到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教师群体的利益。其次,教师教育标准的内容也具有科学性。无论是教育科学方面的标准还是学科教育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内容要求,都是严格从现代教师职业活动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中推导出来的。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未来的教师才能够应对现代教师职业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覆盖了教育科学、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法三个学科领域,并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将大学阶段的理论学习、中小学中的见习和入职后的继续教育(1)三个阶段衔接起来,表现出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与之相比,我国2011年10月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仅涉及教育类课程,并未对学科专业以及学科教学法课程做出规定,因此只是一个局部性的教师教育标准,有待日后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描述了师范生在毕业时应该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也指出了教育科学、学科教育以及学科教学法方面的内容框架,但是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换句话说,德国教师教育标准只是设定了目标,但是对于达到目标的途径保持开放性,为各州和各高校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预留了空间。[11]因此,教师教育标准的实施并不会出现有些人担心的那种“去多样性”和“单一化”的标准化效应。[12]
最后,从标准的内容来看,德国教师教育标准将有目的地规划、设计、实施、反思、评价与创新教学过程视为是未来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强调教师要能够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要有洞察学生特殊天赋或学习障碍的能力,并能给予个性化的支持,强调未来教师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强调教师要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此外,与我国试行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相比,德国教师教育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未来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以应对社会文化背景异质的学生群体对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反映出德国社会日益转向移民社会的现实对教师职业的新要求。
四、结语
教师教育标准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组织结构方面都创新了德国传统的教师教育。通过对未来教师所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描述,教师教育标准为师范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导向;通过对教育科学、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内容的框定,教师教育标准为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开发与设置提供了导向。教师教育标准的引入也为德国高校带来改革教师教育组织结构的契机,例如成立“教师教育中心”,由其负责整合和协调参与教师教育
参考文献
[1]Catrin Ktters-Knig.Sammelrezension:Lehrerbildung.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2002(3).511.
[2]Ewald Terhart(Hrsg.):Perspektiven der Lehrerbildung inDeutschland.Weinheim:Beltz,2000.26~29.
[3]孙进.变革中的教育体制:新世纪德国普通中等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10,(7):36-40.
[4][6][7][14]KMK(Hrsg.):Das Bildungswesen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10/2011.Bonn:KMK,2011.217,274,273,274.
[5][12]Ewald Terhart.Standards in der Lehrerbildung-eineEinführung.Unterrichtswissenschaft,2007(1).3.9.
[8][10][11]KMK.Lndergemeinsame inhaltliche Anforderun-gen für die Fachwissenschaften und Fachdidaktiken in derLehrerbildung.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16.10.2008.2.2-19.2.
[9]KMK.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Bildungswis-senschaften.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16.12.2004.7~13.
[13]Ingrid Kunze.Zentren für Lehrerbildung-Grenzstationzwischen Theorie und Praxis?Erziehungswissenschaft,2011(43).99.
管理者背景特征论文 篇8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发生的变化
(一) 新闻信息来源的更加多样化
新闻线索的纷繁复杂、辨识难度越来越大, 是新闻摄影传播改变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水平。通过电子新媒体能够对新闻摄影实施数字化的处理, 然后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等在网络上传播, 使得互联网上的新闻线索错综复杂、难辨真假。这样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加快, 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变。基于相关调查, 我国当前的互联网网民数量高达5.65亿, 单使用微博的公民数量就在4亿以上。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成为新闻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 是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以及发展潜力的媒体形式。而这样的情况也进一步造成网络中的信息鱼龙混杂, 不但难以考证, 还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威胁。
(二) 图像的传播形态的改变
当前, 新闻摄影传播在各种网络平台开发出来之后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 这些平台大多具有裂变式的传播特点, 人们通过这些交流平台能够相互联系, 出现很大的人群交叠的现象。在最开始, 图像的传播者将文字与图像上传到相应的平台当中, 其认识的所有人都能够分享他的文字与图片, 而分享之后的用户同样拥有朋友与粉丝, 进行信息的次级传播, 形成一种裂变的传播形式。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 互联网络的使用让新闻的传播展现出新的形态与生命力, 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制造新闻, 既可以当记者也能够做编辑, 还能够进行新闻的传播。这不再是媒体的特权, 新闻的真实性也不再受到控制。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新闻摄影传播模式的改变, 其范围越来越广、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的特征分析
(一)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在中国, 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载体综合性强、传播内容立体性强以及传播的受众面大的特点。基于新媒体而言, 要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了解它接受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需要一定的传播载体将其放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当前社会中, 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传播载体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除电视、报纸杂志之外, 计算机、手机等其他移动终端都成为新兴的传播载体。基于各种信息的技术条件, 传播的内容也不再限于单纯的文字与静态图片, 声音、动态图片、视频都是新兴的传播内容, 相互之间甚至能够穿插使用, 非常便于人们随时分享和观察周边的人和事。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网络的受众群体非常复杂。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多种不同的传播工具以及传播载体能够进行整合, 使其能够传播各种形式的内容, 不论什么年龄、性别或者是民族, 都能够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丰富的传播内容, 其非常立体且综合性强。但是总的来说, 这些传播内容能够实现, 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互联网平台, 所以要发挥出新媒体的真正作用, 就必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使其成为新闻摄影传播的前提与基础。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当前我们生活的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大众社会, 其将网络通信作为技术中心, 通过将上网技术进行知识普及, 最终能够让互联网传播限制实现接触, 新闻内容的自由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改善传统新闻摄影传播中的传输时空局限, 形成无线网络的新型媒体传播方式。在当前, 使用手机通信设备都有供应商开发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 其网络接入功能会促进现代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 这个系统能够有效地将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开放性的, 具有广阔的覆盖面的数字网络结构。这样的环境下, 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趋于网络化, 整个国家都处在一个无形的空间当中。要与空间中的其他个体取得联系, 只需要一台能够连接网络的设备, 实现相互之间信息资料的沟通、分享与交流。
此外, 新媒体背景之下, 互联网络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滞后性以及缺位状况, 真实有用的信息能够及时让广大受众看到。因此, 新媒体下的传播平台成为一种服务大众的工具,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极大的保障。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将信息整合, 然后分享, 公众能够知道事件的现状情况,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和方式。
(二) 手机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 手机不再是单纯的语音通话工具, 而是一种包含拍摄、视频、网络连接以及娱乐等多个方面功能的设备, 也是当下人们工作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手机中大量软件的开发让其成为新闻现场的重要见证, 当前绝大部分的手机都拥有拍摄的功能, 尽管其像素和拍摄效果不及专业的相机, 但是并不能减弱人们对其的喜爱。手机的拍摄功能操作简单快捷, 同时能够及时地与网络连接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当然, 手机的拍摄效果不如专业的摄影设备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技术的进步, 各大厂商也在逐渐改善手机的拍摄功能, 使画面更加清晰流畅。同时, 3G网络和WIFI网络连接方式的出现让手机等移动设备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分享和交流, 这样的进步也就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新媒体新闻摄影传播的过程中来。
(三) 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僵局打破
不仅是网络通信工具正在不断发展, 数码成像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使用手机进行自主的新闻摄影, 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的专业摄影工作的僵局被打破, 致使新媒体环境下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拍摄的过程中。摄影工作的专业化逐渐朝向公民化的方向发展。在网络平台当中, 甚至能够发现某些人自主拍摄的素材相较于专业的拍摄作品也毫不逊色。这主要是因为公民拍摄的资料完全反应的是现场的真实状况, 基于普通人的角度能够发现很多问题, 这也是大众传播的优势之一。近些年来, 很多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新闻第一手资料都是出自普通人之手。在动车事件中现场的情况都是普通人使用移动设备拍摄的, 这说明我国公民进行新闻摄影传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以及相关权利的发展, 形成交互式的媒体形态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为人们使用手机进行记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这样说, 直到现在, 我国大量的事件与问题都是人们自主拍摄传播, 然后由网友发现分享。在某些时刻, 这些关键的资料能够成为还原事实的重要证据。所以说, 公民摄影的存在有效的打破了专业人士进行新闻摄影传播的局面, 将公民从观众的看台上拉入到台前, 对当前的新闻规范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使新闻摄影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新媒体的背景, 公民能够得到更加宽广和自由的平台, 这样的模式能够增加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渠道拓宽, 让新闻的自由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让更多人能够看到、知道和了解, 使公民的知情权得到很好的满足。在将新闻素材挖掘出来的同时让政府部门也重视起来, 维护公民的权益, 并且有效的监督政府的活动, 这也是公民新闻摄影传播的目的之一。在专业化的新闻拍摄格局打破的同时, 新媒体背景下, 公民拍摄还对传统的新闻摄影流程造成冲击。传统新闻行业中新闻事件的采编到新闻的发布都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流程, 新闻需要进行“二次加工”, 在经过去粗取精以及提炼之后才会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通常情况下不会让没有任何处理的原生态的新闻事件出现在荧幕当中。但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目击者将自己拍摄到的新闻事件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直接上传到网络中, 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再加工。这样传播的内容虽然粗糙, 但是具有强烈的第一现场感, 其原生态的面貌对传统的新闻摄影产生较大的冲击, 这样就使得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没有第一现场的时效, 会让新闻工作者为了抢夺第一手的报道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
三、新媒体的发展之路
首先,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专业的摄影人员应该转变态度。虽然在胶卷时代新闻摄影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 但是当前已经进入到数字化信息时代, 大众对于新闻摄影行业存在的敬畏与神秘感以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荡然无存, 而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高傲”意识仍然存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记者、每一个人能够成为新闻地记录者, 人人都能拍照的现实情况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大大降低。就算是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 在此时与一个单纯的摄影爱好者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促进新闻摄影传播行业的良性与健康发展, 新闻摄影者首先应当将自身的优越感消除, 以社会责任感作为工作的重点, 在摄影的过程中利用专业的技术, 基于自身的独特视角和职业敏感性将自身的作品与普通公民或者是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区分开来, 彰显出作品在精度和深度上的优势, 使专业的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
其次,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大众进行新闻摄影传播的引导。因为当前网络中充斥数量庞大的不真实的信息与图片, 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尤其是公民的辨别能力较弱, 造成这些不实信息在网络中广泛的流传。大量的图片也对编辑的选择性造成影响, 将专业人员的摄影积极性打消。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做好管理工作, 将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清除, 为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是新闻信息的拍摄者和发布者, 这将传统新闻行业中的专业限制打破, 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因此, 媒体人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的双刃剑作用, 充分维护新闻摄影传播的良性发展, 才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西莉.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编辑之友, 2012 (11) :55-56, 75.
[2]翟铮璇.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与变化——专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J].中国记者, 2012 (3) :32-33.
[3]李鹏, 王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浅析[J].新闻知识, 2010 (2) :92-93.
[4]姜楠.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青年文学家, 2013 (18) :200-201.
GIS背景下的地图制图特征研究 篇9
现代地图制图与GIS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我们走上了建立综合信息的道路, 它不但用来管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和广泛的数据源, 同时为制图学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存储、评价和分析的工具, 制图学家将视觉化和GIS的特点结合起来设计出了新颖的电子地图集。
GIS是为解决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与产业。60年代中期, 加拿大开始研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 (CGIS) , 随后又出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SYMAP和GRID等系统, 自那时起, GIS就广泛深入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已建立了国家级、洲际之间以及各种专题性的地理信息系统。我国GIS的研究与应用始于80年代, 十多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 在计算机辅助绘制地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的实验与研究工作, 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近两年来,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北大遥感所等单位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今, GIS系统已成为年增长率为3 5%的新兴技术产业, 出现了许多诸如ARGINFO, MAPINFO和GENAMAP等著名软件, 它们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GIS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迅猛。
GIS被认为是继文字描述和地图之后的第三代地学语言。GIS的观点可以分为地图派、数据库派和空间分析派。其中, 地图派侧重于GIS制图方面的工作, 起源于Mc Harg (1969) 的研究工作, 以现在的Berry (1987) 和Tomlin (1990, 1991) 为代表。这个学派将GIS看作为地图处理或显示系统, 地形制图和专题制图机构支持该学派的发展, 并把重点放在GIS能产生出高质量的矢量式地图和图表的能力上。数字地图是与传统的模拟地图相对应的概念, 是存储在人脑或电脑中的地图。
目前, 许多GIS软件在DEM的自动提取、地图特征提取、空间分辨率的改善和城市及区域规划等领域, 发挥着巨大潜力。在制图学领域, GIS的介入, 使其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计算机功能的发展给用户提供了更加图形化的GIS用户界面和更加独立的用户自然语言;同时, 更高分辨率的图形设备和功能更强的GIS软件也将不断涌现。近半个世纪, 测绘高新技术飞速发展, 数字地球概念及理论框架的提出, 为数字制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作为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字地图必将成为21世纪测绘业的支柱。
2 GIS下电子地图的当代特征
GIS离不开地图。GIS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能根据用户的要求, 通过对数据的提取和分析, 以图形的方式表示结果。在信息的存储、可视、查询、维护和更新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电子地图的应用使种种局限性得到了克服, 使地图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解决了地图数据的存储和可视性之间的矛盾。一张数字世界地图可存放在四张CDROM中, 它包含1∶1000000比例尺的全球地图, 且包含了18个图层的信息。这样以来, 一大捆笨重过时的地图集如今可以存放在一套小小的光盘中, 而且可以按任意比例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这可以说是地图发展的质的飞跃。 (2) 解决了大容量数据与高速查询之间的矛盾, GIS通过提供巨大的灵活性和先进技术, 改变了地图的设计、生产和应用, 与GIS紧密相连的地理数据库不仅能存储容量巨大的地理信息, 而且使高速查询成为可能。 (3) 提高了地图分析的灵活性, 缩短了纸图的更新周期, GIS根据地理坐标可直接接受地图特征, 大大提高地图分析的灵活性。更新一幅图就意味着重新印刷, 这也比较耗时, 但GIS可以直接从几种信息源输入数字信息, 不同目标与比例尺地图的组合己不再成为障碍, 常规的矢量地图和遥感图象可以很容易地一起处理, 空间信息、大量文本和数据也可精确的记录, 相对于传统纸图, 在GIS下现代的电子地图可达瞬息万变。 (4) 增强了地图的显示效果, 在GIS环境下, 地图可以随时进行放大、缩小、全屏、分屏、漫游及动态显示而且可以填加各种颜色进行彩色显示, 大大增强了地图的显示效果及其美观性。 (5) 缩短了地图出版周期, GIS从数据源获取信息, 进行编辑分析处理后, 可直接进行制版, 大大缩短了地图的出版周期。
3 当代数字地图的作用及应用
3.1 数字地图是“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表现形式
“数字区域”或“数字城市”都是对一定的地域或城市真实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来处理整个地域或城市的自然和社会、人文活动诸多领域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资源, 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获得所想了解的有关区域或城市的信息, 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 实现对区域或城市的多分辨率、三维描述, 即“虚拟区域”和“虚拟城市”。
3.2 数字地图是资源环境GIS中信息的重要载体和表达工具
众所周知, 85%以上的信息都与空间位置有关, 而数字地图则是地理信息绝好的表达方式。西部大开发离不开资源信息、环境信息的获取和管理, 显然数字地图将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地理环境信息的重要表达工具, 并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的说, 它可以为西部地区各级领导部门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提供直观形象的可视化信息的获取手段, 并能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方便、迅速的了解和掌握西部地区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规划等情况。同时, 也可以将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的办公理念和依据置于基于GIS的数字地图或地理环境空间信息之上, 优化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的工作基础和条件, 实现文本数据、统计数据、图形数据和遥感数据的多种数据的复合处理与应用。
3.3 数字地图是诸多领域地理环境信息平台和成果表现形式
由于地理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和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表物体及环境要素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诸多领域的GIS都要涉及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等多种信息, 而85%的信息都和地理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地图不仅可以为显示各种信息构建良好的地理环境信息平台, 而且最终可以成为表达诸多领域研究成果和规划成果的表现形式, 为宣传研究成果和提高规划成果的使用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雪松, 张友安, 邓敏.AutoCAD环境中组织GIS数据的方法[J].测绘通报, 2003, 11:45~48.
【管理者背景特征论文】推荐阅读:
试析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特征与作用论文08-27
管理者特征01-02
数据背景下学校管理12-03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01-01
管理思想特征01-06
网络文化特征管理07-31
林业物流的管理特征10-19
TPM管理特征分析11-24
多视角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05-25
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演变及背景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