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生产力及其特征

2024-07-28

管理生产力及其特征(共7篇)

管理生产力及其特征 篇1

近年来,随着世界对虾[1]。1999年后,全球对虾养殖产量迅速提高,到2006年达316.4×104t,占世界对虾总产量的47.8%(图1)。

1.2 中国和东南亚是世界最主要的对虾养殖国

目前,全球有约60个国家从事对虾养殖,中国、泰国、越南、印尼等为主要生产国,2006年这4个国家的对虾养殖产量分别为124×104 t、50×104 t、35×104 t和34×104 t,占全球总养殖产量的76.8%。2006年世界对虾养殖产量分布见图2。养殖产量居前10位的为中国、东南亚和美洲国家,这10个国家的产量占全球总养殖产量的92.9%。

2 世界对虾贸易主要特征分析

2.1 世界对虾贸易规模稳步增长

伴随对虾养殖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世界对虾贸易也呈迅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全球水产品贸易种类达800多种。其中,对虾产品为最重要的一种,2006年其出口值占全球水产品出口值的16.27%,是水产品贸易中最大宗产品。

近20年来世界对虾贸易变化趋势见图3。可以看出,在1986~2006年的21年间,对虾出口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出口额除1996~2002年间增长缓慢外,总体上呈稳步增长趋势,尤其是2002年以后增长迅猛。不考虑通货膨胀率,2006年对虾出口量为1996年的1.89倍,为1986年3.32倍;2006年出口额为1996年的1.33倍,为1986年的2.88倍。

2.2 对虾贸易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作为一种高值水产品,对虾贸易具有典型的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特点。图4列出2006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虾贸易流量。发达国家是以世界经合组织(OECD)32个国家为标准划分的。统计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对虾贸易为绝对逆差,而发展中国家对虾贸易为绝对顺差,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对虾产品金额不低于98.7亿美元。

2.3 出口商品结构以冷冻虾为主,制作保藏虾的比例稳步上升

在世界对虾出口商品结构中,冷冻虾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次是制作保藏虾,其它如未冻虾、冰鲜虾以及冷冻虾仁等所占比例较低,2000年以后最高比例不超过4%(图5)。从动态上看,冷冻虾与制作保藏虾呈相反的变动趋势。1986~1997年冷冻虾的比重维持在77.11%~80.15%水平,1998年以后冷冻虾的比重开始逐步下降,2006年降到67.1%;而制作保藏虾的出口比重除个别年份外呈稳步上升的趋势,1986年为9.35%,1996年为15.27%,到2006年已达26.68%。数据表明,世界对虾出口产品已部分由初级冷冻品转到具较高附加价值的制作保藏虾产品,体现了为适应世界多元化的需求,对虾产品加工出现了由粗加工产品逐步向深加工产品转移的变化过程。

2.4 出口市场以中国、东南亚和美洲国家为主,出口国间竞争优势差异较大

世界对虾出口集中在主要对虾养殖国,2006年出口额列前10位国家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9.2%,其中7个为东亚、东南亚与美洲国家(图6)。

但这10个出口国间的竞争优势差异较大。现以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3项指标来进行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对虾产品出口额与世界对虾产品出口额的比值,它反映一国对虾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TC也称净出口指数,是通过计算某类产品的净出口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比例来判断一国产品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的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Ti=(Xi-Mi)/(Xi+Mi)

式中Ti表示i行业的竞争力指数或称净出口指数,Xi表示i行业的出口值,Mi表示 i行业的进口值。一般认为,Ti≥0.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i<0.8,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若0≤Ti<0.5,则具有强竞争力;若Ti=0,则该产品具有一般竞争力。

RCA是指一国(地区)某产品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所有产品出口中的份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RCAij=(Xij/Xi)/(Wj/W)

式中RCAij表示i国(地区)j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地区)对世界市场出口j产品的出口额,Xi表示i国(地区)对世界市场的总出口额,Wj表示世界市场j产品的出口额,W表示世界市场产品的总出口额。RCA指数考虑了不同国家和不同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侧重于一国的出口绩效,其值越大,表明比较优势就越明显。

表1列出2004~2006年对虾出口额前10位国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TC和RCA等指标的平均值。国际市场占有率居前5位的均为东南亚主要养虾国,市场占有率都在7%以上。在TC指数上,除丹麦、荷兰、加拿大和中国外,另6个主要对虾出口国的TC值均在0.90以上,而印度、厄瓜多尔和孟加拉国的TC值更是接近1,显示极高的竞争优势;中国的TC值为0.77,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RCA指标上,厄瓜多尔最高,超过35;其次是孟加拉国、越南、泰国;RCA大于2.5的有7个国家,均显示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RCA值仅有1.19,显示国际竞争力一般,远远低于其它东南亚国家。

总的来说,中国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上较高,但主要是依赖于产量最高的优势;另2项指标尤其是RCA指标显示,除丹麦、荷兰和加拿大外,中国对虾出口比其它6国的竞争优势均明显要弱,表明中国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市场能力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5 进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和欧盟,市场集中度高

对虾进口国家/地区主要为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和韩国等,前10位国家/地区的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例(市场集中度)达90%以上,其中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市场集中度超过80%,表明进口市场为高度集中(表2)。

2.6 贸易保护措施由关税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

在WTO的农业协议中,鱼类等水产品并未包括在内,而是作为非农产品对待。这是由于一些国家考虑到捕捞业不仅是一种涉及市场准入的产业,而且也是一种其它农业领域从未涉及过的资源准入的产业[2]。因此,水产品所受的贸易保护比其它农产品要低,水产品的关税随着WTO每一个回合的谈判而逐渐降低。乌拉圭回合之后,水产品关税平均下降25%。发达国家水产品平均加权关税约为4.5%,发展中国家则减至20%以下[3]。

注:对虾进出口数据来自www.fao.org,世界市场产品的总进出口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署(www.unstats.un.org)Notes: Data for shrimp import and export is from www.fao.org, and data for import and export of all products in the world is from www.unstats.un.org .

在3大对虾进口市场上,欧盟对冷冻对虾的关税为12%,罐装虾达20%,但对非加太地区国家组织(ACP)和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零关税;日本对新鲜对虾征税1.8%,烹制虾为4.8%,冷冻和罐装虾为6%,但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对虾产品完全免税;美国除反倾销税外,所有冷冻对虾产品的关税为0,对虾与鱼肉混合罐头的关税为5%[2]。可见,关税对于对虾贸易的约束和限制作用已在逐渐弱化,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市场上。

当前,对对虾等水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更多地体现在非关税壁垒手段的使用上,主要包括标准认证、原产地标签和卫生检疫等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等。

标准和认证:美国和欧盟要求所有向其出口的水产品企业必须获得HACCP的认证资格;日本于2005年实施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要求获得农副产品认证标志方可进入日本市场[4]。从2005年年底起,美国的沃尔玛公司和全球最大的达登连锁餐饮集团先后采用《最严谨的水产养殖规范》(BAP)作为采购虾类产品的标准,要求生产商必须满足BAP标准要求,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美国养殖认证委员会(简称ACC)的认证[5]。不可否认,若其它进口商纷纷效仿这一作法,将大幅度提高对虾进口门槛。

原产地标签:美国原产地标签法于2004年9月30日生效,要求除面包虾、鸡尾酒虾外,对虾零售商必须标示对虾的原产地和生产方式(野生或养殖)。欧盟原产国标签法2005年4月生效,标签上须含有养殖或野生的、生产国、水产品种类的商品名称等信息。日本是紧随欧盟和美国之后关注水产品产地标签的国家,要求所有进口到日本的对虾必须标示产地[2]。

动植物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SPS):是水产品贸易中使用最多且最主要的贸易壁垒。欧盟对抗生素的检测仍十分严格,呋喃唑酮检测限为1×10-9,氯霉素检测限仅为 0.3×10-9[6];2006年1月1日,欧盟实施新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并于年底进行修改和补充,增加了对已经准入欧盟市场的食品安全问责制,要求从食品生产的初始阶段就必须符合食品生产安全标准[7],以加强食品安全的检查手段和控制管理。日本自2002年起加强进口水产品的药物残留检验,且对进口食品的检测力度进一步趋严。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针对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检测指标从原来的1万多种增加到5万多种,单项指标的合格标准也大幅提高[8]。美国对水产品的检测标准也渐趋严,2003年10月以后美国对虾类等水产品采用新的检测方法,新增加了对硝基呋喃代谢残留的检测,如氯霉素的检测限量由1×10-9改为 0.3×10-9[9]。

反倾销措施:这是美国针对中国等6个主要对虾出口国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至今仍在实施。因受“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中国成为此次对虾反倾销措施最大的受害者。由于被征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大部分冷冻对虾产品被拒在美国市场之外。

随着渔业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关税逐步降低,而技术标准、认证、卫生检验制度、反倾销等措施的使用日渐增多,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使发展中国家的对虾等水产品进入发达国家或地区困难重重,加大了出口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3 小结

(1)近20年来,世界对虾生产出现了从捕捞到养殖的巨大变化,2006年世界对虾养殖产量比1980年增长了42.9倍,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1980年的4.2%升到2006年的47.8%。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世界对虾的贸易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06年全球对虾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是1986年的3.32和2.88倍。

(2)作为一种高值水产品,对虾贸易具有典型的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特点,统计数据显示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对虾净出口额不低于98.7亿美元。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冷冻虾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其比例在逐步下降,而制作和保藏虾的比例则稳步上升,表明为适应世界多元化的需求,对虾产品加工出现了由粗加工产品逐步向深加工产品的转移。

(3)对虾进口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3大市场,其市场集中度达80%以上,为市场高度集中。对虾出口以东南亚和美洲国家为主,但出口国间的竞争优势差异较大。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虾出口竞争力较其它东南亚主要出口国明显要弱,显示中国需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4)随着渔业关税的逐步降低,技术标准、认证、卫生检验制度、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措施的使用日益增多,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成为现今世界对虾贸易的主要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崔禾.纵观全球养殖对虾产业现状分析我国对虾产业发展趋势(一)[J].中国水产,2006(4):14-17.

[2]JOSUPEITH.Shrimp market access,tariffs and regulations[EB/OL].World Shrimp Markets2004,26-27 October2004,Madrid,Spain.[2008-07-02].http:∥www.globefish.org/index.php?id=2288.

[3]LEMA.The WTO Doha round and fisheries:What′s at Stake[C/OL].FAO Fact Sheet for WTO Ministerial Conference in Canc挷n,Mexico.July,2003.[2007-05-01].http:∥www.globefish.org/index.php?id=2112.

[4]鲍惠君,张其中.日本实施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蔬菜,2004(3):2-3.

[5]商武.ACC认证: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新壁垒[N].中国贸易报,2006-10-17(6).

[6]康俊生.我国与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对比分析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2):44-48.

[7]潘军.中欧贸易与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2006(1):54-57.

[8]曲如晓,邵愚.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2006(7):30-33.

[9]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陆燕.非关税措施的新发展与我国的应对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43):10-50.

管理生产力及其特征 篇2

温江夏季气候特征与花木de生产管理

温江花木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年来,随着成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大力推进,温江花木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温江区的主导产业.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多,阳光充足,大多数花木进入生长旺盛期,也有部分花卉处在休眠期.针对夏季温高、光强、并易出现强降水这一特点,夏季花木的生产应加强管理.

作 者:陈林 费永成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气象试验站,成都温江区,611130 刊 名:四川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 

论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特征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特征;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政策

一、文化产业是具有高度风险的投资活动

文化需求源于消费者的品味与偏好。尽管文化与艺术相连,但文化“产业”一词并非虚置,从文化产品的制造和相关服务生产、营销到经销和出售至消费者手中,确实都给文化产品加上经济的味道,如同微观经济学中产出、就业和收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等一样。由于消费者对文化商品的消费意愿具有高度易变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管理学家Hachette认为,尽管所有的产业均有风险性、 但文化产业却是具有高风险性投资的产业,该风险性集中在原本的生产是否能被大众接受与消费。因此,任何一个文化商品(表演、创作等)都可能在一夜间成名或者反之过时消失,这样的风险性来自于对文化商品的消费力,和消费者对该文化商品的偏好。

为兼顾获利与艺术考虑,文化创作者常常被要求要创作出具有原创性、特殊性并且足以成为“流行”与“热门”的商品,然而这同时也显示文化创作者有时必须受大众普遍喜好的特点的支配,因而具有有高度易变性和不可预测性的风险的存在。

二、与文化产业价值链存在紧密连结关系

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通常认为应与文化领域息息想关,其生产、购买、买卖的商品与服务都从艺术文化领域衍生而出或与其有紧密关系。范围涵盖整个文化的价值链(value chain)。举例来说,任何一个文化厂商都必须依赖其它的文化厂商如广告公关公司,以促使消费者得知新商品的存在。然而,即使如此,该文化厂商仍然无法控制所有此商品的传播形式,例如通过评论家、期刊杂志、广电等方式促使大众得知新产品存在的其它的传播形式。

由于这也将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看法,所以文化厂商为同时有效管理风险避免原创产品的仿冒,有效掌握大众消费喜好,创意管理者对于再复制、分配与行销等过程,均会相对采取较为严格的操纵与控制,并多以垂直整合方式支配下游公司的流通程序加以操纵与控制。

1.水平聚集。与相同产品的文化生产公司合并,以减少竞争者。

指的是产品或服务递送到消费者手中前,所有由单一或数家厂商提供的加值过程。

2.垂直整合。囊括文化产品生产链中上中下游不同的生产阶段

3.全球化发展。经由企业的兼并与合作,使文化产业厂商者得以不断将文化产品广泛地再复制与流通买卖到世界各地。

三、靠体验销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设计正迅速成为一项重要的竞争参数。要想不同于其它竞争者,设计正是区分这项差异并产生产品认知的一种方式。

在这种风潮趋势下的文化商品,要通过产品讯息、感知或叙述技巧的运用,将产品独特的设计与美学传达给消费者,通过产品独特的符号以吸引消费。 为了让顾客更能体会到产品的符号与价值,文化产业常与其它艺术、工艺、建筑、图形设计、视觉沟通、多媒体和数字科技等加以结合,从而横跨许多不同产业领域。

四、对创意人才的需求

Throsby于2003年指出由于文化商品是内含创意的产品,是知识财产的体现,并且能传达某种象征意义。因此文化产业对创作者一般都采较为放任式的监督,以避免创作者工作步调及环境的过份僵化与固化。

五、高生产成本、低复制成本的特性

经济管理学家Garnham指出,大部分的文化商品,其固定成本都较高,而变动成本则相对较低。因此,文化产品生产与复制成本间的关系便成为特殊的市场型式而存在于文化产业中。所以在较高的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比率下,意味着文化产品一旦成为“热门”商品时,必须要有可观的利润性。

六、文化产业必须通过高度原创性及人造稀缺性以避免商品失败

Garham也认为,文化产业的商机,着重于文化产品中是否具有创新潜力,因此创作者都被要求必需具备有学习与创新能力。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产品和服务如果缺乏这种创新的内容,往往是缺乏吸引力的,并且会造成重复投资与资源的浪费。

1.稀缺性对文化产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目标,其通常通过垂直整合这一最主要的方式加以实现,如前所述,这将使文化产业生产者较能一手掌握文化产品的流通、分配与销售渠道,而且能支配售卖的时程,以确保适量商品在市场流通。

2.另外有二个对商品稀缺性的创造相当重要的辅助工具,即广告与版 权。对文化商品的销售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为文化产业中盗版成本相对偏低(比起其它产业的仿冒品),所以版权与知识财产权可保护其商品内涵不被任意地加以复制,并保障其稀确性。

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政策,确实引领了十多年的另一波新兴产业“风潮”,许多城市成功地刺激了地方经济再发展与带动了城市再生,但相对地,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的上述特点,而致使文化产业面临着风险与信赖等问题。在易变动、不稳定性、市场不确定性等因素下,都使得文化市场看似有“市场性”,但仍然充满着各种变量。

参考文献:

[1]张文松 孙兆东 郭蓉:论企业文化重塑,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2]鲍宗豪: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社区文化产业.探索与争鸣,2000/12.

[3]孙安民:发展文化产业 构建和谐文化.前线,2007/09.

[4]任丽梅: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实践.宁夏党校学报,2008/05.

[5]王静峰:“科学发展观”与“唯GDP发展观”之比较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管理生产力及其特征 篇4

1 桂林市霜冻的特征分析

霜是地面气温短时降到0℃以下, 水汽凝集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且结构疏松的白色冰晶。霜冻是冬春和秋冬之交季节, 由于冷空气入侵或辐射冷却, 近地层气温骤降到0℃以下, 在短时间内造成植株受害或死亡的一种低温灾害。初霜是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 终霜是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 就是无霜期。根据桂林市基准气候站的气象观测资料, 对当地的霜冻进行统计分析。

1.1 初终霜

初霜最早于11月出现, 终霜最晚至3月结束。桂林市初终霜日期与无霜期天数如表1所示。

1.2 霜日的年际变化

将1970—2010年逐年出现的总霜日绘成曲线 (图1) 。可以看出, 总霜日随着年序递进呈下降的趋势。

1.3 霜日的月际分布

由表2可知, 11月至次年3月桂林市都有可能会出现霜, 以12、1月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与历史霜平均日数相比, 最近10年出现霜的平均日数亦呈减少趋势。

2 霜冻对桂林市柑桔生产的影响

一般霜冻日数越长、温度越低, 对柑桔的危害越大。由于果园的小气候、树种、树龄、砧木、树势、地势、树体部位、管理水平等因素不同, 因而柑桔受害程度不同, 受害症状也表现各异。受初霜危害, 秋梢叶片卷曲, 叶缘变色、叶片变软, 甚至导致不正常落叶;嫩芽受冻伤, 叶尖枯干。嫩枝萌发较晚, 发育不成熟、组织不充实, 遇低温, 重者变褐萎焉, 皮层与木质部分离, 甚至脱落、逐渐干枯死亡。轻者发芽迟缓, 新梢细弱, 叶片瘦小或畸形, 生长不正常[1]。有时从外观上看枝条变化不大, 但髓部、木质部变褐, 严重者黑心。近地层存在一明显低温区域, 且温度变化激烈, 根颈处皮层变黑, 轻则发生于局部, 重则形成黑环, 导致全株死亡。若受晚霜危害, 则可能影响柑桔开花和着果, 致使柑桔着果率偏低。

3 减轻或避免霜冻危害的应对措施

灾害发生前加强栽培管理, 如深翻改土、适时施肥、结果适度、及时防治病虫等, 提高树体抗性, 增强树体防冻抗寒能力[2];灾害发生时或灾害发生后, 适时采取有效措施挽救, 减轻受害程度, 减少灾害损失, 以尽快恢复树势, 促进树体正常生长。

3.1 园地品种选择

根据柑桔种植气候区划, 合理进行品种布局, 选择适宜的小气候地形;选择耐寒力强的品种 (系) 或株系、砧穗组合, 避开霜冻危害或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3.2 平时加强田管

一是合理浇水施肥, 培育强健树势。二是及早摘心抹梢, 可使叶片长势肥大、光合进程增强, 枝条熟度高;抹除晚秋梢, 去除弱枝、枯枝、徒长枝、过密枝[3]。三是适时采收成熟的果实, 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提高树体抗寒能力。四是树干涂白, 在秋末冬初结合清园, 用涂白剂涂白主干、主枝。五是树基培土, 保护根系;结合冬耕改土, 在树蔸周围用塘泥、河泥、土杂肥等培高, 但不要在树盘取土, 以防根系裸露受冻, 春天气温回升时及时将土扒开整平。

(d)

3.3 灾前注意预防

一是积极采用“三避”技术, 用稻草、麦秆、谷壳、木屑等覆盖树盘, 用麦秸、稻草绳包扎、缠绕主干 (枝) ;对幼树或衰弱树, 最好用稻草、薄膜等覆盖树冠或搭棚防寒。二是果园灌水或树冠喷水, 在低温到来前进行, 可增加土壤水分, 增大近地层的空气湿度, 减缓夜晚地面长波辐射的散热程度, 达到以水蓄温的目的[4]。三是熏烟防冻, 根据天气预报, 在霜冻来临前的凌晨, 于果园周围或上风头点燃烟雾较大、略潮湿的柴草、秸秆、落叶、糠壳、锯末等物, 让产生的浓烟笼罩果园上空。四是喷洒生长调节剂, 人工喷洒具有化学制剂, 使药液均匀附着在叶片上, 既防冻, 又可兼治病虫。

3.4 灾后及时补救

一是加强土肥水管理, 早施勤施薄施肥料。二是受冻枝干易招病虫, 要注意防治。三是因树修剪, 遵循轻伤轻剪、早剪, 重伤重剪、迟剪原则, 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大伤锯干。四是受害树势衰弱要少留花芽, 并视情况适时抹芽控梢, 疏花疏果, 减轻大量挂果及新梢对营养消耗。五是高接换种、重新补植。采用当地树苗高接或在抗寒中间砧上高接名、优、新、特、稀品种;新植苗需拔除死苗、弱苗, 补植更新。

参考文献

[1]朱佳满, 刘国惠, 周远明, 等.果树寒害与防御[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2:116-145.

[2]柳旭波.柑桔冻后树体修剪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 2000, 29 (2) :19.

[3]夏小曼, 王海英, 蒋运志.2008年初罕见低温雨雪天气对柑桔的影响及补救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29 (2) :55-56.

管理生产力及其特征 篇5

农产品主要通过自然生长过程后获得,农产品生产除了与土地资源有重要关系外,还与温度、光照等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从而使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脉动产出与农产品连续消费产生一定矛盾,进而对农产品物流产生重要影响。

(一)粮食类产品季节性产出对物流的影响

粮食的季节性脉动产出与连续性消费存在时间性矛盾,需要有强大的物流存贮环节来进行调节。如图1中的阴影部分所示,假设我国只有夏、秋两季产出,如果按年4.5亿吨产销平衡进行估算,对阴影部分积分即可得出粮食的年物流存储量为1.52亿吨(估算中夏粮按6月初产出1.1亿吨计算,秋粮按10月初产出3.4亿吨计算),如果再加上5%的安全裕度(粮食安全储备),则我国粮食产品的年物流存储总量达到了1.745亿吨。可见,粮食的季节性脉动产出给粮食产品物流存储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粮食的季节性集中产出使粮食产品的物流运输产生了两个高峰。第一个小高峰为夏粮运输,集中在我国中南部区域,第二个大高峰为全国性的秋粮运输。高峰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的粮食收购运输,单位运输量较小,但运输密度较大。随后区域间的远距运输则相对平缓,单位运输量较大,物流量和物流时间比较均匀。

另外,粮食产品的季节性集中产出给农产品物流的专门化运输增添了很多困难。物流组织只有追求连续生产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和人员工资,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物流成本。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留给物流环节的价格空间不大,如果农产品物流不能形成规模化、连续化的生产,则农产品物流的专用设备和专业设施的利用效率很难得到提升,则农产品物流的利益驱动力有所下降。

(二)果蔬类农产品季节性产出对物流的影响

果蔬类产品由于可存贮性较差,基本不经过仓储环节而直接进行销售。即使是经过保鲜存储,大部分果蔬类产品的存储期也较短,因而果蔬类产品的季节性脉动产出与连续性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很难通过存贮的方式加以解决。现实生活中一方面采用温室、大棚等温室技术提前或延长生产期,以调节供应节奏;另一方面采用保鲜存贮、加工转化等技术延长待销期;此外,通过物流方式采用区域间的调剂弥补区域内非生产季节的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的需求。

部分畜牧水产品可以实现连续生产,部分季节性产出的畜牧水产品则尽量采取生产性代储、加工冷冻等技术来减少季节性产出与连续性消费的矛盾,再加上畜牧水产品的附加值较高,需求弹性较大,因而季节性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

二、农产品的地域性生产差异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

不同区位的季节变化不同,导致了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时间变化不同。同时由于地域资源禀赋的差异,形成农产品品种的区域间差异,也对农产品物流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区位季节性差异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

以较典型的果蔬类产品为例,从我国南部到北部,季节性影响逐步加大。南方基本上可以做到常年连续生产,而北方受季节性温度的影响,只能做到季节性的产出。这样,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4月份,中北部地区的蔬菜由南方供应,每年的5月到6月、10月到11月间,北方的淡季由中部地区就近供应,而在夏秋季节,各地的蔬菜基本上由区域内的生产基地来解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夏秋季节区域内进行供给,并产生了相应的区域内主导物流;冬春淡季由中向南扩大生产,形成由南向北的季节性补充梯度,产生了由南向北的季节性应时物流。

(二)区位资源禀赋差异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

众所周知,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环境适应性和影响性,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适宜的生长种类以及产出的产品质量有相当大的不同。我国元代《王帧农书》中就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地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这说明区域资源禀赋形成的农产品种类差异较大,对农产品物流也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以果蔬类产品为例,“三北”的马铃薯,胶州的大白菜,广州的菜心、芥蓝,毕节的大蒜,新疆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乐陵的金丝小枣等区域的特色产品,已形成区域生产、广域消费的局面。再如,热带水果主要产自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北方及中部地区主要盛产苹果、梨、枣等。夏季南方的热带水果北上,秋季北方水果也大举南下,形成南北水果大交流的局面。

地域性特产品质好,品牌效应强,扩散能力也较强,因而市场范围和物流半径更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费者有能力并愿意支付“稀为贵”的成本,农产品物流也就有了更大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空间。

地域性差异还形成了规律性的物流流向和时间流动。反季节性的供应发生在冬春季节,流向由南到北;季节性的品种调节发生在秋季,形成南北互流;区域内的流向大多表现为郊区向城市供应的聚焦型物流,兼向外围小城镇或农村产粮区进行的补给扩散;特产形成的物流受区域季节的限制,但流向呈发散状。

(三)优质高效生产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

区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和农产品适生性原则进一步引发了资源匹配的区域化优质高效生产。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些有竞争力和国际知名的农业产业带,如美国的玉米生产带,产量占全美的45%,小麦生产带,产量占全美的50%,大豆生产带,产量占全美的60%。法国形成了世界知名的葡萄优势产区。

2003年2月,农业部在全国正式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并将其确定为“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的核心内容。农业部提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确立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是资源禀赋和农业科技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此,农业部根据资源禀赋在全国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

发挥资源优势进行生产布局调整,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能的充分发挥,也保证了农业的优质高效生产。这种在稀缺资源优先配置的情况下,农产品物流就不一定达到最优,但从农业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人们的温饱以至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来看,农产品物流应该服从于农业的大目标,而不应该片面地追求农产品物流的局部最优,在生产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探讨农产品物流发展是整体优化问题。

我国的农产品区域化优质高效生产战略对农产品物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产品物流流向的影响更大。

农产品物流的流向是由农产品的优势决定的,农产品优势最终可以追溯到资源禀赋优势;资源在各个方向的优势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方向形成不同曲线构成的优势梯度圈;优势梯度圈受资源互补的影响和市场需求密度的影响最大,互补性资源越大、市场需求密度越大的方向,优势的势能就越大,这个方向产生干线物流的可能性就越大;物流距离是优势扩张的阻力,是优势衰减的主要原因;由于科技的迅速传播、资金的利益追逐等,使农业资源优势最终决定农产品的梯度竞争优势。比如,我国南方在良好气候条件进行蔬菜的“反季节”生产,大批供应北方冬春淡季市场,形成“南菜北运”的大物流。这种趋势形成的原因,根本上是由南方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的。久而久之,区域资源优势造就了农产品的区域名称,成了产品品牌的代名词,如盘锦大米、莱阳梨、烟台苹果、章丘大葱、荔蒲芋头、宁夏枸杞,等等。

三、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

我国早期由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农产品数量短缺,而且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购买力有限,供需双方都以追求数量为主,产品的异质性较差,总体维持在温饱水平,因而农产品物流以区域内的数量供求平衡为主,区域间的农产品流通主要是为了调剂数量上的余缺。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较高阶段,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农产品购买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刺激了农产品生产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的转化,农产品生产走向了区域优质高效生产,农产品供给突破区域界限,寻求在全国乃至更大的世界市场进行产品配置,因此农产品物流总量的增加和物流范围的急剧增大,使原来的“地产地销”主导模式发展到了全国大市场的“优势互补”主导模式,农产品物流的动因、流向、服务半径、物流量均有较大的改变。推动区域间物流的动因由“数量余缺调剂”逐步向“质量品种调剂”转化,出现了农产品区域间的“双向互补物流”,物流的流向由“地产地销”的“支线环流”逐步向“优势互补”的“干线物流”方向发展。区域间的农产品物流逐渐成为农产品物流的主渠道,区域间的物流不但为了调剂区域间的余缺,更是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根据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来进行品种、质量调剂,区域内物流逐步转向区域间的扩散物流或配送物流,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将呈放射状向多方向发展。

四、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

我国农产品生产组织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过于细小,这虽然对以投入劳动为主的精细生产有利,但从科技兴农、经济拉动、市场化发展的多种角度看,这种组织方式因经营、决策水平较低,经济参与能力较差,科技观念和接受转化能力有限,表现出了一定的市场弱势,导致整体交易成本上升,影响到了物流的经济性。

(一)生产组织的细小化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我国有2亿多个农户,每户农民都可自行决定种植的种类、数量、品种,播种、收获、卖出的时间以及投入的肥料量等等。因生产组织的过于细化而使最终产品的品种多、数量小、质量杂,交易信息急剧增加,因而信息的不对称度和不经济程度也大大增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物流形成不利的影响。

(二)生产组织的细小化使物流成本增大

我国农产品生产组织的规模化程度决定了农产品的交易次数、交易规模和交易环节,同时也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的物流环节和物流次数。生产组织越细小,则农产品的交易次数和交易成本就越大,农产品的物流次数和物流成本也越大。

由于农产品的原始交易(第一次交易)一般发生在产地,也就是偏远的农村,信息和交通都很不便利,单次的交易成本很高,再加上生产组织细小化所产生的交易对象过多、交易规模过小,农产品的直接交易次数增加。另外,由于直接交易存在诸多障碍和不经济性,便容易产生了中间的汇聚环节,从而使中间交易环节增加。交易环节与交易次数的增加必然带来物流环节和物流次数的增加,从而使农产品物流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经济,增加了农产品物流和市场化的总成本。

(三)生产组织的细小化使物流质量下降

农产品物流不但包括包装、仓储和运输等实物形态的物流环节,还包括农产品的质检、分类等管理活动,也包括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活动。

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组织过于细小,耕地被过分分割,再加上家庭式组织的多元生产,使得单一品种的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小,种植品种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数量愈发分散,给物流环节上品种、质量的分类收购和储存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并进一步导致物流汇聚后的产品质量下降,市场竞争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降。

参考文献

[1] 张平真.蔬菜贮运保鲜及加工[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

[2] 罗必良,李孔岳,王京安,吴忠培.农业产业 组织:演进、比较与创新-基于分工维度的制度经济学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 王树祥,朱彦恒.消费需求变化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4] 王树祥,张明玉.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6.

[5] 国家粮食局课题组.中国粮食批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管理生产力及其特征 篇6

设施园艺是以现代化农业为装备、以科学技术为武装、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的高效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助于土地、肥料、水和农药等资源的利用率水平的提高。2008年《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同时发展设施农业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产业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富民产业,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高,生产的产品附加值高,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2014年,我国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793万亩,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目前设施蔬菜的发展仍存在大城市蔬菜自给率低,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土壤板结严重和育苗水平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设施蔬菜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设施蔬菜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上蔬菜产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与此同时,设施蔬菜产量的提高还能有效地解决如今蔬菜自给率较低和蔬菜供给与消费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丰富了淡季蔬菜市场供应,抑制了淡季菜价的上涨。因此,研究设施蔬菜的生产技术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方法最初是非参数估计方法,Farrell基于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分析,首次提出了生产效率是由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组成,并采用数学规划的方法对生产效率进行分析。[1]之后Charnes,Cooper和Rhodes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2]众多学者在对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拓展的基础上,[3]广泛地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4,5,6]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确定具体函数形式,但不足之处是对模型本身无法进行检验,也没有考虑到随机扰动因素对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Aigner et al.和Meeusen et al.提出了能够考虑随机扰动因素对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随机前沿模型,[7][8]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随机前沿的方法相对于数据包络分析更具有优势。[9,10,11]Gong and Sickles也指出在模型设定合理条件下,参数估计方法的结果会优于非参数估计的结果,[12]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采用随机前沿的分析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13,14,15,16]但研究蔬菜的生产技术效率,特别是研究设施蔬菜生产效率的文献较少。徐桂鹏基于福州市设施大棚蔬菜种植户、企业、合作社的微观数据,运用DEA的方法研究了政策诱导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与规模效率都是有效的,均呈现规模报酬递增趋势,这也说明农业生产投入还可以进一步扩张。[17]王亚坤、王慧军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表明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投入冗余问题。[18]王欢、穆月英采用北京市农户蔬菜生产的微观数据,运用DEA的方法测算设施蔬菜的生产效率,研究表明农户整体效率水平不高,技术效率水平也较低。[19]

从现有相关研究看,对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采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设施蔬菜的生产技术效率,而对于影响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的原因缺乏深入的分析;二是还没有文章对全国设施蔬菜的生产技术效率变化特征与趋势做出系统梳理,同时部分学者使用横截面数据忽略了技术效率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三是技术效率时间变化趋势的趋同性关注较少,很少有学者从收敛性角度分析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动趋势。

番茄作为蔬菜的一种,在我国种植面积虽然仅次于黄瓜,但产量与产值均高于黄瓜,选择番茄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十分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设施番茄为例,利用2007~2012年全国东中西部15个大中城市设施番茄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全国各区域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及收敛性,以期对以往研究进行有益补充。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1.模型构建

(1)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本文使用Battese和Coelli[20]提出的能对前沿函数和技术无效率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本文设定的具体形式如(1)式所示:

yit表示第i个城市第t年设施番茄的产量,xit表示第i个城市第t年各投入要素。t表示时间趋势,vit表示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uit是独立于vit的非负随机变量,表示样本单元的生产技术无效率部分,一般情况下假定服从均值为uit,方差为的截断正态分布,其中uit表示技术损失函数。样本单元的技术效率函数为:

(2)式中,ε为服从极值分布的随机变量;zk为决定技术效率的外生变量;δ0、δk分别为待估参数。

由(1)式和(2)式中的未知参数可以利用最大似然法估计:

(3)式中,γ取值为0到1之间,反映随机扰动项中技术无效项所占的比例。γ越接近于0,表明实际产出与最大可能产出的差距主要来自不可控制的纯随机因素,使用OLS即可实现参数估计;γ越趋近1,说明误差越是主要来源于技术非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适合刻画设施番茄的生产过程。

(2)技术效率决定模型。基于以往的研究[21][22]和相关数据的可得性,在构建技术效率损失模型过程中,本文选取当地经济环境、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等因素进行考虑。

第一,当地经济环境(per-gdp)。本文选择人均GDP指标用于衡量设施番茄生产所处区域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农民能够增加劳动力及物质投入以增加产出,提高生产效率,但也会因为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征收土地的现象,不利于生产效率水平的提高。

第二,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agrisupport)。本文选取了财政支农比例用于衡量地区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地方扶持农业力度越强,给予农户的补贴较高,农业生产技术等社会化服务也较为完善。预期财政支农比例的提高能够提高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

第三,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本文选取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用于衡量人力资本特征。受教育程度由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大专以上构成,加权平均即可得到该地区农民居民受教育程度。设施园艺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需要较高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自身学习能力较强,技术培训后能够较为容易地掌握设施园艺栽培经验与管理技术水平,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四,区域差异(district)。由于不同区域之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本文设置district1,district2(district1=1表示东部,district2=1表示中部)用于衡量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异。

因此,技术效率损失函数可具体表示为(4)式:

2.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为了测算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本文采用2007~2012年全国东中西部15个大中城市[23][24]的研究,对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收敛性分析,判断各区域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是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缩小的趋势,各区域的生产效率水平是否会趋向于各自的稳态水平。

对收敛性分析的研究一般包括三种方法,即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收敛是通过分析各大中城市设施番茄技术效率水平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随时间推移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收敛,若标准差或变异系数随时间推移呈现出下降趋势则表明存在收敛。β收敛包括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绝对β收敛是指无论每一个生产单元的初始状况如何,各生产单元最终的生产技术效率都会达到完全相同的稳态水平,条件β收敛考虑不同经济体各自的特征和发展条件,反映出每个生产单元都朝着各自的稳态水平趋近的趋势。

1.σ收敛分析

在检验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是否存在σ收敛,本文选取变异系数指标进行衡量,其表达式如(5)式所示:

其中,CVt为t时刻变异系数,TEit表示第i个城市在t时刻的技术效率,TEt-表示t时期的技术效率平均值。如果存在CVt>CVt+1,则说明存在σ收敛。

图1报告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设施番茄平均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异系数变化情况。从整个区域来看,全国范围内设施番茄技术效率呈现出明显的σ收敛趋势。分地区来看,东中西各区域的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均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因此,从长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σ收敛,各区域的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差异不断缩小。

2.绝对β收敛分析

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各区域进行绝对β收敛的检验方程如(6)式所示:

(6)式中,TEi,t和TEi,0分别表示报告期与基期各地区的生产技术效率值,T为时间跨度,α和β为待估参数,εit表示误差项。当β的估计值为负时说明存在绝对β收敛。表3报告了全国和各区域的绝对β收敛的估计结果。

结合表3结果可知,四个模型中β值的估计结果均为负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从全国范围来看,东中西部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共同收敛的趋势,同时由东中西部绝对β收敛估计结果可知,各区域内部各大中城市设施番茄生产效率也趋向于一个稳定水平。

3.条件β收敛

条件β收敛检验的方程如(7)式所示:

本文选择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条件β收敛方程进行了计算,并进一步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对模型进行筛选。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结果可得,全国及东中西部条件β收敛均通过了Hausman检验,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因此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结果显示,全国及东中西部条件β收敛的回归结果均为负值且显著,说明全国范围内东中西部以及东中西部内部各大中城市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均存在条件β收敛的特征。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完全提供趋同所需要的条件,落后地区的生产技术效率的就能够追赶上先进地区的生产技术效率,从而避免出现各区域农业生产差异不断扩大的情况,以实现全局的平衡同步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全国东中西部15个大中城市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的方法测算了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了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全国和各区域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研究发现:

第一,2007~2012年我国设施番茄的平均生产效率为81.1%,处于较高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指出提高当地财政支农比例和农民受教育程度有助于提高生产技术效率,不同区域设施番茄生产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

第二,通过收敛性分析可得,全国和东中西部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均存在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全国以及东中西所包含的区域之间的生产技术效率差距会逐渐缩小且同时各区域自身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也逐渐趋于稳态。

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如下政策含义:

第一,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发展当地经济水平,提高地方财政支农比例,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同时政府应对设施大棚予以补贴,增加物质投入以提高产量;

第二,当地政府加强对农民园艺栽培经验与技术及管理能力的技能培训,同时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合理指导农民施肥,避免在设施番茄生产过程中出现氮磷施用量偏高,钾肥施用量偏低的现象;

第三,东中西部的生产技术效率呈现收敛的趋势,政府可以以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高的区域作为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的作用,其他区域借鉴其园艺种植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全国设施番茄整体生产效率水平。此外,需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提升育苗技术水平,使得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较低的地区充分发挥“追赶效应”以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

摘要:研究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既能有助于挖掘设施蔬菜生产潜力,又有益于稳定设施蔬菜的市场供给。本文以设施番茄为例,基于全国东中西部15个大中城市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的方法测算了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了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全国和各区域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研究发现:20072012年全国设施番茄的平均生产技术效率为81.1%,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指出,提高当地财政支农比例和农民受教育程度能够提高生产技术效率,不同区域设施番茄生产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收敛性分析可得全国和东中西部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均存在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各区域之间的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差距会逐步缩小,也将逐渐趋于稳态。

管理生产力及其特征 篇7

生产方式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进过程。从最初级的手工生产开始, 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价值链的重构, 生产方式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和演变。特别是20世纪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组织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方式也发生重大变革与进步,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次第出现了福特制 (Fordism) 、丰田制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温特制 (Wintelism) 等生产方式, 对产业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从产业哲学的视野研讨全球生产方式演化的特点、条件和动力, 为生产方式的进步提供理论依据。[1]

一 福特制:标准化、流水线、大规模的生产方式

所谓福特制, 是指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建立在流水线作业和高度分工基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方式。福特制也称作福特主义或福特生产方式, 它最早由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 被用来描述一种产生于美国的新的工业生活模式。

(一) 福特制的起源与形成

福特制的源头可以回溯到18世纪末期。1794年, 英国机械师莫兹利发明了装有滑动刀架的车床, 开创了机器制造机器的时代, 促进了制造工业的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 开辟了机械制造业的崭新阶段。1850年代, 美国普遍开始标准化部件的机器制造, 通过零件的可互换、标准化以及制造的严格同时化与协作, 形成了高产量、低成本的生产体系, 被称为“美国制造体系”。

1913年, 极富创造才能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 (H.Ford ) 首先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采用泰勒制管理方法, 1914年装配的流水线正式运作, 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从1906年的年产100辆, 到1921年的每分钟生产1辆, 再到1925年平均每10秒钟生产1辆, 创造了产业史上的奇迹。同年, 福特提出“每天工作8小时付5美元”的劳工政策, 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 提高其消费能力。[2]福特制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还导致了产品价格遽降, 到1916年, T型车售价仅为$360, 成为美国普罗大众的消费品。[3]福特方式的巨大成功, 使其很快在汽车制造业推广, 并被推衍到家用电器制造等其他产业, 到20世纪20年代, 已成为广泛盛行的生产方式。

福特制的成功实施和推广, 使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中的魁首。二战后, 福特制逐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扩散蔓延, 令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中一蹶不振的世界市场重焕生机。生产、贸易和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 新的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之间的相互促进, 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繁荣时期, 以致西欧学者通常把1945年至1974年 (核心阶段为1950 年至1967 年) 称作西方资本主义的“福特主义时代”。[4]尽管福特制在各国存在差异, 但仍表现出一种超越民族特点的统一特性。

(二) 福特制生产方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福特制作为统一整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 技术上实施机械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 大批量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 在技术水平和组织方式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 通过不断的分工与再分工, 将生产任务分割为最小单元, 由通过简单训练很快即可胜任的低技能工人完成。

第三, 产品单一、产量巨大。面对消费需求相对单一的市场, 长期大量地生产相同型号的产品, 从而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福特公司长达十多年生产同一式样同一颜色的T型车。

第四, 生产建立在对未来高度计划的基础之上。产品较长的生命周期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 开辟新需求的突破性技术或产品创新的速度缓慢。

第五, 从价值链角度来看, 福特制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 更多体现在由物品构成的实物价值链上。企业对整个实物价值链控制范围, 囊括了从原料采购、产品设计、零部件和组装件生产制造、产成品组装, 直至最终产品销售以及贯穿始终的物流、资金与信息传递的所有相关战略性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整个过程限于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内, 形成了大而全的相对单一的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 从而获得规模成本优势和垄断竞争优势。

第六, 通过提高劳工薪酬、降低产品售价促进社会消费, 形成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福特制企业还通过广告促销、分期付款和“人为废弃” (planned obsolescence) [5]同时,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与福利国家制度, 不断熨平经济周期和维持有效需求, 调节着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

第七, 美国支配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Bretton Woods system) 和关贸总协定, 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过程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6]

从以上特征也可以看到, 福特制并非仅仅意味着一种工业模式, 而是容涵于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制度, 是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和大众化消费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集合。

(三) 福特制的衰微

福特制存在内在缺陷。首先, 通过分工实现的劳动简单化, 使直接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放弃了自主性和决定权, 这种办法虽然有助于管理部门直接监督劳动强度, 却不利于工人技能的提高和能动性的发挥。非技能化、单调和异化导致工人各种形式的抵制。其次, 产品单一化, 不能满足消费层次的差异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第三, 获取廉价原料和能源的无限可能性, 以及无限制地利用大自然作为生产和再生产“免费生产力”的前提假设不复存在。

随着20 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不断增加的社会开支难以为继,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使各国经济面临更加不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 使福特制的内在缺陷突现出来, 导致了“福特制危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开始了近20 年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

二 丰田制:准时化与精益生产

(一) 丰田制的兴起

以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为转折点,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从黄金时代转入低速增长时期, 盛行半个多世纪的福特制风光不再。

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以及一系列社会历史因素, 战后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主导企业没有完全采用盛行一时的福特制, 而是另辟蹊径, 将福特制与弹性生产方式相结合, 使机器负荷和利用率达到更高水平。日本企业生产的消费性商品, 无论质量还是价格优势, 都令西方国家难以比肩。日本的产业模式经过多年的改善与发展, 形成了一种区别于福特制的管理哲学与方法体系, 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 被称为丰田制或丰田生产方式。还有学者将丰田制的西欧变种称之为后福特主义 (Post-Fordism) , 且有“德国道路”、“第三意大利”、“瑞典模式”等生产组织方式之别。[4]

(二) 丰田制的基本特征

丰田制是以消除浪费、降低成本为目标, 以准时化和自动化为支柱, 以改善作业为基础。其基本特征如下:

1.杜绝浪费、降低成本。丰田公司始终把杜绝一切浪费、彻底降低成本作为企业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目标;认为凡是超过生产产品所绝对必要的最少量的设备、材料、零件和工作时间的部分, 均属浪费, 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1) 过量生产导致物流失衡和集中所导致的生产过剩浪费, 这通常是浪费的最主要来源。 (2) 操作员、零件或客户的等待造成的浪费。 (3) 不必要或重复的搬运、传送和转移造成的运输浪费。 (4) 因设计不合理、设备保养不当造成的加工浪费。 (5) 不必要的存货浪费。 (6) 不必要的动作造成的浪费。 (7) 生产残次品的浪费。[8]为杜绝浪费, 每个岗位都实行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流程。

2.准时生产。这是一种提高总的生产效率和消除浪费的方法, 可使生产发生在最合适的时间、地点, 以最恰当的质量提供最必要的零部件数量。准时制将“终点”变为“起点”, 即以最终客户的需求为起点。企业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组织创新来详细地追踪消费者的行为并予以及时反应, 从而达到以更短的生产周期、更低的存货水平向消费者提供多品种的产品。

3.作业自动化、标准化与人的自主性有机结合。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自动化生产线, 将作业人数降到最少以节省人工费用;另一方面, 通过各种轮训将车间工人培养成能够自我管理的多技能的劳动者, 以减少劳动岗位, 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与自主性。多技能的工人将质量控制、机器维护和清理工作在劳动过程中有机结合, 具有发现和纠正技术缺陷和持续改进生产工艺的能力。通过将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部门的代表组成工作团队, 在这三个部门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打破分割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等职能的等级制障碍, 从而使这些部门中的任何成员, 毋需经过等级制的纵向渠道, 即可获得其他部门的信息, 从而提高了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速度和应用性。[9]

4.快速反应客户消费需求。面对消费需求变化加快且趋于多样化的形势, 有效地组织多品种、中小批量和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生产的产品丰富多样, 更新周期短, 积极迎合差异性需求, 对客户消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5.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中间环节。注意力集中在与其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最具价值的战略环节, 其他环节则通过各种转包合同外包给其他企业, 通过与这些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构建自己的零部件与原材料供应体系, 并保持在整个产品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从而在产品生产的社会化、产业化过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丰田制并不是对福特制的彻底否定, 而是汲取福特制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等合理内核, 结合外部环境和条件, 对整个产业价值链做出了创新性的调适和变革。

三 温特制:模块外包与大规模定制

(一) 温特制的缘起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 计算机产业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发生了改变, 整个计算机产业迅速从福特制、丰田制的垂直型结构走向水平型结构。产业价值链被拆分为单个独立的节点, 从上游半导体的设计、晶圆制造、测试、封装, 到软件开发、硬件生产、个人电脑组装, 以及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等配套产品的生产与售后服务, 都成为独立完整的产业部门, 涌现出微软、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全新的专业化企业, 专攻产业链上的某个节点, 业务范围极为单一, 与传统多元化经营的垂直一体化公司迥然不同。这种新模式以拥有视窗操作系统的微软公司与拥有中心处理芯片技术的英特尔公司联盟推出温特平台为典型标志, 故被称为温特制 (Wintelism) 。Wintelism一词就是由Windows (视窗) 与Intel (芯片) 组合而成, 在被译为温特制的同时, 也被称为温特生产方式、温特主义、视窗英特尔主义等等。

温特制以高科技和强大的信息网络为基础, 以产品标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为核心, 通过控制、整合全球资源, 使产品在最能被有效生产的地方, 以模块方式进行组合。这种生产方式已不限于现代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产业, 还延伸到汽车等其他制造业。

温特制在美国率先兴起, 使美国公司一举打破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并创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长时间繁荣的奇迹。温特制也成为当今引导产业发展潮流的先进生产方式。

温特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过来又极大地推进了基于生产阶段分工的产业内贸易体系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与广度。在这一生产方式下, 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或企业中, 它能够确保标准制定者获取较大利润。而大多数生产者则以模块生产的形式, 实现和落实着这些标准, 并从中获得相应利益, 形成双赢。

(二) 温特制的主要特征

1.以高科技和强大的信息网络为基础, 以制定产品标准和游戏规则为核心。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分别控制着计算机内部两个关键技术的公司, 通过强化技术创新能力, 不断提升新产品标准, 维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温特制企业还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产品标准不断提升和推陈出新, 维持其在本行业中技术标准和游戏规则制定者和垄断者的地位, 并应用控制产业标准的战略来影响一个产业的水平分工, 控制整个产业的运行, 整合全球资源, 确保其利益的实现。

2.模块化、外包与水平型跨国生产体系。温特制将产业链按一定的“模块”加以分割、生产和组合。模块化包含产品设计、生产、企业组织形式三个方面的模块化, 是一种基于某个产品体系的流程再造。在这种产品体系中, 一种产品的功能通过相对独立的、不同的零部件来加以实现, 这些部件之间的嵌合是根据一套接口标准进行设计的, 从而确保零部件的可替代性。随着模块化的进展, 出现了外包现象, 即把一项现有的企业活动转移到企业外部的过程, 该过程通常伴随着将相应的资产转移到第三方 (企业外部) 。通过外包, 企业使用外部更加专业化的资源或服务, 企业原有的一些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

由于温特制实施的是跨国性专业化设计、分包、代工、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模式, 于是便形成了以美国企业为核心的包含研发、产品设计、采购、加工、分销及各种服务性活动的新型跨国生产体系。在新型跨国生产体系中, 不同国家和地方的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占据价值链中的某一个节点, 从而使同一价值链的不同企业之间可以结成战略联盟, 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配合。

3.大规模定制 (Mass Customization) 与客户群的锁定。大规模定制是大规模、高效率生产与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生产的组合, 即企业接到客户定单后, 通过对现有的标准化零部件和模块进行组合装配, 规模化地向顾客提供定制产品。大规模定制还通过提供给客户的特殊服务 (比如某种特定的形象或者高质量的交货服务) 实现产品的差别化。大规模定制是温特制在营销环节上的新发展, 并由Dell等公司成功使用。

4.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产业升级速度加快。模块化与外包使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专注于产品价值链的某个环节, 主导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的快速升级, 下一层级或更低层级的企业为了适应主导企业的技术标准, 在产品不同模块和不同层级节点上实施快速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升级, 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引导、响应消费需求的速度, 由此导致整个产业各个节点的研发能力快速提升, 以多样化、高性能、低成本的产品模块、零部件、产品组装形式和产品组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三) 温特制的价值链结构分析

在温特制生产方式中, 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分解, 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的、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在商品生产的每个环节, 而是取决于充分发挥和确保自身竞争优势的环节。竞争的重点不是投资, 亦非降低成本, 而是标准的提升和客户群体的锁定, 依靠强大的信息网络, 控制、传递核心技术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 整合全球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有效配置, 构建全球价值链。微软、英特尔正是通过分别制定视窗操作系统、中心处理芯片的标准和游戏规则, 控制销售渠道, 以关键技术形成的中间产品的国际品牌, 藉此主宰着整个产业链, 成为市场垄断者。这一特点通过“微笑曲线”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来。所谓“微笑曲线”, 是一条描述PC各生产工序附加价值的抛物线, 最早由Acer的施振荣提出, 因形似笑口, 而被称为“微笑曲线” (见图1) 。

在微笑曲线中, 处在产业链前端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和核心部件生产的企业, 以及处在产业链后段从事品牌创新和营销管理的企业, 都能获得很高利

润, 而处在产业链中段的劳动密集型制造、装配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 市场竞争激烈, 利润空间狭小。微笑曲线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中知识产权、品牌和服务等要素对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重要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 美国企业正是利用其雄厚的科研力量, 将资源集中在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维护品牌、维持市场标准、资金流动、加强服务市场等最能够创造利润的微笑曲线之两端, 而把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市场风险大、设备折旧快的生产领域逐渐转移到其他地区, 从而获得了最大利益, 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通过模块生产落实着这些标准, 集中在微笑曲线利润最少的中段。[10]

四 生产方式进步的条件与相对性

(一) 生产方式进步的条件

生产方式的进步, 是一种系统整体演进的过程, 是技术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管理理念、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等诸多变量相互作用的产物。技术水平与劳动力素质是生产方式系统演化中的核心要素, 价值链构造方式反映了生产系统的内在结构, 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自然资源条件则是系统的外部环境。根据系统论原理, 生产方式的进步, 首先表现在科技含量的增加与劳动力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其次表现为根据系统要素水平而实施的价值链构造的治理;第三表现为适应市场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的恰当应对;第四, 表现为其演化过程沿循适当的路径。只有这样, 才可能实现功能上的跃迁。 (见表1)

(二) 生产方式进步的相对性

需要指出的是, 生产方式的进步是符合自组织演化规律的过程, 与演化的路径选择关系至巨。具体来说, 生产方式的进步具有相对性, 它对于不同的产业以及同一产业内不同的部门, 由于科技能力、人力素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环境存在着差异性, 生产方式并不存在绝对的先进与落后, 有时会在某一区域出现几种生产方式并存的局面。对于某些产业来说, 原初形态的手工生产方式依然有效, 比如饮食服务等行业, 目前还无法以机械性、自动化的作业来完全替代;对于追求独创性的艺术品、工艺品制作, 手工生产甚至是需要坚守而不容摒弃的。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高瞻远瞩, 紧紧跟踪当今先进的生产方式,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部分产业和部门力争走到产业价值链的前端, 占据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另一方面, 生产方式的选择也应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因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制宜, 不要盲目追求形式的更新和功能的突变。整体的渐进发展与局部快速超越相结合, 应作为全球生产方式演化下的产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曾国屏.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产业哲学[J].哲学研究, 2006 (8) :3-7.

[2]刘晓君.福特制 (Fordism) 的百年[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3) :62-66.

[3]王蒲生.轿车交通批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3.

[4][7]张辅群.福特主义、丰田方式和温特主义之比较研究[J].现代财经, 2006 (9) :51, 52.

[5]Clay McShane, Down the Asphalt Path:The Automobile andthe American City[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134.

[6]谢富胜, 黄蕾.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兼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 2005 (8) :37.

[8]王宏亮, 方志刚, 李曼曼.丰田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7 (2) :92.

[9]万长松.丰田生产方式的产业哲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2) :16-17.

上一篇:方向机构下一篇:股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