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管理

2024-07-01

林业生产管理(共12篇)

林业生产管理 篇1

1 当前林业生产的现状

近年来, 由于社会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增加, 木材、松香、油茶等林副产品价格也随着上涨。此外, 随着国家对林业的重视, 种树造林的形势一片大好, 形成了林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我国松、杉、油茶等树种的生长情况大部分是以零星小户种植, 种植规模不大, 没有形成集体化和规模化的经营, 又加上疏于管理, 林木生长的速度缓慢且质量差, 达不到标准的生产要求。

1.1 林业资源结构分布不合理

我国林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区, 而在西北地区的则比重小, 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就林木的年龄来说, 幼龄林比重小, 而中龄林、近熟林比重大。

1.2 对生产管理不重视

一些林业生产人员只负责种而不负责管, 或者管理不得当, 导致部分林木稀疏和残缺不整, 甚至有的会荒芜。林业人员在最初选择营造林时只重视林种和种植面积的选择, 而缺乏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理念, 造成林木缺乏有效的施肥、灌溉、管理, 导致林木生长不良, 很难达到种植人员最初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有的因为管理方法不当, 致使林木之间相互掠夺水分、阳光、肥料, 杂枝乱长情况存在。

1.3 资金的严重缺乏

林业生产是一项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工程项目。其具体体现为林业生产的高投入、高标准、高效益, 如何实现“三高”是与充足的资金离不开的。如果单靠个人和企业拨钱往往是不够的, 更需要的是国家财政支援大量的投入。如果资金方面得不到保证, 那么就很难保证林业生产的种植规模和种植质量, 更不用说林业经营绩效的实现, 林业生产潜力发挥将被进一步制约。

1.4 苗木市场不规范化

质量好的苗木, 才能保证林木质量整体的优秀。而目前的苗木市场由于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 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在苗木方面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对林木质量和效益产生极大危害, 挫伤育苗户的积极性。

2 林业生产管理措施

2.1 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

种子播下后, 要经常观察种子的发芽状态。当种子的发芽率达70%左右时, 将苗床覆盖的草慢慢除去。发芽结束后, 将多余的草全部除掉。当种子到了苗期, 由于幼苗比较稚嫩、自身保护性差, 所以需要经常浇水, 浇水时间分两次进行, 分别是早间和晚上。如果到了夏天, 温度较高, 天气炎热, 为避免阳光直射幼苗产生伤害, 需要在苗圃设立遮阳网。

转入秋季的时候, 由于天气渐渐变冷, 温度降低, 苗木的生长会慢慢的停止, 以便于木质化过冬, 此时不应该浇水、施入氮肥, 而应该施入磷肥, 促进树苗的生长。冬季来临后, 温度会很低, 为了防止树苗冻死, 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 在它周围堆草点燃, 让烟弥漫周围, 以免热量过分流失, 让苗木得到充分的保护。

2.2 加强造林方面的管理

主要分为造林前的清理和挖坑工作、新造林的管理、中幼龄林和近成熟林的管理。整地和挖坑时, 清理好造林地周围的杂树、杂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挖至50cm, 让幼树苗更好的生长。按照株行距、树穴和深度三项要求进行挖树穴。在栽种季节来临之时, 要做好起苗的准备工作。要在保证苗木完整性的同时对苗木标出1级~2级等级, 选用1级~2级等级的苗木造林, 不仅生长状态良好而且苗木抗性强。起出的苗木, 要准时送到造林的地点, 才能保证苗木较好成活。栽树的时候要保证树苗的伸展性, 裸根苗木栽植前要蘸泥浆, 穴土踩紧培成馒头型, 并定期浇水。

2.3 幼龄、中龄林的管理

新造林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培育, 分别是抚育、禁牧、防寒、防火。抚育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5月中旬对幼苗进行抚育, 即松土、除草, 将土培成馒头型, 使得幼苗吸收阳光和水分, 较好地生长。7月份到9月份同上方法再进行1次, 下一年的6月份到8月份1次, 新一年的7月份1次, 直至林分郁闭。禁牧的时候要设置专门的防护人员, 以免动物进入啃食或者踏践幼苗。

中幼龄林管理主要分为3个方面;分别是修枝、间伐、防火。当幼树生长到一定时间段, 自然生长情况下存在着一些整枝差的树木需要人工修枝, 即将近地面的轮生枝 (多年生) 人工剪除。这样做不仅能促进树木长高, 还可以增加树木的枝下高, 特别是在冬季的地面上防止火难以爬上树。

当林分的郁闭度达到0.8时就应进行抚育间伐。林木之间过密会导致不通风、不透光, 不利于林木的正常生长, 所以要及时进行间伐, 为树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间伐过程中要做到三点:砍浓密的树木保留稀疏的树木、砍掉曲弯的树木留下通直的树木、砍掉弱小的树木留下高大的树木。

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 设立专人守护, 发现火情及时通报, 防止幼林冬季着火后能及时补救。

2.4 近成熟林的管理

树木在长到最后一个阶段后, 就到了可以利用的阶段。这个阶段, 要在做好间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防盗工作。成熟的林木具有经济价值, 这个时候应该加强林木的防护工作, 防止不必要的意外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林木成熟后在适当时机进行皆伐, 砍伐后要再次更新, 方便下一次造林工作开展。

3 林业生产的对应策略

3.1 提高认识, 抓出重点, 营造氛围

做好对外宣传, 提高种植人员的认识水平;开展专家讲座, 提高林木种植人员的专业种植水平和科学种植的意识;组织干部在一起讨论学习林业生产的相关管理措施知识, 根据干部们学习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同, 对部分优秀的干部进行派送学习。

3.2 奖惩并行机制建立

把林业工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来抓, 领导要在重视该工程的同时建立完善可行的奖惩机制, 并将林业生产列为考核官员工作绩效的一部分。在林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种植, 评出优秀种植户, 并对其进行奖励。对乱种乱栽乱伐人员, 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者惩罚。

3.3 多方面筹集林业资金

林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促进林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提高林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使得林农直接受益。同时, 政府也应该适当补助。

参考文献

[1]郭华山.创新采伐管理模式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J].湖南林业, 2010, (03) .

[2]陈福军.浅谈我国林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措施[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 (12) .

[3]王秀珍.谈谈植树造林与林业生产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09, (24) .

[4]张英能, 李文胜.秀山县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5)

[5]李逸秋.森林健康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06) .

林业生产管理 篇2

业生产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几年来,我林业生产在委、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及省委、委对林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林业生产做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依靠全民造林,深化改革活林,推广科技育林,严格执法管林的发

展路子,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护,重点实施了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城镇村庄绿化、河道绿化、速生丰产林和特色经济林建设六大工程。几年来,经过全万人民不懈的努力,全林业生产呈现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为新世纪建设绿色,实现生态立的宏伟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年全共完成各类植树株,相当于过去年的植树总和,有林地面积达亩,林木覆盖率达到,比年提了个百分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全民造林的浓厚氛围

强化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

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提广大干部群众对林业生产的认识作为推动工作整体上水平的前提来抓。一是多种形式搞好

宣传。把每年的3月、10月定为集中宣传月,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宣传车、条幅、标语等形式广造舆论,多次召开林业生产现场会,现身说法。年春,我们制作了《盛世兴林绿》电视专题片,在电视台连续播放个月,200年春,成功地举办了“绿色杯”林业知识大奖赛。通过以上宣传,使中央、省、关于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的指示精神以及各项林业法律法规,达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形成了“植树如积德,管树如行善,爱树如敬神,毁树如杀人”的强大舆论氛围。二是专家讲座。先后30多次邀请省40多名林业专家与林业局业务骨干在全巡回讲座,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种植难题,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通过算帐对比,扫除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认识上的误区。三是组织乡村干部走出去学习。近几年来,每年组织万多名群众到林业生产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通过宣传发动,干部群众的认识进一步提,植树 的自觉性、责任感明显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发展林业生产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需要,是推动全造纸、加工、类等产业升级和“大上工业、上大工业”的需要,是改善镇村生态环境、全建设小康的需要。普遍认为抓林业,就是抓经济;抓林业,就是抓农民增收;抓林业,就是抓小康建设,抓林业生产是造福人民、惠及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社会工程,从而在全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浓厚氛围。

科学规划,实施重点工程带动

几年来,我们按照、“十五”林业规划总体要求,规划实施了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城镇村庄绿化、河道绿化、速生丰产林、特色经济林六大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总里程公里,境内铁路、公路、国道、、、三条道共条骨干道路,、、等乡路两侧分别建成了不少于米宽的林带,公里的村村通油路两侧分别建成—米宽的林带,特别是速公路沿线的、两洼改貌和今春的常绿树栽植工作,我们狠抓加大投入、综合治理、科技治碱、新技术推广四项措施,财政投入专项资近千万元搞水利工程,修桥、打井、调土抬田、改良土壤,标准造林亩,植树万株,苗木全部为胸径cm以上的大苗,由春季造林改为秋冬造林,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栽植常绿树万株,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涝洼地,变成了今天郁郁葱葱的万片森林,林中有鸟,塘内有鱼,面貌焕然一新。农田林网工程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沟渠配套”的标准,新建林网万亩,完善林网万亩,形成千万条绿色屏障;城镇、村庄绿化工程按照“村在林中,人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标准,全部进行绿化,村庄绿化和小康村创建进行有机结合,村庄的四旁空闲隙地、房前屋后、路旁坑沿进行了合理利用,目前全个村中已有村庄进行了标准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以上。

速生丰产林和特色经济林坚持树种交叉搭配、品种优良先进,以东西两条沙河为中心,建设成方连片的速丰林基地,完成造林面积亩。

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奖惩

几年来,我始终把林业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每年的春秋两季林业大会战期间,均成立由委书记挂帅的林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农口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第一责任人,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委、政府出台了林业建设方案及奖惩办法,并将林业生产列为考核乡镇工作的重点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年春天的公路改造和沿线改造两大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指挥部建在了工地,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领导现场指挥、现场办公。在年全林业生产评比考核中,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乡镇分别奖励元、元和元。各乡镇也对本乡镇的林业大户、林业状元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的植树状元同志被评为级劳模。

二、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林业生产的长效机制

完善和落实林业政策,是调动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的重要保证。我于年在全率先开展了林地、林木拍卖工作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几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按照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包则包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了林业生产的长效机制,真正调动起了广大群众造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

建立林地流转机制,促进健康发展

我们把速生丰产林、农林间作、经济林做为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来对待,根据群众意愿,按照“树随地走,谁造林谁所有”的原则,允许采取调换土地、自

由结合等形式,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并明确规定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保护了林业生产成果。

依法划定林地,公开公正拍卖

以全林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把绿色通道、村镇四旁、河道、荒碱地等宜林地依法划为永久性林地,全部实行公开拍卖。在林地拍卖工作中,我们坚持典型引路,因村而宜,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林地拍卖办法及林地拍卖资金管理办法》,完善了拍卖、公证程序,健全了监督机制,使这项工作在全个乡镇全面铺开,为林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拍卖过程中,一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民主的原则,保证所有购买者平等竞争;二是坚持“四宜四不宜”的标准:即坚持拍卖面积宜大不宜小,提倡大户承包,禁止平均到户;

拍卖年限宜长不宜短,一般不低于年;拍卖价格宜低不宜高;拍卖合同条款宜细不宜粗。拍卖前丈量土地,明确四至,由群众代表评出底价,并张榜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逐户登记是否参与竞标,并签名盖章。竞标者先交足底价款和保险抵押金。竞标时,公证人员到场监督,竞标后,当场交足购买金,当场公证,当场签订拍卖合同。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群众吃上“定心丸”,种上“放心树”。对林地拍卖资金,我们按照级管帐、一级管钱的办法由统一管理,在预留出同等年限的农业税、水费等法定税收外,其余全部用于林业生产和公益事业。

通过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土地、劳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购买者真正拥有了林地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通过林权制度改革,激活了投入机制,拓宽了投资渠道,变过

去由国家、集体投入为主,为群众个人投入为主,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解决了绿化资金不足的矛盾。通过林权制度改革,拓宽了集体和群众增收的渠道,使闲置多年的沟渠路边荒地变废为宝,不仅盘活了集体资产,而且增加了集体收入,林地拍卖为全的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林业生产的经营效益

我们发展林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将林地建成老百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工作中,我们通过品种引进、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益,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高效化。

抓新品种引进,优化种植结构

抓好林业生产,良种先行是关键。

近年来,我先后引进了速生杨、和等优良品种个,经济林树种、、杏等优良品种个,丰富了我的林果品种资源,优化了经济林种植结构,形成了有特色的观光经济林,且能较好地避免单一品种造成大面积病虫害发生。

抓造林新模式的探索,提林地经济效益

在“、”两洼荒碱地改貌工程中,我们本着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综合开发、一次成功的治理原则,采取了五统一的治理措施,一是统一规划。针对公路及多为盐碱涝洼地的实际,对涉及到的乡镇我们统一一个标准、一张图纸、一张造林设计说明书。二是统一工程治理。改造动用机械多台套,劳力人次,清挖沟渠条,扶路多公里,台面万多平方,平均抬高米,动用土方近万立方米,根据土壤和水质情况到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了化验,确立了增施土杂肥、磷肥、叠堰引蓄黄河水大水压碱等具体改良措施,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在以上。三是统一供应大规格苗木。新购苗木胸径均在厘米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机械损伤。四是统一挖坑、栽植、大水漫灌。五是统一检查验收。年春“、”两两侧各米范围内共完成造林多亩,植树株,两侧完成株,成活率在%以上,创造了植树的奇迹。在搞好植树的同时,我们探索了台田“上种下养”模式,利用形成的坑塘发展鱼虾喂养,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在速生丰产林种植结构中按照株行距设计,不影响间作作物丰产、丰收的原则,推出了“上林下粮、上林下菜、上林下药、上林下菌”等多种间作模式,林地效益大幅度提高,亩均增收几千元,有的高达近元。

抓种植技术培训,确保树木成活率

为开展好大规模的秋冬季植树活

动,确保树木成活率,每年的林业生产期间林业局多名业务人员组成多个技术指导小组,下乡入村指导群众种植。他们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群众植树,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几年来,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多次,发放科技明白纸万余份,受训群众达万人次。目前,全林果品种优良率达到%以上,新种植林木的全部为优良品种。

四、严格依法管林,确保全绿化成果的安全

林业种苗管理及生产措施 篇3

关键词 林业;种苗管理;生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2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也开始重视,林业建设就成为了其中的重中之重。贵州林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八山一水一分田”给予了贵州林业发展的美好前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观念的兴起,林业建设就成为贵州的必然选择。而种苗管理又是林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所以贵州的林业部门应当不断更新科技以加强林业种苗管理体系,针对主要的种苗选育进行深入研究,对其进行改良和创新,以增强种苗的适应性,从根本上提升林业种苗的科技含量。当前,贵州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种苗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均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而首先需要对林业种苗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林业种苗生产及管理措施。

2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供给大于需求

当前,贵州大部分地区的种苗市场的生产和供给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许多种苗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供给产量大于需求产量。

2.2 质量低劣

林业种苗的质量较为低劣,主要是种苗的优良程度较低,良种的供给和使用率只达到了大致30%和20%左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均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另外,种苗市场缺乏完善的生产标准,导致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苗生产缺乏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

2.3 市场混乱

当前,贵州的种苗市场法律不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种苗质量管理手段滞后。经营者各自经营,不能形成组织导致市场管理具有一定的困难。因而,种苗市场无证经营、品种炒作、造假和恶意虚假宣传等现象尤为严重。且种苗行业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机制。

2.4 结构不合理

当前,种苗市场的结果极为不合理,主要为:种苗的品种结构失调,市场上的品种需求与供给不相符,市场需要的特级品种供给不足,而一般品种却供给过量。同时,观察城市苗木绿化需求,当前苗木年龄的供求结构失衡,大苗供给短缺而小苗却过剩,就导致出现了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贵州地处山区,自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本身就极易造成人才流失。而林业种苗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当前主要是采用放养式的管理方式。种苗管理者大多数并不是专业科班出身,只知道挖坑种树且十分辛苦,并不能科学有效地提升种苗的存活率。这不仅造成了林业建设成果不显著还浪费了生产的时间。因为地区偏远和该行业待遇较差的特点,管理人员极为缺乏,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3.2 缺乏资金

种苗管理是一项长期管理行为,周期长,风险大。短时期内很难得到回报,因而就造成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致使该行业设施较为落后,人才缺乏的问题。人才的队伍不能得到充实也就极大制约了林业种苗的管理。

3.3 缺乏市场调查

当前,种苗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相应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信息失真。贵州地区的种苗市场信息失真的问题会导致种苗管理者难以较为准确地获取市场需求,常常会导致某些产品缺乏而另外的产品却过剩的问题。失真的市场信息会造成种苗单调,供给与需求不相符,林地绿化质量低下等问题。

3.4 生产与管理能力差距较大

一般来说,树种与树种之间具有很大的差距。同一时间内,每一个树种的培养是不同的,但是种苗培育方面却具有十分大的问题,导致种苗市场需求与种苗选择存在着差距。

4 管理及生产措施

4.1 紧抓质量关

种苗行业应当改变放养式的管理模式,谨遵科学发展的观念,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将种苗生产和管理模式细致化,科学化。通过科学恰当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更好地为种苗生产和管理服务。

4.2 加强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对于种苗市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是保证市场信息流通和管理效率的有效平台。所以,贵州当地政府应当加强对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促进种苗行业交流,建立综合的服务体系。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化优势,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种苗生产和管理过程更为专业化和效率化,帮助市场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

4.3 因地制宜的生产模式

种苗行业应该改变自身靠天吃饭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不仅需要改变当前种苗市场中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盲目跟随潮流的现象,还需要能够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资源状况实现种苗的生产模式。

4.4 重视种苗技术管理

选取优秀的种苗品种,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种苗进行培育,把种苗质量放在第一位,以便树木能够更快更好地生长。同时,对劣质品种进行淘汰,为种苗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品种进行选择之后,还需要对培育技术进行提升和管理,使种苗能够健康生长。

4.5 建立完善的种苗管理机制

在对种苗管理技术进行完善的同时,还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将种苗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经费等落到实处,使得种苗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服务的培训,提高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执法力度,对种苗行业的业务和创新能力进行提升。

4.6 进一步发展苗圃

进一步促进林业种苗的全方位发展,通过内部整合机制进一步理清管理机制,促进合作沟通,发展合作机制,扩大种苗管理的市场规模,合理对其未来市场进行规划。

林业生产管理 篇4

1林业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林业资源管理中包括了多种不同的内容, 其中有林木管理、林地管理以及林权管理等, 在林业资源管理中, 不同的管理内容也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因此每一项管理工作都需要保证科学性、合理性, 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1.1林木管理的主要内容

由于林业资源的重要的自然资源, 在社会资源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于地球生态系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森林树木的管理工作也可以更好的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并且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目前, 很多地区都存在着林木砍伐过度的现象, 并且乱砍乱伐的现象也屡禁不止, 这也违反了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虽然森林的覆盖面积还有着一定的数量, 但是还需要我们通过更好的手段和措施来对乱砍乱伐现象加以控制, 并且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来加以控制。而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有着不同的情况,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科学的编制管理方案,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1.2林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于林地的保护是保证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影响着我国林业发来发展的前景, 并且也决定着现代园林生态建设的质量, 因此要做好林地资源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对林地的管理。而目前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过多的追求经济效益, 这样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过度的开垦和侵占也导致了林业资源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林地资源的损失也在不断加剧, 林地管理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国家在颁布林地使用许可以及限制的同时, 还需要对林地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控,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地的避免林地资源出现过大的损失。而为了更好的降低工程建设过多的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林业资源, 还要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和使用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的平衡, 同时科学的制定出有效的林地资源规划, 这样才能够最带限度的提高林地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从而更好的提高林业资源建设的质量。

1.3林权管理的主要内容

林权管理也是林业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现代林业资源管理中林权管理能够有效的保持目前林业制度的规范性以及文明性, 而在林业资源管理中, 林权管理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制度来保证社会对林业资源使用和占有的规范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 林权管理工作也要科学化, 并且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现代林业文明的发展进步。

2提高林业资源管理质量的相关措施

2.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强化队伍建设

做好基层林业工作站的管理, 通过加强高技能素质队伍的建设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林业站是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机构, 在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国家政策的宣传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还可以对林业生产以及林业规章制度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强化林业队伍的过程中也要按照当地的实际要求来进行, 并且林业建设的执法队伍建设也需要相应的提高对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 从而更好的保障林业队伍建设的质量和稳定性。这也是建立健全管理结构、强化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2.2更新管理设备与技术

林业资源管理离不开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的支持, 通过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 对于管理部门的工作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 而管理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升级也是林业资源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部门, 同时也可以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样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2.3健全林业法规, 将其落实到位

对于林业资源的管理我们还需要通过健全的林业法规来保证林业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我国虽然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 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林业资源不断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林业法律法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改进和完善, 比如对于湿地保护以及林权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国家都没有足够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 这样在进行林业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所以, 我国的林业法律法规必须要加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同时加强对林木、林地以及林权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我国林业资源生态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4做好林政资源防火管理工作

2.4.1监控火源, 对于野外用火予以严格控制

规定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进行野外用火, 对于各个单位也有明确规定, 在林区或者其周边禁止烧火、抽烟、点香、放鞭炮或者野炊等活动。对于禁火区域一定要明确标示, 起提醒之效。要严格防范火种禁止其进入林区, 若出现违规现象, 则一定要当即进行制止或处罚。在清明节一定要严加防范, 增设岗位, 增加人员, 加大巡查力度, 避免上坟时点蜡烛或者烧香对林区造成损害。

2.4.2增加防火物资储备, 做好后勤工作

为了防范火灾, 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应在诸多乡镇均建立防火物资储备站, 购置大量的扑火拖把、砍刀、喊话器、风力灭火机、手电筒以及防火服装与手套等, 将其分配至各个乡镇。还成立应急小组, 对其灭火技能予以培训, 这样即使发生火灾也能够予以及时扑救, 避免烧毁森林资源。

结束语

春季林业生产 篇5

今年我乡春节林业生产工作可以概括为“五个一工程”,即龙凤山生态园区建设、西南环高速廊道建设工程、八一林基地建设、干线通道绿化和洛栾高速西口出双千亩生态林绿化,涉及我乡16个村共 8000余亩绿化任务。结合工作实际,我乡党委、政府立足一个“早”字,突出一个“严”字,认真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通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已完成植树造林任务亩,植树万棵,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早动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春节前,我们在乡机关干部大会上就开始动员部署14年春季林业生产,做到提前动员,提前谋划,让春季林业生产深入人心。春节刚过,党委、政府立即召开班子会,布置今年的植树造林工作。2月21日召开了全乡机关干部和村两位负责人参加的植树造林再动员再部署大会,要求各村负责做好宣传工作,抓住时机,紧锣密鼓,雷厉风行,争取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上级分配的植树造林任务。

二、严格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植树任务

为了保证质量和成活率,要求各村严格按照“四统一”标准开展工作,即:统一供苗、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为了做好这些工作,乡政府成立春季林业生产指挥部,乡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乡长任副指挥长,下辖五个工作部,分别负责我乡园区、廊道、通道和两个基地的绿化工作,全部由乡班子成员负责,并安排一名机-1-

关干部专职包村,各村分别成立了植树专业队和护林员。止目前,我乡已高标准植树万棵,其中,完成了柿树洼至亓岭段7公里通道两侧30米的绿化任务,道路绿化苗木全部采用3公分以上的树苗;基本完成1.3公里250亩西南环高速廊道绿化建设任务,杨树、女贞、雪松完全按照标准高质量植栽;八一林基地完成槐树洼和康沟征地工作,济南军区官兵于10日开始开展植栽苗木;完成洛栾高速西口出双千亩生态林建设挖穴任务,植栽工作已开始;并对全乡所有主、支干道上的缺苗断档树木进行补栽、涂白一遍,春季林业生产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三、奖罚分明,督查到位,促进工作平衡开展

确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包村干部是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是主要责任人的工作方式。乡出资高标准购进万棵直径3-5公分树苗统一分发到各村,各村成立植树专业队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涂白。并对工作先进的村进行了表扬和奖励,落后的给予批评,促进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四、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措施

虽然,我乡春季林业生产开始早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面对巨大的工作任务和春栽时间短的特点,我乡春季林业生产压力依然较大。因此,需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强抓时间,采取措施,紧追猛赶,争取在有利的栽树期内植栽完毕。一是完成征地工作,涉及各村要充分认识绿化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保证全面完成植栽征地工作。二是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未完成绿化征地工作八一林基地南姚沟等村要尽快完成征地,对已经做好植栽准备的绿化工程要掀

起植树高潮,保证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三是包村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做到任务明,工作细,组织得力,并督促植栽工作,保障植栽的数量和质量。

现代林业管理的生态管理观念探讨 篇6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管理;问题;策略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林业生态环境的管理作为当前进行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相对来讲,林业生态环境管理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林业管理方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和关注,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产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

1 现代林业生态管理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林业生态管理指的是以提供一个可以自身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为目的,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手段和科学方法,采取与自然科学相关联的理论,再加上人为的分析与实现生态管理的过程。现代林业生态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最大的区别和特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环境,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进行林业生态管理的方式具有多样性,除了采用一般的科学原理和管理方法以外,甚至采用一些跨科学的办法。第三,林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可以扩散,改善或者是带动周边自然环境的发展,进而产生更加完美的效果。

2 林业生态管理观念包含的主要内容

现代林业生态管理的内容具有多样性,详细来讲包括以下几点。

2.1 整体规划

整体规划是指进行现代林业的生态管理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进行的,而不仅仅指的是某一方面或者是某一个方法,它是一个总体的计划,当中包含了多项组成部分,有些可能是存在关联的,也有些可能毫无关系,甚至有一些还存在矛盾,但是尽管如此,生态管理就是要将这些矛盾的、毫无关联的一些部门进行管理,使其成为一个可以有机运转的整体。例如,我们在进行生态管理的过程当中,除了要考虑优化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还要考虑实现生态环境管理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去啊年控制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和影响。

2.2 层次设计

现代林业生态管理的实施是一个层次分明、顺序科学的一个整体,因此它不是平行的、空洞的、或者是毫无顺序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由于每一个部分都具有其存在的特别作用,因此在进行林业生态管理的时候要层次分明,综合考虑管理的计划性和顺序性。

2.3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指的是针对林业生态管理的地点进行科学管理,在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模式,并根据该地区种植树木的特征,气候特征、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进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假如在对林业进行生态管理之前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致使没有选择出合适的管理模式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4 选择最优方案

在进行林业生态管理的过程当中,经常会设计到众多的人员、物资以及资金的投入,此外还有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及管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在这些因素当中我们不可以对其进行同时关注,因此要选择出一个最有方案,比较各要素的轻重,在经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最优方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有方案不可能将所有的优点同时集中,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坏的影响降到最低。

3 提高现代林业生态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努力创新,提高生态管理技术水平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意味着社会所需资源日益增多,这也就使得林业危机逐渐凸显,许多林业产业当前依然采用粗放式的经济增加模式,产业结构偏低、技术力量缺乏,导致林业的发展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增强现代林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对林业技术研发的力度,加强对资金和人才的投入,促进科研人员提高创新力度,并努力加强对技术成果的转化力度。

3.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技术创新是促进林业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具备高素质的技术队伍,所以林业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注重对林业工作者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才能为林业技术的创新提高相应的条件,促进现代林业朝着更好更高的水平方向发展。

3.3 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调研

在进行林业生态管理的之前,要对管理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采样、考察和分析,对当地的气温、湿度、土壤以及雨水结构进行数据分析,进行而选择恰当的模式或者方法。此外,还必须要当地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例如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技术状况等,只有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当地的实际状况,才能掌握林业生态管理的根本需求,才能妥善解决问题,提高生态环境管理质量。

3.4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进行林业生态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量,以做到最大限度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使用林业资源是促进林业生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和有效扩大林业面积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资源的保护,及时防火防灾和防治病虫害,要加大对荒漠的开发和植树造林的面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森林的覆盖质量和覆盖面积。

4 结束语

对现代林业进行生态管理是当前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林业工作者必须要从生态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林业保护政策,以从根本上落实林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来提高技术创新力度,努力将生态观念落实到现代林业的管理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孙秀兰,李凤平.浅谈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向导,2011(11).

[2]李俊杰,孟林.浅析我国林业生态管理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3(01).

[3]乔继晶,李永军,刘继元.谈现代林业管理的生态观念[J].林业勘查设计,2009(02).

作者简介:

周满(1972-10) 男, 河北滦平, 本科 ,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 林业经营管理

林业生产管理 篇7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良性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正面影响, 经济效益则是发展林业, 把其当做生产原材料所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收益。一般认为森林具有3 方面的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生态效益的价值远超其作为原材料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 环保意识的增强, 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也意识到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联系密切, 生态效益实质上孕育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如果过分追求林业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生态效益, 尽管在初期经济效益可能收获较大, 经济增长速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长, 但是到后期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导致环境恶化, 其造成的损失会使经济发展停滞或萎靡。

2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现状

2.1 利益当先

当今社会对于林业资源的使用, 存在目光短视、利益当先的风气, 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多过保护, 造成林业资源不断减少。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滥砍滥伐现象严重造成了林业资源不断被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等灾害, 甚至由于林业管理未到位, 在防洪抗涝这方面也越来越弱, 使得林业资源日趋减少, 林业资源管理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2.2 管理制度、法律、规范不够完善

在制度、法律、规范方面, 目前还处在“人治”状况, 森林资源管理法规的不配套, 会给不法分子制造钻漏洞的机会, 有法不依的现象无处不有;另外, 没有处理好责、权、利三者的关系, 使得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分配不均、流失过多。

2.3 管理不力

林业资源管理包括考察、计算、策划、管制、监察和开采砍伐等多方面内容, 管理上必须与实际相结合, 才能有良好的管理质量。但目前, 缺乏快速全面的考察、精确有力的计算、整体优化的策划、强硬严格的管制, 再加上没有及时而动态的监察制度, 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开采砍伐管理条例, 这些都弱化了管理上的力度。再加上森林地区没有一个全面优化的森林运行计划, 缺少一个科学性、预见性强的采伐量, 在林业管理上的滞后与失控也就不难理解。

3加强林业资源管理, 促进生态林业发展的措施

3.1 实践中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现在, 人们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带来的生态以及经济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获取了许多有用的协调手段。包括:林业与农业联合, 使用合理的管制手段, 创建林农联合的很多运行方式, 集中探索使用林业开发的新形势, 使其拥有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利益。例如林草联合、林药联合、林禽联合、林菜联合、林果联合等栽植形势, 调节产业构造, 促进经济增收, 同时生态利益也有所提升。集中栽植开发经济果林以及速生丰产林等, 并且能够迅速提升经济、生态、景观利益。

3.2 宣传管理

现今生态林业不合理开采的现象依然很多, 因此, 只有管理精细化才能更有效地发现不合理开采现象。针对性进行管理, 加大惩罚力度, 奖罚分明, 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林业的有序利用。如广西桂林, 其林业资源越丰富的地方,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所以, 一方面要不断宣传与引导群众生态环境的意义与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要不遗余力地开发广西桂林林业生态产品, 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只有群众真正从生态林业中获益, 才能从内心深入实践生态林业发展要求, 自觉保护林业资源。

3.3 更新管理设备与技术

当前,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其改革幅度也在逐渐加大, 为了促使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能够更科学化、权力使用更规范化、建设目标更民主化以及行政审批更高效化, 需要对管理设备与技术进行更新升级, 从而提升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以促进现代林业生态建设。

3.4 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法律是最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目前建立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的道路上, 还需要不断完善森林资源利用管理、森林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等, 实行强有力的执行力度, 逐步由“人治”过渡到法治。

3.5 加大检查力度, 遏制隐患发生

在春节、清明等节假日前后最易发生火灾, 因此对于重点区域一定要加强防范和把守, 定期予以全面巡查。在防火期一定要制定24h值班制, 一旦发生隐患, 则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宣传力度的加强, 制度的健全, 管理的优化与应用的实用性, 在发展中摸索, 坚定原则, 灵活应用, 才能真正把生态林业做到长远。

摘要:林业作为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的重要自然资源, 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里, 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根据工作实践, 对于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对策, 旨在促进生态林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管理,生态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锦珊.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的思考[J].吉林农业, 2015 (9)

林业生产管理 篇8

1.1 林业资源的储量小,利用质量低

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总体上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出口量也不低,每年出口总值达5000亿元,但林业资源的储量却并不大,相比先进国家,并不占明显的优势,而且其利用质量较低,分布不均,结构也不合理,再加上树木生长速度比较缓慢,造成林业资源暂时短缺的状态。

1.2 我国林业资源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因为我国地大物博,所以林业的发展空间是无限量的,这是当下林业管理中的最为突出优势。我国自然环境及气候状况较为稳定,有利于林业资源的开发,据调查,我国目前人工造林面积正以每年200万hm2的速度提升,而且天然林的增长速度也较为平稳,这是我国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证。

2 林业资源管理在我国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更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林业资源数量增加,优质木材源源不断,有力推动了我国木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林业资源管理在林业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一定要严厉制止损坏森林、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让他们树立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理念,为发展林业,保护大自然的协调作出贡献,人工修复遭到损坏的森林资源,以做到林业资源面积扩大,质量提升,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3 林业造林的方法研究

3.1 直播法

直播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地上,让其自然生根、发芽、成长,这种方法简单、方便,适用于面积较大的农业造林,但它的播种条件相对苛刻,一般适用于一些成活率高、种子资源丰富、发芽快的树木,因为它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条件较高,如果遇到干旱、暴雨等恶劣的气候,要么种子很难发芽,要么幼苗难以管理。所以在灾害性小、土壤湿度适宜的边远地区用这种方法更好一些。

3.2 分殖法

利用树木的枝、干、根、地下茎等部分进行种植造林的方法就是分殖造林法,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很广,而且技术含量低,操作手法简单,苗木的成活率高,还可以节约育小苗的一部分费用,这样分殖出来的苗木受母体良性遗传因素的影响,育苗时间短,生长迅速。

3.3 植苗法

植苗造林法是在林业造林方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一般多采用1年生的树苗进行造林,这些小苗都是经过园艺师的特殊培养,等时机成熟后,再移植到指定的林区栽种。

4 林业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树种的选择

选择造林树种一定要根据林区的环境及气候特点因地而异,合理种植,可以适当多种植一些阔叶林,因为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苗木成活率,还可以快速改变林貌,保持水土流失,调节空气湿度,保护生态环境。

4.2 时间的选择

造林时间大多选择在春季,尤其是冬季气温低下,干旱少雨的地区,更是以春种为宜,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造林种植技术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南方一些省市,由于气候条件较好,造林时间也适当提到冬末春初,因为这一时期的小苗还处在没有萌发的休眠时期,此时栽种,不会造成其水分的过多流失,而且气温相对低下的时节,苗木水分蒸发量也小,成活率高。另外,林木栽种天气的选择十分重要,刮风、霜冻、暴雨、炎热等天气,不宜栽种,最好选在雨后或阴天进行。

4.3 栽种的方法

林业树木的栽种一般都是穴种,其穴的大小一般不小于40cm×50cm×60cm(具体要根据根部土球的大小),而且穴底要平整,株距、行距也是根据树木的品种而定,不可太密,影响生长,比如说杉类树木的行为1.7m×2m,而松树等的行距要相对大一些,一般为2m×2m,在苗木栽种时一定要扶正,根系保持顺向伸展,苗茎不可入土太深或太浅。

4.4 混交林

根据树木的各种特性,林业资源管理与种植提倡混交林的种植,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状况,预防病虫害,还可以种植一些优良的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林业的经营与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选择与运用合理的造林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提高林业资源管理力度,从而增大森林覆盖面,提高空气质量,改善自然环境,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永明.试论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实践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0)

林业生产管理 篇9

1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总结

1.1我国林业建设现状分析

生态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特别与生态发展密切关联的林业建设领域的波动更为明显。在改变传统林业资源管理模式的情况下, 当下国内林业建设、发展的模式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模式的痕迹过重, 现代化林业建设形式的本质模糊化。也就是说, 在市场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林业资源管理机制的调整速度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 脱节情况的出现, 难免会造成我国林业整体健康、可持续生态发展的阻碍。本文对林业资源管理机制的调整及完善方面做简单阐述。

就林业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 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 我国在林业资源管理模式上的调整由来已久, 各方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也不断加强。在相关学者、专家、工作人员的努力下, 拟定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的林业资源管理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内, 已经有效改善了林业建设初期的混乱局面, 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兼顾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但尽管效果不错, 但随着此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这套方案已经不足以与现状匹配, 不断的问题开始涌现。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国内现有林业资源地狱范围较广, 现有林业资源管理模式无法做到最大范围的覆盖, 这就造成了林业建设中出现空白区域, 对林业建设及资源开发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此外, 就现有我国林业资源的分布情况而言, 呈现出一种不均匀分布的形式。在林业资源管理机制不全面的情况下, 不均匀分布的林业资源客观条件, 难免造成林业建设的力度不足的现象。某些区域因过度采伐开发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资源资产的利益。

1.2我国林业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林业建设的实质是经济利益的提升, 而国内林业资源管理模式的问题也可以说归结于此。目前一些林业资源管理者过分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 对生态发展的认识不足, 造成了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 影响了生态平衡, 将会造成林业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 根本结局将会是利益的重大损失。

1.2.2国家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也制约着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生态发展的速度。相关制度、法规、规范的缺失造成了林业资源管理局面的混乱, 难免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 相关法律的不够完善也滋生了不法分子违法开采林业资源的土壤。

1.2.3在当下林业资源管理模式中, 在发现林业资源管理模式存在问题时, 相关的管制措施不完善, 换言之, 管制方式缺乏科学性及有效性, 基本上还采用传统手段进行, 降低了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体系的不合理难免造成这部分工作失去原有意义。

2林业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所谓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良性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正面影响, 经济效益则是发展林业, 把其当做生产原材料所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收益。普遍来说, 一般认为森林具有三方面的效益, 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生态效益的价值远超过作为原材料的经济价值。但是, 林业发展所带来的三种效益中, 由于经济效益能让人直接感受到。往往其最先受人关注, 而生态效益则容易被人忽视。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 环保意识的增强, 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也意识到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实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态效益实质上孕育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如果过分追求林业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生态效益, 尽管在初期经济效益可能收获较大, 经济增长速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长, 但是到后期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导致环境恶化, 其造成的损失会使经济发展停滞或萎靡。

3林业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想要完成林业资源管制以及生态森林的有效结合, 想要保证经济以及生态利益同时有所提高, 就一定要完成森林的永续前进。林业的永续前进重点体现在社会合力、生态支撑力、经济状况三方面。社会合力就是讲人口数量、道德与品质、文凭、体制等情况。生态支撑力就是生态本身的调控能力以及承载状况。经济能力就是资源存储情况、资源运用效果、利益增长状况等。要想完成林业的永续前进就要搞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3.1科学发展观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体现

协调统一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必须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改变以前粗放式发展模式 (即以环境为代价) 。实现科技兴林, 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3.1.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竞争力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从而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 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 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 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3.1.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实践检验科研成果这一真理, 然后将经实践检验了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去, 起到指导作用, 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严重脱节的问题。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鼓励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承包、转让、服务等手段及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3.2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分析

现在, 人们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带来的生态以及经济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获取了许多有用的协调手段。包括:林业与农业联合, 使用合理的管制手段, 创建林农联合的很多运行方式。集中探索使用林业开发的新形势, 使其拥有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利益。例如林草联合、林药联合、林禽联合、林菜联合、林果联合等栽植形势。调节产业构造, 促进经济增收, 同时生态利益也有所提升。集中栽植开发经济果林以及速生丰产林等, 并且能够迅速提升经济、生态、景观利益。

法律是最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目前建立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的道路上, 还需要不断完善森林资源利用管理、森林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等, 实行强有力的执行力度, 从“人治”转变为“法治”。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和完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林业政策、法规、法律方针, 逐步由“人治”过渡到法治。

结束语

林业资源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提高是符合可持续生态发展背景下的必经之路。在不断加强相关机制的健全性的同时, 相关从业者需要巩固、提升自我技术水平与行业从事能力, 实现林业资源管理体系与林业建设生态发展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清文.谈如何加强森林资源管理[J].科技:科技天地, 2011 (17) .

[2]邵凯先.谈对生态林业发展的分析[J].中华民居, 2011 (1) .

林业生产管理 篇10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这个概念涉及到当代人和未来人的所有要求, 目标是提高人类福利和森林的综合效益。这个概念意味着木材生产, 保护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的积累, 这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人类的福祉才是最终实现。它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战略相一致, 其目标是通过世界可持续发展, 保证森林的数量、质量, 提高人类生存环境条件。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概念是为了保证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在发展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同时, 管理、维护和促进森林资源的长期健康经营, 永续利用。

2 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分析

关于林业建设, 新时期我国的相关任务, 旨在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工作内容包括: (1) 现有林业发展森林资源的全面培养, 以满足林产品的市场需求; (2) 对野生动物和稀有的国宝, 珍贵的植物应加大保护力度; (3) 加强在沙漠边缘的沙漠化治理, 重点实施造林工程, 沿海一带实施重点防护林工程造林; (4) 绿化荒山、梯田、在运河两岸城市和农村周围加强植树造林; (5) 加强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的商品林基地建设; (6) 实施生态建设战略, 加强城市林业、森林公园及城市周边景观林带建设, 实施森林围城战略, 实现城市的美化、净化。 (7) 结构和管理系统应该跟上市场的步伐, 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加快林业管理机制创新, 充分调动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8) 促成天然林保护, 启动森林、沙源治理的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并采取必要措施发展和增加可持续发展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3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林业科学技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任何一个行业, 如果想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应用科学技术, 林业发展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单一追求经济发展, 就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最好的方法是将科学和技术用在林业的发展上, 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森林资源的数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确保强劲的生产率, 因此必须保护森林资源, 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品林经营, 是国家的基本产业经营的一种模式, 它通过自我融资, 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 以加快森林资源培育, 同时确保林价制度的全面实施, 使森林培育有充足的资金,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3.2.1 旅游业的发展。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区, 可以考虑发展旅游业, 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改善和提高, 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有更好的前景, 加强环境保护势必推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3.2.2 农林结合。

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 结合当地的农业和林业的实际情况。农林结合不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也可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2.3 以林养林。

这种方法较为科学, 可以提高苗木发展森林, 林木加工, 也可以发展经济果林。农民也可以采取林苗结合、林菜结合、林禽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 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3.3 完善相关法律机制

(1) 立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 确保对自然生态规律的尊重, 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 (2) 坚持依法治林的原则,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结合森林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 确保标准化和制度化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的实现。

4 小结

盲目开发森林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使原始森林资源的枯竭, 严重破坏生态规律, 是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的严重损坏, 这是不可取的。

要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还可以吸取国外重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为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提高认识, 加强政策的执行, 坚决树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当今科学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 林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生产率和可再生的森林生态系统, 提升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通过培育森林的全面发展, 起到保护森林动物和植物生活环境的功能,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要:针对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分析, 结合中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对中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对策, 所以本文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志红.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J].山西林业.2010 (1)

林业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篇11

【关键词】林业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措施

一、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

1、传统造林无系统管理模式 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植树造林工程开展后,缓解了森林过度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造林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林业工程运营管理工作任务量也十分繁重,传统的管理方法中,只是对森林生长情况进行统计,但并不会涉及到未来一段时间里的风险管理控制,在初期这种管理经营理念得到了重视,但随着林业发展逐渐复杂化,管理体系并不能满足林业工程的项目建设需求。从造林到森林资源的开采使用,各项目管理都十分严谨,但各管理体系之间并没有实现紧密配合,造成管理任务落实程度不足的问题。

2、工程造林管理模式 明确传统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后,林业工程在管理体系上进行优化,增进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从造林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由各部门共同配合完成项目管理任务。充分展现了工程管理体系的先进性,这也是林业工程发展进步的见证,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较,在工作任务完成效率上有明显的提升,树木的成活率也有明显提升。林业工程涉及到的任务比较复杂,在管理期间,要不断的探讨市场变化体系,以及工作任务开展阶段是否存在风险隐患因素,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完成工作任务,将树木生长各阶段调查得到的参数记录在其中,方便后续管理体系的完善。树木生长期间的虫害方式也需要在前期规划期间引入到管理体系中。

3、现代项目管理 进入到现代管理阶段,工程任务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基层护林人员测量得到的数据会第一时间录入到管理系统中,借助计算机设备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传递所用时间。林业工程建设理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将公益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即满足了环境净化需求,同时也能够为林区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生态工业林对能够环境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通过前期规划,选择多种树木品种搭配种植,提升森林的虫害防御能力,同时也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目标。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林业经营管理期间,资源市场与生长情况之间并没有融合,这种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并不具备风险防御能力。林业工程受市场变化影响也比较严重,造林阶段所制定的目标,经营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与市场实际情况产生冲突,造成管理制度失去了约束力,项目开展形式也与预期目标存在差异。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弊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首先管理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内容不够完善,林业管理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突发问题及时控制解决,会对森立生长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有管理体系多数是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来进行的,前期规避并没有实现。

2、林业管理需要众多部门的参与,领导干部将任务落实划分后,由基层员工来执行。现存问题是管理权利过于集中化,基层护林人员发现问题后需要向上级领导汇报,逐层审批后才处理方案才能够施行,已经造成了时间的延误,影响管理效率。

3、管理任务是带有服务性质的,目前管理控制已经得到了落实,但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造成基层意见不能及时处理,管理体系完善受到阻碍。

4、没有建立有效的林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造成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信息渠道不灵、不畅,掌握项目的信息不及时、不全面,阻碍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5、缺少项目管理的人才和知识的积累。长期以来,我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都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管理人员都是临时的,专业机构和人员比较少。项目一结束,机构和人员就解散,造成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不起来。

三、林业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1、建立正确的项目目标框架 在结合林区发展特征制定管理计划时,可以先建立整体框架,再根据工作任务开展期间遇到的问题对内容进行逐步完善,确保体系具有可行性。目标框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1)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以实现林业生产目标为前提,在工作任务开展阶段,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探讨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2)建立确保项目成果健康、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体系。(3)形成将项目成果逐步融入林业产业良性循环,带动林区社会发展。三个层次是递进的,全部的项目活动必须而且只能围绕实现项目目标展开。第一层是项目成功的基础,第二层是保障项目成果生命力的要求,第三层是对项目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地方发展的要求。

2、建立正确的项目生命期概念 林业项目也是具有周期性的,管理流程可以结合具体的周期时间来进行规划,引入森林生长期间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这样在管理周期内工作任务可以连续进行,不会出现中断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林业项目的管理周期会设定在25年左右,此时森林资源可以使用,能够为种植区域带来经济效益,但生长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环境因素问题,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经营管理周期也会适当的调整,以具体情况为参照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大型林业工程项目是前瞻性、战略性项目,从创意到启动都要经过漫长、反复的工作过程,需要大量的林业工作者的知识、经验、创意和无私的奉献。

四、对林业基层单位加强项目管理的建议

1、林业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完善自身专业知识储备量,在工作岗位中积极探讨创新,制定更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方案。森林生长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的虫害问题也要在前期预防,否则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技术人员也应参加学习培训,并将项目管理知识运用于现行的项目中,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应用。

2、建立林业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基层单位如有了基本的项目管理知识,就可尝试建立组织内部的项目管理体系,使企业内部所有项目均遵照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来实施。

3、项目管理的改进与提高。项目管理来源于实践,但要高于实践,在形成基本的项目管理体系后,要注重经验知识的积累,循序渐进地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

结语:我国的林业工程项目是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特殊建设任务。项目中凝聚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项目的成败对增加我国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此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建立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是紧跟时代步伐,使林业工程项目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峰.层次分析法在林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5(02).

[2]姜宇泉.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3(11).

探析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 篇12

1 种子的采收

采集的种子进行脱粒、净化、精选后储藏,购买的种子可以直接进行储藏。

2 播种

在播种前,要先做好苗床。种子经消毒、催芽后,播入苗床,要覆盖1层草。

3 苗期管理

(1)种子播下后,要经常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当种子的发芽率达70%时就逐渐将苗床覆盖的草慢慢揭去,直至发芽结束,将草全部揭除。

(2)种子发芽后就进入了苗期,此时的苗木幼嫩,抗逆性差,要经常浇水,一般在早晚进行。当夏季来临时,要在苗床上加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幼苗,对苗木造成伤害。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间苗、补苗,让苗床的苗木生长整齐。根据天气浇水,必要时进行灌溉。

(3)入秋后,苗木的生长慢慢停止,开始木质化越冬。此时不能灌水、施氮肥,只能施入磷肥,促进苗木根的生长。

(4)冬季来临,要做好苗木越冬管理,天气寒冷,不能让苗床过旱,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造成苗木死亡。在寒冷的天气,在苗圃要间隔一定的距离堆草点燃,让烟弥漫苗圃,阻止热量过分流失,起到保护苗木作用。

4 造林

(1)造林地的清理。要清除造林地上的杂灌,条件允许要进行全垦,深度可达50cm,利于幼树的生长。

(2)挖穴。按照造林的要求挖树穴,株行距、树穴和深度要符合要求。

(3)造林。当造林季节来临,要先做好起苗工作,做到苗木完整,然后将起出的苗木分级,选用1~2级的苗木造林,这样的苗木抗逆性好,生长状况好。起出的苗木要及时送到造林地点进行造林,这样才能保证新造林有较高的成活率。在栽树时要保证苗木根系的舒展性,裸根苗木要打浆,条件允许要浇足定根水,将穴土踩紧培成馒头型。

5 新造林管理

(1)抚育。在造林后,于当年的5月中旬,对幼树进行抚育,即松土、除草,将土培成馒头型,清除林地中的杂灌,使苗木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充分生长。于7月和9月再各进行1次抚育,方法同上。如此抚育工作要进行3年,第2年2次,于6月和8月各进行1次;第3年1次,于7月进行,方法同上。清除杂灌工作要长期进行,直至林分郁闭。

(2)禁牧。造林后,要设有专门的护林人员。要对幼林地进行禁牧,防止牲畜进入林地踩踏幼树。若羊进入新造林地,会直接啃食幼树,造成新造林分苗木的损失。

(3)防寒。新造的幼林抗逆性差,在冬季要做好防寒的工作,方法同育苗期一样。

(4)防火。进入冬季,林区中的杂草干枯,在遇到明火的状况下极易燃烧。所以在入秋时,要砍除过深的杂草、灌木。冬季来临,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设专人24h瞭望,发现火情及时通报、及时扑灭,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6 中幼林管理

(1)幼林修枝。当幼树生长到一定年份,自然整枝差的树木需要人工修枝,即将近地面的轮生枝(多年生)人工剪除。这样做能促进树木长高,还可以增加树木的枝下高,在冬季地面火难以上树。

(2)幼林间伐。当林分的郁闭度达到0.8时就应当考虑进行幼林间伐,林分过密,不通风、不透光,不利于林木的生长,还会造成林分中的林木相互之间竞争。因此,要及时进行间伐,为保留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在间伐过程中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弯留直、砍小留大。

(3)防火。在冬季来临要清除林地中的杂灌,砍除过密过深的杂草,这样才有利于幼林区冬季防火。冬季来临时,要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设专人24h瞭望,发现火情及时通报,及时扑灭,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7 近成熟林管理

(1)间伐。此时的林木已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适时进行间伐。这样既有利于林木生长,也可以有一定的经济

效益。在间伐过程中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弯留直、砍小留大。

(2)防盗。林木有了经济效益,就会成为被盗伐的对象,所以应加强林木的看护工作,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皆伐。林分成熟,就应在适当的时候皆伐。

上一篇:费用效果分析下一篇:技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