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效果分析

2024-07-01

费用效果分析(精选7篇)

费用效果分析 篇1

车辆运输或车辆作业是冶炼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财务与环境资源成本, 将货物转移到规定地点或达到某种作业目的。目前, 某些单位的车辆运输或作业的工作效率还有待于提高。因此, 控制运输成本已成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获取更多利润的重要途径。除采购物料的成本外, 运输成本比任何其他物流活动的成本所占的比重都高, 在整个企业的成本核算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某大型冶炼分厂财务报表显示, 2013年某冶炼分厂全年运输费用占总成本费用的0. 5% 左右, 这对于一个大型分厂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下内容就是针对此冶炼分厂所进行的分析, 我们简称其为M分厂。

1 2013年车辆管理状况

M分厂隶属于某大型冶炼集团, 此集团下面控制了几十个大型分公司。为了更加有效的配置资源, 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车辆管理分公司, 为其他各分厂服务。其他各分厂如有用车需求就向集团公司运输部门申请, 采用租赁的方式按台班 ( 1辆车工作8小时为1个台班) 或工作量向车辆管理分公司结算租赁费用。起初, 集团公司内部车辆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1车辆作业不饱满。因车辆租赁的最小单位为一个台班, 部分车辆租赁一个台班可能一半时间都在闲置。2公司内部货物二次倒运费用较高。如该冶炼分厂原料车间2012年铜原料配送量为96. 6万吨, 其中, 倒运量为61. 3万吨, 占全年运输总量的38. 8% 。3公司内部管理松懈, 部分工作人员存在私自用车现象。

2 2013年年底集团公司加大车辆管理力度

为了减少车辆费用, 降低生产成本, 2013年年底, 集团公司加大了车辆管理力度, 并针对本企业的车辆管理现状采取了一些措施:

( 1) 降低某种型号车辆的结算价格;

( 2) 做好到货金属物料卸车仓位的整体规划, 尽量减少二次倒运;

(3) 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车辆管理责任制度;

(4) 建立严格的车辆审批制度和网上签班制;

( 5) 加强和完善车辆实际使用情况的收集、记录、整理、汇总和传递工作等。

通过以上措施, 集团公司旨在通过多种手段对价格及工作量的管控, 从而达到降低车辆费用、节约成本的目的。

3制度出台后的效果检验

为了检验此项制度的车辆管理效果, 我们选取了M分厂2013年、2014年的车辆费用来进行因素分析。

2013年年底, 公司下调了车辆台班的结算价格。我们把2014年数据定义为报告期数据, 2013年数据定义为基期数据。用p°、p'分别表示基期、报告期价格, q°、q'分别表示基期、报告期结算工作量。调整前价格与调整后价格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结合各类型车辆的工作量汇总计算出以下结果:

其中: p°q°为2013年结算运输费用金额, p'q'为2014年结算金额。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Σ p'q' - Σ p°q° = 3018894 - 4440791 = - 1421897 ( 元)

则: 报告期比基期车辆费用总额减少1421897元, 即:2014年车辆费 用结算总 额比2013年结算总 额减少1421897元。

结算总额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结算价格降低, 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加强车辆控制, 结算数量的减少而导致的。为了分析以上两种因素分别引起多大程度的减少, 下面就对它们进行因素分析。

( 1) 首先, 我们先分析一下价格p降低所引起的结算金额的减少量。由于各种类型的车辆结算价格不同, 各类的作业数量不同, 我们就引入结算工作量q作为它的同度量因素, 由于结算工作量q为数量指标, 我们就采用报告期结算工作量q'作为同度量因素进行分析。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由于结算价格的降低, 导致车辆费用结算总额减少了158385元, 使结算总额降低了7. 88% 。

( 2) 我们再分析一下结算工作量q降低所引起的结算金额的减少量。同样, 我们就引入结算价格p°作为它的同度量因素。则:

所以, 由于结算工作量的降低, 导致车辆费用结算总额减少了1163512元, 使结算总额降低了26. 2% 。

( 3) 由以上两项可以得出:

由此, 可以得出, 由于2013年年底公司采取了一定措施, 导致车辆 结算总额 减少量为1421897元, 降低了32. 02% 。其中由于价 格降低减 少了258385元, 降低了7. 88% , 由于结算工作量减少导致结算金额减少了1163512元, 降低了26. 2% 。

显然, 2013年年底公司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其效果是明显的, 应该继续推广下去, 同时, 对公司今后的用车制度提出以下几点合理化建议:

( 1) 加大网络用车管理, 尤其对接送人员或拉运简单物料的车辆、短时使用的吊车、叉车等, 公司车辆可以统一安排5 ~ 10个停放点, 采用临时用车呼叫制度。

( 2) 对大宗物料的转运, 可以考虑采用定量包干的使用模式。

( 3) 对固定时段、固定工作内容的物料转运工作, 可以仍采用驻塞轮班制度。

摘要:车辆运输或车辆作业是冶炼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企业成本核算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文章通过对某大型冶炼分厂车辆管理措施出台前后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检验这些措施对车辆的管控效果, 以便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关键词:车辆费用,费用控制,工作量,成本核算

费用效果分析 篇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8年和2009年甘肃省、市新农合统计报表。

1.2 数据处理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县、区分类,选择2008年、2009年参合农民(正常分娩除外)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和基金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张掖市住院统筹基金使用情况

2008年本县与张掖市比较,参合率、住院率和实际补偿比最高,分别比平均值高2.52、1.99和3.62个百分点,次均住院费用最低,比平均值(2 366元)低546元。住院率达到9.00%,居全市之首,基金使用率达到99.79%,受益面较大,但基金风险同样增大。2009年本县与张掖市比较,住院率仍居全市之首(8.01%),比平均值高1.88个百分点;次均住院费用最低,比平均值(2 652元)低726元;实际补偿比最高(47.18%),比平均值高3.62个百分点;本县基金使用率全市最低(88.19%),比平均值低12.17个百分点,见表1。

本县2009年与2008年比较,住院率下降了0.99个百分点,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了5.82%,实际补偿比下降0.39个百分点,基金使用率下降了11.6个百分点,见表2。

2009年A区实行费用控制以来,住院率下降,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基金无超支现象;B县、C县和D县3个县没有实行费用控制,B县、C县2个县次均住院费用增幅较大,基金超支约8.00%,D县住院率增长较快,基金超支近20.00%;E县调整补偿比例,基金无超支现象。全省住院率、基金使用率和次均住院费用均增长,实际补偿比降低。本县实行总额预付控制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住院率、基金使用率同比下降,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合理。

2.2 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布情况

张掖市各县、区在各级医院住院人次分布不同,A区、B县和本县卫生院住院人次最多,县级医院次之,县级以上医院最少,流向分布基本合理。C县、D县和E县住院病人县级医院较多,卫生院较少,流向分布欠合理,见图1。

%

由表3可见,本县总额预付控制有效,促使卫生院严格控制住院率,致使乡级住院人次比2008年降低了1 776人次。

本县住院人次构成比,2008年乡级为55.12%,县级为39.36%,县级以上为5.25%;2009年乡级为49.09%,县级为44.70%,县级以上为6.21%。病人流向分布基本合理,实现了就近就医。本县县级以上住院率较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率较高,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可见,提高县域医疗水平,引导农民就近就医,合理控制病人流向是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

2.3 各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

全市2009年次均住院费用增长明显,与2008年比较乡级增长了8.57%,县级增长了2.22%,市、省级增长了8.64%,见表4。

本县2009年乡级、县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比全市平均值分别低126元、334元。2009年与2008年比较,乡级增长了7.25%,县级下降了5.94%。本县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实行每月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控制,效果明显。

2.4 各级医疗机构实际补偿比

张掖市2009年实际补偿比与2008年比较,乡级增长3.20个百分点,县级增长3.40个百分点,市、省级下降2.40个百分点。本县2009年实际补偿比乡级、县级和市、省级比全市平均值分别低2.10、0.10和0.40个百分点;与2008年比较,乡级增长1.20个百分点,县级下降0.10个百分点,市、省级持平,见表5。

本县2009年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实行医疗费用总额预付控制,医疗单位采取提高自费比例,降低实际补偿比的办法来减少支出,保证了基金安全运行,但实际补偿比相对下降。

3 讨论

3.1 适宜的新农合支付方式

国际上常用的就医付费方式,除了按项目付费外,还有按服务单元、按人头预付、总额预付和单病种付费(诊断相关分类定额DRGs等。不同的付费方式,对医疗服务和其提供者及就医费用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合理的付费方式,一是要有利于促进合理医疗;二是能够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2]。目前,全国各试点县新农合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按项目付费和混合支付方式(单病种定额付费和按项目付费混合。2008年,我县沿用按服务项目付费制度,医疗机构为获得更多的补偿而利用信息垄断优势诱导需求、创造消费和提供过度服务,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增长率和基金使用率大幅上升,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基金风险增大。2009年本县因地制宜,实行总额预付控制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辅以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增长率和基金使用率大幅下降,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保证了基金安全运行。

3.2 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控制

按病种付费(广义上讲DRGs属于此类)进行费用控制是目前最为科学的方式,但是单病种定额付费标准的确定需要翔实的信息作为基础[3]。首先必须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即需要大量统计数据支持,才能测算出各类各级病种的诊疗费用,是一种管理技术要求高、信息量大及成本较高的支付方式。其次是该方法本身存在着不足,病种实际费用非常接近病种付费标准,“诊断”向可报销病种“无限”靠拢,易出现病种升级、诱导住院等问题[4]。另外,付费制度改革涉及医院经营管理体制和财政补偿等多个方面,需要配套推进。目前,在本县实施单病种付费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医付费方式应从本县县情和长期实行按项目付费的习惯出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按项目付费制度,在此基础上,再积极探索实施单病种付费制度。结合实际,本县应以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替代单病种定额付费,实行总额预付控制下的按项目付费制度。由于全年住院病种是不可知的,医院为了防止次均住院费用超标和预付总额超支,只能自觉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尽量减少超支风险。2009年次均住院费用乡级同比增长了7.25%,县级同比下降了5.94%,达到了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目的。

%

3.3 因地制宜制订补偿比

实行总额预付控制后,县、乡医院为了保证基金安全,防范超支风险,改革了医院内部管理机制,制订了相关制度,如:通过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及合理收费等措施,努力降低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费用;杜绝冒名住院、挂床住院、分解住院和过度医疗等行为,防止补偿基金不合理支出;同时,也采用提高自费比例,降低实际补偿比的办法来减少基金支出,致使实际补偿比与规定补偿比相差较大。县合管办因受住院统筹基金不足和补偿比过高(省市统一制订)的制约,只能进行总体控制,监控自费比例在规定范围之内,做到患者公平受益,力争最大受益。在现阶段,受地域、气候的影响,住院率、疾病谱有所不同;受地域经济的制约,就医能力各异。因此,制订补偿比,要根据基金筹集总额、科学测算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费用等,防止“一刀切”。在住院补偿比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自费比例,明确实际补偿比,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保证参合患者最大受益。

3.4 费用控制方法

利用医学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保险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等,科学测算基础数据,制订费用控制标准。借鉴“按人头付费”的方式,根据上年度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补偿比,计算本年度住院人次和次均补偿费用,本着“农民能承受、医疗机构能接受及合作医疗基金能负担”的原则,确定预付总额及次均住院费用限额。预付总额当年结余则次年继续使用,超支部分则从次年预付总额中扣减并按比例进行处罚;次均住院费用实行每月考核、超标扣减,年底核算、年度平衡的方法,根据医疗单位控制效果进行处罚。总额预付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与各级医疗机构协商,纳入合作医疗服务合同。通过合同制约及新农合监管,引导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医生不良“用药”习惯,达到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在限额以内,力求实际补偿总额与预付总额一致,以此来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以保证基金安全运行。

3.5 费用控制管理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如何做到既严格执行医保政策、履行服务协议,又能提高参保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信誉度,关键在于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5]。要积极主动发挥协调沟通能力,让医院管理者充分理解新农合规范运行、患者公平受益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基础,保证制度执行者确实能够按照规则实施。同时,新农合管理者要虚心听取医疗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发挥作用,需要依赖管理水平、测算水平、诊疗规范健全和监督机制顺畅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又以医疗信息动态监控评估,定期和不定期监管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单位规范行医作为重中之重。本县实行服务合同管理,做到监管工作有章可循。对医疗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分析评估,重点对住院人次、住院天数、次均费用、病种费用、日均费用、自费比例和实际补偿比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向医疗单位反馈,指导医疗单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并把监控结果与监督检查、考核评定及处理机制相结合,确保医疗单位服从管理。

3.6 合管办在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费用控制是保证基金安全运行,保障农民健康权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合健康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控参合农民就医需求增加、医疗单位经济效益增长和新农合基金有限三者的关系,是新农合运行和管理的关键。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由于大部分医疗机构实行与绩效挂钩的考核分配制度,在补偿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采取引诱消费、过度医疗等行为,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医疗机构放任部分农民为获取政府补偿而产生门诊转住院、挂床住院等不合理要求和农民造假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也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使得市场竞争难以发挥其约束过度提供服务行为的作用,因此,应建立使提供者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有效机制[4]。县合管办要充分发挥管理的主导作用,制订适宜的费用控制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医疗,促进基层卫生工作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

摘要:通过对张掖市6个县、区2008年、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和基金使用率等构成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民乐县自2009年实行住院费用总额预付控制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以来,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控制有效,实际补偿比相对降低,基金安全运行得到保证。笔者认为,适宜的费用控制方式能引导医疗机构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控制住院率和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但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要不断完善和探索。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控制,民乐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EB/OL].(2009-07-13).http://www.moh.gov.cn.

[2]河南省发改委课题组.对医疗服务支付方式与单病种收费问题的调查[N].中国经济导报,2009-2-23.

[3]徐凌忠,张凯.从支付方式演变看我国实行CP-DRG的可行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8):501-503.

[4]吴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服务提供方评估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费用效果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住院治疗、ICD10诊断为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支气管肺癌的手术患者 (表1) , 就其平均住院日和次均费用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

1.2 研究方法

将5病种2012年临床路径组与非临床路径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 所有计量资料均做正态性检验, 若P<0.05, 平均住院日和次均费用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 (25分位~75分位) 表示, 路径组与非路径组的对比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的Mann-Whitney检验;若P≥0.05, 平均住院日和次均费用采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 对比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五病种患者基本信息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入径标准, 2012年肿瘤5病种共收治2381例患者, 按照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共1575例, 完成率为66.1%, 完成率为97.3%, 达到卫生部“入径率大于50%, 完成率大于70%”的要求。

2.2 平均住院日比较

将肿瘤5病种的平均住院日进行对比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在我院目前的诊疗管理水平下, 不论是否进行临床路径管理, 均能低于卫生部发布的住院日标准。而临床路径管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均低于非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如胃癌, 非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为17天, 临床路径患者住院日为15天, 降低了2天;乳腺癌非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为16天, 临床路径患者住院日为14天, 降低了2天。

经正态性检验, 肿瘤5病种的住院日和次均费用数据均为偏态分布。经秩和检验, 乳腺癌和胃癌在总住院日的路径组与非路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支气管肺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3 住院次均费用比较

将肿瘤5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与非临床路径管理患者的次均费用进行秩和检验, 除支气管肺癌之外, 其他4个病种均有统计学差异。5病种按照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比非临床路径管理患者在次均费用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胃癌的次均费用下降4984.17元, 结肠癌下降4139.86元, 支气管肺癌下降3187.69元, 乳腺癌下降2640.18元 (表2) 。

3 讨论

床位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 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物质基础之一,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资源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床位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医院内涵式发展道路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3]。

美国兰德公司通过对许多国家的住院服务技术项目进行评估后, 得出的结论是:1/4的住院日和诊断操作是不必要的, 所提供的2/5的治疗药物不起作用。马谢民等[4]在1998年对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4个择期手术病种的适宜住院日进行研究, 得出“44.71%的住院日为非适宜住院日”的结果。由此可见, 目前非适宜住院日的现状令人担忧。临床路径将诊疗行为设置了明确的时间节点, 减少了院内无效等候时间, 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 同时协调了相关科室的工作, 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单完成相应诊疗内容, 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就医过程中, 减少或消灭了无效住院日, 缩短了住院时间。从数据分析结果上也证实了这点, 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癌3个病种的平均住院日路径组的四分位间距离散程度较非路径组明显集中, 而甲状腺癌、结肠癌、支气管肺癌的平均住院日组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 可能因为这3个病种入组率较高, 在住院时间的安排上已经比较合理, 优化的限度较低。

通过减少无效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 增加了床位周转次数, 提高床位使用效率, 同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的次均费用在实施临床路径均有统计学差异, 可以证明其在降低住院费用方面的作用。支气管肺癌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 但是路径组比非路径组节约3187.69元, 降幅达到5.3%。

4 结论

总之, 临床路径是在我国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 顺应医疗服务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随着医疗服务费用逐步走向第三方付费, 医院要提高医疗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在质量管理方面寻找较先进的方式和模式[5]。通过实施临床路径, 无论从降低平均住院日, 还是降低医疗费用上, 均表现出其良好的优化作用。同时, 临床路径也对医院运行体制、传统习惯、服务理念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医院管理者在推行临床路径时要勇于创新、充分论证、系统培训、合理安排, 才能充分发挥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试行) [Z].卫医管发[2009]99号.

[2]卫生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Z].卫医政发[2012]65号.

[3]高士洪, 孙宏, 许凤娟, 等.某三甲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 2010, 30 (9) :14-16.

[4]王丹, 张晓鹏, 梁万宁, 等.从肿瘤患者住院医疗行为看临床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医院, 2009, 13 (8) :58-59.

费用效果分析 篇4

2008年12月, 国家印发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试行) 》国税发[2008]116号, 对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2013年2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财税[2013]13号文, 对中关村、东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有关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作了规定和说明;2013年9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财税[2013]70号文, 对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2008年6月, 安徽省印发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具体操作办法》, 从法律法规政策依据、适用范围、审核程序及报送材料、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4个方面明确了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具体操作办法。2009年12月, 安徽省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审核的通知》, 对相关研究开发项目的审核程序作了进一步规定和说明。

1 政策执行与落实情况

1.1 政策执行情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 特别是新出台试点政策 (财税[2013]13号文) 的实施, 扩大了研发费用列支的范围, 进一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税负, 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 推进了企业自主创新, 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配套制度。建立了窗口申报、部门联审、多层监督、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等管理程序, 完善备案管理联动机制, 根据项目申报种类组织相应专业领域的专家, 开展企业申报加计扣除的研发项目集中评审, 研究存在的问题, 指导企业按照要求编制、上报并组织专家审核加计扣除申报材料。

二是开展政策宣传。安徽省科技厅在合芜蚌试验区开办自主创新政策培训班, 利用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主题活动, 定期邀请税务、财政部门的专家开展研发项目税前加计扣除专题培训, 组织相关企业的技术负责人、财务人员学习培训, 科技、财政、税务部门针对部分重点企业上门开展辅导。

三是加强审核监管。在研发项目和研发费用审核上, 省科技厅与税务部门通力协作, 同时对于企业申报的研发项目按照技术领域来聘请专家, 开展企业申报加计扣除的研发项目集中评审, 共同会商解决。

四是开展调研评价。面向合芜蚌试验区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试点, 面向重点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调研与评价。

1.2 政策落实情况

本次研究面向合芜蚌试验区1 000家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放调查问卷, 回收917份, 回收率超过了90%。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出, 2009-2012年获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合芜蚌试验区企业比重在逐年增加, 由2009年的192家增加到2012年的334家, 增长了近两倍;2009-2012年加计扣除额在逐年放大, 由2009年的18.7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9.29亿元, 增长了两倍以上;2009-2012年所得税减免额在逐年增长, 由2009年的1.94亿元增加到2012年4.24亿元, 增长超过两倍;2009-2012年所得税减免额占企业当年所得税减免额的比重基本上在三成左右, 近三年都在平稳上升。这反映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较好, 执行力度较大, 切实通过减免税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详见表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整体执行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 2009-2012年享受政策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幅较大, 由2009年的134家增加到2012年的310家, 增加了两倍以上, 增幅超过了享受政策的企业数增幅, 2009-2012年享受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当年享受企业数的比重, 由七成上升到九成以上;2009-2012年加计扣除额也在同比增长, 由2009年的15.9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7.35亿元, 增长超过了两倍;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额占享受企业加计扣除总额的比重由2009年的85%上升到2012年的95%。这反映了合芜蚌试验区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高新技术企业, 而且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高新技术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加大落实政策执行力度, 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详见表2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执行情况。

2 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2.1 直接作用

调查显示, 2009-2012年合芜蚌试验区企业享受政策少交所得税总额和均量都有所增长, 减税总额增幅较大, 2012年减税总额较2009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减税均量都在稳步增加, 2012年减税均量较2009年增加了35.75%。调查显示, 2009-2012年合芜蚌享受政策的企业数在不断增加, 近四年合芜蚌享受政策所得税减免额占企业所得税减免额的比重在80%~100%的企业占了近1/4, 比重50%~80%的企业占了被调查企业的近1/5, 比重在50%以上的企业占了四成,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加大落实政策执行力度,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税负, 增加了利润, 体会到了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2.2 间接作用

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给企业、产业和地区的创新进步与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通过有效回收448家企业数据调查显示, 其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认为政策带来的主要效果体现在研发投入增加和研发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 有三成左右的企业认为实施该政策加强了研发管理, 增加了研发项目, 增加了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授予量。详见图1。

3 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次还针对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 共回收有效问卷829份, 有效回函率达到了90%。其中认为“政策执行和落实”以及“与其他政策配套协调”方面有问题的企业有749家, 占被调查企业的90%。

从政策本身来看, 调研发现,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本身还存在着诸如研发领域限制过多、研发费用范围过窄、研发费用归集方法和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 政策的管理和监督细则较少, 多项目费用分配方法不明确, 不利于企业的操作。

从政策执行和落实来看, 调查发现,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执行和落实方面还存在着政策管理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受益有限、政策宣传和服务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导致企业无法享受相关政策, 降低了企业申请享受政策的积极性。

从与其他政策配套协调来看, 调查还发现,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缺乏研究开发费用具体操作细则, 与其他政策配套协调不畅, 使原本能享受的优惠没有享受, 降低了企业享受政策的力度。

4 政策建议

4.1 健全完善政策设计, 降低享受政策门槛

建议在研发项目申报与审批、研发费用归集与核算等方面放宽限制, 扩大并细化研发费用认定范围, 明确加计扣除的具体财务科目, 增加具体可操作细则, 同时针对不同行业及产品制定更加详细的政策, 分行业制定详细研发项目, 适当扩大支持高新技术领域范围,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加计扣除力度, 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在资金上予以扶持, 增加有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条款。

4.2 加大政策执行与管理, 强化落实政策力度

建议简化政策申报手续和审批流程, 加强税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的沟通, 加强对企业研发项目的日常跟踪管理, 主动与企业对接与跟进, 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 利用多渠道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督促, 加强对企业的研发费用归集和研发项目认定管理的培训指导, 指导企业完善加计扣除审批和备案, 增强政策的指引性和可操作性。

4.3 加强与其他政策的配套协调, 提高审核政策效率

建议加强政策配套联动, 协助符合政策的企业享受政策, 加强高新认定与科技项目加计扣除政策享受的协调, 加强企业研发费用贷款、贴息等政策协调, 加强政策实施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的协调, 协调税务部门、科技部门共同审核企业资料, 提高审核效率, 统一研发费用的归集标准, 形成推动企业政策落实的工作合力, 避免政策之间的冲突, 加强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以及与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的完整性。

摘要:本文对国家及安徽省出台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了梳理, 基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总结了目前合芜蚌试验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情况, 并通过数据分析对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阐述与说明, 针对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政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赵彤, 范金, 周应恒.长三角地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 2011 (6) :71-73.

[2]夏太寿, 皮宗平, 刘中正.江苏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8) :97-99.

费用效果分析 篇5

1 住院费用控制管理方式

总额预付控制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辅以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是指根据按人头付费方式的理论,统计上年度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补偿比例,预算本年度住院人次和次均补偿费用,结合新农合基金统筹能力、参合人口、物价增长和临床实际等因素,确定预付总额及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标准。预付总额当年结余则次年继续使用,超支则从次年预付总额中扣减并按比例进行处罚;次均住院费用实行“每月考核,超标扣减,年底核算,年度平衡”的方法,根据医疗单位控制效果进行处罚。总额预付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与各级医疗机构协商,纳入新农合服务合同,目的是通过合同制约,引导医疗机构改革内部管理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医生不良“用药”习惯,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在规定限额标准以内,力求基金实际支出总额不超出预付总额标准,以此来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8年和2009年民乐县新农合统计报表。

2.2 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县、乡医院分类,对2008年、2009年参合农民(正常分娩除外)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和基金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运用EXCEL进行整理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住院率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卫生院住院率下降了1.03个百分点,县级医院上升0.04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医院无变化,见表1。

3.2 次均住院费用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了7.25个百比点,县级医院下降了5.94个百比点,县级以上医院增长了0.30个百比点,见表2。

3.3 实际补偿比例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卫生院实际补偿比例增长了1.20个百分点,县级医院下降了0.10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医院无变化,见表3。

3.4 基金使用率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卫生院基金使用率下降3.80个百分点,县级医院下降2.50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医院无变化,见表4。

4 讨论

4.1 因地制宜,探索简便有效的支付方式和管理模式

各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程度不一,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必须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支付方式和管理模式[1]。我县2009年实行总额预付控制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辅以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控制,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基金使用率同比下降,有效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了基金运行安全。

4.2 总额预付控制能有效地遏制卫生院住院率的不合理增长

住院率不合理增长的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补偿制度不合理;二是患者自利驱动;三是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医方诱导住院。2008年7月甘肃省、市新农合政策统一调整,乡级起付线100元,补偿比由60.00%调整为80.00%;县级起付线300元,补偿比由50.00%调整为70.00%。患者在卫生院住院(补偿)治疗自付费用明显低于门诊(不补偿)输液治疗,医方通过诱导住院和延长住院天数等过度医疗获取不正当利益,部分患者亦“小病大养”获取不合理利益,医患双方利益趋同,致使卫生院将门诊输液治疗患者滥收住院,导致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1—3月份住院率异常增长。患者在县级医院住院(补偿)治疗自付费用明显高于门诊(不补偿)输液治疗,医方有诱导住院治疗的意向,而患者愿意门诊治疗,医患双方利益不能趋同,县级医院将门诊治疗患者滥收住院受限,住院率合理增长,见表5和图1。

2009年4月,我们采取总额预付控制,有效地遏制了住院率不合理增长。卫生院住院人次逐月下降,比2008年减少1 776人次,下降了19.20%。县级医院住院人次增长200人,增长了3.00%,见图1。

总额预付对医疗费用有高度的控制力,医疗机构有意扩大病人数是无效的,因此,能有效地遏制住院率不合理增长。但定点医疗机构为了防范基金超支,也可能会有不合理的减少支出的行为,如阻碍病人住院治疗等。因此,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控制住院率合理增长。

4.3 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能有效地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次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和延长住院天数等,与医院的管理方式及医生的“不良用药”习惯相关。2009年实行限额管理后,医疗单位通过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日均费用来控制费用增长。县级医院次均住院天数比2008年下降0.29天,卫生院下降1.04天。县级医院日均住院费用下降9元,卫生院增加7元。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能引导医疗机构改革管理方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见图2、图3。

目前,新农合试点地区采用住院单病种付费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但是单病种定额付费标准的确定需要翔实的信息作为基础[2],在卫生信息系统尚不发达的地区开展有很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目前合作医疗管理者在技术上很难实现比较准确的测算病种支付费用标准,而病种支付费用标准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成本补偿、医疗服务提供者行为的激励以及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3]。我县根据本县实际,用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替代单病种付费方式,对医疗机构进行宏观控制,人性化和合同化双重管理,引导和监管医疗机构对临床科室进行量化管理,做到既要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又要降低次均住院费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努力实现医疗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4 总额预付控制使实际补偿比相对下降

实际补偿比是补偿费用同医疗总费用的比值,与起付线、规定补偿比和自费药品比例等相关,反映住院患者的受益程度,能够从医疗费用负担上引导部分患者就近合理就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08年乡、县两级实际补偿比例上半年分别为50.00%、44.00%,下半年至2009年1—3月份分别上升为68.00%、54.00%(7月份规定补偿比乡级由60.00%提高为80.00%,县级由50.00%提高为70.00%)。2009年4月实行总额预付控制后,实际补偿比逐月下降,乡级从68.00%降为60.00%,县级从54.00%降为44.00%,见图4。

医疗机构在住院统筹基金充足的条件下(没有实行总额预付),实际补偿比在恒定范围(图4),力争患者最大受益,从而对病员进行“价格竞争”;在住院统筹基金限额的条件下(实行总额预付),医院为了保证基金运行安全,会降低实际补偿比来弥补基金超支,只求患者公平受益。因此,在现阶段,受地域条件的影响,住院率、疾病谱有所不同;受县域经济条件的限制,就医能力各异。制定补偿比政策时,要根据各地统筹基金承受能力,科学测算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后“因地制宜”制订,不能“全省统一规定”补偿比,致使“县级统筹能力”下降,影响新农合实际运行效果。在住院统筹基金充足,补偿比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自费比例,保证参合患者最大受益,防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实际补偿比下降。

4.5 控制医疗费用合理增长是基金运行安全的根本保证

基金使用率是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实际补偿比的综合反映。2009年基金使用率比2008年下降6.3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卫生院住院率下降1.03个百分点,基金使用率下降3.80个百分点;县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39元,基金使用率下降2.50个百分点,见表6。

总额预付控制下的按项目付费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能有效地遏制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基金使用用用率。而基金使用率反映基金运行安全和有效使用的程度。

4.6 住院病人就医流向合理是医疗费用合理增长的基础

基层医院住院人次多而基金使用相对较低,住院病人合理就医能从总体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因此,提高县域医疗水平,引导农民就近就医,合理控制病人流向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之一。见图5。

目前,一些乡镇卫生院服务提供能力较低,严重影响参合农民就近获得费用低廉且能够保证一定质量的医疗服务,致使部分农民转外治疗,不但增加了农民的就医负担,并且导致医疗费用增长。因此,应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服务提供能力,重点是提高低提供能力者的服务能力,使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整体得到发展[3],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摘要:目的 研究民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控制效果,规范医疗服务,保证基金运行安全。方法 对民乐县县内医疗机构2008年、2009年住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民乐县2009年实行住院费用总额预付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后,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控制有效,实际补偿比相对降低。结论 适宜的费用控制方式能引导医疗机构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控制住院率和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但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并需要不断完善和探索。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谦.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整体推进农村卫生工作[EB/OL].(2010-01-21)[2010-02-01].http://www.moh.gov.cn.

[2]徐凌忠,张凯.从支付方式演变看我国实行CP-DRG的可行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8):501-503.

费用效果分析 篇6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查阅2011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和2011年浙江省新农合年度统计报表,将浙江省31个县(市、区)按照新农合经办模式分为三类,收集和整理三类模式下实施不同种类门诊和住院支付方式的县(市、区)的医疗费用相关信息。

1.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焦点人物访谈获取国家及浙江新农合经办模式、新农合支付方式典型模式、浙江省31个县(市、区)新农合工作的运行情况及新农合支付方式实施相关政策文件及运行现状等情况。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针对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指标。具体包括门诊医疗总费用增长率、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率、门诊实际补偿比、住院医疗总费用增长率、住院次均费用增长率和住院实际补偿比。运用秩和比法和TOPSIS法对三种新农合经办模式下实施不同种类门诊和住院支付方式的县(市、区)对医疗费用控制综合效果进行排序。秩和比法(RSR)是在一个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的统计量RSR,以RSR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或分档的方法。TOPSIS法是依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相似性进行排序的方法,是系统工程中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效益分析、卫生决策、卫生事业管理方案确定等多个领域[3]。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分析

2011年浙江省31个县(市、区)中,实施卫生部门主管并经办的有21个县(市、区)、人力社保部门主管并经办有7个县(市、区)和政府主管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有3个县(市、区)。21个实施卫生部门主管并经办的县(市、区)中,选择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包括总额预付制、次均费用限额、按服务项目付费以及总额预付制加次均费用的混合支付方式4种,选择的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总额预付制、按病种付费、次均费用限额、总额预付制和次均费用混合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和次均费用限额混合支付方式以及按服务项目付费6种。7个实施人力社保部门主管并经办有县(市、区)中,选择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包括总额预付制、次均费用限额和按服务项目付费3种,选择的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总额预付制、按病种付费、次均费用限额以及总额预付制和按病种付费混合支付方式4种。3个实施政府主管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有县(市、区)中,选择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包括总额预付制和按服务项目付费2种,选择的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总额预付制、按病种付费以及按病种付费和次均费用限额混合支付方式3种,见表1。

2.2 卫生部门主管并经办管理模式下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的评价

卫生部门主管并经办模式下,4种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为次均费用限额方式,其RSR值为0.833 3,相对接近程度为0.842 3,见表2。6种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为按病种付费和次均费用限额混合支付方式,其RSR值为0.777 8,相对接近程度为0.688 0,见表3。

2.3 人力社保部门主管并经办模式下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的评价

人力社保部门主管并经办模式下,3 种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为次均费用限额方式,其RSR值为0.888 9,相对接近程度为0.568 7,见表4。4种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为总额预付制和按病种付费混合支付方式,其RSR值为0.833 3,相对接近程度为0.725 1,见表5。

2.4 政府主管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模式下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的评价

政府主管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模式下,2 种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为总额预付制方式,其RSR值为0.833 3,相对接近程度为0.886 2,见表6。4种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为总额预付制和按病种付费混合支付方式,其RSR值为0.888 9,相对接近程度为0.419 9,见表7。

*表7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有所区别是因为原始指标数值比较接近。同时,秩和比法对多项评价指标进行平均排位,这种概念和思想与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方式很一致,因此本研究选用了秩和比法的分析结果作为最终评价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3.1 卫生部门主管并经办管理模式下支付方式选择

该模式由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新农合保障制度及适宜选择支付方式形成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目前全国农村区域内新农合最主要的管理模式[4]。从本研究组前期理论分析中发现该模式门诊最优支付方式为按人头付费方式,其次为按服务单元付费方式[5]。 但由于在浙江省21个实施卫生部门主管并经办的县(市、区)中,没有县(市、区)实施按人头付费方式,从而使实证研究中次均费用限额(属于按服务单元付费)方式成为了该模式下对门诊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支付方式,体现了该支付方式费用结算及操作简便,同时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运行效率及服务质量的监管的优势。

按病种付费和次均费用限额的混合支付方式被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证明为是对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支付方式。究其原因与其既能有利于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合理引导医疗服务行为以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同时又能结合目前按项目付费方式过渡期改变的实际情况有关。可以说这种支付方式均衡了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多方利益诉求。

3.2 人力社保部门主管并经办模式下支付方式选择

该模式即在政府统一领导、新农合管理委员会指导协调下,利用劳保部门所属城镇职工及居民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已有及在农村扩展的业务管理网络,负责新农合基金及医疗费用的筹集、管理和结算[6]。实证研究发现该模式下门诊医疗费用最优为次均费用限额方式。这与本研究组前期理论分析发现,门诊适宜支付方式为总额预付制方式有所不同。究其原因是在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浙江各地为了降低医疗费用加大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力度。其中,实施次均费用限额的宁波市鄞州区农村全科医师队伍、首诊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建设情况较好,积极探索疾病“防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医疗费用。

总额预付制和按病种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被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证明为是对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支付方式。究其原因对住院医药费用的总额预付制实现了人力社保部门对新农合基金宏观管理和监督,又辅以专业技术服务流程清晰的住院常见病和多发病按病种付费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医疗服务规范化建设和质量监管,同时又易于服务提供方接受管理和监督以及增强其主动控费意识。

3.3 政府主管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模式下支付方式的选择

该模式由政府负责新农合政策方案的制定、发动宣传及筹资工作,卫生或劳保部门代表政府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全面或部分地负责新农合基金管理、审核支付、结算业务,其特点是建立“征、管、办”相分离的运行机制。总额预付制方式被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证明为是对门诊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支付方式。总额预付制和按病种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也被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证明为是对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最优的支付方式。这两种支付方式可以说既兼顾了政府的战略利益,和卫生部门及下属医疗机构的相关利益,又有利于商业保险机构充分发挥其专业的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汪长如,叶宜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与经办机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7):491-492.

[2]纪京平,张毅.区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付费改革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5):50-51.

[3]陈定湾,沈清,吴燕萍,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10):808-810.

[4]霍振国,张晓,刘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12):25-26.

[5]苏晓培,王小合,顾亚明,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管理模式适宜支付方式选择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5):65-68.

费用效果分析 篇7

1 纳医疗费用增长于社会可承受范围

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极快。从1978年到2008年,人均GDP增长了59.6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6%,而人均卫生费用却增长了95.2倍,增速达16.4%。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卫生总费用开始激增,与GDP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详见《适宜的中国卫生筹资构成探讨》一文,刊登于本刊2011年第1期第67页)。这种趋势如不加以遏制的话,卫生费用远超社会平均承受能力的前景指日可见。

如果2008年开始实施“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支付方式,以1991年-2008年GDP年平均增速作为允许增长标准,2008年当年业务收入作为总额基准,则可预测2010年全国医疗费用为8 914.3亿元,预计节省318.2亿元,相当于按当前医疗费用增长趋势下2010年医疗费用的3.4%,医疗费用无疑得到有效控制。同理可得,2020年全国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9813.0亿元,约节省19.0%(表1、图1),表明越早开始实施,对社会来说节省的效果越明显。同理,华东地区某省也表现出同样趋势(详见表1)。

由此可见,该支付方式通过对医疗机构业务收入设立明确的总额基准,以及明确地按GDP增长而增长的增速指标下,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有望得到有效遏制,并纳医疗费用增长于社会可承受范围。依据上海市“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实践经验,预计支付方式改变后,第2年控费作用即可见效,大约3~5年内,社会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将恢复正常[5]。

2 有制度保障的增长机制下,易于实现合理调控

如前所述,以2008年为基准,若按17年来GDP的年均增速(16.7%),可明确测算出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医疗费用分别为8 914.3、19 323.3和41 886.6亿元,如此可简单实现预测(表1)。当然,如果感觉业务收入总额略微偏高,在确保医疗机构合理补偿基础上,可通过适度降低增速指标,如以略低于GDP的增速作为标准,可实现对总额的调控。

同时,明确的医疗费用与GDP同步增长的稳定机制下,可实现费用占GDP比重始终适宜,也可确保费用中政府、社会、个人支出三方构成适宜比例始终恒定。如图2所示,即为2008年卫生总费用构成情况下,到2020年,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卫生支出调整至课题组推荐的4:3:3适宜比例后,各方构成的预测增长模拟(适宜比例详细见本刊《适宜的中国卫生筹资构成探讨》一文,刊登于本刊2011年第1期第67页)。

3 实施总额预算是有前提的

实施总额预算,确保医疗费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

首先,业务收入的总额基准确定要合理,且具有随GDP同步增长的稳定机制,意味着确保医疗机构发展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平均利润。

其次,由于总额预算下,医疗机构业务收入总额增长被严格限定,增速由原有远超GDP降至按GDP增长,在财政投入不增加情况下,现行按项目付费下,意味着医疗机构利益受损。此时,尚需配以支付方式改变,将按项目付费改为按每次门诊、每住院床日收费,且明确结余归己,如此医疗机构在额定的空间内,可通过少做点检查、少开些药,来实现收益的增加,确保合理补偿的实现。按照课题组测算,实施该支付方式后,医疗机构至少增加收益4 235.0~4 547.4亿元(未计人力成本),约占业务总收入的51.8%~55.6%,基于此,势必大大提高医疗机构的改革积极性。

当然,按照课题组论证并推荐的政府投入与业务收入增加之间1:4.03的关系,即政府多投入1元,有理由要求业务收入降低4.03元(详见《医疗机构净收入与业务收入关系是医改求得突破的技术基础》一文,刊登于本刊2011年第1期第62页)。可据此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以实现适度调整预算总额和降低单元收费标准的目的。考虑到医疗机构长期受扭曲的补偿机制困扰,即使按照1:2的关系,如果2008年政府追加投入为医疗机构业务收入总额的10%,则可实现按照业务收入下降20%的标准来下调总额,同理每次门诊、每住院床日收费标准也可实现下调20%。

参考文献

[1]郝模,林尚立,刘俊.解决看病贵等技术非常成熟,关键是政府的决心[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3):132-134.

[2]郝模.医改:“总额预算”可作为选择[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06(8):37-40.

[3]田勇,冯振翼.医疗保险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176-177.

[4]冯蕾,张文燕.总额预付拧紧费用之阀,管窥台湾全民健保[J].中国医院院长,2010(5):46-48.

上一篇:发动机延寿下一篇:林业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