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背景

2024-05-13

成因背景(共10篇)

成因背景 篇1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对学习感到困难的、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至于班额的规定,参照教育部班额标准,一般认为,中小学校46~55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66人以上为“特大班额”.在目前各地高中班额普遍较大的情况下,学困生容易受到教师以及学校的忽视,这极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容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在这里探讨一下高中学困生的成因,以期待找到消除它的对策,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成因之一:教师的“不公平”.

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教师的“不公平”现象比较普遍.高中阶段是学生向成人过渡的一个时期,在这期间,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有着强烈的自尊心.由于高中生这种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当他们面对教师的“不公平”时不再像小学生那样选择沉默,必然通过语言或行动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严重时甚至引起骚乱.所以,教师必须要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公平”并及时加以纠正.

在大班额中,教师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班级中的“尖子生”身上,或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身上以及一些“关系生”身上.正是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使得教师不知不觉中冷落了班级中一大批的学困生,最终导致他们更加自卑、更加厌学、更加不服管教,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教师的不公平一般表现在:第一,课堂提问时,教师更倾向于成绩好的学生,对学困生听课与否往往关注不多;第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安排座次时往往把成绩好的学生放到前几排,而学困生通常都将被放在教室后排或者不容易被教师关注的地方;第三,在课余时间,教师对优秀生的生活、学习往往关注更多,而对需要教师鼓励和关注的学困生给予的关注往往较少;第四,在学生犯同样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对优秀生态度和蔼且更加宽容,而对学困生却严厉斥责甚至恶语中伤.不公平的表现方式可能还有很多种,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都会引起学困生心理的失衡,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更加自卑、忧郁,更加厌恶学习,甚至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严重时会产生病态心理.这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高中生来说是致命的,与新课改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如果任由这种不公平继续发展下去,会使这些学生产生偏执或者反社会的心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这种不公平给学困生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让每个个体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个教师都应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淡化分数决定一切的评价观念,在教学中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真诚地关爱每名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在大班额背景下,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不公的问题,还必须从缩小班额上下功夫.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接受好一些的教育,总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进重点高中,于是这一些学校出现了班额过大的问题.目前,国家正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也正着力解决“择校”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解决教育这一高尚事业存在的问题,担负起培养接班人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成因之二:班级中人际关系的疏远.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通过实践调查,笔者发现规模大的班级中也存在一些非正式的小组织.不管是平时的学习交流还是生活交往,许多同学都是跟自己座位周围的人交往频繁,友谊深厚,而对教室里离自己远些的同学则比较陌生.在与大班额中几名的学生交流时,他们告诉笔者他们只能叫出经常被教师提问的优秀生的名字,还有周围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名字,对其他同学都感到很陌生.

正是这些自发形成的学生小组织,导致了班级中人际关系的疏离,同学间关系变得冷漠,不利于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同时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在这样的班级中,学困生更容易受到集体的冷落,主人翁意识得不到体现从而萌生孤独感,容易形成自卑抑郁脆弱的心理,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

班级中的每名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应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教师以及周围同学的关爱.我们的教育要把每名学生培养成有爱心的人,让他们学会与人平等交往,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学校可以多组织学生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比如张艺谋的《一个也不能少》,既可以深刻地教育学生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又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用情感教育,以情化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班级中的小组织,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引导.比如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来消除这些小组织之间的隔阂,加强同学的交流,使所有同学都能融入班级组织中,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教师还要增强同学的团体意识,呼吁优秀生多去帮助学困生,这既可以实现共同进步,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成因之三:对高中生活的不适应.

随着知识层次的加深,再加上刚刚步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融入一个班额较大的班级,这必然会让一部分高中新生感到茫然,产生不适应感.而我们的高中教育,并没有给这些学生预留一个缓冲期以适应高中生活,也没有重视加强对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很容易使适应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成为学困生.

当慢慢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后,他们逐渐发现自己已经比周围的同学落后很多,尽管他们也在拼命地努力,但发现许多知识还是学不会时,缺乏恒心和毅力的他们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动力,最终选择放弃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对学习、对生活无所谓的态度,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高中生大都是十五六岁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处在模糊状态,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但有一部分高中生太理想化,自我评价过高,脱离实际,这种人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忧郁、厌恶学习,玩世不恭,甚至出现病态心理.

为了避免新生对高中生活的不适应,不让每一个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教师以及学校必须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学困生的产生.首先,在高中新生入学时,学校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使学生对现实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度,学校也可以考虑将这一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其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帮助每名学生全面分析他的个性特长,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帮他们制定高中三年甚至是今后的人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尽量缩短他们的迷茫期,防止学困生的产生.第三,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班额背景下,各任课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每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根本上避免学困生的产生.最后,教师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尽量设立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内容,制定发展性评价机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多鼓励学生宽容学生,让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成因之四: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高中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自控能力也比较弱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其中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高中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扩大其视野的同时,也让一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误入歧途.一些高中生迷恋网络游戏、网恋、浏览不健康网站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据《华商时报》报道,我国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到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高中生长期沉迷网络,不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丧失人际交往的能力,让他们变得孤僻不善与人相处,从而更加孤独甚至抑郁.

除了网络对高中生的影响,还有手机,现在高中校园手机很普遍.手机本是人们必须的通讯工具,但是由于高中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整日用手机聊天、看小说,这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让他们变得厌学,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校园里这种情况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为了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给高中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进一步避免学困生的产生,学校要对他们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做好学生特别是厌学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提高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对网络的利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成因背景 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公车公营 公交优先

**市现有面积1264平方公里,下辖11个镇场、3个经济开发区、1个招商城。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4.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00万人,农业人口53.31万人。此外,还常年保持有外来流动人口约46.64万人。全市人口城镇化率为58.8%。“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遵循党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加快“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使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度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位。与城市化战略相呼应,2005年以来,该市又在全市加快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增添了新的活力。试图通过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的背景、成因、做法及收获体会的回顾和分析,为今后**交通事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可鉴之处。

一、**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背景与成因

**客运市场原来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其中,城市公共交通从1988年开始起步,至今已有17年历史。**市之所以提出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就是要整合全市公共交通资源,完善公交市场运营机制,构筑功能完备的公交网络,形成高效、畅达、舒适、便捷的公交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城乡公交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市民的出行需要。这项决策顺应形势,符合实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推动**交通客运事业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强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城乡公交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就曾明确要求,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新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金钥匙”。**市委、市政府将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早在几年前就提出城市化战略,就是要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构建“大交通”等五大优势,力争早日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县级市中城市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品位最高的现代化中等城市。2005年7月初,**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又再次明确,要深刻认识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时期发展的新任务,牢固确立城乡一体理念,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系,致力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根据**市委部署,到2008

年**要初步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区、滨江城市副中心、2个卫星镇和200个左右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城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达60万,城市化率达70%,基本形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框架。“要想富,先修路”。以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功不可没。今天,**经济与社会建设要在现有平台上实现新的飞跃,同样离不开交通行业“先行官”作用的发挥。可见,加快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既符合党中央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经济与社会实现新一轮发展与跨越的客观要求。

其次,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交通客运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苏通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和建成,**将成为苏南交通的重要节点,必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对外交流,在提高自身辐射能力的同时,更加有力地接受来自上海等重要经济中心的辐射。改革开放以来,**的交通客运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成绩值得肯定。到目前,全市共有24条城市公交线路、23条城乡公交线路。但是,长期以来,**公交事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原有农村客运市场“散、小、弱、差”,已不能适应当前消费者在服务质量上的需求和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需要,阻碍了运输生产力的发展。二是采用单车承包的公共交通经营方式虽然曾经解决了一时的资金紧张的问题,促进了公交事业阶段性发展。但是发展到今天,这一经营机制已不再适应新的发展,不利于将公交客运市场做大、做强。三是城市公交与农村班车客运两者之间在管理体制、缴纳规费、经营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加上城区面积不断扩张,两者矛盾日益突出。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集约化机制,建立公交客运市场进退机制,努力建立一个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交通网络建设相适应,符合**对外开放要求的交通枢纽。通过对公交资源的优化,奠定公交体系“人、车、路、站”和谐发展的基础。

再次,城乡公交一体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交”,顾名思义是公众共同的交通。公交企业只有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交通服务,才能实现自身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往**城乡公交由于管理体制二元化,规费缴纳、经营方式各不相同,不公平竞争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公共交通服务数量与质量上的批评时有所闻。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战略性调整,城市形态的科学化演变。城乡资源的优势组合,必将降低城乡往返的费用,提高公交车出行率,促进城乡交流,方便乡镇的居民进城采购、游玩,也更便于城区的居民去乡间旅游消费,使城乡群众充分享受公交的满意服务,大大提升对公交出行的满意度和信赖度,使人不分城乡,居不论南北,都能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此外,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规范客运市场的有效措施。由于**城乡以往的公交客运体制二元化,各是一家,各自局部运作,致使客运市场分散、客运企业弱小、客运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综合效益偏差等弊端一直存在,难以适应城市化建设的新要求,不利于除弊扬利,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最终限制了自身整体功能的发挥。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运作,改革完善现有客运管理模式,整合城乡交通资源,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协调发展,统一规费、票价、站务操作和车辆乘员核定,健全完善统一的调度运行机制和诚信经营考核机制,有利于公交企业“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也有利于打击和制止“黑车”非法营运,规范和做大做强客运市场秩序,提升公交竞争力,打响“公交”品牌。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目标与做法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总体目标是:集中力量在三年内,全面完成公车公营改造,调整完善公交线路网络,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使公交出行逐步成为市民的首选方式,将公交出行率从目前的6.3%提高到15%。主要做法有四点:

第一,深化公交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自今年7月初开始,**首先着重做了两件事。一是在管理体制上,打破城乡分割,实行资源共享,将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合为一体,概念上总称城乡公交,税费上政策趋同,由市交通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二是在经营机制上,将原来的承包经营改革为公车公营。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对现有135辆承包经营的城市公交车辆公营改造,最迟在明年底前全部完成对现有231辆承包经营的城乡公交车辆的公营改造。明确常运公共交通公司为全市公交客运的经营主体,实行“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公司化运作”的公车公营模式,使公交线路、运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营运效率与服务质量,实行规范化经营。交通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改制企业中的国有股履行监督职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逐步引导建立规范、有序、适度竞争的公交客运市场秩序。从而,彻底改变单车承包经营模式,切实解决

“散、小、多、乱、差”的单车承包租赁这种落后的经营机制。

第二,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按照《**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的要求,构建“线路功能明确,等级结构优化,与城市化进度和道路建设相适应”的公交线网体系。以市域城镇体系为基础,按照客流规律、群众需求、道路状况,调整完善公交线路网络,调整**现有的公交线网密度,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辐射状公交线路网,于9月28日前完成线网调整,从现有的24条增加到35条,其中3条为旅游路线,1条为通港专线,5条为夜班车线路。在3年内完成对公交干线、支线、辐射线的全面调整,在本市各重要经济区域、中心镇、公交主站场之间增辟快速公交线,增加公交班次,调整站台的密度,做到每隔300600米设一站台,使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0%。增加班车的密度,提高公交准点率,做到每58分钟有一班车,方便群众乘坐。同时要加快公交枢纽站场的建设,将公交站场设施纳入城镇建设范围,公交首末站、枢纽站等设施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公交停车场、保养场由公交企业投资建设。政府通过优供土地、减免相关费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公交站场建设。对站场等公交运行的基础设施,逐步推行站运分离、资源共享、有偿使用。公交企业在营运时,要严格按交通部门核准的线路有偿使用站场设施。对现有不适应城市规划要求的公交停车场、保养场,可通过置换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第三,加强公交线路的运力投放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公交线路经营权管理。建立规范有序、适度竞争的市场机制,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确保公交事业健康发展。明确企业从事公交线路经营,必须取得线路经营权。原公交线路经营权由交通部门在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过程中收回,采用招标、拍卖等方式、服务质量承诺的方式重新向公交企业公开出让。公交企业取得线路经营权后,要按经营实际需要向交通部门提出运力投放申请,交通部门依据公交发展规划和线路经营权出让协议,对经核准的公共汽车发放道路运输证。另一方面是要优化公交车辆结构。8月中下旬开始对原来的承包经营车辆进行收购改造,9月底完成车辆的新旧替换,将原来能耗高、污染多的车辆更新为能耗低、污染少、性能可靠的绿色环保公交车型,保护道路交通环境。到今年10月份,中巴车从城区公交车线路上全部退出,全部换成中档以上的豪华型空调车。部分乡镇线路受道路条件限制将暂时保留的部分中巴车,但不再进入市区。据了解,为使这次公共交通公交公营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有关部门已经投入专款4000多万元,新购置豪华型空调大巴车136辆。三年内**城乡的公交车辆将增加到500辆。

第四,全面提高公交行业与企业的经营服务水平。一要强化公交行业的内部管理。认真修订“五定”、“四统一”等公车公营规范,逐步建立健全公交企业社会评价体系,完善服务质量考核制度,将考核和评议结果作为保留或取消线路经营权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公开招聘驾乘人员,强化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行业整体经营服务质量的提高,形成多元投入、适度竞争、公平经营的新格局。要广泛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公交行业窗口建设,不断推进全市公交服务行业的优质化、规范化建设。二要规范公交企业的内部管理。要公布投诉电话,设立投诉箱,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质量,接受群众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服务质量投诉、监督。要遵循奖惩并用、激励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坚持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通过日常考核和开展“新风车”评选、星级管理评选等加强运营管理,规范公交企业的经营。对公交司乘人员要实行积分考核,凡年内累计超过规定分数的,给予停岗处理,进行待岗培训,并且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惩罚。三要实行公交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调度管理。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及通信设备,帮助主管部门与营运企业提供规划出行路线、导航、信息查询、话务指挥,随时掌握公交车行驶路线、位置、速度,以及控制车辆上的ECU(电脑)、油路、电路、车门、灯光等等,提供先进、便捷的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同时方便乘客及时了解本线路车辆离到站的情况,缩短乘客与公交系统的“距离”。

三、**城乡公交一体化方案实施中的几点初步体会

回顾实践,虽然**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的时间不长,部分工作已经完成,有些工作尚在实施,有的工作需在今后三年内才能全面完成,但是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已经取得一定的初步收获和体会。

其一、必须树立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基础,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加快发展、优先发展。在思想上,要树立一城一交,“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将城市公共交通作为政府的公共资源,按照市场化运作理念,适度开放公交市场、合理配置资源。要牢固确立公交优先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共交通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城市规划应应预留公交站场用地,并优先考虑公交车行驶、设站、衔接、换乘等需要。规划确定的公交站场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其用途。建设等部门要优先改造影响公交车通行的路段和道路交叉口,对现有公交站台有计划地进行港湾式改造,有条件的道路应设置公交专用车道,路口交通信号系统应保证公交车优先通过。城市绿化及其他设施应有利于公交车的安全通行。财政部门的预算和专项资金安排应体现出对公交行业建设、管理和发展的支持导向,每年将安排预算,作为公交发展专项补贴,主要用于站场建设、弥补公交企业的政策性亏损,并且继续对公交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

其二、必须加大对公交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扶持。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政府专门发文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批转了市交通局关于《**市公共交通公车公营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市领导多次亲自出席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方案,下达工作目标、任务。为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落到实处,市交通局专门成立了工作班子,先后完成了城乡公交现状调查摸底和公交一体化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与报批工作,通过招投标组织完成了308块公交线路站牌的施工、99座农村候车厅的改建和10对候车厅的新建工程,使农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7.8%。在完成了城市的公车公营改造的同时,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部门进行了驾驶员公开招录工作。会同市有关保险公司进行了新购的136辆公交车辆的保险招投标工作。会同市公安局、城管执法局依据有关法规,联合作出了《关于保障公共交通车辆行使畅通的规定》向全市公告,开展了以“压事故、保安全、促畅通”为主题,联合开展了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市机关其他部门及各镇(场)、开发区等也分别对城乡公交一体化方案的实施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与支持,从而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其三,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出发点。为了确保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交通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以人为本。针对在公交车公营改造中提前终止经营承包合同的实际,对承包经营者给予了适当的补偿,对具备条件的,统一进入劳动力市场,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客运企业优先聘为合同制职工。为了确保方案的切实可行,市分管领导与交通局领导就带领有关人员对全市城乡公共交通的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认真的摸底调研。东南大学专家应邀为**城区所制定的公交线路近期规划形成后,市交通局通过报刊、网络和召开市民代表座谈会等,广泛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并且遨请了

20多位市民代表,召开公交线路调整答复会,专门对市民的2000余件电子邮件、5封来信、120条网上意见和200多个来电登记认真作出了答复。同时根据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对城区公交线路近期规划作了15处修改动后,于9月22日又再次通过报刊、网络等发布公告,公布了首批共31条公交线路。为方便市民乘坐公交车,在新线路正式营运前,交通部门还专门制作了公交乘车指南,全面更新了站牌和城市公交线路站点营运时刻表,至9月28日下午,城区新调整后的31条公交线路已经由**市常运公共交通公司试营运,规划中的其他线路,待条件成熟后也将陆续开通。

成因背景 篇3

关键词:学困生;高效课堂;转化对策;成因

中图分类号:G455

1 前言

学困生,指的是存在学习障碍,难以达到一般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是某一科存在学习障碍,有的学生则表现为全科学习困难。学困生的产生与遗传、个体差异、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因素有关。不同是传统课堂还是高效课堂中,学困生问题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其已经成为了制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1]。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学困生的转化是广大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学困生高度关注,找出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帮扶,促进学困生转化。

2 “学困生”成因分析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较多,有学生是因自身条件不足而造成学习困难,也有学生是因受到外界因素困扰而产生学习障碍,还有学生是因学习动力不足所致,等等。调查资料顯示,绝大部分的小学学困生的产生都是因为非智力因素所致,仅有极少数学生是先天智力水平不足所致。

2.1 自身因素

在学困生形成的各种因素中,学生自身努力不足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些学生智力正常,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可能还高于一般学生,但是由于这些学生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不努力、不认真,从而出现学习障碍,学习成绩远远达不到一般水平[2]。导致这些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努力的原因除了懒惰,还有就是学习动力的缺乏,缺乏学习动力自然就没有学习目标,也就失去了为之奋斗的激情。

2.2 家庭因素

不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都最为显著。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多都是从家庭成员身上学来的,所以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若学生处在一个不和睦的、紧张的家庭氛围中,比如父母经常吵架、父母离异,或是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疏于管教,等等,都会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其性格发育,进而表现出不想学习、讨厌学习等情绪。

2.3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加上网络的普及和各类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小学生作为生理与心理尚未发育健全的群体,意志力十分薄弱,所以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4 学校因素

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学校环境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学生,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时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也会有所差异,学生之间相处本来就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教师在处理学困生问题时,如若处理不当,不仅难以促成学困生转化,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3]。例如,一些学生刚开始可能成绩不理想,由于老师处理不当或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嘲笑,就可能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而转变成学困生。再例如:有些学生对某一门课程厌学,是因为对任课老师不满、对学校制度不满等。

3 “学困生”转化对策

教学工作者要转化学困生,要尽量避免过于严厉的做法,对这些学生制定一些死板的条条框框很容易产生反效果。笔者认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找出造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让学困生从思想上转变过来,积极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3.1 对学困生实施分类管理

由于每个学生具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所以在学习方法、方式上面也会有较大区别。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措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可适当降低学困生的学习要求,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应当是学困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制定不宜过高。针对一些智力水平较差的学困生,教师应当将学习要求放到最低位置,并将教学进度放缓,要从最简答、最基础的内容开始。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困生,教师可采取以及激励措施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3.2 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其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教师不能单凭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小学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性格和坚毅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即便是学生的成绩落后,也要发掘其在其他方面的优点,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增强其自信心,以免学生因成绩落后而产生自卑心理[4]。学困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其厌学情绪自然也会得到缓解,进而逐渐产生学习兴趣。

3.3 加强情感教育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困生的情感、心理往往比普通学生更脆弱、更敏感,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学困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就要特别注意与其交流的方式,教师可给予学困生更多关注,多与学困生交流、谈话,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呵护,与老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逐渐信任、信赖老师。在学困生每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都要及时地在言语或物质上给予鼓励、肯定,通过这种关心和激励的方式让学困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从而逐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结束语:

学困生是任何一个年级、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由于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各异,所以要转化学困生,就必须分析其成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同时,教师还应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心,多与其进行情感交流,以获取学困生的信任,才能让学生转变思想,积极投身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志伟.学困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192-195.

[2] 张俊.谈学困生出现的规律及其转化对策[J].教育探索,2010,(7):19-20.

[3] 李生辉.让“改错”成为学困生转化的亮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下旬,2014,(8):150-150,151.

中国背景下反生产行为的成因探析 篇4

目前对CWB的研究存在着两点不足之处:首先,过去对CWB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自我报告、主管或者同事报告的横截面研究。这类研究存在着它的缺点:自我报告或者他人评价均会存在偏差。因此现有量表的设计主要检测的是公开性的CWB;其次,对反生产行为的预防,以往学者主要是基于自己提出的理论框架发表一些看法,并没有从组织角度入手建构一套系统预防体系。如,Spector基于其挫折-情绪理论框架,提出组织可以从减少挫折因子、提高个体自我控制感、精心甄选员工等角度来控制反社会性行为。

从以上分析可发现,对于CWB成因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主要体现如下:通过此次研究,从CWB背后所隐藏的动机出发,可以对未实践反生产行为个体的行为倾向和已经实践反生产行为的个体的行为意图作出分析,更多地检测出组织中隐性的CWB,弥补现有问卷的不足,从而从组织的角度构建一套更有针对性的反生产行为管理措施。通过对中国背景下CWB的成因探析,员工的反生产行为造成的后果一样,但公司应区别对待恶意行为和无意行为,对于“好心办了坏事”的员工可以采用面谈的形式为其行为方式提供建议,对于故意制造事端,人果断给予开除。此外,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不同于西方,比如集体主义、较大的权力距离、面子等都会在CWB上有所表现。因此对中国学者而言,未来应加强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CWB成因研究。

一、反生产行为

反生产行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CWB)是指员工在各种情况下对组织成员、组织生存及组织规则有着明显危害的主观行为,它是一个伞形概念,包括了不同的行为类别。这些行为的特征鲜明,他们通常是自我意志驱使的行为,并且伤害或者意图伤害组织或组织相关者,如客户、同事,顾客等(Spector和Fox,2005)。

SPECTOR等最早开始从CWB总体角度来探索CWB的行为结构,最终将CWB分成5类:威逼、生产越轨、蓄意破坏、偷窃、退缩。并通过因子分析发现,这5个类别背后还存在人际-组织维度。本文从行为动机出发,将反生产行为分成:恶意行为,个体做出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伤害他人或者企业,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无意行为,个体做出这些行为的目的不是有意的,但客观上却给企业或他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善意行为,个体做出这些行为的原意是为了团队或者企业利益,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损害了他人或者团队的利益。

对于CWB的发生机制,Martinko等从归因理论出发,他们认为个体对造成认知失调原因的归因方向决定了个体是采取CWB还是适应性行为。Spector等将情绪变量引入对CWB的解释之中。他们认为,个体在对环境事件进行评估后所知觉到的挫折会引起一种消极情绪,进而导致CWB。研究主要是基于CWB发生机制的整合模型,追根溯源去寻找在中国背景下这个机制发生的前端原因,并将所有涉及情境、个体的因素最终分成两类,一类是主观因素,一类是客观因素。

二、CWB成因

(一)主观原因

1. 人格特质造成反生产行为

人天生的人格特质是很难改变的,如果新入职的员工从事不符合其人格特质的职务,如研究型气质的人从事业务推销员,传统型气质的人从事企业产品的设计等,会加大他们反生产行为的可能性,最终影响企业整体的运作效率。

2. 行为习惯造成反生产行为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我们一般将人们的观察学习和行为习得分为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是指注意和知觉榜样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讲,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优秀的、对他们有威信的榜样,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因此周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是企业员工经常模仿的对象。

(2)保持过程是指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个体贮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3)复制过程是指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在复制过程中他要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效果所要求的行为,班杜拉称之为自我效能感。

(4)动机过程是指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员工表现出与家人、周边的朋友或者同事一样的行为后,感觉跟他们相处得更和谐、更亲近,当员工得到这些心理上的满足后,又会通过自我强化巩固这一行为。

因此,员工容易受家人或周边的朋友、同事坏习惯的传染,这些员工的行为表现为习惯性迟到、嗜酒嗜烟、性骚扰、散布流言等反生产行为。

3. 负面情绪造成反生产行为

现代人面临着过快的社会节奏和激烈的竞争,很多因素的影响使现代人的心理负荷加重,心理紧张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快节奏会产生心理紧张、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引起心理应激反应,持续的劣性应激会造成过大的压力,引发多种不良情绪。企业中员工的心理压力源不外乎有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环境。职场上激烈的竞争会给员工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现在的工作已没有了“铁饭碗”;此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职场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已有的方法不能完全应对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会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

(2)员工本人。员工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员工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员工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员工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

(3)社会环境。首先,家庭(父母及配偶等)、企业的管理层对员工的要求和期望高。企业管理层要求员工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收益。家庭要求员工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还要创造更多的收入来实现更好的物质生活。其次,在企业这个创造效益的经济结构中,权责相伴而生,加之中国人情关系文化色彩浓重,必然存在着一些滥用职权的不正之风,使得一部分员工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员工一定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过重,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出现蓄意破坏、人身攻击、辱骂等反生产行为。

(二)客观原因

1. 成长环境造成反生产行为

(1)家庭环境。部分反生产行为,尤其是80后的新生代员工,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家庭结构简单,社交圈小,拥有溺爱型或者专制型家庭。有研究显示,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而言,最直接、最具影响的是家庭结构和邻里关系的变化。对于80后的成长世界而言,一方面传统的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大量增加,人际关系日趋简单;另一方面住宅高层化、封闭化,使得邻里之间往来少,儿童的自然群体、院落文化几乎不复存在。由此造成孩子的孤独、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此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导致子女迥异的性格特征,如溺爱型家庭的子女易表现出任性、依赖、自私。

(2)教育环境。应试教育的理念带来员工能力受限和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在我国,有些学校和教师过分关注成绩,不注意引导青少年走向群体和合作。

在这些成长环境中长大的青少年进入企业后,容易造成反生产行为,具体表现为:部分青少年吹毛求疵、暗地使坏、制造分裂等。

2. 外企文化“水土不服”造成反生产行为

跨国公司没有较好地实现本土化管理,文化差异导致交流问题屡见不鲜。比如:同在一桌开会,美国人的风格是:出现了问题,现在谁能解决?方案是什么?而亚洲人的风格是大家共同商量。德国人则是按规定按部就班,不能出差错,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不适应外企文化的员工就会表现为无所适从、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等反生产行为。

3. 企业结构、制度不合理造成反生产行为

现今企业中,由于企业结构、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反生产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

⑴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接口关系不清晰。例如,“客户资料归档和客户分析”是营销部负责,还是客户服务部负责,许多企业的部门职责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难免会出现员工互相推诿、浪费资源、偷懒等反生产行为。

⑵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缺乏公平性和透明度也会导致偷窃、破坏财产等越轨行为。

三、研究结论和展望

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自我报告、主管或者同事报告了解公司存在的CWB的情况,并针对不同类型的CWB给出政策建议,如“减少个体对挫折的知觉、提高个体自我控制感可以减少反生产行为”,通过对中国情境下反生产行为的成因研究,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不能将实践过反生产行为的员工“一棍子打死”,反生产行为还分为无意行为、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有些员工之所以有反生产行为是因为人格特质导致的人岗不匹配,有些是因为压力积压导致的负面情绪等,根据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快、更直接、更低成本地解决反生产行为带来的问题。如对于人岗不匹配导致反生产行为的员工,他们多数的反生产行为属于无意行为,公司应该在招聘源头上加以控制,或者对已有员工执行调岗;对于压力积压导致的反生产行为,特别是工作强度比较大的行业,公司可以适当地提供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对于制度不合理导致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反生产行为检测可以帮助公司更进一步发现问题、完善政策。

基于对反生产行为研究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未来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应该加强以下两点:一是对特定公司员工的反生产行为研究中,应将客观成因和主观成因都引入CWB的测量量表,区别对待反生产行为中的无意行为、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二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去探索一个人选择反生产行为的机制,以及如何提高员工选择反生产行为的机会成本,从而有效地降低员工发生反生产行为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彭贺.反生产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0(6):834-840

[2]郭晓薇,严文华.国外反生产行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8,31(4):936-939

[3]Spector,P.E.,&Fox,5.(2005).Counterproductive work-placebehavior:Investigations of actors and targets(PP.151-174).Washington,DC:APA

[4]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2007(4):145-148

成因背景 篇5

【关键词】 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经济危机,作为已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我国也深受其害,其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深重。许多企业是步履艰难,产品售价持续走低,费用成本不降攀升;大面积的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开工不足、盈利能力丧失、效益下降,财务风险问题突出,有的甚至资不抵债,引发财务危机进而破产倒闭。至2008年末,中小企业已由3453万家锐减到3400万家。这充分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应变能力之差,迫切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构建风险预警控制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一、外部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1.外贸出口增幅明显下降导致财务风险

2007年,我国出口总值已占GDP的比重高达37.5%,从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竟增长了近3倍。究其原因,一是我国企业对外出口的80%采用信用销售形式,收款时间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致使大部分销货款回笼周期较长,资金周转缓慢;二是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企业出口形成的应收账款及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坏账风险突出;三是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应收账款等外币资产相对贬值。据资料统计,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19.25%,仅2008年初就升值了7.41%。金融危机造成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汇率风险较大。

2.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导致财务风险

多年来,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扶持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照顾颇多,扶持力度较大,对中小企业相对偏少,经济体制改革的好处明显倾向于国有企业。尽管今年以来国家多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贷款利率,加大退税力度,一定程度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压力,促进了企业经济的起暖回升,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要完全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理想状况,充分显现中小企业的作用和优势,仍有许多艰巨工作要做,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二、内部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1.经营决策失误导致财务风险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属于民营企业性质,相当部分的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缺乏。主要表现在经济工作中的经验决策及主观臆断现象十分普遍,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盛行,重大事项不经集体讨论的事例甚多,民主决策荡然无存,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屡屡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就是实行财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导致财务风险

最突出的表现有两方面:一是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观念淡薄,缺乏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化理念;二是企业中会计与财务的职责划分不清,经常是重会计轻财务,开展财务活动的风险预测、识别、分析与控制的专门机构形同虚设。此外,一些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不健全、会计资料不齐全、不规范,使得风险预测、评估与控制所依赖的财务会计信息缺失,开展财务风险预测、评价与防范的信息资料支撑力明显不足。

3.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财务风险

负债经营是任何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选择,资产负债率过高,各阶段、各种形态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不合理,企业财务负担沉重、资不抵债等情况普遍存在。(1)企业负债水平居高不下,财务支付能力急速下降,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较大,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远远突破行业的警戒线标准; (2)一些企业采取挤占流动资金占用办法,以短期资金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导致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比例过大,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资金占用不配套、资金比例不协调,加剧了流动负债的偿还风险,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

4.企业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财务风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企业能否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正确评估自身的劣势,克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管部门约束机制不到位的弊端,进一步明确在资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权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堵塞资产流失漏洞。据对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调查,大凡企业风险管理好,注重监管制度建设,强化风险预测、评估和防范的企业遇到的风险就小,财务损失就少,企业倒闭的也少。反之,企业财务风险就大。

三、化解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1.强化财务风险建设,提升整体抗风险水平

财务风险管理就是企业在充分认识其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所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要有效化解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就要时刻关注世界经济走向,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财税货币政策、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防止企业财务成本的不正常上升和资金链的中断而陷入财务危机。在物资供应方面,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正常生产提供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在生产组织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客户的不同需要和增加自身的业务收入;在营销策略方面,要做好市场调研,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培育新客源,加强业务整合,确保收入来源的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水平。

2.优化筹资渠道,减少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有二:一是接受投资(如发行股票、债券),二是借款(如银行贷款)。一般而言,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的筹资方式。发行股票所筹措的资本成为企业可长期使用的权益资本,不需要到期偿还,不至于发生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发行股票的前提是能上市流通,否则其筹资对象比较狭窄。鉴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公司进入上市门槛不易的国情,公司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仍然有限。当市场利率较为稳定时,利率风险相对较小;当市场利率波动剧烈时,则必须考虑因利率变动所带来的筹资风险。另外,从银行贷款筹资也要考虑利率变动的风险因素,其运作方式与债券筹资相似。

3.优化投资策略,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控制投资期限、优化投资品种的方式来实现。投资期越长,风险越大,企业应尽量选择短期投资。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最好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投资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消来降低风险,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4.加强内部监督,消除财务风险的潜在隐患

一是强化会计控制职能,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客观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核算的合规合法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避免会计信息失真误导财务决策而产生风险;二是加强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独立性、操脱性的特点,对本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活动开展切实有效的再监督,真正起到化解财务风险,构筑企业第二道防线的隔火墙作用。

5.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财务决策科学化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通过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实际财务运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及时向管理层及有关方面发出风险预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的一种机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预知财务风险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能发出警告,以提醒经管理层及早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参照所在行业指标的平均水平和风险防范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预防指标体系,将其分为红色(风险程度严重)、橙色(风险程度较重)、黄色(风险程度一般)、蓝色(风险程度较低)、绿色(风险程度最低)五个层次的防控指标级别,用以衡量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努力使企业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成因背景 篇6

一、公安形象危机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哲学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公安形象危机的形成同样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 内部成因

1. 公安领导未予重视, 听之任之

由于近年来公安机关公权力的泛滥, 部分公安领导养尊处优, 思想观念落后, 对网络信息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认识不强, 对涉警的网络负面舆论也未加以重视, 不闻不问, 听之任之。出现“家丑”事件也不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恶劣影响;对于恶意谣传事件, 自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 也不予及时澄清, 纵容恶意者将事件不断扩大。公安机关的无视, 导致网络涉警的负面新闻满天飞, 长此以往, 这种的负面影响必然损毁公安形象。

2. 民警素质参差不齐, 违法现象突出

由于民警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思想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效果也各不相同, 在执法过程中, 公仆意识淡薄, 特权思想严重, 容易出现徇私枉法、执法不公, 办金钱案、人情案、执法违法等现象, 如果处理不当, 容易走到群众的对立面, 造成公安公信力的丧失, 影响公安形象。

3. 负面舆论处置反应慢, 处于被动地位

“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倾向的征兆, 是一个极好地研究显示公共意见倾向的窗口, 但缺少理性和清晰度的激愤的社会情绪, 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仇视心理。如果对非理性情绪型舆论引导不力或出现引导失误, 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2]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 当负面舆论形成时, 公安机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常常处于反应缓慢, 疲于应付, 引导不力;而有些公安领导不懂公开新闻信息的技巧, 急于消除影响, 往往纠错失误, 事与愿违, 造成“二次伤害”, 使局面更加恶化。

4. 公安与网民沟通渠道不畅, 宣传力度不大

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民众诉求的增加, 网民对警务工作的知情诉求越来越高, 要求公安机关更广泛、及时地公开警务工作内容, 增加透明度, 而由于部分警务工作的保密性, 网民的诉求往往难以实现, 再加上公安与网民的沟通渠道不畅, 警务工作的实施进展情况的宣传难以到位, 两者欠缺交流沟通, 导致网民对公安工作的不了解, 进一步影响公安形象。

5. 公安的非警务活动多, 加重警民矛盾

由于我国长期的历史及现实条件, 公安机关内部管理了实行“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导致公安机关缺乏独立, 加上警力严重不足, 现实生活中, 公安从事和参与的非警务活动较多, 如计划生育罚款、征地拆迁等活动。有关资料显示, 基层派出所每天非警察职业范围内的出警, 占60%以上, 因职责混乱而引起的负面新闻占所有负面新闻的30%。在利益主题日益多元化的社会, 这种警察职权的错位, 一旦损害了大多数民众的利益, 就直接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

(二) 外部成因

1. 新媒体的推波助澜

在传统媒体时代, 网络的“把关人”往往在控制舆情, 维护公安形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在自媒体时代, 由于媒体主体的普泛化、传播速度快、难管控等特点, 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功能弱化, 导致网络涉警的负面舆情铺天盖地。再加上一些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和“眼球效应”, 有意无意地夸张扭曲案件事实, 造成网民的误解。例如“我爸是李刚”案件, 在媒体的公布炒作后, 经过网友的热议, 事件后果更加恶化, 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

2. 网民非理性介入

由于自媒体的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的特点, 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 人人都是记者。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也造成网民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这种媒体主体的普泛化使得参与网络舆论的主体素质参差不齐, 过度自由的狂欢加上自媒体交互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 导致了无数涉警的负面舆论迅速充斥整个网络。同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也导致公安机关成为舆论的“炮轰点”。当某种观点和立场在网络群体内逐渐获得绝对的支配地位, 并经由不断的讨论变得更加激烈和极端时, 便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群体极化”现象。[3]在自媒体网络环境下, 某些不轨份子往往借助网络媒介想方设法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传播谣言, 歪曲事实, 恶意诋毁公安人员形象, 在“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下, 无数网民也不辨是非, 盲目“炮轰”公安机关。

3. 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消极的“刻板印象”作祟

马克思哲学强调: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同样, 自媒体背景下网民对公安形象的不良印象也是客观社会治安混乱的反映。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治安、刑事案件层出不穷, 而社会治安的混乱直接影响公安机关在群众心中的印象,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4]在社会治安混乱情况下, 民众常常将“粮食局”、“失望”“腐败无能”与公安民警联系一起, 当网络涉警舆论传播时, 网民的“刻板印象”常常使网民出现“逢警必错”、“逢警必害”的心理认知, 直接导致公安机关的社会公信力丧失, 从而引发公安形象危机。

二、相应对策

公安形象是公安机关公信力的重要体现, 直接关系到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发展, 关系到公安工作的平稳开展。自媒体背景下, 为妥善处理公安形象危机, 重塑公安形象, 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 立足根本, 加强警察的体制建设

1. 推进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1) 加强网络舆论的相关立法工作。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国家民主法治的核心体现。加强网络舆论的管理就要加强网络立法, 建立打击与引导相同步的制度。目前针对互联网我国已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 近期国内首部《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 对于网络舆论管理、互联网建设也具有重大作用。对于恶意夸大事实, 蓄意中伤公安机关的造谣传谣言分子, 要提高惩治力度, 严厉打击其嚣张气焰;对于不明真相的无辜者, 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工作, 使其迷途知返。

(2) 建立和健全公安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公安工作责任制是规范公安依法办事、效率办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部分公安民警不作为、滥作为现象突出, 做事拖延推诿, 严重影响了公安形象, 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后果。因此建立健全公安工作责任制成为必要之举。要明确公安工作责任, 保证具体公安业务落实到具体人员, 做到权责统一, 在工作中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制度, 并定期进行工作考核, 逐渐规范公安执法行为, 重塑公安形象。

2. 完善公安民警素质强化机制

应对公安形象危机, 重塑公安形象最关键的是完善公安民警素质强化机制, 加强公安自身队伍建设, 培育出一支道德高尚、执法文明、公平正义的执法队伍。

(1) 加强公安民警法治教育, 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是重中之重。在公安队伍中要加强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 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 时刻规范公安人员的执法行为, 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 坚决抵制特权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2) 开展公安执法技能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执法过程中部分民警暴力执法、盲目执法也是造成公安形象危机的重要因素。公安人员不仅要学法懂法, 更要懂得如何执法。我们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 比如举办专家论坛、前往先进地区、部门实地实习等活动, 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理论水平, 增强公安人员的实践业务能力, 改善执法质量, 逐渐挽回公安形象。

3.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实施的犯罪预防体系, 是我国二十多年来犯罪预防实践经验的结晶, 也是我国治理犯罪的基本模式。[5]公安机关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对于严重危害社会, 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犯罪活动, 要给予严厉打击。同时要加强社会治安的安全防范, 消除不安定因素和安全隐患, 预防和控制潜在犯罪, 减少犯罪规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健全的基层组织、规范完善的制度, 是加强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 建立良好的社会和治安秩序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举措。[6]公安机关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并建立健全基层组织预防制度, 加大对社会的管控力, 从而控制犯罪, 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重塑公安形象。

4. 深化警务改革, 减少非警务活动

公安机关要深化警务工作改革, 加强警务立法工作, 用法律规范引导警务活动。《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业范围的指令, 有权拒绝执行, 并向上级机关报告。[7]同时要优化配置公安资源, 积极扩展公安人才队伍, 利用公安信息化技术, 提高公安工作的技术含量, 借此逐步提高公安执法质量与效率, 解决公安部门警力不足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警务监督制度也颇为重要。公安机关要建立完善的警务监督制度, 对公安人员的警务活动进行监督引导, 在警务活动中不断提高公安人员自身的法律自律意识, 逐渐强化警务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有效性。同时公安机关要积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对其警务活动进行监督, 逐渐提高警务活动的透明度, 对于违法的非警务活动要依法予以严格审查和处理。

(二) 强化与网络媒体的长效沟通机制

不得不承认, 在自媒体时代公安形象危机的形成与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但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在传统媒体时代, 网络媒体也往往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 对维护公安的良好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人人都是记者, 人人都是网络评论员的自媒体背景下, 公安机关也要重视网络媒体的潜在作用, 做好媒体的公关工作, 加强公安对网络媒体的主动沟通, 比如建立“媒体联谊会”“媒体采访准入制度”“记者恳谈会”等认真听取他们对公安形象传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扩大双方共识;向他们提供线索, 帮助他们选取素材等, [8]以此获得媒体的认同与支持, 让媒体充当公安形象的喉舌, 宣传公安的正面形象, 逐渐缓解公安形象危机。

(三) 建立网络舆论监测、研判、引导、打控机制, 提高网络舆情的预警应对能力

由于自媒体参与主体的参差性、信息难管控性, 传播的快捷性等特点, 网络不良舆论给公安形象的重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公安机关要立足现状, 借助先进的公安信息技术, 逐步建立网络舆论的监测、研判、引导、打控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提高公安机关对涉警网络舆论的监控能力, 为公安人员分析研判网络舆情提供技术支撑。 (2) 建立专门的网络人才队伍, 及时从各个媒体中收集、分析、研判敏感性的涉警舆情, 对于负面的网络舆论迅速上报, 积极采取果断措施, 争取网络话语权的主动性。同时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积极培养为公安服务的网络评论员, 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 (3) 对于网络造谣者, 公安机关要及时出面澄清, 尽快减少谣言的不良影响。同时对于恶意的不法分子, 要严格依法进行查处, 构成犯罪的, 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 拓展网上沟通渠道, 全面落实公安宣传工作

研究发现, 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 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 这就是所谓的“曝光效应”[9]因此, 公安机关要不断加强与网民的良性沟通, 彼此相互了解, 以消除民众对公安机关的误解。一方面要推进公安网络阵地建设, 不断拓宽网上交流的沟通渠道, 为警民交流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在网络交流中, 公安机关要适当开展警务公开工作, 定期更新公安业务工作, 使网民充分了解公安工作的进程, 以此获得网民的理解支持。同时要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借助新闻发言人的作用, 妥善处理各种危机事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公安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利用公安微博、中国警察网等宣传网站, 通过先进公安模范宣传, 公安典型案件侦破纪实宣传以及警民和谐关系论坛等形式全面宣传公安民警的正面形象, 树立公安文明执法、健康执法、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

总之, 良好的公安形象是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体现, 是开展公安工作的重要保障, 是公安机关践行“强警梦”目标的必要基础。自媒体背景下, 只有妥善处理公安形象危机, 不断增强警民关系, 才能更好的应对自媒体时代的新挑战!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变革, 网民对自由表达民意的诉求使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应运而生。而在自媒体背景下, 公安形象的危机更是暴露无疑。自媒体背景下, 公安形象的危机形成有各方面的原因, 对其进行系统的成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媒体背景,公安形象危机,成因分析,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永智.自媒体的失范与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 2012.3.

[2]彭鹏.如何调控网络情绪型舆论[J].军事记者, 2004.7.

[3][4]王井云.青年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青年探索, 2014.6.

[5][6]宋浩波.犯罪学新编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2, 1:284.

[7]刘福田, 赵泽普.公安机关非警务活动的危害及其防止[J].攀登, 1998 (s1) .

[8]董蓓莉.新媒体对公安形象传播的挑战与机遇[D].复旦大学, 2011.5.

成因背景 篇7

耶鲁大学校长 (2008) 认为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美元贬值以及国际热钱炒作是中国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原因。Hiroyuki Imai (1997) 早就认为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是导致中国通货膨胀最主要动力;而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货币供应量的剧增是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因素。相反国内农产品供应的萎缩推动着价格上涨的压力。而且中国国内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在成本上助长了通货膨胀的嚣张气焰。经济增长课题组 (2008) 充分考察全球流动性的转化等外部冲击所放大等典型化事实基础上以及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外部冲击影响国内通胀进行了经验研究, 综合表明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 而GDP仍是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防止经济增长过快, 调整要素价格抑制投资需求膨胀, 以及提高汇率机制弹性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使之成为应对外部冲击的第一道防线, 将是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

就如何解决国内通货膨胀窘况,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政策建议相当丰富。Barbara Roffia and Andrea Zaghini (2007) 运用probit计量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短期的利率与发生通货膨胀概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利率越高, 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就越低。并从政策角度阐述了过度的货币供应量与产生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Randall S.Kroszner (2007) 认为全球化导致国际上市场竞争剧烈是降低全球通货膨胀的一大因素。为此中国应该加快对外开放的脚步, 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石巧荣 (2008) 实证检验表明,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遵从Mc Callum规则, 并且建议在当今国内外环境下, 中国应更多地通过调控基础货币来实现政策目标, 少利用利率手段, 更不能够为缓解通胀压力放任人民币升值。

随着中国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即起源国内政策的不当等因素, 也无法与外部冲击相分割。以上国内外的文献都未能够从当代中国处于开放经济条件下在政策层面分析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研究响应的对策。

二、模型构建

以上对各种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政策因素进行了文献综述。下面采用扩展的开放经济IS-LM-AS模型对此作经验考察。

(一) 扩展的开放经济的IS-LM-AS模型 (动态随机模型)

动态的随机模型是研究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简明、易于处理以及经验证据充分表明用于中国这样转型经济的货币政策研究 (范从来、刘晓辉, 2008) 。本文借鉴动态随机模型得到扩展的开放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政策形成因素分析模型:

式 (1) - (3) 中, y, p和m分别表示本国的产出、价格和名义货币供给;e是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i和r分别表示名义利率和事前的实际利率;μ, φ和ψ分别表示产品时市场冲击、货币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 假设服从白噪声过程。除了名义利率和事前的实际利率之外, 所有变量都以对数形式表示。

式 (1) - (3) 中就分别给出了本国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总供给以及通货膨胀时间的关系的方程。

(二) 扩展的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模型

通过解式 (1) - (3) 可以得到如下关于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方程:

由于此模型还存在局限。根据中国的经济实际状况, 本文将融入中国外汇储备作为外部冲击到本文的计量模型之中, 并忽略利率变量。因此得到价格成因理论模型如下:

本文依据上述模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实证检验, 并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 为中国治理通货膨胀提供经验性的政策建议。

三、数据说明和计量分析

(一) 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从1990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 样本容量为18个。且由于无法获得实际汇率数据, 本文将名义汇率纳入模型之中。本文分别将cpi, m, g, fe, e和gdp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增长率、外汇储备增长率、名义人民币汇率变化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弘数据库。

(二) 平稳性检验

首先通过单位根检验确定各变量的平稳性。由于本文样本区间为1990-2007年度, 样本容量小, 所以笔者选择10%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检验。本文使用ADF检验方法, 在滞后期数的选择上, 参照赤池信息准则 (SIC) 。检验结果所有变量在10%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存在单位根, 即都是为平稳变量。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SIC) 选取最优滞后期数, 且由于样本容量小, 也采用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为广义货币供应量、政府支出、经济增长率、外汇储备增长率以及汇率变化率都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通货膨胀是外汇储备增长率和汇率变化率的Granger原因。但是并不是广义货币供应量、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

(四) 开放条件下通货膨胀成因的检验

由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以说明各变量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而且根据ADF平稳性检验各变量都为平稳序列, 可以直接利用经典计量方法 (OLS方法) 采用科伊克模型对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通货膨胀决定模型进行了回归检验。回归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开放条件下的价格决定模型计量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 通货膨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国内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 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0.829%。但是判定系数R2不是很高, D.W.统计值表明模型残差存在自相关。从通货膨胀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弹性来看, 影响系数很大。Leeper (1991, 1993) 认为通货膨胀永远只是一种货币现象, 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这个条件就是积极型货币政策和被动型财政政策的组合。若是被动型的货币政策和积极型财政政策的组合, 则通货膨胀不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其中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的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货币政策以非传统的理论所预期的结果在起作用, 这就是经过扩展的Leeper意义上的FTPL (方红生, 2008) 。那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作用下的中国通货膨胀是如何形成的呢?模型2就是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第二, 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总需求对通货膨胀影响巨大。模型的判定系数R2得到改善, 而且模型残差不存在自相关。Creel和Bihan (2006) 认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在一起影响着价格水平, 而且是以爆炸性的方式在起作用。因此, 在加入了财政支出后, 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扩大了。

最后, 在外部冲击模型中, 其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外汇储备增长率和名义人民币汇率增长率两个外部冲击因子以及代表通胀惯性 (粘性) 的通货膨胀滞后一期和经济增长率滞后一期。从模型的计量结果中可以看出, 名义人民币汇率变化率是最大的影响因子, 其次是外汇储备。但是两者的T-统计量都不显著。这说明提高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汇率灵活波动无法抑制国内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其中外汇储备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力最大, 与黄新飞、舒元 (2007) 的研究结果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影响中国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相一致。

四、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与经验研究, 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基本结论与相关政策含义如下:

首先, 积极、谨慎应对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由于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低迷,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势头在短期内难以压制。我们要继续改革开放, 发展“走出去”的战略,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以及打击“热钱”的投机套利, 以缓解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其次, 密切关注国内经济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特别是要控制经济过热以抑制通货膨胀加速的趋势;由于外部冲击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 应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政府的财政支出预算可以抑制全社会过度投资需求, 进而避免经济过热, 最终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第三, 人民币升值应采取谨慎的态度, 要符合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 不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休克”疗法, 以避免重蹈日本金融泡沫的覆辙。而且有些经济学家也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将会放缓, 成为一种政策性的工具。这也验证了人民币升值对于缓解通货膨胀的无效性。

摘要:本文运用扩展的开放条件下IS-LM-AS模型并且采用科伊克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 外汇储备、外汇占款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最主要的因素;国内经济过热成为物价水平加速上涨的最主要国内因素;政府支出对价格水平影响不容忽视。因此, 调整对外开放结构, 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自主性, 将是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通胀惯性,货币现象,FTPL,IS-LM-AS模型

参考文献

[1]Milton Friedman.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8, 2:1-17.

[2]Leeper E.Equilibria under Active and Passive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1, 1:129-147.

[3]Randall S.Kroszner.The Conquest of Worldwide Inflation:Currency Competi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est Rates and the Yield Curve[J].Cato Journal, 2007, 2:135-147.

[4]Hiroyuki Imai.Output-Inflation Tradeoff in China[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June 1997, 6:111-141.

[5]Barbara Roffia and Andrea Zaghini.Excess Money Growth and Inflation Dynamics[J].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3, 7:241-280.

[6]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 2008, 5:4-18.

[8]赵丽芬、李玉山.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分析[J].财经研究, 2006, 2:42-53.

[9]黄新飞、舒元.基于VAR模型的FDI与中国通货膨胀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 2007, 10:58-66.

[10]吕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7, 8:53-61.

[11]陈彦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2:16-22.

[12]方红生.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一个实证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5:146-154.

成因背景 篇8

本研究对河南省四通镇的“空心村”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整治对策, 为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为有关部门治理“空心村”、调整农村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还可以因此盘活大量的耕地, 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城市化的发展对耕地的占用, 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农村的安全稳定方面, 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1 四通镇“空心村”现状分析

根据四通镇国土资源所基础数据统计和实际调查, 对耕地面积、户籍总人口、现有总户数等人口指标及宅基地总数、废弃宅基地、空置宅基地等指标进行调查分析。

按一户一宅计算, 调查显示大部分村都存在“一户多宅”情况。四通镇所有村的宅基地总户皆高于现有人口总户数。四通镇现有总户数10744户, 宅基地总数13238户, 高于现有总户数2464户, 空心化率22.87%。张老一村宅基地总数为315户, 现有总户数213户, 两者相差102户, “空心化”率最高, 达47.9%, 三义村“空心化”率达45.2%, 由此可见四通镇空心化率较高。拥有3处和2处以上宅基地总和2274户, 废弃宅基地622宗, 空置宅基地446宗, 总数1068宗。如果对“空心村”闲置的土地进行整治、复垦利用, 可整治、复垦利用土地高达20.88hm2, 可以大大缓解农村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对四通镇空心化率、绝对空心化率、相对空心化率进行计算, 结果显示空心化程度比较高。居前三位的村分别是张老一、三义、张标, 空心化率分别为47.9%、45.2%、41.3%, 而它们对应的是收入水平也居于前几位。

四通镇废弃和空置宅基地比较多, 平均数在40宗左右, 而宋楼、张楼、人祖庙、三义、姚辛、棠棣、叶老家、小何、张标、陈小庄的废弃和空置宅基地均在40宗以上。四通镇全部27个村的相对空心化率平均值为8.93%, 但是村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对空心化率最高的村是姚辛, 数值为28.19%;其次是陈小庄, 数值为14.49%。最低的是四通村, 比率为3.61%, 与最高相差24.68%, 最高是最低的9倍左右。

2 四通镇“空心村”成因分析

“空心村”的形成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 是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 由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分异现象, 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2.1 大批农民外出务工, 盲目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通过对各村的空心化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 二者成正相关, 即收入越高, 空心化程度也越高, 外出打工人员数量越多, 空心化程度就越高。

由于常年外出务工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 一部分农民在城镇购置住房, 落户小城镇, 农村的住房则长期空置, 甚至废弃。其次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 农民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原先低矮、简陋、拥挤的农舍早已不适合现代农民居住, 在旧房没有拆除的情况下取而代之的是交通更加方便宽敞、明亮、美观的新居。另外, 一些地方在缺乏产业支撑的情况下, 盲目开建新型农村社区, 导致农民上了楼却留不下来, 或者干脆拒绝上楼, 最终形成了农村的“二次空心化”。基于以上原因, 造成了村庄空心化现象普遍, 空心化率逐年提高。

从四通镇“空心村”调查数据分析来看, 四通镇各村普遍存在一户多宅现象, 拥有3处以上宅基地户数有582户, 拥有2处以上宅基地户数更是高达1692户, 分别占宅基地总户数的4.4%和12.8%。更有甚者, 有的村庄农户在只有一处宅基地的情况下, 放弃原有宅基地, 在邻近的村庄购买耕地建设新房。以人祖庙村小何庄为例, 该自然村住户50%以上的农户已迁出本村, 在临近村庄建设新居, 在其临近村庄黄堂村东部出现了19户新居, 占有耕地面积0.38hm2。以上情况造成村庄旧有住宅随之被闲置, 一户多宅的农民户数也随之增加。

2.2 规划建设管理不完善, 法律制度不健全

大部分村庄是过去自然形成的乡村聚落形态, 同时村庄的规划和管理一直是我们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 村镇规划的制订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农民建房需求, 一些村庄至今没有编制村庄规划, 村民建房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乱占乱建、布局杂乱随处可见;一些村庄虽有规划, 但规划不科学, 缺乏长远目光, 不能很好地指导村庄建设;或者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村庄没有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使已编制的规划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同时, 一些土地管理部门和乡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 为了谋求个人私利, 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宅基地, 加之土地执法部门对违法乱建行为查处力度不够, 对“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等现象往往只是以罚代法, 从而导致了乱建房、多建房、抢地建房的现象屡禁不止。

另外, 相关法规设计不完善也影响村庄建设管理效能。目前, 空心村的治理工作主要由国土资源部门和建设部门负责。但事实上, 这项工作相当复杂, 除了上述两家, 还涉及农业、交通、环境消防等诸多部门。但是目前各个职能部门各顾各的状况, 显然无法满足综合治理“空心村”的需要。

2.3 村民追求住房便利, 临道路两边建设新居

由于农村的村庄规划建设不够完善, 没有合理规划, 村民建房自然也就无序, 因老房子地处村中心, 大多道路没有硬化, 道路状况较差, 一到下雨天就泥泞难行, 晴天更是尘土飞扬。许多村民就在主要道路两旁、村前村后建房, 村中心的老、旧房子被新房包围, 村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根据走访所知, 姚辛、棠棣、陈小庄、小吴等村都有公路从中穿过, 空心化率也相对较高。其中姚辛村空心化率最高, 达28.8%, 绝对空心化率更是高达36.3%。从表1调查数据来看:以陈小庄为例, 临近四通镇区, 又位于四通镇至太康县城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上, 交通便利, 一些村民为了满足交通便利需求, 在干路两边购买土地建设新居, 造成了村中大量宅基地的废弃和空置, 空心化率30.9%。

2.4 村民思想观念落后, 土地保护意识淡薄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 农村宅基地归集体所有, 农民只有使用权, 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转让和买卖。但在一些地方, 由于宣传贯彻不到位, 农民知识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 大多数农民根本没有“宅基地是集体所有”的概念, 而是看做私有, 甚至把承包的耕地也看做个人所有, 随意占地建房。有些村民观念陈旧, 受封建宗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老房子是“祖宗留下来的”, 是“风水”, 动不得, 因此建了新房却不拆除旧房;更有部分农民遵奉“树挪死, 人挪活”的古训或听信风水先生“宅大进财, 路宽出官”的吉言, 纷纷舍弃老宅旧屋到村庄外围或道路两旁寻求“风水宝地”, 建设新房。大多数农民由于思想意识较为封建、法律意识淡薄、政府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原因, 根本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宅基地是集体所有的概念, 把土地看做私有, 甚至把承包的耕地也看做个人所有;还有另外一些人片面地认为, 土地是集体的, 如能用来建房就能够变成自己的, 绞尽脑汁地多占宅基地;再加上一些土地管理部门和村干部特权思想严重, 为了谋求个人私利, 滥用职权, 按自己的想法任意审批, 不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对违法乱建宅基地行为, 土地执法部门惩处力度也不够。现在农民盖房时间较短, 封顶较快, 土地管理部门对其违法行为下达停工通知书, 等程序走完, 将其移交执法部门执行时, 房子早已经盖好了, 人都已经入住了, 如果强制拆除, 便会矛盾激化, 加大执行难度, 导致乱建房、多建房、抢地建房的现象长期存在。

2.5 农村土地管理薄弱, 宅基地产权不明确

农村土地管理一直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 在农村, 农户住房一般不具备宅基地使用权用书和房产证书, 这就是造成农村住房乱建现象的原因。同时, 农村中一户多宅现象也随之增加, 造成了大量废弃和空置宅基地现象的出现。根据调查可知:四通镇现有总户数10744户, 宅基地总数13238宗, 高于现有总户数2464户, 而拥有3处和2处以上宅基地总和更是高达2274户, 造成了废弃宅基地622宗, 空置宅基地446宗, 总数1068宗。由于农村宅基地产权不明确, 造成一户多宅现象大量增加, 空心化也随之增加, 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

3 四通镇“空心村”整治对策

3.1 合理健康推行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外出务农人员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多, 一部分留在了城内, 在城市中长期居住, 还有一部分只是在城市中短期居住, 不管如何都是增加了一户多宅的现象, 造成农村空心化率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鼓励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居民, 为了人口迁移流动更加自由和破除流动性的壁垒, 户籍改革和城乡体制改革非常迫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 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通过增加城镇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使得子女和家庭成员稳定居住和发展, 提高迁移流动人口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减缓农村发展的压力。目前部分省份已开始推行城乡户口一体化制度。通过户籍制度改革, 形成自由互通、权益平等、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的体系。

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科学系统的村庄发展规划

完善土地管理法, 实行宅基地统一管理制度。实行宅基地统一管理制度, 即新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旧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安排。对于旧宅基地改造的投入由村集体承担, 改造后的土地收益金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对所收回的旧宅基地, 重新进行村建规划, 对征地报批所需的费用给予优惠, 甚至给予减免。农民建新房后, 按建新拆旧的协议, 无偿收回其旧的宅基地, 对其合法取得的地面上的旧房子经评估后, 应适当给予补偿, 并在其拆迁后给予兑现。推进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机制和合理流转, 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指导;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工作, 出台相应政策, 鼓励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退出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对于闲置不用又不退出的制定相关法律条文来限制或者处罚。另外, 国家执法部门也应该协调配合, 提高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于村庄规划, 要严格论证, 合理安排, 遵从村民意愿, 做到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近期规划要具有实用性, 能起到很好的遏制空心化蔓延的作用;远期规划要有预见性和合理性, 做好道路模型基础布局, 设计合理的村庄道路网和村庄排水系统, 控制好宅基地的用地规模, 与国家控制1.2亿公顷耕地保护红线相辅相成。

3.3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增强农民土地保护意识

通过政府及媒体的渠道以及下乡宣传教育, 增强农民对土地共有的法律意识。并且要让他们明白, 土地是公有的, 所有权是集体的, 如果私自占用, 任意使用宅基地会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 是违法行为;还有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 让他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敢于离开土地, 改变农民的土地意识和生活观念;另外, 还要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经营权制度, 提高土地的收益, 从而提高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

3.4 建立农村房产登记制度, 加强执法监督, 严格宅基地管理

首先, 建立农村居民点登记制度, 实行统一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即新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安排, 旧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收回、规划、整治、安排。对于旧宅基地整治的投入由村集体承担, 同样, 改造后的土地收益金, 全部也归村集体;其次, 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 为合法拥有房屋产权的农户提供产权证书的办理;最后, 建立宅基地管理动态巡查和责任追究制度, 切实做到对宅基地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建立动态巡查责任追究制度, 对巡查工作不到位、报告不及时、制止不得力的, 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共同责任机制, 形成执法监管合力, 共同遏制违法占地建住宅的行为。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 以河南省淮阳县四通镇为例, 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四通镇“空心村”的调查, 分析四通镇“空心村”现状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从规划、管理、交通、农村思想观念等相关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空心村,成因

参考文献

[1]张逸风.河南省空心村治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冯小博, 陈敬辉.空心村现象的科学认识及治理[J].理论科学, 2009 (11) :19-20.

[3]杨永芳, 刘义振, 艾少伟.“空心村”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6) :8333-8336.

[4]张军英.空心村改造的规划设计探索—以安徽省巢湖地区空心村改造为例[J].建筑学报, 1999 (11) :12-15.

成因背景 篇9

作文在学生课程设计中有着重要地位, 作文在中学所有学科的实际定位是比较高的。如果我们确定了“作文”作为“语文”这一中学基础性学科的重要组成模块, 对制止学生作文厌学情绪萌发甚至蔓延, 对中学生学习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等初中阶段其他学科, 甚至对初中学生继承和发展祖国优秀文化遗产, 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是作文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作文目前已走到了很尴尬的境地。

有研究报告指出, 积极的学习心态可以正面推进中学生各种学习任务进行, 保证以最低限度的努力取得不错的效果。著名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 “自身的强烈需求是做好事情的必要条件”。

二、当今农村中学生作文学习的大体情况

为了取得当下农村中学生作文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分工合作, 采用问卷调查模式, 对“作文学习”进行较大规模调查。

1. 有关“初中学生作文学习兴趣”的调查。

调查对象及所用方法:本次调查抽取南沙东涌中学初一7、8班, 初二3、4、6班, 初三1、5—6、9—10班500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调查采取“印制问卷调查法”。

调查结果和简单分析:对作文学习不感兴趣, 认为作文学习无所谓的学生385名, 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77%, 其中男生182名, 女生203名。从结果看绝大部分农村中学生认为作文学习不重要。上作文课能认真听课的学生197名, 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39%, 男生82名, 女生115名。

2. 对“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分层调查。

为了解“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情况, 几位老师从“外在”和“内在”等两个角度设计了几个问题。“外在”项包括:作文教师的授课方法;作文教师的态度;学生得到教师肯定;其他五门科目的干扰;丰富的作文课外活动。“内在”项包括:强烈的作文向上品质;对升学的巨大期待。

调查结果: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外在影响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外在影响, 排在第一和第二的依次是“丰富的作文课外活动” (31%) 、“作文教师的态度” (21%) 。

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内在影响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内在影响, 主要是“强烈的作文向上品质 (53%) , 但这一因素与“对升学的巨大期待” (47%) 相比, 相差并不是很大。

3.为了解“降低初中学生作文学习热情”的主要原因。我们从“外在”和“内在”两个角度设计了几个问题。

“外在选项”主要包括:作文老师的课堂技巧;作文老师的态度;其他五门功课的压力;作文学习环境;校本教材。“内在选项”主要包括:学生不良的作文模式;沉迷与作文无关联的事;高效学习方法缺失。

调查结果:降低学生作文学习热情的外在选项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其他五门功课的压力”与“校本教材”是降低学生作文学习热情的主要外在选项。

降低学生作文学习热情的内在选项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很多学生选择“高效的学习方法缺失” (38.9%) 作为“降低作文学习热情”的内在选项。

三、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情绪”的主要表现及厌学原因

1. 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作文厌学情绪。

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作文厌学情绪, 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作文、写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比较厌烦等。尽管各个学校和很多教师已经对他们有各种约束, 但一些学生仍然无法坚持正常的作文学习和作文写作。

2. 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的主要表现及具体特征。

当前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的主要表现为对作文学习非常不上心,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学习可有可无。学得再好, 在考试中也很难取得高分。相反, 如应付去学, 只要不离题, 作文评分也过得去。由于有了这样的想法, 不少学生对学习作文抱着无所谓态度。在课堂上爱听就听一下, 不爱听就干脆不听, 甚至开小差, 干一些与课堂毫无关联的事情。课后作文心情好的时候就做一点,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搁在一旁。

部分同学对作文学习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他们知道考试的压力 (毕竟作文占了4成的分数) , 对作文的态度比起认为“可有可无”的同学要积极很多, 但缺乏明确的作文取分目标和严密的实施步骤, 以为上课用一点心思听讲, 做完老师安排的任务, 不开小差就行了, 从来不主动寻求同学或者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部分同学对作文学习抱有侥幸心理, 认为考试时自己能应付自如, 平时下再多工夫也是白搭。更有个别学生认为, 考试题当中的两篇阅读题可以给自己的写作带来帮助, 考试时只要参考阅读材料就能顺利完成写作。

综合以上三种表现, 我们可以梳理出农村中学生厌学作文、厌写作文的一些特征:

第一, 学生写作文积极性普遍缺失。有些学生除作文外, 其他文化科目学习不错, 特别是理科成绩还可以, 对学习拥有很高热情, 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主动型优质生;有的学生对学习比较用功, 学习成绩还过得去, 但是理解能力欠缺, 悟性不算太强, 作文学习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第二, 部分学生作文学习兴趣完全消失。跟第一类学生不同, 他们对其他文化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成绩较差, 对未来缺乏很好的规划, 可以说是无心向学的群体。与其他学科一样, 他们对待作文只是被迫接受, 即使科任老师经常提醒督促, 还是无动于衷。这些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 完全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愉悦, 作文学习成了一件丢人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的事情。

3. 农村中学生厌学作文、厌写作文情绪形成的具体原因

(1) 主观因素的影响

首先,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 农村中学生眼界不够开阔, 见识较少。这样的先天不足导致他们不能与时俱进, 缺乏学习动力, 存在严重的小富则安的惰性心理。对于作文, 没有一定要征服的强烈愿望, 上进心严重缺失, 使作文水平低下, 进而受到老师的批评, 产生自卑, 更不愿意将时间放在学作文、写作文上。

其次, 在作文学习中, 学生没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生鲜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作文来说, 这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人只有体验到一件事物的无穷乐趣, 才会产生高昂的、继续向上的强烈感受。古人强调多走出去看世界,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收集写作的第一手素材, 保证新鲜, 保证独特, 保证没有经过他人加工。只有这样, 才有机会写出上乘的作品, 才能深深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后人才有机会欣赏《行路难》、《醉翁亭记》等千古名篇。反观现在的初中学生, 不但自己不愿意走出去, 就算是老师偶尔要求大家一起出去观察、一同感悟, 还很不乐意, 又怎么能很好地积累作文素材呢?没有了素材的积累, 作文的成功就无从谈起。长时间缺失成功体验, 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作文、主动写作文的热情。

(2) 客观因素的影响

首先, 作文不同于词语、句子, 三两个字或十多二十字就完成了。它是由几十句话有序组成的, 内在靠逻辑去连接, 具有很高的条理性。不是堆小山丘, 随手而为, 一扔就搞定;是建筑高楼大厦, 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搭建起来。培养这样的逻辑和条理性需要大量积累和训练, 需要强大词语库和句子库作为根基。

其次, 作文本身是一个矛盾体。既是感性的, 又是非常理性的;需要一见钟情, 又需要日久见人心;讲求所谓的灵感, 又追求慢慢推敲斟酌。这样的矛盾体决定了想学好作文就必须付出很大耐心、很多时间甚至很孤独的考验。

但是, 现实条件恰恰不允许学生有多长的时间慢慢推敲, 更不允许学生学某些古代文人墨客为了追求灵感或隐居山林, 或上青楼寻歌女, 或为官一方跟百姓沉游山水。那么, 既缺失灵感, 又没有条件体验, 学生又能将作文提高到什么程度呢?古时候仲永那么有天赋, 就是没有能抓紧时间提高, 结果一代神童“泯然众人矣”, 对当今作文学习来说确实有警示作用。

当下初中学生的时间分配是一个看似很正常又不可以忽视的问题。在现阶段学习环境下, 竞争非常激烈, 有些时候, 分分要命, 结果导致分秒必争。这在科任老师身上特别明显。虽然学校已经安排好各科课堂学习和自习时间, 但很多老师还是觉得时间不够多, 用各种方法、采取各种形式, 多占学生时间。这样一来, 学生自主把握时间就少得可怜了。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怎么有更多时间学习作文呢?

参考文献

[1]王晓菁.孩童厌学父母自助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

[2][美]艾斯奎斯.朱衣, 译.点燃学生的热情.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8.

[3]林珍.改变厌学情绪并不难.北京:中国出版集团, 2011.

[4]周宏.赏识教育经典案例分析.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

[5]乔四海.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考试周刊, 2009-6-18.

[6]郑玉琼.高中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11.

成因背景 篇10

理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 地理坐标为北纬30°54'~31°12', 东经103°12'~103°54'。地处川西北高山、极高山区, 青藏高原东南部, 境内群山连绵, 山峰海拔高程多在4 000 m以上, 河谷深切, 主干河流下游多峡谷, 物理地貌十分发育,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1 地质环境背景

1) 气象水文。理县属亚热带气候, 全县气温年差较小, 日差较大, 多年平均气温11.4℃, 变幅在10.5℃~12℃。降水量差异显著, 由东向西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根据相关气象资料, 降雨量各月分配不均, 降水集中在5月~9月, 累计达420.6 mm, 占全年降水量的69%。2) 地形地貌。地形坡度陡, 多在20°~50°之间, 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7%, 地形坡向面积大致相等。高山与极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 是主要的地貌单元, 依据其成因可分为冰蚀、冰缘极高山区, 剥蚀侵蚀高山区和侵蚀深切河谷区三种类型。3) 地层岩性。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及古生界部分地层, 次为燕山期至印支期的岩浆岩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变质岩分布最广, 主要岩性为变质砂岩和砂质板岩, 岩浆岩零星分布, 主要为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岗质侵入岩。4) 地质构造及地震。境内经历过多次构造变动, 形成了扭动构造体系的热务沟旋卷构造。主要有薛城S形构造和马尔康北西向构造, 且以褶皱占主导地位, 多为倒转复背斜、倒转复向斜, 断裂以压性、压扭性为主。理县位于龙门山地震带中段, 地震时有发生。据1952年~1984年间历史记载的不完全统计, 共发生地震197次, 其中2级~5级地震152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映秀8.0级地震是理县有记载以来危害最严重的地震。研究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5g, 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 s。5) 工程地质。区内岩土体可分为松散岩类、半坚硬岩类和坚硬岩类, 松散岩类分布范围很广, 包括第四系冲洪积物、坡洪积物、残坡积物、崩坡积物及泥石流堆积物、不稳定斜坡等;半坚硬岩类地层主要以砂岩夹板岩、千枚岩为主, 夹薄层灰岩、砂岩岩组, 其风化产物为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坚硬岩类地层为花岗质侵入岩, 抗风化能力强。

2 泥石流特征

2011年7月6日, 理县普降暴雨, 降雨达34.7 mm, 朴头乡甲司口沟主沟发生泥石流, 历时约20 h, 主要集中在前3 h, 后续主要以携带泥砂的洪水为主, 其流速约4 m/s~5 m/s, 流量约900 m3/s, 平均泥深约5 m, 最大泥深可达10 m。初步统计, 本次泥石流活动总计启动物源达55×104m3, 约有45×104m3物质顺沟停积, 大约有10×104m3物质进入杂谷脑河, 杂谷脑河3/4河床被泥石流堆积物侵占, 少量物质被携带走。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形成区泥石流沖淤深度一般在3 m~5 m左右, 最大沖淤深度可达10 m左右;野外调查显示, 流通区泥石流沖淤深度一般在2 m~5 m左右, 最大沖淤深度可达10 m左右;堆积区沟床地形相对开阔, 沟床纵坡降较缓, 利于泥石流的堆积。

沟域内海拔4 000 m以上为冰川地貌, 根据区内沟域和物源情况, 泥石流属暴雨兼冰川沟谷泥石流, 属于稀性泥石流。结合境内河沟汇水面积大 (95 km2) , 冲沟内游物源丰富, 以甲司口沟泥石流为例, 按一次堆积总量划分为大型, 按洪峰值流量划分为特大型 (1 350 m3/s) , 可判定为特大型泥石流 (见表1) [3]。

5·12地震后, 沟域内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 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固体物源量也大大增加, 且“7·6”泥石流使沟床下切严重, 从而使沟道两侧斜坡更加趋于不稳定, 在地表水冲刷、侵蚀作用下将会失稳产生更多的崩塌、不稳定斜坡灾害, 从而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物源。一旦遭到较大暴雨, 势必将引发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综合判定, 境内泥石流易发程度数量化综合评判分值为119分, 易发程度为极易发, 目前处于发展期。而且其汇水面积大, 峰值流量相当大, 其破坏力强、危害性大。

3 成因分析

理县地区主沟及支沟小沟沟域内地形陡峻, 沟谷纵坡大, 为水源和泥砂的汇聚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震后河沟内两侧山体崩塌严重, 中下段两侧山体水土流失较强烈, 以及沟道内大量的沟道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 而暴雨及冰川融化则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引发因素。因此, 理县境内河沟及支沟小沟泥石流主要由大量雨水、冰川融水汇集于沟道, 汇流过程中将崩塌堆积物、沟道堆积物、坡面松散泥砂及坡面的各类松散堆积物源携带进入沟道, 并顺沟而下, 通过沟道揭底冲刷卷动沟道内的松散堆积物源, 以滚雪球的方式向下游运动, 从而暴发泥石流灾害。

摘要:在对理县地区泥石流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其形成环境背景, 分析了泥石流的特征, 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为理县地区泥石流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泥石流,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田玉柱, 王宗亮.松树沟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对策[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9 (9) :33-34.

[2]陈晓清, 崔鹏, 韦方强.良好植被区泥石流防治初探[J].山地学报, 2006 (5) :333-339.

[3]小流域暴雨径流研究组.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8.

【成因背景】推荐阅读:

生物成因05-19

金矿成因05-25

经济成因05-29

错误成因06-08

退化成因06-18

成矿成因06-19

暴雨成因06-20

铜矿成因06-22

损坏成因06-23

误差成因06-25

上一篇:体育课堂教学艺术刍议下一篇:学困生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