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及表现

2024-06-04

成因及表现(共12篇)

成因及表现 篇1

厌学一直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严重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显然,探索学生厌学的表现及成因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基础,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小学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和个别访谈调查,从中归纳出小学生厌学的几种表现和来自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几个原因,并重点考察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收入学生厌学的表现及成因差异,现分析如下。

一、小学生厌学情况严重向基础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调查发现,有49.6%的小学生存在厌学倾向,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厌学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男学生厌学率远远高于女生,而女生虽然在低年级厌学者较少,但到了中高年级呈急剧上升趋势。首先,学生的大面积厌学现象,显示出大部分学生陷入一种伤病学习状态,学生上学本应搞好学习,但由于出现学习与需要间的不平衡,使他们产生不想学而又不得不学的矛盾心理,所以陷入被迫学习的伤病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厌学、流失,从而危及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厌学随着年级升高比例逐渐增大,说明小学教育尤其是学校存在某种危机。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面对读书无用,面对种种不良风气的冲击,学校教育显得无能为力,无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展示个性的机会,而一味地搞应试教育。学生入学后,不是越来越喜欢学校的生活,而是越来越厌烦学校学习生活,这不能不说学校教育是有弊端的。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学校生活越来越受到学生欢迎,这将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性别不同,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原因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男生厌学较多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目标迷茫,对自己要求不高,学习马虎应付和学习毅力不够;女生厌学更多表现为学习情绪不安,人际关系不良,对学校学习生活不适应。从家庭原因看,家长忙于赚钱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是学生厌学共同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男生厌学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对孩子管教不严过分溺爱,而女生厌学还与家长对孩子期望不高有密切关系。从学生自身原因看,男生厌学较多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及学习意志力差三个方面,而女生则更多是因为人际关系不良、学习焦虑、心理负担重所致。从学校原因看,男生厌学更多因为学校管理过严和只抓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女生更多是因为作业太多,课余负担太重及一些教师教学方法、水平欠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两个方面。从社会原因看,男生厌学更多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女生更多是受社会上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

综上所述,男女学生厌学的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本身的差异造成的,如男孩子比较好动,自制力、坚持性较差,而女孩子比较内向,适应性较差,这就造成男生学习自觉性不够,并对学校过严的管理不满,而对来自外界的新奇刺激又很容易受其影响并接受(追求时髦、追求享受),而女孩子往往不太适应学校生活,特别是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焦虑比较突出。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学生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厌学的性别差异,也是由家庭和社会的偏见造成的,中国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家长往往对男孩子更喜欢,造成对孩子管教不严,过于溺爱,而对女孩子却期望不高,缺乏指导,从而影响其学习。因此,转变传统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应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

三、年级不同,学生厌学的表现及成因也有显著差异

低年级学生较多表现为学习情绪不安和意志力薄弱,中年级则表现为学习目标迷茫,而高年级更多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从学生自身原因看,低年级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生活,人际关系不良和意志力较差,抗诱惑能力较弱引起厌学,中年级多因为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从家庭方面看,低年级学生厌学多倾向于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对孩子期望不高两个方面,中、高年级学生厌学更多是因为家长忙于赚钱,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及父母不能辅导学习两个方面。从学校方面原因看,低、中年级学生厌学较多是因为作业太多,负担过重和不满于学校管理过严,而高年级学生更多是因学校只抓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一些教师教学水平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社会环境影响看,低年级学生更多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而高年级学生则受社会不良风气及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较严重。

1. 小学期间,随着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在学习意志、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方面会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对学校生活也逐渐适应,从而使得因年级不同,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原因也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对症下药,加强引导,如低年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使其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开展健康的班集体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并加强学习意志的训练。中年级应加强理想教育,高年级则应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2. 在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管理方式等往往也会因孩子年级升高而有所改变,因而造成学生厌学出现年级的差异。对待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应尽量改变那种娇惯溺爱的态度,对高年级孩子,由于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作为家长应多关心,过问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3.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识模糊,往往会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对学习容易产生错误或不清晰的认识。因此,应加强是非观念的教育,从小培养远大理想,而高年级学生精力充沛,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外面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加之此时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便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思想。所以应加强正确的引导,把他们充沛的精力引导到用功学习上来。

四、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

从学生厌学的表现来看,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学习意志力薄弱,而低收入家庭则更多表现为学习情绪不安。从学生自身原因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学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及学习意志薄弱而导致厌学比例增高,因不适应学校生活、人际关系不良而造成厌学的比例减少,对于中等收入家庭学生来说,因心理负担过重,过于焦虑而导致厌学的比例较大。从家庭原因看,高收入家庭因对孩子管教不严,过分溺爱而导致学生厌学,中、低家庭收入学生厌学更多因为家长忙于赚钱,少过问孩子的学习而造成厌学。从学校原因看,家庭收入高低与学生厌学没有显著差异,从社会环境影响看,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厌学倾向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

1.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生活、学习条件上相对较差,相对而言,他们不愿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不太适应学校生活,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心理负担过重而厌学。老师应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参与到班集体活动中,通过谈心交流,解除其心理负担。高收入家庭学生因生活条件优越没有把学习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学习动机不强,怕苦怕累而厌学,因而应加强对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2. 在家庭方面,低收入家庭学生因家长忙于赚钱,少过问他们的学习而致厌学,而家庭收入高的,尽管物质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相对较高,但家长容易犯对孩子管教不严、过分溺爱的错误,使孩子娇生惯养,任性蛮横,放纵自己,不能认真对待学习从而产生厌学,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改进认真对待孩子的成才问题。

3. 社会环境方面,高收入家庭因经济富裕而在当今社会上办事容易,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了钱、权的重要作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渐渐滋生,从而导致厌学。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却看不到学习对个人的作用,而认为读书无用,从而产生厌学。所以,必须净化环境的影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摘要:小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成了困扰基础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和个别访谈调查, 对小学生的厌学表现及来自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重点对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表现,成因

成因及表现 篇2

在西方国家的医学院校,每一届学生毕业之际,都要面对古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塑像庄严宣誓:“吾将以纯洁与神圣为怀,终生不渝”,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体现了医疗文化所蕴含的仁爱性、道德性,这种千百年来传颂不衰的医疗文化中浓郁的人道精神正日渐式微,各地医疗纠纷诉讼索赔案例大幅攀升表明,医患之间的关系正有转化为切切实实的利益与法律冲突之势。

无独有偶,随着目前公安工作正处于一个从传统的社会治安管理模式,过渡到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社会治安管理,从而履行公安机关职责的转型时期,传统的警民关系日益如同医患之间的关系。警务过程中的过失与错误,亦难免被民众或部门诉讼、索赔、指责,同许多医生由于恐惧与患者“对簿公堂”、凡大病小疾均以“防御性医疗”来减免“差错”的对峙心理类似,当前,警察亦常常被警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所困惑,且这种“差错”,无论是主观上的原因、还是客观上的因素所致,都难免遭遇诉讼、索赔、指责。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警务中的“弄刀者伤手,打跳者伤足”(诸葛亮语),“惹祸上身”,有的公安民警常常是“兵马未动”,“防御”先行,概括起来,有十种表现:

凡事以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所事事,故而,不求有功,但求无错。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算一算”出现“差错”的概率有几何?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有“差错”,难免“都是自己惹的祸”,就“是祸躲不过”了,只有自觉“防御”万无一失之后,才敢谨慎上前,甚至“军令如山倒”,还得“稳坐钓鱼船”:是“直挂云帆济苍海”,还是“沉舟侧畔”让“千帆”先过?毕竟,如今凡事都可能“枪打出头鸟”,惟有“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第一条。

警务中出了“差错”,虽明知责任在于自己,也懂得“好汉做事”应该“好汉当”,但以为“惧怕”担当责任后,非但“好汉”当不成,倒把自己逼入进退两难的境界。据此,为求明“错”保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采取“补救”措施“防御”之,以保证“好汉不吃眼前亏”。有例为证:某派出所错误地放走一犯罪嫌疑人,之后被受害者投诉,事后,从所长到警员,竟个人凑资近万元给受害者作为“补赏”,以求其放弃投诉的权力,终究于事无补。如此“补救”的结果,一旦“大难不死”,则暗自庆幸“必有后福”,但当无济于事之时,则惟有怨天尤人:经验不够老道,手脚不够利落,后台不够牢靠。到头来,不定还会“心有不平一声吼”:谁说我这是“撞了南墙不回头”、为何他人不“撞”唯我独“撞”?这是第二条。

面对上门报警求助民众,虽不是从内心“冷、硬、横、推”,但也决非以诚相待,而是以“恐”相见,唯恐得罪了所谓“刁民”,“一失足成千古恨”。特别是“110”开通之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来“念”给警察“听”,起初,警察们尚能有“经”必“ 听”,天长日久,才发觉有的“经”,原本就不属警务范畴,自己根本“听”不懂,或“听”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又不敢不“听”,因为社会各界似乎早就全方位地认定警察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会“念经”自然会“听经”,会“听经”更应会“通经”,总之,你得博古通“经”!假若你以为这是非警务活动冲击了正常的警务工作,想要“遇到歪‘经’绕道‘听’”,即难免被人“较真”为失职、指责有悖于“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是不称职的,到了这种地步,你就往往“百口莫辩”了。于是乎,与其如此“说不清、道不明”,以后凡碰到诸如此类的难题尤其是非警务活动,为了不“失职”而“称职”,干脆“惹不起躲得起”,来个“金蝉脱壳”。无怪乎有的人对此大惑不解:莫非如今真是“警察怕民众,民众怕流氓,流氓怕警察”不成?这是第三条。

对于非警务活动,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下达的有可能触及法律法规的众多非警务活动,不是据理陈述,晓其利害,进而倡导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办事,而是瞻前顾后,唯“令”是从,以为“端人家的碗”,就该“属人家管”。于是,诸如农村为催收农业税而扛猪揭瓦、实行计划生育而捆绑结扎、城市为市政规划而强制拆迁房屋等场合,便出现了奉“令”是从的警察身影,而一些警察也以为,此举虽于法不符,于理不通,于民情不融,但只要是与政府与领导高度“保持一致”、且在他们“防御”之后,再稍加“防御”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太“过激”就行了,到时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是第四条。

当本地“南霸天”、“北霸地”式的地痞流氓横行城乡、或是诸如黄、赌、毒之类的社会丑恶现象毒害一方之时,不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斩草除根,以确保一方平安,而是心有“顾忌”,以为这些人和事的背后,必有某些“参天大树”级的政府官员或内部人员作保护伞,倘擅自处置,难免“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倘不知天高地厚地“蚍蜉撼树”,弄不好“大树”岿然不动,自个却莫名其妙地先行倒在大“树”下了。如此而来,最好的“防御”措施就是:每当因此招致民怨载道之时,就先行“隔靴搔痒”式的整治一番,对上对下暂且作个交代,待更高一级的领导闻讯“拍案批示”或俟“严打”展开,再“从重从快”乃至“不管涉及到谁,决不手软”也不迟。这是第五条。

对一些信手拈来、举手之劳的群众报警求助之事,不是速战速决,“马到成功”,而是按部就班、繁文缛节,“一个都不能少”。就像有的医生对头痛患者必作CT检查、对胃病患者必做胃镜检查、对腰痛患者必作摄片检查、对咳嗽患者必拍胸片检查一样,惟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比如迁移户口,从提出申请到填表到审批盖章,从必须携带身份证到携带户口本、户籍证明、准迁证、结婚证、出生证等等,缺一不可,或即使手续齐全,只要是缺了某个旁证或领导签字,就“今天的事明日办”。如此“防御”的指导思想是:哪怕是让人们多几重奔波之苦,多几道埋怨咱办事效率低下的怨言,也要减免几分因自己在程序、材料上的过错而遭受的“非难”。至于对民众翅首以盼的大事、急事,更是小心谨慎,沉着“防御”,以免自己因好心“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而“乱了章法”,种下“忽视群众利益,草率从事”的祸根。这是第六条。

警务中受了委屈或是被个别民众告了“冤状”,往往不想替自己“讨个说法”,而要“打掉牙往肚里吞”,或即使有了“秋菊打官司”的念头,也以为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于事无补。这是由于 ,在众多世人的眼里,千不该万不该,当警察的都不该“知法犯法”,而在公安机关内部,因为“从严治警”等缘故,也常常要求警察不论有无主观过错,一律先行自查自纠,再组织查处!甚至在给蒙受“冤假错案”之屈的警察“平反昭雪”之后,仍然要求他们“汲取经验教训”,做到“浪子回头金不换”,以时刻保证自已“洁白如玉”。只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经历如此深刻的“教训”,必然会使相当一部分人“吃一堑长一智”,反而更重视“防御”了,至于所谓的“回头浪子”,在他们看来,原本就成不了“金不换”的!否则,人们就不会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说。到了这个时候,你再要求他“与时俱进、继往开来”,自然无从谈起。这是第七条。

经费无保障,装备无着落,技术无更新,于是,诸如赤手空拳斗持枪歹徒、破烂的吉普车追赶凶手的“宝马”、几只陈旧的照相机、镊子、钳子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勘查箱”之类的“老牛拉破车”、“鸟枪当炮使”的现象屡见不鲜,且“拉”得了一时是一时,“使”得了一日是一日。反正,“要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如今财政下拨的“皇粮”不够吃,罚没的“杂粮”不敢吃,尚不知明天的日子是否“涛声依旧”?何况许多人的衣袋里还都还搁了一叠数月甚至数年无法报销的办案及差旅费发票呢。这就好比一匹马,倘若天天连“吃”都“不够吃、不敢吃”,自然也成不了“千里马”,因而,你也别指望他凡事都能“马到成功”,特别是在危、难、险、重之际,其没有“丢盔弃甲”、“抱头鼠窜”且能“防御”得“马在阵地在”,早已是功德。这是第八条。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本是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的原则要求,但如今许多法律上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已束缚了警察的手脚,令他们不得不处处小心谨慎,加以“防御”。比如说:面对大街上“站街女”搔头弄姿、“三陪女”穿梭其间、贩卖色情光碟的人招摇过市等轻微违法人员,你若想“赶尽杀绝”,见一个抓一个,又苦于无明确的法律法规上的惩处依据,反之,你若是视而不见,社会各界则道你在“姑息养奸”;再如,对盗窃的立案标准,1992年公安部确立的是“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500元为标准”,然现实情况却是,这边公安机关立了刑事案,那边到了检察院,却要元为起点(经济比较好的地区的标准),弄得警察们无所适从,抓了又批捕不了,不抓或即抓即放,老百姓又说你“纵容犯罪”。诸如此类,有的时候,当警察便只有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天由命罢了。这是第九条。

长久以来的宣传教育,常常格外强调公安机关预防犯罪的职能,否认影响发案数量的相关因素繁多而复杂,否认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不是控制发案数量的决定因素,否认发案数量的多少与社会稳定的相关性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密切,进而否认预防犯罪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就很容易使社会各界人士产生“犯罪预防是公安机关的事”的`错误认识,从而,既加重了警察的精神负担,认为自己是“鞭长莫及”,又不利于警察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预防犯罪,造成公安机关“孤掌难鸣”。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尽管公安民警在日后打击预防犯罪过程中“出生入死”,但违法犯罪现象照旧是居高不下,民众对违法犯罪现象照旧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乃至公安民警让他们为破案协助提供点线索、或作个旁证都成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天长日久,一些警察也难免要以“防御”不出大的“娄子”为己任。这是第十条。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防御性警务”不是公安民警的积极行为,而是他们一种被动的响应。它以降低广大民众对公安民警的信任、以损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为代价,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固然,造成“防御性警务”的成因有多样,但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长久以来的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使得许多警察不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以保证警务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在法律职业化几乎成为全球化趋势的今天,中国的法律职业化建构尚是一个未曾真正启动的历史性大工程。从我们对公安机关的传统定位来看,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自身并无独立价值,惟有为“中心工作”服务,从土改、反右、大跃进、四清、到今天的以“改善投资环境”为中心,直至具体到为“重点投资业主”提供重点保护,都很难真正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髓。凡此种种,今天有些警察,正如《红楼梦》里贾宝玉对林黛玉所说:“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任凭我怎么不好,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十五贯》中的娄阿鼠也说过:“老爷说是通奸谋杀,自然是通奸谋杀的了”,既然“老爷”说的准“没错”,咱当警察的尤其是普通警察就只有像贾宝玉那样的恐惧“有错”了,至于如何避免“有错”,“防御性警务”倒不失为警务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至于因此有可能进一步萌发寄生意识、转化为精神无赖,则另当别论。事实上,法律要公正,警务亦要权衡利弊,从法律固有的公正以及警察的职业道德角度看,一次悲剧事件的负罪感已足以惩罚警察终生。

二是,当旧有的法律法规在当前社会民主法制进程中,有些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和修订。比如说,国家取消了收容送制度后,相关的配套措施却未能跟上去,以致警察在从事警务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在城市街头无正当职业四处流浪的人员、夜间无正当理由留宿街头的人员以及在公共场所伺机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现有法律法规已不足于让他们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你总不能时时处处强调公安机关“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再好的水手,也有呛水的时候”,一旦“摸”着不慎 ,恐怕“石头”没“摸”着,倒把自个给“摸”进了“漩涡”。

三是,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警察的权益不够明确,对警察强调过多的只是责任和义务,而对怎样保障警察的权利、福利待遇乃至生命权力都很少涉及保障,即是说,要求“从严治警”的多,“从优待警”的少。特别是面临社会转型时期,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难顶用,出了问题则一古脑全推在具体从事警务活动的警察身上,《韩非子》云:“有福不及,祸来连我”,拿今天有的警察的话来解释,就是如今有了好事轮不到警察,一有坏事就与警察有关。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一旦确定有“过错”警察的惩处,有关部门甚至完全不考虑惩处的“游戏规则”,更多的则是依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所谓“天理”、“民愤”,一会儿是“天理难容”,一会儿又是不从严从快“不足于平民愤”,使得许多警察对警务活动中遭遇的真正委屈根本无从诉说。

由此而来,当医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之时,一位医生曾感叹地说:“当医患矛盾的解决必须以惊堂木的厉声替代生命关爱之音时,我们离医学的人文精神远矣”,那么,我们能否可以同样说:“当警民矛盾的解决必须以惊堂木的厉声替代人的生命财物关爱、守护之音时,我们离警界的人文精神远矣”,如此一来,离公安机关越来越近的倒只有“防御性警务”了。

通联:江西九江市公安局 段兴焱

邮编:332000 电话:13907922266

邮箱:88212059@vip.jx163.com

司马迁美学观的表现及成因 篇3

关键词:美学观 愤懑 理想 冲突 批判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司马迁作为“刑余之人”,凭借超人的意志,坚强的信念,忍辱含屈,战胜自我,创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制《史记》。这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与古希腊《荷马史诗》相媲美的史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史记》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先河。这一伟大奇迹的出现和他的美学观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从先秦至汉初,中国的儒家美学提倡“中和为美”,中和本对音乐而言,是乐音的协调和谐以及音调节奏的轻重适度、急缓适中。后先秦儒家将其当做艺术创造原则和审美理想,要求人们在通过艺术表现自己的情感时,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欣赏作品时,内心趋向宁静平和。一时“中和美”成为时代的风尚,成为人们表现大意和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标准。而屈原是最先提出与“中和”相对的“非中和”审美观,继之屈原的就是司马迁。他认为不平则鸣,鸣中含怨,“怨”是“非中和”美学思想的核心,“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怨愤中蕴藏着是非观、正义感、荣辱观,显示着自己的良知与社会责任。因此,他倡导崭新的创作理念,将“愤”和“抒情”凝聚到自己的作品中,并将其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层次。

司马迁美学观中最核心的成分是“感愤说”。“感愤说”认为,古代的圣贤和志士仁人在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遭到了各种难以忍受的打击和迫害,致使美好的理想无法实现,正义的行为遭到遏制,小人受宠,君子被弃,社会失去了公平与公正,于是他们通过著书立说来抒发内心的悲愤,阐明人生的主张,呼唤良知的回归,寄希望于未来。《太史公自序》中说:“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 里,演《周易》;仲尼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认为,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圣贤和志士仁人心有块垒,郁积于心,因而发愤以抒其心志的产物。他大胆地将“非中和”标准引入艺术审美领域,给传统的美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丰富了美学的内涵,显示了汉代美学特有的生气和活力。

一部浩瀚的《史记》,生动地再现了司马迁“舒愤懑”的“非中和”美学观。

首先,追求崇高美是司马迁美学观的核心。它是作者极力追求的一种美学标准,形象博大、雄伟、壮观;具有摄人心魄的感染力量;常常在巨大激烈的冲突中得到表现。“雄”“奇”是崇高美的主要特征。作者通过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加以再现,通过志士仁人追求理想人格加以表现。《史记》“上记轩辕,下至于兹”,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文化,包罗万象,纵横捭阖,一一道来,真可谓纵横古今,褒贬百代,总览宇宙,气吞山河。无论是描写的社会生活还是表现的社会理想,抑或是采用的叙述方式都可以说是恢弘阔大、无以伦比的。通过对古代圣贤及英雄人物创造世界、改造社会壮举的描绘,再现了人的伟大与神奇,用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展示了人的伟力与美。面对自然,展现的是一种壮美,面对生活,彰显的是一种精神。作者笔下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向往美好的生活,追求社会的进步,身上蕴藏着真善美的力量,他们或为生活的坎坷而不平;或为民众的不幸而痛苦;或为社会的受阻而焦虑。在《史记》列传中,作者描写了一大批胸怀天下,敢作敢为,不畏权势,为民请命的“倜傥非常之人”,有的虽处弱势,却义薄云天,不屈强权,勇于抗争,如《刺客列传》中的刺客;有的命运坎坷,荆棘丛生,却矢志不移,一往无前,乃成大业,如《伍子胥列传》中的伍子胥;有的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能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没有盛气凌人之举,如《四公子列传》中的四公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无论是为国捐躯的爱国志士,还是搏击风浪的时代弄潮儿,或者是侠肝义胆为民舍生取义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敢为正义呐喊,敢为理想拼搏,愿为事业而奋斗,这正是司马迁崇高美学思想的精神内涵。

其次,追求崭新的悲剧观,这是他美学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个体与社会矛盾的激烈冲突加以展现。古希腊的悲剧主要表现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可奈何、人的脆弱、人的渺小、人的无助。而司马迁却追求一种带有浓烈悲剧色彩的壮美。以热烈紧张的历史事件和可歌可泣的动人场面加以渲染。纵观《史记》,就是一部记录征服自然、改天换地的英雄人物之画廊,也是一部感天地、泣鬼神、催人泪下的悲剧人物之画廊。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司马迁客观地再现了悲剧人物毁灭的过程,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教育人,用一幅幅悲惨的画面震撼人,真实挖掘悲剧人物的内在价值,把他们内心世界的美展现出来。有的为了正义的事业、国家的利益、民众的幸福,舍小家顾大家,奋斗不息,建立功勋,却被人所害或者被迫自杀了却一生。商鞅实行变法,废除井田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推行县制,进行改革,一下使弱秦变强,国家强盛,百姓富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由于得罪权贵,却被五马分尸悲惨地死去;李广顶风沙,守边关,以国为家,不求名,不贪财,作战英勇,屡建奇功,却受人误解,遭到汉武帝百般猜忌,宠臣的极力排挤打击,不得不含愤自杀。韩非、吴起、屈原、韩信、伍子胥等这些人都属于这一类型的悲剧人物,有的是因为自己性格的缺陷而酿成了悲剧。吴王夫差曾一度雄踞东南,称霸一方,势不可挡,但由于骄傲自大,一意孤行,与敌国结盟,攻击无辜国家,杀害忠臣,以致自己自杀身亡,误国害己。齐桓公、陈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在《史记》中,悲剧人物常常蕴藏着一种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在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强暴的斗争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司马迁对于牺牲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死有各种各样,不能一概而论,逞一时匹夫之勇,为个人私利而死,即轻于鸿毛,就不能引起悲壮的美感;而那些为了正义和崇高的理想、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所献身,是理智的、伟大的、崇高的,可比泰山重,才具有悲壮的美感。悲壮不一定和死相连,关键在于为谁而死,是否死得其所。盲目的轻生是不可取的,其实司马迁何尝不是这样,在李陵事件中,由于他说真话,冒犯龙颜,遭受腐刑,蒙受奇耻大辱,但他矢志不移,用血和泪铸就了他人生的辉煌,自己的一生正是对生死观最好的注释。

最后,司马迁的美学观还表现在以讽刺为武器,揭露黑暗与不平的批判精神。面对社会的不公,人间的不平,权贵的跋扈,百姓的疾苦,司马迁凭借作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愤世嫉俗,以犀利的笔墨直刺现实生活中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满肚子男盗女娼的虚伪道德,慨叹天下志士仁人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和迫害,为他们鸣冤叫屈。揭露丑恶,讽刺黑暗,通过否定丑的无价值的东西,达到对美的肯定。蒙恬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却遭奸佞小人赵高陷害,含恨吞药自杀;屈原一片赤胆心,满腔爱国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不改节从俗,怀石沉汨罗江而死;伯夷、叔齐一生崇仁尚德,品行高洁而终至饿死;盗跖杀害无辜,横行天下,不知其数,竟然寿终正寝。司马迁情不自禁地对苍天发出了尖锐的质问:“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即使是对《史记》颇有微词的班固也不得不承认“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是真性情文字。

司马迁“感愤说”美学观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从思想根源上讲,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格独立,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强化个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建功立业成为社会的时尚,年轻人以博取功名而引以自豪。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先后师从儒学大师董仲舒和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尚书》,深谙古文经学,推崇儒学,尊孔子为“至圣”。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高度肯定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把个体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放在极其崇高的地位。为大我可以舍小我,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这正是“感愤说”美学观形成的思想基础。

从社会根源上看,司马迁美学观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汉初的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到汉武帝时,国力已经强大,中央权力进一步加强,一个强大的大汉帝国正在形成。当时“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想建功立业,立身扬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正代表了当时人的一种人生信仰,追求成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风尚,这种积极进取的时代潮流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时时撞击着他的心灵,震撼着他的内心世界,激起他的创作欲望,使他要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司马迁的生死观对撰写《史记》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死,但死的要有价值,死得其所。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如果没有成功,没有建树,昏昏噩噩,虚度一生,“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基于这种认识,当他在撰写《太史公书》的过程中,虽“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面临着“死”与“腐刑”的抉择,他没有按照当时士人的处世原则,“耻辱者勇之决也”。而是选择了“腐刑”,选择了与命运抗争,选择了奋斗与事业,选择了使命与责任。宁可忍受社会的歧视,精神与肉体的摧残以及世人的白眼与嘲笑,也要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发愤著书,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以父亲的遗嘱为动力,牢记使命和责任,遍游名山大川,吸纳山川灵气,积累人生经验,搜奇访古,开阔胸襟,增长见识,这对司马迁的美学观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司马迁的父亲临终曾嘱咐司马迁“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这不是一般的嘱托,而是在极其悲痛庄严的气氛中承接的一项巨大的历史使命,一项关于宇宙人生的时代嘱托,一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父亲的夙愿,司马迁忍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发愤著书。生活的磨难,使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做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以及对西汉盛世的赞美,而是将其与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有怨含讽,磊落而多感慨,丰富了《史记》的内涵,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做的倾诉。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

总而言之,司马迁“舒愤懑”美学观的形成,既有社会客观因素——儒家思想的孕育、时代精神的鼓舞;同时,也有个人的主观因素——父亲的嘱托、渊博的知识、顽强的意志以及丰富的阅历。司马迁著述立说,既是实现人生的价值,又是捍卫崇高的使命。他的美学观将“怨”和“愤”吸纳进来,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2]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当代陶艺的质感表现及成因探究 篇4

质感又可称为“质地”或“肌理”。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应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得出的信息,属于视觉与触觉的范畴。质感大体分为真实质感与视觉质感,真实质感是物质材料呈现的面貌,视觉质感则是物体在视知觉作用下的一种感受和体验。这里主要根据当代陶艺形式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将陶艺的质感纳入视觉研究的领域进行探讨。

陶艺的质感是陶艺形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是陶艺创作与审美的一个层面,却涉及了陶艺的各个方面。本文将表现陶瓷材料表面形态、结构、纹理视觉特征的陶瓷真实质感和视觉质感相结合,将审美视知觉的内容引入质感的形式探讨,体现外在质感的形式不仅影响着陶艺的创作和审美的质量,也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心理和审美认知。通过对陶瓷质感的视觉和认识入手,论述质感的视觉价值和意义,以期对陶艺的创作和审美评价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1 当代陶艺质感的视觉表现

1.1 陶艺真实质感的表现

陶艺质感大体分为真实质感和视觉质感,其视觉表现也分为真实质感表现和视觉质感表现。陶艺真实质感的表现是工艺技法在陶瓷材料实体上传达的效果,是依赖视觉审美经验指导工艺操作留下的表象特征,具有可视可触的物质性。陶艺的质感传达主要体现在陶艺的装饰上,由于大多数陶瓷的坯、釉、色剂、色料等材料在烧制前色彩、质感是未知的,是依赖前期实验和经验进行预见,质感的形成也存在着偶然性。陶艺从艺术表达的形式上分为再现性和表现性陶艺,再现性陶艺是指用陶瓷材料和技法真实地表达客观物象,传达观赏者的真实感受。如阿尔海姆所说,“……再现由于是一种将知觉概念物态化的过程,因此受到物质媒介的明显制约。媒介是艺术地再现知觉概念的物质手段,木头、石块、粘土……不同的物质媒介决定了艺术的不同手法和艺术产品的面貌。”而表现性陶艺则利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进行布局和装置来突出物象的特征、结构,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加强形式感、突出情感表达的力度和艺术感染力,将物体的形态和质感的装饰表现相结合,借助于视觉审美来传递作者的审美观念及精神的追求。

无论是采用再现还是表现方式表达,陶艺质感的表现主要依赖于釉色、肌理、综合装饰、窑温气氛等材料工艺装饰的结果。从传统陶艺到现代陶艺,首先釉色的装饰对质感的形成起着重要地位。釉色不但种类丰富,而且装饰手法也多姿多彩。传统的施釉通常运用喷、吹、浸的手法进行装饰,而现当代陶艺还运用涂、剔、淋、多釉罩喷等技法,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特殊技法进行处理,既可以烧出各种金属、翡翠等单釉色质感,又可烧出多色花釉质感的陶艺,大大丰富了陶艺质感的视觉面貌;其次,彩绘艺术成为当代陶艺装饰的重要方面。它从传统的材料工艺技法到现在的材料工艺技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高温色剂、青花,从高温釉下、釉中颜色到中低温的釉上彩绘,可以表现出国画、油画、图案装饰的效果,加强了陶瓷装饰的表现力度;另外,肌理成为陶艺装饰语言的重要方式,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肌理的运用较为广泛。肌理包括泥胎成型时的人工肌理、釉色装饰烧制时形成的窑变肌理、综合装饰形成的对比肌理,肌理的运用不但丰富了视觉效果,还增添了丰富的触觉体验;综合装饰是现代陶艺广为运用的表述方式,把釉色、胎、雕饰、刻划、贴花、彩绘等技法相结合,使陶瓷装饰的面貌多彩多姿;窑温气氛是成就陶艺的后期工序,窑温的缓急、高低及内部的气氛、在窑炉内放置的位置、胎和釉的性质、窑炉的类型和结构对陶艺品相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烧窑的实验和经验就显得非常珍贵。与传统的陶瓷相比,再现性陶艺能够更丰富、更真实地传达其他物象的视觉特征,传达诸如棉纺、纸张、翎毛、肤色、鳞甲、金属、木质、皮革、橡胶、塑料、玻璃、霜雪等各种材质、纹理、结构的视觉或触觉效果,来自然准确地表现物象。真实质感的表现为视觉质感的形成提供了实体对象和依据。

1.2 视觉质感的表现

关于“视觉质感”(visual texture)这一术语,法国的视觉美学家德卢西奥迈耶是这样描述的:“它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质感,这种视觉质感吸引我们亲手去触摸,或至少与我们的眼睛很‘亲近’,或者换言之,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感觉。”当代陶艺视觉质感的范围既依赖欣赏者对陶艺真实质感的视觉选择,又依赖于触觉诸如粗糙光滑、坚硬柔软等相对的具体经验。当代陶艺尤其是现代陶艺随着当代视觉艺术发展的影响和对陶瓷审美视角的转变,材质的表现力为当今众多的陶艺家所关注,多样化质感的艺术形式表达成为一大趋势。亚光、无光、化妆土、高温色剂和绞胎等装饰做出的朴素、沉静、柔和质感的作品,成为当代重要的表现方式;创作者对造型艺术均衡、对比、节奏等形式美法则的把握,以及造型元素形、色、布局的审美修养,从造型到装饰影响着作品创作的过程和效果。从欣赏的角度,视觉还具有一定的主观选择性,正如美国语言哲学家古德曼指出:“眼睛并不是作为一架自动仪器单独工作的,而是作为复杂多变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工作的。”人们观察到的物象特征,往往是物象表面质感的一部分,而非直观的全部,另一部分往往伴随着职业修养、经验等主观知觉因素;从触觉的角度,陶艺表面肌理和构造会给不同的人群从触觉上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而影响了整体的感觉。

另外,陶艺质感实体在视知觉选择下可能会导致视觉偏差,当作品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由于灯光、自然光设计的强度、颜色、方向以及作品陈设、展示的背景不同,会制造出不同的气氛和意境,给观众不同视觉及心理的影响。这里把陶艺作品的展示空间的选择和创造称作视觉质感的二次创造,国内外许多著名的陶艺家在重视创作的同时,普遍重视这个能提高作品品味和质量的二次创造,把展示环境视为作品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2 影响当代陶艺质感形成的因素

当代陶艺形式多样、质感丰富,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较为广泛,呈现出多样性、不确定性、创造性等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陶瓷装饰的继承与借鉴

当代陶艺无论是传统形式还是现代形式,在制作工艺、材料配制、装饰手法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受益于历史传统陶瓷的实践成果,从视知觉方面,人们能从形、色装饰中辨别陶瓷的质量和格调,继而体会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历代人们对陶瓷的质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在胎质、釉色、雕饰和彩绘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记载和论述。如《景德镇陶录》“历代窑考”中记载唐初景德镇陶窑、霍窑的产品,“质薄,色素”、“莹缜如玉”,明人《遵生八笺》有“.....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从胎质、釉色角度记载了当时陶瓷的质地和特点。唐代已经运用绞胎绞釉工艺,五代时期作为贡物的“秘色器一般运用刻花、划花、印花等作为装饰手段,题材广泛,极尽装饰之能事。在瓷绘装饰方面,《南窑笔记》提到宣德窑时,评论宣德青花“青花渗青为上”;《陶雅》评论雍正朝的粉彩“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鲜妍夺目,工致殊常。”尤其是清代陶瓷文献《陶说》论述陶瓷质感的表现效果:“…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钿、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关于类似质感的记载举不胜举,它既体现了前人对陶瓷的质感审美和表现的重视,也反映了对材料质感的把握及认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传统的陶瓷装饰工艺成为现代陶瓷装饰的宝贵资源,直接和间接传递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知识积累,一些特殊的技法与工艺流程至今仍在某些陶瓷产区的民间作坊中沿用,是多样化的当代陶艺质感的形成的重要源泉。

2.2 当代陶艺试验为质感多样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材料基础

当代陶瓷质感的表达如此丰富,咎其原因,一方面是劳动者长期陶瓷实践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陶瓷科学发展的结果。陶瓷科学一方面是陶瓷材料的发明创造,为陶瓷创造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据调查,今天的日本已经发明了三万多种釉,能烧制厚不到一厘米的巨幅瓷板。特种陶瓷和功能陶瓷是近现代的重要发现,拓展了陶瓷艺术和应用的新空间。化工色剂和色料的品种齐全,釉色有透明、亚光、无光、化妆土等;泥巴的种类可因需按照比例调配,可以调出各种色泥,传统的瓷土和陶土界限已打破;彩绘材料工具也从种类、数量、质量方面剧增。二是陶瓷机械工具的发明创造。电动机电拉坯机、球磨机、挤泥机、各种功能和型号的窑炉设备,及各种手工工具为成型、装饰、烧制提供了很大便利。现代工具投入到陶瓷创作与设计中,大大提高了作品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陶艺家在成型、装饰、烧制操作过程中,通过试验实践,对泥巴的可塑性、耐火程度的掌握,釉色的添加调配,烧成工艺的气氛经验的积累,研究出一套科学的美感工艺。陶艺实验、新材料、新工艺为陶艺质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2.3 质感的多样是陶艺创作追求形式变化的结果

在形式感中追求形式美,成为当代陶艺创作的一大普遍现象。现代陶艺试图摆脱传统陶瓷的审美羁绊和实用范畴,发展成为纯粹的现代艺术样式,在形式和色彩的变化中寻求新的视觉美感。对陶瓷质感的转变或借用其它物质质感,是陶艺家对陶瓷材料多变性的利用和把握,也为陶艺家多元观念的表达创造了物质条件。陶艺家在研究形式、传达观念,不断更新审美视觉感受的同时,在有意、无意中发现和创造新的质感形式。例如陶艺家周定芳以“壶”为题的观念紫砂系列,借助于紫砂柔韧的泥性,以紫砂朴素的质地表现皮革、竹木柔软的质感,以变化的质感形式传递着不同的视觉美感效果。艺术家多样质感的探索改变了传统陶艺冰冷、光滑、单一的触感和视感的面貌,使陶瓷在艺术地表现其它材料中获得了新的审美形式,它一方面加强了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扩大了艺术的表现范围,使陶瓷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生命。艺术家可以通过富有变化的质感更好地抒发情感,传达自己的个性语言;而观众也能从丰富多变的质感变化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作品的外在质感成为创作者和欣赏者沟通的桥梁。质感的形式追求是陶瓷艺术在现代过程中走向艺术纯粹的结果,从而转化为审美欣赏而独立存在的精神语言。

此外,观念陶艺的发展也促进了质感的多样发展,符号成为当代观念陶艺表情达意的重要元素。观念陶艺家常常挖掘最富有典型性的符号去表现思想观念,在创作中注意质感的效果和对比,使形式和思想完美结合来增强了陶艺的视觉表现力。

3 结论

陶艺的质感是陶艺审美的外在特征,体现了陶艺制作对陶艺外观效果的把握程度,也是做陶者和观赏者情感交流的枢纽,在展示、收藏、审美中的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人们认识、鉴别、判断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

陶艺属于视觉造型艺术,作品表面的装饰语言比较丰富,无论是传统陶艺还是现代陶艺,能够体现陶艺视觉构成效果之一的质感,都是陶艺制作者和欣赏者研究的重要方面。对陶艺质感的认识也不能仅仅理解为是用陶瓷材料来再现它物或模仿它物,无论是成型还是装饰它都具有很强、很丰富的表现力,有着自己的语言体系和质感表现,独立的艺术语言构成了陶艺审美的独特性和独具的质感效果。随着陶瓷科学工艺的进一步发展,陶艺质感的探索将会获得更多新的成果,无疑这会给人们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

摘要:质感是陶艺视觉审美的重要构成部分,影响着陶艺作品的创作、欣赏和评价。从质感层面出发论述当代陶艺质感的发展变化,并对其视觉表现、成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质感审美在陶艺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意义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当代陶艺,视觉质感,表现,成因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上海:方出版中心.1985,1月版

[2]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李家驹.日用陶瓷工艺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1月版

[4]张道一.美术鉴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成因及表现 篇5

实践活动交流材料

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成因及整改措施

——在县局(分公司)教育实践活动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一、对教育实践活动和反对“四风”的认识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举措,是凝聚党心民心,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当前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段时间以来,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题教育、辅导讲课的同时,自己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员干部在作风方

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总书记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局、省市局领导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示精神,重温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四风”危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受了一场深刻的党的优良传统的再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的再武装。同时,在重温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根本宗旨,联系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的理解,增强了为民务实的价值追求,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忠于职守,勇于担当,团结拼搏,务实奋进,组织和带领分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打赢攻坚战,跑好接力赛,凝聚正能量,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烟草行业处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又处在党检验群众政策效果的关节点上,是党实现经济建设目标的重要执行者;处在掌握国有经济资源独特使用权的特殊位置,是党调节社会经济利益的直接受力点,“权”、“钱”、“利”的集中地,处在受众面广、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焦点上。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利益新格局,思想文化多元化,各种矛盾凸显的复杂形势,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政策,反对以形式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四风问题”,正确处理好复杂的内外部矛盾,保证企业税利增长10%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重大,责任重大,考验也重大。因此,在行业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迫切需要,而且十分必要。作为

一名党组成员,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高度重视,主动融入,严格标准,扎实推进,而且更要带头旗帜鲜明地坚持反对“四风”,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凝聚清风正气正能量,确保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受到洗礼,得到提升,让组织放心,让职工群众满意。

二、“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投虚务虚,是“四风”之首。反对“四风”,首要的是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能有效地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决策脱离实际等问题。

(一)形式主义问题在本单位的表现

1、管理问题。形式主义的表现是多重性的,不仅反映在重大政策问题上,而且表现在每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上。如企业文化管理问题。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文化管理的特征是企业愿景、企业目标、企业理念等文化管理要素,通过员工的高度自觉和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高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由发展的境界,这种高度自律、自觉、自我管理的状态,是现代企业管理追求的理想化目标。但现实生活中社会风气、人文环境、员工素质等都制约着这一理想化目标的实现。现阶段加强企业管理仍然要靠先进的机制和规范完善的制度,而不能仅仅是制作几幅了牌子,装饰了几块板面,总结了几句话,印发了几期画册,就说成是加强了文化管理,这种形式主义既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现实,又违背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等。

2、执行力问题。执行力不强也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今年,烟

叶面积要降下来,卷烟销量和结构要提上去,这“一上一下”的目标要求,不仅是对上级工作部署的落实不落实问题,更是考验一个单位执行力强不强的问题。

3、制度建设问题。制度是铁、是钢、是规矩、是原则,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必然导致管理的漏洞和工作的不到位。一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合时宜,需要重新修订或废止,并不断加以完善,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这样,职工群众才能信服,且自觉地遵守,才能真正地实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靠制度办事管理要求,才能更好地规范权利运行,更好地实现企业规范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二)形式主义问题在本人分管部门的表现

1、推诿扯皮问题。个别部门之间互相不够协调,工作交叉部分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

2、“等、靠、要”问题。对某项工作任务,哪怕是常态化工作,个别部门不是主动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而是等着领导教方法、说措施、给政策。

3、状态不佳问题。个别干部职工缺乏激情,作风疲沓,无私奉献意识、艰苦奋斗精神不浓。

(三)形式主义问题在个人自身的表现

1、学习不够深入。在思想上有重经营,轻学习问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不系统,特别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工作实际,加快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工作创新等方面

做的不够,工作一般化抓法,不够与时俱进。

2、能力不足。由于平时不注重加强学习,思想理论水平、业务技术水平都有些落伍,指导工作,创新管理的能力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感到知识恐慌和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三、形式主义的成因及危害

(一)形式主义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通过近段以来的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育和提升,对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危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形式主义之所以在单位及个人自身上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学习不够,思想认识模糊。

(二)形式主义问题的危害

形式主义不仅影响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会失去广大职工群众对党组的信任。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要的就是反对形式主义。

四、下一步改进的措施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工作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新理念,是一个不断渗透与吸纳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一名党组成员,一名班子成员,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目标水平。做到:

(一)按照“深学”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再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按“细查”的要求,深入查摆自己和自己分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认清“四风”危害,并认真加以整改,以良好的形象,过硬的作风,取信于职工群众。

成因及表现 篇6

一、当前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

1.在认识社会方面,一些青少年存在诸多心理不平衡的表现,他们思想偏激,总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些人目光短浅,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向往奢侈生活,唯我独尊的利己主义思想严重。

2.在学习方面,有的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紧张暴躁,不能承受挫折,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便产生偏激的想法,或逃避,或对自己作出缺乏理智的惩罚。我教过的学生王某,从小学到初中一年级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赢得了老师和家长的赞许,但升入初二之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向她了解情况,她说一直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所以非常努力,然而事与愿违,越担心偏偏越被人超越,于是她觉得自己的能量已全部释放出来,无论如何也无法赶超别人,便慢慢地放弃了。其实这就是一种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不健康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一直处于厌学状态,对本来极易接受的知识也敬而远之,时间一长学习基础自然很差。更有甚者根本不把学习当一回事儿,尽管有许多优势条件,却不思进取,整天生活在浑浑噩噩之中,做任何事情都得过且过。

3.在人际关系方面,有些学生随意相信别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花言巧语或小恩小惠所诱惑,进而导致上当受骗。也有些学生喜欢独来独往,消极自闭,常常做出让正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这类学生中单亲家庭子女居多。还有些学生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存在欺骗行为,更有甚者欺骗老师和家长。

二、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的成因

1.家庭因素。现在的青少年多半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和其他长辈的宠爱中长大,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作风,唯我独尊,娇气任性。还有一些孩子,由于父母离异而生活在一种闭塞的环境中,性格孤僻,想法偏执。此外,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2.学校因素。一些学校“教书”的比重远远大于“育人”,尤其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与当前“一卷定前程”的考试方式有直接关系,很多学校都把提高升学率置于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3.社会因素。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这对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侵蚀。另外盲目崇拜,不顾一切的追星现象在当代中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社会上的黄色音像制品、影视剧中泛滥的言情戏、网络游戏中血腥的打斗场面都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如何改变当前青少年的不良心理状况

1.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和攀比心理增强,有的甚至产生叛逆、玩世不恭、孤僻等不健康心理,其实这是这个时期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今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匮乏,父母忽视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学校又很少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以学生一旦遇到与心理预期相悖的事情往往就会不知所措,也有可能出现过激行为。笔者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宣传和普及心里健康知识的主角,肩负起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的重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心理健康专任教师,成立心理咨询室,定期举行针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问题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2.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同打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和谐健康的环境有利于人良好心理的形成与发展。青少年生存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这三种环境都能得到净化和改善,那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这是一个庞大而漫长的工程,我们既要着力提高家长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又要强化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要关注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值得欣喜的是,而今人们的素质在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就一定会形成。

3.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有了良好的环境,还需要有正确的意识和思维。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树立积极进取的意识,我们要用先进的事迹感染学生,用严格的制度管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能具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和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我们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愿我们所有的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成因及表现 篇7

狂热的民间借贷活动隐藏的巨大风险, 已经演变成了群体性金融危机事件。如何对此进行应对, 将事关金融、经济的安全, 而且事关民生与社会和谐稳定,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面对愈演愈烈的民间借贷危局, 本文基于当前民间借贷现状, 拟从法律、政府及金融三大层面入手, 系统深入地对民间借贷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展开剖析, 进而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提出应对之策, 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间借贷的现状

时下, 民间借贷已然成为信贷紧缩形势下的热词, 互联网词条搜索量高达0.17亿个。在当前银根不断收缩、通胀形势日益严峻、中小企业贷款难等背景下, 民间借贷达到白热化, 不论规模或利率, 都几近疯狂。

(一) 民间借贷市场规模呈递增态势

无论是从资金、参与数、案件数来看, 民间借贷市场都不容小觑。央行温州支行2011年7月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 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 民间资本超过6000亿元, 且以每年14%的速度持续增长, 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其中, 其规模高达1100亿元, 占全市银行贷款的20%, 真可谓全民“炒钱”。同样是民间借贷热点地区的鄂尔多斯, 汇集在民间金融系统的资金量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 当地民间金融系统规模已远超当地银行存款存量规模。更有甚者, 曾有贫困县“宝马乡”之称的江苏泗洪县石集乡, 总人口为2.3万余人, 共有5800多户, 其中有1740户参与民间借贷, 占全乡总户数的30%左右, 民间借贷市场规模之大可见一斑[1]。截至2011年5月末, 央行调研显示, 全国民间融资总量约3.38万亿元, 约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的33%, 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中信证券2012年1月初的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 约为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20%。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 过去三年全国有近62.3%的民营企业是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的, 个别地区甚至接近90%[2]。2011年相关数据显示, 全国法院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608477件, 较2010年上升38.27%, 涉案金额1143亿元。上述情况均揭示了民间借贷市场日趋疯狂的现状。

(二) 民间借贷利率水平呈逐步上升态势

2011年以来, 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率长期居高不下, 已远远高于法律规定的4倍标准, 大大地扰乱了金融秩序。据温州人行统计, 2011年6月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年利率为24.4% (中金公司24%—25%) , 与同期相比, 上升了3.4个百分点。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在2011年超过了历史最高值, 一般月息3至5分, 折合年息达30%—60% (温州社会融资中介在40%左右) , 临时性、投机性资金月息是1—1.5角, 年利率高达180%。青岛《城市信报》的报道则显示, 青岛短期民间借贷的月利率都是在10%以上, 最高可达20%, 甚至更多。据企业界人士介绍, 一些民间借贷月利息折合已超过5分, 即年回报率达到60%, 相当于一般制造业年利润率的6倍, 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毛利润不超过10%, 一般在3%—5%[3]。民间借贷利率的普遍攀升, 反映出地区经济增长处于快速上升期, 也反映出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节奏后, 社会对银根紧缩的预期有所加强。

(三) 民间借贷呈现诸多新特征

民间借贷发展到现阶段又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资金来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民间自由资金, 银行信贷、企业经营资金及境外资金受到高利润的吸引, 也加入到民间借贷行列, 并开始占据一定份额。二是借贷主体多元化。民间借贷的主体不再局限为单纯的个人, 担保公司、小额信贷公司、地下钱庄、中小企业乃至政府事业单位、银行等各机构也加入到此行列, 呈现出全民借贷的发展态势。三是借贷形式多样化[4]。民间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 促使放债人和中介人走向专业化。有的为借贷双方牵线搭桥以收取中介费;有的为民间借贷者提供担保以收取担保费;有的企业或个人将借入资金投入到放款活动以赚取利差, 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或专业放债人。四是借贷手续日趋完备。现在大部分民间借贷要签订书面协议, 且协议内容较为完备, 如借贷双方姓名、金额、利率、期限、违约责任、违约金等, 借贷手续也逐步趋于规范化。五是跨区域运作相当明显。六是呈现职业化趋势。一些有钱人从实体经济中分离出来, 成为专门的食利阶层, 由生产经营转为专门从事资金借贷, 逐步形成“私人钱庄”, 使风险更加集中。

二、民间借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高增长阶段, 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和银行信贷资金的局部供给缺位, 必然要求相应的体制外资金供给, 而在正规金融不能有效满足需求时, 大量民间资本游走于各经济参与主体, 民间借贷借此现实生存环境逐渐活跃起来。由于金融监管部门缺乏有关规范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 民间借贷长期处于无序化发展状态, 从而导致民间借贷危机愈演愈烈, 最终在2011年爆发蔓延。

(一) 银根持续收紧是触发民间借贷危机的导火索

在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 央行频繁动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不断上涨的通胀预期, 导致信贷资金日渐趋紧。今年初以来, 持续调控的货币政策累积效应开始逐步显现。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控制全年信贷额度等举措均直接对银行的流动性及信贷规模产生控制和压缩效应, 使得银行贷款额度紧张, 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上升压力非常明显。受制于资金来源, 新兴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机构也难以发挥显著作用。银行体系半垄断状态下, 大量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长期被边缘化, 一旦遇到货币紧缩, 中小企业常常面临资金缺乏的困境。为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众多企业和个人纷纷寻求民间借贷资金, 以致民间借贷的利率飙升, 畸高的民间借贷利率下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的扩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是触发民间借贷危机的导火索。

(二) 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是孕育民间借贷的温床

经济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 而国有资本主导的正规金融体系面临着体制和机制上的多重障碍, 加上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资金需求存在短期性、风险性, 因此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满足其需求。而根植于当地经济的民间借贷, 在服务当地中小企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 且其机制灵活, 可及时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及时填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真空”。由于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存在资源配置低效、贷款动力不足、门槛过高、创新不足等特性, 使得市场上的资金需求者常常被银行拒之门外, 民间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与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成为孕育民间借贷的温床。

(三) 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是促使民间借贷迅速成长的客观因素

目前, 民营企业经营面临内外部困境。全球经济形势欠佳给外贸企业带来极大影响, 同时企业又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过重等四重因素夹击, 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同时存货和应收账款占压资金明显增多, 企业资金链随之骤然绷紧[5]。企业利润率较低, 往往会导致资金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也会极大地挫伤企业家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积极性。因此, 在高利率的诱惑下, 部分企业偏离主业, 盲目投资和扩张, 一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就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甚至有部分企业仅仅为维持经营或表面信用记录, 就铤而走险通过民间渠道拆借来缓解资金缺口, 饮鸩止渴地介入成本高昂的民间借贷[6]。

(四) 资金过剩和投资渠道有限是民间借贷存在的潜在动力

近年来, 城乡居民可用资金普遍富余, 2012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3万亿元, 比年初增加11.6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14.1%。除了银行存款外, 还有大量现金掌握在居民手中, 民间资金量不断增大, 必然要寻求投资突破口。与此同时, 银行存款利率跑不赢CPI, 对资金持有者缺乏吸引力, 楼市实行限购、股市又低迷, 多种因素使得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十分单一。在市场供需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 多数具有风险偏好、手头有较多盈余的富裕居民, 通过发放高利率的民间借贷来谋取较高的利息收益, 在股市专业知识缺乏、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下, 民间资本的趋利性使得这些人只能选择具有一定道德约束和信用了解基础的民间借贷[7]。

(五) 金融监管薄弱是民间借贷盛行的“外在保障”

由于民间借贷长期处于半地下状态, 游离于体制之外, 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 加上金融监管部门对其缺乏有效监管, 因此, 高利息民间借贷行为有了可乘之机。其次, 职能执法部门对民间借贷行为一味打击, 疏于引导, 客观上推动了民间借贷向高利贷化、地下钱庄化发展。此外, 民间借贷感情投资成分较多, 一般遵循“不熟不借”的规则, 其多以业缘、亲缘、情缘等为纽带, 涉及的人际关系复杂, 是缺乏实际担保物的“人情贷”, 特殊的隐性担保机制使得监管非常困难。

三、民间借贷的风险表现

民间借贷在银根紧缩和经济发展过热的背景下蓬勃发展, 发挥了其填补市场资金缺口的积极作用, 但不规范、盲目的民间借贷行为时有发生, 这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以及企业、个人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 其潜在的风险和隐患是不容忽视的。

(一) 民间借贷监管难度大, 弱化了宏观调控效果

民间借贷市场上频繁的现金借贷, 造成大量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 这会导致金融市场统计数据失真, 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状态的准确判断, 造成决策偏差。同时, 民间借贷使信用总量隐性放大, 干扰了央行对信用规模和资金总量的监控。此外, 由于民间借贷资金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趋利性, 如果效益不佳的企业许以高利, 就很容易诱使民间闲散资金投入, 这在客观上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 非常不利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二) 民间借贷扰乱了金融秩序, 风险逐渐向银行体系蔓延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间自发的金融行为, 其运作偏离了金融管理的正常轨道, 对金融管理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给金融秩序带来了较大冲击。众多中小企业借入民间资金后, 为获取金融机构贷款, 往往通过作假帐来掩盖自身实际负债率, 而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增加了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难度, 为信贷资金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一旦企业破产将会造成巨额的银行坏账。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巨大利差, 诱使银行信贷资金间接进入了民间借贷市场。一些正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也从事民间借贷业务, 例如大企业利用银行与民间借贷之间的利率差, 利用真实的或者虚构的项目从银行贷款, 然后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放贷, 把风险转嫁给了银行。

(三) 民间借贷导致纠纷频发, 影响了社会稳定

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盲目、分散的信用活动, 处于监管的“真空”, 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法律法规支持, 容易引发纠纷, 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民间借贷资金所有者无法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 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容易引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当资金到期无法偿还时, 就会引发债权、债务纠纷。在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索要高息的情况下, 有的资金放贷者会寻求暴力手段追索债务, 借款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无法还清高息借债, 大量民营企业破产、借款人举家外出躲债, 其直接后果是大量工人下岗、普通群众借款血本无归, 这些缺乏基本经济常识和法制意识的社会弱势群体, 很容易“抱团”合作, 引发群体性上访、缠诉等事件, 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 民间借贷加重了企业负担, 导致资金使用的恶性循环

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过高, 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赢利水平低于借贷利率, 从民间借贷市场融资将面临巨大的偿还压力, 民间借贷往往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在高息借债的同时无疑进一步增大了自身的财务支出, 同时, 市场销售不佳等多重因素又加重了企业如期支付到期债务的负担, 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拆借新的更高利率的资金来偿还高额负债。企业如此拆东墙补西墙无异于饮鸩止渴, 最终会走向畸形发展、倒闭的绝境。当企业发现经营实业无利可赚时, 在资本逐利性的驱动下会加速资金从实体经济的抽逃速度, 部分民间借贷资金甚至进入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 民间借贷如果演化为纯粹的资金炒作, 不仅会造成产业“空心化”, 还会带来资金的热钱化和资产的泡沫化。一旦泡沫破灭或资金链条断裂, 必将带来金融秩序的“地震”[8]。

四、规范民间借贷的对策建议

鉴于民间借贷存在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不同的民间借贷活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 要将其引导到规范发展的轨道上来, 引导其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竞争主体, 应遵循疏堵结合、区别对待的原则, 循序渐进地、因地制宜地规范和发展民间借贷, 使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水平的民间借贷组织浮出水面,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确立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下, 民间借贷的发展步伐日渐加快, 在整个社会融资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 然而, 民间借贷一直被冠以体制外的灰色金融之名。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更多的是针对正规金融, 已不能适应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 国家要针对民间借贷的实际现状和特点, 尽快建立健全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真正使职能监管部门“师出有名”、“有章可循”;要确立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 对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性质、资格、运作模式、利率范围以及借贷双方的权责利等予以规范, 以保证民间借贷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将民间借贷信息纳入征信管理体制, 促进民间借贷运作的透明化, 减少金融交易中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用风险、道德风险;要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 建立民间借贷市场价格指导体系,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和个人经营的盈利空间来确定民间借贷合理的利率范围, 利用利率作为杠杆调节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供求均衡, 把民间借贷从高利贷怪圈中逐步纳入正常的金融活动中[9]。

(二) 加强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 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鉴于民间借贷的地方性和草根性, 其无序化发展现状堪忧, 因此, 政府对民间借贷的态度必须由默许转变为加强监管, 地方政府要履行其金融监管的职责, 同时要避免对当地民营金融机构的直接干预与介入, 否则, 民间借贷在“转入地上”后, 就可能会与正规金融逐渐趋同, 失去其原有特点与活力。金融监管部门应切实担负起金融监管的职责, 依照“谁审批设立, 谁负责监管”原则, 地方政府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要积极配合, 加强对民间借贷的协作管理。金融监管部门可采取“许可证”制度发放经营牌照, 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监督和引导, 以避免“金融风波”;同时要坚决保护合法、合理的借贷活动, 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对蓄意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进行金融犯罪的行为则应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要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化、阳光化从事资金借贷活动, 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 满足社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此外, 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控和跟踪工作, 构建民间借贷监测体系, 及时掌握民间借贷的规模、期限、利率和融资方向等基本情况, 高度关注民间借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加强动态监测和重点监测, 对高危民间借贷行为和风险及时发出预警, 适时调整和控制民间借贷风险, 以推动金融体制顺利改革[10]。

(三) 深化金融体制创新,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趋紧的货币政策使得民间借贷跃然成风。大量的资本脱离正规金融而游走坊间, 折射出当前我国金融体制的僵化以及信贷服务的匮乏, 层出不穷的借贷风险拷问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因此, 深化金融体制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势在必行。要加快制度和产品的创新步伐, 开发出更切合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特点的融资产品, 进一步改革正规金融机构在存贷款过程的工作方式、效率和相关条款, 合理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 加快审核速度, 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融资效能。要在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前提下, 尽量满足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以压缩“高利贷”和地下钱庄的市场空间;加强调查研究, 掌握、预测企业现金流量和还款能力, 摆脱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主体参与银行、信用社、私募基金、民间金融互助组织的改革, 并加快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审批步伐, 大力扶持规范其业务的开展, 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创新行业金融组织模式, 各金融机构应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集群状况, 选取若干具有相当规模、发展现状较为稳定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行业, 从行业的供应链分析入手, 针对行业资金流动特性, 为小微企业在金融产品设计、风险防控以及具体营销策略等方面提供更加全方位、专业化、精确的金融服务[11]。

(四) 切实改善投融资环境, 拓宽民间资金投放渠道

民间借贷热一方面折射出实体经济投资机会的匮乏,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生存空间的逼仄, 不利于中小企业发挥其吸纳就业的“社会稳定器”作用, 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政府应切实改善投资环境, 加强政策和产业引导, 拓宽民间资金投放渠道。要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 建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加快资本市场发展速度, 积极为民间社会资金顺利进入投资领域拓宽渠道、扫除障碍;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减轻中小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打破行业投资壁垒, 降低投资门槛, 为民间资本提供新的投资机会, 疏导和激活民间资本[12,13]。各级政府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 从本地实际出发, 对民间借贷进行有效引导, 并为其提供周全的服务, 有目的地选择那些市场前景广阔、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以达到优化民间投资结构的目的。此外, 应加快构建起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 将风险投资本身视为一种产业来大力扶持, 给予优惠政策, 藉此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五) 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民众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金融与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特别是要加强非法金融活动给社会、给个人带来的危害性的宣传, 切实提高民众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培养社会公众的合法投资观念。要引导民众摒弃追求暴富的心理, 引导企业家坚守主业, 引导企业发展坚持科学的节奏, 切莫盲目扩张。要注意舆论导向, 定期对非法金融业务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报道, 对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法律保护的限度以及规范的借贷程序进行必要提示和公布, 使社会公众清醒地认识到高收益下潜藏的高风险, 自觉抵制高息借贷和非法金融活动。要消除民间资本的过度投机性, 引导民众在合理的利率范围内开展民间借贷, 引导民间借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企业,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草根金融”方式, 广泛存在于城乡民营经济之中, 游离于国家融资体系之外。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是不规范的民间“地下金融”模式, 特别是在当前立法不健全、有效监管缺位和金融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 民间借贷的隐性风险不断增大, 并对金融稳定和经济社会安全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法律、政府及金融监管等视角, 从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入手, 深入剖析了民间借贷风险迅速增大的原因及风险表现, 进而提出了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成因及表现 篇8

近年来金融改革的实践都显现出民营化趋势, 如国有银行的上市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成立。截至2010年3月末, 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027家, 贷款余额2048亿元。2009年6月,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在《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中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 符合一定标准, 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 按规定改造为村镇银行。这意味着我国地下金融迈出向民营银行发展的重要一步。民营银行是民营资本控股经营, 产权结构合理, 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 以盈利为目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具有民资、民有、民营和民治的特征。建立与发展民营银行的意义在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规范民间金融秩序, 合理地引导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完善金融体系;解决由于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在结构上不对称性的矛盾引起的中小企业信贷的“真空”, 填补大型国有银行信贷的“死角”;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缓解外资对中资银行业的冲击等。但同时也应看到民营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风险, 搞不好会引起民营银行倒闭破产, 甚至引发社会危机。纵观国内外民营银行发展的历程, 其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即市场准入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健全、特权集团介入、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企业贷款。为防止上述情形的发生, 要求民营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把安全性放在首位, 并进行制度创新,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各种风险, 以消除各种隐患, 为自身长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

二、民营银行风险的表现

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是一个高风险、高负债的行业, 其高风险源于高负债, 具有先天的“脆弱性”。银行在逐日经营活动中面临许多风险, 主要有:道德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其中, 道德风险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导致贷款人不能如期如数归还银行贷款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包括银行市场准入中由于监管部门审核偏差引发的道德风险、银行职业经理人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银行股东利用银行“圈钱”引发的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违约, 造成银行资金损失形成呆账、坏账等不良贷款的可能性, 包括还款能力风险和还款意愿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因银行交易系统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制度管理不严等因素造成的一种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包括内部欺诈操作风险、外部欺诈操作风险、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操作风险、客户和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操作风险、有形资产损失的操作风险、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的操作风险和管理失误的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清偿债务, 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满足贷款需求, 从而给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损失, 给生存带来威胁的可能性, 包括信贷资金严重不足的流动性风险、投资业务萎缩的流动性风险、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准备金的置换效率极差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和低价出卖资产或高价购买债务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主要是指因本外币存贷款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引起银行货币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2) 。

民营银行组建初期, 由于起步晚、资金实力有限、信用等级低、业务结构单一等缺陷除了要面对一般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外, 还要面对许多特殊风险。这些风险表现在:

1.居民信任风险。银行业务经营以信用为基础, 品牌、信任和居民的认可度尤为重要, 是银行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居民对银行的认可度越高, 就越有利于银行业务的开展。民营银行作为改革中的新生事物, 尚未在业务开展中建立起充足的居民认可度, 而且民营银行缺乏国家信誉支持, 这决定了民营银行的居民信任风险远大于国有商业银行。

2.行业竞争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和对外开放的发展, 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都积极争夺市场份额, 它们在存款、利率、人才、管理、服务、电子化水平和金融创新等方面将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其竞争范围愈来愈广, 竞争手段愈来愈多, 竞争形式越来越新。而民营银行“先天”的劣势在银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如果民营银行不能及时地进行制度创新和提高在居民心目中的信任度, 就很容易遭到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3) 。

3.资本金短缺风险。资本金在银行负债总额中占的比重很小, 但它却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表明银行的信用能力、经济实力和债务清偿能力, 它是抵御风险、补偿意外损失、维护存款者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按《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要求和我国《商业银行法》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 在一定的资本规模下, 银行不能无限制地扩张其资产负债业务。而民营银行组建初期, 资金实力有限, 资本金来源渠道单一, 如果不能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增加和充实资本金, 很容易因资本金不足, 影响其业务经营和绩效水平, 最终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厄运 (4) 。

4.存款负债不足风险。西方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要求银行不但要加强资产管理, 更应加强负债管理。因为吸收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 吸收存款能否搞上去, 直接制约银行信贷工作的开展。民营银行组建初期, 资金实力有限、居民信任度低, 吸收存款处于劣势。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资本市场逐渐兴起, 直接融资成分逐步增大, 金融机构越来越多, 存款资源有限,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这无疑给吸收存款本来处于劣势的民营银行带来雪上加霜。更由于银行业务的发展存在着对快速增加存款的强烈要求, 导致目前和将来很可能会在存款的供求之间出现比较严重的矛盾, 给民营银行的业务经营带来风险。

5.关联企业贷款风险。民营银行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东关联贷款, 那些失败的民营银行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股东一开始就企图用银行来“圈钱”。民营企业办银行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希望为企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 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而这些民企往往规模小, 资金实力有限, 扩张欲望强, 抗风险能力弱, 一旦经营出现问题, 无法归还贷款, 民营银行就会面临巨大风险。

6.内部人控制风险。民营银行是民营资本出资组建, 其在股权安排上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股权过于集中, 从而造成少数人控制银行;二是股权过于分散, 股东人数太多, 他们相互冲突、相互攀靠, 从而造成事实上的经理人控制。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内部人控制, 引发关联贷款, 造成贷款集中度过高, 产生信贷损失风险。

三、民营银行风险的成因

民营银行产生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 民营银行上述风险的主要成因是:

1.信用环境与法律制度缺失。信用是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石, 是维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准绳。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环境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目前信用环境缺失产生的原因, 既有宏观因素, 也有微观因素;既有体制的障碍, 也有管理上的漏洞。信用环境缺失在银行业务上的表现是:大量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 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许多企业利用改制之机, 通过不规范的破产、分立、兼并、合并、承包、租赁、拍卖、出售等方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有的企业还利用多头开户、坐支现金等方式逃避银行监督, 拒还银行贷款, 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人的利益。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给银行业务经营带来严重的信用风险, 造成银行惜贷, 不断提高放贷门槛, 严格贷款条件, 审慎发放信用贷款, 导致贷款规模增长缓慢, 加大银行经营成本, 降低银行经营效率, 又面临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5) 。

法律制度缺失是民营银行股东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目前, 我国关于民营银行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 民营银行的股东能够利用法律制度的空白或者灰色地带从事违背道德的活动, 股东从事道德风险活动后可以轻易逃避法律的制裁, 这就导致民营银行股东从事道德风险行为的预期活动成本极低, 并能从道德风险行为中牟取暴利。正因为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利益驱动机制的存在, 也就不难理解民营银行股东会参与道德风险活动了。因此, 制度的完善是抑制道德风险危害的必然途径。

2.分业经营制度安排。西方国家的银行业是集金融、证券、保险、信托于一身的混业经营, 资金运用渠道宽泛, 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灵活运用, 灵活调度。而我国目前银行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十分狭窄, 除了一小部分资金可用于购买国债外, 大量吸收的储蓄存款只能通过发放贷款来获取利润, 这种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民营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 同样摆脱不了我国分业经营的总体框架, 贷款的对象又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 更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3.管理因素。民营银行虽然具有产权明晰、责权明确、产权转让灵活、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优点, 但受宏观金融环境、技术因素、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制约, 仍然面临工作效率低下、内控制度不健全、信贷资产管理制度疏漏等的困扰, 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出现在所难免。

4.“先天性”因素。民营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具有起步晚、资金实力有限、信用等级低、业务结构单一、缺乏国家信誉支持等缺陷, 影响了其市场竞争能力和水平, 导致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金融国际化改革步伐的推进, 我国银行业必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部分, 流动性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将逐步增强, 这些风险民营银行无法回避, 必须面对并给予高度重视 (6) 。

四、民营银行风险的防范

(一) 加大监管力度, 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

1. 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信用环境。

民营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民营经济的崛起息息相关, 并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居民个人的金融需求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民营银行发展的现实基础, 也是防范民营银行风险的首要前提。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法制建设, 为建立良好信用环境提供法制保障。二是加快征信系统建设, 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披露三大制度, 为综合治理信用缺失, 建立良好信用环境构筑技术平台。三是加强舆论宣传教育, 让每个公民都懂得,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信用已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 恪守信用乃是每个人应当具有的生存理念之一, 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和讲信用的良好风气, 为建立良好信用环境提供社会伦理基础。

2. 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

(1) 建立民营银行股东的市场准入制度。银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严格的股东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银行业安全稳定发展的有效预防性措施。把好这个关口, 就意味着可以将那些有可能对存款人利益或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转造成危害的不合格成员拒之门外, 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2) 加强民营银行审慎监管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应按照审慎监管要求, 修改和完善金融监管法规, 实现依法审慎监管。二是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有关规定, 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及借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外部审计来发现、评价和纠正潜在的风险。三是要不断完善监管手段 (7) 。 (3) 完善民营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及时有效的民营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也是强化对民营银行的市场约束, 有效实施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包括民营银行的公开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以及内部信息。其中, 关于民营银行股东特别是大股东的关联交易是最为关键的内部信息。只有通过健全民营银行内部信息披露制度, 才能保证对大股东和行政总裁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4) 建立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建立破产法, 制定民营银行退市的法律条款, 以保证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合法性。银行监管当局应依法对民营银行的接管、重组、兼并和破产实施监督管理, 做到退出机制的市场化和法制化。为保护广大储户的利益, 对民营银行的市场退出在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上规定一个最低水平, 如5%和3%的民营银行, 要强制其“退出”, 以防止出现资不抵债, 影响金融稳定的现象。 (5) 改变制度安排, 创造条件逐步变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为混业经营、混业管理制度。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明朗的今天, 中国金融业应转变观念逐步变分业经营为混业经营, 为拓宽银行业的资金运作渠道, 提高银行市场的适应性、应变性, 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创造条件。但也应该看到, 目前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不够, 金融监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不高, 金融市场体系、法律体系不健全, 资本流动性差, 还不具备混业经营所必备的条件。为此, 政府和金融当局要尽快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度。二是加强各监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分工, 强调中央银行的统一协调权, 形成合力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行。三是完善金融法规。制定一部适用监管机构和监管对象的统一的金融法规, 避免监管过程中因法律的不一致引起的冲突。四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应建立以金融监管为主体, 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行业自律以及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复合型的金融监管体系。五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增强资本流动性。六是积极转变观念, 树立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 尽快从单纯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 从一般性、浅层次、静态的金融监管向深层次、超前性、动态的金融监管转变 (8) 。

(6) 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市场竞争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 民营银行“先天的”劣势在于信用等级低, 因而在吸收居民存款方面尤其是在成立初期存在一定困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极易被淘汰, 为保护存款人尤其是中小存款人的利益, 要求实行存款保险制度。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使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保护, 反过来又提高了民营银行在居民中的形象和信誉, 而且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为民营银行的退出提供了保障, 有利于增强民营银行抗拒风险的能力, 确保民营银行取信于民。但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和代理风险的发生, 为此应实行存款保险限额、风险差别费率和强制保险制度, 同时还要加强监管, 强化市场约束, 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协调机制, 确保存款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 达到既能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又能提升民营银行信誉度的双重目的。

3. 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市场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民营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变政府行政式干预为市场调控。民营银行的业务经营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央银行只能依靠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对民营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控, 切实提高民营银行的运行效率。二是健全和完善民营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 督促民营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配置资源和设置机构, 避免民营银行重走国有商业银行依靠单纯追求规模而盲目设置机构、重复经营的老路。三是在严格业务经营行为准则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基础上, 促使民营银行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出发, 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努力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实现业务经营空间拓展的市场化。四是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和舆论监督。金融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监管机构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相应的行业自律监管系统和社会舆论监督系统, 这样才能有效防范民营银行的道德风险。

(二) 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内部环境

民营银行“先天的”劣势要求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提高核心竞争力, 增强生存实力。

1. 产权制度创新。

民营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的关键是确立民营银行的法人主体地位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客观上要求民营银行必须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 反映市场经济需求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制度, 其中最基本的是产权制度, 必须用法律界定出资人和民营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 明确投资者对民营银行财产的权力和各自的义务责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能够发挥融资制度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的功能耦合效应。

2. 法人治理结构创新。

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民营银行应构建规范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以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治理目标。民营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在股东大会投票选举的基础上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掌管公司的大政方针和经营决策, 并有权自主公开选聘行长。以行长为代表的高级管理层是最高的经营机构, 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并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是最高的监督机构, 对董事会的决策和高级管理层的经营进行监督, 并对股东大会负责。这种法人治理结构分工明确、各行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衡, 既能保证民营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 又能维护股东的权益, 是既有权力、有决策、又有管理、有监督的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为防止“一人堂”和“搭便车”现象的产生, 要求发起人不宜太多, 但也不宜太少, 专家认为一般以7~15人为宜;其中最大股东出资额不超过民营银行注册资本的8%, 关联股东的出资额之和不超过民营银行注册资本的10%;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不得少于2名, 任期不得超过3年, 并承诺勤勉尽职, 每年在公司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 参加董事会会议不得少于2/3。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就是希望通过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重大决策上, 利用自身的优势, 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并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发表意见, 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维护决策利益的公允性, 同时还能防止决策过程中的不道德和逆向行为, 也可以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 (9) 。

3. 激励机制创新。

激励机制的创新包括:一是转变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民营银行员工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关心人, 尊重人, 创造各种条件, 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民营银行的激励制度才能迅速走上正确的轨道。二是通过高薪聘请和送“干股”等手段, 吸引优秀的银行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加盟民营银行, 强化民营银行的人力资源优势。三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比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更先进、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使银行立于不败之地。四是建立一套新的员工薪酬体系。以岗位为先导, 以绩效为依据, 确保工资分配在关键与非关键岗位上的差异, 保证依靠岗位的技术含量、责任划分级别, 不同业务单位有所差异, 并及时进行调整。五是完善考核制度, 按照国际标准化ISO9001质量体系要求, 相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估办法。优化各职能科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绩效, 把绩效考核和职务升迁紧密联系起来, 达到奖优罚劣的效果。俗话说“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 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 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才能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受到鞭策, 真正调动起人们的工作热情, 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

4. 经营机制创新。

民营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其经营管理行为将完全市场化。民营银行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 致力于为企业 (尤其是民营企业) 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把握市场需求, 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设计适应企业和个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适应经济形式的变化, 及时调整自身经营战略并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 满足居民和企业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5. 财务分配制度创新。

民营银行要提高居民信任度,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解决资本金不足等问题, 必须进行财务分配制度创新。一是在资本金或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备付金制度。二是银行成立后, 几年内不进行利润分配, 把税后利润用于扩充资本金;在银行经营一段时期后, 可以通过提取法定公积、盈余公积和任意公积扩充资本金;还可以通过向原有股东配售股票的方式来扩充资本金。

摘要:民营银行的建立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障碍, 引起这些阻力的原因在于民营银行除了与一般商业银行一样具有先天的“脆弱性”, 在经营活动中面临许多风险如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汇率风险外, 还具有自身独特的风险如居民信任风险、行业竞争风险等。文章分析了民营银行经营活动中各种潜在的风险, 并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从金融环境、法律环境的构建、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提出防范民营银行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银行,风险表现,风险成因,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温州市统计局.温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2]程未.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的风险与防控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4)

[3]陈元富.商业银行内生性操作风险的生成机理与防范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1 (2)

[4]陆颖琳, 任宁.规范民间借贷探讨[J].现代物业, 2009 (2)

[5][6]李卓琳.民营银行的风险防范对策[J].经济参考, 2005 (31)

[7]徐滇庆, 巴曙松.民营银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M].民营银行二百问, 2001

[8]王健安.中国民营银行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 2011 (8)

成因及表现 篇9

一、初中生不良品德的心理特征分析

1. 在认识方面, 表现在道德思维和道德观念方面。

从道德思维看, 品德不良的初中生的智力比一般初中生要低, 言语、实践操作等智商也明显不如一般初中生。从道德观念看, 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模糊不清, 甚至颠倒, 对美与丑、光荣与耻辱的看法与正确要求截然不同, 并形成一定的错误处世哲学, 如哥们 (姐们) 义气和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

2. 在情感特征方面, 表现为缺乏正义感, 没有明确的道德感。

品德不良的初中生, 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重感情、讲义气, 极易感情用事, 缺少正义感, 对别人缺少起码的尊重与同情, 情感变化多端, 喜怒无常, 极易冲动, 难以自我控制。

3. 在意志特征方面,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两极性。

品德不良的初中生, 在正确的方向上, 表现为自卑和意志力薄弱;在错误的方向上, 表现为自负和意志力畸形发展, 即与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背道而驰, 为狭隘的个人利益服务。

4. 在动机特征方面, 表现为利己主义动机占主导地位。

品德不良的初中生, 有强烈的追求吃喝玩乐的动机和强烈的占有欲, 而且在其实施第一次不良品德或犯罪的动机遇到阻力和障碍时, 他们的动机往往会变化升级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初中生品德不良行为的成因

1. 家庭不良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一些家庭溺爱孩子, 经常还有四大护卫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的保护, 在这样的背景下, 小孩会形成蛮横不讲理的心理, 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结果使得动手能力极差, 又不能吃苦, 且心理素质也很差, 经不起一些挫折。

2.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的一些坏风气也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影响。诸如赌博 (包括一些电子游戏机) , 它将导致一些青少年学生犯罪。淫秽书刊、音像制品, 影视作品形形色色的不健康镜头, 都将使不少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 精神上受到污染, 有些学生无心念书, 有些学生过早成熟, 有些甚至犯罪。

3. 学校教育的失误。

中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 部分教师在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上的不当, 导致或助长学生不良品行的发展。如重视文化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学生缺乏感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等等。学生对老师的满意率仅为43%, 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改进和提高。

4. 学生本身方面的原因。

中学生对社会道德状况存在着诸多困惑, 进而导致道德判断偏颇, 主要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思想上存在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把逞强闹事当做英雄行为;道德意志薄弱, 抗拒不了不良因素的诱惑, 不能用正确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对他人缺少起码的尊重和同情, 甚至把自己的一时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等等。

三、初中生不良品德的转化过程

1. 消除不良情绪, 引起醒悟。

首先, 教师要使他们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灵深处也有被社会“承认”、被集体“接纳”的需求, 一旦教师给予真诚的帮助, 如关爱备至, 耐心说服教育, 对其偶尔好的表现适时给予恰当的表扬, 则有可能逐渐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为进一步的教育打下互相信任的基础。其次, 教师要适时引导, 引发他们的归属需要, 从而促使他们醒悟。如有些品德不良的学生触犯了法律被少管, 甚至判刑, 这时候用亲情感化, 会引起他们深深的内疚和悔恨, 从而产生改过自新、弃恶从善的归属需要。

2. 强化正反面教育, 引导转变。

品德不良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醒悟, 就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 在行为上就会出现一定的转变。对此, 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仅仅是开始, 不良品德是长期形成的, 若恶习很深, 则往往会上进心弱, 抗诱惑力差, 还有侥幸心理。所以教师要强化正反教育, 积极引导他们在旧有刺激条件下进行锻炼, 并向他们提供正反范例, 警钟长鸣, 提高他们正确的是非观, 增强他们的是非感。

3. 抛弃歧视, 鼓励自新。

品德不良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变, 将逐渐步入自新阶段。此时, 他们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学习生活中。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已有了很强的上进心, 非常注意用实际行动洗刷自己过去的污点, 以便重新获得做人的尊严, 他们平时在学校也比其他学生积极, 真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中学生在基本道德观方面既表现出可喜的进步, 又反映出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初中生不良品德的教育转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要想真正有实效, 学校、家庭、社会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做好,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成因及表现 篇10

1 过度医疗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医疗专业的特殊性, 医生与患者信息不对称, 患者缺乏对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判断的知识和能力, 很难控制医疗消费的数量和种类[2], 使得过度医疗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难以定量, 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归纳起来主要是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三种。

1.1 过度用药

过度用药也就是不合理用药, 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一是经验用药无的放矢。临床医师通常凭经验性模式选择抗生素, 缺乏病原学诊断。二是过分依赖、盲目用药。无指征或指征不明显、预防性、大剂量、长时间用药。三是联合用药搞“大包围”。只考虑联合用药的协同和累加作用而忽视药效学中的互斥作用。有的是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有的在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重复使用同类、同功效药品, 忽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机体功能造成的继发性损害。四是偏爱高档冷落廉价药物。认为抗生素越新、越贵、越高级越好, 盲目使用高档、昂贵、广谱抗生素, 不愿使用有效的廉价老药。五是滥开辅助用药。多开与治疗关系不大的辅助用药或无明确疗效的药物, 特别是维生素等。

1.2 过度检查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 医疗设备大量更新, 医学检查项目层出不穷, 医务人员对医学检查设备的依赖性与日剧增, 过度检查的医疗行为也随之突现。一是检查项目套餐化。临床诊疗过程中, 从保护性医疗角度出发硬性规定住院必做的全套检查项目。二是检查结果孤立化。有的医疗机构对疾病周期性变化规律时间范围内的, 外院能提供规范完整的检查报告或相应影像资料的不相互认同, 对门诊检查结果收住院时也不互认, 重复检查。三是检查手段复杂化。简便的检查手段和普通设备检查能明确诊断的, 却采取复杂、昂贵的检查手段;能用一两项检查确诊的, 却用多项检查印证, 但后者并不导致治疗方案的修正或变更。四是检查指征扩大化。无论效果如何或有无必要, 动辄使用冠状动脉造影、CT等检查;能在门诊进行检查的, 却收住院检查;能在较长时间后复查疗效的检查, 却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等。

1.3 过度治疗

医学的局限性表现在对许多疾病的临床深层次诊断尚受限[3], 临床上很难绝对判定“预期治疗无效”的疾病及适度治疗的标准。同时, 也不能否认, 有些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导致过度治疗。一是放宽住出院标准。一些医疗机构将能够在门诊治疗的疾病收住院治疗, 有的则延长患者疾病治疗的疗程或缩短门诊病人疗效的观察时间, 造成住院率逐年上升, 或住院床日延长。二是扩大治疗、手术适应症。有的对能够自愈的病人, 给予医疗干扰;有的医务人员过分渲染某些疾病的危害性、新开展项目的先进性, 诱导患者接受;有的对临终病人、脑死亡而仍有心跳的病人在ICU进行无效、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抢救治疗等。三是热衷使用进口、高档医用材料。不考虑国产、进口医用材料的性能价格比和患者、社会的经济承受能力, 诱导患者使用进口、高档医用材料, 这些尤其在骨科的内固定材料、人工关节和介入治疗材料、血管支架等方面过度治疗表现突出。

2 影响过度医疗行为的因素和动机分析

找出影响医疗机构过度医疗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动机, 有助于针对性地研究监管策略、寻求监管途径和制定监管措施。

2.1 医疗供给方过度医疗行为的主客观故意

医疗机构追求营利的主观故意。目前, 公立医疗机构还存在着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 为提高经济效益, 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 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这些都势必要通过医疗服务收费来实现, 管理者也往往把经济效益定为主要的管理目标, 故而多采取科室承包, 个别甚至把它落实到医务人员身上, 将经济效益与科室、医务人员绩效挂钩, 这是过度医疗管理或制度上的原因。

医务人员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主观故意。医务人员是过度医疗的直接实施者, 医药流通体制的不完善, 经销商利用回扣、返利等利益手段, 诱导医务人员提供过度医疗, 以期达到拿回扣、得提成的目的。

医者自我保护的主观故意。医务人员要为自己诊疗的准确性负责, 经济学上叫“辩护性医疗手段”[4]。近年来, 由于诸多因素影响, 医患关系紧张, 诚信度下降。在缺乏统一、权威的医疗规范的前提下, 为防止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往往会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为患者多开检查、多用药, 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求诊疗、用药的全面, 以免除形成医疗纠纷时举证倒置的被动。

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生技术水平低下的客观故意。有些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较低, 缺乏合理临床流程和诊疗常规, 医疗活动充满随意性、不规范性, 导致过度医疗;有些辅助检查科室技术水平低, 结果常误报、漏报、错报, 导致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部分医生临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差, 临床诊疗能力低, 过分依赖辅助检查。因此, 其体现在诊疗技术和环节、用药、服务过程等方面的过度医疗行为则属客观故意。

2.2 医疗需求方就医过程的被动性以及就医需求提高

由于医疗保险实现了第三方付费, 群众负担相对较少, 所以在就诊过程中容易滋生过度医疗消费的愿望与需求。而且, 就医者的经济水平会影响服务具体提供者的诊疗行为, 针对不同的经济水平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案[5]。由于患者缺乏医疗卫生知识, 使之处于被动地位而无法监督。有的迷信进口药、新技术、新设备, 对过度医疗及其危害不甚了解, 不能理性判断, 医务人员实施过度医疗被患者和家属认同, 甚至是患者和家属的主动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过度医疗。

2.3 对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审查手段缺乏

临床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 临床上哪些检查是正确诊断所必须的、哪些是多余的、用药的选择如何, 基本上由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水平而定。因此, 卫生行政部门对过度医疗的判断也就没有一个量化指标, 缺乏对医疗过程合理性进行监管和审查的机制, 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的制约机制不完善, 导致供方诱导需求, 需方过度利用医疗服务。

通过分析, 可以看出对过度医疗行为进行监管的重点应该是针对医疗机构的主观故意。所以, 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路径的选择和措施的制订都要紧紧围绕由于医疗机构主观故意造成的过度医疗行为。

3 过度医疗行为的监管路径选择

遏制过度医疗行为, 首先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切实可行的医疗补偿机制, 改变医疗机构逐利的医疗行为, 划分出真正意义上的营利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确定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范围。其次, 医保部门要充分利用医保政策的杠杆作用, 完善合理的医保费用结算办法和医疗费用分担机制, 逐步实行更为合理的单病种付费结算办法, 引导医务人员选择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对易产生过度医疗的药品、高档进口医用材料, 设定适度的自付比例;加强医保政策、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提高群众对过度医疗危害性的认识, 引导其理性对待医疗消费。同时,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 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促进合理诊治、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 控制医疗服务费用。

3.1 制定诚信医疗准则和医德考评制度

树立医务人员诚信价值观, 严禁出于个人利益而提供虚假或不完备的信息进行诱导服务, 从思想上、源头上遏制过度医疗。同时, 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 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 实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建立对医务人员规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规范执业行为。

3.2 实施单病种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管理

通过制定、推行规范化的单病种管理办法和病种临床路径, 以诊疗规范为依据对临床诊疗进行有效实施、协调、监测及记录和审查等质量监控, 既提高诊断、检查、化验的准确性, 又约束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 引导医务人员具备“价效医学” (用最少的钱最有效地治疗疾病) 的理念, 同时, 建立检查项目评价制度, 定期检查医务人员检查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 规范检查的项目和次数, 避免检查中的随意性, 并作为医生业绩考核和晋升职称的考核条件, 以保证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3.3 推行廉价药物制度和处方评价制度

加强对药品费用的控制, 试行按每门诊人次药品费、每住院床日药品费、廉价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部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等几方面作为对公立医疗机构获得财政补助的考核指标。定期开展处方评价工作, 推行标准化用药规范, 对照患者临床诊断, 对药品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 减少用药层次和用药习惯等主观随意性因素影响, 将药品控制比例纳入科室目标考核范围, 落实到每个医生和每张处方, 减少医生过度用药。

3.4 实施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同级公立医院之间、下级对上级公立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结果, 以及本院门急诊与住院检查结果予以相互认可。建立健全检查医生、科室的责任制度和可追溯的责任追究制度, 定期检查考核相关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 考核结果与科室及个人奖金分配、职级晋升、评先评优、职称评审等挂钩。

3.5 实行医用材料招标采购制度

医用材料采购由物资采购部门统一管理, 公开招标, 严禁科室直接与供应商进行交易, 尤其要防止医生直接介绍患者向供应商购买医用材料;医疗机构要在显著的位置向患者告知在医用材料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避免患者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听从医生的安排。

3.6 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价格体系进行评价, 在增加透明度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定期通过媒体公示质量技术指标: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人均门诊费用等, 使群众对医疗机构的质量、费用及效率情况有感性认识, 便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机构就医, 从降低医疗费用的角度来控制过度医疗。

参考文献

[1]凌宝存.临床医疗中的两个“过度治疗”[J].临床军医杂志, 2004, 32 (3) :103.

[2]陈少敏, 邱强.医疗行业中的过度治疗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7) :54.

[3]孙宝良, 滕百军.现代医学存在的自身缺陷的依据、原因、现象及其后果[J].医学与哲学, 2002, 23 (5) :23~25.

[4]孙庆宁, 刘晓姝.过度治疗产生的原因分析[J].江西医药, 2007, 42 (10) :969.

成因及表现 篇11

关键词:功利主义;大学生;表现;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236-02

一、功利主义内涵

功利主义又称乐利主义或者功用主义,是一种以利益或者功效作为道德是非判断标准的理论学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以快乐主义为基础的趋乐避苦的道德观;以行为后果作为判断行为的善恶的依据;最大幸福原则。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被英国著名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和约翰·密尔(John S. Mill, 1806- 1873)发展成一种有严格论证系统的伦理思想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并且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功利主义。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容易接受新的思想,难免受到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利益,讲究实惠,重利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予以重视和引导。

二、大学生功利化思想的表现

(一)学习功利化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大学生依旧是学生,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天职,应珍惜金色的学习年华和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心学习各种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以后就可能常常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后悔在学校里没好好地全面地学习知识,打牢基础,以致于出现这种状况。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不断扩建和扩招,大学生毕业生数量猛增,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其需要,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因此,许多大学生为提高以后就业的竞争力,学习上变得功利起来。首先,专业选择上,热衷于选择金融、计算机、会计等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等理论性学科则少有人问津。其次,学习内容上,忽视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的学习,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上面,如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各种证书上,只看重考试的结果,急功近利的学习,对一些被他们认为对将来就业“无用”的学科,则采取冷漠的态度,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学习是一种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不注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今,在高校中真正“潜心”读书的已经不多了,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涉猎不深,只注重实用性的学习,忽视精神发展的需要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入党功利化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学生在高校入党,本应该是政治思想上的觉悟,应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宗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是,现在部分大学生却把入党作为未来就业的一个有力筹码,尤其是那些一心想考公务员和进入国企的同学,他们入党完全是为了增加进入这些部门的竞争力,入党动机已不再是那么单纯,入党动机变得非常世俗化,他们为入党用尽各种办法,如请客吃饭,送礼等手段已屡见不鲜了,而不是靠本身实力公平竞争入党,入党功利化倾向明显。他们入党只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增加一个优势条件,完全是为自己考虑,从利己主义出发,而不是出于精神发展需求,也不顾党的宗旨,且他们自身政治理论素养缺乏,政治信仰不坚定和政治责任感不强。入党后如果不能以党员的身份标准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保持警惕,一旦放松自己,就可能走上歧路,就会影响党员整体质量。

(三)人际交往功利化

人生会结交许多不同的朋友,大学阶段,能结交那些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朋友是一生很幸运的事情。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加之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往人们注重道义,而现在越来越重视利益。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增多,大学是更一座小型的社会,难免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本来纯净圣洁的象牙塔也变得不再那么纯净了,利益二字也被大学生所吸收,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利字当头,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倾向明显。在校园中信奉着“以他人待我之道待人”的处事原则,这个交际方式在校园中被大家所流传着,并且他们也在实践着。许多大学生不惜用尽手段去结交他们认为有用的人,如“官二代”、“企二代”,将来可能会帮得上自己;对于那些暂时对自己没用的人,则不愿交往,能躲就躲。甚至,在本来令人向往的大学纯洁的爱情上也表现出了功利主义色彩,在选择对象交往中,倾向于找所谓的“白富美”、“高富帅”或者“有房有车”一族,而不管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物质功利主义色彩十分严重。

(四)择业功利化

就业择业是每个大学生毕业时必须面对和做出选择的现实问题,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累年增加,已远大于社会需求,所以导致他们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越来越功利化,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往往是经济利益,工资的高低、就业环境的好坏、岗位的优劣常常影响着他们职业选择。首先,择业地域上,大多数人乐意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不根据自身条件出发,不顾自己适不适合在这发展,盲目从众,以至于出现许多诸如“蚁族”等现象,宁愿在大城市里“蜗居”,也不愿到更能发挥自身价值的中西部去,导致这些相对落后的地方更是少有人问津,这样不能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价值,而且也使其分布不均的矛盾更加突出。其次,岗位选择上,更注重物质利益需求,完全以工资为导向,追求既舒适又有钱的工作。另外,在毕业群体里,出现公务员热,为了就是拿铁饭碗,也不考虑自己适不适合,与自己兴趣爱好是否一致,精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最后,在择业态度上,急功近利,只考虑眼前利益,妄想一步到位,而不愿从基层岗位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起,缺乏长远追求,忽视未来职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对理想绝口不谈,大学生就业观亟需改变。

三、大学生功利化思想成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变化,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然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开始凸显出来了,正如邓小平所说:“窗户打开了,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给西方功利主义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土壤。市场经济的充满竞争,导致人们过分追求经济物质利益,一切向钱看,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大学生难免会受到其影响,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方面需求。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和优胜劣汰观念被大学生所接受和推崇,大学生为了在就业中更好的胜出,更加注重实用化,热衷于考取各种证书,他们的更多精力也都花在考证上面,急功近利,而忽视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看重权、钱,越来越注重利益,无论人际交往还是行为处事,一切与利益挂钩,最终可能会走向功利主义深渊。

(二)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同西方其他国家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在向西方学习和利用其先进科技和成功经验的同时,也难免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如功利主义等也随之传人进来,被大学生所接受,并对他们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必须高度警惕。现在中西方学校合作交流增加,互派学生,学术交流等,也使得西方思想更容易走进高校,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触。功利主义强调实用化,注重个人利益,这难免对我们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思想出现一定的混乱。功利主义认为人生就是不断追求快乐和规避痛苦的过程,人生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快乐,这也给不愿努力奋斗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使他们更不愿意踏实勤恳努力,急功近利去做事情,从而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定偏差。

(三)高校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多,大学生也由曾经的天之骄子演变为一个普通的社会群体,不再享有所谓的优越感。另外,随着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也更加现实化,追求目标越来越功利,理想也越来越世俗,功利主义在高校呈蔓延趋势。

当代大学生对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自身发展,越来越在意自我价值能否的实现,而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比较漠然,对社会的发展也不再关注,只注重如何提高自己,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为此,大学生学习也日趋功利化,对基础人文学科和专业知识的渴求逐渐消退,热衷于一些技能证书的考核,如英语,会计,计算机证书等,以至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好多学生推崇快餐式文化,获取知识直接通过互联网,很少真正的阅读书本和查阅文献,追求短、快、平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实用化,只为完成的考试任务而短暂的机械化记忆,而不深入理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读书无用论”在校园有所蔓延,学习功利化倾向非常明显,这种功利主义校园文化氛围难免对学生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也是他们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与社会接触不断增多,并或多或少受社会一些思潮影响着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涌入校园,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起来,崇尚自我,追求个性张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绝对化,由社会本位趋向于个人本位主义,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感匮乏。

大学生成才环境一般比较单纯,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社会经验比较匮乏,无论心里、生理发展都还不健全,也更容易受到人性固有的弱点的影响,人性的自然属性中,本身就有趋利避害的属性,有其自私的一面,这也使得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对善恶美丑也很难区分,容易被自己感性体验所左右,对待事物不够理性,对自身长远的发展定位不够明确,缺乏对全局的考虑,急功近利,容易被功利主义侵蚀。

参考文献:

〔1〕(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英)约翰.密尔.功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成因及表现 篇12

关键词:社会矛盾,成因,对策

到目前为止,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在这社会高速发展期间, 我们的社会也积聚了大量的现实矛盾, 必须予以重视, 否则将阻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的起因, 完善解决矛盾的机制, 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

一、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表现

当前, 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 从国际来看,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在增加, 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 西方发达国家片面夸大我国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 加紧对我实事西化、分化的战略从未中断。从国内来看,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尤其是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 处理社会矛盾的难度越来越大。归纳起来, 当前的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涉及直接利益的矛盾冲突增多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直接利益的问题, 是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这类矛盾主要包括:①干群矛盾。如在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企业改制、转业退伍军人安置等过程中引发的矛盾。②涉企矛盾。因企业改制、下岗职工安置、拖欠职工工资和“五险”等引发的矛盾有增无减。③涉农矛盾。因农村土地征用划拨、征地补偿、拖欠征地款和滥用耕地、土地有偿转让、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土地租赁和承包、宅基地纠纷等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已经成为当前涉农矛盾的热点和敏感问题。④其它矛盾。安全生产、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引发的矛盾大量存在, 这些矛盾起因复杂, 涉及面广, 有的还呈现群体性规模, 处置难度大, 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 社会结构性的矛盾仍然存在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东西差距、地区差距明显。从社会分配领域看, 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部门之间收入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是社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从社会阶层状况来看, 农民工、城镇低保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不到位, 引发了许多利益矛盾和冲突。另外, 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很突出, 环境和资源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瓶颈。

(三) 无直接利益矛盾冲突显现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参与事件的老百姓本身没有直接的利益要求和纠纷, 只是要表达、发泄一种情绪而参与到事件中去。从近几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看, 至少50%以上的参与群众与事件起因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在这些事件中, “仇富、仇官、仇不均、仇不公”是人们的普遍情绪基础。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 大量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众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借机表达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 有的实施偏激行为而演变成为“无直接利益冲突”, 甚至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对社会稳定造成危害。

二、引发我国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

当前的社会矛盾是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交替和碰撞过程中, 社会深刻变革难以避免的现象,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个主要矛盾相关, 并受此制约, 具体有如下原因:

(一) 体质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出现了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同时, 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 又出现了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 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如:农民工的收入、教育和生活质量问题,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问题, 等等。这些都是引发社会矛盾的诱因。

(二) 经济因素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不同利益阶层和群体呈现不同的利益取向, 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冲突, 且矛盾性质越来越复杂, 矛盾发生的“燃点”降低, 导致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不断增加。

(三) 思想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 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与摩擦不断增多, 社会现实又往往会使一些群众产生不公平感、受挫感及危机感, 一旦产生利益矛盾, 往往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和“法不责众”的心态, 动辄越级上访, 甚至铤而走险, 采取极端行为, 潜在的社会矛盾冲突表面化, 加剧了社会矛盾积聚的风险。

(四) 社会管理因素

由于传统社会管理手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 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 增加了处理社会矛盾的难度。尤其是利益表达机制、社会情绪疏导和化解机制等未有效确立, 许多利益受损群众认为自己利益得不到保障, 不满长期积聚, 一有诱因极易导致社会情绪异变, 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三、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的对策建议

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 是防止矛盾激化, 确保社会稳定的基础。

(一) 妥善化解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社会矛盾具有区域的差异性。近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 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根支柱。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 有利于缓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主要矛盾,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还有赖于各地协调而均衡地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既要通过深化改革, 完善市场体制, 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又要通过宏观调控, 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 防止两极分化。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

(二) 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 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政府职能部门是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 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责任主体。应主动地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任务, 形成整体合力。面对在弱势群体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纠纷逐年增多的趋势, 要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 拓宽民意表达途径, 为群众的利益诉求提供畅通便利的渠道。弱势群体的增多和利益受损, 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现实, 也成为公平与公正的焦点问题。因此, 要优先为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如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提供初级保健和义务教育, 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 建立利益保护与利益诉求的正常渠道, 这是化解社会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此外, 我们还需要不断借鉴他国的经验, 以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

(三) 强化司法化解纠纷的解决机制

和谐社会, 并不是一个没有纠纷的社会, 而是一个应当妥善解决各种纠纷的社会。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的整体设计, 只有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才能真正解决纠纷。法国著名学者托克维尔有一句名言:“在美国, 所有的政治社会问题最终都会转化为司法问题。”但是, 在中国, 相当一部分司法问题往往会转化为政治问题。西方法治国家数百年的实践表明, 司法才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只有司法才是理性、和平的社会问题消解机制, 只有司法才是程序最完善、最权威的社会问题解决机制。比较而言, 其他解决机制要么随意性较大, 要么缺乏权威性, 要么只是缓解矛盾的权宜之计, 均不具有司法机制的优点。由此可见, 只有司法才是社会矛盾的最优解决机制。

(四) 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加强社会管理, 注重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首先要加快政务公开的步伐, 切实让行政权、司法权实现阳光运行,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简化办事程序, 加强市场监管, 尤其要加大对易发生问题的经济组织的监管力度, 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有序管理。其次要培养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 促进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中介组织、民间机构等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最大限度地使“社会人”达到“人有归属、事有管理”的目标, 最大程度地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再次要积极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 不断优化暂住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社会保障、治安安全等公共服务, 尽快消除城与乡、常住与暂住二元结构带来的管理弊端, 切实从防范控制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司法厅浦发办公室编.维护稳定法律知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06-01.

[2]李培林, 陈光金等.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01.

上一篇:全国道德模范下一篇:金库管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