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及成因

2024-06-29

现状及成因(通用12篇)

现状及成因 篇1

教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它能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进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笔者在农村学校工作,深感目前农村学校教研现状堪忧。

一、现状

1.教师课程重,头绪多,缺乏精力。教师因精力不济而不愿意开展教研活动。例:我校(农村中心小学)紧邻城区,学生650 人,教职工31 人,课程最少的也有三四门,多的10 门,教师筋疲力尽。

2.骨干引领成空话,角色缺位

教研组长多数是经验型、教学责任心强,理论水平、组织能力偏低。各级骨干参加了远程培训、短训,理论水平并没有多少提高,自身缺底气,角色意识差,很少能真正发挥作用。“组长编计划、活动时写记录、期末交总结”这是多数农村学校教研的真实写照,教研形同虚设。

3.形式单一,效率低下

送课下乡、听课交流、专家点评,含金量高,但次数太少,一个乡镇10 年也难有一次。同时旁听教师名额有限难以普遍受益。校内教研、相互听课交流,形式灵活,含金量却不高。主管部门(教科所、督导室)规定了听课任务,但是抄教案代替听课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校领导的听课任务也因杂务干扰太多,基本完不成。

4.“两多两少”,不“研”了之

教研活动应落实到“研”,事实上却经常开成了工作例会,布置任务多、研究教学少,研究发言跑题多,实质研究少。

二、成因

1.科研指导不力

校领导穷于应付事务性俗务、各类报表、迎接检查,教研上分心,了解指导课堂教学少。负有教育教学指导义务的相关部门也因各种原因下基层少,做“传声筒”多。

2.能力不济,角色缺位

学校是个“小圈子”,很难真正落实“任人唯贤”的干部选任机制,导致不能胜任,角色缺位。

3.遭遇发展“天花板”,缺乏动力

很多教师在35 岁前非常敬业,内心中充满着对前途的憧憬。可是学校校级干部职位、高级岗位就几个,一旦没有得到所向往的前途,就会产生惰性,工作缺乏动力。

4.教育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

教学科研要花大量的精力,要长期学习积累。出成绩非易事,成长为“专家”,更难。教师得到的回报缓慢,甚至感觉不到。社会评价学校、教师多看成绩,学校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评职晋级大多也与成绩挂钩,在教育科研上很少体现,导致教师没有积极性。

三、对策

1.知人善任,疏通发展“瓶颈”,激发参与热情

首先要打破用人藩篱,真正做到“骨干引领科研”。把责任心强、肯学习、有组织能力的人提拔到中层干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的位置上来,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引领好学校的教研工作。其次,落实待遇、荣誉激励。对每类岗位,都要制订岗位职责,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享受相应待遇。让中层干部不因遭遇向上发展的“瓶颈”而泄气。让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即使不为向上发展,也有成就感。对于全体老师,要把教育科研与学期考核、评职晋级结合,激发每个人积极参与教研的热情。

2.破除神秘感,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有人觉得很神秘,离自己很遥远。其实,我们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分析学情、研究教法,本身就是教育科研,只不过老师不善于总结、积累而已。“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路开始,把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论串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开展基础研究,反思升华,上升到理论,对提升教育质量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校本教研要在“实”上下功夫

“早”。早规划有的放矢。教导处要召开教师座谈会,研究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搜集不同层次老师对教研的需求。早安排明确主题,努力避免“教研事前无准备,发言观点漫天飞”的现象。

“实”。“以骨干为引领,以课题为主线,以实例(教材内容、课堂教学)为载体”,重点研究“教材、课堂结构、教法”。活动要就“实”避“虚”。

“分层要求,研有提高”。提出教研差异化目标:新老师注重研究教材、课堂结构、控班能力,探讨不同类型特点教材的基本教法。有经验的老师追求多样化,侧重抓实、抓好教材教法的探讨和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

开展好集体备课。“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群体的提高。重点是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抓好备课流程管理,个人独立钻研是基础,集体研讨是核心。备课必须要有专题,专题源于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不要不着边际;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切忌空洞。例:(1)如何确定课时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2)如何创设教学情境;(3)如何设计层次性练习题;(4)怎样处理讲和练的关系。这些问题,都要以实际教材为载体,切忌脱离教材空谈。

重视积累,理论上提升。集中与自学结合,规定每期学习经验文章数量,写学习笔记、教研后记。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督促教师在理论水平上得到提升。

4.职能部门“沉下去”

常举办送课下乡、专题讲座活动,结合具体教材,从分析教材、把握课堂结构、选择教法、习题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上指导教师提高,这是基层教师最渴望,也最有效的教研方式。

摘要:教师缺乏教研参与热情、骨干引领成空话,角色缺位,教研形式主义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疏通发展瓶颈,增强教研意识,就“实”避“虚”,送教“沉下去”,是提升农村学校教研水平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教研现状,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魏亚平.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成因及对策[J].吉林教育:高教,2011.

现状及成因 篇2

城市贫困已经并越来越成为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矛盾。如何 解决“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保证这些人群的基本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积极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贫困人员的就业质量,加强就业保障,帮助其脱离贫困和贫困边缘。可以说,对城市贫困群体来讲,就业是最大的社会保障。

一、城市贫困群体的主体及现状

当前“城市贫困群体”的主体是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线”的人员。

“城市贫困群体”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1.贫困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来,享受低保人数出现逐年上升趋势。

2.贫富差距逐渐加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虽然建立起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调整机制,但市场规律带来的无情竞争、优胜劣汰,造成经济体制 转型期的贫富悬殊,差距加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幅逐年下降与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增幅的逐年提高形成反差。

3.多种困难类型组合造成家庭更为贫困。据调查,贫困群体中单一困难的是 少数,而大多数为多种困难类型组合造成的家庭,我们暂且称为“多元贫困家庭 ”。他们中有的是双下岗、双失业或一下岗一失业,其子女未成年,正在上学; 有的本人下岗或失业,其爱人是农村户口,并带有未成年子女;有的家庭有残疾或重残、重病人等等。

二、城市贫困群体的成因

“城市贫困群体”的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之一。人们对“城市贫困群体”成因的认识与理解,必须引起管理层的足 够重视。

一是不能陷入认识误区。误区之一:有些人把城市贫困归咎于改革和市场经 济体制建立,看成是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之过,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城市贫困群 体的出现是诸多错综复杂的综合因素造成的,改革和市场经济,尤其是竞争机制 的引进是出现城市贫困群体的原因之一,但绝非根本的、唯一的原因。恰恰相反,没有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只能带来整个国家的落后。改革发展是缓解直至逐 步缩小、消除城市贫困的必由之路和治本之举。误区之二:混淆相对贫困和绝对 贫困,不分贫困程度,把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水平相对不高统统视为贫困者。城 市贫困人员应该指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中的绝对贫困者。

二是应历史、全面、客观地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一是在经济体制转型,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法规、政策滞后,造成了 部分人群贫困。二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价值规律作用,尤其是竞争规律作用的 发挥,优胜劣汰、效率优先、收入分配、利益调整的立足点向竞争机制倾斜,而 不是向平等理念倾斜。三是国家规定的工资制度、市场决定收入制度与部分企业 实际用人、分配的不合理制度的差别;以及资本收入、劳动收入的差别,成为高 收入富裕人群与低收入或困难人群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

从微观上分析:一是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使长期工作在“全民”、“集体” 企业的人们,固化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观念中,下岗、失业后抱着陈旧观念,不 愿参加力所能及的再就业工作。二是这部分人员年龄大、身体弱、技能低、缺乏 竞争就业条件。三是部分人员因种种原因丧失或部分丧失再就业能力,难以取得 其它收入。四是政策的不完善,造成部分享受低保且有劳动能力人员,宁吃低保 也不愿再就业;或者隐性就业。五是低保只是收入的标准,而本人或家庭成员因 重症、难症或发生特殊事故造成贫困的救助制度刚刚制定或尚未提出解决办法。六是部分企业因不景气拖欠在职、退休人员医药费,造成退休人员名义上有退休 金,而实际用于生活上的费用却寥寥无几等等。

三、现阶段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

从就业角度看,下岗、失业或就业不充分是现阶段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

据社科院对6城市职工下岗情况的调查,从全部调查样本看,下岗期间的家庭 人均收入为每月202元,占下岗前月收入以及在职职工月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66% 和55.49%。而从获得再就业机会的下岗职工的福利状况看,其家庭人均收入不仅 要远远高于下岗期间的职工,也高于原下岗企业的在职职工。再就业职工的家庭 人均收入比处于下岗期间的职工家庭人均收入高出89.1%,比在职职工的收入也 高出4.95%;其次,下岗直接引发了城市贫困。6城市调查还显示,调查样本职工 下岗前家庭人均收入均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而下岗期间的家庭人均收入有4 个城市的平均值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在有的城市下岗职工调查样本中,甚至有40%的下岗职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陷入绝对贫困。

失业人员的情况也大体类似。据劳动保障部10城市抽样调查,在失业期间,43.9%的失业人员靠失业保险金生活,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在150~200元的占45.8%,42.9%的失业人员家庭收入的半数以上来自失业保险金,而失业人员家庭人均月 收入在3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就占到54.3%。由于失业保险金通常比下岗职工基 本生活保障标准还要低,因此会有更高比例的失业人员及其家庭陷入贫困。

在职人员(如国有困难企业职工、部分外资私营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的贫 困问题也不容忽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国家颁布了《劳动法》建立了劳 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但劳动违法案件一路攀升的势头并没有扼制住。从 1998年到2002年,劳动违法案件、群众举报案件数大幅上扬,2002年劳动监察查 处的劳动违法案件数比1998年几乎翻了一倍,群众举报 案件数也增加了约70%。2002年仅查处的拖欠工资额就达到了14.2亿元,还有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连最低 工资标准都达不到。劳动争议案件的增长增况也如出一辙,在经历姑年代的超高 速增长之后,虽然近两年增势趋缓,但仍以两位数的速率递增。透过劳动者权益 受侵害的严峻事实,可以看出劳资双方的权益不对称状况和劳资矛盾还在加剧,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不断恶化,就业质量下降,由此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经济状况,导致城币贫困蔓延。

可见,下岗、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是劳动者陷入贫困状况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中国当今社会里,劳动依然是人们基本的生存手段。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采 取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减少失业人口、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对贫困人口而 言,就业是实现其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是消除贫困的 最基本的手段。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规模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 下岗、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而再就业和正规就业又较为困难。国家统计局的统 计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点:2001年全国32.1%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减少,其中 92.1%的家庭是由于就业人口减少或工资及奖金等减少而减收。毫无疑问,缓解 贫困的出路在于促进就业。

四、解决“城市贫困群体”对策

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冗员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 场。可以预见,未来的城市贫困群体将主要是失业人员(尤其是长期失业人员)和部分有工作但就业质量不高的人员(包括从事非正规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因此,妥善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再辅以就业保护措施提高已就业者的就业 质量,是城市贫困群体就业保障的关键所在。

对城市贫困群体就业保障,总体思路是“个人自强自立,市场机制就业,社会 提供援助,国家就业保护”。总体目标是在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方面向贫困群体 倾斜,通过就业援动让城市贫困人员获得一份有收入的工作。并通过就业保护改 善已就业者的 生活状况,从而缓解贫困。具体方法是,对年纪较轻、有一定技能 和有再就业信心的,一定要扶持、帮助,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他们创 业或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对信心不足的要把情况进行必要的培训,多给予职业 指导,并不厌其烦地介绍就业;对年龄大、技能差且无再就业信心的,恐怕更多 地只能通过计划安置手段解决其就业问题;对有工作的低收入者,主要是通过加 强权益保障工作,提高其就业质量,从而改善其经济状况。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并完善贫困群体就业保障

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长期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城 市贫困群体将长期存在。因此,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必须特 别关注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问题,建立并逐步完善贫困群体就业保障机制,以对 贫困的失业和长期失业人员在政策上有所倾斜。要研究针对贫困群体的就业保障 或就业援助措施,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来抓;要拨出专门资金用于 支持贫困群体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并保证所需资金供给。街道一级是就业保 障的关键层次,应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负责这项工作,并针对每一个贫困人员的 不同情况逐-落实就业保障措施。为优化反贫困资源,防止内耗和浪费,建设在城 市街道一级由同一个机构承担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就业援助等就业保障工 作,并建议在政府机构改革时将最低生活保障职能交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直接承 办。

2.对城市贫困群体实行特殊的就业扶持政策

在国家现行有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家庭贫困的下岗失 业人员,特别是贫困的长期失业人员要有更为优惠的扶持政策。一是发放工资性 补助。对企业招用年龄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金领取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并签订半年以上劳动合同、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 低工资标准的,除按国家有关下岗失业人员政策发给社会保 险补贴外,再给予用 人单位每月一定的工资性补助,以充分调动单位雇佣贫困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对 再就业培训机构培训上述人员并成功介绍就业的。除按预定的标准支付培训费用 外,按人头发给一定的就业奖励金;三是对下岗失业人员中的贫困人员组织起来 就业或自谋职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除享受有关下岗失业人员的优惠扶持 政策外。可比照上述-项政策,发给每人每月一定的工资性补助,期限一年。对男 年满50岁以上、女年满45岁以上的,可延长发放期限,直至其能正常经营并有赢 利能力为止。

3.对资困群体进行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由于城市贫困群体经济承受能力极为脆弱,应为其提供便捷、免费的职业指 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其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恰当定位再就业方向,并不厌其烦地提供职业介绍。要推广“就业服务承诺制”,对经过技能培训、职业 指导的人员,保证其上岗再就业。

4.强化失业保险的就业保障功能

失业保险在政策取向上从以生活保障为主转为以就业保障为主,重点做好失 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失业保险金应定位为求职或培训期间的生活补 贴;失业保险机构应着重做好培训和再就业工作,而不仅仅只是发钱;整合失业 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功能,克服功能趋同现象,形成功能互补。只有这样,失业 保险制度才能够健康发展。否则,在有了较为健全的社会救助--即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之后,失业保险很可能被人们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制度,甚至有被撤并的可能。

强化失业保险就业保障功能的具体政策建设;一是待遇给付期限缩短到不超 过6个月,在此期间养老和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增强失业人员再就业紧迫感;二是 待遇给付标准与本人缴费工资挂钩,可考虑为缴费工资的50%,最少不低于最低 工资的70~80%(达到现水平);三是大部分失业保险缴费应当用于转业培 训和 再就业方面的支出;四是由失业保险管理机构负责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援助,就业 援助的目标是对每一位失业人员负责到底,直至就业脱贫;五是逐步将非正规就 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范围,首先将在正规部门就业的非正视就业人员 覆盖进来。5.开展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服务

首先要通过失业保险和国家财政提供充足的培训资金;其次要运用市场机制 办培训,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培训,通过招标由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竞办再就业 培训,并实行由培训机构提供转业培训、介绍就业一条龙服务,培训内容由受训 者和培训机构协商确定,培训后实现再就业或自谋职业的,由政府支付相应的费 用;至于哪些下岗失业人员接受培训,则由培训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下岗失 业人员的接受能力和再就业潜力等具体状况进行挑选;第三,对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不适合参加正规就业培训的,可由失业保险机构直接联系 用人单位进行试工,试工人员由用人单位进行岗前培训或在岗培训,试工期为3- 6个月。在此期间,不签订劳动合同,试工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工资补助。试工 期满符合录用条件的,由用人单位正式办理录用手续,被录用的失业人员还可继 续享受有关社会保险缴费等优惠政策;第四,对上述几种方式都难以理解决再就 业的长期失业者,由政府资助、单位或个人经办的就业安置项目安置失业人员,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费补贴外,对这些单位发给本人工资50%的工资性补 贴,期限一年;第五,对接近退休年龄或家庭极为贫困、上述措施都难以奏效的,由政府购买就业岗位直接安置。政府购买就业岗位的工资报酬可控制在一个合 理的限度内,标准一定要稍低一些,以免影响失业人员通过市场机制自主就业的积极性。

6.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用人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二是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辟就业岗位 ;三是扶持中小企业和鼓励下岗失业人民自谋职 业;四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扩大 用人,尤其是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当前,针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很多都是按原 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设计的,有些已明显不适应以私营和外资企业为主体的企业 结构,因此需要进一步修订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针对社会保险缴费过高的问题,要明确国家在社会保险中应承担的责任,企业过 高的社会保险激费一定要逐步降下来,不能再让参保企业背国有企业历史欠账。对灵活就业人员实行低标准的社会保险缴费,允许个人缴费参保。对招用下岗失 业人员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和社会保险缴费优惠政策。

7.“三管齐下”,强化就业保护工作

一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整合监察执法力量,履行好劳动权 益保护职责。尽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不能决定自身的人员编制数量,但通过转变职能在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依法保护劳动 者权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其次,要转变观 念,变依政策管理为严格依法管理,彻底改变层层转发文件、各自为政制订政策 的无用功做法,所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都必须严格依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应 弱化省级行政部门政策制定职能,基本取消市县级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权,把基层 劳动保障部门有限的人员力量用于监督执法、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法律法规和规 章上来。据此,除保留中央级政府立法和政策制定权、适当保留省级行政机关-定 的立法权外,取消地市县-级行政机关的立法和政策制定权,即省以下各级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时不搞上下对口,完全比照劳动保障部设置相 应机构的做法,省级只应设立一到两个综合性的政策研究部门,其余力量全部用 于充实执法监察机构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市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作基本 就是执法监察。

二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维权职能。一方面,要把工会由“准行 政机关”真正变 成依法成立的独立社团法人,依法开展规定的活动,实行财务自治,使工会摆脱 党政机关附庸的角色,使工会能够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 对工会社团的管理,防止其行为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影响国家政治建设。

三是修订《劳动法》,强化法律责任规定。可比照韩国对劳动违法行为追究 刑事责任的做法,使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能受到相应的严厉惩处,以切实保护劳动 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劳动者,尤其是弱势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使他们摆脱贫困,过上自尊的生活。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的现状及成因 篇3

一、语文教学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形式化,老师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只为了表面的形式。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过于形式化,走走过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阅读的时间,无助于学生进一步阅读学习

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前预习,再加上因为考试的需要而涉及的教学内容又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压缩学生的阅读时间,留给学生的仅是为了解课文内容而进行必要的自主阅读,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就肤浅,而对语文方法探究、文本内涵的理解更涉及甚少。长此以往,怎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缺少阅读方法的训练,使学生的阅读无法可依

一篇课文的学习一般在两个课时左右完成,大多数教师表示课文多、课时紧,抓好基础知识已经很吃力,其他内容只好放在次要位置。

二、阅读过于依赖参考书,导致读书目的迷茫

参考书不仅是学生的辅助资料,也是教师的辅助资料。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和学生过于依赖参考书,课堂上、作业中,学生的回答只要和教参的答案不符,教师就会酌情扣分。这样下来,学生只有言听计从,丧失了自主阅读权,即使偶尔看一下课外书,也要参照阅读提纲,不敢有创造性的阅读,思维受到了禁锢,没有了阅读的兴趣,也就没有了阅读的目的性可言。

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导致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养成的缺失

1.没有阅读的氛围,学生阅读量明显不足

农村学校60%以上是留守儿童,我校则达到了90%,父母常年在外,留下爷爷奶奶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家里只负责孩子的生活,至于学习的事就完全交给了学校。家里没有读书的氛围,没有家长的配合和引导,在这样的氛围中,具有自主阅读习惯的学生就寥寥无几了。

2.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家长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阅读学习的过程,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内在压力。

3.疏于引导,阅读习惯养成缺失

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学生过于宠爱,导致很多学生不够独立,不仅体现在生活上,同时还体现在学习上。电子科技的发展,家长对阅读学习的忽视,使孩子更热衷于电脑游戏和电视节目。这样的环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意识,也就不会有阅读的习惯养成了。

四、加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及阅读量,对语文教学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好的语文教师会经常读书,读好书,会把自己读到的好书介绍给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体会和思考方式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感受读书带给人们的美妙,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开始,教师可以硬性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定量的书籍,或老师每天向学生介绍一些书籍,迫使学生不断阅读。

3.教给阅读的方法,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以课文为例,进行有效的自主阅读指导。“教,就是为了不教。”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以课文为例着重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对语文阅读的分析,获得阅读的方法,达到自主阅读的目的。

集中指导,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每两周一节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如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是画记式、摘抄式、感想式等。

4.提供阅读平台,促进学生持久阅读

(1)开辟各种阵地,提供展示平台。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要提供机会进行交流。如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好书推荐会;举办手抄报展示活动;开展课本剧的排演活动等,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多种奖励手段,肯定阅读成绩。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强化学生成功的欢乐:设立各种荣誉称号,如“阅读之星”“读书大王”等等;给予学生一些特殊待遇,比如做班级的图书管理员或额外增加借书的次数等;给予一些物质性的奖励,如一本有趣的书,一本漂亮的本子等。

(3)多方评价,激发阅读热情。在对学生的阅读实施评价时,教师、学生、家长可共同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样的评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保持持续阅读的激情。

参考文献:

唐兆华.巧设教学情境,实施有效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英语课堂沉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篇4

一、英语课堂沉默的现状

1. 课堂观察

从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来看, 课堂氛围不佳是普便存在的一个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较沉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改变, 学生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这种讲授方法, 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都花费在记笔记上面, 在思考上比较欠缺。即使教师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也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很多学生还是调动不起来, 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起到调动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

2. 教师观察

在英语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方法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仍然是其不能舍弃的, 知识是其教学的唯一重点, 其中语法知识所占的比重尤其大, 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就比较刻板, 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相应的讨论、合作等课堂环节被大量的知识灌输所替代。教师的提问往往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学生, 很多学生保持沉默。即使是个别提问, 教师也往往由于时间的限制, 问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 难以对学生有所启发, 在这种情况下, 提问就成了课堂上的摆设, 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心态、积极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果不能对这种现状加以改变的话, 学生的思维将很难得到相应的锻炼, 这样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消极的。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 对问题麻木不仁,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问题的难易、提问的时机等都缺乏相应的把握, 这样就使得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思维脱节, 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是优秀的学生, 或许能够回答上相应的问题, 而那些后进生却显得非常吃力, 因为他们本身的基础知识就不是很扎实, 再加上教师的提问往往不是很科学, 其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最后只得以沉默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提问之后, 学生未能立即回答的话, 教师往往会重复提问。很多教师实际上对于提问时间、思维时间、提问方式等缺乏理论的指导, 对于那些沉默的学生不去主动交流沟通, 找出原因, 加以解决, 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相应的教学。虽然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学比较简单, 只需要简单的备课, 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反馈的单一、问题的笼统都使得那些后进生在课堂上更加沉默。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于这种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但是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还是将其舍弃, 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3. 对学生的观察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 学生本应是绝对的主体,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能够积极发言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大部分学生都表现为沉默, 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和教师的交流严重不足。而对于不同的任务, 学生的反应却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往往对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任务都有着很强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检查、测验等形式的考核评价, 学生则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其对于这些方式从内心上比较抵触, 有的学生甚至和同桌聊天, 对于教授的内容不感兴趣, 而看课外书等无关的书籍。在个别提问中, 学生的态度往往比较冷漠, 缺乏回答问题的热情, 在集体回答的时候也是这种状态。具体来说在, 课堂上学生的沉默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思考型沉默。相对于那种没有热情的沉默, 这种沉默是比较积极的, 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 往往需要自己进行相应的思考, 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一种表现;其二, 顾虑型沉默。相对于思考型沉默, 其比较消极。在课堂上, 学生对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有信心,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强的从众心理, 总是随波逐流, 这样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其三, 无聊型沉默。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沉默方式, 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等, 学生难以提起相应的兴趣, 难以参与到其中, 因而感到无聊, 故而选择沉默;其四, 冷漠型沉默。产生这种沉默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个人情感过强, 座次的安排、话语的轻重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进而不重视, 不参于课堂教学, 保持沉默。

二、英语课堂沉默的成因分析

1. 传统文化的影响

之所以产生英语课堂沉默, 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受到尚“和”思想的影响, 很多人都把沉默当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或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我们平常会说沉默是金, 沉默被我们看成是一种忍辱负重, 一种精神品质。在这种情况下, 随大流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学生有着这种顺从的习惯, 不论是对父母, 还是对教师, 当无可奈何的时候, 其往往会选择沉默、顺从。这样当课堂行为与其产生不适应的时候, 沉默就成了其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在学生内部, 积极回答问题是幼稚的行为, 他们认为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沉默, 知道当作不知道, 沉默的方式被学生们认为有智慧、有节制。其往往尊重教师的权威作用, 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行为为主, 不敢对教师的观点进行挑战, 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 其在心理上也倾向沉默。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被动地位也是其沉默的原因, 当前的教学模式还是教师为主导的模式, 这样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 表现出很强的对教师的依赖, 在种的氛围下, 沉默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形式。

2. 英语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 课堂氛围的好坏对于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当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的时候, 学生就会变得沉闷, 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是很强, 不爱发言, 这样就造成了沉默。若是回答问题比较积极的学生较多的话, 就能改善课堂的氛围, 再加上教师的适当鼓励, 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合作交流是当前英语课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也正是因为这样, 很多学生都选择沉默, 对于其他学生的发言, 就好像与自己无关。这样不仅无法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 对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阻碍。

根据相应的调查, 在主动性上学生往往比较欠缺, 表现欲望也不是很强烈, 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往往认为其是一种压力, 并且为此而提心吊胆。有的学生对于知识十分看重, 这是受到了传统因素的影响, 其认为所谓的学习就是掌握、记忆相关的知识, 这实际上存在着很强的片面性。从当前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很高, 对于课堂的参与不积极, 这是造成其沉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和应试教育是分不开的。这种功利化的学习氛围, 使得学生陷入了一个学习的怪圈, 沉默被认为就是珍惜时间, 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 其被学生认为是背诵、记忆知识的重要的方式。

3. 学生自身因素

(1) 学习动机。相关的学者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分类。Gardner将学习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融合性动机, 另一种是工具性动机。所谓的融合性动机实际上和学习者的兴趣是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兴趣而激发出来的动机, 由于是发自内在的兴趣, 所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保持相应的主动性。而工具性动机则是短期的效应比较好,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相应的目的。诸如出国留学、得到激励等。相较于融合性动机, 这种动机在主动性和自觉性方面比较差, 当其目的达到以后, 这种学习状态很可能就无法持续。工具性动机, 很多学生都具有, 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相应的考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考试和升学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 其中书面考试对于学生而言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和考试和升学的联系最为紧密。而口试则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 学生的沉默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了。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来, 导致沉默的原因之中, 语言学习动机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语言能力。不论是文化知识、精力, 还是学生的听力水平等都会影响到课堂沉默。就当前情况来看, 精力不集中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若是从文化角度来分析的话, 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个因素却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 也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此, 在日常的教学当中, 教师要加强背景知识的渗透, 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现在学生的听力往往比较弱,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 缺乏针对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听力水平, 在英语教学当中, 教师的用词和语速往往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进行, 这样就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 使学生陷入非常被动的状态。其二, 教学上的地位较低。由于我国当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考试仍然作为升学的重要的依据, 故而在英语教学当中, 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 从众心理。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当中, 很多学生存在着从众心理, 这不但反映了其自信心不足, 而且表现出性格上的软弱。在课堂上, 这些学生可能存在着自己的见解, 但是碍于权威的存在或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而选择了从众, 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往往选择集体回答的方式, 主要就是害怕承担风险。

(4) 课堂焦虑。焦虑一般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造成的威胁, 使得其自尊心与信心受挫, 或由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 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语言学家使用“焦虑”来形容人们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常见的紧张、担忧、害怕等的忧虑状态。Horwitz指出外语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现象。他们将外语焦虑定义为: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 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 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一般认为, 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学生学习, 过低和过高的焦虑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在英语学习中, 由于学业压力学生普遍遭遇着焦虑水平偏高的煎熬。这种焦虑和紧张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羞于表达, 这也是课堂沉默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4. 教师方面因素

(1) 教师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沉默, 教师是十分重视的, 毕竟其不能及时获知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平时的问答中, 往往会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要求学生提高声音, 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就会受到教师的感染, 变得积极活跃, 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为此, 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 教师意识到学生参与的重要性, 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问答和互动中来;其二, 课堂的沉默现象很严重, 唯有采取相应的手段才能改善当前的状况。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 课程沉默是现在存在的一个普遍情况, 在众多的手段当中, 教师的鼓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 还是要把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 只有使其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快乐, 才能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去探究, 从而改善课堂沉默的状况,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 教师的课堂反馈。调查发现, 教师的反馈方式与学生的心理期待有着巨大的反差, 学生最希望在自己回答错误时受到教师的鼓励, 启发自己完成问题的回答。然而, 学生得到最多的反馈却是:找同学代为回答, 这样虽然能够尽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但这种做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初回答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积极评价而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 或者因为自己没有机会改正最初的错误而惧怕在不确定答案的情况下回答问题, 进而逃避课堂参与。甚至有的同学会因此而产生紧张和焦虑, 形成心理障碍。课堂上教师的反馈方式过于单一, 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不利于课堂沉默现象的改变。教师的课堂反馈正确则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有效激发, 促使师生在思想上共鸣的产生, 保持课堂交流的流畅。

(3) 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开放的师生交往形式更有利于英语课堂交际化。教师善于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 有利于拉近师生彼此的距离, 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减少焦虑, 创造一种活跃、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 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相反, 若师生关系不和谐, 则课堂活动得不到同学的响应和参与, 很有可能陷入沉默的泥潭。

参考文献

[1]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4) .

[2]张慧琴, 张琨.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中国外语.2009 (2) .

[3]丁晓丽.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因素及解决对策.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2008 (S1) .

[4]陈诗颖.正确解读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 (12) .

农村贫困党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篇5

程新华

目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部分农村党员还处在贫困状态,不能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此,通过对我镇农村贫困党员现状及成因的调查,谈几点意见和看法,改变农村贫困党员贫困面貌的意见和看法:

一、基本情况

霍尔奇镇辖区面积521.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59个村民小组,辖区内总人口21200人,党员472人,贫困党员46人。占党员总数的9.7 %。

二、农村贫困党员的现状及成因

近几年来,霍尔奇镇人民在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均收入较前几年有所提高,但同其他贫困户一样,贫困党员由于基础薄弱经不起特大自然灾害的冲击,勉强达到丰年温饱,欠年返贫,加之个别党员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既无发展经济的真本事,更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更谈不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信息不灵通,无增加收入的一技之长,资金匮乏都是造成农村党员贫困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信息闭塞、思想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思想跟不上。一些基层党组织忙于经济工作,忽视了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借口经济工作忙,而将多数组织活动如“三会一课”等都同行政会议搅在一起进行,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效果;导致了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农村党员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知之不多,知之不全。由于长期缺乏严格的组织生活,甚至连党的宗旨、奋斗目标都弄不清,从而淡化了党员的使命感。

由于消息不灵通,使他们仍然维持在。加之,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使生产出的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导致目光短浅,只知道市场什么好买,我种什么。

(二)科技培训跟不上去,缺乏增收的一技之长。

目前,由于科技培训工作,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培训方式上搞“大集中”,不分层次、不分行业地搞集中辅导。在培训内容上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了党员科技培训的效果。

部分党员把精力不全放在发家致富搞生产方面,鸸与普通农民一样,无创收的科技本领,逐渐贫困落后。

(三)资金短缺,也是制约,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困素:

综上所述,当前解决农村贫困党员,贫困状况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对他们强化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要在符合多数党员实际需求和理论灌输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党员对科技应用的感性认识。一是培训时除保证科技人员理论教学外,还应让一些专业户走上讲台传授经验,将实用技术通俗化,拉近科学技术与农民党员之间的距离。二是结合实用技术的理论学习,要及时组织党员到实用技术应用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使他们对物化了的实用技术看得见、信得过,从而起到空泛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三是利用科技电影、电视、录像等形式,对农民党员进行形象直观的科技知识教育。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对部分贫困党员的具体情况,投入资金,把他们扶持成为养殖、种植方面的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镇的贫困党员尽快脱贫致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代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及成因分析 篇6

摘 要: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整个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通过对广东省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出目前广东省高校的师生关系正处于“冷淡”状态,师生之间愿意交流但交往频率低,交流内容单一。而责任在于教师的修养和教学方式、学生的素质和心态、学校的各项建设制度以及社会风气几个方面。因此,必须从这几方面入手,建立起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研究背景

2008年10月,山西朔州、浙江缙云、北京昌平连发三起弑师案,这三个骇人听闻的案子使非议颇多的师生关系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22岁的大四学生付成励用一把菜刀当着19个同学的面,在课堂上杀害了43岁的教授程春明。这起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弑师案,更是在整个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师生关系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研究思路与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就广东省高校的师生关系基本现状、师生交流情况、师生矛盾的普遍处理方法及师生关系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查证广东省高校的师生关系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对于师生关系的状态,哪些因素有着关键的影响力。从而对症下药,提出建立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策。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论证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演绎归纳法。

研究对象

本期调查研究的总体是广东省36所本科高校全体在校学生,考虑到样本的集中性及调查的可操作性,本次调查以广州市内的21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最后回收40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一、广东省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我们运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配额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高校的学校、专业、性别、年级进行抽样,结果显示,对目前的师生关系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仅占5.2%,认为比较满意的学生占46.7%,认为一般的学生占39%。可见,较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目前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态度是居于不偏不倚的中庸状态。现将广东省高校师生关系情况的现状具体描述如下。

1.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师生均愿意交流但交流缺乏主动性

调查时,在“你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哪种”一题中,68.6%的学生选择了“朋友型”,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能与老师成为朋友。而在“当你与老师交流时,大多数老师的态度如何”一题中,62.7%的学生表示老师态度“和蔼并表示欢迎”。由以上的统计我们可推断出,大部分老师是愿意并且欢迎学生与之交流的。在多数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两者主观上并不存在排斥或抵触心理。

然而,当问到“目前你的老师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时(本题为多选),87.9%的学生选择了“知识的传授者”,仅有14.3%的学生选择了“朋友和知己”。此外,仅7.7%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上课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比下来,我们明显感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学生期望较高,但却缺乏交流所必需的“主动性”。

2.师生交往频率不高,交往关系不密切,师生间情感关系显得淡漠

一般而言,交往越主动,交往频率越高,交往中的情绪体验越积极,交往主体彼此的关系就越密切。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仅有9.1%的学生与老师经常交流。在“你觉得老师对你的关心程度如何”一题上,59.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调查过程中,涉及师生交往频率等具体问题时,被选最多的均为“偶尔”“一般”或是自己解决问题等这一类选项。让我们明显感觉到,当下的师生关系正处于一种“不咸不淡”的尴尬状态。冷漠成了师生关系状态的最好形容。

3.师生交流内容单一,“单向灌输”多,“情感交流”少

调查分析显示,“朋友”的角色是师生心目中双方沟通的最佳定位。当问及“你最希望师生交流以什么方式进行”时,被选率最高的选项为“一对一单独交流”。当“你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与老师不一致时”,43.5%的学生选择的做法是“下课后找老师,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见,大部分学生钟情于与老师单独而直接的沟通交流,希望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相互对话。

然而,虽然角色期待为“朋友”,实际的交流中却无法得到充分体现。问卷中“你通常与老师交流些什么”(本题为多选),48.6%的学生选择“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仅21.5%的学生选择“自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快乐”,16.8%的学生选择“老师对你的看法和建议”。

由此可知,师生交流还是仅局限于教学知识周围的内容,交流内容单一,而非“朋友”一般可畅谈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内容,不能充分体现出师生所期待的平等交流地位。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既包括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也包括学校方面和社会方面。调查分析显示,广东省高校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制度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教师因素:

(1)部分教师重成绩轻思想,重科研轻交流

当下,高校教师的各项考核机制当中充满着对教学成绩及科研任务的硬指标,却没有一条体现了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考核标准。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教师根本无暇顾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而本能促进师生交流的“导师制”,也随着硕士生扩招、学术商业化而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初衷。研究生帮导师“打工”,学术的传承气息荡然无存。

(2)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及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高校教师的素质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职业道德不高、学术修养不足或是功利思想过重,使得高校教师的风度与魅力尽失。

(3)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新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与学校教育、内部管理以及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有极大的关系。调查问卷中,只有4.9%的学生认为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对师生关系没有影响。

2.学生因素

(1)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功利思想严重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学生整天忙于考“证”或是兼职。即便与老师有了畅谈的机会,如前文所述也永远离不开发表论文、毕业就业等实际话题。待到毕业之后,师生之间行同陌路。

此外,高校目前普遍收费高昂,让学生在心理上走入了上学如同消费的误区,这让师生之间欠缺了建立深厚感情的基础。

(2)角色期待与现实状况存在差距,让学生由失望转变为放任自流

在问卷中,我们专门设置了一题:“以下几个关于老师的方面,你的注重程度是?”,并设置了“衣着得体”“有幽默感”“有创造性”“教学质量好”等12个选项,91.7%的学生对这些选项均选择了“很注重”,由此可见,学生对高校教师角色期待处于“理想化”的状态。然而,人无完人,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时,学生更不主动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无从谈起。

(3)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大多欠缺沟通交流的技巧,尊师重教的传统观念愈加淡薄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进入高校学习后不懂如何与老师沟通。而高校扩招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面面俱到。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变得性格孤僻、眼高手低。加上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尊师重教。这些都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3.学校、社会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育制度、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分校区建设的“风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交流的顺利进行。调查问卷分析显示,43.7%的学生认为教育制度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高校扩招、高校建设等各个方面。

(1)高校扩招对师生关系的建立带来了诸多弊端

调查显示,74.3%的学生认为因为高校扩招使得“师生比例不协调,老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如表1)。高校扩招,使得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教师整日忙于授课,师生之间接触越来越少。

表1 你认为高校扩招给师生关系带来的影响(可多选)

(2)广泛兴建的大学城、分校区等,让师生关系愈加疏远

目前广泛兴建的大学城、分校区等,更是让师生关系愈加疏远。当问及“你认为分校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如何”时,79%的学生认为“老师奔波于几个校区之间,使师生之间沟通机会减少”。分校区成就了拥有着大片面积的高校,却使得师生相互剥离。

(3)高校考核制度的不完善让教师无暇顾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科研项目、论文发表等紧密相关,而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很难用各种量化指标进行考察。因此,便造成了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部分教师重成绩轻思想、重科研轻交流”现象,教师无暇顾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赖于教师、学生及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1.教师方面:为人师,必须在学术和道德上都具备高人一等的能力和境界。因此,教师首先要以扎实的文化修养赢得学生的景仰和爱戴;在教学时,还要注意课上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可过于依赖新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关爱学生。最后,教师要与学生教学相长,以谦逊的美德赢得学生的尊敬。

2.学生方面:高校学生首先应树立起学习为重的正确思想,不受外界社会利益的诱惑及误导。其次,自身要注意保持并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切不可自视过高。再次,要用客观成熟的心态看待老师身上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最后,不可盲目要求事务繁忙的老师对自己事事关注,学会“主动出击”。

3.学校及社会方面: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视,让各项考核制度更加人性化。其次,虽然高校扩招是全社会的大趋势,但教育部门与高校必须注意扩招的“度”。再次,学校必须在郊区甚至异地建立分校区以扩大办学规模时,学校应在配套设施上下更大的工夫,如加强分校区教师宿舍的建设,加大对两校区之间交通工具建设的投入等,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分校区对师生交流所带来的弊端。

参考文献

[1]翟葆奎.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00.

[2]邓显波.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第6卷第8期,2008年8月.

[3]刘娟.略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J].中国电子教育2008,(3).◆(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媒低俗化现状及成因调查 篇7

传媒低俗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领导下,大众传媒逐步走向市场化,大众娱乐文化日益发展的一种变异的现象。具体表现有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 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去满足一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一些低级趣味文化,让这些低级趣味文化在受众之间大量传播,从而让传媒低俗文化越来越广泛。

传媒低俗文化的基本概念

传媒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如今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传媒事业已经深入人心,传媒在大众心中已经占领了一席重要位置。传媒主要由两方面组成, 在以前,传媒主要靠报纸、杂志、书籍等传播。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 电视、网络、电影、电台等成为了媒介传播的主要载体,在不同的时代传媒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但是如今的这个时代,传媒在大众心中的地位更加根深蒂固,不过这样也滋生了一些诟病,传媒低俗化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要想透彻的研究分析传媒低俗化形成的原因,传媒低俗化是我国在走向市场化经济时产生的一种不良因素,是传媒被商业化的侵蚀,一味的注重经济效益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商人为了吸引大众眼球,一而再的去触碰道德底线的结果。

以上说出了传媒低俗文化的产生, 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是不是传媒低俗文化的产生于受众就没有关系呢?在这里笔者认为,传媒低俗文化的产生与受众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但是在传媒工作者与受众在接受调查时,媒介与受众都在相互的指责,这如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满足,人们就开始最求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方面的生活,大众传媒就是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因素,为了吸引眼球,产生出了许多低俗文化,这样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受众在出于新奇的心态下接受了这种低俗的传媒,所以,笔者认为传媒低俗文化的产生与受众也是密不可分的, 并不能一味的去指着大众传媒。

传媒低俗文化现状的具体表现

传媒低俗文化在很多的方面都有体现,比如传媒低俗文化对消费方面的影响就很重大,在改革开放前,人们以节约为荣,认为浪费就是一种败家的行为,然而,在现代传媒的吹捧之下,导致了许多本来不爱住在郊区的,在郊区购买别墅;本来只注重穿衣合体舒适就好的人,购买许多很贵的而又不舒适的衣服;如今在世界各国的奢侈品店,买家人数最多的就是中国人。这些都是大众传媒对这些物品无限吹捧的后果,引导国人去盲目的消费,这一点就是传媒低俗文化对消费的影响。另外,传媒低俗文化的具体表现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大众传媒采用许多偷窥的方式,爆料出明星等公众人物的绯闻,丑事,用来吸引受众的眼球,给广大人民群众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大众传媒低俗化的表现形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暴力情节过重,猎奇心过重

有一些报道中,常常对抢劫、行凶、强奸的报道大力的渲染,将重点的描写细节放在血淋淋的暴力画面,采用一些大标题、暴力图片,用来刺激阅读中的猎奇心理。如:有一个都市报是这样描写一个凶杀案的,标题采用大标题的方式,写的是“血淋淋”、仇富心理引来的惨案。还有一篇更为离奇的标题,是湖北一个地方报道的一个干尸肚子变大的事件,标题竟然是《千年干尸怀孕》,还有一个地方的孕妇因为疾病生的孩子有异常,标题竟然是《孕妇怀孕竟然生了狼人》等等。

2.以性为主题来作为卖点

一些媒体专门打擦边球,用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标题竟然写的是春光乍泄、女人好色等等。

如何解决传媒低俗文化的产生

首先,要从大众传媒本身抓起,要重拾责任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传媒低俗化就是市场经济下个人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发生了冲突,大众传媒为了个人利益,毅然选择了放弃个人的道德修养,久而久之,传媒低俗文化也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加强传媒工作者的个人修养,增加传媒工作者的责任心是最主要的工作,只有传媒工作者本身的道德修养变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媒低俗文化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其次,就要从受众本身做起,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不要盲目的跟风,提高自身对传媒低俗文化的辨别能力,在遇见低俗的传媒信息的时候,广大人民群众应该保持积极抵制的太多,这样就能传媒低俗信息在受众之间的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延缓传媒低俗文化的传播。

然后,政府应该加强对传媒低俗文化的管理和处罚,政府应该建设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传媒机制,只有政府机构的出面才能最有效的抵制传媒低俗文化的传播。

最后,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公共信息平台,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应该参与其中,在遇到传媒低俗文化时,应该积极举报,并且对大众传媒提出强烈的指责,并且培养受众的判别能力,知道哪些是低俗的传媒文化,这样才能有效的抵制传媒低俗文化的蔓延与加强。

总结

现状及成因 篇8

但令人遗憾的是, 一直以来, 初中语文教学却忽视了这部分内容。特别是以升学成绩为指挥棒的课堂教学, 怎样解读文本, 如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成了重中之重, 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 字词的书写更被打入了“冷宫”。教学中很多教师热衷于与学生探讨文段的中心思想, 课堂上也充斥了太多对重点句子的分析。这些内容占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大部分时间, 而写字这个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却往往失去了立足之地。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笔者认为, 主要是源于考试制度的偏差, 以及我们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尤其是在中考试卷里, 识字写字这一类基础知识分值小、分量轻, 不像阅读理解与作文, 分值大, 举足轻重。所以有些教师就错误地认为, 区区几分, 影响不大, 因而就没有重视起来。这种认识上的误区, 致使写字这一板块在教学中被边缘化、简单化。写字教学自然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食之无味, 弃之又可惜。学生写字的效果当然就比较差了。

由于写字教学环节的这种薄弱和低效, 使得学生中出现写字问题的人为数不少。据上海《东方早报》载, 在第2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300篇获奖作文里, 共出现字、词、句子等差错265个, 其中仅错别字就有141个。有句老话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个资料中可见写字问题的严重性。大城市尚如此, 中小城市乃至偏远的乡村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 河北抚宁某中学对初中三个年级的写字情况作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该中学七、八、九三个年级写字漂亮的人数只占了年级总人数的10%~15%, 而写字较差的则占了38%~40%, 也就是说写字不是太好的占了总人数的2/3以上 (张瑞金《初中生写字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

笔者也曾在本校做过类似的调查, 当时主要是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的练字情况。通过这个调查, 笔者发现, 回答“你们的字写得怎么样”这个问题时, 认为自己的字写得不错的学生比例还不到总人数的10%;回答“你们想写好自己的字吗”这个问题时, 却有85%以上的学生回答说“想”;回答“你们喜欢写字吗”这个问题时, 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回答“喜欢”, 还不到5%。对此, 笔者也作过深入的思考, 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初中学生写不好字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状, 但不是他们不想写好, 而是缺乏一种浓厚的兴趣和有效的指导。

从上述几个案例里,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当前大部分初中学生因为不重视写字技能, 所以出现问题就在所难免了。学生对写好字毫无动力的这种现状, 不能不令我们警醒和反思。因为文字是一个民族最明显的文化标志, 漠视文字, 就等同于漠视一个民族的历史。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是建立在使民族传统得以继承并发展的基础之上, 并不是要忽略甚至扔掉传统。所以, 全面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 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改变初中写字教学的不良现状, 切实提高写字教学的实效, 乃是我们语文教育的“重头戏”。

初中学生对写好字的兴趣不高,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无非就是两个, 客观讲, 现在经济发展了, 文化生活内容丰富了, 外界的诱惑也多了, 尤其是电脑和手机的使用, 以及用键盘打字来代替手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使得学生把课余的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游戏和聊天上。许多学生打字飞快, 但传统的用手写字正逐渐受到冷落, 因而总会有人在做作业时提笔忘字, 或腹中有千言万语, 却难以下笔表达。针对这种现象, 有人甚至发出预言:“汉字将要成为游戏中‘失落的文明’了。”此外, 随着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大, 不少学生根本就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写字, 能够完成每天的作业以及应付频繁的测验考试, 已经算不错了, 哪里还谈得上练字呢。

主观上来看, 社会的经济化使实用性成为人们思维的首选, 从而忽视了审美艺术性。所以很多学生、家长认为与其刻苦练字, 倒不如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 说不定还能多拿几分。况且如今出现的大学生找工作难等现象, 导致新“读书无用论”的兴起, 社会上一部分人觉得读书没什么用, 写字就更不用说了。以上这些错误的看法往往会影响我们写字教学的开展和深入, 毕竟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会导致人们不同的命运。

更深一层来讲,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甚至直接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佛家偈语云:有因必有果。种种恶因, 必然结出的是万般恶果。当社会上对应试教育过度的重视, 乃至对成绩的要求变得畸高时, 我们不幸地发现, 传统的文化似乎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 教育也正逐渐失去它原有的意义。然而大家都知道, 没有根的树苗是永远都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随波逐流的浮萍只能注定成为鱼虾吞食的对象。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某校的高考、中考状元时,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却被忽视了;当我们还在寻求改革发展的方向时, 一段段传统的历史却被遗忘了。时代发展到了今天, 写好字可能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发展的必要前提, 它是我们能时刻铭记祖先,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

针对初中学生不喜欢写字、写字质量不高的现状, 笔者认为, 必须了解学生写字的“病症”, 才能对症下药。

据笔者观察, 有不少学生写字时, 喜欢将食指压住笔杆, 再用大拇指把食指紧紧包住, 中指中段顶住笔杆, 然后整支笔有点向前倾斜。学生一旦习惯用这种执笔方法, 写起字来会是质次费力, 而且还容易阻挡视线, 造成视力下降。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由最简单的写字习惯入手, 而“指实掌虚”的执笔方法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还有的学生坐姿不正确。有些学生写字的时候, 整个人好像趴在桌子上面, 头几乎和桌面来个亲密接触。另外一些学生写字时, 喜欢将右肩垂下, 让左肩拱起, 侧着身子写字。对此,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 良好的坐姿能有效地减轻写字时的疲劳, 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预防近视、脊椎弯曲等多种问题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必须解决学生写字时存在的技术问题, 比如笔画的不规范。每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要想写好字, 就必须会写基本笔画。但有的学生由于初学写字时没注意观察, 所以无论一横、一竖, 好像都差不多。像“烈士”的“士”, 有的学生把上下两横的长度都写成一样。这样的情况, 在平时的默写中出现得较多。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建议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 把平时经常写错的字收集起来, 对于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从自身练字的经历来看, 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 除了要纠正学生写字时的问题以外, 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转变学生的观念, 激发其内在的写字动力。据心理学理论:动机是推动人行动或抑制某种行动的愿望和意图, 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原因。有鉴于此, 我们就要不断地灌输“只要坚持练, 就一定能写好”的理念, 让学生坚信自己有写好字的天赋, 对自己有信心。并跟学生讲明, 写字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技能, 简单来说, 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的一种本领, 现在不练好字, 以后就会后悔。

其次是由行楷入手练字, 学会临帖。简单来说, 可以跟学生讲, 楷书就是画直线, 行书就是画波浪线、画圆圈。然后再教给学生练字的规矩,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练字合乎法度, 就会有明显的效果。至于临帖时, 则先让学生静下心来看帖、看格, 通过字帖和米字格来认识、把握方块汉字的结构特点。开始写的时候, 强调意在笔先, 写一个对照一个, 不断反思自己哪个字写不好, 再把它多写几遍。如果学生在短时间里练习有明显的进步, 就应给予表扬, 使之更有兴趣和动力去练字。

再次是要持之以恒。俗话说“字无百日功”。“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式的练字, 肯定是没有什么功效, 不是笔力浮浅, 就是结构松散, 进步不大;而且, 缺少了成功的愉悦感受, 又会反过来影响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造成恶性循环。笔者班上有些学生只是在写字课上才练练, 平时基本不动笔, 效果当然不好。所以, 我们就要教会学生怎样挤时间, 例如下课、放学后坐车的时间练习写字。

最后, 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平台, 强化练字的效果。比如说, 我们的子课题里有一个名为“摩岩石刻赏析学习基地”的研究, 它是以本地区的风景名胜为依托, 借助学校的写字课、宣传栏、阅览室等各种文化设施, 以及文学社、相关专题网站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展出学生书画作品, 创设书法园地, 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综上所述, 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把写字教学提高到关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 如果学校、家庭、社会都重视初中学生的写字, 那么, 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精神才会有更丰富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诚如古人所云:“书, 如也。如其学, 如其才, 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历史如滚动的车轮, 带着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不断向前。我们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如浩瀚无垠的大海, 而汉字则像那潺潺的溪水, 涓涓的细流, 缓缓地流入每个中国人干涸的心田。如果说, 中华文化像大山一样坚韧, 汉字就是巍巍高山上的迎客松, 苍劲有力;如果说, 华夏文明像天空一样博大, 汉字就是万里晴空里的苍鹰, 展翅飞翔。只有写好祖先留下来的每一个字, 炎黄子孙的未来和前途才必将是辉煌和永久的。

参考文献

[1]李建礼《钢笔书法艺术》, 济南出版社2002年1月1日第一版。

[2]陈永林《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04期。

[3]王苹《汉字的线条美和结构和谐均衡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现状及成因 篇9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 改革开放初期的14年,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9.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2%。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到2001年, 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的最终指向显得更为明晰, 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到9.3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5%。第三个阶段就是2001年至今, 2001年成功加入WTO,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融入到全球当中, 2001年至2008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保持在10%以上, 达到10.29%。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7%,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5% (见表1) 。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极大的保证了全体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1979—2007年我国经济以年均9.8%速度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迅速增加。1978年,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 到2007年达4140.4元, 比1978年增长了30倍,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年均增长7.1%;1978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 到2007年达13785.8元, 比1978年增长39倍多, 实际年均增长7.2%。总的来说, 这些年我国居民收入成倍增长, 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恩格尔系数的显著下降也说明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优化。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8年数据按照前三季度测算。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从表1中我们看到, 一方面全体居民收入普遍提高, 但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却也存在一定差距。按照横向划分,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当前收入水平的差距问题。

1.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

在1985年以前, 我国城镇居民几乎不存在收入差距问题, 基尼系数小于0.2 (Ravallion和Chen, 2004) 。②伴随市场经济进程中, 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也一直呈上升趋势, 1995年达到0.34, 2002年达到0.32 (世界银行, 2007)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按照这一标准,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超过警戒线。

2.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

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则一直高于城镇居民, 1988年为0.33, 1995年为0.36, 2002年为0.37,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是在相对合理的区间内, 但是差距比城镇居民要大些。这里要说明一点, 在衡量收入分配时往往忽略了上述两点, 即单独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都是在相对合理的区间内, 并没有超过警戒线, 尽管各自的收入差距程度在增加。

3.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

综合城镇和农村在一起,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也是通常我们说的城乡差距问题。全体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增加, 九十年初期略有下降, 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 一直超过警戒线0.4的标准, 属于收入差距较大。1995—2006年, 我国城镇20%高收入居民与农村20%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差距, 由13倍上升到21倍 (杨天宇, 2008) 。

从表1中可看到,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到2007增长39倍多, 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30倍, 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少近十倍。从数据方面看,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到2007年累计增加13442.4元, 年平均增加448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4006.8元, 年平均增加133.6元, 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少9435.6元, 年平均少314.4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199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最小, 为2.2倍, 随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随着城镇与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的不同而逐渐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1994年为2.86∶1, 2001年为2.90∶1, 2002年上升到3.11∶1, 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32∶1, 2008年预计为2.99∶1, 略有下降。

当前我国社会不仅城乡差距问题较突出, 同时还存在东中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同省份之间的收入差距、省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等地区性收入差距;行业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和不同职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当前收入分配状况的成因分析

诺斯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合理的制度能够降低由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 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 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最大的制度变迁莫过于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改革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伴随生产力逐步提高过程中, 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对诸如鼓励先进、强调竞争, 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制度经济学上承认初始条件的作用。由于一些初始条件的差异, 比如声音、容貌等所造成的个人收入差距是先天因素所造成的。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大的收入差距现象则必须要正视和改善。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点。

第一, 体制的不完善。

首先, 从历史来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城乡经济的相对割裂。建国后长期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贸易, 扶持工业发展, 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劳动力市场长期不自由统一, 形成并拉大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割裂发展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 工业反哺农业得到重视但并未有效的开展。其次, 寻租行为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体制转型中, 对利益结构的调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最终导致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政府对资源配置仍有较大权力, 可以实施价格管制, 对进出口许可证、福利待遇、财政分成、亏损补贴等进行行政审批。例如国有企业依然有权得到资金、外汇、紧缺物资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非国有经济不能轻易获得。体制内的这些企业为得到这些生产要素存在一定的寻租行为, 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 出现政策性的行业、区域不平等和以权谋私等非法敛财现象。最后, 再分配机制调节并不是十分高效。财政的转移支付和税收制度作为二次调整, 由于本身政策和体制的不完善, 影响再次调整收入分配。部分转移支付存在偏差, 而税收征收一定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灰色区域。

第二, 权利的不平等。

首先, 选择权利不均等和机会不均等反映在制度环境上就是技术、劳动力、资金和信息等要素配置的权利和机会的不均等。导致国有和非国有、外资和非外资诸多不平等权利待遇;即使同为国有, 不同行业和部门待遇千差万别, 导致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权责不清容易导致部分官员贪污受贿, 部分市场微观主体牟取暴力, 形成行业性垄断和非法灰色收入, 进一步加剧社会收入差距。其次, 从微观角度看, 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不均等化加剧了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内部存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不均等化, 城镇和农村之间的不均等化就更为突出。中国人口的70%在农村, 广大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享受的权利和机会存在极大的不平等。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由于户籍等体制因素限制也不能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尤其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农村义务教育虽然得到全面的落实, 但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 对全体居民来说并没有均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进而就业、成功的机会差异化越来越大。

四、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第一, 完善公共支出体系, 发挥财政的调控能力。

1.加强对农村等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 并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度。2008年我国GDP总量已经稳超德国排名世界第三位, 国家财政收入预计突破6万亿。应当不断增加对西部, 对农村等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通过二次分配带动公共投资, 进而调整地区及居民收入差距。只有广大农村及落后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切实提高了, 才能全面刺激扩大社会总需求, 进而拉动经济增长。2.提高养老、医疗等民生财政投入。医疗服务往往与社会追求收入平等、社会公平目标相联系。我国现有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合理。80%的医疗资源流向了城市, 城市中医疗资源的80%又投向了大城市和大医院。推广和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调整医疗资源的分布, 提高医疗质量, 有效发挥医疗保障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3.增加教育等人力资本的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落后地区教育与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 并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 为提高低收入阶层水平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办学, 多渠道投资教育, 增加人力资本的累积, 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 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收入增长。

第二, 建立相关法律, 约束政府行为。

首先, 政府的权力不能被“泛用”、“滥用”、更不能被“私用”, 应该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从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寻租”行为。政府的信息要透明化和公开化。消除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部门与行业的垄断以及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不平等。其次, 加强基层民主, 缩小农村收入差距。

Yan Shen, Yang Yao (2008) 研究了中国1987年至2002年8个省48个村的基层选举, 分析得到基层民主选举能够降低居民的基尼系数, 并且能够提高人口中较贫困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 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不仅能够促进地方政府政策指向注重提高低收入水平阶层, 而且能够吸引公共投资,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水平。最后, 应该加快研究户籍制度改革, 争取早日建立城乡统一的、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政府还应该倡导、鼓励“第三次分配”, 即鼓励富人通过慈善事业等方式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 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第三, 优化税制结构, 促进收入合理化。

(1) 加快增值税改革。促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 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减免一定的增值税, 减轻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值税负担。 (2) 调整消费税税率。目前消费税中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税率的下调以及对低档卷烟税率的上调, 加重了低收入者的税负负担。从发展的角度看, 应该逐步提高高档消费品和劳务的消费税率, 增强流转税的收入调节功能。 (3) 改革个人所得税。借鉴成功模式, 采用综合所得税为主的混合所得税制。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以家庭 (即夫妻) 为纳税单位。同时应该让广大农村居民切实得到税收优惠, 为体现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累进性, 应降低最低税率和边际税率, 让低收入者享受到更多的福利。 (4) 开征物业税、遗产与赠与税。开征这些税种有助于弥补个人所得税的不足, 同时提高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加强税收征管, 提高税收收入透明度, 扩展税收征管网络化应用。

第四,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切实保证低收入阶层,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应该做到:首先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让全体国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增长带来的丰硕成果。其次, 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拓展社会保障资金的融资方式, 保证资金的效率与稳定。再次, 完善多层次、多体系的社会保障。除国家保证的各种法定社会福利外, 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性适用房、廉租房, 对贫困家庭实行教育补贴以及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等辅助社会保障的措施。

摘要: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近三十年, 我国经济呈现持续高速、稳定发展的态势, 人民收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呈扩大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探讨收入差距的成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收入分配,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高培勇.收入分配:经济学界如是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李实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3]王小鲁, 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 2005, (10) :24-36.

[4]Yan Shen, Yang Yao.Does grassroots democracyreduce income inequalityin China?[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8, Vol.27, No.9:2182-2198.

现状及成因 篇10

农村财务管理是当前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根本, 规范村级账务管理, 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 也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目前, 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农村财务工作处理得好, 有利于农村其他各种问题的解决, 现存农村财务工作中, 债务化解问题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相对落后和保守的农村财务处理方式与思维, 严重制约了各种问题的解决, 现在, 摆在我们面前的, 不再是单纯的一个村级账务处理问题, 而是由此引起的一连串连锁问题, 已经表现在农村经济、财务、法制等各个方面。

村级债务问题的来源,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某一因素所致, 有历史遗留的一面, 也有现存因素的一面;有村干部责任所致的一面, 也有村民做法不当所致的一面;有村集体自身因素的一面, 也有上级部门不当行为的一面。现在, 这些问题都比较突出, 解决得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整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局。着实解决这些问题, 从多方面入手, 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有效化解农村债务的建议性措施

在我国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大趋势下, 我们应该做好各项农村财务工作, 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村级债务问题, 但由于各级村干部、村级财会人员思想上的不重视, 一些错误、过时的做法依然存在, 如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 就少了真正、有效的行动者, 少了很多可依靠的力量, 应该在村干部、村财会人员方面加大力度。本文针对种种问题, 对村级财务化解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一) 转变认识, 积极对待

农村债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很大程度在于人们认识上的根本性错误, 不仅仅是村级干部和村财会人员、还有广大的村民群众。由于村级账务透明度不高, 而村干部的观念中, 化解债务是整个村集体的事, 不是个人的事, 解决得好, 对自己没有确实利益, 解决的不好, 不会对自己有任何不良影响, 村级债务由此积累变大了。对于广大村民群众, 根本就没有参与村级债务化解的意识, 村级债务化解是村干部、村会计的事, 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参与, 缺少监督的氛围使得村级债务化解越来越难。因此, 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搞一些村级财务教育下乡宣传活动, 定期举行培训和再教育, 转变村干部、村会计和村民群众的思想认识。

(二) 转变做法, 提高效率

村级债务化解中, 最常见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以村集体资产和信誉为担保, 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 借新债还旧债, 年年借债, 年年还债的恶性循环导致村级债务越来越多, 越来越严重, 解决起来越来越困难, 针对这一状况, 必须改变做法, 采取更为合理的方式来化解。最根本的还在于自力更生, 依靠本村集体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发展本村集体的集体经济, 为村集体注入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增强自身的偿债能力, 积极探寻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的途径。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优势, 搞一些新兴的村实体经济, 鼓励高效益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 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 依靠帮助, 内外结合

村级债务的化解是一个多方面的结果, 并不单单是村干部、村会计的事, 因为村级债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有历史的遗留, 也有现时的原因;有村干部、村会计的原因, 也有村民群众、上级财政的原因, 所有这些的融合, 决定了有效地村级债务化解, 必须依靠各方面的条件, 以集体干部, 财会人员牵头, 积极调动村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村集体内部的偿债能力, 同时, 积极取得上级财政的帮助, 包括限额财政拨款和政策方针的引导, 杜绝上级财政不合理的扣款、减款和不拨款现象, 保证村集体得到应有的上级财政拨款支持。

(四) 业绩考核, 加强监督

把村级债化解纳入到村干部的业绩考核中, 同时, 加强对村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与素质的考评, 不单单是能把财务做清楚, 做准确, 如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 也应作为一种业务能力与素质的表现。加强考核, 才能让村干部, 村会计加大对村级债务化解的认识, 有利于上级财政和广大村民群众的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纠正错误的做法。

(五) 完善交接, 落实责任

村级债务的解决,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其形成也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 以前遗留的所有债务归结到现任村干部头上, 有失公平, 严重影响现任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滋生再遗留思想, 村干部、村会计调离时, 没有一个完善的交接手续, 没有完全查清各项债务, 在以后发现时, 难以有效归责。所以, 应完善交接手续, 前任须明确向后任交代各项资产与债务, 合理分配化解任务, 把债务化解挂到前任的考核中, 不能真的一走了之, 把所有难题留给后人处理。

总之, 要真正的解决村级债务,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也并非靠某一人之力能够完成, 村级债务的形成, 有着种种历史的因素, 也有现实的原因, 本文从村干部、村会计、村民群众、上级部门等多个因素为切入点, 紧紧围绕长久以来村级债务形成的根源, 提出一些能够切实可行的建议, 旨在能为当前我国解决村级债务提供帮助。

摘要:农村债务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较大数额的村级债务, 这些村级债务的存在,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福利的提高, 本文浅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债务的基本情况及成因, 并从现实出发, 提出一些关于有效化解村级债务的建议。

现状及成因 篇11

关键词:职业人口;空间分布;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C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2-0059-07

职业人口是人口学界、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从研究的不同侧重看,目前主要有5个方面的成果:(1)注重分析随经济发展职业人口在不同职业间的变动。如李若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影响职业流动,社会经济发展快的地区,职业流动也快;王桂新分析了随经济的发展职业人口“白领化”过程;李建民分析了随经济发展中国职业结构变动及职业流动。(2)注重对影响职业流动因素的分析。如王春光立足于代际和代内职业流动,分析了先赋因素(家庭背景、户籍制度、所有制等)对职业流动的影响。(3)通过对职业结构的研究分析中国的阶层结构。如张翼等人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以按职业小类分类划分标准的职业人数情况研究中国的阶层结构;陆学艺着力分析了中国职业结构的变化、不同职业的年龄、户口和性别差异,并讨论了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4)注重对特殊人群职业流动的研究。如李若建对广州市2000位60岁以上人口的终生职业流动进行了研究。(5)关于职业人口构成的分析。如张善余分析了7个职业大类占全部在业人口的比重及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以及不同职业人口的城乡构成;李建民对中国职业结构进行了区域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中国职业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尚未有系统的分析研究成果。为此,笔者运用职业人口密度和区位商等指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职业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一、不同省、市、区职业人口的空间分布

(一)职业人口密度

中国职业人口密度在各省、市、区之间存在差异,且不同职业差异大小不同。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密度为河南省(268人/平方公里)最高外,其他5类职业人口密度均上海市最高,密度在46~518人/平方公里之间不等。

其一,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密度最高的上海为46人/平方公里,最低的甘肃等5省区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标准差为8.56,全国仅有上海、北京、天津和江苏4地密度大于10人/平方公里。可见,该职业人口分布在各省、市、区之间存在差异。近年来,由于政府机构改革等政策性调整,中国该职业人口密度较其他职业低。

其二,专业技术人员密度最高的上海为174人/平方公里,最低的西藏和青海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标准差为30.27,该职业人口分布在省、市、区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异。全国仅上海、北京两市密度大于50人/平方公里,天津、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河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等密度在50~10人/平方公里之间,其余省、市、区密度在10人/平方公里以下。显然,中国专业技术人员密度整体水平较低,且不同省、市、区间分布差异明显,反映了就业人口职业构成的低度化和发展的非均衡性。

其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密度最高的上海为160人/平方公里,最低的青海和西藏不到1人,标准差为26.84,该职业人口分布在省、市、区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全国仅上海密度大于50人/平方公里,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较发达的东部省市密度在10~50人/平方公里之间,其余25个省、市、区密度在10 A,/平方公里以下。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密度整体水平较低,且有80%以上的省份密度不到10人/平方公里,反映了中国就业人口职业构成现代转型的滞后。

其四,商业、服务业人员密度最高的上海为304人/平方公里,最低的青海、西藏不到1人,标准差为51.50,该职业人口分布在省、市、区间差异大。密度大于50人/平方公里的还有北京、天津两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辽宁、福建、河南、安徽、湖北、重庆、河北、海南、湖南、江西等省密度在50~10人/平方公里之间,其余省区密度在10人/平方公里以下。相对于除农、林、牧、渔、水利业外的其他职业而言,该职业人口密度全国整体水平较高,说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该职业从业人员也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其五,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密度最高的河南为268人/平方公里,最低的西藏为1人/平方公里,标准差为66.65,该职业人口分布省、市、区间差异大。河南、山东、江苏三省密度在200人/平方公里以上,安徽、上海、河北、重庆、天津、湖南、湖北等7省市密度在100~200人/平方公里之间,吉林、宁夏、甘肃和黑龙江等4省区密度在10~50人/平方公里之间,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位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密度在10Ⅳ平方公里以下,其余13省市密度在50~99人/平方公里之间。中国该职业人口密度较高,以农业为主导的体力劳动者在多数省份仍居于主体地位,同样反映了中国就业人口职业构成的主体传统性和向现代转型任务的艰巨性。

其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密度最高的上海为518人/平方公里,最低的青海、西藏不到1人,标准差为88.03,该职业人口分布在省、市、区间差异很大。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和浙江等5省市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公里,广东、山东2省在50~100人/平方公里之间,其他省、市、区在50人/平方公里以下。这说明中国该职业人口分布省、市、区间差异大,且密度在5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地方为中国制造业比较发达的东部省市,这也同样说明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就业人口职业构成将经历快速转型。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知道,不同职业人口在各省、市、区间分布差异大小依次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通过对职业人口密度的聚类分析,可以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仅上海一市,其特点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职业人口密度极高而居首位。根据就业人口职业结构由传统体力劳动向现代脑力劳动转移的高度化变动的一般规律判断。这一类型区是就业人口职业构成最具有现代性的区域。第二大类又可以分为三亚

类。第一亚类包括北京、天津两市,其特点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职业人口密度高而居于前列,职业人口构成的现代性仅次于第一类型区;第二亚类包括山东、河南和江苏三省,其特点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密度极高,其他职业人口密度水平参差不齐;其余省、市、区为第三亚类,其特点是除个别省份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密度较高外,其他各职业人口密度较低,此亚类与第二亚类同为中国就业人口职业构成传统性较强和现代转型任务最艰巨的区域(表1)。

(二)职业人口区位商

职业人口密度反映了职业人口分布区域的差异性,区位商分析将直观地说明不同区域职业人口分布相对于全国职业人口分布而呈现的集中与分散状况。

职业人口区位商显示职业人口在各省、市、区间集中与分散状况存在差异,且不同职业差异大小不同。根据分析,省、市、区间职业人口分布集中与分散状况差异大小依次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其一,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区位商最高的北京为3.41,最低的广西为0.54,标准差为0.6161,省、市、区间存在差异。北京等14省、市、区区位商大于1,该职业人口分布相对集中,而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市该职业人口集中分布趋势更为明显。

其二,专业技术人员区位商最高的北京为3.03,最低的贵州为0.66,标准差为0.4986,省、市、区间存在差异。北京等19省、市、区区位商大于1而该职业人口分布相对集中,而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市该职业人口集中分布仍较明显。

其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区位商最高的上海为3.82,最低的贵州为0.6,标准差为0.7510,省、市、区间差异大。北京等15省、市、区区位商大于1而该职业人口分布相对集中,而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市该职业人口仍然呈现出较明显的集中分布趋势。

其四,商业、服务业人员区位商最高的北京为2.62,最低的甘肃0.55,标准差为0.4977,省、市、区间存在差异。北京等16省、市、区区位商大于1而该职业人口集中分布,而北京、上海和浙江为中国该职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区。

其四,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区位商最高的贵州1.27,最低的上海0.18,标准差为0.2928,省、市、区间差异相对较小。贵州等17省、市、区区位商大于1而该职业人口相对集中,而贵州、西藏和河南三省该职业人口集中趋势更为明显。

其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区位商最高的浙江为2.43,最低的新疆为0.88,标准差为0.6131,省、市、区间差异大。浙江等7个省、市、区区位商大于1而该职业人口集中分布,而浙江、上海和广东则是该职业人口分布的三大中心。

通过对职业人口区位商的聚类分析,可以把中国31个省、市、区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包括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市,其特征是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区位商居全国末位外,其他各职业人口区位商居于全国前列,而呈现较高的集中分布水平。第二大类可以分为三亚类,第一亚类包括浙江和广东两省,其特征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区位商高而集中分布,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区位商居全国后列,其他各职业区位商居于全国平均水平,此亚类地区职业人口集中程度仅次于第一类地区。第二亚类包括江苏、福建、吉林、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和辽宁,其特点是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外其他各职业人口区位商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而相对集中分布。第三亚类包括其余的省、市、区,其特点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集中分布,其他各职业人口分布比较分散,是全国职业人口构成现代转型任务最艰巨的区域,参见表1。

二、不同区域职业人口分布

(一)不同区域职业人口密度

按照东中西部和南北方划分,中国职业人口分布明显存在区域差异。

其一,从东中西分区看,所有职业人口密度都为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西部。东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密度为5人/平方公里,分别是中部、西部的5倍和14.7倍。东部专业技术人员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分别是中部、西部的3倍和15倍。东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密度为9人/平方公里,分别是中部、西部的4.5倍和9倍。东部商业、服务业人员密度为26人/平方公里,分别是中部、西部的3.71倍和13倍,东部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密度为126人/平方公里,分别是中部、西部的2.17倍和5.48倍。东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密度为54人/平方公里,分别是中部、西部的6倍和18倍。

东中西部间职业人口密度分布的区域差异同中国地形三大阶梯海拔高度区域差异相反,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相同。东中西部间不同职业人口密度大小依次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东中西部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密度高,而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密度低,同样反映了中国就业人口职业构成低度化的现状。

其二,从南北分区看,所有职业人口密度都为南方大于北方,中国职业人口分布存在南北差异。南方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人口密度分别是北方的2、2、1.5、2.5、1.89和2.57倍,职业人口分布的南北差异同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一致。南北方间不同职业人口密度大小顺位同东中西部一致。

(二)不同区域职业人口的区位商

区位商显示,职业人口集中与分散状况在东中西部之间存在差异。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区位商为西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东部,且仅有东部小于1,该职业人口在中西部集中分布。其他各职业人口区位商均为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西部,且仅有东部大于l而集中分布。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在中国地形第一、二阶梯上集中分布,而其他职业人口在中国地形第三阶梯上集中分布。

职业人口分布集中与分散状况的南北差异也客观存在。南方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区位商大于北方,且仅有南方大于1而在南方集中分布,其他职业人口区位商北方大于

南方,且仅有北方大于1而在北方集中分布(表2)。

三、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综合职业人口密度和区位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职业人口分布在各省、市、区间和区域间存在差异,不同职业人口分布在各省、市、区间差异悬殊,区域间差异显著,中国就业人口职业构成性质传统与现代并存。

(二)讨论:影响职业人口分布的因素分析

职业人口的区域分布,取决于产业区域分布、不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及产业类型等,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布局和产业类型的直接和决定性因素,而自然环境和区域位置是间接和最根本性的因素,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历史基础也是产业布局的直接影响因素,以上影响因素又通过产业布局而决定职业人口的地区分布。中国现阶段各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经济实力的差异,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国土有三大自然区,地势有三大阶梯。而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对不同产业分布作用的路径并不相同,通常对第一、二产业会有直接的影响,而对第三产业产生间接影响。

笔者以职业人口密度为例,定量分析影响职业人口分布的因素。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区域发展战略和历史基础统称为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区域位置统称为环境因素。选取水域占区域面积比例、平地占区域面积比例、山地占区域面积比例、一等耕地占区域耕地比例、三等耕地占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区域距离海洋距离(公里)和区域单位面积的道路里程数(米/平方公里)代表区域的自然资源和区域位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一产产值比例、三产产值比例、每千人拥有医疗人员数(人/千人)、人均工业产值(元/人)等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固定资产(元/人)和人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元/人)代表区域历史基础和区域投资取向。每千人专利申请量(项/千人)和每千人专利批准量(项/千人)代表区域技术水平基础。通过相关分析,职业人口密度不同程度上与上述变量存在相关关系,且不同因素对不同职业人口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存在差异(表3)。

分析结果表明,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密度与区域距离海洋距离以外的变量相关,其中同一产值比例、山地占区域面积比例和三等耕地占区域耕地比例等三个变量负相关,同其他变量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密度与区域距离海洋距离和三等耕地占区域面积比例以外的变量相关,其中同一产产值比例和山地占区域面积比例二个变量负相关,同其他变量正相关。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密度与每10万人专利批准量、三等耕地占区域面积比例和区域距离海洋距离外的其他变量相关,其中同一产产值比例和山地占区域面积比例二个变量负相关,同其他变量正相关。商业、服务业人员密度同一产产值比例、山地占区域面积比例、三等耕地占区域面积比例和区域距离海洋距离四个变量负相关,与其他变量正相关。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密度仅与平地占区域面积的比例和单位面积道路里程数正相关,与山地占区域面积比例和区域距离海洋距离负相关。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密度与每十万人专利批准量以外的其他变量相关,其中同一产产值比例、山地占区域面积比例、三等耕地占区域面积比例和区域距离海洋距离等四个变量负相关,同其他变量正相关。

通过不同职业人口密度同环境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表4)可以知道,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外,其他五类职业人口密度同自然环境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r在0.874以上,判定系数R2在0.764以上,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职业人口区域分布有重要影响。在不同职业人口密度同社会经济因素变量逐步回归分析中,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外,其他五类职业人口密度同社会经济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r在0.885以上,判定系数R2在0.783以上,说明社会经济是影响职业人口区域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职业人口密度同所有变量逐步回归分析中,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相关系数r=0.744,判定系数R2=0.598,说明该职业人口密度的变动60%可以由环境和社会经济变量的变动解释;其他五类职业人口密度同所有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r在0.915以上,判定系数R2在0.837以上,说明这五类职业人口密度的变动83.7%以上可以由环境和社会经济变量的变动解释。总之,中国职业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格局是由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的。

河南书法艺术现状及成因分析 篇12

关键词:河南书法,现状及成因

河南书法艺术的崛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发展至今。河南地域性书法艺术的崛起,有其深刻的原因,了解和分析河南书法创作崛起的因素,对促进中国书法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河南省书法艺术的现状

中国书法发展的地域性差异是存在的,我们以兰亭奖、全国书法篆刻展的获奖情况为例,统计河南区域的获奖情况,列表如下:

以上图表,陈列了从2002年到2013年共七次全国性的书法展览,从河南的区域角度来看,其特点如下:第一,河南占据第一集团时间长。七次全国性展览(包含了四次兰亭奖、三次全国展)时间跨度超过十年,河南书法创作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前列;第二,河南获奖书法作品数量多。从统计的四届兰亭奖中,河南获奖32个,提名26个,总计58个,占全国总量24.5%,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第三,河南书法创作水平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毋庸置疑,河南书法创作水平高、实力强,那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河南这个中原省份成为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呢?

二、河南书法强盛原因分析:

河南书法艺术在当代中国书坛,乃至于整个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历史过程中河南书法艺术的沉淀

河南书法的繁盛,首先要从历史的角度来找寻。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到河南书法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第一,河南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河南安阳殷墟揭示了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殷墟发现甲骨10余万片,将近5000字,成为甲骨文书法发展的最初动力;金文资源方面,1939年在安阳出土的殷商时期的司母戊鼎,内铸“司母戊”三字,西周时期的《大盂鼎》有291字,《毛公鼎》有499字;在碑刻文字方面,河南境内同样丰富,小篆《袁安碑》、隶书《孙庙碑》《李孟初碑》、楷书《元怀墓志》、草书《升仙太子碑》等。总之,河南地域内的考古痕迹记载了中国书法各个历史阶段,正如石嵩瑜评价河南在中国书法中的历史地位:“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龙门魏碑,举世瞩目;从古到今,碑刻书法极为丰富,真草隶篆,千姿百态;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3。

第二,从历代的书法名家中,河南书坛巨匠名贯千秋,远到秦代李斯,近到明末清初王铎,可谓书家荟萃。“书法大家,代代相传,影响深远,诸如小篆之祖李斯,隶书巨匠蔡邕,楷书之祖钟繇,北朝书圣郑道昭,书论家庚肩吾,唐代褚遂良、孙过庭,明清时期的王铎等。”4由此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河南书法艺术之所以繁盛,其根本在于历史过程中艺术的沉淀。

(二)河南省书协的努力

1980年5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随即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书法家,如费新我、沙曼翁、王学仲、吴丈蜀、苏白等来河南讲学,为新时期河南书法艺术人才的集聚奠定了基础。1982年和1983年召开了河南省第一和第二届“书学研讨会”,让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同步,培养全面的书法人才。1984年,举办了首届“中原书法大赛”,1988年,省书协举办了“第二届中原书法大赛”并在1989年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中,成绩排名全国之首。河南书协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使河南书法艺术走向繁盛。

(三)书法展览的频繁

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书法艺术的交流、研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国性的书法大展以及书法大赛对推进书法艺术的前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不同地域举办的全国性书法大展(大赛)也反映了该区域的书法艺术活跃程度。笔者根据广西书法网提供的数据,查询2013至2015年举办的全国性书法展,列表如下:

由此可见,在河南,全国性的书法大展(大赛),地域性的各种书展活动举办得相对频繁,书法艺术的交流活动为河南书法的繁盛提供了驱动力,也成为河南书法强盛的原因之一。

河南书法家得益于河南地域浓厚的文化氛围,回归传统人文精神,深入专研体会,做到书法艺术的“学进去”;如今,河南区域各种展览、赛事不断,使得书法艺术不断交融、发展,做到书法艺术的“走出来”。“学进去、走出来”成为河南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根本。

注释

11 .数据来源于《第二、三、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集》.

22 .数据来源于《全国第八、九、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集》.

33 .石嵩瑜,翟伟宇.略论古代河南书法艺术及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J].天中学刊,1997(6):42.

上一篇:高考复习立足课本下一篇:神奇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