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及趋势

2024-08-25

成因及趋势(精选10篇)

成因及趋势 篇1

长期以来, 美国的增长主要由消费拉动, 而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则主要依赖于出口和投资。从中美GDP的构成来看, 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70%, 而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5%。“花明天的钱, 圆今天的梦”成为美国百姓津津乐道的消费模式。小到缝纫机、进而汽车、大到住房等商品都成为美国人贷款消费的对象。与美国的过度超前消费模式相对比, 中国古往今来量入为出的谨慎消费模式则被批评为落后、保守。然而, 凡事过犹不及, 美国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模式最终给美国和全世界酿成了苦果。虽然中美两种消费模式都具有各自的深刻原因, 但长期来看两种模式的转变都存在着必要性。

一、 美国消费模式的成因

(一) 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分析

提前消费、过度消费是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可行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 生产和积累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 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却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当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时, 经济危机就会爆发。“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 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 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若要延缓这一矛盾, 要么停止扩大生产, 要么扩大普通民众的支付能力。前者与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相悖;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 后者也不可能通过提高工人的工资及保障来实现。因此, 鼓动普通民众超前消费便成为实现商品利润的有效方法。

(二) 基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分析

美元霸权是美国举债消费模式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 美元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国际货币, 至今尚无其他国际货币可以同美元抗衡。美国不仅可以获得货币发行的铸币税, 而且可以通过货币的过度发行提供消费信贷, 直接支付进口, 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物美价廉的商品, 提高本国居民的福利水平。倘若其他国家进口大于出口, 贸易收支出现赤字, 则必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款来弥补贸易收支赤字, 而对于美国来说, 只需通过发行美元就可以弥补了。[2]美国凭借自己的国际信用, 成为全球产品的最终实现者, 动用全球资源为自己服务。“美国是唯一宣称对本国币值漠不关心的一个主要经济体。对于经常账户持续赤字的国家, 政府在正常情况下—实际上是必须—削减国内消费。但直至目前, 美国却一直依赖于他国对本国经济的调整, 而放任美国人肆意挥霍……”[3]过度超前消费的美国模式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社会和未来的和谐, 需要加以理性的克制和规范的监管, 其转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危机爆发后, 随着美国房地产与股票市场持续下跌, 居民财富水平显著缩水, 这迫使美国居民调整此前借债消费的模式;此外, 随着商业银行集体调低风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商业银行出现明显的“惜贷”现象, 美国居民获得消费信贷的难度加大。在负向的财富效应以及信贷紧缩的作用下, 美国居民消费的增速明显下降。[4]

另一方面, 这种消费模式的转变也具有相当的曲折性。如前文所述, 美国模式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有关。国际社会应逐渐改变以美元为霸主的单极货币体系, 提升区域货币的地位, 对美元形成一定的约束, 构建不依赖于美国的多元化货币金融体系。但事实证明这一过程必将是漫长的、渐进的。

此外, 疲弱的美国经济需要低利率的货币环境。次贷危机发生后, 美联储的使命就是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从而保持美国经济和金融稳定。从这个角度说, 自2008年8月以来上升的美国储蓄率欲扭转美国的消费模式尚需时日。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 美国经济和就业复苏步伐有所放缓, 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历史最低点的0至0.25%的水平。

三、中国消费模式的成因

1990年至2002年中国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8.7%, 人均年均增速也达7.6%, 这两个指标均位列世界各国之首。[5]:

Ct/Yt=β0+β1 (Y0/Yt) β0, β1>0 (1)

(1) 式又可写成:Ct=β0Yt+β1Y0 (2)

若假设收入一直以一个固定的几何率g稳定增长, 则过去的最高收入Y0=Yt-1, 而Yt= (1+g) YT-1。故Y0=Yt/ (1+g) , 代入 (2) 式, 得:

Ct= (β0+β11+g) Yt (3)

为得到APC, (3) 式两边同除以Yt, 得:

Ct/Yt=β0+β1/ (1+g) (4)

(4) 式表明实际收入的长期增长率g越大, 则APC就越低。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如果用GDP置换Yt, 那么随着g的增加, 消费率即Ct/GDP降低也是可以得到一定解释的。

(二) 基于收入及其构成的分析

消费不振有居民消费不振、政府消费不振和企业消费不振之分, 而居民消费一直占我国最终消费的80%左右。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长期不振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 抑制消费的长期性因素一直存在。例如, 养老、医疗、住房及教育改革增加了人们的预防性储蓄, 社会保障缺失对于居民消费形成了掣肘作用;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消费信贷难以推广;农村城市化进程滞后等;另一方面, 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制约度明显加大。200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9 (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 。现在我国低收入群体基本尚未被社保覆盖, 同时这一群体的工资收入水平又很低。而在提高政府和国企体系之外的劳动者报酬方面, 政策层面又暂无可行的办法。如果我们用下式来表示消费率:CGDΡ=YGDΡCY (5)

(5) 式中的Y为全国可支配收入, 那么中国的消费问题并非平均消费倾向CY低, 即“有钱不花”, 而是YGDΡ太低, 即“收入太低”, 这与中国制造业中外资掌控及出口外需所占的比重过大有关。按收入法计算, 1993年至2007年, 中国政府收入的GDP占比由11.68%增至14.81%, 企业资本收益的占比由38.83%增至45.45%, 而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则由49.49%降至39.74%[6], 形成了“国富民穷”的格局。政府和企业的高储蓄促成了高投资, 而高投资又进一步增加政府和企业的储蓄。国内家庭形成的购买力越来越消费不掉投资所形成的产能, 于是形成了巨额贸易顺差。

我国的YGDΡ仍在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 科技进步的方式与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采用原发性技术, 人才决定技术, 而我国则是引进及购买他国技术, 资本决定技术, 因而导致重复建设、竞争无序和过度投资, 强化了消费低、投资高、出口多的局面。

(三) 基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分析

西方社会奉行个人主义, 注重法治。而自古以来, 中国社会则以家族为纽带来维系, 注重人治。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经济等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崇俭黜奢的消费观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根源, 以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为经济基础, 并经过中华民族世代传承、自我发展而沿袭下来。此外, 传统的尽忠尽孝、赡养老人、培养子女、望子成龙等家族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人的消费能力。

四、 中国消费模式的转变趋势

应当辩证看待中国模式, 既要看到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 因而国家应大力提振消费, 人们也需要转变消费观念;同时又应看到它存在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模式也是中国能够相对安全地度过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 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短时期内难以改变。长期来看其改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是一个牵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配套改革的系统工程。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转变低消费模式的关键点

一个基本的逻辑是, 消费取决于收入, 收入取决于就业, 而就业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需要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带动增长的模式;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转变到依靠第一、二、三产业来协调带动;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素质、企业创新能力来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为中国制造”转变。

经济伦理学的先驱之一约翰·穆勒说:“只有在落后国家, 增加生产仍是一项重要目标。在先进的国家, 经济上所需要的是更好地分配财产。”在我国买方市场早已形成, 产品过剩的情况下, 应适时适度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在以市场为分配力量的初次分配和以政府为分配力量的二次分配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 改变“金字塔型”甚或“图钉型”收入结构, 逐渐形成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橄榄型”结构, 让全体国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由于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 若收入再分配的方向是高收入阶层份额降低、中等收入阶层份额或中低收入阶层份额之和上升, 则总体居民消费可望得到提升。

(二) 自主创新是转变低消费模式的源动力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必须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把经济增长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之上。其方向是:发展产业价值链上游的零部件配套产业, 鼓励自主研发,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向下游的管理、营销和服务价值延伸, 发展自主品牌, 实现OEM向ODM和OBM的转变。

诚然, 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 我国比较优势的外在体现仍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这也是解决就业的内在需求。但我们在以劳动成本优势积极切入世界产业价值链的过程中, 自主创新的步伐始终不能松懈。在站稳所擅长的产业区段的基础上, 中国应更多地咬进国际产业价值链, 在百级、千级、万级零部件产品的生产量级上力争做到世界第一, 为加快落实自主创新奠定雄厚的基础, 同时配合制度、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最终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利器崛起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唯有如此,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变长期以来的高储蓄、低消费模式。

(三) 金融改革是转变低消费模式的助推力

金融是资源配置的中枢, 而我国金融上的“劫贫济富”却制造了可观的中国剩余扭曲。中国的金融结构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 但能从大型银行或股市融资的, 却只有那些大型企业和富裕阶层, 而雇佣了超过80%中国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却无法享受到金融服务。金融结构还人为压低利率, 导致了用低存款利率向穷人吸收存款, 再用低贷款利率贷给大型企业和富人, 相当于穷人在补贴富人。应当逐步开放民间资本金融准入的禁区, 实现金融普惠制。放松金融管制, 推进利率市场化也是一个见效快的政策选择。[7]若存贷款利率都由市场决定, 二者将更加接近。虽然利差缩小将压缩银行的利润, 但由于家庭的储蓄倾向较强, 存款利率提高将显著提升家庭收入, 从而间接提高消费内需。

五、结语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及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思考, 到底什么是与全球市场经济相适配的价值理念?“西方经济人”式的崇尚奢侈、肆意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否应当在产品出口、吸引外资中加以过滤?倘若“西方经济人”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中难以抑制, 那么量入为出的“东方圣人”式的生活方式将只有在全世界的绝望中才能让人们怀念。[3]

为了避免国际收支现有格局的解体和新的经济危机再次爆发, 美国经常账户大规模赤字的状况不可能无止境地持续下去, 虽然2009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下降至2001年以来的最低值, 但这种改善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全世界将拭目以待。根据S-I=X-M等式, 美国应当适当增加储蓄, 压缩消费, 同时扩大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与他国共同在多边框架下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渐进的调整。唯有美国人增加储蓄, 抑制消费,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经济失衡。

高储蓄、低消费的中国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我们不必刻意地、急功近利地追求这一模式的转变, 而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无处不在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逐步对之进行调整。在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多边调整中, 我国也只能承担与我国的责任相对应的那部分成本。

摘要: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失衡矛盾的总爆发, 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 中国的贸易收支盈余和美国的贸易收支赤字正是中国高储蓄和美国高消费的外在表现。本文分析了中美两种消费模式的成因, 并对后危机时期两种消费模式的转变进行了探讨。金融危机警示人们, 中国需要扬长避短, 在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模式之间寻求平衡点, 着力于拉动内需, 同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关键词:消费模式,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失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831-832.

[2]陆前进.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 :61-62.

[3]黄卫平.看不懂的世界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8:132, 170-171.

[4]张明, 付立春.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 2009:17.

[5]陈璋, 刘霞辉, 陈国栋.经济研究的实证方法—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过程的启示[J].经济研究, 1988 (4) :44-45.

[6]桑葳.聚焦: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 社会财富怎么分?[EB/OL].[2010-05-17].ht-tp://www.acftu.net/template/10004/file.jsp?cid=853&aid=83503.

[7]刘煜辉.中国高储蓄率之惑[N].经济观察报, 2009-12-14.

成因及趋势 篇2

——对昆明市市民及中介组织的调查与分析

组长:谭皓文(电气一班)组员:陆璇琳(电气一班)、李季浓(电气一班)、杨林江(电气一班)、段俊丞(电气一班)、陈艺昆(电气一班)

一、导言

社会中介组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并逐渐显现出它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活力。其社会性与普遍性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了解,社会各界人士对中介组织都存在一些意见和疑问。那么,中介组织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当今的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此,我小组于2010年11月对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分析探讨。

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昆明市的社会各行业人员为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使调查对象具有全面性。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及走访的方法。问卷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访谈部分以笔记形式据实记录。实际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为94.7%。

3、资料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及走访资料由本小组成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统计分析。

三、问卷统计结果与走访材料的分析

(一)对中介组织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您了解哪几类中介组织?”这样一个问题,其调查结果如下:

师事务所,资产、土地评估机构、房地产、保险、外贸、旅游等服务行业的知晓程度较高,而对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的知晓程度只有36%,可看出人们对中介组织的知晓范围较窄。那么,为什么人们对中介组织的类别知晓范围那么窄呢?我们又在问卷的中加了这么一问“您是否曾通过中介组织来完成自

(三)对中介组织的采访

从对中介组织的采访中存在以下情况:政府部门大包大揽式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

风,使中介服务的市场需求明显不足。例如,政府部门的许多决策往往是部分人说了算,较少考虑请中介组织做决策咨询,使得社会上的决策咨询行业毫无用武之地;一些行政机关下属的测试评估中心、培训中心等,集政府管理职能与中介服务职能于一身,将诸如环境影响评估、新技术企业、优质产品评估、企业人员培训等本该是中介组织办的事,都牢牢抓在手里,以此来获得“创收”。

从以上情况显示:市场游戏规则和政府的职能分工迫切,需要中介组织来扮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角色,但由于产生中介组织的内因和环境尚不成熟,使中介组织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和适合其发展的市场空间。

(四)我们对生活中中介组织的发展的建议

本小组成员在认真思考和详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建议: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确立中介组织的主体地位。影响中 介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职能与中介组织的职能相互混淆。因此,必须把发展中介组织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彻底改变过去由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中介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中国入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潜力十分巨大,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因此一个好的政策对中介组织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以行业自律为重点,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建设,进一步提高中介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4.健全中介组织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附录:

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调查问卷

一、居民的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1)男(2)女

2、您的年龄(1)16—25岁(2)26—35岁(3)36—50岁(4)50岁以上

3、文化程度(1)小学(2)初中(4)高中及中专(5)本科及以上

4、您的职业(1)党政工作人员(2)工人(3)个体经营(4)农民(5)

其他

5、家庭每月的总收入约为_______

二、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

1、您了解哪几类中介组织?(多选)

(1)师事务所,资产、土地评估机构(2)房地产、保险、外贸、旅游等服务行业(3)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和商会

2、您是否曾通过中介组织来完成自己的需求(1)是(2)否

3、您认为现在中介组织在市场上运行秩序是否规范(1)是(2)否

4、您认为现在中介组织的性质是什么?(1)盈利(2)非盈利

5、您是否觉得现在中介组织倾向行政化?(1)是(2)否

6、您认为中介组织的收费情况如何?

(1)高(2)中(3)低

7、您觉得现在的中介组织的管理职能如何?(1)弱(2)中(3)强

8、您对中介组织的监管工作是否满意?(1)是(2)否

9、您认为中介组织是否使人民生活更加便捷?(1)是(2)否

10、您认为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如何?

(1)高(2)中(3)低

三、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11、您认为中介组织的发展应该以什么为基础?(多选)

(1)服务质量(2)经济利益(3)社会趋势

12、您认为是否应该建立中介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信用记录、警示、公示制度?

(1)是(2)否

13、您认为是否应该完善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制度?

(1)是(2)否

14、您认为民众对中介组织的认识是否应该增强?

(1)是(2)否

15、您对中介组织有什么憧憬吗?请简要的说一下。

成因及趋势 篇3

[关键词]考试形式单一化原因对策

除闭卷、开卷之外,口试、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是过去高校课程考试曾经采用过的考试形式。而近年来,口试已难觅影踪,极少数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类,社会调查报告也越来越少见,课程考试形式基本上局限于闭卷、开卷两种。高校教学课程考试形式的多元化早就被广泛认同,然而现在却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趋势。

一、考试形式单一化趋势的成因及危害

(一)成因

高校课程考试形式尽管在学术界有一些探讨,却大多局限于对形式多元化的必要性以及方法的阐述上,而对高校课程考试形式单一化趋势的原因鲜见表述。从实际情况看,口试、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几种考试形式萎缩的原因分别如下:

其一,口试形式不被采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本科教学评估环境影响是主要原因。教育部按照“以评促进、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原则,近年来在全国高等院校逐步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对试卷质量的评估。本科教学考试试卷检查评价表里“选题质量”项中有“命题规范、符合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试题能覆盖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标准。口试形式的命题方式不易建立、健全试卷档案,以供评估专家检查,显然不“规范”;专家看到的只是一个分数结果,不能对试卷作出综合评估,自然就无法评级,也就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另外,它采用老师学生“一对一”问答。一般只考一两道题,这种形式难以覆盖课程的基本内容。因此各高校在试卷试题审批这一环节中,就会将口试形式否定,要求采用其他形式。闭卷、开卷形式传统性的延续,加上它们的“规范性”且容易被建档,而被各高校广泛采用。总而言之,高校为了能在评估中获得较高等级结果,几乎取消了口试这种考试形式。

其二,课程论文形式的考试较少被采用,首先是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处在学科打基础阶段,理论功底不够深厚,除了极个别课程之外一般不采用。其次,在适宜的大三、大四的高年级阶段,却也较少采用的原因是:论文形式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但对于相当数量的学生来说,往往敷衍了事,少数学生甚至直接去图书馆抄袭或到网上直接下载现成的论文。换上自己的名字一交了事。任课老师即使知识再全面,也不可能将所有发表过的相关文章阅览穷尽,这就给老师的批阅课程论文、正确给出成绩带来了困难。审批试卷的院系领导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也害怕这种考试形式的易作弊性给“迎评”带来麻烦,往往不允许采用。

其三,调查报告及其类似形式要求课任教师走出课堂,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认真准备与设计,也要求学校付出更多的人力去管理。这些繁杂的教学事务无形之中增添了老师的工作量,且还需要资金支持。近几年高校职称晋升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教师本身存在着教学、科研的压力,走出课堂的工作量得不到认可,所需要的经费较少获得学校的财力支持,还要承担可能会产生的许多未知风险(如学生安全问题)。“对自己无利却可能有害”的认知,使得多数老师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走出课堂。调查报告考试形式的采用就缺乏了前提和基础。

(二)危害

教学考试形式的单一化对高校教育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主要的几点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考试形式的单一,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笔者曾任教的某班级的学生专业课、选修课连同政治、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课,学期末一共需考十三门课程,其中闭卷形式十二门,开卷形式一门。每到期末,学生叫苦连天,中小学的减负问题已赫然在大学中出现。二是不利于素质教育。大学生学习模式大多局限于“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典型的“浅学习”。单一考试形式不会偏重于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量,只能是记忆力的考量。成绩好的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更多的是体现在思维记忆方向,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体会实践能力较弱,高分低能现象不可避免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三是许多高校将规范性教学与制度创新割裂开来,人为地让考试手段向迎合评估要求的目标靠拢。创新教学积极性受挫,亦使老师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责任心削弱。从以上方面分析,考试形式的单一化无疑会削弱教学质量。

二、遏制考试形式单一化趋势的对策建议

分析考试形式的单一化趋势的原因,并不是对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否定。“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是评估的目标。评估本身并不是要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而是改革、创新——对不合理的体制进行改革,对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制度进行创新。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考试形式的改革有可能促进教学方式创新,并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多元化考试形式与教学评估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就萎缩的几种考试形式,笔者建议分别采取如下对策:

(一)口试

名校相对于一般高校来说,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也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般高校大学生应试能力并不比名校的差,但社会素质能力偏低,往往是缺乏培养和积累所致。我院某专业2008年应届毕业生刘某参加南通地区公务员考试,列该专业类别笔试第一名,但面试第一轮就被淘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和参加该项考试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学生相比,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显得欠缺。由于平时缺少实践训练,临场产生了紧张心理以至于影响水平发挥,最终导致应聘受挫。老师和学生“一对一”口试形式创造了一种“社会模拟”的场景,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有助于应聘面试“实战”能力的提高。在学生整个本科阶段的每一学期,都应该有这样的考试形式。

表面上看,口试虽出题数量少,但学生准备却是充分的,全方位的,因而并不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全面掌握。口试如何建档迎评,是耳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采用口试笔录的方法。由学校相关部门制定统一格式的口试记录表,内容应含有相关老师、学生身份记录以及试题内容和细化的评分标准。考试时由教师填写,最后汇编成册;教师也可以填写口试分析表交档保存。这样,口试形式的建档难题可迎刃而解。同时也消除了高校在评估中的后顾之忧。

(二)课程论文

目前的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不会查资料,用资料;二是不会用专业术语陈述问题、表达观点;三是格式不规范;四是抄袭现象严重。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缺乏训练。让学生写课程论文时采用正规学术论文格式。可弥补这一缺失。要求课程论文写作时有规范的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并在必要时由老师对部分或全部学生的文章内容进行提问,根据答辩结果,给予成绩的判定。这也可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考察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反映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对于学生抄袭问题,可采用注意命题方案解决,即尽量不要采用宏观命题,可提供数量较多且针对性较强的命题,供学生选择;也可以提前利用寒暑假由老师自己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从中选题,在期末考试阶段将学生分组进行小课题模拟研究;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写相关文献综述论文的方法。这样,学生无现成文章可抄,课程论文考试的优点将得到体现。经过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已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论文形式在大三、大四阶段应多采用。

(三)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形式对于任课老师是较难实现的形式,但对于学生的全面提高却大有裨益。社会调查是让学生接触社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了解,找出问题,再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模拟解决,这无疑是一种“深学习”,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学校应该制定激励的政策予以扶持,一是相应减少任课教师一定教学工作量,并应在教师无过错的情况下由学校承担风险,以减轻教师的压力,从而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二是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如打印费、交通费。需要注意的是,调查报告的考试形式全面实行不现实,也无必要,可以在每学年选择一两门课程进行有益的尝试。

大学教育一方面是传授高级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迄今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心理认同不等于就能接受和予以实施。相对于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支持,大学的素质教育更多依赖于自身觉悟和自我改革。考试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所以有效的考试能够成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

以上提到的几种考试形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教师与学生的“单向沟通”转化为“双向沟通”。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考试具有教育评价的功能,需要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素质不是教出来的。而应该是培养出来的”,考试形式的导向属性本身就应该具有“培养”的功能。遏制考试形式的单一化趋势依赖于高校的考试思维转变和考试措施完善,鼓励教师教学创新,采用多种形式考试,以达到考试应该具有的功能。

最后。建议教育部在评估的教学质量观测点中,将考试形式多元化确定为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使多样化考试形式与迎评工作得以协调,并用制度予以规范,以体现多种考试形式与本科教学评估的目标一致性。

洪水河径流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篇4

洪水河属内陆河流域黑河水系, 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区的龙孔岭北坡, 东起卡登山, 西至青羊岭、鹿角山。径流由高山冰、雪融水及降水组成, 流经纳童子坝、海潮坝、小堵麻河、大堵麻河。河床多砂砾沙滩。修建防水渠道, 沿途引水灌溉, 因此老河床已断流, 只有洪水时, 多余的水排入老河床。流域面积578km2, 在甘肃民乐永固镇上湾村洪水河出山口建有双树寺水库, 总库容2 530万m3, 灌溉面积32.2万亩[1]。洪水特点为暴涨暴落, 径流变化悬殊。20世纪80年代以前, 洪水河上游放牧, 三岔、大河开采煤矿等人类活动对其产生间接的影响, 分析研究径流对指导洪水河乃至更大范围相同类型的河流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2 洪水河径流分析

2.1 分析方法

在气候趋势分析中, 直线常用来表征气候变化的演变趋势。分析水文气象要素时间序列时, 以时间为自变量, 以要素为因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方程, 即直线方程, 其直线即为序列的直线变化趋势。在序列变化图上可以绘出其拟合直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演变趋势, 可以用直线的斜率的符号及大小来度量演变趋势是增加还是减少以及变化的程度[2]。

2.2 趋势性分析

2.2.1 流域变化特征

应用双树寺水文站1958—2013年降水、年径流分别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见图1、图2。根据双树寺站实测数据分析:从降水径流变化看, 总体上天然来水量基本平稳, 年际之间变幅较大。降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约占年降水量、年径流的90﹪以上。最大年径流1.978亿m3, 发生在1989年, 最小年径流量0.710亿m3, 发生在2001年, 二者比值达2.8, 多年平均径流量1.187亿m3;最大年降水量584.9mm, 发生在2007年, 最小年降水量523.6mm, 发生在1997年, 二者比值达1.1, 多年平均降水量389.7mm。对1957—2013年年代降水径流进行距平分析, 见表1。由表中可看出:20世纪80年代、21世纪10年代距平值为正, 说明该时段降水径流有所增加, 20世纪60年、70年、90年代以及21世纪10以后距平值为负, 说明该时段径流减少, 从总体看径流在不同时期差异很大。

2.2.2 时间序列分析

对洪水河的年降水年径流采用时间序列进行分析, 在分析其变化趋势与突变时, 使用低通滤波方法, 它是把序列高频分量滤去以突出长期或气候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常用的低通滤波是对序列做滑动平均, 这里用5a滑动平均, 以消除5a内周期的影响, 揭示出序列的周期变化特点[3]。从图1、图2分析可知, 年降水径流变化呈现波动性, 逐年分布不均, 该系列呈现平稳缓慢上升趋势, 通过滑动平均计算知, 2003—2007年平均流量最大, 为1.497亿m3, 1991—1995年平均流量最小, 为0.9798亿m3。

分析表明洪水河流域径流带有明显的阶段性, 1960—1969年、1990—1999年。

从年径流距平分析有明显的阶段性。见表1, 1960—1969年、1990—1999年以及2000—2013年径流偏枯;1970—1979年径流偏少;1958—1959年、1980—1989年、2000—2009年径流为偏丰, 其中2002—2007年, 7a有5a偏丰。

2.2.3 趋势性检验

对洪水河降水径流分别进行检验, 采用Mann–Kendll检验分析, 当置信水平取0.01、0.05相应的临界值分别为1.96和1.64。从表中可以查出, 降水径流量Mann–Kendll统计值分别为0.36和0.41, 皆小于临界值, 说明降水径流量不显著增大, 呈现上升趋势。

3 成因分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洪水河上游放牧, 三岔、大河兴起开挖煤矿的热潮。分析认为径流趋势缓慢减小, 主要是因为大规模的采矿业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的流畅性, 同时也造成地表径流的漏失, 不同程度地导致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同步减小, 造成降水入渗的改变, 造成了天然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转化规律的改变, 造成了土壤包气带水分的改变, 最终造成径流水量与水文过程的改变[4]。

3.1 系列数据阶段性减小

从双树寺水文站水文系列数据中提取1991—2013年的径流数据, 点绘径流直线方程, 显示其斜率为-0.0008 (图略) , 这说明上游来水量有逐年缓慢减小的趋势, 这与突变点在1991年相吻合。

3.2 年际降水径流呈逆势

年际降水径流呈逆势, 如2008年与1998年降水分别为435.6mm、431.0mm, 而径流量分别为1.17与1.304亿m3, 径流递减12%;2010年与2006年年降水分别为407.1mm、401.1mm, 而径流量分别为0.9312和1.217亿m3, 径流递减31%;2011年与1999年降水分别为399.7mm、373.3mm, 而径流量分别为0.9495和1.094亿m3, 径流递减15%。说明降水量随时间增大或相近, 而径流量有减小的趋势。

3.3 地下径流减弱

冬季上游来水量主要依靠冰、雪水融化后, 转化成地下水汇流至水库 (城市生活用水) 。近10余年双树寺水库非汛期每年2月份实测月径流显示:10%/年, 平均速度锐减。

3.4 牧业的兴起造成上游植被的损坏

洪水河发源于青海祁连县, 途经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至民乐双树寺水库约60km, 复杂的区域, 丰富的资源, 形成了多变放牧形态。随着牧业的不断扩大, 打破了上游原生态的平衡, 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产汇条件, 不同时期影响程度不同, 由于缺乏统计数据, 具体情况在此不做分析。

4 结论

本文应用直线回归方程和低通虑波方法对洪水河流域径流进行研究, 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 洪水河径流年内分布不均, 年际变化大, 年径流量系列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1958—1991年呈缓慢上升趋势, 突变点在1991年。 (2) 洪水河多年平均降水没有明显变化, 从降水、径流的关系来看, 两者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降水是影响洪水河流域径流的主要因素。 (3) 通过对洪水河上游下垫面进行分析, 发现人类活动对区域径流的影响是间接的, 上游下垫面的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其影响的定量数据目前没有科学结论,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为今后流域发展和合理规划水资源环境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采用双树寺水文站1958—2013年水文资料, 应用直线回归方程和低通虑波方法对洪水河流域降水径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洪水河年内降水径流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大, 年径流量系列总体呈平稳缓慢上升趋势, 其中1958年—1991年为缓慢上升趋势, 突变点在1991年, 其后径流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这也验证了洪水河上游大规模采矿、放牧等人类活动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径流,直线回归方程,变化趋势,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牛最荣, 等.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区水文循环的影响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3.

[2]黄嘉佑.统计动力分析与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3.

[3]沈浒英.长江流域降水径流年代分析[J].湖泊科学, 2003.04.162.

现代浅阅读趋势的成因与引导探析 篇5

【关键词】浅阅读  成因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19-02

中国从古代的文化一元的、统一的神圣社会,走到当代的世俗化时代,经过了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曲折演变,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成就了中国的世俗化社会。在物欲主义的世俗时代的中国,文化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的世俗性转向,传统的人文精神开始被迅速解构,传统的精英文化不再成为主流的文化,而逐渐为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所替代。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借助全球化的公众传媒和网络世界的传播优势,逐渐占据文化的主流。2005年的“超级女声”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平民主义的事件,如许纪霖先生所说:“谁是文化英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偶像,不再有超越的预设标准,而是通过直接投票、现场欢呼的广场式民主得以产生。民众们颠覆了传统精英、历史传统和各种教科书教导他们的主流价值,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草根英雄。在一场场残酷的PK决战之中,平民战胜了上流,草根打败了精英,市场占据了主流。”[3]

“精英文化是启蒙的、智性的,诉诸于人们的理性和想象;而世俗时代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则是反智的、反深度、反启蒙的,它直接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和直觉。”[4]在当今世俗时代的中国,文学家的文学被流行写手的畅销书代替,仪式化的戏剧被狂欢节般的歌星演唱会替代,艺术化的电影被美轮美奂的科技大片替代,隽永含蓄的叙述被拳头加枕头的感官刺激代替。文化从过去少数精英(无论是思想精英还是艺术精英)对民众的启蒙式教育,变为由公众广泛参与的娱乐狂欢。

“80后”青春文学的异军突起,于丹、易中天等“明星学者”的迅速走红、网络文学的盛行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然而,正如柳斌杰所言,这些“以快速、快感、快扔为消费特点的‘浅阅读,虽然符合大众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基本特质,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休闲与娱乐的需求,是出版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由此导致的非导向阅读、功利阅读等现象,将会对读者特别青少年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知识训练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等产生不良影响。”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青春文学急需引导

在鼎盛的时期,“80后”青春文学一度成为全民运动,一片兵荒马乱。事实上,出版商与媒体对80后文学的青睐与推崇,并非基于对“80后”写作的文学意义的认同,而是将目光瞄向了其背后的庞大的文化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傅逸尘先生就曾担忧地谈到:“很多‘80后写手们在‘出名要趁早的现实利益驱动下,浮躁心理和逐利欲望过早地淹没了对文学精神的内在追求,而沦为出版商的盈利工具。其中,抄袭和模仿之风的蔓延,同质化趋向和模式化写作,极大地抹杀了‘80后创作的文学成就,而且阻碍了他们的创造精神的发展,媒体炒作的强势与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80后作家们对文学性的进一步探索与追求。”[5]对于“80后”而言,他们所缺乏的不是形式和技巧,而是内容和精神,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内核。很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属于畅销读物的一套简单又容易操作的模式和内容。用白烨先生的话说,“80后”写手们已进入市场,但未进入文坛。

另一方面,与“80后”作品的热销、大量同龄读者的追捧所造成的喧哗相对的是学界对“80后”的冷落。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胡坚、孙睿、小饭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在图书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却始终没能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的认可。

主流文学批评界对80后文学的态度冷漠而暧昧,更多的批评家采取了一种高高在上、冷眼旁观的态度,使得“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被市场裹挟的80后文学依托着市场运作的强大动能,撇开主流文学批评的规训,游离于主流文学体制之外,呈现出非常规发展的状态。”[6]

“80后”写手们个个身后都有数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读者,这种情况如同一个孩童已经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堆,学界要做的是赶紧教会他如何合理地使用火,而不是袖手旁观,看着他玩火自焚。“80后”文学急需文学批评的引领,真正需要的是严肃而有效的、有指导意义的有分量的批评文章,经历了市场洗礼的“80后”文学急需建立一个完整而健全的文学生态环境。

二、“于丹热”的反思

随着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日益繁荣,我国以精英性与学术性为内容取向、以权威性与社会性为价值取向的精英文化面对的是以平民性与通俗性为内容取向、以娱乐趣味性与随意性为价值取向,贴近大众生活、便于在大众中传播的大众文化的冲击,昔日深居在象牙塔里著书立说的知识界精英也纷纷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向大众媒体,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传播自己的学识,余秋雨频频在媒体亮相,易中天、于丹、刘心武、孔庆东、纪连海等教授纷纷因为《百家讲坛》栏目而迅速走红,成为“明星学者”,成为集学者、电视明星、畅销书作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流行文化名人。

如陈平原先生所说:“近年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令人诧异的是精英文化面临此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的举止失措。”[7]

以被称为“学术超女”的于丹为例,有学者认为,于丹的《于丹〈庄子〉心得》只是用经典作为点缀的一部以论述个人人生心得为主的畅销书,是一本中国版的《心灵鸡汤》,这部书在本质上并没有解读出《庄子》这部经典的要义所在,而只是一部与《庄子》无关的《于丹心得》。这种与文本了无干系的不着边际的解读方式,在刘心武对《红楼梦》的所谓研究中也已出现。大多学者都认为,像于丹这样解读《论语》《庄子》、刘心武解读《红楼梦》会使受众对名著产生误解,这种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现代解读方式,或许会给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一时的“繁荣”,但造成的伤害将是永久的。

于丹、易中天现象引发了学者们对“国学热”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是像于丹那样脱离经典的文本和主旨,按己所需去任意发挥,还是以一种更加理性的,努力回归经典本义而又不影响传播效果的方式去阐释经典?显然,前一种方式有其通俗性和贴近现实性,但其致命弱点便是对经典的误读、误解、误导,影响了经典的本来面貌;而后一种解读方式则有待学者们进行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三、网络文学需要规范和引导

近十多年来,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的存在方式、日常生活方式、社会互动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

网络使作家“大众化”了,只要会打字,人人都可以上网发表作品。如果说传统文学作品是由社会分工和角色定位明确的“作家”来完成,传统文学体制下的作家仍然具有“文化英雄”的色彩,那么网络空间的写作者,只是钟情于网上漫游的“三W”(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网民。网络写作“就像马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这种创作主体的大众化,使网络文学消解了昔日作家头顶上文化英雄的光环,作家的“社会雅士”的心态也被无名者的键盘所击碎。传统作家孜孜以求的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艰苦的创造磨练,天才、灵感等观念在网络写手们的心中已不再重要,他们似乎更在意主观心灵的体验和直觉,只热衷于将他们的内心体验,通过网络技术的手段传达出来。网络空间的自由书写,如同杂草一样蔓延,又如同杂草一样被人遗忘,成为即时性消费品。于是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泡沫文学。

网络的诞生衍化出了网络文学,我们不能无视它所赋予文学的新特性,我们也不能不警惕它暴露的有悖于文学发展的意义,早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所具有所谓文本资源的丰富性,文本多义性和阅读开放性如果仅仅处于网上随机选择、提取或组合,或者字典辞书式的资料堆积,而不是来自独特的精神创造,那它就极可能是苍白无力的文字拼贴,由此就不可能产生出伟大的文学了。”[8]所以,网络文学需要更好的规范和引导,如何利用网络使文学得到新的发展更是任重而道远。

传媒为受众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不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是对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影响深远。随着传媒竞争的日益激烈,发行量、收视(听)率,正成为各个传媒需要认真对待的头等大事,一时间一些传媒不惜放低身段,以低级媚俗去迎合部分受众,戏说历史,搞笑名人,从荧屏到广播,由杂志到报纸,低级趣味的东西占据了太多的传播资源。太多的“浅文本”直接影响了读者的接受深度,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所说:“这是一种牺牲深度来扩展广度的阅读方式。”

阅读应该是一种深入灵魂与精神的阅读,它是人体全身心的投入。英国散文家约瑟夫·爱迪生也曾说过:“阅读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文字是需要想象的,想象与深度有关。因此,我们呼唤“深阅读”,呼唤阳春白雪式的文化思考。

首先,出版社、杂志社等媒体要为读者营造“深阅读”的氛围,做好“把关人”的职责。

在经济利益面前,许多出版社选择放弃出版有文化品位的图书或有厚重感的学术著作,以大众的趣味为依归,盲目陷入高效的经济利润之中,出版物经济效益被无限放大,而社会效益被迫退居二位,抛弃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丧失自身原有的文化品位与文化追求。而坚持出版深度读物的出版社,却太过于力求全面深刻,使之过于晦涩难懂,这毫无疑问会打击读者的阅读热情,致使读者的阅读过程被迫终止。因此,出版社、杂志社等媒体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人群,继续细分市场,出版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精品图书、刊物,使读者有机会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同时,尽可能拓展选题范围,以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全面提升出版物的质量,特别是图书的内在文化含量,把书做“宽”、做“深”, 粗制滥造的产品没有多强的生命力,有内涵有文化价值的图书、刊物,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经典传世并最终赢得市场。

其次,想改变读者的阅读倾向,先要从改变文化人开始。

住在城市,享受生活,不深入底层,不接触大众,不用心灵观察社会,怎么可能很好地反映当代人的欲望、焦虑、冲突和主流价值观?怎么能写出值得阅读、引人共鸣的好作品?“文学需要以非凡的想象力去自由地翱翔于大地的高空,俯瞰缺失和提示升腾境界”,需要更多的精英作者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精英作品。

再者,读者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深阅读”。

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的阅读越来越趋向于以获取大量知识信息为单一目的的快速浏览。这种流俗化、快餐化的阅读,和沉溺于电脑互联网窗口界面的无休止开关,都是在单一地攫取信息和寻求感官刺激,挤掉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所应有的深度空间。然而,阅读是对人类灵魂和精神的追问,是对情操和素养的培育,相信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知识的普及,人的内心深处必然有一块角落渴求着深度审美,需要读者摒弃世俗的喧嚣,静下心来进行“深阅读”。

参考文献:

[1]赵敏.阅读下降不可怕 学人呼唤“深阅读”.[N].中华读书报.2004.12.29.

[2]王捍东. 把民众引向“进步的阶梯”——试谈“浅阅读”时代媒体的社会责任.[J].今传媒,2008(11):26.

[3]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J].天涯,2007(1):163.

[4]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J].天涯,2007(1):163.

[5]傅逸尘.文学批评与80后文学.[N].中国文化报.2008.12.31.

[6]傅逸尘.文学批评与80后文学.[N].中国文化报.2008.12.31.

[7]樊爱香.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关系之分析.[J].编辑之友,2009(2):26.

成因及趋势 篇6

股票市场的波动性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研究者感兴趣的重要课题。国内很多学者都曾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做过研究, 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也有一些学者先后对我国股票市场的ARCH效应进行了检验, 吴世农 (1996) 对上海和深圳20种股票自1992年6月到1993年12月的日收益率做自相关检验, 分析股票日收益率时间序列的系统性变动趋势。俞乔 (1994, 1996) 、丁华 (1999) 指出上证综合指数存在ARCH现象, 吴其明等 (1998) 指出深圳综合指数也存在ARCH现象, 王安兴等 (1998) 发现单只股票中也存在ARCH现象。吴世农等 (1999) 从资产收益与风险度量的分析中肯定了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和债券的风险收益属于非正态分布。蒋学雷等 (2003) 利用ARCH族模型检验了中国股市的羊群效应。张思奇等 (2000) 则检验了中国股市的周一 (末) 效应。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收益和下一期收益的条件方差负相关, 即负的 (正的) 收益常常和条件方差的向上 (向下) 修正联系起来, 这种现象称为波动的非对称性。在股票市场崩溃时期, 非对称波动现象尤为明显, 股票价格大的下跌常常伴随着股市波动的显著增加。Black和Christie是最早证实并解释美国证券市场个股收益的非对称波动特征的。他们提出了两种广为流行的解释非对称波动的理论:杠杆效应假说和波动反馈效应假说。杠杆效应假说认为, 股票价值的降低 (负收益) 增加了金融杠杆, 使股票风险加大, 从而加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预期市场波动的增加, 将提升投资者对股票较高收益的需求, 因此交易者常常不愿意购买而愿意去卖股票, 为了平衡买卖交易, 股票价格必然下降, 这样预期波动的增加导致股价的即刻下跌, 这种情况人们称为“波动反馈效应”。这两种假说揭示的因果关系不同:杠杆效应假说认为收益冲击引起了条件方差的波动。而波动反馈假说主张条件方差的波动导致了收益的冲击。

本文利用GJR-GARCH模型分时段对沪市波动性进行研究, 考察沪市波动杠杆效应的变化, 探讨沪市波动杠杆效应变化的成因。

二、模型、数据及时段划分

1、GJR-GARCH模型简介:

G J R-GARCH模型是由Glosten, Jagannathan, Runkel提出, 其条件方差为:

其中, dt-1是反映利好消息与利空消息的虚拟变量, 利好信息时 (εt-1>0) 令虚拟变量dt-1=0, 对条件方差的冲击为α;利空信息 (εt-1<0) 时, 令虚拟变量dt-1=1, 对条件

方差的冲击为α+γ。因此如果γ的值显著异于零, 则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对收益波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 γ显著为正说明利空消息比利好消息对市场的冲击更大, 即存在杠杆效应。理论上, 为了保证条件方差ht为正, 并且非预期收益εt服从宽平稳过程, 条件方差方程中各项系数需满足:ω>0, β>0, α>0, α+γ>0且α+β+γ/2<1。

2、数据及时段划分。

上证综合指数, 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 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自l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 基准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上证综合指数综合反映上交所全部A股、B股上市股票的股份走势。

上证综合指数使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到, 计算的权重为股票的发行量而非股票的流通量。因此相对于成份股指数而言, 上证综合指数更能代表整个沪市的行情变化, 能更好地反映整个沪市的股票波动和平均收益情况。

本文选取2000年1月4日至2006年2月17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共1468个样本数据作为指标变量进行建模分析, 记上证综合指数原始序列为{SZt}。

为了更好地考察不同时期内股票行情变动和收益率波动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段处理。以2003年1月2日作为划分时点, 大体将时间段一分为二。这种划分的优点在于: (1) 两时段的样本容量相当且都足以充分表现出模型的ARCH的集簇性和易变性特征; (2) 前后两个时间段具有大体相同的时间跨度, 更容易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三、沪市波动杠杆效应变化趋势分析

本文使用GJR-GARCH模型对上证综指日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 以考察沪市杠杆效应的变化。由原始序列{SZt}到对数收益率序列{RSZt}的转换公式为:RSZt=log (SZt) -log (SZt-1)

进入GJR-GARCH模型的时间序列要求必须是平稳序列, 因此首先要对上证综指的日对数收益率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和PP检验分别对收益率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上证指数的日对数收益序列为平稳序列。

两时段GJR-GARCH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 (1) 第Ⅰ时段参数ω、β、α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为正, 第Ⅱ时段参数ω、β、α在5%显著水平下显著为正, 且第Ⅰ、Ⅱ时段α+γ>0且α+β+γ/2<1, 保证条件方差为正且非预期收益率服从宽平稳过程。 (2) 第Ⅰ、Ⅱ时段的γ值在5%显著水平下均显著为正, 根据G J R-GARCH模型的参数意义, 第Ⅰ、Ⅱ时段, 利空消息相对于相同程度的利好消息, 倾向于能引起股票市场更大的波动, 这说明沪市波动在两个时段内均具有杠杆效应, 这与成熟资本市场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两时段GJR-GARCH模型结果比较见表2。

从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GJR-GARCH模型能很好度量出沪市波动的非对称性; (2) 沪市一直都存在波动的非对称性, 即股票市场对同等力度的利好和利空消息的反应程度不一样。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样, 我国股票市场上同等程度利空消息的影响要大于利好信息的影响; (3) 沪市波动杠杆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小。

四、沪市波动杠杆效应变化成因分析

模型的结论表明沪市波动存在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 且杠杆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小。那么沪市波动杠杆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小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试着从证券市场的微观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沪市波动杠杆效应变化成因。

证券市场的微观要素主要包括: (1) 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2) 金融工具:股票、债券、基金、货币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 (3) 筹资者:公司、企业、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政府; (4) 中介机构经:经纪类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会计事务所和法律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 (5) 监管方:国务院、证监会; (6) 自律性组织: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证券市场的微观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见图1。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沪市波动杠杆效应变化的原因:

1、个人投资者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明显提高, 投资决策趋于理性化。

机构投资者得到长足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政策限制的放宽和解禁。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 机构投资者具有专业性、集合理财、分散风险的优势。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政府逐渐放宽了各大机构投资者 (包括QFII和QDII) 入市的规模和力度, 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2004年保监会规定, 允许保险公司将保险资产的5%投入股市;2005年放宽到了8%。社保基金会也出台相应措施放宽社保基金入市的限制。机构投资者的大举入市, 极大地增加了股市的资金供给, 提高了整个股市的投资理性程度, 降低了系统风险。

2、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金融创新不仅包括发明创造新的金融工具, 同时还包括在已有金融工具的基础上, 改进其交易方式、交割方式等。2001年到2006年期间, 金融工具最大的变化是基金的大额募集和交易。各大基金公司纷纷成立, 拓宽了居民投资者的投资渠道。2003年和2004年上证所和深证所分别推出了ETF和LOF基金, 这两种基金集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优势于一身, 一经推出便成为机构投资者追捧的对象。由于基金公司具有专业理财的优势, 也使股票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得到很大改善。2005年7月开始, 几支银行系基金相继成立, 代表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上市公司质量总体有了提高, 信息披露制度和机制逐步改善。

2001到2005年, 中国经济连续五年高速增长, 有利的经济环境为上市公司的质量提供了宏观层面的保证。证监会连续出台法律法规, 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提高了证券市场信息传递的效率和透明度。

4、中介机构的迅猛发展, 活跃和规范了证券市场。

综合类证券公司为上市公司提供辅导、制定股票发行和承销计划、设计客户资产管理计划、提供证券投资咨询、为公司兼并重组提供建议、制定方案等;律师事务所提供证券发行、交易等方面的法律咨询;会计事务所则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等。随着我国兑现加入WTO的承诺, 外国的大型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在中国逐步拓宽业务范围和地理区域。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 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同时也对国内的中介机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5、政府监管逐步从行政方式转变为法律方式和经济方式为主。

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包括三部分:全国代表大会以及常委会制定的《中国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基金法》等法律, 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和法律说明以及证监会出台的部门规章。过去的几年是我国证券市场法制逐步健全的重要时期, 证监会连续出台相关规定和制度, 规范股票发行、交易, 证券公司的合规经营等。

6、自律性组织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也是功不可没。

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的自律性组织。上交所和深交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会员制法人, 其主要任务是安排公司上市, 组织场地进行证券集中交易, 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在过去五年中, 股票上市、交易、退市制度、停盘、摘牌等制度逐步从法律层面上得到完善和贯彻执行, 为交易所更好地履行职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证券业协会属于民间组织, 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培训、组织证券公司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等, 提高了证券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

五、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可得出以下结论: (1) 沪市波动呈现明显的集群效应和波动持续性特征。 (2) 沪市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 (3) 沪市波动杠杆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小; (4) 无论是整个证券市场还是构成证券市场的微观主体都在不断地完善、成熟, 这正是沪市波动杠杆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小的原因所在。

由于杠杆效应和反馈效应, 股票市场的波动总是呈现出非对称性。但在发达和高效的股票市场中, 信息传递顺畅, 披露及时、全面、准确, 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要远远小于落后的股票市场, 因此波动的非对称程度要相对缓和, 即杠杆效应较小。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法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不断降低, 沪市乃至我国整个股市波动的非对称程度会逐渐降低, 杠杆效应也随之减小。

参考文献

[1]、史代敏.《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与效率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贺强.《我国经济周期政策周期股市周期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特伦斯.C.米尔斯.《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2002.

[4]、陈健《ARCH模型研究及其在沪市A股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 (5)

[5]、张思奇, 马刚冉华.《股票市场、收益与市场效率》[J].世界经济, 2000, (5) .

[6]、吴长风.《我国沪深两市信息的非对称性分析》[J].预测, 1999, (6) .

[7]、刘波等.《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实证研究》[J].运筹与管理, 2004, (2) .

成因及趋势 篇7

一、基尼系数国际比较的局限性

基尼系数本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分化的参考指标。从理论上讲,这个数值一般应在0~1,在家庭(人口)比例既定的情况下,基尼系数越小,贫富差距越小,说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基尼系数越大,贫富差距越大。按照联合国的规定:20%最高收入层家庭(人口)的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1]。根据世行估计,我国基尼系数在改革之初的1979年为0.33,1984年为0.3,到1989年上升到0.35,2000年突破0.4。随后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向上攀升,在2001年达到0.45,2004年达到0.47,2006年和2008年均为0.469,据此,有些人惊呼,现在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1]。对此我们应慎重对待,具体分析。

关于我国是否存在两极分化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其中关于农民贫富分化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我国能否单纯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农民贫富分化的程度、农民贫富分化是否到了危险的程度,从政策层面上讲应该继续鼓励分化还是应该消除分化。笔者对基尼系数的基本看法是:

1.基尼系数本身有缺陷。考察各国基尼系数的实际情况,我们可看出:具有大体相同的基尼系数水平的国家,其人均收入水平可能差距很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与基尼系数没有多大关系,和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关系,基尼系数变化不一定与社会稳定有直接关系。因各国的人口规模、地域广度、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不同,作为贫富差距警戒线的基尼系数不仅存在国别、地区差异,而且应有一个弹性区间。基尼系数最多只是衡量贫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而非唯一。

2.我国国情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基尼系数应是一个组合概念,用五个数据为一个组合才能全面把握其真实含义。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系列中从20%最低收入到20%最高收入人群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5%、8.48%、13.68%、21.73%和51.86%。处于大致相同的基尼系数的国家,其组别之间收入占比及其分布特征可能差别很大。因用于计算基尼系数的全国总收入基数是一定的,因此,各收入组所占总收入的比例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我国最低收入层多集中在西部农村,而最高收入层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也就是说,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是对我国东西部差别、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的极端反应。因此,很难用所谓国际上公认的0.4作为我国统一的贫富分化警戒线。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后的1979—2000年处于0.33~0.4,属合理状态,甚至似乎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合理的,而自2000年始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后就进入贫富差距较大范围的国家行列[2],而将来又很可能超过0.5,这样似乎天要塌下来了,好像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成功的,反而是失败的。

3.口径不一,人为操纵。一是各国基尼系数的口径、算法各异,资料来源混杂,可靠性参差不齐;二是有的出于种种目的往往人为调高或调低一国的基尼系数,从而使之失去真实性和可比性。根据图1美统计局美国基尼系数图标,我们可以清楚看出美国基尼系数从1994年开始一直保持在0.50以上,最低年份的2007年仍为0.494[3]。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上述图表,1997年和2000年美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11和0.505,即使按住户计算其基尼系数也都在0.45以上。而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997年和2000年美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08和0.38[4],两者相去甚远,难道这就是库茨涅兹所说的“倒U Turn”吗?

另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基尼系数也证实了世界银行公布的美国基尼系数的虚假性。1998年,宾夕法尼亚州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68和0.591,比1975年的0.473和0.472分别上升近0.1[4]。在我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难道我们还要继续迷信所谓的基尼系数排行榜吗?因此,我们最多只能把各国的基尼系数排行作为参考,而非轻信盲从,人云亦云。

我国统计局最近公布的五项检测指标中称:我国201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0.412,实现程度为79.8%;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为3.45,比2000年的2.85上升了0.60[5],而没有采用社会上流传的接近0.50的基尼系数。

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其变动趋势

刘日新把人们对待我国贫富分化问题的看法概括为三种,即“已两极分化论”、“未两极分化论”(其中又包括“适当论”和“失当论”)和“另当别论”[6]。笔者认为,收入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贫富分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难以用一组数据概而论之。因此,我主张用先“切片研究”再“综合分析”的方法,最后找到“病根”。我国过去衡量城乡收入差距指数主要采用城市基准法,这种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主体错位,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农村而非城市,把农民收入固定(见表1)会给人们一个错觉,即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要降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或增长速度;二是在技术上不便于将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指标在同一坐标上表示出来。在美国,有的学者按农村居民收入占居民收入的百分比表示农村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下面,笔者按照农村基准法将我国现有的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数据换算成其“倒数”,制成折线图(见图2),重新分析研究。

通过图2折线图的变动轨迹,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国29年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33倍和25倍;农民收入占城镇居民收入的比例1978年为38.91%,经历三升三降仍为38.91%,又回到了历史的起点上。虽个别年份有明显升降,但总体上呈现出先缩小再扩大的态势。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两个严肃的问题:一是1978年和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一样,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为什么?二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曾出现过两种趋势,一种是1980年代前的总体缩小趋势,另一种是19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长期扩大态势,哪一种更符合客观规律,其中又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我们只有沿着城乡收入差距折线图变动的历史轨迹刨根问底,寻找答案。笔者的研究发现有三个:

1.1980年代城乡差距缩小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农村改革先于城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之后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第二,更关键的问题是当时我国还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农民生产什么不仅能够卖得出去,而且能卖个比较好的价钱,或者说是对过去农产品价格存在的严重“剪刀差”的一个校正,因此,农业相对效益还算比较高,农民收入增长快。

2.1990年代城乡收入差距由缩小转为扩大具有合理性。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城市改革跟进,城市私营、个体工商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逐步提速,职工工资增加较快。第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这一发展的重大趋势一直延续至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业的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农产品由供不应求变为总体供过于求,农产品“卖难”和增产不增收问题时常困扰着农民。

3.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总体上不合理,处于“总体失衡”甚至“失控”状态。主要表现为“三个边缘化”:第一,农业产业的边缘化。由于土地有限,增产局限,特别是受经济全球化竞争和国内价格的冲击,农民的收入不是与产量呈正相关,而成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牺牲品。当CPI指数上升时,居民和政府首先关心的是市民的承受能力,打压的是农产品价格;当出现农产品过剩和积压时,政府往往又对农业保护不力,市场竞争已成为对农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而非激励因素。2007年国家取消农业税的增收效应被农产品价格下降所抵消,农民收入增长并不快,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第二,农民被边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城农民工不仅收入最低,而且地位最低,享受不了“市民”待遇;二是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居民相去甚远。第三,农村建设边缘化。由于国家财政支持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在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建设被忽视,在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变成了政商联手资本进乡“圈地”活动,与农民争土地、争产业、争利益,“三农”环境恶化。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研究城乡分化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不能只看数据不看成因,只看总体繁荣不看结构失衡,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政绩不顾农民感受。据此,笔者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虽有必然性,但不合理因素大于正常因素,也就是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速度存在着严重的“扭曲”问题,而且是主要问题、关键问题。

三、质疑“倒U假说”

“倒U型假说”是库茨涅兹提出的试图用于解释收入差距变化规律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个人和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先扩大,继而经短暂稳定,最后随着经济的增长呈逐渐缩小的规律[7]。但根据笔者的观察,这个“倒U型”在个别国家确实偶尔出现过,如韩国在一定时期具有“倒U”型特征,但在台湾地区呈正U型特征,在日本甚至是稳定下降态势,在美国呈波浪式起伏上升,在中国呈登山起伏式上升趋势[8]。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倒U型假说”存在两个谬误:一是这只是一种说法,仅是个别国家出现的现象,并非普遍,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什么“必然”,更不是什么“铁定”的规律;二是“倒U型”甚至稳定下降的趋势并非“自然而然”的结果,更可能是政策干预的结果,如日本对农业强有力的保护政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目前还没有看到收入差距缩小的迹象。据于国安预测,到2017年,我国总体基尼系数将呈稳定提高的趋势[9],按照笔者的理解,这等于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将呈继续扩大之势。可以想象,如果政府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于国安的预测很可能变成现实。那就验证了邓小平的那句话:“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那么,我国就会真的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我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对此听之任之[10]。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主要有三点启示和三个政策主张。就三点启示而言:一是虽然基尼系数具有一定科学性,但因各国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数值来判断各国可承受的贫富分化程度,加上人为的因素,基尼系数排行并不完全可靠、可信,甚至会误导国民和政府;二是认为库茨涅兹的“倒U型假说”并没有普遍意义,但如果作为政府制定国民收入分配政策,适当调节国民收入差距措施的参考倒是具有建设性意义;三是提出了判断城乡收入差距合理与否的思路,不是单纯看数据的大小,而是看数据背后掩盖的事实真相,有时知其所以然比知其然更重要。总的结论是我国城乡贫富分化到了一个需要“抑升促降”的临界点,否则,很可能要出大问题[11]。

成因及趋势 篇8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现在中学女生身体素质普遍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中学女生的生理特点

一般女生在13岁左右, 属于青春发育的时期。与男子相比, 女子四肢较短, 躯干较长, 肩和胸较窄、上细而盆骨较宽, 皮下脂肪层增厚, 肌肉力量薄弱, 心脏的体积和心腔容量小, 呼吸肌力量差, 重心较低, 所以导致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对学习较复杂有一定难度或危险性的技术动作不容易掌握, 这时女生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丧失自信心。常常表现出胆怯、自信心不足, 怕受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同时月经初潮的出现, 所以就会出现强烈不安, 造成不愿意在男生面前做练习, 由此在体育课中常用例假来逃避练习。

二、中学女生心理特征

女生在体育课中常出现恐惧心理, 并且自我定位较低, 同时缺乏学习动机, 这些心理现象造成女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产生消极情绪和隐性逆反心理。所以女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心理表现出自信心不足, 行为上常常找借口“身体素质差, 就少练习, 甚至不愿意练习”。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在中学生8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 所以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 百依百顺, 甚至有些家长受到封建传统的束缚, 对女生参加体育活动是“有失体面”, “有伤大雅”, 为了“望女成凤”, 家长要求子女埋头读书, 参加体育锻炼只会浪费学习时间, 认为体育课就是跑啊、跳啊、玩耍而已, 所以造成女生体育兴趣不高、不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四、生活习惯

长期养成早餐不吃或吃没营养的早餐, 造成许多学生出现胃炎、贫血等常见病。例如:我校每周升旗仪式不超过三十分钟的时间, 就会有不少女生出现头晕、呕吐、站立不稳、脸色苍白等现象。

五、体育活动

根据国家制定的《阳光体育纲要》, 要求每位中学生每天应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活动时间。而现实中, 很多学校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和一节活动课, 且常被挤占, 用于复习迎考, 学生根本就没得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这样中学女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是不够的。

以上现象是造成中学女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因素, 使体育教学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预定的目的。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一、解决女生心理障碍

针对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动机缺乏, 造成积极性降低, 兴趣不高, 对不易掌握或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我在教学实践中教授跳“山羊”时, 脸上带着微笑正确示范, 用鼓励性语言来激励女生并让胆大的女生先做, 我在旁帮助保护, 随着这几位女生顺利过“羊”, 再用语言“你们看这很简单很容易, 不是吗?”, 果然剩下的女生活跃起来, 兴趣大增、跃跃欲试, 在我的帮助保护下都顺利过“羊”。通过这堂课的教学, 我认为女生并不难教, 只要掌握她们的心理用恰当方式教学, 同时让大多数女生克服了这方面的心理障碍, 在教学中会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使许多女生对体育课的抵触情绪减轻了, 对教师的对抗心理消除了。

二、针对女生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

女生处在青春期这个阶段, 运动中极易疲劳, 但恢复较快, 神经系统稳定性不好, 动作协调性短暂下降、迟缓。针对女生这些生理特点, 我在体育教学中尽量安排刺激较小、难度、动作密度和运动负荷适中的教程。在课中多穿插女生喜欢的游戏, 同时用适当的情景教学内容, 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参与性, 让她们在玩中就得到体育锻炼, 同时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例如:我在教授越野跑教学内容中就采用情景教学, 利用学生体验军人的生活, 采用一个男生帮扶一个女生的分组形式, 模拟军人野外“拉练”的方法, 进行一千米的耐久跑, 女生在男生的帮助和教师的鼓励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堂课的情景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促进了男、女生的更深的友谊, 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 让女生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同时使她们心理得到了一次更好地磨砺, 思想上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让女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利用女生爱美的天性, 我在体育理论课上强调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女生要想改善体质和身体健康, 塑造健美形体, 就要科学用餐和克服平时生活, 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这样才能增强体质, 提高运动技能。

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讲解要生动、准确、形象, 动作示范要熟练、轻松优美, 这样学生就会对你的言行和动作产生兴趣。心理上产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急于表现自我。从而教师就会在学生中获得较高威信, 师生关系融洽, 这样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 让厌学的女生态度转变, “由我不想学转变为我要学”并积极主动参与。

五、利用课余时间多样性的开展体育活动

成因及趋势 篇9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净金融交易的帐目表。通常被分成经常帐、资本和金融账、储备资产账户等。

1. 经常账户。主要包括货物进出口、服务进出口、 收益、经常转移,能反映一个国家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对外经济往来的规模和方式。作为国际收支账户的第一大账户,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经常账户的平衡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因为这部分收支都以货物和服务交易、各类收益等为基础,不存在借贷关系。它的平衡是以大量国外资本净流入为前提的,一旦国内的经济出现问题,其资信将受到怀疑,国外资本的流入就会减少,该国国际收入随即恶化。

2. 资本和金融账户。由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部分组成,资本账户数额较小,主要是债务减免等内容; 金融账户是主要部分,反映一国对外债权债务的变化情况。 顺差为资金净流入,即流入的资金多于流出的资金。短期看,金融账户顺差可以改善债务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但长期看,债务国的还债压力很大,它要持续地向债权国支付大量外汇还本付息,使债务国国际收支经常处于压力状态。一般来说,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信贷都是长期的,更多与政局稳定、投资环境、经济增长率关系密切。

3. 储备资产。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清偿对外债务和维持本国汇率稳定所持有的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资产。储备资产的多少反映了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从平衡关系看,储备资产是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变化的结果。如果不考虑统计误差,那么储备资产的增加是经常账户顺差与资本、金融账户顺差之和。

二、澳大利亚的国际收支状况

(一)长期保持经常账户逆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

1993—2011年,澳大利亚的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常年逆差,资本与金融项目常年顺差。根据复式记账原则, 在国际收支中一笔贸易流量通常对应一笔金融流量,在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中的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也就是说,经常账户余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等于零。当经常账户出现赤字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盈余,这意味着一国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对于外债而言,这就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净外债往往处于上升状态。

从变化情况来看,澳大利亚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逆差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澳大利亚经济受到美国经济下滑,尤其是“9·11事件”的影响,经常账户逆差额有所下降,之后几年快速回升,受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该项目逆差额再次下降,之后在震荡中上升。 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相对应,也在2001年和2008年出现了较大波动。

单位: 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 澳大利亚统计局 。

(二)经常账户逆差来源于向国外投资者支付过高的利润和红利

单位: 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 澳大利亚统计局 。

澳大利亚的商品贸易额远远大于服务贸易额,商品贸易近几年既出现过顺差也有逆差,而服务贸易在近几年主要表现为逆差,澳大利亚的主要收益即收入净额是指澳大利亚以利润或分红的形式向国外投资者的支付减去澳大利亚从国外的投资收益。

从表2可以看出,主要收益项是澳大利亚每年经常账户上最大的逆差,大约占经常项目账户赤字80% 左右,投资收益的逆差比经常账户的逆差还大,这说明澳大利亚为国外的投资者支付了过高的利润和红利,澳大利亚对外投资的收益明显低于外国投资者在澳大利亚所获得的收益。

单位: %

数据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2009年和2013年外,澳大利亚的商品与服务进口量都比出口量的年增长率高,这使得经常账户的逆差将不断扩大。

(三)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主要来源于证券投资长期保持净流入

除2008年澳大利亚证券投资为负值外,其余年份证券投资规模均较大,说明证券投资的净流入是澳大利亚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主要顺差来源。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相比于证券投资数额都要小很多( 具体见表4) 。

单位: 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 澳大利亚统计局 。

(四)澳大利亚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关系

澳大利亚的贸易持续逆差,即其进口大于出口,表明本国资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口国持续保持同样规模的资本项目顺差,意味着外国居民手中积累的澳大利亚资产多于本国居民手中积累的外国资产,即外国居民通过收购像债券、股票、企业和土地等国内资产来弥补澳大利亚的经常项目逆差。这些外国投资者需要以利率、红利、利润、地租和其他资本收益的形式获得投资回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他们的投资回报将以负数形式进入净收入项目,这会使澳大利亚经常项目进一步恶化,反过来又增加了引资需求。只要外国居民始终对澳大利亚经济保持信心,认为澳大利亚始终有能力使他们获得投资回报,这种局面就可以维持。反之,其结果要么澳元汇率可能崩溃,要么必须大幅度提高利率,或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三、成因分析

1. 贸易处于劣势。出口产品成本高,出口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主要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制成品的比重明显低于初级产品比重,而进口商品中制成品比重高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制造业生产中具有规模经济的比重不大,出口型生产企业比重不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较低, 导致澳大利亚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2.贸易壁垒加剧。国外对农产品逐步提高的贸易保护使澳大利亚农产品的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

3.随着经济增长,对国外产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增多,而澳大利亚国民储蓄太少或储蓄小于投资。

4.支出过高。每年对澳国企业的国外投资者支付过高的利润和红利。为外债支付高额利息,澳大利亚的偿债比率很高,是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国家,其外债数额远超国民收入。

四、澳大利亚国际收支结构发展的趋势

从短期来看,澳大利亚国际收支呈“逆差 + 顺差”的特点可持续一段时间。从长期来看,目前澳大利亚的国际收支结构难以为继。一些实证研究表明,经常账户逆差占GDP比重过高是产生国际收支危机的一个信号。 经常账户逆差越大,借入的国外资金越多,国际清偿能力越差,容易发生支付危机。就澳大利亚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澳大利亚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时间较长,数额较大,另一方面,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澳大利亚净债务占GDP的比重较大,这意味着澳大利亚靠对外融资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2009年之前澳大利亚的净债务占GDP的比重为负,说明其还是个债权国, 而从2010年开始,净债务占GDP的比重变为正数并每年以不低的增速在增长( 具体见表5) 。因此,笔者通过以上的分析认为澳大利亚现在的国际收支结构难以长期维持。澳大利亚政府应制定增加贸易竞争力,提高本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等政策以削减经常账户赤字规模。

数据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参考文献

[1]伊莱恩·哈斯顿,柯尔姆·柯尼.亚洲金融危机与澳大利亚的国际收支[J].经济资料译丛,2002(3).

[2]曲凤杰.美国国际收支结构现状、成因及可持续性[J].国际经济瞭望,2008(3).

[3]常文琪.我国国际收支拐点成因分析[J].对外经贸,2013(12).

[4]徐明棋.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6(4).

青海省通货膨胀成因分析趋势 篇10

在全国范围的通货膨胀态势中, 地处西部, 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的青海省以持续居高不下的CPI指数, 表现的格外引人瞩目。

2001年以来, 青海物价呈上涨态势, 据统计调查部门的资料, 青海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01年的103.6上升为2010年的141.66 (2000年=100) , 十年平均上涨了3.4%。2006年以来, 青海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且从2007年开始一直居全国首位。2012年5月, 在中国31个省份中, 青海CPI同比涨幅最高, 达到了4.3%, 与全国2.1%的平均涨幅相比, 高出了一倍有余。2013年, 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2.4%, 而青海省又以CPI同比上涨4.9%的幅度继续居于榜首。青海省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脱离不了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影响, 同时, 本地区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更可能是高通膨的首要推手。

一、外围环境影响

(一) 巨额外汇占款

总所周知, 由于对外贸易的强势发展, 我国外汇储备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亿级飙升到万亿级。多年来, 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导致外汇占款激增已经严重改变了我国货币供应结构。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前, 我国基本上通过国内信贷来投放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约为26.4%。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 货币当局不断地使用货币冲销工具。冲销政策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由于受外汇占款影响日益增大, 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 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占款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狭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 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前, 我国基本上通过国内信贷来投放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约为26.4%。然而, 在实施结售汇制度以后, 央行为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 采用发行基础货币的方式来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头寸, 特别是, 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以及央行实施的“冲销干预”政策, 使得我国外汇占款大幅飙升, 外汇占款增量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增量比例也越来越高。2005年突破100%, 达到110%。随后几年持续上升, 2009年更是达到134%。也就是说, 因为外汇占款而发行的货币增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发行的基础货币增量。以2012年底3.31外汇储备余额来计算, 我国因外汇占款而增发的基础货币在20万亿元以上。如此巨量的基础货币投放到市场, 其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物价水平的整体飙升。

(二)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人性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人, 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一是世界经济在迈出“9.11”事件的阴霆后, 步入恢复上升期, 特别2004年开始强劲复苏, 旺盛需求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步入全面上涨, 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在2004年之后都步入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开始运行。特别是2007-2008年期间, 全球经济的决速、广泛增长, 进一步激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创出历史新高。直至金融危机爆发, 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才纷纷回落。不过自2009年下半年, 世界经济初现复苏苗头, 2010年以来伴随越来越多国家经济的复苏, 大宗商品价格再次燃起上涨势头。目前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农产品价格均已步人高位运行日寸代, 而我国又是资源短缺及资源消费大国, 国际市场会充分利用中国需求大的因素尽可能抬高资源的市场价格, 从而加剧输人性价格上涨的压力。二是近年来, 欧美主要经济体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 导致全球货币供应量急速扩张, 助长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 美国推行的弱势美元政策, 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贬值, 造成以美元计价的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攀升, 不可避免地传导到粮食、食用油等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来, 对国内市场价格形成冲击。三是中国加人世贸组织以来, 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原油、煤炭、铁矿石等能源消费占全球比重日渐增加, 对石油等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三) 海外热钱的大量涌入

就外因来说, 海外大量的热钱涌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近年来, 涌入我国的热钱不断增加。央行2010年10月26日公布数据显示, 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 创30个月来新高, 环比增长79.27%。分析人士指出, 近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 热钱加速流入新兴经济体, 而人民币升值和加息预期更吸引热钱涌入中国, 以至于央行行长公开提出要建一个“池子”来蓄纳庞大的外资。专家透露到2010年年初时, 流入内地的热钱很可能已远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 有60%到65%进入商品市场, 30%左右流入股市。凡是热钱能涉足的行业, 产品都卷入了炒作的范围。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很快得到遏制, 将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强烈影响。巨量的流动性总要找到出处, 而中国楼市无疑成为资金最为青睐的对象。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预期, 催生了中国楼市的非理性繁荣, 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扩大了财富的两极分化, 加剧了社会矛盾。然而, 正是由于这些年来房价的飞涨吸收了大部分过量的流动性, 才使超额货币在楼市泡沫化的繁荣之中得以被分流, CPI标识的通货膨胀率才能够保持低位盘旋。

(四) 城乡居民收人的持续增长, 消费水平升级, 推动价格上涨

一方面, 随着居民收人的提高, 人们更加渴望舒适的高质量生活, 追求较高的消费要求、水平、品味和档次, 在客观上带动了物价的上涨。2001-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由6860元提高到21033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人由2366元提高到5919元, 年均分别增长11.9%和9.6%。同期, 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由5309元提高到13471元, 农牧民消费性支出由1741元提高到4382元, 年均增长9.8%和9.7%。另一方面,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 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需求不断增加, 市场对食品生产、加工要求以及食品安全越来越高, 食品生产、加工逐渐向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使得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投人相应提高, 成本增加, 抬高了整体价格水平。此外, 近年来由于提高社会最低工资标准, 全社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二、区域经济特殊性的影响

2012年,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7917元, 而青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17566元, 名列30位, 仅高于甘肃, 农民人均纯收入则为5364名, 列倒数第三, 仅高于贵州、甘肃。

(一) 经济结构的特殊性

青海省产业结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三产业比重偏小, 发展滞后, 二产中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 重工业占92%, 轻工业发展明显滞后。具体表现在生产方式粗放, 主要工业产品大多为工业初级产品, 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 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作为欠发达地区, 青海省工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 生活消费品的生产比例偏低。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青海省经济发展呈现典型的“两头在外”格局一方面从省内输出资源性初级产品, 另一方面从省外输人终端生产资料和社会消费品, 造成青海省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外部市场需求, 省内市场长期依赖外部市场供给。据调查, 目前青海省90%的工业消费品、100%的大米、95%以仁的鲜瓜果、60%的生猪, 冬季9O%的蔬菜, 夏季70%的蔬菜需要从外省调人。大量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从省外调用, 势必使流通成本的人幅上升。2008年以来, 随着我国成品油价格不断土涨, 劳动为、场地租赁费、市场进场费等成本不断提高, 而青海省地处偏远, 运距长, 各环节流通成本上升层层累积, 最终导致青海省终端消费品尤其是价值偏低的消费品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大白菜为例, 从外省收购价为0.08元/斤, 然后经过运输—批发—零售, 此时菜价已达1.08元/斤, 加价达200%。

(二) 经济布局的特殊性

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 青海经济布局十分均衡性很差, 人口与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青海总面积为72.23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l/13, 面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 居第四位, 然而在西宁和海东这片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2.89%的土地上, 却集中了全省64.1%的人口, 而其他6个民族自治州土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7.11%, 人口却只占全省总人口的35.9%。2013年全省GDP为2103亿元, 而西宁市GDP为978亿元, 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西宁作为青海的省会城市, 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远远超越了省内其他地区, 就商业活动而言, 在商品供给、购物环境、质量信誉、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十分优势的地位, 而其他州县地区消费环境要差很多, 不单在商品的品种、质量、售后上存在问题, 由于运输成本的因素, 其商品价格往往要高于西宁10%以上。因此, 在事实上, 西宁已成为州县地区居民购物的首选之地, 全省70%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产生在西宁市, 致使西宁物价水平不断上升, 而由于权重因素, 西宁市的物价上涨最终推动了全省CPI指数的持续走高。

(三) 消费观念的超前性

建国初青海人口是148万人, 现有人口560万, 人口增加的因素主要来自于支边建设, 这使得青海, 尤其是西宁市, 有着鲜明的移民地区特征。而移民地区的文化, 由于缺少一般地区主导性本土文化的制约与影响, 往往更加活跃与开放, 其消费观念也更加超前。根据对西宁地区内城镇居民开展了消费观念调查。从对受访市民的调查结果看, 理性消费观念占据主导地位。受访市民注重储蓄, 对于有计划有目的、必要又经济实惠的理性消费方式较为认可。调查数据显示:近三成受访者每月基本消费超过总收入的60%, 逾三成受访者这一比重在40%—60%之间, 还有26.5%的受访者这一比重在20%—40%之间。调查数据显示:在假设有宽余的钱的情况下, 有45.2%的受访者用于储蓄;分别有80.7%和55.0%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商品时注重的是质量和价格;有近四成受访者会根据消费计划有目的消费。同时调查还显示, 追求精神文化消费的观念逐步成长。调查数据显示:在假设有宽余的钱的情况下, 有42.5%的受访者选择旅游, 34.4%选择教育投入, 21.3%选择文化娱乐, 还有15.5%选择购买数码产品、黄金珠宝等高档消费品。时尚超前的消费观念的不断升温, 成为青海物价攀升的又一重要推手。

摘要:作为西部边远省份, 青海省无论在经济发展水平, 还是人均收入方面都与全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然而, 其通货膨胀率却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究其成因主要在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巨额外汇占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人性影响、海外热钱的大量涌入、城乡居民收人的持续增长, 消费水平升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青海经济结构的特殊性、经济布局的特殊性以及消费观念的超前性等。

上一篇:英语听力测试技巧下一篇:冒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