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成因(共4篇)
性格成因 篇1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梁山队伍, 使之震动朝野;在梁山事业的全盛时期, 他选择了招安, 却被奸邪势力所害, 葬送了梁山事业。
在作者笔下, 忠、义思想无疑是宋江性格的核心。在不同的阶段忠、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二者此消彼长, 始终矛盾地存在着, 最终导致了其个人和梁山事业的悲剧。
宋江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性格, 进而导致这种悲剧呢?
(一) 从社会阶层和身份地位来看, 宋江“自幼曾攻经史, 长成亦有权谋”, 是个“刀笔精通, 吏道纯熟”的押司。在宋代, “为官容易, 做吏最难”, “那时候凡是做押司的犯了罪, 重则刺配远恶军州, 重则抄扎家产, 结果了性命”。在靠科举取人的宋代, 作为衙门胥吏的宋江在政治上已经走到了尽头。
为了实现功名理想, 他不仅需要才干, 博得上司欢心, 同时也需要提高社会威望, 而重“义”是很能起到这种作用的。为了在沦落时有所退步, 他不仅需要与父亲搞假脱离, 在家中挖藏身地窖, 而且也需要结识江湖好汉及其他有社会影响的人物, 和他们相交以“义”, 就可以在遭遇祸患时相互支援帮助。
宋江不仅在江湖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官府里也混得上下和睦。他和其他水浒英雄的“逼上梁山”不同, 他上梁山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而他在梁山的特殊地位, 又使其有力量左右梁山义军的行动, 最终导致了梁山事业的悲剧。
(二) 从思想观念和文化教育来看, 宋江“自幼曾攻经史”, 深受儒家“三纲五常”、“忠孝节义”思想观念的影响, 时时想着忠于君主, 处处“不违父教”, 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其父宋太公的态度上。
宋太公多次劝说宋江不要做个“不忠不义”之人, 所以他屡次拒绝落草为寇, 即使上了梁山, 也是情非得已, 一旦条件有所缓和, 他又会不失时机地回到“忠孝”之路上。当他一执掌梁山大权, 就急忙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了。
儒家的“仁义”思想也给了宋江深刻的影响。无论是郓城公干时期还是流亡江湖时期, 他尽量“义”待江湖兄弟, 特别是上梁山以后, 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 为了寻求“忠”“义”的统一, 他又三番五次地与朝廷妥协。在宋江看来, 这既可以圆他的忠君梦, 名正言顺地为国效力, 加官进爵, 光宗耀祖, 又可以给兄弟们安排一条“封妻荫子”的出路。
(三) 从个人能力和外在名望来看, 梁山泊上人才济济, 几乎个个身怀绝技, 但书中惟独没有明确交代领导人宋江的本事。在所经历的“九劫”中, 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一点武功, 最终都是依靠那些仰慕他名声的好汉甚至是仙人才得救。
作为领袖, 谋略是必不可少的, 但无论是在指挥大战还是自保求生方面, 宋江的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展现最多的也许就是纳贤的度量和技巧,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表演和虚假成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这正是他能力不济的一种辅助手段。
(四) 从内在矛盾和现实冲突来看, 在封建社会里, 统治者大多宣扬“忠”“义”的统一, 然而, 在黑暗时期“忠”和“义”往往难以两全, 二者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 宋江竭力想表明对皇帝的“忠”, 把自己的一切造反行为全归结为忠君爱国, 为国除奸, 标举“替天行道”的大旗;另一方面, 他又特别看重对梁山兄弟们的“义”, 希望为他们谋一个好出路。然而在现实中, 封建皇帝和造反起义者是势不两立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皇帝正是造成社会黑暗与不公的罪魁祸首, 对腐朽的封建皇帝“忠”, 就不可能对起义兄弟和老百姓“义”, 反之亦然。
“义”是梁山建立和发展的纽带, 宋江的个人威望和梁山好汉们的结盟都是在“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宋江骨子里的“忠”又主导他谋求招安, 特别是他时时标榜、极力宣扬的“义”, 对梁山好汉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裹挟力。宋江脚踏两只船, 企图实现所谓的“忠义双全”, 但他的“忠”既没能赢得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信任, 而他践行的“义”也没能为兄弟们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甚至没能保全他们的性命。
作者安排宋江游走在“忠”“义”的两极, 使其最终在性格的冲突中走向了被毁灭的道路, 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忠”与“义”的内在矛盾与现实危机, 宣告了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忠义双全”理想的破灭, 表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忠义”思想的大胆质疑。
性格成因 篇2
[关键词]冯桦性格隔代教育依恋
《婆家娘家》中,冯桦是李琳扮演的女主人公华芸的小姑子,是婆家人中对大嫂华芸最好的,也是一个称职的姑姑。在华芸母女的生活陷入极度困境时,善良的小姑子冯桦让母亲帮助华芸,遭到拒绝……华芸5岁的女儿因为婆婆的疏忽被摔成植物人……
冯桦把自己攒下的5000元钱给了华芸,谎称是母亲给巧巧的医药费。冯母得知女儿冯桦给华芸钱后,对女儿大发雷霆。巧巧出院后,华芸不愿再劳烦母亲,打算和女儿一起住到婆婆家让女儿养病……
冯桦和华家人把巧巧接到冯家时,没想到冯母竟然堵在门口坚决不许华芸母女进入。
在整个婆家人中,小姑子冯桦是最善良的婆家人,当然公公冯席墉相比较而言还是不错得,就是在家没什么发言权,也不掌握经济大权。真的很喜欢这个小姑子冯桦,她出生在那样的家庭却还是那么优秀、善良、可爱。尤其是她为了给开巧巧治病:学扎针灸,竟然在自已的身上练习,使人看了都心痛。
我觉得一部电视剧能深入人心,说明第一是拍得不错,第二是剧情吸引人,第三接近生活引起共鸣。冯桦虽然是电视剧中的一个配角,但是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婆婆和她的两个儿子很贪财,而唯一的女儿却能“出污泥而不染”呢?从冯桦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她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这就反映了社会上出现的比较多得一种教育现象——隔代教育。
一、冯桦性格形成的心理学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一般来说,遗传上,外貌和性格等儿子随母亲多一些,女儿随父亲多一些。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在性格上与父母具有相似性、继承性。不过也与后天的培养有关。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性格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性格来源于祖代的遗传,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改变、完善。”性别差异对人类性格的影响也有明显的作用。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在性格上更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攻击性、支配性,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敢于冒险:女性则比男性更具依赖性,较易被说服,做事有分寸,具有较强的忍耐性。
冯桦的性格一定程度上遗传了父亲,而冯楠、冯桉则更大程度上遗传了母亲的性格。
2、后天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形象地说明了家庭因素对人的个性的影响。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家庭的气氛、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地位等等,都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是制造性格的工厂”。
(1)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一般来讲,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宁静、愉快的关系所营造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猜疑、争吵、极不和睦的关系所造成的家庭紧张气氛,冯母的霸道、专横,冯父的胆小、怕事,家庭中唯利是图,孩子年龄越小,受母亲的影响就越大。冯桉为了从母亲手里要钱撒谎.爱说大话,对金钱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母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冯桦两个哥哥都受母亲的影响,爱钱如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冯桦从小被送到爷爷奶奶处抚养,较多得受爷爷奶奶性格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接触到的最初的教育场所,冯桦幼时的家是爷爷奶奶的家,从冯父身上可以看出性情相对还是比较平和的。
(2)社会和社会实践中职业的种类、劳动报酬、荣誉、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都会对个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职业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冯桦是一名教师,接触的是天真可爱的学生:冯楠是经理,有机会、有权力接触大量的金钱:而冯桉则无正当职业。整天跟狐朋狗友喝酒、吹牛,被妻子压制。瞧不起,所以整天梦想发大财,天天惦记着从母亲那里骗点钱。
(3)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也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父母对子女不公平时,受偏爱的一方可能有洋洋自得、高傲的表现,受冷落的一方则容易嫉妒、自卑。
在这个家庭里,母亲是强势的,两个哥哥是受母亲器重的,因而肆意妄为:只有父亲比较重视冯桦的意见。
二、冯桦性格形成中隔代教育的影响程度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以冯桦为代表的那些从小被父母送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处生活的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
在上世纪70、80年代遭遇过这种情况的孩子很多,很多父母工作忙,就把孩子送到老家抚养,等上学了再接回来,有些甚至到了上初中才被接到父母身边。那么这些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发生过怎样的内心冲突,这是很少被关注的。下面我们从一些当事人的叙述中来剖析他们的心理。
案例1有一个家庭重男轻女,为了生男孩,生了第二个女孩后就把女孩送到千里之外的老家,由年迈的奶奶抚养。一开始,女孩的母亲一直非常想她,以泪洗面,但距离太远,也不能回去看望。而一年之后,女孩的父母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再加上女孩没有在她身边长大,于是想念女孩的心就渐渐淡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七年。七年后,女孩到了上学的年龄。她的父母将她接到了身边。故事并没有朝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方向发展,女孩没有如电视上演的那样看见父母热泪盈眶的扑过来,她眼里有的。是冷漠、倔强、仇恨!
一个70岁的老人来带孩子,无论体力还是精神,无论知识还是关心程度,都有一定问题.这样带大的孩子,问题肯定有。
由于她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说的是那边的方言,跟本地的方言格格不入,于是她一开口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当她明白这点之后就不怎么开口说话,于是更加沉默!但大家很快又发现了孩子心理上的问题。由于从小和奶奶一起,奶奶有什么都给她吃,导致了她的独占心理特别强,再加上突然来到了陌生的地方的不安全感,她看见的任何东西都要归自己所有,任凭自己处置,别人动一下,便会大哭大叫!
前面说到,女孩有了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弟弟,这个弟弟聪明可爱,甚得父母的欢心,自小肯定是有什么吃的都由着他,娇生惯养。
可这时候来了个女孩,看不得父母对弟弟好,必须有什么好的她先挑,挑完了才能给弟弟!父母也觉得有愧于她,有时候也依着她一点,至少能做到她和弟弟公平,但心理
上不一样,对弟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全心全意的想把好的给他,而对女孩则是一种弥补,一种求得表面的平衡,虽然表面上比较公平,但相信从心里,她父母爱的还是那个最懂事乖巧的男孩子。女孩刚来的时候像个刺猬,谁一靠近她的房间就要哭闹,把人家赶走。不和大家交谈,不愿意到亲戚家,哭着找奶奶。
十年过去了,后来女孩也是比较懂事的.假期打工挣了钱交给母亲。可是后来女孩和弟弟都出去上高中了,母亲专门跑到学校附近租房照顾姐弟俩。但从此女孩却变得比较反叛,老是欺负弟弟,故意折磨母亲,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原来女孩的处处懂事。就在于想要得到父母对自己和对弟弟一样的待遇,两个人都到外地上学了,父母离得远了,给钱当然是一样的,所以觉不出来什么,可是母亲的到来,反而会让这个小女孩看到或者觉得到底母亲还是真心的爱弟弟,因为天天见面,从一些细微的动作和不经意的话语中,都能体会到母亲对自己还是不如对弟弟。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貌似一样的对待和真心,真的能让敏感而好强的孩子受到很大的打击。她可能也会想:既然我作了这么多的努力都得不到你们的真心,你们对我的好都是虚伪的,索性我也不再去讨好你们,宁可你们真正的讨厌我,也不用再看你们虚伪的嘴脸。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案。
案例2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也说过她的经历。原来她也是小时候在奶奶家长大的,虽然后来来到了父母身边,父母对她也很好,但弥补不了的是小时候的那份孤独无助!
案例3.我小时候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虽然我没有被送走,只是我的弟弟比我小9岁的,传统的母亲当然是比较喜欢弟弟的,并且弟弟也是最小的嘛,我还有个姐姐,也很懂事的,爸爸上班,妈妈要做农活,奶奶不给帮一点儿忙,弟弟就没有人照顾,所以姐姐上完小学主动要求回家帮忙照顾弟弟,父母觉得亏欠了她,自然也对她好一些,所以那几年.我都觉得自己是被遗弃的,如果爸爸妈妈有时候批评了我,甚至死的心都有。还好爸爸那时候还是关爱我的,所以我的性格才没有那么极端。
我们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评价案例1中的女孩,她之所以性格如此,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父母没有给与她和姐姐、弟弟一样的待遇,从小没有再父母身边长大。像女孩这种情况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爱和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温暖她的心!如果在父母身边长大,她怎么会这样。和父母没什么感情,长大后看到姐姐,弟弟和父母很亲。自己倒象个外人。她做为一个多余的,碍眼的家庭成员,来到这个世界,从小被抛弃,长大被排挤,还有什么值得她宝贵的,父母不慈,姐弟不睦。
中国父母总有一种旧式家长的权威,觉得对她好点儿就是弥补了。但事实上对她也不好,再好也赶不上对她弟弟好。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得只有爸爸妈妈。孩子需要妈妈,这是天性,这种亲情是任何其他亲人取代不了的。比如孩子在学说话的时候,每天都有新词,每天都会说出些令人捧腹的童言童语来。只有自己的父母,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发自内心的高兴,认为什么辛苦都值得。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父母承不承认,不是自己亲手带大的无论在物质上条件上给他(她)多少,那种发自内心的关爱总是要小于身边的那个孩子的。不管男孩、女孩,父母对孩子们都要一碗水端平,不偏心。每个孩子都是需要父母的关爱的。
从小不跟着自己父母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与父母有隔阂感。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疼爱自己,而疼爱那些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儿童时期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冯桦有那样自私的妈妈,而冯桦却非常善良,在大嫂、侄女遇到困难时及时出手相帮,比较有人情味。也就理解冯桦在家里为什么经常与母亲争吵,互相看不惯,母亲经常抱怨怎么这孩子一点儿不随自己呢!不难看出母女之间的对立。这是因为从小冯桦没受到母亲的影响。
论晴雯悲剧的性格成因 篇3
一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曹雪芹便预告了晴雯一生的遭际:
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在小说中正式露面的场合, 自第五回伺候贾宝玉小睡起, 到七十七回夭亡止, 共有三十六次, 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次数, 曹雪芹仅是一笔带过, 其余的二十几回则较为详尽地描写了这位丫鬟的喜笑怒骂。
就晴雯的外表来说, 如《芙蓉女儿诔》中所描述的“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王夫人说她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水蛇腰”即是杨柳腰, “削肩膀”又称美人肩, 而林黛玉的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林黛玉的眼为“似喜非喜含情目”——晴雯的美丽可想而知。凤姐曾这样总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比起来, 都没有晴雯生得好。”晴雯作为女性, 有这样一个优点, 当然是得天独厚。
就晴雯的地位来说, 因她的美貌深得贾母喜爱, 被派在怡红院中“将来只他 (晴雯) 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在怡红院的丫鬟中地位仅次于袭人。
晴雯的美貌和地位在众丫鬟之上, 但为什么十六岁不到就走完了生命历程?
社会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就大环境而言, 满族统治者身上残存着较多的奴隶制旧习, 在高门府第当差的奴隶们, 乍看穿戴整齐, 甚至花枝招展, 但没有丝毫人生自由;就小环境而言, 大观园这个肮脏淫乱的深宅大院处处刻意做出正人君子的模样来, 冰清玉洁的晴雯因为被认为生得美丽, 再加上周遭人进谗言, 被王夫人活活逼死。在整个社会都被邪恶势力掌握的情况下, “违逆”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造成晴雯悲剧的还有其性格原因。
二
曹雪芹在第七十七回补述了晴雯的身世:
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 那时晴雯才得十岁, 尚未留头。因常跟着赖嬷嬷进来, 贾母见她生得伶俐标致, 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 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
晴雯这样一位人物, 我们并不明了她的家世, 连她姓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 她是一个无父母孤苦伶仃的小姑娘, 任情任性, 刚强暴躁, 她被赖大的母亲“孝敬”了贾母, 带着一身的“野气”, 进入了这个贵族社会的大家庭。曹雪芹将这样一个叛逆人物送到怡红院, 使这一人物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环境。
(一)
晴雯的“野气”集中表现在她与众不同的“骨气”上:在《红楼梦》众女子中, 晴雯是唯一一个不屑作媚态, 孤高而烈性的人。
第三十七回, 同样是怡红院大丫鬟之一的秋纹, 因贾母赏了几百钱, 王夫人给了两件旧衣服而得意忘形:“这可是再也想不到的福气……难得这个脸面……却不象这个彩头……”在众丫鬟面前喋喋不休地夸耀。晴雯不以秋纹的偶遇主子赏赐便感恩不尽为然, 讥讽她是“好没见世面的小蹄子”, 因为“那是把好的给了人, 挑剩下的才给你”, 并傲骨铮铮地表示“我宁可不要, 冲撞了太太, 我也不受这口气!”晴雯由给赖大作奴才晋升到给贾母、宝玉作奴才, 即由底等奴才升为高等奴才后, 并未因地位的提高而消掉棱角, 用献媚的方式再求高升, 这是她难能可贵之处。
而另一方面, 晴雯的“野气”也表现在她过分的言行上。
人的性格都有其复杂性, 晴雯也不例外, 平儿对其比喻式的评价是一针见血的, 她称晴雯是“一块爆炭”。晴雯的抗争精神不容质疑, 而她性格上的缺陷也是不能忽视的。
晴雯的性子不好是出了名的。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告状时说:“……头一个是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长了一张巧嘴, 天天打扮得象个西施样子, 在人跟前能说惯道, 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 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王家的这些话当然有很多添油加醋的成分, 但是未尝不含有若干事实。
第二十六回, 晴雯和碧痕两人正拌了嘴, 没好气, 突见宝钗来了, 便把气移在宝钗身上, 抱怨说:“有事没事, 跑了来坐者, 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正在此时黛玉来叫门, 晴雯越发动了气, 便说:“都睡下了, 明儿再来吧!”黛玉强调说:“是我, 还不开门么?”晴雯气头上, 竟说:“凭你是谁, 二爷吩咐的, 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在这儿, 晴雯不是在反抗什么, 完全是一种无端的撒气行为, 见谁骂谁, 不分对象, 一句话将黛玉“气怔在门外”, “越想越觉得伤感……悲悲切切, 呜咽起来”。由此足见晴雯的性情不佳。
晴雯不只是对比她身份高的人不礼貌, 对同等身份或身份比他低的人也一样使性子, 甚至于更加尖刻。晴雯给王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正在那里骂小丫头”;又如七十三回中宝玉挑灯夜读, 临阵磨枪试图蒙混贾政的考问, 小丫头们陪着熬夜, 一个个困得前仰后合, 晴雯又是怒骂, 又是恐吓地说道:“什么小蹄子们!一个个黑家白日挺尸挺不够, 偶然一次睡迟了些, 就装出这个腔调儿来了。再这么着, 我拿针扎你们两下子!”偏巧有个小丫头“坐着打盹, 一头撞到壁上, 从梦中惊醒……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子, 遂哭着央说:‘好姐姐!我再也不敢了!’”从小丫头的恐惧, 我们可以想象晴雯平日里是怎么对待这些孩子们的, 打骂应是家常便饭, 不然小丫头不会连做梦都做到是晴雯在打她。并且, 还不仅仅是普通的打骂, 有一场更加触目惊心, 在五十二回, 晴雯“一把将他 (坠儿) 的手抓住, 向枕边拿起一丈青来, 向他手上乱戳……坠儿疼的乱喊。麝月忙拉开……”坠儿的偷窃固然可恶, 但是晴雯的惩罚也确实可怕, 虽然这是晴雯痛恨丑恶现象的一种表现, 但其过于“爆”的做法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晴雯这种过于张扬个性的做法使她在大观园中处在了孤立的地位, 除了贾宝玉对其欣赏外, 往上, 夫人、小姐们看不惯她, 向下, 和她处于同一阶层的丫鬟们也远离了她。虽然可以说是晴雯不愿同流合污, 宁愿与世决裂也不愿向其妥协, 但单从人性出发分析晴雯形象, 很明显能看出她身上存在的问题。在晴雯的性格中, 有一种难以接受的针对周围所有人、所有事的不分青红皂白, 只要是与其所想不同的就一概否定的倾向, 而且不仅是否定, 晴雯还要用最刺人的方式明显地发泄出来。究其原因, 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是较为贴切的:晴雯“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一方面, 晴雯在心里有强烈的渴望美的愿望, 另一方面, 在那个社会, 她卑贱的地位使得她难以改变什么, 包括自身的处境, 于是这种强烈的愿望与无情的现实间的矛盾使得晴雯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但是晴雯并不愿意放弃她的美好愿望, 只能在与人日常生活中潜意识地发泄她对这个世界的不满, 外化成一种“爆炭”似的性格。在那个时代, 处于晴雯的那种地位, 她的性格就足以造成她的悲剧, 这可以称为她悲剧的酝酿阶段。悲剧爆发的原因来自于社会, 也只是迟早的事而已。
(二)
晴雯性格中有一种在那个时代不应具有的天真和单纯, 没有被世俗社会所异化。这集中体现在她与贾宝玉的相处中。
晴雯是追求爱情平等的。她珍重宝玉的感情, 也希望自己的感情得到宝玉的珍重。
“撕扇”是曹雪芹对晴雯追求爱情平等的一次具体描述。第二十三回, 宝玉参加完午宴, 闷闷不乐地回到怡红院, 偏晴雯上来为宝玉换衣服时失手将扇子跌断了股子, 宝玉责备晴雯是“蠢材”, 而晴雯不乐意受他这样的态度, 加上袭人又赶来相劝, 使得晴雯与宝玉大闹一场, 不欢而散。晚上宝玉吃罢薛蟠的酒回来, 院子里设下了乘凉的枕榻, 水晶缸里湃上了鲜果子, 晴雯在等宝玉回来。此时, 晴雯为白天自己过火的行为有后悔, 宝玉也从那种发泄的心境中恢复, 双方都有一种因回到往日融洽气氛的兴奋。
宝玉笑道:“你爱砸就砸。这些东西, 原不过是借人所用, 你爱这样, 我爱那样, 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 原是搧的, 你要撕着玩儿, 也可以使得, 只是别生气时拿他出气……”晴雯听了, 笑道:“既这么说, 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宝玉听了, 便笑着递给他。晴雯果然接过来, “嗤”的一声, 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撕的好, 再撕响些。”……
在宝玉, 为了表示道歉, 比平日更为谦和宽容;在晴雯, 因为心上人的苦心而格外高兴, 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扇子”成了连接两人感情的道具, 成了两人心心相印的证明。在此, 晴雯和宝玉的感情完成了由形到神的推进, 两人的关系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晴雯临死前剪下“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交给宝玉, 又与宝玉交换了贴身内袄, 指甲、内衣在那个时代都是爱情的信物, 这里, 晴雯把自己对宝玉的一段柔情蜜意表露得十分充分, 十分清楚。
晴雯的天真和单纯使得她一直过于理想化, 真诚地付出, 没有想回报, 也没有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她过于乐观, 对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能否留在大观园) 都没有仔细地考虑。晴雯最后道出了她天真的想法:
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 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 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 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 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既已担了虚名, 而且临死, 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 早知如此, 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 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 有怨无处诉。 (第七十七回)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 1985年8月版。本文其余所引《红楼梦》均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4年版)
摆在晴雯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 通过努力当上宝玉的妾, 完成“在一起”的心愿, 但是这与晴雯的爱情观和道德观都是违背的, 这条路不可能实现;其二, 如其他丫鬟一样, 等到年纪稍大了拉出去嫁人, 这是一个丫鬟的必然宿命, 也使得晴雯不可能与宝玉在一起。晴雯的天真和单纯为她获得了贾宝玉的爱情, 也为她自己挖了一个坟墓。
通过对晴雯人物形象的客观分析, 不难看出晴雯的性格中存在着诸多缺陷, 这些缺陷有的是致命的。笔者无意说晴雯的悲剧是咎由自取, 更无意否定晴雯形象, 鲁迅先生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 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 并无讳饰, 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 坏人完全是坏的, 大不相同, 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 都是真的人物……” (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续稿》第四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出版, 第91页) “真的人物”是对《红楼梦》人物描写极高的肯定, 曹雪芹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笔下的人物经过艺术再创造后, 还保留了高度的真实性。晴雯是一个生活化的“真的人物”, 在读者面前呼之欲出, 以其优缺点相揉的鲜明个性在文学长廊中永远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刘上生.走近曹雪芹——《红楼梦》心理新诠[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3.
[3]刘梦溪.红楼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4]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续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5]陈桂声.划破乌云浊雾的理想之光——论晴雯红[J].红楼梦学刊, 1995 (4) .
[6]周五纯.晴雯形象探微[J].红楼梦学刊, 1996 (4) .
性格成因 篇4
关键词:《红楼梦》,“四春”形象,悲剧
一红楼“四春”形象展现
《红楼梦》对红楼“四春”最初的介绍出自冷子兴之口, “……政老爷之女, 名元春, 现因贤孝才德, 入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爷之妾所出, 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爷之庶出, 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 名唤惜春。” (1) 这是小说中“四春”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四春”中的迎春、探春、惜春首次正面出场是在《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都京”, 作者通过黛玉之眼将此“三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一时, 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 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 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 鼻腻鹅脂, 温柔沉默, 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 长挑身材, 鸭蛋脸面, 俊眼修眉, 顾盼神飞, 文彩精华, 见之忘俗。第三个身未长足, 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 三人皆是一样的装饰。
脂批在这一段“观之可亲”之后批为“为迎春写照”;在“见之忘俗”后批为“为探春写照”;在“形容尚小”之后则批曰:“浑写一个更妙!必个个写去则板。可笑近来小说中, 有一百个女子, 皆是如花似玉, 只一副脸面。”虽未有明确批点为谁, 但读者皆知所指。林黛玉是何等尖刻挑剔之人, 但对初次见面的三位姊妹, 除惜春年龄尚小, 还未长成以外, 她对迎春和探春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三春”形象由此可见。
身为贵妃的元春到第十八回“归省庆元宵”时才正式出场。小说对元春的仪容描写主要采用侧面渲染的手法, 没有做正面的描绘。但能够入选宫中陪侍皇帝的女子, 其容貌显然在一般女子之上。且看作者对与元春至亲的母亲王夫人和弟弟贾宝玉是怎么描绘的。在小说第二十九回, 贾母与清虚观张道士的对话无意中透露了贾母选媳的标准:“不管他根基富贵, 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罢了, 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 不过给他几两银子就罢了。也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由此看来, 贾母为自己的儿孙选媳时, 首先必须是美女, 由此可见, 王夫人的容貌必定不差。与元春同父同母的弟弟贾宝玉其长相更是没的说, 他“面若中秋之月, 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 眉如墨画, 脸若桃瓣, 睛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 即瞋视而有情”, 他“面如敷粉, 唇若施脂;转盼多情, 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 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 悉堆眼角。看其外貌, 最是极好”。母亲和弟弟都长得如此傲人, 元春的容貌自然不会差。
红楼“四春”除相貌出众外, 在才能、品德方面也较为突出, 这首先体现在她们四人的丫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四人名字的整齐有趣的排列上。在封建上层社会的大家族中, 丫环的名字多是按照主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命名的, 这四位贾府小姐贴身大丫环的名字显然展现了“四春”的特长:元春善于操琴, 迎春长于弈棋, 探春勤于书法, 惜春工于绘画。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富有诗情, 在这一点上, “四春”中数探春、元春的文采最为出众, 迎春、惜春则因“本性懒于诗词”而略逊于众姊妹。元春为人谦逊, 在归省时虽自称“素乏捷才”, 但在对“蓼汀花溆”“有凤来仪”“红香绿玉”“蘅芷清芬”“杏帘在望”等匾额“亲拂罗笺”“聊以塞责”进行题改时, 改得却是灵秀贴切, 同时对各个景点所赐之名亦充满了诗情画意, 令贾政和他的清客们“都称颂不已”。而元春所题咏大观园七绝:“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赐大观名”更是写得工整自然, 质朴而又不失雍容, 十分切合她尊荣的贵妃身份。当众姊妹将题咏上交后, 元春的点评才华更是令人惊叹。宝钗、黛玉的才华在贾府众姊妹中向来无人能敌, 而元春恰恰是将二人的诗作定为魁首;当宝玉将冥思苦想的诗作呈于贵妃面前时, 元春当即将黛玉代其作的《杏帘在望》定为四首之冠, 显见元春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水准。在肯定姊妹们诗情的同时, 元春也让探春和惜春长于书法、绘画的才能得以展现。正是因为元春欣赏探春的书法, 她才会一再命探春将这些诗作誊写传给外厢那些男子汉们, 也正是因为元春下谕旨命大家住进大观园, 才有了惜春的《大观图》。
在红楼“四春”中, 探春虽排行第三, 却是才情最高的一位, 这首先从其居所秋爽斋阔大豪放的布置上就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探春性格的开朗洒脱, 就如刘姥姥酒醉后误入宝玉香气弥漫的寝室, 误认为是哪位小姐的绣房一般, 不知者定以为探春的房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公子的居所呢!而从案上垒着各种名人法帖、数十方宝砚、悬挂的米襄阳的《烟雨图》、颜鲁公墨迹等无不显露出屋主人文化品位、生活情趣的高雅脱俗。
除了书画之外, 探春对民间工艺亦有着不俗的鉴赏力和高雅的情趣, 她非常喜欢那些“朴而不俗, 直而不拙”的“轻巧顽意儿”, 常常央请宝玉逛庙市时帮自己买回。此外, 探春还非常喜欢诗词创作, 她由此发起了大观园内的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 在诗社每次进行活动时, 她不仅积极地参与作诗, 对于评论鉴赏她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结诗社的当日, 在拟笔名中, 一番斗嘴过程就充分展现了探春的才思与涉猎的广泛: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 主人到底不确, 且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 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 我最喜芭蕉, 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她, 炖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 她自称‘蕉下客’, 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 使巧话来骂人, 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妥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 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 她又爱哭, 将来她想林姐夫, 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 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
这段对话描写, “众人不解”, 表现的是众人平平。大家“都拍手叫妙”, 表现的是佩服探春这个捷才。“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 表现的是连极富诗才的黛玉在这一点上也自愧不如。
尤为可贵的是, 探春还具有精明干练的政治才能。最能表现她干练才智的当属第五十六回的“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由于王熙凤生病了, 无法坚持管理贾府的大事小情, 于是在王夫人的授意之下, 探春、李纨和宝钗组成了临时的“治家小组”, 在治家过程中, 探春的见识长远、措施正确和精明干练远在李纨、宝钗之上, 且毫不逊于王熙凤, 她的一系列兴利除弊的改革措施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就连王熙凤也连用三个“好”字充分肯定了探春的理家才能。
相比而言, 排行第二的迎春较为沉默, 她似乎诗情不高, 因而“懒于诗词”。唯一一次在元春归省时所作的题为“旷性怡情”的诗, 也被评价为意境平淡, 诗味甚少。因而在“秋爽结社”“蘅芜拟题”中, 当众姐妹争相赋诗, 酣畅淋漓地展现自己的诗情文采时, 迎春却默默地做出题限韵的“副社长”, 为众人服务。迎春虽诗情平平, 我们却能从其贴身大丫头司棋的名字上和宝玉在其出家后因怀念她所写的“不闻永昼敲棋声, 燕泥点点污棋枰”的诗句中得知她长于围棋。
年纪尚小的惜春与迎春一样不大喜欢在诗词文章上下工夫, 在她被邀请加入海棠诗社后, 也只做了个誊录监场的旁观者。但她却非常喜欢绘画, 这一才能在刘姥姥游览大观园后得以充分展现。提起画这园子, 宝钗如此描绘:
如今画这园子, 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如何成得。这园子却是象画儿一般, 山石树木, 楼阁房屋, 远近疏密, 也不多, 也不少, 恰恰的是这样。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 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 该多该少, 分主分宾, 该添的要添, 该减的要减, 该藏的要藏, 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 再端详斟酌, 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 这些楼台房舍, 是必要用界划的。一点不留神, 栏杆也歪了, 柱子也塌了, 门窗也倒竖过来, 阶矶也离了缝, 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 花盆放在帘子上来, 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第三, 要插人物, 也要有疏密, 有高低。衣褶裙带, 手指足步, 最是要紧, 一笔不细, 不是肿了手就是跏了腿, 染脸撕发倒是小事。依我看来竟难的很。
在才华出众的宝钗看来亦十分复杂以致难以下笔的《大观图》, 最终被惜春完成了, 由此可见惜春的绘画才能。
在品德方面, 元春的贞顺、谦虚、俭省等美德在其归省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的元春, 由于自己在宫中的出色表现, 一步步由女史而走向贵妃的宝座, 最终被封为贤德妃。在皇帝恩准其归省时, 元春的一切言行均合乎皇家的礼仪规范。同时, 元春还十分注重孝悌、重视亲情, 上至长辈、下至弟妹, 无不极尽亲和力。最为难得的是, 元春虽贵为贵妃, 却十分注意节俭。早在大观园落成之时, 作品就通过贾政之口侧面烘托了元春“崇尚节俭”的品德, 在游览过大观园之后, 她更是“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并在临别时再三嘱咐:“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 万不可如此奢华糜费了!”由此可见, 元春的品德是非常符合封建社会对于妇女“四德”规范要求的。
迎春向来温柔沉默, 遇事不喜与人争辩, 而这恰恰也符合了“四德”中对于女子“言”这方面的要求。迎春与探春、惜春一同读书、识字, 其所学不一定在探春、惜春之下, 她之所以在大家都为自己所选的菊花题而冥思苦想之时, 独自一人“在花荫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 恰是用自己的“无才”反衬了自己不争强好胜的“女德”。
与迎春性格截然不同的“三刺玫”探春虽然勇于进取、敢于创新, 但在大姐元春的影响和封建礼教规范的要求下, 她也处处守礼并注重自己德行和能力的培养。她虽性格外向泼辣, 才华横溢且做事极有主见, 但却从不逾矩, 同样是个恪守规范的人。四妹妹惜春同样是乖巧伶俐, 尊重长辈。当贾母答应刘姥姥之请求命惜春绘制《大观图》时, 惜春尽管面临着天气寒冷不宜作画且画器不全等诸多困难, 但她仍在众哥姐的帮助之下排除一切困难, 最终完成了画作。
从作品的描绘中可见, 红楼“四春”是“本自历历有人”的闺阁的代表, 无论是从容貌、才情还是品德方面都是极为出众的, 正如作者自序中所说, 其“行止见识, 皆出于我之上”。当然, “四春”形象又是各具特色的。
二迥异的性格特征及成因
同为贾府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 从小接受的都是封建礼教的教育, 元、迎、探、惜“四春”的性格却各不相同, 若用四个词来形容她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那便是:元春——恭顺贤德, 迎春——善良懦弱, 探春——外向泼辣, 惜春——孤介耿直。造成“四春”个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四人的出身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正如冯沅君所说:“在分着阶级的社会里, 阶级性是人的最本质的特点;同时, 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异常深巨的。” (2)
元春与惜春都是贾家正室夫人所生, 但不同的是, 元春父母双亲健在, 家庭气氛浓厚。她从小就倍受祖母、父母亲的关怀和疼爱, 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是在一个健全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因此, 元春的个性是比较符合一般大家闺秀个性的发展轨迹的。她虽然自嘲“素乏捷才, 且不长于吟咏”, 但从其入宫前就已教宝玉识字几千, 同时在省亲之时修改宝玉所题匾额、评阅众弟妹的诗作和当场挥毫题对中不难看出, 元春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女性。同时, 元春从小就被贾府当做将来陪侍皇帝的人选进行封建礼教的训练, 在长期的诸如《女诫》《女孝经》《内训》《闺范》《新妇谱》等女教规范的熏陶下, 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君王及在宫中司职贤德、对父母长辈孝顺、对弟妹疼爱有加, 并在才能方面注重加强学习的“贤孝才德”的个性。
而惜春则不然。她虽与元春出身相同, 但由于生母早逝, 父亲一味炼丹好道, 对幼小的惜春不顾不问, 哥嫂除了能够满足她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外, 丝毫不能给予她幼小心灵以慰藉。被抱至贾母身边后, 虽与众多兄弟姊妹在一起学习、生活, 从而免去了寂寞之苦, 但却依旧不能代替父母的疼爱。同时, 因为年龄偏小的缘故, 与哥哥姐姐之间似乎又平添了一层隔膜。这使得惜春的心灵渐渐封闭起来, 逐渐向着“孤介”的方向发展下去。由于父亲在惜春很小的时候就住进道观, 炼丹修行, 这对惜春幼小的心灵不会没有影响, 或许从那时起, 惜春就已经与佛门结下不解之缘。随着年龄的增长, 同小尼智能的嬉戏玩耍、同道姑妙玉的弈棋谈天, 使她的思想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经历过太多家庭变故的她开始在内心坚定了一种遁入空门的决心, 且任谁规劝都毫不起作用, 最终只能如她所愿。用探春的话来说:“这是他的僻性, 孤介太过, 我们再傲不过他的。”
迎春和探春皆属庶出, 一个是荣国府大老爷的妾所生, 小说中对迎春生母未做描述, 只说其早死;一个是二老爷的妾赵姨娘所生。同为庶出, 二人个性却存在着迥然的差异,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要从影响她们个性成长的因素来分析。翟书涛在《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中说:“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概括起来,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 二是环境。二者交互作用, 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我们无从考究迎春与探春性格的遗传因素, 所以只能从环境思考。” (3)
迎春自幼丧母, 其继母是自私贪婪的邢夫人, 一味地只知道敛财和帮助丈夫讨小老婆, 对待并非自己亲生的迎春她平常是从不过问的, 只有当诸如“累金凤”“绣春囊”等事件发生致使自己的颜面受损时, 她才以“母亲”的身份出现, 但是她非但并未施以母亲的爱心去帮助迎春治理下人, 反而对迎春百般责备, 加倍进行心灵上的折磨。由此看来, 邢夫人与迎春之间与其说是母女, 不如说是主奴更恰当。与邢夫人沆瀣一气的迎春的父亲贾赦, 更是一个成天只想着怎么才能把自己中意的女孩子都讨做小妾的荒淫无耻之徒。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 他对待自己的儿子贾琏尚且想打就打, 想骂就骂, 更何况是女儿呢?也正是贾赦看准了失去生母保护的迎春软弱可欺, 在其婚姻大事上, 这个无情的父亲更是毫无商量余地地以抵债的方式亲手将迎春推进“狼窝”, 送入“狼口”, 使其最终被“恶狼”吞噬。至于亲哥嫂贾琏、凤姐, 一个是成日里拈花惹草的花花公子, 一个是机关算尽的管家奶奶, 在他们心目中, 这个妹妹根本是若有若无的。生活在这样一种父母不疼、手足不亲的环境中, 注定了迎春的懦弱与逆来顺受。
同为姨娘所生的探春却表现出了与迎春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虽然探春的生母健在, 但这个生母不是想着如何用阴谋陷害影响她利益的人, 就是想着怎样谋取私利或提升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 她从不设身处地地为自己的女儿着想, 也没有对探春的成长起任何有益的影响。但也正是这个姨娘身份的生母促使探春形成了自尊自强、勇于争取的个性。而对探春产生正面影响的则是被其视为母亲的王夫人。在贾府中向来是女人管家, 男人对家事基本上是不过问的。作为贾府中的实际统治者, 王夫人向来讲的是礼, 这让探春学会了做人最起码的礼节, 这种最起码的礼节又在其生母赵姨娘的龌龊阴暗言行刺激下, 使得探春更加倾向于权者, 礼节上得到了升华。如在抄检大观园中, 当王善保家的不顾主奴身份轻薄探春时, 探春立即予以严厉的回击;在临时理家的过程中, 当吴新登家的有意刁难探春时, 她同样依据原有的制度和礼节进行回应;当赵姨娘与探春、王夫人为探春舅舅赵国基的丧葬银子之事激烈争吵时, 或许读者会为探春不认生母的做法而感觉她的确是在“拣高枝儿飞”, 但探春处理此事时的言行却是合理合法、无可挑剔的。因此, 探春的这种雷厉风行、勇于争取的个性实际上是其生母赵姨娘与嫡母王夫人共同影响的结果。同时, 作为封建礼制维护者的父亲贾政, 虽然没有给予子女过多的关怀与教导, 但其自身的修养还是对探春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而作为探春的姐姐, 较早入宫的元春没有对探春进行过多少教导, 但她自身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了探春学习的榜样, 因此探春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 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自小就与众姊妹一起玩耍的宝玉更没有把探春的庶出放在心上, 反而与她更为亲近, 尤其是在探春远嫁时, 宝玉甚至是贾府中最伤心的一个人。她的亲弟弟贾环虽然被贾府众人所不齿,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激励着探春远离低鄙, 不断向着高贵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自卑总是造成紧张, 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 (4) 反抗自卑往往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探春虽系庶出, 但原本就豁达开朗的她比贾家之男子们更有进取之心和忧患意识, 在这样一种生活环境的激励和影响之下, 探春更加有信心求上进、求发展。
从处世哲学上来说, 迎春采取的是消极、隐忍、退让的方式, 她在王柱儿媳妇和绣橘争吵之时, 无奈地捧起《太上感应篇》, 就充分地说明了她相信善恶终会有所报。而探春则不然, “她没有迎春的懦弱, 也没有惜春的孤僻。她举止大方, 胸襟开阔, 但并不浪漫, 她是一个具备男子性格的女性, 但又不如史湘云那样露骨。” (5) 在她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出人头地的欲望, 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得探春始终保持着一种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或许迎春与探春都有庶出的自卑, 但这种自卑必须依靠环境和自己做努力去消除, 相同的身份、不同的环境, 使得她们一个消极逃避, 备受冷落与欺侮, 一个积极向上, 用实际行动维护着自己做人的尊严。
其次, 四人的思想倾向也对她们的个性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红楼“四春”从小受到的皆是儒家思想对于封建家族女子的规范,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四人的个性却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着。元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元春的言行之中, 她孝父忠君, 且主要言行完全符合封建礼教的要求, 符合儒家对女子的规范, 因此被封为“贤德妃”, 她谦虚恭俭, 从善如流, 这都是儒家思想教育和影响的结果。迎春待人接物善良懦弱, 伺候邢夫人的媳妇说她“老实仁德”。她时常看的一本书是近代葛洪托名道家始祖太上老君之名撰著的《太上感应篇》, 目的在于劝善惩恶, 宣扬因果报应。正是受到“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这种观念的影响, 迎春遇事从不力求解决, 而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直至自己的生命即将陨灭, 她才发出“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的呼号, 这实际上是对道家的命运说和因果报应思想的有力批判。探春与元春一样, 虽从小接受儒家正统的思想教育, 用封建礼教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但在心灵深处, 她又埋藏着厌恶封建正统思想的意念。她认为宋儒的集大成者朱熹的文章是“虚比浮词”, 还说一个人要真正办成几件大事, 就必须“窃尧舜之词, 背孔孟之道”, 她的这些言论至少表现出了对朱熹和孔孟的极大不敬。除此之外, 她还反对男尊女卑, 倡导男女平等, 同时在临时理家的过程当中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改革才能, 这都说明了探春并非是一个安富尊荣、毫无思想的女性, 而是一个遇事沉稳果敢、有远见卓识的女中豪杰。惜春是红楼“四春”中年龄最小的, 但从心理年龄来看, 她或许是最大的。她在很小的时候便有了出家的念头, 这既有她儿时的玩伴智能和少女时代的知音妙玉对她产生的影响, 更在于她自小亲见亲历的事实:宁府的丑闻、三位姐姐不幸的命运以及自己在贾府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疼爱, 使孤傲且洁身自好的惜春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对她来说是一种耻辱, 在无法彻底与家庭决裂的情况下, 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认为唯有出家才是保住自身的唯一出路。
曹雪芹笔下的“四春”之所以同为公府千金却个性迥异, 这主要是由于四人的出身、生活环境和思想倾向不同而造成的。元春的恭顺贤德, 与嫡出的身份和家教中的极力打造分不开。迎春的善良懦弱, 完全是因其庶出和毫无人性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探春的外向泼辣、勇于进取, 应该说这一性格取向来源于她的明辨是非。她虽与迎春同属庶出, 但迎春已无生母, 嫡母又是品行卑劣之人;而探春生母与嫡母之间品行反差过大, 促使她是非观念早熟, 在是与非的分辨中,
参考文献
[1]本文中所引用《红楼梦》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 文中凡未注明出处的《红楼梦》内容皆引自此书。
[2]冯沅君.试论红楼梦的人物塑造——以刘姥姥为例[J].文史哲, 1955 (1) :26
[3]翟书涛、杨德森.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4]阿德勒.超越自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5]胡成仁.论探春——大观园中的女政客[M].大公报, 1947.5.14
[1]曹雪芹、高鹗著.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3]王悦.“原应叹息”是《红楼梦》的一条结构线索[J].红楼梦学刊, 198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