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小说

2024-09-23

性格小说(通用9篇)

性格小说 篇1

摘要:《聊斋志异》中的性格小说, 不仅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重点刻画, 更能注意到人物性格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 并能以简单直白的语言抽象勾勒出人物的基本性格。《聊斋志异》中所塑造的女性性格, 开始从类型化向个性化方面转化, 更加注重人物的感性性格而非理性因素, 并能够模性地描述人物性格, 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 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聊斋志异》,性格小说,女性性格分析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品。我们通过阅读分析可以发现, 《聊斋志异》之中有很多小说十分注重人物的个性, 内容丰富, 而且类型多样。能够更深层次地分析人物的性格因素, 并揭示其命运的内在原因。《聊斋志异》一书, 共十二卷, 收录文言短篇小说491 篇。通过仔细阅读, 其中人物性格值得加以分析研讨的小说共80 篇。在这里仅以表格形式加以梳理和说明。表格中之页码, 乃据中华书局2013 年出版的《聊斋志异》。

通过本文表格的梳理, 我们由此来考察《聊斋志异》中性格小说的特点。首先是对人物性格的重点刻画。老舍在《人物的描写》中说:“小说的成败, 是以人物为准, 不仗着事实。世事万千, 都转眼即逝, 一时新颖, 不久即归陈腐;只有人物永垂不朽。”[2]读过《聊斋志异》全书, 虽然很多情节因为其奇特怪异给我们印象深刻, 但不免流于形式。像是憨厚老实的书生得到狐精鬼怪的青睐和帮助, 最终家庭完满, 功成名就。而那些极具特点的人物性格, 却历久弥新, 印象深刻。可以看到婴宁在花丛中笑得璀璨, 也可以看到连城为知己的“秋波转顾, 启齿嫣然”。[1]对人物形象的抽象勾勒也是其一大特点。像是眉目传情的美丽女子大多温柔多情, 又或是狐媚花妖一出场, 就让人觉得生情摇曳, 妩媚俏丽, 聪慧多姿。性格小说常常很快速精准地概括出人物的大致形象。虽然有些篇章中的很多描写和叙述具有相似性, 但这恰恰是一种性格塑造的手段。这往往是基于人物形象最基本的因素做出的性格分析, 这些因素像是人物的背景或者是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意义的行为和动作。通过分析和比较《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人物性格,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 大部分女性身上都有善良多情、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等人物性格。这是蒲松龄理想化的抒写, 更是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完美女性性格的表现。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典型性格。比如《侠女》中手刃仇人的女郎, 快意恩仇, 坦然严谨。还有《仇大娘》中身为大姐的仇大娘, 虽然性格刚烈, 却是非分明、粗中有细。刘再复先生的《性格组合论》中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 就是对性格个性化的一种阐释。人物的性格本身就是复杂的特殊的, 人物之间虽有共性, 却也千差万别。《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性格正在发生由类型化向个性化的转变。另外, 《聊斋志异》中凸显更多的是性格中的感性因素。如果用纲常礼教中的贤良淑德, 清规戒律来衡量《聊斋志异》之中的众多女性, 大多是不合格的。另外, 人物性格明确和模糊共存, 作者更多的是给出一个情境, 一个氛围, 一个故事, 而不是清晰地将人物性格写出来。《聊斋志异》中的很多文章, 都带有这种特征。

因此,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聊斋志异》中的性格小说不仅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重点刻画, 更能注意到人物性格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 并能以简单直白的语言抽象勾勒出人物的基本性格。《聊斋志异》中所塑造的女性性格开始从类型化向个性化方面转化, 更加注重人物的感性性格而非理性因素, 并能够模糊描述人物性格, 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 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2]老舍.老舍创作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83.

[3]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性格小说 篇2

摘要: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不同的人的性格会决定不同的生活命运,反之,生活道路的不同也会反作用于人的性格。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将这二者的关系表现的十分突出,尤其是在90年代后创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在文中,作者通过对普通人物进行余华式特有的加工处理,展现了人性中最为复杂的一面和历经苦难的多舛命运。由此,将文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再次阐释了性格与命运的错综变换的复杂关系。

关键字:余华 人物性格 生活命运 苦难 坚韧

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是在用内心的绝望与呼喊写作,在他的笔下,将人性的善与恶描摹的真实生动,淋漓尽致。站在人生的高度,他将人物至于苦难的环境下,反复历练,层层盘剥,犹如高炉中的顽石,终数尽磨难,留下警醒与教训的碎片。这位作家正是余华先生。余华无疑是先锋小说中最具文化冲击力和颠覆性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偏离了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新时期文学主潮,而且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传统构成了了解和颠覆。他的早期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但是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读余华的作品,就像是经历了血和泪的洗礼,当文中的纷纷扰扰一次次地从我的心尖碾过时,仿佛深陷其中,常会在心中留下万般感慨,这想必也是笔者喜爱余华作品的最主要原因。《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是余华在转型后,在90年代后先后创作的,也是笔者在此文中主要论证的关键作品。而在这三部作品中,余华将人物性格与生活命运的复杂关系展现的到为全面。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说道:“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性格是与生俱来、伴随终身的,永远不可摆脱,如同不可摆脱命运一样;二是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在此生此世的。

一.余华小说中的人性与环境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它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异。而当小说的发展进入“美的历程”的第二个阶段,作品的重点开始移向人本身,人成为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这个时期,小说家把自己的智慧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把人物性格的发展作为情节发展的基本动力,原来人物为故事服务的地位被颠倒过来,故事变成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的手段,变成了性格的载体。到了这时,一部作品的情节,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史。

(一)人性中的复杂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一生的故事。他嗜赌成性,终于赌光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如此凄惨的人生,福贵经历了尘世间最痛苦的事——生离死别,而且不单单只是一次。面对六位亲人相继的死亡,在乱世之中,他从未停止过一个念头,那就是活着。正如卡夫卡日记中所写:“不要绝望,甚至不要因为你并不绝望这个事实而绝望,当一切似乎山穷水尽,天欲绝人之时,一股新的力量又从你心底升起,而这正意味着你认然是活着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福贵是坚韧的,正因为性格坚忍不拔,才能再无数苦难面前继续前进;福贵又是乐观的,在他的人生中,虽曾有无所事事,并因自己颓废嗜赌而在一夜间输光家产,但毕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随后,多难的人生便向他走来,但是福贵依然活了下来。人的本能也好,坚如钢铁也罢,都说明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人性中最初、最朴实的精神。另外,福贵也是余华艺术世界中出现的第一抹乐观主义的曙光,并且这体现了热爱人生的积极一面。①相反,福贵身上有一种甘于忍受,限与忍耐的消极品质,这也是后来导致他悲惨人生的重要因素。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比较具有喜剧色彩的一部小说。可轻快的背后却有着更让人心觉酸楚的平凡人的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有着好奇心,责任心„„生活成了他活下去的动力,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于是在非常无可奈何或者无助的时候,他就会用卖血来解决。生活的艰难对他而言已变得微不足道,他仍然坚韧、顽强地与苦难斗争,在艰辛的生活中继续前进,不低一次头,不服一次输,彰显出对人生积极的态度。在许三观的性格中,既有着阿Q自我安慰和欺骗的一面,也有着阿甘持之以恒,拼搏到死的一面。当别人都说一乐长得不像他时,他让三个儿子排成一排坐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看了又看,阿Q的认为儿子长得不像他没关系,像兄弟也可以。可他又为了一乐阿甘似的拼命地卖血,一路卖学到上海,分别在林浦、百里、松林、黄店及长宁五个地方卖了五次血,为了强迫自己喝下冰冷的河水,不停颤抖着自己的身躯,即使卖尽浑身热气被旁人取笑,也置生死于不顾,以至于差点休克死掉。的确,许三观让人看到了不畏艰难,心中有善和无私的奉献精神。②

《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文中的宋凡平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庭典型男人的形象。他善良、乐观、豁达、细心、体贴,又充满慈爱,自尊自强。无论作为父亲还是丈夫,他都做得尽善尽美,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他把全部的爱都要奉献给了妻子和孩子,却甘愿独自承受由于时代的迷乱所带来的沉重的痛苦,直至生命的终点。李光头是余华笔下非常有趣的人物。他狡黠、无赖、勇敢、无畏、自得其乐、精于世故,懂得利用别人的欲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让人哭笑不得、爱恨交加,用余华自己的话说,“他是既无耻又尊严活着的人”。宋钢和父亲宋凡平一样,温厚、朴实,忠诚。他温婉多情,安分守己,却优柔寡断,软弱可欺,适合居家丈夫,一辈子做的最勇敢的事就是为了心爱女人断了兄弟情份。不错,他赢得了爱情,但却没能守住爱情,最终也因为这份爱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不可否认的是,宋钢与父亲宋凡平一样,都是善的化身。

(二)环境中的曲折

影响性格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但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环境的因素,包括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以及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还有成长过程中的所接触到的人和感想。最先涉入的环境影响人初始性格的形成,后性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其所形成的性格也是不同的。

《活着》中的福贵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的性格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也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在那个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艰难,常困苦于生计之中,福贵和许三观就是当时最下层的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也正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造就了福贵和许三观坚韧不拔的品质。但福贵与许三观的性格又是不同的,在福贵的性格中,更多的是忍耐,而在许三观的性格中,更多的是坚韧。这也与他们俩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

福贵曾是一位地主家的少爷,当然自幼不愁吃、不愁穿,过着享乐的生活。可他并没有利用好的生活环境,不求上进,无所事事,而是只知自己是该享福的少爷,高枕无忧。这样的环境一方面让他变得贪婪,懒惰,不负责任,没有担当;另一方面,他这样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使得他很少与外界积极进步的东西接触,并且对于待人处事更是知之甚少。于是空虚的心促使他走向赌博,却输掉了他的一切,一夜间沦为乞丐。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福贵手足无措。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后六位亲人的相继死亡更是对福贵的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可苦难也使福贵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着积极的一面发生着改变,但还是少不了去接受并忍耐苦难。而许三观则大大不同。许三观自幼就是一个孤儿,没有生活保障的他必须从小就学会生存,因此他骨子里就刻着坚忍不拔。当然也少不了自己独闯天下,与社会中的各种人打交道,性格便会开放很多,从中的得到的社会经验也比较丰富。因而在生活遇到困难时,许三观想的是如何去解决,即使是血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种无私的精神在年少时就已形成。

《兄弟》中的李光头和宋刚的性格是两个方向,这与他俩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李光头与许三观稍有相似,都自幼丧父,因而很多事需要自己去面对,性格必须过硬。但不同的是,李光头聪明而又狡猾,还善于言谈,脑袋中尽是各种奇异的鬼点子,这与他自小接触镇上的“有名人物”有关,练就了会说话办事的能力。而宋钢有着一个品格优秀的父亲,在这样一位高大父亲的呵护下,虽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为人正直善良,有文学才华。但也形成了遇事怯懦,优柔寡断的性格。这两种性格在两种不同时代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恰恰体现了环境对于人性格的作用。

二.余华小说中的两种命运

事情因有众多的因素影响其发展,而时间和机会只给一次,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事物的发展也将会改变,而时间只有唯一性和不可逆转性,所以人们不知道某个因素没有产生影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命运。

(一)绝望命运的呼喊

在福贵的这场苦难命运的滑行过程中,死亡成为一个无法摆脱的阴影。年轻时的他由于自己的过错活生生地气死了自己的亲爹。也正是从这次事件中,福贵获得了一种极度的经深圳汉和道德警醒,从而使自己慢慢地改变了玩世不恭的个性,恢复了善良、同情和宽厚的人性品质,并意识到了生命存在的责任和意义。特别是当他被抓为壮丁历时数年的死里逃生后,他似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活着的不易和家庭的温暖,从那之后,福贵虽陷入了贫困,但他的胸怀和眼光,还有精神,却变得宽广起来。可命运依然无情的让他一次又一次的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只留下他一个人来面对这样的生离死别。这种人生感受,就像尖刀一样刺痛了福贵的心,他无能为力,只有承受,因为这是命运。在命运面前,任何愤怒和反抗都显得苍白无力,任何绝望和郁闷都变得无比怯懦。就犹如披着皮的行尸走肉,在世事的冷漠背后进行绝望而又无力的呼喊。所以,福贵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容纳,学会了接受。但是,这种对苦难命运的接受,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自我身心的全面较量和抗争。福贵也是如此。在他漫长的回忆中,每一次亲情的凸现,都是他备受感动;每一次亲人的死亡,都是他变得格外坚强。福贵从小形成的特有性格对他的人生道路影响深远,而在经历过这些苦难后,性格又逐渐发生了改变,并继续指引他前进。

经历苦难是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必经的命运,其实这也是人类不可逃脱的命运。并且,一件事的发生会对多个事和人产生影响,就像化学中的连锁反应一样。③《兄弟》中的宋凡平,多么好的一个人,鼓励与赞扬总围绕在他的身边。日子虽算不上富裕,但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上进,再次与李兰组成新的家庭。可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要延续,却在不知觉的情况下被完全击毁。文化大革命让宋凡平身陷囹圄,饱受折磨。可是以宋凡平那样刚毅不屈的性格怎能会低头,最终,丧身于血海之中。如果不是受人尊重,被置于高高位置,也许就不会受人注意,变故也就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可这一切都仿佛在冥冥之中注定,逃不走也躲不掉。也正是由于这些事情的发生,才让宋凡平的形象在读者的心中挥之不去,才是他的人生价值更加凸现。

宋凡平的死并不单单就此结束,这件事的发生恰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因为他的离去,使家庭再次陷入困境,李兰因此再次成为寡妇,新的希望才刚被点亮就又熄灭;他的离去,使两个孩子失去父亲,由此不得分开,这也更为两兄弟感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如果宋凡平不死,或许李光头与宋钢的命运轨迹会发生改变,因为宋凡平对两兄弟积极的影响会更大,李光头会更加的正直,宋钢会更加的刚硬,甚至兄弟俩断绝感情的事情不会发生。可这一切只是假设,因为命运只有一次机会。

(二)无奈人生的认同 福贵、许三观都没有求死之心,无论命运怎样蹂躏他们,他们都选择活下去,只是他们都活得太窝囊,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他们在苟活。他们的憨厚、质朴跟阿Q一样可爱,而他们的蒙昧、无知也跟阿Q一样可悲,尤其是许三观和福贵,骨子里都有一股子宿命论的奴性。阿Q在被杀头前仍然计较着圆圈问题,对于死亡的困境却不以为然,“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还“无师自通”地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面对爱妻的死亡,麻木的福贵却崩出一句“家珍死得很好”,老年许三观在卖血不成反被奚落的时候也能倚老卖老地完成一次精神胜利法:“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但是,不能把这些另类阿Q和鲁迅笔下的阿Q划等号,因为作者在他们身上投射的情感是不同的:鲁迅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塑造阿Q是为了他的国民性批判,总体情感取向是怒,是否定的;而余华则是“哀其不幸,颂其不争”。在同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鲁迅看见了局限,而余华却看见了力量,他在《活着》的韩文版自序里面不无自豪地说道:“‘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④

福贵也好,或者是许三观,还是宋凡平与两个儿子宋钢和李光头,他们都与世间中的人和事一样,充满了各种无奈与艰辛,余华将这点在这三部小说中展现得十分突出,并给予世人一种具有关怀精神的正能量——存在即合理,活着为永恒。

三.余华小说中的本质与执着

事实上,余华最大的愿望就是想通过《活着》,写出一位类似于美国老黑奴式的底层人物,并以此来展示“眼泪的宽广和丰富”,强调“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传达出“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这一充满苦难意味的存在本相。⑤在余华看来,人类作为一种生命本体的要求,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活着”的要求,“人的理想、抱负,或者金钱、地位等等和生命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他仅仅只是人的欲望或者是理智扩张时的要求而已。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活着’”。《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恒久的忍耐可以产生爱,可以产生勇气,福贵就是这样的人。⑥困难加上忍难,苏宰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他的生存,甚至不像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皆为所说的那样是“苦再熬”。对福贵而言,苦难已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道禅思想中的那种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平静。

(一)性格中的本质

作品中的许三观应对生活苦难的方式是卖血,本质上,血是“生命之泉”,但许三观恰恰以对“生命”的出卖完成了自我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确认。福贵的隐忍性格也好,还是许三观的坚韧性格也好,这都是他们为了生活给自己所带的面具,摘下面具,其实真的很简单,只是因为人生而的本能——活着。并且,这些“面具”将影响他们的命运,也会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而改变。

《兄弟》中的两兄弟也是如此,命运将它俩安排在了一起,不论是宋钢相对于李光头的软,还是李光头相对于宋钢的硬,都是在生活命运中所产生的伪装,其目地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下去。即使宋钢最终选择了自杀,也只是换了一种最为极端的方式来体现自我生命的力量。

生活中太多纷纷扰扰,每一个人的幸福都来的太不容易。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生活中亘古不变的目标,它也是生活中动力,是精神世界的良药。笔者认为,一直支持着人们勇敢走下去的原因就是每个个体内心中的执着。

(二)命运中的执着

福贵的执着是“我要保持生命的延续”,而其他六位伟亲人的死亡,更凸显了生命的珍贵,更体现了福贵的执着。许三观的执着是“我要用鲜血扼住命运的咽喉”,一次次的卖血,是一次次对生命的抵抗,也是一次次对家庭和自我人生的救赎。宋凡平的执着是“我一生一世要为人正直”,家庭责任,社会道德,每一次的人生实践都是他刚直不阿的印证。宋刚的执着是“我为了她甘愿放弃一切”,看似懦弱的一生,但背后真正体现的是一个男人对心爱的人的永恒的爱,随结果悲哀,但宋刚的这份执着也可谓轰轰烈烈。李光头的执着是“我总会有一天打出我的天下”,从小的环境,交往的人群,遇到的困难,这些无一不牵着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向上爬。然而,即使生活命运再怎么令人捉摸不定,每个人的心中都始终保留着本心,或许中途会由于一些事它会走远,但最终你一定会将它在此安置。那就是勿忘初心。

人性是复杂而又多变的。从出生到死亡,太多的因素影响人们的性格,而每个人的性格会浸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点一点的影响着生活命运。反之,不同阶段的人生之路,也会不断促进新的性格的产生,循环往复,进而再次影响生活命运。

余华的这三部小说中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虽其中的故事会让读者们常常潸然泪下,但仔细品读后,我们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这是一种正能量。笔者认为,读者应以书中的文物为契合点,不断反思自己,以更好的指引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前进。参考文献

[1]《主体的泯灭与重生——余华论》,郑国庆文,《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年第6期。[2].《苦难与救赎——余华90年代小说两大主题话语》,昌切、叶李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3].《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夏中义、富华文,《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

[4].《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谢有顺文,《钟山》2002年第1 期。

性格小说 篇3

关键词:《汤姆·索亚历险记》人际功能语气情态人物性格

1、引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重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经历。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对话是文学创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本文以小说第一章汤姆在村里遇见一个新来的大男孩时与之的对话为材料,对两人的对话从语气和情态进行分析。从人际意义来看小说是怎么刻画人物性格的。

2、理论框架

在Halliday看来,人际功能是人们用语言来与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改变世界。他认为人际功能是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只要能体现人际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都是体现语言人际功能的手段。为了建立人际关系,人们在交谈中交换着不同的角色。各种交换的目的可归纳为给予或需求, 交往中的交换物可以是信息或货物和劳务。如果把交际角色与两种交换物组合起来,便构成“提供”、“陈述”、“命令”、“提问”四种言语功能(如图):这些言语功能分别通过以下语气来实现:

提供——各种不同的语气

陈述——陈述语气

命令——祈使语气

提问——疑问语气

有时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说话者往往会打破以上规则。

语气成分由主语+谓语动词的述定部分(finite)实现,剩余部分包括附加语、补语和谓语动词。“交换”的进行主要是和语气部分有关。

情态可分为由情态化和意态化两种类型。情态化主要通过诸如will、should would、could、can、must等情态动词或诸如probably、usually、possibly、always、certainly等情态副词来表达。意态化主要是通过情态动词和谓体的扩展如:allowed to do、supposed to do等来实现。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情态动词被看作是主观隐性的情态手段,用来表达概率(probability)、频率(usuality)、义务(ob1igation)和意愿(inclination).Halliday按照高、中、低三个值将情态动词进行分类。如下图:

3、对话分析

在汤姆面前出现了个穿着整洁的大男孩时,两人面对面,眼神相持了很久,最后汤姆先说话了.以下是两人对话的内容。

---"I can lick you!"

---"I'd like to see you try it."

---"Well, I can do it."

---"No you can't, either."

---"Yes I can."

---"No you can't."

---"I can."

---"You can't."

---"Can!"

---"Can't!"

一开始汤姆就说他能打得过那个新男孩,但是他用了can 这个低情态的情态动词。两男孩围绕敢与不敢纠缠,可谁都不敢轻易动手。这时汤姆只好另起话题。

An uncomfortable pause. Then Tom said:

---"What's your name?"

---"'Tisn't any of your business, maybe."

---"Well I 'low I'll make it my business."

---"Well why don't you?"

---"If you say much, I will."

---"Much -- much -- much. There now."

……

The new boy stepped over promptly, and said:

---"Now you said you'd do it, now let's see you do it."

---"Don't you crowd me now; you better look out."

---"Well, you said you'd do it -- why don't you do it?"

---"By jingo! for two cents I will do it."

汤姆话题转到问大男孩的名字上,可是大男孩说不关汤姆的事。此时大男孩用了个maybe来缓和气氛,他没敢肯定地说不关汤姆的事。接下来两人又围绕敢打不敢打周旋。最后,汤姆说如果新男孩给他两分币他就敢打,其实汤姆认为新男孩不会这样做,以上对话大量使用了will和can两个情态值不是很高的情态动词来表达两个男孩在准备打架时谁都不敢轻易动手时试探性的话语。以上对话中也大量使用了祈使句,但此时不是表命令,而是两男孩对对方的挑衅。这些在刻画两个孩子天真,有趣的人物性格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The new boy took two broad coppers out of his pocket and held them out with derision. Tom struck them to the ground. In an instant both boys were rolling and tumbling in the dirt, gripped together like cats; and for the space of a minute they tugged and tore at each other's hair and clothes, punched and scratched each other's nose, and covered themselves with dust and glory. Presently the confusion took form, and through the fog of battle Tom appeared, seated astride the new boy, and pounding him with his fists. "Holler 'nuff!" said he. The boy only struggled to free himself. He was crying-- mainly from rage.

"Holler 'nuff!" -- and the pounding went on.

At last the stranger got out a smothered "'Nuff!" and Tom let him up and said:

"Now that'll learn you. Better look out who you're fooling with next time."

新男孩果真拿出了两个分币,此时汤姆一把打翻了钱币,两人立刻厮打起来。两人又抓头发又扯衣领揪鼻子,最后新男孩被打到求饶。虽然新男孩个子比汤姆大,但是汤姆却很勇敢。

4、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用极其幽默的话语来体现儿童语言的乐趣。主人翁汤姆的淘气,勇敢,机智的性格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两人的对话中。由此可见,人际功能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国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汤普森.功能语法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张克定. 系统·功能·评价:第九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小说人物性格特点要素分析法 篇4

一、要素分析法提出的背景

现行中学小说教学中, 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分析作家描写人物的手段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 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描写的分析, 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进而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探讨人物形象的意义。这种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方法有一个先天缺陷, 即它有一个不能成立的预设前提:每个学生都有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他人性格特点的本领。不可否认, 每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 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 都积累了不少关于人生的体验, 但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 他们的体验并不足以能让他们去判断作品中人物, 特别是性格比较复杂的成年人。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接触的作品不同, 但是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所遇到的情况来看, 每个年级都有很多学生的能力与阅读作品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其原因如前所述, 学生对作家所描写刻画的人物的特点难以把握, 具体说来, 就是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表现难以理解, 如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心理, 微妙难测, 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高晓声《陈焕生上城》中陈焕生可笑又让人深思的言行, 又有多少人能体会。这是现行分析方法难以跨越的障碍。

二、要素分析法的含义及依据

小说人物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内在特点 (思想认识特点、性格特点、教养等) 、外在特点 (身份、职业、外貌等) 。其中思想性格是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作家重点营造的对象, 文学理论中所指的典型, 更多是从思想性格特征来衡量的。其中思想特点侧重于社会性, 而性格特点侧重于个体性。思想特点影响性格特点, 思想特点形成于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受的教育, 社会舆论与教育使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形成、发展, 并打上特定社会文化的烙印。而性格特点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 是一个人处理事物的特点。思想认识会改变人的性格特点。作为社会的人, 是很难将思想认识与性格特征截然分开的。本文的要素分析, 主要指思想性格特点的要素分析。

要素分析法, 顾名思义, 就是分析构成事物的要素, 通过对事物各要素特征的分析, 进而把握事物整体特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可以分解成各个要素的, 作家对人物的塑造也可以看作是将人物的各种要素进行组合, 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作家塑造的典型人物, 性格丰富多彩, 主要有四种表现:一种表现为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悭吝、敏捷、怀复仇之念头、机智灵活。这类性格是多元的。第二种表现为性格内容的多层次性。如果第一种丰富属于横向的广度, 那么这种丰富属于纵向的深度。柯云路的作品《新星》和《夜与昼》中的主人公林虹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她聪明而有才干, 自信好强, 但屈辱的经历使她暗含着痛苦和自卑,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外不协调的双层的深沉的性格。第三种表现为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两种似乎相反的性格特点, 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而相得益彰。《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朴实、迟钝, 乡里乡气, 见少识浅, 可偏偏喜欢讨好, 善于凑趣, 而把自己当作笑料的时候, 又不失善良和忠厚。第四种表现为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 (1) 如鲁迅《阿Q正传》的阿Q, 有人发现阿Q性格中有十组矛盾着的侧面: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 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 自尊处大而又自轻自贱等。 (2) 人物的性格特点虽然复杂, 但不论怎样复杂都是基本要素的组合。如夏洛克, 其性格要素就是悭吝、敏捷、机智灵活和仇恨之心四个要素。作家对塑造人物的基本模式是主要特征加上各个侧面的特征, 从而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我们由此出发, 逆向解析, 便可将人物的特征分解成若干要素来把握, 从而达到把握人物形象的目的。

三、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要素分析

要素分析法的原则是把握模式, 调动体验, 丰富认识, 提高能力。其中把握模式是指, 各个要素有其相对固定的特征, 这些特征大多数学生都有过体验, 但缺乏明确的认识。有意识的认识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过程, 如, 具有迷信思想的人有哪些特征呢?学生都能举出一些例子来, 如求神拜佛、畏惧鬼神等, 但是如果认为说好话就吉利, 说坏话就不吉利, 这种想法是不是迷信思想呢?这对学生来说, 有点拿不准, 当我们明确告诉他们, 这也是迷信思想, 那么他们的认识就明确了。而调动体验则基于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 但他们多处于一种朦胧的阶段, 或是一种睡眠阶段。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情绪可能会触发他们曾经的体验, 也可能难以沟通, 但当学生对要素内容有了明确的认识后, 这种体验的沟通和认识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如鲁迅《药》中华大妈听到康大叔说“什么痨病都包好”时, 脸色就变了。为什么会变脸色呢?学生调动自身体验, 就会明白, 华大妈不高兴是因为忌讳“痨病”这个词, 那么这种忌讳又说明华大妈什么样的性格呢?这时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知道华大妈很迷信。

作家塑造人物, 不外乎是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对他们进行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刻画, 通过各个基本要素的组合, 塑造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来, 寄托作家的创作理想。如下图:

其中真包括假, 善包括恶, 美包括丑。真指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包括规律、事实和人的逻辑能力和思维模式, 在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系统中, 指人物符合人的特征。善指人物的道德状况, 简单地说, 他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美是一种审美感受, 它包括人们对事物的各种审美追求。知指关于人的思维、知识、能力、阅历等方面的特征, 如聪明与愚蠢、直爽与油滑等。情指人的感情, 既是自身情感的发泄, 也有对他人评价的感情倾向, 如乐观与忧郁、旷达与沉郁等。意是关于人生理想、人生追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 如积极上进与颓废消沉、志存高远与鼠目寸光等。行是指人的各种言谈举止, 如谨慎与轻率、文静与活泼、勤奋与懒惰、善思与迟钝、能言善辩与笨嘴拙舌等。这两组基本要素组合, 就形成了人物的各种基本特征。如, 他是一个真的、不那么善的、有一点丑的小人物;她是一个美的、有点虚伪的、让人讨厌又让人可怜的平凡人物……

真、善、美是小说创作的追求, 也是人物塑造的最终目标, 对于人物的把握, 应以真、善、美为终极标准。知、情、意、行是人物的四大属性, 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可从这四大属性入手。那么对人物的分析, 就可以将真、善、美与知、情、意、行相互交织, 构成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从“知”的方面, 我们可以了解人物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生活阅历, 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特征;从“情”的方面, 我们可了解人物的心理状况、喜怒哀乐, 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性格特征;从意的方面, 我们可以了解人物的志向、追求, 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道德品质;从行的方面, 我们可以了解人物的外在行为特征, 由特征来把握人物个性。综合这四个方面, 就完成了对人物的全部特点的把握。对人物特点进行真、善、美或假、恶、丑的评价, 就可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全部分析。

四、要素分析法的操作

就现行高中课本中小说中的人物特点来看, 所有性格都是相对鲜明的, 而且我们都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人物性格的词语有800个左右, 可以把它们分为十类:处世情怀、自我认知、待人态度、感情特点、思想特点、精神面貌、认知水平、意志特点、能力特点、行为特点。其中, 自我认知、能力特点、认知水平、思想特点可归纳到“知”, 处世情怀、待人态度、感情特点可归纳到“情”, 精神面貌、意志特点可归纳到“意”, 行为特点可归纳到“行”。每类都可以归纳出核心词, 如, 处世情怀:乖僻与媚世, 朴实与圆滑, 淡泊与要强。自我认识:自大、自知与自卑。待人态度:热情与冷漠, 和蔼与粗暴, 宽容与刻薄, 谦逊与傲慢, 直爽与虚伪, 自私与无私。情感特点:真实与虚假, 豪爽与含蓄, 沉稳与急躁。思想特点:高雅与粗俗, 开明与保守, 奸诈与正直, 粗率与缜密, 单纯与复杂。精神状态:积极与消极。认知水平:聪明与愚笨。意志特点:坚定与软弱。能力特点:老练与稚嫩, 果断与拖沓, 能干与平庸。行为特点:稳重与浮躁, 仁慈与毒辣, 放荡与严谨, 轻佻与庄重, 真实与圆滑, 勤劳与懒散。这些核心词即要素。教师强化学生对核心词的理解与扩展, 可以从概念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 对知的理解与分析

“知”是关于认识的领域, 它指人的逻辑能力、思维模式等。人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生活阅历, 直接影响到他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 表现出各种特征, 如聪明与愚蠢、谨慎与草率、高瞻远瞩与鼠目寸光、深谋远虑与草率肤浅等, 这些特征的表现内容和方式, 基本上是学生体验过的, 或是一经教师点拨即可体会的。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分析人物性格过程中点拨学生找到并分析这样的要素。

(二) 对情的理解与分析

感情更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 从态度中, 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既受人的生理特征的影响, 又反映了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

情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 而一个最真实的表现, 往往从情绪中表现出。感情又是表现一个人性格特征最直接的形式, 也是学生体验最丰富的。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感情, 就可以看出不同的特征, 如对于打架行为, 有的厌恶, 有的羡慕, 有的冷漠, 这三种不同的态度, 就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性格特征, 这是学生不难把握的。

“情”, 指感情, 它包含情绪与情感。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 如高兴时手舞足蹈, 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变化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常指那些具有稳定特征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如对祖国的爱, 对敌人的恨, 对美好事物的欣赏等。“情”也表现在“行”之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 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自罪恶等, 由此产生上百种复合情绪。

情感分三类, 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道德感, 有自我感受的, 如幸福感、自豪感和自慰感, 相反, 则有不安、自责和自疚等;有评价他人的, 如爱慕、崇敬、尊重、钦佩, 相反, 则有厌恶、反感、鄙视、憎恨等。理智感, 是在智力过在程中, 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迟疑、惊讶、焦躁, 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慰, 在评价事物时坚持己见的热情, 为真理献身感到的幸福与自豪, 等等。审美感, 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 又受个人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的影响。客观情境触发审美感, 或肯定或否定。人类社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也能引起审美感, 或肯定或否定, 如善良、纯朴被认为是美的, 虚伪、凶恶被人厌恶、憎恨。

情绪表现有三方面: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 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如“眉开眼笑” (高兴和兴奋) 、“怒目而视” (气愤) 、“目瞪口呆” (恐惧) 、“两目无光” (悲伤) 、“双目凝神” (惊奇) 、“含情脉脉” (爱慕) , 从眼神可以了解人的内心思想和愿望, 推知人的态度。艺术家在描写人物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时, 都十分重视通过眼神描述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和情感, 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精神风貌, 如鲁迅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口部, 如“咬牙切齿” (憎恨) 、“张口结舌” (紧张) , 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和情感的重要线索。姿态表情, 分身体表情和手势表现。身体表情如“捧腹大笑” (高兴) 、“紧缩双肩” (恐惧) 、“坐立不安” (紧张) 、“双手一投” (无可奈何) 、“振臂高呼” (激奋) 、“手舞足蹈” (高兴) 。手势常和语言一起使用。语调表情, 如朗朗笑声表达愉快的情绪, 哈哈大笑表达痛苦的情绪, 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表达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绪, 缓慢、深沉则可能表达一种悲痛而惋惜的情绪。

从感情的有与无、强与弱、多与少、对与错、隐与显等方面, 我们可以去判断一个人的“情”的特征, 进而把握其性格特征。

(三) 对意的理解与分析

意, 包括人的道德品质、意志能力、精神风貌、人生观、价值观。价值观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如果人认识到事物有价值, 那么他就会去做或为之奋斗。按对事物价值的认定程度, 人们往往对事物表现出有兴趣、有信念和有理想等不同层次的形式, 如有能力、有勇气、有独立意识、有抱负等。意志是指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如意志坚定与薄弱、倔强与随意、执着与懈怠等。从“意”方面可以看出人的本质特征, 当然, “意”也通过“行”表现出来。从意志的有与无、强与弱、多与少、好与坏等方面, 我们可以断定一个人的“意”的特征, 进而把握其性格特征。

(四) 对行的理解与分析

人的行为是表现人物的最重要的属性, 它指人的各种行为活动, 它既是人外在的行为特征, 更表现为知、情、意等内在的精神活动。各种特征不同的行为活动, 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如, 做事过分谨慎或拘束是拘谨, 与之相反则称之为活泼;顽皮、不驯顺是调皮, 与之相反是静;办事果断有魄力是大刀阔斧, 与之相反是畏手畏脚;言语轻率任意、毫无顾忌是放肆, 与之相反是知书达理。我国的古典小说就擅长从行为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来表现人物。

(五) 整合分析

对知、情、意、行的特征进行分析, 整合后就能把握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了。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为例。杜十娘为妓院名妓, 她美丽、聪明、重情、刚强不屈而有胆有识。这些特点是怎样知道的呢?美丽的外貌特点, 可从作品的直接叙述中发现, 但聪明、热情、刚强等则要从人物的知、情、意、行中去分析。从“知”的方面看, 杜十娘身为名妓, 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物, 虽“久有从良之计”, 但也要觅得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见李公子忠厚志诚, 甚有心向他” (但李甲惧怕他父亲, 不敢答应, 这也为杜十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她趁鸨母恼怒失言, 为自己赚得一个低价赎身的机会;为考验李甲的诚意, 她要他费尽心机去筹款;她料到鸨母会让她净身出门, 早就将自己的积蓄藏在姐妹处;在李甲没有万全之策对付父亲时, 便设计先在苏杭一带暂居, 等候争取他父亲的原谅。这样与学生一一罗列分析杜十娘的聪明有谋识, 学生是能很好理解与接受的。从“情”的方面看, 李甲钱财耗尽, 但杜十娘“见他手头愈短, 心头愈热”;几日不见李甲的面时, 就十分着急, 派人去打听, 用纯真的爱情去鼓励李甲;当鸨母有反悔之意时, 她以自尽相逼;当夫妇谈及往事, 李甲感激涕零时, 杜十娘曲意抚慰。从这些可以看出她的温柔及对感情的十分执着与呵护。从“意”的方面来看, 首先, 她追求爱情意志坚定, 从前面的分析中,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次, 她失望之后, 自尽之心坚决。当得知自己被李甲出卖, 她猛然省悟到自己不可改变的命运, 在绝望之中前, 她没有半点犹豫, 她盛妆打扮, 当着李甲、孙富的面将珍宝抛入江中, 拒绝李甲的哀求、孙富的劝解, 抱匣怒沉江心。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杜十娘的刚烈性格。从“行”的方面来看, 为能从良, 她对鸨母的言语、对李甲的资助, 可看出她的聪明;对爱情失望后, 她临行前的盛妆打扮、临死时的抛撒珍宝、跳江前的怒言斥骂、跳江时的坚决勇敢, 无不表现她的刚烈与胆识。

杜十娘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讴歌, 对假、恶、丑的谴责。这样一个美丽、多情、聪明而又刚烈的女性, 勇敢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 不惜牺牲一切, 到头来却被无情抛弃, 自沉江心, 引发了无数读者的感叹。而李甲的胆怯、软弱、自私与背信弃义, 则受到读者的鄙弃。

六、运用要素分析法的注意点

要素分析法不是一股脑地把各种要素的特征都告诉学生, 让他们记住, 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分析人物, 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也是错误的。一方面要素太多, 学生无法记住, 另一方面要素组合无穷变化, 学生即使掌握了所有要素, 也难以把握无穷变化的特征。所以, 要素分析法的立足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 它着重唤醒学生已有的人生体验, 并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基本体验进行分析、再认识, 从而迁移到阅读对象, 遵循“分析—整合”、“部分—整体”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对要素特征的分析把握, 认识到人物的各个特征, 然后进行整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达到对人物形象全面准确认知的目的。在整合过程中, 强调学生自身体验的参与。教师通过要素分析降低分析的难度, 让学生能真正从各种对人物的描写中把握人物的特征, 而不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 第二版.

[2]童炳庆.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11, 第1版.

性格小说 篇5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 苔丝 性格分析

1.引言

《德伯家的苔丝》既是一场爱情悲剧,又是一部人生悲剧。悲剧的过程就是人物与社会环境发生种种矛盾、产生种种冲突的过程,悲剧的原因或以人物性格为主导,或以环境为主导,或是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哈代尽管把女主人公的不幸解释成命运的捉弄,但苔丝的不幸是她所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及阶级地位使然。苔丝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出生在农民家庭,必然受到某些旧的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的影响。这部小说属于被哈代统称为“性格与环境”的小说之列。《德伯家的苔丝》塑造的苔丝的形象是一个遭受旧道德迫害的现代女性、一个全新的农业工人。苔丝这个人物对当时整个制度进行的揭露和控诉有着典型意义。

2.从托马斯·哈代看苔丝

作者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以及收在《一个改变了的男人》等集子里的中篇小说。苔丝是哈代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据传记作家罗伯特·吉廷研究,苔丝的部分遭遇取自哈代祖母的经历,而外部形象则来自一个质朴美丽的赶车姑娘。作家把苔丝塑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以真挚的笔调描绘这个纯洁的女孩。在世人眼里,她是一个罪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一个受人供养的情妇,最终又是一个杀人犯。但在哈代看来,苔丝的一切天赋都是她最伟大的美质,她是一个纯洁的人。她天生丽质,善良纯朴,敢于自我牺牲,富有高贵的女人气质;她意志坚强,情感热烈,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她既代表着传统,又融合了时代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典型性和象征性。苔丝所受的侮辱、痛苦、剥削和摧残是她代表的雇佣农民阶级在资本主义冲击下受到的悲惨遭遇,代表着英国南部农村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

哈代的观点和社会的偏见尖锐对立,他通过苔丝这个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抨击。哈代坚持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社会则坚持传统习俗,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苔丝是一个犯了奸淫罪的罪人。哈代认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的“完美”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感情的丰富和忠贞的爱情之中,只有从这样的完美中才能产生出纯洁。哈代严厉批评了小说中安吉尔·克莱尔这个人物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指出它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枷锁。

3.苔丝的人物性格在文章中的体现

3.1热爱生活、勤劳善良、质朴单纯、坚强勇敢

苔丝出身于早已没落的小贵族世家,可她喜爱现在的姓名,不愿意和冒牌的本家认亲,她认为自己的一切,甚至美貌都是“农民出身的母亲给她的”,她热爱生活,敢于承担家庭的负担。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到德伯家的农场工作,之后又到奶牛场辛勤工作,随着生活越发困难,她不得不四处打短工、做零活,从苔丝当时所作所为能表现出她勤劳善良的品质。

在小说第十四章中,苔丝失身后遭到德伯的抛弃,又受到周围人的耻笑和唾骂,默默承受遭遇的不幸,但是恶果已经种下,孩子终究要出生。苔丝叫醒弟妹们为她的孩子举行洗礼仪式,面对种种困难,苔丝依然能走下去,并没有因此轻率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3.2对爱情的忠贞、坦诚

当苔丝爱上安吉尔·克莱尔以后,又害怕自己的身份对克莱尔不利,于是极力抑制自己,尽量回避他。她处处为克莱尔着想,甚至让其他女孩子接触克莱尔,帮助他挑选理想的爱人。当压抑的爱情冲破阻碍时,她立刻变得专一又执著,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克莱尔身上。新婚之夜,安吉尔·克莱尔提出互相坦白过去,苔丝出于对克莱尔的忠诚与热爱,向他坦白了失身于德伯的经历。苔丝的叙述讲完了,连反复声明和详细解释都做完了。她的声调自始至终都差不多,跟她刚开口时一样高低,她没有说任何为自己开脱罪名的话,也没有掉眼泪,毫无怨言地接受“失身了的女人”的地位。克莱尔听后做着不合时宜的举动:他拨弄着炉子里的火,面对克莱尔的沉默,苔丝则爱得真实、爱得彻底。

3.3苔丝的反抗性、斗争性

尽管她成了一个失身的女人,但她自始至终都对亚雷抱着一种不容侵犯的态度。她放弃了本可以享受的安逸生活,孤身一人抚养孩子。周围歧视的眼光并没有把她吓倒,她默默地忍受着生活的不公正。为了使生下的孩子死后得以安宁,她不顾亵渎教规的风险,自己动手给孩子施洗礼。尽管生活给予她的只是打击和灾难,但她都能顽强地忍受和承担,从不对生活提出过分的要求。苔丝第二次遇到亚雷,正是她生活最艰难的时候。面对亚雷种种诱惑,她根本不为所动,甚至“揪着手套的后部,一直朝他的脸忿忿抡去……手套打到的地方,露出一道见了血的红印子,一会儿血就流下来了,从嘴上滴到麦捆上”。这是多么强有力的反抗,苔丝是不肯妥协的。

为了母亲和弟妹们有一个安身之所,苔丝又一次委身于亚雷。但她的抗争并没有就此终结,屈服只是暂时的。最终,她用刀子杀死了亚雷,这是她内心反抗的必然结果,她迟早会清算亚雷的罪行。苔丝暴力抗恶的结局正是她品格的升华。

4.影响苔丝性格的外在因素

4.1社会环境因素

苔丝出身于早已没落的小贵族世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是贫苦农民的女儿,她必然受到某些旧的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的影响。苔丝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和宿命观点使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出现了软弱的一面。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用这一道德标准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后来的悲剧缘自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和她爱人的处女情结。“她把自己看做一个罪恶的化身”,“她老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注意她的情形,不敢抬头见人”,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苔丝正是用一张自己织成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了起来。其实,她的自我束缚意识有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苔丝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必然会形成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她的思想和行动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意识的制约。

4.2家庭因素

苔丝的父亲是一个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懒惰、一味酗酒且愚昧无知,苔丝的母亲过去是一个挤奶女工,她邋遢迷信、头脑简单。她图慕虚荣的父母都是听凭时代风雨恣意摧残的小人物和可怜虫。攀附贵族的思想使苔丝的父母逼迫苔丝到镇上认本家,这就促使了悲剧情节的继续发展。正是这样一对糟糕的父母成为苔丝悲剧的始作俑者。为了显示自己所谓的“贵族”身份,为了满足卑微的虚荣心,苔丝的父母妄想通过“认亲”、“联姻”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地位。

家庭的破败贫穷是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最开始,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如果不是家庭贫困,苔丝就不必连夜去赶集;如果不是贫困,父母就不会逼迫她去认亲;如果不是贫困,苔丝就会在克莱尔没回来的时候不会受到那么多屈辱,更不会下嫁给亚历克。由此可见,贫穷确实是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重要条件之一。

5.影响苔丝性格的内在因素

5.1苔丝的性格特征

苔丝的美丽和气质与大自然无比和谐,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如一棵小草,自由地生长在率真的田野上。她未经世俗浸染的心灵,善良而富有同情心。苔丝从来连一只苍蝇、一只小虫都不忍心伤害,连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都让她落泪。苔丝的这种性格决定了她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会毫不设防地袒露自己,又要付出超过她所能承受范围的努力。她命运的悲剧性早就定下了基调,悲剧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抑或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而已。苔丝还有一个很隐性的本性,就是她对生存的渴望和热爱,一种威塞克人最淳朴的情怀。苔丝纯洁、美丽、善良,她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及叛逆性格的一面,同时又有文化层次低、认识水平不高、淳朴中带有愚昧成分的一面。通过对苔丝这一原型人物的形象剖析,作者揭示了苔丝的不幸既是社会悲剧,又是性格悲剧与命运悲剧,强化苔丝的悲剧感染力。

5.2苔丝接受的教育

苔丝出身于早已没落的小贵族世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是贫苦农民的女儿,她必然受到某些旧的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的影响。苔丝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和封建思想,在她那个时代,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很低,文化层次低,认识水平不高,淳朴中带着愚昧成分。苔丝受到的教育是封建思想,这种思想对苔丝后来命运有着极大影响,是苔丝悲剧命运的重大促成因素。

6.结语

以上立足于《德伯家的苔丝》的故事情节,从多方面分析苔丝的性格。苔丝是一个遭受旧道德迫害的女性,对批判资产阶级下虚伪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对整个制度进行揭露和控诉有着典型意义。

参考文献:

[1]汪玉枝.德伯家的苔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性格小说 篇6

关键词:军旅文学,军旅人物,军人性格,军人精神

军旅题材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 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十七年间, 几乎占据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半壁江山, 诞生了一批被称为“红色经典”的军旅题材小说, 塑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用今天的价值观反思早期军旅题材小说, 会发现其充满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战争观, 故事情节追求宏大壮阔, 叙事手法讲求宏观再现, 人物塑造突出完美形象。

打倒“四人帮”以后, “人”的关注成为文学创作的焦点, 人们对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 军旅题材小说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历史中的人物塑造, 关注历史中人物的心灵、命运, 解构人物的人生。作家们将历史中的“英雄”作为普通人来写, 英雄们有普通人的欲望, 有普通人的快乐与哀愁。比较现实中的英雄, 历史中的英雄反倒多了几分朴实和真情。如《历史的天空》中, 梁大牙从米店的小伙计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 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 并不是流水账似的在时间的流逝中记录英雄人物的行动, 而是着意刻画梁大牙作为“这一个”与其他的区别, 紧紧抓住梁大牙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突出他喜欢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个人魅力, 实实在在地描述了一位我军高级指挥员成长的过程。

崇高与阳刚是军人的本质精神。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流血牺牲, 还是和平时期的军营生活, 都与一个国家的利益、一个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下的军旅文学热与时代对英雄精神的呼唤, 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享乐意识与消费主义的流行, 精神世界发生了物欲化的倾向, 促使人们迫切要求精神上的支撑, 以崇高阳刚、拼搏向上为主要内容的军旅精神受到时代的热切呼唤。可贵的是军旅小说英雄主义的回归, 已经不同于以往对英雄主义的追捧, 而是人们在经历了多元选择的困惑后, 在精神层面的一次化繁为简的升华。一些军旅作家把握住了社会的这种脉搏, 相继推出了一大批深受读者喜爱的军旅小说, 如兰晓龙《士兵突击》、柳建伟《突出重围》等。这些小说借鉴了当代军旅文学发展的成败得失,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高张英雄主义大旗的同时, 紧贴实际, 突出崇高阳刚的时代气息, 无论是在对历史的重新解读中, 还是对当下军营生活的观照中, 都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在以往的军旅小说中, 军人的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在新时期, 这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原则没有改变, 但新时期的军人在执行这条原则的时候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性。他们习惯于多问几个为什么, 对不懂的东西他们会产生好奇, 对地位、名誉、权力他们都要争一争, 他们绝不甘于宁静平淡, 表现出强烈的为人类正义而战的渴望。当《亮剑》中赵刚慨叹革命的结果背离了他们原始的愿望时, 当他们用死来祭奠自己曾经的理想时, 那种慷慨的悲歌唤起了人们对英雄毁灭的哀叹和惋惜, 不由得思考起革命和人生的意义。

战争是军旅文学永恒的主题, 死亡是军旅小说开采不尽的矿藏, 它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智慧和丰富的美学内涵。近十年来的军旅小说, 在反思历史中审视战争, 在直面死亡中拷问人性, 把当代战争文学的整体水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小说以“死亡”为镜子来洞察人物灵魂和照取人性深度, 大大拓展了当代战争文学的思考层面。朱秀海的军事力作《穿越死亡》被称作中国版《兄弟连》, 主人公上官峰与此前“生来就不怕死”的英雄相比更加真实。一个只有十七岁的文弱少年上官峰在带领九连三排困于死亡之谷的时刻, 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恐惧。作品勇敢地正视死亡带给人们必然的身心恐惧, 大胆承认面对死亡时人们内心对生的渴望与珍惜。作者对于死亡阴影的笼罩和沉重氛围的渲染, 对于一个人恐惧心理的刻画和恐惧体验的触摸, 是具体入微准确到位的。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让人物符合人性和性格的规律向前发展, 为每个人都找到了各自不同而又雄辩有力的行为动机和辩护理由, 使他们最终都战胜了恐惧, 穿越了死亡, 成为了高地上的英雄, “因为他们———新一代中国军人, 深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深知中国军人, 为奉献而生, 为信仰而死。”

在较早的军旅小说中关于英雄与红颜的描绘, 往往理性成分居多, “爱”成了理性思考的结果, 感性的直觉被刻意淡化, 让人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事实上, 在军队这个棱角分明、纪律严明的地带, 比其他领域更为集中了铁骨柔情的浪漫爱情。对于爱情的描写, 常常使军旅小说产生反差对比的强烈效果:一方面是战争的残酷、杀戮的血腥, 一方面是爱情的温馨、人性的光辉。军人与美人的形象同时出现, 会使阳刚在阴柔的反衬下达到美的极致。因此, 惨烈的厮杀与温婉的耳语, 壮士的气宇轩昂与儿女的柔情蜜意, 同时出现在军旅题材小说的形象世界中, 产生了刚柔相济的独特艺术魅力。如《亮剑》中对田雨的描绘, “18岁的田雨是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学认定的那种江南美人, 颀长的身材, 削肩, 细腰, 柳叶眉和樱桃口一样不少, 若是穿上古装, 活脱脱就是中国传统工笔画中的古代仕女。”再如《历史的天空》中对第一次登场的东方闻英也有类似的描写, “制服穿得得体, 小皮带往腰上一束, 身段子苗条条的, 小脸蛋白里透红, 让人看着心里舒坦。”这样的描写, 在以往的军旅题材小说作品中是几乎看不到的。

尊严和荣誉感是军人深层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 军人对尊严和荣誉感拥有强烈的感情, 他们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为其使命, “保卫祖国, 捍卫民族独立”是其职责, 面对战争, 勇于牺牲, 憎恨那些失掉军人尊严和荣誉感的军人, 以临战脱逃为耻。早在八十年代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 就描写了这样一个情节:面对赵蒙生的“曲线救国”、临阵脱逃, 雷军长、梁三喜、靳开来及全体战士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和憎恶。无独有偶, 都梁在《亮剑》中将军人对尊严和荣誉感的敬重推向了极致。主人公李云龙就是一个极重尊严和荣誉感的典型军人形象。李云龙所信奉的人生信条是:面对强大的敌手, 明知不敌也要像古代剑客一样毅然亮剑。即使倒下, 也要成为一座山, 一道岭。在批斗会上, 面对小人们的污蔑, 李云龙冒死抗争, 宁可骨折也不肯弯腰。临死前, 李云龙还以开枪自杀的方式保持着一个军人的尊严和荣誉。在危难即将来临之际, 李云龙对孩子们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们, 将来如果有一天, 你们走上战场, 你们可能会中弹, 会牺牲, 但我希望的是, 我的孩子们, 你们即使牺牲, 也只有用前胸去迎接子弹, 而不是用后背。什么是军人?军人流血不流泪, 要有和敌人拼命的勇气, 面对强敌, 连眉毛都不许皱一下, 军人的荣誉感比命都重要, 你们懂吗?这身军装不那么好穿, 在穿上这身军装之前, 你们可要想好, 一旦穿上, 你们对国家和民族就有了一种责任, 就应该随时准备把自己的命交出去, ……记住, 作为一个老百姓, 怕死并不丢脸, 如果作为军人怕死, 那是世界上最丢面子的事。”道出了一个军人在面对强敌时, 所应保持的尊严和荣誉感, 也正是李云龙一生的真实写照———军人的尊严和荣誉高于生命。李云龙一生的言行饱含了对军人尊严和荣誉感的珍惜、爱护及对污蔑军人尊严和荣誉感的言行的憎恶。他的命运正是勇敢顽强、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军人尊严和荣誉感的最佳体现。另外, 还有一些军人形象如徐贵祥《弹道无痕》中的李四虎、石平阳。他们出于对军人这一职业的热爱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能够抵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 执著地履行军人的职责和使命, 保持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感, 以崇高而平凡的人格魅力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部队生活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特殊缩影。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 那种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正义与奸邪的斗争, 同样可以在这一特殊领域内获得某种生动的、形态不一的体现或折射。人物的精神塑造是要在矛盾的斗争中完成的, 没有矛盾、回避矛盾都不能塑造出真实可感的人物精神。近年来的军旅小说, 尊重真实, 不回避问题。《突出重围》大胆地揭露了部队建设中某些重大流弊与阴暗面, 如实干精神与官僚主义之间的矛盾, 未来战争观念与形式主义之间的矛盾, 人才选用的科学性与盲目性之间的矛盾, 党性与“走后门”之类不正之风之间的矛盾, 保安全求稳定与部队战斗力提升之间的矛盾等, 渐渐地把一个真实的部队生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性格小说 篇7

《子夜》中的吴荪甫既仇视工农运动压榨农民, 但是又抵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一心想着发展民族工业做大做强。首先, 进步方面表现在他敢于抵抗帝国主义的控制, 反抗反动政府的统治和对立阶级进行对抗。其次, 他全面发展振兴中国民族工业, 开办丝厂, 成立信托公司, 后期还成立橡胶鞋、灯泡等与生活用品有关的工厂。虽然这个远大的振兴理想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很难实现, 但是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热情是非常难得的。再次, 吴荪甫致力于农村事业, 他在镇上设立了电厂、钱庄、米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旧农村的改造。最后, 吴荪甫希望通过建立一个不切实际的“资产阶级王国”完成自己的理想, 对于一个当时闯荡过欧美, 受西方资产阶级影响的一位具有独立精神的中国资本家, 这样的思想为发展民族工业, 打击封建势力有着进步的意义。他有雄心, 要把“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全部打倒, 他有魄力, 时时谨记“量小非君子, 无毒不丈夫”的至理名言, 他有智慧, 知道怎样掌握别人的命运 ;他有学识, 在欧美有过很多见识。他还有超出常人的教养、阅历和经验……这些都表现出吴荪甫作为资本家的野心与魄力, 这种野心和魄力使得他的企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时也可以站稳脚跟。当然可能也是这种当时一般资本家所不具备的东西集于一体, 是吴荪甫个人独有的魅力之所在, 也是读者容易对其产生同情感的原因之一。

二、吴荪甫的消极性

其消极方面, 首先, 表现在他对待工农群众的冷漠和仇视态度上, 吴荪甫有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剥削工人和农民的行为, 在企业经营上受到损失、公债投机中所遭失败的时候, 他要从工人和农民身上寻求补偿。他开始不考虑工农的状况而延长工时、削减工资、裁减人员。在仇视工农的革命中, 为了镇压住反抗的工人, 可恨的在工人中安插坏人, 分化、拉拢工人队伍, 制造内部矛盾。而且利用财务勾结反动势力, 动用警察特务进行残暴的镇压, 亲自出马担任指挥。当双桥镇的暴动最终农民革命军取得胜利时, 他怨恨军队对革命镇压不狠, 破口大骂。最后, 他还具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的剥削本性, 所谓发展民族工业, 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惜乘人之危, 吃掉丝厂, 绸厂, 吞了小工厂。当为了牟取暴利, 不惜与赵伯韬合伙勾结, 吴荪甫在交易所里情绪摇摆不定, 暴露出了他性格的差异。最初吴荪甫对赵伯韬的挑衅是胸有成竹的, 他对赵伯韬的圈套看得十分清楚, 他自己也有一套一一应付的主张, 这时的吴荪甫给人的是种伟人般的气魄, 他镇静自若, 应付自如, 颇有王者风范, 可是客观的时局总是与他开玩笑, 使得他的计谋逐渐落空, 他逐渐陷入困难的境地。吴荪甫和王和甫的密谈, 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言行反常、孤独无助的吴荪甫。这一过程吴荪甫的情绪经历了“松口气——高兴——镇静地微笑——脸色变了——恐慌”这一戏剧性的变化, 这反映出吴荪甫的心乱如麻, 失了分寸, 他的斗志已严重动摇了。他烦躁的情绪波及吴公馆, 一些平常在他看来不屑一顾的琐事, 他总是找借口来发一通火。工人的罢工对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 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交易所里的失意, 使得吴荪甫初出场时的镇静茫然无存 ;浦江夜游的纵情戏谑, 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普通的吴荪甫, 长期的压力逼得他在无奈与苦笑中放纵自己的言行, 这表明 :吴荪甫并不是百毒不侵的, 他和其他资本家没有什么区别, 他也会沉浸于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之中, 这之前只不过是道貌岸然掩盖了他的虚伪罢了。在这种矛盾状态下, 吴荪甫的沉着冷静再也不能左右他的行为, 他决定把厂和房子抵押, 表面看来, 吴荪甫此举实具魄力, 而这实际上是他无助困境之下的孤注一掷, 是他失去理智之下的痛苦挣扎, 所以交易所里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三、纠结的吴荪甫

他置身于矛盾的中心, 事件的进程使他性格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展示 :他时而果决专断, 时而犹疑惶惑, 时而信心坚定, 时而颓废恐怖, 遇事好像成竹在胸, 实则往往举措乖张。吴荪甫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 正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真实反映。

吴荪甫在家庭生活中最失败也是直接造成他事业彻底失败的, 是他和杜竹斋惟妙惟肖的关系。从伦理关系来说, 他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 杜竹斋是吴荪甫的亲姐夫, 两人本应联合一致对外才对, 可吴把杜看作可信赖的“知己”, 对其推心置腹, 深信不疑, 但是杜却多疑贪利, 狡猾心毒。每次吴荪甫打好算盘, 杜竹斋这粒棋子总是走错, 当吴荪甫与赵伯韬决战之时, 他却背叛了吴荪甫, 不惜落井下石, 改做“多头”, 最终使吴荪甫走向失败, 这不能不说是吴荪甫性格上的缺失。

摘要:《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可谓我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位成功的资本家艺术典型。在我国三十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背景下, 他的悲剧结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冯雪峰曾在评论中说:“是茅盾对我们文学的一个贡献, 这个贡献是别人不曾提供过的。”的确, 在文学史上吴荪甫的出现为中国文学史记录中添加了新的艺术元素。

关键词:《子夜》,吴荪甫,分析

参考文献

[1]卜繁燕.论茅盾以民族资本家为主体的英雄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13, 04.

[2]毛三红.《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两面性[J].文学教育 (下) .2012, 10.

性格小说 篇8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播弄》由时间跨度很大的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年轻的若冰是一位护士,有一年看了戏出来发现她的手包不见了,陌生男人丹尼洛乐意借钱给她买回程火车票,邀请她到他的店铺吃点东西再走。那天晚上,两人在火车站相拥亲吻,约定来年的夏天若冰还来看戏,还穿同样的衣服,还到店铺里去找他。可是当若冰按照约定来到店铺门前,店铺里的那人却相当反感地当着她的面关上了店门。第二部分讲述四十年后过六旬的若冰上班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四十年前当着她的面关上门的是丹尼洛的双胞胎兄弟,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她受到命运无情的拨弄,却还不敢与之讨价还价。本文将着重分析门罗如何在全知视角下塑造人物性格,体现主人公若冰的与众不同、纯情和孩子气。

文本好几处地方的全知视角叙述都暗示了主人公是个不平凡的女子。小说开始的部分里,威拉德得知若冰明天要去斯特拉特福看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并且还看得懂,威拉德说 :“你真了不起。”而在第二节的开始,全知叙述者介绍若冰看完莎剧后,置身于陌生人中,觉得再自在不过了,然后再用另一个护士来与若冰做比较,说这个护士没有胆量一个人去异乡看戏。这两件事情说明若冰的朋友文化素质不及她,若冰的确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子。

此外,若冰还十分孩子气。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全知叙述下小说开篇第一节时她说 :“我会死的……如果她们不把那条裙子给我准备好,那我一定会死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会死的”这句话在接下来的文中又重复出现了两次。

在第一次重复时,若冰是“气呼呼地说”的,透露出了对姐姐一贯的嘲讽语气的反抗。第二次重复,是在叙述者插叙了若冰和陌生男子的碰面和来年约定之后。在插叙里,读者得知若冰需要在来年穿同一条裙子,到同样的地方去找丹尼洛,因此也就得知在结束插叙回到故事时间的下一节文字里,叙述者即将交代到底那条裙子会不会准备好,到底若冰和丹尼洛的约会能不能成功。下一节文字里,开头就是若冰第二次重复说“我会死的……如果她们不把那条裙子给我准备好,那我一定会死的”,这在结构上起到了结束插叙、连接开篇第一节的作用。全知叙述者又回到了若冰和姐姐的家中,若冰看着姐姐和隔壁的威拉德在桌上玩纸牌,心里想 :“很可能她再也不会见到他们了,他们离开紧张与挑战,离开她所冒的生命危险,有多么遥远啊。”读者感受到了纯情的若冰要如约去找丹尼洛再续恋情的决心。

门罗在这篇小说中有意地使用信息的重复,以无上的权威揭示命运对这对恋人无情的拨弄。在若冰踏上返程的火车之前,丹尼洛交给她一张折起的纸,全知叙述者这样叙述 :“在火车上,她念出了他的名字。丹尼洛·阿德齐克。还有这几个字 :比捷洛杰维奇,我的村庄。”门罗通过改变字体的叙述方式还原了纸上的信息。丹尼洛通过这张纸向若冰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和籍贯,也就因此建立起了自己的身份认同。而在四十年后,至少已经是护士长的若冰发现了一位新入院的精神病人酷似丹尼洛·阿德奇克之后,同样是通过一张纸和纸上的资料,若冰得知了当年让她尴尬地站在门外的人不是丹尼洛,而是丹尼洛的双胞胎兄弟,一位与外界有沟通障碍的聋哑人。

门罗用这种纸和字的信息赋予了全知叙述者无上的权威,同时两张纸上信息的重复和对比也直观地表现了命运对年轻时的若冰和丹尼洛的残酷播弄。

全知模式通过信息的重复呈现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并借此塑造人物性格。若冰回到自己的小镇后,四处查阅有关丹尼洛所在的国家和小山区的资料,整天都在想那个陌生国度和陌生男子,“圣诞节万众欢腾时她会想到东正教的活动方式……寒冷的天气和一直结到湖中心的冰使她想起了山区里的冬天”。此时年轻的若冰对远方的丹尼洛的一切都着迷,她的心里对两人的未来充满了美好希望。而由于命运的拨弄,两人终是没有走到一起。《播弄》的第二部分一开始就是“现在真正的冬天来到了,湖面结了冰,一直冻到防波堤……工人们给派出来拆除圣诞节的灯饰”。这两句话对比了两个冬天,前者刻画出了若冰年轻时的纯情和浪漫,后者侧面揭示了深受打击的若冰内心的冰冷和深深的失望。

摘要:全知视角是一种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的叙事。本文探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播弄》中全知视角的运用,指出小说在全知视角下通过暗示和信息的复制来塑造人物性格,以此体现命运对小说人物的无情播弄这一主题。

性格小说 篇9

关键词:厄普代克,葛特鲁,颠覆

新世纪伊始, 美国著名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推出了他的第十九部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此书一经推出, 就引起了激烈反响, 荣膺《纽约时代周刊》评选的二零零零年度十大最佳图书第四名。厄普代克试图运用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再后现代背景下, 对莎翁原剧文本进行重新解读, 从全新的视角探索人物性格, 挖掘人物隐藏的生活轨迹, 扭转人们对作品﹑对人物的思维定势。

莎翁笔下的葛特露在原剧中出场不多, 读者对她的了解多来自于其子哈姆莱特对她的评价。长久以来, 她是作为淫妇﹑背叛者﹑通奸者和乱伦者的形象为人所熟知的, 这也使她成为了女性脆弱﹑不贞与肉欲的象征。而小说立足于女性视角, 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其内心世界和生活道路, 探究其不贞的原因, 授她以话语权, 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白。

小说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了蛮荒时代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见证发生在那里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和爱恨情仇。葛特露是骁勇善战的丹麦国王罗瑞克的独生女儿。三岁丧母, 一直被父亲视作掌上明珠。她天生丽质﹑优雅恬静, 但内心却热情奔放, 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和浪漫的遐想。因为没有兄弟, 她的命运将注定与国家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在罗瑞克垂暮之际, 他选定了接班人。一个高大威猛﹑冷酷无情﹑醉心于战争和血型的朱特战士霍尔迪文。尽管进行了抗争, 但在父亲软硬兼施之下, 她还是嫁给了父亲选定的继承人, 成为了国家利益的牺牲品, 并以此换来了父亲的欢欣和王国的安宁。婚后, 丈夫的冷漠, 使她的生活宛如一潭死水。他把她视作生产的工具, 统治的砝码;她把他视作“利用她的男人” (约翰·厄普代克;2002:26) 。错位的夫妻关系, 在平静的表面下孕育着不安的种子。

儿子的降生, 重燃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正当她想把满腔的爱赋予儿子时, 却痛苦的发现“就像水滴无法从新打过蜡的桌面上或新涂过油的皮革上渗漏下去一样, 自己对阿姆莱特无可遏制的爱, 却无法生入他的身心, 而只能停留在表面” (约翰·厄普代克;2002:33) 。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对包括母亲在内的一切女性的漠视和轻蔑, “还不到六岁, 就已经知道可以对女人的话不屑一顾了” (约翰·厄普代克;2002:35) 。葛特露的满腹热情被再次浇熄。作为被父亲交易的女儿﹑被丈夫冷落的妻子﹑被儿子蔑视的母亲, 她似乎屈从了命运的安排, 把不满和忿恨深深压抑到自己的心中, 准备在冰冷﹑空旷的爱尔西诺宫度过余生。

正在这时候, 冯 (克劳狄斯) 回来了。这个把自己戏称为“我哥哥劣等翻版”的男人, 在十几年的时光里把自己放逐到遥远南方的异教徒世界中, 以逃避别人不断将他和他那骁勇超群的哥哥来进行比对。温暖的南方空气滋养了他浪漫多情﹑热情奔放的性格;常年的艰苦生活赋予了他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生命力。葛特露被他深深吸引了。他向她娓娓讲述遥远世界的奇闻轶事, 耐心倾听她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的关注和热情与丈夫的冷漠和乏味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激起了她的情感﹑欲念和渴望, 她情不自禁的爱上了这个男人, 只有他才真正懂得她, 只有他才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而他也在多年前就爱上了年轻单纯的葛特露, 这个如玫瑰花般的孩子, “为他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通过这扇窗户, (他) 可以通往一个更加纯净的世界” (约翰·厄普代克;2002:71) 。几十年的海外漂泊没有浇熄他的爱情, 她仍是他心中至高无上的女神。两人相爱了。在厄普代克看来, 两人在哥伦贝斯的林间小屋的结合, 不仅是任由情欲驱使的肉欲发泄, 更是两颗孤寂﹑迷茫又充满渴望和情感的心灵的契合。克劳狄斯野性的热情不仅给她带来了肉体上的满足, 也给予了她心灵的慰藉, 使她懂得生命的意义和自己的价值。无怪乎, 她发出这样的感叹“两个男人, 一个是别人为她选定的, 另一个是她为自己选定的。”

这时的葛特露不再是莎翁笔下那个脆弱淫荡﹑逆来顺受的空洞形象, 而是一个敢爱敢恨, 用自己30多年的生命历程和真实的情感独白来表达自我的有血有肉的女性。厄普代克采用这种纯女性的视角, 大胆冲破了既定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使葛特露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活生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使她有机会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也体现了作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 对女性性格﹑命运﹑地位﹑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约翰·厄普代克:《葛特露和克劳狄斯》[M].杨莉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1]约翰·厄普代克:《葛特露和克劳狄斯》[M].杨莉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自主合作和谐共生下一篇:电费抄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