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行为

2024-09-18

性格行为(通用6篇)

性格行为 篇1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小学是人成长过程中极重要的阶段, 无论是知识积累、 身心发展, 还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 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对人的终生发展都十分重要。 养成好习惯, 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坏习惯, 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 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因此, 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 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 做人或处世, 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从而主宰人生。 毫不夸张地说,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农村学校里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喜欢乱丢乱扔垃圾、讲脏话、打闹如此种种现象老师会提出来批评教育, 但是一转身, 学生又会照旧。 所以每天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因

农村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原因有两个:其一, 家庭教育。 农村学生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 部分不识字, 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占多数, 大多忙于生计外出打工, 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 无人管教使孩子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即使父母在家闲暇时也只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 无暇教育孩子。 他们之中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暖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照顾, 这些思想使农村家长忽略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 导致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凸显。 其二, 我校教育工作失误。 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但是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升学竞争和考试压力的环境影响, 虽然知道德育和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但是为了在成绩上赶超城区学校, 只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 忽略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农村学校教师存在只要学生成绩好就是对学校和家长最好回报的思想, 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就没有下足工夫, 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一些坏的行为习惯。其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创造人。小学生虽然最多接触的是家庭和学校。 但社会对他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一定在自身, 而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不良环境。 小学生年龄小, 明辨是非的能力弱, 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对社会有好奇心, 不良的社会风气, 如崇拜金钱、过度消费、自私自利等会让他们树立错误的价值观, 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些社会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并不小于家庭和学校。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家庭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 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孩子, 身教重于言教。 首先要为孩子作出榜样, 孩子好奇心盛, 爱模仿, 家长务必以身作则,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不希望孩子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 例如要孩子举止文明, 自己就不可言行粗暴;要孩子穿着整洁, 自己就不可衣冠不整;要孩子读书学习, 自己就不可打牌搓麻将。 只有在家长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下, 方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其次, 家长要真正把孩子当成朋友, 尊重他们的意见, 并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言传身教。 要蹲着和孩子讲话, 彼此拉近距离, 经常和孩子沟通, 了解其内心世界, 这样更有利于教育孩子。 对于农村学校的家长, 生计固然重要但及不上孩子重要, 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 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神圣的, 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他们, 希望家长能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受益终生。

2.教师的教育作用

学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在一起的, 教师首先要做好表率, 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平时走进学校、教室, 只要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 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 讲桌也清理干净。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在农村学校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视, 家长也许忽略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 但是班主任不能。 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从常规抓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遵守纪律、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强, 但是学习能力强, 所以要求教师时刻提醒、引导和教育。

3.学校的教育作用

农村学校也许设施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如窗明几净, 教室干净。 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 管理规范, 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 教室物品摆放整齐, 学生物品也会摆放得整齐有序等。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 使家校形成合力, 增强教育效果。我校经常对那些行为习惯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家访, 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问题一起商讨解决方法, 通过家校联系, 这些孩子已慢慢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然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 需要老师不断督促引导, 需要家长细心教育。 因此, 教师应加强与家庭联系, 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社会教育作用

(1)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农村小学生好奇心强对社会很多好奇的行为会进行模仿、练习,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 让学生有自己明确的行为习惯准则, 在生活、 学习中时刻用这些准则约束自己。

(3) 遵守法律法规, 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提高道德意识。

(4)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组织环保行动, 让学生去城镇体验环卫工人的伟大和艰辛, 从小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可以利用暑假实践活动带农村学生去城镇卖报, 让孩子知道爸妈挣钱的艰辛, 养成不浪费的习惯;组织小朋友到社区福利院关心孤寡老人, 为老人们打扫卫生, 给老人讲故事, 给老人表扬节目等。 通过这个活动, 培养孩子的爱心, 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小学生年龄小, 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 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 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教育中才能养成, 在这个工作过程中, 教师必须有耐心, 有信心, 有恒心, 要抓紧、抓细、抓实, 反复抓, 抓反复, 还要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抓出实效, 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性格行为 篇2

来访者基本情况:某女孩,7岁,好虚荣,要求高、追求完美;作业慢,成绩不良;关注人际交往,但交往易受挫,感到孤独,善于在成人间周旋。

和该女孩有了三次面询的机会,每次都会说很正面的话题,很少说负面的东西,经与家长核实,有许多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孩子似乎在讨好咨询员。孩子反映从来没有人如此平等地、耐心地与她交流过,有强烈的与人交流的欲望。为自己在学校没有一个朋友而苦恼,学校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搭理她。经了解,该女孩总是用指责的口气和别人说话,对人要求高,总也看不惯别人,对人指指点点。

据其家人说,对自己的要求较高,不满意自己写的字,写了檫,檫了写,作业就慢了。觉得自己能做好某事,但是做不到,就对自己极没信心。

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较复杂,父母在她4、5岁时离婚,孩子和妈妈生活。妈妈自己闯荡,办起公司。妈妈由于在公司当领导,回家后角色转换不到位,常会以对待下属的口气和女儿说话,对女儿的要求也较高,很少与她平等对话。妈妈事业有成,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很令其敬佩,孩子对妈妈崇敬多于爱。妈妈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照顾不周,培养孩子的高贵气质,经常带孩子出入各高级、豪华场所。母亲后再婚,新父亲对孩子喜爱有加,尽量满足孩子,但在学习上要求很高,极严厉,由此与妈妈经常有分歧,而当孩子的面争吵。

孩子经常去爷爷家、外婆家,亲人对孩子都是关爱有加,但不觉中长辈们会对孩子父母的离异加以评论,或多有埋怨。

问题分析

1.家庭氛围和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案例中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太过于复杂,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同时由于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失给孩子性格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理方面的不平衡。案例中,孩子一会儿生活在爷爷家,一会儿生活在妈妈家,一会儿父母不住在一起了(离婚了),一会儿妈妈又有了新爸爸,家庭的不断变化,孩子无法理解,使得她感觉不安,惟恐那天再发生变化。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学会了察颜观色,讨好每个大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上面。最在他们面前尽力表现自己,说别人爱听的话。

2.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案例中,本来由于父母离婚再婚,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加上养父与母亲教育方式不一致,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同时孩子常会去外婆家或爷爷家,不同的家长又有着

不同的教养方式,有严有松,有理性有感性。最终使得孩子失去了明确的行为标准。尤其是母亲,由于自己的成功,提升了对孩子的期望。在家中用一种家长式的管理对待孩子,和孩子没有平等的交流,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到这做到那,孩子想达到母亲的要求,但又力不从心,多次的挫败使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失去自信。从而使同时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反映。

3.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性格行为 篇3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行为性格; 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1-01

1前言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除感染、寒冷、药物、运动等为其诱因外,行为、性格也是发病及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近几年来,已有不少人注意到哮喘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心理社会因素。为了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从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对哮喘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行为性格的配对测量分析。情况如下:

2对象与方法

2.1测试对象。测试人数为132人,分为二组:支气管哮喘组(简称哮喘组),健康组,每组66人。两组严格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配对的原则。同时兼顾婚姻、民族、职业、习惯等因素。

2.1.1哮喘组。66例,按全国统一诊断标准选择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患者36例,平均年龄42±8.0岁;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38±9.0岁。文化程度:其中大学16例,中专22例,初中19例,小学9例。平均病程3.23±4年 。

2.1.2健康组。66例,排除支气管哮喘及其它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症的同地区居民。

2.2研究方法

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和Eysenck人格问卷(即EPQ),根据统一的指导语和齐同性原则,由本文作者对全体研究对象逐一施测,并一次完成,哮喘组在病人入院一周到两周内好转期进行测试。同时,筛选健康组测试。测试后分别计算出每一研究对象的焦虑总分,精神性焦虑分值和躯体性焦虑分值;EPQ测试结果分别计算各维度粗分,即E分(内外向)、N分(神经质)、P分(精神质)、和L分(掩饰),然后换算成个各相应T分,并按61.6和38.5划界。不同病程的病例间也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处理采用u检验,X2检验。

3结果

3.1哮喘组与健康组HAMA量表分:(见下表)

男、女哮喘组间与健康组间测的焦虑总分、精神性焦虑分值及躯体性焦虑分值无性别差异。哮喘组的焦虑总分,精神性焦虑分值,躯体性焦虑分值明显高于健康组各相应值(P﹤0.05).

3.2哮喘组与健康组EPQ各维分:

除N分(神经质)在健康组男、女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外,其他各分(E分、P分、L分)在男、女哮喘组、男、女健康组间均未见差异。(见下表):

哮喘组(男、女)N划分显著高于健康组(男、女)的N分(P﹤0.05)。哮喘组(男)划入神经质类型者占22.2%,健康组(男)划入神经质者仅占5.6%,哮喘组(女)划入神经质类型者占22.0%,健康组(女)划入神经质类型仅占2.4%,说明哮喘组患者神经质者居多。

哮喘组划入典型内向和外向者与健康组相应类型无差异(P﹥0.05)。哮喘组划入精神质者与健康组也不存在差异(P﹥0.05)。

4讨论

4.1哮喘是呼吸疾病中心身疾病代表之一,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精神性哮喘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尤为密切。任何躯体疾病在疾病过程中均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观察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组焦虑反应明显高于健康人。作者认为此种临床表现与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哮喘病人对躯体症状的主观感受过于敏感而使躯体焦虑加重,并出现重于其他呼吸疾病的精神焦虑。严重的焦虑致使植物神经功能更不易恢复正常。更加重精神性焦虑和躯体不适感觉,形成恶性循环。

4.2本文观察到哮喘患者情绪焦虑程度及个性各维度分值与其病程长短无显著关系。说明哮喘患者的神经质个性特点不是病情反复发作的结果,而是哮喘患者的易感素质基础。

5建议

本文展示的患者个性素质基础及情绪因素,应给予重视。提出对哮喘应采取身心综合治疗措施,即传统药物治疗外,还应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患者过强的情绪焦虑给予适当纠正,酌情使用抗焦虑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其次,医生应注意用语言、表情、姿态、操作行为等,对病人施于各种心理影响,以改变病人的认识和内心体验。最后,也可让患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增强对应激的应对或耐受力,可选用针对病人情绪问题的各类方法。如:气功、松弛训练,也可采用系统脱敏疗法,生物反馈治疗等,使病人有意识调整自己心理,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功能紊乱状态。

性格行为 篇4

一、不良行为习惯与性格的表现

(一) 自卑忧虑

有些学生在中小学一直较为优秀, 备受宠爱, 而到了大学, 面对众多实力雄厚的同学, 则不显得那么优秀了, 于是, 深感自卑, 缺乏自信。面对较多的课程和当前的就业压力, 从心理到行为都不能适应, 对学业和前途等甚感忧虑。

(二) 学习厌倦

有的学生是根据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填报高考志愿的, 当时只想能进入大学就行。进入高校后, 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 既没有勇气改变现状, 也没有胸怀接受现实, 缺少学习动力、兴趣, 出现了厌学情绪。

(三) 玩物丧志

在大学里, 管理模式有所变化, 相对而言, 可供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较大, 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有的逃课、旷课去学唱歌、跳舞、打球、看电影, 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结果荒废了学业。有的学生甚至因旷课太多受到学校处分。

(四) 纪律松弛

有的学生不尊重老师、同学, 不知自尊;有的上课迟到、早退, 交头接耳说话, 看小说、听随身听、打手机、吃东西、睡觉, 纪律松弛。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五) 寄生依赖

有的学生只讲索取, 不愿奉献, 贪图享受, 爱慕虚荣, 不顾父母经济窘迫, 盲目攀比。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生活则追求高档次、高消费, 讲排场, 崇尚名牌, 浪费现象严重。

(六) 社交障碍

有的学生不知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想交往又怕交往。有的在学习、情感等方面遭受挫折时就意志消沉。有的对自己要求不严, 交友不慎, 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身上染上铜臭味或江湖义气, 和同学稍有冲突就不能自控, 大动干戈。

(七) 宿舍脏乱

许多学生晚上不睡, 早晨不起, 业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平时不打扫卫生, 只有学校进行卫生检查时, 才匆忙突击打扫。

(八) 迷信星座

有的将自己的血型、生辰八字和星座输入电脑, 查找自己的性格、前途、命运, 适合找一个什么属相的人作配偶, 将会遇到什么挫折或灾难, 能活到多大岁数等等, 认为血型、星座等可以决定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二、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形成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一) 了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性格特征,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影响行为习惯与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遗传、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等。其中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笔者认为性格与习惯、前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为习惯与性格不是天生的, 具有可塑性, 人的前途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行为习惯往往影响性格, 性格影响人生, 决定人的前途、命运。人的前途、命运, 往往与本人的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有关。大学生还没有踏入社会, 不会想到社会的复杂性, 不可能把个人融入到复杂的社会当中。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性格特征, 才能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二) 学校教育要确实起到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还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学生只有在学校里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 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 适应社会。

1.教师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教师的影响, 首先在于以自身的品德和言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言教, 还要进行“身教”。其次,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行为习惯与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师生关系融洽, 感情深厚, 学生易形成关心人、照顾人、自尊自信、乐观向上、诚实的性格。第三, 教师要采取民主式的施教风格, 把学生当成亲人和朋友。

2.发挥集体舆论的导向作用。

集体舆论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形成有导向作用, 特别是班集体的特点、要求和评价, 对学生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通过出墙报、写文章、开班会等形式对某种言论或行为进行讨论和评价, 确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 表达集体的愿望和要求, 通过集体舆论,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

3.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体育、劳动、科技等活动。

组织开展文艺、体育、劳动、科技、演讲、书法等各种竞赛活动, 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 容易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勇敢坚强、务真求实、自立、自信、自强、自制、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

4.推荐健康向上的读物, 形成健康的个性。

学校要注重宣传教育作用, 给学生推荐或提供的学习材料, 内容要是正面的、健康、积极向上的, 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 加强自我教育, 促进行为习惯与性格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人的行为习惯与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一旦形成则是稳定的,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具有可塑性。正因为行为习惯与性格具有可塑性,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才成为可能。

性格行为 篇5

关键词:性格色彩,证券投资,投资者行为

引言

2010年一档电视节目让“FPA性格色彩学”进入千万观众的视野里。乐嘉借鉴了气质学说的精髓,将乐观爱玩的人归为红色;将循规蹈矩、感情细腻特征的人归为蓝色;将喜欢成为领导者的人归为黄色;而将乐于旁观、很轻易就会被人所领导的人归为绿色。本文将利用“性格色彩学”理论来分析投资行为,对“红、 黄、蓝、绿”不同性格色彩的股民加以分类,总结其性格的优势与劣势,并结合其性格特点分析其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投资行为。

一、红色性格

1.红色性格的优势。红色的人热情外向,为人感性,情感充沛丰富,注重“感受”。在其人生中不断地追求新鲜的体验和各种刺激有趣的事物。他们心态阳光积极、梦想无数,做事高调并且渴望得到众人的关注。他们有错就认、不记愁苦、乐于助人、易忘仇恨。红色性格的人才思敏捷、善于表达,天性中与生俱来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调动情绪与气氛。他们乐于变化,富有创造力, 喜欢追求改变。

2.红色性格的劣势。万事过犹不及,如果性格色彩过当,容易转变成弱点。红色性格的劣势表现在情绪波动明显,容易受情绪所控,而非控制情绪;做事冲动鲁莽、不假思索,常凭感觉处事;口无遮拦,很难保守秘密,且不守承诺、杂乱粗心,常常说过的话就成了泼出的水,疏于兑现;虎头蛇尾、缺乏自控,由于乐于追求人生不同体验,对很多事情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工作跳槽频率往往较高,这山望着那山高,缺少规划,随意性强,计划不如变化快。此外,红色性格的人做事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也有着强烈的冲动,只不过由于低估形势,问题发生了才意识到严重性,但是此时他们往往逃避责任、不敢承担。

3.红色性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红色性格的人进行证券投资时,往往重视资本盈利的快感。他们做事高调且渴望得到关注,所以红色性格的投资者会将自己炒股的事情四处宣扬、搞得人尽皆知,他们在牛市赚钱时会比较偏向于在微博微信上晒自己的投资收益以获得掌声与点赞数,在熊市亏损时也会在公众平台上吐槽博得同情与共鸣。他们善于沟通,所以常常与朋友交流投资心得,分享经验与教训,但极端红色过当的人也容易口没遮拦,为博关注而夸大其词,虚报盈亏。他们的猎奇的心理会增加关注的股票数量,并持续关注新闻、股评、个股信息,自选股数量以及同一时间持股的数量普遍较高。他们虎头蛇尾的缺点往往导致在证券投资中频繁地换股,持股时间不长,偏短线。他们的情绪波动大,尤其在行情波动剧烈的时期,常常会向身边的人传达情绪。获利股票面临阶段性回落时,红色性格的人倾向于选择先落袋为安,即使没有涨至目标价位。

投资前期,红色性格的人乐于捕捉小道消息,他们冲动的个性导致买卖股票前不会思虑再三、谨慎小心,常仅利用一两个可得信息甚至只是个人感觉就做出买卖决策;也常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尤其在牛市中,看到股价连续上涨,他人都在赚钱时,红色性格的投资者不会仔细衡量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就贸然地参与进去。投资中期,他们更关注股价的涨跌给内心带来的感受,有时会忽视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变,每天关注股票的时间较少;若股价朝自己预期相反的方向变动,他们更倾向于向身边的人、专家、老股民求救,而非自己钻研。投资后期,股票套牢或者发生亏损时,他们常常怨天尤人,逃避责任,甚至不愿从自身检讨投资前期是不是自己粗心大意没有慎重对待。对于深套的股票,红色股民常会放任不管、弃之不顾,他们认为只要没有割肉,股票的涨跌只是数字上的变化,跟实际盈亏没有关系。

二、蓝色性格

1.蓝色性格的优势。蓝色性格的人成熟稳重、细腻内敛。他们保持思想上的独立,做事严谨细心、计划周详,顾全大局并保持理性客观;考虑问题缜密、善于分析,常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于还没有发生之前。他们注重规则,一旦规则制定,会严格遵守; 讲究精确、迷恋细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主义者,一旦认为是值得做的事,会力争做到最好。他们喜欢高质量的工作,即使这意味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在所不惜。他们有恒心与毅力,面对详尽的计划和目标,表现出迷人的专注与执着。

2. 蓝色性格的劣势。蓝色过当的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太主动与人沟通交流,关注细节造成过度敏感,完美主义倾向造成对自己和他人寄予过高期望,要求苛刻、压抑紧张、累己累人。蓝色常表现出消极忧虑的气质,沉湎往事、忧郁难解,不仅对自己的疏忽痛心疾首,甚至会因别人的错误来指责自己。死板固执、挑剔较真、行动力缓慢,太注重计划与规则,常贻误时机。对未来的预测持悲观心态,甚至觉得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 因此而不作为。

3. 蓝色性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蓝色性格的人强调制度、程序、规范、细节和流程,因此对于大量资金投入和管理的证券投资是十分谨慎的,力求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获得资金的增值。独立思想与内敛性格的蓝色股民不愿与身边的人过多交流股票,认为炒股只是个人的事,没必要向旁人炫耀或博同情。他们最在意的是市场行情是否验证了自己的投资判断,判断准确会欣慰,判断失误会自责并沉溺在负面的情绪中。专注的蓝色,不会分散注意力关注大量的股票,自选股数量有限,但大部分都是亲自做过分析的。悲观的蓝色会强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前期,严谨的蓝色股民不会仅凭感觉买卖,他们会做大量的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炒股技能,注重分析投资对象的各个方面,大到宏观基本面,小到个股信息,会辨析小道消息的真伪,甚至进行实地调研。投资中期,蓝色股民不仅关注股票的收益率,还会适时记录公司的重大事项,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股票的分析上,力求自己的投资判断不失误。专注执着的蓝色股民不喜欢频繁换股,他们认为“投资自己熟悉的股票比研究新股更有胜算”。股价进行阶段性调整,蓝色股民会综合分析波动原因,视实际情况做出“落袋为安”或“持股待涨至目标价”的决定。投资后期,若股票跌幅太大,蓝色股民往往不会放任不管, 相反会努力找信息、做分析,寻找股价下跌原因,并修改计划降低损失,蓝色过当的股民会受其消极悲观的情绪影响,认为这是注定的,进而弃之不顾。

三、黄色性格

1.黄色性格的优势。黄色性格的人渴望着:控制和目标。他们才华外露、锋芒毕显、领导卓绝,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野心家。黄色性格的人善于控制他人和环境,果断行动和决策,行动力极强,讨厌拖延;执行力卓著,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觉完成工作。当形势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时,内心将获得极度的快感。他们从不把焦点集中在对达成最终结果毫无意义的事上,他们自信且坚强,不屈不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永不言败。他们坦率直接、抓大放小、行动高效。

2.黄色性格的劣势。黄色过当的人在情绪不佳或有压力时,会固执己见、不可理喻与独断专行。他们在处事中也常常感觉迟钝、 自以为是,难以洞察他人内心所想;态度尖锐严厉,攻击性与批判性强,盛气凌人、严厉强硬。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显得孤独。对于任何挑战,都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的黄色很快就会有反应,而且心直口快。过当的黄色常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以自我为中心、推己及彼。他们从不害怕改变规则,并乐于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渴望掌控事情甚至是操纵人。以产出和目标为导向的黄色,常过分关注竞争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乐趣与细节。

3. 黄色性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黄色性格的股民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最明确的,一旦设定投资目标,会使尽全力去达成,他们会更直接地表达“购买股票就是为了赚钱”的目的。自信的黄色也爱独立思考,高效的执行力与行动力会迅速地对市场环境做出判断,大胆的预测并果断做出买卖决定,不会犹豫不决贻误买卖时机。黄色的股民能在市场趋势不明时,敢于冒险, 勇于决断,主动承担风险。他们相信市场中只有少数人能赚到钱也坚信自己才是那少数人中的一员。

投资前期,黄色股民会最有效率地搞清楚自己的投资品种、 风险收益等,理性客观的他们不轻信小道消息,不盲目跟风,每一笔投资都是自主独立分析判断的结果。一旦做出了买卖决策, 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一以贯之、坚持到底。投资中期,以目标为导向的黄色股民更加关注投资收益率,若贬值,则会质疑市场行为,认为其中是机构诱空的假象,找寻多种理由支持自己最初的判断,并忽略波段的调整,因此,他们不会频繁换股半途而废。 投资后期,如遇股票深套,黄色过当的股民往往是死不认错,将股票弃之不顾,并言辞激烈地认为是市场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而不会自我检讨。

四、绿色性格

1.绿色性格的优势。绿色性格的人天性和善、做人厚道,深知中庸之道,为人低调,有温柔祥和的气质。他们善于接纳他人意见,是最佳的倾听者,并极具耐心,处处为别人考虑。他们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所以有时会说别人想听的话而不是他心里想说的话。不拘小节的他们平易近人并且和蔼可亲、乐天知命、与世无争,对待工作以人为本,尊重旁人。

2.绿色性格的劣势。绿色过当的人表现出懦弱无刚、胆小怕事、不思进取、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的特点。他们依照惯性做事, 罔顾外界变化,害怕并拒绝改变,由于太在意别人的反应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愿意承担责任,做事拖拉,被动守望, 期待事情会自动解决,把压力和负担转嫁到他人身上;没有主见,也容易迁就讨好他人,成为“老好人”的他们不懂拒绝,宁可自己吃亏,甚至惹祸上身。

3.绿色性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乐天知命的绿色股民是投资者中心态最稳定的,股价涨跌不会让其心态产生巨大的波动。他们认为炒不炒股不是最重要的,赚到钱会觉得运气好,亏钱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或者就只会认命,很少主动去找寻股价下跌的原因和解套之法。与世无争、不思进取的绿色股民平时也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股票并跟踪股价的变动趋势与相关信息。

投资前期,没有主见的他们往往受到旁人的影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股市。他们不会自主分析、主动学习、搜索资料,倾向于跟风或依靠他人荐股。投资中期,只关注股票收益率的变化,很少会跟踪股价变动的信息。他们是很好的倾听者,大家乐于与绿色股民交流心得,他们买卖股票往往听令于身边人的意见。投资后期,股价出现阶段性调整,更倾向于先“落袋为安”,他们坚定的认为,有赚就好,多少不重要。面对深套,他们的态度出奇的冷静,知命而认命。

性格行为 篇6

析, 以求改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 强化教学的能力。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 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逐渐往教师的专业行为方向发生转变。而师生互动等方面的研究侧重对不同领导方式下青年行为研究, 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的影响。国内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性格的专题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结构、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等问题上, [1]真正从性格特征角度研究教师行为之间关系还不多见。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习为主, 教师教的内容必须通过学生练习才能完成, 。教师的性格特征对体育教学行为有影响,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 不仅要讲, 而且还要参与学生的练习, 从中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区别于其他学科, 具有独特性。这一特点使国内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师性格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研究体育学科课堂教学行为。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岳阳市中学体育教师性格特征与其课堂教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2 调研对象

选取岳阳市岳阳一中、岳阳二中、岳阳三中、岳阳十三中、岳阳十四中、汨罗四中六所中学的在职中学体育教师。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方法的选用

通过对学术期刊文献和硕博论文的查阅, 发现对教师性格类型的研究中通常引用两种分类方法:荣格 (Carl Gustav Jung) 类型理论与基于Y-G性格量表的五种性格分类。本文研究所使用是以荣格性格理论为基础的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简称EPQ) 。对岳阳市六所中学的体育老师进行性格和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体育教师的性格类型及特征。

(2) 制定问卷对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

(3) 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及其课堂行为的进行相关性分析

1.3.2 问卷的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相关参考文献分析, 以荣格性格理论为基础设计调查的问卷。问卷主要内容由四个部分, 问卷说明、填表指导、调研内容、受访者基本信息。问卷整理确定后对岳阳市六所中学的在职中学体育教师进行发放, 以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数据。

1.3.3 问卷的效度检验

问卷效度评价分为非常不合理 (1分) 、不合理 (2分) 、一般 (3分) 、较合理 (4分) 、非常合理 (5分) 五个梯度等级, 请学校专家学者进行检验, 对问卷结构设计、调研内容进行修改、减增, 对调查问卷的效度进行相关评定结果 (见表1) 。

1.3.4 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从2014年10月15日至30日, 对岳阳市五所中学的在职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性格特征和课堂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采取现场发放、填写、回收的方法。本次调查对象总数量达32人, 共回收问卷32份, 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31份, 有效率为96.88%,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2。

2 研究结果

2.1 中学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

教师的性格特征, 是教师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2]根据荣格性格理论将教师性格分为内外向 (Extraversion) 、神经质 (Neuroticism) 、精神质 (Psychoticism) 、掩饰性 (Lie) 。在所调查的岳阳中学体育老师都认真的回答了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 并按要求在问卷中作答。原始分积分题型设置见表三, 其中 (+) 为正向记分, 即答“是”加一分, 答“否”不加分; (-) 为反向计分, 即答“是”不加分, 答“否”加一分。

根据艾森克人格测试 (EPQ) 标准分数进行换算, 采用标准分数 (T) 的换算方法, 其中标准分数T=50+10* (X-M) /SD, M为原始分, X为平均数, SD为标准差。由问卷的调查数据的统计与换算, 得到调查结果如下。

2.1.1 内外向 (E)

内外向 (E) 是教师性格特征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数, 教师性格的内外向能反映出教师的兴奋和适应程度, 与神经系统的兴奋以及抑制的强度有关。分数高的表现出人格偏外向, 好于人际交际、渴望刺激和善于冒险, 情感易于冲动。而分数偏低的低则表现人格偏内向, 喜欢安静, 善于总结和反思, 除了身边的亲密的朋友外, 对一般人表现为缄默冷淡, 不喜欢刺激性的行为与活动, 喜欢有秩序、比较固定的生活方式, 情绪比较稳定。从表4中看出大部分的的教师性格特征属于趋向外向型, 其次是中间型, 可能与教师的教学项目和教学的方式有关, 表现为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 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课堂活跃。

2.1.2 神经质 (N)

神经质 (N) 又被叫做情绪性, 情绪是正常的行为, 与病症无关, 正常的人也具有神经质 (即情绪) 。在测试中分数高则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 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则表现为遇事稳健, 对待事物充满信心, 有自己的思维方法, 情绪反应慢且弱、性格温和。从表5中可以看出情绪稳定情况这一栏, 教师的情绪多为表现稳定和较稳定, 这说明体育教师大部分都具有优秀的性格类型。[3]而这种趋向稳定的性格特征在教师当中尤为明显, 可能与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都是来自于专业的培训和专门的选拔而产生的优秀人才有关。

2.1.3 精神质 (P)

精神质 (P) 是性格特征的倔强或讲求实际的程度, 并非所指的精神病, 它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 只是存在的相对程度不同, 但如果其表现出明显程度偏高或偏低, 则容易发展成行为的异常;分数高的可能表现出孤独, 不爱与人交往, 不喜欢关心他人, 比较难适应外部的环境, 常常表现不近人情, 感觉迟钝, 与他人交往不太友好, 喜欢寻衅搅扰, 喜欢干特别的事情, 并且不注意危险。从表六上中看出中学90.32%的体育教师心理均非常正常, 能很好的控制自己, 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 完成教学任务。除极少数, 倾向神经质表现为倾向攻击性, 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跟身边的同事、学生相处。

2.1.4 掩饰型 (L)

掩饰型 (L) 是判定一次性格特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的重要选项。测定被试者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 或者测定其社会性诚实幼稚的水平。L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 L分值大于60即为调查表无效。从表6数据的整理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L分值除一名老师填写的调查表无效外, 其他均在有效范围, 掩饰比例为3.13%确保了数据的可用性。

2.2 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广义的教学行为, 是指一切与教学有关的行为, 包括课内、课外诸方面。[4]狭义的教学行为仅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体育教师的行为对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教师课堂活跃表现积极, 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反之如果教学行为不当, 学生的积极性和效果就会明显下降, [6]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有明显的作用, [7]因此研究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尤为重要的。由调查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见表8。

其中课堂教学行为表现非常积极的教师最多, 占所有被调查老师的80.65%, 充满激情、有感染力, 教学方法得当, 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 亲近学生, 与学生的关系把持非常好, 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设置问题, 去剖析问题的根源, 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16.13%的体育教师表现积极, 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下, 能主动的去接受学习, 学习效果好。除此之外极少数教师的行为表现一般, 在问题的处理方面, 没有表现积极的教师在教学上的激情与动机强烈, 细节把控上不够, 教学效果也一般。

3 分析与讨论

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是内在的、隐性的, 它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合在表现着, 体育课教学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8]教师教的内容必须通过学生练习才能完成。教学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实现单位, 它与目的相关。体育有别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教学科目。[9]主要表现在体育的教学与实践, 动作模范练习, 游戏互动等方面。性别差异在男女生中也表现明显。[10]在教师的性格方面表现倾向外向的人多, 但教学活动与性格特征依然存在关联。[11]本次研究的性格特征调查问卷和教师课堂行为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均为岳阳的中学体育教师, 对比两份调查做如了分析。

3.1 内外向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在70.96%的中学体育教师人格偏外向或典型外向中, 体育课堂表现较为活跃, 与学生积极互动, 上课的活动方式多样, 对教学的活力能够表现的淋漓尽致, 能从学生的一些行为动作反应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容易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 对于一些常规的问题表现为各抒己见, 有自己的想法, 自我认可度比较高, 常常精神质 (P) 值也较高, 而在其中的教师占课堂教学行为表现积极或非常积极的92.00%, 在《大学教师的性格特征与教学行为的关系》调查研究中, 作者通过对教师课堂观察以及访谈的调查方法, 通过以老师谈自己的性格特征, 来阐述、解释课堂教学行为为主, 并归纳了其中12名教师的核心性格特征和典型教学行为, 得出结论:大学英语教师之间有部分性格特征重叠相似, [12]大都属于荣格性格理论中的中间型, 与中学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区别;剩余的29.04%性格倾向内向的体育教师则表现沉稳, 相对上课的方式行为比较固定化, 变通程度比较小, 主要以正规模式的操作, 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关注度不够, 神经质 (N) 值低, 情绪极为稳定, 而这类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上表现一般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100%, 这也表现出性格特征与课堂教学行为两者存在相关性。

3.2 神经质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由调查数据在神经质教师稳定性一栏中, 稳定的占比达到了96.77%, 所表现出来的是公共的优秀特性, 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在神经质和课堂教学行为两者上不能进行实质的比较。

3.3 精神质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90.32%的岳阳中学体育教师均非常正常, 这与教师的职业有关系。教师都是经过国家特定的教师选拔, 对教师的教学资格有条件的限制。在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的教师表现, 93.55%的教师表现积极或非常积极, 与教师的教学特点对应。在中学体育教师低神经质与课堂教学行为的积极和非常积极两个因素中, 重复区间尤为明显, 重复率更是高达96.55%。因此岳阳的中学体育教师精神质与课堂教学行为有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在学生之中, 不仅要讲, 而且还要参与学生的练习。从中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及时地反馈给学生, 给学生以正确的纠正和引导。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区别于其他学科, 具有独特的传递性。也从中体现了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体育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4 结论

性格是与后天的社会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 并且每位体育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 性格时刻都在影响着教师的思想, 而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 研究发现性格特征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关系密切, 在内外向 (E) 和精神质 (N) 与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重叠的区域极大, 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其课堂的教学具体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研究调查表明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与其课堂的教学行为有关系。

5 建议

对内外向的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教师培训时, 根据内外向的性格特征针对性的进行加强。对外向的中学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教学思维的扩展, 对内向的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多引导进行发散性课堂教学, 提高多元化课堂教学。在培养体育教师的过程当中根据被培养对象性格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培养, 长善救失, 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并努力将不足转化为成为优势。

在精神质与课堂教学行为方面, 注重对教师思想品德的考察, 加强教学监督, 发扬教师的积极教学的传统。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有意识性的控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为青少年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大力发展体育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高明书.全国部分骨干教师个性特征的初步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5 (3) :42-45.

[2]李松林.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25 (4) :48-51.

[3]蒋桂珍.大学教师的性格特征与教学行为的关系[J].教育评论, 2006 (6) :43-45.

[4]赵军, 周文来.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探讨[J].新课程 (教育学术) .2010 (10) .

[5]刘莉.教师性格特征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贵州教育, 2003 (11) :29-30.

[6]周小叶.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J].科技致富向导.2009 (18) .

上一篇:校园文化互动下一篇:速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