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格

2024-08-05

文学性格(共4篇)

文学性格 篇1

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认为俄罗斯的文化品质铸就了俄罗斯人的性格。俄罗斯历史上诞生了诸多非凡的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凝结着人类对于宇宙自然和社会伦理的思考,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 文学艺术也为抚慰民族情绪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无论是托尔斯泰的深刻还是普希金的浪漫, 是柴可夫斯基的悲怆还是果戈理的幽默, 我们都能真切的感受到艺术对于人类的伟大意义, 在俄罗斯带给世界的忧伤矛盾中顿悟生活的本真。

一、艺术审美中的乌托邦精神

去过俄罗斯的中国人可能会对俄罗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 如果是商人, 他也许会认为俄罗斯的发展不如中国这么快, 生活节奏也没有中国一线城市紧凑, 但如果是艺术家去过俄罗斯, 往往会对其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艺术氛围所惊叹。由于地理和自然的关系, 俄罗斯民族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想象力, 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审视自己的内心, 在漫天飞雪中欣赏绵延的森林, 可以说,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铸就了俄罗斯的艺术氛围。虽然善于想象幻想, 但是俄罗斯的文学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相比, 又是相当入世的, 他们希望让俄罗斯每一个普通的平民都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发表过经典的革命民主主义言论:美就是生活。让艺术与生活对接, 让艺术与文学更好的装点生活, 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参透生活的本质。这样的观点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在他生活的最后阶段, 他认为用虚构的东西去教育民众太委婉了, 干脆直接指明生活的方向。

俄罗斯人善于将生活艺术化, 也善于将艺术生活化。在俄罗斯人的美学观中, 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审美乌托邦”的特点。俄罗斯文学大多是沉郁厚重的, 主人公常常在情感和道德的两端自责、徘徊, 最后次才了解了什么才是正确的抉择。俄罗斯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一直致力于建立“审美乌托邦”, 这个虚构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比现实世界更加真实, 需要通过这个乌托邦的世界帮他们逃脱现实的束缚。俄罗斯文学给人的感觉就是“背着沉重的负担, 但是能让人看见希望”。

二、宗教的“弥赛亚”精神

俄罗斯民族第一次接受外来文化的侵入就是东正教的引入, 这对于俄罗斯民族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原本的接受的斯堪的纳维亚的多神教诸神遗留下来的思想与新引入的东正教不断地摩擦、碰撞、融合, 因此俄罗斯的宗教信仰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基因。东正教提倡的是自我牺牲精神, 这是符合当时俄罗斯统治者利益的, 也为俄罗斯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 蒙古人从13到15世纪对俄罗斯进行了长达240年的专制统治, 俄罗斯民族也有东方人的温顺。18世纪之前, 俄罗斯的历史是灰色的, 国家分裂、宗教摩擦、与蒙古人的斗争、社会混乱等, 所以, 中世纪的俄罗斯几乎没有科学和艺术上的傲人成就。

但是宗教推动着古罗斯的艺术家们不断探索, 虽然这时候的艺术大多数为宗教服务, 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甚至俄罗斯的文学起源也是从记录古罗斯圣徒们的日常起居开始的。可以说, 宗教对于俄罗斯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俄罗斯人性格坚强、举止优雅, 这些都是东正教所提倡的。加上多年来战争的洗礼, 更锻造了俄罗斯人顽强勇敢的性格, 他们热爱自己的历史和为这个民族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名人和英雄。因为怀揣过去, 每一个俄罗斯人骨子里都有一个担当“救世主”的使命感。这个民族经历了多次侵略, 从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的出海口能够与瑞典人斗争20年, 最终圣彼得到的建立到拿破仑占领莫斯科, 最终还是失败, 再到列宁格勒被困900天, 俄罗斯人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所展现出来的顽强勇敢、绝不屈服的精神让世界折服。高尔基说“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诗句就可以看出俄罗斯人身上折射出来的“弥赛亚”精神。纵观俄罗斯的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一种厚重感和悲剧感, 合上书那种挥之不去的沉郁和忧伤还是会萦绕心头。被称为“平民贵族”的手风琴, 常常演绎空旷的广场、寂静无人的白桦林和神秘的林荫小道……

“忧郁”几乎是俄罗斯文学巨匠所共有的特点, 无论是果戈里的批判主义精神, 赫尔岑的向往社会主义, 还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激进, 这种为民族牺牲奉献随处可见, 这种情怀正是由于东正教所宣扬的“隐忍、奉献、受苦”的教义。如今, 这种“弥赛亚”精神在普京的治国方略中也体现的非常明显, 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中重要一点就是重塑大国形象, 他正是用“弥赛亚”思想唤起俄罗斯民族凝聚力的。

三、英雄主义情结

俄罗斯的文学起源于宗教, 成就于战争, 俄罗斯历史上伟大的文学作品几乎都与战争有联系。最早的就是《壮士歌》, 也可以翻译为《史事歌》。这些口口相传而形成了史诗讲的基本都是古罗斯各部落之间英雄的战斗事迹。还有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这是俄罗斯文学起源的一座丰碑, 这部史诗描述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 在伊戈尔战败被俘后, 他的妻子在基辅的城头哭诉。她的哭诉, 是俄国文学最早的最具有悲剧性的一个段落。这也是俄罗斯战争文学的一个特点, 他们崇拜战争, 但是却往往花大量笔墨来描写战争中的悲剧。到了19世纪, 俄罗斯文学进入了普希金的时代, 普希金将自己置于一个战争旁观者的角色, 将战争描写成一场游戏, 开启了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战争主题的先河。

英雄主义情结体现的另外一个实例就是决斗。俄罗斯几乎所有的贵族都与决斗沾过边, 即便不是自己亲自参加决斗, 也充当过决斗的裁判。俄罗斯贵族将决斗视为荣誉和体面的象征, “贵族可以丢掉生命, 但是不能丢掉个人的声誉”。例如屠格涅夫《父与子》的主人公巴扎罗夫不喜欢决斗, 认为决斗是十分愚蠢的, 但当巴维尔向他提出决斗的挑战时, 他却不能拒绝, 因为这关系到他的名誉和自尊。巴维尔认为决斗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方式, 这是十分符合逻辑的, 巴扎罗夫却显得十分被动, 因为产生决斗现象的文化系统是他所陌生的, 这令他感到手足无措。另外一部巨作《战争与和平》中也提到了决斗的情节, 恶棍道洛号夫厚颜无耻地公开挑逗彼埃尔的妻子, 把侮辱彼埃尔的名誉当作乐事。已经出离愤怒的彼埃尔尽管性格善良、软弱, 也认为决斗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事情, 但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 他还是想流氓洛号夫提出了决斗。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民族比较感性, 情感往往能够战胜理智, 理性分析能力比较弱。尽管后来经过彼得一世的改革后, 俄罗斯收到了西方文化思想影响, 但是骨子里的意识还是直觉主义, 遇到事情习惯于感情用事。正是由于这种民族性格使然, 俄罗斯人往往被各种情感所左右, 性格比较偏激、易怒, 骨子里的英雄主义情结往往促使他们做出非理性的选择。透过文学作品中诸多决斗的情节, 可以探寻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非理性特征, 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俄罗斯文学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荣洁.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文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01) .

[2]李一帅, 王永.丰碑·英雄·颂歌——《最后的致礼》民族性探究[J].俄罗斯文艺, 2009 (03) .

[3]高拂晓.深沉的情感生命的震撼[D].西南师范大学, 2004.

[4]李翠.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文化诠释 (14-16世纪) [D].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文学性格 篇2

看了巴金的《家》以后,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同情和理解的一个人物。他就是是觉新。关于觉新,我想说让我感触最深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关于人生和婚姻。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又很软弱,他本有远大的理想,还有表妹钱梅芬,也就是梅,的美好感情支持着他。但是父亲的去世,父辈包办婚姻改变了这一切,他与李瑞钰结婚,接着进了父亲安排的公司。他承担着家族兴荣的使命,肩上扛着侍奉长辈督导弟妹的责任,过着按部就班已成规律的枯燥生活,而他的青梅竹马含泪远嫁它方。

觉新对封建制度下父辈们的决定选择了妥协,我给予的态度不是嘲笑鄙夷这个人懦弱胆怯,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觉新放弃了向弟弟觉民觉新一样的热血去追求可能性更多的人生,放弃了跟觉民一样誓死捍卫自己的爱情,独立选择恋人而与爷爷反抗。他听从命运,又同时有着自己的处事方法,极力的避免与家长其他人发生矛盾。他有爱而不能爱,他其实很善良,注定只是个总在为别人着想、忧愁,而没有自己幸福的劳动者。

关于觉新的第二件事,是他爷爷去世后不久他的妻子李瑞钰要生第二个孩子。但是家族里的人以“血光之灾”的谬论要他妻子去城外条件又简陋又潮湿的村庄生产,觉新妥协了,最终导致妻子难产去世了。书中有一段文字:“他突然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么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

内向性格能转变成外向性格吗? 篇3

老师,你好。

我是个中专学生,再有一年就要毕业了。我的性格比较内向,除了宿舍的几个室友外,我和其他同学往来很少,甚至与同班有的男生根本没说过话。看见朋友和别人从容地聊天,我除了羡慕就是自卑。

有时我觉得生活是挺不公平的,为什么我就要摊上这种内向的性格,而很多人却很开朗。身边的人常常说我太“蔫”了,不爱说话,我也很讨厌自己的性格,想改变。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性格可以通过努力改變吗?

一般说来,人的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反过来说,也没有必要改变。其实内向、外向只是一种性格倾向,并不存在优劣问题。内向性格者,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易于集中注意力,专注于一件事情,不易被流行的观念影响,对人的内心体验、感受更敏感,有更多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等等。

绿蕊,你是个一些内向的人,正在走入一个认识误区,你将内向性格对自己人际关系上的负面影响,看得过重。其实,人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有些拘谨就反感、否定他。有很多内向的人生活也很快乐、成功,他们并不觉得内向是通往幸福之路上多大的绊脚石。

当然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交际时更轻松、自然,这是可以通过锻炼做到的(这与完全改变性格是两回事),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你可以尝试循序渐进地为自己设立一些目标,以下是本版主为你制定的“告别羞涩”行动计划供你参考:

第一步目标:不再逃避集体、交际活动,主动加入

第二步目标:参加活动时,与3个人打招呼

第三步目标:与1~2人进行较长的交流

每次努力后要对自己的表现总结,并用1~10间的数字打分(10代表最好),当针对一个目标连续三次达到8分以上时(这个分数标准可以自己定),进入下一个目标。

另外,你还可以与身边那些喜好交际的人交朋友,一方面这些人容易走近,另外他们的热情也会慢慢感染你。羞怯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的。

文学性格 篇4

关键词:自我意识,黑人女性,哈莱姆文艺复兴

在百花齐放的当代文学作品中,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 (Alice walker) 以其独特的风采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女作家。女权运动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政治斗争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她的一生正好可以看做是美国各种政治激进运动的缩影———挑战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反抗各种形式的压迫。从她的作品《日常家用》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述种族冲突这一主题, 而是彰显了美国黑人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

作者描写了一个美国家庭中母女三人对待祖传“百纳被”的不同态度, 反映了她们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不同观念。不同的观念形成的冲突, 梅格的性格变化, 在这种冲突变化中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发展。对于人物性格的发展, 国内学者更倾向于分析母亲和蒂性格的发展, 详细阐述了母亲性格的多重性和蒂性格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笔者尝试从梅格性格的自我意识觉醒和她性格的发展, 窥探美国黑人文学思想的嬗变。美国黑人文学思想的发展是伴随黑人从废奴运动到争取与白人平等的社会权利的全过程。它经历了早期的黑人文学过程和哈莱姆文艺复兴。而美国黑人文学以成熟的姿态进入美国是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的文艺复兴也叫“新黑人” (New Negro) 运动, 也叫“哈莱姆文艺复兴” (Harlem Renais-sance) 。

1. 人物主体的隐性与美国黑人自我意识的沉睡

首先, 小说通过“我”, 母亲的视角向读者介绍了梅格。她一直都是“无助地站在角落, 对身上的伤疤感到羞愧, 总是既羡慕又敬畏地看着她姐姐”, 无论从外貌还是性格上, 她都给我们一个畏缩、自卑的印象。她羡慕姐姐蒂总是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 世界永远不会对她说“不”。她身上的伤疤也牢牢烙印在她的精神世界, 使她在以后的生活中处处被动, 时时自卑, 在她看到蒂和男友时, 她试图往房里钻, 在母亲的要求下, 她“只好停下来, 脚趾一个劲儿的往沙子里蹭, 像要挖出一口井来”。当蒂的男友要求拥抱时, 她变得异常紧张, “向后退”, “浑身发抖”, “汗水从下巴直淌下来”。她这种处处被动, 时时自卑的个性和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早期阶段的特征有某些相似之处。

早期的黑人文学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和歌谣, 而由黑奴的书面创作只有白人读者群体, 因此早期的黑人文学基本上是以取悦白人为目的的。黑人的经历在白人的笔下经常被大打折扣, 失去可信度。斯托夫人在作品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了白人奴隶主对黑人的奴役, 刻画了许多被奴役的黑人形象, 其中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最突出。小说中汤姆是被奴役的黑人之一, 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自身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和价值, 更没有要求平等, 享受权利的强烈渴望。他只是默默地、逆来顺受地接受一切, 正如梅格一样, 他们在社会上是“失声”的特殊群体。而最初的美国黑人群体正是这样一个自我意识沉睡的群体。

2. 主体意识的凸显与美国黑人精神世界的觉醒

在蒂和母亲的冲突中, 梅格不再像最初那样自卑, 软弱了。梅格的姐姐蒂“喜欢美丽的事物”, “打扮时尚”。她“总是把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世界永远不会对她说‘不’”。她也敢于直视任何人, 从不犹豫。这也正是梅格羡慕她的地方。当蒂刚下车时, 梅格只说了“啊”;当梅格看到蒂的头发时, 她也只说了“啊”;当蒂就她的改名和母亲争执时, 她也只是“啊”了一声。她当时的话语不多, 但是这三个“啊”足以表达她当时的心情。这也是最初蒂给梅格的冲击。这样的冲击不仅激活了梅格的思想, 同时也让她意识到自己和蒂的不同。对黑人群体而言, 南北战争使黑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 人们开始关注黑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可以说南北战争是因黑人这个敏感的社会话题而引发的。战争结束后, 黑人民族运动的热情高涨, 美国黑人在著名领袖杜波伊斯等领导下, 社会觉悟和阶级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哈莱姆作家也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为黑人创造出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意象。这种社会觉悟和阶级觉悟的提高犹如蒂的变化给梅格内心深处带来的改变一样, 让他们的意识觉醒。震惊之余, 梅格尝试着开始表现自己, 让周围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在母亲和蒂的冲突中, 梅格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展示自己的存在, 表达自己的想法。当谈到巴蒂叔叔时, 她主动介绍巴蒂叔叔是婶婶的第一个丈夫。她说话声音很小, 你几乎听不见, 但这是蒂第一次意识到梅格的存在, 并认为梅格“笨头笨脑的”。当蒂想要拥有“百纳被”时, “我”, 母亲听到厨房什么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 几分钟后, 厨房的门“砰”的一声关上了。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反映了梅格主体的凸显, 她不再是被忽视的人, 而是一个让别人感觉到她的存在的个体。

南北战争是美国黑人精神世界觉醒的导火索, 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而不仅仅是白人的附属品。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存在已久的不平等现象, 特别是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后, 这种不平等现象尤为突出。黑人作家也迅速地将作品的题材转向社会批评和抗议。在这样的背景下, 1940年理查德·赖特 (Richard Wright, 1908-1960) 发表了《土生子》 (Native Son) , 一部真正让美国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乃至美国社会产生震动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开创了“抗议小说”的先河。赖特一反过去文学创作的传统对黑人形象温顺恭谦的描写, 塑造了一位能把握自身命运, 具有反抗精神的新黑人形象, 表达出黑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抗议。

3. 主体声音的显现与美国黑人文化的形成

文章的最后当蒂和母亲在百纳被 (“百纳被”是黑人文化遗产的象征) 的问题上产生争执时, 梅格的出现就是一种主体的凸显。在文章的故事发展中梅格始终是一个影子人物, 而当蒂和她母亲争论的时候, 她的对话让母亲和蒂都认识到她的存在;而也正是她的退让, 让蒂对梅格有了重新的认识, 让她真正意识到了梅格独有的价值。蒂最后对梅格说, 她“应该尽量为自己做些什么”, “对我们来说, 这的确是新的一天”。蒂已经认识到作为黑人应该去争取的东西, 希望许多像梅格一样的女孩也觉醒起来, 未来是美好的。

从早期的黑人文学直到哈莱姆文艺复兴, 才使得美国的黑人文学以成熟的姿态进入美国社会。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们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为美国黑人创造出新的价值观念。在肯定黑人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用城市黑人的口语和俗语描绘黑人生活。美国黑人文学发展顺应潮流:先是自我意识的沉寂, 然后是抗议的狂潮, 再是反省的寻找自我的本质, 进而进一步探索文化。作为世界文学的一个分支, 黑人文学也在不断地发展, 探寻自身存在的价值, 就正如梅格在故事的发展中逐渐认识自我, 展现自我一样。在《日常家用》中, 梅格的个性在故事发展中由最初的影子一步一步呈现出来, 展现在读者面前, 就正如美国黑人文学一样,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最终成为世界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得到了广大学者对黑人文学的重视和认同。

参考文献

[1]黄炳瑜.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艾丽斯·沃克.《日常家用》中的女性形象[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4, (1) :97-100

[2]甘文平, 彭爱民.《日常家用》中母亲多重性格评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9, (4) :611-614

[3]赵秀艳.从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J].黑龙江大学011506:2-6.

[4]许江媛.哈莱姆文艺复兴[J].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走进文学.copyright (C) , 1999-2004, TTODCorp.

[5]王庆勇.美国黑人小M, 说的主题嬗变[J].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6.

上一篇:语文课堂的三个回归下一篇:复方磺胺甲恶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