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磺胺甲恶唑

2024-08-05

复方磺胺甲恶唑(精选4篇)

复方磺胺甲恶唑 篇1

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为常用医院制剂,由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组成,收载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用于肺炎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1]。原标准中采用滴定法及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含量,操作繁琐,费时,误差大,为准确控制制剂质量,参照文献[2,3]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中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1 仪器、试剂与样品

美国beckman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威玛通用色谱数据工作站。磺胺甲噁唑(SMZ)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00025-199503 供含量测定用);甲氧苄啶(TMP)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00031-200304 供含量测定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广西区民族医院药剂科制剂室提供);乙腈、三乙胺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甲醇等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及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Zorbax 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水:乙腈:三乙胺(799∶200∶1)(用氢氧化钠试液或冰醋酸调节PH至5.9);流速:1.2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40 nm。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得到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供试品、磺胺甲噁唑(SMZ)及甲氧苄啶(TMP)对照品色谱图(见图1A、B),甲氧苄啶(TMP)的保留时间约为8.5 min,磺胺甲噁唑(SMZ)的保留时间约为15 min,SMZ与TMP理论塔板数均不低于6 000,分离度不低于2.5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SMZ对照品16.00 mg及TMP对照品3.20 mg,加适量甲醇溶解,置 100 ml 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中含磺胺甲噁唑(SMZ)160 μg 与甲氧苄啶(TMP)32 μ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量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5.0 ml,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精密称重,超声处理15 min 后,用甲醇补足重量,摇匀,经0.45 μm滤膜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置25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2.4 阴性样品的制备

按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处方工艺称取相应的辅料,制备缺磺胺甲噁唑(SMZ) 与甲氧苄啶(TMP)的阴性对照样品;精密量取阴性对照样品5.0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在色谱图上约8.5 min 及15 min 处无色谱峰出现,表明阴性样品不干扰磺胺甲噁唑(SMZ)与甲氧苄啶(TMP)测定(见图1C)。

A .磺胺甲噁唑(SMZ)及甲氧苄啶(TMP)对照品混合溶液 B.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样品溶液 C.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阴性对照溶液

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磺胺甲噁唑(SMZ)20.03 mg与甲氧苄啶(TMP)对照品5.24 mg,置 5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0.5、1.0、2.0、3.0、4.0、5.0 ml对照品贮备液,分别置 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20 μl 测定。以进样量X(μg)为横坐标,峰面积Y的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SMZ 回归方程:Y =17.092 5X-0.126 8,r=0.999 9(n=6);TMP 回归方程:Y = 40.565 6X-0.279 9,r=0.999 8(n=6)。 结果表明,当磺胺甲噁唑(SMZ)进样量在 0.40~4.00 μg范围内时,磺胺甲噁唑(SMZ)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甲氧苄啶(TMP)进样量在 0.10~1.05 μg范围内时,甲氧苄啶(TMP)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试验

对同一对照品溶液,按上述的色谱条件,连续测定5次,计算含量。结果5次磺胺甲噁唑(SMZ)测定结果的峰面积平均值为:40.411 67,RSD= 0.50%(n=5);甲氧苄啶(TMP)测定结果的峰面积平均值为:24.793 85,RSD= 0.65%(n=5);测定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

对同一批样品(批号:060816),按上述色谱条件平行测定5份,结果5份磺胺甲噁唑(SMZ)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41.0 mg /ml,RSD= 0.45%(n=5);甲氧苄啶(TMP)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7.80 mg /ml,RSD= 0.75 %(n=5),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2.8 稳定性试验

对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060816),每隔 2 h测定1次,共测定6次。结果6次测定,磺胺甲噁唑(SMZ)峰面积平均值为 55.845 6,RSD=1.05 %(n=6);甲氧苄啶(TMP)峰面积平均值为 25.101 25,RSD=1.25%(n=6),说明供试品溶液中磺胺甲噁唑(SMZ)及甲氧苄啶(TMP)在8 h内稳定。

2.9 加样回收率测定

精密称取磺胺甲噁唑(SMZ)对照品102.5 mg及甲氧苄啶(TMP)对照品19.5 mg置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每1 ml含SMZ 20.5 mg 、TMP3.9 mg)。精密取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供试品(批号:060816)2.5 ml,平行取9份样,每3份为一组,第一组分别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 4.0 ml,第二组分别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5.0 ml,第三组分别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6.0 ml,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依上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磺胺甲噁唑(SMZ)平均回收率为 99.33 %,RSD=1.04%(n=9),甲氧苄啶(TMP)平均回收率为 99.33 %,RSD=1.04%(n=9),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见表1 。

2.10 样品测定

精密取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5.0 ml,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依上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测定了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3批样品中磺胺甲噁唑(SMZ)及甲氧苄啶(TMP)的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流动相的选择 曾比较不同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75∶25);磷酸盐缓冲液-甲醇(75∶25);水-乙腈-三乙胺(799∶200∶1)等。考虑到分析时间和分离度等因素,选用了水-乙腈-三乙胺(799∶200∶1)为流动相。

3.2 本实验也曾比较过流动相pH调节剂的影响,选用氢氧化钠试液及冰醋酸调节pH值至5.9,分离杂质峰及消除拖尾效果最好。

3.3 本文所采用HPLC方法与原来滴定法及分光光度法比较,更加简单、快捷、准确,对准确控制复方磺胺甲噁唑糖浆的质量提供更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9:63-64·

[2]丁建,朱锁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复方磺胺甲噁唑混悬剂的含量.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3,11(6):28-30·

[3]凤军,黄秀清,张彩霞,等.复方复方磺胺甲噁唑混悬剂中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的含量测定.中国药业,2004,13(7):36-37·

复方磺胺甲恶唑 篇2

现在国内生产的磺胺甲恶唑遭到了印度货挑战, 发展及销量受到严重阻碍。我们通过对草酸二乙酯和草酸二甲酯的对比分析, 我们探索出一条降低磺胺甲恶唑成本的工艺。

1 草酸二甲酯和草酸二乙酯现状分析

1.1 草酸二甲酯

结构图:

结构式:

性质:无色单斜形结晶, 能溶于醇和醚。熔点54℃, 沸点163.5℃, 相对密度1.1479 (54℃) , 微溶于冷水, 在热水中分解[2]。

1.2 草酸二乙酯结构式

性质:无色油状液体, 有芳香气味。相对密度1.0 7 8 5 (20/4℃) 。熔点-40.6℃。沸点185.4℃。比热容1.81J/ (g·℃) 。与乙醇、乙醚、丙酮等常见溶剂混溶, 微溶于水[3]。

2 制备磺胺甲恶唑反应流程

酰胺制备:克氏反应→酸化→环合→氨解→蒸醇→甩滤

本次工艺改进是在酰胺制备克氏反应这步 (用草酸二甲酯替代草酸二乙酯进行克氏反应) , 后续反应过程和原料不发生改变。

3 草酸二乙酯、草酸二甲酯合成5-甲基-3-甲酰基异恶唑 (酰胺) 工艺过程

3.1 草酸二乙酯合成酰胺工艺过程

克氏:

酸化:

环合:

氨解:

3.2 草酸二甲酯合成酰胺工艺过程

克氏:

酸化:环合:

氨解:

从草酸二乙酯和草酸二甲酯的反应方程式看出, 两者反应过程相似, 最终生成的中间体都为5-甲基-3-甲酰基异恶唑。

4 现场实际生产

4.1 生产操作过程

4.1.1 生产设备

现有设备, 草酸二甲酯溶解罐。

4.1.2 操作过程克氏:

将克氏反应罐洗净, 降温至20~40℃, 加入计量好的甲醇和甲醇钠, 搅拌升温并调节罐温保持在20~40℃。将计量好的丙酮加入溶解罐, 后投入草酸二甲酯, 溶解1h左右, 待溶解完全。将混合液在20~40℃均匀滴入反应罐, 控制在1~1.5h左右滴完, 于40~47℃保温反应2h。

酸化:

反应结束降温至0~10℃, 控制温度在0~25℃均匀快速滴加浓硫酸。环合:

酸化完毕, 立即投入硫酸羟胺, 搅拌升温至68~72℃反应6h。氨解:

环合完毕, 降温至10℃以下, 通入液氨, 通氨时间约2h, 停止通氨, 然后升温至35~42℃, 氨解反应2h。

蒸醇:

氨解完毕, 开启水冲真空泵, 升温蒸醇, 保持真空度在-0.06~0.09Mpa, 至蒸醇完毕, 控制蒸醇最后温度不超过75℃。加入计量好的饮用水, 升温至90~95℃搅拌溶盐30min, 完毕后降温至35~45℃后脱水, 以少量多次饮用水涤至液体无色, 甩干得酰胺湿品。

4.2 将生产的酰胺经检验合格后投入后续岗位生产, 最终得到得到磺胺甲恶唑, 33[4]。

5 产品收率及质量分析

5.1 产品总收率:见表1。

分别用草酸二乙酯和草酸二甲酯各生产磺胺甲恶唑成品各10如下:见表2。

由上图表分析, 草酸二甲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和草酸二乙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总收率相差不大,

5.2 选取10批使用草酸二乙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成品, 对其质量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

用草酸二乙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符合美国药典要求。

选取10批使用草酸二甲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成品, 对其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用草酸二甲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符合美国药典要求。

6 结论

(1) 本次工艺改进只针对草酸二甲酯替代草酸二乙酯作为起始原料进行克氏反应。后续原料和工艺路线相同。草酸二甲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总收率与草酸二乙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收率相差不大, 草酸二甲酯的价格较草酸二乙酯低, 最终生产的产品成本有一定的降低。 (2) 该工艺改进, 只增加了草酸二甲酯溶解罐, 产生的费用较低。 (3) 草酸二甲酯和草酸二乙酯生产的磺胺甲恶唑成品质量符合美国药典标准。综上得出, 通过草酸二甲酯替代草酸二乙酯工艺路线, 成品的质量能满足质量标准, 并且产品的成本有一定的降低, 极大地增强了磺胺甲恶唑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计志忠.化学制药工程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154.

[2]姚斐.草酸二甲酯中硫酸根的测定[C].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2006 (11) :28-30.

[3]汪树清, 刘春志, 张道远.草酸二乙酯的催化合成[J].广东化工, 1995, 1 (1) :55.

复方磺胺甲恶唑 篇3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Waters公司) ;PZS-4型智能溶出仪 (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ZB-I型智能崩解仪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

1.2 药品和试剂

磺胺甲唑对照品、甲氧苄啶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磺胺甲唑 (批号为12050004) ;甲氧苄啶 (批号为20120705) ;复方磺胺甲唑片 (批号为20120803) ;微晶纤维素 (MCC)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c CMC-Na)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LS-HPC) ;微粉硅胶;硬脂酸镁;乙腈 (色谱纯) 。

2 处方和工艺

2.1 处方

磺胺甲唑800g, 甲氧苄啶160g, c CMC-Na 150g, LS-HPC75g, MCC 270g, 微粉硅胶和硬脂酸镁适量, 以PVP乙醇溶液作黏合剂, 制成1000片。

2.2 工艺

(1) 将PVP溶于乙醇中, 制成5%的溶液。 (2) SMZ、TMP及已过80目筛的其它辅料混合, 用 (l) 中的溶液湿润, 过16目筛制粒, 80℃左右烘干。 (3) 将上述颗粒加硬脂酸镁, 过16目筛整粒。 (4) 压片。

3 质量标准研究

3.1 性状

本品为白色异形片。

3.2 鉴别

(1) 取本品适量 (约相当于甲氧苄啶100mg) , 加稀硫酸20ml, 微热至溶解, 冷却至室温, 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碘试液1.0ml, 生成棕褐色沉淀。 (2) 取本品适量 (约相当于磺胺甲唑0.4g) , 加甲醇20ml, 振荡摇匀, 过滤后的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磺胺甲唑0.4g与甲氧苄啶80mg, 加甲醇20ml溶解后作为对照溶液。按薄层色谱法 (附录VB) 试验, 各取上述两种溶液10u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 以三氯甲烷-甲醇-二甲基甲酰胺 (20:2:1) 为展开剂, 展开、晾干, 254nm紫外灯下观察。供试品溶液所显两种成分的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3.3 含量测定

3.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C18柱 (5um, 4.6mm×150mm) 流动相:水-乙腈-三乙胺 (800:200:1) (用醋酸调p H至5.9±0.1) ;检测波长:240nm;流速:1.0m L·min-1;柱温:30℃;进样量10ul。

3.3.2 溶液的制备

3.3.2.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磺胺甲唑和甲氧苄啶对照品适量, 置50ml量瓶中, 加0.1mol·l-1盐酸溶液溶解, 使溶液中含磺胺甲唑0.5 mg·ml-1和甲氧苄啶0.1 mg·ml-1。

3.3.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复方磺胺甲唑分散片2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细粉适量 (约相当于磺胺甲唑40mg, 甲氧苄啶8mg) , 置50ml量瓶中。加0.1 mol·L-1盐酸溶液溶解, 稀释至刻度, 摇匀。

3.3.2. 3 方法专属性分别量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空白辅料溶液3种溶液各10ul,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

结果显示, 空白辅料对供试品的测定无干扰。

3.3.2. 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磺胺甲唑对照品约50.65mg和甲氧苄啶对照品约10.25mg, 置25 ml量瓶中作为复合对照, 加0.1 mol·L-1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2.0、3.0、4.0、5.0、6.0ml对照品贮备液置25 ml量瓶中, 用0.1 mol·L-1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进样10ul, 以浓度C为横坐标和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得磺胺甲唑和甲氧苄啶回归方程分别为:Y=18312.25+20143.42C, r=0.9999;Y=12520+21253C, r=0.9999。实验结果表明磺胺甲唑在163.1-812.4 ug·ml-1, 甲氧苄啶在32.9-165 ug·ml-1的线性关系良好。

3.3.2. 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 按上述的色谱条件, 重复进样6次, 测定得峰面积。磺胺甲唑的RSD=0.61% (n=6) ;甲氧苄啶的RSD=0.55% (n=6) ;结果显示精密度良好。

3.3.2. 6 稳定性试验:

对同一供试品溶液, 在1、2、4、6、8、10h时各测定1次, 共测定6次。测定结果显示磺胺甲唑的RSD=0.76% (n=6) ;甲氧苄啶的RSD=0.84% (n=6) , 表明供试品溶液中的磺胺甲唑和甲氧苄啶在10h内稳定。

3.3.2. 7 回收率试验:按照上述的处方比例, 精密称取磺胺甲

唑和甲氧苄啶对照品适量, 加入辅料制成分散片, 随机取样 (约相当于磺胺甲唑25 mg, 甲氧苄啶5 mg) , 精密称定, 置50 ml量瓶中按样品含量测定方法测定, 计算回收率, 磺胺甲唑的平均回收率98.89%, RSD=0.90;甲氧苄啶的平均回收率98.54%, RSD=1.09。

4 讨论

由于分散片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对制备工艺及生产设备无较高要求等众多优点, 是值得重视和有开拓前景的剂型, 所以研制开发分散片, 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经济意义[4]。

本文用醋酸来调节流动相的p H值, 是因为在p H为5.9时分离杂质峰及消除拖尾效果最好。同时取磺胺甲唑对照品和甲氧苄啶对照品分别进行紫外扫描, 在240 nm波长处两者有较高的吸光度, 因而选择240 nm作为检测波长, 用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周宁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唑分散片主要成分的含量[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1) :23-24.[1]周宁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唑分散片主要成分的含量[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1) :23-24.

[2]李德潮.复方磺胺甲唑分散片处方工艺优选[J].中国药业, 2008, 17 (16) :46-47.[2]李德潮.复方磺胺甲唑分散片处方工艺优选[J].中国药业, 2008, 17 (16) :46-47.

[3]李国栋, 魏华, 仲明远.分散片发展现状[J].解放军药学学报, 1999, 15 (6) :24-28.[3]李国栋, 魏华, 仲明远.分散片发展现状[J].解放军药学学报, 1999, 15 (6) :24-28.

复方磺胺甲恶唑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我科治疗27例双ā趾甲沟炎并行同拔除指甲术的患者,男19例,女8例,年11~49岁,平均年龄14±1岁,服用同样的抗生素。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拔除指甲术后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服2天一样的抗生素,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4层敷盖包扎,观察组用复方磺胺粉敷盖包扎。次日换药为第1天,以此类推。

1.3 材料

(1) 凡士林油纱是河南省新乡市亚都卫材厂生产的,规格:6cm×8cm×8cm层。 (2) 复方磺胺粉:百炎净2片(每片含活性成份磺胺甲噁0.4g和甲氧苄啶80mg)扑尔敏1片(4mg)地塞米松1片(0.75mg)

1.4 评价方法

根据渗血、渗液、局部疼痛表情划分级别,参考指标:“Ⅰ级”为渗液较多并有出血、疼痛明显;“Ⅱ级”渗液明显较少、无渗血,仍疼痛;“Ⅲ级”渗液少许,无渗血及轻微疼痛;“Ⅳ级”为无渗液、渗血,只有可耐受的触压痛;“Ⅴ级”组织修复完整,颜色与周围组织接近,压痛不明显。数据统计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换药效果比较见表1。

表1提示,观察组患者渗血、渗液减少快、疼痛减轻快。用复方磺胺粉换药明显优于传统凡士林纱块换药且可以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痛苦。

3 讨论

3.1 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根据伤口愈合过程,将创面坏死组织及感染加以清除,这种感染性伤口愈合必须靠创口底部及创口边缘生长肉芽组织将创口逐渐填补,以后伤口边缘的表皮细胞再生,向创面伸展,最后完全覆盖创面,创面愈合。传统方法换药,用凡士林油纱敷盖伤口,因凡士林黏稠湿润利于原有细菌生长繁殖,导致炎性介质释放,创面渗出增加,渗出液与敷盖的凡士林油纱、凡士林纱块直接与创面接触,第2天已干燥结成血痂,换药时容易使纱块与形成修复创面的支架同时掀撕破坏,甚至再出血,使患者产生明显疼痛刺激。而采用新配制的百炎净粉加地塞米松和扑尔敏,具有消炎、收敛作用,使创面干燥,不利于细菌繁殖生长,同时百炎净可将局部残余细菌杀灭,减少局部继续受细菌损害,局部形成的修复支架由于有粉末间隔,更换敷料时不存在掀撕修复支架组织现象,避免换药时创面出血及疼痛,利于创面愈合。

3.2 药理作用

甲沟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用磺胺药作抗菌药[1],百炎净是磺胺类药,是磺胺甲ā唑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磺胺甲ā唑单药明显增强。局部放置抗菌药,使药效浓度迅速达有效杀菌作用,使感染伤口转变为无菌伤口,达到近似一期愈合。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中的一种,可减少炎症部位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和致炎活性物质的释放,减轻细胞损伤,使炎症区的细胞破坏减少[2],减少渗出和疼痛;扑尔敏有阻断组胺作用,因组胺是炎证介质的一种,有致痛作用,阻断它的作用后起到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和局部疼痛。

参考文献

[1]裘法祖, 孟承伟.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145-146.

上一篇:文学性格下一篇:90后大学生的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