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草药

2024-07-25

复方中草药(共8篇)

复方中草药 篇1

研究通过小鼠饲喂试验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探讨自拟复方中草药散剂的毒性作用, 观察该散剂对正常雄性小鼠精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方中草药散剂可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 提高其肝脏、脾脏、胸腺指数和耐疲劳能力, 同时还可显著增加小鼠精子的密度, 降低精子的畸形率, 说明复方中草药散剂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健康昆明小鼠, 体重分别为 18~22 g和30~35 g, 购自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甲基睾丸素 (批号041101) , 上海信谊康捷药业有限公司;复方中草药散剂, 由淫羊藿30 g、菟丝子30 g、熟地20 g、牡丹皮10 g、茯苓10 g、山萸肉15 g、山药10 g、肉桂15 g组成, 由遵义华旺动物营养保健制品厂生产, 每包含原生药50 g;中药饮片, 购自获GSP认证的贵州同济堂药业公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碱性磷酸酶 (ALP) 试剂盒, 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复方中草药散剂煎煮液的制备

取500 g药粉放到4 000 mL烧杯中, 加2 000 mL水, 放在小火上煮沸20 min, 收集煎煮液;再加1 000 mL水, 放在小火上煮沸20 min, 收集煎煮液;再加500 mL水放在小火上煮沸20 min, 收集、合并煎煮液;浓缩煎煮液至500 mL, 制备成含药1.0 g/mL的储备液;过滤除菌, 4 ℃贮存, 备用。无钙、镁离子磷酸缓冲溶液 (PBSY) 的配制参照参考文献[1]中的方法。

1.2.2 复方中草药散剂的最大致死量和最小致死量试验

取体重为18~22 g小鼠20只, 适应饲养3~5 d, 隔夜空腹, 禁食16 h左右, 不限制饮水, 按5 000 mg/kg 灌服复方中草药散剂, 于20 ℃饲养, 给药后观察14 d。

1.2.3 复方中草药散剂对小鼠增重、游泳时间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取体重为18~22 g小鼠40只称重, 适应饲养5 d, 随机分成4组, 10只/组;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0.4 mL/只, 甲基睾丸素组灌服甲基睾丸素1.0 mg/kg, 复方中草药低剂量组灌服复方中草药煎煮液55 mg/kg, 复方中草药高剂量组灌服复方中草药煎煮液500 mg/kg, 连续灌服7 d;末次给药后1小时测定体重、游泳时间、脏器 (胸腺、脾脏、肾脏) 指数。

1.2.4 复方中草药散剂对正常雄性小鼠精子的影响

取体重为30~35 g小鼠40只, 适应饲养3 d, 随机分成4组, 10只/组;生理盐水组每日灌服生理盐水0.5 mL/只, 甲基睾丸素组每日灌服甲基睾丸素1.0 mg/kg, 复方中草药低剂量组每日灌服复方中草药煎煮液55 mg/kg, 复方中草药高剂量组每日灌服复方中草药煎煮液500 mg/kg, 各组连续灌服15 d;末次给药12 h后脱颈椎处死小鼠, 分离左、右侧附睾, 放到盛有1 mL无钙、镁离子磷酸缓冲溶液的培养皿中, 剪碎, 用镊子荡洗3次, 使精子游离出来;于35 ℃温箱孵育20 min, 测定精子的密度、活率, 制作精子涂片测定精子的畸形率。

1.2.5 复方中草药散剂对肝脏毒性的检测

取体重为18~22 g的小鼠30只称重, 适应饲养5 d, 随机分成3组 (2个试验组和1个生理盐水组) , 每组10只, 每天上午2个试验组分别灌服复方中草药煎煮液500, 55 mg/kg 1次, 对照组给予洁净自来水, 并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 连续8周。禁食12 h后按体重0.003 mL/g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小鼠, 腹主动脉取血5 mL;解剖取肝脏称重, 在相同肝小叶上取一块肝脏组织用甲醛溶液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 切片, H.E.染色, 在光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另取0.2 g 肝脏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的肝脏匀浆2 mL, 用TBA比色法测定肝脏组织中丙二醛 (MDA) 含量;再将10%肝脏匀浆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1%, 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

1.2.6 复方中草药散剂对肾脏毒性的检测

取体重为18~22 g的小鼠30只称重, 适应饲养5 d, 随机分成3组 (2个试验组和1个生理盐水组) , 每组10只, 每天上午试验组分别灌服复方中草药煎煮液500, 55 mg/kg 1次, 生理盐水组给予洁净自来水, 并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于灌胃第8周留取代谢笼内24 h的尿液, 小鼠用水合氯醛麻醉 (方法同1.2.5) , 腹主动脉取血;快速解剖取出300 mg左右的肾脏组织, 加入预冷生理盐水于匀浆器中匀浆, 将未抗凝血与组织匀浆分别以 3 000 r/min离心15 min, 取血清及组织上清液;其他肾脏组织在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 经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 光镜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肌酐含量, 采用CBB法测定24 h尿蛋白含量, 采用放免法测定L-1β、L-6水平 (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

2 结果

2.1 最大安全限量的试验结果

按基本无毒的最大限量5 000 mg/kg灌服小鼠, 观察14 d, 无死亡, 所有小鼠未见任何中毒症状, 其活动、饮食均未见异常。说明复方中草药散剂基本无毒, 是一种安全的散剂。

2.2 对小鼠游泳时间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见表1)

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同列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1可知: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甲基睾丸素组小鼠脾脏指数和游泳时间均极显著增加 (P<0.01) , 显示了甲基睾丸素的补肾壮阳作用, 对小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复方中草药散剂的高、低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游泳时间均极显著增加 (P<0.01) , 其效果与甲基睾丸素相似, 说明复方中草药散剂也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

2.3 对正常雄性小鼠精子的影响 (见表2)

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同列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2可知: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甲基睾丸素组小鼠增重极显著下降 (P<0.01) , 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 (P<0.05) , 说明甲基睾丸素能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 具有明显的益精作用;复方中草药低剂量组可极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 (P<0.01) , 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增重 (P<0.05) , 极显著增加精子数和降低精子畸形率 (P<0.01) , 因此其益精作用要稍强于甲基睾丸素, 尤其是高剂量的复方中草药散剂益精作用明显强于甲基睾丸素。

2.4 对肝脏毒性的检测结果

肉眼可见肝脏质地柔软, 红润有光泽, 大小和形态正常。镜检肝细胞无肿胀变性, 中央静脉未见扩张, 汇管区胆管无增生。各组小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一切均正常, 表明该复方中草药散剂对肝脏无毒性。

2.5 对肾脏毒性的检测结果

肉眼可见肾脏质地柔软, 红润有光泽, 大小和形态正常。镜检肾曲管及肾小球未见肿胀变性, 间质无炎性细胞浸润, 组织结构正常。各组小鼠血清中肌酐、尿素氮与尿蛋白及肾脏匀浆中L-1β、L-6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一切均正常, 表明该复方中草药散剂对肾脏无毒性。

3 讨论

最大安全限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方中草药散剂基本无毒, 是一种安全的制剂。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散剂可以增强小鼠机体的生理功能, 能明显增加小鼠精子数、提高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 并且该复方中草药散剂基本无毒。

复方中草药散剂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说明该中草药复方散剂对肝脏无明显的毒性作用。试验发现复方中草药散剂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只在髓质远曲小管有弱阳性表达, 在皮质小管和肾小球呈阴性, 说明该复方中草药散剂对皮质小管和肾小球无明显毒性作用。肾脏病理检查未见明显病变。肉眼可见肾脏质地柔软, 红润有光泽, 大小和形态正常。镜检肾曲管及肾小球未见肿胀变性, 间质无炎性细胞浸润, 组织结构正常。各组小鼠血清中肌酐、尿素氮与尿蛋白及肾脏匀浆中L-1β、L-6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表明该复方中草药散剂对肾脏无毒性。

参考文献

[1]徐叔云, 卞如濂, 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复方中草药 篇2

关键词:鱼类;病毒性出血病;中草药

中图分类号:S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81-2

0 前言

鱼类出血病也称为鱼类败血症、鱼类腹水病等,是指鱼类的血液成分或血管的机能和结构失常,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给鱼体组织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分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病毒性出血病是一种在鱼种培育阶段广泛流行的疾病,2.5-15cm大小的鱼体都可发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1龄以上的草鱼也可发病,但严重程度稍有下降。该病涉及的鱼类比细菌性出血病少,死亡率也比细菌性出血病略低。

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性能多样化等优点,除了兼有药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功效。中草药防治鱼类出血病,单味或复方均有疗效,但以复方疗效更为显著,本文特作介绍。

1 鱼类病毒性出血病临床症状

鱼类病毒性出血病发病过程中体表、腹腔、内脏都会发生一系列病变(如表1)。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将该病分为3种类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如表2)。

表1 鱼类病毒性出血病各时期症状

2 鱼类病毒性出血病的病原体

鱼类病毒性出血病的病原体有两种,一种是呼肠弧病毒(双股RNA病毒科),主要导致“肠出血型症状”;另一种为小RNA病毒(单股RNA病毒,20-30nm,属小RNA病毒科),主要导致“肌肉出血型”出血病。

表2 病毒性鱼类出血病的三种表现

注:以上3种类型的症状,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可混合出现。

3 鱼类病毒性出血病中草药复方

3.1 “三黄”复方:“三黄”合剂在多鱼病防治中都有应用。以下复方对草鱼出血病有特效

复方1:每100kg鱼,①直接泼洒, 用大黄、黄岑、黄柏各0.5kg,混合煮沸后取汁加500g食盐,趁热将适量面粉倒入药液中搅拌均匀,待冷却后拌饲料投喂,然后将药渣加水再煮一次,连汁带渣稀释,连喂带泼三天明显好转,第五天就停止死鱼。②制成药饵。用三黄粉500g(大黄50%、黄柏30%、黄芩20%)与食盐500g、菜饼3kg、麦麸或米糠10kg制成药饵投喂,连喂7d。

复方2:陶桂庆等(2005)报道,每50kg鱼,用大黄150g+黄柏150g+黄岑150g+地榆100g磨成粉末,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d。

3.2 复方止血散

由袁良萃(2000年)用当归、大黄、板蓝根、赤芍、虎仗等中草药配制而成,又称“景珠牌止血散”。治疗对象:草鱼、乌鳗、黄鳝等病毒性出血病。

3.2.1 防病方法 鱼夏花7月初开始首次投喂,每月投喂一次,用量为每300-400kg鱼种投喂1kg中药(1kg中药加1.5kg水,煮沸半小时,拌入易漂浮饲料,含药渣一块拌,以散离为度)。

3.2.2 治病方法 夏花鱼种,按上述用量用药2次,同时泼洒高效、低毒消菌剂,并且l00kg鱼种喂氯霉素5-10g,连喂3d为一疗程。在入秋水质变坏时泼洒水净剂。对二龄鱼种和成鱼:防病按300-400kg鱼喂1kg中药的用量用药一次,以后每隔1个月喂1次。出血病发生后,按上述剂量连喂3次,并泼洒消菌剂,可彻底治愈。1个月后再喂1次,能防止复发。有效率在95%以上,治愈率占90%以上。对于乌鳗、黄鳝,可按水深1米,每667m2水面1kg的剂量,多加水煮沸半小时,全池泼洒二次,可有效防治此病。

3.3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饮系白虎汤、黄莲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组合而成。治疗对象:草鱼。

方法:曹振玉(2001年)用生石膏2000g、知母750g、黄莲750g,黄苓750g、赤当750g,板蓝根2000g、大青叶1500g、生地750g、丹皮750g、元参750g、蚤休750g,共为细末按鱼体重的3‰做成饵料喂服草鱼,连喂5d。

3.4 苦木复方

治疗对象:草鱼。

高春奇(2005年)报道了两种复方,①苦木与板蓝根合剂:板蓝根70%、苦木30%;②苦木与“三黄”合剂:50%苦木+50% “三黄”(黄柏34%、大黄34%、黄苓32%)。

使用方法:每50kg鱼将每月投药饵1.25-2.5kg.其中用中药粉0.5kg,加磺胺类药物5-10g。食盐125-300g为宜,连续投喂5-7天。

3.5 水花生(空心莲子草)复方

防治对象:草鱼。

复方1:水花生-大蒜合剂:邓厚群(2003)报道,按每万尾鱼种用水花生4kg,大蒜250g,加食盐250g,与经过浸泡的适量豆饼混合磨浆,每日投喂2次,连续投喂4d。另外在施药前天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以清洁水质,每立方米水用药0.7g。

复方2:水花生-大黄粉-韭菜或生大蒜(大蒜素)合剂:①制成药饵:每100kg鱼体重用水花生10kg,捣烂,拌食盐500g、大黄粉1kg、韭菜2kg或生大蒜500g,再拌米粉、麸皮或浮萍10-20kg,连喂7-10天。②制成饲料添加剂:1%的大蒜素, 0.5%的食盐和5%的韭菜(捣烂),每天投喂1次,连续5d 。

复方3:水花生-马鞭草合剂:每50kg鱼,用150-250g马鞭草、250g水花生,混合投喂。

3.6 大青叶-贯众(两色鳞毛蕨)复方

大叶青、贯众、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炎抗菌、止血、活血散瘀功效。防治对象:草、青鱼。

防病方法(草鱼):按每667m2水深1m,用贯众500g,板蓝根、野菊花苗各200g,先碾碎,然后用10kg开水浸泡4-6h对水全池泼洒,每25d用药1次。

治病方法1:罗青(2005)报道:每667m2水体用大青叶、贯众各300g;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200g,先碾粉,然后用10kg开水浸泡4-6h,对水全塘泼洒,并按每50kg鱼种用此药加黄连、地榆、金银花、连翘各100g,拌5-10kg麦麸或鲜嫩青草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为1疗程。

治病方法2:薛志成(1998)报道,对青鱼出血病,每667m2水体用l000g大青叶,5000g贯众加水煮沸10-15min,对水全池泼洒。

方法3:柳富荣(2007)报道:根据不同症状,按表3配制,研粉或煎水拌料投喂,连喂3d。

表3 三种病毒性出血病的中药复方 单位:g/100kg草鱼

3.7 “两花-两黄”复方

“两花”是指:金银花、菊花;“两黄”是指大黄、黄柏,治疗对象:草鱼。

复方①金银花500g、菊花500g、大黃500g、黄柏1500g共研磨成细末。每667m²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上述细末750g混合后,加水适量,全池泼洒。

复方②金银花75g,菊花75g,大黄375g,黄柏255g,加水适量,煎煮15-20min,然后加食盐1500g混合后倒出,再加水适量,连液带渣全池泼洒(李果,2007)。

3.8 仙鹤草-紫珠草复方

仙鹤草具收敛止血,解毒功效。紫珠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生肌作用。治疗对象:草鱼。

方法1:李明锋(2002)报道:每100kg鱼用仙鹤草,紫珠草500g,大青叶500g,海金砂200g,大黄与板兰根各800-1000g,磺胺嘧啶10g。将中草药煎煮成汁,洒在青饲料上,待水汽蒸发后,再将磺胺嘧啶粉均匀地拌入精饲料品或面糊,沾在青饲料上投喂,连喂4-5d。

方法2:翟新贵等(2008)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kg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后,配以饵料制成药物饵料喂饲病鱼,连续5d。枫香树叶有行气止痛;解毒;止血功效。

方法3:每667m2水面平均水深1m,用夏枯草和甘草各2kg,用水煎煮3次,再对成20kg水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5d。防治对象:斑点叉尾鮰

4 复方中草药防治出血病的药理

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防治鱼类病毒性出血病的主要机理如下:

4.1 通过增强免疫作用、补充鱼体营养抗出血

许多中药除了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还富含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类,如黄芪、当归、大蒜素等,这些成分不仅补充了鱼体营养,还有抗缺氧作用及调节增强免疫作用。

4.2 通过提高鱼体抗应激作用抗出血

有些中草药能增强鱼体对外界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如在恶劣环境中,黄芩具有抗热应激原的作用,黄芪能增强鱼体自身调节平衡的能力。

4.3 通过消炎抗菌、清热利湿,解毒等功效抗出血

有些中草药能够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生成,提高自由基酶类的活性作用,还具有非特异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杀菌、抑菌、抗病毒、抗原虫。如:黄芩、连翘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等有抗菌及收敛、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金银花、板兰根、大青叶、黄连等既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细胞吞噬作用,又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

中草药在给药配伍时存在着“七情”关系: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在实际配伍中,不能机械照搬以上复方,要在了解中草药药理基础上,因地制宜选用复方,避免相恶、相反,充分利用相须、相使、相制的关系,使复方的组合方剂中各药物取长补短,互相协同,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付亚成,肖宇.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北京水产,2008(4):64-67.

[3] 王方華,李安兴.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研究进展[J].南方水产,2006(6):66-71.

[4] 王佳喜.我国鱼类出血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1992:38-40.

[5] 汪长友.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J].水产养殖.2003,

24(1):44-46.

[6] 柳富荣.草鱼病毒性出血病[J].湖南农业,2007(2):19.

[7] 章秋虎.草鱼暴发性败血症与病毒性出血病之区别及防治[J].科学养鱼.2003(10):47.

复方中草药 篇3

1 试验材料

试验药物:自制复方中草药“乳痈散”, 由聊城大学农学院预防兽医实验室自制的方剂, 主要成分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木通、路路通、漏芦、通草等。

试验菌种:聊城大学农学院预防兽医实验室保存, 3种菌株分别为大肠杆菌 (YG0805062株) 、葡萄球菌 (LQ0809108株) 、链球菌 (LQ0902037株) , 均来自聊城及周围地区奶牛场。

试剂及培养基:5%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血清肉汤培养基按常规方法配制。

仪器:离心机、高压蒸汽灭菌器、无菌工作台、天平、平皿、三角瓶等。

2 试验方法

2.1 中草药水提取物的制备

按复方“乳痈散”组方准确称取每味中草药, 常规加水浸泡2 h, 水煎2次, 每次开锅20 min, 合并两次滤液, 离心、过滤、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药量1 g。调节p H值至7.4, 分装、高压灭菌, -20℃保存待用。

2.2 抑菌试验

培养基准备:按照常规方法制备5%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血清肉汤培养基, 放置冰箱待用。

细菌复壮:将试验的3种菌株分别接种到5%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上, 培养24 h, 复壮;然后将复壮后的3种菌株再分别接种到血清肉汤培养基中, 37℃振荡培养24 h。

菌种接种及加药:用“L”型玻璃棒在无菌工作台内将上述血清肉汤培养菌液分别均匀涂布于5%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表面, 每个菌株做3个重复培养基, 再用直径8 mm的打孔器在每个血琼脂培养基上打分布均匀的4个孔, 并在酒精灯上稍微烘烤封底。然后将药液分别加入其中3孔, 每孔加50μL, 另一孔加等量的无菌血清肉汤作为阴性对照。然后将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 h。

观察并记录:培养24 h后, 将培养平皿从恒温箱内取出, 分别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直径 (mm) , 每孔按不同方向测量2次, 最终每个菌株取3个平板共9孔18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结果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 (d) ≥20 mm为极敏, 20>d≥15 mm为高敏, 15>d≥10 mm为中敏, 10>d>6 mm为低敏, d≤6 mm为无抑菌效果。

3 结果

3.1 乳痈散的抑菌效果 (见表1)

mm

如表1所示, 乳痈散对大肠杆菌、链球菌高敏, 葡萄球菌中敏, 体外抑菌效果较好。

3.2 阴性对照结果

9个试验平板中的9孔的抑菌圈为零, 没有抑菌作用, 孔周围都生长有一层菌苔。

4 小结

复方中草药 篇4

1 材料

自拟复方中草药( 经500 目超微粉碎处理,主要成分为黄芪、党参、马齿苋、淫羊藿、神曲、白术、麦芽、甘草、当归、山楂,主要功能是解表散寒、疏理气机、增强免疫) ,购自福建永惠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猪瘟脾淋疫苗( 批号为[2011]130141001) ,购自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 ELISA) ,购自美国爱德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蛋白和总蛋白检测试剂盒( ELISA) ,购自上海继锦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免疫球蛋白Ig M、Ig G以及补体C3检测试剂盒( ELISA) ,购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方法

2. 1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健康、平均体重9. 35 kg、( 25 ± 2) 日龄的已断奶分窝但未进行猪瘟疫苗免疫的杜 × 长 × 大三元杂交仔猪150 头,随机分为5 组,每组30 头,Ⅰ、Ⅱ、Ⅲ、Ⅳ 组为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0. 3% 、0. 4% 、0. 7% 、1. 0% 的复方中草药,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中草药。所有试验仔猪使用猪瘟脾淋疫苗进行免疫,每头仔猪肌肉注射1 头份。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饲养管理。

2. 2 血样采集

于免疫前1 天、免疫后第28 天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前腔静脉采血2 m L,至析出血清后3 000 r / 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分装于微量离心管( EP管) 中,4 ℃ 保存,供猪瘟病毒( CSFV) 抗体水平、白蛋白浓度、总蛋白浓度、免疫球蛋白Ig M、Ig G及补体C3浓度检测使用。

2. 3 测定项目及方法

使用猪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白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Ig M、Ig G及补体C3浓度操作和判定方法按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4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 13. 0 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

3 结果( 见表1,2) 与分析

%

注: 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由表1 可见,免疫后猪瘟抗体平均阻断率Ⅰ、Ⅱ、Ⅲ、Ⅳ组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且能有效降低离散度,其中Ⅱ 组、Ⅲ 组、Ⅳ 组平均阻断率显著提高( P <0. 05) ; 离散度 Ⅱ 组、Ⅳ 组较小,分别为14. 1% 和15. 2% ,Ⅰ组、Ⅲ组猪瘟抗体整齐度较差,而Ⅱ组和Ⅳ组有良好的整齐度。说明Ⅱ组和Ⅳ组猪瘟抗体保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注: 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由表2 可见: 试验各组总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显著( P < 0. 05) ; 血清中白蛋白、Ig M、Ig G及补体C3含量Ⅱ组最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 P < 0. 05) 。说明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 M、Ig G以及补体C3含量。

4 讨论与结论

4. 1 中草药的免疫增强作用

动物机体抗病力与其自身免疫功能具有相关性,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会导致机体发病。使用疫苗对动物机体进行免疫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但许多因素能够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一些中草药对动物机体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能够提高动物免疫功能,如黄芪、党参、当归等[7 - 8]。卢福庄等[9]研究表明,中草药能够提高猪群猪瘟抗体阳性率。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具有增强作用,但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复方中草药的有效活性物质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2 中草药添加剂量与抗体水平的相关性

本试验对仔猪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可以提高仔猪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使仔猪的抗体水平较为均匀,但抗体提高水平和稳定性与添加剂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添加剂量越大抗体水平越高,且整齐度越均匀。本试验中0. 4% 添加剂量组的效果最佳。

4. 3 添加剂量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血清中的总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功能,白蛋白对维持动物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p H值、营养等具有重要作用[10]。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白蛋白含量明显提高,说明该复方中草药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的功能,能够提高仔猪的抗病力。

Ig A、Ig M和Ig G是血液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对于抵抗外界病原菌和病毒侵袭具有重要作用。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Ig G,在机体免疫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11]。动物机体一旦感染病原微生物,Ig M会与补体结合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溶解。血清中的补体由多种蛋白质构成,是血清蛋白的正常组成成分,与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是多种生物效应的复杂系统,是动物机体重要的生理性防御系统及炎症反应病理损害的重要介质。C3是补体系统中的核心成分,是补体系统发挥效应功能的关键成分[12]。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提高仔猪血清中Ig M、Ig G和补体C3的含量,说明复方中草药具有增强机体体液免疫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够改善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升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但具体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静,朴钟云,刘显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41(4):477-480.

[2]杨桂芹,刘洋.紫苏-月见草复合提取物对肉仔鸡脂类代谢和免疫机能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39(5):573-577.

[3]王自然.中药免疫增强剂在猪瘟疫苗免疫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6,25(2):15-17.

[4]朱辉.黄芪多糖与复方黄芪多糖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5]张素梅,崔保安,杨明凡,等.黄芪散剂与颗粒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力影响的比较[J].畜牧与兽医,2006,38(8):46-47.

[6]朱宇旌,田书音,张勇,等.红三叶异黄酮对肉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39(6):699-703.

[7]刘正远,袁缨,刘国华,等.冬虫夏草、寡糖和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105-107.

[8]闫益波,张玉换,李文刚,等.兽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J].中国猪业,2012(4):31-35.

[9]卢福庄,王志刚,付媛,等.中草药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和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1):56-61.

[10]WANG C,WANG M Q,YE S S,et al.Effects of copper-load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on growth and immunity in broilers[J].Poult Sci,2011,90(10):2223-2228.

[11]王新,崔一吉吉,邵红,等.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33(6):490-492.

复方中草药 篇5

为进一步探讨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应用效果, 本试验是选用黄芪、白术、板蓝根等多种草药配制成复方中草药添加剂, 为验证该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促生长抗腹泻的效果, 我们于2010年3月20日至5月20日进行了本次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猪的选择和分组

本试验选用28日龄, 体重8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断奶仔猪60头, 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0头, 公母各半。

1.2 药物的选择与配制

经过多次配方筛选, 以筛选出最佳配方。将筛选出的黄芪、白术、板蓝根等多种中草药干燥后, 经机械粉碎, 过40目筛, 然后按一定的配方比例配合混匀后备用。

1.3 试验日粮组成

试验采用的基础日粮相同;其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对照组用基础日粮, 试验组的饲粮用基础日粮加3%的中草药复合添加剂。

1.4 试验猪的饲养管理

试验在同一猪场, 同一保育舍内进行, 按猪场的常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断奶仔猪采取自由采食、饮水。试验期60天, 其中预试期10天, 正试验期50天, 试验预试期结束与试验末期清晨8:30空腹进行个体称重。

1.5 试验数据处理

在正试期开始后第一天进行数据的收集, 每天记录仔猪的采食量、仔猪的死亡数、仔猪的腹泻头数。试验结束后按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与处理。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2.1 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由表2可知, 试验组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分别为0.520kg、0.962kg、1.85, 对照组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分别为0.455kg、0.919kg、2.02,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 日增重提高14.29%, 采食量提高4.68%, 料重比下降了8.42%, 三者经t检验均呈差异显著 (P<0.05) 。

2.2 断奶仔猪的发病情况

由表3可知, 对照组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发病率较高;其中死亡2头仔猪, 主要是因严重腹泻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而试验组的断奶仔猪腹泻率仅为0.42, 比对照组 (3.29) 下降了87%, 呈极显著性差异 (P<0.01) 。从试验结果观察表明, 试验组只有4头仔猪在试验开始时发生了轻度腹泻, 后自愈, 全组仔猪生长发育好, 被毛光亮, 皮肤透红。

3 讨论与小结

3.1 本次饲养试验表明, 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3%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促进猪的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提高经济效益有较好的效果。

3.2 本试验采用的中草药添加剂就是以抗菌促生长, 消食化瘀的草药为主, 辅以镇静抗应激药, 故具有较明显的抗菌抑菌作用和提高仔猪机体的免疫力, 从而达到泻促生长的效果。

3.3 试验选用的中草药无毒、无副作用, 用作饲料添加剂具有成本低, 无残留, 无耐药性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 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对养猪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元清, 钱敏, 袁书林.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 (9) :47~49.

[2]薛恒平.浅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1999, (4) :16~18.

[3]张先勤, 葛长荣, 田允波, 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特性和肉质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17 (1) :86~90.

复方中草药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35日龄生长肉兔, 由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提供;党参、黄芪、白术、神曲、麦芽、苦参, 购自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市场。

1.2 试验设计

选80只大小接近、健康的35日龄生长肉兔, 将其随机分成4组, 即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 每组20只, 每5只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1, 2, 3组分别饲喂试验料 (分别使用1.0%、1.5%、2.0%中草药替代基础日粮的花生秧) 。试验阶段为35~65日龄, 共30 d。

1.3 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见表1)

1.4 饲养管理

生长肉兔由专人管理, 饲养条件完全一致。每天喂料2次 (6:00和19:30) , 自由采食, 用乳头式自动饮水器饮水。兔舍每周清扫2次, 消毒1次。

1.5 测试指标

测试指标包括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死亡率、饲料养分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十二指肠黏膜形态、盲肠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1.6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 用LSD进行多重比较, 试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复方中草药对生长肉兔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见表2)

各试验组腹泻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且试验2, 3组没有死亡现象, 试验1, 2, 3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9.8%、54.44%、56.18%, 说明复方中草药可起到抗腹泻、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2.2 复方中草药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见表3)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大写字母表示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01) 。

在平均日增重方面, 各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5.79%、11.93%、12.63%, 其中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试验2, 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在采食量方面各组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各试验组采食量均有增高的趋势 (P>0.05) ;各试验组料重比均有下降, 其中试验2组比对照组低4.36%, 差异显著 (P<0.05) , 试验2, 3组分别比对照组低8.73%、9.03%, 差异极显著 (P<0.01) 。

2.3 复方中草药对血清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见表4)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大写字母表示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01) 。

各试验组葡萄糖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4%、6.62%、3.83%,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各试验组尿素氮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在总蛋白方面, 试验1组比对照组提高12.06%, 差异显著 (P<0.05) ;试验2, 3组分别提高23.29%、28.77%, 差异极显著 (P<0.01) ;在球蛋白方面, 试验1, 2, 3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6.01%、34.70%、38.52%, 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试验2, 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在白蛋白方面, 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但有提高趋势 (P>0.05) , 试验2, 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79%、20.66%, 差异极显著 (P<0.01) ;在血清胆固醇方面, 各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低11.85%、17.54%、17.06%, 差异极显著 (P<0.01) 。

2.4 复方中草药对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 (见表5)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大写字母表示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01) 。

各试验组肠道中双歧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试验3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各试验组肠道中乳酸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各试验组肠道中大肠杆菌水平均比对照组低, 其中试验2, 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2.5 复方中草药对十二指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见表6)

由表6可知:各试验组隐窝深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降低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各试验组绒毛高度均高于对照组, 其中试验2, 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5%、1.95%, 且差异显著 (P<0.05) 。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2.6 复方中草药对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见表7)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试验组对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高2.31% (P>0.05) 、5.62% (P<0.05) 、6.90% (P<0.05) ;各试验组对粗纤维、粗灰分的消化率均有提高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2, 3组对粗脂肪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分别提高1.71%、2.67%;各试验组对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分别提高1.11%、4.59%、4.23%, 其中试验2, 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复方中草药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点选择

选择北京市鱼类主要养殖区县 (延庆、平谷、房山、顺义) 水霉病易发的8个渔场, 泼洒浓度为0.5×10-6中草药制剂预防水霉病。在准备泼洒中草药制剂前一天和七天后的8:00—10:00采集水样。水样使用2.5 L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 每个试验点送检水样均取该点池塘中3个点水样混合。

1.1.2中草药制剂

复方中草药制剂自制, 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麻黄、苦参、黄芩、五倍子等, 选用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FW177型中草药粉碎机, 2 400 r/min粉碎至0.12 mm大小, 各组分依质量进行等量混合。实验前采用传统的两次水煮法提取中草药, 先大火煮开, 然后文火煮20 min, 倒出药汁。再加同样体积的水, 煎煮20 min到1 h。连汤带药渣施用。

1.2试验方法

1.2.1水体理化因子检测

测定项目包括水体中酸碱度、总氮、氨氮、总磷、化学耗氧量, p H值采用便携式p H计CT-6020A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测定总氮 (GB/T 11894-1989) ,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 (GB/T 11893-1989) , 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 (HJ 535-2009) , 用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GB/T 11914-1989) 。

1.2.2浮游植物定量

用2.5 L有机玻璃采水器在0.5 m水层采水, 取中间1 L, 用4%的甲醛固定, 静置24 h后, 用虹吸法抽出上清液, 浓缩至30 m L, 然后用吸量管吸取均匀样品0.1 m L, 滴于浮游植物计数框内, 用显微镜观察100视野, 重复1次, 取其平均值, 计算1 L水中浮游植物的个数。

1.2.3浮游动物定量

用采水器在水体表面取50L水样, 然后用13号浮游生物网 (网孔直径0.112mm) 过滤浓缩, 装入瓶内加4%的甲醛固定, 带回实验室全片计数, 得出1 L水中浮游动物量。

2 结果与分析

2.1中草药使用前后池塘水质的理化指标变化

结果见表1。

用药前后p H值的差值的配对检验SPSS结果显示:t=1.000 (df=6) , 双侧检验p=0.356>0.05, 结论泼洒中草药制剂对p H值影响不显著。用药前后COD的差值的配对检验SPSS结果显示:t=2.995 (df=6) , 双侧检验p=0.024<0.05, 结论泼洒中草药制剂对COD影响显著。用药前后TP的差值的配对检验SPSS结果显示:t=3.359 (df=6) , 双侧检验p=0.015<0.05, 结论泼洒中草药制剂对TP影响显著。用药前后TN的差值的配对检验SPSS结果显示:t=3.261 (df=6) , 双侧检验p=0.017<0.05, 结论泼洒中草药制剂对TN影响显著。用药前后氨氮的差值的配对检验SPSS结果显示:t=2.646 (df=6) , 双侧检验p=0.038<0.05, 结论泼洒中草药制剂对氨氮影响显著。

2.2中草药使用前后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影响

结果见表2。

用药前后浮游植物的差值的配对检验SPSS结果显示:t=2.802 (df=7) , 双侧检验p=0.026<0.05, 结论泼洒中草药制剂对浮游植物影响显著。用药前后浮游动物的差值的配对检验SPSS结果显示:t=-0.852 (df=7) , 双侧检验p=0.422>0.05, 结论泼洒中草药制剂对浮游动物影响不显著。

试验池浮游生物都为习见种。其中, 浮游植物优势门为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 优势种为蓝藻门的微囊藻属和鱼腥藻属、绿藻门的杆裂丝藻和栅藻属、硅藻门的小环藻。浮游动物主要为原生动物和轮虫。实验前, 浮游生物中以浮游植物为主, 试验后, 浮游生物数量变化较大。池塘水体小, 受环境条件影响变化剧烈, 浮游生物数量的增长和衰减速度很快, 易造成浮游生物数量短期内发生很大变化。

3讨论

3.1中草药制剂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中草药使用前后池塘中浮游生物含量有显著差异。使用中草药泼洒后的池塘水质活爽程度明显升高。由于试验前池塘刚刚经过越冬, 有机物含量较高, 池塘中浮游生物种群老化, 浑浊, 优势种以蓝绿藻为多。使用中草药后水质和水色发生了变化, 多数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组成以硅藻类植物形成优势种, 比较适宜鱼类生长和病后鱼体的恢复的水质环境[5]。主要由于中草药制剂形成的悬浊液具有粘附作用, 浮游植物繁殖能力强, 活性大, 中草药制剂对其进行限制、迟滞其行动 (这不同于西药杀灭) 降低其繁殖力, 减少了浮游植物量。此外, 这些药物粘附团最终会让鱼类食用, 这样就又会起到清除肠道污染、增强体质、改善状态的作用, 与直接投喂含中草药制剂药饵作用相同。

3.2中草药制剂对池塘中理化因子的影响

麻黄、苦参和黄芩是我国传统草药, 具有多种功效, 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提高抗病能力方面效果显著[6],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但在水产养殖中较少使用。试验结果表明, 中草药制剂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说明此复方制剂中的某些成分有效的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或者激活了池塘中鱼类的多种免疫因子的活性[7,8], 提高了机体对饵料的利用率, 降低了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中草药制剂具有封固作用, 在池底形成一层薄薄的隔膜, 把池底和水体进行有效的隔离, 控制了部分底泥中有害物质散发到水体中。

3.3池塘水质的调节

分析中草药泼洒前后池塘水质各指标的变化, 可以为池塘水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中草药制剂泼洒后可以降低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含量[9,10]。但是, 由于池塘生态系统各因子之间关系错综复杂, 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应使用综合措施改良池塘水质。比如, 在池塘养殖的过程中, 应合理使用增氧机, 适时使用水质改良剂和底质改良剂, 适时加注新水或换水等。

参考文献

[1]盛竹梅, 黄文, 张英杰, 等.一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的增强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1 (2) :243-246

[2]盛竹梅, 马志宏, 黄文, 等.复方中草药对鲫鱼免疫力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0 (4) :463-467

[3]王洛洋, 胡宗仁, 纪政, 等.几种中草药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 2010, (8) :64-65

[4]陈维岩, 高宏伟, 张继满.饵料中添加艾叶对鲤鱼增质量的影响[J].水产科技情报, 1990, (6) :175-177

[5]刘霞, 杜桂森, 张会, 等.密云水库的浮游植物及水体营养程度[J].环境科学研究, 2003, 16 (1) :27-29

[6]孔祥峰, 胡元亮, 宋大鲁.黄芪多糖的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兽医学杂志, 2003, (3) :34-37

[7]刘华忠, 刘定忠, 赵学明, 等.复方中草药对彭泽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淡水渔业, 2003, 34 (3) :31-32

[8]温周瑞, 裴家田, 王文博, 等.一种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 46 (4) :136-140

[9]蔡临明.浙江省重要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态势分析及对策[J].中国水利, 2010 (11) :19-20

复方中草药 篇8

笔者从中医辨证论出发, 进行中药组方, 观察复方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的影响。旨在筛选出对断奶仔猪应激效果较好的中药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复方中药1号由黄芩、防风、沙参、当归等6味药组成, 复方中药2号由葛根、黄芩、黄连、白术等10味药组成, 购自辽宁省营口市熊岳药店, 均制成1 g/m L的中药煎剂。

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试验动物为长白二元杂交仔猪, 由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猪场提供。选择胎次一致、产期相近 (相差2~3 d) 的仔猪3窝共38头, 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给予复方中药1号, Ⅲ组给予复方中药2号, 给药组每头猪每次4 mL, 每日1次, 连用15 d。给药组在试验期如发生腹泻按每头猪每次6 mL灌服复方中药煎剂, 每日1次。所有试验猪21日龄开始进入试验期, 28日龄断奶。

1.3 试验方法

各组分别于21日龄、35日龄早晨空腹称重, 记录仔猪个体重;每天记录各栏的投料量和剩余量;观察猪群健康状况, 记录试验期间的腹泻头数和治愈、好转头数。

2 结果

2.1 试验期仔猪增重情况 (见表1)

注:同行数据肩注含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由表1可知, Ⅱ组、Ⅲ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 (P<0.05) , 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比Ⅰ组提高了1.60%, 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比Ⅰ组提高了10.11%。

2.2 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见表2)

注:同行数据肩注含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由表2可知, Ⅱ组、Ⅲ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Ⅰ组, 且Ⅲ组与Ⅰ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0.05) 。饲料转化率方面Ⅱ组、Ⅲ组分别比Ⅰ组提高了1.27%和1.90%。

2.3 仔猪腹泻率 (见表3)

对照组仔猪在29日龄全窝发生腹泻;灌服复方中药的Ⅱ组有3头仔猪有轻度腹泻症状, 粪便较稀、粘连, 连续给予3 d治疗量的复方中药后均治愈;灌服复方中药的Ⅲ组在试验期未发生腹泻。Ⅱ组、Ⅲ组食欲旺盛, 采食速度高于对照组。

3 分析与讨论

(1) 仔猪在断奶阶段由于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全、消化酶分泌不足、不适应全价饲料, 再加上母仔分离的心理应激等因素, 导致断奶仔猪采食量下降, 消化不良, 同时抗病力和免疫力下降, 引起腹泻, 并发其他病。仔猪的这种“断奶综合征”根据中兽医理论辨证为脾胃虚弱, 伤食积热。复方中药1号从健脾益气化湿出发, 复方中药2号则以清热利湿进行组方, 在仔猪断奶前1周灌服。试验表明两复方均可有效防治仔猪腹泻, 复方中药2号的预防效果较好一些, 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2) 试验表明灌服复方中药后可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 提高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其中复方中药2号对仔猪的影响较显著, 这可能与灌服复方中药后可促进仔猪消化道的发育, 帮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提高抵抗力有关。

上一篇:反馈形式下一篇:食品杀菌技术